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采购管理现状范文

采购管理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采购管理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采购管理现状

篇1

关键字:政府采购工程采购 招投标

中图分类号:TU723.1 文献标识码:A

政府工程采购简述

(一)政府工程采购含义

政府采购是一种公共采购行为,采购主体为政府以及其所属机构,其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经济服务。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工程性采购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份额稳步增加,重要性日益突出。引用《政府采购法》规定:“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等。”本文给政府工程性采购下的定义为:涉及工程项目的政府采购行为,包括工程勘察采购、工程设计采购、建筑施工采购、工程物料采购等具体采购活动。

(二)政府工程采购特点

政府工程采购作为政府采购的重要部分,在具有政府采购政策性、强制性、非营利性等特征的同时又表现出其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独特性质:

1、政府工程采购地域性性强

政府工程采购项目通常是固定建造或安装在一定固定区域基础之上,受到所在固定区域的社会环节、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很难随意改变所在位置。

2、政府工程采购环节复杂性

现代政府采购环节是非常复杂的,具体表现在采购风险大,采购周期长,所涉及的专业技术知识繁杂,工程工艺要求高,而且采购环节所涉及的人员很多,具体包括业主,施工方,开发商,监理等,这增加了人员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工程采购所涉及的政府部门众多,组织协调难度大,而且采购过程还要受到气象、地质等不可抗力制约,采购风险巨大。

3、政府工程采购资金流量大

政府工程采购一般是政府实现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保障社会服务质量和维护公共利益的的重要手段,因此多为基本建设项目,而这些基建项目一般涉及面广,项目规模大,所涉及的资金数额巨大,某些大型项目价值甚至可达数十亿元,而且随着近年来投资规模的递增,数额还会继续增大。

4、政府工程采购内容综合性

工程采购较之一般性采购综合性更突出,政府工程采购涵盖了工程项目各个方面,从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到施工监理,政府工程采购不仅仅是单独意义上的货物采购或者服务采购,而是涵盖了实体货物和服务的综合性采购,这种综合性在决定其采购方法的多样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采购的难度。

二、政府工程采购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正处在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政府采购工作是推进这一伟大进程的强力推手,而政府工程采购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但我国政府采购起步较晚,政府工程采购经验更少,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虽然近年来工程采购数额在快速增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一)市场化程度不足

政府工程采购所依赖的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完善,在政企尚未完全分离的情况下,政府工程采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歧视问题,具体表现为三点:

1、企业性质歧视。在市政、水利、交通、银行等工程市场,各行政主管部门都拥有相关的下属公司,对所属部门管辖范围之内的工程进行包揽,政企不分,这就导致政府工程采购管理难度加大。

2、地域歧视。进入市场进行招标的项目,局限于行业资质管理规定,在工程所在地域范围内,参与招标的企业数量很少,甚至于很多外地企业,由于类似“当地主管部门登记未完全”等理由被取消资格,这就大大降低了工程项目招投标的成效。

3、潜在投标人歧视。潜在投标人是指在知悉相关招标条件和要求的情况下,有可能参与竞标的企业,这些企业有很大的可能去参与竞标,甚至成为中标者。但是在政府工程采购活动中潜在投标人往往因对工程采购项目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了解不足而遭到排斥,影响政府采购的公正性。

(二)沟通协调难

工程采购过程十分复杂,所涉及的政府部门繁多,牵动多方利益。政府招投标部门在推进政府工程采购的过程中需要和众多单位、企业沟通协调以确保工程采购顺利,但是目前沟通协调难是困扰招投标部门的重大问题,沟通协调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和建设业主自检沟通难。目前政府工程采购的建设业主大部分都是政府下属公司或者直接为行政事业单位,这些单位责任和成本控制意识都比较差,往往考虑不到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和建设工程的实际成本而去过高要求设计队伍,监理队伍,施工队伍都具有很强实力,甚至持有抵制政府招投标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给政府工程采购造成一定困扰。

2、与各行政部门沟通难。不少地方政府部门能够认识到基建工程开展政府工程采购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保证群众利益的举措,是法制化和市场化趋势的要求,但是本质上仍然从维稳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工程采购,认为不宜过多、过早的改动现有的利益格局而是一味等待时机成熟,这让政府工程采购的拓宽覆盖范围难以快速实现。

(三)合同监管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政府工程采购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完善,工程采购监督管理难度大。一方面,监督制度不完善,部分单位在工程采购合同执行阶段不达标,有的单位在未经审批情况下随意增加工程项目,增加工程资金额,有的单位在工程验收时不按照采购合同严格把关,甚至有单位隐瞒部分项目不报,在项目上马后又提出合同之外的无理要求。另一方面,监督主体力不从心,政府采购部门理应是采购合同实施的监督者,但是由于专业人才普遍性缺乏,工程监督工作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复杂,仅靠政府采购部门很难实现有效监督。

三、关于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的对策

健全和规范市场竞争机制

鉴于我国目前政府采购市场化不足的现状,健全和规范市场竞争机制尤为重要,这也是市场经济大发展的要求,而促进工程采购中的市场化不仅要加强采购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还应加强对工程采购招投标机构的监督管理。为了有效防止政府工程采购中的行业保护、地域保护、潜在投标人歧视等垄断行为发生,政府相关监督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及时合理公布采购信息,对竞标单位一视同仁,真正做到公平高效。

加强政府工程采购信息化建设

加强政府工程采购信息化建设是增加透明性,公平性的必然要求。推进采购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以完善管理,透明交易,规范流程,安全网络为基本目标,加大力度建设电子化政府工程采购平台,逐步实现政府工程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操作,这样交互式的业务处理,会最大限度提高采购效率。

加强采购人才队伍建设

工程采购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各部门应大力加强组织领导,紧抓采购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工程采购工作专业化发展,加强工程采购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加强采购人员的法制教育,廉政教育和技能培训,要敢于启用具有工程,建筑,采购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采购部门建立内部考核制度,形成“优胜劣汰,能者为之”的健康机制,提高工程采购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推进工程采购法制化进程

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依法治国方针要求大力推进政府工程采购法制化。依法采购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政府工程采购范围和规模,大力促进工程采购目录的充实完善,扩大政府工程采购实施范围。

1、地区政府可以联系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将适合管理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财政性工程采购都纳入政府统一采购的范围内。各级政府部门应依法执行采购法律制度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标准,依法合理签订、旅行项目合同,认真按照合同验收和支付;依法理清采购权,将法定集中采购的项目委托政府招投标部门进行采购,对部门自主采购的项目进行依法采购;对于达到公开招标条件的工程项目,未经批准不得采取其他方式采购,并依法及时公开招投标信息。只有依法进行工程采购才能保证采购质量,真正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目的。

2、严格法律约束,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各级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大力加强政府工程采购方面的监督工作,严格依法追究违法违规行为。各部门相互协调,完善工程采购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工程采购评审细则,明确评审违规处罚办法,严肃处理工程评审工作中的敷衍和共谋行为。

3、各部门主要领导应该善于转变思想,以人民利益为重,带头落实采购政策法规,敢于将本地区本部门的采购活动依法委托于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统一采购,要敢于将本部门自主进行的工程采购置于审计、纪检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勇于促进工程采购全过程监督,提高工程采购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从源头上杜绝采购腐败。

