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小学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身正为范、为人师表
身教重于言传,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完善自我,时刻保持自己的形象,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所谓“身教”,就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高尚的道德素养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美化学生的心灵,造就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仍处于懵懂不会判断的年龄,故对教师的所作所为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如果教师道德修养欠佳,则将使学生因失望而陷入道德迷惘,或使学生因盲目效仿而趋于道德堕落。反之,如果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则将使学生在敬佩中得到熏陶,在模仿中提高修养。所以,我们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有一种无声的强大教育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伴之以生动透彻的说理,才能产生感染、陶冶学生情感的力量。
二、勤奋博学、做学生学习的楷模
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学生知识结构体系越来越庞大,思想更加活跃,与此相适应的是行为方式更具有不定型性,新情况层出不穷,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更显得迫切和重要。班主任若能凭借自己雄厚的专业知识,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
当然,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深厚的社会和自然科学功底,有广博的文化和艺术素养,有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总之,班主任良好的个人形象,优秀的自身素质,是开展工作的先决条件。
三、尊重和爱护学生,实施正确有效的班级管理职能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的职责,赋予了其监督、驾驭、评价他人的独特地位,也练就了其对所管班级“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火眼金睛”。班主任总是以审视的目光,解读着来自管理对象的信息。 所以,在管理班级的职能方面,更应该用心,实施正确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
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教好,教师要有包容一切的同情心和博大的胸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他们渴望理解,渴望老师的信任、尊重和关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教师的一句话甚至一个鼓励的、信任的眼神可以唤起一个学生对人生的自信和希望。反之,教师的恶言恶语、一个厌恶的眼神,都可能会使学生走上歧途。
以表扬、鼓励为主,但要兼有惩罚措施
在常规管理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借以调动同学们积极上进的热情,对一贯表现突出的,特别是进步较大的同学都要给予大力表扬,树立榜样,起带头作用
允许犯错误,但思想上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有改正错误的决心
对于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允许他们犯错误,不应过分急躁。但必需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集体造成的伤害,并愿意改正错误。当然,这些同学改正错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中间还是要以提醒、督促、帮助、鼓励为主。
小学班主任应具备基本能力
小学阶段的班主任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取得各方面配合就必须学会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与任课老师的关系和与家长的关系,以保证班级管理工作信息畅通,团结协作,得心应手并取得成效。
协调好与学生的关系
每个鲜明独特的学生,都需要班主任与之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协调要建立在真诚、尊重、理解、平等的基础上,以诚相待,师生间才会心理相融充分沟通,促进教学相长,班级才会形成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班主任协调自己与学生间关系的办法多种多样,个别谈话,分类交流,文体活动,评语书信等等。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班主任一定要心平气和,沉着冷静,通过协调要让学生在内心感受到班主任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化身,更是他们难忘的良师益友。
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如果说一个班级就像一架钢琴,那么这架钢琴只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紧密配合,才能弹奏出优雅美妙的乐曲。所以,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取得任课教师的支持,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班主任要赢得任课教师的支持,自己先要支持任课教师的工作。要尊重任课教师,积极协助任课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就班级学生的日常情况,经常主动沟通,既可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又可取得共识,统一对学生的要求,形成互相支持,密切配合的教师集体。
协调家长的关系
1.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所有家长都要有礼有节。家长不管职务高低,不管工人农民,不管子女学习成绩好坏、表现优劣,都要以礼相待,充分尊重家长。对待家长,尤其是后进生家长,千万不可像批评学生一样“妙语如珠”,切不可七嘴八舌地数落,伤害家长的自尊,忽略了实际效果。
2.班主任要重视家长会。发挥班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利用家长来教育家长,家长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经验,相互座谈,共同为教育好孩子献计献策。班主任重在策划,为家长们牵线搭桥,提供教育和受教育的机会。家长会内容不应只局限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因家长职业、素质、水平等相差各异,家长会应更多地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3.班主任要创造条件,积极家访。家访是与家长协调关系的重要途径。尽管电话联系方便快捷,即使是农村,电话手机也很普遍,但电话联系其作用永远替代不了老师的登门家访。在目前家访愈来愈少的情形下,班主任的家访更应做好充分准备,每次家访的目的,谈什么,怎样谈,效果会如何等都要预先周密考虑好,不可盲目或应付差事。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善于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使班集体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小学生在品德、知识、体育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小学班主任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相关文章:
1.小学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有哪些
2.小学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3.班主任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一、农村幼儿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柳斌在全面发展观中指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缺一不可,无体力者如废品、无智者如劣品、无德者如危险品。他形象地把无体力者称为废品,说明良好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农村幼儿园地处偏僻乡村,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且农村幼儿园(班)教师编制紧,大部分幼儿园都是包班制。白天一整天带班,晚上备繁重的课,连个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怎能适应繁重工作的磨炼呢?所以说,幼儿园教师更要加强体能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以便投身到广阔的农村幼儿教育中去。
二、农村幼儿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幼儿教师应有广阔的胸襟,能接受来自不同层次家长的质疑
广大的农村家长,他们整体素质较低,加上对幼儿教育不理解,一旦发脾气,说起话来很不中听。曾经有一位家长状告幼儿老师,对园长说:“下学期我的孩子不念中班,要调到大班去。”搞得老师哭笑不得。再如有一位调皮孩子在放学的时候把另一位孩子推到路边的水沟里,搞得满身是泥水。下午家长来园,二话没说就边骂边老鹰抓小鸡似地把那个调皮的孩子往外拎:“我现在就把你推到水沟里,看你怎样?”幸亏老师和过往群众竭力劝阻,才制止住。家长无视教师的存在,对幼儿的蛮横,使教师十分尴尬,增添了幼儿教育的难度。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突发性冲突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并且抓住这一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耐心教育。切不可与家长发生争吵,甚至迁怒于幼儿,使幼儿与家庭关系僵化,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
(二)农村幼儿教师应富有母爱,呵护每一位幼儿
农村卫生条件差,有些卫生习惯不好:衣服脏,又很少洗澡,那贪玩的小手更是难见肉色,加上他们家庭教育条件差,知识面狭,显得不那么可爱。因此要求教师不要嫌弃,应从幼儿实际出发,去精心呵护教育他们,引导他们。例如班上孩子生病呕吐了,教室里一片臭气,农村没有保育员,教师要处理好室内卫生,还要对患病幼儿进行护理。试想,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缺乏慈母般的爱心,如何适应这项工作呢?此外,农村幼儿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素质,克服来自自身的各种情绪干扰,以饱满的情绪,良好的心态去迎接工作中的每位家长、每位幼儿。
三、农村幼儿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师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需要。农村幼儿园由于条件所限,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教学能力,动手创作能力,分析教材能力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由于种种原因,幼儿园经常实行复式班教学制,要求教师有过硬的组织能力,才能驾驭于不同年龄的幼儿,发挥自己的知识才干。如大中班混合在一起的复式班,要求老师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里安排好不同幼儿的活动,这就要掌握各班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他们喜欢且便于混合班使用的教学内容,做到动静交替、难易结合。这样,教师就可以讲解示范一个年龄班内容的同时,让另一个年龄班幼儿自己活动。还要做到互不干扰,这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考验。其次,针对农村幼儿园教育条件差,玩具少的特点,教师应动手制作玩具。例如教学挂图是幼儿园中实用性最强的一种教具。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绘画技巧、剪贴艺术,制作出适应各种教学需要的教学挂图或图片,我园大班语言教学挂图都是老师们自己动手绘画而成的。还可以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游戏活动。例如到田野、田埂、土堆、树林等场地开展体育游戏、结构游戏、角色游戏等,既方便了教学,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最后,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教材的能力。农村幼儿教育研讨、经验交流机会少,更要求幼儿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独立地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创造性地解决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大班语言续编故事《分鱼》一课,说的是两只企鹅为了争吃一条鱼而被狐狸“渔翁得利”的故事,要求续编出下半段情节来。教参中有提示点:1.用鱼来引诱惩罚狐狸,如鱼中装有毒药、炸药等。2.引诱狐狸到河边有水的地方来惩罚狐狸;③借助外来的力量,如猎人、猎狗等惩罚狐狸。试着推敲,其中疏漏之处甚多:1.狐狸只骗取了一条鱼吃,何必要用毒药、炸药将他毒死、炸死或用水淹死,这种惩罚狐狸的手段未免太残忍了。误导了孩子使用暴力进行报复,有悖于现行的德育原则。2.狐狸是一级保护动物,怎么能随便就叫猎人来收拾它呢?显然,这也不符合教育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幼儿懂得下次狐狸再来时:可以拨打110电话报警,叫警察来收拾坏蛋狐狸;企鹅兄弟再不要争吵,友爱地分鱼吃,让狐狸无懈可击;用企鹅的口吻教育狐狸不要靠欺骗来获取食物,而要一起劳动,共同分享成果。
