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提高语文的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67-01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潜力
1.1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同学们在底下听与记。这个灌输性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缺乏对学生们的启发、探究与引导。教师并没有起到知识传输的关键性作用。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下,与学生们进行思维性探究,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1.2对学生多采取激励的教导方法
不管是什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老师一定程度赞扬与鼓励,来增强学生自己的自信心,老师也是一样,不管学生们取到什么成绩,对同学们忽视或者冷嘲热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的打压,因此应采取激励的教导方法,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
1.3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优势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时展的趋势,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很好的对语文教学知识点进行分类,课件已经取代原始的书本、黑板、粉条、口教式教学。能更加系统性地对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类,然而这样教学对老师的知识面和宽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
2 引导学生做好时间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学习规划
2.1抓住基础知识的复习时机,夯实基础性知识的落实
高考语文复习过程中,老师应该认真分析教育大纲对语文考试的要求,从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出发,对学生们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联系、比较,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个结构性比较强的系统复习模式。
2.2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加强解题能力
解题思路,解题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老师在课内对知识系统的重难点进行更好的划分,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复习内容中能够推进重点强化,提高学生们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也要加强课外知识的阅读,来扩宽同学们的知识网络系统。
2.3对复习的知识进行针对性训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同学们提高解题技巧,使同学们在应试的时候能够巧妙地运用,由于学生很多时候跛脚的部分不一样,因此需要老师根据大纲的要求对同学们进行查漏补缺,并且做好及时的辅导工作。
3 运用高效学习方法
“记”即记忆,对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对字词句,语音、词汇标点、文学常识等一定要紧扣教材,对已经涉及或者了解的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与规律,进行强化记忆。“悟”即领悟,主要针对的是阅读与文言文解题技巧的提高,一方面需要老师对阅读文章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对不同系列的文章进行系统性训练,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们自己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文章与书籍,多读、多记、多写,强化学生们的课外思考和阅读理解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强化。
4 多让学生进行思路、思维、思想的提升性训练
4.1明确复习方向
在写作、阅读方面,帮助学生们学会找到理清文章的“钥匙”,在写作的时候,学生们要理清自己的写作方向是什么,有一个什么样的逻辑思维来构建文章的基本框架,这个过程需要老师能够很好地配合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建立写作的提纲,优化写作的进程。
4.2完善知识体系
整合语文知识体系,在熟能生巧中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已经很熟悉的知识,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到语文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与一般规律,在规律中寻求更好的解题之道,能更好地对已经熟悉的或者是不熟悉的知识点能够有一个个更好的掌握,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4.3融合多板块知识
通过系统性的语文复习工作,进一步来提高学生们的自我认知,思想认识水平,对于不同领域的知识:政治、历史、地理等,扩宽不同领域的思想见解,能够很好地帮助语文知识的复习进程,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使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度能够上升到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补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个整体性的发展,转变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为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空间,使学生们的整体素质、思想意识得到了一个跨越性发展。
3 结语
高中的复习工作,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朝一个死胡同里面撞,很多时候每个学生们都有不同的学习技巧,每一个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特殊问题特殊分析,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与策略,针对学生们的理解与领悟能力,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积累,发现自己的潜力,利用现有的资源不断进步,并且在语文复习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逻辑分析思维能力与思想认识水平,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也同时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问题的解决往往能够很好的促进事物的发展,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较之于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一、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分析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人文教育不足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中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通过语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而没有对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引起重视,错失了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语文学科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引起重视。
(二)对学生进行的启发式教育不足
传统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因此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只要能够准确无误的掌握知识点,就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考试的过程中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而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要通过学科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通过学科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而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机械性,对学生进行的启发式教育不足,导致学生在获取知识点的过程中,难以有效进行思考,机械的掌握知识点,对学生有效应用知识点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高中学生是一个活力四射的群体,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群体,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激情的调动,使学生以极大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情况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激情四射,而学生的学习却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与学生交流,部分学生表示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努力进行学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不能以高涨的激情投入到语文学科学习中去,势必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压力,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知识点呈现的形式较为单一
