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体育管理的要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药房管理;药剂人员;建议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112-02
1 目前我国药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药剂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的医院药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以及质量严重的不足,甚至于有一部分的药房工作人员是没有经过培训的社会人员,这就造成了药房管理的运行不良。部分的医院为了可以使医院药房的正常运行,将一部分的的非药学专业人员调到药房工作,但是事实是这部分非药学专业人士没有基本的要学素质,甚至有的根本对药品的位置都不熟悉。他们中的大部分没有进行过统一的培训、进修以及学术会议,这使得他们的知识更新较慢,这就对药剂人员的咨询服务产生了严重阻碍。并且甚至有的药剂人员忽视医院的相关规定,工作不专注,毫无专业精神,这些都是降低患者对医院的信任的因素。
1.2医院中药房的硬件条件较差
在有些基层的医院里药房的基础设施以及硬件条件较差,随着药品的种类的不断增多,存放的条件也需要不断的改善,但是现有的药房设施根本就无法满足药品存放的要求。有些医院的药药橱旧而少,有的由于缺少规范的管理使得药品的摆放杂乱无章。有些药品的储蓄需要严格的控制温度,所以要对常温库、阴凉库和冷库进行分类管理,但是许多的医院并没有这样的设备分类,造成了药品的保质期不存在意义。
1.3 缺乏完整规范化的药品流通记录
药品的流通过程中,医院的药房的药品也主要是从企业中购进。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购药人员对于供药企业了解的比较少,并且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企业的相关的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批准文号、卫生许可证以及质检报告等相关文件进行核实,这也间接地造成我们不能对药品进行规范的储存。而且,外购的药品的购买、验收以及保管还有不良的检测报告制度都不完善。
1.4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普及较难
虽然,现在大多数的医院采用的是计算机网络系统来对医院的药品进行管理,但是都是一些入库、记账还有门诊划账这些基本的操作,对于药品的有效期,预告近期到期药品以及按消耗量申领药品等这些更加便利的操作并没有做到实处。究其原因,是大部分的医院所使用的计算机软件都是从现成的公司购买的,而大部分的计算机公司对医院的药品使用情况和运作流程了解的不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沟通,就造成了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带来更大的便利。
2 药剂人员素质与药房药品管理水平的提高建议
2.1 提高药剂人员素质的建议
2.1.1提高药房人员综合素质
现代我国医院的药房的人员主要分为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还有药士5个层次,并且按照这些职称来划分他们的工作职责。要求医院药房的工作人员都要具备最基本的职称。随着对于医药管理工作的提高,医院开始注重对医院药房的人员的职称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同时也开始严格要求他们的学历。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医院的药房中的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并非药学专业的学生,专科毕业生也仅占了一小部分,基层的一些医院对于用人方面没有选择的余地,基层医院的患者少,所以造成医务人员工资就比较少,致使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医院就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医院对基层医院人员编制的配比进行加强,来吸引高质量的人才。对现有的从业人员的要形成一系列的学习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规范的、有计划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
2.1.2加强药剂人员日常培训
药剂人员要可以熟练地掌握相关的药学的专业知识,还有相关的法规,尽量避免由于操作而造成的医疗事故。每年我国上市的新药成千上万,更新的速度很快,相关的药剂人员要及时的进行培训,熟练的掌握新药的相关知识,及时了解新药的主要作用、不良反应还有作用机制,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2.1.3 加强管理,提高药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医院药房要采取合适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岗位职责、工作量以及安全服务质量这3个指标作为评判标准。药剂人员的岗位不一样,所以考核还有奖金的相关分配也不同,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改变绩效考核的分配制度,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达到最好的效果。
2.2 提高药房药品管理水平的建议
2.2.1加大对医院药房的硬件设施的投入
要保护药品的安全必须要保障它的储存要符合要求,但是有些医院的药房硬件设施不完全,空间的布局不合理所以医院应该加大对药房的硬件设施的投入,满足不同药物的储存条件,在硬件条件上保证药物安全,为患者的有效用药奠定基础。
2.2.2完善相关的规范化记录
加大对医院药房的硬件的投入的同时要做好药物的规范性记录,可以明确的界定药剂科的功能和职权,将所有的药物都归药剂科统一管理,之后进行统一的记录,对药品的进、出库,购置与使用要记录详细。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记录表格。
2.2.3提高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范围
目前医院计算机的使用只局限在记账、门诊划账以及出入库这些基础操作上,浪费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的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所以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扩大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范围,对要放进行全面的管理,减少药物的错误使用。
对医院药房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普及可节省患者排队取药的时间,提高临床药学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
3 结语
对于医院药房要注意科学管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改善现有的工作模式,医院还要注重药房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化管理与质量的控制的同时,还要注意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的落实,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使命感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图书管理员要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具有不为名利、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操。而且,优秀的图书管理员要热爱图书管理工作,自觉地将之视为学校育人工作的组成部分,深刻理解图书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育人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2、较强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意识、能力。现代学校的图书管理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和创造性都很强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因而仅有热情和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扎实的现代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图书管理能力。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在遵循图书管理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熟悉图书的分类规则及常用工具书的检索方法,熟悉图书馆藏书范围和藏书特色。
图书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从规范入手,建立可供操作的运行机制。运行机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行机制要建立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并与教师年度考核、工资晋升、实施奖惩等挂起钩来,使这项工作运行起来有力度。二是要建立分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是把图书管理工作条理化,形成管理规章,出台管理规定,使管理工作具有权威性;第二是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使管理工作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是结合实际,拟定图书管理方案,使图书管理工作具有可操作性;第四是图书管理人员要强化自我管理、现代管理意识。
3、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及组织指导开展读书活动的能力。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提高师生整体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看好书的兴趣,适应素质教育需要,促进图书效益的发挥,学校图书馆要秉承“以读者为本,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这一理念,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读书竞赛活动,以赛促读,教书育人,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中,可通过树立典型、建立示范区、示范学校等形式,把图书管理工作引向深入:一是在普遍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基础上发现、培养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单位作联系点,通过经常指导活动,发现、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工作;二是建立评估验收和奖励制度,通过督导评估活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真正解决馆舍建设、书刊配置,使图书管理上档次,使学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三是通过组织读书征文评比和管理经验交流,推动图书管理工作良性循环。
图书管理员工作的价值是通过为师生提供各种服务而实现的,只有通过图书管理员与师生的有效沟通,才能了解不同师生的需求期望,才能主动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图书管理员应该加强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努力与师生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相互理解的相容关系,用真诚周到的服务去争取更多师生的支持,提高图书管理员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
网络化、信息化的图书馆工作条件下,要求图书管理员必须具备上述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图书馆的建设、改革与发展步伐,才能从容应对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更好服务于读者。这要求网络化图书管理员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发展自己,找出差距,迎头赶上。
1、图书管理人员结合本人实际和具体的业务工作,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把业务学习当作经常工作去抓,并不断将所学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工作中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派人参加各种级别的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管理人员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图书馆应给管理员营造一种学术氛围,支持和鼓励有科研能力的管理人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撰写科研论文。有目的地组织图书管理人员去其他图书馆学习,参加业务培训,加强馆际交流与协作。
3、组织管理员参加兄弟院校的图书管理方面的培训,或者推荐新进图书馆的高水平管理员对一些图书管理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强制性业务培训来提升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并进行相关的绩效考核,建立督促竞争机制。
4、把专业学者请到图书馆来做专题讲座,集中时间讲解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请资深的专业人员讲授图书馆的专业知识,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题库;应试教育;素质教育;重要性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我国历代都是一个人口大国,从众多人中选择出优秀人才就不太容易,因此把对知识掌握的多少就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才能的重要标准,这就是在中国有着深远影响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几千年来就对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应试教育也对个人的创造性有着束缚作用。应试教育仅仅是要求人掌握考试内容,靠死记硬背书本内容,通过考试来评定个人能力大小。随着时代的进步,仅仅依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在21世纪及以后的时代处于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素质教育就被众多教育学者提出,国家教育机构也相继出台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文件。素质教育就是不把考试成绩作为个人的能力唯一标准,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如社交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的兴趣。对于一个人口基数大国来说,仅仅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这无疑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何发挥应试教育的特点又不拘泥于应试教育,如何借鉴素质教育的成功又能为国家选拔人才提供一定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又如何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检测手段。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点,既能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又能在其感兴趣的方向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于应试教育,一个科学的题库就能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好的题库不仅能减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繁杂的出题任务,还能高效率的出题,有效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题库建设及管理
题库的建设应充分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把握住能检测出学生掌握书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待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年级、不同地区都应做到题库在出题的方式方法不同。在建设题库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要有一定数量的题目。题库里的题目要有成千上万的题目,少量的题目在教学过程中不足以起到考察学生成绩,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2、题库里的每一道题目都应具有各项指标,如:题目来源,考察的知识点,难易度,题目编号,掌握程度、题目出现概率等等。
3、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顺序。题库里的题目应该严格分类,可按照知识点分类,可按照章节分类,可按照难易度分类,可按照掌握程度分类,不能毫无章法的凑在一起。
其次是对于题库的管理,这需要一个题库管理系统,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应做到功能全面,但又不能出现功能全而复杂,系统的设计要做到功能全且操作简便,便于管理。对于管理系统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题库的更新,对题库的重要管理之一就是题库的更新,题库必须经常更新,否则题目在试卷的出现概率加大就失去了题库的意义。对题库的管理要有专业的管理员来管理。
2、出卷模式要设置有自动出卷和手动出圈,自动出卷需要设置有多种默认模式,按不同的需求快速出卷,同时还要兼顾对各种能力要求的题目都能有所涉及,如记忆性的知识、理解性的知识、运用性的知识、分析性的知识、综合运用性的知识等;手动出卷能够按照出题人意愿出题,出题时可选择题目难度系数,考察知识点,考察的目的等,并且同时控制同意题目在不同试卷中出现的概率,概率高了就失去了考察意义。
3、试卷评估和测试结果分析。试卷评估主要从试题难易度、覆盖的知识范围、题型的分布等参数综合数据评估,难易度要做到适中,从易到难要有过度;知识的覆盖范围要做到尽量大,必须掌握的知识一定有;题型分布要均匀,做到选择、填空、简答、计算等综合题型都有所涉及。对测试结果要仔细分析,测试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是好还是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都应具体分析。
三、题库建设及管理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个规范、科学的题库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题库在教学中发挥着检测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书本内容,能及时反映教师的教学计划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在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时测试起到指导性作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通过课堂内外的活动激发学生求学的欲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江南.教学反思:高分与素质教育并重的学习方法[M].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
[2]李芸.推进考试改革,加强题库建设[J].云南高教研究,1993(3).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 行为习惯 心理健康 重要性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一、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
由于中职学生要养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涉及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因为中职学校的教学有别于普通中学的教学,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他们在走入社会时必须具备的。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刚进入陌生环境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强,热切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老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言传身教
中职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丰富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和行为习惯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的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讲普通话、文明用语,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广大中职生开展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引导,发现学生心理品质的共性和个性,继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辅导和行为习惯教育。
(二)行为习惯教育
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保持初中时的行为习惯,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文化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才能得到提高,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当前中职生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占重要地位。
二、表扬鼓励,激励行为
