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锡矿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锡矿储藏最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桂北一带,保有储量占全国总储量33%。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就记载有广西西北部地区产锡的情况,中国古代广西是“以临贺郡产锡最盛”,并且“今衣被天下者,独广西南丹、河池二州居其十八,衡、永则次之。”据统计,广西矿产已发现98种,其中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素称有色金属之乡。存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矿产中,有53种居全国前10位,其中锰、锡、砷等14个矿种储量居全国首位。广西南丹的大厂是我国特大型锡矿基地之一,也是世界少有的特大型多金属锡矿床。由于长期开采和近几年地质工作的削弱,加之前些年小规模企业的无序开采。导致多数锡矿山后备资源不足,对广西锡资源的优势地位造成了潜在的威胁,严重影响着广西锡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在目前新的形势下对广西锡矿资源进行客观、现实的分析,研究、采取相应对策。
一、广西锡产业现状
广西锡资源占全国保有工业储量的33%,是我国著名的锡产区。主要分布于河池市南丹县的大厂、芒场大山,桂北的罗城、融水,桂东的平桂、珊瑚、栗木等地。以大厂矿田和平桂矿区最为著名。大厂矿田位于河池市南丹县,面积约300km2,规划区面积为80km2。属锡多金属硫化矿床,具有分布集中、矿床规模大、锡品位高、伴生各种有价金属多而著称;尤其突出的是已开发的100矿体和待开发的105矿体,是世界罕见的特大富矿体,矿体含锡平均品位2%以上,综合金属品位20%以上。截至2004年底,矿区内大中型矿山共保有锡金属储量32万吨,伴生铅、锌、锑、银、铟等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210万吨。平桂矿区位于广西富川、贺县、钟山3县,以砂锡矿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我国主要产锡地。后由于资源的枯竭,现尚有珊瑚、水岩坝、新路3个矿区。广西现精锡生产年产量近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33%。产能约6万吨(含广西龙泉矿冶总厂锡冶炼厂闲置的1万吨产能)。广西锡生产企业以柳州华锡集团公司来宾冶炼厂为主,该厂是全国第2大锡联合企业,年产能215万吨精锡。广西锡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桂中、桂东地区,个别分散在桂西北地区。
二、广西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度开采使锡矿资源的保证程度越来越低
目前作为我国锡矿产量支柱的个旧、大厂,许多矿山大都是20世纪50-60年代兴建的,由于近年中央、地方及私营、个体企业的超强度开采,资源下降很快,尤其是易采、易选的砂锡矿,已基本消失殆尽,多数矿山已转入以井下开采脉锡矿为主,部分矿山已进入开采中晚期。而国外主要锡生产国目前仍是以开采砂锡矿为主。采矿难度的加大和矿石品位的下降,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资源的日趋枯竭,严重威胁着锡矿山的生存。
(二)地勘工作滞后
近年来,由于找矿难度加大,加之地勘投入不足,地质找矿工作萎缩,储量增长缓慢。用于地质找矿的资金严重不足。投入的实物工作量少,加上各种生产设备老化,技术装备落后,找矿成果不明显,严重制约了矿业的发展。地质资料质量下滑,地质人才匮乏,加上技术人才外流,人才断层现象将长期困扰地质工作的发展。科研工作薄弱,手段单一,设备技术工艺落后,创新不足,先进的找矿理论和设备更新慢,深部勘查目标定位不准确等,都是影响深部找矿布置和效果的直接因素。华锡集团每年也得投入大量资金用来开展大厂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负担,造成恶性循环。锡矿资源远景可观和资源勘查保证程度严重不足,是目前广西锡工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锡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深加工能力不足
我国锡主要用于生产焊锡和锡合金等,深加工产品不足总产量的10%,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低,无法形成竞争的优势。而国外主要用于焊锡板和合成材料,其次才是用于焊锡。由此可见,我国锡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四)资源浪费严重
一般而言,国有大矿山,如华锡,其管理机制完善,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因此能在选矿、冶炼过程中充分回收锡矿共伴生元素(云锡回收铜、铅、锌、钨、铋、银铟、镉、砷、铁、硫等18种元素,华锡回收锌锑、银、硫、铟、镉、铅、金、铋等元素),综合利用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而广西其他中小型及私营个体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力量的限制,一般难以做到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造成国家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
(五)矿山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前几年国有、地方、私营及个体企业对锡矿资源的过渡及无序开采,使矿山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如大厂矿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个体采矿发展很快,由于乱采、滥挖,矿区被挖得千疮百孔,到处都是废石堆,生态环境遭遇到严重破坏,形成了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前几年非法小矿滥采乱挖留下的后遗症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三、广西锡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针对锡工业的发展趋势、矿山资源、生产形势和企业发展现状,要保证广西锡工业的长期、稳定地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解决好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矿山资源的保证程度,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加强地质找矿,增加后备储量,提高矿山资源的保证程度,延长矿山服务年限。锡产业发展的基础在矿山的资源,广西丹池成矿带是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锡多金属矿田,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找探矿前景,应在这方面加强地勘投入,进行商业性的探矿。现有矿山要开展科技攻关,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加强深部、周边及的探矿工作,寻找接替资源,补充锡工业储量,维持矿山的服务年限。如广西大厂华锡集团与中南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桂林矿产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对大厂锡矿进行了一系列攻关项目研究。在“92号矿体矿化富集规律研究课题”中应用数学地质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了92号矿体数学经济模型,研究了92号矿体分带,结果表明92号矿体北端下部是找矿优选靶区。
(二)加强信息管理
加强信息管理,认真研究锡产品供需态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真正实现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广西是个锡资源大省,如何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目前国内锡产品价格正与国际市场接轨。要强化矿产资源国际化的意识,充分利用国际计算机网络,掌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和价格走向。要认真调研国际市场的供需形势,不能只注重产量不顾效益,只顾局部利益而不顾全局。根据需求和价格,做好资源的动态评价,即制定动态工业技术指标。实现生产动态管理,发挥资源优势,控制市场行情,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和效益。
(三)加强技术改造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采、选、冶、深加工及信息技术,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矿产品的精、深加工程度和综合利用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具有特色的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矿业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真正地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同时利用华锡等公司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提升中、小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加强科研力量,攻克储量保证较好、选矿难度大的矿床的选矿回收率低的难题。争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和手段,在资金许可的前提下,整体提高广西锡工业的采、选、冶、深加工及管理水平。
(四)建立矿业权市场,加大地勘投入
矿产详查以上的地质工作,将由企业进行对口勘探。因此,应尽快建立矿业权市场,逐步形成地质找矿商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开发利用集约化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大锡铅锌勘查的资金投入。
(五)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矿山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三率”水平,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对共伴有用元素要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变“一矿”为“多矿”;另外,对一些低品位、难利用的“呆矿”及尾砂、废渣要依靠新技术、新工艺组织专门力量逐步攻克其利用问题。
关键词:建材工业 可持续发展 节能 环保 绿色建材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231-02
建筑是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和娱乐等基本活动的必需场所,是人类现代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而建筑材料则是建筑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性能和技术的进步改善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现代化的工作场所和开阔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各种大规模基础设施不断兴建的时代背景下,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而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业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建筑业空前发展的过程中,建材工业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大量的自然资源被开采出来,制作加工成各种形式的建筑材料,在此过程中,不但消耗着数量惊人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又排放出大量有害的废气、废液和废渣,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1],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虽然建材工业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加剧了资源的消耗,使中国的发展背上了环境污染的沉重包袱,中国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必须解决的课题之一。
1 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率先提出环境保护的观点,从那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保护环境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中,首次提出人类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目前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2],“既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建筑材料作为人类消耗量最大的产品,其发展自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以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利益为目标,以此为前提来考虑建材产品的制造生产、加工使用、废弃处理以及再生利用,即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建材工业与自然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问题[3]。
2 促进我国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措施,采用高性能绿色建材
建材工业是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的大户,以建筑业普遍使用的水泥为例,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其能源消耗费用占生产成本的50%~60%。据对全国在册水泥厂的统计,每年要消耗煤炭1.2亿吨,用电量达400亿kW・h,仅用电就相当于20个秦山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然而,我国却是一个能源贫乏的国家,能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若以如此之大的能源消耗去换取与日俱增的水泥产量,确非长久之计。再看废气排放,生产水泥过程中从燃烧燃料提供能源到水泥由生料变成熟料加工成成品,两个反应都有CO2放出,生产1吨水泥熟料所放出的CO2气体大致也有I吨。而中国水泥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世界第一,在近10年内,地球大气层将因我国水泥生产而增加CO2积存量近75亿吨之多[4],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其造成的温室效应将严重威胁到地球的生态安全。
因此,为了切实保护好我们子孙万代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保证国家能够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生产绿色高性能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等绿色建材已是当务之急。当前应做的工作是:科研单位应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明确高性能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等绿色建材的反应机理和基本性能,相对降低其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进行高性能绿色建材新品种的开发研究,明确高性能绿色建材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制定高性能绿色建材技术要求的检验方法,研究高性能绿色建材的绿色化生产措施,包括对现有生产方法的改进和开发新的生产技术。
2.2 减少占地与破坏天然资源,大力提倡利用工业废弃物制备建材产品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每年都有数量惊人的工业废弃物排放出来,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目前我国粉煤灰堆存量超过12亿吨,煤矸石累计堆存量己达40多亿吨,并且,随着电力工业装机容量增加,排灰量、用水量、占地量还要相应增加。这些工业废弃物露天堆放,占用面积惊人的土地不说,还对周围的环境有着极大的负面作用。
其实这些工业废弃物如果好好利用,不但能减少占地,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变废为宝,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粉煤灰可作为优质掺合料加入水泥和混凝土中生产品质优良的高性能水泥和混凝土,或是用粉煤灰代替粘土生产各种粉煤灰砖和砌块,另外,粉煤灰还可作为人造轻骨料生产粉煤灰陶粒,也可以用来加工优质建材―― 微晶玻璃,利用粉煤灰代替水泥和混凝土做道路基层既可以大量消耗粉煤灰,又可以大量节约水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样,煤矸石在建筑材料工业中也是大有可为:生产建筑材料制品如烧结砖瓦、免烧砖瓦、空心砖,制作水泥原料、水泥熟料、无熟料及少熟料水泥、特种水泥、陶瓷、轻骨料等或利用煤矸石筑路、充填采空区、塌陷区、造地复垦。如果加大科研力度与政策扶持,这些工业废弃物将变废为宝,可以大大减少对天然资源的消耗,产生节能减排的良好效益,为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3 实施建筑材料的再生循环与利用
