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范文

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篇1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心理成本;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06-01

一、研究背景

2009年8月以来,据多家媒体报道,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很多中小企业的订单大量增加,但是却招不到工人。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显示,这个接纳全国近1/3农民工的地区,劳动力市场属于供不应求的情况。在同一年的年底,中国工人作为唯一一个团体,登上《时代》杂志年度人物,排名第二。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工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在国内,不论是学者的研究还是媒体报道,都反映了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区位选择上的改变。部分劳动力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流动,看似是由于一线城市的高房价、高压力、不公平造成的一直无奈的结果,而实际上,劳动力向二三线城市的转移正在为二三线城市带来难得的发展机会。许多大公司相继在以地方优惠政策为依托,在二三线城市落地生根,促进了二三线城市的发展。

在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生活成本远高于农村等实际情况,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劳动力工作生活均迁移到城市的实际转移不同,大多数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时“候鸟式”的迁移(白南生&李靖,2009),即工作的迁移是暂时性的,没有实现户籍的转移。因此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存在流动性强,稳定性相对较弱等特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广大的劳动力同时面临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受教育水平的逐渐提高,农村劳动力对于自身的发展和想得到认可的需求增加(赵耀辉,1997)。在进行理性的思考后,可能选择从中心城市转移到较小城市甚至返乡工作,以获得更多的尊重或职业发展的可能性。

二、心理成本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影响

心理成本,是指人在完成一件事情或者达到一个目标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情感与人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无形性,但是对于越来越希望得到尊重和重视的新时代劳动力而言,心理成本却是影响其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李继先,2003)。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加之我国特色的“候鸟式”的劳动力转移,使劳动力的流动性加强(王春超,2005)。

心理成本包括风险成本、转换成本和情境成本等三个方面。对于需要做出转移的区位选择的农村劳动者而言,他们所面临的主要的风险是来自于收入和生活成本上的风险,具体说来,如果该劳动者预期转以后的收入高于当前的工作收入,并且生活成本预期变动不大,那么,相对而言,转移的风险成本较小。(Todaro,1969)在其研究中,就验证过预期收入的增加对于劳动力做出转移的选择具有正向的刺激作用。而农村劳动力所面临的转换成本和情境成本都主要来自于,他们在转移后的新环境中,可能会遭遇到的心理压力。

三、职业发展可能性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影响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获得生理需求、安全和情感的满足之后,会寻求尊重直至达到自我实现。近年来,我国政府今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使返乡工作更具吸引力,使部分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的“返乡潮”。随着部分中小城市工业以及乡镇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农村劳动力在原理中心城市,接近家乡的工作区域也获得了更多工作的机会,在这些区域亟需劳动力的发展阶段,部分熟练工人不仅可以获得满意的工作,还有更大的竞争力去寻求好的职业发展。农村劳动力寻求职业发展,并且倾向于转移到有更好发展的区域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劳动力本身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具体说来,我国的工业大多以生产劳动密集型或能源密集型的产品为主,而长远的发展,却要求我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作基础,在劳动力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填补熟练工人需求的空缺。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政府、企业能够切实的采取措施,激发劳动力学习专业技能的潜力,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化、高效化的进程,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篇2

【关键词】土地承包 农村劳动力 农村经济发展

一、土地承包制的推进与农村劳动力流转现状

我国农村的土地管理一直在不断推进,目前已由之前的所有权和承包使用权两权相分离发展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相分离,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出现外出打工热潮,大量农村精壮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虽说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但所占比重甚小。此外,依f有不少农民或非剩余劳动力(以中年妇女和老人为主)因为孩子或自身原因守着小村庄,守着土地,对于他们来说,并不仅仅依靠种植农作物生活,还有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和早已习惯了的生活。而且我国土地流转机制和程序的不够完善,也会侵犯到部分劳动人民的利益而使他们不接收土地承包制。但是大多数农民还是选择通过收取佣金的方式把土地经营权承包出去,小块地被承包户集合成大块地,并进行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地管理,种植瓜果、反季节蔬菜等,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节约了劳动力资源,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二、土地承包制的推进对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影响

1、对农村劳动力流转的影响

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加快了土地承包制的进程,并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外流转,从而有利于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脱离出来,再加上和土地承包制的推进使原本的非剩余劳动力转变为剩余劳动力,都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向外流转,这些农村劳动力大都通过外出打工或经营性非务农工作来提高家庭收入水平,改善家庭生活质量,进而带动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的上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土地承包制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的同时,由于改革政策的刚性等因素,仍有部分劳动力或年龄较大的农民,因土地被承包且无法进行非务农性工作而失去生活来源,也带来了部分农村资源的浪费。

2、对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土地承包制的推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由农村各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带动整个乡镇发展水平的提高,再加上通过经营权的转移,农村土地被个体户承包起来,再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种植农作物或发展养殖业,或者以其他各种新型经营性组织发展,不仅能使个体户获得更高的规模经营收益,还能为农村提供小部分工作岗位和更高水平的产品服务,同时也为社会上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们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流转于城市或在城市中举家定居,使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很多村落甚至沦为空村或荒地,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还会拉大我国城乡发展差距。

三、促进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相关建议

1、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和完善土地承包流转机制的运行。

首先,在土地承包制的不断推进过程中,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土地制度,使土地流转和承包有秩序、有规范地进行,严格控制被承包出去的土地资源的合理用途,鼓励、引导土地承包者以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投资土地,也要避免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同时政府也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或制度,规范承包土地者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补偿,保障农民的合法收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防止农民失去收入来源或生活水平下降。此外,对于土地的产权问题应当明确,建立相关的土地产权保护制度,进而规范土地流转承包费用,保障农民权益。

2、合理利用土地承包制带来的规模经营效应

随着土地承包制的推进,农村原本的小块零散土地被集中起来,并由土地承包者进行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管理和投资,由此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不仅可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而有利于提高农民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3、促进土地承包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步推进,促进农村生产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

推进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的进程中,也应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的同步推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地区转移,一方面可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防止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带动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以经营性收入为主),进而促进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4、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从根本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进而在土地承包制的不断推进中,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实现农民价值,保障农民收益和生活水平,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王安春.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上饶师范学院,2011.101-103.

篇3

  5月6日至9日,在xxx同志的带领下,赴浙江省安吉县余村、鲁家村两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实地了解当地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成绩和经验,让我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创新了思想、收获了理念,下面就本次学习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抓住机遇,大胆解放思想。余村和鲁家村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的样板,关键就是通过解放思想,抓住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并且通过这些年的努力逐步达到了环境优美、产业发展、经济繁荣的效果。思想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余村和鲁家村的发展历程已经有力的印证了这一点,这也就启示了我们就目前的形势和长远的发展来看,我们在乡村旅游、环境治理、扶贫开发等各方面要坚决摈弃照搬条文、自我设限的思维模式,既要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更要抓住机遇大胆的试、大胆的闯,努力在挑战中抓机遇、在实干中求完善。

二、规划先行,坚持科学指导。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速度,一蹴而就,在鲁家村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就是进行了规划,在建设初期就用了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坚持做到了“画饼”与“做饼”相结合,使得建设能够有序推进。因此在制度乡村发展规划的时候,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分类推进,要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条件、人口规模、地域特色等因素,使规划符合乡村实际、真正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规范引领作用。同时也要根据各村的差异性,不搞“千村一面”,要更多的关注地域特色和文化个性,形成各具风格、各有风情的乡村格局。

