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MCLA模式;协作学习;计算机人才培养
0 引言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而且将长期影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选择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实力,从学科、专业、课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改革和建设,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学术研究型、应用开发型、技术转化型和技能操作型四种,其中的应用开发型人才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培养,这类人才主要从事将计算机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开发型人才需求面广量大,是其他类型人才所不能代替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积累“举一反三”,能通过大学期间训练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持续学习,具备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从而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1 国内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_,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一方面是很多软件专业毕业生仍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是软件人才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软件企业选不到满意的人。软件企业欢迎的是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具有实践经验的软件技术人员。而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其它的能力培养并不重视,特别是业界所急的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社会上出现大量的继续教育机构,专门为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熟悉就业单位的生产模式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从中获得高额利益。这些机构的绝大部分生源来自高校的高年级学生。一个从正规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竟然需要经过一个没有稳定师资和固定实验基地和场所的社会机构“再培养”才能被社会承认。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也就是目前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脱离了社会需求的实际,轻视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习内容和方法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
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原因很简单:他们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强。高职院校是一个新兴的产物,他们认真思考了社会的需求,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但由于这个层次的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从而决定了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技术性工人。这里可以给我们一个思考,为什么本科学生的培养就不能吸取高职和社会办学的经验,培养出既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呢?
2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即学习团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在一起学习和工作。协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目标。将这种学习模式应用在教学中,则是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已定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标,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交流、共同讨论、共同评价、共同建构,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指导、参与下开展教学活动。
协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优势在于,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协调学生个体差异,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际教学效果。将“协作学习”理论用于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原因有以下几点。
(1)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社会属性也越来越彰显。尤其是在IT行业,由一个人完成整个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以及后期维护工作已不再可能,往往是由项目团队的各个成员一起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共同来实施。此时特别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精神。事实上,各大IT企业招聘人才的考核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团队协作精神。
(2)国外大学对于“协作学习”理论在计算机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他们提倡在平时的课程作业和实验教学中以小组(group)的形式,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开发,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与人的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基于榜样的学习方式MCLA
MCLA是Mode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的简称,它是印度NIT公司提出的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MCLA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侧重培养实际应用技能的教学模式。整个学习过程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每个教学循环的流程为:根据业界中典型应用建立案例模型教师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构造与前者类似的问题模型-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解决-学生完成的独立实践-学生最终获得解决该类方法的能力。
MCLA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理论,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融合。MCLA方法指导下的教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掌握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以具体案例来驱动教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强调自主学习,提倡情境教学,以便使学生在“学习―>实践_>提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由于MCLA强调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掌握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技能。
4 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结合
在此,提出将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有机的将“协作学习”理论同MCLA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二者都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注重知识的建构和协同工作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对于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有如下好处。
(1)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根本切入点,全面构建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计算机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支撑,融合学科属性和现实需求,集合计算机教育要素,整合计算机教育资源,切实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质量。
(2)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MCLA教学模式、“协作学习”理论,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将教、学主体区分开来,强调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与知识的建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注重实践教学的引导,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MCLA学习过程的循环以及“协作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强调作为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仅仅局限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结合中国经济的转型,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嬗变所提出的对新时期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将MCLA教学模式同“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4)注重实践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突出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反作用于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才能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05-0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对相关的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紧紧抓住市场经济的需求,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家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应当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快速稳健推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创新的重要研究课题。
2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是指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学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践两个部分。工学交替是一种新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关系的理论基础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利于工科、服务业等对职业技能要求高的技术型人才培养。这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理论基础教学强和企业的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将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互相促进,有利于学生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在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下,学校主要负责教授理论知识、提升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工作。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的优势包括:
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毕业时能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学校和企业之间实现互补和互惠互利,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成绩是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的,因此利于企业从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作为正式员工,减少培养时间,节约招聘成本,但是这种选择是双向的;3)学生在企业里实践时,需要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使得学生清楚学校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4)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校会考查学生的实践情况,做出适合的考核与评价;5)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生会获得一定量的报酬,可以缓解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的生活问题,同时利于吸引学生进入高职院校。
3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现状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但是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学校知名度不够,硬件设施较差 部分高职院校的实力不强,特色不明显,知名度不够,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难以吸引优秀的生源。由于学校的资金不充裕,在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较少,购买的设备不足。这导致企业不愿意深入合作,只愿意在就业方面合作,使得工学交替培养不能落到实处。
企业的参与意愿不足,校企合作较为肤浅 多数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而不是企业的责任,在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生产效率。同时,企业发展压力较大,会导致企业只注重当前成熟的技术,而不注重技术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因此,企业也不派员工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技术。
企业参与意愿不足导致校企合作较为肤浅。当前,接收学生实践的企业较少,大部分企业只愿意为学生提供参观机会和做辅助工作,而不是顶岗实习。
政府引导不够 国家制定了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是各地落实的力度不够。同时,国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没有对学校、企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监督和约束。企业在引入学生实践时,会承受由于学生劳动素质不够而导致的次品率上升等因素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此外,国家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并未真正落地,其应有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课程设置不科学 学校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而且,多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是本科院校的浓缩版,并未体现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目标的设定上存在与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表现。此外,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不可避免地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脱节,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实习基地实践等之间的脱节,不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双师型”教师不足 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双师型”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是从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构成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学校教师理论基础知识丰富,但是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从企业聘任的兼职教师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但是理论基础知识欠缺。因此,迫切需要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
4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改进措施
政府加强引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出台鼓励措施 当前,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受到监督和保护,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各参与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出台对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这样能有效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国家可以购买部分大型设备,逐渐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最后,政府部门出资设立一个校企合作平台。
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扎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基础 高职院校面对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状况,首当其冲应根据自身要求、自身条件向国家申请相应的补贴或奖励,获得的资金用于购置适合学校的设备。在此基础上,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扎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基础。具体应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积极调研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信息。学校根据调研结果来设置专业并招收优秀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让企业从幕后走到台前。校企双方应当合作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工学交替的正常实施,共同开发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共建满足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实习基地,推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地。
课程教学体系设置 学校应当与企业合作,科学设置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理论教学课程应当以企业需求为中心来设置,将企业中所需要的技能分解成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而实践教学应当注意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在学校,学校可以承担较为基础的、简单的实践工作,而较为复杂的、系统的教学就需要企业来完成。根据这一思路,高职院校可将项目式教学法和模块式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新媒体以及网络平台等开展具体的教学,并立足于实用型人才培养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技能以及自身素养等多个层面来对课程教学的效果进行考核。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实行工学交替的高职院校的教师通常要么擅长理论知识,要么擅长实践。因此,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完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教师深刻理解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学校可以将教师派到企业学习,深刻理解相应的工作环境、流程、管理和所需的技能。企业可以派技术强的员工如高级工程师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对于企业派出的这批员工,学校可以择优聘用为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5 结语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目前一种新颖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应用较为广泛。高职院校在探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由于自身条件、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以及与企业的合作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势必会遭遇一定的困难。高职院校只有突破这些现实困境,才能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的落地,才能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岗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状况,提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改进措施,希望对促进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黄诗义.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9-153.
