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运营情况分析范文

企业运营情况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企业运营情况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企业运营情况分析

篇1

盈江经济简讯

第 一 期

盈江县经济局编印 20__年2月5日

20__年度盈江县乡镇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__年,全县乡镇企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州经委的关心支持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及州、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做好乡镇企业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来抓。紧紧围绕推进乡镇企业“三大工程”,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推进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农产品加工发展为主线,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为重要内容,认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转换能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原料基地、引导新项目和产业聚集,强化资源和环境保护,全面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实现乡镇企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全县乡镇企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态势良好,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

一、全县乡镇企业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全县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12月,全县共有乡镇企业4074个,比上年的3581个增493个,同比增13.77%(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有8个,其中: 1000—5000万元的有7个,1亿元以上的有1个);通过抓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从业人员达11189人,比上年的9810人增1379人,同比增14.06%;完成增加值28938万元,比上年的23651万元增5287万元,同比增22.35%;完成工业增加值20860万元,比上年的17542万元增3318万元,同比增18.91%;完成现价总产值99328万元,比上年的71827万元增27501万元,同比增38.29%;完成营业收入97394万元,比上年的73340万元增23954万元,同比增32.62%;完成利润总额7662万元,比上年的7317万元增345万元,同比增4.72%;完成上交税金5798万元,比上年的5265万元增533万元,同比增10.12%;完成劳动者报酬7453万元,比上年的6308万元增__5万元,同比增18.15%。

(二)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

根据20__年度统计报表制度要求,乡镇企业主要产品产量表中所统计的产品产量不含个体工商户。完成橡胶种植总面积3400亩,产量190吨;毛茶种植总面积6810亩,产量(精制茶)260吨;咖啡20__吨;麻丝180吨;发电量144356万KWh;水泥21.5万吨;铝锭13356吨;中小农具2万件;锰矿石原矿2600吨;工业硅7623吨(属于乡镇企业的光明硅业和和义硅业两个硅厂)。

(三)完成州政府下达发展责任目标情况

根据今年州政府下达我县乡镇企业发展责任目标考核任务,从12月的各项经济指标分析看,今年各项指标增长势头良好,完成了州政府下达的各项考核任务:

1、增加值: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数27435万元的105.48%;

2、工业增加值: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数20700万元的100.08%;

3、实交税金: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数5739万元的101.03%;

4、农产品加工业销售产值: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数8552万元的425.55%;

5、职业技能鉴定: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数110人的102.73%;

6、“企村结对”: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数4对的100%。

二、20__年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乡镇企业发展,年初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乡镇企业经济指标考核《责任状》,各乡镇把乡镇企业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二是强化基础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努力改善服务工作,基层台帐进一步规范完善,乡镇企业统计坚持实事求是,统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三是认真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增强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完成乡镇企业教育培训1230人,(其中:岗前培训543人,在岗培训687人);培训期次 83期;经费投入76.78万元。

四是举办了盈江县首届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人员113人。其中:盈江县勐弄山茶叶有限公司42人;广源茶业有限公司42人;昊龙生态茶叶有限公司26人;盈江农场平原茶厂3人。此次鉴定范围仅限茶叶加工工种。

五是认真组织开展“企村结对”活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乡镇企业的优势和作用,动员企业和村组开展“企村结对”活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探索建立“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以工建农,互利共赢”的长效发展机制。完善了“企村结对”的相关手续,签定了协议书。分别是盈江县广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盏西镇松坡村结对、云南省盈江星云有限公司和昔马镇胜利村结对、盈江县剑雄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和平原镇和平社结对、云南迪思企业集团坚果有限公司和太平镇黄龙村结对。涉及村民6017人,带动农户1219户,村民人均增收94元,吸纳村民就业185人,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含折合资金)90.87万元。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一个新亮点。

总之,二0__年的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在全县乡镇企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发展持续加快,效益稳步提高,贡献进一步增大的良好态势。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人员经费不足,深入基层及企业调研不够,服务工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二是融资难仍然是制约乡镇企业 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投入不足和流动资金紧缺,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信贷业务紧缩,而我县乡镇企业面广、规模小,融资渠道狭窄,自筹和对外引资的能力弱,难以形成好的项目向上争取扶持,因此对实现规模化生产及产品更新、技术改造、市场竞争能力受到限制。

三是企业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需进一步加快。

四是由于乡镇机构改革,统计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部份乡镇由于机构撤并而弱化了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大部份乡镇撤销了乡镇企业办事机构,不能把握乡镇企业与农村经济建设及“三农”的关系;其次,乡级统计人员更换频繁,出现无专职人员和统计人员业务生疏的现象,有时部份乡镇出现统计报表晚报的情况,不能完全客观、如实地反映我县乡镇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在下步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明确乡镇企业的发展与“三农”的紧密关系;明确乡镇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加大乡镇企业工作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及时收集上报各种相关资料、报表,圆满完成乡镇企业的各项工作。

四、二0__年的工作重点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服务质量,恨抓落实,切实做好乡镇企业各项工作。

(一)深入乡镇基层开展调研工作,有效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进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州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即«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加工推进工程»、«云南省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推进工程»和«云南省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工程»。

(二)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摸底调查、统计上报工作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进程的扶持力度,上报项目争取扶持资金。

篇2

【关键词】 企业运营; 财务质量; 财务质量分析

财务质量是现代企业管理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其高度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创新,为企业财务质量分析提供了环境和技术支持,也为企业运营提供决策支持创造了条件。

一、企业运营与财务质量分析

财务质量分析是企业运营的必然结果。研究企业财务质量就要明白企业是如何运作以及在企业运营中涉及到哪些财务分析?进而厘清财务质量分析与企业运营的关系。

企业财务质量是指企业财务资源及其产生的财务效果满足企业发展战略和运营目标需求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的质量。财务质量一般包括资产的流动性与资金的安全性、运营业绩的增长性与收益的真实性,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等,具体包括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企业持续运营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运营的机理,就是将企业运营活动中有关企业理财战略、价值链和企业风险管理、运营活动以及与财务报表的关系、对现金流的影响通过企业运营三大活动(筹资、投资、理财)和财务报表等总体表现出来,如图1所示:

从企业运营机理模式图来看,企业运营以追求企业六大关系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企业三大活动对三大报表进行分析,从报表项目出发对企业财务质量进行分析,透视企业运营质量,解决企业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加速企业运营循环。

企业运营机理模式图反映了企业运营的基本内涵。对于企业运营者而言,首先要考虑如何取得资金,以及资金如何使用,它涉及到企业筹资渠道和资产结构分布,即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内容;其次是组织生产并实现产品的销售,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的盈利或亏损状况,形成利润表;最后,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与运营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综合反映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动态反映现金的变动情况,以供企业运营者决策参考并制定企业策略。

二、资本结构质量与资产质量分析

(一)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结构与数量的对比关系,资本结构质量就是资本结构与企业当前及未来运营和发展活动相适应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从运营实务上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好的企业,应当是融资和偿债能力较强、杠杆比率合理、资产报酬率高于平均资本成本。因此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就要研究资本成本和资产报酬率的关系;研究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资产结构的关系,避免“短融长投”;研究财务杠杆、财务风险以及企业未来融资要求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关系。

研究资本结构,还要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质量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运营中的潜在问题,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及时调整和优化资本结构,使股东、债权人和运营者利益达到均衡,促进企业运营的良性循环。

(二)资产质量分析

资产是构成企业的最基本元素,运营企业最直接的就是运营资产。资产质量是资产在特定运营组织中,满足组织对未来预期效用的质量,体现了资产的变现增值能力、被企业在未来进一步利用以及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变现性和周转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了企业资产资源能够充分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

资产质量的好坏,主要表现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之间的差异。从表面上来看,资产质量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合理存在和有效组合。可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判断企业资产是否真实客观存在以及各种形态的资产是否合理分布和配套运作,对重点资产项目予以重点关注,分析企业不良资产规模和资产有效利用率,透视企业驾驭和管理资源的能力,做到未雨绸缪。

从企业运营者角度来看,要深入分析资产周转情况。资产周转与企业盈利能力密切相关,很多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利润率上,却忽视了周转率。其实,那些真正成功的CEO们与许多其他管理人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同时考虑利润率和周转率,加速资产周转速度,这才是商业才智的核心。

三、利润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是指企业实现利润的优劣程度,也就是报告利润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高质量的企业利润应当表现为资产运转状况良好、企业主营业务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企业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等等,对企业利润质量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企业运营的质量。

(一)从利润的形成过程分析企业利润质量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益构成。根据“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来看,对利润形成的质量分析,就是分别对利润构成项目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营业收入项目,主要分析企业的收入品种构成和地区构成,以及关联交易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透视企业业务的市场竞争能力;其次,分析营业成本项目和营业费用项目,对各会计期间成本费用的增减变动情况作出原因分析,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出准确判断,对异常变动情况能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最后,对有可能存在的操纵利润情况进行准确分析。

(二)对利润结构质量的分析

利润结构质量分析首先是对企业损益表本身结构所包含的财务质量信息进行研究,包括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总利润、净利润以及三大期间费用的综合变化状况,分析各项目增减变动的原因,及时调整企业运营策略;其次要研究与现金流量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与资产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对利润结果的质量分析

损益表中各项目的变化均会引起企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动,对利润结果的质量分析,实际上就是与损益表项目对应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进行质量分析。根据二者的对应变化,分析报表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进而剖析企业运营的质量。

(四)对企业的未来盈利发展趋势分析

一般而言,某一会计期间的盈利并不足以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发展状况,因此,判断企业盈利质量,必须将各期指标进行趋势分析,以观察企业盈利的稳定程度。盈利越稳定,越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尽管利润仍然是衡量企业运营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对于管理者来说,利润不再是他们追逐的主要目标。德鲁克曾说“那些只把目光盯在利润上的人,总有一天他将无利可图”。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即使具有较高的利润回报,也由于缺乏现金流而无法使企业正常运转。因此在分析企业利润质量的同时,还要结合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四、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贯穿企业运营始终。在企业运营者来看,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拉姆・查兰在评价好生意的原则时指出,要有良好的现金流。“现金流第一、利润第二”是不变的市场准则。对于现金流量质量较差的企业,即使具有高额的利润回报,也可能面临“赢利性破产”的厄运。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不是期末与期初现金流数据的简单对比,必须深层次分析企业运营每个会计期间现金流的现状、趋势变化及成因,而是现金流量对企业真实运营状况的客观反映和对企业财务状况与运营成果的改善及持续运营能力的增强所具有的推动作用。

(一)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对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分析,应主要分析该现金流与投资活动和运营活动现金流量之和的匹配程度。若该现金流量大于零,则说明企业在吸收权益性投资、发行债券和借款等方面收到的现金之和大于各种支付的现金之和;若现金流量小于零,则说明吸收资金小于支付现金流量。而这种情况的变化是否正常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系,同时还要分析企业理财潜在的财务风险和其他业务的关联影响。

(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主要考察企业发展战略需求,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吻合并取得相应收益。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投资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固定资产等为企业运营提供条件;对外扩张以及利用闲置资金等进行短期投资以求得投资收益。在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增减变动时,更重要的在于分析现金流变动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妥善处理。例如“入不敷出”的资金缺口可以通过消耗现存货币积累解决,或进行额外贷款融资、拖欠债务支付及加大投资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等,但关键是选择最佳途经及时把问题解决,并把损失降到最低。

