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范文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47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篇1

 

生态农业经济是在农业再生产中生态和经济有效联系和相互结合。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先进行自然生产,然后在人们有目的的农业技术操作及各种农事活动中,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作用到农业生态系统中来,在相关技术的指导下,有效的将生态和经济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自然能量和物质的转化循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耕地资源短缺、资源利用率不高、生态环境恶化及农产品污染等堵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需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业经济,走出一条与我国国情相适宜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这就需要们在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有效的解决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使用绿色肥料有效的改善土地的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利用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理念,能够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的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但相较于城市而言,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落后,农业生产技术低下,农业生产技术及生产工具相对落后。由于农业技术水平不足,从而对生态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影响,在农产品转化和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另外,当前农村技术人员缺失,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农业经济在发展上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生态农业的目标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十分单一,而且部分地区由于受制于地理位置和传统种植方式的限制,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发展十分滞后,所占比重也可以忽略不计,存在着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这就导致当前留在农村从事生产的人数越来越少,多以老弱病残为主,这些人劳动素质普遍偏低,而且自身文化水平十分有限,信息闭塞,这就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我国生态农业起步较晚,再加之当前在生态农业发展中,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从管理、销售、价格体系、资金及技术等方面都需要加大扶持的力度,从而有效的摆脱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之路,加快推动生态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路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积极促进传统粮食作物向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共同发展的转变,重视农

 

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和享受惠农政策,结合当地资源条件调整生产布局,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各地发展生态农业的重心有所偏颇。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与气候条件,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特色产业带,增强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规划中要因地制宜,在种植中要因优取胜,积极开发优质化的产品。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优势产业、特色农业,紧紧围绕特色资源的开发,培育发展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投入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所在。发挥农业科技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其进行相关培训。第二,大量引进高科技人才,对农业进行有效指导。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先进的科技优势相结合,以科技为支撑,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不仅仅能提高农民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循环利用资源,是将废弃物转变为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要求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污染物,防止资源浪费。也就是说,生态的整合效应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循环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既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进而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政府积极建设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完善信息服务、质量监管、产品市场、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信息化、产品优质化的发展,拓宽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加大对农业的经济支持与技术扶持力度,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建设生态农业经济环境。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有效的控制农业环境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加快推动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对农业环境保护进行监测,严格控制和治理乡镇企业污染及农业自身污染问题,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有效的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为农业打造良性循环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环境,更好的推动生态农业的实现。

 

发展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农业的重视程度,各地农业发展过程中也能够充分的结合自身的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使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将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经济效益有效的结合起来。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更需要把握好当前的发展时机,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投入力度,更好的推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思路解析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06-1

近年来,生态农业在我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发展思路值得人们去关注。

1 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现阶段农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耕地资源不足,资源利用率不足,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农产品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走出了一条农业生产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这种生态农业经济的道路可以有效地利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使人们产生一定的生态保护的意识,解决那些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以及别的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状况;同时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热衷于化肥,造成土地资源的污染,而生态农业道路鼓励人们使用农家肥,这样可以很好的改善土地质量,也可以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改善,让一些农产品不受污染。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技术水平不足

农业生产大多数是在有着广大土地的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相对城市还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农民进行农业劳作的技术工具和技术水准仍然处于落后的阶段,农业的技术水平不足使生态农业经济在农产品的转化、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相对困难,同时农村中的技术人员比较缺失,这对于农产品产量以及农产品的质量都没有保证,这就造成了农村中农业经济的发展后劲不足。

2.2 对农业生产的认识不足

传统的农业经济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所谓“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都造成了对农业的一种最原始的认识,农民自己对农业的认识是耕作、收获。没有意识到其生态性以及农业具有带动一系列产业链的作用,单单将农业认为是人为了吃饭而必须进行的一种劳作。而城市人一般对农村、农业都持一种鄙夷的态度,似乎提到“农”就显得特别的低下而没有身份和位置,尽管“三农”问题的提出,从上层建筑方面对农业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重视,但是依旧有些无法改变的偏见,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到城市打工,都争着想脱掉“农”的帽子,这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的思路

3.1 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技术投入及资金投入

农村中技术水平的低下大多还是由于对于农业的技术投入及资金投入的不足造成,我们要走出一条科技带动农业的道路,使科技带动农业发展,让农业也跟科技联系起来,走一条科技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例如,可以对于一些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培育出一些高产高质农产品,同时还可以对一些农业技术进行发展,如进行一些生态食用菌的培育和一些无土农作物培育,进而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等问题。

应该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利用这些资金引进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可以根据农业的发展特点,使农业也走向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利用农业的特点可以带动农村中养殖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农村色农业的发展,种植本地特色的农产品,例如一些稀少的甜玉米,相对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和餐饮业的发展。

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对农业技术人才进行引进,人才是生态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方面,可以利用人才对生态农业进行技术指导和改进,对农业的发展进行一些策略上的帮助。

3.2 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传统的人们对于农村的那种排斥和轻视是依旧存在的,似乎农村永远跟愚昧联系在一起,人们有了这种意识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也往往会忽视,这样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要改变这种意识首先应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就要对农村以前的发展环境进行改变,改变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意识形态,如改变以前那种盲目垦荒、盲目的进行土地的开发而不顾生态环境的行为,使农业生产的环境相对稳定。同时还要改善农村中社会服务的基础设施,使人们不再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失望,使农村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够激发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兴趣,也可以吸引一部分农业科技的人才到农村来,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除此之外,就是改变农村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为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方式,让农业也进入市场,去进行市场的考验,在市场上进行产品的改进,进行技术的革新。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业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势在必行的,我们要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沈梅,唐嘉义.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2,(05).

[2] 叶吉儒.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2,(05).

篇3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发展思路;广西上思县

建设生态农业是促进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其自身不但与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相符合,还能够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现阶段,上思县已经被列为我国国内建设生态农业的示范县,这为上思县区域生态经济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机遇。为了促进该县生态农业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上思县的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具体如下。

1上思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上思县位于广西南部,被外界称作天然的氧都。该县工管辖4个镇、4个乡,总面积为2816km2,耕地面积高达5.87万hm2,其中有3.26万hm2种植甘蔗,种植作物品种非常的单一,且每年都使用大量的农药及化肥,致使上思县面临着严重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破坏等众多问题。所以,当务之急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农业发展方案,以促进上思县农业持续发展。

2上思县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2.1没有建立先进的农机基础设施

很多蔗区都不存在灌溉设施,有的蔗区虽然建立了干渠网络,但却没有支渠通向各个田间地头,且干渠的利用率也非常低,因此甘蔗种植效益一直都得不到提高。加之农户本身没有较高的水利化程度、不具备先进的农业设施以及较大的高产农田建设比例、较高的耕地产出率以及质量。同时,甘蔗的实际生产未实现机械化,依旧应用人工进行施肥、除草及种植与喷药,且应用机械收获甘蔗还在试验的阶段。此外,由于上思县在基础设施方面不能抵御较强的台风及干旱等众多自然灾害的能力,所以这些问题的真实都阻碍上思县生态农业的发展脚步[1]。

2.2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大型企业不但少且还不是非常强

就上思县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投资方面不具备良好的投入渠道,投入和需求间存在的差距较大,尤其是市及县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较为有限。再加上这些年农药以及肥料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使甘蔗种植成本逐渐升高,农民负担越来越重。而在上思县范围内,只有上上糖与昌菱公司具有较大的规模,其余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且还没有充足的生产资金及先进设备和技术人才的支持,因而只能生产一些初级产品[2]。同时,很多企业都未与农业产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并且与农户间一直是买卖关系。所以,企业便没有较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没有充足的精力应对市场竞争,慢慢地就被市场所淘汰了。

2.3调整农业结构较慢

2015年上思县农林牧渔业之中,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65.83%,比2013年下降了1.36%,笔者对上思县近3a的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查,详细变化趋势见表2。由此可知,农业结构的实际调整速度相对较为缓慢。长久以来,广大农民一直都应用传统的模式进行种植与养殖,且还没有充分应用当地的特有资源,依旧使用单家独户以及分散式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3]。农业生产主要把农户分散经营作为主体,且规模不大,节约化程度也非常低,致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以及科学技术难以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进而促使农产品单价和效益得不到明显提升,生产能力无法提高,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经济效益。

2.4农民没有较强的生态农业生产意识

上思县生态农业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因此还未向广大农户宣传生态农业的发展政策保障、法律法规与科技支持等众多体系,且投入机制以及市场机制也没有完全建成,生态农业对于农业增效以及经济增长也没有较大的贡献。所以,社会对其未加重视,导致农业生产者不能树立起节约生产及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的意识。再加上农业人口大多数都是50~60岁的人,且他们还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以及较强的专业技能,极容易被传统观念所约束,不能顺利进行生态农业生产。

2.5农业产业化化相对较低

现阶段,上思县的农业生产模式依然在使用较为传统且粗放型的模式进行生态经营以及管理。其实际专业化与标准化水平都相对较为低下,市场占有率不足,缺少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型企业对其进行带动。现阶段上思县中还不具备能够具有良好竞争力农业加工企业,农业产品等加工产值长时间得不到上升,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还存在严重的欠缺,使上思县大部分农产品都是以原料的形式进行交易。再加之农业合作社会社水平相对低下、资金链支撑不足、农民自身组织化欠缺、生产加工技术严重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会使农民和市场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联系不贴切,进而使生态农业连接机制较为不完善,不能将产业有效的转化成经济优势。

3发展思路

3.1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对沼气、发电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农机具研究和开发,并将其纳入农业发展规划之中,农业技术研发人员还必须重点研究生态农业的实际应用技术。同时,将提高资源的具体应用效率作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核心,将节水、节种及节肥与节地作为发展重点,向广大种植户推广节约型播种、耕作、施药、施肥、沼气利用、养殖、灌溉和废弃物利用等众多技术的应用与实际示范[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服务以及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开展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的服务、推广、信息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保障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之上获得更高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3.2生产“三品一标”农产品

