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发展范文

社会经济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经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经济发展

篇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

1、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

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其老龄化过程也不完全同步,就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其老龄化程度和趋势表现也不相同,同一地区各个民族老龄化程度和趋势也不尽相同。所以,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情况十分复杂。

具体来讲,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我国一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低,人口年龄结构还处于年轻型。青海玉树自治州1982年老年人口比重为6.10%,1990年为5.81%。而根据1990年——2050年青海人口老龄化预测,2000年全省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4.62%,2005年为5.64%,2010年为6.38%,2050年为14.46%。(1)。从2000年四川民族地区年龄构成看,人口年龄结构大多处于年轻型。例如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分别是5.12%、5.36%、5.48%。(2)有的民族地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镇的水平,这可能与乡村少数民族年轻人口流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城市打工和做生意比较收益的刺激,使农村有较高文程度的青年移居到城市等有关。

第二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我国少部分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惯性等影响,还处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四川德格县更庆镇城区人口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属于年轻型人口,而农村的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则达到了成年型人口,所以,从全镇总体看,应该属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3)

第三种类型,有的民族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很早进入了老龄化阶段,1995年广西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6.61%,1996年为7.06%,1997年为7.62%,1998年为7.52%,1999年为7.95%,2000年为7.12%。由此可见,广西是在1996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行列。(4)新疆石河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也基本进入老年型。20世纪80年代至今,石河子地区200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达11.70%,2003年已升至15.43%。因此,石河子地区已步入老年人口社会,而且呈现逐年递进上升的趋势。(5)

贵州黔东南州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具有代表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3万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突出的表现为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逐年增加,到2010年将达到53.09万,其老年人口系数也将达到12.7%。(6)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具有较大差异性。从发展趋势看,人口年龄结构进入或即将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而人口年龄结构未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也必然发展到老龄化阶段,而且这个过程发展很快。所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影响分析

1、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民族地区国民收入分配及再分配、投资、消费、储蓄、税收、财政支出带来相关影响。

第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赡养功能的发挥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必然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不足。同时,民族地区老龄化加快,使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增加更沉重的负担,也必然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代际关系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又必然使民族地区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增加,从而对在职人员收入产生影响,也必然加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民族地区农村老人子女负担,从而导致两代人利益分配的矛盾。

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就可能增大民族地区反贫困难度。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都会对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第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传统伦理和社会心理产生冲击。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渐形成了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就形成了家庭“养儿防老”、“养儿送终”的道德理念,也深深扎根于民族地区各民族人们心里。然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老人和子女心理受到冲击,也会使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整个社会心理受到冲击。

2、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也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某些积极影响,比如它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对出生率也会产生影响,对可能对推动教育水平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积极作用。此外,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可以促使民族地区老年市场形成和老年产业发展。

由上可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从多方面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但从长期趋势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三、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和对策措施

1、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民族地区突出的“未富先老”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路径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

2、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一,转变观念,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制定科学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保持民族地区人口稳定适度增长。

民族地区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人口老龄化发展很不平衡。加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一旦进入老龄化,“未富先老”必然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对民族地区稳定与和谐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未雨绸缪,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

第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缓解“未富先老”带来的巨大压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民族地区经济不发展,就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对经济本来就落后的民族地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重要和急迫。

第三,确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养老模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一方面,要发挥家庭养老为主的功能,贯彻“以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城镇,国家和企业要承担养老责任,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在民族地区农村,推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要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保险等,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等项目以及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第四,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的老年服务体系,加强机构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

必须加大民族地区城市和老有所养,农村社区环境、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和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加强其硬件、软件建设,使民族地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可以变人口压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可以带来经济社会效益,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此外,弘扬少数民族传统的孝文化,构筑符合民族地区老年人生存的社会伦理环境也是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有其自身特点,而且发展迅速,已给或将给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面临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同时,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针对民族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从而为民族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时正中.青海高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J],西北人口,1994(4);

[2]、四川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四川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3]、蒋彬.四川藏区城镇化与文化变迁——以德格县更庆镇为个案[M],巴蜀书社,2005;

[4]、陈喜强.人口老龄化如何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去影响广西的经济?[J],百家言,2002(11);

[5]、杨晓熙、刘平等.石河子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12)。

[6]、贵州省黔东南州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黔东南人口的现状与未来》第82页,巴蜀书社2004.

篇2

关键词: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经验;中国

Abstract:Theenvironmentan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ftherelationshipbetweenveryclose.Ontheonehand,economicandsocialenvironmentisanimportantconstraintontheotherhand,the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ntheenvironmentandimprovethedemandisalsoofgreatsignificance.Alongwiththeprocessofhumandevelopment,environmentaldegradationissuesarereceivingincreasingattention.Forboththecurrent,suchastheUnitedStatesandotherdevelopedcountries,stillarisingstarsuchasJapan,SouthKorea,ChinaTaiwan,aswellassomedevelopingcountries,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willhaveexperiencedtheenvironmentalproblems.Havehadtheexperienceandlessons.ThisisChina''''smodernizationprocessisaveryimportantreferencevalue.

Keywords:environment;socio-economic;developmentexperience;China

引言

环境是1定历史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特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逐步被认识的。环境问题也是逐步被认识、重视和解决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而转向对于环境的关注。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生态发展”的概念;1980年UNEP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关系的讨论会,指出这4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互相制和互相促进的,新的发展战略就要处理好这4者之间的关系。1982年2月,《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1982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特别会议提出了新“环境”概念。1992年6月《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发表。到目前环境问题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关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幸福和未来。

1、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1.环境问题

人和自然环境是1个复杂的对立统1整体。1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1部自然环境发展史。自然环境创造了人,人又改变自然环境。人以其社会活动影响和改造自然环境。人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以维持其生命过程。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活动是1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强有力的因素。当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时,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共同优化,反之,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不能协调时,将导致外界环境的恶化,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代大工业建立之前,环境对于人类作为1种自然界无偿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着,环境问题只是在大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为人们认识。

1.2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普遍性

从大多数国家现代化过程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环境问题。

19世纪80年代,美国第1次意识到自然界赋予的公共环境产品已相对稀缺。在城市中,饮用水也不能免费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业废物的排放问题被提到了议会。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开发的10年”的60年代,韩国的经济出现了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但同时,以“汉江污染”为代表,韩国的环境、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本于战后50年代中期,经过经济恢复之后,进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长9.8%。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业,这1时期的产业技术整体上具有“重、厚、长、大”和高资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规模经济加上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害大国。

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取得了1定的发展后,被称为“富裕中的贫困地区”。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近年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同样出现了环境恶化等问题。

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经济的增长都出现了环境问题。无论是美国这样的先发展的国家,还是日本、韩国这样的后起之秀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而1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在目前的初步发展中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不能不令我们警醒1.3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3.1.由于认识不足。

由于人类缺乏对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之间的关系的正确把握,认为资源环境的无限供给性,所以往往单纯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安排活动,这样不可避免会打破人与外界环境的均衡,导致环境问题。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当然后起的工业国家也在1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问题。

1.3.2.从人类的效用偏好分析

我们可以把1切可以给人们带来效用的物品分为环境和非环境两类。由于人类存在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当环境物品非常丰富时,人们对其的边际效用接近于0,而对其它非环境物品的边际效用很大,所以人们往往选择牺牲环境来生产其它的物品,直到两者相等。而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牺牲环境超过1定的限度,就会引起环境问题。这在所有的国家都得到了体现。

1.3.3发展过程中1些客观限制

在发展初期,由于技术等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另外,由于人口等1些原因也会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问题,如印度等国家。

1.3.4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1方面,由于国际分工问题,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能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出口初级产品,并接受1些有污染的国外企业。以获得发展。

另1方面,发达国家可以将1些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搬到发展中国家,这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造成破坏。

1.3.5制度失灵

包括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市场机制可以被理解为配置资源的制度。由于现实的市场中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备等问题,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导致1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政府由于不恰当的行动或缺乏行动,也会导致1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2、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治理过程

2.1.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和治理过程

在当时的开发年代,包括发达国家都未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问题为世人所关心,主要在1972年如开联合国环境大会之后。

美国1899~1948年期间,环境污染在美国尚未成为全局性问题,加上联邦政府的经济实力有限,因此,在这1时期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力。管制职能主要靠地方政府行使,且侧重于水资源的保护。从整体来说,各个地方的政策成效很不平衡。1948~1970年时期,1948年颁布水源污染控制法,联邦政府开始真正介入环境保护。1970~1980年时期,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取得成效。1972年颁布了净水法。由于财政经费充足,加上美国各界对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环保

手段大大强化,进1不提高了环保系统各层次措施的协调配套能力。但是,巨额环保开支成为美()国财政赤字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严厉的管制措施对整个经济也产生了1定的副作用,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极大关注。

韩国60年代开始“汉江奇迹”,那时,工厂的烟尘被称为“繁荣的烟尘”。人们陶醉于经济的发展之中。在经济增长至上主义的时代,虽然也有1部分舆论强调环境意识的重要性,但占压倒多数的立场反倒人为经济增长才是维护环境的先决条件。只有经济增长国家和个人才能富裕起来,只有富裕了,才能维护环境。进入70年代,由于经济增长1边倒政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暴露,国民也开始切实感受到,经济增长和环境,大体上处于“相抵消”(trade-off)的关系,这时环境问题得到重视,政府和民间都开始行动起来,但力度还不是很大。环境保护的社会意识到了80年代末,才开始初见成果。到了90年代,环境意识在国民之中极大高涨起来。但韩国的环境保护,总的来说仍只停留在“改良主义”的水平上。

