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范文

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

篇1

关健词:邵阳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051-01

我们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推进邵阳县丘陵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邵阳县粮食核心区做出新的贡献。

一、把握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开发高标准农田。

1.注重实际,坚持项目实施合理、科学、实用。在选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时,我们根据丘陵地处园田化的特点,选择水源充足、梯田少,坡度低、落差小、交通便利、面积在1 000亩至10 000亩之间的整体连片的农田实施项目开发。

2.注重长远,坚持近期发展与远景规划相结合。我们在编制高标准农田规划时,既把近期发展与远景规划相结合,又着眼长远发展规划与项目区现实情况相结合,使工程建成一处,成功一处。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计划投资10 150万元在下花桥周桥、下花桥五里、诸甲亭乡、五丰铺镇、塘渡口镇等5个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7.36万亩,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3.注重效益,坚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规划设计高标准农田时,我们根据丘陵山区园田化的特点,在田块平整方案上做到数量准、考虑细、测点密,分等高线进行土地平整,尽量少动土方,田块与田块之间的高差控制合理,防止田埂塌方造成水土流失;在建设标准的选择上,适当降低建设标准,降低开发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

二、创新发展理念,综合措施开发高标准农田

1.水利措施。在高标准农田施工中,我们用项目总投资的70%以上资金,修建、整修山塘水库、大坝和渠道等水利基础设施。在山上,大力整修山塘水库,增加库塘储水容量,为旱季农田用水提供水源;在山坡,新建砼防渗灌溉渠道、开挖疏竣渠道渠道,通过放水、引水形式将库塘水通过渠道流入梯田,使坡耕地作物灌溉用水方便;在山下,新修、整修田间排渠、田间灌渠,便于洪灾时农田排涝。

2.农业措施。我们在改造梯田时,陡坡区田面宽度设置为7m~18m,缓坡区田面宽度为21m~35m,田块耕地地形实行大弯就势、小弯取直;陡坡梯田修成宽度5m以上的田面,缓坡地改造以道路为框架划分耕作区,梯田地块尽可能造大;机耕道长度根据农田机械化耕作方便,有效路宽4m,其中泥结碎石路面宽3.2m,提高机械化操作,建成梯田缠腰、土地肥沃、耕作方便的高标准农田。

3.林业措施。在丘陵地区土层薄、水利条件差的坡耕地,我们栽植抗旱、抗瘠薄的水保林,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对能够浇灌的水平梯田,栽植经济林,采取果草间作、果粮间作等形式进行治理,既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三、破解发展难题,整合资源开发高标准农田

1.争取财政投入,大力开发。丘陵山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原有的投资标准偏低,我们实施高标准农田连续立项、年年争取,逐年加大投入规模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2011年,我们第一年投入1 364万元实施万亩高标准农田;2015年,计划投入2 828万元实施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丘陵地区粮食核心区。

2.整合项目资金,聚集开发。近年,我们坚持按照“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在农综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整合国土整理、农综开发、水土保持、以工代赈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5 500万元,建设规模化、现代化的高标准农田,促进粮食产业发展。

3.搞好土地流转,规模开发。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我们以承包、租赁、转租等方式,将农田流转给种田大户,形成规模经营,有效破解园田化高标准农田实施过程中耕地调整的难题。近年,在邵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共催生50余户种粮大户,流转水田1.3万亩,带动项目区农户种植优质稻、双季稻5.3万亩。

篇2

5月20日,兵团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马金玉、三师国土局副局长秦爱民一行莅临五十三团复核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该团党委副书记、团长曾宁江陪同检查。

复核验收组首先来到该团的项目建设工地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听取该团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之后对项目相关资料进行了详细检查。该团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自2013年9月10日开始施工,于2014年8月15日竣工,项目总投资2008.79万元。累计完成现浇渠道防渗工程23.44公里,配套建筑物235座;建设高效节水膜下滴灌面积2723亩;田间道路砂砾石硬化11公里,配套建筑物12座;建设农田防护网203.3亩。该团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的实施,一是使渠道输水安全有了保障;二是通过田间道路硬化,方便了职工出行和田间作业;三是提高了条田标准化建设程度。该团4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分布在三连、六连、十七连等连队,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耕地情况来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布局,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为目标,选择一些整治潜力大且相对集中成片的田块。综合运用调查、勘测、评估等各种手段,准确摸清项目区耕地质量和权属状况,明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效益的分配方案,确保收益权调整与分配方案的制定公开、公平、合理、合法。

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农田的防洪抗旱能力,为实现农田增产、农业增效、职工增收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检查,复核验收组对五十三团高标准基本农田施工、建设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希望该团继续加强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机制,科学调度用水,保证渠道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项目工程效益。

篇3

关键词:农用地分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22

所谓的农用地分等指的就是在对农田进行利用耕作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农田进行一系列的划分,目的就是能够在相关的农业工作中实现按照不同的地基地质来进行不同的耕作工作。我国的农用地分等的举措在提供相关的土地使用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做到对我国土地的相关质量、可利用程度以及所能达到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合理以及准确的判别。

1 关于我国农用地分等

1.1 具体应用

为保证19.73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指标的落实,宁夏编制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依托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14万hm2,依托“十二五”生态移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0.67万hm2,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在黄河和清水河流域新建5.07万hm2,并编制了2012―2015年分年度《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年度方案》。工程涉及5个地级市18个县(市、区)和6个国有农场,其中2012―2013年度共实施11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成1.33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

1.2 具体实施过程

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坚持节约土地、合理使用的原则,通过采取适当的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田间道路建设措施和林业措施,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要求,提高农田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解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合理布设农田防护林网,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总目标。按照一定的方法先对宁夏地区的相关土地质量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的结果再对土地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土地的不同特性在进行农作物的种植的时候选取不同的品种,以此来达到农作物高产高质量的目的。

2 应用成效

2.1 耕地质量建设成效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通过土地平整、水利设施配套、盐碱地治理等措施,粮食产量所有提高,项目区内的耕地质量均有所提升,但耕地质量提升程度并不显著。耕地质量提升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耕地表层的耕作土壤有一定程度的扰动,耕作层土壤养分、生产能力仍需2~3a的恢复,所以目前耕地质量提升程度并不高。

2.2 社会效益

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吸收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通过土地整理,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保证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通过水利工程建设,提高了渠系质量,有效地防止了渠水渗漏,改善了农田排灌条件,改良土壤,减轻土壤盐渍化;通过农田防护林工程,增强了项目区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耕地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同时,耕地的集中连片和机械化率的提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减少农作物生产成本及损失。