大力支持由发展产业带动高技术含量及生态效益明显与强动力的生态农业发展企业。倡导各大企业应用工程与生物等众多高新技术,开发、加工农产品、有机废弃物与农副产品等,扩大其加工规模,增加生产总值,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建立以生态农业发展为依托的企业,使生态农业可以持续发展。应用先进的环保以及节能技术,提倡节能、绿色生产,把以前污染后期处理生产模式转变为生产全过程的严格控制,真正做到“零”排放生产[5]。同时,政府应用大力支持生产基地的建立,从产品的生产源头进行有效控制,打造绿色、无公害、有机与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既“三品一标”产品,进而促进产业带动力得到提升。

3.3建立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

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以及体制环境建立,应用政策来带动生态农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要对生态农业技术的具体开发以及示范与应用加强重视,倡导农民购买能够进行施肥与秸秆还田等先进机械,并给予他们一定资金补贴,引导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制定贷款制度,以使各大企业和农户能够获得充足的贷款资金来发展生态农业。针对那些需要建立大规模生态农业发展基地的企业,必须给予他们充足的资金补贴或者投资,同时对于一些节能产品还需要制定相应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以使上思县生态农业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3.4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

集中全县所有的力量,应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以及方法,对有关政策、法规以及知识进行全面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业发展氛围,一一解决广大人民在农业方法方面存在的众多认识问题。把生态农业的发展企业以及生态示范农户与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有机载体,丰富生态农业的宣传内容,扩大众多典型影响的范围,让广大人民可以实实在在的看到生态农业给他们带来各项收益,真正积极主动的沿着明确的生产方向进行农业生产[6]。对于生态农业的教育宣传应该重点向农户介绍以下内容:处理畜禽的粪便及农药空瓶与塑料薄膜等农业废弃物的知识与方法;指导广大农户对垃圾、沼液及秸秆和粪便进行再利用,并把它们当作成农田肥料,进而促进生态农业稳定发展。

3.5建立健全的市场以及土地经营制度

一直以来,规模经营的问题都为阻碍上思县生态农业发展主要因素之一。循环经济为规模性的经济,如果没有相应的规模,那么就不会获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根据依法、自愿及有偿的原则和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倡导一些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经济能人、大型企业及农民合作社与工商企业等众多的经济主体,应用转租、转让、转包和互换等方式来流转农村的土地,促进土地快速集中。最主要的就是应该对村上的干部进行培养,使他们成为林场主或者是农场主,并通过集中示范,全体农户参与的方式,形成“由一户带动全村,由一村带动众多村,再由多村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基地”的新生态农业发展格局。与此同时,根据“共同承担风险,一同分享利益”的发展原则,建立农户与大型企业的利益关系,使农业市场的实际经营水平得以快速提升。

4结语

上思县生态农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应该重点开设典型的培育模式,并从种植、养殖等单向产业向多业组合的生态农业方向上发展,最终促使整体朝着生态农业方向不断发展。

作者:黄志勇 单位:广西上思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参考文献:

[1]王欧,张灿强.国际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发展政策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3(1):48-52.

[2]季凯文,彭柳林.地形地貌多样型地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析——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4):125-128.

[3]黎振强,杨新荣.生态农业投入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4(12):104-110.

[4]李倩玮,张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东省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5(28):338-340,343.

篇4

【关键词】新时期 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经济 发展 思路

一、引言

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三大基础产业之一,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业生产等都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和材料。由于其地位特殊、作用关键,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转变农业发展的理念,坚持我党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为农业的指导思想,不断改变经营管理方式,促使农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真正的实现农业生态化、科学化等。就我国农业的现状来看,仍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发展水平、规模都无法得到最好的发展,要想确保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我国就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改变传统农业发展道路,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

二、生态农业经济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这一重大产业也有了新的发展理念,我国对生态农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首先生态农业有着开放性和局限性并存的双重特点,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农业技术,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但是在发展生态农业时要注意合理的开发、利用我国土地资源;其次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此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进步需要将很多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资源和技术的相辅相成,也就是说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只有这样农业才能真正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传统农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弊端很多,仅仅依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来获得产量的方法无法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应势而生,这一新机遇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比如说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农民素质不高、社会环境严峻等等。

(三)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党提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农业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应该构造生态农业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科学、合理的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提高自然资源使用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对环境的保护、提高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等。

三、新时期如何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一)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做支撑,生态农业系统才能有极高的生产力。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力的进步,这就是“科技兴农”,这就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不断向其灌输科学知识、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培养出一批有着极高素质的劳动生产力;此外,发展生态农业还需要不断引入新人才,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视力度和相关知识宣传力度,做好对生态农业的指导工作。只有这样提升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积极实现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生态农业的作用。

(二)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国家制定的惠农政策,充分使用当地资源,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有足够资金支持,这样才能有发展的动力。此外,要尊重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制定科学的农业发展方案,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确保自然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我国还要重视建立和生态农业相关联的法律法规,确保惠农支农政策的出台,适当对生态农业的产品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加大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监管、打击力度,尽可能减少乱砍滥伐、围湖造田、非法占用耕地等多种现象的发生。

除此以外,还要重视把农村以及城镇地区的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率,解决农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资源的节约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三位一体,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四、总结

当今新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也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工作者都应该提高自己的工作素养、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认识到生态农业发展是农业转型的必经之路等等。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在其实践期间,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海峰.岩溶地区开发扶贫成功之路――毕节试验区建设三大主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2]陈阿兴.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专业合作社建设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

篇5

[关键词] 河南省;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业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的约束。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有限资源的节约、高效、循环利用,更加有赖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是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也是相关政策、制度、技术的创新,将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推动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耕文明薪火传递,同时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一、河南省邓州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探索

河南省邓州市是农业大市,近几年,按照现代农业生态、高效的要求,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及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现有的优势农业产业为依托,推广新型种养模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破解农业粗放生产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一批典型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示范园区,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推广创新新型种养模式,拉长产业链,实现农业生产内部生态良性循环

邓州市基于自身优势,因地置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创新新型种养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邓州市主要有三种循环农业模式,一种是以农户为主体,以沼气发展为核心的模式。这种模式围绕农村用户沼气建设项目,以养猪-沼气-果树种植、猪-沼-蔬菜循环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秸秆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这种模式把养殖业污染治理和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实现农民生活、生产内部的生态良好循环。一种是发展庭院经济及优质果蔬高产示范园区相结合的模式,两者相结合可以通过优质高产示范园区的带动,促进庭院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改善农村环境。一种是以邓州昱通牧业为代表形成农作物种植-秸杆、饲料加工-畜禽养殖-沼气工程-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生产-田园种植的立体循环农业生态模式,这种模式也可以很好的提高作物秸秆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同时也提高土地和空间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邓州市坚持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引领,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如以以白牛穰原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主要发展庭院经济及优质果蔬高产高效示范园区;以黄志牧业为龙头,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以昱通牧业为代表建立立体循环农业生态模式等等。这种以龙头企业带动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从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给予家庭农户和中小养殖企业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废弃物数量规模化处理成为可能,这有利于降低处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打造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构建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链条

邓州作为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承担着水源地涵养艰巨使命。同时,邓州又是传统农业大市,大力发展规模化畜牧养殖是其实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显然破解畜牧养殖带来的粪便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势在必行。邓州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培育种养沼加相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增值能力。一方面推动了奶牛、肉牛、生猪、鸡、鸭养殖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发展,另一方面又催生了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安全健康的肉奶产品和名优新特的果蔬产品,与邓州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的功能定位相得益彰。另外,邓州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利用生态农业示范园发展有机小麦、中药材、有机蔬菜种植;七彩杂粮与石磨面加工等。这些特色农业在邓州都有一定发展潜力,对当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产品附加值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等,逐步打造了具有邓州特色的绿色环保区域农业品牌,提高了邓州农产品的档次和知名度,增强区域农业的经济竞争力。

二、河南省邓州生态循环农业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

邓州市以市场为导向,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信贷支持等方面的服务作用,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生态循环农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分析其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缺乏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顺应世界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通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环境,推行集约节约使用投入品和清洁化生产,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主动把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放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出位置,推动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邓州市对生态循环农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推广应用,但由于受长期以来传统农业发展思维的局限及影响,一些干部群众尚未真正树立起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农民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缺乏积极性,农民不愿或无力对循环经济进行更多的投资,对于大量的农业生产废弃物如秸秆等常采取焚烧,对牲畜粪便污染也没有积极的处理,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缺乏自觉和主动,农民生活垃圾随意处置习惯并未改变。农业生产企业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也不到位。循环经济理念缺乏导致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不论是企业和农民都急需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相关理论与知识进行培训。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面临着技术和资金制约

一方面,当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缺乏相关技术及人才支持。一是农民自身缺乏生态循环农业知识技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受过教育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的农业从业者大多为老年人。这部分人受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影响大,且自身受教育水平制约了其接受新思维新事物的能力,自身文化水平和技能不足使其难以主动发展现代农业,也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二是农业科技人员少,尤其是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更加稀缺,据调查,邓州市拥有农业技术人员560人,中高级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230人,只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一,远远低于河南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技术人员进一步接受再培训提升技能的机会少,这些都不足以满足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需求。三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水平滞后。虽然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关键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指导使用欠缺,有些前沿技术还难以大面积推广使用。还必须大力提高新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力度。四是地方政府缺乏与高校、省级农科部门的有效衔接,在技术引进、转化等方面,缺乏资金、政策、渠道等方面的有效举措,地方科技部门基础设施陈旧、科研设备匮乏,不能为地方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对新技术的推广和创新也力有不逮。不仅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已有的技术推广应用也很不到位,造成邓州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科技门槛高、推广应用难等难题。据统计,邓州市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为26.8%。此外,农村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交流不畅通也制约了农产品开发销售及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使用。另一方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也面临资金制约,没有形成科学有效、多元化、社会化的投入机制。一是与生态循环农业自身特点有关。生态循环农业投资风险大,回收周期长,企业和农户缺乏投资积极性。二是农民自身投资能力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集体土地无法进行抵押贷款,农民获取资金的渠道欠缺。三是农业经营主体相对小、分散,不可避免出现资金投入分散的情况,难以发挥资金投入的整体效应,示范引导效应更加不易实现,种种原因导致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融资困难。