三、产村结合,促进农民致富。余村和鲁家村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传承优秀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化为魂,变农业为景色,变山水为景观,变村庄为景区,变民居为民俗,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反过来又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和活力。在谢家铺镇接下来的建设过程中,我建议根据自身特色,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加快发展壮大农村产业,除了完善好现有的农村产业外,要积极寻求其他发展机遇,结合本地农民实际,加快推进和发展xx镇旅游、文化产业,变村庄管理为村庄经营,把优美的村庄资源变成经济和产业优势。

篇4

【关键词】外部势力 乡村旅游 利弊分析 宏村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王,在这样的社会里,法律是用不上的,社会秩序只靠老人的权威、教化以及乡民对社区中规矩的熟悉和服膺于传统的习惯来保证。

但是随着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完善,基层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与稳固,宗族作为非制度性民间力量发生了质的变化。形式完整、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传统宗族组织不复存在,传统宗族文化的内核消失殆尽,宗族“有其名、无其实”,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势力对当地法制化的管制和外部企业对当地企业化的开发管理。本文以安徽宏村为个案,研究宏村的旅游开发历程,借此以分析外部势力在乡村地区发展旅游中的影响。

一、宏村旅游开发历程

在其旅游发展历史中,宏村的旅游开发与经营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在初期,由黯县旅游局进行经营,收益并不显著,后将宏村的旅游经营权移交给际联镇镇政府,镇政府以镇办企业的形式,注册了宏村旅游开发责任有限公司经营。由于村民在旅游开发中分得利益极少,宏村村民与县、镇政府的矛盾逐渐激化,多次抗议,后因经营管理不善以失败告终。

随后黯县政府进行招商引资,有关官员与中坤科工贸集团经过艰难谈判后,同意共同组建京黯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逐步投入黯县,开发经营关麓、南屏、宏村景点、黯县民间古祠堂群,租赁经营并改造碧阳山庄,接管经营黯县旅行社业务,从1998年开始租赁期为30年,至今宏村的旅游开发和经营一直走外部企业承包经营的道路。

回顾宏村旅游发展历程,由于利益分配存在分歧,宏村村民与旅游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二、外部势力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

外部势力的介入对乡村地区开展旅游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管理的专业化以及对市场分析、市场定位的准确性上,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其促进作用:

(1)改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外部开发者取得经营权后,所有与旅游开发相关的项目如景点建设、景区内的环境治理等都由开发商承担,当地政府及其他各级政府部门只负责处理行政事务,不干涉经营者的开发管理活动。在公共设施建设上,方便游客和当地居民,也给当地经济带来直接帮助,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加快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改善了旅游目的地可进入条件,强化了宏村与外界的联系。

(2)经营管理的专业化。由于外部企业一般具备相应规模,与当地社区相比,在经济实力、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上都有明显优势,更能够在乡村地区日常经营管理上引入企业化的管理手段,用人机制上也会更加灵活,提倡效率优先。外部企业所带来的科学管理、良好服务和积极营销都有助于乡村旅游开发取得较好效果。

三、外部势力对乡村旅游的抑制作用

外部势力的介入导致乡村地区在发展旅游时,受到了来自于当地居民的阻力,政府及外部的企业在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开发时由于产权和利益的不明晰也导致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引发纠纷。将乡村地区的旅游经营权出让给外部资本意味着需要将乡村地区旅游资源的部分产权从当地村民对古民居的所有权中剥离出来。在宏村的旅游开发问题上,是企业(京黯公司)与政府(黯县县政府)签订经营合同获得了经营权,在缔约过程中,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宏村的所有者――宏村村民却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

企业与政府签订合同又导致旅游开发收益的初次分配发生在企业与政府之间,即企业从总的经营收入中支付给政府一定比例,再由政府在各级行政部门及村民间进行再分配。这种层层分配使得宏村村民得不到足够的补偿,导致宏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各种村民与外来开发商、当地政府的矛盾。

(2)旅游景区管理政策落实难度大。将乡村地区旅游开发经营权转让给外部资本经营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和交易行为,一般都是建立在相应的商业协议或者合同基础之上,但在目前缺乏相应的社区参与诱导机制的情况下,当地村民对参与旅游产品发展的积极性会因此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主动参与的意识不高,对游客的态度冷淡,以及对景区相关政策的不积极响应等等。由于乡村地区与其他旅游资源不同即乡村地区中民居的所有权是属于居民的,政府只是拥有这些民居的管理权,因而由政府作为出让方与企业签订合同转让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经营权,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古民居所有权的错位,势必影响居民的自身权益,并导致其对乡村地区旅游开发的不配合,给景区相关政策落实增添一定难度。

(3)旅游经营存在不稳定性。采用外部资本承包经营的开发方式虽然可以保证一定时期内投资与经营稳定性,在乡村旅游开发的初期,外部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当地的乡村旅游。但从长期角度,在一个承包周期的末期,基于对利润的追求,极可能会违背可持续发展观点,对旅游目的地过度开发,以达到利益最大化,所以外部势力的介入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对当地文化遗产长期保护和可持续开发有一定影响。

篇5

高校自缺失与同质化发展关联性分析

治理视野下的大学自之路径选择

我国公立大学治理变革的困境与破解——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

论中国大学权力运行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行政法视野中的高校行政和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探析

依法落实高校人事自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

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价值追求的政策表达

学校布局调整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我国农村地区学校撤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东中西六地的调查分析

西部农村寄宿制小学:问题与对策

农村教育硕士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兼论教育硕士培养的城乡二元化倾向

朝向德性的教育——浅解《政治学》卷八中的教育思想

不确定性知识观及其教学意蕴

考试分数:一种人学的阅读

学习:自我经验的投资

论教育的哲学基础

徐特立与湖南近代私立教育

基于活力管理理论的高校教师积极性探讨

普通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及影响

儒家交往观对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启示

女子高校学生自我价值保护策略及相关因素

大学生自杀防控机制构建的思路

湖南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探析——基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分析

基于生本立场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思考

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科学教育改革

多媒体教学中画面艺术的功效

对比语用学视角下的第一人称指示语

诗境·禅境·陶境——陶艺制作与欣赏教学的审美意蕴

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多元化分析

从开端计划到NCLB:弱势儿童教育制度的发展

从高度内聚到分工合作:西方大学内部权力配置模式的发展历程

治理理论视域下教育政策执行滞后问题的思考

构建中层理论: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路径

论学校规则的伦理取向

虚幻与真实之间——基于时空视阈的当代教育解读

走向有效教学:基于适应与超越的视点

论幼儿科学教育儿童化

民办高校收费问题与对策

思想沙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形式的创新探索

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思维方式的转变

大学生道德健康:理念、问题与对策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发展分析

中国新加坡中小学校德育过程的设计分析

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一个责任伦理视角

课程创生:中小学教师主体性的自我确证

需求导向:农村教师个性化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构建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关怀文化传统:课程改革的又一使命

当前我国研究生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经济学解释

质量维度:基于胜任特征的研究生导师评价研究

普通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制度的创新研究

论“质量工程”背景下本科教学管理的内涵

专业学院教学规范保障的思考与实践

论重点学科管理机制的创新

篇6

一、领导高度重视,乡村全体动员。**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安排部署。书记和乡长多次带领乡创城办、乡纪委工作人员逐村、逐路督导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马上提出整改意见,调度村和相关部门落实。对市、区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现场办公,制定方案,全部按期整改完成。近期,乡、村两级工作人员300余人全部投入到创城工作中,明确责任,包村包路段,对照目标要求,逐街巷逐点位完善各项工作。