结束语 :历史证明,事业成败的关键是人。实际工作中,采购人员要坚守法制和道德阵地,坚守职业操守,时时刻刻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我,提高工作效率。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工程采购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工程采购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只有这样政府工程采购管理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海涛等编著.政府采购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 张莹.国际政府采购规则的比较与集释.中国招标.2006年第6期

3.尹贻林等.政府工程采购管理模式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郝建新,尹贻林.美国政府工程采购管理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

5. 何红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责任的法律性质分析.建筑经济,2003年

篇2

在我国并没有完善的消防车采购行业技术标准来规范具体的采购活动。采购车辆时较少的选择余地、车辆验收时只做外观查验以及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消防车的性能和质量。本文分别从采购的具体模式、采购人员管理、采购流程管理、采购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更加完备的消防车采购体系的建立,使消防车采购管理走向科学化、正规化,为消防部队以后的采购管理工作提供良好借鉴和科学指导。

【关键词】

消防车;采购;现状分析;解决措施

在消防部队每次灭火救援任务中,消防车是必须出动的灭火力量,不仅携带了大量的作战器材,而且承载着保护出警途中战斗员的生命安全的责任。因此,消防车的采购是消防部队装备建设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防装备购置经费能否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关系到消防部队装备建设的质量。

1采购的模式

目前,消防部队装备采购经费绝大多数来源于地方政府,需进行采购时,通常是由消防部门制定采购计划,报地方政府组织审批后进行招标采购,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种采购模式:(1)地方政府出资,由地方政府采购中心统一采购。该模式是由消防部门制定采购计划,提出需要采购的装备名称、参数型号、数量、参考价格等,报地方政府采购部门审批,地方政府采购部门根据预算经费,由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实施采购。(2)地方政府出资,由消防部门自行组织采购。该模式是由消防部门制定采购计划,提出需要采购的装备名称、参数型号、数量、参考价格等,报地方政府采购部门审批,审批同意后,地方政府将采购经费划拨至消防部门,由消防部门自行组织采购或由消防部门与地方政府采购部门共同组织采购。(3)消防部门根据自有经费情况自行组织采购。该模式是由消防部门自行制定采购计划,提出需要采购的装备名称、参数型号、数量、参考价格等,报本级党委或上级消防部门审批,由提出采购计划的消防部门实施采购。这种采购装备器材的模式一般以小宗器材为主,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也采取这种模式采购大宗装备器材。

2采购人员管理

2.1消防车采购队伍的基本现状

采购小组人员应有战训处、后勤处、车管处、财务处、纪检处、审计处及政府采购中心等单位有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消防车采购小组应负责整个采购过程的所有工作,并对消防车的采购质量进行把关,保证采购过程合法化、规范化。

2.2消防车采购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2.1采购人员采购专业知识缺乏

现从事采购工作的人员中,有一部分是拥有多年采购经验的老同志,但是这些同志普遍不具有装备检测、装备验收的理论知识,还有一部分是刚到采购岗位工作时间不长的新同志,包括从防火、后勤等部门转岗过来的同志。这些人员对消防车的性能参数、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并不是很熟悉,再加之各人的文化水平差异,在具体的学习工作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消防车采购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加强。

2.2.2采购人员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缺乏相应的职责制度。就目前情况而言,各总队并没有完善的采购人员职责管理制度来约束采购人员的行为。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等问题会严重影响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次,缺乏人才培训机制。目前消防部队并没有建立系统的采购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培训班的开设经常是随机性的,平时没有严格计划组织,有需要的时候就临时开班,计划性不强。第三,没有相应的绩效测评制度。采购工作关系到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建设,如果对采购人员的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和考核测评,就容易使部分采购人员产生“干和不干一个样,多干和少干一个样”的消极心理,必然影响采购的质量。

2.3提高消防车采购人员素质的基本措施

2.3.1明确部门职责健全人员管理制度

从事消防车采购工作必须建立有效的采购人员责任机制,健全采购制度。一是采购执行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采购,协调各部门开展采购工作;二是需求部门负责对装备及服务的技术性参数进行审核并对车辆及服务进行验收;三是审计部门负责对投标文件及合同进行审核;财务部门负责采购资金的调整管理及监管拨付;纪检部门负责对采购全过程进行纪律监督,监督采购活动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从而形成问责明确、集体决策、相互制约的责任机制。

2.3.2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消防车采购人员的岗前培训,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消防车采购人员必须经过的“充电”阶段,同时为了随时把握消防车采购业务的新动向,与时俱进,各总队、支队必须加大对采购人员的日常培训力度。各支队可以定期组织采购人员集中到总队进行学习,就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同时还可以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临时性的学习培训。

2.3.3建立考核制度健全奖励激励机制

各总队应尽快建立完善的采购人员业务考核制度,以年或以季度为单位,定期组织人员参加专业知识考核,并以此作为选拔、任用采购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建立重业绩、重贡献、重能力的激励机制,积极采取保护措施,把执行过重大任务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保留下来,作为采购工作的有生力量加以重点培养。

3采购流程管理

3.1消防车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3.1.1消防车供应商少采购活动处于被动

消防车属于特殊车辆,相对较小的市场需求决定了消防车的生产厂家也很有限,在采购时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参与竞争的供应商很少,尤其是特种消防车辆,其性能和价格均缺乏有效的可比性,在评标时很难选择出物美价廉的产品。

3.1.2技术标准不完善难以指导采购工作

我国消防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的发展相对滞后,有的是沿用以前的老标准,有的甚至至今没有标准可依,这就使得采购消防车辆时制作标书只能按照企业的标准去做[8]。而每年中标的厂家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基层消防中队的车辆不统一、不延续的现象,给车辆的操作使用和保养维修都带来一定的困难。

3.1.3车辆验收不规范售后服务没有保障

车辆到货后,验收时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检查车辆外观是否完好、能不能用,对很多重要的设备、装备只是简单的试用一下,只要“能用”就算验收过关了,而没有对照标准仔细的逐条检验。由于消防车采购竞价组织的临时性,往往是采购完成或签定供货合同后就解散,而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最为关键的验收与售后服务监管环节,没有建立对供应商的评价机制,没有一个常设的管理机构去监督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工作,也没有将售后服务评价考核与供应商准入资格相挂钩,导致供应商不注重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工作严重滞后。

3.2消防车采购关键环节的管理

3.2.1制定科学严密的消防车采购计划

消防车采购之前要充分做好采购需求论证工作。单位上报年度采购需求时,必须结合本单位、本地区实际,经过中队、大队、支队集体论证,杜绝随意上报采购需求。制定严密的消防车采购计划,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采购风险,为消防车采购提供合理依据。而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3.2.2严格组织和监管招投标活动

招标文件的起草要坚持“集体起草,集体审定”的原则。可成立招标文件起草小组分别起草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组织研究讨论标书,如技术参数、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等具体内容要由集体讨论确定,避免招标文件出现倾向性或是设置不合理门槛,确保招标文件公平、公正。