日本和台湾也大致经历了相似的过程。所以我们分析,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是1个“试验和失误”(trialanderror)。从环境无知的阶段,到环境认识的模糊阶段。然后是知到行的过渡阶段。最后达到环境保护的官民共同行动阶段。

2.2.治理和管理手段、方式

美国环境保护的具体政策措施是多层次的。就整体而言,其特点是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主,辅之以1定的经济手段。主要有:1、直接的行政管制2、自愿管制3、责任赔偿制4、污染税制5、津贴制等。

日本现在强调的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首先在法律和有关政策、计划中明确社会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第2,把环境考虑纳入政府的政策、计划和重在公共项目。第3,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综合决策。第4,日本民众和NGO的参与及其综合决策活动。

台湾的对策有:1、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保护自然环境。2、对城市与重点经济区、工业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3、推行“清洁生产”。主要措施:1、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正常机制。2、较大幅度地增加环保投入,积极治理污染,加快环境保护建设。3、加强以立法为中心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完善法规,强化法治。4、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促进污染处理。

从这些国家治理和管理环境的手段、方式来看,都强调了政府的干预。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各个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在具体的行动中不尽相同,有各个国家的特色。

3、对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参考意义

3.1.必须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如资源禀赋,人口众多等问题。

从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国家,其资源禀赋不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同样,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式上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采用适合我们国情的环境策略,处理好我国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2.采取适合于我国国情和地位的政策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大问题。我们应当结合国情和发展阶段,将环境问题放在发展的进程中加以解决。综合处理环境和发展的关系。

3.3.注意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即包括有效的利用市场机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利用市场机制方面可以参考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管理方式。在目前应注意发挥政府的作用。1方面,加强立法和执法。用行

政管制手段,通过国家权力强制执行,以禁止、限制或要求经济主体的特定行为。如最低技术标准、排污限额或指标。另1方面,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创造1定的刺激方式,将资源环境的成本纳入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从而间接地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如排污收费、污染税、生态环境补偿税、财政补贴、排污权交易等等。

3.4.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也即在决策过程中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从决策开始就要在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使3者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

3.5.政府和民众1起行动。根本在于人们的效用偏好,人们真正认识和感受到环境对自己的效用的影响。

3.6.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些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中,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那就是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目标上,追求单1的经济近期高速增长逐渐转换成追求近期与长远相统1、经济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路径上,主要依靠拼资源、上规模扩大生产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内容上,应该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夏光等,《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金炯国,《经济发展过程和环境问题:现代韩国的经验》,《当代韩国》第4期,1994,

张俐萍,《美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外国经济与管理》第10期,1994,

张茂法,《论台湾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1995

篇3

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坚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1]这深度分析了资源环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资源环境危机的有效方法,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生态型社会的良好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产生与内涵

1.气候变化催生低碳经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目前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人类在过度开发自然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灾难性气候事件频发以及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灾害。面对这些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共同的主题。如何应对气候变暖,英国首先给出了其独特见解。2003年,英国政府在其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目标,即: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到2050年建立低碳经济社会。2008年,当第35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被联合国设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时,“低碳经济”已然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选择。

2.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从广义上讲,是要协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应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出发点;以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为目的;以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以及为先进技术的应用和输出创造机会为目标。而从狭义上说,低碳经济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的造成的影响。但是,单纯地将“低碳”经济理解为“无碳”经济的观点是错误的。二氧化碳不仅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而且在灭火、冷藏食品、人工降雨、制作饮料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完全的“无碳”经济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假如“设定自然系统(大气圈)客观地存在一个最大可容纳的二氧化碳含量,要确保气候不至于逐渐变暖,人类经济活动累计排放的二氧化碳必须始终小于或等于最大可容纳的二氧化碳含量,否则,气候变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2]由此可见,只要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高碳”经济与低碳经济也可以并行不悖。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不等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全部内容。

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基础的,那么,发展低碳经济是否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首先要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自然环境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关系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并没有将自然经济纳入其研究范围,认为自然环境只是为经济活动免费提供可利用资源的供应系统。由于自然资源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进行价值交换,因此并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吴易风教授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分析得出结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不单纯是生产关系[3];马克思对生产方式的研究包括了对自然资源配置的研究,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下有着不同的配置方式,不存在超历史的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定义,“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将自然环境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为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虽然没有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给出系统分析,但是,在他和恩格斯的自然力思想中很早就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只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因为它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5]这一观点明确指出自然资源是构成生产力要素的重要基础。因此,自然资源是通过促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另一方面,恩格斯指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6]揭示了灾难性的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因此,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3.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环境的清洁也是一种资源,污染了环境,就等于“消耗”了清洁环境。价格、替代品和技术进步对清洁环境的作用与对其他资源的作用是相同。“如果排放污染物是没有成本的,那么,生产者就没有限制排放污染物的激励。但是,如果污染环境存在某种价格,那么,生产者将设法寻找到某种方式,以替代污染物的排放。排放污染物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就越有积极性去研发限制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和途径。”[7]因此,在生产中加入环境成本,不仅可以节省资源、保护环境,还能起到提高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三、低碳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低碳经济倒逼技术进步

低碳技术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是一种倒逼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技术发展带来低碳经济”,只要突破了技术问题,低碳经济也就自动发展起来了。其实,这完全颠倒了低碳经济与技术进步的因果关系。先进技术的发展一定是为了适应某个预先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技术进步总是滞后于所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的。纵观历史,只有当人们不满足于当下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时,才会通过发明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满足人们新的需要。事实证明,当下运行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极大挑战。为了挽救濒临枯竭的资源、恢复碧海蓝天,人们提出了更高一级的,更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新需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而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因此,低碳经济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必将是前者倒逼后者的关系,并且这种倒逼机制是低碳技术发展的强大原动力。

2.低碳经济模式的优越性

传统经济学认为,劳动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手段改造自然来获取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要素的过程。高碳经济模式是将支持经济活动的四种基本资本中的人力资本、金融资本、人造资本结合,改造自然资本来获得各种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要素。对比低碳经济和高碳经济的理论模型得出:假设将人类全部的经济活动抽象为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低碳经济模式下,在对自然系统向经济系统(社会在生产过程)输入可用资源的认识中,首先,加入了对由经济活动产生的不可转移消化的废弃物(抽象为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从正反两方面重新理解生产和消费过程。其次,提出了自然资源和自然承载力的有限性问题,自然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并不是不可耗竭的;自然系统能够承受的污染也是有限的。最后,给出了低碳经济模式下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当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自然的最大承载力时,社会在生产过程的实现条件就是“马克思关于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当其已经逼近自然系统允许的最大排放量时,还必须满足生产和消费活动必须是二氧化碳零排放,否则社会在生产过程就不能继续。低碳经济模式展示了劳动对自然系统的破坏性,也不再将生产力简单地理解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3.低碳经济的实现形式

篇4

为了使围场的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必须本着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土和自然资源的原则,结合当前农村产业化建设和企业改革的有利时机,制定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围场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相应地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科技、教育等行业主管部门,也要编制行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切实做到统一规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行各业协调发展,避免单打一,孤军作战。尤其是对较大的新上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全面的勘查设计,开展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召集有关方面的权威人士进行全面的科学论证。对于举足轻重的重大项目,完全有必要进行全县范围的在讨论,听取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同意见,进行全面论证,尽量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无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搞影响生态平衡的工程项目,更不能搞边呈报、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的“四边工程”。并根据社会、经济、自然和市场需求,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合理利用物质流、信息流、科技流、妥善调整处理好农、林、牧、工、商、贸、科技等诸业之间的比例和发展重点,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情况下,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企业和涉农企业的改革,推行普及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地提高农业和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当前侧重发展林业,以林草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如果在既无草又缺肥缺水的情况下,盲目追求牲畜数量,必须出现夏恢复、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俗话说的好:草肥水美则牛羊壮。所以,大力发展林业是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林草发展了才能为牧业提供充足的饲草和水源;林业牧业发展了,也就为发展农业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农业、林业、牧业的发展,也就为发展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条件,进而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促进全县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2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推进经济知识化、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知识化、产业化、市场化转化的变革时期。围场地处塞外,曾是清代著名的皇家猎苑,开围较晚,科学文化水平比较落后,围场的农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计划有重点,分期分批地建立生态户,生态示范园区、生态农林场、生态村、生态乡、生态镇、最后把整个围场建设成生态县。在产业化方面,应在玉米、土豆制种、时差蔬菜、水稻、麦菜两茬等高产高效产业、小杂粮、山野菜、时差菜、林业及林副产品、山野味、土豆加工、牛、羊、兔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大做文章。在市场建设方面,依托棋盘山大牲畜市场和四合永、腰站蔬菜批发市场,加快市场建设步伐,特别在畜产品较多的西三区建立牛、羊、马、驴、骡综合交易市场,同时市场所在地乡镇政府、乡镇经委要与工商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对外宣传,在国际国内增强围场农产品、畜产品、土特产品的知名度。通过县外贸部门和赵海楼、刘景文等养殖大户强化出口,将围场农产品、土特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3林水结合,强化林业与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在山区,它不仅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原料,还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防汛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能。同时还能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人类的愚智,在绿色植物面前分得十分清楚,你掠夺它、毁灭它、大自然就会对你和你的子孙后代进行无情的报复:你管护它,珍惜它,它就让人们和你的子孙后代受益。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必须把绿化和保持水土放在重要地位。林业与水利的有机结合,是振兴围场经济的基础条件,林业水利上去了,围场经济也就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水利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与人类息息相关。水利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全县8.1万公顷耕地中公有1.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6.9%,83.1%的耕地仍然是望天收。因此,水是制约围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围场的水利事业,必须大力开发利用围场水资源,为农业业和国民经济服务。重点建设三种类型的水库;一是森林水库。利用林草涵养蓄积水源,进而平衡河川迳流量,变季节性河流为常年性河流。二是工程水库。通过修建小塘坝、中小型水库拦蓄大气降水,以满足工农业业生产的需要。三是土壤水库。通过修水池、水窖、鱼鳞坑、水平沟、梯田、条田、台田储蓄雨水和不失时机的进行引洪淤灌、春灌冬灌,尽可能的让土壤多储存水份,以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如今围场每年约有0.7-1万公顷土地利用冬季固体水库蓄水进行冬春灌,效果非常好。

