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优化栽培措施
(1)选择复合抗性高及适低肥的品种。
(2)调整播期,避开病虫危害高峰。
(3)应用集约化育苗技术。采用营养钵育苗,培育适龄壮苗。
(4)采用微灌、膜下滴灌技术,调控设施内环境。
(5)合理配置株行距,优化群体结构。
(6)深沟高畦,严防积水。
(7)协调水、肥、气、热等促控栽培技术措施,促进蔬菜作物健壮生长。
二、坚持科学施肥
采用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施用配方肥和有机复合肥,禁止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和其他有毒肥料,防止超量偏施氮素化肥,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追肥。
1.增施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不仅要足量,而且必须做到无害化。蔬菜安全生产中能够施用的有机肥料包括以下几种:(1)商品有机肥料;(2)农家肥,包括堆肥、泥肥、饼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等。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2.合理施用氮肥
在蔬菜安全生产中优先选择施用铵态氮肥和尿素,不提倡单独施用硝态氮肥。根据产量指标,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并采取“前重后轻”的措施,其中1/3用于基施,2/3用于追施,叶菜类、根茎类等一次性收获的蔬菜执行不少于30天的安全间隔期。
3.平衡施肥
开展蔬菜平衡施肥,将传统盲目的施肥改为定量、科学的施肥,充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改善蔬菜产品品质,提高施肥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实现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效益。做到氮、磷、钾和钙、镁等及各种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搭配,使各种营养元素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达到全价营养,避免蔬菜产品过量累积硝酸盐。
4.增施生物肥
合理施用生物肥料,如根瘤菌类肥、固氮菌类肥、解磷菌类肥、解钾菌类肥等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肥效,满足蔬菜作物对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要求,减少化肥施用量。长期施用能逐年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变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提高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综合作用,同时又能降低蔬菜产品的硝酸盐含量,保持蔬菜高产优质。
5.采取科学施肥方式
在施肥方式上做到基肥深施,追肥限量。用化肥作基肥时,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合后施于地面,然后进行耕翻。追肥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满足蔬菜对养分的需求。对于生长期较短的蔬菜,采用一次性施足基肥比后期追肥对降低硝酸盐含量更为有效。
三、科学防治病虫害
1.物理防治
(1)设置防护设施。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防虫网,进行避雨、遮荫、防虫隔离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2)使用诱杀技术。利用害虫对灯光、颜色和气味的趋向性诱杀或驱避害虫。如黄板诱蚜、频振式杀虫灯、性信息素诱杀等。(3)进行高温消毒。温汤浸种,高温闷棚,夏季利用太阳能进行土壤消毒等。
2.生物防治
(1)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安全、广谱、高效、不污染、易分解、无残留、持效长,对天敌影响小等特点,是无害农药。目前在蔬菜上使用的杀菌剂有:农抗120、新植霉素;杀虫剂有:5%抑太保、1.8%虫螨克、苦参素、BT乳剂、粉剂等。(2)积极推广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具有来源广、制作简单,防病杀虫效果好,无副作用等特点。如用20g大蒜或大葱捣烂成糊加水10kg充分搅拌,取过滤液进行喷雾,可防红蜘蛛、蚜虫等。(3)保护和利用天敌。积极保护利用瓢虫等捕食性天敌和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利用苏云金杆菌等致病微生物防治害虫。
【关键词】科技创新 科学管理安全生产 煤矿产业
1 井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比如在2009年5月19日,西南油气分公司管理的四川德阳新场气田有限公司发生井喷事故,926-2井在下压列管柱过程中发生井喷。幸好没有人员伤亡,但是在周围被困的群众心中留下了心里阴影,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事故产生的原因是:操作违反井控管理规定,监管措施不严格。华东石油局5.29重伤害事故,重伤2人,也是由于违规操作导致的,间接原因是安全管理混乱。
等等这一系列的油田事故,都说明安全操作和管理的重要性。虽然在长期的实践改革中,我们在提升油田井下安全方面措施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近年来灾难性事件并没有完全消除,一系列井下安全事故依旧让人们很寒心,包括由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物、触电、起重伤害等原因导致的工人死亡或者伤亡仍旧是保障井下安全过程中的难题,所以我们要从技术上和科学管理上更加的重视井下安全问题。
2 改进技术保障井下安全
2.1 改进油田开发方法
汲取国内外油田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建立油田开发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应用油气开发中各种成熟的技术和方法,运用基于知识库的油田开发方案决策支持系统,不同类型的油田开发应该选择适合其特点的技术和方法。
2.2 利用科技创新提升安全管理和预防
科技日新月异,时代也在不断进步,对油田井下的安全管理,我们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预防和防治办法。比如:吐哈油田井下公司在吐鲁番油田萄北5-2井使用多氢酸酸液体系,有效解除注水井因长期注水引起的深部伤害和喉道堵塞问题;针对裸眼封隔的新技术――自膨胀式封隔器,是利用可膨胀橡胶包覆在膨胀管外部,利用不同橡胶遇特定流体膨胀的原理封隔环空,实现无水泥的层间封隔,可用于裸眼井或者套管井。
2.3 引进人才
加强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促进油田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形成。开展对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推进实用技术落实到生产过程中,突出群众性技术创新。油田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不管是普通的技术管理还是关键时刻的应急管理,都需要储备人才发挥他们的光和热。
3 实施科学管理保障井下安全
3.1 对职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让每个员工都重视安全管理,要让工作人员知道安全第一、工作第二,首先保护生命财产,才能更好的为工作而奋斗的安全理念。加强企业劳动保护,特别在安全、劳动卫生、及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方面对工作人员的保护。特别保护作业人员的体能,坚决杜绝2 4小时连班上岗的现象。加强和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又特别是各环节的注意事项、安全防护、安全卫生事故的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3.2 加强科学管理
转变开发模式提高产能,为了提高产能,可以实施科学开发政策,提升油田开发的整体水平,加强科技管理,狠抓钻前、钻井工作。
加强基建工程和物资采购管理,加强物资比质比价管理,严格准入制度,规范招标程序,增强物资采购和基建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工程和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实施。
全安全环保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创建安全合格班组,积极开展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活动。
健全各项环保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整体规划方案,完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积极筹备联合站建设,做好油区绿化和清洁文明生产,防止“跑、冒、滴、漏”。对旧井改造的同时,新建油井必须建成清洁文明井场,
3.3 落实安全检查措施
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工作,设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做到每月一查,各生产车间和采区做到每周一查,各生产工段和班组做到一天一查。对消防、交通、压力容器的安全检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全面落实检查、整改和监督责任。加大石油管护工作力度,建立治安防控体系,营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建设油田井区。
3.4 制定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制度
制定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制度,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开展安全工作的首要前提,也是带有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工作。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也是提高企业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供了根本方案。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对企业来说都是意义深远的。通过实现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推行本质安全化理论的开展,实现安全系统的优化,特别是对实现人、机、环、管四要素控制有指导意义,从而能不断完善安全体系,消除灾难发生的隐患,达到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对每个人、每件事情都要严格要求和规范,实行对全部生产过程的严格监控和对全员控制、重点人员重点监督的政策。
4 总结
石油、化工的开采工作难度大、危险性高,是高危行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导致小到人的身体受到损害,大到毁灭性、难以想象的群体性伤亡。所以石油井下安全不仅关系到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和谐稳定,同时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井下作业施工现场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安全工作对其正常生产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严格遵守相关的政策、法律、行业规定和企业规定,提高每个人的警惕性,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保障井下安全事故降低到最小甚至是零状态。
参考文献
[1] 朱红旺,郭建设.管理提升技术创新服务油气―为公司持续有效协调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10
1982年8月,XXX同志从XXX电力学校水动专业分配到XXX单位从事发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在XXX32年工作期间,从事备品配件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科技管理等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优越的成绩,得到了职工和领导的普遍好评。几十年来,荣获“先进科技工作者”、“专业管理人才”、“十好职工”、“安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十六次,在发电设备检修技改、电力安全生产方面,作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工作,先后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九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奖四十四项,在大家的心目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创新能手。