(三)运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从图1来看,运营活动处于企业运营最关键的环节。高质量运营企业,不但要使企业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还要满足补偿当期非现金消耗性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扩大投资等提供货币支持,着重分析在任意会计期间可能出现的较大现金流量波动的原因,以及时纠正。

对现金流量质量分析关键在于分析现金流量的真实性、充足性、稳定性和成长性,深入了解现金流量各主要项目之间的运转规律,还要结合企业实际,在分析各因素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方面,需要分清哪些是预算与计划中安排的,哪些是偶然性因素引起的,并对实际与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及综合考虑资本结构、资产和利润质量,以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五、企业持续运营能力分析

持续运营是指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使得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运营失败的风险。因此,企业持续运营能力成为考核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持续运营能力是企业财务质量好坏最直接的反映。德鲁克说,“做企业不是为了利润,做企业是为了考虑企业能够做多久”。分析企业持续运营能力,也就是对企业业务成长性和持续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更主要地表现为对未来企业财务资源的一种规划方法,需要考虑包括市场运营风险、企业目前或长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企业管理当局改变运营政策的意向等在内的诸多因素。企业运营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企业的持续运营能力,必须将企业的持续运营能力建立在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的基础之上,通过营业增长、利润增长、资产增长、运营现金流量增长、资本保值增值和资本积累等方面来综合反映。

持续运营要按企业运营模式图正常运转,运转速度越快质量就越高。企业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减少存货并不断降低应收账款规模,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一个好的运营者,目光永远不会只关注其中的一个指标,而是综合考虑企业现状和行业环境,重点在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运营好,财务也就一定会表现出高质量。

企业财务质量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企业运营质量的直接体现。所有这些财务质量指标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必须全面把握企业财务质量状况,并对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的本质,从整体上透视企业运营的质量状况,促进企业运营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张新民.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透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2).

[2] 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

[3] 张鹏飞.财务质量分析评价框架[J].会计之友(下),2006(09).

篇3

关键词:企业;运营管理;战略选择;环境

1运营管理及战略研究概述

1.1运营战略决策

所谓运营管理战略就是指根据企业所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产品特点,为企业的发展制定运营管理方案。企业制定运营管理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从而保证企业实现长远经营的目标。企业运营管理战略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总成本领先战略。所谓总成本领先战略就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和对手相比在生产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相比于对手而言,自己的成本是最低的,以此获得产品市场份额。这种运营管理战略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价格优势获得市场。总成本领先战略具有生产规模大、生产数量多的优势。但采用这种运营管理战略必须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这样才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第二种是差异化战略。所谓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创新,即生产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利用和其它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占领市场。采用这种运营管理战略时也要控制产品的成本。为了实现差异化运营管理战略,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必须共同努力,从而使得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其它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在某一方面有优势也可以是多方面都有优势,例如,产品的功能比较强、质量比较好、设计比较独特等。但是采用差异化战略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前期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投入的资金比较多,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但是产品的独特性也会使得消费者愿意花高价钱购买;第三种是目标集聚战略。所谓目标集聚战略就是通过大量的调研将市场进行细分,然后确定企业针对的消费群。即企业只针对市场中具有某些特点的特殊消费者生产产品。企业在采用这种运营管理战略后,相比于竞争对手而言,会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采用这种运行管理战略对企业本身的要求比较高,通常情况下企业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后才能采用目标集聚战略。在实施目标集聚运营管理战略的过程中也需要涉及到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采用目标集聚运营管理战略时侧重点有所不同[1]。例如,如果企业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就应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目标集聚运营管理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如果企业是以生产制造产品为主的,则应将重心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上,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运营战略决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可以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企业无论处于哪一阶段,其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不做好资源配置工作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资源不足的情况,就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这一问题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对现有的经济效益不满,会继续寻找新的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但此时企业的资源往往是有限的,没有人力、物力、资金的支持,企业的发展就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需要对自己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将资源用于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经济效益的项目中。企业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时,需要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即企业资源优化配置需要有运营管理战略的支持。由此可见,运营管理战略对企业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二,为企业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有人曾经说过,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决策过程。无论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还是对外投资过程都是企业不断决策的过程。由此可见,决策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所有的决策都应以企业的运营管理战略为标准进行。只有符合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决策才能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第三,可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运营管理战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和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相关。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制定主要就是为了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2]。如果企业实现了长远,企业员工的生活也得到了保证。即制定企业运营管理战略可以将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统一起来,让所有员工都有了共同奋斗的目标,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

2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独立存在于社会中的,它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周围的环境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同时也会限制企业的发展。通过实践可以证明,企业所处的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要远远超过某个组织对企业的影响。而企业自身又无法改变环境,相比于环境而言,企业是渺小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让客观存在的环境条件为我所用。大量的理论研究证明,企业所处的外界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往往要比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的影响大,但是这种影响可能是间接,并且是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现的。因此,企业选择和实施运营管理战略前应对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

2.1政治与法律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即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政府的行为将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很多政策的变化都比较大,还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是需要面临着一定的政治风险。为了降低企业经营中的政治风险,企业应采取一定的措施。第一,要全面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在进行某项投资前要根据国家的规定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第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也应随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避免出现违法行为。例如,我国在2009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对食品卫生的监管,规定了禁止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这些对于从事食品加工的企业而言就是比较大的政治环境变化,企业需要根据相关政策的变化进行生产内容调整。

2.2经济环境

企业在研究经济环境时应从两方面入手,分别为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微观经济环境。其中,进行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和研究应主要分析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例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国民收入变化等,这些指标的变化能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这为企业制定运营管理战略提供了大的方向。进行微观经济环境分析和研究应主要分析企业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企业所在地区消费能力、消费者的偏好、产品销售情况等。通过研究这些指标,企业可以判断自己未来发展的空间大小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2.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企业所在地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企业所在地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将决定居民的需求层次,从而为企业生产产品提供参考依据。企业所在地区的习惯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例如,在回民聚集的地区则不适宜从事与猪肉加工相关的行业。企业所在地的风俗习惯可能会使居民养成固定的消费习惯,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居民的消费习惯相符,则有助于企业占领市场。

2.4技术环境

企业对技术环境的分析也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分析宏观技术环境。即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情况如何,技术水平是否达到国际水平,国家是否支持该领域技术的发展。研究宏观技术环境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要分析微观技术环境。即要分析企业所在地区相关技术发展的情况,该地区是否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研究企业所处地区的技术环境对于企业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进行企业内部资源分析。企业是由资源组成的,不同类型的资源具有的作用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看作是企业资源的竞争。所谓企业资源就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企业的资源可以分成三种,分别为无形资产、有形资产、组织能力。企业应在制定运营管理战略前明确企业拥有的资源数量,主要清点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其中,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发明、驰名商标等。而有形资产则指实物资产和财务资产。此外,企业还应对自己现有的组织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企业的组织结构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的效率和企业管理的水平。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变化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节奏[3]。其次,是企业组织能力分析。第一,要判断企业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不同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产品生产周期以及产品质量都会有比较大的区别。企业应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以及市场需求情况对此进行判断;第二,要判断企业采购的原材料是否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是单一的,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产品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需要的原材料种类以及数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种类和数量能满足生产的需求;第三,要判断企业的运营能力是否能满足销售需求。这就涉及到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如果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比较高,则应根据销售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但现在很多企业仍采用经验式的管理模式,没有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最后,是对企业市场份额以及市场地位进行分析。企业应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其他同类产品的销售情况,判断企业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这对企业制定运营管理战略具有一定的帮助。

4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选择和实施

4.1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选择

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选择是建立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即需要根据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制定运营管理战略方案,再利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对所有的运营管理战略方案进行评价,选出其中最优的方案。这是企业进行运营管理战略选择的步骤,但因为不同的企业所面临的情况不同,在具体使用时还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2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实施

第一,完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现有的企业组织机构,使其更加完善是保证运营管理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性条件。首先,要改变组织结构的形式,使其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明确各个职位的权责范围,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最后,还应建立严格的考评和监督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管理。第二,加强财力保障。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产投入,如果在运营管理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出现资产投入不足的情况将严重影响运营管理战略实施的效果。因此,企业应增加融筹资的渠道,为运营管理战略的实施提供财力保障。第三,加强人力资源保障。首先,要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为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自愿为企业长期服务。其次,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运营管理战略的实施是为了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企业发展的过程同样是企业成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最后,要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要对员工的表现进行量化的考核,准确评价员工的工作能力,并给予物质奖励,促使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第四,要加强对运营管理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战略控制的方法主要是预算、审计、现场控制等。战略控制过程包括确定评价标准、评价工作绩效、评价信息反馈以及纠偏等几个环节。

5结语

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不仅会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同时还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制定运营管理战略的重要性,也没有实质性的运营管理战略,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大在相关方面的研究力度,为企业制定运营管理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悦.ERP信息管理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J].通讯世界,2013(13):40-41.

[2]田利军,郑晓红.奥凯航空公司财务战略选择分析[J].财会通讯,2015(5):78-80.

篇4

一、商业智能技术简介

商业智能是一门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它以企业内外的信息数据为基础,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创新的管理理念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处理分析后从中提取具有商业价值的精华信息,并向企业的决策层提供经营决策,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商业智能涉及到企业的管理战略、管理思想和技术体系等多个方面,它的实现对促进信息知识化再到利润化,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业智能包含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以及联机分析处理技术等现代化数据分析方法。应用商业智能技术,能够对企业业务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分析,从而完成准确的预测和辅助分析。同时,商业智能技术能够对企业的各个部门的绩效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各项绩效都进行跟踪,从而分析出不同部门的执行力和成本,并完成业务的调整优化。

二、矿山运营计划商业智能模型简介

第一,销售计划模型。矿山运营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运营的销售计划,这是制定矿山生产运营计划的主要内容,而且非常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根据以下步骤对矿山企业的销售计划进行编制:分析处理数据仓库内的企业销售数据,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预测企业的年度计划销售量。然后应用最小方差法对当期生产规划量和销售预测量的组合权重进行确定,从而获得企业的销售计划量。最后还可以根据企业利润方程以及CVP分析法对企业的销售计划量进行合理性检验。

第二,生产计划模型。销售计划是生产计划中生产产品数量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选矿计划与采矿计划两个方面。销售计划会对选矿计划的编制产生直接影响,而选矿计划又会进一步影响采矿计划的编制,所以在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中要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生产计划模型又包括选矿计划和采矿计划模型两种。

第三,采购计划模型。矿山采购计划主要是采购部门进行采购的参考依据。因为企业产品为自然资源,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物料是非产品材料,但是这些辅助材料仍然属于产品的成本。编制矿山采购计划的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 是当期的物料采购量, 是生产单位产品后第n种物料消耗量, 是第n种物料库存量。

编制矿山企业采购计划主要按照如下步骤:

首先,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仓库内的生产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得生产单位产品时各物料消耗量。其次,根据生产计划中本期计划生产量以及单位产品各物料消耗量,对本期生产所需各物料总数量进行确定。最后,根据各物料库存量对本期采购计划量进行确定。