2.3 经济效益

通过2012―2013年度宁夏11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共增加了238.39hm2的农田灌溉面积,改良盐碱地8980.79hm2,栽种各种树木501961万株,项目区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通畅、渠配套、旱能灌、涝能排”的格局;原有土地生产能力大幅提高,项目区粮食单产平均增加1000kg/667m2,为实现宁夏粮食“十二连增”和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项目区农民因粮食、蔬菜和经济作物增收及参与工程建设人均年纯收入增加近千元。

2.4 生态效益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建设及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改变灌溉方式、渠道砌护、沟道清淤等水利措施,避免因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板结和水土流失,减少渗漏损失,节约了水资源;农业用地结构的合理搭配,渠、沟、路、林统一配套规划和合理布局绿化,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提高了项目区内耕地的保水、保湿、保肥、防风防沙、防治土壤盐渍化、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定程度的改善了项目区小气候,起到了防旱固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改善了项目区内的生态景观。

我国对于农业用地的重视度是十分强大的,尤其是关于我国的相关的农业用地的方面。因为,我国的面积虽然是国际的前几名,但是,我国的人口却也是最多的,因此,人均耕地水平就相对偏低了。所以,如何提高我国基本农田的产量以及质量就是迫在眉睫的事了。而农用地分等这一举措就恰好可以解决我国目前的困难。

篇4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对策建议;蚌埠市

中图分类号 F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2-03-0003-03

土地整治规划首要目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要求,加快农村土地整治复垦,着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以农田整治为重点,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积极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土地整治工作水平,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上轮规划主要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蚌埠市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基期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1至2015年。规划范围为蚌埠市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包括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五河县和固镇县,总面积为5 950.72km2。

1.1 全面落实补充耕地任务 全市实际完成可用于占补平衡新增耕地2 555.93hm2,年均新增耕地511.18hm2。

1.2 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全市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18 320.00hm2,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升0.87,新增耕地1 100.00hm2,项目区新增粮食产能150 989 372.56kg。

1.3 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整理 全市累计完成城镇建设用地拆旧区总面积3 372.06hm2,增加农用地面积3 372.06hm2,其中增加耕地3 140.93hm2。

2 上轮规划实施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2.1.1 增加耕地面积 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通过对闲置、废弃、低效利用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复垦,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二是通过土地平整,归并不合理和过于分散、碎化的农村道路、沟渠、田块等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三是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增加耕地面积。

2.1.2 提高耕地质量 主要表现在通过排水和灌溉工程保证了农田的灌溉率;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增强了农田的防风抗旱能力;田间道路建设工程最大限度的满足机械下田运作需求,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土地平整工程和土壤改良工程使耕作层厚度适当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地产出率较整治前均有较大提升。蚌埠市土地综合整治后的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高0.87。

2.1.3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通过实施土地整治,根据农民的意愿将农民安置在新建的住宅小区或者就近的中心村、镇中居住,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布局凌乱的问题,提高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和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加强管理和统一规划。特别是增减挂钩项目,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拆迁复垦和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目标。在不多占用耕地资源的情况下,城镇工矿发展的用地需求得以保障,缓解了土地资源的硬约束。

2.2 社会效益

2.2.1 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一方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和生产物资投入成本,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生产力,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调整,提升了农民增加收入的空间。

2.2.2 增加就业机会 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从而为农户提供新的劳动场所,为农村剩余诙力提供就业机会,减少了劳动力的闲置;并且土地整理工程本身也吸纳一定的社会劳动力,增加整个社会的就业机会,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

2.2.3 增加耕地供养人数 土地整理增加了人均耕地资源,提高了土地的基本生活保障能力。意味着农民基本社会保障程度得到提高。

2.3 生态效益

2.3.1 优化生态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农田土地整治通常以项目为载体,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发挥耕地的湿地、绿地等多种基础性自然生态功能,采用生物、工程等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减轻水土流失,控制耕地石漠化、沙化、盐碱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耕地生态涵养能力,农业生态系统得到维护,项目区内的水资源、植被、农业小气候等环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3]。

2.3.2 改善人居环境,美化乡村景观 建设用地土地整治通过对农村居民点、工矿废弃地、采煤塌陷区的拆迁、复垦、整理活动,统一规划、建设独具当地特色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带来了农村环境面貌的显著变化。土地整治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路径和重要举措[4]。

3 上轮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评价

3.1 补充了耕地数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2011-2015年蚌埠市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332个,新增耕地2 555.93hm2;同时组织实施土地整治重点项目93个,总规模118 320.00hm2,新增耕地1 100.00hm2,投资规模15.76亿元;通过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等,改良了土壤结构,提高了耕地质量;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耕地综合产能。

3.2 优化了用地格局,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通过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等工作,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更趋合理。2011―2015年,蚌埠市城镇建设用地拆旧区总面积3 372.06hm2,增加农用地面积3 372.06hm2。优化了城乡用地格局,促进了城乡良性互动,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进入新阶段。

3.3 维护了农民权益,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在做好地籍调查和权属管理前提下,蚌埠市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引导农村集体土地有序流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强了农田道路、水利、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居民点安置用房、道路、给水、供电、清洁、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配套,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4 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的排水和灌溉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网工程和土壤改良工程,增强了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提高了田间道路通达率和森林覆盖率,控制局部地区的土地继续退化,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同时部分土地整治后的区域内的耕作方式也由此发生转变。通过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加快了矿区生态修复,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推动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出现2个集中,即农民住宅向大村和中心村(镇)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对农田、农产品污染的范围和深度。

4 上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规划目标较为单一 规划目标侧重于补充耕地,忽略土地的综合整治和增产增效;为了片面追求新增耕地数量,没有经过适宜性评价,一些不适宜整治的未利用地也被过度开发,部分新增耕地由于缺乏水源,缺乏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等,导致新增耕地产能较低,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5]。

4.2 指标设定不合理 如全市实际补充耕地是规划目标的234%;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补充耕地是规划目标641.56%等。

5 新一轮规划修编建议

5.1 科学设定规划目标 加大对土地整治规划目标设定的科学分析,根据全市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合理确定各类土地整治目标和控制指标:一是完善补充耕地目标;二是调整农用地结构和布局;三是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整治模式;四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5.2 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重点,积极开展“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库工作,按照全域布局的工作思路,对符合条件进入储备库的高标准农田项目,逐县逐年分解建设任务。怀远县是全市唯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应在资金和任务量上予以倾斜;同时设立1~3个生态高标准农田保护示范片或示范区,建立健全农田保护监管体系,以建设促保护,发挥农田保护示范区典型示范作用[6]。

5.3 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 按照蚌埠市制定的城(矿)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和建设“两型”城市的要求,推进老城改造、棚户区改造,促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利用;积极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好乡村”;加大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整治力度,落实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任务,建设和谐矿区。

5.4 落实保障措施 强化规划管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持续发挥土地整治机制创新的示范作用;加强对土地整治规划执行的考核工作;加大规划期内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筹措力度,强化投入保障;积极引导基层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培养土地整治专业技术队伍等[7]。

参考文献

[1]韩姝娴.蚌埠市土地整治潜力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05.