4深化畜牧业改革,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围场的畜牧业,一直是沿袭着传统的经营方式,长期以来在草场建设上重使用,轻建设;在养殖上重数量,轻质量;在经营上重发展,轻管理,忽视了对草场的保护与建设。围场草场产草率和承载率均比较低,每公顷草场年出肉率公11.25公斤。而一些先进国家,每公顷产肉率最高450公斤,最低的也是220公斤,是围场每公顷产肉率的20-40倍。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科技含量太低。所以必须普及和推广适用的养殖技术,强化提高饲养管理水平,调整优化好畜群结构,引进和改良牲畜品种,进而提高围场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5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围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

据统计调查表明,全县29.6万名从业人员中,仅有1.2万名为高中和中专学历,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95,而大专以上的仅116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0.04%。也就是说,围场农场从业人员中,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6.01%。农民科技人员全县939人,占全县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的0.32%,全县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的2078人,占全部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的0.7%全县非农业乡镇企业人员素质也不高。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为1599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8.4%初中文化程度4890人,占56.4%小学及以下文化的2182名,占25.2%。初中和初中以下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1.6%在美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大学学历占46.5%,中专点44.6%小学为8.2%,文盲和不明学历占0.6%。目前,围场国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围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纵观古今,国家的兴亡,事业的兴衰,事业的成败,核心问题是人才。为了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要使用现有“显人才”挖掘“潜人才”;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利用县职教中心、县技校、县党校、县农广校、县电大和乡镇夜校以及社会学校培养好18-30岁的从业人员,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全县30岁以下的农民每人要掌握1-2门实用生态技术。对已毕业的初中生,县教育、人才、劳动人事以及农业、畜牧、水利、乡镇企业、科协、科委等部门要统筹按安排,分期分批的进行生态和环保专业技能培训;对在校的中学生要在乡镇初级中学的基础上,增设半年到一年制的技能培训,提高初中毕业生走上社会的实际工作能力。只有农科教统筹,正规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短期教育与专门技能培训结合,才能从跟本上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只有全民生态、环保等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围场经济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6结语

篇5

如何合理地协调地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从政府角度出发,首先,要做好地质灾害的调查和预测。地质灾害预测除除技术手段外,还应有经济研究内容。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经济评估,可以有效地掌握地质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并且有充分地时间来避让地质灾害。其次,完善地质灾害检测系统。用科学的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检测预防,建立必要的群测群防体系,设立专门的监测部门,并通过开展综合研究,提高地质灾害检测的准确性,将地质灾害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第三,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由于自然规律或人类活动而发生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及时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一步增强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总之,经济发展始终贯穿于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估、预防和治理的全过程。对地质灾害不同阶段的经济投入可由政府负责,运作方式为市场化,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的关系。

2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以山东半岛为例

2.1山东省自然地理状况

山东省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全省面积约为15.71万平方千米,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内陆地区优越。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全省光照充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山东省也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大省,矿种齐全,储量总量大,储量丰富。其中金矿、石膏、自然硫等8种矿产列我国首位,全省各种矿产资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奠定了有力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山东省也是我国能源基地之一,全省油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电力资源充足,据统计,2010年底全省发电量达到3091亿千瓦时。总之,以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突出的地质矿产资源为山东省乃至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2.2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采取了多重促经济的政策,先后向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派遣经贸团,大力加强与国外发达城市的交流合作,吸引外资。此外,山东省还大规模地与日韩以及欧美企业的驻华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邀请他们参加各种商谈会和展示会,加强交流,随时了解投资动向,改善外资企业的投资环境,扩大企业服务。这些创新性的政策,给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发展,完善了整体的经济格局。山东省的发展同时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其他省市提供了发展空间,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2.3山东省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在遵循经济发展的运行规律同时,要按照自然环境规律进行协调,全面考虑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在确保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将自然资源和地质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进去,三者科学的调整,相互协调,最终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数据查阅文献,我们了解到:山东省的东营、淄博、潍坊和日照地质生态环境质量问题显著。因此,未来在决策中,就要提高这些地区的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而相比之下,威海、烟台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今后应重点发展。经济发展方面,青岛市近几年发展快速,而日照、潍坊等地较慢,威海、济南、东营、烟台和淄博等地发展平稳。为了实现山东省各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就要协调好经济与地质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在城市建设当中,不仅以经济发展为目标,还要遵循地质生态环境规律,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作为一项基本准则,科学地调整好发展与保护的步伐,及时预测地质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确保可持续发展。

3总结与展望

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民商法;发展;价值体系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经济结构和社会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浪潮之中,民商法的社会地位日益凸显,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我国政府部门也为了迎合经济发展趋势而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民商法律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如《侵权法》、《合同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民商法只有努力迎合时展的需求才能以从容的姿态和宽容的精神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难题,为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因此,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价值体系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安全与效益原则成为民商法追求的基础价值,尤其安全性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在传统的民商法体系中,安全性原则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只作为其他体系的派生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使得经济发展环境和交易环境日益复杂,民商法的经济价值必然会得到充分的重视,也必然会迎来一个经济发展高峰。现代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的发展给商品交易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经济交易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民商主体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平台或是第三方交易软件进行资金交易,这就给商业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正因如此,民商法中的安全性建设得以凸显,这也给我国政府和立法部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另外,新时期的民商法价值体系包含自由、平等、公平、安全以及效益等,其中效益与安全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平衡这两个方面的价值体系是摆在立法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和法制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三、经济社会中民商法的变化

(一)民商法内涵的变化

现代经济发展赋予了民商法新的内涵和意义,更加注重安全性与效益性,这是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的必然选择。传统的民商法体系中安全和效益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且安全原则涉及的范围较小,仅仅局限于支付环节的安全性,相对的信息构成较为简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商法的建设重点开始向安全性与效益性转移,现代法制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首先,互联网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破了传统交易形式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扩宽了民商法的主体范围,使得经济活动更加自由。其次,网络和市场空间更加开放,人民获取信息的范围更加广泛,从而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最后,网络技术大大加快了新闻信息的传输速度,交易双方可以不必再进行当面交易,一切交易活动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无疑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民商法内涵的变化是适应时展的重要体现,拉近了民商法与人民生活的距离,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民商法原则的变化

社会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民商法原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安全原则、平等原则和效益原则三个方面。安全原则的变化赋予了民商法更深层次的内涵,同时安全原则也是一切经济活动必须遵守和保护的原则之一。尤其是现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交易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确立了安全原则在民商法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有序进行,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平等原则也是民商法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民商法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技术平等、媒介评等和实施平等,主要目的是保护交易双方在权益和义务方面的平等,维护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一直以来,公平和效益问题的统筹兼顾是民商法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适应时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公平与效益原则的充分诠释,只有不断实现民商法体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促进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四、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发展

(一)拓展了民商法应用范围

一个成熟的民商法律体系都是针对现阶段的经济活动而言的,具有内在的完善性,因此其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但是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给予了民商法新的内涵,促进了民商法在原则上的变化,也促进了民商法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首先,民商法应用范围的扩大体现在信息库专用权的变化上。在现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交易双方信息的收集与开发是促成民事商业活动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对民商经济交易活动的信息库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团体和个人给与一定的民商事权利,并对其劳动成果进行保护,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信息库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就是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其次,民商法中的域名专用权的定义得到进一步明确。域名就是计算机与网络世界连接的虚拟地址,不仅可以方便用户访问自己的账户的信息,且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网络经济的一个标志符号。因此可以这样说,用户得到了域名的使用权也就得到了该域名的专用权,法制建设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民商法中域名使用权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应地整合。

(二)拓展了民商法的调整对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提升了网络世界的开放性,使得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宽阔,并为经济交易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价值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表现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且信息本身的价值已经成为具有非凡意义的现实主体,这是由信息具有的财产相关性和人格利益相关性决定的。基于信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应该在立法过程中予以体现,并将信息库专用权、版权控制权等涉及到交易主体双方利益的信息联系纳入到民商法调整范围内,拓展民商法的调整对象,实现民商法的跨越式发展。

(三)民商法将实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民商法作为调整民商事活动中交易双法权利和和义务的一个有机体,其立法和完善应该以当今民商事活动中的发展现状为主要研究主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都有机的联系起来,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全球的经济活联系日益频繁,各个地方的民事活动更具共同性和普遍性,应该制定统一的立法和执法标准,保证全体的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不受损害,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保驾护航。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民商法的价值体系、执行标准等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统一,这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的必然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民商法在现代民商经济活动中占有突出地位,应该受到国家立法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民商法的完善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应该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探究新时期民商法内涵和原则的变化,加强民商法的建设,为民事经济活动提供更加全面的制度保障,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少华.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2,08:16-17.

[2]于婷婷.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才智,2014,33:256.

[3]蒋梅.十后我国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5,12:17-18.

[4]陆航.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研究[J].商业文化,2015,15:179-180.