3.2.3严格把关消防车验收环节

加强消防车验收工作,首先要注意做到认真编写技术规格书作为消防车验收依据。消防部队要组织具有丰富招标经验、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志专门编写技术规格书。消防车的技术规格书应包括总体技术要求、底盘性能要求、关键零部件结构及技术参数要求、器材配置要求、技术文件等内容。其次,消防车验收前首先应由总队成立消防车验收专家组,采用“集中验收”的模式开展验收工作。同时要大力开展消防车验收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各总队可以根据消防类产品强制性认证的标准对验收人员进行培训,加强车辆验收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4采购经费管理

消防车采购经费是指政府用于满足消防部队履行其职能而进行的消防车采购所需的专项经费。消防车采购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购置经费主要用于采购能够保障消防部队履行职能的消防车辆,这部分经费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属于纯消耗性经费;维修保养经费,主要用于消防车辆的日常维护、技术保障、损坏维修等活动。

4.1消防车采购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1采购经费不能保证车辆全周期使用

消防部队用来采购消防车的经费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这批经费的管理通常由政府采购办或是消防部队的装备处来实现。消防车的采购经费不仅包括购买消防车的经费,还应包括消防车后期的维修保养费用。但是有关部门在制定消防车采购计划时,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通常仅考虑一年的经费可以用来购买多少装备车辆,没有预留出用于车辆维护的经费,容易造成受损车辆不能得到及时修理,或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了维修车辆“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

4.1.2采购经费的使用针对性不强

采购消防车辆前,总队、支队应对上报采购需求进行严格论证,要根据消防中队承担的战斗任务为其配备相应的消防车辆。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些单位依然存在盲目采购的现象,听说什么样的消防车最新最好就大力采购什么样的消防车,将购得的车辆统一配发下属消防中队。比如近几年来各总队都在大力采购举高消防车,一些条件较好的支队甚至做到了下属的每一个消防中队都有一辆举高车。这样做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部队的战斗力,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中队在执行任务时都需要举高车辆。有些中队地处老城区,辖区内多是低矮的平房,发生火灾时常常出现火烧连营的场面,举高设备在这样的火场上基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而且这样的地方往往街道狭窄拥挤,大型消防车辆出入很不方便,所以不恰当地配备消防车辆不仅会造成资源闲置,浪费采购经费,有时甚至有可能延误火情。

4.2消防车采购经费管理对策研究

4.2.1预留机动采购经费科学制定年度预算

现行的消防车采购制度是年初有预算的方可招标采购,否则就不能购置。因此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就一定要预留购置新车辆装备的经费,这样,一旦有新装备上市,就可以及时配备部队试用、推广。预留的经费数额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如该总队整体车辆配备情况相对饱和,部队承担的救援任务没有明显变化,那么在做预算时预留的经费就可以少一些,反之,就需要预留较多的经费,以便及时补充救援力量。

4.2.2积极组织评估工作合理规划经费使用

篇3

(一)建筑企业材料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材料采购过程中信息不完善。在材料采购中,供应商的选择是基础环节,现阶段的材料采购过程中承包商与供应商的信息不对称是主要的问题。建筑材料用量非常大,获得利润相对较高,材料供需双方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信息交流与沟通出现障碍,结果带来交易成本提高,风险增加的结果。其次,采购质量难以控制。材料采购质量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材料自身的质量,另一方面是交货期限。在现阶段的采购模式下,供应者与需求者都存在短期性、不稳定性等缺点,在材料质量和供货期限上控制难度较大,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供货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最后,材料储存库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按时完成,所以很多建筑材料都是提前进行采购,材料的安置和储存为管理带来难度,增加了管理费用,影响材料采购管理成本控制。

(二)材料采购过程不规范存在原因分析

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分析其存在原因如下:首先,采购工作衔接存在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材料采购需要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采购计划通过生产通知书来制定,而在采购过程中存在采购计划制定延迟,计划制定缺少详细规划,导致在采购过程中出现订单重复,订单缺失等现象,工作人员责任不明,互相推脱,导致工作效率极低。其次,供应商不稳定,采购数量不足,导致建筑材料成本增加。建筑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对建筑工程整体成本控制非常重要,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为整个施工带来难题。再次,供应商不稳定,导致材料质量难以控制。材料采购过程中,经常更换供应商,对其材料质量检查方面存在困难,不能保证材料质量。最后,采购部门对建筑材料采购缺乏统一规划。常常会出现订单重复,多订货或者忘记下订单,材料供应不足,延误工期等现象。

二、建筑材料采购管理优化的措施

(一)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

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对采购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采购人员要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和物资管理政策的指导进行采购,熟悉掌握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定。其次,工作人员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按照生产计划、施工方案进行材料采购。再次,制定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按照规章制度完善采购工作。最后,综合各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增强材料质量控制,保证供货期限。

(二)提高采购信息获取能力、树立市场意识

建筑材料采购要关注市场动态,材料价格变动信息,树立较强的市场意识。材料市场较为复杂,材料价格变动直接影响采购资本,因此,采购人员要提高采购人员的信息获取能力,开通多种信息获取渠道,树立强力的市场意识。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坚持"三比一算",比较材料的价格、质量、运输状况等,加强采购环节成本核算控制和管理,在满足工程质量需要的前提下,选择价格最低、距离最近的,认真考察供应商资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控制采购质量和成本。

(三)建立健全严格的招标采购制度

招标采购是在市场经济下,一种科学合理的竞争采购科学方式。招标采购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在建筑企业材料采购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由于建筑企业材料需求的品种较多、对材料质量要求较高、可变性强,采购周期短,部分品种可比性差等特点,招标采购的规范化管理较为困难。所以,要想实现材料采购管理优化,就要建立健全严格的招标采购制度。在建筑材料采购中,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材料性质特点,综合影响采购的综合因素,公开、公正、公平的进行招标比价,完善采购管理体制。

(四)加强采购组织与采购人员的建设

建筑材料采购组织及采购人员建设很重要,要培养采购人员遵章守纪的意识,强化采购人员主人公意识、自廉意识,规范采购环节管理,加强材料成本意识,为建筑企业节约资金。在材料采购前,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针对采购细节和注意事项进行讲授,加强采购组织管理。采购人员培训中还要注重培养自主思维,对材料采购进行项目化组织管理,在组织结构中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促进采购人员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采购组织化管理还可以制定奖惩制度,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未来材料采购管理发展方向

(一)加强计划管理,寻找料源,采购招标信息

材料采购管理工作重在计划,针对生产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寻找治疗可靠的料源,与其供应商建立长期可靠的合作关系。还可以通过公开招标信息,进行公开的采购招标,化零为整,公开比质比价。

(二)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

招标采购集中化,有利于对各个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价格进行对比,同价格的材料进行质量比较,同质量的材料进行价格比较,同质量、同价格的材料进行交通运输方便与否的比较。强化采购统一配送管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优化供应商商品,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联合采购,提高采购部门的内部效率。统一配送管理能够提高采购数量,保持与供应商亲密、坦诚的合作关系,加强彼此沟通,降低材料单价和采购成本,改善交货服务,促进供应商对客户需求的反应力度。

(三)严控材料在数量、质量上验收入库管理

材料采购完成后,在验收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控制材料的数量,加强对材料质量的验收,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进而保证施工质量。材料采购数量要严格控制,材料数量过多会增加库存管理,提高材料保管费用,占用大量的资金,影响资金的周转。材料数量不足时,会影响工程进度,严重影响工期。推行联合库存管理,保证材料入库后性质稳定。联合库存管理有利于减少企业库存问题,促进建筑企业与供应商双赢与合作。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铁路施工,物资采购,成本管理