⒈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深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检查和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认真完成本质工作范围内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任务。在实际工作中,以思想为先行,制度措施为保障,用实际行动切实遵守执行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安全生产为根本,促进生产技术管理。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狠下工夫,逐步完善各种本专业管理制度,审核和落实设备大修技改安全工作目标、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和各类事故应急预案,使安全工作有了严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保障。在生产管理岗位,多次编写、修改、审核《备品配件管理制度》、《设备检修规程》、《电站运行规程》、《安全性评价报告》等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报告,并督促执行、实际落实,保证电力生产任务按质按量完成,促进各项工作的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规范。
⒉认真做好安全性评价工作。
认真做好安全性评价及整改工作,监督落实每一项安全性评价机械部分的整改任务,深入现场整改指导,有效完成安全性评价机械部分整改工作。积极查处安全隐患,解决安全性评价查出的老大难问题,2015年主要完成了一、二级电站四台机组轴承密封盖改造图纸测绘、设计、订货、整改指导监督工作,完全消除一、二级电站机组长期甩油问题;二级电站1#机组水轮机主轴密封改造图纸测绘、设计、订货、整改指导监督工作,消除水轮机主轴密封长期漏水问题。
⒊切实完成电力安全生产任务
认真负责全厂12台机组及辅助设备机械部分大小修管理工作,消除发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电力安全生产任务圆满完成。落实和完成设备大小修所需的备品配件、检修材料的储备工作,并不断改进质量及工艺,保证设备大小修任务顺利完成。积极深入现场,落实检修任务和项目,监督现场检修工艺、质量、设备安全状况、检修安全管理;积极参与设备检修技改质量验收、设备调试及试运行期间的安全监督管理,编写、审核检修技改设备启动验收及安全操作技术方案,保证检修技改设备安全可靠地调试和启动运行,按质按量、安全有效地完成设备检修任务。譬如,负责完成三、四级电站八台冲击式水轮机调速器技改、调试、启动验收(包括机组过速试验、甩负荷试验等);负责完成二级电站混流式水轮机调速器技改、调试、启动验收(包括机组过速试验、甩负荷试验等)。
⒋积极创新完成设备技改工作
以礼河发电厂第一台机组1958年发电运行至今,设备落后、锈蚀老化严重,需要作大量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水轮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技术改造工作,主动开展科技创新、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工作,消除电站设备缺陷、安全隐患,解决长期影响电站安全生产的老大难问题,为电厂安全生产做出卓越的贡献。2015年主要完成了一级电站两台机组推力头镜板改造、主轴联接螺栓制造更换,消除机械设备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二级电站1#机组调速器改造,解决二级电站调速器开停机困难、机组运行溜负荷问题,消除发电设备运行重大安全隐患。
⒌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煤矿企业;生产技术;问题;管理措施
0.前言
目前,利用新技术,加快技术创新是当前改善煤矿企业面貌的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因此,加强煤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成为最终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时,大多数因技术管理没有落实到位或者是在技术管理工作上存在一些漏洞而导致的。由此看来,煤矿企业要加强技术管理。本文主要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且又提出了一些加强我国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对策。希望可以对今后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1.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
煤矿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与发生的基础,然而,目前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始终都是企业管理的重点、难点。在煤矿生产中,存在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水、火、粉尘等,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又会涉及到煤矿采掘、运输等各个环节,从某种程度来看,直接决定了煤矿企业生产具有复杂性以及危险性等特点,如果出现安全事故,那么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此看来,只有使煤矿企业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将生产流程实行规范化管理,那么必然会减少各种安全隐患的出现,切实提高煤矿生产的质量与效率,使煤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加快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2.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现如今,我国依然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产量大幅度增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在煤矿生产中,却存在大量的问题急需我们解决。例如:产业结构不科学、安全事故偏多、应急救援能力较差等,从而直接影响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我国煤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中,又存在大量的薄弱环节,比如: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偏低、技术手段落后、制度不够完善等,因此,未能充分发挥出煤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作用,这样一来,难以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我国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对策
3.1增强没课生产技术管理意识
在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例如:工程设计、作业规程设计、报告管理等。这些内容都对煤矿企业生产发挥指导性作用。因此,要不断增强煤矿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从而正确指导企业职工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作业,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减少煤矿生产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切实提高煤矿生产的质量、效率,使生产技术管理更加规范化,加快我国煤矿企业管理建设与发展。
3.2健全煤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来说,其主要的工作是要排查以及彻底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制度,认真执行煤矿生产的标准,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以及防范各种安全隐患的能力。这样一来,煤矿企业必须要更加完善煤矿技术管理体系,例如:技术安全管理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等。
3.3进一步加快没课生产技术管理队伍建设
从整体上来说,煤矿职工整体素质的高低会对管理工作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其中,有些煤矿企业在生产中,过于重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从而完全忽略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尽管能够获得短期经济效益,但是难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各个煤矿企业必须对生产技术管理研究的投入大量资金,不断鼓励企业的技术人员开发更新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工艺。例如:煤矿企业要定期组织职工参加业务与技能培训,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强企业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又能够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从而加快我国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4加大对煤矿生产技术监督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要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只有确保制定的落实与执行,才可不断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出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煤矿生产的现状,有利于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正确指导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3.5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想要真正使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那么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完善开采工艺,研究新技术,从而改善井下工作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煤矿安全状况的好坏,除受地质与开采条件影响之外,很大以部门因设备以及开采工艺落后所造成的。所以,只有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才可以加强煤矿煤矿企业的技术管理,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然而,我们在推广与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必须要因地制宜,认真做好技术论证工作,减少其工作的盲目性。除此之外,投入足量的资金,确保新技术与设备的可靠性,减少新安全隐患的出现,这样一来,才可以在煤矿生产中发挥较好作用。
4.结束语
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经济市场的体制正处于完善阶段,想要使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那么必须要使煤矿企业及时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煤矿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的技术规范,使企业职工都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加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与效率,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还要不断开发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将煤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确保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传文.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措施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1(24).
[2]颉占胜.关于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1(4).