二、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城市管理。以“三创四建”为重点,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纽带,我乡把各村公路、河道、连村路沿线、村庄周边、房前屋后作为整治重点区域,对城乡结合部、重点场所等部位开展清理整治工作,狠抓落实。工作开展以来,共清理垃圾11000余方,粉刷墙面3万余平,张贴公益广告2000余块。集中治理了天威西路王七店路段的占道经营、张贴非法广告,商铺店面环境卫生差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对王七店临街和可视范围内的墙面全部进行了粉刷。针对难点问题富泽路进行大力整改,安排专人负责巡查,实行错峰执法,长效管理,防止反弹。综合执法中队联合建南街道办事处治理富昌路、联合颉庄乡治理天威西路,通过联合行动,主要道路乱停乱放和占道经营情况显著改善。按照区领导指示精神,拆除苑七里店村违建14处300余平米,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

三、完善文化服务,打造精品村庄。乡综合文化站和1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设完成,按要求设立五室,完善活动记录和各项工作制度,村内公益广告进行统一设计后全部安装完毕,明确专人负责文化服务中心管理,丰富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乡综合文化站设在小汲店村,将小汲店村委会和临街墙面全部重新粉刷,对村委会内外墙进行彩绘,增加西堤路至小汲店桥临街公益广告,打造出了一批精品村庄。

四、走访辖区企业,深入了解帮扶。

由乡科级领导带队,走访了辖区176家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复产复工情况,生产经营现状以及企业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划,着重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认真倾听了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建立了企业台账,详细记录企业面临的问题,研究制定帮扶方案,并定期回访。

五、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发放倡议书、微信工作群、各村大喇叭等开展宣传动员工作,让群众及时了解“三创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各村开展了“我践行、我奉献”活动,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讲解创城内容,普及文明行为规范,倡议党员和村民代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创城工作。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发放创建文明城区宣传页、调查问卷,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积存垃圾、清理小广告,保持街道和院落干净卫生。充分调动村民广泛参与创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工作合力,真正使群众的环保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三创四建”活动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篇7

关键词:两山论 生态品牌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071-01

多次阐述强调:“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沂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打造齐鲁生态高地,走出了一条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路子,积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

一、沂源生态发展历程

纵观沂源的生态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1.经济先于生态

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指导下,沂源县政府同大多数地方政府一样也奉行着“先发展后治理”的执政理念,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

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使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马路宽了,高楼多了,钱包鼓了,可是清澈的河水、洁净的空气却成了奢侈品,这是我们追求的现代化吗?高能耗、高排放难以为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沂源县委、县政府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彰显执政担当,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沂源为总目标,着力推动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民生改善,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响亮的回答: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2.经济与生态并行

在第二阶段中,经济与生态并行,不存在先后顺序,都是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要件。工业立县,环境兴县,在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同时,污染问题开始得到改善。

3.生态先于经济

一旦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矛盾时,必须毫不犹豫地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而绝不可再走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的老路。工业强县,生态立县。

沂源县采取的系列化的关停行动对我县经济带来了致命的后果,工人失业,经济受损。为保护生态,被沂源否决的“两高(高污染高耗能)”工业项目有91个,估算总投资达100多亿元。

黄金有价,生态无价。即便是600个亿,我们也不眼红。”县领导曾这样说过。

从最初的如履薄冰“摸着石头过河”到万众瞩目科学跨越,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进的科学发展路子。

探究沂源走过的生态发展之路,从“工业立县,环境兴县”到“工业强县、生态立县”虽几字之差,生态实现了由“兴”到“立”的根本转变,这是一次凤凰涅式的蜕变。沂源的生态立县之路虽然艰难,却是步履坚定,方向明晰。

二、打造沂源生态品牌的理论基础

打造沂源生态品牌是对我县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引领沂源长期发展的执政理念,是建设美丽家园,实现永续发展的坚定抉择。

1.打造沂源生态品牌是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集中体现

绿水青山放在那里不进行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最自然的生态系统,这是不会给人类带来多少社会价值的最原始的自然。而人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绿水青山进行有序合理开发利用就可以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换句话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了“人化自然”的全过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打造沂源生态品牌是两山论的具体实践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这对概念既对立又统一,是一对双生的概念。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又是可以实现转换的互生关系。当然,要实现它们积极的转化就要实现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如果不是通过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即便是实现了快速发展,却也是山穷水尽的结局。要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可持续性,就需要有好的生态环境。换句话说,就是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是兼顾生态环境和解决社会物质需求的先决与必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正确处理高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理性考量,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因此,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之路就是在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就是在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三、打造沂源生态品牌的实践路径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绿色、低碳、循环”为发展路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建设生态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增创绿色竞争优势,打造齐鲁生态高地。

1.优化生态布局,划定主体功能区

国土是绿色发展的空间载体。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不同的区域承载不同的功能,明确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统筹规划, 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推进“多规合一”。让自然得到生息,让发展进程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生态政策,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产业结构。

2.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我县加大节能降耗力度,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狠抓工业节能,实施电力、化工、轻工、机械等重点节能技术产业化。抓好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降耗。加强碳排放超5000吨企业管控,鼓励支持重点领域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

围绕“美丽沂源乡村行工程”,持续对农村环境进行了示范整治,治理资金累计达9100万元,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4处,年削减COD 2455吨、氨氮733吨。

3.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沂源的优势是山水,出路也在山水。优良的生态环境应该是沂源最大的也是最宝贵的资源。从污染源头入手,加大治污减排力度,权利改善环境质量,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好家园。

3.1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近年来实施了“绿满沂源”、“果树进城”、“清水润城”、“森林围城”和“亮化美城”工程,增创绿色发展优势,形成了“绿在城中、城在绿中、城绿交融”的格局。

3.2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战役

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空气异味综合整治,重点治理工业企业、禽畜养殖、城市排水、餐饮业油烟、加油站油气等异味产生源。突出加强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排气综合治理,开展重点镇、街道和工业集中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对城区周边实施综合治理提升。

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坚持“治用保”并重,突出抓好沂河、白马河等主要流域综合治理。抓好污水处理厂下游人工湿地建设,改善沂河水质。加强工业集聚区水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工业聚集区地下水污染状况深度调查和综合整治。

加强土壤治理修复。全面落实“土十条”,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配套措施,划定土壤功能分区,严格分类管控,开展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将土壤环境质量纳入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化工、医药等重点行业土壤环境的监督检查。

3.3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以推进农村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五化”工程引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施乡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立健全农村保洁长效机制。加强绿化美化,因地制宜开展绿化。

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农村条件的日益改善,加之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的投资领域,共同触发了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陆续开办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如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四川成都市郊区的“农家乐”等,这些乡村旅游基地的建设正不断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开辟着新的道路。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仍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及消费都呈现初级化特征。乡村旅游区域大多以城市郊区和景区附近为主,提供的服务也不十分完善,政府方面也缺少对于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系统化的管理与开发。如何深度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辽宁省大连市石河街道东沟村为例,简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一、东沟村的基本情况