四、总结
一、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工作艺术
班主任归属于教师群体,就教师而言,其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上。作为班级学生的“引导者、学生的朋友、学生成长的关护者”等多重身份并举的特殊教师——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他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热爱学生方面,具体表现为:
(一)责任心是前提
责任心是道德的基点。班主任工作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的责任心表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方面。有责任心的班主任会积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才会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爱心唤醒学生的心灵
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爱几乎是唯一的力量。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曾用心理学实验证实过这一点,即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该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爱会产生神奇的力量。
班主任既要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还要注意爱的方式,要把对学生的爱定位在合适的位置上,以免陷入以下爱的误区:
1.以爱为理由,让学生背负沉重的负担。素质教育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但由于种种原因,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并未得到贯彻落实,国家一再强调要减负,而现实中中小学生不但没有减负反而增负了。这从学生书包的演变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从单肩斜挎书包到双肩书包直至今天可以在地上推着走的书包。班主任要切忌以对学生课业学习负责为理由,放弃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与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2.以爱为筹码,让学生感觉天平的失衡。爱班里成绩好的学生和听话的乖孩子并不难,难的是爱那些顽皮的学生。教育实践证明:有些成绩好的学生、听话的乖孩子出现了畸形发展的现象,他们长大成人后在适应社会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有很长一段适应期。而恰恰是那些学习成绩中等或中上的较顽皮的孩子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甚至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就。这些说明,我们是不是应该多角度全面地去认识并爱这些顽皮的学生。
3.以爱为条件,让学生陷入功利的误区。小学班主任尤其是低年级的班主任,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了不少的做法,如规定凡自己任教科目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或考了100分的可以当班长。诚然,这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种做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三)以童心理解学生
小学班主任尤其是低年级班主任要具有一颗童心。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而小学生的脑还未完全达到成熟水平,这从以下三个指标可以看出:1.脑重。脑重受脑细胞数量的多少、脑细胞的大小和脑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影响,而这些有待个体出生后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逐步走向成熟。成人脑重平均水平约1400克,新生儿脑重平均水平约390克,小学生脑重达到成年人脑重的80~90%。2.脑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脑细胞之间错综复杂的树突和轴突联系不是一生下来就具备的,而是在后天环境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可见,小学生的脑还有一定的可塑性。3.脑电波。小学生脑电波的主要形式是α波,成年人脑电波的主要形式是β波。小学生常富于幻想,常分不清甚至混淆想象与现实。因而他们天真幼稚,常说错话,做错事。但从人一生的发展来看,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以宽容心接纳学生
班主任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全权大使”。儿童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长身体、长思想、长情感、长个性,因此难免会出现错误。对此,一方面班主任不妨用近视眼去看待学生的错误,小事糊涂,大事清楚。另一方面,还要用望远镜去看待学生的错误,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防范于未然;其二,错误发生了,要认真分析根源并指出改正的方向。要做到这些,要求班主任有宽容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荡比惩罚更强烈。”教育实践中因为宽容带来心灵震撼的事例不胜枚举。
二、班主任的职业心理素质与工作艺术
班主任的职业心理素质主要由智能素质和非智能素质两大块构成。其中智能素质主要由知识和能力两块构成,非智能素质主要指班主任的人格特征。
(一)班主任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素养以及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班主任首先应具备所任教学科的精深的专业知识,上好所任教的课程,这是班主任树立威信的前提。其次,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学生间有个体差异,有些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兴奋点压根不在所要学的某几门功课上。如果班主任在他们感兴趣的某个领域精通,让学生佩服和信服,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能更好地引导他们。
除上述本体性知识外,班主任还应具备丰富的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心理学知识。拥有这块知识可帮助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减少盲目性和冲动性,增强自觉性和科学性。
(二)班主任应具备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能力
班主任除应具备普通老师所应具备的能力外,还应具备一些带有班主任工作特色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即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能力。具体表现在:
1.与家长沟通的能力
在学校,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班主任的力量平摊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只有几十分之一,这太少了;而家庭中,两个甚至几个家长面对一个孩子,这一教育资源对孩子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善于挖掘这一资源。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重视每次家长会,尤其是第一次家长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进一步的沟通打好基础。
第二,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班主任与家长交流,首先应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学生家长的朋友,尊重对方,沟通起来就变得容易;其次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老师们为孩子做的工作等,最好拟一个提纲。这样,家长会产生一种感觉: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班主任工作很细致、很认真负责。这在感情上拉近了距离,容易沟通。最后还应善于倾听家长的意见。通过倾听,可获得许多有效的信息,如家长的教育态度、教养方式、期望水平、价值观念等,据此诊断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讲究艺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
班主任应具备健康的思想素质
一、 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思想
不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都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思想。
教育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充分、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人。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有一定的政治观点和社会立场,做一个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人。
教师不仅是教书,还要树人。就是要教学生做人,这是比教书更重要的,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要处处关心学生,培养学生成才。
热爱教育事业,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作为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相通的教育思想,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本领,责任以及特点要深刻理解,要认识到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与希望的重要事业。从而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在这样正确理念的支持下,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才能做到以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教育为本,把发展人的智力、开发人的个性放在首位,才能不断开拓教育事业,教师要全心全意地把知识、智慧、爱心奉献给学生。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民族的进步,教师要树立正确教育思想。在教育中教师要走在教学的前面,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育要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培养创新人才做出教师应有的贡献。