[2]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胡应占.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237-238.
关键词:聚点;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对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笔者认为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须指向职业教育文化的构建。
二、现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06年设立,尽管已开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新局面,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好渠道,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局限,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校企合作呈现为学校积极投入为主、企业帮扶为辅的“一头热”现象,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合作;第二,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大多校企合作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关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强、对就业岗位满意度不高,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第三,学校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企业技术技能导师的教学能力欠佳,仅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工简单合作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高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第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存在缺陷,难以获取高质量的订单培养。
三、对策
1.出发点:加强师资建设,使专业建设大发展。本着专业建设大发展的出发点,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双师型”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提供师资保障;实行校企相互聘用教师,实现学生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制”培养的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理论素质;校企合作合建实训项目,逐步实现校内实训、校外观摩、顶岗实习到上岗的过程。
2.立足点:校企合作,资源整合。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前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的目标只能是“仰望星空”。因此,学校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订单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形成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企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专业和岗位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校企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校企资源高度整合。
3.着力点:提升培养层次,争取突破。高职旅游管理班是结合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培养一流的服务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充分利用高层次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开展相应的专家讲座,包括学校专家讲座和企业高管讲座两个部分。借助企业实力,结合学生实际,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4.突破点:项目教学开发,深化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要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究,实行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二元化”结合,建立项目教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元途径的培养模式。项目教学的开发在每个学程中占主导地位,学校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鼓励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在实践中真正地利用专业理论基础指导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企业的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
5.闪光点:特色课程编制,完善课程体系。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图中,课程体系以“入门”“入行”和“入职”的程序进行编排,编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按旅游服务基础课程、旅游通用能力课程、旅游职业素质课程的分类进行讲授。通过建立健全有层次、有步骤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6.中心点:抓好培养质量体系建设,获得社会支持。专业建设严把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之关,实行校企双评、专家综合评审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推广意义的成果,充分发掘专业发展各个层次的潜能。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重视由许多学者提出且很多学校正在践行的第三方评价(主要指社会评价)的影响,先取得社会赞同,然后再争取获得社会支持。
四、结语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一个职业院校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为社会作贡献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是一种构建职业教育文化的方式。因此,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的保证,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1(16).
[2]林宙,肖文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现状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 优化 反思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及具体要求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企业转型换代升级,对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迫切要求,中职“2+1”和高职“4+1”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企业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优化已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深入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职业教育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中也提出“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中,就“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提出: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各专业大类教学指导方案。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4.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内文化基础教学、实训教学和校外认知实习、教学实习,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年。”
因此,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需要对原有模式进行认真的反思,并实施必要的对应措施。
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要性
1.原有培养模式的作用与不足
中职“2+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江苏省实行了许多年,五年高职及其“4+1”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江苏省率先开办实施的,在该模式下,学生在校学年或四年,最后一年进工厂实习就业,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经济发展历史时期为地方企业输送了大量技术工人,对实现校企结合、职业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快步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旧的培养模式其实就是一种规定名义上的教学模式,简单地将在校三年或五年的课程缩减为二年或四年。因为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培养方式基本上不考虑企业的感受和需求,不需要在校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实训实践训练,学校的实训条件也很简陋,不管毕业生质量如何,全部进工厂就业,更不会考虑学生就业前的在校岗位培训和顶岗实习。进入21世纪,随着企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2+1”“4+1”的人才培养模式渐现其不足与问题,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学生进入企业体现出理论基础薄弱、岗位实践动手能力差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吻合,在校的实训实践与企业生产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不能满足企业顶岗操作的现实需求,学生的各项能力有待在校内进一步的提高。对此,职业院校也积极应对,学校开始师生角色的互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适合校企的教学模式,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对口人才,从而使职业教育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就业能力和后续发展的需要,更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均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国家和地方从职业标准、学生能力结构、企业需求层面提出优化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企业需要的,就是毕业生走出校门能够直接站在操作岗位上,适应专业工种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企业产生即时的经济效益,不需要经过企业的专项再培训后上岗;在岗位上能够发挥专业特长,有所创造和创新。学生的需求就是在校“学有所得”,毕业后“学有所用”,上岗“技有所长”,发展“积有所发”,同样期待进入工厂产生即时的能力效益。因此,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新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三、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对策
“2.5+0.5”“4.5+0.5”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不是简单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加长,不是学生校外就业实习的时间缩短,而是需要我们思考,怎样培养才能实现专业与行业的高度吻合,实现质量与企业的高度吻合,实现学生上岗就业培训与企业“零距离”要求的衔接,将学生上岗前由企业短期培训转变为在校完成,切实满足企业当前与长远发展的需求。
1.要立即转变教学思想和实训理念
在教学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模式优化,教学管理人员更要提高认识,认真研究。由“1”变化为“0.5”不是数字游戏,其内涵非常丰富,不要简单地认为多加的“0.5”就是让学生在校多半年时间,把以前人才培养方案的学时拉长半年就可以了,或者把过去缩减的理论课程再回头让学生学一学。其实不然,优化后增加的“0.5”不是简单复习回顾理论,不是重复过去的实习实训,不是“散养式”让学生撰写论文等待答辩。而是要回顾、审视和修订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企业现实需求重新制订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在上岗培训这方面作重大调整,使得增加的“0.5”计划更现实、内容更翔实、措施更扎实,真正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满足和达到企业的要求。
2.要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
要突出“教育服务”的宗旨,组织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目前毕业生的上岗、就业状况与企业长远的需求,在理论和校内实践上查漏补缺,充实专业理论和上岗培训的计划,增加专业知识模块内容,增加实训实践模块的项目量,细化校企结合的内容,把校企合作进一步引入项目教学和就业指导教学,保证专业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的衔接吻合。为了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要将毕业生上岗就业前的人才评价制度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增加课程结构“实践课程”板块的内容。
3.坚持能力为重,有效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我们要着力加强校内理论教学,将学校理论与岗位需求的不够吻合以及理论浅薄的教学不足等问题,通过顶岗实习、企业专家进课堂等有效途径进行课程与实践融合的改革,弥补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要优化课程结构,严格执行和把握实训教学要高于60%总学时的教学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后,学生在校时间加长,实训教学学时比例要进一步扩大,有条件的学校要达到70%。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学要学得精,做要做得会,教要教得好,加强“导师制”的实践。加强校内实训教学,实施“场景教学”“项目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熟练操作能力;强化就业前的实训操作能力,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新模式下,要非常重视校内实训环节,校内实训必须实施“六定”:定学时、定课题(目标)、定岗位、定师傅、定期考核和定期轮换。同时要加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指导的评价考核。第五或第期既要在理论基础上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查漏补缺,修补“理论软肋”,更要在实训实践上为学生强化技能实践的操作能力,防治“操作硬伤”。
4.挖掘合作内涵,密切校企融合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国家和江苏省的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中都强调“全面推进校企合作”。经过多年实践,江苏省校企合作已取得了许多成就,合作的模式也被校企和社会认可。但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的路子会更宽更远,合作的内涵会更丰富,都有待于今后不断地探索。
当前,学院要加强校外认知实习和教学实习,优化校外顶岗实习,引企入校,熟练上岗。顶岗实习是锻炼和检验毕业生综合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发掘许多合作内涵和教学模式,教师要在顶岗实习上做好大文章。《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指出要“严格顶岗实习管理,全面执行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优选顶岗实习企业,落实实习岗位,建立一批顶岗实习基地。”“强化顶岗实习跟班指导,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实习工作考核,强化对实习学生、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的评价考核。”