(一)总体旅游发展

东沟村原是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的一个行政村,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共7个自然屯,395户,1120人,拥有林地7000余亩,四面环山,因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在纳入石河村管辖后开始发展农家游,成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以前的东沟是金州区四大贫困村之一,但东沟又是块风水宝地,拥有小黑山、九顶莲花山、东沟和邓家沟水库、九莲古寺、明朝烽火台等资源,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丰厚,特别适合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

结合这一现状,大连市、金州区旅游局及相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视察东沟,提出了很多可操作的建议、意见,石河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提出了指导意见,在政策、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并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共投资20万元对东沟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及目标,启动东沟旅游的开发建设工作。近年来累计投入开发资金1.2亿元,先后新修柏油路8公里,使东沟与202国道连接,治理石河河道15公里,并进行了荒山治理、改造民宅、绿化美化等。同时开发了石河农业园区、采摘园等农业科技景观。

(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为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进行村屯改造,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投资近400万元,改造和修缮总里程近6公里的3条河,并建设河中塘18座;投资100多万元,铺设2公里长的2条柏油路;投资200余万元,新建3个方塘、4座5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打2眼大口并,并铺设近3万延长米的地下管路,使东沟的山坡地基本实现管网灌溉;投资100万元,对临街150户村民的院墙、厕所等进行面改造,进行村屯绿化,为发展农家院奠定基础;投资500多万元建设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满族风情一条街”。

以发展农家院为龙头,带动东沟旅游业的发展。由镇党委书记亲自带队到北京、沈阳、山东等地考察,带回他们的发展经验。为了规范东沟的旅游业发展,该村成立了“大连九莲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农家院的专门管理机构。目前,东沟农家院由最初的两家发展到26家,并有8家被评为“大连市星级农家乐”,日接待能力达到4000多人,可同时容纳500余人住宿,年均户收入达到5万元,最高年收入达到40多万元。注重集体经济,以村集体经济推动景区的整体配套开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拉动下,该村的种植业、养殖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大樱桃等精品水果供不应求,采摘游日益壮大,地供的小米、草鸡蛋、五坊土特产等都大受欢迎,特色农产品经济做长了旅游产业链,并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一)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大多为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

东沟村已完成总体旅游规划的开发与实施,乡村旅游项目已基本建成,正在进入深度开发阶段。但目前主要的旅游产品以“农家乐”为主,农业观光和采摘果园为辅。且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卖方市场阶段,尽管村里成立了农家院的专门管理机构,但由于村民大多自行开发,没有长远发展规划,管理欠缺,服务落后,该村的乡村旅游产品大多尽在原有农业生产基础上稍加改动而成,缺乏创新设计和文化品位。

(二)乡村旅游消费处于低消费,获得的是低层面的精神享受

乡村旅游消费呈现初级化特征乡村旅游消费的初级化不仅与产品供给水平的初级化有关,也与游客消费心理的低层次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水平密切相关。目前,东沟村的乡村旅游产品供应普遍存在价格低廉的问题,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仅停留在悦目悦耳的基本层次。例如,在采摘活动时,大多数游客更看重水果的价格、质量和数量,而轻视对收获的心理感受;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的乡村民俗旅游中,游客注重的也多是低廉的接待费用,而体察乡风民俗、修身养性的成分较少。以休养疗养、艺术创作和商务会议等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在东沟村乡村旅游中所占比例还不大。

(三)主要客源市场为低收入群体

从国内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来看,中低收入的城市居民是乡村旅游的主体客源。据统计,高收入阶层(经理、主管等)对观光农业的光顾次数占其出游总次数的47%,中等收入阶层占55%,而低收入层次占81%。

(四)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互动性较弱

我国传统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是资源导向型,往往开发的程度都不深,只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大量投资,而在其他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上缺乏深层次开发,特色也不明显,游客参与程度较低,不为游客带来多样化的深度体验。而别的国家在这一点上则非常重视。例如,位于韩国京畿道的韩国民俗村,它将韩国各地的农家民宅、寺院、贵族宅邸及官府等各式建筑聚集于此,再现朝鲜半岛500多年前李朝时期的人文景观和地域风情。游客在感受500年前的民俗风情时,也享受着民俗村内的各种美食,最受游客欢迎的是菜饼和米酒。而露天场上则每日定时开展精彩的节目表演,如民俗舞蹈、杂技和乡主鼓乐,热闹非凡。此外休假日期间还上演丰富多彩的民俗游戏,如跳板、打陀螺、荡秋千等。在游览时,游客可以深度参与到各游乐项目中,好像是乘坐了时空列车回到了李朝时期,真实的感受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很高的互动性,悦身悦心。

(五)进行旅游项目总体规划开发的同时缺少对生态环境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乡村旅游在东沟村的大力发展,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居民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同时保留了乡村原本的建筑风貌。但由于当地乡村旅游的季节性很强,旺季过旺,导致客源过于集中,超出了旅游地承载力,旅游服务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环境不堪重负而遭破坏。对于旅游者来说,住宿、餐饮、交通等不便,其利益可能受到损害,影响旅游感知效果,最终损害旅游地形象;淡季过淡,而且淡季过长,一年单季约有半年时间,大量旅游接待设施闲置、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下,许多“农家乐”不得不处于歇业状态。

三、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

(一)“文化兴旅”:开发新兴乡村旅游产品,提高游客参与度

文化是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使旅游产品生命力的精髓,是创造差异性的核心元素。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设计和开发时,要提高文化品位,为旅游者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与教育开发相结合

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可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开发“自然教室”、“植物教室”,为游客提供不同于平常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发掘传统的农耕文化,让乡村旅游者体验原始的耕种技巧,了解传统习俗。

2.增加科技含量

利用现代技术对农业的自然之谜、极端现象、农业史上有较大影响的自然灾害进行模拟演示,增加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对大多数城市居民及青少年的吸引力。

3.加强饮食文化的开发利用

大连老菜、大连农家菜在广大乡村旅游者的内心中只有浅显的认识,应不断挖掘和创新各种特色饮食,同时增加饮食文化的内涵,努力从多方面展示大连饮食文化的特点。同时开发“饮食与健康”“饮食与文化”等相关项目。

4.与旅游商品的开发相结合

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让旅游者眼前一亮,在欣然购买的同时,将旅游地的广告带去四面八方。不仅满足了旅游者需求还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如贝壳类工艺品、玉石雕刻、手工编织品等,它们是民俗文化的直接载体,体现了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

5.增加旅游硬件设施的文化内涵

文化硬件设施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如具有乡村旅游景区标志的村门、院门、雕塑、公共汽车站台、厕所、甚至是招牌、路牌,都要既实用美观,又有文化品位。使旅游硬件设施成为吸引游客的另一种旅游产品。

(二)塑造旅游品牌,改善客源市场结构

可通过举办赏花节、品果节等各种农事活动,或者摄影、绘画、农艺、园艺等系列比赛和优秀作品展览活动,或者周期性举办以特定植物为主题的展览活动,使旅游与竞技、旅游与知识相结合,达到扩大旅游地影响、树立品牌、提高倒房率和重游率、改善客源市场结构等目的。

(三)丰富淡季旅游产品,注重可持续发展

针对东沟村“农家院”季节性强的特点,可在旅游淡季推出特色的赏花识果等特色活动,形成采、摘、游于一体的旅游方式,提高游客的参与程度和“农家乐”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创新旅游产品。