(三)政府支持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从财政投入上看,政府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投资不到位。邓州市属传统农业大市,经济相对落后,虽然这些年采取补贴方式扶持养殖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农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生态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导致对循环农业的扶持力度有限。从政策的制订及项目规划上看,缺乏完善整体性的规划布局,养殖业发展仍以散户为主,规模化程度不够,难以满足循环经济的集约化要求,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另外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常常缺乏系统性,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且一些政策表述笼统,难以具体执行实施。从体制机制方面看,市场监管、污染检测、质量追溯、原产地监测、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及价格形成等机制都不健全,制约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从管理服务上看还需要不断加强,部门之间加强协调,畅通信息渠道,加强技术支持与帮扶等。

此外,随着国家各类支农政策的出台,种田收益逐步增多,土地租金不断攀升,土地流转难度加剧,一些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规模发展受到限制。而且由于涉农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示范带动作用较弱,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大多数农户仍然是自我经营、小打小闹,难以在市场上形成整体效应,体现不出质量和价格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河南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与思考

(一)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是为了更好传承农耕文明,而且也是为了破解发展难题,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要加强宣传引导,普及生态农业相关知识,使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农业科技与推广部门及农民都能充分认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资源忧患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变为行动的自觉,逐渐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二)因地制宜创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有重点有层次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结合“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因地制宜创新现有发展模式。可以沼气为连接点将当地养殖业、种植业和工业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先进技术拉长产业链条,建立一个高效的生态循环模式;也可以根据各种农作物自身的特点或者不同养殖方式(水养、陆养)创建立体种养体系等。同时要统筹兼顾,推动乡镇之间、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发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生态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注重循环模式拓展,从以畜禽粪污沼气处理为主的循环方式,逐步向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和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等循环方式延伸。

(三)加快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和应用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必须要有现代农业科技的有效支撑,如何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着力增强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加大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力度。二是围绕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如农业清洁化生产、新型生物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展开攻关科研,争取有所突破,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不同环节都能得到技术支持。三是要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不仅要加强对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制订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并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力量,使其成为公益性农业循环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者。

(四)不断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扶持力度

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制定相关投入政策。就目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来看,政府仍然是资金投入扶持的主渠道。政府要逐步增加对生态循环农业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投入比例要明确稳定,以确保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业科技研发等项目可以优先稳妥实施。积极运用财政政策鼓励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如加大“三废”综合利用税收减免范围,对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的企业可以适当的减免税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金融制度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尤其是向科技型、生态型农村企业加大信贷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完善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体系

政府要积极发挥支持引导作用,优化完善体系建设,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总体发展目标,制订可行的发展规划,将当地经济发展纳入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计划中去,重点强调资源的利用、废弃物的再利用及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建立激励机制,明确规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不同环节要求标准及扶持政策、奖惩措施,对各主体的责任要清晰界定,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奖惩得当,促使多方主体积极参与。建立健全污染综合治理、清洁能源替代等配套政策,健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考核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为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技推广、绿色产品标准、绿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参 考 文 献]

[1]韩长赋.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5(6)

[2]吕迟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上海农业科技,2015(4)

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农业经济

一、前言

随着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生态农业经济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和具体体现,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农业的现状

农业经济要发展,就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然而,生态农业的发展遇到了重重阻碍。

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较迅速的发展,但是离生态农业的目标还相差较远。农村的生产结构仍然比较单一,有些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有些受传统种植方式的影响,多数地区已种植业为主,像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只占较小一部分比重,各产业比重严重失调。

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留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也就越来越少,剩下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由于这些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有限,劳动素质普遍偏低,生产技术难题就很难攻克,信息较闭塞,增收渠道有限,不利于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

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国家相差很远,加上技术上的落后,生态农业起步比较艰难,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无法提供比较完善的管理、销售和价格体系,除了缺少资金支持,更多的是缺少技术上的支持,依旧未摆脱传统农业的老路。

三、生态农业的意义

生态农业要求农业要依托本地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优化产业机构。发展生态农业具有以下意义。

1.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农业要求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综合考虑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实现产业结构的最优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农业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摆脱了滥用化肥、农药的状况,使自然资源得到持续利用,进而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

2.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生态农业强调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减少“化学农业”对环境和人的影响,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投入,依托资源本身的物质循环,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可以看出,生态农业不再走传统农业的老路,它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以现代农业技术为依托,全面协调发展农业模式的新路子。长期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

3.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发展生态农业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无公害农产品的走俏,农民的收入也就越来越多,增收渠道和方式也就不再单一。农民在为社会创造更多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四、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积极促进传统粮食作物向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共同发展的转变,重视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和享受惠农政策,结合当地资源条件调整生产布局,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各地发展生态农业的重心有所偏颇。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与气候条件,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特色产业带,增强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规划中要因地制宜,在种植中要因优取胜,积极开发优质化的产品。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优势产业、特色农业,紧紧围绕特色资源的开发,培育发展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3.发挥农业科技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投入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所在。发挥农业科技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其进行相关培训。第二,大量引进高科技人才,对农业进行有效指导。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先进的科技优势相结合,以科技为支撑,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不仅仅能提高农民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4.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循环利用资源,是将废弃物转变为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要求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污染物,防止资源浪费。也就是说,生态的整合效应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循环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既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进而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建设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政府积极建设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完善信息服务、质量监管、产品市场、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信息化、产品优质化的发展,拓宽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加大对农业的经济支持与技术扶持力度,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结语

发展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它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理论,结合自身的区域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把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此外,农业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做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美娥,谷树忠.新时期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定位与基本思路.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7(6).

[2]陈阿兴.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专业合作社建设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2,12(8).

篇7

关键词:共和县 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 发展思路 发展前景

1 共和县实施生态农业经济的背景分析

共和盆地地处干旱荒漠草原和半干旱草原生态地理环境中,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20世纪以来,由于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原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系统普遍面临着日趋恶化的势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总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1.1干旱缺水日趋严重

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共和盆地干旱、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成为影响共和县农牧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降雨量明显减少,地表蒸发量逐年增高,大部分河流干涸,使原本干旱缺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

1.2退化草场面积逐年增加

从共和盆地草地退化情况看,由于超载放牧和草地配套建设滞后,草地退化十分严重,退化面积达449667hm2,其中中度以上退化草场面积150667hm2,每年损失牧草8954万kg,相当于6113万只羊单位全年的饲草量。

1.3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在严酷的自然条件和日益增长的人与自然不和谐因素作用下,一些地方滥垦、滥牧、滥采自然资源造成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1995年至1999年的5年中,共和盆地开垦草原面积达680hm2,水土流失总面积达660000hm2。

1.4土地沙化不断蔓延

共和盆地土地沙化面积1266667hm2,其中严重沙化面积10282667hm2,强烈发展中的沙化土地6511333hm2,正在发展中的沙化土地324665hm2,潜在沙化土地775040hm2。目前,严重沙化土地面积每年以1200hm2的速度扩展。

1.5农村能源危机加剧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退耕还林(草)、休牧育草、封山育林工程的实施,农牧民所依赖的秸杆、畜粪、薪柴等生活燃烧逐年减少,缺能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之一。

2 共和县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路与途径

加强共和盆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但要切实做好生态经济这篇大文章,关键在于创新。通过对共和盆地生态环境背景的分析和反思,如何做到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发展区域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和县委、县政府从政策和实践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2.1战略抉择

立足县情,创新思路,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紧紧抓住实施“菜篮子”工程、“西繁东育”工程和设施农牧业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农业资源综合效益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对生态型经济的认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位,建立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基本思路是以农户为主体,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大户开发为依托,实施沼气池、人厕、猪舍、日光节能温室、畜棚等“五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并以太阳能为动力,沼气池为纽带,温室种养为根本,将种植、养殖、有机肥、燃料统一起来的立体生态农业。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2.2政策引导

2.2.1为保证“五位一体”生态农业的稳步推进,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

2.2.2在稳定现有各项农牧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金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探索建立稳定的农牧业投入增长机制。

2.2.3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税收、信贷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每年从县财政的支农资金、农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中切出一块,优先支持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养殖户和一般农户养殖业;对新建、扩建的龙头企业协调解决一定的启动资金;对市场前景看好的农牧产品及其加工项目在产品销售、项目立项、技术引进、资金注入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2.3服务到位

2.3.1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 全面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人员联乡镇包村制度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治防疫通报制度,全面实施“良种工程”,定期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把先进技术落实到田块畜圈,通过示范带动,提高农牧业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2.3.2健全了农牧民培训体系 结合实施“阳光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2.3.3健全市场流通体系 通过政策扶持、信贷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培育和扶持一批专业市场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农畜产品的有效流通拓宽渠道。

2.3.4健全信息服务体系 建立以县信息中心为依托,乡镇农科部门为网点的信息平台,为农户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及时准确收集、分析、提供农牧业生产、农畜产品加工、市场价格等生产、技术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风险。

2.4基础优先

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要围绕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和兴建推动农牧业经济增长,涉及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农田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生态建设和农村牧区公共设施等项目,以草场围栏、日光节能温室、高标准牲畜暖棚、村级道路硬化工程、无电村通电、农牧区通讯网络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为主,进一步加大成固定资产投资,为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共和县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前景

“多位一体”生态农业不仅推进集约化经营,多级利用和资源增值,而且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的同时,提高农牧民种养殖效益,形成农牧业的生态化、有机化,实现农牧户增产增收和生活用能的良性循环。目前,共和县在龙羊峡镇后、次汗土亥、克才、曹多隆、德胜和恰卜恰镇西台等6个村517户农户实施了“多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共建成沼气池及改厕、改圈、改厨等配套设施517座,牲畜暖棚600余座,日光节能温室100余座,养殖各类牲畜10000余头(只),受益群众达到3000余人。据初步测算,每户可多增收3000元以上。

3.1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

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着传统农牧业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传统的农牧业属垦耕式农业,以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为主,在生产方式上采取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和农牧分离。生态农牧业,是节约资源和集种、养为一体的农牧结合型产业。共和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全面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发展“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等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五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建设,促进农牧业生产由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据调查,使用沼气每年可节约燃煤1000kg,节约开支250元,少买化肥100kg,节约开支200元,相当于增收450元,种菜养畜可收入3000元左右。

