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学设计的问题范文

教学设计的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学设计的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学设计的问题

篇1

关键词 问题设计 有效策略

一、数学问题的设计原则

(一)问题的设计要以“生”为本

问题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有计划地设置新颖独到的问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以最高的热情来探究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提高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效率。教师既要把教材丰满起来,把教材生动起来,还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二)问题的设计要以“本”为本

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新教材进行教学实践的预测性整合的显性化材料,因此问题设计要植根课本,重视教材的基本作用;要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所隐含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底蕴,将教材内容以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体现数学本质。

(三)问题的设计要体现梯度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提供出接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智能水平,但又必须“跳一跳”才有可能够到的问题。就像摘苹果一样,只有跳起来摘到的苹果才最甜,但也要注意学生的现有能力,不能把问题设计的太难,对于用尽全力也摘不到的苹果,大多数学生是不会有太大兴趣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因材施教,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四)问题的设计要提倡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

开放性问题,是指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不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不受现有答案的局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去思考的问题。这类问题放宽了对学生思维的限制,有助于学生形成扩大思维的机会,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权威,进行创新,发挥自己的新见解,进行思维的移植和重新组合。它具有创新思维的特有功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问题设计有效设计策略

(一)注重与其它学科间的渗透,提高学生的融合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既以课本为本,又不局限于课本;既要注重知识的落实,又要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既要系统传授本学科的知识,又要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和综合”。

如《勾股定理的应用》课堂教学。

出示问题:如图,水池中离岸1.5m 的点C 处,直立着一根芦苇AB,出水部分BC=0.5m,把芦苇拉到岸边,它的顶端B恰好与点D重合,求水的深度AC.

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设未知数,利用勾股定理列出相关方程,从而解决问题。但设计好后自己感觉这个问题略显单调,为了增加趣味性,与组内老师共同探讨并设计为“荷花问题”,再借助于多媒体的演示,使问题显得更加趣味、生动和直观。“荷花问题”: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上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

我先让学生们齐声朗读整首诗,然后请语文课代表逐句“翻译”题意,根据课代表解释的意思,我用多媒体进行逐步演示。由一首古诗引发一个数学问题,增加了可读性。用诗歌的形式使课堂内容的形式更加丰富和生动,展示了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二)结合实物模型或多媒体,提高学生直观感知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实物模型或多媒体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将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把一些教师比较难以解释的问题变得形象、直观,从而解决问题。如“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小组活动。有长、宽、高分别为6cm、4cm、11.5cm 的一盒牛奶直立在地上,插管口处在上面,一只蚂蚁刚好在插管口的顶点相对的顶点上,如果蚂蚁要能尽快地从插管口吃到牛奶,则蚂蚁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cm。(精确到1cm)

在上面这个问题的处理上,老师是先让学生通过思考,然后让学生来口答,并在黑板上画图来帮助学生进行解释。我一边听课,一边也在注意下面同学的反应,觉得好多同学没有弄懂,课堂气氛一下子也变得紧张起来,老师接连让几个学生来补充说明,问题终于解决。但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会太理想,因为这样处理不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那就是如何把曲面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关于曲面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本身是一个难点,因此在问题设计时,教师可以事先做一个能展开的长方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好),或做一个课件展示给学生看,这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会比较好。

(三)具有一定的深刻性,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问题设计的深刻性是指学生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的抽象程度,逻辑水平和思维活动的深度,它集中表现为能深刻理解要领,深入思考问题,使用抽象概括,抓住事物的本质,善于总结规律,并能迁移应用。如一堂几何练习课。

例: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学生们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得后,我没有就此打上句号,而是启发学生用面积法来证。因SPAB=AB・PD,SPAC=AC・PE,又SPAB=SPAC,易知PD=PE。用面积法证完后,然后激发学生思考,若改变P 点的位置或三角形的形状,又能得到哪些新的结论呢?于是学生们人人动手,积极思考,终于得到了一系列新的结论。

结论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腰上的高。

结论二:等腰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的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差等于腰上的高。

结论三:等边三角形内的任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等于该三角形的高。

通过变式练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巩固并深化了知识系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篇2

    1.教学形式较为单调。虽然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受限于篇幅,肯定会有部分知识需要数学老师脱离课本进行额外补充。但是,如今很多小学数学老师认为教材中所讲的知识已经足够,只是单调地对课本知识向学生进行解读与传授,认为只要将教材所含有的知识讲解完成就算是完成了教学设计的全过程,这种缺乏补充课外知识的观念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2.对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认识不足。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不断更新固有知识,在教学设计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创新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设计方法。但是,现在很多老师经过几年的数学教学积累后,就失去了对数学教学的激情与创新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同时,对新课程的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很多老师将传统的备课与新课程教学设计等同看待,认为教学设计只是一个形式,真正的教学在于随机应变能力,诸如此类的观念使得小学数学老师对教学设计存在各方面的误解。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存在失衡的问题,很多小学老师对教学设计的理论理解较为透彻,但是将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不强;还有一些小学老师教学设计的方法较为合理,但是缺乏必要的教学理论做指导,使得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数学教学设计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3.教学设计前的分析不够,致使教学目标定位失准。学生学习的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系统学习的体系分析是教学设计前需要教师考量的几个方面。教学设计前的分析到位、针对性强才能与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才能使教学设计满足教学目标的发展需要。但是,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汲取知识的能力把握不足,忽略了对学生的差异性分析,影响了教学设计的成效。

    二、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小学数学教师师资力量欠缺。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师资力量明显欠缺,在很多乡镇小学,一位数学老师往往负责几个班的数学教学,有的还需要跨年级教学,有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兼任班级的班主任,这样的情况使得小学数学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去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另外,在一些师资力量较为匮乏的地区,一位老师兼任其他科目的教学任务,如数学老师兼顾地理教学,此类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老师的教学精力与教学注意力,加之有些高年级的知识对专业化的要求更高,由于师资力量的欠缺,老师在教学中会有意无意地有所偏差。

    2.对教学设计的管理流于表面化。小学对教学设计的管理对于数学老师来说也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学校对教学设计的管理主要是对教师备课的情况进行检查,且检查的标准没有明确,往往是以老师备课的数量多少作为评判其教学设计质量高低的标准,这种以数量作为参考的管理方式会使老师倾向于抄厚厚的教学备课内容敷衍了事,而不是真真切切地将教学设计融于教学的过程中,这种表象化的管理方式会使教学设计流于形式化而无法真正贯彻到教学中。

篇3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设计;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信息的高速发展,音乐的教学设计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探究出符合当展需要的音乐教学方法,实施合理的音乐教学设计。然而在现代的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落后的音乐教学设计方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不利。

一、研究方法

音乐教学设计工作是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音乐教学设计对教师能够顺利的将课程标准规定培养的目标实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学设计应从学生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这些方面入手。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的形式,致力于创新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的方案,探索高效的音乐教学方法。首先,一共针对高中的音乐教师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其中收到了90份有效的调查问卷,回收率高达96%。

二、研究结果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的调查问卷总统计和归纳了几个常见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的要素不全面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的要素中包括了学生分析、课题、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计以及设计意图等方面,然而在高中音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常常会忽略其中某些方面,使教学设计的要素不全面,影响教学的质量。

(二)教学设计与教案设计混淆

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理论知识和教学原理掌握的程度不深,而且对音乐的学习缺乏有效的认识,所以音乐教学的正确理念也无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到课改音乐教学思想与方法的影响,音乐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以教案的形式出现,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的讲稿与课堂的流程,缺乏必要的教学设计要素和教学环节,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也较弱。

(三)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当要素分析

1.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前期包含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分析,在调研中可以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充分的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缺少对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具体了解,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难点以及教学的方向都没有很好的把控,影响了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确。由于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混淆,所以很难准确的把控二者,再加上每个高中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与能力、阅历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每个学校和班级的班风、校风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确定教学难点时,主要以经验来推测难点,影响了教学的准确性。3.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设计的不准确,导致音乐教学中存在环节不衔接的问题,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重视教师的行为,忽略了学生活动的设计和指导用。在音乐鉴赏课程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述,而没有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去感受和反思,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大量运用,观看音乐视频中的文件,让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来。

三、改革与创新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的有效对策

(一)教学设计不与教学方案混淆

为了改变教师将二者混淆的现象,可以通过制定和推广通用的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的格式,让教师可以将教学设计与教案进行有效的区分,逐步的将教学设计的内容规范化。