在过去的顶岗实习实践中,教师只是跟班管理学生,谈不上也不可能跟班指导,只有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跟班指导,才能解决毕业生就业前的实操不足和专业缺陷。
加强学生岗前培训,通过学校教师的培训往往达不到企业需求的效果,必须“引企入校”,邀请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实行“岗位教学”,在校内外的岗位上让学生熟悉实习环节、操作流程、企业规范,减少企业对人才的再培训时间,使毕业生能直接走向工作岗位。
5.创新和实践人才评价机制,加强学生社会能力的再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关键词: 阿依特斯 阿肯人才培养模式 “双艺术性”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近几年来教育实践活动中频繁使用的一个话题,至于如何对该模式的研究成果加以评价或下定论,似乎为时过早,从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的发展前景看,当前我国教育界注重推广并在各地实验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总体上讲,对我国各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分析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我院实际,把握新疆各地文化市场人才需求的脉搏,进一步拓展研究哈萨克阿依已特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正是我们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我院自2004年开始办班到现在,根据十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对阿依特斯阿肯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许多质疑,研究和评价方面成绩不够显著,尽管在其他相关研究中零散涉及,但研究模式单一,停留在表层,缺乏长远规划。目前,学院将哈萨克表演艺术定位为办学特色之一,而在高等学府进行大学生阿依特斯阿肯人才培养在我国尚属首次,所以深化和完善符合学院办学特色的阿依特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哈萨克阿依特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适用于我院表演艺术类各个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改革,部分成果也适合新疆各大院校、高职高专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我院阿依特斯专业创新教育体制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推进该专业“双艺术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升。为哈萨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稳步传承奠定了可靠基础。同样有利于推广我院师范类教育模式向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模式转变的理念,为培养和发展阿依特斯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提供理论基础。
遵循“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前提,积极适应积极发掘、搜集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资源的需要,充分利用我院表演艺术各专业的教学资源优势,构建若干具有明显特色的“双艺术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落实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及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之中,通过阿依特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整个表演艺术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进程。以便更好地培养适合各地文化市场的多元艺术性人才。哈萨克阿依特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其宗旨是分析介绍如何利用综合性教学资源,培养适合于各地文化市场的、具有多元化表演艺术才能的人才的成功经验,对所有合并到地方的综合院校的培养目标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职业教育模式转变的理念,为培养和发展阿依特斯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提供理论基础。
利用我院表演艺术专业优势,进行阿依特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摆在我院音乐舞蹈系面前的一件大事,即如何转变观念,抓紧机遇培养适应各地文化市场具有综合素质人才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根据各地文化市场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我们专门对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继承人知识更新和思想状况的发展及阿依特斯专业实践教学模块的实施办法进行多次调查研究,提出较科学的改革意见和应对措施,为学院表演艺术专业目前的“多学科,小方向”人才培养模块提供有效的依据和研究方向。为主动适应各地文化市场综合人才利用的需求,对我院阿依特斯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1.以我院表演艺术专业“多学科,小方向”的教学模块为研究的重要环节,根据各专业的课程特点、师资条件,构建较合理的适合“双艺术性”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2.总结我院阿依特斯专业近几年来的成功经验,推动其他表演艺术专业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扩大研究的受益面。
二、研究与改革成果凸显特色,使表演艺术(阿依特斯)专业在新创唯一。
从教学理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探索并总结来看,我院在新疆已经成为唯一开办表演艺术阿依特斯专业的学校,论办学经验,实现资源共享。发展表演艺术“多学科,小方向”的专业,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阿依特斯人才积累很多好的经验,具备推广宣传的价值。从服务区域文化角度分析,我院创办的该专业正好凸显地方特色,对阿依特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与地方文化市场的人才需求紧密挂钩。培养出综合能力和创业精神共同发展的有用人才。在率先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构建适合于各地文化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大胆实施专业分流培养的课程模块,按照学生的潜在能力特长,进行专业的分流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双艺术”特技的有用人才。以现代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各地文化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对在校阿依特斯专业学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我院首创的表演艺术阿依特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归纳、提炼,深入研究符合当今教育办学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现途径,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探讨各地文化市场对实用性艺术人才的需求。在研究中,结合我院表演艺术阿依特斯专业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际剖析、提炼和总结,从各地文化市场的需求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两个方面界定目前需要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效益,力争使研究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院表演艺术专业“多学科,小方向”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线不免有些偏移,高校一味的重视高学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果造成了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结果。笔者认为在本科高等院校中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途径。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人才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层次是培养技能型的人才,这种人才的特点是熟练的掌握某项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够用为限,能够得心应手的从事某项具体的工作;中级层次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既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技能从事实际工作,也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的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高级层次培养的是研究型的人才,这类人才侧重于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其所研究的理论成果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将会发生重大的作用。本科高等院校也应该早点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争取培养出能够满足基层需要,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1]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
目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继续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了,其存在的主要缺陷是:课程设置混乱,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缺少专业实践,理论成为空谈;缺乏职业素养教育,忽视学生个性培养。
正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种种弊病,所以本科高等院校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势在必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1.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制造大国的地位,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保证了国家GDP的不断增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来自其他国家竞争压力的加剧,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下去。于是,人们逐渐的意识到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自主创新,而不是简单的制造。要创新就要有创新型的人才,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无法培养出这类人才的。只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拥有创新的思维模式,喜欢打破陈规,富有探索精神,同时又具备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在面对挫折时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从容应对。[2]
2.培养的人才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是精通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通才。这类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人力资源知识等,同时还要熟悉计算机操作,并根据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外语知识。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千变万化,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只有全面的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从容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适应岗位需求。
3.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与技能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有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善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应用型人才因为有更多的兴趣爱好,更加的乐于与人沟通,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因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人才市场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就业因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而会变得更具有竞争力。
三、本科高等院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1.更新教育理念,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到大学进行深造了,但大学生也不再是过去的“天之骄子”了,所以本科教育是精英教育的这种思想也该转变一下了。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经历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新型人才。社会不需要眼高手低,只会讲理论,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大学生,而更需要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恰恰能够满足这种需求。
2.优化课程设置,推进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专门化”的人才培养,往往重视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使得理论不能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实践反过来也不能对理论进行反馈和纠正,理论学习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在课程设置上,要尽量给学生开设“有用”的课程,减少一些诸如思想政治课的课时,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和教学当中去。
3.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教学内容不应过度的强调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尤其是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高等院校来说更是如此。高校应该根据实际需要,侧重加强对学生将基本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方面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专业理论教学中以实际需要为导向,注重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科高等院校应该对实践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途径来实现。
4.调整师资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强弱是本科高等院校能否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决定性因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只懂理论知识的教师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了,只有能够灵活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3]
参考文献:
[1]高旭.产学研结合视野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企业家天地(下旬),2009,(12).