3.2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保护生态环境

共和县大多数农民家庭生活能源主要依靠农作物秸杆或砍伐林木,造成大量有机物浪费和森林植被破坏。使用沼气取暖、做饭,替代传统的燃料习惯,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是探索和实践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和测算,一个8m3的沼气池投资2000元左右,可以供给一户4口之家的炊事用能,可节约薪柴2000kg,折标煤1100kg,相当于封育0.27hm2林地。通过农村沼气建设,可增加农村能源供应量,减轻农民用能对树木的依赖,减少了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效减轻了大气污染,带动高效畜牧业发展。通过暖棚育肥等方式饲养,有效减轻了草场压力,缓解了畜草矛盾,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顺利实施,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推动农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3.3开辟优质肥源,改良土壤条件

发展生态农业,是粗放型开发模式转向以资源和生态保护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共和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坚持以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对物质和能源进行反复利用,较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农业内部能量与物质的多层次循环的利用。

篇8

一、以立法方式推动家庭农场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信任对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主体具有依赖性[3]。目前我国生态农业以小农户生产经营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农地(包括耕地、山地、家庭园地和家庭养殖水面)面积仅为2.96亩/人,并且这一数值多年变化不大;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以每户农户3.6人计算[4],我国平均每户农户经营的农地面积只有10.7亩左右,在山区每个农户经营的农地更少。生产规模过小不便于产品品质信息传递,一些生态农产品信息媒介甚至将小农户生产者排除在外,小农户承担赔偿责任能力弱难以在直接市场中建立信用,经销商也因为担心在赔偿消费者之后追偿困难而不愿意采购小农户所生产的生态农产品,这些都决定了目前以小农户生产经营为主的生态农产品市场发展困难。因此克服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困境首先需要以规模化生产主体作为生态农业主要生产经营者。

(一)我国应当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发展生态农业

有观点认为大型农业企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信任,我国应当由大型农业企业作为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但由于理性和控制跨度具有有限性等原因企业的效益并不一定随规模的增大而递增[5],实践已经证明由于生态农业生产及管理人工成本过高,随着生态农业企业规模不断增大边际效应却逐渐下降,甚至为负值;有国外学者也通过研究发现大型农业企业适合发展较低劳动力监控要求、资本密集型农业,不适合发展高劳动力监测要求的农业[6];加之大型农业企业不适合山地和丘陵等农田狭小地区,以及存在垄断危险等,所以大型农业企业不能作为我国生态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力量。我国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选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我国农业布局来看,农田广阔地区更适合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以保障我国粮食数量安全,山地、丘陵等地区适合适度规模经营生态农业作为机械化农业的补充;从生产要求来看,生态农业可以延续我国传统的家庭组织方式进行生产,现代生态农业就是以东亚传统农业为原型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当时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King考察了东亚几国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经验并介绍给西方,这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农业方式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广泛采用,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生态农业[7];从农业发展战略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在我国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要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要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2014年初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我国农村改革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适合采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的家庭农场模式。家庭农场在国外是一种早已成熟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各国对家庭农场的界定略有不同,但由家庭经营是各国家庭农场的共同内涵,美国农业部网站将家庭农场界定为“没有雇佣经理、不含非家庭成员的法人或合作组织的农场”[8]。很多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和美国的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农场为主,近年来我国台湾地区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也得到迅速发展。美国各类农场中家庭农场约占87%,合伙农场占10%,公司农场占3%,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实际上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9]。在我国,家庭农场由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正式提出,根据相关政策我国的家庭农场应当兼具规模适中、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的特点,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家庭农场与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专业大户相似,但专业大户往往规模较大,雇工较多,导致成本较高,且专业大户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不需要注册登记从而缺乏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而家庭农场规模适中,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成本较低,且成立家庭农场需要经过工商部门登记,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使家庭农场可以获得更好的法律保障和支持。因此,由专业大户“升级版”的家庭农场最适合作为我国生态农业主要生产经营主体。

(二)加快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家庭农场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促进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繁荣。美国国会自20世纪30年代起每五年就会修订一次农业法,目前涉及到农业各方面的法律已经达到31部,这些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家庭农场的权利和义务,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法律依据[11];德国在《农业法》、《土地交易法》以及以完备著称的《土地整理法》中,规定了与家庭农场相关的几乎所有法律问题[12];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起通过制定大量法案,为家庭农场提供了各方面的法律依据,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台湾地区在目前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也通过颁布和修改法案来促进家庭农场的形成。根据相关政策,家庭农场在我国应当属于商事主体,我国商事主体资格的取得采纳强制注册主义做法,各类商事经营者必须进行核准注册才能进行经营活动[13],但目前家庭农场在我国还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法律中并未设有家庭农场主体类别。家庭农场在我国正式提出之后,各地纷纷制定相关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地方法的变通做法一般都是规定根据申请,以多种商事主体进行注册,各式家庭农场随之在各地注册成立;目前家庭农场以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进行注册的较多,也有少量以公司形式进行注册。由于家庭农场与我国现有的法律主体类别都有一定区别,目前的注册方式不利于对家庭农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扶持,还会减少家庭农场的成立: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符合家庭农场标准的农业生产主体有87.7万个[14],但目前正式注册的家庭农场数量却远远低于这一数值。为了加强对家庭农场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支持,促进家庭农场的成立和发展,我国应当在农业基本法中设立独立的家庭农场法律主体类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应当在第二章“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中增加规定:国家鼓励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成立家庭农场,并对家庭农场的概念、注册标准、权利和义务等作出明确规定。此外,目前地方法规定的不一致还造成了我国家庭农场基本制度混乱,建立统一的家庭农场基本法律制度是我国的长远选择。我国应循序渐进,以各地的家庭农场地方立法实践为起点,积累立法经验,先期可以由农业部联合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家庭农场部门规章,待立法时机成熟后出台《家庭农场法》,对家庭农场成立标准、注册程序、组织结构、扶持政策、法律责任等基本制度作出统一法律规定,各地再依据《家庭农场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共同形成我国家庭农场法律体系。

(三)改革现行农地流转法律制度以促进家庭农场形成

以家庭农场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以农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国农地流转实践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缺乏信息平台和组织协调等农地流转服务制度,二是缺乏促进农地流转的配套制度。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与我国农业条件相似,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农地流转集中过程对我国很有借鉴意义,而以法律推动和保障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日本和台湾的共同经验。其中,在农地流转服务方面,日本除了制定和完善《农业协同组织法》之外还制定了12项附属法令,例如《农协会并助成法》、《关于农业协同组织监查士选任资格》等[11],这些法案确立了农业委员会作为公共事业团体承担农地流转中介和服务工作的制度[15];我国台湾自20世纪50年代起通过陆续颁布《农民运动指导方案》、《改进台湾省各级农会暂行办法》和《农会法》,建立了农会制度,主要由农会承担农地流转服务工作[16]。我国农地流转实践中也有相似的成功经验:浙江绍兴地区设立了县、镇、乡三级结构的农地流转服务机构,进行农地流转登记、供求信息、项目推荐指导,以及调处纠纷等服务,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借鉴日本和台湾地区的经验,并结合浙江绍兴的实践,我国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信息平台功能和组织协调作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应当增加规定:我国在县级以下政府农业部门中成立农地流转服务机构,其具体工作包括农地流转登记和供求信息、农地流转组织协调、农地流转项目规划、农地流转合同审核服务、农地流转法制宣传等。此外农业部还应当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农地流转服务具体法律制度。农地流转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涉及流转的过程,还与适度规模经营后的经济收益、农村社会保障、农村金融以及农业经营风险等问题密切相关。日本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改革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通过修改和《农地法》、《农促法》、《有关农业委员会的法律》、《半岛振兴法》、《山区振兴法》等法律建立了多项配套制度促进农地流转:认定农业生产者制度使骨干农业生产者享受更多的政府扶持,有利于农地向骨干农业生产者适度集中;特定法人土地租赁制度为企业法人租赁农地设立了特定的限制;农民退休金制度有效保障了老年农民离农以后的晚年生活,有效促进了农业经营队伍年轻化;市民农园土地流转制度设立了市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一整套制度[15]。台湾地区也以法律建立了由行政院农业发展委员会、农业科研所、学院的农业推广委员会,以及农会等组成的庞大农政架构及农民组织体系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16]。借鉴日本和台湾地区的经验,我国也应当建立或完善配套法律制度促进农地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应当增加“配套制度”一章,规定我国在农业技术指导、农业项目扶持、农村社会保障、农村金融以及农业保险等方面建立配套制度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我国农地流转配套制度的总领性规定;同时以上领域的具体法律规范也应当进行修改,增加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具体法律制度,共同形成我国农地流转配套制度法律体系。

二、建立适应家庭农场发展要求的生态农产品认证法律制度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为生态农产品品质和生产者责任承担能力得到消费者信任提供了前提,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市场的信任。目前我国经济法律领域存在对执法机构倚重过度、对来源于社会和市场的法律实施路径较为轻视的问题,事实上以法律推动市场主体自律是规制市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17]。认证能减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市场渠道中的信息不对称[18],有效促进市场主体自律,认证方式在各国的兴起反映了农产品质量管理从政府向社会和市场转移的全球趋势[19],因此完善我国的生态农产品认证体系是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生态农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任务。