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健康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中职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乃至自杀、犯罪等,迫切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事。培育健康的竞争心理,具有耐受挫折、承受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对他人的成功不嫉妒,具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避免了表扬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是对后进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全班同学都在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评出一个真实的、让大家认可的自我。
三、不断强化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特别是在宽广的操场上,学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正常现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强调要时刻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提倡学生学会用课程标准、教育目标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从而为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打下基础。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教师的仪表,教师的形象及其给学生的印象,对教育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学生从这里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爱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而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而严肃的风度,又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为培养中职学生健康的人格、身体素质、职业能力,为全面提高中职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总之,中职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学生在做人、求知的过程中,由学校走入社会之前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过程,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养成不能马虎和松懈。体育老师应与其他的文化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自我、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事。
关键词:沥青路面;料源;碾压;施工控制
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面层的结构类型以AC结构为主,对照规范发现粗型级配发展的趋势。这样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粗集料用量的增加,施工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的可能性就增大,因此如何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离析现象是提供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所在。
1 理论分析与施工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产生离析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地控制离析现象的出现,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
1.1 科学、合理的配合比设计
规范在配合比设计中较多的引入了美国SU-PERPAVE混合料设计体系,因此要改变原有矿料级配处于中值的观念。选择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级配曲线才是关键。规范中关于矿料间隙率VMA和设计VV的规定比较详细,这就是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在满足VMA前提下,达到预期设计的空隙率(VV),同时满足沥青饱和度要求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才是最佳的配合比设计。
在实际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会出现VMA与VV相矛盾的情况,就是满足了设计的VV,会出现VMA偏小的情况,如果满足了VMA,而实际的VV又大于设计的VV。因此,级配曲线的选定应该是不断调整的过程中确定的,而且曲线不能在较大范围内波动。这样就给我们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2 拌和站的控制
理清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仅仅是停留在试验室阶段,将试验室确定的最佳配合比运用到大规模的生产中才是关键所在,这就取决于拌和站的控制。随着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沥青拌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计量系统越来越精确,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也得到了保障。但在施工过程中应从一下三方面进行控制,以减少离析的发生。
1. 2. 1 认真完成生产配合比的设计
生产配合比是试验室和拌和站共同配合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一阶段是试拌试铺阶段。生产配合比是大规模生产沥青混合料的根本依据。原则上已经确立的配合比设计设定的热料仓比例不得随意改变。但不能仅仅停留在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各热料仓筛分结果的合成级配”以及“计算出各热料仓比例满足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曲线”这个层面上。还应该着手于“各档集料在不同热料仓的分仓比例”;“不同集料、不同分仓的集料不同的筛分曲线”等更细致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面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集料级配发生变化”、“如何确定冷料仓进料比例”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1. 2. 2 标定冷料仓
沥青混合料规范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大多都是体积指标。冷料仓在送料比例的控制是通过冷料仓料斗的仓门开关大小以及相对应的冷料仓的皮带转速控制的,标定冷料仓是采用不同的皮带转速和仓门开启程度称量不同的冷料重量,除去集料的含水量,绘制出的不同的冷料仓,不同规格集料的集料质量和皮带转速的直角坐标曲线。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不同的冷料仓进料的质量比例与目标配比确定的质量比例相一致。
1.2. 3 加大加工过程中的自检力度、频率,注意细小环节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试验室的自检结果是衡量产品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准,但就试验本身而言(沥青混凝土级配检测的方法主要是抽提试验)存在许多可能产生偏差的细节。这就要求试验人员提高试验技术水平同时增加试验设备的投入。只有精确的试验数据才是日常生产调整的依据。抽提试验可以在测定沥青含量基本无误的前提下,判定拌和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混合料级配不均匀的情况,同时可以根据多次的抽提筛分结果对热料仓或冷料仓进行小幅度的调整,以达到各项体积指标的要求。
在拌和站还存在着可能产生离析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在成品仓往运输车辆装料过程中产生离析。成品仓出料口距车厢底板有一定的高度,这就使得成品沥青混合料有一个装厢起堆的过程。而起堆则必然导致离析(大料分散在料堆底部,细料集中在顶部)。减少起堆的次数是减少离析的一种方法。比如沥青混合料装车要分三次装满,可以按照前、后、中的顺序减少一次起堆。
1.3 原材料控制
高速公路的修建过程中,沥青路面采用的各种粗、细集料大多都是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或加工生产。在原材料加工生产过程中,为确保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达到配合比设计要求,在原材料加工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 3. 1 严格控制料源
提及控制料源,一般会考虑到购进片石的洁净程度、石料的强度性能以及原材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能,这当然是最基本的材质要求。在满足材质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加工后集料的另外一个关键指标:针片状(扁平颗粒)含量。针片状颗粒的多少直接会影响到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各项体积指标的精确度,特别是在SMA的组成设计中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的测定中,会产生相当大的偏差而直接影响VMA的计算结果,以及马歇尔试件击实成型后VV的计算结果。
1. 3. 2 稳定的料源
在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与体积相关的技术指标只有四组数据是通过试验直接实测得出的:集料的级配曲线、集料的各种相对密度、马歇尔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其余的体积指标都是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的。稳定的料源则能够控制集料的各种相对密度基本不变化,从而由此计算出集料的吸水率、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合成表现相对密度以及有效相对密度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由此计算的VV、VMA、VFA才能保持稳定。
1.4 摊铺控制
摊铺机本身的一些部件如熨平板、螺旋布料器、自动找平系统等的完好,也是减少离析的前提条件。另外,根据不同的摊铺厚度,调整螺旋布料器和熨平板前缘之间的距离,也能减少混合料出现离析。热拌热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 5-3倍。在混合料集料粒径较大,摊铺层较厚的情况下,螺旋布料器离下层的距离和离熨平板前缘的距离都应稍大,反之可适当调小。螺旋布料器离熨平板前缘的距离在保证供料充分,满足摊铺厚度要求的前提下,宜尽量调小。这样能保证摊铺后表面平整及厚度均匀,减少离析。
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的行进速度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摊铺机速度的变化会带来熨平板下面混合料数量和密度的变化。当速度变慢,单位时间会导致摊铺厚度不均匀而发生离析。随着熨平板底部混合料数量增加,熨平板将被抬高,同时又因熨平板前的混合料积多,密度变大,当进入熨平板底部后,密度大的混合料变形率小,熨平板亦相对抬高,导致摊铺层变厚。相反,当速度变快,将导致摊铺层变薄。
1.5 碾压控制
碾压过程本身并不能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但是对于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AC结构来说,大吨位的轮胎进行复压可以提高AC结构沥青混凝土的密水性。因为轮胎压路机的轮胎之间存在一定间隔,可以对沥青混凝土进行局部的搓揉碾压,使碾压范围内粗集料排列更有序,细集料填充更密实。
2 结语
以上介绍的是如何减少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离析现象。但有一点必须充分认识,离析本身是很难完全消除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高速公路养护与维修过程中要加强的原因,出现离析现象后水损害是最为普遍的破坏形式的原因。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得有新的设计思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离析现象引起重视,以防止因离析而水损害给路面的使用性能带来破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中西结合肝科住院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17岁~67岁,平均40.5岁;其中轻度10例,中度15例,重度15例。对照组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19岁~65岁,平均38.5岁;其中轻度9例,中度17例,重度14例。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性别、年龄、病程及肝功能损害程度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如水飞蓟素,复合维生素B片对症及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0.6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疗程为1个月;同时加用中药提速透化治疗仪(山东盛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枝黄颗粒剂(山东鲁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3g,tid及苦参素注射液0.6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用法及用量、疗程同治疗组。
1.3观察指标 肝功能主要检测谷氨酰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血清总胆素(TBiL),检测仪器是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HITACHI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疗效标准 参照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标准:(1)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或缩小,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肝功能检查正常。(2)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或缩小,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肝功能指标检查正常或原值下降50%以上。(3)无效:疗程结束后,未达上述标准者。
1.5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2 结果
2.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LT复常率分别为88.9%、71.1%;AST复常率分别为86.7%、66.7%;TBiL的复常率分别为84.4%、68.9%,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3 护理
3.1使用中药提速透化治疗仪时,向患者解释使用药疗的目的,告知其具有疏肝理气、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肝脏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刺激肝细胞再生,使患者能积极配合。
3.2评估患者肝区的皮肤情况,对热度的感受力,选择右侧肝区、肾盂、命名穴垫上纱布,如肝区皮肤有破损、感染等禁用。
3.3将药包加上适量透皮液,轻轻搓均匀,平坦地装入电磁热网内,药垫置好后,平坦地裹于穴位区,松紧适宜。设定治疗时间30分钟,根据患者喜好设定工作温度,调节中低高档温度。
3.4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强度,观察疗效,并做好记录。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教育
管理学是教育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其既遵循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也要坚持管理原则,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与规律的一门学科。从研究对象上讲,其包括宏观上的整个国家教育系统与微观上的各级学校组织系统;从研究内容上讲,其既包括教育人事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等;从研究范畴上讲,其主要包括了活动、体制、机制、观念四大范畴。
1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范畴
1.1活动
活动是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范畴,从衍生的时间上看,活动一般是先于机制、体制产生的,一般规律性的事物往往先是从有毫无控制的活动开始逐渐地系统化与完整化。在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范畴中,要深入了解教育活动中的基本现象,并透过现象了解活动的规律与内在特点,有些教育管理现象在活动产生之前已经出现了运行机制与观念,甚至存在于体制之中,但有些现象在活动出现之后,才形成制度化与理论化,这就需要依据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是微观层面上的一种活动,其在产生的最初阶段就已经被限定在体育系统与教学系统的范畴内,需要依照高校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因此,规范体育教学管理活动,深入研究其上位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1.2体制
体制在学术界是一个用途十分广泛的词汇,在阶级社会中,体制的意义重大,其是一个社会规则运行的重要基础。在教育领域中,体制是教育管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其是教育组织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是对教育实施管理的规制体系与组合方式。“教育行政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教育行政体制,学校内的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学校管理体制。”[1]教育体制包含了非常广泛的内容,上至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教育规范,下至学校管理方式、管理机构等,从中央管理体制再到地方管理体制,其涵盖了教育领域内的不同管理系统与规范。这表明教育体制与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一脉相承的,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在教育管理中发挥着支撑性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活动是在高校管理体制下进行的,只有明确体制的一般特点与规律,才能实现教学管理的创新。
1.3机制
机制就是事物内部各组织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与组合方式,在教育领域中,是指教育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也是教育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教育管理是对教育内部各要素的管理,而实现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就必须厘清其内部运行机制,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特点,进而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创新管理方式。机制在教育管理领域内属于纽带性质,其往往随着活动的产生而不断的完善,并在运转中逐渐衍生出体制与观念,同时体制与观念也能够指引机制的运行,不同的研究范畴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的子系统,深入地研究其运作机制,便是掌握了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于其管理工作的创新具有基础性作用。
1.4观念
观念是意识层面的要素,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产生各种认识的集合,它开源于具体的活动,并不断地总结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形成较高层次的认知,并最终凝聚成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实践活动的发展。观念对于教育活动的价值在于指导与引领,促进各种教育体制的构建与完善,成为机制优化的重要指南。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观念的价值与意义重大,科学的观念能够指引其形成有效的管理体制与机制,进一步规范管理活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是体制的创新、模式的创新,但从根本上来讲是观念的创新,推动管理要素的不断发展必须依赖于先进的观念,更新组织成员的思维模式,这也体现了观念作为教育管理学研究范畴的重要意义。
2基于四大范畴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问题分析
2.1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活动问题
活动是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形式,也是管理观念、体制、机制实施与落实的主要支撑。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系统化与科学化的理论引导。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活动多是以实践性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借鉴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间接性管理经验,开展体育教学管理活动,并没有根据体育学科的内在规律与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管理模式,选择管理方法。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很大差别,体育教学主要是一种实践化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体育实践活动中提升兴趣,而过于陈旧的体育教学管理方式让体育教学过程缺乏新意,难以符合时展的趋势与日新月异的体育新形态,更没有系统化的理论支撑。由于我国体育事业起步较晚,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相关细化理论研究较少,而在国外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经验借鉴方面也难以为继,这无疑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活动难以形成系统化与规范化。