1.增加寻幽探险和健身内容

调查表明,受城市旅游活动的影响,乡村旅游具有了要求主动参与、竞争、时尚、现代、个别的和快节奏的需求特征。定向越野、生存游戏、漂流、冲浪、空中滑翔、帆伞运动、喷气船等冒险旅游和体育旅游等成为追求个性和时尚的青少年感兴趣的旅游方式。大连的丘陵、山地、河流和湖泊为这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2.与养老业开发结合

如今,大连市郊的金州、庄河等地,有大批“城市农人”乐而忘返。总数过万,为客居农家带来不菲的收入,是今后乡村旅游的开发方向之一。

四、加大政府干预,做好软实力建设

旅游行业是一个涉及行业面广的产业,政府宏观管理功能发挥的好坏,对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影响很大。政府应加强相关管理,敦促农家乐开办时必须取得工商、卫生、安全等有关部门的许可;成立农家乐协会,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有序竞争。同时协同各村、镇、甚至是各区之间跨地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形成特色,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的功能。

五、结语

篇9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总人口7910万,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占国土面积的53.5%,森林覆盖率达到29.5%。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位于德国东北部。它是由原梅克伦堡州约三分之二的区域以及普鲁士时期的波美拉尼亚州西部,还有普里格尼茨的一部分地区和北部的乌克马克组成。

二战后的德国,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东德地区农业生产力低下。大批德国居民被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驱逐。新移民迁返东德后,为了维持生计,在境内开荒进行农业生产,田块在人为影响下,逐渐零乱、破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德国政府无偿占用大片森林组织开展农业生产。在缺少相关制度政策的约束下,大量权属纠纷频繁涌现,大批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为有效缓解各类威胁与矛盾,德国政府组织开展土地整理,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整理目的从最初的“提高农地生产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到“确认土地权属,推进农地集约规模化经营”,再到“缩短城乡差距,推进区域化可持续发展”。

如今德国的土地整理已经从单纯的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国民粮食安全成功转型为集农业规模化集中经营、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村镇革新、城镇区域发展等为一体的农村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

德国东部地区土地整理特点

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土地整理事业的深入推进。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在借鉴德巴伐利亚州土地整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德国东部地区逐步形成了其自身特有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欧盟农村发展指导手册(2008-2013)、德联邦宪法、德联邦土地整理法以及德国东部地区农业调整法案等。通过逐级对土地整理工作的内容、程序、发展方向、资金支持比例进行明确,以提升土地整理工作的层次性和严谨性。

部门联动确保土地整理工作顺利开展。由于历史原因,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土地整理工作涉及三家机构,分别为州农业、环境和消费者保护部(简称州农业部)、州能源、基础设施与土地发展部(简称州土地发展部),以及市县地籍管理部门。其中,州土地发展部负责土地整理区域发展规划与项目规划设计;州农业部负责项目实施和投资,下设6个区域农村土地整理发展局,作为推进土地整理工作的基层单位;地籍管理部门由各市县单独管理。当发生地籍管理信息变更时,由地籍部门将变更信息发送至农村土地整理与发展局进行变更,以确保两家单位地籍管理数据的一致性。

社会公众高度参与项目实施。由于德国实行土地私有制,德国公众高度关注土地整理项目。德国土地整理项目分两种模式,即群众自发式项目与政府主导式项目。群众自发式项目是指由群众自发组织开展,对其自有土地进行置换、归并、整理的项目。农村土地整理发展局负责组织开展测绘、地籍变更等工作。而政府主导式项目,则是指对涉及公众利益,由政府组织推动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如公路、水坝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幼儿园、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通常由区域农村土地整理发展局承担,负责说服群众参与项目,并组织实施。群众全程参与监督项目实施。

政府与群众共同配套项目资金。由于德国的土地整理项目同时涉及公共权利与私人利益,因此在项目组织实施时,按照项目性质,由欧盟、德联邦政府、州政府、市县、农民分比例投入项目资金。通常情况下,由国家投资70%-80%(由欧盟、联邦、州政府按比例分摊),土地整理参与者自行承担20%-30%。通过按比例分摊资金的方式,促使土地所有者积极参与项目设计与实施,有效提高了公众参与项目实施积极性与关注度。

农民协会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德国的农民协会(DBV)始创于1948年,现有会员约34万人,超过德国农民总数90%以上。协会代表会员与政府、媒体、社会大众进行沟通交流,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同时,为农民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与技术交流的平台。协会不定期邀请技术人员、专家学者进行专业讲座,在向农民推广新技术、新机械用于农业生产的同时,不断向农民灌输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探索运用生物能源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目前,德国部分土地整理项目中,已经开始尝试纳入对于生物能源的运用。一是通过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土地进行治理与恢复,采取休耕、轮耕、秸秆还田、土壤改良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升土壤质量。二是采用生物燃料代替化石燃料的方式,降低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和破坏。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加快土地整治立法工作。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土地整治事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德国土地整理事业的成功与完善的法律体系密不可分。当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法规、政策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法规,如《土地复垦条例》、《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湖南、贵州等省分别出台了各省《土地整治条例》,新一轮的《土地管理法》也正在修编。但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法规仍属空白。建议在充分考虑国内现实的基础上,加紧出台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促进土地整治事业的健康发展。

提高农村吸引力,有效应对“空心村”。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大量人口的流失,导致农村资源匮乏,农业生产萧条。据统计,2012年,我国外出务工农民约1.6亿人。据估算,2002-2012年,全国每天约消失80-100个自然村,行政村平均年减少2.41%。反观德国发展历程,德国东部地区在90年代初曾面临同样的困境,大量青年劳动力的迁移,人口的流失,导致了村庄的合并与消失。而针对此类现象的发生,德联邦政府通过制定乡村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区域发展重点,形成村镇集聚规模效应,打造农业产业化链条,对农业生产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来有效留住农村劳动力,确保农村发展生机。同时,全面推进村庄景观建设,打造生态观光平台,带动村镇经济发展,提升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篇10

关键词:普惠金融;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

引言

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由来已久,自20世纪90年代小额信贷传入我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衍生出最具代表性的小额贷款公司,成为微型金融机构在我国的特色产物。2014年4月,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小额信贷机构如何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小额信贷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本文首先回顾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近三十年发展历程,并指出我国小额信贷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给出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历程

1. 1990年―1997年政府资金支持的小额信贷起步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小额信贷在亚洲、非洲、拉美乃至美国等广大地区取得较大成功,1990年初我国开始学习引进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模式,开始了公益性小额信贷试点,由政府组织出资,成立服务于“三农”的信贷组织。由于采用不同于传统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信贷机制,小额信贷在成立之初引起了很大关注,填补了我国当时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

2. 1999年―2006年依托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发展阶段

1999年7月,国家出台了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2000年颁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从密集出台的高层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小额贷款的重视,国家希望利用农村信用社资金优势和网点优势在正规金融制度内开展支农工作。截至2006年6月,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覆盖的农户数量占到全国农户总数的32.7%,在服务广度上取得了较好成绩,成为当时小额信贷发展的主流。

3. 2007年―2015年商业性小贷公司的蓬勃发展阶段

2007年以来国家试点发展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带动民间资本服务“三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9月,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965家,实收资本8460.12亿元,从业人员数114276人,贷款余额9507.95亿元。而据中国小额信贷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约有100家左右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整体上呈现出逐渐萎缩的态势。可以看出,小额贷款公司无论在机构数量还是贷款规模上都已经大大超过公益性小额信贷,这种商业性小额信贷形式已经成为我国小额信贷行业的主导形式。见图1。