[2]胡卫中,石瑛.澳大利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6(4).
[3]李娜,解建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4] 赵忠令, 邵波.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路径选择[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
【关键词】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在办学条件约束和社会需求发展的双重作用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经管人才是地方财经高校的现实选择。地方财经高校金融专业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落地,是一个值得地方财经高校教育管理者和金融专业教师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的课题。本文参照贵州财经大学推进教育部《“面向基层、面向三农”金融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教函〔2009〕27号)项目的实践经验,结合笔者的思考,就地方财经高校如何创新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合理界定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是创新人才模式的前提
在创新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之前,明确目标是所有行动的前提。根据贵州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我们将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界定为:具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拥有优良的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综合业务能力,能适应西部地区基层金融机构或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金融人才,即“面向基层、面向三农,素质高、后劲足、用得上、适应快、下得去、留得住”的金融人才。
这些人才应具有如下素质和能力:(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愿为人民服务,有抱负、责任感及遵纪守法的品质。(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身体素质,具有较强的语言合表达、数学应用、计算机应用、经管实践和创新能力。(3)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娴熟的专业技能。(4)具有较强专业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关键
贵州财经大学金融专业为实现具有“儒魂商才”潜力的,能为“富民兴黔”作贡献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课题体系设置上探索形成了既注重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又突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形成了以“课程支撑知识”、“知识支撑能力”、“能力支撑素质”的人才培养流程。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金融学专业应按照“四平台、十模块”的框架结构设计并优化课程体系。具体而言:理论教学平台按照“素质高、后劲足”的人才培养要求,依托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平台按照“用得上、适应快”的人才培养要求,围绕专业特点开展专业认知实践,围绕专业主干课和方向性选修课开展课程实验、围绕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展专业实习和毕业实践,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动手能力、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第二课堂教学平台则主要按照“下得去、用得上”的人才培养要求,围绕基层、农村金融的工作特点开展系列讲座,培养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奉献精神,坚定学生锻炼于基层、成长于基层的长久信心。“十大教学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学科共同课程、专业课程、认知实践、课程实验、专业实习、毕业实践、区域金融、基层工作指导,十个教学模块的设计在于支撑四个教学平台的功能实现。
三、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是培育金融人才应用能力的根本
经管类实验实践教学创新既要重视内容创新,也要重视流程创新,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通过探索创新五阶段全程实验实践教学流程来培育金融学人才的应用能力。即通过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课程实验、高峰体验、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1)在确保理论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遵循“用得上、适应快”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把认知性与验证性、综合性与仿真性、设计性与创新性等不同层次的实验、实践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和实施科学、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以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动手能力、工作技能、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2)按照“理论与实践并重”,防止“实验实践与理论学习”脱节的要求,合理明确实验实践类别,慎重确定实验方式,科学选择实验课程,优化设计实验项目,切实落实实验内容,构建起支撑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宜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3)按照“认知性实验、模拟性实验、设计创新实验、综合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践”五阶段全程实验的实验实践教学范式,构建起支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程序。
四、科学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障
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设计一个“可计量、可比较、可测量”的科学合理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质量标准体系应该包括“能力、知识、测评方式、目标效果”四个方面的内容。标准体系中的能力应有清晰的阐述和界定,能力的塑造与培养环节应一一照应;标准体系中的知识体系应与课程体系相对应,同时课程知识还应支撑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塑造;标准体系中的测评方式必须注重过程测评,必须保证测评的数量化和权重赋予的科学化。同时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应该是一个包含“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激励系统”在内的相互衔接、共为一体的“五环一体”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标准体系的高效执行同样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科研能力建设、质量工程建设和制度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地方财经院校应通过综合建设来提升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自评报告[R].2012.4.
[2]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面向基层、面向三农”金融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报告[R].2012.5.
[3]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金融学特色专业建设报告[R].2012.5.
[4]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金融类实验实践教学报告[R].2012.3.