2.2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体制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制是维持管理活动正常运转的体系与框架,由管理组织结构与各项管理制度组合而成。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制度的规约与组织的规范,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活动便无法得以顺利开展,也就无法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制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与结构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没有根据体育学科的内在规律,有针对性地调整传统的管理体制,导致体制在规范活动的作用发挥方面有所欠缺。在依法治国理念逐渐深化的当今社会,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尚不健全,许多陈旧的制度不能适用不断变化的体育教学情况,尤其是在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体育课程管理制度、体育成绩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与不足,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无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被激发,体育课程设置的形式及成绩考核的方式在制度设计环节上也略显陈旧。在组织管理机构上,以二级体育学院及系、部为主,虽能够直接领导与管理体育教学工作,但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有限,在学习、获取教学管理经验,革新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2.3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机制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机制是在管理体制的框架内,各管理要素的组合方式及运行状态。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顺利展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机制的运行状况,如机制运行不畅,会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管理的效果。受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影响,体育教学管理机制也存在不完善等问题。首先,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体育教学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体育教学活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其运行机制是调动各相关要素,发挥其最大作用。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在激发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教”与“学”方面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模式,在薪酬激励、荣誉激励的基础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机制创新,也没有凸显出体育教学管理的特殊性,弱化了管理的隐性价值。其次,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与评估机制。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持续性的、稳定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对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估往往只是从一个层面反映出管理的效能,并不具有全面性与整体性,从而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起到监督的作用。
2.4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观念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便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让学生接受体育教学活动中更多地接受体育知识,掌握相关体育技能,并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但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观念比较陈旧,无法科学指导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更无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方式一般只注重教学任务的本体性目标,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履行基本的教学职责,把体育课当成普通的活动课进行,缺乏系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在意识与精神层面达到教学的目的。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体育教育一般是在体育设施不完全齐备、体育师资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完成的,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恰巧也忽视了教学理念的创新,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比较呆板。另外,管理观念的落后还表现在对教师角色定位的偏差,体育教师只是完全的被管理者与教学活动的主宰着,教师在体育教学管理中并无实质性的话语权,但却成为了体育教学过程的主要操控者,这就导致一言堂教学思想的不断出现,教师在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出现了单一化的状况,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忽视技能与情感培养,这都是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观念的偏差导致的连锁现象。
3基于四大范畴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创新
3.1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创新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实质与核心便是通过管理调动体育教学中的各大要素,发挥其有效作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活动是激活各大要素的重要方式,而真正实现创新必须规范管理活动,提升管理活动的时代价值与文化内涵。规范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活动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基础与首要环节,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器具等各要素必须在正常的管理体系中,活动创新需要调整的是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当某一要素有失规范,管理效率与力度将会受到严重削弱,创新难度进一步增大。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活动并不是封闭式的,而是与外部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彰显时代的价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我国已提出了要培养观念、知识、素质、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2]这表明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最终要将体育活动内化为大学生的终身习惯,大学生必然要走出校园成为社会人,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实现创新就必要必须充分认识这一变化情况,适时作出调整,赋予管理的时效性。
3.2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也可以说是管理规则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力求能够以更加有效的体系实施管理。保障管理制度的完整性与科学性是实现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基础。完整性是指各项管理内容都具有制度的规约,避免出现制度空缺的现象,造成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混乱,做好管理的评估与反思工作是重要的方式。科学性是指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顺应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体现“以人为本”的制度关怀与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目的的制度约束力。在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基础上,更是要明确三大基准。其一,实施高校体育教学扁平化管理结构,提高管理的效率,弱化管理的权力意识,符合高校“去行政化”的管理理念,充分提高各管理要素的效率价值。其二,进一步强化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核心目标与使命,将提升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保障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享有主体权益,实现学生的终身体育价值观,这是管理体制创新的灵魂。其三,充分下放基层体育教学的管理权限,适当赋予学生部分管理权限,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自我管理,并针对体育教学活动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进行调整,解放了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提高了管理效率,实现了管理体制的创新。
3.3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机制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创新管理机制已成为重中之重。管理机制的创新与管理体制的创新不同,其必须依托一定的载体进行,从根本上说就要建立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管理是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其重要的内容便是控制,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依托约束机制的建立,教学活动中各管理要素都要有序完成自身的职责,即各司其职、各领其责,不能超越管理权限开展活动,也不能消极怠工,约束机制建立的目的并不是限制,而是规范。激励机制的建立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激励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便于增强其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动力,而激励方式主要包括薪酬激励、荣誉激励、成绩激励等。“由于每个学生在身体素质上都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因此根据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激励办法。”[3]丰富了管理的形式,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机制。
3.4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观念的创新
高校体育教学是将体育精神与文化注入学生思维中的重要方式,而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观念则直接影响管理活动的开展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观念要着眼于体育教学本身,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与大背景,坚持面向现代体育教学、不断激发求知创新能力、以落实健康为根本的管理观念。“教师首先要树立对学生新的评价理念,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看到点滴进步所带来的希望,帮助大学生重新觉察自己,使大学生内在自我潜能得以提升,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我效能感。”[4]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着眼于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发展不断的进行创新,满足社会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面向现代体育教学的管理理念符合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当今时代高校体育教学的‘生活化’和‘终身化’已是大势所趋。”[5]激发求知创新能力的管理观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探索未知的体育知识与技能,通过调动管理要素,形成利于体育知识创新的各项条件,激发教师与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求知、求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探索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形成师生共同发展的体育文化氛围。以落实健康为根本的管理观是以人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管理领域的延伸,这既体现了体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即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观念,形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也为社会造就具有健康体魄的人才奠定重要基础。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观的创新必须引入终身教育理念,把对每个学生能力的锻炼,习惯的培养作为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落实到具体教学目标与任务中,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而将终身教育理念与以人为本理念的结合是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理念创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绵涛.教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8
[2]于洋.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183-184
[3]章璐璐,黄世伟.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中国体育学刊,2014(11):72-73
[4]孔凌鹤.基于复原力理论的高校体育教学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4(21):58-60
课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正确解读有关“三级课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校本课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国家制定总体规划;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需要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与选用;而学校则在国家、地方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因此,校本课程的管理必须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次,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尊重师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将校本课程管理定义为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需要,而对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动。体育是学校各类课程当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
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这对地方和学校来说,各自的地域特征、体育传统等,都是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积极施行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见,体育校本课程不仅指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也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再创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在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理解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因此,本文结合以上论述,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定义为: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就是对体育类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
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曾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个要素在系统中起着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否则,脱离整体,各要素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对于系统的管理,而体育管理就是对体育系统的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体育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部署,进而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而方法体系则是以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体育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实践方法。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技术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2.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并随后结构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它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倾向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冲击。目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学校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人们怀疑一切现有的知识权威,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同时,后现代思想家倡导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教师是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此之外,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多元主义方法论,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来学理论
教育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未来学及其相关科学为依托,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属于这门学科范围,从中探讨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步伐。因此,面向未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学校体育校本的研究者来说,应该以适应未来需要为突破口,力争把未来体育教育引入到现在的教育,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体系
弄清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体育课程管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包括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教育必须围绕五个领域目标展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其次,创造性。所谓校本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创造性是指参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工作管理者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实现者、组织者、探索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修正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使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效果。再次,专业性。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扎根于教学,要积累、观察、记录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实质。