[关键词] 中央企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安全生产
Abstract: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the lifeingne of public ownership economy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h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The situation of work safet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represents the image ofthe nation,which reflects the highest level of work safety in China. National entelpdses possess not only the advantages of sufficient found and advanced equipment technology,but also high quality staff.Nalional enterprises own enough favorable conditions,bases and actual strength to innovate safeey tech—nology.NatiOnal enterprises taking the 1ead in the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exemplary role in pro— pelling the progress of work safety technology and enhancing intrinsic safety 1evel of enterprises,and would exert decisive impact on work safety of the nation.The current status of work safet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is analyzed,and their major problems about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are pointed out .The experience of top 500 enterprises in field of safety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de-scribed, such as that of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SINOPEC),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 and DUPONT.Furthermore,four suggestions about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made .
Key words:National enterprise Safety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ork safety
1 引 言
在我国能源、冶金、石油、石化、机械制造、军工、航运、海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和领域,中央企业历来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央企业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9%,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6.3%,发电量占全国的40.8%,汽车产量占全国的30.2%,钢产量占全国的20.4%。
近年来,中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研究和生产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上半年,16户中央科研企业申请专利215项,授权专利111项,中央企业的科研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央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上,中央企业也具有示范作用。如何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好于国内企业的一般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效益优先,忽略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结构和改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减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销了内部安全机构;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子公司、分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现象,越到基层安全工作越薄弱。
中央企业生产集中度高,设备功率大,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面宽,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损失惨重。根据国家局调度数据,2003年中央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03起,死亡535人,受伤162人。2004年上半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68起,死亡142人,受伤93人。近年来,中央企业相继发生了一些重特大矿山事故、油田井喷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1年以来在国内外影响严重的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全部发生在大型、特大型企业,其中两起发生在中央企业。此外,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停产、停运、停供等事故相当频繁,经济损失巨大。
分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中央企业缺乏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央企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本质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中央企业在安全工作制度中,也提出“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三同步’制度,强调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安全投人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保障安全投人,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走“科技兴安”之路。
3 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中央企业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尤为重要。安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必然依赖于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中央企业进行安全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3.1 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依赖政府的思想依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安全技术创考新则更缺乏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研发激励机制和研发经费。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一种松散状态,缺少必要的积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
[关键词]中央企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安全生产
1引言
在我国能源、冶金、石油、石化、机械制造、军工、航运、海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和领域,中央企业历来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央企业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9%,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6.3%,发电量占全国的40.8%,汽车产量占全国的30.2%,钢产量占全国的20.4%。
近年来,中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研究和生产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上半年,16户中央科研企业申请专利215项,授权专利111项,中央企业的科研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央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上,中央企业也具有示范作用。如何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好于国内企业的一般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效益优先,忽略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结构和改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减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销了内部安全机构;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子公司、分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现象,越到基层安全工作越薄弱。
中央企业生产集中度高,设备功率大,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面宽,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损失惨重。根据国家局调度数据,2003年中央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03起,死亡535人,受伤162人。2004年上半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68起,死亡142人,受伤93人。近年来,中央企业相继发生了一些重特大矿山事故、油田井喷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1年以来在国内外影响严重的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全部发生在大型、特大型企业,其中两起发生在中央企业。此外,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停产、停运、停供等事故相当频繁,经济损失巨大。
分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中央企业缺乏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央企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本质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中央企业在安全工作制度中,也提出“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三同步’制度,强调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安全投人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保障安全投人,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走“科技兴安”之路。
3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中央企业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尤为重要。安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必然依赖于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中央企业进行安全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3.1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依赖政府的思想依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安全技术创考新则更缺乏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研发激励机制和研发经费。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一种松散状态,缺少必要的积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
3.2企业安全技术创新投入明显不足
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5%,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1.5%水平的1/2,而发达国家大企业一般在3%以上。与之相比,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安全技术创新的投入则更是微乎其微。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忽视安全生产、忽略安全投入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中央企业具有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的优势,并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高素质的人才,最具安全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实力。中央企业能否率先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国内外优秀企业技术创新经验借鉴
目内外优秀企业,以世界500强最具代表性。世界500强大致可分为两类企业: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甚至创造了一个新兴行业;
另一类是在传统行业里不断开拓创新,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世界500强企业产值的70%—80%是科技和文化创造的(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30%左右)。世界500强企业始终不断地在现代技术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实现设施的现代化,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质量上乘的操作系统,保证最快的加工过程,生产最好的产品,掌握最新的最先进的通信手段等等。它们往往拿出企业资金的6%—7%或更多,用于外出调研、设备和系统的更新及发展新产品。安全技术的创新则紧密融合于企业的登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