传统建材工业的生产模式是从自然界大量提取天然资源,经过加工使用后以建筑垃圾的形式大量排放回自然界的过程,经过人类社会百余年的工业化发展,这种传统模式的累计效应对地球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破坏已经让人触目惊心,因此加大对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不失为一个实用有效的节约环保措施。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城市建设与改造过程中,每年会产生数亿吨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被堆放或简单填埋于城市周边,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影响美观,因此,如果能将这些建筑垃圾进行循环利用,使其变成可再生的资源,对中国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建筑垃圾中的废弃砖、石、混凝土块经过分拣处理后,采用破碎机械进行破碎,再经筛分处理,得到粗细粒度不同的骨料,重新用于工程中,不但可缓解建材市场砂石供应紧张的局面,还可减少过度开山取石和开挖河床取砂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破坏自然景观;也可作为填料用来加固土质较差的地基或作为铺筑材料用于筑路或室内地坪的垫层;活性较好的建筑垃圾,可将其进一步磨细作为混凝土填加料,另外,建筑垃圾中的渣土,以及各种废砖、石、砂浆和废旧水泥等经过配制处理,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各种建筑用砖和建筑砌块。
2.4 制定更加科学的建材产品质量标准
对建筑装饰材料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和释放限量以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形式进行严格的量化规定,对建筑装饰类产品的生产和出售要推行环境标志。发达国家均已推出了发展成熟的环境标志,如德国1978年的环境标志―― “蓝天使”,至今实施“蓝天使”的产品已达7500多种;丹麦等北欧国家推出的(HMB)标准,要求必须将建材产品的健康指标与产品质量标准同时标明在售出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上;加拿大也是积极推动和发展绿色建材的国家,于1988年开始环境标志计划,至今已经有14个类别的800多种产品被授予环境标志;美国、欧洲各国、日本都是大力推进环境标志产品的优秀典范。
我国于1994年开始在建材产品中实施环境标志,相继推出了以绿色涂料、保健瓷砖等为代表的绿色装饰材料以及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绿色墙体材料等多系列产品,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绿色建材产品的发展还不均衡,特别是采用环境标志的建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应加大力度完善行业标准,制定包括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环保达标等多方面标准,不断完善中国绿色建材工业的环境标志体系。
2.5 加强建材市场的执法力度和市场调节机制
近些年虽然我国在加强建材企业的环保和整治污染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有关建材企业违规生产、污染环境的消息仍然屡见报端,目前中国建材工业生产过程中CO2、SO2以及烟尘、粉尘的排放量仍然在全国工业行业中居高不下,对环境的压力并没有缓解,很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建材企业仍在继续生产。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为了完成国家“十二五”环保目标,应加大建材市场的监督执法力度,对那些技术设备条件落后,排放不达标的建材企业应采取强制性的整改指令,对那些贪图经济效益而未采取环保措施、恶意排污的建材企业应依据法律法规实行重罚。
此外,应充分调动市场的调节机制,在强制执行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采用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手段来引导建材企业自发采取环保举措,近年来我国已推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环保政策,将环保工作由政府的行政命令手段转向市场经济杠杆,今后应将建筑企业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进一步推向市场,将环保工作由行政化转向市场化、企业化,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将建材企业的污染成本内部化,从而使企业主动采取措施来做到事前减少污染,而不是事后再去治理污染,只有保证中国的建材企业在新的环保经济政策体制下不断壮大,才能促进中国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人们对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在生产和使用建筑材料时,必须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性。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将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仍然非常严峻,中国建材工业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该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尚建丽,刘加平.生态建材与可持续发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71-74.
[2] 黄力华,徐艳萍.城市生态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2):169-171.
关键词:人造板 工业发展 结构材料
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动态
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产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当前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丰产商品林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径级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环境,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不同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不同国家、不同人造板品种发展情况不同,但从总体上看,近年来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欧洲,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正部分取代刨花板的市场。定向刨花板,特别是中密度纤维板,继续成为人造板强势产品,但二者的发展速度将下降。
与上年相比,欧洲2002年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达5790万立方米;俄罗斯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0.7%,达到470万立方米;北美人造板消费量增长4.7%,达到5960万立方米。其中,主要是建筑业的需求增加。
在欧洲,其目前的政策支持发展木材能源,这构成了人造板行业与能源行业争夺木材原料的局面,致使木材原料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了一些人造板工厂的关闭。因此,欧洲人造板联盟目前正在积极行动,争取使木材先作为原料用于生产优质人造板,待树木生命周期结束时再将其用于能源生产。
由于经济不景气,预计今年年底前欧洲和北美的人造板工业将面临需求不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的局面。但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将继续增长。
欧洲刨花板工业在2002年因有数家工厂关闭而受到影响,刨花板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低于2001年的水平。2002年欧洲刨花板产量299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0.2%;刨花板消费量272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2%。但其出口量有所增加。随着生物能源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欧刨花板工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原料竞争。由于需求不旺,原料供应短缺,西欧刨花板工业重组势在必行。
与上年相比,2002年欧洲定向刨花板继续迅速增长,产量增长17%,达160万立方米;消费量稍有下降,为160万立方米;出口翻番,增加到110万立方米。但定向刨花板工业开工不足,价格也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75%的定向刨花板用于建筑,如墙板、地板、屋顶板、包装和家具等。
2002年,欧洲中密度纤维板产量超过850万立方米,市场需求旺盛,库存减少。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强化木地板工业的拉动。与上年相比,中密度纤维板消费量增长0.7%,达590万立方米;进口量增长9%,出口量增长24%。但中密度纤维板的价格在2003年初有所下降。胶合板产量持续增长,产量达到340万立方米。这主要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芬兰的产量增长了8.8%。2002年芬兰针叶材胶合板生产能力增加,产量占胶合板总产量的58%,但其桦木胶合板却面临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竞争。芬兰也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出口国,其产量的90%供出口。其热带材胶合板生产主要集中在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从2002年开始遭遇到来自中国等国胶合板的竞争压力。但今年将生效的欧盟标准EN13986将对热带材贸易产生一定的限制。届时,生产厂家需安装质量控制系统测试其产品,并且必须使用由第三方认证的实验室。
俄罗斯近年来,俄罗斯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生产刷新了其历史记录。2002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达563.6万立方米,出口量达158.3万立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9.4%和12.4%。目前,俄罗斯没有定向刨花板生产。
1998年~2002年期间,俄罗斯纤维板产量增长了62%,而消费量却增长了925。2002年,其纤维板出口24.20万立方米。目前,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尚在起步阶段。2002年,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产量为28.6万立方米,目前有数个中密度纤维板厂和定向刨花板厂计划建设。
俄罗斯胶合板生产也高速增长。2002年,俄罗斯胶合板产量达180万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了64%,所生产的胶合板主要供出口,自1998年以来出口量增长了57%。
2003年~2004年,俄罗斯人造板生产、消费、出口量继续增加。预计今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将达到708.3万立方米,出口量达到197.4万立方米。今后几年,人造板生产能力将增加100万立方米左右。
北美2001年以后,北美人造板生产厂商面临生产能力增加、需求下降、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进口增加、国内经济恶化的局面,这种情况到2002年才有部分恢复。
北美定向刨花板工业生产能力迅速增加,2002年定向刨花板产量达2040万立方米,占世界定向刨花板总产量的90%。北美也是定向刨花板的主要消费者,需求量达2020万立方米。结构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减少了胶合板的生产能力,控制了定向刨花板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增加。该地区面临新的发展和来自进口产品的竞争,爱尔兰、法国、德国2002年共出口201万立方米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有大幅度增长。
2002年,针叶材胶合板出口,巴西增长1倍,达25万立方米;智利增长60%,达11.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形势良好,产量达360万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8%;生产能力增长10%,消费量增长9%,达到400万立方米;从欧洲和南美的进口补充了其产量的不足。2002年,其胶合板产量与2001年的差别不大,为1790万立方米(历史上曾超过2000万立方米),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同年,北美胶合板消费量达2070万立方米,但胶合板面临定向刨花板的竞争,市场份额正不断减少。
2003年~2004年,北美人造板工业发展渐趋缓慢,其国内市场有所回升,出口减少。和西欧一样,北美人造板工业也在重组。刨花板产量和消费量降到了2002年的水平之下。而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胶合板也稍有增长。
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外人造板工业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一、人造板工业是资源高度依赖型产业,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原料基地建设;
二、来自环境保护组织的压力增大,政府法规趋于严格,环境认证和资源可持续认证趋势增强;
三、人造板产品专业化程度提高,用途不断扩大。由于优质原木供应短缺,人造板产品的用途将日益广泛,不仅用于替代木材制品,也用于替代塑料金属制品;
四、新技术的发展引起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如刨花板和纤维板在家具和木制品领域部分代替了传统的胶合板。而中密度纤维板又在家具等领域部分代替了胶合板和实体木材,定向刨花板在结构用途部分代替了胶合板。虽然上述替代属于木质材料市场领域内部的互相替代,但这些技术进步使木质材料在总体上具有了与其他材料竞争的能力;
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和产业集中度,发展规模经营;加强研究开发,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木质材料与钢、铝、塑料和混凝土等产品的竞争能力。
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对策
我国已成为世界人造板大国。建国55年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造板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实现我国木材和木材制品的生产从主要依靠天然林到主要依靠人工林的重大转折、促进木材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成人造板厂3000余家,2003年人造板总产量达4553.36万立方米。其中,胶合板产量2102.3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5.19%;纤维板产量1128.3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7.03%;刨花板产量547.4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8.23%;其他人造板产量775.27万立方米;胶合木产量173.14万立方米,木地板产量8642.46万立方米。我国人造板产量自2000年超过2000万立方米以来一直居于世界第2位,其中纤维板则高居世界榜首。
近3年来,我国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每年平均增加217万立方米,新增生产线49条,预计到2005年我国将建成投产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450条,总生产能力达到1850万立方米。
我国人造板工业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木材资源短缺,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流通严重脱节;产品品种少,技术含量低,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品和特殊用途产品比例小,应用范围窄;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多数企业技术水平低,缺乏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及环保标准落后,在产品质量、能耗、劳动生产率、自动化程度及对粉尘、噪音、污水的控制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今后,我国人造板工业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我国人造板企业应朝着信息化、重组集团化、人员知识化方向发展,不断开发和创新,以更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和对海外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坚持以质取胜,扩大出口。