2.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地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决策中要让学生参与。同时,体育校本课程要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差异及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则。依照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育部门要积极地组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权职的统一。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确保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再次,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有权对所学的课程项目提出建议。可见,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广泛参与。
3.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机构与内容
就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来看,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而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与设计,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在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容方面,要紧扣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第一,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第二,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第三,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第四,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五,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如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除此之外,对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开发等。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在实践中发展,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其中,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模式的学校把学校看作是社会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自。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行劳动分工,不同等级的课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异。这种等级制结构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管理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教师理性和非理性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现代模式的学校课程管理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能够让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
管理是竞技体育文化生产力由潜在变为现实的关键因素。文化生产力各要素未结合时,仅仅是潜在的生产力。管理把文化生产力诸要素合理的组合成一个协调的有机整体,使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管理使竞技体育文化生产力整体效能得到放大。配置适合于竞技体育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组合形式,称之为竞技体育管理方式。竞技体育管理方式决定竞技体育生产系统的整体效能。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来解决文化生产力诸要素的矛盾,才能达到此目的,它消除或减少了竞技体育文化生产力系统中人际关系的内耗和各要素之间相互不协调、不配套,强化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使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因此称管理是竞技体育文化生产力系统中的“软件”。
管理在训练、科研、医疗一体化中具有的直接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是说它就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而强调的是它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处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研究进一步表明:科学技术只有同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实现转化的基础或前提就是管理。只有实现体育科研成果、体育创伤治疗恢复成果与训练实践的结合,才能做到训练、科研、医疗一体化,才能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而这种结合的基础就是管理。只有良好的管理才能使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机协调起来,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要发挥管理在运动队科学发展中作用,首先强化运动队全体教练员、运动员对管理作用的认识是认识条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提高对管理的认识有助于减少对管理的抵触情绪。完善、严格执行队内规章制度是管理发挥生产力作用的制度条件。队内作息制度、队员请销假制度、运动员守则、教练员守则等队内制度要不断完善、严格执行。
加强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是发挥管理的生产力作用的“软件”和人的因素之一。高度重视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提高到战略位置。只有运动员文化水平提高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应提高了,才能进一步明白事理、理解队里、中心各项政策、各种管理的内涵与意义,也才能更快的理解新动作、吃透新规则,也才能提高应变能力、适应变化万端的赛场情况。在加强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方面,首先要发挥领队的运动员文化学习督导员之责,及时与学校老师联系,深入队员中,全面掌握好队员课堂表现、学习成绩、学习思想动态等情况、督促队员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其次要聘请家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辅导作业、帮助巩固知识。作为领队要发挥好家庭教师和队员的沟通桥梁作用。
[关键词] 体育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05-2
一、前言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更是体育院校发展的核心内容。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如何提高学校的教育效果,提高培养人才质量,是关系到体育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也是一所体育院校教学体系运行是否有无成效的体现,所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建立院校自身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对于实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的体育院校。探索体育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的管理监控的长效机制,加强体育院校两级教学管理的功能,对提高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体育院校教学现存问题
近些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驶入了快车轨道,这也是我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近些年来,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学生数量呈现大幅度的扩张趋势。使得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受到了非常严峻的考验。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教学环节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方面都出现不可回避的,管理上的缺失。对体育院校两级教学的质量,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这些问题最终将再次制约体育学院的发展。
(一)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向导。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动摇的地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能教书,更能够育人。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学校的招牌,是学生的福利,更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师资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也是解决,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好的教师就是好的向导,好的教师是全方位的。好的教师就应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敬业精神、知识结构、科研水平、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懂得心理学,知学生之所想等等。只有教师在教学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努力和精力。教学质量才会有所提高。同时还能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好的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整个院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好的师资力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把钥匙。除此之外,教学资源也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优秀的师资力量,就要有与之相配合的教学资源。教学物质条件是学校保障教学的硬件设施。主要是教室、实验室、活动场、图书馆等场地场所图书馆以及教学设备的数量,设施的先进程度,完好率、现代化和教育技术的应用,都关系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与院校实际教学的质量。只有提供了相适应的教学支援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多实践的机会。提供现代化的实验室,给学生提供科研的基础和设施。
(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是利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做出的价值判断。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一个非常必要环节,应在正确的教育教学价值观的引导下,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科学、客观地判定教师教学质量。一种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是否能够良性循环运转。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对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现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第一如追求结果、效率的行为目标。这样很容易导致,在校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盲目学习,学习动机不正。第二没有现实支点的理想化评价方式。由于目标过于理想化,并没有真正的注意到教学评价的本身也同样是需要发展和完善的。除了给评价者,以人文主义导向以外的,并没有动摇传统教学评价的基础和给教学实践以具体的导向,可以看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尚未完善。
三、规范体育院校两级教学质量标准
目前体育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管理有很多的问题和难题。管理理念和教改思路融合不足、管理团队和教学团队匹配不、院校两级管理职责不清等等问题。这些都是制约体院院校两级教学质量提升的重点问题。
(一)确立院校两级教学共同目标
体育院级和校级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都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提升院校的水平和综合实力。随着院校的扩招,还要保持,甚至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学管理监督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来,加大了管理的难度。管理分为两级,但是两级管理是为了提高管理的质量。所以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实行院校两级管理模式后,由学院自主安排教学计划和课程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适应社会需求,扩宽了专业就业途径。那么院校两级就要确定共同的教学目标。然后在分级管理,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各个岗位上去。
(二)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相互配合
体育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就是要相互的有机结合。严格规范体育院校两级课程管理,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教学质量。实行体育院校二级管理之后,学院层面的教学管理职能就变为宏观调控。二级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将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识转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目标,以达到教学质量监控的最终目的。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只是把整个整体分为两级运行的模式。通过二者之间的这种相互监督反馈,形成良性循环互动的院系两级分工协作机制,使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的完善。
四、完善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体育院校两级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的系统,它与教学质量的好坏有着极其重要的因果关系,只有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好,执行认真。那么该体系在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能产生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等作用。维持整个教学体系的运转。从体育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管理过程可分为教学目标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与教学质量反馈管理和调节过程的质量管理。
(一)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基本要素
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系统,其监控要素是和教学质量有因果关系,在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能产生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其基本要素可概括为监控者、被监控者、监控活动和监控目标等四大基本要素。监控者是指体育院校中,实行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的人员。在整个监控的系统中,人与物的因素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但是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规范的科学的有机的管理才能保障他们发挥最大的效果,将其作用最大化。被监控者在是旨在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所有因,这些都是受控的对象。这些影响的因素都同时拥有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的特点。监控活动是针对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实施监控的过程。从监控的对象来看,主要针对教师教的情况和学生学的情况实施监控,监控的目标即希望实现的结果。高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首先要制定一个能够统摄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目标,总目标体现了一个体育院校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更代表着未来这所体育院校的发展方向。
(二)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监督基本原则
面对残酷的竞争事实,我们知道,对于一所高速发展的体育院校来说,影响教学质量的要素很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就是该要素的综合体。为此,构建科学完善的体育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须遵循如下原则。系统性原则,院校两级要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相互影响的一个完整科学监控体系。行成一个系统才有助于管理的分工。指向性原则,明确目标是教学监控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整个体系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有明确的目的。科学性原则,教学监控体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整个系统运作的话,那么整个体系也会是一个无效的系统,就成了空的条文。失去了本该拥有的价值。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时间可行性,财力可行性,操作可行性,评价可行性。必须满足以上的条件,该监控体系才会正常运作。可持续发展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性原则是在满足体育院校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立健全有效的监控体系。是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须坚持的根本性原则。科学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和动向,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五、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与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是体育院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教学特色的关键。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强化师资力量的团队。整合真个院校的师资资源,合理管理。将教师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制定科学的教师管理学习规划,让每个老师都有上升的空间。制定合理的科研奖罚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多出科研成果。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争强教师对事业对学生的责任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完善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
加大实验室资金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基地。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争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全能的优秀的毕生,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和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完善教学资源管理原则。一是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教学资源,保证教学的进行。二是为学生提供课后的科研的条件。鼓励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它是院校通过教学事实认识、体验和判断教学价值的活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供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创造的学习过程、交往过程和双向建构过程。使院校两级的教学质量能够通过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管理能够得到质的飞越,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使体育院校产生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加奎.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3):71-74.