【关键词】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商务英语
事实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俗的说来就是一种将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的模式,具有多种形式实现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科学轮换,它是各大高职院校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次大胆尝试,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改变了传统重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相结合,以提高学生们实际操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基于此,本门将就“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番研究,以期加深对该模式的理解。下面主要针对如何根据该模式培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进行具体介绍:
一、重视基础理论的培养
老师们经常提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话意味着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再高的上层建筑也会因此垮塌。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就要从狠抓理论知识做起,确保理论基础足够扎实。为了体现商务英语的实用性,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邀请一些企业中的专门人才帮助统筹规划,提供必要的设计指导。在基础课程体系中,为了避免纯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可以适当开设一些注重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因为职业教育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否则学习再多的理论知识也只能是空架子。另外我们要考虑到,商务英语并不是仅仅针对于英语这门语言本身,还涉及到一些商务知识,那么在理论课程的设计时就要开设相关课程。只有重视基础理论学习,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过硬,这样一旦从学习阶段轮换到工作阶段学生就会得心应手,不会因基础知识不过关而无从下手。
二、对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弊端,需要我们进行摸索,谋求模式创新。就目前针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看,有一种被称作项目式培养的有效方式。实际上,项目式培养通俗说来就是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并将人才培养作为他们合作的一个项目,针对这个合作项目制定一系列的实施计划,并成立项目组,由企业有关领导专门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可以看到,在项目式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之间进行自由轮换,一方面他们在学习阶段可以在高职院校学习商务英语有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工作阶段他们可以到企业接触到具体工作内容,从而可以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实现工作与学习有机结合,这是一种很适合高职学生的培养方式。
三、注意学生上岗工作的开展
前面提到,目前高职院校探索出了一种叫做项目式培养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学习和工作之间的轮换,那么,在工作阶段,学生就会安排到一定的岗位,他们在在工作岗位上可以更多的接触应用商务英语,这样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应用对自己的商务英语水平进行摸底,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并进行对症下药,这样他们的商务英语水平才会得到较大提升。这在以前的上岗实训根本不可能,以前的学生进行上岗实训,很难接触到实质性的工作内容,原因在于企业考虑到学生能力不足,经验缺乏根本无法胜任分派的工作,从自身利益考虑,一般不会让学生接触正式工作内容,所以学生在上岗实训期间所学知识根本无法得到应用,使得他们在上岗实训期结束商务英语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让学生接触到正式工作,这就必须需要政府出面做思想工作,让企业意识到采用工学结合模式,虽然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但这样的代价是能够为社会培养很多的人才。一旦企业工作做通,高职院校方面就可以事先与企业取得沟通,希望企业能够提供一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够胜任的岗位,这样学生真正进入上岗实训后自己所学才能得到实质性的应用。
四、健全考核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传统的考核方式必然存在较多弊端,所以要健全考核模式,不仅要对学生校内理论知识学习作出考核,还要就学生在企业上岗实训状况予以考核,其中学生实践技能考核是重中之重。就实践能力考核而言,笔者认为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可以在学生进入企业上岗培训之前对其实践技能进行一次考核,作为摸底成绩,并加以记录;第二阶段,学生上岗实训结束,就立即对其进行实践技能考核,并将考核成绩和摸底成绩对比,确定学生实践技能是否得到提高。当然了,还要由企业就学生上岗实训期间表现进行打分,最后将各项成绩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最终成绩,应该说这样的考核结果还是能够让人信服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确实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有效方式,通过学校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商务英语理论知识,通过校企合作发起的项目式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进行上岗实训接触到实质性的工作内容,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从而可以通过实践验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商务英语水平,因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值得各大高职院校推广。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 “123”人才教学模式 “以证定课”
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我国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从企业反馈来的信息来看,每年大量经贸类毕业生难以胜任企业的外经贸工作。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传统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三本院校,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社会需求的专业型、外向型的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一、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现在高等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过于形式化,不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经过四年培养出的学生进入社会后还得重新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这等于是资源的浪费,这也是目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具体来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如下:
1.培养方向模糊。很多高等学校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的关键是“应用型”人才,既对理论水平有一定要求,同时对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培养而获得。现在,很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教学目标,讲课过程中课程照搬、教材照搬、教育模式照搬,脱离实际需求,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另外,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都降低了人才培养标准,削减理论课程、基础课程的数量,甚至减少实践课程,打破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科学性、系统性。
2.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虽然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有很强的专业理论基础,但是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要能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避免重新“学习”,而目前很多学校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偏重的是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授课的内容多是纯理论性的内容,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动手能力较差是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较为普遍的评价,因为大多数学生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考入大学,基本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所以对对外贸易工作本身是缺乏感性认识的,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讲解为主的单向传递,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理解掌握起来有困难,而且也难以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在完成学业后去适应变化快而复杂的实际工作了。这样就不能满足企业对专业人员的“来则能干”的要求。
3.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是涉外性的工作,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在以后工作中的贸易谈判、合同的订立以及单证的制作等环节中都离不开英语,英语不仅要看懂,还要能听懂、会说。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三本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拿到英语六级证住的都不多,这对于以后从事相关涉外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也使得很多单位不敢接受三本院校毕业的国贸专业的学生。
4.忽视了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结合。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相应的也有很多职业资格的考试,如报关员资格证书、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国际货运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书等,这些岗位资格证书更能体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特色,使毕业生求职时更具有竞争力。但现在很多三本院校对职业证书的考试不够重视,没能够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起来。这对于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也是一个缺陷。
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为了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对报关、单证、报检、货代、跟单、外贸业务员等高等直接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需要,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积极开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参照其他同类院校的改革状况,各位专业教师共同制订了 适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123”人才教学模式以及以证定课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跟原来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1.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每年都定期对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就业地区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人员访问与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就业市场上国际贸易专业适用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做出适时、有效的调整。
正是根据市场对报关员、单证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货代员和报检员等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我们确立了“能在外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报关、单证、报检、货代、跟单、外贸业务员等业务工作的高级直接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按照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应用性,设置了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综合实习等课程,并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加大了实践课时的比例,通过这样的改变,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光学到了理论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技能,与原来的培养模式只培养“书呆子”相比,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直接适应工作的需要。
2.“123”人才教学模式
“123”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如下图1所示:
“1”即“一个中心”,是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教育部提出的“实际、实践、实用”原则为指导,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坚持以培养学生“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为中心,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
图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
“2”即“两个依托”,是指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既具有“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又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的目的,一方面以“实践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较强的操作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以“理论教学”为依托,向学生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
为克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平衡“两个依托”,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强化课内实训以构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采取多种模拟仿真手段以加大校内课外集中实训力度、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以创造真实训练环境等多种措施以凸显实践性教学,使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达到0.91:1。
“3”即“三个基础”,是指培养的国贸专业的学生一是要有外贸职业素质基础,二是要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基础,三是要有经营管理能力基础,以确保其具有“一个中心”所要求的“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和良好理论素养。
“123”人才教学模式首先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基础上就要求学生具有专业应用能力,并且重视实践,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这样能够避免学生毕业到工作岗位以后重新学习、适应岗位的要求;其次,“123”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岗位能够从事一定的管理工作,避免学生需要长时间从事打杂跑腿工作,不能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第三,学生在校期间,外贸职业素质基础的培养液很重要,比如外贸英语的讲授,国贸专业的学生应该在本科毕业之前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外贸英语课程的考核分数达到一定水平,这样在毕业以后才能够很好的从事相关的对外贸易工作,所以“123”教学模式注重对外贸素质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工作以后的素质水平。通过“123”教学模式,我们希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毕业以后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理论素质,满足社会对于国贸专业学生的要求。转贴于
3.“以证定课”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
根据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自身特点,还可以构建“234”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在该体系中,6个“职业技能模块”中的每个模块均对应一个相应的行业从业资格证,而每个从业资格证又都对应行业企业中的一个具体的职业工作岗位,“职业技能模块”中的课程直接选用考证教材,从而真正实现了“教学、考证、‘零距离’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通过这样的改革,避免了原有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能够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培养合格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从而解决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
图2:“234”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窦建华.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6).