第四,运营绩效评估模型。绩效评估对于商业智能的理论框架十分重要,它是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各项运营绩效参数进行跟踪的关键步骤。本文中的企业运营绩效评价模型能够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决策方案和信息流通速度进行评估,通过对现有系统的运营能力进行分析,能够及时的发现纠正企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提出对业务流程进行调整、优化的合理方案,保证了企业运营单位的激励政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运营绩效评估模型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首先,运营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矿山企业的运营绩效考核主要包括销售、生产、采购和财务四个方面,并通过模糊数学中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确定。在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相关行业专家、矿山决策人员以及绩效评价部门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来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

对不同指标对评价目标的贡献度进行模糊评判:设矿山企业的运营绩效评价评价集和因素集为 和 ,

同时设: 。

上式表示在每个因素中还包含3项因素,这是行业专家、矿山决策人员和绩效评价部门人员对该因素对评价目标贡献度进行的不同方面的评价,从此可以的大评判矩阵 。又设3类评价人员对评价目标贡献度的权重分配为:

这样就可以得到该指标对评价目标的贡献度集合:

最后通过比较就可以得到指标对评价目标的不同贡献程度。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层次分析法就是按照顺序对不同层次的因素分别进行分析。首先对低层次因素子集的 个指标进行分析,并将其上一层次的元素 作为评价准则,即在准则 下按照该层次不同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相应的权重值。同时根据在模糊评价中确定的贡献度,使用两两比较法进行度量,从而建立一个成对比较矩阵, 这就将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量化。对矩阵标准化以后,就得到了各个元素的相对权重值。最后,根据排序权重从上到下进行排序,从而得到相对于总目标的不同指标的权重优先顺序。

其次,指标权重修正。得到了冶金矿山企业运营绩效评价指标的权值以后,就能够将指标作为参考寻找改进目标的基准。本文将企业外部基准作为参考,并根据行业相关数据,应用基于DEA的基准管理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评价标杆和需要改进的基准目标进行了准确的确定。

在标杆处理结果中,我们把出现频数最多的单元作为标杆企业。并根据标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值的特征,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最终获得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程度相对较高的指标。对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修正优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运营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修正运营计划提供依据。

三、商业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

商业智能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对企业运营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初步处理等操作,并将其存储到数据仓库中,从而构造出商业智能运营计划管理系统的元数据。然后,基于这部分数据,商业智能管理系统就可以根据实际管理的需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联机分析技术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运营决策计划。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 商业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

篇5

关键词:品牌运营;品牌运营审计;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

谁拥有品牌,谁就能获得市场;谁能拥有市场,谁就能发展壮大。著名的营销专家PhilipKotler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1]琼斯教授认为:“品牌包含一个提供功能性利益的产品,再加上一些足以使消费者掏钱购买的价值感。”[2]1显然,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已经接受了“品牌”这个充满诱惑的概念,企业的关键是进行品牌运营。

一、品牌运营的三大要素

1品牌运营的企业要素

按照国际品牌的运营要求,强调企业的品牌运营必须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这是品牌运营中的企业要素,也是品牌运营的根基。表现为品牌的技术水平、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等三个方面。这是品牌的核心性基础,更是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石。

2品牌运营的市场要素

按照国际品牌的运营要求,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应建立起符合国际目标市场规则要求的价值链,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信任,并使顾客对品牌产生一种亲和力。因此,企业品牌运营的价值链、信誉程度及亲和力是品牌运营中的三大市场要素,也是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

3品牌运营的管理要素

在企业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系列运营中,市场主要考察企业的行为速率、渠道展示和环境支持。这是品牌运营中的三大管理要素。

二、我国企业在品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全球范围内的产品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进步推动产品快速更新换代,企业之间在产品工艺和技术上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品牌运营的竞争。从目前情况来看,品牌运营是我国企业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品牌意识不强、品牌运营的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而且不少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品牌运营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关注的主要方面仍局限在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和销售市场,企业的策划部门仅局限于对外联系广告、和大客户进行沟通、公关等事务性管理。即使是那些已意识到并尝试开展品牌运营管理的企业,他们的品牌运营程序、方法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仅有少部分大中型企业把品牌运营作为企业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大多数企业没有完整的品牌运营计划,在制定或改变企业战略等重大决策时,常常忽视品牌运营的制约因素和重要影响。另外,大部分企业也很少开展品牌资源的开发效益分析,更谈不上建立完善的评估品牌运营管理效益的指标体系。如何改善品牌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品牌资源的使用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已成为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品牌运营审计的开展对于促进企业提高品牌运营活动的绩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企业管理者的充分重视。对企业品牌运营进行审计,可以更好地评价企业品牌运营管理的绩效,更好地理解品牌运营与企业目标、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并且也可为企业进一步制定适当的经营战略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品牌运营审计的职能

所谓品牌运营审计,就是通过调查、分析和比较来评价企业品牌运营的有效性、合理性。品牌运营审计的有效开展,可以评价企业品牌运营活动已经取得的业绩状态,使管理者知道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从而提高企业品牌运营的工作效率,保证品牌运营计划的所有部分能良性运作,促进品牌资源潜力的最大发挥。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品牌运营管理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2)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品牌运营的会计核算进行监督与评价;

(3)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品牌运营的有效性、合理性进行评价;

(4)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当前品牌运营所必须的环境和要素进行评估;

(5)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管理者的品牌运营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四、品牌运营审计的内容

1品牌运营的内部控制审计。品牌运营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查和评价与品牌运营管理有关的内部控制的适当性与有效性。即检查和评价此类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适当,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品牌运营部门执行。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确定重点审计范围并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品牌运营的管理。

2品牌运营的实质性审计。按照国际品牌的运营要求,强调企业的品牌运营必须拥有三大要素,即企业要素、市场要素和管理要素。笔者认为通过对三大要素的审查,可以评价企业品牌运营的有效性和适当性。

具体包括:(1)对品牌运营的企业要素进行审查。即对品牌的技术水平、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等进行审查,包括对企业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水平、新产品的开发、自主工艺开发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工艺创新能力、企业售后服务及用户关系等进行审查。(2)对品牌运营的市场要素进行审查,即对品牌运营的价值链、信誉程度及亲和力进行审查,包括对品牌运营的作业链和价值链进行诊断,进一步揭示企业作业链与价值链中的不良环节,为作业再造提供依据和指标;对社会公众对品牌的信任程度和对品牌的倾向性与接纳的可能性进行审查;对顾客对品牌信息的接近速度、接近距离、顾客对品牌的亲和关系的建立等进行审查。(3)对品牌运营的管理要素进行审查,即对企业的行为速率、渠道展示和环境支持进行审查,包括对企业的行为速率进行审查;对销售渠道的管理与控制、企业市场营销力量与水平进行调查;对企业内部合作性文化与凝聚力、企业公关有效性进行审查等。

3品牌运营的绩效审计。品牌运营的绩效主要是指品牌运营活动对于企业实现目标的贡献份额与品牌运营活动本身所消耗资源之间的比率。品牌运营的绩效审计可以通过测算运营成本并将其与标准成本比较、对品牌运营活动的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等方法,评价企业品牌运营活动已取得的业绩,发现品牌运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对品牌运营活动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提出审计意见或管理建议书,主要包括利润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审查和盈利能力审查、销售收入绩效审查、销售费用绩效审查,实施与计划的比较分析、推销活动绩效的审查,顾客满意程度的评核分析等。

4品牌运营管理者的责任审计。品牌运营的管理和开发是企业管理者的一项基本职责。品牌运营的管理责任应作为考核企业管理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我国目前对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考评,主要还是从企业资产经济责任、安全生产责任等角度进行考核,这导致企业管理者对品牌运营管理对企业的长远战略意义缺乏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开展品牌运营管理者的责任审计,实际上是要求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对实物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也应当对企业品牌资源的保值增值负责。审计的主要内容有:企业负责人任期内的品牌资源的增减变动情况;任期内品牌资源有关增长指标的完成情况;品牌资源的利用情况等。

五、品牌运营审计的程序

由于企业品牌运营受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而某些决策往往又带有主观性,为了经济、有效和高效率地开展审计工作,品牌运营审计一般按下列程序分成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在审计立项后,成立由审计人员和品牌运营管理专业人员组成的审计组,了解品牌的运营过程、运营的环境,掌握品牌运营活动的背景资料和其他资料,并据以决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其主要工作是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熟悉品牌运营的基本情况,从而制定审计计划。

2实施阶段。在初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审计计划,针对审计重点,具体实施审计程序和方法。第一步,描述并测试品牌运营的内部控制,包括审查企业是否实行了必要的职责分工,是否有健全的品牌运营记录资料,观察记录和品牌运营活动的实际情况,测试品牌运营成本的计算基础等。第二步,评价品牌运营控制系统的适当性与有效性,即检查和评价此类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适当,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相关人员有效的执行。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对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缺陷做出总括评价,明确提出其造成的损失和潜在的危险,并据以对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事先估计的审计风险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确定重点审计的范围。然后,按照经过调整的审计工作方案安排审计力量,进行实质性的审计工作,收集充分且适当的证据并加以分析。最后,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对企业品牌运营活动的管理现状作一个综合评价。通过这种专项性审计,可以较深入地剖析企业的品牌运营活动,对于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以加强企业对品牌运营活动的重要性认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3审计终结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工作就是出具审计报告。由于品牌运营审计是一种建设性审计,其结论与决定的约束力不强,执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意愿。因此,一方面,企业品牌运营审计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仍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标题、收件人、范围段(说明审计的范围、内容和方法)、说明段(包括被审事项的基本情况、不足之处或存在的问题)、意见段(指出改进的建议或意见)、报告人、审计时间等。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必须对审计项目进行复查,即在审计结束一段时间后,再检查其是否按审计建议采取了改进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与审计人员的预期进行比较,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对审计结论中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的落实情况,促使其贯彻落实。

篇6

摘要: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是造成企业非效率投资存在和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将在对于企业负债融资以及过度投资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基础上,通过实例论证,对于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突破提升。

关键词 :企业;负债融资;过度投资;非效率投资;决策行为;关系;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以及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导致企业的投资行为以及数量规模等也呈现出不断增加扩大的变化趋势,对于企业的运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导致企业投资建设中“投资过热”现象发生,不仅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影响企业运营发展中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建设发展与进步提升。尤其是企业运营发展的现金盈余比较充足的情况,企业管理阶层的过度投资冲动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更加明显,对于企业产生的不利作用和影响也就更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根据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显示,企业在负债运营状态下,对于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发展中的非效率投资现象发生率,成为企业运营发展中研究和关注重点。下文将在对于企业负债融资以及过度投资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基础上,通过实例论证,对于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突破提升。

一、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

1.企业过度投资理论分析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其投资行为与企业经营发展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还与企业的融资情况以及经营风险、经营发展的绩效等因素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企业的投资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获取未来时期内更多的现金流的一种资金支出行为,它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结合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投资情况,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行为都能够为企业运营发展带来积极作用,企业的各种投资行为中还存在一种非效率投资行为,主要表现为企业投资过度或者是投资不足两种情况,它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就有着不利的作用和影响,是企业运营发展中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企业过度投资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70 年代中期提出的,认为企业运营发展中投资净现值为零并且减少企业价值的项目就是过度投资,随之国内外的研究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特点,对于企业过度投资进行不同的研究分析。比如,有学者认为企业的过度投资是企业将拥有大量现金流的资金投资在NPV<0 的项目中的一种投资行为,还有一部分国内学者认为企业的过度投资是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将资金投入到陌生领域中或者是将资金投入在和企业主营业务无关的领域中的一种投资行为等,出现了各种关于企业过度投资的理论研究。此外,在对于企业过度投资的度量中,国内外研究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认为对于企业过度投资的度量主要是通过对于企业非效率投资性质类型的识别,在将企业投资行为定性化基础上,以投资现金流敏感检验实现企业投资行为的度量,或者是通过对于企业非效率投资性质与程度的衡量,直接进行企业非效率投资数值的估算,在实现企业非效率投资量化的基础上,对于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行量化,实际上就是通过预期投资模型实现的过度投资度量方式。