二、 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做好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依据;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班主任热爱班级、热爱学生的思想美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教育的基础和源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最有力的、自然的连结点,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有的班主任跟学生打交道怕学生知道自己的底细。我是教师你是学生不能结成同盟,实行家长制,不和学生交谈,对学生冷言冷语,甚至动不动打骂学生,以为严师出高徒而实行粗暴、霸气,学生遇到老师提心吊胆而不愿意和教师在一起,这样的班主任和教师要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是不可能的。
当今的学生很关注教师道德素质修养,把关心学生、不发脾气、温和可亲、性情开朗、忠于教育,文明公正等思想道德放在首位。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高尚的爱,而不是偏爱、溺爱。热爱学生应该是真心实意地关心每一位学生,同各种各样的学生打成一片,做到与学生心理相容,心心相印。
师生关系良好,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三、 班主任要有大度宽容的教育思想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比一般教师更艰巨复杂的任务。班主任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管教管导,促进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全面发展。”
有许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都坚持严要求、严管理、严处理。班主任的要求是:“老实听话、顺从、安静、我说你听、我管你服”。而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好玩;学生的特点与教师管理的要求相抵触。教师对学生的顽皮不满而冷眼看待,对学生旁敲侧击,限制学生的自由,甚至挖苦、讽刺学生,导致师生之间产生矛盾而对立起来。
学生的消极情绪,来自心中的积怨,这些积怨是教育者缺乏经常性的疏导,缺乏情感激励。教师“严”多余、“爱”不足,训诫多于照顾,要求苛刻缺乏关心,学生生活中的忧虑、学习上的烦恼,产生思想疙瘩。
班主任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学会宽容对待学生,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贴心人,教育上的细心人,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接近学生的心思,形成师生之间的友谊,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情味。根据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成才的道路,这是班主任时刻铭记在心的责任。
总之,班主任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是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是黄金时期。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真心实意地教育好和管理好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长大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班主任健康的思想素质的作用
思想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对人才素质及其发展有很大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育人”是教育的宗旨,教学是教师的中心,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发展才是国家教育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原因,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是为考试分数服务的。
在应试教学的历史背景,教学奖惩制度订得再具体再完美还是有破绽的,以A教师和B教师两个为例:A教师在一所学校教学十多年,年年获得教学成绩奖,但在大学里读书的人找不到A教师的学生。B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六、七年,从来没获得教学成绩奖,有时还受罚,在大学里读书的学生有不没有把教学生做人当做自己的首要职责。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区的教师,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就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教育观念的个体差异与教师的思想认识、职业道德,以及自身素质等因素有密切相关的。
作为教育者都应该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第一是培养学生做人。第二是培养学生成才。做人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成才的基础。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已成为教师的座右铭。但也有教师社会责任感和对学生的爱心,没有吧教学生做人当做自己的首要职责,这是教师思想素质健康与否有关的。
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影响着民族未来的希望。教师是背负历史的重托和未来社会的期望。作为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要具备健康的思想素质。
班主任应具备哪些健康的思想素质相关文章:
1.班主任应具备哪些思想素质
2.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有哪些
4.班主任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有哪些
关键词:职业人;职业适应;中职学生;职业品质教育
近年来,不少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乐观,经营发展速度大幅下降,甚至有部分企业缩减生产、裁减员工。人才市场明显供过于求,企业往往以合格职业人标准尤其是高技能作为最重要的招聘条件,这对中职学校发展非常有利。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就是中职生源总体素质不高。基于目前的人才市场招聘情况与中职生品质现状,笔者近年来以会计专业课与会计实训课堂为实践研究的主阵地,以合格职业人品质标准为教育教学目标,尝试了多种途径,对学生职业品质教育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合格职业人品质标准分析
(一)职业与职业人的内涵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自己谋生与发展手段的工作。职业人,是指职业化了的人,是能够并愿意完成某一职业岗位工作、承担这一岗位责任并因此获得相应报酬与自身发展的人。
(二)合格职业人品质标准分析
克劳斯比认为:品质就是符合要求的标准;石川馨认为:品质是一种能令消费者或使用者满足,并且乐意购买的特质。基于此,合格职业人起码应具备如下品质:
从工作过程达标角度,职业人应具备的品质为:掌握技能――具备端住饭碗的能力,具备能够按规定操作完成某一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使之达到规定的标准并因此获得报酬的能力;责任意识――以承担责任的态度工作,并有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的意识;爱岗敬业――热爱敬重自己的工作,自觉提高工作的效果与效率;认真进取――严格遵守规范按规定的方法操作,并尽力做到最好;主动学习――用以熟练掌握规范与方法以及应对规范与方法的进步、更新;吃苦耐劳――愿意在工作劳累时坚持遵守规范与规定;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细化工作,有细节影响大局的意识。
从工作结果达标的角度,职业人应具备的品质分析。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将越来越细,不同工作岗位的联系与合作也更紧密,要求职业人应具备如下品质: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获取对方合作与市场的前提;团队协作――是集体意识的体现,是获取帮助的前提;服务意识――对内,可以加快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与受欢迎度,对外,可以实实在在获得市场;懂得感恩――是承担责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等品质养成的感情基础。
二、中职毕业生品质与合格职业人品质标准差距及其成因分析
(一)中职毕业生职业适应状况及其与职业人品质标准的差距
南华中等专业学校课题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职业适应的中职学生管理策略研究》,以下简称省课题)多次对相关教师、家长、学生、当地知名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职校学生上岗后主要存在三大问题:职业定位不准,频繁跳槽;职业意识不强,岗位适应能力不够;职业技能不够,校企脱节。这说明了中职学生的职业适应度较低。
对照合格职业人的品质标准,中职毕业生存在专业技能不过硬、工作态度有问题,缺少责任意识、诚信意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不懂感恩、不愿吃苦、不肯学习等方面的职业品质问题。
(二)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品质不佳。学生中考落榜,往往是因为多年来没有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多数学生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不主动关心子女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甚至有部分家长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就放任自流。不少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由于成绩差,得不到教师的重视与关心,自我意识取代了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享受意识取代了进取意识与吃苦意识,进入职校不久就表现出各种品质问题甚至是违纪。
2.专业技能不过硬。主要原因有: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问题较多;不少同学内心深处看不起自己,消极自卑、厌学逃学等。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花了大量时间精力,效果不佳;校企深度合作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学生的校外实习与教师的业务实践都缺少最好的“练武场地”;不少家长在子女选择专业时没有充分考虑子女的意愿,在子女就读职校后也不关心其专业技能与学习成绩情况。
3.缺少专业职业岗位认知。不少学生对本专业就业有哪些岗位,这些岗位需要哪些技能以及需要具备的职业性格与品质等了解不够,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容易因为专业课枯燥难学而放弃学习。
上述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的品质与学习能力、技能水平紧密相关,会影响未来的职业适应度。职业认知是否全面深入,会影响学生能否树立职业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到学生是否能提高技能与提升自身品质。掌握专业技能是中职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职业品质之一,专业技能是否过硬还会影响职业认识的深度、职业目标的高度,因而影响学生其他品质的形成。其中,学生原本品质不佳,职校期间没能得到根本性改变,是导致毕业时职业适应度低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学生职业品质教育是中职教育的核心,它需要联系专业职业岗位认知,通过提高专业技能深入持久地开展,达到育人效果。
三、多途径相互联结对中职学生进行品质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舆论压力一方面,受部分地区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地区招办信誉下降,社会舆论压力较大,主要是以高考报名录取过程中,现象为主要内容的舆论压力,由于信息保密工作限制,相关工作不可能做到完全透明化,更加令社会中的不和谐声音滋生。另一方面,报名录取制度暂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一些“落榜”考生及其家长会有埋怨招生办部门的思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招生办后续工作的开展。