语文学科知识点十分丰富,尤其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进行更多知识点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语文知识点的学习,需要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而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的情况,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不同的知识点也难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解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上文分析了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虽然并不全面,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因此针对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将人文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上文提到,目前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进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文教育的渗透,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进而在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的过程中,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二)有效引入启发式教学法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设置,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悬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思考与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也是落实启发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启发式教学法不仅对学生知识点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方面存在不足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激情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学生切实受到感染,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的目的。
(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知识点的呈现
【关键词】素养 学法 兴趣 情境 鼓励
一、以新颖活泼的方式导入新课,从兴趣入手,多角度培养语文素养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教学的开讲虽是极短的时间,却万万忽视不得。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总是精心地设计教学的突破口――导语,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一开头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感人课堂,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享受中提高素养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作为学生,一定向往这样的课堂情景,因为这样的课堂是一种享受。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不仅要注重启发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着力引发他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力求达到学生、教师、作者的情感沟通。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轻松自在的学语文。
三、给学生学法指导,强化鼓励作用,培养学生素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法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我平时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与指导,不是针对题,而是就题论法、举一反三,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增强自学能力。针对不同文体讲不同的答题方法;如仿句题,怎么写、方法在哪?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学生对语文试题不再畏惧而且也喜欢做语文试题,并且都能针对题目讲出做题的依据。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四、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提高语文能力与素养
我在布置作业时,往往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学生觉得做语文作业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因而产生了做好语文作业的兴趣。让学生每周坚持写两篇日志,并在日志前拟上标题,围绕标题选材,在教室中开辟一块专区用来展示优秀日志。开展多种形式的小型比赛活动,引发斗志,克服困难。在角逐中曾出现过一口气背诵三篇课文不错一字的好效果,就连背诵本事较差的学生,也能较流通顺地背诵一些课文。另外,我把学生分成三组,每月轮流出一期板报,为了出好板报,学生先要阅读书籍报刊,选定质料,计划版面,绘制图案,这项活动增强了写作本事,提高了审美情操,学会了办报本事,开发了学生视野,满足了表达欲望,积累了加入社会活动的履历。对学生的作业,我一是实时反馈,实时修正,实时发放,从不延误时间; 二是以肯定为主,课堂教学中以表彰为主,很少责怪。对差生,适当低落要求,使其得到一次好分数,从中体验到乐成的兴趣。
五、开展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多种兴趣
愉快的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的添加剂。语文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我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猜谜活动,词语接力赛,课本表演,诗歌朗诵比赛,辩论会系,课本剧表演等,这些有效的活动除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给繁重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快乐与轻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同时还促使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联想空间,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逐步提升。赏、写、读综合训练与积累,为学生的文化底蕴积累、人文情感熏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钧.教师获取信息技能[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施晓光.现代教育工作者思想专题[M].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36-01
一、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新课改要求把教堂变为学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点往往表现得兴致勃勃,他们体验着思考的喜悦,获得知识的满足,发现真理的惊讶。由于老师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他们也更加喜欢老师,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促成教育活动的良性循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帮助下,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借助作用于视觉、听觉、肤觉等感官的图画、音乐、动作等,再现教材情境,引导学生涉境体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语文课文中的某一角色,经历情感的体验,产生深切的感受,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还可以运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描述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保持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竞争中体现自我价值,更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真诚地为学生服务,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多肯定,多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二、教师提高语文专业素养