篇7

关键词:艺术设计 社会经济 生产力 关系

一、 艺术设计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的产生而产生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

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艺术设计的历史之河也从这里发源。当人类的祖先把一块石头敲打成用来切割和砍削的石刀时,最早的设计活动就开始了,这把石刀就是最初的设计产品。这种工具的创造首先符合实用目的,同时也顾及到了用起来方便、省力,以引起主体的。它的制作过程具备了设计所要求的从预想、选料到加工成型等必备过程,它的功能和形式结合于一体。最早制作劳动工具如石斧、石刀、弓和箭的原始猎人,是人类第一批设计师。

工具的制造是人类自我革命的开始,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族类的根本。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史前艺术品,差不多都是与人的生活最紧密相联系的工具和食用器。这些就是我们人类早期之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于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的科学文明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也越来越科学化,其技术性也越来越高,艺术设计逐步成为了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成为了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手段。

二、 经济属性贯穿于艺术设计活动过程的始终

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是它区别其他艺术活动、手工业的首要特征。人的相互关联构成复杂的社会,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必然导致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艺术设计通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像其他社会生产力一样创造社会的物质文明。

1.经济因素在艺术设计的不同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

从设计到实现设计的全过程中,经济因素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1)设计观念的产生阶段:艺术设计需要把握设计物由过去到未来形成发展的种种相关因素,然后以创造性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使之成为崭新的设计方案。其中的经济因素体现在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市场需求预测以及新方案的经济内容评估等方面。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是设计观念产生的基础。(2)设计的实施阶段:设计的实施过程指的是设计方案由图纸到生产为实体的过程,对于设计来说,是实际制作的过程。设计在真正付诸实施的过程中,从设计物的试产、批量生产和专利保护等方面均受经济因素的制约。(3)设计的实现阶段:设计物最终要推向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销售来实现的,当设计物作为商品投放市场,设计师应当及时调查市场反映和销售效果,综合反馈信息以改进产品设计和进行新的设计构思。其中,经济因素不仅体现在设计物的综合经济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而且作为改进更新已有方案和促成新的设计方案的产生基础,经济因素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23年,现代设计之父格罗佩乌斯将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育理念“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传播到全世界,使设计终于打破艺术桎梏解脱出来。而在经济与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提倡“设计与经济的结合”,设计必须服务于经济。

2.艺术设计通过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来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

设计具有强烈的超前性、预测性。“设计”这个概念在许多场合中,也往往被“策划”等术语代替。这意味着设计与艺术、手工艺活动都不同,它更偏重于事前的过程。在整个市场营销的组织中,设计占有引导性的地位。“设计生产销售使用”这四个环节中, 设计不仅在时间上先于生产、销售活动, 而且设计的市场定位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两者的成效。正因为如此,设计前的活动往往比设计本身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如设计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包括对厂家、消费者、竞争对手、媒体的详细调查;调查之后的数据要加以统计分析直至最后提出成文的方案、策划报告;并且还必须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的思考必须高度理性化和高度专业化。科学地进行市场潜量、市场占有率及需求预测,把握设计物实现为实体后在市场中的作用和价值体现,能够使新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更加准确地适应未来市场,并且通过预测可以得到提高和创造设计物附加价值的理论依据。

三、 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繁荣的基石

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有艺术文化的繁荣。从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来看,现代设计的起源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是劳动的分工,其二是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低消耗成为可能。艺术设计的每一次飞跃和进步,都处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首先,因为社会经济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质性功能,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和审美,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知识经济是继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的直接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艺术将成为人类十分主动和相当自觉的一种行为。大至建筑、环境、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小至食品、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总之,人类一切生存空间、物质和生活方式,都要经过精心而富有创意的设计。人类将生活在一个经过了设计并不断被设计着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也就是说,在这个新世纪,设计本身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将成为一种历史沿革的文化。知识经济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时代的变革,经济形态的变化,为设计艺术的创新发展将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设计艺术也必将以自身更为完善的运作体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2.艺术设计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腾飞的翅膀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满足人的需求。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欲望和要求称为需求。按照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艺术设计的市场取向就是以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为目标的,它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其次,艺术设计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作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总体来看,这种设想和筹划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艺术设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立或制定专门的工业设计部,把设计业作为国家经济整体的一部分。二是以原东南亚“四小龙”为代表, 政府直接参与设计的实施。其目的是把设计作为国家综合性经济改革的一种手段,如通过调动本地工业的多种资源激发设计,以便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三是以日本为代表,日本千叶大学著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领先一步的工业设计;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这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腾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各个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来看,“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设计就是经济效益”的说法并不过分。艺术设计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反映,它强调创造性与个性,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通过艺术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中国加入“WTO”已经成为现实,我国的经济运动模式和产业结构更新也将因此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中国的设计产业发展迅猛,且设计产业是伴随着经济不断成长起来的,特别是知识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设计产业的适时性、前瞻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现在或未来,艺术设计都会以强大的推动力和自身优势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中,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

[2]徐晓庚《现代设计艺术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09

[3]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09

篇8

从2007年到2012年,广西地区的生产总值在短短的5年中,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8%,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财政收入的提高。除此以外,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金融结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等多方面多出现了平稳快速的增长,最多的年均增长为51.9%,最少的年均增长也达到了18.3%。这种经济数据的增长和翻番,说明了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良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市场前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省市官员的管理下,企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保障和基础。通过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在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为社会贡献了GDP,促进了广西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随着一批大型工业园区的建成,广西地区在冶金、石化、机械等关系到人民生活的产业上逐步发展和壮大,通过自主创新,打造出一批行业内领先的企业。通过道路铁路的建设,为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桥梁,圆满完成西气东输等国家的战略实施建设。由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广西地区的农牧业是支柱型产业,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农牧业的发展并没有减弱的趋势,相反,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产品的质量和销量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除此以外,广西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结合了文明生态的理念,通过技术上的支持和产品上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造福于子孙后代。

2.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及其选取原则

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能够充分反映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而评价指标在不同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要合理的选择评价指标。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系统性和全面性,评价指标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的总体状况,满足系统论的有关观点;第二,客观性和可比性,评价指标应排除主观上的干扰,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保证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客观性,提高指标的横向可比性;第三,科学性和可行性,指标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又要和当代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

3.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因子分析

3.1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伴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分量分析法也开始不断发展,逐渐健全和完善了因子分析法,为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因子分析法是利用数学公式,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在运用因子分析法时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确定具体的因子模型,只有确定了因子模型后,才能分析全部变量和变差,从中确定公共因子的作用大小,分析变量和变差之间的联系,这往往通过公共性大小就可反映出来。因子分析法能多元分析法的延伸,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做到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的步骤如下:

(1)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因子分析法是对相关矩阵进行的数学处理,必须将原始数据通过矩阵的方式反映出来。比如现有A个地区,B个评价指标,于是在建立原始数据矩阵时就需要建立 这样的矩阵。

(2)对原始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常用的转化方法有Z-scorc法。

(3)求出标准化矩阵的相关矩阵R。

(4)对相关矩阵R求解特征值,然后根据所求解的特征值确定相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

(5)计算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利用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主因子的个数,根据每个主因子的信息贡献率确定相应的特征数,其大小由指标间的差异确定。

(6)说明因子含义。

(7)估计因子总得分值。

(8)计算总因子得分估计值。如果总得分越高,则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越好。

3.2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子分析简要计算过程

对广西地区的经济数据分类计算和整理。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利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R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如下表2所示。通过表2,我们可以得到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三大特征根,它们分别是6.665,1.755,1.026,选取这三个特征根时,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5.871%,满足了累计贡献率达到85%的原则,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对主分量编号,分别为F1,F2,F3,针对这三个主分量,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然后对各个因子载荷进行有关处理,比如在结构上进行简化,这样经过处理后的载荷因子在反映数据时更加明显和清楚,在提高简洁性的同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在表3中,主成分方差分布在0.725到0.941这个区间内,而主因子能够对这个分布情况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在主成分方差和主因子之间建立了联系,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能够及时对数据进行检验,保证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的效果。

将主因子对应下的数据和变量数据相乘,就可得到主因子的得分,分别计算F1,F2,F3的得分。然后根据各因子的信息贡献率,确定相应的加重全数,这样得到的分数就是综合因子得分,减少了因子之间因差异性造成的分数差距,提高了总得分的科学性、合理性。计算公式如下:

F=0.706F1+0.186F2+0.108F3

通过这个总得分的计算公式就可计算出因子得分和K-means聚类,为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3综合评分简要分析

综合总得分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表4,可以看到南宁市的总得分最高,而贵港市的总得分最低,由此可见,对于广西地区来说,南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最好,而贵港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分类的标准是严格按照综合得分的高低划分,在第Ⅰ类中只有南宁和柳州两个城市,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南宁的发展受到了格外的重视,而柳州是重工业基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在第Ⅱ中,都是新兴城市和旅游城市,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第Ⅲ类,虽然具备发展潜力,但是发展步伐较上面的城市来说不是很快;第Ⅳ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其他城市相比存在不小差距,应找到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的全面、快速、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

4.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

4.1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梯度有所变化

在广西地区,传统观念一般认为有三个社会经济发展梯度。第一梯度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第二梯度是具有工业实力,经济逐步发展的地区;第三梯度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梯度也出现了变化。第一梯度凭借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仍然在稳步发展,第二梯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了切入点,抓住经济增长点不放,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经济呈现迅猛发展,不断缩小和第一梯度的差距,第三梯度也找到了经济发展之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呈现了良好的势头。但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坑洼效应”,有关政府应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出台优惠措施,加大人才和资金的引入力度,在减小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只有这样,广西地区的整体社会经济才能发展。

4.2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搞好战略定位和措施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广西地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放眼于未来,制定合理的战略定位和措施,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利用东引西联战略和南北钦防等战略,吸引沿海地位的企业进驻广西,一方面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引进人才,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以外,广西应不断创新和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道路,优势重点继续发展,薄弱环节及时改善,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另外,广西应注重铁路、港口、旅游、边贸这四个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全球经济迅猛发展这个契机,打造出新的广西,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提高广西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