[2]张明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初探[J].chinaacc.com/new/287_294_201012/31yi42682745.shtml.
[3]杨光明.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5).
【关键词】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The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Applicable Talents Cultavating Mode for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WANG Li-yan GAI Guang-qing ZHAO Li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China)
【Abstract】The necessity and the proposals of constructing a applicable talents cultavating mode for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were proposed: Changing education idea and ideology of undergraduat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programs containing experiments and practices. Setting up relatively stable practice bases. Constructing “double type” teacher groups. Enhancing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reating high quality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s. Finally, the applicable talents cultavating mode had been applied to the talent cultivation for polymer materials major of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and achieved good practical effect.
【Key words】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Applicable talents cultavating mode;Practical teaching
1 普通高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由于我国教育布局和人们观念存在问题,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数量增加缓慢,技术工人数量急剧下降,不能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剧增,普通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为普及型教育。以往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已不再适合于这种规模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因此这种普及型高等教育产生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然而,这种就业难问题并不是社会人才剧增的结果,而是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较少,导致多数企业存在人才严重缺乏问题。这种普及式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既不具备高级精英式人才的能力,又缺乏职业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当前这种普及型高等教育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两大问题,一是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问题,二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不够,使目前高度教育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社会有责任为高等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根据目前现状,把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已成当务之急。目前,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不断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有很多人认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但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困扰高等教育者的一大问题。研究构建一种适合普通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较好理论基础、又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
2 普通高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转变教育观念和大学生自身观念
普及式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强调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当然,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最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针对地方普通高校,在不断扩招、学生入学门槛较低的情况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教育者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探索一种适应新形势下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大学生首先应转变自身观念,突破白领观念,吃苦耐劳,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才。
2.2 加强实验、实习和实训教学环节及基地建设
在培养方案中强化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有针对性地设置综合设计型实验,强化生产实习环节,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避免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要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中树立工程意识,培养工程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2.3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应用型人才质量
要培养应用型的学生,必须要有综合型教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安排校内导师参加企业的科研实践活动,与校外导师共同参与项目研究、学位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应用型人才质量。
2.4 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打造优质教学科研团队
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平台。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效果
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加大了对实践环节的投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政策,高度重视与企业的合作,教师走进企业,为企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学生也经常到企业参与生产,进行学习,并有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通过校企的密切合作,学生的自觉学习热情显著提高,改变了大学学习观念,认识到了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学习即将被社会淘汰。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学生自信心增强。当然,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是一个长期的实施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需要社会各界、学校领导、一线教师、高校学生不仅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更要并付诸实践,采取行动。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协助下,我们构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更好的效果,才能为社会输送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解决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24-26.
[2]邬适融.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9(1):104-109.
[3]曾永卫,张亮峰.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39-40.
[4]蒋毅坚.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14):30-32.
一、实施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环境设计专业要求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学校内学生大多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实践练习,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符合了新课改要求的同时,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从环境设计这门课程来说,属于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如果学生只是进行单纯的理论学习,将会造成知识脱节现象,当学生走出学校进入岗位时会遇到众多困难,从企业角度来说,为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满足了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二、构建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为保障校企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需要双方共同构建校企合作模式。
1.树立共同方针
培养高素质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需要校企双方树立共同方针,学生必须在学校内获得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企业内提高实践能力为,这是两方合作的必要前提。校企合作旨在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不能脱离市场需求,只有校企双方树立共同方针,向着同一个目标能力,才可以构建完善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为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应发挥其重要作用,加大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知识。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规范,将校企合作行为进行规范,保障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接着,政府应发挥其职能,对校企两方进行约束管理,保障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最后,政府应加大鼓励与扶持,设立专项鼓励资金,对校企合作十分优秀的人才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努力实践的信心,从而推动校企合作的不断发展。
3.企业积极配合学校工作
企业作为校企环节中的重点,应积极与合作学校相配合,根据学校提供的信息进行专业人才实践基地的建设。企业配置完善的实践基地,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保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培养。接着,作为实践环节,企业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所有实践的学生进行观察评估,对学生进行分类培训,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实践经验。最后,企业可以发起“带徒”活动,公司的优秀员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在环境设计实践方面得到正确引导。
三、进一步完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应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企业实践为辅助,双管齐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进一步完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1.保障校企双向流动
在校企合作模式之中,学校保障理论基础,企业负责实践能力,双方各司其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将这种理念贯彻落实整个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学校在为企业输送学生的时候,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同时向企业提供学生的各方信息,保障企业对每一批学生都具有一定了解,合理分配学生的实践领域。另一方面,企业在接收学生后,积极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记录,并将记录反馈与学校,使学校能够掌握学生的实践进度,有利于学生再次返校时获得更好的理论教授。校企双方信息双向流动,保障了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序进行,完善了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2.政府引导校企参与环境治理问题