此外,结合企业经营发展中过度投资的实际情况,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企业法人以及管理层之间的成本出现冲突是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它主要是企业运营发展中法人以及管理层之间利益的矛盾性;其次,企业法人与企业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再次,企业运营发展中信息的不对称也会造成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产生,它主要是指企业委托人和人之间所获取的信息之间存在不对称性;最后,融资约束理论也是造成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融资约束理论认为企业投资过程中的融资主要以内部融资为主,而企业内部融资不会受到市场监督,因此容易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发生,同时内部融资能够减少企业现金股利的支出,有利于增加企业自由现金流,因此也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产生。

2.自由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是指企业在满足内部所有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后的剩余现金流量。企业运营发展中,法人与管理阶层的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企业运营发展中产生巨大现金流的情况下,管理者容易从自身利益出发将资金用于再投资以扩大企业的经营生产规模,因此,就会造成企业过度投资情况发生,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影响企业生产运营价值的扩大提升。

结合目前对于企业自有现金流量的研究,进行其度量实现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在将自由现金流量定义成企业可分配的现金流量情况下,通过企业折旧前的营业性利润与企业税收总额、长短期负债利息总额、企业优先股股利以及企业普通股股利之间的差值,实现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度量计算;或者是通过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企业资本支出的差值,再加上企业资本支出和其他支出中的随意支出,以实现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度量计算;再次,在进行企业自由现金流流量的度量中,在满足企业的预期投资支出和维持性资产投资支出后的剩余部分就是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也就是说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是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在减去企业维持性投资与适度投资所需现金后的剩余现金部分。

3.企业负债融资理论研究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企业的负债融资主要是指企业通过银行或者是非银行机构进行贷款或者是发行债券等方式,实现企业资金的融入,以满足企业日常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一种行为。一般情况下,企业负债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或者是企业债券、租赁融资、商业信用等债务形式进行企业融资,它是企业融资生产与经营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企业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积极的约束作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企业负债运营本身的性质作用和影响,对于企业的融资行为具有强制性约束作用,在企业不能够按时进行本金偿还的情况下,负债运营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破产风险,因此,就会对于企业的管理者以及企业法人造成一定的制约作用,进而对于企业的投资行为也会起到一定的监督和约束,避免企业过度投资的发生。另一方面,企业在负债运营状态下,对于企业法人以及管理阶层的成本也会造成相应的减少,因此,在企业管理阶层进行过度投资时,企业负债本金以及利息的支付能够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进而对于管理阶层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行约束,避免企业过度投资发生。

二、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分析

1.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关系研究的条件设计

在进行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关系研究中,其研究设计主要包含研究条件的设定以及计算方法与计算模型的建立,然后通过选择样本进行实例计算与验证后,就可以对其关系进行验证确定。

首先,在进行研究条件设计中,结合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中涉及因素与相互关系,需要进行企业自由现金流和过度投资之间以及企业负债和过度投资行为之间、企业负债期限结构与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变化进行设定,以便于研究开展和分析实施。结合我国企业运营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运营生产中的过度投资最为明显,因此,以我国的民营公司为例,首先,在进行企业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之间关系变化的设定中,假设我国民营公司中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并且其过度投资的程度是随着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增加而呈现严重趋势;其次,在进行企业负债情况与过度投资行为之间关系变化的设定中,假设负债运营对于我国民营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最后,在进行企业负债期限结构与过度投资行为之间关系变化的设定中,假设企业短期负债以及长期负债对于企业过度投资的约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短期负债对于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加突出。

2.变量的计算度量

在上述假设条件中主要存在有对于企业过度投资以及自由现金流量两个变量的计算度量。其中,在进行企业过度投资的度量中结合上述两种企业过度投资度量方式,其度量计算公式如下(1)所示。在下列计算公式(1)中,IT表示的是其企业的总投资,它是由企业的维持性投资IM以及企业新增项目投资IN 两部分组成,而企业的新增项目投资又是由企业的适度投资和非效率投资两部分组成,其中,IS表示的是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部分。

IT=IM+IN

IN=Ia+Ig (1)

在进行企业过度投资度量中,通过上述公式(1)对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部分进行计算,其结果大于0 时则说明企业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而计算结果小于0 则表示企业的投资不足,因此,进行企业过度投资的度量计算,关键是对于企业的适度投资IO进行确定,如下公式(2)所示,即为企业适度投资的函数计算公式。在该公式中,Vgo,t-1是由企业前一年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以及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托宾Q值、市净率通过因子分析构造企业成长得分函数,根据下列公式(2)即可求出企业的适度投资结果,最终实现企业过度投资的量化计算。

Ia=α+βVgo,t-1+ε (2)

其次,在进行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度量计算中,可以通过下列公式(3)进行计算度量,在下列公式中,IM 表示的是企业的维持性投资支出,IO 表示的是企业的最优投资,而Ocf表示的是企业当年经营现金净流量。

Fcf=Ocf-IM-Ia (3)

3.研究模型的设计建立

根据上文中对于企业负债经营和过度投资研究条件的设计以及相关理论计算的分析,在实现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关系的分析研究中,还需要建立以下模型,以进行研究分析。

Iεi,j=α+β1Fcfij+β2Sizei,j-1+β3Ggri,i-1+β4Year+ε (a)

Iεi,j=α+β1Fcfij+β2D*Fcfi,j+β3Sizei,j-1+β4Ggri,i-1+β5Year+ε (b)

Iεi,j=α+β1Fcfij+β2Dri,j+β3Sizei,j-1+β4Ggri,i-1+β5Year+ε(c)

Iεi,j=α+β1Fcfij+β2SDri,j-1+β3LDri,i-1+β4Sizei,i-1+β5Sizei , i-1+β6Year+ε(d) (4)

在上述模型公式中,其中公式(a)和公式(b)能够进行企业自由现金流和过度投资相关性的计算验证,而公式(c)能够从企业负债运营情况对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约束作用进行计算验证,公式(d)则能够从企业的负债期限结构上对于企业短期负债或者是长期负债的过度投资作用影响验证分析。在上述的研究分析模型计算公式中,ISi,t表示所选取样本企业的过度投资情况,也就是i企业t年的过度投资数额,而Fcfi,t以及D*Fcfi,t: Fcfi,t则表示i企业t年的自由现金流量,其中,D 是一个虚拟变量,在Fcf大于0 的情况下,D为1,此外,D为0。在上述建立的模型计算公式中,Dri,t 以及SDri,t、LDri,t 分别表示i企业t年的资产负债率以及短期、长期负债率。

4.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关系的验证分析结合上述所建立的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关系的研究分析模型,在进行实际计算与验证分析中,可以通过选取相应的样本模型,结合样本数据通过上述模型公式,实现其关系的计算验证。

本文选取某一时期我国某地区的民营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分析样本,从便于计算验证角度出发,在各种因素条件的分析假设下,最终确定4 家民营公司的样本观测值,应用EXCEL和spss软件对于获取样本以及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利用上述计算公式与分析模型,对于选取样本的自由现金流和过度投资变量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得出如下表1 所示的样本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相关变量统计表。

在完成对于样本企业的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主变量计算统计后,根据上述所建立的模型公式(4)对于模型企业的过度投资和企业自由现金流、企业过度投资与负债融资之间的假定关系进行回归验证。经验证分析可得,我国某一时期某地区的民营公司自由现金流和企业过度投资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也就是随着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增加过度投资行为越严重,而企业的负债融资能够对于企业过度投资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短期负债对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突出。

三、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关系研究分析的建议

根据上述对于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关系的验证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负债运营能够对于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和约束作用,因此,在我国的企业运营管理中,应注意通过对于我国企业债权市场的有效完善,在企业的运营发展中充分发挥负债运营的约束作用,以促进企业的运营发展与管理进步。但是,在通过对于企业负债运营约束作用的发挥应用中,还应注意结合上述对于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关系的分析研究,通过适当的提升企业负债比例中的长期负债比例,同时通过对于企业负债运营法律体系的完善,建立相关的企业债务偿还保障制度,积极发展企业运营发展中的债券市场等方法措施,在企业运营发展中充分发挥负债运营的作用机制,对于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约束抑制,以促进企业投资的合理化,推动企业健康、持续的运营发展。其中,进行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拓宽企业负债融资的渠道,进而推动我国企业负债融资结构的协调发展,减少对于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同时还有利于企业负债融资约束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企业投资行为的管理约束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

四、结束语

总之,进行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在企业运营发展中对于两者关系进行正确把握理解,并应用到企业投资约束与管理中,促进企业的健康以及持续运营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星,彭程.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决策:破产风险视角的互动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1).

[2]朱磊,潘爱玲.负债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2).

篇7

关键词:品牌运营;品牌运营审计;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

谁拥有品牌,谁就能获得市场;谁能拥有市场,谁就能壮大。著名的营销专家PhilipKot ler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1]琼斯教授认为:“品牌包含一个提供功能性利益的产品,再加上一些足以使消费者掏钱购买的价值感。”[2]1显然,在市场中人们已经接受了“品牌”这个充满诱惑的概念,企业的关键是进行品牌运营。

一、品牌运营的三大要素

1 品牌运营的企业要素

按照国际品牌的运营要求,强调企业的品牌运营必须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这是品牌运营中的企业要素,也是品牌运营的根基。表现为品牌的技术水平、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等三个方面。这是品牌的核心性基础,更是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石。

2 品牌运营的市场要素

按照国际品牌的运营要求,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应建立起符合国际目标市场规则要求的价值链,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信任,并使顾客对品牌产生一种亲和力。因此,企业品牌运营的价值链、信誉程度及亲和力是品牌运营中的三大市场要素,也是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

3 品牌运营的管理要素

在企业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系列运营中,市场主要考察企业的行为速率、渠道展示和环境支持。这是品牌运营中的三大管理要素。

二、我国企业在品牌运营中存在的

,我国企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全球范围内的产品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进步推动产品快速更新换代,企业之间在产品工艺和技术上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品牌运营的竞争。从目前情况来看,品牌运营是我国企业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品牌意识不强、品牌运营的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而且不少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品牌运营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关注的主要方面仍局限在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和销售市场,企业的策划部门仅局限于对外联系广告、和大客户进行沟通、公关等事务性管理。即使是那些已意识到并尝试开展品牌运营管理的企业, 他们的品牌运营程序、方法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仅有少部分大中型企业把品牌运营作为企业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大多数企业没有完整的品牌运营计划,在制定或改变企业战略等重大决策时,常常忽视品牌运营的制约因素和重要。另外,大部分企业也很少开展品牌资源的开发效益,更谈不上建立完善的评估品牌运营管理效益的指标体系。如何改善品牌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品牌资源的使用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已成为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品牌运营审计的开展对于促进企业提高品牌运营活动的绩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企业管理者的充分重视。对企业品牌运营进行审计,可以更好地评价企业品牌运营管理的绩效,更好地理解品牌运营与企业目标、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并且也可为企业进一步制定适当的经营战略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品牌运营审计的职能