为适应小额信贷机构蓬勃发展趋势,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普惠金融家组织之一,于2015年10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小微金融机构联席会,将由提供基础服务的“1.0时代”升级驶入提供深度服务的“四维空间时代”,构建小微金融领域各类机构互联、互通、互助、互惠的现代生态群岛体系。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自此进入了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总体来说,我国小额信贷总体发展趋势是正确的,由福利主义小额信贷阶段进入制度主义阶段,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逐步得到完善,践行了普惠金融理念。

二、当前我国小额贷款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地区小额贷款机构开始出现目标偏移

国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小额贷款机构的目的是要求民间资本将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进行结合,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实现小贷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以最终实现普惠金融体系的目标。但是根据近几年的实证调研结果,我国部分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始出现目标偏移。

所谓小额贷款公司的目标偏移是指小额贷款公司倾向于为更加富裕的人群提供服务,偏离了为穷人服务的预定目标。此时的小贷公司重视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忽视扶贫功能的发挥。李明贤(2010)初步分析了小额贷款公司快速扩张过程中发生目标偏移的机制,并提出了评价目标偏移的方法和治理对策。何剑伟(2012)利用西部小额贷款公司调研数据,验证了小额信贷商业化中的目标偏移问题以及小额信贷机构目标定位的影响。刘志友(2012)对江苏省56家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调研分析,指出小额贷款公司的支农广度目标和成本效率之间是正向关系,而支农深度目标和成本效率之间是反向的权衡关系。张正平(2013)通过对中外488家小额信贷机构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管理效率、风险水平、经营年限、机构类型是导致我国微型金融机构目标偏离的主要因素,适度监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目标偏离。

2.民间资本进入小额贷款公司的动机与普惠金融要求相背离

自2008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指导意见》后,小额贷款公司正式纳入监管视野,众多社会资本参与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出现显著增长。而随着货币政策紧缩,企业融资困难,今年的小额贷款公司增长幅度远超前两年,且贷款余额也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底我国有小额贷款公司2614家,贷款余额1975亿元;到2015年9月份公司数量达到8965家,贷款余额9507.95亿元。短短五年之内,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增加幅度为242.96%,贷款余额增加幅度为381.41%。可见增长速度非常快,也可以看出国家对小额贷款的政策倾向。据《大众证券报》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以来全国有近40家上市公司宣布参股或增资小额贷款公司,今年以来,有12家上市公司参股新成立了小贷公司,有7家上市公司宣布对已参股的小贷公司增资,有2家公司则是直接出资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其中包括海南高速、金山开发、东华能源、南京高科。

上市公司对小额贷款公司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其稳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按照《暂行办法》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借贷利率“不得高于央行基准利率的4倍”,根据央行现行标准,短期贷款方面,6个月以下年利率6.10%,6个月至1年6.56%。因此,小额贷款公司允许的利率上限应在24.40%-26.24%之间。扣除成本等因素,小额贷款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至少会在12%以上。除了高息收益,以小额贷款公司作为进入金融行业的跳板,也是上市公司参与小额贷款业务更为深层的原因。目前大多数民间资本将进入小额贷款公司看作自身业务拓展和业务种类多元化的一部分,并将小贷公司看作在当前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门槛很高的情况下间接获取银行执照的一条“捷径”。这显然与普惠金融体系的要求相背离。

三、新常态下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1.适度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

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接受监管的小额贷款公司更能坚守服务低收入人群的社会宗旨,不容易发生目标偏移,因此,应适度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尤其是对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有利于抑制目标偏移问题的发生。引导小额贷款公司立足“三农”,加大我国商业性小额贷款机构在企业目标管理中的社会绩效发展规划力度,在经营战略层面上下大力气对社会绩效问题进行准确清晰的定位,结合国际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性小额贷款机构的评价体系。

2.构建小额贷款机构的双重目标评价体系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在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目标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一旦确立了基于小额贷款公司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双重目标评价体系,就可以对小额贷款公司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定量评估,探索双重目标约束下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才会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充分借鉴国外有关双重目标冲突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层面开展研究,揭示中国情景下治理双重目标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和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正平,郭永春.小额信贷机构目标偏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检验与比较[J].财贸经济,2013(7):48-58.

[2]何剑伟.小额信贷商业化中的目标偏移―一个理论模型及西部小额贷款公司的经验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2(7):73-79.

[3]刘志友,孟德锋,杨爱军.金融发展、支农目标与微型金融机构的成本效率―以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为例[J].财贸经济,2012(8):56-62.

作者简介:

何 华(1984-),女,山西运城人,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财政金融系讲师,在读博士。

篇11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市场营销 现状 创新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乡村旅游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欧美国家己经成熟发展为规模巨大的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推广。目前,乡村旅游己成为现代世界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现代乡村旅游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逐渐兴盛起来。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置身激烈竞争旋涡中的人的精神不堪重负,人们的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崩溃。在这样的情况下,远离城市、远离污染、远离竞争、回归自然、寻找休闲的生活方式便成为人们生活的急切需求,愈来愈多的城里人到乡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乡村旅游的热浪。21世纪初,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各主题年活动,乡村旅游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正是因为乡村旅游对于繁荣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旅游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的主题口号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的口号是和谐城乡游,这些都大大地推进了乡村游,己经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二、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1.产品开发项目单一、城市化、粗放型经营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主体方式是观光旅游,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对其深度的挖掘不够,使活动形式过于单调,落入了“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程式化活动中。由于乡村旅游供给尚处于卖方市场阶段,导致乡村旅游开发者片面追求效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使其城市化、人工化,从而失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忽视游客的满意度、旅游形象塑造和长远发展设计,缺乏创新设计和文化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损害了游客的旅游感受和乡村旅游的形象,从而大大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采用低价的产品渗透价格

我国的乡村旅游在知名度、资金实力方面相对于风景名胜区都处于弱势,目前,我国开发的乡村旅游多是处于城市近郊或者景区(点)附近,其客源以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游客为主,家庭出游的比例大,主要出游形式为散客旅游,需求弹性大,对价格敏感性较强,所以在价格方面以低价为主,采取慢速渗透策略。

3.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手段落后

我国乡村旅游目前的销售尚不成体系,农户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我国不少地方现在仍存在着“先等当地旅游发展起来,再拿钱来宣传促销旅游”的落后观念,难以引起人们特别留意,更不用说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了。由于没有形成有序的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使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与当地或周边大城市的旅行社、附近的知名景区(点)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整体营销。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以当地农民为主,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营销知识,致使乡村旅游营销缺乏系统性,营销方式毫无新意。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多依靠传统方式招徕游客,采用最多的宣传促销手段是发传单或发名片。有少数经营者在互联网上设立了宣传网页,取得了一定的营销效果,但由于网页的知名度有限,再加上信息量少、功能简单等原因,还无法对乡村旅游形成强有力的支撑。这就使得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旅游者双双蒙受效率损失。

三、营销创新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1.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旅游市场越来越细分化,旅行社经营进入微利时代。面对微利,使旅游促销更加专业,原来促销是单打独斗,各唱各的曲,各拉各的调。现在是集中促销,既节省成本,又容易出效果。从目前来看,进入到营销主导时代的我国乡村旅游业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来武装自己,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乡村旅游事业。