[2]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Z].2012,03.

[3]徐炜.湖南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10.

[4]张统生,李宏军.新时期土地整治规划的任务[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1.

[5] 潘凡等.关于土地整治规划定位的思考[J].浙江国土资源,2011,12.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强市为目标,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林业生态与产业发展并重,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梯次推进,进一步改善生态面貌,增强生态环境承载力,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二、任务目标

全年完成植树1032.5万株。

三、绿化重点

(一)生态绿化村建设。规划新建生态绿化村149个,植树338.6万株。各镇(街区)要结合实际,按照城镇绿化模式、乔木绿化模式、乔灌结合绿化模式等3种模式建设生态绿化村。要积极引导多村连结,村村连片,集中打造一批样板绿化示范村。

(二)道路绿化工程。全市建设道路绿化长度100.8公里,面积2883亩,植树93.3万株。突出抓好高速公路两侧林带补植、完善和路“水杉大道”建设,加快推进路等省道和路等市级主要道路两侧林带更新。新修道路建设规划要与绿化规划同步进行,留足绿化空间,确保道路建设与绿化同时投入使用。

(三)水系绿化工程。规划水系绿化长度116.6公里,面积7610亩,植树78万株。重点实施新河、河等河流绿化。

(四)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建设经济林基地7640亩。重点建设柴沟镇1500亩大樱桃、核桃标准化基地和200亩金银花栽培基地,阚家镇500亩鲜食葡萄生产基地,井沟镇2000亩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等。

(五)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建设农田林网592条,长度598.5公里,植树85.2万株。要按照“沟、路、渠配套,田、水、林综合治理”的原则和网格面积不大于300亩的标准,将现有道路、沟渠中未绿化或成活率、保存率较低的林带进行更新或补植,提高农田防护水平。重点建设镇5万亩国家土地整理项目区、镇6万亩高标准良田开发项目区、街道1.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镇3000亩国家土地整理项目区、镇5万亩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区、疏港物流园区中低产田开发等项目区内的林网建设。

(六)四旁五荒绿化工程。完成四旁五荒植树217.7万株。通过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深挖四旁五荒植树潜力,结合沟、路、渠、河道、涝洼地综合治理,提高四旁五荒植树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七)现代林业示范园建设。按照“六个一”标准,继续新建扩建和提升花卉产业园、街道柳河生态示范园、镇柳河农业生态园、镇千亩潍水花卉示范园、镇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园区,扩大种植面积,完善配套服务,培育花卉苗木市场,做大做强花卉苗木产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区)和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要落实领导包靠责任制,明确目标责任,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要定期督导检查并进行通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工作成效。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镇(街区)要把国土绿化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要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积极争取沿海防护林、世行贷款、绿化等上级项目资金,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用于林业建设,努力营造国家、集体、个体多方投资办林业的格局。

篇6

黑龙江省泰来县水务局,黑龙江齐齐哈尔162400

摘要 泰来县属我省西部干旱地区,低产田改造任务极为繁重,以低产田改造为立项重点,把旱改水作为治理切入点,大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高标准、高效益、成规模为建设目标。

关键词 泰来县;低产田;农田水利;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1-0018-02

1项目背景

泰来县现有耕地239万亩,其中中低产田面积18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75.3%,低产田改造任务极为繁重,为发展区域经济,保障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土地治理以此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加上乡镇村大多是各自为战,造成规划不统一,布局不合理,设计不科学,治理不成规模,治理成效不显著,从宏观角度看,往往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产生无功投入和无益工程。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按着上级业务部门指导意见,以低产田改造为立项重点,把旱改水作为治理切入点,以高标准、高效益、成规模为建设目标。项目区位于胜利乡境内,现有耕地1.3万亩,这里土地集中连片,土质肥沃,是旱改水的适宜区域。泰来县正在实施的省重点水利工程“泰来引嫩工程”项目,从项目区经过,2007年建设的农业开发半拉山低改项目引水工程可同时为项目区引水,使本项目水源供给有了双重保障。省市县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更加激励了当地干部群众开发积极性,技术依托单位全力支持,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证。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立项开发是打开多年束缚这一区域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当地经济锁链的钥匙。 项目区地处低洼地带,耕地连年遭遇涝灾,由于多年内涝,粮食产量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仅有2 099元,农民收入低,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无力建设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当地干部群众对这一区域立项开发早已翘首企盼,热切盼望尽早实施;

2)立项开发是全面提高农村综合效益水平的关键。立项开发彻底解决了旱能灌涝能排的问题,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绿色产业,增加农业整体抗灾能力和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水平,为持续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打下良好基础,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将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3)土地立项开发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更能充分的利用这一地区的资源优势,在开发区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生产,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形成;

4)在这一区域立项开发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由于长期内涝,农民收成不好,效益不高,因此,农民不愿意投入,地越种越穷,很多农民弃耕,因此,这些立项开发也是德政工程,极其必要。

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条件是这一区域立项开发的基础。

1)项目区土质为厚层砂砾底草甸土,土壤肥沃结构致密,适于水稻生长,开发区内地势平坦,而且集中连片,有利于开发水稻生产和统一规划管理;

2)供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的嫩江水且无污染,水质优良,完全可以保证项目区生产和生活用水;

3)项目区的气候条件良好。泰来县位于黑龙江省的西南部,是我省的第一积温带,积温高,无霜期可达145天,日照时数长,小区光热协调,这些都是开发优质水稻产业不可缺少的条件;

4)雄厚的技术力量和高层次的技术依托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全县有高初级农业技术人员40人,县乡村已形成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可为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项目乡镇与东北农大、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多家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依托关系,为项目高标准建设和取得高效益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和技术保障;

5)开发区内交通便利,有村村通公路与小区相连,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电力充足设施齐全,每个自然屯均有380V动力线路,完全可以保证开发区的用电,区内通讯设施齐全,村屯有程控电话可通往全国各地;