所谓品牌运营审计,就是通过调查、分析和比较来评价企业品牌运营的有效性、合理性。品牌运营审计的有效开展,可以评价企业品牌运营活动已经取得的业绩状态,使管理者知道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从而提高企业品牌运营的工作效率,保证品牌运营计划的所有部分能良性运作,促进品牌资源潜力的最大发挥。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品牌运营管理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2)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品牌运营的核算进行监督与评价;

(3)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品牌运营的有效性、合理性进行评价;

(4)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当前品牌运营所必须的环境和要素进行评估;

(5)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管理者的品牌运营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四、品牌运营审计的内容

1 品牌运营的内部控制审计。品牌运营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查和评价与品牌运营管理有关的内部控制的适当性与有效性。即检查和评价此类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适当,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品牌运营部门执行。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确定重点审计范围并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品牌运营的管理。

2 品牌运营的实质性审计。按照国际品牌的运营要求,强调企业的品牌运营必须拥有三大要素,即企业要素、市场要素和管理要素。笔者认为通过对三大要素的审查,可以评价企业品牌运营的有效性和适当性。

具体包括:(1)对品牌运营的要素进行审查。即对品牌的技术水平、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等进行审查,包括对企业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水平、新产品的开发、自主工艺开发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工艺创新能力、企业售后服务及用户关系等进行审查。(2)对品牌运营的市场要素进行审查,即对品牌运营的价值链、信誉程度及亲和力进行审查,包括对品牌运营的作业链和价值链进行诊断,进一步揭示企业作业链与价值链中的不良环节,为作业再造提供依据和指标;对公众对品牌的信任程度和对品牌的倾向性与接纳的可能性进行审查;对顾客对品牌信息的接近速度、接近距离、顾客对品牌的亲和关系的建立等进行审查。(3)对品牌运营的管理要素进行审查,即对企业的行为速率、渠道展示和环境支持进行审查,包括对企业的行为速率进行审查;对销售渠道的管理与控制、企业市场营销力量与水平进行调查;对企业内部合作性文化与凝聚力、企业公关有效性进行审查等。

3 品牌运营的绩效审计。品牌运营的绩效主要是指品牌运营活动对于企业实现目标的贡献份额与品牌运营活动本身所消耗资源之间的比率。品牌运营的绩效审计可以通过测算运营成本并将其与标准成本比较、对品牌运营活动的成本与效益进行等,评价企业品牌运营活动已取得的业绩,发现品牌运营活动中存在的及其对效益产生的,对品牌运营活动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提出审计意见或管理建议书,主要包括利润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审查和盈利能力审查、销售收入绩效审查、销售费用绩效审查,实施与计划的比较分析、推销活动绩效的审查,顾客满意程度的评核分析等。

4 品牌运营管理者的责任审计。品牌运营的管理和开发是企业管理者的一项基本职责。品牌运营的管理责任应作为考核企业管理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我国对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考评,主要还是从企业资产经济责任、安全生产责任等角度进行考核,这导致企业管理者对品牌运营管理对企业的长远战略意义缺乏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开展品牌运营管理者的责任审计,实际上是要求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对实物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也应当对企业品牌资源的保值增值负责。审计的主要有:企业负责人任期内的品牌资源的增减变动情况;任期内品牌资源有关增长指标的完成情况;品牌资源的利用情况等。

五、品牌运营审计的程序

由于企业品牌运营受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而某些决策往往又带有主观性,为了经济、有效和高效率地开展审计工作,品牌运营审计一般按下列程序分成三个阶段。

1 准备阶段。在审计立项后,成立由审计人员和品牌运营管理专业人员组成的审计组,了解品牌的运营过程、运营的环境,掌握品牌运营活动的背景资料和其他资料,并据以决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其主要工作是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熟悉品牌运营的基本情况,从而制定审计计划。

2 实施阶段。在初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审计计划,针对审计重点,具体实施审计程序和方法。第一步,描述并测试品牌运营的内部控制,包括审查企业是否实行了必要的职责分工,是否有健全的品牌运营记录资料,观察记录和品牌运营活动的实际情况,测试品牌运营成本的基础等。第二步,评价品牌运营控制系统的适当性与有效性,即检查和评价此类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适当,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相关人员有效的执行。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对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缺陷做出总括评价,明确提出其造成的损失和潜在的危险,并据以对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事先估计的审计风险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确定重点审计的范围。然后,按照经过调整的审计工作方案安排审计力量,进行实质性的审计工作,收集充分且适当的证据并加以分析。最后,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对企业品牌运营活动的管理现状作一个综合评价。通过这种专项性审计,可以较深入地剖析企业的品牌运营活动,对于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以加强企业对品牌运营活动的重要性认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3 审计终结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工作就是出具审计报告。由于品牌运营审计是一种建设性审计,其结论与决定的约束力不强,执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意愿。因此,一方面,企业品牌运营审计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仍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标题、收件人、范围段(说明审计的范围、内容和方法)、说明段(包括被审事项的基本情况、不足之处或存在的问题)、意见段(指出改进的建议或意见)、报告人、审计时间等。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必须对审计项目进行复查,即在审计结束一段时间后,再检查其是否按审计建议采取了改进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与审计人员的预期进行比较,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对审计结论中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的落实情况,促使其贯彻落实。

六、品牌运营审计的基本方法

品牌运营审计中一般可以采用审阅法、核对法、查询法、分析法、计算法、任意抽样法、判断抽样法、随机抽样法以及因素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均衡率计算法等统计和数学方法来进行。

篇8

因此,要实现一体化的客户服务运营,就需要参与客户服务的各执行渠道和业务部门都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客户服务的相关任务进行有效协同,从而加快响应速度、提升服务质量。

如何实现一体化客户服务运营

所谓一体化客户服务运营就是企业组织内部为了能够更好地响应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感知而在企业内部围绕客户服务活动构造出“响应快速,协同有力”的运营体系,从而打破企业间各个业务和部门职能的差异,使其能够更好地协同、合作,加快对于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全面提升企业的客户服务质量。

要实现企业组织针对客户服务的一体化运营,就需要参与客户服务的各个部门包括一线服务部门、后续服务提供部门都能够有效协同起来。所谓“协同”,从字面意思来看,“协同”是指协助并且同步,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协同的层次和深度也会影响到协同的效率和效果。我们进行一体化的运营就是要使得各个部门能够按照客服运营的要求有效地进行相关工作,所有的工作节奏都能适应客户服务本身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各个部门都能及时共享到客户服务相关的信息、清晰各自的任务目标,以使得现有的服务活动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开展。

从目前企业自身发展和客户服务的情况来看,企业间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入,客户服务内容个性化程度不断增强,给客户服务协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协同运营不单单是要解决企业在客户服务一个方面问题的协同,它是要将整个企业对于客户服务的关键业务从其产生直到结束的各个阶段以及参与部门都充分地协作起来。此外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职能和业务流程都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客户运营的一体化改造,涉及到企业整个层面的全盘改造,对于企业来说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故此协同运营就其发展而言应在不过多涉及到企业现有情况的基础上来全面协同企业关键业务的整个流程,使企业能够“变动小、收益大”。

1、一体化客户服务运营体系整体思路

要实现一体化的客户服务运营体系,就需要从企业客户服务的实际工作和要求出发,通过对业务的全面梳理、对业务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全面整合其现有业务支撑系统,在保持原有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工单的流转打破各个业务及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由“分散的矩阵式支撑”到“集中化网状支撑”的转变,使公司各级人员以“业务监控、问题分析、协同执行和总结优改”的业务流程为依据,全方位、全过程地支撑企业组织的各项客户服务工作,其整体思路如图1所示。

为了能及时对客户的各种需要作出响应,一体化的客户服务运营需要能够及时获取到客户服务涉及的相关数据信息并运用一系列的分析手段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诊断分析,然后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有效协作进行需求响应,从而快速、准确地实现一体化的客户服务运营体系,其整体运营体系如图2所示。

在一体化客户服务运营体系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工作实现运营体系的顺利运作:(1) 通过对客服生产系统相关信息的及时采集、存储和分析使得各级人员能够迅速了解客户情况;(2)将客户服务指标及业务流程进行流程固化和业务建模,形成定位精准、自动流转的运营管理体系;(3) 打通一系列生产系统的接口,对一线生产系统进行良好的信息支撑,从而有力保障生产系统的客户服务工作。其核心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相关数据以及如何实现业务流程的快速流转,下面我们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2、客户服务大数据的价值体现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数据都得以展现其价值,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对于客户服务而言,客户服务涉及企业服务的众多客户,加之为其提供服务的企业组织内部众多部门,客户服务将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能够对于这些数据采集、存储并加以深入分析利用将是进行及时、有效的客户服务的关键。

对于客户服务涉及的大数据,我们参照大数据的4V价值体系进行数据的处理并结合客户服务运营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一体化客户服务运营的5V数据价值体系,以期能够充分挖掘客户服务涉及到的数据价值,为一体化客户服务运营管理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撑。

在整个客户服务大数据价值体系中首先采集全量数据,不断扩充数据容量(做大Volume),然后通告分析聚类,实现对于数据的分类存储(做好Variety),接着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并运用可视化的展示(挖掘Value,Visualization展示)来实现数据价值的及时分享(Velocity响应),使得企业组织能够对客户服务的需求和市场动态及时获悉、深入根源和整体的快速响应,从而实现客户服务的大数据价值(如图3)。

3、以目标驱动,促进部门协作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客户服务质量的要求往往只是客服中心的职责和目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服务质量的好不单单是客服中心一个部门努力的结果,更多情况下也需要其他部门的有效配合。要使得其他部门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客户服务的业务中去,使其能够更快响应各种动态,就需要为其设置目标,通过对目标的不断监控使得各部门能够自觉地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自动改进,从而为客户服务质量的提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客户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过程中以呼叫中心高绩效运营标准为标杆,首先关注反映客户服务整体运营的重要指标,即KPI指标;然后通过对KPI指标进行KMI关联分析,将反映整体运营指标的KPI指标分解成对于各个业务部门有指导和监督意义的KMI指标;例如我们通过关联分解将30秒感知接通率这个KPI指标分解成完成量和需求量,从而对现有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各项业务引发的话务需求进行监控,有效监控了每个部门的业务运营情况;并在最后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的固化形成自动化的流转机制,最终实现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到最佳实践固化的递进过程(如图4)。

4、闭环运营体系

企业组织在进行客户服务的过程中除了任务的自动流转之外也可以从每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关经验,使得我们能够不断提升客户服务的运营管理水平。

戴明环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已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生产质量控制上,通过计划——执行——监控和分析,不断对企业生产运营进行改进,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质量。在客户服务运营管理中,我们运用戴明环的理念通过对客户服务涉及的重要指标进行监控,一旦出现问题,便运用一系列分析工具对异常指标进行分析,直达问题原因。找到原因之后,我们即可通过协同相关部门来配合工作,排除这个异常。至于这个问题执行的情况好不好,我们则可以通过持续不断的指标监控来进行跟踪,确保问题解决执行活动的效果(如图5)。

