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化学储能的原理范文

化学储能的原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化学储能的原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化学储能的原理

篇1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中学化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DONG Fanglian

(Gansu Yongjing Xihe Chenjiawa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Linxia, Gansu 731601)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be explored, in th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intelligent tutoring students,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natural observation, interpersonal,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 vulnerable development to promote over all student intelligence, active and full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look to improve o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school chemistry; application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呈现繁荣景象,课程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总体的教育水平仍然有待提高,仍然需要改革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和时展的需要。在教育改革的深化过程中,美国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也就是多元智能理论引入中国的教育界,在我国的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得到许多教育界专家的关注。在中国的化学教学中引入该理论,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而且标志着化学的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然这个理论最大的作用还是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 中学化学的教学中体现出的多元智能理论

1.1 关于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是能够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口头或者是书面语言才能的一种才能,化学中有许多的概念、化学符号、反应原理还有化学方程式等都与语言智能密切相关,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非常有必要。

1.2 关于数理逻辑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说的是个人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旨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的化学课堂上可以着重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培养,因为在化学的学习中有非常多的计算题目和需要逻辑分析的问题,学生大多数需要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学生有优秀的逻辑思考能力,以便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关于空间感知能力

空间感知能力是指个人的空间想象力和对于立体图形的设想思维能力,感知虚拟的图像的能力。在化学中学生十分需要这种能力,因为化学中有很多的原子分子结构,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发挥空间想象能力,这一点老师也无能为力,只能注意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引发学生兴趣,多锻炼。

1.4 关于肢体运动智能

肢体运动智能是指个人的知识实践能力和应用理论能力。中学化学中有很多的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去做,所以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也不容忽视,这就需要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多动手,不要只限于了解理论知识,在书本上看世界。

1.5 关于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能力,中学的化学实验有时候是要求团队合作的,这就需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进行协作讨论,有时候面对突况或者没有预期的实验结果,还需要与老师进行交流,这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需要在生活中逐渐培养。

2 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方式

2.1 教学手段引入多媒体等工具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许多高校教学的必备手段。如果能够合理使用多媒体,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更直接地教学,对于学生的空间感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以往老师对于分子原子结构的讲解都是基于板书的形式,但是学生很难形成直观的感受,印象并不深刻,缺乏立体感。引入多媒体教学之后,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更形象真实,学生的理解也更为深刻。还有一些化学实验是比较危险的,如果在课堂上直接进行操作危害性极大,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直接观察实验的现象,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很有帮助。

2.2 应用多元评价方式的想法

基于我国目前的教育方式还是应试教育,学生的能力是用成绩来衡量的,这样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从多元智能理论方面来讲,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从多个方面来看,考试成绩不能说明一切,教学课堂中的表现往往更能说明问题。如果老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对学生们的能力培养侧重面进行肯定和教育,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最后的评分体制也应该多样化,不仅包括考试成绩,而且应该包括综合能力,主要是对平时的课堂表现和动手能力等进行评价。比如学生进步较大的,也可以进行适当的鼓励加分,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增强学生互相学习进步的愿望,在竞争中逐渐提升自己。还可以加入学生之间的互评,这种互评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并从不同渠道、形式,在不同实际情景下进行,做到评价的真实可信,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好地认清自己,引导学生学会扬长避短,进行自己的个性化建设发展。

2.3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也可以进行拓宽,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是实验探究法,化学中有很多的实验现象和抽象的理论,如果仅仅通过老师的讲述,很难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冲击感,必须通过实验产生直观印象,以展现一些物质和反应的特性,这也对学生观察智能和肢体感知智能有很大的帮助;其次,问题讨论法也是很重要的教学方式。老师会在课堂上提出很多问题,如果只是个人思考,有时候会局限在一种想法里,反之如果能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沟通,彼此合作的话,思想的碰撞往往会激发出很多新奇的想法,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益处颇多;最后还有范例讲授法。化学的基本概念是后续学习化学计算和化学用语的基础,这个过程的学习不仅包含化学学习的基础知识,还包括化学学习的技能。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范例的列举,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要领的掌握更形象具体,不然只是枯燥地讲授方法、步骤和规范,老师就算讲授得再清晰,学生还是不会掌握得很好。

3 小结

多元智能理论自引入中国以来,一直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如果能在充分了解该理论的前提下,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研究探讨,一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对于中学化学的教育来说受益良多,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2

多元智能理论讲人类的智能分为九个范畴,分别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和存在智能.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充分、全面地认识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并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发掘资优学生、扶助问题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智能的全面发展,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升.