一、铁路施工物资采购管理的现状

随着铁路施工企业的深入改革,物资管理方面呈现出种种弊端,尤其是采购管理方面,潜在的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

(1)材料、设备、水电、交通等的成本持续上涨,铁路施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因此施工企业被迫采用各种低价采购的策略,但起到的效果却适得其反,譬如企业低价采购起重机,但厂家并未提供相应全面的配套服务,使得采购后无法正常操作,经多次维修之后,仍然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只能更换处理,反而增加了维修的成本和采购的成本。

(2)对于大多数铁路施工企业而言,在成本控制的职能方面定位不够准确,通常把成本管理职责全部划入财务部门进行管理与控制,进而忽视了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及员工的重要作用。譬如某铁路公司采购防水材料,由于项目的立项晚,招标询价签订合同周期短,没有和外包设计院沟通,技术协议涉签字后也没有及时返到公司存档,致使货到现场后无法满足防水要求。

(3)采购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传统的成本管理通常都是通过扩大规模效益、增强谈判能力等,来达到降低成本的最终目标。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如果铁路施工企业没有取得对其生存发展极为重要的成本优势,那么这个企业必然会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铁路施工企业采购管理机制通常存在采购的交货进度问题,企业的设备交货没有按照现场的要求准时到货,严重影响现场施工进度。

二、铁路施工物资管理的建议措施

铁路施工采购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益,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切实加强企业采购的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逐步降低企业的成本:

(一)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作为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有效途径,要求我们必须建章立制,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积极对企业运作资金进行全程的跟踪和管理,加强资金监督与使用,尽量做到专款专用,防止挪作他用。此外,要切实加大对铁路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不断降低企业应付款项的数量,加快资金回笼,加强存货管理,减少存货比例。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和途径,尽量减少企业运作资金被占用。同时,也要不断优化企业资金的结构和比例,科学合理安排企业资金,加速资金的流转与回笼,不断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提供企业资金的使用质量和效益。因此,在开展财务控制以前,要切实抓好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等工作。事中,要着力抓好成本的管理、控制及核算等。事后,要扎实抓好成本的分析、考核和评价等工作。我们必须站在企业管理的高度,深入挖掘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对此,可以通过控制企业的成本费用,诸如节约材料、设备等采购费用,尽量减少开支,达到开展成本的目的。

(二)管理控制

我们必须清楚,企业采购成本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到达一定的限度以后,无论企业采取何种途径与方法,企业的成本是降低不了的。一般情况下,铁路施工企业如果不进行技术、工艺的创新或者改进生产设备等的话,那么是很难降低采购成本。而当企业在管理方面出现丝毫松懈,则会有反弹的可能。当企业的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以后,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使得采购成本降低。比如,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原材料的数量,或者寻找新的、质优价廉的材料替代原用材料。而通过工艺创新,可以不断提高材料的利用质量和效率、降低材料损耗等。此外,创新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进而达到降低企业产品的成本。

(三)采购控制

目前来自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和残酷,设备、原材料以次充好、以次冒优等不良现象比较普遍,质劣的设备、材料充斥着市场等,都导致设备、原材料等的价格波动不定。如果企业材料采购人员认识不够的话,那么必然导致设备、原材料等的价格偏高,进而不断增加企业的采购成本费用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科学的决策分析模式与方法,合理确定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规划、产品订货数量以及批量等,然后决定企业采购的具体项目、供应单位选择、采购时间等。另外,要进一步建立集中采购机制,逐步构建设备、原材料以及产品采购服务的统一平台体系,努力实现采购、价格以及供应等资源的共享。要深入推进直接供应机制,逐步取消或者缩短中间供应流通环节,逐步建立采购责任机制,强化采购人员、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做到责任层层分解和落实。要着力整顿设备、原材料等物资采购价格及供应,尽量做到采购价格逐步降低。最后,要积极探索建立采购奖罚机制,做到奖罚与领导、企业员工的绩效、工资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与考核评价挂钩起来。要加强技术创新与攻关,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

(四)施工控制

铁路施工过程中需要企业在综合利用设备、原材料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设备、原材料的作用和效能,不断提高设备、原材料的综合利用质量与效率,进而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与效率。这就要求企业在施工的时候,尽量使设备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设备忙闲不均的现象。加强设备的保养、维修,不断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此外,也要科学合理安排生产流程,延长设备实际工作的时间,全面实行专业化协作等。这样,就可以减少其余施工设备的折旧费用,进而不断提高企业采购的质量,降低采购的成本。从设备、原材料采购起,到最终施工任务完成,每一流程中都需要科学合理制定设备、原材料等采购物资的费用、定额等。同时,建立健全计量、检验和物资收发领退制度;健全产品、产量、品种、质量、消耗、工时和考勤等记录;尽量为财务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系统和准确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存材料的腐蚀等,往往会导致一定的浪费。铁路施工要减少库存的产品,需要我们从降低库存产品的数量、单价等方面去努力。所以,企业必须加大对库存物资的管理力度,不断缩短施工线和减少库存物资,科学合理预算采购的数量,并决定企业库存物资的数量、结构等,进而正确计算出企业的管理、采购和储存等成本费用,尽量把企业库存物资数量和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材料、设备、水电、交通等的成本持续上涨,并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铁路施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采购成本压力,再加上采购成本控制的职能方面定位不够准确和采购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影响铁路施工采购工作的进行开展。为此,铁路施工切实加强企业采购的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逐步降低企业的成本,通过财务控制、管理控制、采购控制、施工控制,譬如节约材料、设备等采购费用,尽量减少开支,达到开展成本的目的,并深入推进直接供应机制,逐步取消或者缩短中间供应流通环节,逐步建立采购责任机制,全面实现铁路施工物资采购的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刘宇伟.对铁路项目建设工程物资集中采购供应模式的探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6):206-210.

篇5

【关键词】建筑材料;采购管理;优化措施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发展,生产资料市场也逐步成熟和兴盛,材料采购渠道日益增多,能否选择经济合理的采购对象、采购批量,按时按量完成采购目标,对于促进施工生产,充分发挥材料使用效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材料采购管理的现状

1.施工材料采购管理的现状

当前施工管理采购的主要流程为,物资采购部门根据项目的进度计划和材料需求计划,随时核对材料库存水平;当发现库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物资采购部门就要与材料供应商进行联系,磋商和交易,最后供应商将材料送至施工现场。采购的重点往往放在如何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贸易的活动上,特别是交易过程中供应商的价格比较。通过供应商间的价格竞争,从中选择价格最低的作为合作者。质量、交货期都是通过事后把关的办法进行控制。因此,双方经常需要经过报价、询价、还价等谈判,采购成本偏高,采购应变能力不强。