(一)促进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进行认证

目前我国生态农产品适用的权威产品认证只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个类别,与生态农产品分别是包含或交叉关系:有机农产品都属于生态农产品,大部分以生态方式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分为A级和AA级)和无公害农产品也属于生态农产品。但生态农产品还包括很多其它以生态方式进行生产但没有经过以上认证或不符合以上认证标准的农产品,加之兼具适中规模和家庭经营特点的家庭农场生产方式又非常灵活,因此生态农产品、尤其是家庭农场所生产的生态农产品难以全部纳入现有的权威认证体系。美国主要的生态农产品认证有有机食品认证、公平贸易认证、安格斯牛肉认证、俄克拉荷马制造认证、“海豚安全”金枪鱼标志认证等①,“多元化的农产品认证分别满足了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同需求”[20];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主要包括有机农业、SEQ农产品和特别栽培农产品,其别栽培农产品由地方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地方认证标准[21],多种认证标准构成了涵盖范围广泛的认证体系。与以上国家相比我国适合生态农产品的认证种类过少,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当以法律建立针对不同农产品种类、多种方式、多种标准的权威认证体系:如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散养鸡蛋”、“粮食猪肉”、“野生食用菌”等多种认证种类,发展和完善如“无农药认证”、“低碳认证”、各种产地认证等多种认证方式,并设立多种认证标准,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多层次认证体系来促进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进行认证。此外,认证费用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家庭农场对生态农产品进行认证。以我国现有的三种生态农产品认证为例:目前有机食品认证收费包括现场检查人员的食宿差旅费、认证费和检测费等,绿色食品认证费用主要有认证费、标志使用费、检测费用等,无公害认证只收取认证成本费用,主要是检测费用,此外以后将建立的各种生态农产品认证也会都有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对规模不大、资金不多的家庭农场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负担,有国外学者也通过研究发现第三方认证费用会成为阻碍发展中国家小生产者通过农产品认证方式进入市场的重要壁垒[22]。为减轻家庭农场进行生态农产品认证的经济负担,我国应当建立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认证财政补贴制度,《认证认可条例》应当增加规定:家庭农场等中小规模农业生产单位进行生态农产品认证的,由财政给予一定补贴。此外农业部还应当出台具体的补贴条例,对补贴的范围、比例、方式等作出详细规定,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认证补贴法律制度体系。

(二)提高生态农产品认证欺诈的法律责任

我国现有的几种生态认证普遍缺乏严格性,获得认证的农产品仍然受到消费者质疑。有学者对内蒙古地区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企业普遍使用普通原料加工绿色食品,只是加工条件较好[23]。缺乏严格性的生态认证还是没有从本质上把常规农产品与生态农产品区分开来,消费者对获得认证的生态农产品的信任度依旧不高,我国生态农产品市场仍然表现为“半柠檬状态”②。生态农产品生产者在认证中的欺诈行为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标志使用权,二是获得认证后不按认证标准进行生产,三是在最终产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由于农业生产的一些固有特点,通过加强对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监管来提高认证严格性的成本过高、并且效果也并不理想,从成本和效果两方面考虑,为生产者设立严格法律责任来保证认证农产品品质是我国最佳的立法选择。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体系,获得认证的生态农产品如果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由《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规制,如果不符合认证标准但又不构成质量安全问题则由《认证认可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相关认证法律规范进行规制,我国获得认证的生态农产品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后者居多。《认证认可条例》主要规定了认证机构的行为规范,没有规定生产者的法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经营者欺诈三倍赔偿制度和最低赔偿金额;《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对于生产者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标志使用权的,取消其标志使用权,并根据其严重程度,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三年不再受理其申请或永久不再受理其申请;《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没有区分生产者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只规定在年审考核不合格、农业投入品不符合相关标准、产品质量不合格等情况下对生产者警告、限期改正以至取消其相应认证。以上法律规范对生产者欺诈行为处罚过轻,违法成本过低致使欺诈行为泛滥。为提高生态农产品认证的公信力,认证法律规范中应当加强对生产者欺诈的处罚力度:规定对于以欺诈手段取得农产品认证标志使用权或者获得认证的农产品中存在质量方面欺诈的,取消相应认证证书、一定时期内不再受理其相关认证申请,并设置合理数额的罚金来减少生产者的欺诈动机。

(三)进一步强化认证机构的连带责任

在目前的法律制度下,如果消费者购买的获得认证的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不合格,获得赔偿的效果还是难以保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生态农产品对消费者构成侵权或经营者存在欺诈,由经营者———即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一般来说经营者责任承担能力与其规模成正比,家庭农场比小农户经营规模大,对消费者的赔偿效果要优于小农户,这也是我国应当以家庭农场取代小农户作为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原因之一;但家庭农场属于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其责任承担能力毕竟有限,加之一些销售者流动性强,实践中部分消费者还是难以从家庭农场或销售者那里获得有效赔偿。根据《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只有在两种过错情形下才对消费者承担赔偿责任:“认证机构出具虚假的认证结论,或者出具的认证结论严重失实的……造成损害的,认证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以及“认证机构未对其认证的产品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或者发现其认证的产品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不及时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和要求其停止使用认证标志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与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我国现有的相关赔偿法律制度远不能消除消费者购买经过认证的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在赔偿方面的顾虑,高信任度的家庭农场认证生态农产品市场还是难以建立。认证机构责任承担能力强、办公场所稳定,通过法律为认证机构设置连带责任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受到损失后获得合理赔偿;另外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看,与消费者相比,认证机构作为专业机构对生态农业生产者进行监督的信息成本低,由信息成本较低的主体行使监督权力可以节约监督成本,如果以法律规定监督成本较低的主体对被监督对象的相关行为承担连带责任,这种连带责任就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法律制度安排[3]。目前我国对认证机构赔偿责任的设置过低,连带责任不具有普遍性,还容易造成认证机构疏忽与懈怠,更加影响消费者对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的信任。不仅是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整个食品类别都是对人们生命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特殊商品。为减少消费者购买认证食品的顾虑,并激励认证机构更加认真负责,我国应当在所有食品认证中为认证机构设置普遍性连带责任,《认证认可条例》应当增加规定:认证机构对获得其认证的食品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购买的认证食品不符合认证标准可以向认证机构索赔;不属于认证机构错误造成的,认证机构在对消费者进行赔偿之后可以向真正的责任者索赔。在食品认证中对认证机构普遍性连带责任的设置可以减少消费者顾虑,还可以激励认证机构对生产者严格监督、提高自身认证的声誉,从多方面提高消费者对认证食品的信任,以认证方式我国家庭农场生态农业开辟一方高信任度的市场。

三、以法律制度促进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C2C交易方式的发展

商业模式在提高市场信任度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生态农产品主要通过“生产者-商家-消费者”商业方式进行销售,这种商业方式下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缺少沟通与监督,不利于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生产经营者建立信任,生态农业还要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加强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联系,探索建立具有更高信任度的商业模式。

(一)发展C2C交易方式提高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市场信任度

由农场直接供给消费者是很多发达国家生态农产品的重要销售途径。在有机食品消费大国如德国、英国,除了通过超市专区、专卖店等传统零售方式外,很多有机食品采用订单送货上门、网上订购、邮购等农户直销方式[24];日本在生态农产品销售中建立了“农户-消费者”的“提携”体系: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合作伙伴关系,在信任的基础上协议生产方式、协议定价、在生产和经济上相互帮助等,由生产者直接供给消费者农产品[25];在美国,会员制直销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并发展迅速,到2009年已经发展到3600多个团体[26];美国另一种重要的小农户农产品直接销售市场“FarmersMarkets”数量近年也在不断增长,从1994年的1755家发展到2009年已经达到5274家[27]。“农户-消费者”直销方式绕过了目前零售方式中间的多层批发商环节,增加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便于消费者对生产者建立信任;其短销售链减少了中间商参与,有效降低了成本,惠及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直销方式还方便消费者参与制定生产标准、产品要求、甚至参与生产,这些共同创造过程会对消费者形成价值,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28]。现代市场中“农户-消费者”直销的发展,要求生产者具有一定生产规模以便于建立信用①,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为建立信用提供前提,直接销售方式则可以为资金不多、与大型企业相比在产品推广中处于劣势的家庭农场打开产品销路,因此家庭农场是最适合发展生态农产品直销的主体。在网购方式逐渐普及的今天,“家庭农场-消费者”生态农业直销中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第三方交易平台途径,在电子商务用语中被称为C2C(customertocustomer)方式,因此我国应当发展C2C交易方式提高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市场信任度。

(二)建立家庭农场C2C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信用法律制度

C2C方式减少了中间商环节,并且充分发挥了网络快捷性特点,但网络虚拟性、距离性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生态农业直销方式的高信任度。认证是增强产品信任度的重要方式,我国虽然要建立多层次的生态农产品认证体系,但由于生态农产品,尤其是家庭农场所生产的生态农产品品质多样,加之C2C方式下很多生态农产品是按照消费者要求进行生产,所以认证方式不能解决所有生态农产品、特别是C2C商业模式中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的品质信任问题;并且即使在多层次生态农产品认证体系下仍会有众多的家庭农场没有能力或不愿意承担认证过程中资金和精力的耗费,所以在家庭农场C2C生态农业中我们还要探索建立其他更加简便、适用范围更广的市场主体自律制度,作为认证体系的补充。信用制度是实现市场主体自律又一种重要方式,由于法律具有形式理性所带来的局限,而社会生活却复杂多变,所以法律系统与社会生活形成“断藕”关系———也即法律在解决某些社会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具有局限性,而更多体现法律的程式化意义,建立信用机制便成为建立约束、实现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29]。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信用体系涵盖社会生活各方面,我国可以通过先行在有条件的领域建立信用制度的方式逐渐完善我国信用体系,C2C领域由于征信制度简便适合先行建立信用制度。目前我国C2C领域已经建立了一些商业性信用制度,但却对生态农业作用很小:搜索“淘宝网”这一国内主要的C2C网站可以发现生态农产品数量明显少于服装、家居等其他种类商品,也不热销。几乎所有种类商品的C2C商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不被消费者信任,随着“消费者评价系统”等商业信用制度的发展,很多商品种类的C2C市场信任度逐渐提高;但由于生态农产品品质辨别更加依赖于专业检测技术,所以“消费者评价系统”等商业信用制度难以承担作为生态农业信用机制的重任。我国应当建立C2C生态农业信用法律制度,以权力为基础通过高度专门形式的法律秩序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30],具体可以由农业部出台相关条例建立。作为一种主要针对家庭农场生产者的生态农业信用机制,C2C生态农业信用法律制度应当具有简便的特点,具体制度应当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第一,简单的管理机构,由生态农业生产经营者成立协会进行行业信用管理;第二,简单的入会要求,生态农业生产经营者只需要自愿提供基本资料建立行业信用档案就可以加入;第三,简单的征信制度,只是通过网络平台消费者反馈,与消费者协会、法院等机构建立联系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第四,简单的查询方式,建立基于身份证号码的网络查询端口;第五,尽可能少量的费用,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工作,成员只需缴纳少量成本费用,尽量为生态农业生产者减轻经济负担,以吸引更多的生态农业家庭农场参加。