篇9

【关键词】休闲消费;社会经济;发展

英国17世纪的哲人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而众所周知,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具体过程上,即我们的社会生产方式上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也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与深入,而在我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引导之下,休闲和消费也日渐成为老百姓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使得人民不再满足于吃好、穿好、住好等各种生活所需的基本消费。而随着我国假日改革的深入,老百姓的节假日增多、“自由时间”更加充裕,休闲消费也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与谈论,并且可以预见的是其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扩大内需的新机遇, 其背后所蕴含的综合经济文化效应也必将日显突出。

一、休闲消费的概念与内涵

休闲消费,是指在闲暇时间进行的休闲产品(物质的和精神的)消费活动。广义上,休闲消费包括四个层次:第一,是满足生理需要层次的消费。例如为了休闲,在日用商品、食物、衣物等方面的支出。第二,是满足健康娱乐层次的消费。例如体育活动、旅游活动、个人爱好需要、家庭娱乐耐用消费品、享受型的服务体验等方面的指出。第三,是满足发展需要层次的消费。例如图书、技能知识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支出。第四,是满足精神需要层次的消费。例如献爱心等公益活动、赠送礼品等情感领域的消费。

休闲消费在我国也被称作闲暇消费,“闲暇消费是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的消费行为”马克思把闲暇时间称之为“自由时间”,他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由此可见休闲消费的重要性。首先,休闲消费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消费行为的一种高级形式. 它虽基于传统的消费,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消费。“休闲消费,当属人类消费行为的一种状态,它的出现正是建筑在普遍的大众消费文化兴起的基础上”。其次,休闲消费既包括对物质产品、文化产品的消费,也注重对新的观念、体验、知识、价值观等的消费。最后,休闲消费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

二、如何认知休闲消费

对休闲消费的认知,可以从4个方面的特征来考虑:

1、从消费主体看:无论老少长幼,都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休闲消费活动。当然,对于一些高收入的人群以及拥有许多空闲时间的人来说,休闲消费活动的频率与意愿自然也会强一些。但基本上来说可以遵循一个规律就是:消费需要依赖于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必然与收入水平成正比,收入水平的高地决定了消费水平的高低。这点很容易理解,高收入的家庭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享受高消费的休闲活动。而随着社会保障制度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而人生的最后一段时期人也基本处于一种相对意义上的休息状态中。另外,青少年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有数据显示,在没过,一个接受初中级教育的学生每年有180天的假期,这个数字在日本是120天,而在我国也有80余天。

2、从消费内容看:休闲消费中劳务和精神消费所占的比重大。前面提到,休闲消费是在民众的收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求得到保障之后而逐步突显出来的一种消费,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是寻求自身的新发展,追求享受层面也就是所谓的精神上的满足。人对于基本的生存保障的需求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也就是有一个临界点。而对于劳务商品和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需求可以说是无限大的。从以往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当发达国家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把更多的家庭支出用于劳务商品的消费与精神层面的消费,两者在全部消费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大。因此,我们也这么说,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透过休闲消费展示出来。

3、从消费趋势看:休闲消费的收入弹性大。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假设我们将消费者的支出简单地分两类:一类是基本生活消费,一类是休闲消费。若消费者的总收入全部用于即期消费,没有储蓄和投资,满足生理需要的生活消费弹性是较小的,其消费的品种数量有限,其货币支出也是有限的。而体闲消费的收入弹性则很大,即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休闲消费的比例将越来越高。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在此处虽然显得不那么恰当,但是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表现出人们对消费的品种和质量的无止境追求,不断有“食不厌精”,“此山望见那山高”的诱惑在引导消费者。

4、从消费意义看:休闲消费是衡量社会进步、国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消费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社会,国家越富有,人们拥有的休闲时间就越多。休闲的普及将会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休闲消费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点可以从近年来不断推进的假日改革可以看出,每当到了长假时期,人民的消费就会发生一次井喷,因此,将一个长假转变成多个小长假,实质上也是对消费的鼓励,使得民众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进行消费,在消费的同时也拉动了内需的增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休闲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投资、出口与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内需也逐渐成为了政府的提出的一条新的基本国策。而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假时间的增加,为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有新的说法提出这时一个休闲时代,的确人们不光光追求如何生活下去,更加追求生活的质量以及自身的发展,人们会将收入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旅游、健身、艺术、博览、教育、饮食文化、游戏等休闲活动中去,换句话说休闲消费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发展休闲经济、扩大休闲消费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了我国政府对于扩大内需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金融危机下,促进休闲消费有利于满足和扩大内需,同时也是一种更为有效与长远的“救市手段”。而我国的休闲消费正处于爆发性增长期。根据发达国家以往的经验与休闲与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3000―5000美元,就将进入对休闲旅游满足爆发性增长。目前,我国人均GDP正式3000美元以上,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将达到近4000美元。所以倡导休闲消费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产业发展

随着假日改革的推进,民众节假日的增多和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老百姓将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休闲消费中去,而于此同时人们的休闲观念也逐步发生变化。由此第三产业中休闲产业的休闲服务的个性化发展,以及人们对休闲和健康之间的关系的重视,都为休闲产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休闲消费中,旅游业是不得不提的产业。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受到各国及各个地区政府的推崇与重视。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4月,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151.44万人次,同比增长2.21%。其中外国人181.94万人次,同比下降22.88%。据测算,本月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4.18亿美元,同比下降9.99%。1-4月累计,入境旅游人数为4178.50万人次,同比下降4.75%。其中外国人673.88万人次,下降21.82%。经测算,1-4月累计,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21.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94%。2009年4月,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390.12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90%。出境第一站按人数排名,列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香港、澳门、日本、台湾、韩国、越南、美国、泰国、俄罗斯和马来西亚。1-4月份累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1587.4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64%。我国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带动了民众对于旅游消费的增长,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有数据显示,09年全年我国新增旅游直接就业50万人。“休闲消费是驱动经济的发动机”,当一个国家越来越富有,那么该国的百姓所拥有的休闲时间也就越多,而休闲的普及将会变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休闲消费也便成为主力。另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16%,旅游业将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此可见,体闲消费需求的增加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扩大了内需,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发展休闲产业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可以通过休闲产业扩大第三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一个连小学生都能够指出一二的老问题了。第三产业比重过小,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由23.9%上升到40.1%,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60~70%的比重仍是有较大的差距。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加和休闲消费的发展,休闲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已明显表现出来。休闲产业的极大发展,不仅直接对第三产业中金融业、保险业、服务业、通讯业等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作为先导产业还能间接影响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3、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收入增长。

休闲消费促进休闲产业的发展从而能为缺少工作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休闲消费方式预期内容的多样化是增加就业岗位的基本保障,也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与此相关的就业结构也必将发生变化,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明显增大。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引导正确合理的休闲消费和发展休闲经济,不仅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对于不少劳动者,尤其是下岗职工和农村人口,与其增加其休假的时间,还不如增加其劳动和就业的机会更为切合实际。强势群体的休闲消费在一定意义上讲能转化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比如,开发和利用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就能为该地区创造就业机会,而旅游者来旅游伴随着的必然是在该地区的消费,结合这两方面必然能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增加。

4、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正如前文提及的,人们用于生存和享受的物质需要(比如食品、衣服、家用电器等),因为其受到物质与经济水平的双重束缚而变得有限,但是人们用于休闲、自由发展方面的需要摆脱了物质约束可以无限扩大。休闲作为一种业态,目前国内既有闲情逸致、小资情调的传统消费场所,也有乡村庄园、葡萄酒庄、高尔夫球场、豪华游艇、迪斯尼大型游乐园等西方泊来品。因此,休闲消费的发掘潜力是无限的,可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本性需要扩张而增加,由此带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频频出台,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从国家层面定位,要求积极培育休闲这一消费热点。休闲消费大部分涉及的是较高层次的需求,要求具有较强的享受性和发展性,主要是以促进人们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的。所以,充裕的休闲时间和日益个性化的休闲消费方式,将使人们将自己的一切爱好、兴趣、才能和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断地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两大主题。而如何更好地发展也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命题,而本文也仅通过对休闲消费的思考,希冀能给如何更好地发展这一永恒的命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琪延等.休闲经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

[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日本总合研究所,现代日本经济事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日本总研出版股份公司,1982,135.

[3]王桂.日本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85.

[4]马惠娣.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29.

[5]李萌,杨眉.专访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副司长高禹礼:启动“国民休闲计划”恰逢其时[J].中国经济期刊,2009(10):58.省略ta.省略/html/2009-6/2009-6-18-9-36-59326.html.

[7]郭鲁芳.休闲消费的经济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0.

[8]曹王争,李捷.休闲消费:社会进步的驱动器[R].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5).