2.主要存在问题

(1)材料采购过程信息不对称

选择供应商在传统采购活动中是一个首要的任务,现行的材料采购过程是承包商和供应商之间非对称信息博弈过程。建筑材料具有用量大、种类多的特点,相对利润高,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激烈,在其采购的过程中,材料需求方为了能够从多家供应商中选择一个最佳的供应商,往往会保留私有信息以防供应商增加要价筹码,供应商也在和其他供应商竞争的过程中保留自己的信息,这样,采购、供应双方都不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供需双方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多于合作,结果不仅提高了交易成本,也带来了交易风险,又增加了运作中的不确定性,使采购过程中各种冲突和矛盾时有出现,并增大了日常管理的难度。

(2)材料安全库存水平偏高

材料安全库存水平偏高,是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保证建筑生产的按期顺利进行,所需施工材料往往在施工前就很早已经进入现场,这些原材料大都体积大、质量大、占地广。无论何时走进施工现场,都可以看到大面积堆放的建筑材料,一方面增加了保管费用,有丢失材料的损失;另一方面,还占用大量资金,影响周转。

(3)采购质量难以控制

采购质量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供货质量和交货期。在现行的材料采购模式下,由于供需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合作的短期和不稳定性,使得质量验收检查是采购环节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只能对采购材料的质量和供货期进行事后把关,质量控制难度大。部分供应商为竞争到供应权,谎报企业资质和供应能力,使得供货质量得不到保障,在具体实施中采供双方极易发生纠纷,常常出现供货质量不达标、不能按时供货等现象,对材料需求方带来不可预料的损失。

(4)采购人员履责不够

现行的采购模式下,采购人员只履行了其部分职责,仅对各工组上报的材料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完成最后的采购工作,而忽略了从施工的角度主动对材料的需求进行预测,对供应商信息的更新工作较慢,最市场上新材料、新产品的调查工作不够及时。

二、优化建筑材料采购管理的措施

1.完善采购管理制度。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健全和完善采购管理的相关制度,用制度本身堵塞管理漏洞,促进材料采购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加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上级相关规定的学习,认识到采购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有目的改善管理的薄弱环节;第二要加强对从事采购工作人员的遵章守纪意识培训,使他们认识到按照规定采购不仅能为企业节约资金,而且可以更好地培养采购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来看待;第三,要积极发挥制度本身的约束作用,用制度去警示人、教育人。

2.强化统一采购管理。许多供应链管理出色的公司都有统一采购这项职能。这包括从公司角度出发,优化供应商或优化所采购商品,同时就像采购合同一样,从同一供应商那里联合采购不同的商品。同时还包括组织结构上如何鼓励联合采购其优点在于:提高采购职能的内部效率;从同一个供应商那里提高采购量;和供应商建立更亲密的伙伴关系和促进开放、坦诚的沟通。大数额和打包的采购方式减少了订单数量,降低了单价和采购成本,也改善了交货服务并促进了供应商对客户需求的反应力度。

3.科学制定材料采购预算。材料采购预算是从事生产活动的预算执行企业在预算期内为完成生产预算而发生的各种材料采购成本的预算。主要是在生产预算的基础上,根据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和市场价格,结合起初库存材料的数量和其它材料采购成本费用编制。对于材料采购,我们对需采购的物资,物资人员要依据审定的渠道,根据运输距离、运输方式,逐一测算采购总成本,以到达使用地的实际价格作为比价依据,用采购成本比较法进行核算,确定最佳方案。众所周知,材料价格会随着季节、市场供求等情况的变动而变动。因此,采购人员应关注价格变动的规律,把握好采购时机。如果采购部门能把握好时机和采购数量,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4.推行联合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要求,在不需要客户来订单的情况下,确保客户的库存量最小化。依靠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客户公司,会在这些技术方法实施后,降低相应的成本,供应商也能从相应的实践中增加收益。因为,在和客户确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后,供应商能获得进一步拓展业务的可能性,依靠收集来的更精确的数据来指导计划和稳定生产。所以,有些供应商把供应商管理库存,作为他们同客户公司发展关系和加强快速反应机制的一个策略。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积极同材料供应商开展联合库存管理,将有助于减少企业这方面的库存,同时促进双赢与合作。

5.创新招标工作。招标采购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采购的一种科学方式,具有采购过程公开透明、规范的特点。在建筑企业材料采购中同样适用,也应大力发展和推广。但是鉴于材料需求具有品种规范多、技术质量要求复杂、可变性强、采购批量零散、要求采购周期

短、部分品种的可比性差、影响采购的因素多等特点,难以做到所有品种都能实施规范的招标采购。因此,在建筑材料采购中还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材料特点,辅以其它采购方式,进行公开的比质比价。

三.结语

综述所述,在建筑供应链下,材料采购管理需转变思想,重视采购计划编制,强化供应商管理;同时还要着力提高采购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加强采购队伍建设。总之,新时期建筑供应链下的施工材料采购管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田青,郑雪.建筑供应链下的施工材料采购管理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03)

篇6

在信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贸易方式和服务内容的变化以及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使得生产经营难以把握市场变化。市场的不断变化使MRO管理存在着必要,MRO采购管理在供应链中的积极作用愈发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证产品品质:MRO物料采购在下单前要评估好供应商,对供货商要做好前期评估,设定和选择好供应商,这些供应商要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这样可以减少重复复杂的检验程序,以达到减少采购成本的目的。第二,以确保牢靠的供应:在产品标准规定时,要求所有供应商按照所提供的标准制作产品,建立一个标准的产品客户群。第三,促进产品创新:MRO采购可以将所采购的产品进行不断升级,对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善,对提供的备品及维修不断改进,使维修材料供应链的效率可以提高,使供应链在组织形式上赢得竞争优势。第四,增加供给弹性:MRO采购与供应商用自己的库存和分配机制,成熟的管理经验,良好的与供应商的关系,在MRO采购可充分发挥其采购与供应组织的供给弹性作用,作出实质性回应以满足需求的变化,。

二、我国MRO采购与管理现状

MRO(Maintenance,Repair&Operations)采购即只用于维护、修理和运营的用品和材料,有时也被称为间接材料,一般不构成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各单位需要各种形式的MRO材料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国的MRO采购市场还未完全发展,MRO供应链管理也是刚刚起步,还未形成规模。用户单位对MRO采购和管理也有很多问题:

(1)在直接生产材料采购的重点,忽视了MRO采购。分散采购功能,不顺畅的部门之间的沟通,增加购买错误的潜在风险。

(2)没有专业的行业标准和采购规范,MRO采购属于一个新的行业,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行业规格和执业标准,现有的采购人员对MRO采购这一块没有专业的知识,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3)战略层面的采购和供应缺乏组织,但集成供应的使用,只是在时间,经销商的协作和电子商务的购买和其他先进的采购。

(4)无设备,生命的更换时间,企业中没有设定各设备的折旧年限,以及设备开始折旧的时间。设备何时开始保养,保养次数都还没有严格的定义。

(5)供应商的相关数据和产品数据管理操作利用率不高,企业在做年度招标时,首先要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对此类产品进行了解,该产品的供应商有哪些,要多家询价,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充分利用收集的数据进行作业。

三、国外MRO管理的重要成果

由于采购MRO的一些间接费用的核算成本在大多数单位是几乎看不见的,这部分成本一般不会反映在报告中,因此也被国外企业称为时间延迟和毫无价值的隐形成本。为了规避这种情形,自2002年以来,国外企业开始改变采购MRO采购模型。根据MRO采购和供应的特点,建立包括新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在内下列模式:

(1)集成供应:供应商负责一个特定产品线的所有材料,供应商可以分解产品类别,并能归并产品的更多细目。

(2)供应商场:商场是所谓的供应厂商销售物品的地方。供应商为了形成一个市场竞争的影响,大家都集中在一个特定地方。

(3)经销商合作:合作是各种工业产品所谓的经销商分布,有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产品原产地不同的经销商联合起来,销售同一品牌的东西,大家共享管理和物流信息。

(4)订货点采购:依据订货点的长度来采购,需求和交货时间的变化,精确计算的再订货点,订货量和订货周期,最高库存水平,创建持续运行体制,需求开始下订单,为降低库存总成本,使用库存控制机制,以各方面得到满足需求。

(5)计划性MRO物料需求采购:在生产企业中物料采购一般都使用需求计划采购,其操作原理是:根据企业目前库存,生产计划,以及企业中各产品的结构,由层来自初级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层,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6)Just-in-time(JIT):完全满足采购需求,特别强调采购的时间上的一种方法。这种采购方法是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当客户有需要时必须马上将客户所要的东西按客户要求的数量送过去,客户端是不备任何库存的。

(7)供应链采购:供应链采购不同于一般的采购,是一个有组织的战略采购,采购和供应的组织组成一个联盟。当库存中缺货时发出指令,采购下单,厂商接到订单直接发货,物流公司按正确的需求发货到指定的地方。在供应链中,采购是一个战略采购的组织者,采购要协调各个环节,收集相关信息,做出相应的指令。

篇7

关键词:发电 燃料采购 问题 措施

0 前言

燃煤是火力发电厂的生命之源,因此对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中的燃料采购环节很重要,为了实现电厂燃料采购工作的最佳效果,应该发现目前燃料采购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同时发电厂是国家的能源方面支柱产业,在整个经济效益中占有主导地位,所谓的燃料采购的概念就是可以保障整个企业中的燃料供应,在进行供应过程中对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等任务,也就是说其目标是确保企业的燃料能够得到保障,从而保障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需求。因此,证明了燃料采购直接控制着企业生产和经营,怎样能够使燃料供应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能进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帮助企业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要去做认真的研究和分析。确保企业经营能够正常运行。

1 燃料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1.1、一方面现在大多数的企业还是存在着燃料采购管理体制的欠缺。有很多企业在燃料采购供应中频繁调整管理模式,一段时间区域集中采购,一段时间由各基层单位自行采购,因管理模式的调整造成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矛盾升级现行。煤炭市场瞬息万变,这种低效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购工作的进行。同时由于机制变化,导致制度频繁修改或制度缺失,造成制度不适用或无章可循。

1.2、部分采购人员自身的素质偏低,例如自身在业务能力、工作的能力等多方面的不足的现象,并没有专业的相关知识和管理才能,导致与矿方进行合同洽谈、商务纠纷处理等环节中力不从心,工作被动,难以适应现代的企业生产需要。

1.3、现在还有部分企业存在采购的计划性差,导致超预算采购。主要表现在年度、季度、月度的燃料采购计划和计划完成情况出入很大,失去了计划应有的作用,虽然编制了月度预算和采购计划,但实际执行中应急性、临时性的采购居多,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这样的话就直接的造成在采购计划和实际采购结果的脱节,从而总成超预算现行。

1.4、对供应商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供应商评价与选择小组,仅由少数人确定初评范围,供应商资格审查条件不够全面;没有形成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管理流程,其过程较为随意;其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指标主要包括产品质量、价格、交货准时性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其评价指标的选择不够系统科学合理;供应商综合评价时评价依据量化不足,公司在评价供应商的时候,主观成分过多,采购员和公司负责人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腐败现象,不利于公司做出最优的供应商选择;招标流程不够清晰,评标办法不够合理,应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1.5、对采购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一是缺乏对燃料采购监督的相关制度。二是一些电厂虽然制定了燃煤采购在合同洽谈、签订等环节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制度和规定,但实际情况是,除了燃料采购部门之外,其他部门人员对燃料的外部市场形势、价格等缺乏必要的了解,对燃料合同的条款缺乏必要的了解,使得参与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最终形成损公私肥的想象发生,给企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在采购过程中,要安排驻矿监装人员,及时了解矿点安全、生产、销售、质量等情况,并及时反馈,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 针对燃料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措施

2.1首先要根据企业实际构建适合本企业实际的责、权、利想对等的燃料采购管控模式,明确燃料采购的责任主体,避免推诿扯皮。管理模式确定后,结合该管理模式简化流程、优化节点,制定采购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并已制度的形式规定工作内容和检查、考核办法,实现燃料采购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2.2、提高采购供应人员的综合素质。采购供应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要求采购人员做到忠诚企业、敬业爱岗、积极负责、坚持原则、知法用法、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把企业利益放在首位、严把燃料采购质量关。业务能力素质主要通过加强技术讲课、技术培训等方式来实现。

2.3、加强燃料采购预算管理,使采购计划管理具有前瞻性、准确性。严格执行年度、季度、月底燃料采购预算,在编制采购预算时,应结合电量计划,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矿别、热值、价格等因素,每月初对上月的月度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高月度预算的指导性和执行的准确率,杜绝因超预算采购而造成的资金积压或缺口大。发电企业从主管领导到有关人员,都要提高对燃料计划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严把计划审批关口,建立完善燃料计划管理办法,使燃料采购活动始终在科学规范的制度作用下进行。

2.4、建立供应商准入、淘汰的管理机制。由于供应商评价时要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交货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故需要相关部门参与到供应商的评价中来,成立一个由各主要部门参与的供应商评价小组,建立评价体系,结合供应商的资格、产品质量、交货水平、服务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判,建立诚信供应商档案,及时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将严重掺杂使假、性质恶劣的供应商列入黑名单,保持供应商队伍的相对稳定与可靠。

2.5加强采购监督,实行阳光采购。一是燃料监督制度必须健全,完善,二是燃料监督部门的相关人员要加强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煤炭市场变化,做到参与合同洽谈、合同会签时心中有数。目前煤炭市场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煤炭价格下降、供应量充足,对实行招标采购极为有利,可以参照招标管理办法制定燃料招标管理文件和程序文件,公开招标信息,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燃料成本。

3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的阐述足以证明,在整个火力发电行业中,燃料的采购是关系企业经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燃料采购量直接影响着火电厂能否持续、稳定运行,燃料采购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燃料的采购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要规范燃料采购合同条款,降低采购价格,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燃料成本,切实为企业谋得经济效益。经过不断的发展,火电企业燃料采购工作必将取得明显的进步,为机组的稳发、满发,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作出重要贡献。

4 参考文献

[1]温海滢.供应商的选择决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6

篇8

乡镇财政所基本情况:

一、乡镇财政职能

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行,乡镇财政所停征了农业税,财政所的职能发生了较变化。主要职能为:一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负责对各项涉农补贴资金的审核、发放和监督管理,组织审核、上报村级一事一议项目;协助征收乡镇非税收入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落实;三是对财政项目资金管理和乡镇政府机关财务;四是乡级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及管理;五是完成乡镇党委、政府及上级财政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但是也存在着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管理机构由原来的向农业、农村、农民要财政模式和职能,税改后不能快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县级财政部门对基层财政组织的管理松懈的问题。