[2]牛金成等.新建本科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3).
[3]张爱梅等.构建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中国成年人教育,2010,(2).
[4]周家伟.对高职院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督长效机制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
论文摘要:论述了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的组织形式、学习成绩的评价等方面构建了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的运行模式。
0引言
实行学分制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根据教学的基本要素,结合公共体育课程的特点,构建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将是本文讨论的问题。
1.课程学分制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必要性
1 .1.1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需要
我国高职高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在此背景下,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所具有的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学习进程的弹塑性、选择学习时间和教师的灵活性等优点,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安排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恰恰适应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要。
1.12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变革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高职高专都对学分制进行了较深人的研究。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必修课程的公共体育在此背景下施行学分制管理,无疑是主动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变革需要的积极举措。
1.1.3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高职高专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目前,高职高专生源不仅在文化成绩上参差不齐,而且在身体条件,身体素质方面差异明显。如果能够通过学分制加以引导,就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地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层面上,学分制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功能,更能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
1.2可行性
根据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施行学年学分制管理是可行的。原因在于:
1. 2. 1高职高专学分制管理的有益探索,为体育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部分高等学校开始试行学分制管理。到目前,学分制已在高校中普遍采用,各高校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探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为高职高专实施学分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2.2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的加强,为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1.2.3高职高专加强教学投人,体育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能够开设更多的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2管理模式的建构
所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就是在明确了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目标的前提下,运用学分制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要素综合而构成的,具有相应管理体育课程功能的系统。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与学年制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进程,学习评价的结果是以学生获得学分的形式表达出来。
2. 1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教学计划、教学安排的灵活性是学分制的实质。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内容包括四个模块,见表1.
2. 2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
2. 2. 1理论教学内容“专题制”:理论教学每学期安排4学时,以专题方式讲授。可组织学生按自然班听课,也可按课程表安排的时间,集中若干班(专业)听课。
2. 2. 2普修教学内容“必修制”:学生入校后必须按统一计划、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统一标准的“五统一”要求,必修一学年的体育普修课。普修教学内容安排分两学期,每学期选择一个模块,每个模块教学犯学时。
2. 2. 3选修教学内容“选项制”:为满足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体育项目学习的不同需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项模块开设的若干个运动项目中,每学期任选其中一个作为学习内容。选项过程如图1所示。
2. 2. 4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经常制”。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的练习,要安排在每节体育课中,其成绩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来反映。
2. 3关于学习成绩的评价
2. 3. 1评价的内容
评价的内容与学分分配详见表2.
2.3.2评价的形式
2. 3. 2. 1《大学生体质一与健康标准》测试
按国家要求,新生人学要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与学分换算见表3.
2.3.2.2体育理论知识考试
以学期为单元,每学期进行4学时的体育理论教学,考试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考试成绩与学分换算见表4a
2.3.2.3身体素质测试
第一学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选择安排两项基本身体素质测试,按百分制,成绩取4项平均值。第二年每学期根据学生的选项内容,安排与之相适应的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各单项身体素质测试标准由学校统一制定,测试成绩与学分换算见表5.
2. 3. 2. 4运动技能技评
按百分制,分项目制定标准进行技评。每学年2项,成绩取平均值。运动技能技评成绩与学分换算见表5.
3小结
3. 1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需要,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变革的需要,适应高职高专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原则;评价要素;计算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全国初中学校体育教育要稳步推进,更好、更快地发展,就要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因为体育教师是从事一线工作的主力军。
构建与设计初中学校体育教师德、能、勤、绩质量的监控测评,应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这应是师资培训管理朝着目标管理迈进的一个重要步骤,更应是加强初中学校体育管理、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对初中体育教师四方面的测评比较简单,随意性主观性较大,仅凭主观印象作出优、良、中、差的评价结论。这样的评价,既不全面,又不准确,挫伤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达不到应有的目标。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管理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体育教师测评制度,实事求是地全面反映体育教师的工作实绩,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与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构建体育教师评估理论依据
1. 创新性原则
在当今体育课程改革中,教育的理念、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们在构建初中体育教师评估标准中,制定了教师必须要在原有的水平与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
2. 全面性原则
将体育教师四方面测评作为衡量每一位教师工作的实绩,必须在教学、群体竞赛、带运动队、教书育人的实绩等方面全面综合的评价,这样是判断优、良、中、差的基本依据之一。
3. 实用性原则
根据学校体育教师工作条件和学生现状,对测评要素设计做到既简单化又易于操作,特别是注重评定标准的信度和效度,强调可比性、实用性并具有一般学校与特殊性学校的推广学习价值。
4. 科学性原则
初中学校体育教师四方面的测评作为体育创新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应在体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设计测评方案,同时也应遵循学校管理的各项规定,遵循体育教育规律、体育教师工作性质特点,选择测评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标准。
三、测评要素与分值权重
选择方案在创新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基础上,按照体育教师现任岗位职责,并考虑到学校体育工作共性和体育教师特点,把具体内容分解为便于测评、有据可查的内容和数据,成为测评要素。总分为100分,分别为德、能、勤、绩,各占25分。
四、初中体育教师测评内容
初中体育教师测评内容 框图1-1。
五、中学体育教师测评方法与步骤
1. 各要素得分计算方法
公式:S=A+B+C+D 公式中,S表示要素得分A、B、C、D分别表示德能勤绩四项内容。
2. 评价等级
最后评定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优为85分~100分,良为75分~84分,中为60分~74分,差为59分以下。
六、测评具体要求
(1)一定要挑选作风正派,办事公正,管理水平、工作能力、业务水平高的3至5名人员组成测评小组。
(2)测评前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测评的目的和意义,全面系统地熟练地掌握测评的标准和方法,强调有一个统一标准和认识,以提高测评的质量和效果。
(3)测评既要注重资料,更要注重实际;既要注重平时测评,更要注重随机测评;既要注重通知性测评,更要注重终结性测评。凡是需要测评的各项内容,按顺序要求做好记录,真实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
(4)在四个等级评定内容和标准中,由于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不同,履行职责的标准和条件也略有差异,各校可根据实情自制细则,以求更加符合实际。
七、结论与建议
(1)本文设计的测评方案简单易操作、方法快捷,不但适用于体育学科评定,也适用其他学科的评定;既适用于领导及专家评定,也适用于个人自评和同行互评。
(2)本测评方案从实践的角度加以分析证明,基本做到能够较客观地评出教师德、能、勤、绩的优劣,具有充分的说服力。这不仅使主管部门对教师的情况有了全面了解,而且也帮助教师了解了自我,加强了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3)本方案研究,对提高当前体育创新管理工作,促进体育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4)本方案具有广泛实用的推广价值。
(5)本方案由于设计者时间仓促和水平能力局限,使它具有许多需要加以改进完善的地方,特别是测评要素、评分标准,分配还不够细致,还需要反复提炼推敲。笔者将继续进行实践与研究,力求使其完善。
参考文献:
[1]何永超.体育理论教程[M]. 北京:北京
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
【关键词】全运会,备战管理,管理体系,管理要素,系统分析
1问题的提出
全运会是展示各省、市、区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舞台和衡量各省竞技体育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尺。全运会备战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实现组织特定战略目标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全运会的备战工作涉及国家和省(市)体育局政策、运动队日常管理、训练、竞赛、科研、医务、信息情报、后勤、宣传、外联、思想政治教育和反兴奋剂等方方面面,属于复杂巨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括若干要素,任一环节都可能对最后的比赛结果产生影响。