6)干部群众积极性高,为立项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条件。项目区的农民早已吃够了内涝的苦头,盼望尽早立项开发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农民们说:“如能立项开发我们愿意出工、出劳、出资保质保量完成开发建设任务”。

综上所述,该项目无论从组织领导、技术服务、资金保证,还是资源开发的科学合理性、前景和效益等诸方面都是可行的。

4 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有建节制闸2座,闸孔宽度2m,建分水闸9座,其中主干渠分水闸1座(闸孔宽度2m),支渠分水闸8座(闸孔宽度1m),建过路涵17座,其中直径为1m的双孔过路涵4座,直径为1m的单孔过路涵13座,交叉涵1座(直径为1m),农道桥5座(单跨5m),灌水渠系衬砌4公里,整修灌水渠系30km,整修排水渠系31km,整修农道12km,建育秧大棚240栋,86 400m2(每栋360m2,宽8m,长45m),营造防护林200亩,科技培训1 000人次,购良种2万kg。农机合作社建设内容有:购置4160型洛阳福宝玉米收割机1台,久保田插秧机5台,久保田588型水稻收割机1台,东方红1110型拖拉机1台,宁波484型拖拉机4台,纽荷兰804型拖拉机4台,建农具棚400m2,办公室、维修间300m2,机库100m2,停放场300m2。

5 综合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

项目区计划种植水稻1.3万亩,单产500kg,总产650万kg,按每公斤2.4元计算,总产值1 560万元,比开发前增加1 014万元。

5.2 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区内农业生产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抗旱抗涝能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显著。在开发项目示范辐射下,加快周边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通过项目的建设,项目区年实现农业收入910万元,比开发前增加572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 652元,比开发前增加3 553元。

5.3 生态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使这一区域低产田变成高产水稻示范区,避免耕地由于受内涝造成的盐碱化,又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无序开采利用,从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6 结论和建议

6.1 可行性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综合论证得出结论:该项目是可行的。

6.2 问题与建议

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并保证工程质量,使工程尽早发挥效益。对建后小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小区各项工程,积极引进先进实用技术,使农业开发小区始终处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篇7

1项目背景

宣州区201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建设项目区位于养贤乡,涉及张埂村、仁义村共计2个行政村,项目区国土面积23.12km2,人口约1.48万人,耕地面积0.14万hm2,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整治塘坝,建设小型引水闸和小型排灌泵站,衬砌及硬化渠道,配套农、支渠放水口、生产桥和过路涵,建设高效节水工程,排涝沟清淤整治,整修田间生产路等。

2项目建设成效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着力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得全区农村水利建设全面提速。该项目计划投资2527万元,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在养贤乡的仁义村和张埂村实施。

2.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水利基础设

施向乡村延地头伸,夯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利基础,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正承载着“美丽乡村”的更多期待与梦想。项目建成后将整治塘坝9座,新建及拆除重建小型引水闸10座,新建及拆除重建小型排灌泵站10座;渠道衬砌及硬化总长24.16km;农渠放水口330座,支渠放水涵70座,生产桥12座,过路涵18座;高效节水工程33.33hm2;排涝沟清淤整治23.84km;整修田间生产路8.16km;将水利设施配套到田间地头,呈现出渠成网、沟涵通、水满塘、灌排畅的新模式。

2.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工程建成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生产条件得以改善,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大大促进了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14年底,项目区已发展烟草种植面积200.00hm2,产量375t/a;项目区有鱼塘近466.67hm2,通过小农水项目进行水塘扩挖和清淤,鱼塘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此外,还引进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改变了当地群众种植单一作物的格局,现在通过小农水项目区的建设,种植的作物品种越来越多样化,重点推进以蔬菜为主的结构调整,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了农业农村增收的步伐,真正实现了“以水兴产业、以产业促发展”。

2.3增强抗灾减灾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该项目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因部分水源及配套工程建设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起点标准不高,许多配套建筑物没有完善。该项目实施后,将改善灌溉面积0.13万hm2,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1万hm2。项目区内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85%;排涝达到10a一遇的标准;桥涵闸等建筑物基本配套;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5以上;粮食作物水分生产率由0.75kg/m3提高到1.20kg/m3;农产品产量增加10%以上,农民收入明显提高。项目建设效益、节水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并通过整合涉农资金,使项目区的山、水、田、林与路得到统一规划,实现了田园化建设,整个工程成了自然环境的装饰物,美化了自然景观。

3主要工作措施和做法

3.1加强领导,强化工作配合

宣州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政府办、水务、财政等部门及项目实施乡镇等部门参与的“宣州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工程建设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立工程组和质监组,确定专人,深入工地现场开展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工作过程中密切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2规范管理,努力提高项目质量

在小农水项目实施中广泛推行“项目法人制”等六制管理,实行规范化管理和阳光操作;从材料采购、施工安装、监督检查及工程验收等方面严格把关,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力争打造精品工程,确保项目效益的最大化,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3.3整合资金、整体推进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相继整合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基本烟田水利配套项目、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美好农村建设项目等一批涉农资金项目,开展“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开展集中连片治理,以利于形成高标准农业生产基地,产生规模效益。

3.4完善制度,加强建后管理

一是在项目区所在村设立了水利村主任,聘任了村级水管员,明确了工作职责与工资报酬;二是制定工程管理、水费征收等规章制度,明确管理内容和管理范围;三是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农民水管员的工资与绩效挂钩,其绩效工资、续聘等与工作业绩直接关联。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了水利管理机制。

4今后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4.1注重舆论宣传

要通过图片、文字、电视等多途径对小农水工程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行宣传报道,使全社会都知道小农水工程是一项惠及农民、惠及子孙的民生工程,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和管理。

4.2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需要做以下几项工作:1)提前谋划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如项目的设计、选点及招标工作;2)小农水项目要求不影响农户耕种和汛期防汛,尽可能避开耕种季节和汛期施工,特别是渠道和渠道配套建筑物工程,要求在农闲期完成;3)由于项目分散,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少,现有技术人员难以满足小农水项目建设的需求,需要充分发挥乡镇水利站、村级水管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监管作用。

4.3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篇8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农作物增产;林权

农田防护林建设调整和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但是农田防护林建设与管理现状必须不断研究。