(二)改变教学设计中的要素不全面现象

1.分析学生与教材的内容。首先,要分析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对每一个学生音乐的起点以及当前音乐的水平进行有效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音乐学习的风格。其次,要对每个学生之间存在音乐水平的差异进行肯定,在教学设计中能够认识到这些差异,采取个性化教学的方法为音乐教学提供设计的依据,帮助学生认清楚自身的优势所在,发掘学生自身的音乐潜能,提高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2.教学目标和依据分析。高中生学习音乐是大多数学生音乐系统学习的最后阶段,因此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要认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同学生之间音乐学习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分层次的确定教学目标,全面的开展音乐教学,深化音乐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有效的鉴赏音乐的作品。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和分析。在音乐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知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区分,其中教学重点通常是客观的,不以教学对象的改变而改变。而教学的难点具有主观性,不同的学生教学的难点是不同的。教学重点是从学科的知识结构出发的重点,教学难点与学生教学对象的学习条件、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条件有较大的关系。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问题导向;运筹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4-0101-03

一、概述

运筹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交叉性强的一门科学;运筹学是平行于数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一级学科,又被称为管理科学。自20世纪30年代末运筹学被提出以来,它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在国际上收到了广泛重视,并应用于军事、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该课程被设立为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建立模型,定量分析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己完善,但是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习运筹学没有动力。

在本科教育中,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将运筹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也有很多关于《运筹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Sandwich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等,其主要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教学法目前在经管类专业课中应用比较广泛,但应用于运筹学这类以数学建模为手段的基础课还没有具体的操作流程与考核办法。

二、目前高校运筹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重点与培养目标不符

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我国推进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中,迫切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专业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来讲,每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每一个课程的教学目标都应围绕“应用型、创新型、专业型”展开。

目前高校对运筹学的教学目标有两大类,一类是重视数学推导演算的理论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多用板书和传统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兴趣,且学生除了用笔算推演外,不会使用Excel,Matlab等软件来求解运筹学问题,因此没有办法把这门课学习的内容有效的应用于解决专业问题上;另一类教学目标是单纯重视运筹学的实用性,这种教学方法多以上机操作的方式进行,让学生通过用Excel和Matlab对已知问题进行求解,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并不能掌握运筹学的建模原理与方法,不能把所学知识联系到实际问题上。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校中有很多专业开设《运筹学》课程,但所学内容不针对专业所需,而是根据运筹学基本知识体系讲解的(如表1所示),由于课时限制,大部分内容没有办法讲解的面面俱到,很多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没有办法讲解透彻。

(三)考核方式不灵活

目前,很多高校运筹学的考核、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综合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且往往采取闭卷的考试形式,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而运筹学涉及的数学知识比较多,手工计算量大,因此期末考试不及格的人数较多,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三、问题导向教学法的优势

(一)问题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导向教学法以提出问题为教学主线,能帮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改变学生对运筹学课程的印象,改善学习效果。

(二)问题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问题导向教学法是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前提出生活中存在的开放性题目,让同学们思考,并运用现有知识体系进行一轮尝试性建模活动。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再进行一轮建模活动,并通過求解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问题导向教学法丰富了对学生的考核方式

小组研究成果展示是教学考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针对当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专业运筹学课程考核单一的现象,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将传统的闭卷考试改为问题分组讨论、研究成果展示、课堂表现、作业、笔试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运筹学知识求解现实问题,不仅要有定性描述,还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这样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的运筹学教学模式

(一)确定教学内容

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精简为四个部分:线性规划模型,整数规划模型,网络与配送模型以及库存模型,如图1所示。调整后的运筹学教学内容更具专业性,有利于深入讲解与专业相关的重点难点,更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用于解决专业问题。

(二)教学流程设计

基于对问题导向教学法的研究,并充分考虑我院运筹学教学现状,对运筹学教学过程及组织方式进行设计,将教学过程分为“问题设计与提出——组织分组讨论——重点与难点讲解——小组汇报点评——总结评分考核”五步,如图2所示。

1.问题设计与提出

结合问题导向教学法的特点及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中选择适当开放性案例分析类题目,设计出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在理论讲解前将问题发放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设计的具体问题如表2所示。

2.组织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10人小组,并对小组进行分工,在小组展示后在小组内部进行不记名投票,投出在小组中贡献最多的三名成员。以小组表现和小组投票结果对小组内每个成员打分。

3.重点难点讲解

以开放性问题切入点为导引从建立模型,到求解模型的过程进行深入讲解。

4.小组汇报点评

各个小组汇报成果,从建模求解的完整性与创新性两个方面对小组汇报结果进行评定。对优秀的研究报告进行整理,尝试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

5.总结评分考核

适时进行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具体方案如下:出勤情况占10%,小组展示40%,笔试占60%。其中,优秀且具有创新性的小组展示将被推荐为大学生创新项目,并运用与毕业论文撰写中。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筹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课程,目前在高校物流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中存在方法单一呆板、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在运筹学课程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贯穿整个运筹学模块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正确运用各种模型来分析和解决物流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培养“应用型、創新性、专业型”人才的目标应是一种探索。

篇5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问题教学法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F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51-02

一、引言

《微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是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后续相关课程的基础。在人们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中,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对于人的无限欲望而言,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是稀缺的,人们总是希望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多种用途的资源来满足他们无限的欲望。经济学就是对于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的利用的研究。这一学科非常宽泛,它涉猎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课程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能运用经济学原理,深入分析个人、企业、政府和国家的经济行为,能解读经济数据和经济政策。第二个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经济学家经常和重复使用的核心经济思想,这些思想能使学生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使学生在面临选择时,能做出最优决策,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因此,探讨和分析《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2015年7月13日,课堂教学已结束,笔者为了充分了解课堂教学效果,以及修过《经济学》课程和没有修过《经济学》课程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在校园内随机发放了78份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是对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理解。调查的对象,是在校生。78份问卷中,有45份是已修过《经济学》课程,33份是没有修过《经济学》课程。

从调查数据分析,修过经济学的学生的平均分数为63.8分低于没有修过经济学的学生64.8分。离散程度也大于没有修过经济学的学生,成绩的稳定性也小于没有经济学课程的学生。修过经济学课程的学生众数是70分,高于没有修过经济学课程的学生。综上数据,可以说明,经济学的课程教与学没有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学生方面的,也有教师层面的。

通过对近些年课堂活动观察、课后作业、期中考核等分析,总结出学生和教师在《微观经济学》教与学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一部分学生处于零学习状态,不清楚自己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在随堂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前没有预习教材,不了解自己学习该课程想获得哪些知识,有哪些期望,没有明确的自我学习目标。

第二,学生记忆术语知识的能力欠缺。在课堂提问环节,针对术语知识的问题,极大部分学生需要翻开课本查找,不能随时提取知识点。在期末名词解释测评时,70%的学生不能正确作答,失分较多。

第三,极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确定何时使用适当程序的准则知识。在课堂事例讨论环节中,学生对身边发生的经济现象,对身边的经济活动不十分关注,不能充分地给予经济学解释,只能用经验进行分析阐述。在期末案例分析题测评时,90%的学生不能准确作答。

2.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主要采用以讲授为主传统教学方法。在以“教材、教师教学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要组织形式,只重视课程内容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差异性。

第二,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分离。大部分教师在讲授课程时,没有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没有深入分析学生想学到什么?不能有效地把知识归类,没有制定出具体的章节目标。在教与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与学生们的学习目标存在严重的分离。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授课教师而言,是一个需要长期教学研究问题。在此次的研究中,笔者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两大问题进行探讨:一是解决大部分学生在记忆术语知识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的问题;二是解决学生在准确确定何时使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经济生活现象方面的能力不强的问题。

三、问题教学法的定义及相关文献

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把所学知识置于有意义的实际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学科基础知识,理解记忆专业术语、发展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当他们解决问题之后,也就学会成为一名独立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真正做到“学、思、行”相结合。因此,在此次教学模式研究中,笔者拟采用PBL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经济学术语知识记忆和提高经济学原理的运用能力。