备战组织管理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河南省十二届全运会目标任务是否能够完成和完成的程度。要完成全运备战的各项既定战略和参赛目标,必须要提高备战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全运备战组织管理的基本目的是要实现整个全运备战系统的整体优化,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相加之和的效果。全运备战组织管理不仅涉及到整个全运备战周期的战略规划,而且还涵盖了会对运动训练质量和参赛成绩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有效和合理配置。组织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参赛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各项备战任务的完成。实现对备战过程的科学组织与有效管理是实现备战工作效益和效率最大化的重要保证。本研究从管理层级、管理要素和管理系统等角度,对河南省体育局备战十二运会组织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探讨,为进一步明确备战分工和工作重点,加强备战管理和指挥,提高备战组织运行效率奠定基础。
2河南省体育局备战十二运会组织管理结构
建立层次分明、职责清晰、任务明确、运作有效的备战组织管理系统是确保备战工作顺利、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河南省体育局备战十二运会管理体系分为四个层面:决策层、指挥层、执行层和操作层(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我省备战十二运会组织管理机构属于直线职能制结构,这种组织形式既保持了直线制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具有职能分工专业化的长处。从纵向的直线管理角度看,分为决策、指挥、执行和操作四个管理层次,每个管理层级又有着不同的职权〔1〕,具体如下。
图1河南省体育局备战十二运会组织管理体系
3河南省体育局备战十二运会管理系统分析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建立一个组织结构首先应该考虑这个组织结构必须达到的要求,管理者必须明白该结构承担的任务和压力,以及该结构应该取得的绩效〔2〕。全运会备战组织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整个系统又包含很多子系统和要素,要求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分工协作、有机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达到“1+1>2”的效果,最终才能实现全运会备战工作目标。
3.1河南省体育局备战十二运会系统的构成要素
任何系统都是有一定的要素构成的。根据十二运会备战系统的基本涵义,结合组织系统的一般构成,将十二运会备战系统的构成要素分为目标要素、人员要素、资源要素、流程要素、制度要素、结构要素和文化要素。系统的构成要素必须相互间发生关系并产生相互作用才能形成完整的系统。
3.1.1目标要素
任何组织都是围绕着一定的目标而存在的。河南省备战十二运会的目标就是实现“金牌、奖牌、总分位次明显前移”, 做到“干干净净参赛,正正派派取胜”,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3.1.2人员要素
人是备战管理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所有备战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十二运会备战系统包括管理人员、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后勤人员等众多群体,实现人力资源整合的任务十分繁重。目前,制约我省备战工作的最关键因素,就是高水平的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十分匮乏。
3.1.3资源要素
资源是备战系统发展所需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备战系统的资源可分为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类。物质资源包括场地、设施、器材、运动装备、资金等以“物”的状态存在的资源。物质资源是开展各项备战活动的基本保障。非物质资源包括创新能力、科技水平、人才、信息、声誉、关系网络等。在世界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条件下,非物质资源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就物质资源而言,我省虽然与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但与中西部相比,我们的条件还是比较好的,处于中西部地区先进行列。
3.1.4流程要素
流程是指为达到某一共同目的而需要多人协同、以顺序或平行工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的活动。系统本质上就是一种“过程的复合体”〔3〕。备战系统是各种流程的集合体。就备战管理流程而言,大体上可分为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就训练实施流程而言,可以分为计划制定、实施、控制、评价等。流程本身及其执行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外部环境和内部流程本身的需求及执行中意外情况的发生,都会出现流程变更。
流程要素功能的实现,既依赖于组织分工、管理层级和管理程序化的执行情况,又受制于备战工作时间阶段和节点的衔接情况。就当前的备战工作而言,我们既要做好管理分工和程序化管理,又要重点抓好重要事项和工作的时间节点管理,也是就要提高时间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3.1.5制度要素
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4〕。管理制度是组织中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我省备战工作制度要素主要包括专门性的管理制度和日常办公工作制度。
(1)专门的管理制度
我省在备战奥运会和全运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专门性的备战管理制度。专门性管理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于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清晰、任务明确、运转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工作制度至关重要,是各项备战工作有序进行的制度保证。目前,我省备战十二运会主要专门性的管理制度有:《河南省体育局备战两运工作组织办法(试行)》、《河南省体育局全运会周期训练竞赛目标任务考评办法(试行)》、《河南省竞技体育项目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河南省体育局运动队赛后总结基本规范》、《河南省体育局备战两运信息工作实施方案》、《河南省体育局集训运动员管理办法》、《河南省体育局集训待调运动员管理办法》,以及正在研制的《河南省体育局参加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特殊奖励办法》等。
(2)经常性的办公制度
图2河南省体育局备战领导小组主要日常工作制度
(资料来源:河南省体育局备战两运组织管理办法(试行))
为实现各项备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各级备战机构都建立了经常性的工作制度体系。通过建立工作制度体系,使各项工作纳入到制度化、程序化发展轨道,体现了工作的组织管理成熟度在不断增强。
图3河南省体育局备战办公室主要日常工作制度
(资料来源:河南省体育局备战两运组织管理办法(试行))
图4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主要日常备战工作制度
图5各运动队主要日常工作制度
3.1.6结构要素
结构是组织中各组织部门与管理层次的划分以及它们的联结方式。十二运会备战系统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其生态复杂性使得全运会备战系统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异常复杂。战略决定系统的组织结构,反过来,组织结构对系统战略的顺利实施也有着重大影响。
整体而言,我省备战十二运会组织结构是直线职能制结构。局部而言,又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具体组织形式。如备战办和各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具有明显的临时性任务型组织特征。这种组织区别于传统组织的主要特征,就是它是基于解决和完成某项或某几项临时性的特定任务而组建的,任务完成后,组织就解散。任务型组织成员来源于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组织的整合机制和整合效果直接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简单而言,任务型组织具有扁平弹性结构、以任务为导向、以信任、合作、自我管理为基础、临时性组织形态等特征〔5〕。任务型组织的结构不是优先突出效率的目标指向,而是突出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指向;不是优先突出结构的工具性,而是突出组织成员的合作性;不是突出行政权力的强制性,而是尊重专业权力的诱导性;不是突出组织结构的控制导向,而是突出组织结构的服务导向〔6〕。
备战十二运会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任务型组织的运行状况,完善运行机制,打造和形成健康的组织文化,构建信任和合作沟通交流的平台和机制,切实提升组织绩效。
3.1.7文化要素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团队意识、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心理预期和团体归属感等群体意识的总称,它是该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色〔7〕,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
在备战过程中,既要形成全局和各中心的备战组织文化,又要更加重视复合型团队的组织文化建设。各项目要努力打造自身的文化,推广自己的文化,用文化影响、引领、改造人们的思想和理念,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和效果。各运动队要把团队组织文化建设纳入团队顶层设计之中,以团队共同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引领团队成员形成团队意识,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增强团队归属感。
3.2备战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河南省备战十二运会管理系统组成要素中,目标要素是“核心”和“灵魂”;资源要素是备战系统赖以生存、形成的关键;流程要素规定了备战系统和各子系统的工作步骤;制度要素是备战系统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结构要素则起着“粘合剂”的作用。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活动的主体――人去完成,在所有上述要素中都贯穿着组织文化,以上各项缺一不可。每两项要素间都是一种互动关系,并且都与目标要素发生作用,这些作用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一个能完成一定功能的十二运会备战要素系统(见图6)。
图6备战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4河南省体育局备战十二运会子系统分析
4.1河南省体育局备战十二运会子系统构成
系统是有若干个有机联系的子系统和要素构成的。全运会备战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管理层级看,主要包括决策、指挥、参谋、执行、操作、保障、监督、反馈等子系统;从管理内容看,主要包括战略管理、训练管理、科研管理、医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后勤服务、物质经费保障、信息情报、参赛指挥、进度管理、组织文化、宣传外事、思想政治教育、反兴奋剂管理等子系统。而每一个子系统下面,又可以分若干个子子系统。例如训练子系统、保障子系统等。
4.2全运会备战系统之间互动关系分析
整个备战系统的联结中心是备战指挥子系统,其他子系统的运行要通过备战指挥子系统进行指令和协调;而运行的重点子系统是备战操作子系统。其他子系统的功能发挥最终要通过备战操作子系统体现出来,是实现备战系统目标的核心途径。在备战系统中,决策子系统规划系统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指挥子系统按照决策子系统的要求,指挥整个备战工作,是指令和协调整个备战活动有序开展的大脑中枢;参谋子系统是提高各项备战活动开展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系统;执行子系统是各项备战工作得以推行的关键,是连接其他子系统与操作子系统的桥梁;操作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重心,是实现系统最终目标的体现中心;保障子系统是操作子系统得以顺利运转的基本前提和保证;监督子系统和反馈(评估)子系统贯穿于整个备战系统运行的全过程,是保证备战系统向预定轨道发展的重要子系统。
从备战管理内容系统看,战略目标是统领;训练是基础和核心;人力资源、物质经费、科研、医务、后勤服务、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是重要保障;反兴奋剂是高压线;进度管理是确保各项备战工作有序推进的高效管理手段和工具;组织文化建设是提升备战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信息情报和参赛指挥是确保系统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之一。
5结论
5.1河南省体育局备战十二运会组织管理结构是直线职能制结构,从管理层级上看,可以分为决策层、指挥层、执行层和操作层四个层级。
5.2河南省体育局备战十二运会组织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由决策、指挥、参谋、执行、操作、保障、监督、反馈等子系统构成,其管理内容包括战略管理、训练管理、科研管理、医务管理、物质经费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情报管理、后勤服务、参赛指挥、组织文化、宣传外事、思想政治教育、进度管理等。
5.3河南省体育局备战十二运会组织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目标要素、人员要素、资源要素、流程要素、制度要素、结构要素和文化要素。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河南省体育局备战两运工作组织管理办法(试行)〔Z〕.河南省体育局,2011.