1.明确防护林功能是建设的基础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营造农田防护林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田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防止风沙、干旱,调节气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根本措施之一。农田防护林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并能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多种效益的一种人工林,目前已得到广大社会和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但由于随着农田防护林树龄的增加,林带会使靠近林缘两侧附近的农作物由于生长不良而造成减产,部分农民只看到了眼前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受到了损害,却看不到农田防护林在整体上的护田增产作用,因而存在着在农田周围栽树怕胁地、怕影响农机作业等思想,对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存在抵触情绪,对建好的林网也不注重保护,导致烧麦茬、烧秸秆、大型农机具作业时多有破坏,形成了部分地区农田防护林年年建设,年年遭受破坏的局面。其实,防护林带胁地虽然在一定范围内使农作物减产,但由于林带能够有效改善林网内农作物的小气候环境,从而使整个防护范围内的作物总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农田防护林对农作物具有十分明显的增产作用。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农防林的护田增产效益普遍在10%以上,有一些风沙危害严重地区高达30%以上。黑龙江省三北工程建设区的7400万亩耕地中有6500万亩得到有效保护,林网化水平达到70%,护田增产效益15%,每年增产粮食47.6亿斤,增加价值28.6亿元。但由于广大农民群众对防护林增产机理认识不足,对营造农田防护林存在顾虑,缺乏积极性,影响了农田林网化进程。通过对两块玉米地的实验,即有完整农田防护林网(长650米、宽500米,沿着林网长度的方向每隔15米选择一行玉米作为试验样带)庇护的玉米地产量和没有农田防护林网庇护的玉米地产量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了农田林网对农作物生长的生态因子和生理因子的影响,找出农作物生态因子和生理因子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弄清楚农田林网对农作物增产机理,提高广大林农对农田林网重要作用的认识,为农田防护林建设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生态环境脆弱,经常遭受破毁,为了调整与改善这种现象,林业就成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遵循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宗旨,经营好现有的森林资源,扩大和再造大面积的人工林地,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中农田防护林体系就是满足农牧业生产气候环境需求,营造不同种类和区域的林木,时空合理布局,维持农田业生态系统平衡、健康,确保农牧业生产的稳产、高产,实现农田系统可持续发展。依据防护林的功能,可以分成三个类型:其一是生态林,以获得生态效益为目的,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农田等功能;其二是经济林,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在水土保持、改善环境等方面的生态效益为辅;其三是农田防护林,其功能具有双重性,生态功能是基础,防风、增加生物多样性、调节与改善农田生态平衡;林木立地须有产出,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社会承受尺度和经济上再生产的要求。所以,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需要明确防护林功能,才是防护林建设基础。

2.林权是促进防护林建设的动力

防护林体系能够持续稳定地发挥防风固土作用,改善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但要长期保证防护林生态系统健康、平衡,林权改制是促进防护林建设的动力。国家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展开。明晰产权,增强农民发展能力,扩大发展成果;正确应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协调农民利益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将现有林业分类经营,划分为生态林、经济林和防护林三大类,即生态林具有公益性,短期或长期难以见到经济效益,其主导利用方向是为国家提供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经济林是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林木,其主导利用方向是提供木材和林产品,放宽政策,由投资主体和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治理”的原则,自主经营,以经济效益最高为目标,用现代化手段,大幅度提高森林的生长量。其可以作为部分防护林组成。而防护林是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在系统核心部分可以依据经济林建设原则进行管理,适当扩大经济林的比例,但绝不是收获其产品而降低其防风固土的作用。为了经营好防护林体系,使每条林带发挥最佳的效益,确保整个林网体系持续稳定地发挥防护功能,林权改制势在必行,并且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操作。即明晰产权,现有的防护林体系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完成的,属于集体或企业所有,那么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凡是适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承包经营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或职工。而不能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将林地承包经营权社会化。对农田防护林,在保证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进行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合理开发利用。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权可以流转。理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确保农民在获得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后,能依法实现自主经营、自由处置、自得其利的收益权。

3.完善防护林管理体制,促进健康发展

篇9

一、桐柏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

1.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快了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板栗、茶叶、木瓜和养殖业为主要支柱的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2000年和2008年桐柏县分别被列为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建设重点工程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后,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治理区干部群众与水利水保工作者团结协作,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7km2,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32.8%,其中:已通过淮河水利委员会验收的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建设重点工程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km2;通过河南省水利厅和财政部验收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km2。2000年3月郭湾、后河等五个小流域被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2008年夹山小流域被淮河水利委员会评为优良工程。2014年和2000年相比,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已由572km2下降到357km2,减少37.68%;土壤侵蚀模数由2839.7T/km2•a下降到1968.5T/km2•a;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8.5%提高到52.3%。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显著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总产量已由1952年的477万t增加到了2014年的17.42万t,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改变局部小气候变化

桐柏县自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来,自然封育和人工治理并重,将25°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植树种草,目前全县实施封禁管护面积达3000hm2;在国道、省道、乡村道路沿线设立人工围栏156km,使区域自然植被得以较快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截至2015年底封植被覆盖度由封禁前的23%提高到了58%。从1998年起,全县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转向以治水为主,治土与治水相结合的第三阶段,对全县主要河道和重点流域进行大规模综合整治,兴建配套水利设施1.8万处。多年来,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逐步深化,思路逐步拓宽, 水土保持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由过去的分散治理向规模化治理转变;由粗放治理向集约化治理转变;由只注重生态效益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融为一体转变。对全县水土流失区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调查分析,制定了全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近、远期总体规划,分别制订了每条小流域的具体治理措施,从而保证了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性和连续性。通过大力实施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环境逐步转向良性循环,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8.6%,林草覆盖度达到56.3%,92%以上的农田受到绿色屏障的保护。因此,桐柏县先后荣获“全国水土保持暨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

3.加强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改善人居环境

近年来,桐柏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淮河源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为统揽,以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县为载体,持续推进生态立县战略,坚持走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持续发展之路,倾力打造生态县,全方位发展绿色产业,“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强化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发挥水土保持工作的综合优势,坚持山、水、田、林、路、村、镇全面规划,治山与村容整治兼顾,绿化与美化并举,治理与开发、治水与增收相结合,改善人居环境,保护生态资源,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乡风文明,建成生态、旅游一体化示范流域1处。倡导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生活方式,实施“一池三改”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城郊乡徐寨村、吴城镇王湾村等小康文明示范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4.创造生态宜居工程,提升新能源产业

全县大力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城区绿化、镇村绿化、道路绿化等工程。积极培育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企业,实施“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工程,加大近城山体保护力度。推广节能环保材料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等废弃物排放。积极实施“清洁家园”行动,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推广污水净化技术,实现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倡导并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县商务中心区建设。推动园区企业废物废水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园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统筹规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并逐步实现运营专业化、社会化。