二、建立企业、研究所、高等院校科技合作网络,培养高素质人才,支持创新技术发展。企业、研究所、大学和政府主管部门应考虑合作制定人造板长期研究发展计划,确定优先领域,避免重复研究。设备制造和胶粘剂厂商在技术开发方面可能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在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提供开发技术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知识以及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工业经济;持续发展;产业转型思考
一、莆田市工业发展的现状
(一)现有的企业数量及其规模不断壮大
2011年,莆田市共有1541家大规模企业,比上年新增193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98家,比上年增加104家。超亿元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0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7.6%,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超亿元企业有力支撑并拉动我市工业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二)从现在的产业结构来看,十大产业占有较高的比例而且都比较集中
目前,市里主要形成了十大产业为主的集合群。这十大产业包括鞋业、饮料产业、电子行业和工艺品行业等。产业集聚初具规模,先后荣获“中国鞋业出口基地”、“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中国银饰之乡”、“中国政务商务礼品产业基地”国字号荣誉称号。2011年十大产业完成产值1666.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0%。其中产值排名前五名的产业有:制鞋产业319家,完成产值386.20亿元,食品120家,完成产值226.95亿元;工艺美术业334家,完成产值183.04亿元;电子信息业87家,完成产值169.31亿元;机械制造业162家,完成产值166.82亿元。产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产业有:工艺、能源、林产、电子、石化、机械六个产业分别以高全市平均增幅22.9、6.6、4.6、3.2、2.0、1.6个百分点速度快速增长。
(三)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
第一,一些占主要地位的产品的影响已经逐步浮现。首先是产业的规模化。莆田现在的电子计算器生产基地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在机械制造业方面,易拉盖和摩托车制动器的生产基地也是最大的;除此之外,在食品制造方面,烤鳗食品加工和出口基地也是最大的。第二,产业的品牌化。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品牌意识增强。到2011年为止,莆田市已拥有国家级名牌9个,国家免检产品17个,中国驰名商标14个,省级名牌151个,省级著名商标157个。
(四)企业每年创收的利益呈逐年增长的状态,而且企业运营的状况都比较好
2011年,全市1541家规模以上工业已拥有总资产856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总资产贡献率达17.5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3.43,比上年提高33.29个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96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9.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为813.63亿元,比上年增长58.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4.0个百分点,利润的高速增长刺激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
(五)产业结构呈现聚集的状态,而且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比较好
首先是制鞋产业,它是莆田工业的第一大产业与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以协丰、荔丰、三路、永恩等企业为龙头,以生产运动鞋、休闲鞋为主,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鞋业及其相关产品的产业链,可以制造世界名牌,像耐克、阿迪达斯等特别闻名的世界名牌。其次是食品产业。它是莆田工业的第二大产业,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家,已有多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产地保护认证,以雪津啤酒为核心企业,获得国家名牌产品与中国驰名商标,年产值达27亿元多,已成为国家大型一档啤酒生产企业与福建省啤酒行业龙头企业。第三,工艺美术业。它是莆田工业的第三大产业,莆田工艺美术历史悠久,主要产品有玉雕、青石雕、铜雕、木雕、宗教雕塑、金银珠宝等,是规模以上工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现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4家,完成产值183.04亿元。第四,电子信息业。它是莆田工业的第四大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新威电子、德信电子、台湾通信、安特半导体等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莆田液晶显示产业基地首批骨干企业,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家,完成产值169.31亿元,现已成功作为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第五,机械制造业。它是莆田工业第五大产业,主要产品有无刷电机、制动蹄块、铝型材、数控机床、金属制品等,机械制造业的产业协作、配套较为充分将为莆田工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第六,能源产业。是莆田工业中新兴产业中发展潜力最好,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火电厂、LNG、风力发电等项目的建设投产,已形成煤、气、风在内的多种电力能源结构。
(六)莆田市工业以县区的工业园区为载体,工业产业的重点突出,已初步形成了产业互补与产业链的延伸
涵江区——以莆田高新技术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电子产业与机械装备产业,初步形成了新兴电子产业与高端机械装备研发与生产基地。秀屿区——充分利用“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品牌优势与政策优惠,重点发展了木材加工业。同时以秀屿临港工业园为载体,发展了能源、化工、冶金产业,初步构建了我市新能源和临港产业基地。仙游县——以鲤南工业园区和枫亭临港工业区为载体,促进了古典家具工艺美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医药与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荔城区——城厢区以荔城经济开发区、黄石工业园区、华林园区、太湖园区为主生产鞋服与食品工业,形成了鞋服与食品的产业链。
二、促进莆田工业产业结构转型的思考
结合莆田市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应继续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打造特色工业
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这项艰巨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对莆田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应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以现有产业发展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与未来目标,统筹规划,研制出莆田市的工业发展规划,比如以五年或者十年为期限,制定出能够引领莆田市正确和快速发展的大体规划。与此同时,要根据这项总体规划制定出具有实际性和可持续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具体来说,就是要将重要的项目作为核心,然后将其他产业紧密、有机的结合。将临港工业产业园区作为中心,将高新区首席工业园区作为重要的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条,使产业形成的集中群落不断壮大。
(二)将科技力量注入工业发展与产业转型
在大力发展科技技术的基础上,将市场作为向导,加快产品的更新和升级。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而技术的革新能够适当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现在的市场竞争力非常大,科学技术的突出作用就更加明显了。首先,加大科技投入。在一些服务行业和重点领域增加财政支出比重。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可以通过风险投资、创新援助、贷款担保等方式。其次,应该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对税收的政策进行不断完善,并极力鼓励企业参与“6.18”成果对接项目和技术需求对接项目。最后,将科学技术比较先进、能源耗费较少、产业利润高和比较环保的企业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比如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工业和生物科学产业等,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
(三)推广产业的品牌效应,推动产业结构的顺利转型
从今年起往后的五年内要极力培养和扶持发展一些重点的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名牌产品的开发、创造工作也要不断加强。按照莆田市“十二五”规划,实施可行的品牌效应战略的时候要掌握重点,全面和反复发展,提出清晰的培养目标,积极落实和开展具有实际性的工作规划。
(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由莆田市现有状况来看,应将莆田市龙头企业作为重心,积极鼓励骨干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另外,大力培养一些主业鲜明、产业之间联系紧密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的大企业,让它们成为产业的重心和产业更新与升级的主要力量,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五)大力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应该作为下阶段产业转型的重头戏
要不断招商引资,将国内外大公司和大企业作为招商工作的重心,同时要解放思想,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适当、适时地招引一些比较强大的项目。
关键词:PX/石油芳烃 重要地位 环境保护
近年来,虽然PX/石油芳烃的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还是无法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商品生产的要求,PX/石油芳烃的产量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对于PX所谓的毒性,国内外科学家对其定论为“微毒和可控”。
一、PX在芳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PX/轻芳烃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重视的化工原料。PX经高温氧化剂制成对苯二甲酸。它是合成聚酯的重要原料,聚酯进一步用于制造聚酯纤维和非纤维用聚酯,而非纤维聚酯包括聚酯瓶级、包装用膜片级和其他用途聚酯,聚酯纤维则是一种最重要的合成纤维。而非纤维用聚酯也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制造饮用水瓶等等。因此,PX/石油芳烃在化工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我国PX/石油芳烃的生产
从1965年我国开始着手研究生产石油芳烃,距今已有将近50年的生产历史。其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芳烃产业链发展阶段、PX/聚酯工业世界中心阶段。
1.初创阶段(1965~1976)
1965年,大庆油田开始投芳烃的生产设备—铂重整装置,这套设备完全是我国自行研发投入的设备。在1965~1978期间,我国又陆续投入了12套设备,主要生产的化工原料还是芳香烃,进一步弥补国内石油芳烃的产量空缺,其中有少量产品将作为汽油调和部分,可以帮助建设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国防事业。
2.芳烃产业链发展阶段(1976~1997)
从1976年开始,我国各大石化企业陆续将乙烯裂解装置投入生产,生产新的原料资源,为石油芳烃的生产提供新的方法。在此期间,我国的PX/石油芳烃的产量又达到一新的高度,极大填补了我国商品生产的要求。
3.PX/聚酯工业世界中心阶段(1997~至今)
从1997年以来,在芳香烃提炼新方法的支持下,我国PX的发展迅速,产能能够达到较大的生产速度,其生产规模和开发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的PX/芳香烃的产量还是远远达不到我国现阶段的生产需求。
三、PX/芳香烃的毒性
芳烃是含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具有一定的毒性,根本原因是因其苯环结构所导致的,苯环上多一个甲基的甲苯毒性有所减小,而多两个甲基的二甲苯毒性更低。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高浓度的苯蒸汽有麻醉作用,甚至会导致死亡,但是二甲苯还没有足够的致死性。另外,根据国际评估标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PX中存在能使人致癌的物质。甚至在国外一些国家,PX都不算危险品,只能因为其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而被列为有害品。
综上所述,PX无论是在毒性、灾害防护还是危险性标准上都不属于致癌物质。同时,在人们经常使用的汽油中就含有1/3的轻芳烃,虽然我们长时间接触汽车尾气,但也没有因接触到二甲苯而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健康问题。
不过,虽然PX相对而言比较安全,毒性较低,但是还是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在芳烃的生产和石油加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特别注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的副产品,加强安全措施并处理好“三废”问题。
四、我国石油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1.PX/石油芳烃工厂要有合理的地址
首先,PX可控性指在工厂的操作范围内可被控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避免PX的泄露而产生环境问题。同时,PX储罐的安全标准要按照工厂所在地的地震设防来安排。其次,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保证PX生产工厂能够安全、顺利地运行。这样,从生产设备和工作人员两方面入手,在工厂内部有效实施这些措施,就可以成功地控制PX的毒性,减少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2.政府部门加强相关的宣传与沟通工作
从200年起,我国陆续发生一些PX事件,这说明国民经济进入化工时代,人民对于其自身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在逐渐增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应认真考虑这些问题。虽然我国成立了专门的部门从事化工企业安全和环境保护内容的研究,但是由于人民群众对其缺乏了解,难免会对PX/石油芳烃产生抵触情绪,今后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应与群众加强沟通,以免产生恐慌。
3.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于PX毒性的科普教育力度
国内外专家对于PX的毒性的研究结论是“微毒和可控”,并且具体实践也做了证明。当前之所以出现PX事件,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对PX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无法正确认识到PX对国民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针对群众加大普及PX的相关知识的力度,而且最好是由熟知这一方面的科学家来完成。这样,不仅使人民群众接受了PX方面的科普教育,而且减小了PX事件的发生可能。
五、结束语
PX的生产在我国甚至世界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积极效益。目前,国际石油化工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我国要把握好这一既有良好的竞争力又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的项目,加紧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新媛.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战略之我见[J].职业圈(现代软科学), 2006(03).
[2] 匡瑾璽,牟敦山,王凤文.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07).