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能力资金具有一定限制,而学校具有专业知识,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政府引导校企双方将实践基地建立于公共环境方面,不仅满足了环境设计人才需要多种实践基地的需求,同时,解决了公共环境的问题。从长远角度出发,这种引导将校企双方作为主体,政府作为辅助,培养了环境设计综合型人才的同时解决了公共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扩大了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力,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结语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能力主导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151-02
从1999年我国开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以来,地方本科高校迅速发展。教育部数据显示,2013年底全国有本科高校1170所,201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727万人,由此带来严峻的就业形势。在麦可思公司《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红黄绿牌”专业榜单中,本科类工商管理专业被列入黄牌榜。然而在学生就业困难的同时,许多企业却找不到服务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部2014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对地方高校是机遇也是挑战,就工商管理专业而言,要借此机会,改革培养方案,改善课程体系设置,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是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或管理应用型人才,其内涵可以概括如下: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党的十报告首次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而言,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有益于社会,更是有益于个人的长远发展。其次,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这些专业基础理论涵括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不同领域。再次,要有实践动手能力,即理论与社会应用的对接。企业的需求导向和特征决定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须通过本科教育获得实践动手能力,这一能力必须是针对某一特定技能体系培养。最后,具备柔性的扩展能力,其本质就是创新,不断践行学习、实践、创新循环过程,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不断变化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此外,对学生的培养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高校要对地方企业的宏观环境、行业经济特征、资源禀赋特征、发展战略模式等有所了解,据此调整相应的教学过程,达到多方共赢。
二、国内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
传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应用型大学对人才的内涵要求,所以目前国内各高校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出四种创新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1.“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模式。指工商管理专业以系为大类招生,前期培养不分专业,在学生对专业有了深入了解,明确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按自愿原则进行专业划分,确定自己的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方向,使学生的自我认识、专业认识和社会需求认识相协调。
2.“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细分为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块,学生在学习公共课程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部分模块深入学习。使学生既有宽厚的基础和全面的管理视野,又具有在工商管理某些领域较为深厚的造诣,形成以能力型和创新型为主导的知识结构。
3.“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置于同等地位,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该培养模式的课程设计突出实用性、综合性,并实行个性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校企合作式”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达成协议,以学生与用人单位雇用劳动关系为主,学校协调配合,即根据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学校设置相关专业,选拔、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根据协议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相应岗位工作。
三、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设计
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围绕提高学生理论修养、强化学生知识应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些目标展开,强调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上述四种工商管理人才创新培养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模式的不足,满足经济发展对个性化、多元化、多规格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参考以上培养模式,在系统梳理已经完成的2014年工商管理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应用型大学建设要求,提炼企业需要的、学生应具备的应用能力,构建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见图1),并期望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应用型教学主系统。
该课程体系以专业导论引入,使学生总体了解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学习内容;以毕业论文(设计)收尾,对大学期间的全部学习内容系统总结、综合应用;由培养学生的七种应用能力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包括生产管理能力、人员管理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创业管理能力、信息获取处理能力,针对每种能力开设相应课程,同时以能力为模块,针对课程内容分别进行相应的实训,实现理论到应用的过渡。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将实行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其中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另一种是现在的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即对高校而言,入口面临的生源和出口面临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将发生变化,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的设计只是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一个方面,今后需要进行的还有应用型教学主系统、应用型教学辅助系统和应用型实践教学系统的整体构建,将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育探索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郑晋鸣,韩灵丽.应用型大学如何办好[N].光明日报,2014-09-19.
[2] 董洪亮.地方本科高校该转型了[N].人民日报,2014-05-09.
[3] 张怀英,蒋辉.地方性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知识经济,2014,(1).
【关键词】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发展及生产服务能力提升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酒店行业人才需求量剧增,尤其出现了对一线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需求的高峰。
一、“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及内涵
(一)“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在中职教育中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校和企业各种资源有机的结合,同时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进行课堂知识传授与企业实际经验直接获取相融合,在满足企业用人需要,学校学生实习就业的基础上,实现校企双轮驱动,互利互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旨在对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基础之上的“实境育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国内外工学结合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工学结合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中职教育“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实现方式。
(二)“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由四个方面组成,具体释义如下:“1” 是指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训练为一条主线;“2”即校内与合作企业两个资源;“4”即专业基础理论、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基地岗位轮训、企业顶岗实习四个阶段的学习;“3”是指职业素养自我提高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过硬的技术技能三种主要能力。
二、“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指导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虽然人才培养向来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市场毕竟准确反映了其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市场需求导向原则就是根据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目前我国酒店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但从不同类型酒店人才的需求来看,紧缺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进行酒店人才培养时,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时的作以调整,满足酒店发展的需要。这也充分体现了市场调研工作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
(二)知识、技能、素养并重原则。长久以来,职业教育重技能训练,轻素质培养,反复被人诟病,改革却又举步维艰的局面,依然是职教人的痛。如果知识和技能是一个人必备的硬实力,那么职业素养就是一个人内在的软实力,职业教育给予学生的,应该二者兼备,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职业教育必须在关注功利性的职业技能时,更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应充分体现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成立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通过走访企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人才市场调查,明确了学生就业的岗位及岗位群,获取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根据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即适应现代酒店需要的,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综合技能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技术和基本管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建设。“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调研为依据,组织专业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市场调研。并组织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召开课程体系论证会议并形成论证报告。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进行教学计划修订。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岗位能力及工作过程,集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综合技能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于一体的“四位一体,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依托黑龙江省烹饪行业协会、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学生参与的“竞技工作室”,组建由教师、学生参与的大赛竞技组,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及活动方案。
(四)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体系实施的执行者,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酒店服务与管理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了解合作酒店的经营情况、技能要求和企业文化。对于校内教师,要鼓励他们走出校园,甚至为教师创造条件进入行业企业兼职,以使教学水平与教学内容处于较高和前沿状态。对于兼职教师,必须具备行业从业经验或者有行业机构认定的资格,能够参与课堂教学和教材开发。
参考文献
[1] 逯铮.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纵览,2013(5):73-74.
[2] 陈胜花,龙玉忠.构建基于“学习、工作、晋职同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124-126.