一体化客户服务运营助力客户服务

随着一体化客户服务运营体系的建立,使得客户服务中心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市场动态并推动组织内容有效协同进行响应,有效提升了客服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战略价值。通过一体化的运营,使得客服中心实现了基于市场动态需求的资源配置,在服务运营的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效益上得到了显著提升,并基于市场需求进行多渠道的协同营销,充分发挥了一体化的服务营销的效能。

· 服务运营效率提升——话务实时监控调度

通过即时的运营监控,我们实现了对于服务运营情况的全面及时监控,并借助一体化运营的优势充分利用服务资源,提升了服务运营效率。例如按照公司客户服务监控要求,我们建立了5秒周期的监控体系,通过对各中心各话务队列的话务量进行实时监控,对于出现话务量压力较大的队列,首先通过中心内部的应对策略如增派人员、减少主动呼出等来进行话务分流。当中心内部现有资源已经无法应对话务浪涌,则通过跨中心的资源调度来应对话务浪涌。调度完成后,我们将持续对话务量情况进行监控来保证调度的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最后,话务浪涌过去后及时总结经验,以便能够为后续的调度提供参考经验。

话务监控和资源调度除了应对实时的话务浪涌之外,在一些重要的活动期间如大型商贸活动、体育赛事等,也可利用跨中心集中调度的资源优势来顺利保证服务任务的完成。

· 服务质量效益提升——网络投诉主动处理

客服中心作为最为接近客户的部门,能够及时获取客户的感知和客户的声音,通过对客户声音的及时采集和分析并结合一体化运作实现客户声音的快速传感、协同,使得我们可以对我们内部管理的各项问题迅速做出响应,既可以帮助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也可以对企业内部管理不断进行优化,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内容的整体管理水平。例如客户的很多投诉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服务质量问题,客户可能因为网络故障进行大量投诉,我们通过对客户投诉问题的监控分析能够快速了解目前的服务质量情况,深入挖掘自身问题,并通过积极推动相关部门解决,保证了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降低了客户投诉压力。

· 服务营销效能提升——多渠道融合的精准营销

客户的一次购买行为是一个从销售信息获取、产品了解直至最终购买的漫长过程。客户中心通过多渠道的融合和一体化的运作有利于发挥各自渠道的优势,完成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首先,通过快速让大家接受的渠道使得有足够多的人获取这样一些信息,这里可能有企业的微博,企业有即时通讯的工具,通过社会化的媒介与客户进行广泛接触。大家接触这个信息,使一些人对它产生印象,有了解产品信息的进一步需求,通过链接将用户带入到网厅使得他可以了解这个产品,其中一些人可以通过网站便捷地订购。当然,有的人收到短信可能打电话到客服中心进行产品咨询,这时候可以促使他下单,有的人可能说觉得对这个产品不是特别了解,需要再到网站了解一下这个产品的具体功能。这时候再次外呼就是比较精准的外呼,通过更为精准的外呼将大大提升销售的成功率并降低人力成本。例如某客服中心通过运用社会媒体、网厅和外呼的有效协作实现了一周销售848单的MIFI终端记录,占整体销售量的45%,充分体现了多渠道融合的销售能力。

总结及展望

客户服务集中运营管理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指标监控——业务分析——协调调度——优化提升”的闭环运营体系,使得客服中心的一体化运营的理念得以实施,为移动公司客户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篇9

关键词: 数据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熵权;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22?0039?04

0 引 言

随着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支撑信息系统建设逐步深入,运营监测(控)中心支撑信息系统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数据环境。信息数据的大量产生,以及从各种渠道收集获取的不符合系统要求的数据造成了维度不完整、数据取值范围不一致、历史数据缺失、频度不一致和计量单位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对企业的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影响非常严重。

数据作为运营监测(控)中心支撑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对运营监测(控)中心支撑信息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对整个系统有直接的影响。好的数据质量是各种数据分析能够得到有意义结果的基础条件,而质量低劣的数据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进行正确决策的重要因素。

运营监测(控)中心支撑信息系统在公司生产经营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级数据资源已成为公司重要的核心资源,为公司领导及各业务部门及时全面掌握生产经营情况以及科学分析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公司确定将对运营监测(控)中心支撑信息系统数据开展数据质量评价、通报、考核工作。

数据质量评估是为了保障电力企业两级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及时、完整、准确地接入,提升数据质量,为了准确而客观地评价数据质量,有效地指导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工作开展,必须在建立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本文基于当前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研究的成果,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法[1]和层次分析法[2]分别确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的客观指标权重和主观指标权重,然后综合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而建立了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的熵组合权重评价模型。

1 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1 数据质量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作为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模型,需要通过对一组关键性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以此来反应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支撑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水平情况,因此建立科学的公司数据质量水平评价指标是建立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水平评价模型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支撑信息系统数据现状,在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以下原则建构了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全面覆盖、重点突出。数据质量管理工作范围覆盖运监中心所有业务数据,包括各源业务系统线上自动接入的系统数据和各业务部门以线下方式手工录入的各类数据;重点核查系统自动接入数据,并进行数据溯源、分析和数据评价,以逐步提高线上自动接入比例,减少线下手工录入数据,支撑运营监测(控)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2)统一规范、客观高效。制定统一规范的数据质量规则和评价工作流程,并将规则和流程固化到运营监测(控)信息支撑系统中,依托系统对数据质量进行在线监测,客观、真实、即时反映数据质量情况。

(3)循序渐进、持续优化。以运营监测(控)数据需求为基础,根据数据接入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数据质量核查规则,完善和提升评价标准,动态调整评价指标,持续优化评价体系,实现以通报评价促进数据及时、完整、准确接入,逐步提升运营监测(控)数据质量。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中,根据不同评价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性质的评价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反应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的现状和趋势。

(5)实用性与可比性原则: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设计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实用性以及能够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指标要简化以及数据易于获取。

1.2 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指标分析

根据以上原则和数据质量原理,结合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的指标维度包括以下四个维度:

(1)数据接入情况要求数据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入全部接入系统。主要从数据应接入数量、实际接入数量、指标历史数据等方面进行核查。数据接入情况用指标数据自动采集率和指标历史数据接入率两个指标来度量,其定义为:指标数据自动采集率反映指标通过系统接入的自动化程度,是指实际由源业务系统自动接入的指标数据占指标体系中应接指标总数的比例;指标历史数据接入率反映历史数据接入情况的指标,指历史数据在规定的时间和频度周期内接入系统,由月指标历史数据接入率、周指标历史数据接入率、日指标历史数据接入率等构成。

(2)数据质量及时性规则要求数据在规定的时间和频度周期内接入系统。主要从各源业务系统数据接入及时性及各省(市)公司数据上报及时性等方面进行核查。数据质量及时性用指标数据接入及时率来度量,其定义为:指标数据接入及时率反映数据接入及时情况的指标,指数据在规定的时间和频度周期内接入系统的比例,由月指标数据及时率、周指标数据及时率、日指标数据及时率等构成。

(3)数据质量完整性规则要求数据记录内容完整。主要从数据业务维度组合完整、单位维度完整、指标值完整等方面进行核查。数据质量完整性用指标数据完整率来度量,其定义为:指标数据完整率反映数据接入完整情况的指标,指数据记录内容完整,包括数据业务维度组合完整、单位维度完整,指标值完整等,由月指标数据完整率、周指标数据完整率、日指标数据完整率等构成。

(4)数据质量准确性规则要求数据符合各业务规则和业务实际。主要从数据间业务逻辑准确和数据内各种维度、频度、字段之间业务逻辑准确,以及数据值、精度属性准确等方面进行核查。数据质量准确性用指标数据准确率来度量,其定义为:指标数据准确率反映接入数据准确情况的指标,指数据符合各业务规则和业务实际,包括各种数据间业务逻辑准确和数据内各种维度、频度、字段之间业务逻辑准确,以及数据值、数据精度等属性准确,由月指标数据准确率、周指标数据准确率、日指标数据准确率等构成。

本文依据上述原则和文献[3?5]的研究成果以及结合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实际情况,确定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 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模型

2.1 层次分析法及应用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匹茨堡大学教授T.L.S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将决策者的决策思维过程与经验判断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层次分析法在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综合评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6]。采用层次分析法将目标问题分层逐步分解细化,将专家经验知识引入不同的层次中。问题分解的最低层元素是可以明确获取和度量的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的各个单项指标,以相对标度作为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度量的测度,从而回避了绝对量求解的困难。

2.2 熵权法及应用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对专家经验水平要求很高,评价结果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而信息熵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信息熵是用来度量随机变量不确定程度,可以用来解决信息量的度量问题,即对不确定性的了解所需的信息量,可以被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多少来表示。如果某评价指标的熵越小,说明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就越大,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权重就越高[1]。应用熵权法[7?13]可以尽可能消除人为因素对应用层次分析时计算各指标权重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为实际。熵权计算方法如下:

设有[m]个待评对象,[n]个评价指标,则原始数据矩阵为:

2.3 组合评价模型

基于直接计算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的困难及采用层次分析法的不足,本文采用组合权重法对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进行度量,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识别,确定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xi],建立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步骤2:应用层次分析法获得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Wj],[j=1,2,…,n]。

步骤3:根据式(1)~式(3)应用熵权法计算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wj,][j=1,2,…,n]。

步骤4:计算综合权重

[ω=W1w1j=1nWjwj,W2w2j=1nWjwj,…,Wnwnj=1nWjwj=(ω1,ω2,…,ωn) s.t. j=1nωj=1; ωj>0] (4)

步骤5:计算评价结果。利用式(4)可得第[i]个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Ai]:

[Ai=j=1nωjX*×100i=1,2,…,m;j=1,2,…,n] (5)

式中:[ωj]为综合权重;[X*=(xi1,xi1,…,xin)]为预处理后的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度量值。

3 算例分析

以电力企业8家下属单位运营监测(控)中心基本信息为依据,根据本文所建立的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这8家单位进行综合数据质量评价。

(1)获取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数据。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支撑信息系统,部分指标数据通过人工线下收集,经过预处理后的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度量值见表1。

(2)对图1所示的5个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向量为:

该评价结果和公司下属8家单位的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从而证明了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4 结 语

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起来建立了电力企业公司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取长补短,使构成的模型具有两者的优点。应用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支撑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适用有效,能够较全面反映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质量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文军.基于熵权法的航空公司绩效评价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9(22):6939?6941.

[2] 张永艳.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39?241.

[3] 黄武锋,郑华.面向企业信息化的数据质量评估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21(1):186?188.

[4] 王继民,赵运革,徐波.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在水利普查中的应用[J].水利发展研究,2012(7):11?14.

[5] 杨青云,赵培英,杨冬青,等.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9):13?15.

[6] 高起蛟,严凤斌,池斌,等.层次分析法(AHP)在数据质量评估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11(3):168?170.

[7] 冯义,李洪东,田廓,等.基于熵权和层次分析法的电力客户风险评估及其规避[J].继电器,2007,35(24):67?73.

[8] 陈文斌,龚代圣.基于AHP熵权法的信息化厂商评价模型及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2):102?106.

[9] 冯义,李洪东,田廓,等.熵权系数法在湖北某高速公路投标决策中的应用[J].工程造价管理,2009(3):34?36.

[10] 刘宁,高飞燕.基于AHP?FCE的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与应用 [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11):11?13.

[11] 朱强,阎子刚.基于AHP与TOPSIS算法的供应商选择决策方法[J].物流与信息,2008,17(2):197?199.