二、人员结构不合理

乡镇财政机构除正式编制人员外,还有部分合同制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全日制学校毕业的财经人员偏少,原始本科学历和专业技术中级或高级职称人数所占比偏低。尤为突出的是,作为基层财务工作人员,个别乡镇财政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 同时,因为乡镇人员流动性较大,补充的人员不能及时得到系统的财政知识培训,造成财政专业知识不足,业务不精通,计算机操作技能低,对政策的把握不够准确,影响了工作开展。

三、机构隶属不明晰,人员待遇偏低

财政所为事业管理,受乡镇政府和县财政局双重管理,人权、事权、财权由所在各乡镇政府负责,财政业务工作由县财政局指导。县级财政监管力度薄弱,造成基层财政职能划分不清、工作安排不合理、人员变动频繁、管理混乱等现象。财政所人员既要完成乡镇的中心工作,又要履行财政工作职责,不能专心于本职工作,疲于应付,敷衍了事。

虽然有的乡镇财政所个别人员工资执行公务员标准或参照公务员发放,但大多数人员还是事业全额或差额人员工资,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档案工资都不能到位,与所承担的繁重工作量比对,待遇偏低。

四、税改后乡镇财政体制不健全的现状严重制约财政职能的发挥

突出表现在:资金监管职能没有履行到位,财务管理仅靠“领导一支笔”,甚至存在白条报销现象;对财政资金管理没有全部覆盖,村级财务由乡镇农经站管理,乡镇财政对村级财务情况不掌握;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从思想观念、软硬件条件等方面达不到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要求;各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一套统一的财务管理指导范本或业务工作流程。

五、办公条件较为简陋,不能基本满足现代办公需要

目前,多数乡镇档案室与财务室、宿舍与办公室等混在一起,人均办公用房面积小,多数财政所没有综合办公大厅。办公设备方面,计算机数量少,且多为几年前年配置的,设备陈旧,网络运行缓慢,缺少传真机、便民排椅及电子触摸屏等设备,严重影响现代化办公的需要。

总之, 乡镇财政所作为联系国家和农民群众的桥梁,是财政工作的前沿阵地,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其职能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三农”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如何更好的做好乡镇财政工作,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在基层政府中的重要作用,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为此,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建议如下:

(一)明晰乡镇财政所机构隶属

按照机构独立、编制单列思想,一是尽快实行垂直管理。乡镇财政所人、财、物由县财政局垂直管理,按照乡镇规模确定每个财政所的人员编制数,人员配备、岗位设置由县财政局统一安排;二是科学界定职能。明确乡镇财政职能,解决乡镇财政所职能不清的问题。

(二)对现有办公场所改扩建

统一设置档案室、服务大厅等场所,服务大厅可以相应设立“家电下乡”、“村财乡管”、“两免一补”和“咨询服务”窗口,服务窗口标识醒目,涉农惠农资金兑付“一站式”办理。

有县级财政部门统一配置必备的办公设备,搭建乡镇财政所动态信息管理平台,由县财政局信息中心统一维护和管理,保证网络畅通,实现县乡联网、资源共享,达到业务办理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三)提高乡镇财政人员素质

是严把进人关,提高乡镇财政干部准入门槛,必须专业对口、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财务岗位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鼓励参加学历教育,制定相应奖励机制,上级财政部门适当安排乡镇财政所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晋升职称考试,以不断提高财政所全员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下日益繁重的财政任务。

(四)实行经费统供

参照县级部门预算模式,按照“两上两下”的原则,科学核定乡镇财政所办公经费、解决乡镇财政所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乡镇经费支出按预算每月均衡拨付,保证乡镇正常运转;规范乡镇政府收支行为,在现有财政体制和分配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实行“账户统设、集中收支、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模式。

(五)按照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三不变”的原则,深化“村财乡管”工作,实行村级财务收支集中支付

将各行政村的资金、账务统一集中到财政所管理。从填制会计凭证到登记会计账簿,都按规范化会计基础要求操作。乡村两级的会计凭证、账簿、惠农资金手续等会计资料及时入档,保存完整。从而有利于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提高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能力;有利于对财政资金的统筹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统一建立健全财政所工作制度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高校教育;专业建设;建设现状;改革构想;教学改革

一、引言

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其前身是理财学专业,属于从会计学科中独立出来的较为年轻的学科。在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培养人才的定位不准确、教学课程陈旧、课程内容存在交叉和重复等多种问题,阻碍了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学生在就业后,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高校要从降低学生就业压力出发,进行教学改革,既能提高学生就业比例,同时又能实现教学最终目的。

二、高校会计教育现状分析

1.取得的成就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师资力量不断充实,培养体系日益完善,学生的录取分数线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各校招生规模比较稳定,就业去向比较好,就业率比较高。在近十年的时间内,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各个阶层岗位上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扩大了专业的影响力。

(1)师资力量不断完善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逐步形成知识结构合理、熟练掌握现代专业技术,具有发展潜力的财务实验师资队伍。财务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各校有较多专业人才进行执教。

(2)学生就业满意度较高

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交通部门、银行、证券公司等。以上单位在社会中具有较好形象和较高的社会地位,给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从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以来,学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较高高度。

2.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高校财务管理教育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人才培养目标的滞后性与定位的模糊性、财务管理课程教育体系与教学内容的陈旧性与欠科学性、教育模式的教条性与保守性、教学科研的不充分激励性、教学思想与教学环境的封闭性等,同时还包括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缺乏危机意识、教学手段的落后性等内容,这些问题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教育的深入持续发展。

另外,高校财务管理教育还面临着诸多的压力与挑战,比如以发展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将更加突出知识作用于生产力的重要属性,在这种背景下,传统以有形资产作为确认对象,依托交易的历史成本计量会计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新要求,因此短时间内形成以知识经济为导向的无形资产确认、计量与披露成为财务管理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另外受信息技术的冲击,传统经济理论已经不能有效推动会计教学与市场的衔接,且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也要求财务管理教育要不断适应市场法规的发展与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财务管理教育困境的出现。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金融市场一体化模式的形成,多种跨国投资在资本流动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不同国家之间的财务管理差异性导致信息出现不对称性,给财务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课堂的实践教学缺乏真实的实际训练内容

当前的财务管理课程都是理论课程和实践相结合的,老师在授课的时候,限于教学实践、教学场地和设备的约束,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形式,缺乏真实的实际训练内容,或者只能进行小规模的模拟训练。不能真正结合企业的实际运作模式,从企业人才需求角度展开实训课程。

(2)校外实训基地流于形式

从长期运作的结果看,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认识实习的场所,并不能真正给学生提供实习环境。财务信息事关一个企业发展的所有重大信息,因此,企业往往不会接受实习生从事真正的财务工作。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做得更多的工作是打字、复印、跑腿打杂,很难参与到企业的财务工作中。流于形式的校外企业实习带来了恶性循环,学生觉得实习没有意义,不愿意再去浪费时间;企业觉得实习的学生没有价值,反而是一种负担,不愿意接受。实训教学丧失了最初赋予它的功能。