2.绿色营销的市场需要

农村是受污染和被破坏较轻的地方,恰是人们向往“绿色”的最好去处。现在中央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乡村旅游正是这个精神的强大推动力。耕地广阔,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环境优美,一些乡村处在山区里,远离现代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开展绿色营销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

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走新路,就是要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必须在加快发展中坚定地走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之路。这就要求企业放弃传统的工业时代营销做法,实行“洁净化”生产,探索新的营销方式,即进行营销创新。

四、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创新

1.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先导。 2l世纪的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应追求与21世纪相适应的新营销观念:(1)乡村旅游营销的亲情观。亲情的乡村旅游营销观念强调把游客当“朋友”或“亲人”,通过“农家乐”的形式,吃农家饭,住农家,参加农活劳动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关系。;(2)乡村旅游营销的知识观。乡村旅游应当集学习知识、考察、娱乐于一体,对游客起着拓宽视野和增长见识的作用,尤其对于青少年学生,知识的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深入了解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途径。(3)乡村旅游营销的绿色观。绿色营销观念强调经营者在营销活动中要把市场需求与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尽量减少乃至消除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要努力探索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规律,杜绝破坏性开发。

2.乡村旅游产品创新

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第一要务。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导致旅游产品的同类化现象普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愈是乡土的愈是有个性,愈是本土的愈有特色。因此,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时,应更多地糅入地域的乡村民俗、怀旧的节事、农事农活、家乡菜等乡土化的素材。在实施产品策略时,必须采用新思路、新方法, 提升产品的质量。

3.体验营销

旅游业的本质是出售体验和旅游经历,乡村旅游者期待的是不仅能观光,而且能有乡村生活的经历。如“做一天茶农”、“当一天农民”。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设计时要注重体验、度假、休闲等生活元素的摄入。实现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应该从主题提炼、体验线索设计、场景设计、体验氛围营造、活动策划和体验过程等方面入手。其中,主题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能充分调动消费者的感觉器官,使之留下难忘的经历,强化旅游体验;活动是主题的载体,没有好的活动项目的支撑,美好的体验只能成为泡影;在主题鲜明、活动丰富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场景、氛围等细节加以强化,才能让游客的美好体验成为现实。

4.口碑营销

乡村旅游口碑营销是指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方或经营者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引发顾客对该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服务及企业形象的谈论和交流,并激励顾客自发地向其周边人群介绍和推荐的旅游市场营销方式。 正所谓“金奖银奖不如客户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1)“员工和顾客是上帝”,“先有员工的满意,才有顾客的满意”。一线员工与游客接触的时间最多,也最了解游客的需求,他们的服务态度、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要使员工向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旅游企业就必须首先把员工当作自己的顾客,搞好内部营销,使员工掌握必要的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要对员工进行口碑传播培训,使之掌握口碑营销技巧;要注重收集口碑传播信息资料,整理成《口碑传播信息手册》,并不断更新,使员工有信息可传播,有标准可参照。 (2)创新“4C”道路。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营销专家劳特朋(Lauterbore)针对4P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销的4c理论,4c即Consumer(消费者)、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4C理论的关键在于真正重视消费者的行为反应。4C理论的提出,使市场营销从过去的“消费者请注意”的模式(4P)转变为“请注意消费者”的模式(4C)。当旅游者感知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超过其心理预期时,旅游者就会主动成为该产品和服务的正面口碑传播者。旅游者满意程度越高,其口碑传播的积极性越强。反之,当旅游者感受到的产品质量或服务品质远低于心理预期,则可能引发负面口碑。

5.网络营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网络化,旅游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使乡村旅游网络营销成为了可能。互联网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信息和服务资源。可以说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又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经验和信息。目前有些地方的乡村旅游还是“羞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影响小,见效慢。所以应该利用互联网发展乡村旅游,也可以建设地方性的乡村旅游网站,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李国振:旅游营销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刘志远 林云:旅游营销策略[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3]高谋洲 李红岩: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6 (21)

[4]杨达源等: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F].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李丹: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营销行为[J].发展研究,2006(9);

篇12

一是理论知识的拓展

七天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系统认真的学习了“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有机更新的杭州经验、产业平台建设与人才集聚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等6门课程。上课的老师都是教授级以上且带博士生,他们理论丰富、站位高,上课时候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教导有方,我都认真听、细心记、用心悟。

尤其是王士兰教授的“新型城镇化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课程感悟很深。首先,提出了城镇化的存在问题。一是城镇化水平低,2013年我国平均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53.7%,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36%,西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44.8%,这个水平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二是传统城镇化导致“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发展过程中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重城市建设,轻乡村发展等。导致了交通拥挤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三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来推进城镇化,土地粗放利用、耕地资源浪费,地方政府债务过大。四是外来人口“市民化”进城滞后。受城乡户籍制度分隔,他们不能享受城镇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五是城镇群主题形态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规模小、功能弱,城镇群不尽合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协调。六是“建设性”破坏尚在蔓延。城镇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还在破坏,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城乡建设缺乏特色。其次,提出了城镇化的解决措施。一是统筹区域化发展。区域化的发展就是要与周边地域连接起来,通过整体地域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二是统筹城乡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城乡都发展了城镇化水平才能实质性提升;三是重点培育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发展重在发展主导产业,尤其发展工业经济助推城镇发展。同时在城镇建设中遵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开发、集约发展的原则,既有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又有近、中、远期的实施规划,做好各个分期的科学建设。

篇13

关键词:村落乡土建筑;风险;保护困境

一、引言

村落乡土建筑不仅是是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环境,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已经成为当地乡土文化的具体表现载体。在当前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海南省经济发展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加强对村落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海南省村落乡土建筑景观的保护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与困境,本文以此为背景,对海南村落乡土建筑景观所面临的风险与保护困境进行分析。

二、当前海南村落乡土建筑景观面临的风险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所带来的风险是对所有建筑类的遗产进行保护时都无法避免的,对村落建筑造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常见的对建筑破坏较大的自然因素有洪水、病虫害和地震等。由于海南省特有的地理位置,村落乡土建筑比较容易遭受台风的影响,强风的破坏和降雨的侵蚀都会给乡土建筑带来很大的威胁。从本质上来说,乡土建筑不同于以往的官式建筑,受成本及技术影响,其建造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就导致乡土村落建筑因为更脆弱而容易因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受到破坏。

(二)社会因素

村落乡土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历程。受历史发展规律影响,乡土村落往往是由一群单体民居组合而成的,而单体民居则是由家庭来规划建造的,“编户齐民”政策的存在使得以往的家庭与个人的流动性大大降低,所以,除非受到一些重大因素的影响,村落一旦形成就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规模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村落中的单体民居建筑与村落的整体风貌也会因为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同时,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动也会给村落乡土建筑带来很大的影响,现有的村落乡土建筑往往具有长达百年的历史,为了使得古老建筑满足电气、排水等方面的需求,人们往往会对古老的建筑进行改造,这在无形之中就加大了村落乡土建筑的保护风险。

(三)经济与人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作为我国发展的重心。在地方上,人们为了追求大量的经济效益,对当地现有的村落进行过度开发。对当地风俗及古老传说进行深度挖掘,以此为卖点进行旅游业的开发,对当地民居的大量改造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村落乡土建筑群的原有历史风貌,此类打出“保护性开发”旗号的过度开发行为不仅破坏了残存的乡土建筑,而且在文化宣传中存在造假行为,与文化保护的原真性相背离;甚至有一些地方看中了房地产带来的暴力,对原有村落乡土建筑进行拆除处理,破坏了原生态的村落景观、园林和建筑,这些建筑性破坏是当前村落乡土建筑所面临的较为紧迫的风险。