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采纳PBL作为倡导全局观的教育方法。在医学教育的情境下,实践应用比死记硬背的学习积累更为重要。学生通过系统地分析患者的病情,提出自己的问题。由于缺乏解决问题的知识,所以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他们也就熟知了作为医生去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会掌握相关的知识,学习经历也会因此而更丰富更有意义(Barrpws和Tamblyn,1980)。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医学院的实验表明,PBL的课程教学激活了“先前知识”,因此比传统课堂的学习更为有效。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接受PBL课程学习的毕业生能够很快地熟悉医务工作,这是因为他们经历过与实际情况相似的学习环境(Post等,1988)。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科研与本科生教育的关系,该研究(Abrandt等,1998)发现,教师重视基于问题学习的同时,他们又面临着矛盾,即教师的角色看应该重“教”还是重“学”,教师的作用应该是“辅导性”的还是“主导性”的。李泽生、冼利青(2003)从麦克玛斯特大学“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实施过程的各个方面:教育目标、教学安排、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等方面介绍了PBL的教学过程,总结了麦克玛斯特大学PBL课程设置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医生的经验。

从已有相关文献研究中,可以推出,问题教学法可以解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两大问题。

四、基于问题教学法的课堂活动设计

以《微观经济学》课程中需求作为课堂活动设计案例。

1.课堂设计的目标、活动和评估。

问题:区分需求量和需求,解释是什么决定着需求。

目标:学生们能记住需求和需求量的定义;能区分需求和需求量;能解释影响需求的因素。

活动:以现实问题为教学案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评估:形成性评估(分组讨论,教师在教室内巡视、观察他们的讨论并进行考核,确保小组中每一个人为问题解决做出贡献)和终结性评估(请小组成员回答问题)。

最终实现目标、活动和评估三者之间的一致性。

2.课堂活动设计思路。现实问题与预期目标:区分需求量和需求,解释是什么决定着需求。下列事件仅仅在手机市场上的某个时点发生:(1)手机价格下降;(2)每个人都认为手机价格在下个月下降;(3)手机通话费下降;(4)固定电话的通话费上升;(5)带相机的手机的面市使得手机更为流行。利用这些信息回答问题{1}―{3};①解释上述每个事件对手机需求的影响;②使用图形来说明每个事件的效应;③哪些事解说了需求法则?

题目拟需要的掌握的知识点:需求和需求量,需求法则,需求曲线,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课堂活动路线图: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8分钟)引入新课(2分钟)学生根据现实案例自学20分钟老师巡视每小组帮助同学们寻找问题,随后随机抽取小组解释25分钟教师答疑20分钟课堂知识点小结(5分钟)布置下次课的问题(5分钟)解答个别同学们的问题(5分钟)。

五、学习效果评价

基于问题教学法比较理想地提高了学生记忆术语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每一组的讨论活动,帮助学生们寻找问题,以及观察学生们参与问题的讨论过程。在给定的时间内,是否能成功地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估评价每一位学生。最后请小组展示他们的问题答案。一堂课结束,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学生非常活跃开心地完成了课堂任务。在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和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回忆经济学术语知识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准确确定何时使用适当程序的准则知识。

参考文献:

[1] 杜翔云.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洛林・W.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 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李泽生,冼利青.麦克玛斯特大学“问题学习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3(3):85-88

[5] 欧阳勤.《微观经济学》教学问题探讨[J].中外企业家, 2015(5):201

(作者单位:广东白云学院财经学院 广东广州 510450)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3—0040—01

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数学教学创新设计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必须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总的步骤和要求是: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知识背景展示思维过程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新课程的实施核心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育注重强调教师的传授,鼓励学生经过艰苦努力、反复练习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重视不够,学生学得比较被动。所以,转变教学观念,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学生亲身实践,给学生提供探索空间,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主动构建的过程等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很有现实意义。

一、数学教学设计要将数学的文化价值渗透其中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形式多样,要注意新理念、新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特殊处理。例如,算法是新课程中新增加的内容,但与旧教材中的某些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因此,教学设计中,应将算法初步知识与函数、数列、三角、概率、实际问题等知识点进行整合。这样做,可以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可以揭示数学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使教学达到一定的深度。同时教学设计素材的选取,要体现突出算法的思想,同时还要使学生经历回顾模仿、探索、程序框图设计、发现、操作等过程,从而体会算法思想的本质特征。

二、数学教学设计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要简单易懂、切合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时,所需素材的选取首先要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让他们爱上数学。其次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情境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结论以及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还要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三、数学教学设计要符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规律

进行教学设计,要关注相关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实际的同时,教学设计要有发展性、前瞻性。不要因为高中数学课程内容划分成了若干模块,而忽视相关内容的联系。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内容联系的认识,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将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相互沟通,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数学教学设计中,其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反映数学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的认识规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例如,在引入函数的一般概念时,应从学生已学过的具体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生活中常见的函数关系抽象出一般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使学生逐步理解函数的概念。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创设恰当的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发现的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励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

篇7

教学过程的中心既不单纯是学生,也不单纯是教师,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人物,即教师的学生分别是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有了上述理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才能摆脱传统的备课形式。设计出充分体现“学习主体”需求的教学方案。为此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目的,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2、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往的备课,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学目标,而对于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目标关注得并不多。而现代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既要考虑基础教育对学生的最基本的目标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

3、明确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以及原有的知识结构。因此,对教材规定的挖掘、迁移、深化和综合,并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和基础“接轨”,是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性的重要方面。

4、转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出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才能体现学习者“学习主体”的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研究和创新,就是要设计出学生易于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

篇8

这几年,笔者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过程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大量课堂观察,梳理出了教学设计中的典型问题和课堂教学常见问题。经过多轮实践论证,提炼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流程”,现把这些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供一线教师交流、参考和反思。 

教学设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结构层面问题 

(1)教学设计流于形式,机械填充已有教案结构。 

(2)教学设计思路不清,教学过程没有内在逻辑。 

(3)教学设计看上去很美,不能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 

2.教材处理和教学目标确定问题 

(1)没有真正弄清楚这节课到底要教些什么、学生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发展。 

(2)唯教材是论,不敢或不知道如何对教材进行处理。 

(3)没有根据学生基础和需求对教材进行适当增补、删减、重组、置换或整合。 

(4)对本课要教什么、怎么教不明确,导致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定位发生偏离。 

(5)三维目标层次不清晰,文字描述抽象、泛泛而谈。 

3.教学方法选择和设计问题 

(1)没有真正理解“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分层学习”、“自主学习”等方法的本质涵义,只是觉得这些方法“理念新”、“时尚”,具体在课堂实施时却偏离方向,流于形式。 

(2)教学方法的选择没有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3)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等角度出发来选择教学方法。 

(4)个别教师根本没有思考过“教学方法”这个问题,上课采取放羊式教学,把任务布置给学生后,教师就撒手不管,让学生“自生自灭”。 

4.教学内容设计问题 

(1)教学设计关注了教师的教,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课堂,对学生思考、体验、自我认知设计得不够。 

(2)对一些操作想当然,没有精心备课,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教师自己并没有认真操作,从而缺少了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估,导致教学内容不够精细。 

(3)教学导入如同“鸡肋”,可有可无,没能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 

(4)教学环节连接生硬,没有“软着陆”过渡,也没有形成知识逻辑。 

(5)忽略对教学细节和课堂管理等的考虑和设计。 

5.课件问题 

(1)课件设计华而不实、喧宾夺主。 

(2)PPT代替学生思考,留白的空间和生成性不够。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没有清晰的课堂逻辑和执教思路,教师教得糊里糊涂,学生听得糊里糊涂。 

(2)学生看似完成了一个个任务,实质并没有真正建构知识。 

(3)课堂中学生并没有获得持续性学习支架,也没有学习方法的自然形成过程。 

(4)教师讲得太多,把学生当成被不断灌输的容器,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感受和反应。教学没有取舍,没有生成,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还在拼命讲。 

(5)教师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操作,导致学生懒得思考,体验和实践时间过少。 

(6)追求教学形式,忽视实效。 

(7)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教学效率低下。 

(8)“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分层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流于形式。 

(9)教师无效语言太多,问题表述、课堂语言不够清晰简洁,无针对性,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10)教师成为一个PPT播放者。 

(11)部分教师采取“放羊式教学”。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流程 

到底该如何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下的实施流程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开展教学设计。笔者建议教师们按照实施流程中的十二个步骤认真开展您的教学设计。刚开始实施时也许您会觉得烦琐,或者当您遇到问题时,您试图略过一些步骤。这时,请您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经历痛苦又丰富的思考和科学的实施过程,您才能真正感受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实质,体会到学生发展的幸福感。 

当然,您在具体备课时不一定要把每一步的推进过程都写下来,您可以用这样的思考路径,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来理清思路。当然,这十二个步骤不是完全顺序执行,在思考、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循环往复、综合起来统筹考虑,需要教师通过不断推敲、反复论证、多重积累,最终理清思路,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确定教学设计起点 

拿到一个课题要开展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应该做什么?建议大家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学了有什么用?二是对于这个内容,学生原有的基础是什么?三是这节课中,我希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怎样的发展? 