4.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中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转变观念搞勘探,解放思想求发现”,以“创新管理和问题管理”为管理切人点,总结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等19项创新成果,取得勘探开发一系列重大突破,仅2003年就新发现5个亿吨级油气田和12个5000万吨级油气区块,石油控制和预测储量创近年来新高,确保了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在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弘扬铁人精神,把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成为高科技工程、绿色工程、优质工程、阳光工程。
4.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治理隐患,努力创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
中国石化对已建成的装置、设施和公用工程开展风险评价,积极进行隐患治理,按照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从隐患的检查评估、制定方案、立项审批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程序化管理。2003年隐患治理项目557项,投资10亿元,一批隐患得到治理,有力地保证了装置的安全生产。
重点加强对关键生产装置、要害生产部位的安全监督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重大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开展事故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在役装置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装置存在的缺陷和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注重节能、降耗、节水、减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2003年中国石化对系统内首批4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进行了评估、审核和验收,示范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建立了开展清洁生产的正常秩序,其总体环境状况、环保管理水平、资源利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规划》列出了“十一五”期间8大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重点领域、60个优先发展的安全生产科技研究方向、100项重点推广技术、8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6类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等。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安全生产科技面临重大挑战和巨大需求。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逐步过渡到深部开采,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治理的难度将加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重化工产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生产装置的复杂性与危险性也将不断加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由安全生产问题引发的环境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将加大;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将使安全生产管理及其监管监察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而我国目前安全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基础条件较差,安全生产理论研究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安全生产科技投入不足。
《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安全科技工作的发展思路:树立创新观念,以提高安全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安全生产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展共性、关键性安全科技攻关;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手段创新,以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
关键词:安全管理;综合措施;方式创新
煤炭企业作为一种高危行业,安全管理非常重要。从多角度创新管理、规范操作,在提升技术运用的基础上,突出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效果。
1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相对薄弱。在当前的综合管理中,对于制度规范、技术过硬、操作到位等方面的安全意识相对不足。一些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在安全责任防范上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操作与管理意识,其中,在安全管理的综合意识形成中,没有构建“制度约束人、安全责任管理人、奖惩到人”的综合管理方式;在责任制的落实方面,不能全面推行相应的管理机制;在系统化、技术化、规范化的操作方面,还存在不重视的现象,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出相应的综合管理职能。因此,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也就不能体现出应有的要求,在整个安全运行过程中,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2)技术创新相对不足。安全技术的运用,对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采用多方面的技术创新模式,在施工管理、支护技术、设备更新、采掘技术、巷道布置等方面,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当前的一些企业中,不重视创新技术的投入,过分追求简单的经济效益,没有形成长远的打算,在技术更新、技术培训、安全技术防范与投入等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综合管理方式,因此,就会影响整个安全管理的效能。尤其是在采用以往的设备管理,技术没有跟进,观念没有创新,在整个安全操作过程中也就不能体现出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不利于整个煤矿安全运行的有序性进展[1]。
2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健全制度,构建严密的防范管理网络。在进行安全管理与规范的过程中,抓好安全生产,需要构建严密的制度运行模式,在搭建煤矿安全生产防范体系的基础上,严格抓好安全生产,在制度建设上不断创新。首先要突出制度的常规化建设,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运行的相关规程,实行矿长全面负责制度,在群众参与监督的基础上,推行全员参与的模式;其次要建立各项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在综合管理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的主体地位,落实好相应的安全责任,突出完善在井下通风、顶板支护、运输管理、设备运行、瓦斯检测、煤尘防范、安全防护装备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运行制度,细化管理,健全每个月安全责任例会与隐患排查机制,形成综合治理的相应模式,同时,对安全防控指标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实行一日一参考,一月一对照的方式,并在年终实现奖惩兑现,对于做得好的,要表彰奖励,对于做的不好的,要严肃对待,全面追究责任,并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和工作目标,实行细化考核的管理方式。全面改善煤矿井下的操作环境,在基础设施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出相应的综合作用,这样能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形成规范化的制度运行以及落实,在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方面起到很好的推动效应,才能全面实现煤矿安全制度的综合作用。2)强化责任,构建基础管理的安全防范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责任管理,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加强煤矿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做到责任管理的规范化。一是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在全面做好管理人员责任心教育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不重视安全生产、不重视安全管理要素等方面的人员的惩处,将责任意识落实到每一个管理人员身上,做到责任意识深入人心;二是要强化遵纪守法意识,在安全管理的路径中,要直接将责任管理的指挥棒指向管理者,在强化管理者带头吃透精神的基础上,对56于相关的制度、规程要形成入脑入心,并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对于相关制度以及设备运行、技术等方面,尤其是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学习不到位的要严格处理,对于不严抓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要坚决给予撤换;三是要强化安全现场管理,管理人员要深入安全第一线,在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现场把关。对于带班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的要追究责任,对于经常违反相关制度,在设备操作等方面不负责任的,要严格把关,并在现场对安全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关键部位要严格控制,更好的确保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要强化责任体系运用,构建管理人员责任倒逼制度,对于安全责任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的人,要坚决从严从速处理,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3)从严管理,构建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在从严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安全隐患的排查要及时。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事故隐患排查机制,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对于一些重大安全事故隐患,要做好相应的排查。一是要注重现场安全管理,在现场作业过程中,要遵守相应的管理原则,对于出现安全隐患而没有及时排查的,安全措施不到位的,交接班过程中事故隐患没有及时彻底处理等现象的,都不能进行集中生产,要在逐一解决之后方能采掘;二是要全面治理,对于重大事故的隐患,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针对性强的防范措施中,形成管理者责任心的全面融入,这样,可以对相关的安全隐患形成快速的处理,在资金、材料、设备、技术措施等方面全面跟进,就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要加强事故隐患的消除,在加强安全培训的基础上,针对从业人员素质不一的特点,进行作业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培养、技能培训等工作,增强安全责任意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4)强化培训,构建煤矿安全知识的再教育方式。一是重视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包括安全生产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集体荣誉感教育、责任感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政策、法纪、事故案例教育以及安全生产技术法规教育等,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做到执法、懂法、守法;二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安全管理层次[2]。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一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等教育。对于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技术过程、工艺流程,与生产技术过程等,各种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知识,工人在生产中积累的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产品的结构、性能、质量和规格等,形成综合技能的提升。
3结语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运用中,要构建多方面的管理渠道,从制度建设、人员管理、素质教育等多方面着手,形成经常化、规范化的操作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窦涛,杨素英.煤矿安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机械,2011(S1):12-14
[关键词]中央企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安全生产
Abstract:Nationalenterprisesarethelifeingneofpublicownershipeconomyandthefoundationofthedevehpmentofnationaleconomy.Thesituationofworksafetyinnationalenterprisesrepresentstheimageofthenation,whichreflectsthehighestlevelofworksafetyinChina.Nationalentelpdsespossessnotonlytheadvantagesofsufficientfoundandadvancedequipmenttechnology,butalsohighqualitystaff.Nalionalenterprisesownenoughfavorableconditions,basesandactualstrengthtoinnovatesafeeytech—nology.NatiOnalenterprisestakingthe1eadintheinnovationofsafetytechnologywouldplayanimportantexemplaryroleinpro—pellingtheprogressofworksafetytechnologyandenhancingintrinsicsafety1evelofenterprises,andwouldexertdecisiveimpactonworksafetyofthenation.Thecurrentstatusofworksafetyinnationalenterprisesisanalyzed,andtheirmajorproblemsaboutin-novationofsafetytechnologyarepointedout.Theexperienceoftop500enterprisesinfieldofsafetytechnologyinnovationisde-scribed,suchasthatofChinaPetrochemicalCorporation(SINOPEC),ChinaNationalPetroleumCorporation(CNPC)andDUPONT.Furthermore,foursuggestionsaboutinnovationofsafetytechnologyinnationalenterprisesaremade.