5.坚持治管并重,注重综合效益

按照“稳定所有权、明晰使用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妥善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把水土保持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创办绿色企业,大力发展水保经济,走出了一条治理与管理并重、开发与经营并举的水保产业化发展新路子。目前已形成三种典型的水保工程经营管理模式:一是规模效益型。对面积大、立地条件好的荒山荒坡,以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大力发展板栗、木瓜、桐柏大枣、茶叶和中药材,不断提高流域内的农民收入。至去年底,全县拥有百亩以上的经济林基地97处,千亩以上基地49处,万亩以上的基地5处。二是水保庄园型。即“盖上几间房,住上几个人,治好一片(滩)”的治理管理模式。县直20余名离退休干部,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创办“桐柏县天然实业开发公司”,承包荒山110hm2,投资50多万元,嫁接改造野生毛栗2万棵,桃、梨、大枣等1.5万株,年创利润6万元。三是家庭松散型。对面积不大、立地条件差的“四荒”地,公开竞价拍卖或租赁承包,让群众买了放心,投入热心,管理细心,依山靠山,养山绿山。

二、存在问题

桐柏县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部分乡村坡耕地面积仍较大,高标准农田占比低;梯田地埂利用率低,草畜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坝系水资源利用率低,沟道控制性工程措施配置少;对水土保持监测重视不够,科技创新贡献率低;生态文化建设拓展不足,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力度不强。

三、结语

篇10

一、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安全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土地、水以及农田设施条件等是农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要从农业基础设施着手,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节地、节水、节时、节能的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农业安全。一是要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四高”、“八化”高标准农田结合,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效益。“四高”是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八化”是指农田园林化,耕作机械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服务系列化,栽培技术现代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产出优质高效化。项目区建设要按照现代化农业的标准完善规划,统一设计,进行项目区的开发治理。在工作中既要注重项目区工程及各项治理措施的内在质量,又要注重项目区的外观质量,使项目区真正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路林田电配套,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方田,从而达到“八化”标准。二是把积极争取项目与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结合,提高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水资源短缺加上利用率低,已成为我场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发展节水农业是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客现要求。必须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出发点,建立完善有效抗御自然灾害的水利体系。遵循立足生态、高效节水、协调发展的方针,通过综合开发、综合治理、综合投入、综合措施,加大水利骨干工程的配套建设,建设农田高效灌水系统,规模化示范工程;采取生物节水与工程节水相结合,推广现代新型灌溉制度;推广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形成常规节水与高效节水相配套的水利产业体系。

二、树立新的农业产业观,发展核心农业产业

尊重客观规律,用科学的产业观认识现代农业产业,树立新的农业产业观,发展核心农业产业,使农业产业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强化效益优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依靠制度和科技创新,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强化区域优势。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思路,突出产业布局,发展大麦、食葵种植,要以建设种子(苗)基地为基础,以良种提纯、扩繁为重点,推进良种化进程,促进育繁推销一体化,提高差异性竞争水平;三是强化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粮食和经济林加工、包装、运输、保鲜等后续产业,使农业“内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拓宽农业市场空间,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强化农业基础产业地位。

三、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产品内在竞争力

用经济规律来经营农业,用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指导农业。着眼于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增强农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着力打造农场大麦品牌,注重打品牌、创品牌和护品牌,树立品牌观念,以品牌吸引消费,以名牌抢占市场。

四、树立现代农业意识,注重提高科技含量

牢固树立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树立现代农业意识,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改变农业粗放经营模式。进一步调整农业科技发展目标,逐步从保证农产品供给向保障农产品质量转变,从增加产量向增加收入转变。引进科技型企业、农业院校等服务于农场农业建设,使农业科技推广变为全社会共同促进的事业、共同参与的行动。注重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农业品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保障农产品质量。

五、科学规划,树立新的生态观

科学规划,树立新的生态观念,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家园为目标,利用生物循环规律,促进农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及农场经济林建设项目,保护和提高生态质量。

篇1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和国务院、省政府对保护耕地的相关文件要求,继续以我县“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造林绿化工作由原来的数量型向高质量方向转变,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重岗。

二、目标任务

2021年全年计划营造成片林265亩,新建农田林网1200亩,建设省级绿美村庄1个,公益林恢复675亩。

三、重点工程

重点围绕生态公益林恢复、宜林地及采伐迹地造林更新、绿美村庄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绿色通道建设等工程,开展造林绿化活动。

(一)生态公益林恢复工程。我街道省级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老濉河堤东侧(中韩居西侧部分)、濉北河堤两侧、新扬高速绿色通道、早陈河西堤梁庙段等地,在进行严格保护的同时,对已经采伐的地段或长期没有植树的地块要及时绿化到位。按照成片林标准栽植乔木树种。采伐迹地未及时更新到位的居委会将影响林木采伐报批。

(二)宜林地及采伐迹地造林更新工程。围绕宜林地、采伐迹地等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做到“应栽尽栽、全面覆盖”,确保栽植到位。

(三)绿美村庄建设工程。以创建省级绿美村庄活动为抓手,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村庄绿化要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充分彰显地方特色。省级绿美村庄建设要按照《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省绿美村庄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苏林造〔2020〕2号)进行创建,计划创建1-2个。

(四)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农田林网建设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沟渠路配套建设相结合,做到“树随路走、树随水走”,在保证农田林网发挥最大防护效益的同时,减少树荫胁地。

(五)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主要以沿线道路两侧行道树进行新(补)植。造林技术要求和树种选择参照2020年2月份编制的《县造林绿化导则》执行,乔木树种主要选择杨树雄株及乡土树种,村庄绿化可搭配经济树种及观赏树种。严禁栽植“断头树”、“光杆树”。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各村居通过召开造林绿化动员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全面启动造林绿化工作,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二)栽植准备阶段。做好春栽苗木采购、土地整理、开挖树塘等春季造林准备工作。要提前整地挖塘,让土壤充分风化,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春季造林阶段。全面开展春季造林绿化工作,迅速掀起造林绿化,3月底前全面完成造林绿化任务。

(四)验收考核阶段。街道组织验收组对各居委会2021年造林绿化栽植面积、成活率和保存率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结果计入年终目标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居委会要通过广播、条幅、微信等媒体,积极宣传造林绿化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全民造林绿化意识,营造造林绿化工作的浓厚氛围。