一、如何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1.情境创设,动手操作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着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并且可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教学手段.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化学教学情境,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化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建立在空间想象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推敲探索答案的过程中可以提高数理―逻辑智能和空间智能.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时,课题1中原子的构成是通过立体的图片或动态空间解析图展现给学生的,教师可以创设原子世界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原子的构成原则和形态,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思考并绘出其他原子的结构图,最后通过语言具体地将其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多元智能如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化学学习是书本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通过身体操作产生化学现象,得出化学结论,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模拟地球植被被破坏后氧气被耗尽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氧气的重要性,随之进行实验制备氧气,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自省植物生命的存在,激发学生保护植物,爱护地球的意识,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存在智能和内省智能.情境创设,将学生融入化学世界中,在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多元智能,使学生个体在自身基础上更加优秀.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共提出了37个实验,其中80%以上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50%以上的实验是作为科学探究的方式呈现的.这些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即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的再认识,从本质上说,其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也是一致的.由此,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不仅要求加强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从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推动情感升华以及科学方法教育等各方面进行指导训练,力求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对学科知识的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建构,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充分领略化学学科这种特殊的魅力.

2.自主思考,分组合作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是被动接受和自我消化的过程,不仅教学效果差,学生个体的智能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遇到问题后相互交流、思考与探索,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划分学习小组前,教师应对每一名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行考察,即发现每个学生个体独特且优秀的智能,并根据这些个体的独特智能划分学习小组,让每一个学习小组里的同学都能分工合作,发挥自身的特长.学生作为学习个体的存在,受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的综合作用,每个人的多元智能发展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擅长分析思考,有的学生擅长语言表达,有的学生则擅长组织领导.所以,教师应根据这些学生的个性品质合理分组,让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发挥自己的智能,充分展现自己.这样一来,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化学学科的深入学习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3.多元评价

传统智能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是以这两者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这种对智能的定义过于狭窄,所以受这种智能理论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不全面的.很多有着独特且出色智能的学生由于没有在普遍认可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上表现出色则被认定为差生,但其拥有的独特智能往往是一般人穷其一生都无法超越的.所以,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寻找并发现学生个体的多元智能,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提高,针对学生的智能进行多元评价,明确学生的强势和弱势,取长补短,充分提高学生个体的智能.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是一个个个体,而被看成了一个学习的整体,大部分学生的表现被认定成了所有学生的表现.而我们都知道,学生个体因是本身智能的差异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而表现出来的能力差异则更大,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有效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进行有效的训练和提高,对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是极有好处的.

2.改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而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多元智能化理论,注重学生个体的表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发挥其自身特长,多元评价学生个体,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是极有利的.

篇3

关键词:多元智能化理论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教育教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初中化学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为了适应教学的创新发展形势,坚持以多元智能化理论开展教学,是激发学生动脑、动手以及思维能力的有效对策,也是做好化学教学质量评定的基础。下面笔者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利用多元智能化理论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让他们通过实践主动参与探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健全他们的人格。

一、多元智能化理论的相关概述

多元智能化理论是由美国大学心理学教授提出的教学理念,它主要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智力情况、动手情况而得出的理论。该思想认为,人的智能衡量标准是多元化的,包括语言能力、逻辑水平、人际关系、自然观察水平、音乐节奏感、空间定位、身体运动等多种要素。每个人的这些能力都存在差异,综合表现出的智力情况势必也有较大的差异,根据多元智能化理论开展初中化学教学,完善教学策略,能够健全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

与此同时,该种理论内容还具有自身的特性,在教学过程运用中要注重理论的整体性,呼吁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强调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实践和开发水平,将智力的提高与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生产力进行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从而更好地利用该理论完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完善应用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多元智能化理论对学生智力提高,完善他们的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发挥这一理论的实际效用,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完善教学,基于该理论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1.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标准,也是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多元化智能理论将学生的智力开发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初中化学教师也要坚持发扬这一理论,制定严谨科学的教学目的,积极开发学生的智能水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放在首位。坚持理论知识与化学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然他们终身受益,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2.利用实验开展高质量教学

化学课堂最具特色的因素及其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突出原因,就在于它更加关注知识的实践性和动手性,多元智能理论要求下初中化学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恰恰是提高学生手动操作技术的关键。以往的化学课堂过于注重理论教学,本本理论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教学方式,带学生走进实验课堂,是多元智能理论思想能够发挥运用的关键。另外。通过实验教学,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实现思维的调动,看清化学变化的规律。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传授氯气性质的时候,就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画出氯原子结构图,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并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得到结论,实现能力的提高。