Keywords:NationalenterpriseSafetytechnologyTechnologicalinnovationworksafety
1引言
在我国能源、冶金、石油、石化、机械制造、军工、航运、海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和领域,中央企业历来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央企业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9%,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6.3%,发电量占全国的40.8%,汽车产量占全国的30.2%,钢产量占全国的20.4%。
近年来,中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研究和生产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上半年,16户中央科研企业申请专利215项,授权专利111项,中央企业的科研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央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上,中央企业也具有示范作用。如何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好于国内企业的一般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效益优先,忽略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结构和改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减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销了内部安全机构;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子公司、分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现象,越到基层安全工作越薄弱。
中央企业生产集中度高,设备功率大,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面宽,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损失惨重。根据国家局调度数据,2003年中央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03起,死亡535人,受伤162人。2004年上半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68起,死亡142人,受伤93人。近年来,中央企业相继发生了一些重特大矿山事故、油田井喷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1年以来在国内外影响严重的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全部发生在大型、特大型企业,其中两起发生在中央企业。此外,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停产、停运、停供等事故相当频繁,经济损失巨大。
分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中央企业缺乏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央企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本质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中央企业在安全工作制度中,也提出“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三同步’制度,强调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安全投人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保障安全投人,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走“科技兴安”之路。
3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中央企业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尤为重要。安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必然依赖于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中央企业进行安全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3.1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依赖政府的思想依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安全技术创考新则更缺乏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研发激励机制和研发经费。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一种松散状态,缺少必要的积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
3.2企业安全技术创新投入明显不足
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5%,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1.5%水平的1/2,而发达国家大企业一般在3%以上。与之相比,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安全技术创新的投入则更是微乎其微。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忽视安全生产、忽略安全投入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中央企业具有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的优势,并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高素质的人才,最具安全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实力。中央企业能否率先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国内外优秀企业技术创新经验借鉴
目内外优秀企业,以世界500强最具代表性。世界500强大致可分为两类企业: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甚至创造了一个新兴行业;
另一类是在传统行业里不断开拓创新,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世界500强企业产值的70%—80%是科技和文化创造的(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30%左右)。世界500强企业始终不断地在现代技术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实现设施的现代化,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质量上乘的操作系统,保证最快的加工过程,生产最好的产品,掌握最新的最先进的通信手段等等。它们往往拿出企业资金的6%—7%或更多,用于外出调研、设备和系统的更新及发展新产品。安全技术的创新则紧密融合于企业的登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
4.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中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转变观念搞勘探,解放思想求发现”,以“创新管理和问题管理”为管理切人点,总结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等19项创新成果,取得勘探开发一系列重大突破,仅2003年就新发现5个亿吨级油气田和12个5000万吨级油气区块,石油控制和预测储量创近年来新高,确保了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在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弘扬铁人精神,把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成为高科技工程、绿色工程、优质工程、阳光工程。
4.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治理隐患,努力创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
中国石化对已建成的装置、设施和公用工程开展风险评价,积极进行隐患治理,按照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从隐患的检查评估、制定方案、立项审批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程序化管理。2003年隐患治理项目557项,投资10亿元,一批隐患得到治理,有力地保证了装置的安全生产。
重点加强对关键生产装置、要害生产部位的安全监督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重大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开展事故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在役装置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装置存在的缺陷和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注重节能、降耗、节水、减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2003年中国石化对系统内首批4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进行了评估、审核和验收,示范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建立了开展清洁生产的正常秩序,其总体环境状况、环保管理水平、资源利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清洁生产过程中,评定了4项具有推广价值的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加强工业用水工作的管理,强化用水考核,注重水的回用和串级使用,在生产负荷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2003年工业用新鲜水量比上年下降了1%。
为向社会提供更加清洁的燃料,中国石化相继开发了降低汽油烯烃的催化剂、助剂和汽油清净剂及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等多项技术。中国石化于2003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汽油国家标准,向社会提供清洁产品。
4.3杜邦以“零”为目标
200多年前,杜邦公司仅是一家生产黑色火药的制造作坊,而今发展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多元化的跨国科技企业之一。杜邦是全球工业安全的标准,其他公司均以杜邦为参照衡量自己;同时,杜邦在全世界也以环保著称。杜邦安全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它所坚持的十大安全信念:(1)凡是工业意外均可避免;
(2)管理层必须对发生的意外负责;
(3)尽一切所能控制容易引起危险的工序;
(4)保持安全的工作环境,杜邦员工人人有责;
(5)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工业安全训练;
(6)管理层必须时常检查安全设施及系统;
(7)发现任何疏漏,必须立即纠正;
(8)员工无论在工作时还是在下班后都要注意安全;
(9)安全动作产生经营效益;
(10)安全系统以人为本。
此外,永远从“零”开始是杜邦的信条。
4.4产品技术的转化需要高额投入,但也会带来丰厚的利润
荷兰菲利浦电器公司过去几年技术老化,产品更新缓慢,经营失去活力,一度出现高额亏损。近几年来,该公司制定和贯彻技术革命方针,依靠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不仅改变了高达20多亿元内亏的状态,而且使公司在未来5—10年内可实现25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从而使该公司成为西欧最富竞争力、也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公司之一。
4.5加快新技术转化
发达国家之所以走在世界的前列,除了注重研究开发新技术外,还在于能够及时推行技术转化,使新技术很快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先进的技术固然是竞争的资本,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抓住时间和效率比利用技术本身更重要。时间的缩短,为企业争得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取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大的安全保障。
西门子公司的管理专家曾做过精确计算:产品开发的时间每缩短一天,便可增加0.3%的商业利润,缩短5天可增加1.6%,缩短10天便可增加3.5%。据说,西门子公司仅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一项,每年便可获取近6亿美元纯利润。而这种
利润却不花费任何代价,只是时间利用得比别人更充分。
企业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提高。向技术要利润、向技术要安全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共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中央企业的经济效益已得到明显改观,使得中央企业在人、财、物、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安全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
另外,做好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工作,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户进人中国,187户中央企业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已多达2278个。中央企业要跻身于全球大企业之林,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要首先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
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安全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央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5提高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我国的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安全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建成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提高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安全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实现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必须率先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
5.1安全科技创新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进行