[9]baike.省略/view/690053.htm.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彝族传统文化 转型

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彝族传统文化进入了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阶段,这种历史性的文化变迁,必然冲击了彝族传统文化,影响着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

一、社会经济发展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

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从而使社会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促使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竞争性和规范性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竞争机制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整个社会的富裕水平。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有效发挥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不仅要有健全的市场结构,而且要制订一系列严格的经济法规,确保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

2.成熟的市场经济观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经济观念已经成为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支点。资源配置的主体由过去的政府转变为现在的市场。其优点就是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社会范围内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并给予每个经济主体以经济选择的自由。亚当・斯密把市场称为“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以价格为杠杆最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

二、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彝族传统文化的转型

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必然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特别是冲击着数千年来产生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彝族传统文化。

1.经济体制的转型改变着彝族民众的价值取向

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的分配方式,人与人之间不再靠掠夺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是靠创造财富来增加自己的利益,于是整个社会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市场经济是在社会进步的曲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秩序,这是一种具有巨大财富创造力的社会制度。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对中国式的集权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从1978年起,党的总结了中国农村走过的曲折道路,克服各种阻力,使得到普遍发展,富有生机的新型农村体制使中国80年代初的农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初步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此后的近30年,我国的GDP总量不断增加,并以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空前提高,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的上升了。市场上的商品数不胜数,商品的质量和品种比30年以前提高了几个档次,只要有钱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中国富强了,百姓富裕了,银行里的存款翻番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条件改善了。这样的经济发展成就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中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基础的改变,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在悄然发生改变,这种变化也渗透到彝族民众之中。

在市场经济出现之前和之后的社会,是两个极其不同的社会。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都希望自身的生活得到改善,财富得以增加。这种选择,这种希望,也同样是彝族民众的追求。当彝族同胞走出他们原有的天地,他们会发现,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发明、应用新技术并从发明成果中得到巨大的经济回报,消费者的欲望、需求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得到满足,人们的消费方式是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丰富的,人们身上所释放出的现代化因子,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氛围,都在吸引着彝族民众,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中,学习新的事物,并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硕果,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最初可能是从某个彝族人、某个彝族地区的某种变化开始的,然后扩散到越来越多的彝族人以及彝族地区,慢慢地影响着彝族民众的价值取向,这必然动摇了彝族传统文化的根基。

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外来文化碰撞着彝族传统文化

随着国际间的商贸往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企业跨国购并之风的兴起,使不同国家企业之间能够通过强强联合,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规模效益,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争夺全球市场。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之间在经济生活各方面形成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他们都作为世界经济这一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存在。经济的全球化,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全球化。于是,技术、信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彝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别的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这必然会打破楚雄彝族传统文化机制原有的封闭性。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

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与其目标定位息息相关。服务于社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土壤。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每个市级地区有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服务地方经济成了高等职业院校必然的使命。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外,能否充分有效利用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大量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各职业院校的实习基地。作为新建立的实训基地,主要的功能就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技能型人才。除此之外,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资源闲置现象比较严重,如何进一步拓展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服务功能,发挥多方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主要方式

高职院校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各种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互联网+时代,对技术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密集型的生产要求劳动者具有高超的技术技能,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要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中心,加以调整与变化,为地方劳动生产、经济建设与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稳得住、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是支持地方行业与企业发展。三是参与新农村建设。高职院校担负着直接为“三农”服务以及“扶贫开发”的重要职能,使传统农民实现技能多样化、专业化,转变为技能型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四是实现地方教育向均衡化、专业化发展。

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限制

相对于国家示范校或者行业院校某些专业而言,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技术设备落后,无法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实训条件、环境急需改善,并且由于新技术变化比较快,学校资金有限,无法及时更新软硬件设备。

(二)师资队伍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较少,虽然很多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证书,但是实际操作技能有限,教学中更重视理论,轻视技能训练。高职院校聘任的企业兼职教师水平有限,而高水平的企业兼职教师兼职时间少,不能满足教学的时间要求。

(三)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运行模式的不同带来不同的效果。

(四)企业参与度不高

学生顶岗实习难以进行。企业注重经济效益,严控成本。学生在实训中很难接触实际工作任务,实践技能的培养无从谈起。

(五)实训基地没有发挥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功能

(六)思想观念

通过调查显示,南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功能的发挥强于北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强于普通院校。

三、促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功能的对策

(一)资金保障与实训基地的软硬件建设

资金投入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最基本的保障。实习实训环境条件的改善,实训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引进先进的高新技术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基地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各种条件是做好实训工作的前提,既有利于培养在校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对吉林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调研发现,完善与充实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具有必要性,只有加强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使实训基地更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目前很多高校也在积极探索,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引“智”,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技术力量;二是假期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挂职等;三是派遣专业教师参与国家高等职业院校的国培计划;四是出国学习;五是每年很多高职院校都举行校内技能大赛、参与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等措施。

(三)探索适宜的实训基地运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实训基地运作模式,建立特殊的服务模式,加强校、企、政的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运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与运用上述的运营模式。高职院校的各种专业实训基地都具有某一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所以在完成实践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闲暇资源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有效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四)创新实训管理和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在实训基地管理上,一是要引入企业实际管理经验,可以寻求建设“校中厂、厂中校”的模式。二是要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按照国家的政策积极与政府协调,争取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建立能够调动教师、学生以及企业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提高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意愿度,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狠抓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的落实,在学生培训、鉴定与考核严格纪律,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考核,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真正掌握技术技能,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五)提升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基本职能,为学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起到积极引导和打基础的作用,为大学生在实训基地创业落户创造积极良好条件,从而增强实训基地服务能力以及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温床,搭建了与相关企业合作的平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企业合作的创新创业保障。

(六)宣传、引导与支持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

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发挥,离不开解放思想观念,高职院校就是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而存在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二要行业企业的参与;三要高职院校主体作用的发挥,解放思想顾虑,勇于承担责任。

四、结语

在国家经济结构不断调整转型、经济全球化受阻以及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大国工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技术技能,未来高职院校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要积极为行业、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其中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庆殿.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功能实现与效益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22~24

[2]王芙蓉.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三角高职教育探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31:229~232

[3]陈宇.内蒙古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4]哈满林,吴一鸣.试析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J].职业教育研究,2010,29:207~209

[5]屈红.高等职业教育与衡水区域经济互动协调发展路径研究[J].青春岁月,2012,30:83~85

[6]娄娟,周军,蔡国伟等.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改革思路及方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5~118

[7]罗金彪.浅析提高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实意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6

篇12

关键词:高技术社会经济发展

科学上的新发现及其在技术中的应用,都以人们预料不到的高速度展现出来。新技术不断突破,发明创造层出不穷。越是尖端技术,其革新的速度越快,更新换代也越加显著。新技术革命引起新的产业革命,促使世界产业迅速地朝着尖端技术化、知识密集化、高增殖价值化方向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领头的产业正在更替,以微电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为轴心的新型产业群将成为肩负世界未来的战略产业。新技术革命不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也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信息技术

1.1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

1.2劳动力结构正出现巨变

随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的就业结构正从农业人口为主、工业人口为主向从事信息相关工作为主转变。以美国为例,1956年,美国的“白领”人数第一次超过“蓝领”,到1980年,美国就业比例为: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38%,采矿业和建筑业占7.23%,制造业占22.09%,服务业占67.2%。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到1997年其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2.63%,采矿业和建筑业占6.88%,制造业占16.08%,服务业扩大为73.34%。服务业中,除了极少部分传统服务业外,绝大多数是从事与信息处理、信息服务有关的职业。

1.3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育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

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以及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可以克服时空障碍,更加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速度。特别是借助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将开辟出通达全球的知识传播通道,实现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传授者之间的互相对话和交流,促使人类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

2.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得以运用生物学的方法以及现代工程科学所开拓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对生物体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控制、改造或模拟,构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例如,基因拼接和重组技术为创造生物新物种和新品系提供了最有希望的手段。通过发酵工程和生化工程技术可以实现生物产品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生物技术还可用来进行各种生物材料和非生物材料的加工,以提供新材料和新元件。新产业革命的重要方向是发展低能、节能和脱能型新产业,并寻找新的能源,以摆脱当前能源限制,人们对此也将希望寄托在生物技术上。

此外,生物技术还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物、了解环境,从而消除了水和空气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医疗技术、防治疾病,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等。

3.新材料技术

新材料技术是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物理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创造出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术,被称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它能够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也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

新材料在国防建设上作用重大。例如,超纯硅、砷化镓研制成功,导致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使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十万次提高到现在的每秒百亿次以上;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工作温度每提高100℃,推力可增大24%;隐身材料能吸收电磁波或降低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等。

4.新能源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持续增长的大量消耗,不仅使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的压力,同时更感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新能源技术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生产、保存、传递能量并通过能量形式的转换来有效利用能量的技术,一般包括太阳能技术、风能技术、地热能技术、海洋能技术、生物能技术以及核能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利用能源的范围,丰富的新能源清洁且能永久利用的特点,不但改善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5.空间技术

空间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是一门快速的、大范围的、在宏观尺度上最能发挥作用的科学技术。例如,通信卫星可以大面积覆盖地面以至全球;气象卫星可以进行全球天气预报;侦察卫星可以及时监视广大地区的军事活动等,导航卫星系统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通信、公安、国防等部门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

6.海洋技术

海洋与全球变化、海洋环境与生态的研究是人类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拓展生存空间,充分利用地球上这块最后的资源丰富的宝地的最为切实可行的途径。

6.1解决淡水危机

淡水资源奇缺的中东地区,数十年前就把海水淡化作为获取淡水资源的有效途径。美国正在积极建造海水淡化厂,以满足人们目前与将来对淡水的需求。全世界共有近8000座海水淡化厂,每天生产的淡水超过60亿m3。最近,俄罗斯海洋学家探测查明,世界各大洋底部也拥有极为丰富的淡水资源,其蕴藏量约占海水总量的20%。这为人类解决淡水危机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6.2为人类的深海探测研究提供可能

深海是指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域。世界上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沟有30多处,其中的20多处位于太平洋洋底,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达11000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深的海域。深海探测,对于深海生态的研究和利用、深海矿物的开采以及深海地质结构的研究,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篇13