三、海南村落乡土建筑景观的保护困境

(一)时代变化与传统维持的冲突

村落建筑最初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而建造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来适应人的需求。乡土建筑的变迁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明传承的最佳载体。在对村落建筑进行保护时应该尊重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传统,对其的保护不仅仅包括对建筑等实体形态的保护,也要对其所传承的传统以及文化内涵进行保护。虽然在对村落建筑进行修复保护时尽量采取了传统的工艺和材料,但是其结果依然会造成原有文化内涵的缺失。

(二)制度方面的不足

m然国家文物局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乡土建筑保护的通知》,但是专门针对乡土建筑保护法律的缺失仍然导致了一些乡土村落建筑遭到破坏。同时,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乡土建筑的技术标准,这是因为以往的乡土建筑都是由民间工匠根据个人经验来进行建造的,根据地域不同其建造工艺与材料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使得很难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从而导致了一些被破坏的乡土建筑无法恢复到原有形态。

四、结语

村落乡土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对于海南省旅游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海南省要充分认识到村落乡土建筑保护所面临的风险,采取适当措施,保留乡土建筑的物质形态和文化韵味,进而促进海南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篇14

匾额习俗的渊源

匾额起源的时间甚早。《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额,即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据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载,最早出现的匾额是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0年),萧何题写的“苍龙”“白虎”两关之匾额。羊欣的《笔阵图》中也记叙了此事:“前汉萧何善篆籀。为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何使秃笔书。”我们翻看历史文献,有扁、额、牌等单称的,也有匾额、牌额、牌匾等合称的,匾额一般挂在门楣与檐顶之间,起到了封闭门上部到檐之间空间的作用和点缀作用,它在宫廷、园林和祠堂中广泛使用,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备受欢迎。

“衣冠南渡”后,赣南成为客家先民驻足的第一站,匾额习俗也随之带到了赣南,并在赣南广大客家地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赣南客家匾额文化的兴盛与赣南乡村聚族而居的地理形态有关。宋元以来,客家先民扶老携幼来到赣南,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大多选择聚族而居,直到今天仍然保留着许多大姓聚居一村的现象。为了敦宗睦族,寻根问祖,凝聚宗族力量,赣南客家先民修建了规模不同或支系不同的姓氏宗祠、族祠,各种祠堂都有挂堂匾和其他匾额的习俗。

匾额在赣南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一般来说,赣南客家匾额主要有堂匾、功德匾、寿匾三大类。堂匾一般体型较大,以长方形居多,字体亦较粗犷,匾饰相对简洁,主要突出“某某堂”的标识功能。功德匾和寿匾的大小不一,形制多样,讲究书法、图案、印、雕、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

随着大姓家族在基层社会影响力的日趋加大,赣南客家匾额逐渐成为了具有教化乡邦和乡村管理功能的主要载体,在历代官方与民间乡绅的共同努力下,让匾额这种民俗文化,对乡村治理与教化作用不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宋元至民国近一千年来,赣南客家匾额这一民俗文化可谓长盛不衰。

严格的规制和仪式

在赣南客家民间,挂匾是一件极其严肃的大事。为此,各个姓氏对于挂匾都作出了相关的严格规定,族人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据传承人肖天长介绍,赣南客家匾额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从规制到仪式都有一套独特的程序。

规定。哪些人有资格在祠堂内悬挂匾额,各姓氏祠堂都有严格的规定,大致是:年龄在80岁以上(含80岁)、夫妻圆满60年、兄弟合计300岁、对祠内贡献支持特别大的。凡以上几种类型之一者,如子孙满堂、晚辈孝顺者,愿向祠堂理事会交纳一定的管理费者,方可在祠堂内悬挂一块木制的匾额。

申请。如果有以上所列的几种类型之一者,本人可口头向祠堂理事会人员提出申请。其内容包括匾额的类型、内容、时间等。本人申请后,理事会的人员会及时召集人员研究,并将讨论研究的情况告知当事人。

定匾。理事会将讨论研究的情况告知当事人后,当事人专程到做(写)匾额的店铺,详细告诉店主匾额内容、款识和挂匾的大体日期等。匾额上的文字过去都是由本族中字写得最好的人负责,现在一般由店主负责书写。

游匾。在悬挂匾额的头一天,当事人家就得敲锣打鼓,派人去接匾。匾额接回后,整个房系的老前辈(60岁以上的)及叔伯兄弟欢聚一起,吃完点心后,就由两个年轻后生抬着匾额,走在队伍最前头,一路上,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响彻云霄,整个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游到村尾。所到之处,人们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地走出来观看这一热闹场景。全村游一大圈后,就将匾额供在祠堂的供桌上。

祭匾。立匾人家请屠夫等人将大肥猪抬入祠堂内宰杀,然后将猪血抹在匾额上,称之为“杀猪祭匾”。这时,请来的吹鼓手开始鼓乐齐鸣,整个宗祠都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

挂匾。又称“钉匾”。事先将匾额的两头系上长长的绳子,站在两边楼梯上的人同时用力,将匾额慢慢地往上升,按事先安排好的位置,把匾额悬挂在祠堂的橼子上。在悬挂匾额时,锣鼓声、鞭炮声、唢呐声响彻祠堂内外,震耳欲聋。大家肃立在祠堂内,不得大声喧哗。

揭匾。立匾人家要请本宗族德高望重的长者,把事先盖在匾额上的红布揭开。

办酒席。当天中午,本宗祠理事会成员、立匾人家本房的叔伯兄弟及亲戚朋友,大家欢聚一堂,共同祝福主人家人丁兴旺、吉祥如意。

此外,据匾额习俗的传承人肖天长介绍,匾额的制作也有很多讲究,从规格来说,一般要符合“三、六、九”之数,否则不吉利;从匾额的行文来说,匾头按“富、贵、贫、贱”的顺序来行文,一般要选“富、贵”二字,匾尾按“生、老、病、死、苦”的顺序来行文,一般要选“生”字。这些规制务必遵守,否则就要闹笑话,贻笑大方。

匾额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宗祠悬挂匾额往往删繁就简,草草了事,且掌握匾额习俗整个流程的人大多年事已高,年轻人又大多不愿意传承,制匾工艺和匾额习俗已临濒危状况。为此,会昌县成立了赣南客家匾额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录制了赣南客家匾额习俗影像资料片,组织人力深入挖掘赣南客家匾额习俗的传统文化内涵,对现存赣南客家匾额详细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普查,认真考察其产生的历史渊源、沿革、发展、变化、主要特征、重要价值和客家匾额在当地民俗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等。

2005年起,会昌县文化馆与博物馆加大民间匾额的征集力度,经过多年努力,现已收藏各种匾额130多方。2009年,会昌县建设了180平方米的“百匾堂”展览厅,实行对外免费开放,展出了精心挑选的部分匾额。这些匾额年代跨度长,主要有明、清、民国和现代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充分展现了赣南社会经济由明清到近现代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客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匾额的书写者大多地位显贵,既有进士(状元、探花、榜眼)、解元、举人等,也有提督学政、刑部主事等。匾额文字遒劲、飘逸,书法精妙,内容则文采斐然,引经据典,清新典雅,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赣南客家风情浓缩于一方匾额中,令人神往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