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总体推进,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使安全科技创新工作融人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努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宽松的
环境。针对目前我国中央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优惠力度,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鼓励并引导企业自主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5.2加大安全投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和效益状况,普遍得到改善。应进一步加大安全费用提取和投入力度,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开发的主体地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建立并完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5.3中央企业应发挥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示范作用
建立中央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大企业。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决策主体,逐步建立起“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央企业应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设备和落后工艺,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依托,探索建立产、研、学一体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基地。
5.4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以企业为主体
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进行科技成果推广我国围绕着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已经制定出台了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为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政策支持。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在我国1万余家科研行业单位中,有3000家为企业单位,占33%,企业比重不高。表明除国家办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单位外,还有部分科技机构游离于市场之外。
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确保基础研究得到加强的同时,促使更多的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最后再转移到企业。
实现中央企业安全工作思想观念、体制和机制、方法途径、科学技术和安全文化“五个创新”。开展重要工业领域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难题的科学研究,促进重大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对于能够明显改善安全生产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大的科技成果,采用召开推广会、成果展览、科技成果信息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推广。
6结束语
笔者通过对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及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和研究,特别强调,中央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命脉,是窬梅⒄沟幕V醒肫笠档陌踩纯觯砹斯倚蜗螅砹宋夜纸锥伟踩芄淮锏降淖詈盟健L岣咧醒肫笠档陌踩际醮葱履芰Γ侵醒肫笠瞪婧头⒄沟男枰彩侨耸篮笥饺蚓靡惶寤牡蔽裰保?nbsp;
(1)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工业文明的需要;
(2)体现了珍惜生命、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
(3)世界500强的成功经验,企业生存发展之道;
1 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现状
当下,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得到了重视,安全事故率整体趋于下降趋势。据国家安全监督总局(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中指出的,2015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比2010年下降了62%;在2017年典型的17件事故案例中,爆炸占了13件,中毒占了2件,垮塌1件,受限空间窒息占到1件,其中90%以上属于违规操作,但事故发生率进一步得到遏制;2018年全国共发生可统计的化工事故176起,虽然事故总数有所下降,但重点安全事故的发生频次有所上升。安全管理缺失是主要原由,但一线操作人员素养不高,安全意识淡薄而违规操作至事故发生是基本原因。
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小化工企业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步伐不断向前发展着,其主要特点是数量众多,占化工企业90%以上,生产工艺技术相对落后,以引进生产线和代加工产品为主流。虽然目前的发展有所改观,但化工的生产因综合性要求高,代加工的发展模式一直以比较高的占比存在着,这导致了因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大概率发生。近几年相对高的爆燃等重大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代表性的信号,生产技术的落后也是安全事故否发生的根本原因。另外近年来化工事故的有效遏制是和各级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是分不开的,从国家对化工企业的安全政策制定、安全检查落实和考评以及化工行业对安全意识重视和实践,可以说管理层面的紧箍咒越念越紧,收效也很明显。据所知,现在国内化工园区对安全的要求极其严格,可以说和当前的环保监督极高要求不相上下。不管是上层的因政策导向的管理还是园区管委会的直接执行管理,表现出来的为行政管理的压倒性特点,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刀切的强制性。可是其中的技术管理有些欠缺,这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安全技术支撑精神有所差距。然而這毕竟是外因,一旦行政管理重心转移,势必会导致爆发性安全事故隐患出现,如同时下的化工环保管理,人员在岗一切正常,周末不在岗老百姓反映环保问题多多。这方面很多学者对当下的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现状提出了许多对策。然而,大体是基于当下中小化工企业生产技术的不先进,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欠缺而落实技术管理不到位等层面提出问题解决建议的。客观上,中小化工企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因此,需要从企业自身的内因着手解决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现状问题,而包括技术(涵盖安全)创新在内的企业文化创新是解决中小化工企业各种问题的归宿和出发点。
2 创新文化理论和中小化工企业安全实践需求
中小化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化工企业大多是家族型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说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司,因为往往不具有公司特有的文化内涵。它们的活动通常围绕生产追求利益展开,低成本高利润是行为的驱动力,表现为不注重生产线的现代化,不愿意花高薪聘用高技能人才,不怎么在意潜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影响。因而也形成了当前绝大多数中小化工企业的文化缺失,更谈不上文化的创新、创新文化的引领和引领高端化发展。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频发不断是企业文化尤其是安全文化不充分发展的反映。因此,需要创新文化理论指导中小化工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内在要求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和对新生产技术的追求,从而能从根本上极大程度地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
创新文化会长效地给予包括中小化工企业在内的企业竞争优势的发挥和持续健康发展所需的精神动力。关于创新文化概念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诠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鼓励企业创新,当然也涵盖和安全紧密相关的生产技术创新,因为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给安全带来了基本保障。如同轿车,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其从最初的实现代步功能发展到当前的高安全的、智能化和舒适型集于一身的交通工具,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创新也带来了安全。创新文化的本质是勇于开拓求新求真,具有导向、激励、凝聚和辐射等功能,能够有效规范人的行为,极快融于体制中,灵活贯彻政策,如此这般的文化渗透会使中小化工企业从内在意识到外在生产实践都有了安全自觉,此也是当下中小化工企业的发展需求。从创新文化理论构成要素来看,它即包括环境和物质的动态构成,也涉及行为、制度和精神方面,重要的是后者的软文化,而恰恰中小化工企业缺少的是这些软文化。
在实践中,有很多中小化工企业也在积极树立自己的文化,包括厂标和宣传语等,当然这些文化是服务于生产需要的,离创新文化还有不小的差距,对其安全现状的改进作用有限,因为现实就是文化的体现,当前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也就是说中心化工企业缺少系统、核心的文化,创新文化的要素有待进一步有序构建。
3 中小化工企业创新安全文化的构建
中小化工企业创新安全文化的构建具有现实的紧迫需求,也有创新文化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对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现状的认识和推动安全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现状,对其创新安全文化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基于现有文化基础上的创新文化体系的构建。当前许多中小化工企业已经注意到了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但对创新文化要素如何嫁接到自己企业文化上的创举基本没有,现实中可以从创新安全文化构建這个子系统文化为起点,结合创新安全文化要素来构建,即是实践也是安全理论印证,提高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二是在符合企业文化建设逻辑上构建中小化工企业的核心安全文化。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逻辑过程,而且每个中小化工企业的文化基础不同,生产的技术和产品不同而导致其文化的氛围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建立契合自己企业生产特点的核心安全文化,比如挥发性产品的生成就需要注重生产线的密闭性以及防火防静电等作为核心的建设点。三是要建立企业职工的创新文化培训,使之认同企业创新安全文化。中小化工企业运行中的每个操作岗位基本是人在起作用,对人的创新文化训练需要在常规安全规程要求基础上灵活应对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隐患问题,因为很多发生的中小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如果现场工人能够及时创新处理问题,可能会有很多的安全事故不会发生,至少能够降低事故的损失。文化是有效连接中小化工企业中人和物质的精神纽带,创新安全文化的构建有助于中小化工企业在安全问题上的积极能动性发挥,有助于从根本上把安全问题解决,从而提升中小化工企业的发展水平。
2005年,****冶金公司以抓安全保证生产为基础,抓原燃物料管理为辅助,以抓生产成本控制为根本,坚决贯彻执行职工安全素质教育,坚决保证原、燃、物料最低进厂价,坚决改进生产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仔细分析周边市场环境,审时度势,限制高耗低效产品产量,增加高利润产品生产的同时,狠抓安全责任落实,分解经营指标,落实责任制,倡导全员节约,实施低成本局部扩张运营。经过一系列整改措施,企业经受住了2005年钢铁行业大风大浪的洗礼,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完成了2005年企业脉络的成长之年、完善之年。
展望2006年,钢铁形式依然严峻,低成本经营将是钢铁企业唯一的出路。任市场环境错综复杂的变化,降低生产成本永远是工业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结合当前钢铁形势与公司现状,2006年我们要想取得发展必须突破成本限制,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实施战略调整。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由于市场行为而给企业带来的生产经营困难,必须依靠企业自身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去解决。企业应主要着眼于节约挖潜,努力降低消耗;扩大适销对路产品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增产增收,提高效益;调整产品结构,应尽量多生产耗材少、成本低、效益高的产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真正提高抵抗市场波动和风险的能力,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全面提高,公司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继续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在安全管理上,以《安全生产法》为依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决落实新矿集团和矿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推行职工安全素质培训年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不动摇。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反事故措施得到落实。
(二)生产经营成本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各项考核指标。版权所有
继续狠抓原燃物料的管理,保证原料的最低进厂价,从源头上降低生产成本;继续坚持公司"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战略",加大生产工艺的改进、生产科学的研究,来降低生产成本,走低成本局部扩张的经营战略;继续倡导全员节约,把节约的概念扩大到时间、空间、资源的综合、合理利用上,倡导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为公司成本建设节约分分毫毫,力争全面完成各项考核指标。
(三)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管理层面再上新水平。