3.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多元智能化理论教学很重要的目标需求,化学知识用语言表述相对困难,不像语文知识具有那么丰富而华丽的辞藻,其实验器材、实验名称、化学术语也较多。提高学生的多元智能,就要积极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听、说、读、写上下功夫。具体而言,学生要善于聆听教师的讲解,听取其他学生的观点,能够利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化学知识的丰富内涵,总结化学现象和结论,动手书写化学公式、实验步骤等,从而为学生智力的开发扩展做准备。

4.使用多元化教学开发学生的逻辑智能

逻辑智能是多元理论最重要的智能之一,它关系到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力,关乎他们的推理水平,表现在化学之中就是学生化学元素换算、计算的能力,和一些复杂题目的推理探究水平。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这一能力,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通过比较、归纳、模型建立等方法建立实验课堂,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连续不间断的过程中开发智力,提升逻辑智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完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我国的初中教学不断创新,新课改理念深入推进,我国初中化学教师要有效掌握多元智能理论,并在其指导下实施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智能水平。具体而言,学校要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明确多元智能理论的积极性,通过实验开展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多角度、全面教学,训练学生听、说、读、写、逻辑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具备良好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苏香妹.多元智能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A].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04.

[2]黄剑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06,(04):39-40.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能力本位 化学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别愈发明显。部分学生入学前化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化学系开设的实验课,基本上沿用了综合性大学的化学实验课教学体系,即四大化学实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偏重于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验证,未能因生制宜,对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未形成更有力的帮助。对此,笔者认为,高职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当以能力本位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注意课程的实用性,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课程体系和学时安排,使其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功能更加相符。

一、化学实验教材系列化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能力本位和职业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将化学实验课程统一为“化学实验技术”课,在借鉴现有优秀实验教材基础上,按照实验技术的分类进行取舍、编排,即:定性技术、定量技术、分离纯化技术、合成反应技术、特殊实验技术。比如: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基本操作中的蒸馏、重结晶、萃取、色谱法等,归属到“分离纯化技术”中;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称量、液体体积度量及定量分析仪器操作都归属到“定量技术”中;物理化学实验中的热力学、动力学等可作为“特殊实验技术”单列。

化学实验教材的系列化编排突出了三方面特征:第一,系统性和完整性。化学实验新体系中的五项实验技术完全覆盖了原有教材中涉及的学习项目,可以保证实验技术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二,技术性和实用性。通过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合理取舍,优先选入与生产实际、岗位专业能力要求联系密切的内容,少选、不选或代之以新的实验案例,突出实用性,有助于培养毕业生的应用能力。第三,节省课时。以化学实验技术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能节省课时30%左右,这对于解决高职院校课时紧张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教学规范化

加强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必须坚持三个“规范”。

第一,课前预习规范化。化学实验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报告,对实验操作步骤、所用仪器及相关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能有效地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第二,操作过程规范化。要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规范,加强实验教学中的巡视,尤其要注意发现和纠正学生在玻璃器具使用、滴定分析、实验器材维护等基础实验操作中的不规范操作。同时要把好实验结果关,严禁学生篡改实验数据,蒙混过关,验收合格后方可允许学生离开实验室。这样可使学生端正实验态度,逐步培养起基本的科学素质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第三,实验考核规范化。实验考核是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应当转变以往只凭实验报告、课间练习评定实验课成绩的做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以客观地反映学生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如基础性实验,可采用课时成绩与操作考试综合评估相结合的评分方式,由学生抽签确定实验题目,在规定时间内(1.5至2小时间)完成实验操作,得出实验数据,再由监考教师评分。对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采用评语式评分方式,给出设计性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思考后提出实验方案并组织实施,以科学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报告,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

三、实验内容系统化

在依照实验技术为主线整合设置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应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设置实验教学内容,以能力本位为教育目标,遵循学生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由浅及深地开展多层次实验教学。

第一阶段,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基础性实验是实验教学的根本,是培养化学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没有基础或基础不牢,自然也就谈不上综合甚至创新了。因此,实验教学需要加强基础性实验的训练,使学生从宏观上对化学实验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学习,基本操作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第二阶段,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所谓“综合性”,是指实验内容、操作训练和实验技能应用等多方面的综合。融合多种信息的实验可以全面地培养学生对实验目标的理解能力、实验方案的执行能力及基本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物理化学实验中可以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其中包含有实验设计、仪器安装、冷剂配制、温差仪的使用及冷却曲线、数据处理等多项内容,需要试验者手眼脑并用,对检查和针对性提高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技能技巧都有着明显的帮助作用,使化学实验体现出专业特色,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有效对接。教师也可以通过“工业用水总硬度及钙镁硬度测定”、“自来水中氯、溴、碘含量测定”等贴近生活、生产实际的实验题目,提高学生仪器设备操作的规范性。

第三阶段,设计性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指导老师还可以提出实验课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探究钻研。

总之,为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和能力本位的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我们就要敢想、敢做,加大课程资源库建设力度,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对接,从方法、知识、能力多方面培养市场紧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团.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4).