剔除市场需求的因素,一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制于资源和环境这两大支撑条件。
资源支撑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铁矿石供应,如果一国的自产铁矿石资源不能满足其钢铁工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就必须考虑海外矿山资源、矿山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等条件能否支撑。
钢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环境资源,在日益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钢铁工业必须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致力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钢铁工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铁矿石资源支撑条件
当中国年钢产量达到8亿―10亿吨时,至少年需铁矿石成品矿13亿―16.4亿吨以上(基于现有冶金技术),假设国产铁矿石能维持在3.6亿吨(2008年水平),每年铁矿石供需缺口将达到约9.4亿―12.8亿多吨,对外进口依存度将上升至70%以上。
中国自产铁矿石的支撑条件
根据2007年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评价(铁铜铝)》的统计数据,全国保有铁矿资源储量593.85亿吨(原始品位),已占用铁矿保有资源储量266.64亿吨(原始品位),未占用327.21亿吨(原始品位)。以现有储量作为2020年以前生产和规划的依据,预计到2010年、2020年铁矿的累计可供储量分别为98亿吨(原始品位)、110亿吨(原始品位)。
中国已查明的铁矿资源储量中约有1/4为难选矿,其中97%为贫矿,含铁平均品位在55%左右能直接入炉的富铁矿储量只有12亿吨左右,仅占全部储量的2%左右。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而且中国铁矿石品位每5年还下降一个百分点。
此外,根据美、日等国经验,虽然废钢资源可以作为对铁矿资源供给的重要补充,但是,目前国内钢铁资源积蓄量非常有限,且大量钢材被用于建筑领域,这一领域的废钢回收周期至少需要30―50年,10―20年内不可能提供大量的废钢资源,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基于铁矿石的长流程生产模式来实现。
假设中国现已形成的铁矿石成品矿3.6亿吨(2008年)生产能力保持不变,加上在建和拟建将要形成的生产能力,预计2015年国产铁矿石成品矿将达到4亿吨,2020年国产铁矿石成品矿生产规模将达到4.2亿吨。按照85%的实际开工率(2008年实际开工率为85%)计算,2015年、2020年中国成品矿的实际产量分别为3.4亿吨、3.6亿吨。
因此,整体来看中国后备铁矿资源增长潜力不大,储量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滞后于消耗速度,保有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供给保障能力来看,中国铁矿石资源的供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和未来钢铁工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进口铁矿石支撑条件
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储量最为丰富的金属之一,约占地壳储量的5.1%。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报告《矿产品概要》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世界铁矿石储量基础为3500亿吨,铁含量为1600亿吨。此外,依靠地球物理研究的深入、勘探技术的进步和勘探区域的增加,南半球发现大型新矿床的潜力很大。
从铁矿石实际供应的角度分析,如果以2001年为铁矿石产量基期,世界铁矿石资源可保证世界钢铁工业生产160年;如果再加上不断探明的新增储量(1988年迄今,世界铁矿石新探明储量增加了70%),且加上50%的废铁回收率,世界铁矿石富矿资源可以保证世界钢铁工业再发展319年。
可以看到,世界范围内未来绝大多数铁矿储量的增长速度仍将高于铁矿的开采速度,铁矿石资源的保障程度很高。
世界上大型的铁矿区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东部、澳大利亚西部、中亚以及南亚,高品位矿区主要集中在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几个国家。
其中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公司,巴西的淡水河谷(CVRD)公司铁矿石产量占巴西全国总产量的80%,主要铁矿石资源集中在巴西南部的“铁四角”和北部的巴拉州地区,拥有博佩贝铁矿、卡潘尼玛铁矿和卡拉卡斯铁矿,总计储量为86亿吨(60%品位以上),年生产能力为3亿吨,球团矿生产能力2000万吨。
由于该公司铁矿石主要为露天开采,且拥有独立配套的铁路运输线和专用深水泊位(20万吨级以上),淡水河谷长期稳定释放产能的能力非常强,主要矿产可维持开采近400年。
世界第二、澳大利亚第一的铁矿石生产商力拓公司(Rio Tinto),拥有110亿吨铁矿石储量,公司大部分资源都在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2009年,力拓的哈默斯利(Hamersley)和罗布河(RobeRiver)两大铁矿共生产铁矿石2.17亿吨,约占澳大利亚总产量的50%,每年80%以上产量用来出口。
世界第三、澳大利亚第二的铁矿石生产商必和必拓公司(BHP),拥有70亿吨以上的铁矿石储量,主要铁矿纽曼(Mt.Newman)、扬迪(Yandi)等位于西澳大利亚,2009年铁矿石产量1.3亿吨,每年90%以上的产量用来出口。
根据以上分析,不考虑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南非等国,仅世界主要铁矿石供应商已经披露的新增铁矿石产能,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就将达到12.83亿吨/年。加上世界已经形成的16.32亿吨/年成品矿生产能力,2020年世界铁矿石生产能力至少可以达到29.15亿吨/年,完全可以满足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
运输保障条件
从全球干散货船运输能力的角度分析
根据前面的预测,2020年我国未来需要进口铁矿石9.4亿吨以上,约为当前2009年进口量的一倍多,进口总量将继续保持在全球55%以上的水平。
国际航运业权威资讯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所(Clarkson Research Studies)2009年预测则更进一步,认为提前5年,到2015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就将占到全球总量的60%以上(约8.7亿吨)。未来世界干散货远洋运输业至少要为中国铁矿石进口准备9亿吨以上的运输贸易量。
根据克拉克松的历史经验研究,如果要达到世界散货运输市场供求平衡,世界散货贸易量的保障倍数应为干散货船载重吨总量的13倍左右。截至2009年10月份,全球干散货船队拥有船舶总量7178艘,实际形成4.489亿吨载重吨能力。将世界范围内干散货船下水增速谨慎的设定为4%,到2015年世界干散货船将形成5.462亿吨载重吨能力,实际将提供干散货贸易量为71亿吨,其中的20%按常规是可以提供给铁矿石的运输量,以此推算届时将向世界范围内提供铁矿石贸易运输量14.9亿吨,可以满足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需求。
更为关键的是,干散货船与专业运输船相比较具有成本低廉、建造周期短、生产技术成熟等显著特点,其产能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一年内进行调节(缩减或释放)。不仅如此,即使未来出现干散货船的供需缺口,也可以短时间内利用集装箱货轮或单壳油船紧急改造而加大市场供应量。
所以,未来世界干散货轮载重吨位的规模增长和形成的实际远洋运力投放总量,完全可以保障中国铁矿石的进口需求。
从中国铁矿石接卸港能力的角度分析
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10万吨级及以上的矿石码头32个,平均泊位接卸量只有1090万吨,非常缺乏20万―40万吨级以上的铁矿石专用码头,全国铁矿石港口通过能力只有3.7亿吨。而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4.4亿吨,形成的接卸量为5.1亿吨(多出部分为二次转运量)。
港口“通过能力”与“接卸量”的矛盾,直接导致港口长期存在铁矿石压港现象。
2009年6月下旬,好望角型船在中国港口创纪录达到87艘压港量(卸货周期21天),也就是说当时全球每10条好望角型干散货船就有一条压港在中国。
中国港口通过能力最紧张,也是全国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地的北方港口区,2008年接卸进口铁矿石3.41亿吨,占全国的66.3%,而北方港口大型矿石码头的实际通过能力只有2.04亿吨,接卸缺口达到了1.3亿多吨之多。
从具体港口看,天津港矿石通过能力为0.3亿吨,实际接卸了0.57亿吨;日照港通过能力0.35亿吨,实际接卸0.67亿吨;青岛港通过能力0.4亿吨,实际接卸0.76亿吨。并且,当前中国主要20万吨级以上的铁矿石专用港口还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未来铁矿石进口量对港口区的压力将逐年增大。
进一步需要注意的是现有港口区堆场面积狭小和铁路专用线(钢厂―港口)的短缺,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制约港口的疏港能力发挥,而导致内陆钢铁企业要长期忍受相对较高的到厂铁矿石价格。
根据国家发改委与交通部规划,到“十一五”末(2010年)中国港口将形成4.2亿吨的通过能力,但这还远不能满足进口9.4亿吨以上的铁矿石的卸载量需求。
环境支撑条件
中国钢铁工业素有“污染大户”之称,总能耗约占全国的15%,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的6.6%,耗水量占工业总量的14%。如果继续以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发展钢铁工业(2005年能耗、排放水平),当未来中国年产10亿吨钢的时候将每年一次性消耗7亿吨标煤、16.4亿吨铁矿石(品位64.5%)、50亿吨新水和排放20亿吨的温室气体,以当前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环境来看,其对国家环境外部影响非常重大。
在环保约束的前提下,中国钢铁工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国家已经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外部性影响进行了界定,并明确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式将其对环境的负面外部影响内部化。为此,国家发改委在《钢铁产业振兴规划》(2008年)中制定了相当高的环保标准,到2011年,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低于62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用新水量低于5吨,二次能源基本实现100%回收利用,冶金渣近100%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
按照以上目标,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中国钢铁工业正在逐步将对环境的负面外部性影响内部化,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
在节能减排方面,2008年占全国产能80%以上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6.62吨标准煤下降到5.5吨标准煤,吨钢耗新水由8.6吨下降到5.58吨,吨钢烟粉尘排放量由1.97千克下降到1.36千克,吨钢COD(化学耗氧量)排放由0.22千克下降到0.14千克,可燃气体的回收利用率由91%提高到95%。
在同行业比较方面,在全部工业行业中,钢铁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比已经降到造纸、化工和火力发电之后位例第四;废气排放量占比降到火力发电行业之后,略高于化工行业,其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占比低于火电行业、非金属矿产行业和化工行业,排名第四。
由此可见,中国的大中型钢铁企业通过加大资金投入、革新生产技术逐渐将对环境的外部性负面影响内部化,并正在成为未来中国钢铁工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借鉴先进钢铁国家发展经验,世界主要钢铁强国多年来通过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已经初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其钢铁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因为过多的环境约束而受到影响。
如在日本,其环境容忍度更低(国土狭小、人口稠密)、钢铁资源需求大(人均钢铁消费量峰值802千克/人),但通过在钢铁工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目前日本全国钢厂固体废物回收率达到98%,吨钢二氧化硫排放只有0.76千克,吨钢废水COD排放量28.6克,等等。并且,日本钢铁工业联盟规划到2010年全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为:直接节能10%(较1997年水平),“三废”实现全部内循环,间接为周围社区和钢铁产品用户节能5%。
内容摘要:发展旅游业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方面。旅游业与工业化之间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矛盾性,两者需要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两者的统一性和矛盾性基础上,指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与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旅游业 工业化 可持续发展
发展旅游业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方面。根据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工业化蓝皮书》测算方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工业化进程呈后发加速态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处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工业与旅游业都视为重要产业来发展。工业化与旅游业都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因此,探究旅游业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协调发展,以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社会价值。
旅游业与工业化发展的统一性
(一)工业化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与范式,但是,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较高,需要其他产业的大力支持,工业便是其中之一,工业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高低。工业化过程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旅游业基本要素的发育。旅游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它们的发育程度是衡量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产业要素的发育包括内在的自动发育和外力的推动发育。工业化就是重要的外推力之一,这种外推力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为旅游业六大基本要素的发育直接提供丰富的最终产品,如钢材、水泥、建筑、交通工具、电子设备、游乐设施等;二是工业化所产生的部分基础设施可为旅游业所借用,如工业化所促进产生的完善的交通设施,特别是外部大交通设施,包括海、陆、空三方面,旅游业可借其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一般而言,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区域,其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旅游业基本要素的发育程度越高。
2.推动旅游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推动旅游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是指工业化有助于产生、改善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具体包括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科技环境。工业化能够促进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政治组织的民主,增强工人的纪律性和工会的政治影响力,从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开放、民主的政治环境,增强政府对旅游业管理的科学性;工业化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资本再分配,增加政府对旅游业的直接投入;工业化促使人类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社会道德、思想和观念等迅速发生了变化,同时工业化不断提高了社会生产率,其为大批就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奠定了基础,使得工业社会逐步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迈进,使得旅游形式从“特权旅游”迅速向“大众旅游”转换。
3.丰富旅游产品。工业化促进旅游产品的丰富主要从两方面体现:一是为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创造有利条件,为旅游产品的的生产与创新提供支持。工业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加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旅游资源要转换为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生产、创新及更新换代,都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工业化所带来的技术革命则刚好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这一要求。二是直接提供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且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到现代的多样化旅游,离不开工业化所带来的便利。特别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创造的大量物质和精神财富,可直接开发成旅游产品。如现代兴起的工业旅游是旅游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工业生产场景、高科技生产设施、厂区环境和企业文化为资源的创新型旅游。工业企业通过“旅游”的方式,向社会展示了工业企业的魅力,有助于工业企业的品牌形象传播和经济收入的增加。
4.激发旅游需求。旅游需求的扩大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二是经济收入的增加。工业化可促成这两个条件由可能变为现实。工业化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工生产条件的改善,这包含着两层意思,即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劳动力总量和工人劳动时间减少,工人的工资增加。同时,工业化使人类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度增加,压力增大。释放压力的有效形式就是旅游。工业化和城市化社会的劳动大众可通过能消除疲劳和丰富文化知识的外出旅游更新自己的劳动力。