第二步:处理教材和确定教学内容 

深入研读教材,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这节课中什么内容对学生是有价值的?二是学生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什么内容上?三是什么内容对学生的生活和今后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在此基础上,再次审视教材,明确“教什么”、“教什么更好”、“教什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有所发展”这三个问题,对教材进行增补、删减、重组、置换、整合等,从而形成系统的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已经过时的、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不要让学生以学习新知识的方式重复学习。 

第三步:制定教学目标时,各维度应思考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学什么)。即学生要了解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技能是什么?学生要理解的核心知识和重点掌握的技能是什么?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怎么学)。即创设怎样的学习体验环境,用什么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欲望?学生应经历什么样的学习过程,才能逐步深入地获得新知、掌握技术、形成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实现知识建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感悟、怎么体验、怎么培养态度)。即这节课学生能体验、感受、感悟到什么?这节课能培养学生认知事物的什么态度?这节课可以塑造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这节课能培养学生什么兴趣? 

第四步: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考虑的问题 

第一,这节课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第二,这节课中,学生会遇到什么样的理解难点或操作问题? 

第五步:确定教学方法应考虑的问题 

要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学、主动地去学?用什么方法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学生被灌以知识?用什么方法去突破学生的理解难点或操作问题?看似学生都会的内容,采用什么方法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原先知识结构的不足?如何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如何让学生感受学习这节课的意义和价值? 

温馨提醒:选取的方法不要流于形式,应真正能提高课堂效率、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第六步:建构教学过程总体逻辑结构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一个逻辑清晰的执教思路。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握和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学生在思维推进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知识结构,对于没有内在联系的一些“结构不良的知识”,则要通过精心的设计来建立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情感。 

基于此,首先请教师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应通过“什么样的素材或活动”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二是怎样的教学步骤能推进学生逐步理解知识、主动参与课堂、实现意义建构?三是课堂结束后学生的头脑里应形成怎么样的知识逻辑结构? 

建议可通过以下四种教学过程总体逻辑建构的方法来理清上课思路—— 

(1)串行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在挖掘知识点之间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有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序列问题或任务把知识点串接起来,学生在对一个个自然产生的问题和任务的解决和探究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实现对知识的主动理解和意义建构。 

(2)螺旋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通过“入境→出境→再入境”的教学模式,螺旋式递进、呈现知识序列和维度,使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逐步建立知识结构,促进思维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入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任务,明确初步的知识。出境是指离开刚才特定的情境,提炼、总结出技术思想、操作规律和方法。再入境是指学生在这些技术思想、操作规律和方法的支撑下再在新的情境中独立地完成任务,进一步梳理和稳定知识结构,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网格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在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点之间序列关系的基础上,精心构建一节课的整体逻辑,把它作为一级网格,再把组成一级网格的各逻辑要素分解成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次级逻辑网格,依此类推,逐级分解,以多级网格体系推进学生全覆盖建立知识结构,并在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支撑下独立解决问题。 

(4)并行逻辑结构路径建构法 

核心思想:以开放性任务为明线,把课堂的知识点内隐在任务中,每个学生按照各自对任务的理解,齐头并进,殊途同归,完成任务;同时,在完成任务的个体体验中,在与其他同学的对比交流中,在一个“学生教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提升学生”的互动学习共同体中建立、优化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跨越式发展。 

第七步:教学设计撰写 

根据前面对各个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过程总体逻辑思路撰写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准备教学素材、整理学生任务。 

第八步:教学设计完成后建议反思的问题 

(1)这样的执教思路是否足够清晰?在课堂实施时学生能听明白吗? 

(2)我会不会讲得太多?学生会不会思考得太少、动手得太少、体验得太少? 

(3)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吗?这样的设计是否会代替学生思考? 

(4)学生上课时会感到愉悦吗?有兴趣吗? 

(5)这样的设计在课堂实施后,学生能否用所学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我有没有非常认真地操作过所有的课堂任务? 

(7)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估到了吗? 

第九步:完善教学设计 

根据反思再次完善教学设计、课件和学生任务。 

第十步:上课实施 

按照教学设计开展教学。 

第十一步:课后反思供您参考的问题 

(1)是否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2)学生上课兴趣怎么样?他们有没有进行真正深入的思考和主动学习? 

(3)学生出现的哪些问题是自己预设不足而导致的? 

(4)各环节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5)课堂的结构、任务的设置、时间的分配是否需要调整? 

(6)哪些细节问题因为没有考虑到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浪费学生时间? 

(7)哪些学生没有完成任务?原因是什么? 

(8)知识点讲解、语言表述等是否简洁、清晰、易懂? 

(9)课堂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第十二步:形成教学设计终稿 

篇9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9-90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替换”的策略,学会根据题中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相差关系,用“替换”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感知策略

1.同学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吧。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播放《曹冲称象》视频。

2.学生讨论:刚才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

小结:曹冲是用“与大象同样重量的石头” 替换“大象”的策略称出大象体重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事情, 今天我们要像曹冲一样,开动脑筋,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信心吗?

板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将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课堂, 既能为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有助于学生提取替换策略,还能让学生初步感受用替换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处,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合作探究,理解策略

1.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

(1)学生各自读题,提问:从题目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 3”这句话的? 能否将大杯容量与小杯容量两个量与总量720毫升的关系转化成其中一个量与总量的关系呢?

(2)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先议一议再尝试列式计算。

(3)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板演出算式,并讲一讲每步式子的意义。归纳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借助媒体演示总结:

杯换成小杯或小杯换成大杯的依据是什么?

把大杯换成小杯: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也就是说9个小杯容量是720毫升,那就可以先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

把小杯换成大杯: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一共需要几个大杯呢?

也就是说720毫升果汁可以倒3个大杯。可以先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4)检验。

引导: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

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条件。(①720毫升,②小杯是大杯的1/3 。)

学生自己进行检验。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掌握这类题目的检验方法,检验时解答的结果必须满足题中所给的两个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还原思想”。

小结:替换的关键就是把两种杯子替换成一种杯子,得出依据倍数关系进行替换,果汁总量不变、杯子的数量变了的结论。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替换”,因为在问题情境中出现了两种未知量(大杯和小杯),如果不进行一定的转化,就不能用除法来解决;然后再来解决怎样替换,采用一定的策略把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进而将本题演变成简单的除法问题。

2.将例1中大、小杯的倍数关系改为“大杯比小杯多20毫升”你还会替换吗?

思考:

(1)还能不能替换?

(2)如果将7个杯子全看作小杯(或大杯),果汁的总量还是720毫升吗?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尝试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把课本的例题换成相差关系的替换题:旨在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这类替换问题策略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比较:与例1相比,两题替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我们要注意什么?

小结:例题是倍比关系:替换时,可以是“一个物体换几个物体”或“几个物体换一个物体”,替换时总量不变,总数量会变;练一练是相差关系:替换时,只能是“一个物体换一个物体”。替换时总量变了,总数量不变。

设计意图:这时的小结,是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抓住它们的依据特点,采用不同的“替换”策略去解答问题。

三、拓展运用,巩固策略

1.①++++=14, =+

=( ) =( )

②比多1,+=10

=( ),=( )

2. 8块某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 杯牛奶的钙含量呢?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想的过程。

追问:为什么不把饼干替换成牛奶来考虑?

3.在2 个同样的大盒和5 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 正好是100 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 个, 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怎样替换?