良好的语文专业素养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备条件。高中语文教师应“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只有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老师才能适应现在教学工作的需要。作为一名高中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努力夯实本学科的知识面,充实自己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一部分。一些学校学生之所以反感语文,还在于个别语文教师知识贫乏,学识干瘪,授课拘泥于教材,文学底蕴不厚,人云亦云,教学缺乏深度和厚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才有可能上好一堂语文课。比如,语文教师需要掌握常用的古汉语、现代汉语知识,并加强文学名著的阅读,扩大自己的“内容”,这些语文知识的储备必将带来让老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自己说、读、写能力的锻炼。语文教师要懂得语言的奥妙,还要具备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需要锻炼一副好口才。语文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呈现知识,主要来自于语言表达,这需要老师经常动口。无论讲解也好,朗读也罢,都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吸引学生的亮点。另外,语文教师写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对于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教师一定要抓住这块阵地,最好自己动手和学生一起习作,相信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练习写作的兴趣。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要调整心态,在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道路上,有的放矢、按部就班,相信经过努力,一个具备了良好语文素养的语文教师一定可以成为学生百读不厌、书香四溢的大书。
关键词:思维品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一、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概述
《语文课程标准 》中明确提出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②”。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思维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学生学习语文问题解决的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1)积极探索和发现问题阶段;(2)识别问题和筛选问题阶段;(3)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阶段。反过来,语文教师在处理问题解决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原则又包括:(1)问题的探索性原则;(2)问题的诱发性原则;(3)问题的适应性原则;(4)问题的民主性原则。
二、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
“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步骤一般是:(1)设置情景,提出疑问,引发思考。(2)结合情景,边读边思,讨论交流。(3)情景突破,解决疑难,强化新知。(4)练习巩固,提升能力,形成新疑。问题教学法的教学重点比较明确,教学内容比较集中,并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形成较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我们可概括为“三环”、“六步”。
“三环”为: 第一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使问题定向,为“生成”问题之环。第二环:对生成的定向问题,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为“探索”问题之环。第三环:对探索的问题及时反馈,在验证中得以解决,并进一步拓展问题,为“发展”问题之环。
“六步”为: 第一步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第二步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目标,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问题定向。第三步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猜想,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第四步对假设方案、推论、尝试解决问题。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错误”又形成了新的可供利用的宝贵资源,这往往是走向正确的先导。第五步是对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进行科学检验,使问题解决,并掌握科学方法。第六步是对解决的问题再质疑,使问题得以拓展与延伸,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又为探求新知奠定基础。为了操作,我们进一步明细化“六步”,即:第一步:创设情境,生成问题;第二步:问题定向,明确目标;第三步:自主探究,设计方案;第四步:合作研讨,解决问题;第五步:交流展示,反馈检验;第六步:巩固提高、拓展延伸。以上“三环”、“六步”是“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的基本结构与操作程序,在实践中应结合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加以灵活运用。
三、实施语文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意义
奥苏贝尔在谈到问题解决教学时说道:“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③。”
第一、语文问题解决过程应天然地将知识、能力、态度培养等教育内容融为一体,不存在三者孰轻孰重或顾此失彼的问题。
第二、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了知识,或者说学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学习知识。
第三、学生获取知识的轨迹不是学科知识的体系,而是问题解决的需要。
四、语文问题解决教学的培养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课题的知识上,放在语文学科的问题解决的逻辑推理和策略上,放在有效解决问题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上,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安全、舒适的心理气氛,以便于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式探究学习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桥梁,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再带着问题去,始终保持一个“有问题”的头脑,思考的头脑,始终有一种探究的精神和毅力,使所有学生在“问题”中发展,在探究中提高。具体说来,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注意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教给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我们语文教师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转变教师角色,确立学生主体地位;(2)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实施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4)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应成为师生“对话”、“互动”的场所已是共识。 “对话”、“互动”都离不开“问题”,要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建立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教学策略。仅仅能提出问题并不是不是问题式探究学习的目的,相反我们要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引导学生去追求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以求获得对问题的解决,并且要善于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而当今教育最为深刻的危机之一,就在于知识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培养和塑造“知识人”成为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始终指导和制约着教育的实践。然而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要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我们每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使学生对我们所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如何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使他们乐于学习?如何传授给他们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善于学习?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是天赋、灵感抑或其他?我们都切身地感到过好奇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文东.试论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学习方式[J].中学语文教学,2003(4):114-117.
[2]耿士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学周刊,2012(3):88-89.
[3]张熊飞.诱思教学导论[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3.
注解
①刘文东.试论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学习方式[J].中学语文教学,2003(4):114-117.
②康小红.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式探究学习[J].读与写杂志,201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