[关键词]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织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组织构成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许多成功的知识型组织都建立了对积极参与知识链的雇员进行奖励的激励机制。库珀解释说:“雇员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以此观点来分析现在某些猎头公司的做法,他们追寻的目标往往是人才的固有能力,即“已经掌握的某些秘密知识”,而不看重其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任何组织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信息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把信息作为资源从技术、组织、人力三种因素的结合中进行管理,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新事物。美国1979年《文书削减法》最先提出联邦政府的信息管理问题,并在联邦机构中设立政府信息主管。企业的信息管理则是在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并在企业首席执行官(CEO)之下增加了企业信息主管(CIO)的职位。其后,信息管理经历了实物管理、技术管理、资源管理三个时期。按照美国学者马夏德(D.A.Marchand)与霍顿(F.W.Horton)的划分,信息管理的发展有五个阶段:物的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商业竞争分析与智能、知识的管理。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当作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从信息管理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管理领域。此时,知识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内含和外延。可以说,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管理。知识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创新。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能力相互结合,进而增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还在首席执行官与信息主管之间设立了知识主管(CKO)的新职位,并作了适当的分工,信息主管把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和信息的开发利用上,知识主管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创新和培育集体创造力上。

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在知识社会,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远胜过原料与厂房。美国微软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淘汰自己的产品”。1997年3月3日美国《财富》杂志定期评出美国最受推崇的企业,创新精神正是其评选标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必然体现为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已有的知识要素与/或新的知识要素的新组合,它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彼得·德鲁克则将“创新”概念推广到管理,提出“社会创新”概念,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OECD1996年发表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的文件强调指出了以往的创新都集中于投入—产出分析中,那是一种静态的线型模型,而在当今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的平稳运作依赖于知识流的流动性(ThesmoothoperationofinnovationsystemsdependsonthefluidityofKnowledgeflows)。它强调“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创造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创新主要体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即知识的流动。知识流动的类型有:人力资源流;机构链;产业群;创新公司行为。知识管理正是要确保知识流动渠道的通畅。

知识管理、创新行为都不单纯是一种技术过程,人文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创新总要依靠人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对于政府而言,要为创造良好的新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则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战略策略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识管理,因为其实质就在于充分发挥人文因素的积极作用。

知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和重要资源。在当今的许多行业例如金融服务、咨询和计算机软件等部门,知识正在作为创造价值的必要前提而发挥作用。然而许多企业并不善于管理知识。具体表现在:有的企业低估了产生和获取知识的价值,失去或放弃己经拥有的知识产权,有的管理措施阻碍了知识的交流及共享,对已有知识的使用和二次开发的投入不足等。

不少企业在吃了不重视知识管理的苦头之后,对知识创造价值的巨大潜力的认识逐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知识管理计划,将知识列为一种资源纳入管理体系。

以知识的视角,组织可被看成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机构。人类的全部生产力都离不开知识,机器只不过是知识的体现而已。因此,要真正实现知识管理,首先必须实现观念的创新。即将传统的工业管理观转变为现代的知识管理观。

工业管理观与知识管理观的主要区别如下:

1、用知识的观点看组织,就会把人们看作是收益的创造者,其首要任务是把知识转化为无形的结构,而在工业时代的组织内,人们时常是被更为简单的看作是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2、在知识组织内部,学习的目的是创造新的资本和程序,而不仅仅是运用新的工具和技术。

3、在知识组织内部,生产流程是由观念驱动,并且有时是混沌不明的,这与工业时代生产流程中严格的前后次序和机器驱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4、工业时代的收益递减规律让位于知识递增规律,工业组织中的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让位于知识组织中的视界经济(economicsofscope)。

5、管理的权力基础取决于他们知识的相对水平,而不是他们在组织中的等级职位。信息流的传递是通过可以分享信息的网络,而不是通过组织的等级机构。在现在的企业管理制度下,各部门都保有自己的知识并需要发展知识,但是并没有一个合适的知识管理制度以及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知识管理的内容日益复杂化和重要化,导致公司高层管理者产生了设立CKO职位的动机。为了搞好企业的知识管理,CKO应运而生。

CKO(ChiefKnowledgeOfficer),一般译作“首席知识官”或“知识总监”,是企业专职负责提出、推进和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计划或方案的企业高级管理职位。其具体的职责包括:

1、创设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知识管理要求CKO就知识(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等)的分类基于知识的工作体系、与知识密集型业务相关的管理过程保护知识和防止外溢等问题从组织机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2、协调部门之间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不是企业某个部门独立行为所能控制的而只能通过企业整个部门之间的共同行为来协调控制。CKO对要获得的知识知识的开发和保有方式尤其是知识的交流和共事等问题需要有清晰的理解和解决办法。这项工作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具体工作有建立知识目录、开发知识共享的群件,或建设企业内部网,再造知识密集型管理过程等。

3、营造知识创新和交流的内部环境。CKO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适合知识创新与交流的环境,如提供各种便利机会使得平时接触不多、但是对某一方面有共同兴趣的人们能够通过会议、社团活动等方式相互沟通。相当多的知识是通过适当的、非正式的交流环境得到的,尤其是隐性知识,因此有CKO指出知识管理工作“20%是技术成分,80%是文化成分”。也就是说,CKO作为环境营造者的角色要比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角色重要很多。

4、防止知识外溢。企业和其合作伙伴、中介机构、供应商以及客户之间共享知识同样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对企业竞争优势也有重要影响。对于那些有知识资本形成意识的企业来说,防止知识外溢已成为一大问题。

西方企业高度重视知识管理工作独立设置与“首席经营官”(COO)、“首席财务官”(CFO)等并列的“首席知识官”(CKO),这足以证明西方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高度重视对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注意发展并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把经济增长的方式真正转移到领先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

MortenT.Hansen等人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即法典编辑策略和人格化策略。所谓编辑策略是指知识与知识开发者的剥离,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的个体或组织的目的;而后知识再经仔细地提取进而汇编成法典关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供人们随时反复调用的策略。Ernst&Young公司企业知识中心的主任拉尔夫·普勒曾如此描述法典编辑策略:在剔除掉客户敏感信息后,通过将文档中零碎的关键知识,如面谈指导、工作日程和市场划分分析等加以汇总并储存在电子知识库中从而创造出“知识客体”。这种方法使许多人可以搜寻和提取经过编辑的知识,而无需与最初的开发者接触。这就开辟了知识的反复使用,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人格化策略指知识与其开发者紧密地联贯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来进行共享。计算机在这类组织中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知识,而不是储存。采用人格化策略的Bain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和麦肯锡公司致力于个体间的对话,而不是数据库中的知识客体。在这些公司中,知识并未被编成法典、知识是在运用头脑风暴法的研讨会中和一对一的交谈中发生转移的。为了使这一策略行之有效,象Bain这样的公司都重金注资于建立人员网络系统。知识不仅仅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共享。

遵循法典编辑策略的公司依赖的是“反复使用的经济学”。一旦知识资产,如软件编码或手册开发出来,且每次使用时又无需大的修改的话,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反复多次地使用。

与此相反,人格化的策略依赖的是“知识经济学”的逻辑。战略咨询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建议是那些丰富的、难以言表的知识。共享深层次知识的活动是极花时间的、昂贵的和缓慢的,而且不能够被系统化,因而效率较低。

若想正确地选择知识管理策略,主管或经理必须先回答如下问题:(1)为什么客户会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向竞争者购买?(2)客户期望从本公司得到什么利益?(3)蕴藏于本公司的知识如何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应进一步考虑如下问题:1.公司提供的是标准化的产品还是用户化的产品?如果是前者,那么主导知识管理策略就应是法典编辑策略;如果是后者,则人格化策略更为有效。

2.公司拥有的是成熟的还是新颖的产品?如果企业的策略是基于成熟的产品,那么企业将从反复使用的模型中获得丰厚的回报,例如微软的产品;反之,如何拥有的是新颖的产品,则对知识进行管理时应以人格化策略为主。

3.公司的员工在解决问题时依赖的是明确的还是难以言表的知识?明确的知识是可以被编辑的,如简单地软件代码和市场数据。当公司的员工依靠明确的知识去完成工作时,人-文档的方法最有意义;而难于言表的知识由于很难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通过个体经验获得的,包括科学知识经验,操作性的“Know-How”(知识如何),对行业的洞察力,商业判断和技术经验等。对此,采用人格化策略是明智的选择。

4.两种知识管理策略的共存。由于企业开发多元化经营和知识的商品化,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有时变得十分复杂。两种策略共存的前提,是采用不同策略的单位彼此独立运作。例如,在通用汽车公司,小轿车部与财务部没多大关系,因此不同的模型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单位中。但如果是高度一体化的企业,则需选择一种作为主导策略,以另一种作为辅助。至于何者为主,何者为辅则取决于公司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企业的经济状况及企业所雇佣的人。正如一些咨询公司所发现的:强化错误的策略或试图同时使用两种策略,将会迅速地损害本企业;80/20法则是实际决定主辅关系的一个有益参考。

知识管理两种策略的差异如下表:

人格化策略

竞争性策略

通过反复使用已编成法典的知识来提供高质量的、可靠的和快速的信息系统实施

通过沟通不同专家关于高水平策略问题的知识经验来提供创造性的、经过严密分析的建议

经济模型

1.反复使用的经济学

2.在知识资本上进行一次性投资,而后多次反复使用

3.使用高助手/合伙人比率的大型团体

4.集中注意力于产生较大的整体收入

1.专家经济学

2.为针对用户的独特问题而拟定的高度用户化的解决方案收取高额费用

3.使用低助手/合伙人比率的小团队

4、集中注意力于维持较高的利润率

知识管理

策略

1.人-文档

2.开发可以编辑、存储、传播和允许知识反复使用的电子文档系统

1.人-人

2.开发连接人们的网络系统以便共享难以言表的知识

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上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旨在通过可以反复使用的、已编成法典的知识来将人们连接起来

在信息技术上进行适度规模的投资,旨在促进难以言表知识的交流与商谈

人力资源

1.雇佣那些能较好地适应知识反复使用和方案实施的新科大学毕业生

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计算机进行远程培训

3.奖励那些使用文档数据库和为文档数据库做贡献的人

1.雇佣喜欢问题解决和能忍受模糊性的工商管理硕士

2.通过一对一的指导方式进行人员培训

3.奖励那些与他人直接共享知识的人

范例

1.安德森咨询公司

2.Ernst&Young公司

3.德尔公司

·麦肯锡公司

·Bain公司

·惠普公司

[参考文献]

[1]卷首语.与“狼”共舞管理制胜[J].管理科学,2000,(4):1-1.