【关键词】校企联合 动漫人才培养模式 建构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 1200 多所高等院校开办动漫及相关专业或课程,[1]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形成了三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设计师型人才培养模式,一般由艺术设计学院开设,先期学习艺术设计与动漫设计基础课,后期学习电脑软件类课程并培养动漫设计与创造能力。二是历史沿革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多是高校依据自己原本优势学科,后添加一部分课程而形成动漫专业。三是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学校多是职业技术类院校,这种培养模式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多是技能型人才定位,培养模式以短、频、快为基本特点。[2]
整体而言,我国高校动漫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很落后,专业课程安排没有体现应用型、复合型特色;教学计划是普通高校或中专动漫专业教学计划的翻版;教学方式模式化,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专业教材应用性不强;培养目标不能适应市场、社会的需要等。[3]因此,建构并验证一套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及适应性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国内动漫教育领域研究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我国借鉴国外动漫教育经验,结合国内动漫培养资源及人才需求特征,研究开发了一套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所谓校企联合,是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育和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4]
一、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
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动漫人才,涉及的最根本问题是在哪些方面可以合作,在哪些方面可以互动,在哪些方面可以实现双赢,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商业问题,是两个主体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走在一起。高校需要的是办学效益与良好的就业率,企业需要的是优秀的人才与快速的发展,学生需要的是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成就感。为此,校企联合首先要明确联合内容。校企之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合作空间。
1.学校与企业共建专业与课程。所谓校企共建专业,是指高校与企业依据市场人才需求调查与人才培养资源调查,通过资源共享,共同开办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共建专业的最大好处是适应市场需求,就业率高。所谓共建课程,是高校与企业通过资源调查与共享,共同建设开发课程,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知识与技能。师资共享是最主要的合作点,开发的主要课程应该是以动漫理论为基础,以项目制作为载体,以能力形成为目标。
2.学校与企业共建动漫研发中心。所谓共建动漫研发中心,是指动漫企业与高校依托项目合作,共建动漫研发制作实验中心。在该中心,高校可以提供科研项目、实验设备设施和学生,企业提供生产项目与员工,校企通过资源整合,共同研发、创造、制作动漫项目,从而产生相应回报。在项目研发与创制过程中,教师、学生、员工可以提高业务与能力水平,学生毕业后,也可以与合作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或项目合作协议,这样既可增加就业率,又有助于企业与学校提高业务水平。
3.学校与企业可以通过学制对接,共同完成学生学业。典型合作内容就是“3+1”模式。所谓“3+1”是指高校四年制动漫专业教育中,前三年在高校学习动漫相关理论课程,第四年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完成毕业设计。实习实训与毕业设计均以实际项目的参与制作为主要载体,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如此既可以夯实动漫专业的理论系统,又可以形成实际技能,消除校园与企业之间的壁垒,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4.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这个合作典型代表就是订单式培养模式。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与企业就某种动漫人才需求规格进行交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然后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最终形成毕业生为企业所用的合作培养模式。这个模式的特点是按需培养,全员参与,定向就业。因此,订单式培养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受益的良好目的。
5.学校与企业可以通过资源置换进行合作。所谓资源置换,是指高校或企业通过互相为对方提供优势资源以换取短缺资源,从而实现双赢的合作方式。比如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动漫制作设备,以换取企业对高校学生与教师的培训;或者反过来,企业为高校提供动漫制作设备或场地,以换取高校优秀科研项目的参与权、知识产权的优先转化权或员工培训机会等。
二、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 基本设想
通过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总体特点以及细分的动漫产业链条的分析与把握,结合本土文化、政策资源、高校资源的基本概况,着眼实际,充分前瞻,本着对我国现有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的修正,进行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基本设想如下:招录美术类考生,采用四年学分制的教育机制。一、二年级开设动漫专业基础课(必修)、文化修养课(必修)、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四个课程模块,主要培养目标是夯实专业理论基础、道德基础、文化基础。三年级依据学生个人兴趣及高校与企业培养资源,结合黑龙江省动漫人才市场需求特点,以适应与适当前瞻为原则,让学生分专业方向分流学习,如影视动画方向、动漫制作方向、动漫产品运营与营销方向、动漫创作方向等。开设专业方向主干课程模块(必修)、动漫专业选修课模块。主干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主开设。一、二年级在高校授课,师资来自高校。三年级虚拟项目课程及动漫专业选修课在高校授课,三年级实际项目课程在高校实验室或企业进行授课。以高校师资为主,企业师资为辅。三年级主要培养目标是夯实专业方向理论,初步具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年级进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主要课程是实际项目课程,包括企业项目与学校科研项目两类。毕业设计通过,修满学分者可以取得学士学位。四年级全部在企业授课,以企业师资为主,高校师资为辅。
(二)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培养目标的厘清
总体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具体目标:依据不同的动漫专业方向,制定略有差别的培养目标。破除动漫等于美术加多媒体技术的传统目标观,培养综合型的一专多能人才。所谓“一专”是指学生在某一专业方向能力极其突出;(转第页)
(接第页)所谓“多能”是指学生具备其他动漫方向的基本发展素质;所谓“综合型”是指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文化基础、思维基础,能创造性地研发、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动漫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如下:具备较好文化基础、影视新媒体和动漫创作必备基础知识和理论;能够从事与电影电视等媒体制作、动画剧本改编、动画原画、动漫创意设计和编导、游戏研发与设计、动漫产品营销与运营等全面创造性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依据不同专业方向略有改动。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动漫创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影视动漫设计及制作的技能;初步具备影视动漫作品的编导和科研能力;熟悉动漫项目的运营、管理与流程。
2.课程体系设置
第一学年开设的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模块:美术基础课、动画技巧、影视理论以及相关电脑软件操作课程。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文化修养课模块。
第二学年:专业基础课模块。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模块。动漫专业课模块:动漫概论、动漫流程与制作、动画运动规律。动漫基本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动画画面分析与分镜头设计、动画场景设计、摄像基础、动画技法设计。文化修养课模块。
第三学年:分方向的专业课模块。具体方向有:平面动漫创作方向: photoshop 软件操作、flash 动画制作等。三维动漫制作方向:3DMAX、MAYA 等三维软件操作。影视制作方向:摄影摄像、After effects、premiere 等。动漫产业运营与管理方向。影视动漫编剧与编导方向。动漫专业选修课模块:动漫史、动漫策划等。
第四学年:企业实习实训、毕业作品设计。
3.教学模式的拟定
教学制度是招收美术高考生,有条件的学分制。一、二年级采用班级集体授课,在高校使用班级或实验室授课,师资来自学校。三年级部分教学采用小组授课,部分教学采用班级集体授课,以学校师资为主、企业师资为辅。四年级部分教学采用小组授课,部分教学采用个体指导,以企业师资为主、学校师资为辅。
4.教学方法的确定
动漫基础课程模块、动漫专业选修课模块、文化修养课程模块、公共课程模块采用讲授法教学。动漫专业课模块、动漫技术课程模块采用演示法教学。项目课程模块采用实践法教学。实习实训与毕业设计采用实践法、作业法教学。
5.评价机制的确定
考核原则是,理论是否掌握、能力是否形成。所有课程通过考核记学分。理论课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项目课、实习实训、毕业设计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进行考核。在学校授课的理论课、文化课、公共课采用试卷考试。在学校授课的选修课采用作业考察。在学校授课的实验课、项目课程采用实际任务的结果是否完成加以考核。实习实训课程与毕业设计采用专家小组评议进行考核。
(注:本文为2013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3B0010)
参考文献:
[1]北京商报.全国已有千所大学开设动漫专业.[Z].http:///20080219/n255233448.shtml
[2]陈林彬.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新闻界,2009(4).
[3]王玉敏.高校动漫教育产学研探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