(二)旅游业促进工业化程度加深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兴支柱产业,旅游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社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不仅自身发展潜力巨大,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极具推动力。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旅游业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而且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又带动了工业行业与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终促进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旅游业对工业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旅游业对工业的影响实现的。旅游业对工业的正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旅游业可以增加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工业企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效益。旅游经济效益有多种途径,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都需要经济支出。因此,工业企业可紧密围绕这六个环节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服务,增加经济效益。这些经济效益可以构成一个效益体系,包括餐饮收入、住宿收入、交通收入、门票收入、纪念品收入、工艺品销售收入等。
旅游业可以促进工业企业形象传播。企业形象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口碑传播是重要一环。旅游业可以为工业企业带来大量的人流,这些人流的区域来源广,在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一方面,工业企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向旅游者展示企业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丰富的企业历史和企业文化等,使旅游者近距离深入了解企业,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旅游者通过自身的旅游经历,用口述或展示的方式向亲朋好友分享旅游体验与旅游产品,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企业正面形象的传播和品牌竞争力的增强。
旅游业可以促进工业企业市场营销。旅游业促进工业企业市场营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旅游者是直接消费者。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需要消费,工业企业可结合企业特点为旅游者提供消费品,部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更为直接,即到工业企业购买其产品,这样旅游者就转化为直接客户。二是稳定和培育客户。工业企业开展旅游,可以为顾客与企业创造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工业企业通过展示自己的实物产品及相关生产流程,让旅游者对其产品的可靠性、科学性、质量性等有了深刻的感受,从而增强了该企业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的竞争力,有助于培育顾客忠诚和扩大潜在客户群。
旅游业可以提高工业企业管理水平。外部监督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工业企业发展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把工业企业置于游客监督之下。工业企业发展旅游业,从企业自身来说需要实力,从旅游开发来说,需要一定的透明度和开放度。这种透明度和开放度要求把企业文化、企业生产场景、企业产品放在游客视野中,这种做法一方面会增加企业员工的压力,从而增强其生产的责任感,对企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更加便于管理;另一方面,管理层为了企业的品牌与形象,也必须加强管理,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旅游者。企业员工、企业管理者与旅游者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正是由于注意到了旅游业的带动良性作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旅游业和会展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来加以发展,提出要把北部湾经济区培育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促进中心。旅游业不仅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现有部门、行业的发展,而且对于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尤其是北部湾的第二、三产业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仅以投资和就业为例,据测算,每投入旅游业1元可以给相关产业带来5-7元的增值效益,每增加1个旅游业就业岗位就能带动4-5个社会就业岗位。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社会文化环境越成熟,经济就越发达、社会就越和谐、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就越高。因此,要实现构建幸福和谐北部湾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加快繁荣发展旅游业。
(三)发展旅游业与实现工业化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本质来说,发展旅游业与实现工业化两者之间存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态势,两者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西南、华南和东盟地区的重要结合部和我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国家最便捷的海陆门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通过旅游业促进对外开放与交流的优势突出。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这种优势必将更加凸显。经济区域的和谐发展,只靠工业不行,靠任何产业单项突进都不行,没有旅游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在现代化没有实现以前,所谓发展的差距,从根本上讲还是工业发展的差距,尤其是其实现程度的差距。工业越发达,工业化程度越高,经济总量就越大;工业结构越合理,产业结构就越优化,在某种意义上,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取决于工业结构的合理程度。
旅游业与工业化发展的矛盾性
环境承载力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环境恶化会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现实的威胁,在大力发展工业化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工业会造成环境承载力的下降。由环境承载力理论出发,笔者将旅游业与工业化的矛盾性统一到环境问题上,认为其集中表现为发展旅游业与实现工业化对环境产生的负效应。
(一)旅游业与工业化发展的环境保护矛盾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工业化过程中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种局面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三废”。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而言,最主要的是海水污染。近几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环境质量开始下降。以防城港市为例,2008年防城港市化学需氧量排放达28265吨,比2007年26679吨增加5.9%,比2005年25079吨增加12.7%,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严重。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0863吨,比2007年16800吨增加24.18%,比2005年14100吨增加47.96%,对大气、动植物等危害较大。其中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对防城港市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要处理好发展旅游业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关系,首先要认识到,保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与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在北部湾发展任何工业,都不能跨越环境保护的底线。今后新的工业布局要考虑旅游业的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在开风景区集中建设新型工业园,以期实现工业、旅游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旅游业与工业发展定位的矛盾
发展定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牵涉到哪个产业优先、主导发展的问题。一个区域中,当工业化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往往放弃工业开发,选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牺牲工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这无疑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但是当一项工业发展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发展当地旅游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或者远远大于保护当地资源给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的时候,该如何选择呢?这就凸显了旅游业与工业发展定位的矛盾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目前自然生态状况良好,特别是海域污染程度不大,经济建设虽然有较快发展,但总体上还比较低。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区域中发展经济,应该找到旅游业与工业化发展定位的契合点,使两者协调发展。
(三)旅游业与工业企业之间的发展矛盾
并不是所有的工业企业都适合发展旅游业,也不是所有的工业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旅游产品。这受工业企业的软件、硬件环境的制约,也受旅游市场、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从工业企业来看,要求该企业的硬件基础设施较好,具有较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从软件方面来看,要求该企业的管理水平比较高,管理层对发展旅游业有正确的认识。就已经发展旅游业的工业企业而言,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协调发展也存在一些矛盾,这些矛盾集中体现在产品展示与商业秘密、经济投入与旅游产出、游览与安全、公益与经营等方面。所有这些矛盾,为工业企业发展旅游业设置了障碍。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程度不高,尽管有部分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有能力发展旅游业,但是工业企业的整体实力较低,因此必须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慎重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与工业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依托产业关联效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研究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工业化进程呈后发加速态势,这种状况既提供了机遇,又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传统工业化的经验证明,工业化应避免“三高两轻(高消耗、高污染、高失业、轻调控、轻统筹)”,而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业群。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938.242.9,根据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该比例中,农业所占的比重过高,工业所占比重偏低。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适当增加工业比重,确定工业的主导地位,同时,工业内部也有结构优化的问题,这就需要合理布局产业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充分利用沿海港口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林浆纸、冶金、修造船、电子信息、粮油加工、新能源等产业,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
进一步增强科技含量,降低能源消耗。增强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鼓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手段,加强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引进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新的成长链;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政务、商务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能源、原材料利用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推进节能节水节约用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节约型消费模式和节约型社会。
(二)依托旅游发展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旅游业在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沿边沿江,面向东南亚,是中国―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有利于开拓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保存较好,组合度高,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天然基础;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深入召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速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旅游业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支持,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以利用优势,抓住机遇,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科学有序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级政府应结合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制定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制法规,为旅游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促进区内旅游科学有序开发。构建旅游创新体系,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创新体系应以旅游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组建企业联盟,壮大企业实力;加强旅游行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品创新;加强行业管理,细化旅游创新基本要素体系。整合旅游要素系统,推动旅游业整体发展。整合资源要素,形成有特色、有层次、有品位的旅游吸引物体系,整合交通资源,构筑方便、快捷、科学的旅游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整合市场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客源互流的共荣共谋发展态势。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效益最大化。
(三)协调发展旅游业与工业,实现“双赢”
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与工业化的共同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优先考虑生态承载力,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无论是工业化还是旅游业,都必须意识到生态环境是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近年来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受了较大的破坏。为避免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发展工业和旅游业同时,应协调好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优先考虑生态承载力,保持和提升生态环境容量、自然资源容量、空间环境容量,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业与工业化能协同有序地发展。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加快环境科学的进步,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工旅联动,实现双赢。一是找准工业化和旅游业的最佳结合点,鼓励建设工业旅游示范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企业应重视工业旅游,将工业旅游纳入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借助工业旅游项目,强化、优化企业品牌,使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不断提高,进一步展示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提升品牌价值。二是细分市场,优化组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旅游要尽量做到“区内成片、跨区成线、市场做专”。区域内,应把互有差异、各具特色的工业旅游点优化组合形成“集聚效应”。针对细分市场,推出“学生修学工业旅游”、“招商投资工业旅游”、“调研考察工业旅游”、“怀旧追忆工业旅游”、“探奇揽胜工业旅游”等多种工业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8
2.王海正.中国内生性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初探[J].宏观经济研究,2008(1)
3.张莉莉,熊远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今日南国,2009.4.