〔2〕理查德・L.达夫特著.组织理论与设计(第7版.王凤彬等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2.
〔3〕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12―113.
〔4〕凡勃伦. 蔡受百译. 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39.
〔5〕李圣鑫.公共组织研究的传统与突破〔J〕.行政论坛, 2006(5):8.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知识管理,北京奥运会,KM-SM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04-1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07GXS3B06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文卉(1974-),女,湖北武汉人,国家大剧院文化交流部部长,博士,副研究员;黄朕(1968-),男,湖北武汉人,武昌理工学院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讲师。
3 大型体育赛事的知识管理应用模式(KM-SM模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进步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诸如赛事主体多元化、参与者利益复杂化、海量信息和知识共享等新问题对大型体育赛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充分认识到知识管理对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的重要意义,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进行了全面审视。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北京奥运会的案例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大型体育赛事的知识管理应用模式(简称:KM-SM模式),期望能够推动知识管理在国内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应用推广,提升体育赛事组织管理的整体水平。
3.1 KM-SM模式的内涵
大型体育赛事管理横向由赛事计划管理、组织运行管理、竞赛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管理、后勤保障管理、风险管理、客户管理、新闻传播管理、活动仪式管理、形象景观管理、财务审计监督管理等组成,贯穿于赛事举办的整个过程。纵向来讲分为赛前、赛时和赛后三个阶段,赛前着重计划和演练,赛时着重执行和应急,赛后着重总结和评估。根据赛事举办不同阶段知识创造和共享的特点和要求,赛事管理结构会发生相应变化,赛前往往会采用职能化层级制的垂直管理模式,讲求自上而下的管理风格,统一行动、雷厉风行和高效率。随着赛时运行阶段的到来,为反应迅速和权力下移建立起一批任务团队,具有扁平管理模式特点,总体上看是一种网络化管理模式。知识管理的引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不同阶段组织模式的转变以超文本方式进行转换,保证了大型体育赛事管理的连贯性和参与各方的协同性。本文提出大型体育赛事的知识管理应用模式,并不是对传统体育赛事管理模式的彻底颠覆,而是引入知识管理的新元素,让传统体育赛事管理模式在继续发挥优势的同时,用知识管理的理论补充其不足并解决新的问题,以期让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大型体育赛事的知识管理应用模式是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模式创新,不仅可以解决传统赛事管理模式的问题和瓶颈,还能预见未来赛事管理的新趋势和新问题,是大型体育赛事保持竞争优势的原动力。KM-SM模式在政府、赛事管理组织、企业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识管理组织,这四种力量并驾齐驱、各司其责、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最终使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达到最佳效果。KM-SM模式符合“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项目”的行为准则,满足了体育赛事组织专业化、知识化发展的要求,是一种更新的体育赛事管理模式。
3.1.1 KM-SM模式的系统构成
图3-1 KM-SM模式示意图
图3-1所示KM-SM模式包含密切关联的四个元素:政府、知识管理组织、赛事管理组织、企业。它们共同承担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和运营工作,各方有独立的权责,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集成政府、知识管理组织、赛事管理组织、企业“四位一体”的功能,形成“政府为先导、知识管理组织协调、赛事管理组织执行、企业充分参与”的四元驱动赛事组织管理模式。
(1)政府――在宏观层面发挥先导作用
政府在KM-SM模式中处于先导地位,不同于“政府主宰”或者“政府主财”。个人或某个单独的职能部门通过经验作出的判断往往带有浓烈的个体本位色彩,从而可能导致“面子工程”或“赔钱工程”,这样高度集权和领导拍板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在KM-SM模式中,政府在宏观调控、全局保障和赛事定位上,依据知识管理组织提供的大量知识作出决策,为其它协作机构制定明确的活动范围和项目实施目标。与此同时,政府还会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一定的物质资源和财务担保,为赛事举办提供便利,并节约大量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做出的宏观决策和全局定位不是拍脑袋空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赛事管理组织和知识管理组织提供的前期调研资料和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2)知识管理组织――在中观层面起优化协调作用
知识管理组织在KM-SM模式中充当参谋和协助决策的角色,也是此模式区别于传统赛事管理模式的关键点。知识管理组织的中心任务是:①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将个体、部门和组织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或经社会化后进一步显性化,然后经过组合转化为系统化的显性知识,通过某种技术平台实现显性知识的共享;②创造必要的组织环境,促进面对面的隐性知识共享。赛事管理过程其实也是知识生产的过程,从最初的赛事申办到赛事筹办和举办,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档案,这些都是智力源泉,靠知识管理组织挖掘整理和传递。知识管理组织不仅要在整个参与赛事管理的四方建立高效畅通的信息底层传递结构,还要积极的倡导和建立学习和分享知识的组织文化,设计和实施知识管理的流程,创造知识资产和构建学习型组织。对体育赛事运行过程中的文档、资料、图片、管理文件、运行方案以及更为细微的项目实施方案、代码库等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提取,将繁杂的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经人的参与和加工提升为知识,借助e-mail系统、电子图书馆、网上论坛、学习班、头脑风暴会议、虚拟会议室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交流,从而与组织知识相结合转化为显性知识在组织中流动,最后,它会回馈于个人并得到内在和个体的提高,实现自我超越的同时又为组织提供了新的知识可供分享。信息交流的畅通和知识的不断分享,可以使组织和参与体育赛事管理的几方更为高效且协调得力。政府的不同部门与组委会不同职能处室的业务往来和执行情况,可以在信息共享平台上找到及时的信息和数据,包括总体方案、行动计划、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进度等,不仅大量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而且信息过时、政策歧义等老问题在知识管理组织的介入和参与中得到了解决。
(3)赛事管理组织――在微观层面发挥主体作用
赛事管理组织是整个体育赛事组织管理的执行者。赛事管理组织既要在政府规定的赛事组织目标、运行模式等多种要求下工作,又要借助知识管理组织对赛事管理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赛事的申办、前期准备,到赛时运行、再到赛后总结,这些工作都由赛事组织者具体实施和完成,工作量巨大且项目庞杂。因此,在四方当中赛事管理组织机构是赛事运行的核心,政府、知识管理组织、企业从不同方面给予指导、监督、完善和补充。
(4)企业――在微观层面起关键作用
赛事相关企业在KM-SM模式中起关键的作用,它承担了许多政府不能或者不适合运作的项目,但又与赛事组织方有明确的职能区分。赛事相关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是不可替代和功不可没的。例如北京奥运会门票销售就是以北京奥组委票务中心为指导和统筹,具体的票务营销渠道和方法由合作企业实施完成。北京奥组委票务中心制定原则有: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购票机会和权利;分阶段售票: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公众提供尽可能简便的购票渠道和流程。在这三个售票原则的指导下北京奥组委委托了一家专业的国际票务公司来全盘进行门票销售。这是专业公司参与赛事管理的典型案例,实现了最优化的做法――用专业化的公司去运作不同的项目。企业有足够的实力与政府共同做好体育赛事中的有关项目,从而使政府由多重身份的窘境中解脱出来。
3.1.2 KM-SM模式的优点
(1)促进多元主体的一致性
KM-SM模式由四个相对独立的组织――政府、知识管理组织、赛事管理组织、企业构成,四者在赛事运行过程中密不可分。从KM-SM模式的运行机理看,该模式有明确的宏观、中观、微观分层,且各个元素之间形成了有序而紧密的逻辑联系,具有层次分明的结构。KM-SM模式中的四个要素在赛事中发挥各自独特功能,如果只选用其中任何一个或者两个,都无法全面、系统、科学地管理体育赛事。因此,KM-SM模式能够将四个要素协同起来,最大限度的释放各自潜力,融合各要素之间的功能,构建出完善的有机互动体系。
(2)保证大型体育赛事的稳定性和创新性
随着科技文明的飞跃、管理学科的推陈出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赛事运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和体育赛事需求。从国际奥委会的实践以及其它体育赛事的探索中,清晰可见知识管理参与赛事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以何种方式参与、参与多少没有定论。本文提出的KM-SM模式,是对新型赛事管理模式的一种尝试,也为大型体育赛事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的权责更加明晰,避免了传统赛事“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弊端;赛事组织的职能更为明确和简化,不需要再走传统赛事的“保姆”式;知识管理组织在整个模式中起着粘合剂、剂和内循环水的作用,使得整个组织摆脱了静态的、僵化的、闭塞的困境,此模式下各组织之间、组织内部的工作是动态的、创新的、有活力的。在这种模式下,四个要素的潜能被充分激活,在KM-SM模式框架内发挥各自的能动作用。
(3)提高大型体育赛事组织决策的正确率
在传统大型体育赛事管理当中,经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甚至被恶意封锁的情况,也不给各参与主体提供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从而阻碍了信息和知识的流动,降低了各方的积极性,增加了内耗,影响赛事举办的效果。KM-SM模式能有效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政府不再做具体的事务性命令,而是提出宏观要求和政策规定,避免了政府行政命令过多干预体育赛事的情况。知识管理组织在实现信息对称和知识共享上提供关键技术和方式方法。赛事组织机构在政府指导下,在知识管理组织支持下执行知识管理应用的过程,通过对海量信息的处理和赛事知识的传递共享,提高了组织和员工的决策正确率。
3.2 KM-SM模式的运行机制
图3-2 KM-SM模式的运行机制
3.2.1 目标定位