篇10

【关键词】企业运营;成本管理;风险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规模的壮大,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系数也随之增高,对企业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参与市场竞争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良莠不齐,企业在市场的环境中运营成本面临较大的风险。风险的不确定性、客观性、主观性、叠加性和累积性,使风险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协同作用放大风险,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导致成本失控。运营风险作为风险的一种,是由风险的内涵所赋予的。企业运营风险管理必须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将运营风险因素列出,确定企业的风险范围,才能为风险评价和预测提供依据,才能对企业运营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各种不同性质的运营风险来说,企业间的风险种类也有很大的差异性。

股份制企业所有的经营风险都可以认为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

一、企业运营系统的风险因素

风险具有可度量性,在风险转化为损失之前。研究和控制风险的目标是设法减少风险的出现,阻止风险转变为损失,阻止可能的危机转化为现实的损失。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分析,运营风险是企业在投入到销售的过程中,没有及时控制企业内部的不足或失误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因此,运营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企业运营系统安全,导致运营风险发生,主要表现在成本、质量、效率和柔性等几个方面。风险因素能够促使或者增加企业风险的发生,是企业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所以,成本、质量、效率和柔性就构成了运营风险的四大要素。

另外,企业的运营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的造成主要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者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成本高;企业的应收款项比重过大,资产流动性弱;库存结构不合理导致资金沉淀,存储成本急剧上升,费用增加,利润减少;企业决策失误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盈利能力下降。

企业经营风险、管理风险最终都会表现在财务风险上,成熟期的财务风险表现在:纳税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风险。当今高度货币化的社会,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面对的风险集中地反映为企业的现实或潜在的经济损失,各种非经济损失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折算为经济损失。

二、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体系的分析和构建

首先,企业想要规避风险,控制成本,要构建企业运营风险管理体系,分析企业运营风险因素,对企业的运营系统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真实的分析和研究,确立企业的运营系统流程。通过分析建立企业运营风险因素模型,确立企业风险因素的管理指标体系,建立企业运营风险因素指标分解模型。在对企业进行风险分析的时候,要对整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做详细的分析,从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可以推断出企业风险所落在哪一个部位,也可以猜测出风险的范围,每一个企业也都有不同之处,要一一分辨。同时,也不能凭整个行业的风险就断定个别企业的风险状况。例如,某个行业在国民经济的整体中被列为高风险的行业,但其中的某个企业靠自身的有利经营模式,理智的投资,科学的治理方法,降低了自身企业的风险,那么这个企业就不是风险企业。

另外,企业还要建立企业运营风险的评估体系,通过确定的风险因素指标体系来对企业系统的流程进行风险管理。制定量化公式和规则、定位数据来源、确定控制目标、区分管理周期等步骤来分析风险因素指标的体系,采用控制图法来实现对关键运营风险的有效管理。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都要尽早发现经营中的风险因素,尽早进行有效的规范,避免造成损失,通常来说,经营风险的防范主要是靠报表和数值来进行分析的。主要表现有:客户的现金情况;应收账款数额或比率的情况;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流动或长期负债的情况;销售和产品积压等等。企业要监理组织负责企业管理流程,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及时反馈,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循环管理的良性过程。监理集成化风险管理系统,将风险管理实际化,及时有效的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

经营风险,有些是可以从资产表中得到的。先对公司整体的经营情况有大概的了解,清楚为企业带来盈利的业务品种,公司的收入总额以及和前一年比较的变动趋势,这些也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考察指标。例如,对于企业生产产品所销售的数量来说,其他因素不变,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稳定就能够带动企业经营的收益,那么企业的经营风险也随之降低了,所以,稳定的产品销售会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产品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稳定决定了销售收入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稳定,稳定的销售价格会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样的道理,单位变动成本越不稳定,经营风险就越大,从而影响着企业未来经营收益的稳定性。产品销售数量发生了变动,固定成本总额的比重就变大,单位产品分摊的成本就大,企业的经营收益就少,经营风险就大。反之,固定成本总额占成本的比重越小,经营风险就越小。

三、总结

企业存在一天,风险也必然跟随一天,每一个经营环节都有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对一个企业进行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以及预警,并不能完全消除企业的风险,更多的是对企业的风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评估,能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的危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企业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谨慎决策,规避风险,争创效益等手段,加强经营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企业运营风险。

参考文献

[1]秦剑.跨国公司在华资源配置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 2009.

[2]赵筱媛.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方法与战略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3]陈宁.基于IT的多项目共享资源均衡配置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7 .

[4]李宝纯.区域企业信息化资源分析与配置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 2003.

篇11

考虑到本门课程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认知顺序,我们将该门课程设计为3个教学情境,其间为递进的关系,前两个教学情境都是模拟企业6年的运营,步骤相同但内容不同,后者所包含的知识更加复杂;第三个情境为诊断师阶段,为企业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这3个教学情境的选取可以说源于实际企业的运营过程,经过整合加工高度概括抽象后浓缩到沙盘上,可以使学生在游戏般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企业运营的流程,掌握企业运营的规律,解决企业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企业会计报表的制作,生产排程,资金断流、销脱节,各部门信息不对称,企业信息化水平低,成本过高,决策失误等,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他们运用已经学过的前期课程的知识,又需要他们不断地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识。教学情境一为接手运营“老企业”(可利用ERP沙盘、营销沙盘等),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接手一个已经运营若干年的企业,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企业运营流程,掌握经营企业的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项。教学情境二为创立运营新企业,学生团队经过了初期的磨合,已经能够很好地进行分工合作,能够熟练地手工计算产能、制作报表,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财务预算、数值分析、报表平账,企业的运营风险大幅度降低,学生的主要精力也由企业的常规事务转移到战略管理,这时实训教具应由看得见的物理沙盘转变成电脑软件,即电子沙盘。教学情境三为企业诊断,通过两轮模拟企业的运营,由于各个团队对风险的预估不同,战略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盈利、亏损状况。

所有团队要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制作幻灯片进行汇报。这既是对本门课程的总结,也是对之前所学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每一个企业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自己亲自运营的活案例。学生通过情境一了解了企业运营的整体流程,通过情境二开始建立全局观,对企业进行战略管理,通过情境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将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从此,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成本分析、财务分析、杜邦分析等都不再是理论和抽象的知识。至此,整体教学目标实现。

2模拟企业实训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过程性考核

篇12

[关键词]企业运营;财务质量;财务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119-02

财务质量是目前企业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运营者高度关注的财务问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理念的逐渐形成,为分析企业财务质量提供了环境和技术支持,也为企业运营提供决策支持创造了条件。财务质量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润得失、财务状况及发展方向,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分析既是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企业资产状况质量分析

资产是企业生产运行的物质基础,资产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发展能力。从资产的周转速度、存在状态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下面就企业资产状况做以下分析。

1.1流动性资产必须具有较强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性资产除了具有必要的赢利能力外,还应具有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换句话说,流动资产应该对负债有着一定的保证程度。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企业的流动性资产应该具有合理的流动比率,参照西方企业的经营经验,通常认为这两个比率应为2∶1和1∶1比较好。

1.2不良流动性资产的规模

不良流动性资产是指企业潜在亏损的主要因素,如果它的规模较大一定会引起企业后期的亏损破产。因此,不良流动性资产的规模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分析流动资产时一定要注意这类资产的规模。

2企业运营与财务质量分析

如果一个企业要健康正常运营必须得进行财务质量分析。而分析研究财务质量就必须了解企业是如何运作以及如何进行财务管理的。从而理清财务质量分析与企业运营之间的关系。

企业财务质量是指企业财务资源以及其产生的财务效果满足企业运营目标需求和发展战略的特征与特性的总和的质量。财务质量通常包括运营效果的增长性与绩效的真实性、资金的安全性与资产的流动性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等,具体包括资本结构质量、现金流量质量、资产质量、利润质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运营的机理是指将企业运营活动中有关企业价值链、理财计划、企业风险管理以及财务报表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通过企业运营的筹资、投资、理财三大活动表现出来。

由企业运营机理模式看出,以追求企业六大关系人利益最大化为企业运营目标,由报表项目出发对企业财务质量进行分析,观察企业发展运营质量,找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加快企业运营循环模式。

企业运营机理模式真实地反映了企业运营的基本内容。对企业经营者来说,首先,考虑如何取得资金以及资金如何使用,它涉及企业资产结构和筹资渠道分布,即资产负债表所表现出的内容;其次,产品生产和销售,反映一个年度企业的赢利或者亏损状况,制成利润表;最后,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运营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综合反映出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流动性反映现金的流动情况,供企业运营者参考并制定企业发展的策略。

3资本结构质量与资产质量分析

3.1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资本结构就是生产企业负债资金和权益资金数量与结构的对比关系。资本结构质量是指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当前及未来运营活动相适应的质量,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资本结构质量很强的企业,其偿还债务能力也强、杠杆比率也合理、资产报酬率大于平均资本成本。因此,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就要了解资产报酬率和研究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资产结构与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的关系,很好地避免“短融长投”;探索研究财务杠杆、财务风险以及企业未来融资要求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关系。

资本结构的研究,要对所有者权益项目质量和负债进行分析,及时找出和解决企业运营中的问题,按照企业发展规划要求,及时优化资本结构和调整策略,使股东、运营者以及债权人利益达到平衡,促进企业良好的运营。

3.2资产质量分析

企业资产是构成企业的基本元素,企业运营就是在运营资产。资产质量就是资产在一定运营组织中,符合组织对未来计划效果的质量,反映着资产的增值能力、被企业在将来进一步利用以及和其他资产融合增值的质量,是企业资产营利性、增值能力和周转流动性的综合体现,体现出企业资产资源能够充分为实现企业的策划目标服务。资产质量的强弱,主要表现在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变现价值量或者被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在价值量之间的差别。通过观察,资产质量可以表现为资产的有效组合和合理存在。可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看出企业资产是不是真实客观存在以及在各种形态的资产是不是合理分布,重点资产项目应高度关注,研究企业资产有效利用率和不良资产规模的问题,透视企业管理资源的方法,应做到未雨绸缪。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应深入了解资产周转状况。资产周转与企业赢利能力紧密相关,许多人都把精力放在利润率上,却忽视了资产周转率。其实,真正成功的CEO与管理人员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能够及时分析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加快资产周转速度,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4关于利润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就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少程度,也就是报告利润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质量高的企业利润表现在资产运转良好、企业运营业务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企业具有较强资产周转能力等方面,分析企业利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运营的状况。

(1)由利润的发展过程分析企业利润质量来看,企业的利润主要由营业外收益、营业利润和投资收益构成。按照“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模式,分析利润形成的质量,就是对利润构成项目的分析。

第一,对营业收入项目分析,就是分析企业的收入品种构成和地区构成以及关联交易收入在所占总收入中的比例,反映了企业业务在市场的竞争能力;第二,分析营业费用项目和营业成本项目,对各会计期间成本费用的增减情况作出分析,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出相应的记录,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第三,对有可能出现的利润情况进行分析。

(2)对利润结构质量的分析。分析利润结构质量,首先是对企业利益结构表所涉及的财务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包括主营业务利润、总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及三大期间费用的综合变化状况,分析各项目利润增减的原因,及时作出调整;其次要分析与现金流量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与资产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3)对利润结果质量分析。对利润结果质量分析增减表中各项目的变化都会引起企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动。对利润结果质量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与损益表项目对应的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质量分析。依据二者的变化,总结报表各项目之间的规律和联系,从而了解企业运营的质量。

(4)分析企业的未来赢利发展趋势。一般来说,某一会计期间的赢利并不能说明企业赢利能力的发展能力,因此,要准确地判断企业赢利质量,应将各期指标都进行分析,来看企业赢利状况的稳定程度。赢利越稳定,对企业的发展越有利。

虽然利润仍是评价企业运营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对于大多管理者来说,利润已不再是他们追逐的终极目标。德鲁克说过“那些只把目光盯在利润上的人,总有一天他将无利可图”。在很多时候,虽然企业有较高的利润回报但是由于缺乏现金流动而无法使企业正常运营。因此,在分析企业利润质量的同时,还要结合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5结论

企业财务质量是其他各方面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企业运营质量和发展前景的直接体现。所有财务质量指标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把握企业财务质量好坏状况,并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的实质,促进企业运营质量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何凯瑜.基于企业纵向数据流的财务困境动态预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7).