关键词:资源定价;机制;可持续发展;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2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49-02
一、中国现行资源定价机制形成历程
建国以来,中国工业相关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历了从无偿到有偿、从计划到市场、从盲目到科学的发展历程。在资源价格方面,建国后很长时间,中国实行“资源无价”政策,如矿产资源企业取得经营权后,除缴纳少量的资源税外,基本上可以无偿开采。资源的无价使用在促进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浪费,定价机制的缺失成为工业资源管理体制最严重的弊端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对石油开采企业征收矿区使用费,并开征资源税,自然资源才进入有偿开采使用时代。
不可否认,中国长期实行的资源低价政策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促进工业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低廉的资源价格保证了人民群众能够较为轻松地负担水、电、取暖等基本生活支出;另一方面,资源的低价也促进了中国较快地建立起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并使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时至今日仍维系着诸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这种资源低价政策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最主要的弊端是导致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还停留在粗放式增长的阶段。特别是在当前阶段,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大国和资源消耗大国,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冲突凸显,曾经推动工业迅速发展的资源低价政策与新的经济发展理念越来越不相适应,已经影响到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现行资源定价机制对工业的影响
(一)初级资源价格市场化与产成品价格管制不当的矛盾,导致工业领域几大顽疾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
目前,中国大部分初级资源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而以初级资源为原材料的很多产成品价格则受政府管制,在某些产成品行业处于垄断的情况下,实行政府管制是有必要的,关键是管制是否适当。当前,对工业发展影响巨大的很多资源和能源价格存在的问题都是由政府管制不当造成的,特别是在垄断行业,政府没有有效发挥价格调控功能,而是由垄断企业打着市场化的幌子左右了资源的价格。这就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只要提到价格改革多半就是涨价,群众反应强烈,典型的例子就是成品油价格的涨多跌少;资源价格听证会的结果肯定是涨价;二是上下游企业价格矛盾突出,如煤电领域,每年的煤炭订货会都会将“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推向风口浪尖。
成品油和电力价格存在的问题是资源定价机制不合理的典型表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大顽疾,严重影响着中国相关工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煤、电、油等能源是工业企业重要的生产原料和动力,牵一发动全身,定价机制的扭曲不仅直接影响到煤企、电企和油企,对能源依赖性较大的钢铁、汽车等工业企业同样具有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资源价格构成机制不合理,导致部分资源价格长期偏低,造成工业领域资源过度利用和严重浪费
1.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发展和政绩考虑倾向于压低资源价格。长期以来,中国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奉行“无价”、“低价”政策,有着深刻的经济发展观根源。建国后很长一个时期,乃至至今很多地方,工业发展技术含量不高,一直是靠低成本推动,对于工业生产重要原料的自然资源,各级政府鉴于GDP政绩考虑倾向于实行低价招商,再加上很多资源的产权较为模糊,为各级政府创造了很大的自由定价的空间。例如,在工业用地方面,地方政府看重工厂建成后给本地区带来的GDP、税收、就业等政绩利益,往往倾向于采取零地价甚至负地价的方式招商引资,必然导致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使用。
2.现行资源定价机制没有反映资源使用的全部成本。从理论上讲,自然资源价格由开发成本、使用成本、环境生态成本、税收与利润等构成。但目前中国现行的自然资源价格只反映了一部分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均没有体现在价格中,从而导致资源价格偏低。如对油田、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给周围环境造成的损害、产生的各种治理费用,并没有在石油、煤炭资源价格中得到反映。这样的价格机制无法准确调节工业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导致资源的低效利用和严重浪费。
3.资源环境税费制度不健全导致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缺失。目前,中国自然资源价值补偿机制尚未形成,主要体现为现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尚不完善。在税方面,目前中国资源税存在诸多问题,如税基过窄,目前只对石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这七种资源征税;从量征收,即按照销售量征税;执法不严,随意性较大。在费方面,中国在征收资源税的同时还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矿山专项维护费、矿产管理费、水资源补偿费等多项收费,且政出多门,致使资源税费之间的调节作用无法协调,这都造成不同自然资源的价值补偿程度比较混乱。资源价格补偿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工业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进行粗放式生产,在浪费资源的同时,环境也被严重破坏。
综上所述,中国部分资源价格偏低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观的问题,资源定价机制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传统经济发展观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理念的冲突。
三、改革资源定价机制,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1.完善产权制度,明确资源领域的产权关系。根据中国法律,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因此,资源的所有权较为明晰,但所有权的行使主体模糊,以资源的开发、使用、收益和处分为内容的产权制度较为混乱,中国目前资源定价机制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产权制度不健全有关。制定法律是明确产权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市场化的产权制度,进一步明确资源开发权、收益权等,以及资源产权交易主体、产权交易规则和产权招标拍卖等制度,为建立市场化的资源产权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2.在破除垄断的前提下坚持资源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导向。推行资源价格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但应根据资源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特性,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价格管制水平。在竞争性领域,应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引导市场供求、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让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对非竞争性资源市场,长期来说,应在破除行业垄断的前提下,推进资源定价的市场化。否则,在垄断企业与资源定价机制市场化并存的情况下,如果政府不能保持中立,公正地履行价格管制职能,市场化只能成为垄断企业攫取巨额利润的工具。就目前垄断企业存在的既成事实来说,最重要的是政府应摆正位置,基于真正的市场价格而不是垄断条件下的“市场价格”――即垄断价格来改革资源定价制度,提高价格管制水平。
3.建立反应全部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资源定价制度,核心就是要使资源价格不仅要反映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而且要反映环境成本。应以资源开发利用周期的全部成本为依据,形成合理的资源定价机制,运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为收回开发和使用成本;利用税收或收费等经济杠杆调节资源价格,完善环境产权制度,赋予地方政府环境产权的使用权,通过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手段,收回环境成本。
4.优先改革水电煤油等重要工业资源定价机制。自然资源定价机制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鉴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建议优先改革水电煤油等重要工业资源的定价机制。具体来说,一是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区分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方式改革;二是尽快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建立起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实行政府监管的价格形成机制;三是建立市场化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地方煤炭产销一体化,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限制;四是完善石油天然气价格体制,逐步放开终端销售市场,打破地域垄断,鼓励其他社会资金进入流通领域。
5.发挥财税调节功能,引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定价机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诸多配套改革中,财税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充分发挥财税制度的生产消费调节功能,不断完善资源税等相关税制,扩大资源税税目,将水、森林、土地、海洋等资源纳入课税范围,将资源税从按量征收改为按价征收。将具有资源税性质的其他诸多税种和收费合并为资源税征收,规范资源税费的多头管理。
总之,资源定价机制关系到工业发展的诸多方面,对工业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要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多资源的价格改革势在必行。资源定价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最终目标是要建立鼓励资源节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价格体系,必须辅以行之有效的配套政策,才能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必须认识到,中国资源定价机制的不合理只是造成资源浪费和过度利用的一个表象原因,最终根源在于经济发展观,因此,要改革资源定价机制,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从根本上要扭转粗放式经济发展观念,走资源环境与工业共同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冬艳.循环经济模式下资源定价机制改革新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8,(11):25-26.
[2]洪丽君.自然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综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钟法样,张宏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定价、资源产权与资源税[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6):563-565.
【关键词】主导产业;百分比;区位商;可持续发展
一、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综述
1.主导产业的含义
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稍后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根据他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的研究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这时,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他把这关键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因此,主导产业可以定义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
2.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利于化解或缓解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基本矛盾,有利于调整生产力布局和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在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以下理论:
(l)赫希曼准则。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利用投入产出表,对产业间关联度与工业化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应首先发展那些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的观点,即应优先发展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效应较大的产业。按照这一准则,化工、钢铁、机械工业因其关联度大,应是政府重点扶植的产业。
(2)筱原准则。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于1957年在其著名论文《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中,提出规划日本产业结构的准则,即“收入弹性准则”和“生产率上升率”准则。其政策含义是指,应选择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因为这些产业市场前景较为广阔;同时应选择生产率上升较快、技术要素密集的产业,因为这些产业投入产出比率较高,生产费用下降较快。
(3)主导产业阶段替换准则。主导产业功能的发挥,同特定的历史阶段紧密相联,因而主导产业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从历史上看,曾多次出现主导产业的升级与更替,纺织、煤炭、钢铁、石油、汽车、电子等产业都曾在不同时期“唱主角”。
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在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受到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和众多因素制约的。
1.比较优势原则
能否把一个产业确定为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首先要看该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并按照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基本格局,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进步程度及相关产业潜在能力,综合挑选出符合社会需求导向原则、获得比较利益并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区域主导产业。
2.产业优势原则
区域的产业优势原则指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生产程度、市场潜力、经济效益以及对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等,它涵盖了主导产业选择的收入弹性基准和产业关联基准。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由社会需求的变化引起的,它的演进往往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兴起。一个产业能否成为主导产业,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发展变化趋势。
3.技术优势原则
当今的竞争本质上是技术的竞争,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和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的关键。因此,应选择拥有较高技术水平、技术进步速度快、而且技术进步对产值、利润贡献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以便在区际分工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三、山东省主导产业的选择
1.选取的选择主导产业的相关指标
(1)百分比。通过对山东省工业每个行业所占的百分比的计算,占比超过5%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区位商。通过对山东省工业每个行业区位商的计算,得到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有其他采矿业、橡胶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对相关指标的分析及结论
通过对山东工业中各行业区位商及所占百分比的计算,二者都相对大一些的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些产业可是说是目前山东工业中的主导产业。
山东的石油化工产业较大,拥有中国最大的地炼产业,促成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强大,在夯实此基础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优势,打造高端石油制品,获取更多的附加值,所以,此行业可以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山东的第一产业较发达,为该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原料,而且随着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该行业有很大的潜力。
山东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纺织业历史悠久,发展迅速,空间广阔,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发展,纺织业已经成为山东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山东省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企业改革,纺织业取得了平稳较快发展。在产品设计和自主产权技术方面的探索,会进一步促进纺织业的发展。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指水泥、石膏、石灰、玻璃及玻璃制品、耐火材料制品等等。通用设备制造业所代表的机械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创新和引进先进的技术,不但能吸收很多先进的技术还可以自主创新许多先进的技术,如果他的比重在上升,意味着产业结构在优化,因而发展机械制造业可以提高整个工业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转换升级。机械制造业一直是山东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部门,同时也是山东重要的出口创汇部门,山东现阶段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其升级,作为主导产业支持。由于山东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的提高,山东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对这些制品及设备的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求量仍然很大,所以该行业在一段时间内是可以成为主导产业的。
国家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山东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应重点培育这几大主导产业,推动其加速集聚和发展。产业的发展和培育是个长期的过程,也同样涉及到多方面的过程.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政府政策、资金支持、技术进步、企业调整、循环经济、品牌战略以及产业集聚七大方面应该作为山东省主导产业培育的重点。在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时,必须统筹规划,正确处理好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在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以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全省经济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程必定.区域经济学[M].合肥:女徽人民出版社,1989.