(三)完善网络交易平台连带赔偿制度

篇9

关键词 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成就;挑战;发展思路;浙江龙泉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282-02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辖8镇7乡4街道444个行政村,人口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64万人,国土面积3 059 km2,耕地面积16 520 hm2,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2%,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主要生态指标处于全国前茅。近年来,龙泉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山区特点和自身发展基础,依托山地资源、气候和生态三大优势,围绕“产业上山、农民下山、生态创业”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创建,加快推动山区高效生态精品农业发展,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2亿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 906元,同比增长10.4%。

1 龙泉市“十二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龙泉市以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为前提,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要抓手和平台,全面推进农业基础建设,坚持精品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茶、菌、蔬、畜”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果、药”等特色产业,拓展农业生态保护、原料加工、休闲旅游等农业功能,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1]。

1.1 农业“两区”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通过全面按照良田、良种、良机、良制、良法等“五良”标准,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成为设施完备、土壤肥沃、技术先进、机制健全的高标准吨粮田。到2015年底,已经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4 920 hm2,创建千亩示范片6个。二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省政府现代农业区“125”实施计划要求,龙泉市制定并实施了龙泉市现代农业园区“2315”建设计划,到2015年底,已通过省级验收完成综合区2个,产业示范区2个和精品园6个。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龙泉市多次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批示,并多次在省、市召开的农业“两区”现场会上做典型交流发言。

1.2 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龙泉市通过实施“食用菌提升、特色茶翻番、蔬菜扩量提质、生态养殖业培育”等产业发展计划,农业主导产业培育成效显著,先后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中国黑木耳之乡”“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全国食用菌产业建设示范市”“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荣誉。2015年全市生产代料香菇0.8亿袋、代料黑木耳1.2亿袋,全年可实现食用菌产值8.4亿元;全市建成茶叶基地4 053 hm2,产量2 290 t,产值3.252亿元;蔬菜播种面积 6 673 hm2,产值3.83亿元;全年生猪饲养量21.2万头,家禽饲养量236.85万羽,肉类产量14 562 t,畜牧业产值3亿元。

1.3 农业生产主体发展迅速

“十二五”期间,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从2010年的48家增至7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丽水市级25家、龙泉市级49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天和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龙头企业”;备案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4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性合作社7家,省级示范合作社7家,丽水市级示范合作社12家,龙泉市市级规范化合作社104家;备案家庭农场17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

1.4 农产品品牌建设持续推进

截至2015年底,全市现拥有国家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浙江省著名商标11个、浙江省名牌农产品5个;注册了“金观音”茶叶、“龙泉绿”蔬菜和“龙泉黑木耳”三大公用品牌商标;“龙泉香菇”“纳富特牌灵芝”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菇”,“龙泉黑木耳”商标成功注册;累计认证“三品”生产基地136个,面积12 667 hm2、畜0.9万头、禽52.5万羽,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5个、绿色食品26个、有机食品14个;“龙泉灵芝”及“龙泉灵芝孢子粉”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龙泉金观音”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龙泉黑木耳”获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

1.5 农业生产设施有较大改善

“十二五”期间,全市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到2015年底,农机总动力达到21.158万kW,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1 607、167、2 447 hm2;食用菌、山地蔬菜、茶叶喷滴灌设施面积分别达到1 247、633、933 hm2,山地蔬菜避雨大棚栽培面积达到200 hm2;建成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169处,建池总容积11 460 m3,堆粪发酵池3 022 m3,年沼液利用5万t[2]。

1.6 农业功能进一步拓展,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

龙泉市利用龙泉农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条件,做好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区(点)目前已增至23家,其中国家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1个,总产值从5 951万元增至9 119万元。

2 “十三五”龙泉市生态精品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5年,也是加快推进龙泉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的关键5年。龙泉市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既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除了经济增速下降、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本快速上升等共性挑战外,龙泉市生态精品农业发展还面临着特殊的困难。

2.1 农业发展要素制约明显

龙泉地处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地土地资源不利于农业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农业生产更易受到先天地理条件、恶劣自然环境、极端天气条件影响,农业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高于其他平原河谷地区。

2.2 农业主体素质较低

龙泉市农业产业主体分散、碎片化情况严重,农业从业者文化程度、科技素养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据第6次人口普查:龙泉市农业从业者中初中学历以下占比达95%以上,平均年龄高达55岁以上,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将对生态精品农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

2.3 农业经营规模较小

龙泉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尽管提高迅速,但与省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占农业经营者比例偏低,农业生产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给农业产业合作经营、规模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3 龙泉市“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思路

3.1 明确“一个发展方向”

龙泉市“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方向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和观光休闲养生农业体系“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农业3.0、农业4.0转变。

3.2 抓好“两项任务”

通过落实好“补短板、降成本”两大任务,切实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3-4]。

3.3 突出“三个重点”

3.3.1 突出循环发展,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先行区。全面深化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创建,围绕“一控两减四基本”目标任务,抓好兰巨、八都2个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以及14个示范主体建设,以点带面,全境域、全领域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现龙泉市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3.3.2 突出产业培育,打造绿色农产品主产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现代生态精农业产业扶持力度,重点扶持“茶菌蔬”三大主导产业和“果药牧”等3个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创建为载体,大力推进“三品”生产,提高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3.3.3 突出农旅融合,打造山区美丽产业样本区。以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加快推进兰巨现代农业园区观光核心景区打造,充分利用龙泉农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条件,做好农耕文化传承与创新,丰富生态精品农业文化内涵,延伸农业产业功能。

3.4 强化“四个坚持”

3.4.1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一是充分利用市校合作平台,加快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发挥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上海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优势,培育高效生态精品农业;二是加大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

3.4.2 坚持以生产经营为抓手。一是加快生态精品示范创建,增强经营主体活力,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深化农村产权体制改革,激发发展内在动力,以体制创新促进农村、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3.4.3 坚持以市场品牌为抓手。一是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生态精品农产品,着力提升龙泉黑木耳、龙泉金观音、龙泉绿三大区域公共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龙泉特色的生态精品农产品竞争力。二是大力促进农产品营销服务,加大农产品营销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营销网络。建好淘宝网“特色中国・龙泉馆”,推动农商有效对接,借助农博会、品牌大会、鲜活农产品网上促销活动等,宣传推介龙泉特色的生态精品农产品。

3.4.4 坚持以社会化服务抓手。进一步完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规范建设,充实专业技术力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力开展科技下乡送服务活动,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实施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项目,促进农业信息服务手段向“最后一公里”延伸,实现农业信息精准入户、服务方便到村。

4 参考文献

[1] 叶君勇.莲都区“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研究和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2):1-2.

[2] 叶君勇.丽水市莲都区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4):547-549.

篇10

1.1以科技为先导,探索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

农业科技园体现的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并不仅仅体现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其应用价值不断增强。通过对农业科技研究成果的有效应用,对科技园区内生态环境构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为农业科技与生态之间形成有效的融合,这样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才会有效拓宽,从而使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成为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点,成为我国农业经济面对时展潮流所产生的全新发展理念。

1.2以艺术创新为理念,提升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

从艺术层面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将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进行有效运用,使园区内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更为理想的创建,这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为其带来较大的旅游经济。这是我国生态科技园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创新理念,使得农业科技园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以及生态价值不断提升,而农业科技园的科技创新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促使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具有较强的艺术色彩。

1.3追求服务新观念,增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价值

从发展角度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相应的服务作用,而生态旅游是将农业科技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对科技园生态效果进行更为有效的完善,提升农业发展所具备的旅游经济增加值。这是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所进行的必要补充,也是农业经济发展“全面性”的重要体现。为此,应推动农业科技生态旅游,发展其内在价值,为农业科技园发展成生态一体化提供有力的支持,满足新时期我国农业创新发展的要求。

1.4以品牌效应为基础,带动农业科技与生态一体化发展

品牌效应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企业经济不断实现突破的重要手段。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的形成主要在于大力发展其相关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是基本途径之一,为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做出巨大贡献。坚持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特色,使其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在农业科技园的规划与发展中得到有效应用,促使农业生态化发展新思路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使其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就此形成。这样对于传统农业科技发展思想而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促使农业科技园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发展价值达到最大化。

2我国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2.1以区域农业特征为基础,体现生态发展新模式

区域特征是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切入点,是使生态旅游自身特点能够得到有效体现的关键因素。结合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将农业科技与之相融合,并对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科学技术进行价值最大化挖掘,使其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有效的优化,进而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遵循农业科技园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也是将农业科技园经济价值最大化挖掘的充分体现。实现农业科技与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加快农业经济整体发展脚步,使农业科技园发展的“全面性”由此增强。

2.2提升农业科技新价值,展现生态发展新目标

科技创新是为了带动经济增长,对传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农业科技园则应对科技创新思想给予有效的应用,使其为相关产业发展链条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支持,为农业科技与生态发展之间形成良好的纽带作用。而生态旅游则是将这一方面更好地融合,以生态旅游模式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进行有效检验,同时带动农业科技发展领域实现道路拓宽,使科技与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紧密,对其所具有的价值与内涵进行最大化挖掘,使得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目标由此形成。

2.3立足生态旅游新潮流,打造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这也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新潮流的出现。因此,农业科技园的构建与发展总体思想应与之相吻合,对生态旅游思想进行全面树立,发挥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优势,为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思路进行有效改进,使其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发展有机统一,从而打造出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体现出农业科技园总体发展思想所具有的时代“先进性”。

2.4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思想,强化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新思路

篇11

关键词:循环农业;战略思路;生态经济学;创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01-1

1 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基础研究

1.1 循环农业发展的农耕地资源利用分析

发展循环农业,就要找到适合的农耕地进行实施,在进行长期的选择过程中,对全面的农业生态现状完善研究,找到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完善的“建设基地”,按照发展的原则,真正将内部的建设标准提升上来,捕捉更加新颖的实施办法,不断进行开拓创新,将全面性、循环性、可持续性与协调性的发展思路运用起来,找到相应的农耕地环境,使自己的发展力度能够不断进行提升,真正将自身与周围的环境结合,既对农耕地的循环建设发展与周边环境的保护事项全面关注起来,对农耕地资源的全面利用与开发事项整合起来,才能取得全面的进步。