2.工作压力鉴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高考考生数量也比较多,因此高考科在工作上的压力相对较大。主要问题有:考生基数较多,数据庞大,审核难度大;集中时间较短,各项工作开展较为急迫,容易忙中出错;工作人员相对较少,难以明确分工。
3.高考现状作为地区高考的主管部门和服务部门,注意地区高考实情是分内事务,同时高考现状也将制约高考科工作的落实。例如,随着近年来社会中一些观念的转变,致使部分家长和学生没能对高考树立起足够的重视,随意填报志愿、信息录入不准确等情况时有发生,为高考科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另外,高考制度的逐渐转型,使得现有的报考制度等与考试模式之间出现一些差距,特别是考生素质高下的评判等问题,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困扰着地区招生办,乃至于各高校招生办。
二、如何构建与落实高考科工作
1.以《岗位制度》为基准,实现业务辐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一分子,高考科工作人员应具备国家公职人员的优良素质,时刻以《岗位制度》为准绳,优先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管理好高考事务、服务于各考生。此外,作为一个特殊且重要的教育部门,高考科工作人员还应具备相当专业的眼光与能力,能够根据地区高考中的现象洞悉一些教育灵感,及时地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提出建议。例如,调查分析考生对现有高考各类制度和规定的看法,并得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等。
2.以身作则,弘扬勤政廉洁之风《招生办》以大众娱乐的角度戏剧化地阐述了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一些“黑幕”,虽说只是较为集中地谈论了一些现象,并不一定普遍存在,但却给予了“高考科”工作人员一定的警示和启发。特别是作为一个国家公职人员,更不应当助长诸如行贿受贿、等一系列歪风邪气,而应以身作则,贯彻“八荣八耻”等一系列精神,确保学生信息、成绩、志愿等真实有效,绝不能利用职权胡乱操作、修改,破坏高考科权威形象。
3.加强多方联系,不断调整工作方向和工作模式一是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包括中学校与各大招生高校,特别是核实招生高校的真实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有可能,还应与学生及家长取得联系,确保每一个环节保险。二是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明确各阶段工作要务,有步骤有规划地完成工作。
三、总结
招生办高考科工作机要职责体系工作落实一、高考科的性质
招生办是我国的事业单位,是招生委员会的执行机构,主要负责地区学生报名、考试、录取等各项工作的统筹事宜。而高考科则是招生办公室内设的专门负责地区高考各类事宜的专职部门。从部门属性来看,高考科是教育部门的组成部分之一,具备国家事业单位性质,是国家教育管理权力的者,同时也是为一地区高考提供专门服务的机构。从工作属性来看,高考科担负着地区高考的诸多工作,是地区教育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因为它专司高考事务,因此在高考方面具有权威性。由此可见,高考科是一个地区高考事务(报名、信息搜集与发放、录取等)的主要执行者和管理者,具有专门的权利和义务,受国家和法律保护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即完成自身任务,确保地区教育体系正常运转。
二、高考科主要任务与应具备的职责
1.统筹地区高考事宜
高考科应发挥领导统筹职能,对责任区域的高考事宜进行安排。例如,每年考场的监督布置、学生报考信息录入核实、考生类型登记查实等。高考前后,务必做到与个中学院校之间的联系,主要是监督各学校对政策的宣传。同时,加强与政府其他部门(包括公安机关、行政交通部门、医疗卫生部门等)的协作,为地区高考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保障。针对可能产生的突况,要提前做好应对预案。例如,因不可抗力产生选定考场无法使用的情况,需有便捷安全的替补考场进行替代等。
2.搜集资料与传递信息
每年高考是国家重大教育事件,前后会有较为频繁的信息传递,这边需要地区高考科从中传达。一方面,要将上级部门宣讲的政策、要求等传递到位,并做好释疑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查各地区学校、考生的一些实际情况,随时向上级反映,如遇部分意见和建议,须及时搜集整理,并快速上报,听候指示。
3.确保招考公平
在制定或是参与制定报考规则时,务必以保障学生公平利益为原则,杜绝、行为,保障学生信息安全,同时确保学生报考自愿,意向为本人所有,竭力确保招考公平。学生各类信息录入时,务必再三核对,无误后方可确认录入。
三、高考科在近年来面临的一些考验
1.舆论压力
一方面,受部分地区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地区招办信誉下降,社会舆论压力较大,主要是以高考报名录取过程中,现象为主要内容的舆论压力,由于信息保密工作限制,相关工作不可能做到完全透明化,更加令社会中的不和谐声音滋生。另一方面,报名录取制度暂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一些“落榜”考生及其家长会有埋怨招生办部门的思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招生办后续工作的开展。
2.工作压力
鉴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高考考生数量也比较多,因此高考科在工作上的压力相对较大。主要问题有:考生基数较多,数据庞大,审核难度大;集中时间较短,各项工作开展较为急迫,容易忙中出错;工作人员相对较少,难以明确分工。
3.高考现状
作为地区高考的主管部门和服务部门,注意地区高考实情是分内事务,同时高考现状也将制约高考科工作的落实。例如,随着近年来社会中一些观念的转变,致使部分家长和学生没能对高考树立起足够的重视,随意填报志愿、信息录入不准确等情况时有发生,为高考科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另外,高考制度的逐渐转型,使得现有的报考制度等与考试模式之间出现一些差距,特别是考生素质高下的评判等问题,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困扰着地区招生办,乃至于各高校招生办。
四、如何构建与落实高考科工作
1.以《岗位制度》为基准,实现业务辐射
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一分子,高考科工作人员应具备国家公职人员的优良素质,时刻以《岗位制度》为准绳,优先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管理好高考事务、服务于各考生。此外,作为一个特殊且重要的教育部门,高考科工作人员还应具备相当专业的眼光与能力,能够根据地区高考中的现象洞悉一些教育灵感,及时地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提出建议。例如,调查分析考生对现有高考各类制度和规定的看法,并得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等。
2.以身作则,弘扬勤政廉洁之风
《招生办》以大众娱乐的角度戏剧化地阐述了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一些“黑幕”,虽说只是较为集中地谈论了一些现象,并不一定普遍存在,但却给予了“高考科”工作人员一定的警示和启发。特别是作为一个国家公职人员,更不应当助长诸如行贿受贿、等一系列歪风邪气,而应以身作则,贯彻“八荣八耻”等一系列精神,确保学生信息、成绩、志愿等真实有效,绝不能利用职权胡乱操作、修改,破坏高考科权威形象。
3.加强多方联系,不断调整工作方向和工作模式
一是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包括中学校与各大招生高校,特别是核实招生高校的真实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有可能,还应与学生及家长取得联系,确保每一个环节保险。二是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明确各阶段工作要务,有步骤有规划地完成工作。
五、总结
作为统筹高考事宜的教育工作部门,高考科理应树立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落实各项基本的工作任务,确保高考报名招生工作正常运作,同时保障考生信息安全和待遇公平。此外,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教育管理部门之一,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主动了解和掌握一些社会现状,积极参与到各类不合理事件的处理工作中去,特别要对本地区的教育教学工作拥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积极调解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面矛盾,做到实事求是,服务至上。
参考文献:
\[1\]耿贵.招生考试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77).
一、当前社会教育动向与少儿阅览室的构建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战略目标指出,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有鉴于此,针对社会发展需求,少儿阅览室的构建应分为二大区域:即静态区域和动态区域。静态区域以阅读(包括网络阅读)为主要表现形式;动态区域则以组织各类型的社会活动为表现。阅读藏书的构建可由思想道德教育、文艺和社科三大类型的图书和期刊组成。购书、刊时,应及时接受社会教育信息之反馈,切实、及时地满足小读者们的需求。网络阅读应在管理者的指导下进行,所阅读的网络信息可囊括诸如德育、文教、科普、游戏等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多种内容,尽可能地避免小读者们去搜索那些无益信息,甚至是有害的信息。社会活动形式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这里,特别值得推荐的是南京图书馆少儿阅览室推出的争当“小小图书管理员”的活动,小读者们在参与管理图书的社会实践中,不仅可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或期间及时发现其需求的欠缺,进而提出改进的办法,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也可使小读者们体悟到图书管理者工作的艰辛,以便今后更好地配合管理员的工作,将少儿阅览室办得更好。
二、把握社会教育动向,提高少儿阅读兴趣及创造能力
国际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要缩小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教育之间的差距,除及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外,还应结合国内国情、民情实施创新教育。少儿阅览室作为教育的另一基地,应积极地配合学校和家长,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阅读兴趣,努力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1.学习兴趣与阅读兴趣的培养
由于现在社会、学校对教育的重视,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因此无形中给孩子们增添了不小的学习压力,在学校和家长的巨大压力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往往会下降,阅读通常也成为了负担,繁重的科目学习已使孩子们几乎无暇去阅读课外读物,从而导致少儿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严重不足,而事实是见多识广更能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能力,书刊及网络信息对于个人不但有休闲娱乐的价值,还有开发自我潜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因此,少儿阅览室的管理者可加强与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强化少儿阅览室的功用,具体举措:建立网络联系平台,与学校和家长对话,及时了解小读者们的学习需求,并提供相关服务;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多彩的阅读活动,以培养和提高孩子们学习、阅读的兴趣;书刊等信息的罗列不仅须注重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与全球化,而且也要重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弘扬;施实奖励办法,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先导,是启迪中小学生智慧、提高学习综合能力和培养学生成才的前提,只有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少儿阅览室才能形成优质服务的良性循环。
2.提高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科学精神是贯穿于一切科学活动、一切科学探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准则。而创造能力则是一种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解决新问题、获得新成果、开拓新局面的能力,也是一种以探索为动力,以创新为目标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过程中离不开科学精神,二者密不可分。