[4]编写组.2001山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关键词:低碳理论;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HACCP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处在飞速发展的状态下,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分割行业进入到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比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当前更加关注能效高、排放低的低碳经济,由此也衍生出低碳理论,并且成为全球发展的主要方向。尤其是食品工业经济,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遵循低碳理论推动行业发展十分必要。
1食品工业低碳发展必要性
在低碳经济下,食品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政府部门为了实现低碳发展目标,必需要对产业进行监督,尤其是降本节能与开源节流的实施,以期能提升经济效益,有效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在市场中提高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安全做贡献[1]。另外,低碳经济引发的绿色经济变革,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养,改变群众生活方式、工业生产模式、人类发展等多个方面。因此基于低碳经济这一背景,食品工业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着手点。食品工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必然联系,也是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刚需,必然要与低碳理论紧密结合,实现食品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低碳理论的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基于当前社会环境,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成为各个国家践行低碳经济的主要举措,也是长期发展的必然方向,以期能提高能效、降低排放。例如一些西方国家着重研发低碳理论的先进技术,并对各个产业、能源的低碳需求方面进行优化,目的在于提高国际市场相关产业的竞争力[2]。
在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更多消费者对食品产品可持续性给予了高度重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过可持续食品,并且采购对象集中在健康与可持续性生活方式这两个方面,相关销售额超过3000亿美元。在食品行业消费者中,人们往往更加关注食品服务与产品、绿色环保电子产品、环保型汽车、绿色低碳建筑工程项目[3]。其中食品是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营养供给,只有保证食品安全,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以及各个行业的运转。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推动食品工业经济发展、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食品安全问题被忽略,不仅威胁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食品加工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需要深入渗透低碳环保理论。
3低碳理论基础上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3.1优化食品生产加工标准
为了进一步保证食品加工安全性,需要对现行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进行优化。严格按照现代化食品加工规范,提前分析加工环节存在的隐患,采用信息技术搭建食品安全加工系统,将加工检测结果、数据等上传到系统中,保证各个环节的信息能够被追踪。在完善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时,建议采用HACCP体系(危害分析的关键控制点)作为食品加工设备安全控制的预防性体系,及时发现食品生产加工潜在安全隐患[4]。将HACCP体系与食品生产加工标准结合,运用于食品生产危害分析方面,除了明确食品生产和各个环节搭建的关键控制点之外,还可以发挥持续性验证流程、记录系统的优势,确定食品加工环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2创建全过程食品安全风险数据库
企业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创建食品安全数据库全方位地检测食品产品中的污染物,发现食品安全风险。搭建食品安全数据库,将国内外现有食品安全数据上传其中,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数据库的管理与数据分析工作,针对发现的食品工业风险制定解决方案。
3.3加大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力度
针对食品安全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应该有完善的安全检测制度,增加资金与技术投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此外,为了保证安全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还需要展开食品安全评价,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评价标准,对于已经产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及时分析风险因素。拓宽食源性疾病、食品有毒化学物质、致病菌污染信息的采集范围,在全国乃至于全世界范围内展开食品危险评估,利用采集到的数据搭建预测预警模型,规避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建议组建专业检测机构,专门负责企业生产食品的安全检测工作。在企业食品安全检测中推广速测技术,将政府部门技术监督、企业自主检测、社会检测机构三者结合,创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重点展开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统筹规划,制定可行的抽验方案,一方面对食品安全机构执行的检测工作进行统筹处理,另一方面构建食品检测数据互通互认机制,将检测所得数据共享,保证食品检测结果的权威性。
4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低碳理论的应用启示
目前,全球市场中消费规模显著增加,2013年仅为1160亿美元,截至2019年末已经达到2540亿美元。食品工业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低碳理论的运用,并且在食品机械、产品加工过程中明确环保的目标。食品工业领域与低碳理论结合,朝着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的方向不断前进,始终秉持低碳管理理念,达到低碳消费的目的,期间需要保证生态平衡、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食品生产与消费也要具备绿色低碳的特点。我国作为食品生产、消费的大国,食品工业领域发展速度飞快,但是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工业发展依然存在粗放形式的現象,特别是小型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设备的产能较低,排放污染大,整体来说比较落后。有关部门还需要在食品产业结构方面加强重视,做好结构优化工作,带动食品工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深入贯彻低碳理论,减少食品加工生产中的污染排放,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鉴于此,今后在实施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渗透低碳理论,除了保证食物自身的自然性与营养成分外,还应该从食物生产、消费这两个环节着手贯彻低碳环保的理念。
食品工业加工企业必需在社会发展趋势的引导下,及时调整发展方向,采用全新的产品技术,在节能、环保等方面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推动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在食品工业加工领域,关于低碳理论的渗透得出以下启示:①食品工业领域在社会环境下提倡科学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在食品方面普及营养标签。②转变传统的饮食与消费理念,要实现均衡饮食、减少垃圾排放的目的,所有消费者能够做到理性消费。在贯彻低碳理论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浪费行为,消费者与企业展开合作,从食品生产与消费环节真正突出低碳环保。③组建专门的食品低碳生产监督小组,定期展开企业食品生产、消费等环节的监督工作,及时发现污染与浪费问题,提高各个环节行为的规范性与服务质量,突出食品工业可持续性与低碳环保的特色。监督小组在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按照食品工业安全法律法规条款要求严肃处理违反低碳环保要求的行为,一方面可以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消费,另一方面也为实现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作出贡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制定法律
公共图书馆立法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用法律的形式把党和国家关于图书馆事业的方针、政策、基本任务和要求固定下来,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图书馆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颁布了图书馆法,对保证这些国家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文件指出,“为了提供永久性和不断发展的国家图书馆事业,全面管理和协调只有靠立法才能获得”。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制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概念
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公共图书馆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把未来的发展作为当展的前提,遵循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整体发展的长远目标,探求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模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注入活力,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信息需求,推动图书馆事业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使之能够与未来社会目标相适应并在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
2 公共图书馆的经费资源必须有法律保障,这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消费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需要充足的经费才能得以维持和发展。由于经费资源短缺,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各地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县级图书馆生存现状堪忧,文化阵地“缺衣少穿”。 据文化部统计,2003年,全国有534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没有一分钱购书费,占当年县级馆总数的23.8%;2004年扩大到720个,占32.5%。从区域看,无购书费的县级馆80%在西部;从省区看,有4个省区超过50%的县级馆无购书费,有7个省区40%-50%的县级馆无购书费。
3 人力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人才战略对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数字时代,为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运作中需要高级管理人才和机人才高屋建瓴的长远眼光与决策能力,因此图书馆首先必须引进一批专业人员,特别是具有计算机知识的人才和具有领导才能的高级管理人才,对引进的人才实行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的管理方式,同时给予人才广阔的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他们去施展自己的才能。有的图书馆,理想的岗位往往不是工作人员自己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术所能得到的,而是早已被某种社会关系所决定了。再加上分配、晋级、评职称等方面的‘阴差阳错’,挫伤了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了主动进取的精神。如果在用人方面,设置一定的条件和要求,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大为有益。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体制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等等许多问题无法满足人才的要求,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这也大大削弱了公共图书馆对人才的吸引力。
4 文献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图书馆完成各项任务,发挥多种功能的前提。从目前看,单个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还主要是藏书建设。经费紧缺一直是困扰着图书馆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当前公共图书馆经费严重不足,图书复本急剧减少,拒借率增加,这种不良现象如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图书馆藏书建设。
文献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国家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支撑与保障条件。在网络环境下,单个图书馆资源建设不可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不能满足网络用户与远距离用户的需求。基于目前我国各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优势,加强规划,注重参与和营销,提高竞争意识,采用强大的信息整合技术系统,充分发挥文献资源在提高民族科学文献素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
5 保障公民平等的阅读权利,必须要有法律的支持
目前看,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不平衡,存在地域差别。经济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快、条件好。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公共图书馆,各项经费充足,有条件对全民实行免费借阅,能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的阅读权利。甚至部分公共图书馆设立了视障综合阅览室。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慢、条件差,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目前不可能全面实行免费借阅,把很大一部分读者拒之在图书馆之外。这与我国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6 近年来,浙江、上海、北京、湖北等十几个省、市都纷纷出台了地方性的图书馆管理条例和规章,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出台了200多部图书馆法律法规,我国在图书馆法制建设上已经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为此专家呼吁:我国的图书馆法出台已经十分紧迫。近年来,浙江、上海、北京、湖北等十几个省、市都纷纷出台了地方性的图书馆管理条例和规章,但这些条例和规章往往内容比较笼统,没有解决当前公共图书馆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我国图书馆事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读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落后于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当然做好立法工作还要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能落后于现状,也不能太超前。读者也是图书馆的建设者之一,而目前在图书馆里我们会看到一些不愿看到的现象,比如个别损害图书馆公共设施和图书资料的行为,法律也必须对这些不当行为进行约束。
总之,这部法律首先要达到监督的目的。法律不能仅对公共图书馆的违约行为进行处罚,政府没有承担起自己在图书馆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同样也要予以处罚。其次,这部法律还要解决好当前图书馆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经费问题。再次,对图书馆的布局问题也要做出相关规定,如何才能保证图书馆合理分布,满足读者就近借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营林工程主要任务
1.1营林工程自身的建设
要想成功的完成营林工程任务首先必须从自身出发建立起完善的体系。对于营林工程的自身建设而言,其涵义主要是指结合林业产业、林业生态系统及林业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将这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必须从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进行营林建设,对以往简单的发展方式我们要予以摒弃,依靠全面发展林业产业的方式,竭力满足供需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2林业资源的恢复和扩展
虽然我国在目前拥有着非常丰富的林业资源,但是对于这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过度开发导致人均占有量较少,林业覆盖率较低的问题依旧是当前最大的问题,因此,我国林业资源是机会与挑战同在。近年来,政府已相继出台了退耕还林等一些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使部分地方的生态得以恢复,但是,由于大面积的退耕还林会严重影响农业发展,所以我们还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对退耕还林工作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严格按计划的时间、地点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工作。
2森林的作用
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的森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对地表和空气中的水分起到很好的保持作用,对空气还有净化的功能,可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对有害气体进行化解,还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让空气不那么干燥,使生态得以保持平衡。在健康防护方面,森林具有天然的防疫能力,很多树木能够通过分泌杀菌素来杀死很多细菌和微生物,能够很好的保护人体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氧气是我们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森林就是个天然的制氧厂,它能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吸收,同时释放出氧气,使空气中氧气含量得到提升。在全球范围来说,每年将有数千亿吨的二氧化碳被森林绿地所处理,同时释放出洁净的氧气可以达到60%,并且还能将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吸收,对空气质量的提升具有很强作用;另外,森林还是天然的消声器,近年来,人们受到噪音污染的影响也非常严重,这对人们的睡眠和工作质量都造成了困扰,而且这种污染会使人感到烦闷暴躁,严重时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在大街上种植树木能够削减噪音,对人的健康起到保护作用。森林还能有效的调节气候,它能对太阳辐射进行反射,使地面温度降低,在冬季的时候能够削减风力,减少空气流,增加空气湿度。