四、小结全课,优化策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实践能力,激发孩子学好数学,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反馈机会。

篇10

关键词:新课标 问题式 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 “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篇11

1问题导向型微课简介

微课是指微型视频网络课程,最早起源于1993年,由北爱荷华大学教授LeRoyA.McGrew提出[1-2]。到2009年,微课在我国正式兴起[1]。微课以其新颖、短小精悍、可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的优点,在全国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问题导向型微课是指以问题为主线,以微课为媒介,围绕问题展开讲解的微课。与其他微课类型相比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是问题导向型微课的4个模块[3],用问题串联整个微课,在此过程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进行思考,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问题的答案,最终传递知识给学生。目前,基于问题导向的微课受到广大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和大量应用[4-6]。

2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融合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多学科基础知识[7-8],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目前,药物分析快速发展,新的分析检测技术不断革新,但教材内容存在延后性和局限性。而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很少查阅文献,跟踪药物分析前沿进展,造成学生知识与药物分析学科现状脱节。此外,药物分析在章节的安排上采用“总论—各论—概论”三模块教学,在每个模块中,虽然按照“结构与性质—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体内药物分析”的主线展开,但知识点多,内容碎片化,学生很难抓住重点。上述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效不显著。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让学生把握药物分析的学科前沿是药物分析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微课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一方面,在录制微课时,可挑选重、难点进行讲解;另一方面,在简短的时间(5~15min)内可将学科前沿融合进微课之中。微课的出现解决了药物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而问题导向型微课以问题为主线串联起各个重点、难点知识,是一种适合药物分析的教学形式。

3问题导向型微课(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滨州医学院药物分析教学团队建设了基于问题导向的药物分析微课。本文以药物分析第十四章第二节“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为例,尝试探讨问题导向型微课的设计与应用,具体步骤如下。

3.1提出问题

3.1.1由问题导入课程提出问题,由问题导入,激发学生思考,是微课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微课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有两种方法:(1)开门见山直接抛问题;(2)创设情境,从情境出发提出问题。后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的方法多样,包括故事引入、制作悬念等[9]。微课“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首先由故事“山区儿童维生素B1缺乏导致群体性末梢神经炎,通过补充维生素B1片剂得以治愈”导出维生素B1的含量不合格则影响药效,此时通过播放视频,再度创设情境“我校一名在读学生在服用维生素B1”,此时提出问题导入课程:她手里的维生素B1片剂合格吗?含量测定的具体操作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3.1.2设计多个问题层层递进微课建设需要重构知识脉络,找出重点、难点,并且明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以及逻辑性。给每个知识点设计恰当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在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要让学生根据问题,理解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形成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由问题导入微课后,每个细化的知识点,均选择合适的问题并逐一解答。例如,在维生素B1的理化性质中,提出问题:维生素B1具有怎样的化学结构又对应哪些理化性质?在含量测定方法中,提出问题:原料药和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相同吗?在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中,抛出问题:片剂与注射剂均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由多个问题层层递进,构建了这节微课的整个知识脉络。

3.2分析问题

在问题设定之后,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即根据已提出问题,分析本问题要求是什么、存在哪些限制条件等,相当于对问题的再次明确。如“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中问题“原料药和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相同吗?”这一问题中包含3个内容,一是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二是制剂的含量测定,三是两种方法的区别。明确之后,在后面的微课中需着重解决这3个内容,对问题进行回答。

3.3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微课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根据问题,找寻解决方法和方案,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做出明确的回答。“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中,首先对导入问题“她手里的维生素B1片剂合格吗?含量测定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构思解决方案,需要通过讲解片剂的含量测定,详细说明实验过程,并依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其次在多个问题层层递进过程中,对问题“维生素B1具有怎样的化学结构又对应哪些理化性质”,通过分析化学结构从而得出理化性质;对问题“原料药和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相同吗”,通过分析制剂的辅料干扰非水溶液滴定,得出原料药和制剂的分析方法不同;对问题“片剂与注射剂均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通过分析片剂和注射剂的含量测定,得出片剂和注射剂的含量测定过程中样品前处理略有不同。至此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3.4得出结论

最后,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并注意前后呼应。“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通过总结得出维生素B1原料和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不同,分别是含量测定方法不同、表示方法不同、限度不同。通过片剂的含量测定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视频中女学生手中的维生素B1片剂是合格的,做到了前后呼应。

4其他技术手段融入微课

在基于问题导向的微课设计过程中,除了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一思路之外,其他技术手段、应用方案等的使用也可更好地完善微课:(1)可以采用网络教学辅助应用,如智慧树、雨课堂、对分易等平台,不仅可帮助做好微课教学,还可利用这些平台进行课堂测试、作业收集等,完成学生学习过程监测、采集学生学习成绩。(2)在微课设计中可适时融入学科前沿,帮助学生开阔眼界。(3)把课程思政融入微课当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本节微课中,通过对分易采集学生思考题的答案,通过介绍维生素B1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分析方法进展拓展学生知识,通过近几年的药害事件,实施课程思政,要求学生树立药品安全责任意识,为我国的药品质量保驾护航。

篇12

关键词:问题引领;氯气的生产原理;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8-007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8.029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引领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宏观物质出发,学习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进而从微观角度探求物质构成的奥秘,为学生系统学习化学元素知识打下了分析方法和实验能力的基础。专题二则从海水中的物质出发,学习以氯为代表的典型非金属元素以及钠和镁这两种典型的金属元素,为学生打开了元素世界的大门。

氯气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化学物质,因此,从学习的要求上来说,这节课除了掌握氯气的生产原理之外,同样重要的还有了解元素化合物学习的一般方法,以便于下面各单元、专题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一些前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教学中应善于运用之。如学生在初中对于电解水实验的理解可适当迁移至电解饱和实验水的教学中;学生制取氧气的装置可用于与氯气装置的比较中。

学生在专题一中学到的新概念则需在本专题的学习中不断巩固和升华,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等等。

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了解氯碱工业的基本原理,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为: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通过组装仪器理解各装置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认识化学科学的价值,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为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氯碱工业;教学的难点为对氯碱工业原理的理解。

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氯碱工业的教学难点有二:一是电解饱和实验水要比电解水的原理复杂,如何让学生易于理解;二是如何处理尾气,学生没有学过氯气的性质,不了解吸收氯气的方法。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的引导和把握非常重要。学生不清楚为什么对饱和食盐水通电可以获得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教师应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二次开发”,简化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控制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五、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海水中蕴含的元素及其含量)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除水中的氢氧元素外,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氯,其次为钠。

这一点其实我们都知道:海水是咸的嘛。很早以来人类就用海水来晒盐。然而,众所周知,盐的价格并不高。化学是一门创造物质、创造财富的科学,化学家并不满足于仅仅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他们会进一步研究如何以廉价的氯化钠为原料,获得用途更广、价值更高的产品。

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我们知道,对水通电可以使水分解,获得氢气和氧气。那么,对饱和食盐水通电又可以获得哪些物质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

评注:这里需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研究的重点内容,明确实验观察的着眼点于何处。

[问题1]电解饱和食盐水需要哪些材料?

直流电源、两个电极、烧杯(或U型管)、导管;饱和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

评注:这里可讨论为何必须使用直流电源;与烧杯相比,使用U型管的优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将阴、阳两极产物隔开的意识,为将来的离子交换膜学习埋下伏笔)。而氢氧化钠溶液则可以在这里暂且不提或一带而过。

[实验1]请学生组装实验仪器,然后与教材上的装置图2-2[1]对比。

[问题2]为什么要给两个电极配上单孔塞?

评注:组装实验仪器不仅是为了增强实验的探究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细致全面地观察教材的装置图,理解图中各部分仪器的作用。

[实验2]接通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观察现象。

[问题3]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是氢气,那么,电解饱和食盐水呢?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实验3]收集并检验氢气。

评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利用学生学过的电解水实验,帮助学生记忆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两极产物。

[问题4]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实验4]收集氯气,观察颜色。

根据这种气体的颜色,我们将它命名为氯气。氯气有毒,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多余的气体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吸收。

[问题5]除了氢气和氯气,反应还能得到什么?