[2]莫亚男.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11).

[3]雷曦.我国矿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9).

篇13

关键词:数据分析 网店运营 网店管理

目前中国网上购物交易额只占到社会零售行业总额的3%左右,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网购交易规模都还存在很大的升值空间。预计到2015年,中国网购交易额将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所以网购行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还具有很大的潜力。

对于任何一个中小企业而言,都希望自己的网店能够快速成长,在电子商务的这个商圈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何分析市场情况,如何分析竞争对手,如何管理商品,如何策划网店的运营方案,这是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是通过数据分析,在数据的指引下有效的对网店的运营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稳步快速的提升。

1 市场机会与数据分析

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一般会使用SWOT方法,分析出企业目前存在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这主要是根据客观存在的数据来说明企业运营的情况。所以数据是企业经营策略与经营方案的主要依据。对于网店在运营过程中,可以通过量子恒道和数据魔方两个软件就可以实时了解行业发展状态,同时也可以了解网店运营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调整网店的运营与管理方案。

2 分析竞争对手与热销产品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要熟悉行业中哪些是热销商品,热销商品的价格、颜色、规格、风格等信息,依据这些信息,可以调整进货与订单的比例。通过查看竞争对手的规模和信用等级,了解同行业中规模最大或销量最好的卖家资料,统计并分析与本企业同类型的热销产品情况要及时进行统计。如分析竞争对手店铺的DRS数据,30天销量、当天销量、人气排名,掌握竞争对手每天的运营情况,以便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

3 网店的日常数据统计

在了解竞争对手的同时,也要做好网店日常运营数据的统计,在数据魔方与量子软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每天店铺的运营数据,但还是需要对某些数据进行统计,便于发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对于网店而言,以下数据是企业每天都要进行统计的。

①网店的DSR数据,统计D、S、R的评分比例,计算当前D、S、R的评分人数,根据这个数值确定下一个目标。

②统计店铺近30天内平均退款速度与近30天内退款率,通过数值每周进行总结,并制定下周的计划。

③推广费用及投资回报分析,统计直通车、钻石展位、淘宝客每天的销售额及花费,通过这些数据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④统计热销产品的流量、销量及反馈数据,如图1所示。

通过对热销产品的统计,更有针对性的制定行动计划,进一步打造爆款产品。

4 数据与产品管理

4.1 产品类目的选择

对于网店销售的商品,在商品之前,要清楚的了解到产品应该放在那个商品的类目下,该商品类目搜索的流量有多少,只有在这里选择好商品列目,商品被顾客搜索的几率才会增加。例如对于一个玻璃材质的茶叶罐,既可以将这个瓶子放在储物罐类目下,也可以将产品上传到茶叶罐类目下,那么如何选择,可以通过淘宝指数网站来查看关键词的搜索流量,选择合理的产品类目,提高产品的曝光率。

4.2 产品名称的确定

商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当前的热门关键词,确定产品的名称,使更多的顾客能够搜索到该店铺的商品,提高产品的浏览量。

4.2.1 使用工具软件

利用数据魔方中的热门搜索,了解搜索品牌、产品、关键词成交和搜索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参考量子恒道关于店内搜索关键词报表,就可以了解到这个产品在该类目中顾客使用关键词的搜索次数,将这些曝光率高的热门关键词添加在产品名称中,以便提高产品的曝光率。

4.2.2 搜索框

当顾客在搜索需要的产品时,系统就会按照搜索频率最多的关键词帮助顾客查找相关的产品信息,在定产品名称时,商家也可以参考此部分内容。

商家还可以参考该类目的热销产品名称,来确定本企业的产品名称,提高产品的搜索几率。

4.2.3 产品描述

在数据统计软件中,商家可以了解到每个商品的跳失率,表明顾客已经搜索到该产品并浏览了产品详细页面,通过浏览产品信息后,最终没有购买商品所流失人数的统计。顾客浏览该页面说明顾客对该产品还是有一定的需求,主要是产品在描述中不具有吸引力,没有留住顾客。

在产品描述页面中,除了对产品图片、主要参数及关联产品的类目是产品描述页面中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重点的就是要强调该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的优势,最好在产品描述中进行强调。以茶杯为例,很多商家主要是介绍产品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很少有卖家会对杯子的厚度及重量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突出自己产品的特点。对于这些内容才是顾客更关心的。

上述内容是产品管理中最为主要的,同时还要根据消费者的习惯不断的优化产品的名称及产品的详细描述,让顾客感觉到你的产品质量总是在不断的提高,这样才能够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5 数据与网店运营策略

淘宝主要销售的产品为非标准商品,大部分是企业自创品牌。淘宝为了让更多的网店推广自己的热销产品,为网店提供了官方活动、第三方活动及店内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网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集中精力打造爆款产品或是减少库存积压。无论网店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网店的知名度,增加市场占有率和销量。随着竞争力度的加大,企业要想占有更大的市场,只有通过价格优势和商品经营差异化管理,经营的商品与强大的竞争对手错开。企业可以通过数据魔方和量子,随时掌握竞争对手的商品价格和商品种类,进而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

在运营过程中,运用促销方法是提升企业名牌知名度的一种手段,同时还要采用多种渠道对网店进行推广。可以通过量子中的访问产品路径了解消费者是通过什么渠道访问产品的。通过数据可以看到44%的流量是来自站内搜索,23%是来自广告,33%是来自其他渠道,这些数据说明有33%的顾客是通过其他渠道访问到该产品的,而且还占到很大的比例,所以这方面的推广也是不容忽视的。

6 结论

网店在运营的过程中,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为网店管理与运营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依据,让决策者从不同的角度策划运营方案,经过研讨对方案择优选择。这将有利于网店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说数据分析是网店运营管理的支柱。

参考文献:

[1]周仕洵,王靖.网店客服常见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价值工程,2011(25).

[2]王亚倩.浅析网店博客营销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17).

[3]蔡琳.教你几招扣住网店营销的命门[J].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8(06).

篇14

摘 要 开展电网运营检测工作,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企业落实发展战略部署,利用集约化管理模式,构建运监中心及信息平台,对电网整个运行流程进行约束,及时了解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故障,做到信息共享,降低电网运行成本,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关键词 电网运营检测 建设与实践

电网运营检测建设过程中,主要发展目标就是突破电网在传统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利用先进的管理观念,对于电网运行进行全面性及及时性的检测分析,协调各个部门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矛盾,全方位展示出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电网运行各个要素在不断优化之后,能够有效促进电网业务之间的融合,最大程度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

一、调度运营监控中心

(一)组建调度运营监控中心

电网运营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就应该创建调度运营监控中心部门,同时对于运监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确定,调度运营监控中心工作人员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于电网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调整检测各个工作之间所存在的东西。省级运监主要工作内容在在线监测与控制部门上面,也就是对于电网运行数据进行管理,了解电网运行实际情况,帮助管理人员制定战略部署。

(二)构建电网运营检测

电网运营监控杆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按照电网发展趋势,一共设置五个业务类别,分分别是系统检测、运行分析、部门协调、全面展示与数据管理。这五个业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创建针对性的平台,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电网运营检测的作用。

二、构建电网运营监控信息支撑平台

电网运营监控信息支撑平台在构建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电力企业所构建的信息一体化平台作为基础,所涉及到的业务类别较多,几乎电网运营每一个环节上面都涉及,例如财务、营销、生产、物资管理等等。同时电网运营监控信息支撑平台还具有一定数量的保障体系,这些保障体系主要作用就是对于管理、技术、人员、安全、评价等等方面进行约束。电网运营监控信息支撑平台在构建完毕之后,能够对于电网运行情况进行24小时的全天候检测,同时在线就能够对于电网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分析,让电网运营检测具有全天候检测及分析的性能。

三、完善电网检测标准体系的制定

(一)在技术标准体系层面上

技术标准体系内,主要包含的技术标准有四种,分别是运营监控系统、应用、数据与技术设计,这些技术标准也是业务检测过程中所需要应用到的标准。按照电网运行中心所推出的业务类类别及不同业务的需求,同时利用电力企业现阶段所创建的信息化水平,构建电网数据中心数据库,主要作用就是为电网业务在落实过程中具有全方位数据的保证。电网现阶段所应用的检测分析系统,利用商业内所应用的到的软件,能够对于电网运行标准进行检测,了解不同决策在制定之后的应用情况。

(二)在管理标准体系层面上

1.检测管理标准及运行。电网运营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都是按照电力企业在都当时状态之下所开展的业务,通过创建检测模型与标准体系的形式,对于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全天候在线性检测,这样能够及时发现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出现异常情况或者是故障,及时报告给有关管理部门。

2.运行分析标准及运行。电网运营检测在对于电网运行分析标准检测过程中,需要以全面检测作为前提,在检测过程中将绩效与风险作为研究重点,并且以此作为基础,编写电网短期发展报告或者是外部环境报告,对于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客观性反应出电网运行的整体情况及特点,预测电网发展趋势及自身风险水平,帮助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对于电网建设进行分析,保证电力企业运营计划制定的科学合理。

3.协调监督管理标准及运行。协调监督管理主要是按照电网在线检测与运营体系所整合出来的结果,在有关工作人员积极沟通研究之后,对于电网运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或者是风险进行检测与分析,让问题及风险涉及到的部门都能够参与到问题及风险解决之中,最大程度降低电网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按照有关管理人员所制定的方案,对于有关部门及单位进行协调。

四、供电服务的应用

我国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也逐渐进入到市场化经济格局之中,供电企业想要提高自身在电力市场内所占有的比例,不仅仅需要提高自身电能传输质量,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供电服务水平。电网运营检测体系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能够对于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测,及时发展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故障情况,这样电网运行安全性能与稳定性能就能够得到保证,供电公司所能够为人们体用的供电服务水平也就能够显著提升,人们对于供电企业满意程度在不断提高之后,供电企业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都将显著提高。

五、结语

开展电网运营检测工作,能够为电力企业改革工作提供一个新型途径,对于电力企业内部所具有的电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电力公司运营水准,保证电力企业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发展建设。电网运营检测在全面落实之后,电力企业已经创建了有关标准体系,最大程度发挥出电网运营检测所具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杜成刚,李瑾,胡超,张华.智能电网建设助推电动汽车业快速发展[J].供用电,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