1.2 循环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发展循环农业,就要将其中的生态环境关注起来,将创新技术进行不断的融合与创新运用,以生态建设为主,以经济发展为辅,真正找到自身发展的重要目的,把握对先进思想的重点研究事项,不断革新,不断融合新型元素,将循环经济的建设思路运用到循环农业发展中来,将自身的建设思路打开,利用新型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进行渗透研究,分析出较好的建设方案,然后将自身与周边的农业环境的生态效应重视起来,为社会的农业循环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创新基础,使农业循环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2 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原则研究

2.1 分阶段建设原则

分阶段建设就是要站在全面发展的角度,真正将内部的组织发展建设的事项稳固实施开来。首先应该是规划、动员、组织阶段,其次是规划实施阶段,最后是完善深化阶段。对这三个阶段内容进行完善实施,层层递进、互相稳固,使整体的建设效果能够提升上来,为整体的建设效果把好关,使循环农业实施力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2 分层次建设原则

对农业发展的全面实施特征与整体布局情况进行关注,找到层次性的建设标准。首先就是对宏观的循环农业经济进行有效关注,抓住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有力因素,阐述协调发展的建设关系,给循环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其次是对中观区域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度进行关注,将各区域的不同发展模式进行分层次运用,使建设的效果更加突出。

2.3 分产业带建设原则

进行分产业带建设,就要将全面的市场规划有主要对象,建立良好的农业循环建设标准,对畜牧业、林牧业、水产业、园艺产业进行分层监管,找到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使全面的建设环境能够互相融合、不断渗透;同时要将各个产业区的产出成品进行有效控制,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好质量关,对畜牧、水产、水果、蔬菜的销售与经营管理重要事项关注起来,从而使更加优良的经济建设效果能够充分呈现出来,带动循环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3 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思路的创新建议研究

3.1 发展模式的创新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发展建设的地理位置,在进行强化建设的同时,能够将全面的建设信息进行有效推导,对生态整合、生态链联接与转换、生态农业园、区域型循环经济、家庭型循环经济等多种发展模式进行有效选择,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模式,在进行全面的利用过程中,不断弥补内部的缺漏,使自己的建设更加迅速,找到相应的突破口,不断探索、不断更新,使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3.2 发展循环农业的外部条件供应

加强对循环农业的完善建设,就要借助外部的力量,真正做好控制与管理的双向工作,使更多的有效信息能够渗透到建设管理中去。这就要靠外部大环境中的国家政府与经济调控建设部门来进行关注。首先,国家政府应该将全面完善的建设机构体系分配下去,将内部的建设标准进行相应提升,不断捕捉更加有效的建设信息,在建立完善机构、全面分配任务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规划建设的先决工作,把握对全面的建设环境的有效建立;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搞好监督检查的工作,能够带动农业循环建设的全面健康进行;充分调动社会中的各个建设元素,使整体的建设环境能够更加优良,利用大学、科研所、社会团体来出谋划策,使建设机构的全面完善提升,带动更加创新的建设标准的提升,使自身的建设效果能够突出出来;掌握更加有效的建设手段,时刻关注社会大环境中优良的建设方法,并且找到自身的建设不足之处,并且将先进的思想进行渗透利用,将全面的建设技术进行融合引进,使自身的发展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3 编制农业生态保护的规划建议

开展循环农业,就要将全面的生态环境的建设事项关注起来,因为生态的完善性是保证农业循环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将健康的生态区域内的各项基本状况了解清楚,对生态区域的生产机能与脆弱生态区的环境保护力度进行有效提升,掌握先进的建设理念的渗透原则,将全面的建设环境进行融合,使生态发展区域的全部功能真正带动农业循环的全面发展,使环境的保护力度与完善的建设思路能够完善提升上来。

4 总结

对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进行有效利用,真正对农业资源的循环开发与利用事项进行有效研究,开创全面的创新环境,将内部的建设标准进行有效提升,加强对战略规划的全面细节的认识,使自身的建设内容保持较好的状态,使用全新的建设手段,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真正将我国的循环农业的发展带动上来。

参考文献

[1] 姜保雨.论农业现代化点线面体循环经济道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9,(8).

[2] 赵金龙,何玲,王军.谈循环农业的模式及其评价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0,(9).

篇1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农业生态思想 中国化

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概述

马克思虽然没有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也从没有使用过“生态”这一词语,但实际上,他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雇佣劳动与资本》、《资本论》等著作中都论及了生态问题。可以说,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业生态思想方面,马克思提倡依靠科学技术处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向来很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在自然肥力相同的各块土地上,同样的自然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中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中机械的发展”。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还包含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在当时是相当超前的,“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的持久源泉的进步”。他认为,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劳动是有害的劳动,从而反对离开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来谈论劳动与生产力。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环境问题,他认为,任何基于掠夺土地的耕种制度都会导致土地的贫瘠,是资本主义导致了生态环境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指望获得直接的眼前的货币利益的全部精神,都和维持人类世世代代不断需要的全部生活条件的农业有矛盾。森林是说明这一点的最好例子。只有森林不归私人所有,而归国家管理的情况下,森林的经营才会有时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全体的利益”。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下把握住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一切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从意识领域内造就了生态文明的回归。他认为:“土地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生存的首要条件”。马克思将土地看作是农业活动中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思想早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就已经逐渐开始被人们所接受。

(二)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含义

在1938年9月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实践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具体化和创新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包含着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冯衡、于文娟,2007)。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中国化,就是运用其解决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绿色农业等各种“生态型”发展模式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个过程中的优秀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进而将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长久以来,随着生态维度在社会实践中的凸显,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从过去只重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的批判剖析,逐渐发展到当代开始对马克思提到的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思想和观点进行研究探析,这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二)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相继出台。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马克思农业思想中论及的节约思想、生态思想、循环再利用思想都能很好地指导我国新时期下在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而且通过不断实践、检验和创新,其优秀经验融合于我国特有的文化上升为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同时,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理论资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基础条件

(一)农业技术指导由来已久

我国农业传统是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相结合保持“地力常新”。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我国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于1958年提出了“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农业八字宪法”,这实质就是农业增产的八项技术措施。其中,土即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规划,肥即合理施肥,密即合理密植、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这些都蕴涵着农业生态思想。邓小平在关于农业科技思想论述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科教兴农”思想,将农业科技的发展看作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他指出:“农业问题也要研究,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农业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是教育和人才,所以,他从根本上提出要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发展农业要靠科学技术的思想,他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并主持制定和实施了“科教兴农”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新的形势下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科学技术起着关键的作用。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与教育,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要依靠科技进步。因此,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他还在具体路径上指出要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注重对新型农民的培养这几个方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篇13

关键词 农业园区;功能体系;空间体系;衔接;福建罗源;西兰乡;破石村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281-02

农业概念性规划是对各区域尺度从宏观视角在战略和空间上针对主题、定位、功能、空间等方面对农业发展进行战略性思考和策划。其主要核心体现于2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在功能角色方面进行思考;另一方面是从功能角色的框架下进行空间布局策划。农业园区的主题、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是全局性把握,要从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等方面综合分析,将概要性、谋划性和创造性的构思体现其中。而空间策划的核心是园区宏观功能的空间形态演化,要将可行性贯穿其内,研究的是园区各地块之间的功能体现和内在联系。两者之间的主要衔接点在“功能D功能空间”。本文以罗源县西兰乡破石村农业园为例,剖析在发展战略规划中将功能体系和空间体系“衔接”。

1 园区概况与发展思路

1.1 园区概况

农业园区位于罗源县西兰乡破石村,距西兰乡3 km;距罗长高速公路入口处15 km、罗源县城关18 km、罗源湾码头23 km。核心区内主要有2条村级道路贯穿。总面积1 102.67 hm2,属山区丘陵地带,森木茂密,植被良好;主要以大田作物种植为主,种植水稻、茶叶、食用菌等。

1.2 发展思路

园区属于福州市辖区,处于福州未来四环发展区域,对接京台高速和沈海高速等。发展功能上,可以同时体现生产功能和休闲功能;在生产功能上由于园区为山区盆地,面积逾133.33 hm2,作为福州城市未来“米袋子”和“菜篮子”的一部分具有很大意义;在休闲功能上因处于福州未来“一小时经济圈”以内,可以成为福州市民农业观光的好去处。为此,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围绕“特色、规模、效益、品牌”等关键环节,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形成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格局,以现代农业为发展方向,走生态绿色产业路子,把破石小盆地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1-3]。

2 总体布局与目标

2.1 布局

根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按照地域差异和功能不同,示范园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筹发展,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成“三大产业、五大基地、四大体系”空间格局。具体包括管理服务区、袋装灌木生产区、观赏花木展示区、特色水果采摘区、茶园农庄、水生植物生产区、袋装大苗生产区、蔬菜生产区、食用菌基地生产区、田园休闲度假区、美丽乡村示范区和毛竹生产与休闲区等部分(图1)。

2.2 目标

把园区由原来的传统农耕模式打造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集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打造“千亩大棚,万亩翠竹”的壮观胜景,同时配套打造“一个休闲农庄、一个食用菌生产基地、一个采摘体验园和一个农业文化展示区”,实现“五个突破”。一是基地规模发展有突破,由零星品种种植向功能规模化发展转变;二是品种更新换代和栽培模式上有突破,引进优良高效示范品种,创新高效栽培模式;三是在区域布局上有突破,由原来功能杂乱、盲目发展的形态向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形态科学发展;四是生产技术有突破,引进大棚等高效种养模式,提高园区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五是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上有突破,通过园区化设置,效益将比原来提高2倍以上[4-5]。

3 功能体系和空间体系

农业园区的功能要素在一定的规划组织和管理后,通过某种联系形成功能更强大的系统,即园区功能体系。该体系是由园区的主题、定位、功能等方面要素决定而形成的结构化体系,将完成园区在各种生态、生产、生活以及对内、对外功能方面的所有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关联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体系。空间布局是具体形态的体现,元素的空间配置与空间结构并非在功能上有绝对对应的因果关系,同样的空间形态可能蕴含着不同的空间结构,而同样的空间结构却又可能支撑着完全不同的空间形态。具体体系分化图见图2。