第一,少儿阅览室应采用开架、开放式管理,尽可能地提高小读者们的自主阅读及学习能力,倡导孩子们质疑并鼓励孩子们在书中自己寻求答案。具备怀疑精神,不仅可以辨伪去妄,更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现,这是培养孩子们创造能力重要的一歩。且孩子们在自寻答案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随着问题的不断被解决,获取了充分的自信,从而激发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造能力。
第二,少儿阅览室应采用多媒体技术,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们播放图文并茂的动漫、电影名作、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碟片等,为孩子们提供活跃、形象的阅读服务,以促进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及创新意识的发展,进而提高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第三,少儿阅览室应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强化孩子们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孩子们在逐步形成创新意识的同时不断体验掌握各种操作技能,使课外阅读及见闻的知识成为课内所学知识的有益巩固和补充,以促进课堂教学、家庭教育,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不断提高其创造能力。
人们的创造力,才是社会发展的真正驱动力。因而,少儿阅览室应重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学习能力,不断推动其创造力的提升,切实将服务工作做到位。
三、关注社会教育动向,重视少儿阅览室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教育不仅是针对青少年,也是面向大众的,只是有所侧重点。育人者必高于人,作为少儿阅览室的管理者应具备比一般图书管理员更高的综合素质,由于二者的服务对象不同,因而所具备的服务专长也有所不同。在少儿阅览室工作的管理者,除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信息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现代化技术素质和创新素质外,还应掌握儿童心理学、审美学、音乐、书画技艺及外语等多类课目知识和技能。
Professional Quality Physics Teachers Should Have
Huhe Mandula, GUO Xiaoxia, TIAN Zhongxing
(Department of Physics,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Jining, Inner Mongolia 012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 needs to cultivate a variety of talents. And personnel's training is education, thus in the new era, education is faced with many challenges. To meet these challenges, they all aspects of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ers put forward new demands. To make a contribution in terms of teacher training, so be sure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For physics teachers, in addition to other disciplines need to have teachers with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common, but also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cipline to make they have appropriate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 words physics teacher; professional quality; ability; modern education
1 物理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品质
物理现象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物理学科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物理教师,自身的职业品质对于物理教学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从我国的教育改革角度来说,物理教师应具备如下职业品质:
1.1 物理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物理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娴熟的业务能力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因为教师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同时也在对学生进行着思想道德教育,所以教师的一切行为举止,必然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物理教师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十分重要的。
1.2 物理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要作为一名出色的物理教师,就必须不断优化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如今的时代节奏非常快,社会每天都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们因而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从而在心理上也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学校环境中,学生受到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来自教师,教师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物理教师也同样,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水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呢?美国心理学家经过广泛调查,优秀的教师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素质:温和、理解、友好、负责、有条不紊、富有想象力、热情等。一个物理教师若想要保持这样的心理素质,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正确地给自己定位: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给自己设立力所能及的目标,这样的心态对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非常有利的,由己及人,就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远离压力,由此也端正了自己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②学会控制情绪:教师这一职业,对于情绪的波动是很大的,而教师的情绪也会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影响,比如,在情绪激动时,如果批评学生,可能会言行过激,对学生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所以控制好情绪便成为了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挑战。③正确对待成败:逃避不了的教学评比让教师压力很大,这就需要教师的强大的心理素质,所以具有一颗坦然面对成败的心对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1.3 物理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观念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跟不上社会的节奏,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先进的教学改革,而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又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产生出来的,所以每一次教学改革都会是新旧教育观念的斗争结果。物理教师若想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以此来与旧的教学模式抗衡。
1.4 物理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
首先,在实验课上,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多动手的机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其次,教师还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们会对所得的结论印象更加深刻。最后教师要注意增效减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实践,有时间也要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发明创造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发明创造的乐趣。除了针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创新外,教师也应该从自身出发,让自己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物理教师要将书本上的东西进行加工、设计,勇于探索,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更明显、更理想,善于改进、设计实验,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总之,创新精神对于物理教师来说,是一个长久性挑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以达到物理教学的最佳效果。
1.5 物理教师要掌握教学资源的开发方法
首先就要开发和利用好教科书这一教学资源,当然,也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中,教师还需要广泛利用图书馆内的各种相关书籍来合理进行教学。此外,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物理教师决不能忽略掉信息化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信息多媒体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幻灯投影片、挂图、录像带、电视以及广播、网络课程资源等,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物理教学。最后由于物理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因此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掌握好以上教学资源的开发方法,才会使物理教学更顺利地展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日趋进步,教育本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怎样将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怎样用教学实践去验证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等,这些问题都是现代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那么,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现代教师应具备那些方面的素质呢?通过我的学习研究,我认为作为现代教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师所学的知识和传授知识的方法对其职业赋予的要求将越来越不适应,必须在其工作期间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形成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样不但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利,而且对成长中的学生基本能力发展指导有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革命”的严峻挑战,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生教育理念。