3森林破坏所产生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大气污染的形式也愈加严峻,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像沙尘暴、泥石流等环境恶化问题,严重损害了国家经济,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为应对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其目的就在于对我国人民生存的环境加以改善,并加快经济的发展。而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营林工程。过去我国拥有非常高的森林覆盖率,然而,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对林业资源的破坏太大,因此,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林业。一旦树木不够多,许多问题就会出现,比如环境恶化、物种消失、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这些都是因为森林被过度砍伐而造成的,另外,由于砍伐森林导致地表,这也使得水土流失,很多地方出现沙漠化、荒漠化等情况。再者说,如果没有了森林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人们呼吸时就会更多的摄入二氧化碳,影响人们的呼吸质量,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使人们出现呼吸困难,对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另外,过度砍伐森林资源还会使全球变暖的进程加剧,所以这些种种都在提醒我们开展营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使经济得到发展。
4营林工程的作用及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4.1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当前森林覆盖率较低,出现沙尘暴的情况越演越烈,而且近年来我国的沙尘暴非常严重,多数地区人们的生活都受到沙尘暴的影响,开展营林工程能够显著缓解这一状况,比如我国投资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其具有非常显著的防风固沙作用,因此,营林工程能够对风沙环境起到改善作用,并且防风固沙效果也非常明显。
4.2开展营林工程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如果没有森林就会导致地表完露,大部分土壤会都会随着雨水流入到河流之中,致使河道被堵塞,河床被抬高,严重时还会冲破堤坝,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因此,营林工程的开展能够有效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4.3森林是绝大部分动植物生存的栖息地,开展营林工程不仅能够使森林环境得到改变,还能使森林中生物的多样性得到保证,因此,营林工程具有保护生态平衡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4.4开展营林工程不仅能让人类所需的原材料得到满足,而且其自身在观赏性方面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因此,营林工程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林业资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动力。就其自身而言,它能够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小气候起到改善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在经济方面,它能够为人民创造经济价值,在生活方面,它又能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给人们,因此,必须要将营林工程这条路坚持不懈的走下去,加大投入,构建并完善林业生态系统,从而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得到保证,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作者:刘胜军 黄莉 单位:安化县林业局
参考文献:
摘要:公路事业关系到一个地区的交通和人民的出行情况,要致富先修路,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设和谐公路,目前公路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以及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期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社会经济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战略目标之一。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公路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首先必须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盘县是一个能源大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所以对盘县人民来说,公路事业又意味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一、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设和谐公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发展公路事业的同时,克服发展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实现公路事业的外部和谐;另一方面是公路本身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自身的持续竞争力,是公路事业的内部和谐。
二、目前公路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大了对公路的投资,公路建设规模空前扩大,但对公路可持续发展及公路事业的整体效益和长远影响重视不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路网规划程度不够,设计中生态保护考虑不足
一是地方公路建设缺乏整体科学的路网规划,个别地区存在随意调整公路规划,盲目扩大公路规模的现象,导致路网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合理。二是公路规划中公路生态设计的理念相对落后,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变化考虑较少。往往只注重公路本身的功能发挥,很少考虑如何从源头上避免公路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施工前没有很好地预测工程对环境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不良影响。环保工程还没有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三是对公路与建筑风格及自然环境的协调性考虑不足。往往只考虑环境因素对公路的影响,很少考虑到公路设计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缺乏保护措施,导致沿线景观改变。
(二)公路占用、消耗大量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规模空前扩大。公路除本身长期占地外,在建设中的取土场、弃土场、施工临时道路、临时设施等也将在一定阶段内占用土地。这在人口众多,耕地相对较少的我国国情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公路是高投入的产业,公路建设和维护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如钢铁、水泥、沥青及电子产品、通信器材等,如果管理不当,会造成资源、原材料的大量浪费。公路养护改建替换下来的弃料不能很好地循环利用,也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三)公路影响生态环境
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始于场地清理,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丛等植被在施工前均被砍伐或移植清理,导致公路沿线植被覆盖率和绿色生物量大大降低;其次,公路建设中往往大量破坏表土资源,对植被繁衍和生态平衡不利。公路还致使动物原有的通道被切断,分离与阻隔作用使动物生活环境受限,甚至可能造成某些生物死亡,致使一些宝贵的野生生物遗传基因资源丢失;同时,公路建设对大气环境和饮用水也会造成污染。
(四)公路发展的软环境不强
一是公路发展的法治环境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法制不够协调,过于粗放,给公路依法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二是公路管理体制不健全、不统一,影响了公路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三是公路干部职工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法律素质和工作能力;四是公路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不断挖掘公路文化的内涵,打造文明公路品牌。
三、实施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尊重环境,构建环保公路、生态公路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公路环保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公路绿化、景观保护、噪声治理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使交通环保工作逐渐法制化、规范化。要进一步做好生态公路建设,使生态设计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复杂的气候、植被、土壤特点,并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的角度来进行生态恢复设计,避免违背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的规律进行强制性或单一性绿化。要强化“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等一系列先进理念,针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突出重点,关注生态环境影响、景观及交通噪声等问题,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科学地预测、分析与评价,提出对规划的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预防因公路规划实施所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
(二)珍惜资源,构建“节约型公路”
要把公路建设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联系起来,既不能超越经济发展搞过度建设,又不能滞后或制约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都会造成国家资源以及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公路技术标准的采用,不但要考虑交通需求及资金等方面因素,更应当从项目的路网功能,充分利用“线位资源”角度考虑。对近期交通量较小,但路网功能比较明确的项目,标准选择上应当超前。对采用分期建设的项目,在近远期标准、线位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同时,应做好各个工程专业的方案选择,路线方案、线位,应尽量通过土地利用价值低的区域,避免占用高价值土地。在公路建设中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少占耕地,在项目决策上一定要根据规划认真研究,避免因工程重复建设或前、后期工程衔接不合理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减少公路占地,首先应降低路基挖方深度和填方高度,尽量使公路与地形相吻合,避免大填大挖,努力做到挖填平衡。对老路改造扩建工程,不追求裁弯取直,不大量废弃老路。公路竣工后,对施工便道、料场,应尽量复耕,并使弃土、弃渣能够绿化或改造为耕田。要大力倡导发展公路循环经济,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公路的综合效益,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科学规划,构建网络化公路
要科学规划公路网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先行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由此确定公路网络规划的总体格局;二是系统协调与长远发展的原则。公路网规划必须以系统的观点,将区域内外的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视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通过全面综合分析,从整体上、系统上进行宏观控制和规划;三是工程经济性原则,使路网总体规划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又有良好的工程经济性;四是联通原则,使干支公路连接成网,通过建设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交通需求。
【摘要】
文章论述了当前招标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现阶段工程招标行业的具体发展对策,以促进工程招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招标 现状 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建立和实施招标投标体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格认定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的出台,工程招标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工程招标机构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工程招标、咨询、规范招标行为、提高招标质量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它在招标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影响了招标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甚至给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损失,因此,加强对工程招标机构的监管,促进工程招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1 工程招标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方面的问题。
1.1.1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在推行招标制度时实践经验不够丰富,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现行法律法规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同时,法律法规中对招标行业的门槛制定太低,导致了招标机构过多。
1.1.2 政府多头监管,部门分散。经过多年的发展,针对工程招标的法律、法规、地方规章越来越多,建设、财政、发改、计划、监察、纪委等部门都有各自的法规、文件、办法,且彼此间存在相互冲突的地方。招标文件要同时送审几个部门,各部门意见不一致时难以协调。招标公告要同时在几个媒体,的格式、时间各有要求。有时一个项目的招标耗时近一年,而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与各监管部门的协调之上,造成企业的成本上升。
1.2 招标机构自身的问题。
招标业务技术含量低。目前,大多数工程招标机构停留在为招标人提交资料、打印文件、组织会务、“跑腿”等低层次服务上,对招标内容的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制造商技术特点等方面难以提出有分量的咨询建议,招标工作技术含量降低,让招标人觉得用哪家招标机构都一样,甚至还不如自己招标。
1.3 业主方面的问题。
随意毁约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业主跟工程招标机构毁约,使招标半途而废没有制裁;业主因内部原因随意变更招标内容,给投标人带来损失不能制裁;业主对评标结果不满意,不签订合同没法制裁。
1.4 市场行为方面的问题。
压级压价,恶性竞争。有的工程招标机构降低招标收费标准乃至承诺不收费承揽招标业务;有些工程招标机构为承揽业务,无原则迁就招标人,充当业主的“代言人”,损害投标人利益;个别工程招标机构还参与“串标”“围标”,以虚假手段为特定投标人谋取中标,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基本准则,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
招标行业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招标行业的整体形象及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影响了《招标投标法》的顺利实施,并最终影响招投标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 工程招标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2.1 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问题的对策。
2.1.1 加快制定和完善配套法律法规。目前,各级机构有数十种招投标法律法规和规章,但标准不一、有的甚至相互抵触,因此,为了保持评标法律规则的统一和协调,相关部门要对涉及招标投标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对相互冲突的条款应当抓紧修改,制定完整可行的规章制度,建立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2.1.2 建立相对统一的工程招标机构监管平台法规。一方面,工程招标机构就招标资质同一事要对口很多不同的部门,造成企业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不同的管理部门之间监管标准不一,执法标准不同,难于形成有效的监管。对此,以即将出台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为契机,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时建立统一的招标投标管理平台条款,改变招标投标多头管理的局面。
2.2 招标机构自身问题的对策。
2.2.1 深化自身性质的认识,增强市场服务意识。工程招标机构是实施提供全过程招标的智力服务行业,是各类项目业主的参谋和助手,因此,招标机构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基本性质。在执业过程中,要不受其他方面的干扰,严格贯彻“第三方”原则,认真开展招标业务。同时要以强烈的责任心为委托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服务代管理,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2.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招标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多种法律,政策性强的综合工作,因此要加强对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结合建筑市场发展和招投标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岗位培训,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定期对招标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等能力进行考查,推进人员的优胜劣汰,以便尽早达到专业化机构人员的素质要求。
2.3 规范市场行为的对策。
2.3.1 规范工程招标服务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招标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防止招标机构过度竞争、牺牲合法利润,同时认真查处少数招标机构的乱收费行为。行政监督部门在受理招标备案资料时,要认真审核招标合同和招标收费情况。对违反国家收费标准的按不良行为载入其信用档案并公示于众。
2.3.2 加强评标专家管理,规范评标行为。打破部门界限,整合专家资源,建立统一的政府综合评标专家库;完善专家管理制度,制定《评标专家委员会评标工作指南》,明确评标专家的资格条件和评审程序,明确专家权利和责任,建立评标专家信用制度,对评标专家实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并对评标专家的评标工作表现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估,表现不合格的专家要从专家库中清出。
总之,工程招标机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建筑工程招标投管理与监督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尽管目前工程招标机构的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但是只要努力完善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督管理、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强化对市场行为的制约和监督,招标市场必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