[2]维高.知识的革命[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209-215.

[3]跃清.知识资本的测量与管理[EB/OL].www.chinajournal.net.cn/

indexqkw.htm,2000-6-18.

[4]魏蜀明.CKO:知识管理拍岸来[N].中国企业报,2000-06-13(3).

[5]杨杰.知识管理的策略[J].IT经理世界,2000,(2):48-50.

篇14

现下提倡的是绿色消费,作为长久的利益来看,绿色营销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绿色营销是在全民实行了绿色消费之后,可以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新颖的市场营销会带动市场的激活与蓬勃的发展。现在我国的人口在增长,就业形势严峻,环境影响也越来严重,最近的雾霾天气就是一个热点,所以推崇绿色营销是当务之急并且刻不容缓的。在了解了社会经济与市场的绿色营销的关系,从而去发展这中的关系,达到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且必须探讨、研究的课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消费者、企业、政府都应该以身作则,将环境保护下实行营销,消费等政策手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久模式。

二、什么是绿色营销

(一)绿色营销的概念

绿色营销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提出来,并且90年代行使在国外,后来经过文化的交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了要建设友好社会,这其中就必不可少的绿色营销。绿色营销就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建设绿色文化,与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所匹配,将满足生态又满足消费者观念的一种营销手段或者方式。企业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是,都是用的绿色消费作为主旨,通过自己的产品的健康,有利于环境的绿色消费观念来宣传打广告。比如很久之前的,橡果国际,一个绿色的标志很是醒目,就是亲近大自然,亲近消费的绿色消费观念。橡果国际是一个电视购物,宣传的就是一种方便、减少人们开车出行的一种营销模式,它的产品,像背背佳之类的,都是一些环保材料做成的,比如背背佳的材料使用的是一种复合型的材料,特别是改进的U9产品使用的进口的潜水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是可分解的。这样的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就深入人心,环保又符合消费者的口味,这样的营销也就是一种绿色营销。

(二)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异

传统的营销,就是一般的营销,主要是宣传产品为中心,要消费者接受产品,而不是绿色营销的迎合绿色消费而来的绿色营销。传统的营销更加的强调双方的交易,达到交易的目的,这就是宗旨。他们唯一的相同都是在介绍产品的特性,但是在传统营销方式中,它比较贴近人们的生活习惯,毕竟绿色消费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一种新的概念,以前所没有接触到的新名词。在传统营销中,在营销的过程中,消费者能够直接地感受到产品的特性,产品的作用。而在新的绿色营销当中,顾客感受到的可能没有那么直接地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健康的消费方式和态度,以及产品的一种环保健康性,会更多地引导消费者趋向于健康的消费,合理地消费。因为绿色营销的特殊,所以营销的方式趋向于一对一的模式展开,贴切地设身处地为着消费者着想。绿色消费是为了社会利益着想,为了全社会的利益,为了科学发展观而考虑的。而传统的消费是仅仅地为了盈利是目的,通过产品、价格优惠来达到促销的目的。而绿色营销是指的通过产品的节能环保的特性,在产品定位就是选择了绿色、健康、环保等,从服务上,从品质上为客户服务。

三、绿色营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是现代企业的必要选择必要的“绿色”理念

现代科技推崇创新、绿色的消费模式,很多消费者喜欢的都是适合自己,自己需要的,健康的产品。市场有需求才会产生消费,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就要注重消费者的心理,这样的模式是一种双向的选择模式。绿色营销是一种带着健康色彩的“绿色”的代表,它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消费者直观感受到的那种营销模式,更多地有其他心理的暗示,维护的是生态的平衡。因为政策的不断出台,国家对环保,对可持续发展这一块非常地重视,所以企业必须拥护政策,不然就会被强制地抵触。绿色营销具有鲜明的标志的,它是融入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市场问卷、产品研发、产品销售、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全绿色生态化的一种过程,重视环保,提倡环保。前不久的风靡一时的“柴火鸡”推崇着一种吃健康野生鸡,柴火鸡让人可以回味小时候味道的理念深受消费者钟爱。而且是现场杀鸡,新鲜,直观得给了消费者的信任,表明这鸡是健康的,没有短斤少两。但是不久,就被环保部门所停止营业,因为在烧柴火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不仅不利于健康,而且还影响周围的空气质量,特别是今年力抓空气质量的改善,PM2.5的指标。但是这柴火鸡就违背了这个,所以生意做不长久。所以一个企业的生产理念,一定是要围绕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并且适宜的,健康的一种绿色营销方式,这样的经营才会长久,才会经得起时间,与社会的检验与监督。

(二)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绿色消费,有需求就有市场,现今的人们是越注重自己的健康的。自从柴静因为自己的女儿出生生病,开始了对雾霾的研究,在这里要探讨的是,现代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自己的身体也是越来越重视,每天体检的人数都在增加。这种增加,一方面是意味着人们现在很关心自己的身体,同时环境的改变,怕自己受到现在不是特别健康的环境的影响。有这样的想法,就有这样的需求,一开始很多企业都开始对一些日化产品做出了改变。很多细节的改变,给予消费者直观感受到产品的质感就不同,很多产品的包装,采用纸质类的,顾客买东西,一摸就知道这个产品的高品质的,如果换成的是塑料的,就没有那种质感,就觉得这产品是廉价的,甚至于说是不好的。这样的也促进了产品的销售量,从而也达到了环保的作用。还有很多电器,电力的开发是不容易的,会有煤等物质来的,虽然有了新的能源,但是基本还是靠着煤等物质来供应。很多电器就采用了节能的技术,变频空调,节能冰箱,既环保又省电,很多消费者就愿意消费这类产品。再说到吃的方面,民以食为天,在吃的方面运用到绿色的营销方式,是事半功倍的。举个例子,比较流行的养生汤锅,比起火锅他更健康,适用的人群更广,老人、小孩、青年、中年、妇女等不同阶层都钟爱,也是看中了健康饮食这一个理念,与其说是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是一种商机。这样的健康消费方式,是顾客钟爱的,也是企业所需要的,也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是整个经济的带动,长远持久下去的根本。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产物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长远的目光,我们在地球生活,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供应,要的是人类的繁衍,千千万万代地继续发展下去。所以环境的保护是必须的,绿色营销必将是一种市场潮流与方向标杆。实行可持续发展观,就要注意到产品,生活,加工场所对于环境生态的影响,所以,持续发展的比较产物,就是绿色营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早时期,开始,就开始地发展着工业,但是那个时候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的保护,直到后来才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虽然那个时候,提高了生产力,提高了竞争力,但是影响了环境,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冰箱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路程。以前的有氟冰箱,大气层的严重的破坏,后来因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就会有人对技术的改革发展。到现在的无氟节能冰箱,没有给环境增加负担,并且技术得到了提高。意味着,这不仅仅是时代的改变,也是一种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还有之前的皮草衣服,受到追捧,残杀动物的行径,是违法的,后来禁止了这一行径。就有了现在的人造皮草,这就是人类的智慧,人类的自我觉悟,技术能力的提高,就是这样而来。无可置疑,绿色的营销模式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是刺激市场流动的。

四、如何地做到绿色营销

(一)政府与企业的通力合作

宣传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权利,如果政府与企业合作,一起宣传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并且使之深入人心。通过各级的宣传力度,在村、乡、镇、县、市、省等大力宣传,影响力就像柴静的“穹顶之下”一样的影响力。政府和企业应该先告诫人们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人类影响有多大,生态环境对于我们大家来说的重要性,其次再开展绿色教育等,绿色教育地开展宣传,不仅仅是生活社区中,还有工作学习中,企业给员工宣传,老师给学生宣传,深入心理根本。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新闻等媒介来宣传绿色消费的观念,可以坐结合企业产品的公益广告,这一是个双赢的方案。这样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模式,还是一种自然的形态,社会的终将趋向,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二)在企业的生产环节中,就要运用到绿色的消费理念

我国的额企业有些还滞留在如何更大地争取利润上,这样的绿色消费是深入到经营者的经营理念里去的,所以对于企业的经营者绿色的宣传是重要的。要让企业自觉地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所以这就需要公众的力量,监督与督促。在产品的生产,加工,出售,以及售后服务,全一体化的绿色模式。对于“绿色”的认识解,而是把其做为“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绿色的营销组合,不要追求眼前的利益,目标要放长远。作为一个企业,作为一个CEO要有敏锐的视觉,将绿色营销灵活地运用在每一个环节,从绿色产品,从绿色价格,从绿色渠道,从绿色促销……将其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企业绿色营销才能永续。

(三)从形式上就要将企业转变

在商标上就要主打绿色的环保意思,广告中,品牌中,这不仅仅是在给企业做绿色化的洗礼,也是在做大自己的品牌效应。在广告上,不要一味地说着产品的直观属性,从侧面给予顾客一种健康的心态,做出公益广告的效果。特别是有一些广告词,广告标语,一定要醒目地说出产品的特性是跟生态的保护,和健康是息息相关的。树立好一个企业的绿色友好形象,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广泛、直接地将绿色信誉传送到细分市场,这里是促销所达不到的,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给企业带来良好的信誉与绝对的优势。

五、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