在水中,氯化钠电离为钠离子和氯离子;水分子则产生少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电流的作用下,氢气是由氢离子得电子而来,氯气是由氯离子失电子而来,那么在溶液中还留下哪些离子?这就是该反应获得的另一产物:氢氧化钠。

评注:对产物的分析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尽力理解,以利于其记忆;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学过离子反应的概念,这段教学也起到应用所学知识、巩固化学概念和原理的作用。

至于为什么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氯气,为什么反应产生的是这三种物质,离子放电的顺序,阴阳两极的具体反应等等,则不能在这里向学生介绍,以免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问题6]如何检验产物氢氧化钠?你认为酚酞应加在哪一电极的溶液中?根据你的观察和分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评注:检验氢氧化钠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理解碱使酚酞变红是因为氢氧根离子的作用。在与电极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原本由水电离产生的等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由于氢离子变成氢气逸出,留下氢氧根离子,而呈碱性。

另外,教材上为语言的简洁,使用左端,b管,教学中尽量用“与电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与电极正极相连的电极”,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为将来学习电解装置的阳极与阴极做准备。

[问题7]根据反应的产物,我们将其命名为什么工业呢?

氯碱工业使人们以廉价的氯化钠为原料,获得了价值更高的重要的工业原料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

[过渡]工业生产往往考虑原料的来源、利润的最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而在实验室制备少量物质时则主要考虑方便、快捷,便于操作。那么,实验室是如何获得氯气的呢?这就要从氯气的发现史谈起了。

[问题8]直到现在,实验室仍然利用这个反应来制备少量氯气。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怎样的呢?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如何根据原料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来选择装置?一个完整的制备物质的实验装置应包括哪些部分?

评注:虽然教材上并没有在这里考虑气体的净化步骤,但为教学的完整性,可在讲述装置时综合考虑,在具体的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则简化处理,省略掉该装置,于讲述时埋下伏笔即可。

[实验5]请学生组装实验仪器,然后与教材中装置图2-3[1]做对比。

[问题9]仪器组装的顺序一般是怎样的?圆底烧瓶下面为什么要垫石棉网?为什么使用分液漏斗而非长颈漏斗?该装置的气密性应如何检查?

评注:这里组装实验仪器的目的与前面相同,既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让学生整体把握整个制备实验,思考、理解各部分装置的作用。

[实验6]制备并收集一瓶氯气。

[问题10]该实验中药品的添加顺序是什么?如何使用分液漏斗加液体?

评注:试验细节应渗透在平常的教学中,向烧瓶中加药品时应先加固体,后加液体;向分液漏斗中加液体时应打开塞子,帮助学生巩固实验常识知识。至于用乳胶管连通分液漏斗和烧瓶以利于液体的滴入,在这节课中不宜介绍。

[结束语]

我们制得的氯气有哪些性质,又有哪些用途呢?如何检验氯气?为什么可以用氢氧化钠吸收尾气?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关于氯气更多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观察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为明线,以科学探究的思路为暗线,通过十个引导思维的问题和六个观察角度各异的实验步骤展开教学,实现了教材、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作为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的体系结构和编写意图,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找到教材与课堂的接口,以一系列结构化的引导问题“溶解”思维目标,为学生提供探究和思考的“脚手架”,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2]。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微课;教学设计;策略;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26-05

一、引言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教育资源。当前,很多学校都在积极开展微课的培训、开发、应用等相关工作,各级各类的微课比赛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参与的热情。由于微课制作的技术门槛低,微课作品的生成、传播、使用比较简单,很多教师乐于接受和尝试,当前的微课制作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虽然微课受到人们的热捧,但由于大部分一线教师缺乏对微课内涵的深入理解,缺少微课设计与制作的专业培训和指导,致使很多微课作品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造成新的资源浪费。胡铁生老师在对500多名高校微课参赛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后指出:“能支持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先进微课教学设计理念指导的微课作品仍然缺乏。”[1](胡铁生,2014)

笔者在从事各级各类微课培训和大赛评比的工作中,分析、比较、评阅了大量作品,总结、凝练出微课设计与制作的一些主要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微课设计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

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中,“以学生为中心”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微课以视频为载体,以网络为传播途径,是一种提供给学生自主观看、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微课的出现是教育资源建设之重心由助教向助学转变的重要契机。”[2](杨满福,2013)。总体来说,微课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三类:①用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供学生课外复习,查缺补漏;②用于翻转课堂,起教授新知的作用;③用于拓展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无论出于何种使用目的,都需要明确:第一,微课的使用对象是学生,不是老师;第二,微课的主要使用时间是课外,不是课内;第三,微课的使用地点一般在家里、宿舍,不是教室。因此,学生看不看、看多久,教师无法直接监控。作为一种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微课要想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必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有用和有趣,否则无法有效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微课设计的核心原则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偏离这个中心,微课就很可能重复“建设――闲置――浪费”的命运。

在微课的设计中,“以学生为中心”有三层含义:

1.在视听传播的设计上,要用学生的眼睛看画面,用学生的耳朵听声音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会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没有认真分析一下:学生需要看到什么?学生需要听到什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视听感受。

首先,从内容上看,学生在微课中最需要得到的信息是知识、技能本身,他不需要看到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因此,并非教学内容的一些因素和环节,如教师个人形象、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乃至学习竞赛等传统课堂教学环节,是完全可以省略的。微课不是课堂录像的微缩版,更加不是视频公开课、示范课、精品课。因此,微课不需要展示教学活动过程,只需要展示教学内容本身。

其次,从画面和声音的制作方面,要学会用学生的视角看画面,用学生的耳朵听声音。比如,在拍摄实验操作、乐器弹奏、手工制作、运动技巧等内容的镜头时,一定要从方便学生观察、模仿、学习的角度拍摄,顺着学生的视角采用俯拍、同侧拍等方式制作画面。画面要重点呈现学习内容,而不是呈现老师或者教学活动全景。同理,声音的制作要让学生听得清楚,感觉舒服,注意背景音乐可控等。

2.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要根据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

一个好的微课,要善于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用学生看问题的思路来引领教学内容的组织。比如,问题解决思路就是一种常用的设计策略。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微课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疑惑点、困难点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顺着学生的问题思路展开内容讲解,一步步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此外,还可以灵活使用归纳总结、联系对比、案例分析、逻辑推理等设计思路。总而言之,要善于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按照学生的思维重组知识呈现顺序,真正做到在教学思路上“以学生为中心”。

3.在心理感受上,要有面对面辅导的亲切自然感

微课并非传统课堂教学搬家,也不是课堂授课的微缩版,它是一种能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服务的资源和工具,这是微课区别于其他教学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可汗学院的微课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是因为可汗学院的教学信息处理和呈现手段非常简单,仅仅利用了一个手写板。微课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练驾驭,在于教师充满人情味的耐心讲解,在于透过语言信号传递出来的亲和力、感染力。

当前,很多老师在制作微课时容易忽视心理感受问题。教师在录制微课时不注意调整自己的感觉,还是停留在上集体课、公开课、示范课的场景,声音会不自觉地变得生硬、呆板、不自然,让人感觉像是大会发言或新闻广播。也有部分教师不习惯对着计算机讲课,找不到对人讲话的感觉,因此语音缺乏自然感、亲和力,无法在情感上传递出和谐的旋律。微课是供学生单独使用、反复观看的,要传递出与集体教学不一样的,一对一教学的亲切自然感,才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微课的感染力。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是“我在你面前,我为你讲解”。有了这样的情感基调,微课的制作才容易取得成功。

三、微课设计的关键问题一:选题

微课的选题好比农夫选种,优良的种子辅以适当的耕种容易获得丰收,如果选了先天不足的种子则事倍功半,难以产生好的结果。因此,选题是微课制作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总的来说,微课的选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使用价值高

任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制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微课虽然制作技术门槛较低,但也要耗费相当的人力物力。因此,要选取教学使用价值较高的课题来制作微课。比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热点,平时需要老师反复讲解和强调的内容,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学生经常提问的问题等,都可以作为微课的选题对象。“此类选题通过微课程的形式解决问题越快速、讲解问题越清晰,选题的价值也就越高。”[3](郭绍清,2014)

2.适合视频传播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资源,选取符合视频传播特征的教学内容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微课的优势和作用。众所周知,视频是以连续的动态画面来呈现信息的,因此,一些具备“动态特征”的教学内容,比如:动作技能、操作过程、工作原理、变化过程等,就非常适合使用微课。此外,视频传播的两大信息通道是图像和声音,如果教学内容本身需要使用较多的图像和声音,比如:地形地貌、摄影摄像、广告设计、艺术欣赏、发音训练、乐器弹奏等内容,也非常适合使用微课。