继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各公司经营考核,真正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并加大执行力度,形成生产有序、管理严格、纪律严明、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人才储备,培养和锻炼生产技术人才,稳定员工队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加强对职工素质的培养,以"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业务技能,达到应知应会,自觉正规操作,实现安全生产"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深入开展"安全技术素质培训年"活动。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一次全面的业务技术培训,使职工具备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大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培养生产技术骨干队伍;加大人才教育机制,为管理人员提供再教育的机会;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建立有效的人事和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加大对员工的激励,对业务好、素质高、肯学习、好上进、全心全意忠于企业的员工签订佣工合同,办理相关保险业务,来激励员工奋发图强的精神。
(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关键词】烟草行业 现代安全生产 企业管理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化,都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灵魂,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必要放眼长远,构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思想、制度、机制、文化、监管和新技术等层面,既要注重宏观角度的规范,又要注重微观角度的落实,严把生产安全关,严把生产质量关,严把生产监管关,着力提升烟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烟草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始终立于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1.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内涵和意义
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而言的。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烟草行业承袭固有的管理机制,虽然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行业发展的深度调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新困境不断涌现,这就为创建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创造了可行性条件。
1.1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内涵
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重在“新”的意义的凸显,传统意义上,在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方面,强调领导重视,但是在具体的组织和执行环节,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新的管理体系重视责任细化,重视目标制定,重视落实环节的督促和执行;在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方面,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重在“制度钢化”和“制度创新”,制度钢化是指对于安全生产制度无论是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严格遵守,不能破坏其权威性和稳定性,同时安全生产制度又要具有创新性,要富有前瞻性,不能一成不变;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方面,注重人的力量的挖掘,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全员献计”的浓厚氛围。
1.2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意义
对于烟草行业而言,构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1.2.1从产业安全的角度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烟与外烟争夺零售终端市场的竞争已日趋激烈,烟草行业急需改变原有的封闭思路并提高整体竞争力。[1] 实际上,这里内在的包含了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两层含义,企业需要在这两个方面注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烟草行业加速蜕变的关键所在。
1.2.2从行业发展的角度
安全生产关乎行业发展,在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各行业都抢抓机遇,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确保企业平稳健康运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行业、任何企业出现安全生产的大事故,都将对该企业发展造成“一票否决”的致命硬伤,将会给整个烟草行业的发展蒙上阴影。构建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无缝化管理,具有显著意义。
1.2.3从企业形象的角度
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企业往往更乐于承担社会责任,重视自我形象的塑造。事实上,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卷烟产品生产质量,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企业深谙此理,在生产实践中,注重安全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创新和优化,这将有利于烟草企业为自身发展赢得有利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支持。
2.安全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烟草行业在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滞后,缺乏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新技术的研发、新策略的实施,新理念的应用都有明显不足之处。
2.1重视不足
此处的重视不足,不是泛泛意义上的缺乏重视。实践中,烟草行业相关领导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对新时期烟草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新问题,缺乏清晰地认识,尤其是对烟草行业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监管和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有力的措施。
2.2监管缺位
烟草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生产监管是一个体系,相辅相成,不能将两者割裂,但是我国烟草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从制度保障、动态监管、技术创新、奖惩机制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而且过多依赖于内部监管,在实施环节难免存在“人情往来”“寻租空间”,这就为安全生产监管带来了现实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实施。
2.3文化建设形式化
烟草行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形式化”“表面文章”的现象,安全文化建设应该渗透到安全生产的各个实战环节,而不是简单地一个口号的制定,一个活动的举办,一场会议的召开就能够将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带动起来,这样往往形成短期效应,将容易使得企业内部员工和领导在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方面出现松懈和麻痹、淡薄的现象。
2.4技术创新乏力
安全生产管理需要紧跟时展,紧跟企业工艺创新和设备更新,这就需要烟草企业立足实际,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创新。由于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投入产出效益上的认识存在不足,忽视技术创新和管理投入,过多的重视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使得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和技术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与变化。
3.新型安全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3.1构建新型安全生产领导机制
新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机制着眼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着眼于安全生产的新问题,为安全生产管理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层次化、网络化的管理机制。细化责任,强调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
在实践中要强化领导机制、健全组织建设、提高人员安全技能、重视人员雇佣期间的工作安全,将安全生产管理与相关人员的工作绩效紧密结合。[2]注重领导机制的创新,探索实施“值班安全总监”的制度,让每一名基层员工都有机会担当领导角色,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生产管理的积极性。
3.2构建新型安全生产保障机制
构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机制,是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在实施环节,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保障机制主要涉及制度机制的创新和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尤其是管理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有重要意义。管理队伍在组织架构上要注重简化,职能权限不受任何部门的牵制。独立性强,确保他们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整改,并且在安全管理中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做好安全管理信息的汇总和分析,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工作。
3.3构建新型安全生产的监管机制
新型的监管机制,应该将烟草企业的生产环节、管理环节和监管环节实行分类指导、分层实施。以创新眼光审视现代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首先要注重细节,严把监管环节,“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隐患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要注重从小处着手,关注烟草配送、轮班期间的车间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节日值班等细节;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对计划;创新监管机制,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实施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监管的职责以招标方式外包给其他专业化企业或第三方机构,独立运作的监管机制将大大提高监管效率,并且减少不必要的内部成本开支,压缩寻租空间,减少寻租发生的可能性。
3.4加强新型安全生产管理文化建设
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烟草企业“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3] “以人为本”的理念,内在的将“人”的价值放在了文化建设的关键位置。
“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在实践中将成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烟草企业要注重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将“企业是我家,安全生产靠大家”的理念内化为全体员工的精神共识和自觉实践;要注重打造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优秀企业文化,问计于员工、问需于员工,以企业文化展现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安全生产管理的浓厚氛围,人人有责,人人是安全生产的监督员、责任人。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企业,自觉实施安全生产细则,自觉重视安全生产隐患,自觉抵制麻痹大意倾向,自觉担当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3.5强化新型安全生产技术创新
安全生产要注重技术创新,它是保障企业技术创新与安全生产同步发展的关键。
烟草企业要注重原创技术的研发力度,注重科技创新,成立专门组织,加强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联合大中院校,充分挖掘大中院校的技术资源、智力资源,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速高校烟草行业技术成果的转化速度,注重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建立技术分析机制,对于企业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安全隐患,加强技术分析,加强调研诊断,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故再度发生。
3.6抢占安全生产信息网络阵地
抢占安全信息网络阵地,是提高我国安全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烟草行业自我防御能力的有效途径。
信息安全涉及通讯安全、网络系统安全、主机系统信息安全,数据与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等。信息安全是当前烟草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实践中也关系重大。烟草行业在实践中要注重内联网的建设,将内联网作为安全的网络运行平台,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为大力推进信息化带动烟草现代化奠定必要的保障基础。[4]
参考文献:
[1]李建英.浅谈烟草行业信息安全[J].信息网络安全.2009(1):85-86
[2]李纯华.烟草行业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策略[J].魅力中国.2009(29):223-224
[3]刘斌.烟草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四元”.湖南省南县烟草局 413200