二、具备团队合作交流能力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如果人们不共同参与,相互合作,根本就不会有着重大的发明,创造。当代的教育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每一个教师的能力、知识水平是有限的。这就需要现代教师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只有能与其他教师合作、善于与其他教师合作的现代教师,就能使自己的教育工作锦上添花。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的工作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上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同时,教师也是工作群体中的一员,要具有和同事融洽相处,合作共事的能力。教育不仅涉及学校,同时还涉及到家庭、社会,所以教师还应具有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全面有效地进行。
三、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具有现实性和应用性。培养一支既会教学又懂教育,既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其结果可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也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教育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行动准则。教师队伍是一支教育科研的强大生力军,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起着教育理论工作者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增强科研意识,学习教育理论,掌握科研方法,参与科研实践,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势在必行。21世纪,“文盲的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或不会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人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文盲特征。”(〈中国教育报〉1996、1、24)科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走入校园为现代教育服务,结合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五、爱岗敬业,相互借鉴
作为一名教师,首要的是要有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爱岗敬业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搞好素质教育,还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师应学好教学大纲,关心教学动态,深挖教材内涵,生动地、深入浅出地上教好每个知识点。优秀教师可以上示范课,新教师上研讨课,互相听课、评课。通过这些活动,为教师们创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
六、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魄健康是指人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及灵敏性等方面的能力。教师生活的环境和工作的特点,要求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教师工作是一项既包含脑力劳动又包含体力消耗的艰苦工作,身体健康是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其次,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听、看、写、讲来完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听力、视力和声音,耳聪目明以及声音洪亮是教师必备的身体素质。
再者,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应强。精神乐观、积极向上能造成一种和谐以及生机勃勃的氛围,给学生情绪上的感染。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以积极的情绪对待生活、工作和学生,要经常表现出风趣幽默的健康情绪。宽阔的胸怀和愉快的心境,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持不懈地了解学生并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这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及教书育人必不可少的。
因此,现代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力求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我国教育更进一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师素质;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43-01
从教学实践来看,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加之各方面获取的信息量日渐丰富,知识日渐更新,随之对思想政治教师的要求也日渐提高。通过调查发现,他们不喜欢照本宣科、教学呆板、对学生缺乏热情的老师。而是希望教师能知晓天下事,能抓住学生关注的问题给以解答,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不断研究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政治课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政治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具备相互支持团结互助的品质
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和教学,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渠道的协作才能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同其他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家长相互联系,团结协作。要使学生间建立起和谐有爱、互相共勉的关系,同时结合校外的社会资源,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控程度。
政治课教师教育的主要手段是“言传身教”,示范性极强。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政治课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政治课教师应该首先做到。
二、教师应树立正确思想政治素质和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
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首先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是政治课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的政治素质是教师整体素质的灵魂,所以政治课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品德和政治作用。使自己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自觉地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和把握未来。
教师应从自身的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以律己,当学生的表率,凡是教师提倡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做的自己更不能做,所以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言行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高尚的人格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高尚的道德品德作风要求教师要培养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平等待人、为人师表、清正廉洁和艰苦奋斗。思想品德老师只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带着一颗爱学生的心,才能成为学生心灵中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温暖的阳光。
三、政治课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素质
要成为受学生尊敬、欢迎的政治课教师,需要有过硬的本领、渊博的学识去征服学生。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要有更高的目标追求,要投入更大的精力,精通学科知识,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做到教一知十或教一知百,从而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要想教好思想政治课,就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改和教研活动,研究和总结经验,不断拓宽知识面。作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多读文史类书籍,还要多关注科技新发展和当前国际形势。教师的知识越广泛,学生学习所付出的时间和劳动就越少,才能真正地把学生吸引到政治课上来,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师,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要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去面对学生,新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而是和学生一个互动的过程。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教学和科研是分不开的。信息时代要求政治课教师必须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另外,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是在不断实践、大胆的创新中进行的,每个政治课教师都处在探索试验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学后的反思尤为重要。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老教师要迅速更新旧观念,新教师要尽快进入角色,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知识体系等方面来充分提高、完善自己,以适应教育的发展、时代的需求。
四、政治课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政治课教师的脑力劳动日益繁杂,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这就要求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作保证,才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创造性地学习、工作。为此,平时政治课教师就应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有关心理学知识,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纠正心理偏差,才能有旺盛的精力、积极向上的心境投入教学、教研中,从而更好地培养新的人才。
关键词:教师;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
一、引言