示范区的休闲市场定位中,游客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一般的普通休闲者,其主要定位是以管理中心为核心的接待部分;第二部分是以现代茶园农庄为核心的具有相关品位的品茗休闲游客;第三部分是以岭头为核心的乡村民俗为主的年轻游客;第四部分是以一些较长时间度假和养生的群体为主,其主要定位是以田园养生度假区为核心。

4 分区建设思路

4.1 管理服务区

4.1.1 功能。包括台湾果品采摘、观光旅游。

4.1.2 建设思路。近期:完成对管理服务区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初步实现对园区的综合管理和对游客的导引作用。远期:建设成为园区的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通过对台合作交流,为园区科技人员、企业和员工提供良好的技术交流服务平台。

4.2 袋装灌木生产区

4.2.1 功能。包括苗木生产、休闲观光。

4.2.2 建设思路。主要从事生产观赏性强的观花、观叶和观果类品N示范,适当发展盆景栽培。以高效规范化种植模式为主,建设连栋温室、日光温室等农业生产设施,应用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等先进生产技术,选育名、优、特品种,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推广苗木高效种植模式。建立新、奇、全的苗木生产和观光基地,发展集研发示范、芳香疗养、科普教育、礼品购买、摄影婚庆等于一体的综合苗木功能性产业。

4.3 观赏花木展示区

4.3.1 功能。包括花木生产、休闲赏花。

4.3.2 建设思路。对一些花卉进行梳理和筛选,主要以培育观赏花卉为主,通过对不同品种植物的植物学特征、花期、花色、季相、香、果、叶等的合理配置,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并悬挂对应的标牌,既可满足生产用苗需求,又可以发挥观光和科普教育作用。

4.4 特色水果采摘区一

4.4.1 功能。包括台湾果品采摘、观光旅游。

4.4.2 建设内容。在此充分展示和推广台湾的一些优秀果品和生产管理技术,建设台湾水果生产采摘基地。在树种选择上优先选用名优特奇品种,在同一树种内配置不同成熟期的品种,以延长观光、采摘期。在考虑品质、栽培及管理的同时,注重观赏性;在种植模式上要体现生态、环保、健康的理念;在栽培技术上,适当采用嫁接技术,在同一株树上嫁接不同颜色的品种,从而实现一树多花、一树多果的奇观效果。

4.5 特色水果采摘区二

4.5.1 功能。包括本地果品采摘、观光旅游。

4.5.2 建设内容。在此充分展示和推广本地的一些优秀果品和生产管理技术,建设特色水果生产基地,包括北果南种、蔬菜水果种植、特色设施栽培水果等。在树种选择上优先选用名优特奇等树种及品种,在同一树种内配置不同成熟期的品种,以延长观光、采摘期。

4.6 七境茶园农庄

4.6.1 功能。主要为食用菌生产。

4.6.2 建设思路。充分利用山地的生态环境,结合茶山在整个园区的地理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拓展茶业发展空间,促进茶文化产业与生态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建成环境优美、生态健康的茶园风光茶文化休闲养生胜地。

4.7 水生植物生产区

4.7.1 功能。主要包括子生产、莲藕生产、池塘垂钓、生态观光等。

4.7.2 建设思路。根据示范区现有区域的资源状况为烂泥田,通过田块的重新划分和修整,以及对田埂和道路的改造,形成梯田式的池塘群,通过该区域荷花的种植,形成一个集生产、观光、垂钓于一体的产业片。

4.8 袋装大苗生产区

4.8.1 功能。包括苗木生产、观光旅游。

4.8.2 建设思路。在种植品种上,主要生产适合城市绿化,培育胸径为7~16 cm的大乔木,胸径为5.0~6.8 cm的中乔木,以及胸径为2.5~3.4 cm的小乔木。在内部区域建设上,根据不同的品种结构,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各区域以主要道路为主要的区域划分。同时,各区域根据地形特点和区域品种情况,结合苗木造景,打造不同品位的苗木生产休闲园。道路规划通畅,保证大苗运输的进出,实现苗木规模生产、苗木产业示范和苗木风光三位一体,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9 蔬菜生产区

4.9.1 功能。包括休闲度假、农耕体验。

4.9.2 建设内容。都市农夫模式:划出一片区域,以1块土地为1个单位,模拟网络版的开心农场做法,游客可以以家庭为单位,租种自己的土地,自主选种喜爱的果蔬,利用周末亲自进行种植、管理和收获,做一名“都市农夫”,充分体验参与的乐趣。园区通过租赁或出售等形式为租种者提供各类耕作用具、种子及果蔬秧苗,并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服务。

4.10 食用菌基地生产区

4.10.1 功能。主要为食用菌生产。

4.10.2 建设思路。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温、光、气、湿)设施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的技术手段,提高食用菌复种次数(一般自然栽培全年1~2次,工厂化栽培全年均可进行),实现食用菌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周年化生产。食用菌的发展以秀珍菇为主,以高标准化设施标准建设,提高产量。同时,注意生产基地的绿化、美化,实现园区生产和休闲观光双重功能。

4.11 田园休闲度假养生区

4.11.1 功能。包括美丽乡村建设、民宿建设。

4.11.2 建设思路。度假区总体定位是“山水田园间,休闲养生地”,功能定位是“以溪水河边、乡村田园、康体养生、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江南乡村伴生型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区”。将竹子和森林作为核心资源,深度挖掘其景观及文化内涵,建设“江南竹村”及诗情会友的江南特色景观,构建针对大众休闲市场的自然观光及文化体验项目。依托优异的生态环境,发展高端度假养生别墅区。

4.12 竹林生产与休闲观光示范基地

4.12.1 功能。主要为食用菌生产。

4.12.2 建设思路。主要以破石村和领头村四周的毛竹林为依托,发展以冬笋、毛竹销售与竹海生态游为一体的特色毛竹生态产业,形成产竹子、挖竹笋、观竹王、望竹海、嬉竹泉、赏竹艺、听竹乐、玩竹戏、享竹疗、看竹业、购竹品、食竹宴、住竹居的综合模式。

5 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得出,在农业园区发展中要将功能与空间“衔接”好。一方面在功能上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要有明确的定位,另一方面要在空间布局上以“点D线D面”进行统筹。

在经济功能上,要以生产农产品满足消费需求,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在社会功能上,要提供人们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的场所与机会,以改善城乡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在生态功能上,要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在空间布局上,要在点、线、面3个层面上进行布局,既要有面上的统筹,也要有线上的重点,更要有点上的精品。

6 参考文献

[1] 张云彬,常瑞甫.区域农业园区体系规划的内容与评价体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2):187-192.

[2] 周蕊,崔晋波,皮竟,等.现代观光农业园区发展与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3):7796-7799.

[3] 黄劲.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篇14

一、制约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和农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表现在:一是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农户走入市场,致富的障碍。部分农民延续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习惯,思想不解放、保守,在需求资金项目上希望政府给予扶助,“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种植结构单一,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或精品效应,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林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优势没有发挥,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这导致农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幅较慢。

(二)农村基础设施现薄弱

乡镇主要街道、大街小巷虽大部分硬化,但质量不高;村庄雨水、生活用水的排放为自然排放,70%以上的农户仍使用茅厕,且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水利和机耕道路建设明显滞后,制约机械化的发展和积极性的提高;农村用电虽然基本解决,但是电力供应仍不正常;有些农户至今未通自来水,烧火做饭仍是以烧柴为主。

(三)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长期以来,我县农业数量型的增长道路使农业发展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耕地的逐年减少、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1、人地矛盾突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2、我县一直是自然灾害较多的贫困县,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强,生产能力不稳定。

(四)农民观念落后,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人力资源匮乏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户发展缓慢都是由于思想不解放、发展观念陈旧所致,思想仍然停留在小富即安、小农经济这个温饱型状态,主要表现在:过去那种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种田,养鸡为换个油盐钱,种田混个肚儿圆的思想和做法,在农村仍占较大的比重,大部分农户都是男的外出打工,女的在家务农、带孩子。他们考虑吃饭的问题多,考虑发展较少,导致发展跟不上,家庭富不起来。

(五)农村经济建设投资高,收益低,缺少资金支持

在我县,农业是一种经济收益很低的产业。农业的投入成本高,产出效率低,从而抑制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发展受到限制。近几年来,虽然支农资金逐年增长,但是与其它城市相比,占比依然很低。支农资金的投入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和流通加工服务领域的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所占比重依然过小。

(六)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从农产品供求格局看,耕地等资源快速减少,需求刚性增长,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从农业和农村发展环境看,“受市场约束越来越大”的判断已经成为现实,受“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影响的局面日益深化。从农业发展规律看,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从城乡、工农关系看,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二、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信息化既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充足的信息源和便捷的交流渠道,又为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产业联结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二是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三是加大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发挥示范性工程作用,提升实施水平,加大推进力度。重点加强有机茶叶、无公害蔬菜、生态养殖等基地建设,打造生态绿色品牌,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二)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引导产业结构升级。首先,发展优质农产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依靠科技进步,紧盯市场,引种优良作物品种。其次,发展“订单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企业要紧紧抓住效益这一纽带,围绕优质优价,积极引导农民与企业有机结合,这样既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又促进了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生产水平的升级。最后,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只局限于农业内部,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

近几年来,国家扶农惠农政策在农村中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置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得到迅速发展,也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呈现了“耕田用铁牛,插秧不弯腰,割禾用袋装,治虫不背包,开沟不用锹,抽水抗旱只用油(电)”的新景象。但是,有的农村由于没有机耕道路,使一些农业机械无法下田作业,致使耽误农时,浪费投资,农业机械的效率和优势不能发挥。因此,加强农村机耕道路建设,是地方政府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同时,加强道路乡乡通,村村通建设,加宽路面,加大硬化力度和保养力度,提高农村道路交通质量和道路利用率,打造乡村城镇立体化交通网络。

(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培养和引进人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