3.内容相对独立,信息量不大

微课是相对完整、独立的小型教学资源,时间长度一般不超过十分钟。调查数据表明,超过6分钟的视频受欢迎程度直线下降。所以,微课的选题必须要小,内容少且相对独立。选题时,可以选取一个独立的小话题作为切入口,把内容讲通讲透,宁可“小题大做”,不宜“大题小做”。比如:“怎样写请假条”、“‘的’、‘地’、‘得’的用法”、“电话号码的读法(英语)”等选题就属于内容独立、体量适宜的选题。同时,一个微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一般设定一到两个目标即可。目标要尽量具体化、可操作、可测量,不要设计抽象模糊、大而空泛的目标。对于信息含量大的教学主题,则可以采用内容分解的方式,化整为零、逐一制作,最后形成系列微课。

四、微课设计的关键问题二: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体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4](袁振国,1998)任何一项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学策略,恰当的教学策略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微课的设计中,策略选择是核心环节,能够直接体现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技巧乃至教学智慧和创意。

要正确选择教学策略,必须首先清晰微课教学的特点。第一,从教学内容的性质看,经由微课传授的教学内容本质上属于间接经验,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接受间接经验的过程;第二,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微课中的信息流动基本上是单向传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学过程缺少双向互动;第三,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具有独立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微课教学必须能够契合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微课教学的特点分析可知,微课教学本质上属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范畴。由于微课教学是一个经由视频向学生单向传递教学信息的过程,而且学生具备较大的主动权,所以微课教学的策略要重点放在激发学习兴趣和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这两个关键点上。根据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相关理论,结合视频媒介传播的特点,微课教学可以重点借鉴以下三种教学策略,如表1所示。

1.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来的重要概念,它指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能够起到把学习任务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相关联的作用。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说明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类。说明性组织者一般是当前学习内容的上位概念,具有统摄、概括、包容当前学习内容的作用。例如,在讲解等腰三角形的时候,三角形的概念可以作为先行组织者;在讲解平抛运动的时候,自由落体运动可以作为先行组织者;在讲解鲸时,哺乳动物可以作为该内容的先行组织者。

比较性组织者则与新的学习内容是平行关系,在教学中起类比的作用,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比如,在讲解雷达的工作原理时,可以用回音现象的原理作为先行组织者;在讲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时,城市给排水系统可以作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在微课教学中起到链接新旧知识的作用,这种链接是经由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的。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其应用的方法是:先呈现先行组织者,再呈现新的学习内容,最后梳理清楚当前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促进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在微课的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视频信息可视化的特点,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可视化,方便学生理解。当学生能够顺利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理解、消化新的学习内容时,容易生发出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愉悦的学习体验伴随有意义的学习得以发生。

2.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

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开始,解决问题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在自主性学习中,解决问题往往是学生最主要、最直接的学习驱动力。在微课设计中,巧妙的提问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统领学习内容,引导学习思路。

比如,在“一分钟大师”这个微课中,设计者依据幼儿的思维特点,用一系列问题不断触碰幼儿的兴趣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你是从哪儿来的?”、“什么叫做受精?”、“是怎么钻到妈妈的肚子里的?”等问题的提出,在引领学生思路的同时,也巧妙地串连起教学内容,搭建起知识的框架。在微课中,提问、分析、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容易操作,教学效果好,设计的关键点在于找准问题的内容以及提问的方式。一般来说,问题的内容最好处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难度适中,经由微课教学能够顺利解决。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时甚至会起反作用;同时,提问的切入点要尽量结合实际,不要单纯从知识的角度提问题,比如:结合社会现象、生活实践、学习需求、思想动态等角度来提问,这样的问题不枯燥、不呆板,容易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微课中有若干问题,要注意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巧妙地起承转合,让微课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不要被问题分割成几个独立的部分。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微课是基于视频的单向信息传递,不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所以微课一般需要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内容的串接。

3.情景化、案例化、故事化的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发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学习不应该与现实脱节而应该紧密关联。教学实践也证明,与真实情景相关联的学习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关注,注意力维持时间较为长久。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所以在微课中使用情景创设、案例分析、讲故事的策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关注力。例如,一个关于“青少年旅游团队接待技能”的微课中,设计者没有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把各种接待技能逐一罗列讲解,而是通过讲述一个青少年旅行团在行程中不断发生的故事(集合不准时、途中生病、人员走散、用餐不满意等),巧妙地把教学内容――青少年团队接待技巧融入其中,整个教学过程情景真实又充满故事性,内容紧凑不散乱,教学效果很好。

值得指出的是,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的,而视频非常适合用于创设情境、展示案例、讲述故事。很多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情景化、案例化、故事化的策略。比如,操作规范、文明礼仪、预防灾害、食品安全等等。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人类经验)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发生的情景,只要教师用心设计是不难找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点的。

以上三种策略是微课教学设计中常用的策略,但教学策略的选择并非一成不变,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搭配,灵活使用。策略和方法本身充满了创造性,有无穷变化的可能,一个富有教育激情和教学智慧的老师更加容易因地就宜、因材施教,设计出学生欢迎的微课。正如焦建利老师所言:“教学设计、创意和教师的教学智慧才是微课设计和开发真正重要的东西,它才是微课的生命力所在。”[5](焦建利,2014)

五、微课设计的关键问题三:教学信息的视听化处理

微课是一种微型的视频教学资源,必须遵循视频资源制作的规律,结合视频传播的特点来设计教学信息呈现方式,才有可能做出受欢迎的微课。具体来说,视频主要通过两大感觉通道传递信息,一是视觉,二是听觉。

1.视觉信息的设计

在视频类教学资源中,通过视觉信号传递的信息量约占总教学信息量的80%,所以良好的视觉信息处理是关键。在微课中,视觉信息涉及到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处理,这与教学设计有关;二是画面的艺术性处理,与拍摄、制作水平有关。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微课的主要任务是把教学信息尽量可视化。视频的优势并非传递抽象的文字信息,而是传递具体、直观的图形、图像信息,特别是连续的、动态的图像信息。因此,把原先相对抽象的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较强可视性的画面信息,是微课设计中的关键技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信息可视化方法:

(1)抽象概念形象化

微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很多概念,文本教材一般直接用文字符号来表达相关信息。在微课设计中,则需要把各种概念尽量形象化,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视频的优势,又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有效地接收信息。比如,在一个“公车改革”的微课中,为了把一份抽象晦涩的政府文件制作成一个简单易懂的微课,设计者大量使用的手法就是具体概念形象化。在这个微课中,所有出现“警车”、“救护车”、“出租车”、“公共汽车”、“地铁”、“政府工作人员”等概念的地方,一律使用图形替代,使人感觉具体形象、一目了然;同时,在说明“公务性车辆”、“社会性车辆”等抽象概念时,灵活使用关系图、类目表等工具,清晰描绘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说明“改革的时间进度表”、“实施的对象和范围”等内容时,使用时间轴、饼图等图形工具增加教学内容的可视性。由于可视化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该微课的教学效果自然是令人满意的。

(2)数字、关系图示化

微课的教学内容中如果涉及数据信息,图示化是最简洁有效的表达方式。把枯燥的数据关系转换成图形关系,能够更加直观、有效地说明问题。灵活使用坐标轴、饼图、柱形图、曲线图等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易懂。此外,巧妙运用类比、比喻的手法来说明数据之间的关系,会使信息的呈现更加生动活泼。例如:在“我们都是纳税人”这个微课中,教师需要说明个人收入、税率、商品价格、税费等各种复杂的数据关系,设计者巧妙运用切蛋糕、分月饼、裁衣服等图示化的比喻来形象地说明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使用叠积木、拆房子、坐飞机等游戏元素帮助展示数据的增加、减少过程,使人看得兴致盎然,学得轻松愉快。由此可见,图示、比喻的设计手法在处理数字类、关系类的教学内容时非常有用,容易让微课达到有用、有趣的教学效果。

(3)信息呈现动态化

视频最擅长表达和呈现过程性、动态化的信息,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发掘教学信息中可以“动”的元素和成分,加以恰当的设计和运用,就能制作出生动的微课(如表2所示)。