“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与沿线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深化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多边交流合作的发展,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大增。新形势下的俄语人才不仅要懂俄语,更应具备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是典型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利好政策的带动下,国内各高校俄语专业抓住这个发展契机,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适时调整和改革,严抓俄语教学质量,以期能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复合型俄语人才。影响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执行者和监督者,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重大。
二、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经调查分析,合格的教应具备知识、能力和人格三大素养。知识素养指的是教师应了解教育教学规律和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及技术,掌握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了解教育心理学知识,精通所授课程知识。能力素养要求教师应具备客观评价学生知识水平的能力,不但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及要求,清晰讲述所授课程内容,还应遵循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组织掌控力,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人格素养可以说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合格的教师应该真心关爱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工作态度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并有耐心,没有偏见,平易近人,品德高尚。这三方面的素养相辅相成,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巨大。
三、教师在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直接决定人才的知识及能力水平
俄语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熟知俄语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俄语国家的国情文化,这是从教活动的前提条件。同时,能够结合实际,因材施教,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所受知识以便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尽快地消化吸收,并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不断加强自身知识修养,扩充知识面,多了解积累“一带一路”沿线俄语国家的国情文化材料,涉猎“一带一路”政策助飞的行业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获取渠道传授给学生;同时,应了解学生特点,结合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提高俄语人才培养的复合性。
2.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深远
(1)教师的人格素养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一带一路”政策提高了社会对复合型俄语人才的要求,即俄语毕业生既要懂语言,又要懂专业。但这一要求的前提是毕业生身心健康。大学时期是学生人格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而人格塑造并非“自发形成”,单纯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在学生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巨大。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都会效仿教师的言行。所以,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最大的力量。因此,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传统美德,弘扬正气,热爱学生,乐于奉献,不断完善自我。这对学生今后的长足发展意义重大。
(2)良好的人格素养能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合格的教师应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和爱岗敬业的执着精神鼓舞学生;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感化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深沉纯净的爱,才能心怀感恩地对待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激发自身能动性,听从教师指导,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做到教学相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若不具备良好的人格素养,就不适合从事人才培养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人格素养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
四、结论
在“一带一路”政策鼓舞下,各高校都在改革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但教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无论如何改革,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应严抓不懈。所以,各高校俄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人格素养,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俄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虎灵敏.教师人格魅力的特征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J].聊城大学学报,2007(2).
关键词:奖学金 诚信 感恩 励志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48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核心,“奖、贷、助、勤”多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1-3]。其中,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为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2000元/年,越来越多的高校贫困生享受到了国家的资助政策,这些资助政策,有效地缓解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障,同时,有助于鼓励先进、激发后进,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然而,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贫困大学生在获得资助后,思想上极易出现松懈,并没有利用奖助学金改善学习条件,而是去购买笔记本电脑、Ipad、名牌手机及名牌服饰等奢侈品,甚至在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时,一味追求私利,互不相让,想不到感恩,还抱怨资助力度太小。这些表现严重背离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初衷,在同学中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在执行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时,亟需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充分发挥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正能量。
2 诚信和感恩缺失的原因
诚信和感恩思想始终贯穿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诚信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感恩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
感恩教育,旨在让大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接受了外界的各种恩惠,产生回报社会的愿望和动机,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端正感恩行为,增加感恩情怀。对于获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国家、社会、集体或是他人给与的资金帮助,都应有感恩之情。在评奖评优过程中,有些贫困生毫无感恩之心,竭尽所能向老师索要,拉帮结派等现象偶有发生,稍不如意就满腹牢骚,拿到助学金就请客吃饭。丝毫没有表现出对国家,学校和社会资助单位或个人的感恩之情。
对于大学生诚信和感恩缺失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2.1 社会因素
当代社会金钱至上、物质主义的思想蔓延,尤其对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学生的金钱观念较重,容易在功利化的社会环境中迷失方向。
2.2 学校因素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场所,高校学风校风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易被忽视,这是造成大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缺失的主要原因。
2.3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大学生诚信感恩观念的形成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促进其健康成长,父母的教育理念的错误对子女感恩观念的形成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3 如何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3.1 社会教育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法制建设尚不完备,部分党员干部腐败堕落,唯利是图,社会上也涌现处诸多不诚信现象,严重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降低了人们对社会诚信的信任度[5]。国外经验表明,社会的法律制度越完备且得到很好执行,对不守信行为的威胁就越大。大学生诚信精神和诚信意识的形成,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需要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因此,我们需要加大法制建设,为创建诚信的环境提供法律保障。
3.2 学校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应具备较高的诚信修养和自律意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力求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诚信的教育者才能培养诚信的学生。高校教师既要做诚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又要做诚信行为的示范者,用高尚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实际行为带动和影响广大学生。高校应为每一名学生建立科学的个人诚信档案,并以此作为评奖评优、推荐就业和发放贷款的评价依据,对诚实守信者给予及时的奖励,对失信者采用相应的惩罚措施。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学校应开设大学生诚信教育课,作为政治思想理论课的补充,引导学生认知诚信,提升学生的诚信品德与契约精神。