充分发挥政府、知识管理组织、赛事管理组织、企业的联合优势,共同参与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以便举办影响广泛、环境友好、经济效益好、美誉度高的赛事,从而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优化调整行业结构。KM-SM模式运行要坚持“政府为先导、知识管理组织协调、赛事管理组织执行、企业积极参与”的总体原则,权责明细,各归其位。以政府的总体规划为指导,以知识管理组织为切入点,以赛事组织机构为运行载体,以企业参与为补充,既充分利用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又发挥了赛事组织机构的主体作用,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成本,最终将知识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多赢的目标。
3.2.2 组织形式
在KM-SM模式中,大型体育赛事围绕政府规划和要求进行方案设计。赛事的整体方案、实施原则、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等大的框架都由政府制定,并负责运行和管理中重大事项的决策。知识管理组织主要是在政府的总体规划下,协助政府统筹好各类知识管理操作项目,促进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速度和知识传递的准确度等。赛事组织机构主要是在政府制定好了相应的赛事规程和赛事组织方案后具体执行,保证每个环节都能按照政府设计的方案实施。企业主要是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支持,具体操作融资事宜,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等。这种组织形式的体育赛事往往在决策上要经过较长时间,但决策正确率是有保证的,而且执行效率很高,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组织内部协同工作。在这种情形下,政府、知识管理组织、赛事管理组织、企业四方处于平等地位,相互之间既是契约关系,又是合作关系,会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书面协议,对大型体育赛事进行联合管理。与传统赛事管理模式相比,KM-SM模式的组织形式具有明显优势,参与主体的联系是紧密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决策是全局性的,最有利于实现共赢目标(见表3-1)。
3.2.3 实施原则
(1)合作共赢的原则
建立四方合作委员会,统筹协调体育赛事组织过程中的重大事宜,共同审议体育赛事组织的规划方向、办赛规模、项目设置、管理团队建设、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问题。寻求四方管理理念的共性和交集,从而使理念趋于一致。在参与体育赛事管理的多元之间建立统筹规划、分工合作、沟通协调、并行发展的管理机制。在人力资源开发、财务管理、统筹规划等方面形成严密的相互制约机制和监管机制。实现管理上通达、资源上互补、利益上双赢,从而确保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使赛事规模和规格与社会资源配置相适应。
(2)资源共享的原则
首先是人才共享。政府、赛事管理组织、知识管理组织、企业都因赛事举办需要而大量吸纳人才。知识管理组织对于赛事管理架构中的信息交流和知识传递起到了很好的组织和沟通作用,人才在框架体系内的流动也是知识传递、融合、提升的重要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构建四方良好的协作机制,更能够产生大量的新知识,为组织乃至管理体系的提升发挥重大作用。其次是技术共享。政府、赛事管理组织、知识管理组织、企业四方不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法必然会存在较大差异,各方所掌控的技术要领也各不相同。例如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赛事组织的整体协调操作技能,知识组织的信息传递体系构建技术,企业的市场把握和应变技能,都是各自的专长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四方通过技术合作与交流,深度开发出一套体育赛事管理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较大商业价值。
(3)专业性原则
专家委员会指导。从政府、赛事管理组织、知识组织中各抽出一部分专家,并从科研院所、高校、体育组织中聘请一部分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赛事进行全程跟踪和指导,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组织内部和框架内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为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3.2.4 合作内容
(1)服务合作
体育赛事组织过程中有大量的服务保障性工作,包括医疗、志愿者、技术处理、信息通讯、安保等。合作表现在服务上互相补充,医疗、通讯和安保服务需要由政府宏观调控;人力资源和技术方面由知识管理组织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共享平台,便于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餐饮、运动员村和运输等由合作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2)职能合作
体育赛事的职能合作主要是协调过程。比如在赛事的新闻宣传和报道中,政府有新闻办公室,组委会有新闻宣传部等,共同寻找新闻点,统筹宣传渠道,并统一宣传口径。
(3)管理合作
体育赛事组织机构中的人力资源广泛来源于政府及事业单位,通过知识管理组织提供的实操培训和演练,让大家迅速成为专家,共同管理各业务口的计划和执行。
(4)监管合作
监管合作是四方都有权对赛事组织的各个方面进行随时监控,比如监察审计由招标而来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的审计部门来完成,餐饮住宿的服务质量由星级酒店的高级督察、质量监督局的官员组成监督小组来管理,卫生安全由政府协调公立医院、研究机构的卫生专家共同完成。
3.3 KM-SM模式的保障机制
3.3.1 制度保障
KM-SM模式中,有包括政府、知识管理组织、赛事管理组织和企业在内的四方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大型体育赛事管理和运行的相关任务。让四方平等参与赛事管理过程,必须以积极协作的结构环境为前提,通过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对KM-SM模式进行认证,并对四元主体行为规范作出规定。即要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或合同明确知识管理在赛事组织中的地位,确定KM-SM模式的管理方式,在政策上保证赛事管理模式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赛事的知识管理应用。比如国际奥委会在《主办城市合同》中把知识管理作为规定写了进去,使举办地政府和具体执行的组委会从一开始就接纳了知识管理的各项规定。国际奥委会对近100个业务口了技术手册和标准流程,对奥运会举办方而言一方面是政策指导,另一方面也是政策约束,是必须遵守的操作规范。
确立知识管理组织的创新主体地位。知识管理组织在整个系统中拥有最大的信息量和知识储备,能够为赛事的组织管理提供足够的案例,帮助赛事主体全面、系统、有序、高效开展各项组织、协调、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知识管理组织承载着整个体育赛事的信息传递疏导和知识共享传承工作,国家应对其扶持和进行政策倾斜,优化科技和人才配置,大力支持知识管理组织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形成一套良好的机制来保证知识管理组织的成果能够顺利转化和应用到体育赛事管理的实践中。
3.3.2 组织保障
组织结构主要是指政府、知识管理组织、赛事管理组织、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方式以及各主体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沟通机制,以高效、合理、优化的方式把各主体和主体内部各要素之间以科学的方式组织起来,通过共同努力达到预期目标。组织结构好比人体的骨骼,撑起整个模式的支架,是系统内部知识和信息传递、交流、沟通的载体。它不仅推动着系统运行的进程,也承载着系统的各项任务,高效的组织结构是KM-SM模式中极为关键的因素,也是重要的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赛事知识创新体系,以之为基础将知识管理组织、赛事管理组织、地方政府、企业纳入组织保障的系统之中。如图3-3所示,此系统以创新部门为中心连接五个机构:由国家为创新部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创新部门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由知识管理组织为其提供丰富的知识案例,使得创新部门能够有强大的知识平台作为研发后盾;由赛事管理部门为其提供赛事管理需求信息,使其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创新工作;由地方政府为体育赛事做宏观定位,使得创新部门在创新过程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由企业为创新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质保证,使创新部门无后顾之忧。同时,创新部门在研发过程中为赛事管理组织、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创新成果使各方受益,为知识管理组织提供大量的数据,便于知识的产生和更新。在这个体系中,还存在一个互动关系,即赛事管理组织、地方政府、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也在不断的为知识管理组织提供大量原始数据,供知识管理组织提炼成信息再加工成知识,并分类存档入库,供有需要的部门包括创新部门使用。这个体系能够很好的促进KM-SM模式的运行和发展,也使得KM-SM模式在不断的实践和社会发展中调整更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适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管理。
图3-3 大型体育赛事创新体系结构图
3.3.3 物资保障
物质和资金投入是KM-SM模式得以正常运作和实施的必备条件和基础。投入不足会导致知识管理组织和赛事组织无法正常运转,投入过多会增加政府负担,造成浪费和资源使用不足的现象。KM-SM模式需要建立政府投入、企业赞助的资金筹措机制。如图3-4所示,资金保障体系囊括了KM-SM模式的四元主体。由赛事管理组织对知识管理的实施进行规划设计和提交预算,由政府进行资金筹措和调配,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将资金拨付给赛事管理组织,加上企业赞助和供应商服务,保证赛事知识管理的正常运行。
图3-4 物资投入方式运行图
政府在知识管理投入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通过直接拨款或政策倾斜对大型体育赛事进行知识管理的支持。但是仅仅依靠政府投入并不是最佳选择,尤其是当地方政府在举办一次性赛事往往不愿意为知识管理投入太大时。而企业参与知识管理的建设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除直接赞助现金之外,还可以供应商角色提供知识管理的技术设备和软件服务,直接找IT企业作赞助商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例如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上以实物形式赞助的物品和提供的服务占技术部门总服务的60%。当时最主要的IT公司都是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包括柯达、施乐、兄弟、飞利浦、3M、松下电器、理光和IBM,他们提供的赞助均以实物和服务为主。因此,KM-SM模式将政府和企业同时纳入资金筹措体系之中,政府负责自身的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由企业负责提供现金、设备或服务,引入了市场机制,充分利用市场上的各种资金资源和智力资源,为大型体育赛事的知识管理应用提供了物资保障。
3.3.4 人力保障
人是KM-SM模式中最核心的资源,也是知识管理的立足之本。无论是知识的收集、提炼、整理、传递以及再创造都需要人的参与。可以说,专事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是保证赛事知识管理成功的关键,也是KM-SM模式顺利开展的人力保障。基于KM-SM模式的人力保障体系建立在知识管理理论基础之上,大量借鉴和沿用了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将知识共享与知识网络、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知识整合、联盟和联网等概念引入人力保障机制之中,确保KM-SM模式惠及各类人才。
图3-5 KM-SM模式人力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