篇12

关键词山地农田林网;营造技术;效益分析;青海化隆

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县辖17个乡镇和2个管委会,总人口24.6万人,土地总面积2 740 km2。境内平均海拔2 600 m以上,平均气温2.2 ℃,最低气温-10.7 ℃,最高气温13.5 ℃,平均降雨量464 mm,多集中在7—9月,蒸发量1 241 mm,无霜期仅为89 d,总的气侯特点是干旱、少雨、寒冷、无霜期短、蒸发量大。现将化隆县山地农田林网营造技术及效益分析总结如下。

1山地农田林网营造技术

1.1营造类型

一是浅山阴坡半阴坡。坡度15~25°,农田与宜林地相间,宜林坡面积较大。农田宽10~15 m,间坡度3~5 m,海拔2 450~2 700 m,年平均气温2.8~4.4 ℃,年平均降水量350~450 mm,植物生长期160 d左右,土壤多为栗钙土,土层深厚,通气性好,无灌溉条件。在这类地区营造山地林网需提前整地,整地方式以小反坡梯田为主,宽1.5 m,反坡度3~5°,每个间坡可挖2~3条,在小反坡梯田的外沿栽植青杨,株距1.5 m,还可与沙棘混交,提高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1-2]。二是浅山水平梯田。这类地区的地埂都是推积的虚土,通气性好,有机含量高,田埂宽度小,一般在1.5 m左右,而且坡度较大,因此在栽植林网时,一般沿地埂栽1~2行树木,在坡面栽植柳、沙棘等灌木树种不仅可以防护农田发挥生态作用,而且还可以稳固地埂,防止塌陷滑坡。三是脑山、半脑山平地。海拔2 800~2 950 m,年降水量550 mm左右,气候温湿凉爽,土质好,多为黑钙土和暗粟钙土,有机质含量高,地埂多在1~2 m,坡度5°左右,营造农田林网一般是以地埂和田间道路为植树基线。一般栽植1~2行树木,行距以30 m为宜。四是脑山缓坡沟湾。这类地型农田与荒坡相间,荒坡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多为1∶7,坡度6~15°,土壤为黑钙土,气候温凉、湿润,植物生长期145 d,年平均气温为0.7~2.4 ℃。在这类地区营造农田林网,为不破坏植被,一般只需要大坑整地,株行距1.5 m×2.0 m,每条间坡可栽植林网树2~3行。

1.2树种选择

在树种选择上,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青杨为主。低位浅山地区还可以选用新疆杨,有些地区可与沙棘混交,以提高效益。

1.3布局与规划

山地农田林网建设的布局,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田、林、路、渠统一规划,将护路、护渠、护田埂、护田林都纳入农田防护林体系之中,以不占或少占耕地为出发点,统盘考虑[3-4]。一是主林带。山地多为向阳避风,宽窄不一,应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规划林带,主林带与山沟走向垂直,林带结构为株行距2 m×2 m,3~4行乔灌混交型的疏适结构。副林带沿地边、渠旁、路侧栽植1~2行,组成“小网络,窄林带”的农田防护屏障。二是护路林。利用路两侧种植1~2行树木,呈“品”字型两侧分布,靠近路边坡或排水渠沿,栽植1行树木。三是护渠林。针对支渠和毛渠较多的实际,争取将主林带设在支渠两旁,副林带与毛渠相结合[5-6]。鉴于化隆县山地大多数与宜林荒坡相间,因此农田林网建设与荒山造林相结合,实行水、田、林统一规划,能乔则乔,能灌则灌,乔灌结合,建成森林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系统。

2效益分析

2.1经济效益

山地营造农田林网一般12~14年长成椽材,农田可栽植树木675株/hm2,保存600株/hm2。13年进行第1次隔株间伐,20年后长成檩材皆伐更新,则每年可收入1 995元/hm2;另外,林网控制区农田一般可增产10%,按全县山地未林网化农田平均产量3 000 kg/hm2测算,增产粮食300 kg/hm2;林网年可提供枝条薪材1 200 kg/hm2,按1.2元/kg计,价值为1 440元/hm2。

2.2生态效益

一是降低风速。有林网庇护比空旷地风速减弱20%~40%,减弱最大的地方是在林地平均树高处,可减弱45%~55%。二是减少蒸发,提高湿度,有利于保墒。据调查,有林网的农田日蒸发量比空旷地减少20%~30%,如果是在阴雨连绵的天气,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林网内的蒸发量反而比空旷地高,这主要是因为冷空气通过,平流降温,林网内温度比空旷地高的缘故。三是抵御灾害性天气。低温阴雨,大风常会引起小麦倒伏和病虫害的传播,影响产量。林网可有效降低风速,减少作物倒伏和病虫害的传播。四是由于林网降低风速,保护区内乱流交换作用减弱,导致小气候的改变,从而延长植物生长期。五是营造山地林网可以使坡耕地减少水土流失,使作物免受水冲淤埋。六是山地农田林网还可以提高植被盖度,增加森林覆盖率,如果全县3.47万hm2农田都实现林网化,可植树2 350万株,如果按1 650株折合1 hm2,折合面积1.424万hm2,可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5.2个百分点。

3结语

山地农田林网建设虽然在化隆县起步较晚,由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群众乐于接受,所以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山地农田林网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是浅山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4参考文献

[1] 李明,陈胜利,耿存胜,等.平原农区高标准农田林网营造技术[J].江苏林业科技,2010,37(2):41-43.

[2] 刘恒新,翟秀春,秦伟,等.半地下畦田式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J].内蒙古林业,2009(9):114.

[3] 卢梅军.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3):240,243.

[4] 刘菁,闫学昌,艾晓琴.三北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J].陕西林业,2008(5):28.

篇13

近三年来,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扶持产业化项目10个,争取贷款贴息项目6个,通过项目实施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扶持了一批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杭锦旗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项目实施中的主要做法

(一)准确选择项目,严把立项设计关。我办在项目区的选择上一看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不好,农业增产的潜力大不大;二看乡镇领导班子有没有开发积极性;三看群众有没有积极性;四看项目区内是否有龙头企业带动。项目区确定后,规划设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原则,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核心,以水利工程配套为重点,以道路和林网为框架,水田林路统筹安排,实行综合治理,严格按照自治区、市投资定额等规定的要求,多方征求意见,编制出领导和群众都满意的设计方案,保证了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遵守财务制度,严控资金使用。在资金管理上,一是严格按照《鄂尔多斯市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旗区级报账实施细则》执行,实行“专户、专账、专人”三专管理,推行了县级报账制,严格履行报账程序,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二是邀请会计事务所和审计部门对年度项目的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审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不断完善项目库建设,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完善项目库管理。一是重视入库项目的选择,我办高度重视项目库建设。土地治理项目库围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选择镇乡和群众积极性高的,村领导班子有力的地方入库,同时按照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需求,优先考虑种植龙头企业和大户入库,给予重点扶持,项目按每年2万亩的规模,已确定三年的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在入库时注重选择相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能带动周边农业及相关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就业的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合作社,已入库的项目财政补助项目22个,贷款贴息项目12个,都是我旗近年优先发展的产业化项目。二是项目库的管理上,切实加强对项目库的动态管理,确保储备库的不断充实更新,对已实施、已建成的项目要及时注销,入库项目在三年内仍不具备立项条件,则从项目库内清除,对入库的项目要定期清查,对已不满足当时申报条件的项目要及时清理或变更,每年上报的项目需要从项目库中择优确定。