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动态性特征,例如体育教学中的动作技能、实验操作的过程、乐器弹奏的技巧、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等,直接使用视频来呈现教学信息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有些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动态特征不太明显,比如:工作原理、技术路线、历史进程、发展思路等内容,需要设计者根据教学内容的自身特点,合理安排信息的呈现次序,利用信息的动态呈现引领学生的思路,循序渐进地展示教学内容。信息的动态呈现,既能有效展现事物的时空关系,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还有一类教学内容抽象程度更高,似乎与动态化沾不上边,比如写作方法、解题技巧、语法要素、学科理论等等。对于这类教学内容,可以从发掘人的思维过程的动态性入手,依据分析问题的思路来安排信息的动态呈现。同时,还可以使用动态的图标、箭头、线条、闪烁等手法强调内容之间的关系,帮助学习者理清思路。

综上所述,微课中视觉信息处理的关键是把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数据图示化、复杂的关系可视化、静态的信息动态化。简而言之,就是要把教学信息尽量可视化、动态化,充分发挥出视频媒介的优势。

2.听觉信息的设计

声音是微课用于传递信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一个优秀的微课中,声音不但用于讲解教学内容、营造学习情境,更是主讲教师展现语言魅力,彰显教育情怀的重要渠道。透过声音,教师的存在感更显真实而生动;透过声音,微课的品质可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解说词

微课中声音的运用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解说词,二是背景音乐。带解说的微课更加贴近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容易为学生接受。需要注意的是,微课中的解说词是对画面信息的必要解释、说明、提示、补充,不是对画面文字的简单重复。有些微课用画面呈现大量的文字信息,解说则是对照画面上的文字进行简单复述,这样的设计有大量的信息冗余,容易令人生厌。正确的做法是,画面信息的处理要尽量可视化、动态化,文字尽量简约,宜少不宜多。解说词则需要参照画面内容单独撰写,既要有针对性地补充画面信息,又要能够起承转合,起连接贯通整个微课的作用。

此外,在解说词的录制中,教师还需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情感等因素。很多教师在话筒前面,说话往往感觉不自然,录制的语音给人以生硬、呆板、有形无神的感觉。因此,教师在录音前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感觉、心理状态,才能录制出效果理想的解说词。

(2)背景音乐

有些微课没有配解说,这类微课就应该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配上必要的文字说明。背景音乐的选用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音乐的内涵是什么?每首音乐都有其创作的独特背景,也有其要表达的特定含义。微课选用的背景音乐应该与微课的内容相匹配,至少不相违背。合适的音乐可以衬托乃至提升整个微课的品质,如果不加分辨随便选用音乐,就有可能出现张冠李戴、贻笑大方的情况。此外,如果微课中需要使用几段不同的背景音乐,除了注意内容的契合度外,还要注意主次分明,即以一种音乐为主,呼应首尾;其他音乐为辅,穿插使用。音乐过多易显杂乱,同一个微课使用的音乐最好不超过三种。

总而言之,微课设计要充分发挥视频媒介的优势,合理设计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有机结合两种感觉通道进行信息表达。视觉、听觉相得益彰,就像两条腿走路,既分工又合作。

六、结语

任何一种资源形式都有其独特之处,深入分析它的特征,充分利用和发挥其优势,是教学设计取得成功的关键。微课教学设计要牢牢把握住几个关键特征:视听媒介、短小精悍、间接经验、单向传播、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再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意,就能够设计制作出优秀的微课作品。

参考文献 :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5-13.

[2]杨满福,桑新民.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1-5.

[3]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103.

篇14

[关键词]问题 高中数学 函数概念 教学设计

本节课选用苏教版的三个实例,并采用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驱动,一环紧扣一环,带动学生自主思考,发现三个实例的共同属性,从而抽象概括出函数的本质属性,自主建构函数的概念.实例中问题的设置能够使抽象的函数概念变得具体化,进而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信心.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函数概念教学的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函数这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本节是函数这章的开篇课,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虽然学习了用变量定义的函数,但是涉及函数本质的内容,却还没完全掌握.依据思维发展的年龄阶段理论,高一学生虽然能够进行抽象思维,但此时的抽象思维只是基于经验的,理论型抽象思维还比较弱,要想从函数实例中抽象概括出函数概念还存在困难;另一方面,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整,学生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对于还没做出充分的学习准备的学生,函数概念的抽象性难免会影响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教材及学情分析,把教材知识内容分为两节课教学:函数概念、定义域和值域的求解.本节课为函数概念教学(新授课).基于函数概念的高度抽象性、严谨性和概括性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选择概念形成的教学模式,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

三、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函数的概念及写出函数的符号表示,解释函数符号;在理解函数的基础上,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及对应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能利用函数的概念判断函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三个实例的分析,参与观察、归纳、概括数学活动过程,渗透类比数学思想,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严谨性与抽象性,养成善于思考、严谨对待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问题:初中函数的概念是什么?

学生:回忆交流.

教师:带领学生重述初中函数概念.

问题:y=1是函数吗?

学生:有些学生说“是”,有些学生说“不是”.

教师:用初中函数的概念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通过本节课函数概念的学习再回答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提取已有的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知识储备.通过设置问题“y=1是函数吗”,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处于“愤”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学习.

(二)实例分析

【例1】 我国从1949年至1999年人口数据资料如表所示:

(1)1969年我国的人口数是多少?1978年呢?

(2)表格中每一年的人口数确定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1969(年)807(百万),1979(年)975(百万);

(2)每一个数(年份)数(人口)(唯一的).

【例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的距离y(m)与下落时间x(s)之间近似地满足关系式:y=4.9x2.

(1)若一物体下落1s,你能求出它下落的距离吗?下落2s呢?

(2)下落过程中,每一时刻的下落距离确定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1(s)4.9(m),2(s)9.8(m);

(2)每一个x(s)y(m)(唯一的).

【例3】 下图为某市一天24小时的气温变化图.

图1

(1)上午7时的气温是多少?14时呢?

(2)这一天中的每一个时刻的气温确定吗?如何根据此图像找到?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7(h)0(℃),14(h)9℃;

(2)每一个T(h)θ(℃)(唯一的).

问题:你能发现这三个实例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每一个…都有唯一的…与…对应.

教师:我们用集合的观点看实例.

例1中的对应关系、例2中的对应关系和例3中的对应关系分别如图2、图3、图4.

图2 图3 图4

问题:你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共同点吗?

学生: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

教师:你能概括函数的概念吗?

设计意图:因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故而这里选用苏教版教材的三个实例.通过带领学生分析并解决实例中紧扣函数要素的问题以及运用符号语言把函数概念的本质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使其处于“悱”的状态.教师及时采用启发式提问,降低抽象概括的难度,把难以接受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育形态,从而为学生主动建构函数概念做好铺垫.

(三)函数概念的形成

教师复述函数的概念并板书:

f:AB

y=f(x),x∈A.

教师引导并板书: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教师:你能回答y=1是函数吗?

学生:有些说“是”,有些说“不是”.

教师板书演示作图:集合A、B是实数集,每一个x都有唯一确定的y=1和它对应.

设计意图:概念包括内涵与外延.在理解函数内涵的同时,运用符号语言表示函数,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欣赏符号的简洁美,同时感受符号所蕴含的丰富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课前问题的同时,把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在原有的知识储存中加入常值函数,扩大并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全新理解函数的内涵与外延,感受初中与高中函数概念的区别.

(四)牛刀小试

练习1:下列哪些对应是函数,哪些不是,为什么?

(1) (2) (3) (4) 学生:(1)(2)是函数,(3)(4)不是函数,判断依据是函数的定义.

教师:答案为是,是;否,否.

问题:例2中的对应法则是什么?

学生:y=4.9x2.

教师:练习1中(1)的对应法则是什么?

学生:y=2x.

教师:实例1和3中的对应法则是什么?

学生回答不出,有的说没有对应法则,有的说没有规律!

教师:集合A和集合B中的值是怎么对应(建立联系)的?

学生:表格、图像.

教师板书:对应法则有表格、解析式、图像.

练习2:判断下列图像能表示函数图像的是( ).

教师:D.

练习3:看下面几个例子,说出y是否为x的函数.(x,y都是实数)

(1)y2=x;(2)y=x2;(3)y=|x|;(4)y=x.

学生:练习并回答.

教师:否;是;是;是.

设计意图:斯金纳教学原则中的强化原则是要求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在强化的同时利用习题让学生很直观、形象地了解函数的三要素并理解函数的三要素.

(五)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1)函数的概念;(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作业:课后1、3题及教辅上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