【关键词】 安全投入 技术改造 本质安全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近十几年来,我国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都在10万人左右。近年来,重特大事故的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总死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甚至呈现上升的趋势。
造成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了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监察体制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和国家企业安全投入强度较低之外,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长期以来,国家和企业在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安全欠账太多,尤其是像煤炭等重要的基础工业问题更为突出。由于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一些重大危险源得不到有效治理,形成了特大事故隐患,时时威胁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健康已成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瓶颈。安全技术装备改造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企业本质安全现状无法改变,安全生产条件很难保障,也不利于尽快扭转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不利局面。
我国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应是:以企业为主体,以控制重大危险源,治理事故隐患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改造提升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淘汰落后工艺和技术装备,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优化安全技术装备筹资结构,努力提高我国工业系统的整体安全生产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减少伤亡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期安全技术装备发展应坚持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
支持的重点应是对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具有有重大影响的高风险行业,主要目标是国内广泛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技术或安全措施,以及企业安全生产急需关键设备。对一些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技术或产品,应将其作为近期的发展重点。集中资金与技术力量,重点解决问题突出、危害严重,受益面较大的安全技术装备改造项目。与此同时,要坚决制止不合理的重复建设,一般情况下不搞填平补齐和以扩大产量为主要目的的一般性改造。通过支持优势企业上能力、上水平、上质量,推进安全技术装备结构调整。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
2、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硬件改造与软件改造并重,支持具有工业共性、关键、前瞻性技术的联合开发。优先采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和相对成熟的技术装备。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增如必要投入,提高企业安全技术装备研究、开发、维护和管理水平。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基础工业、制造业和其他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产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加大对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的安全技术装备的改造力度,优化产品和技术的安全技术装备现代化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高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以技术进步推进安全生产能力。结合本行业和企业生产实际发展本质安全型产品,运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安全生产。
3、深化改革和全面技术改造同步实施。
安全技术改造应与行业和企业的工艺改革、设备更新及产品更新换代密切结合。争取做到能够同时计划投资、同时设计施工、同时验收使用。通过企业的深化改革和全面技术改造,完善技术改造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加大安全技术改造的规模,促进安全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提升。
4、以企业投入。
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达到安全生产条件的要求,否则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安全投入必须得到保证和必须保证生产设备设施安全运行。企业对安全生产负有全面责任,其中包括对安全技术设备、使用、更新、改造和完善等。企业要保证安全技术装备的投入,应把安全技术装备资金投入纳入生产的成本和全面的生产规划之中,通过对企业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和防止事故能力,保证安全生产。
5、坚持市场导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供给制约”转变为“需求制约”。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工业经济开始进入一个全面竞争的环境,经济发展过渡到新的阶段。安全技术装备产业必须加强市场环境的分析,预测国内、国际技术经济发展趋势,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安全技术装备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
6、注意协调发展原则。
在国家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注重发挥工业行业整体优势,提高重大安全技术装备自主化生产的比重,满足其它制造业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技术水平的要求;努力建立从设计、制造到推广使用的技术装备体系,并尽早形成产业化规模,拉动国内经济需求;加大技术攻关和改造力度,注重消除产业链中影响整体竞争力的“瓶颈”约束;充分利用国内外技术资金和管理资源,为安全技术装备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引导东、中、西部安全技术装备产业协调发展,支持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地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为加快我国安全技术改造的步伐,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加强安全技术装备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
安全技术装备涉及到国家、地方、行业、企业等许多方方面面和计划、财政、科技、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为进一步明确各有关方面的职责、权限和利益,保证安全技术装备工作能科学有序的良性发展,应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尽早制定有关安全技术装备的规章制度,依法规范安全技术装备计划、投资、组织、监管等各种功能,以及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推广等各类活动的行为。这些法规应包括《国家安全技术装备项目管理办法》,《安全技术装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安全技术装备重点项目、评价、验收技术准则》等一系列综合或专项的管理制度。
这些法规严格安全技术装备项目的管理程序,从立项、审批、组织和监管及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计划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积极营造一个快速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环境条件。
2、研究提出《国家安全技术装备指南》
依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和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的实际情况并比较借鉴国外安全技术装备方面的先进技术,由国家安监局每年应研究提出年度的《国家安全技术装备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在该技术指南中应提出:我国安全技术装备发展目标;安全生产技术装备发展的重点领域;继续解决的关键技术与装备;采用先进技术的推广计划和淘汰落后生产力、不安全生产设备的清单,并列出优先选择的项目类别与范围等。技术指南还应提供专业附录,具体介绍一些先进技术,有推广价值的技术设备或在这个领域中成功的运行经验。技术指南既是安全技术装备发展战略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又是企业和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安全技术装备计划和申请立项的主要参考依据。
3、设立国家安全技术装备改造项目规划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和国家财政部等有关单位支持协调下,设立《国家安全技术装备改造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在广泛征求各行业企业、各地方与主管部门意见基础上,根据企业对安全技术装备的需求和市场导向,以及资金,技术等资源配置的能力,提出当前或中长期的安全技术装备规划,要求做到计划清晰,目标明确、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从国家与企业两个方面列出项目的具体内容与资源配置作为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安全技术装备改造工作的实施计划是推及安全技术装备工作中项目组织实施、监管和验收的主要依据。
4、完善安全技术装备改造运行机制
注意总结多年来我国安全技术改造措施经费合理经验,充分借鉴其他技术改造项目筹资的有效做法,充分发挥国家、地方和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资金筹集和运作机制。由于我国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较短,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技术装备基础较差,安全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历史欠账太多,且安全技术装备又是涉及到千万职工安全健康的公益性事业,因此我国应设立国家安全技术装备基金,在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设立专门科目,由国家拨款,专款专用。国家安全技术装备基金,由国家拨款和贴息贷款构成,年度拨款数额应在2.0亿元以上,地方年度拨款全国累计也应在3.0亿元以上,贴息贷款的总强度应不少30.0亿。该项基金主要用于:
1、支持一批技术创新性的推广价值大,示范作用强,且投资少,见效快,影响大的重点项目。
2、主要面向一些安全技术装备欠账太多的隐患突出,且在国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的行业和企业。
3、着重解决安全生产技术装备中一些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该项基金不能用一般扩大生产规模和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力的方面。
随着电力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电力生产安全问题愈加严重,尤其是在大型的发电厂,发电机的安全运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旦发电机出现故障,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葛洲坝电厂生产技术部技术开发主任、创新工作室黄大可先生,长期致力于现电控制系统――励磁专业的检修维护、开发和研制工作,具有对该专业领域的深刻认识和创新能力,研制了一系列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的励磁专业技术成果,曾连续四届被聘为中国长江电力公司励磁专业一级专家,为大型发电机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保障。
近年来,长江电力公司建立了新的创新机制,黄大可紧跟创新时代步伐,在葛洲坝电厂“自动灭磁新技术研究”项目中,作为独立项目负责人提出了全新的“无源零开断自动灭磁技术”方案,首创了无源零开断的自动灭磁技术和装置,有效解决了水电机组事故灭磁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为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灭磁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及“第四届国际专利博览会金奖”。公司也积极配合其科研技术成果的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发电机励磁系统在水电能源行业的应用价值,全面推广,取代进口设备,实现完全自主国产化应用的目标和产业化发展方向。在葛洲坝电厂“励磁整流器及散热方式研究”科研项目中,他提出的“新型自冷热管散热”科研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自冷散热的瓶颈问题,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和应用前景,并在葛洲坝电厂机组全面应用实施,达到了国内大功率自冷热管散热应用的领先水平。
同时,黄大可主持开展的“整流柜掉相监视器智能化和产品化研究”、“励磁控制系统静态、动态参数辨识与优化整定研究”、“新型叠加强励专利技术研究”等技术创新项目均取得显著成效,他还作为第一发明人和完成人,取得了多项专业技术成果和发明专利,在国内重要期刊发表数十篇科技论文,获得诸多科技奖项。其中“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荣获2012年度电力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现代励磁系统关键技术创新成果”、“自冷热管整流器和散热方式的研究与应用”分别荣获2012年度和2013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现代励磁系统关键技术创新成果”荣获2012年湖北省第三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可控硅励磁谐波对发电机运行危害研究”荣获2011年第三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自冷热管整流器及散热方式研究应用”荣获2009年首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二等奖,“新型干式励磁变压器(LCSC10-160/6)”通过了新产品定型检验,“新型叠加强励技术在发电机励磁系统的改造应用”荣获2014年第六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不仅将他的个人价值得以放大,也为我国电力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电力安全无小事,在黄大可眼里他所坚持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业,虽然科研创新是艰苦的,甚至是孤独的,但他相信只要是对国家有益的事,最终必定取得成功,因此他将继续执着而坚定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