3.3 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扩招,各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对于辅导员老师来说,无法照顾关心到每个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细节,这就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的德育教化。“身教胜于言教”,家长应树立诚信观念,自觉承担起德育教育任务,通过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帮助子女树立诚信的意识和品格。此外,家长要加强和辅导员的联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强化家长和教师的权威形象。
4 如何增强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4.1 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的基本信念[6]。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通过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明白知恩图报,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母校的培养,他人的关注,都应视为“恩情”。学校引导每位受资助者深刻领悟和体会感恩之情。使他们意识到有义务作出积极的心理回应,常怀感恩之心,常做回报社会之事,积极开展爱心接力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参加义务家教和边区支教活动,积极奉献社会。
4.2 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家庭环境尤其是家风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部分家长盲目追求高分和好名次,亲子之间只有考试和成绩。感恩应成为家长自身必修的课程,家长的感恩行动与对子女进行感恩教育要有机结合,引导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常怀感恩之情和报答之心。
5 如何开展贫困大学生的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动力,使学生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高校应为学生营造富有激励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常受鼓励和激励,保持强烈的成就动机和成功要求,通过榜样励志宣传励志事迹,树立励志典型,弘扬励志文化。常熟理工学院去年开展的“榜样在你身边“系列活动中,通过专题影片、政策宣传等形式,激励全体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变自己的处境,活动的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校2012届毕业生、苏北计划志愿服务者陈思远荣获2012年度江苏省志愿服务纪念奖章,2013届毕业生中有6名同学通过层层面试,前往苏北四市进行志愿服务,展现自身才华、服务周围群众。
6 结束语
诚信和感恩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者应具备较高的诚信修养和自律意识,既要做诚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又要做诚信行为的示范者,用高尚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实际行为带动和影响广大学生。高校应为学生营造富有激励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常受鼓励和激励,保持强烈的成就动机和成功要求,通过榜样励志宣传励志事迹,树立励志典型,弘扬励志文化。积极开展诚信、感恩和励志教育,有助于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钱明才.我国高等院校奖学金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完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3):242.
[2]潘俊宇,戴荣四.关于高校奖学金评定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3):71-73.
[3]康树林,陈瑶.对高等师范院校奖学金制度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J].文教资料,2005,(21):3-4.
[4]欧阳曦,李宇红.高校奖学金制度合理性的浅见与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5-16.
[5]陆汉梓.高校奖学金激励机制的建构[J].文教资料,2010.
[6]方吉娴.论高校学生奖学金激励作用的发挥[J].治校策略,2009,(6):53.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管理者 领导问题
一、管理者领导效能的定义和表现
管理者领导能力主要表现在领导效能上,因而研究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应基于其效能进行研究。所谓管理者领导效能,即是指管理者通过自身领导能力的发挥,协调并促成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等教育相关组织和个人通过一定途径和手段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育职能的能力。就我国学校组织的特殊性、教育发展现状以及领导效能三要素而言,可以确定管理者领导效能应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管理者应具备组织和引导学校发展、提升学校教学水平、达成教育目标、确保学校健康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这些水平和能力要同学校发展实际相结合;其二,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实施领导行为,发挥管理和模范带头作用,具备领导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三,具有较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达成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统一,其中工作质量是指工作好坏程度,工作效率则是指一定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工作总量,这就要求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要符合并能最大限度满足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学生、对教师、对教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1]
二、农村中小学管理者的领导职能
就农村中小学教育及学校发展而言,其中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中小学教育同其他教育相比,其办学资源相对不足,办学环境相对落后,政府支持力度等也同城市地区相比有所不足,生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生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也存在一定问题,因而更加需要管理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领导力,积极组织协调各种教育资源,争取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环境,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积极性,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能力。具体而言,管理者在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应承担如下角色职能:其一,教育资源的组织管理者。农村中小学校管理者相比于城镇中小学校管理者,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职能即是教育资源的组织协调能力,应扮演合格的教育组织经营者,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布局学校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学校发展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和空间等资源,积极调动和挖掘现有资源潜力,果断处理学校发展中的各类事务。其二,教学活动的领导者。教学工作是农村中小学校的主要职能,也是农村中小学管理者的核心职责。这就需要管理层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也需要具备足够的教学领导能力,组织学校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成绩,达成教学目标;其三,冲突调解者。农村中小学同城镇中小学相比虽然规模偏小,师资力量和学生人数不多,但同样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尤其一些农村家长和相关人员教育意识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种冲突就会更易发生。这就要求管理者需要承担起冲突调解者的角色,及时发现冲突隐患,并本着公平、公正、合法、合理的原则解决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依法治校,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创建和谐校园环境;其四,改革驱动者。学校管理者,尤其是学校校长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先进意识,把握时展脉搏,敢于创新,敢于进取,敢于革新传统,敢于引进现代化思想意识和创新手段,具备高瞻远瞩的远见和战略发展决策能力,准确把握农村学校的变革方向,并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推进变革进程,获取变革优势。
三、提高农村中小学管理者管理效能的策略
1.强化现代化意识,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和教学手段。信息化是全球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校必然要适应时代潮流,转变观念,采取积极措施迎接和应对信息化的挑战。尤其对于农村中小学教育而言,更应走出去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和教学手段,同社会需求和时展相契合。这就要求以校长为首的中小学校管理者首先要积极树立现代化、信息化意识,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和教学手段,积极学习和提升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和能力,同时代需求接轨。具体可开展如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等方式,加强信息管理和应用能力,营造信息化校园。积极利用国际互联网扩充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2]
2.更新学习观念,建设创新性学校。农村中小学校管理者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把握时代需求,重新理解“学习”的意义,契合学习型社会的教育和人才培养需求。这就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方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要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管理能力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任务和挑战,学校管理者必须要以学生姿态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提升思想素质,以此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能,带领农村中小学不断发展创新,取得辉煌。
3.强化服务意识,满足农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农村中小学管理者应该放低姿态,以服务者的形象实施学校管理,将学生、学生家长视为“顾客”,其管理和日常活动都应以顾客满意为出发点,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当今农村社会群众对于教育是有广泛需求的,尤其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光宗耀祖”“鱼跃龙门”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民众对于教育的真切需求及期望。农村中小学管理者应积极转换观念,将教育视为一种社会服务体系,将内部教职工视为核心资源,将学生、家长、政府、社会等视为消费者和客户,管理者由此要树立热心为教职工服务、为学生及家长服务、为政府及社会服务的管理理念,最终满足“消费者”对于教育的需求,让顾客满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