[2]陈新耘.“两个零距离”的课程模式及其课程体系的建立[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篇5

关键词:化学实验; 能力培养; 教学方式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07-0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能力”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

一、高一新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能力现状

1.“措手不及”的实验起始教学

2012学年,又回到新一届高一,满怀喜悦地开始新的一轮化学教学,绪言课结束后,我就安排了学生实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本想,这节课结合CuO的制取,CuO对KClO3分解的催化作用探究,训练基本实验操作,可谓“形式和内容”都相当完美。我作了简要的实验原理分析和要求说明后,就放手让学生开始实验。可实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说是差到了极点,不要说“过滤”“蒸发”等实验不能完成,许多学生就连酒精灯、胶头滴管、量筒等仪器的使用都盲然不知。

2.学生实验技能与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首先,在当今的江苏高考模式下化学不计入高考总分,而只需要过等级,且初中化学也只占中考成绩总分中的60分,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学校、教师、学生都不再重视化学的教学和学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都比较薄弱,特别是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训练和实验技能培养就显得非常欠缺。

其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闭卷笔试为考试形式的现实下,以“传授知识为主,大题量重复操练”为特征的“应试教学”较为盛行。教师对实验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识不足,这样,势必将培养动手能力的实验教学加以淡化,甚至打入“冷宫”,学生的实验技能与能力低下也就很自然了。

最后,由于现在的农村中学教学条件落后,虽然省市有关部门加大力度增加投入,但也只能维持勉强做些演示实验,仍无法满足让学生做分组实验,所以导致学生在初中阶段几乎没有碰到过实验仪器,动手能力自然就会很差。

二、对策思考与实践探索

如何尽快弥补学生薄弱的基础,特别是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与能力,以适应高中化学继续学习的需要,作为学科老师所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的教学行为。我对教学计划作了及时的调整,先采取合理的教学安排和内容设计,通过一定时期的化学实验衔接教学,来补上这一课,并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加强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方法的实践教学

鉴于学生的实验基础,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初中实验基础知识强化,和集中式初中实验基本操作复习训练,特别是一些仪器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更应该通过多次强调和规范强化来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

2.规范学生分组实验课的要求与程序

第一,明确实验室常规:保持安静――不允许有嘈杂的声音发出;实验台面仪器药品要求摆放整齐、有序,并保持清洁;仪器药品用后随即放回原处,保持原样;注意实验安全――严格按规定进行实验,对有毒药品和危险实验要有明确的安全措施;实验过程、现象要详实记录,不能杜撰等。良好的习惯是形成科学态度的前提和保证。

第二,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预习,老师要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实验内容,复习有关化学知识,明确实验目的,熟悉操作步骤,掌握实验要领,做好预习报告。

第三,强化实验的指导与检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对个别问题实施个别指导,要求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或测得的数据,实事求是地作出分析和总结,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第四,强化总结与评价。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实验报告,让学生对所做实验再思考如何才能把实验做得更好,并尽可能对学生个体作出合理评价。

3.鼓励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

新版高中化学教材除了安排一定量的学生实验外,还设计有实验习题、选做实验和探究实验等,结合高中化学新课标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一定量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实验,如课外兴趣实验、家庭小实验、实验习题等。少量的规定实验,大多以鼓励为主,很多学生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从中获得了学习化学的乐趣,也提高了实验技能与能力。

三、实验教学的反思

第一,“化学实验引领学科教学”不应是一种教学方法,而应是一种教学理念;不应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而应是一种随时更新的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课型结构、操作程序应该是灵活多样,丰富多变的。以“实验创设问题情景的探究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要方式。

第二,“化学实验引领学科教学”,不是说以实验代替教学,也不是否定传统的讲授教学。不可否认,在现实的高考压力下,注重知识的接受与掌握,训练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依然是取得高考成绩的“法宝”。问题是,一方面,“科学的本质是探究,教学的本质是发展”,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培养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为了学生的现实发展,又需要知识的接受,解题的训练。两者必须兼顾,且尽量避免矛盾,形成统一。这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

时代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教育的对象也在不断地变化,教育的方法当然需要不断地创新。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条件下,实验教学就是为了跟上变化的形势,变化的对象而作出的必然选择,而“以实验引领的学科教学”更是新课程理念下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梁慧姝,郑长龙.《化学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