(四)加大信息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为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我们在每年年初制定了本年度宣传工作实施方案,下达了具体的宣传调研内容,制定了目标任务和奖罚措施,为鼓励大家积极投稿,对在重点新闻媒件采用且稿件内容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有关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通过深入实地,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出《杭锦旗现代农业的思考与建议》《注重各个环节确保土地治理工程质量》《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努力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文章在各级刊物发表。

二、项目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0.1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1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6万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5.3万亩,年节约水1122.94万立方米。项目区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基本农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项目区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开挖疏浚渠道108.88公里,衬砌渠道113.24公里,建渠系建筑物617座,修筑机耕路248.77公里,通过项目建设,农业灌溉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渠系完整配套,使项目区农田灌溉时间缩短,灌溉所用人工也明显减少,农作物的有效灌溉保证率明显提高;改善了道路交通条件,提高了农田机械作业程度,方便了农业生产。

(三)科技水平明显提升。项目在狠抓基础建设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以优质玉米、油料为示范农作物,选用经鉴定、注册适合当地生产的玉米、油料新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并聘请农业专家进行全程生产指导、咨询;围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强对区内种植户技能培训,培训的内容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机械化作业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培训630人次。通过科技培训,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示范和引领作用得到发挥。

篇14

【关键词】禹城市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 A

禹城市2010-2012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范围涉及禹城市的莒镇乡、伦镇镇、李屯乡等3个乡镇, 70个自然村,控制面积106183亩,其中末级渠系改造自流灌区7处,控制面积2.54万亩,高效节水管道灌溉8.08万亩;新建扬水站7座,新打维修机井689眼;支、斗、农渠衬砌117.42 km,新建维修各种建筑物665座,共建设测水量水设施271座。铺设低压输水管道582.44km,安装配套射频卡系统管理机40套,控制器689套,射频卡1062张。项目三年共完成投资9831.1万元,中央补助资金1900万元,省级补助资金4050万元,德州市补助资金119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905万元,折资786.1万元。

1禹城市小农水建设主要做法

1.1 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心编制规划设计

禹城市水务局在工程人员对规划区进行详细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委托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按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管并举”的原则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规划,并编制 “2010-2012年山东省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此方案在山东省小农水重点县方案竞争中获得全省第一名;委托山东省海河流域管理局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单项设计方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强化组织领导,建设严格程序,确保工程质量

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在市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技术指导小组,主要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审查,技术咨询、技术指导。项目区成立技术小组,负责本项目区的工程设计、施工等现场技术指导。聘请省内有关专业设计队伍,对大型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技术指导,保证工程科学规划设计。

项目建设按照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的要求,组织专业技术队伍,科学规划设计、精心施工,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断提升工程质量。

1.3大力坚持系统化、规模化建设。

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符合系统化规划的要求,建设的任务和内容与“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相一致。建设方案遵循“布局合理,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还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等部门用于本次建设项目和资金,统一规划,做到集中连片治理,形成了规模效益。

1.4、不断创新,切实提高工程标准质量

工程规划设计坚持高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符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和《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手册》的有关要求,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亩均投资标准,努力打造“三十年不过时,五十年还能用”的精品工程。同时,在项目区采用了“土壤墒情、灌溉水量、预收水费等水情信息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 等新技术,井灌区采用IC卡技术。

1.5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实现工程良性运行

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文件和“补偿成本、维持运行、受益负担、逐步到位”的原则,协会参与,物价、水利两部门共同编制《农业供水终端水价测算方案》,供水价格按补偿生产成本费用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及税金,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科学测算农民水费承受能力,推行农业终端水价制度,完善计量设施,推行计量收费,整顿水价秩序,降低农民用水成本。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水费收取、管理和使用,水费征收一票到户,专项用于灌区的工程建设与管理,做到水价、水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定期公示、规范使用、民主理财,促进了用水户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结束了水利工程有人用没人管的时代。通过这些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农田水利良性运行机制,进而实现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节水、减轻农民负担、工程良性运行的目标。

1.6、不断完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1.6.1规范档案管理

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及管护运行、水价改革方案及水费收缴情况等资料,做到了收集及时、资料齐全、整理规范、分类科学、查阅方便。

1.6.2健全管理机制

创新“灌溉服务中心+协会+农户”管理模式,成立了由水务局和乡镇水利站为成员的农村灌溉服务中心,对农民用水协会进行业务指导、监管、协调和人员培训。每个协会设会长1名,领导协会日常工作,设管委会成员6人,分别负责工程、灌溉、财务等工作。协会全部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1.6.3 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

按照协会章程建立了独立的供水管理、工程维护、水费收缴、财务管理等运行管理制度。竣工后,及时将工程设施、设备等产权移交给用水户协会,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双方签字,产权属协会所有。协会负责水利设施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各项工作分工到人,相互监督。

1.6.4 强化工程运行

工程完工后,由建管处组织监理、施工、协会人员代表对工程进行试运行。产权移交后,由协会人员到协会信息中心查询数据,为用水户提供统一供水、统一灌溉、统一收费、统一管理“四统一”服务

1.6.5 引导、发动受益群众全程参与

项目申报前,在项目区进行公示宣传,宣传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项目建设的好处,提高群众参与和支持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引导受益农民从项目筹建、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到运行管护全程参与。

2 综合效益

项目投入运行后,工程、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特别是节水效益明显,基层群众非常认可,示范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工程效益:年新增供水能力637.8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0.3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3万亩、新增恢复和改善排涝面积4.3万亩、新增节水能力870万立方米。工程面貌大为改观,灌溉网络健全完善,末级渠系更加通畅,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

经济效益: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7万吨、新增经济作物产值503万元、农民人均增收405元,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实施,促进了农田林网、道路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保证了农田灌溉,美化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机作业化水平,使农民得到实惠,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促进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转化,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3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