(3)专业实验室的场地、设备不适合财务综合实训的需求

财务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最基本的环节是手工做账。初期实习环节需要处理大量的凭证、账册、报表,学生需要进行轮岗模拟实习。后期实习环节又需要计算机作为工具,借助于一定的财务软件。这些特点要求实验室应该比较宽松、桌椅能够自由移动摆放、桌椅和电脑等设备能够自由组合和分离。

三、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与重点

1.根据现代高校教育需求进行教育改革

现代高校应根据我国的社会人才需求以及人才能力要求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以此建立良好的教育机制及合理的人才结构。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系统化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我国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的教育需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实现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

2.根据学生的能力需求进行教育改革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应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专项教育训练,以便更好适应快速更新的知识体系,更好实现专业领域的职业发展。现代高校教育改革中,应保障我国人才知识结构始终处于专业领域的前沿,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应加强职业技能的实践活动,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学校还应倡导教师与外界的联系,增强高校间的学术交流活动,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作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职业发展讲座,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积极与知名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定期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对相关信息进行搜索、使用,以此为高校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3.利用网络和报刊资源进行教育改革

高校实行学分制后,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不集中,思想教育工作不易开展。网络是高校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窗口,有利于高校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成为学生信任的知心朋友,针对性解决学生思想和生活上的困惑,也可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安排、就业指导等。另外,院系报刊也成为学生彼此增进了解的途径。通过投稿,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对学生塑造良好道德品质有着深远的意义,有助于建构与学校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共同的价值标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把握好人本管理在高校管理模式中的特点

开展好高教改革的关键因素是把握好人本管理在高校管理模式中的特点,主要归纳有以下方面:以人为本,把师生的需求和兴趣放在第一位,重视用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本管理重视对师生心理和行为的深入探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使他们的劳动变成了主动性的自觉行为;注重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减少与人矛盾,增强学校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提倡自主管理模式,鼓励教师和学生集思广益,积极参与决策,提出建议,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校的发展。

四、高校财务管理教育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任何一项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都会面临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科学分析其成因,并及时加以纠正,以达到改革的目的。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教育改革中,高校扩招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但是,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严重影响财务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造成了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状况。

针对存在的问题,现代高校财务管理教育中应将财务管理高等教育按照实际的人才需求,合理限制其数量,以普及财务管理高等教育为基础,加强培养高端专业人才。首先,努力提高大学生素质。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素质教育,要倡导完善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优良品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优化知识与能力结构,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动态需求。其次,教师应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社会责任感,真诚热情地为学生服务。不断完善业务技能、知识结构,缩小与学生之间的思想距离,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促进学生在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财务管理教育工作不能采取产业化模式,必须由国家整体控制教育投资,缓解大学生经济压力,避免激化社会矛盾。高校应积极更新实践财务管理教学内容,适应教学形势需要。应积极组织和鼓励专家教授依据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以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编写新教材,并及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需求和学历要求,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通过调整高校教育改革模式以及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完善我国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基础,而且促进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教育目标。

1.完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机制

通过充分利用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的一定优势,对目前的高校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进行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岗位培训,加强完善岗前培训。高校不但应该通过巩固培训组织和结构,来实现培训网络的合理化;而且应该强化培训内容的创新,包括课程、教材、师资、教学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完善。

2.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不断更新完善,与时俱进,满足新时代教育教学需求。其次,教师要不断的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博学多才,不仅是本专业的知识,其他专业的知识也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补充,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再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需要加强。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已经受到一定的冲击,我国高校应该经常举办一些培训班,采用生动真实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或者举行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并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质量。此外,高校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院系,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名师到学校讲学,或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来指导在校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的工作。同时,高校应该对部分德才兼备,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骨干型教师,选派出国培训,或者国内访问学者,达到开阔眼界,丰富教学经验,提高学校整体教师教育水平的目标。

3.创新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师风。首先,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学生和关心学生成长。其次,高校教师要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次,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管理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到教师培训计划,并于教师绩效考核评估和教师资格认证相挂钩,达到不断完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进而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塑造优良的为人师表的形象。

4.教学科研同步发展

高校教师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教学,同时对科研工作也要重视。一方面,高校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核心,全面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也应该重视教师科研能力,根据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投入科研研究项目。同时这也需要学校对科研经费的投入。总之,高校教师既要重视教学,也要重视科研,两者并重。

5.不断完善课程建设体系

高校教师教育,不仅要注重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从教必备的教育素质。首先,高校应该积极进行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适当的缩减学科专业课程的课时。其次,应该加大教师教育课程的比例,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教师教育课程的类型,并强化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同时设置学术性和师范性相结合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不论理论知识型还是技能训练型课程,都必须强化教育教学实践训练。

五、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改革设想

1.开发以能力为中心的项目课程体系,首先由学校聘请财务管理专家,根据市场岗位需要,将财务管理岗位进行分解,并确定从事该职业需要的基本能力,进而确定出教学培训目标。由高校按照教学规律,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项能力进行分析、总结,制定教学大纲,并依此施教。

2.高校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根据岗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来确定,按照岗位能力的形成过程来对课程进行排序;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更重视专业技术课的教学,打破以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的比例,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制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以此确保教学质量和实现预期专业培养目标。

3.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有两种思路可以参考。第一是根据企业的财务管理核心内容来进行设计,在设计主要课程时,可以考虑作出以下区分:将财务管理原理作为通论,将营运资金管理、筹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投资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专题和专论。第二要依据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结合财务管理理论和财务管理方法等具体抽象概念和具体程序,来进行课程设计。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时,将财务管理作为基本原理,课程中要合理分布会计学、投资银行学、公司理财、公司财务理论、商业银行经营学、项目融资学、金融市场学等课程的比例。课程设计基本原则是要通过科学、完整和严格的教学,室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操作技能、能够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和财务分析手段,能熟练解决会计、财务、金融等领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毕业后能够尽快融入就业环境,能尽快适应专业要求。

六、结束语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较为迅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取得可喜成绩,随着时代的逐步发展,原有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高校进行财务管理专业改革时,要结合高校实际教学情况,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加大教具投入、提升教学水平、完善教学内容来促使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确保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吕立伟.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与改革构想[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郭银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7).

篇10

关键词:海上石油企业;备件采购;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海上石油企业备件,是指石油企业在海上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或者缩短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而储备的备件材料。由于海上环境,存在设备容易被腐蚀的特殊性,为了适应海上工况要求,所有使用于海上的备件材料的材质标准要比在陆地上使用的材质标准要高。海上石油企业用于生产的设备到目前仍有少部分关键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这部分设备的备件材料需要跨国采购,存在采购周期长,采购程序复杂等问题。在目前海上石油企业节约成本,提高国产化比例的主流意识下,海上石油企业的大部分设备逐步国产化。国内采购的设备由于我国工业化程度低,因而适应海上环境能力差,问题较多。大部分国产设备备件存在种类繁多,标准化、通用化不强,甚至以次充好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就导致采购工作量大,成本高及用户不满意等问题。一旦备件材料供货不及时、不准确,将导致设备与人员的停工,生产任务拖延、不能正常维持,甚至出现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损失。海上石油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有较长历史和国外先进的海上石油企业合作,其管理理念和员工的整体素质在国内同类行业中,都处于领先水平。目前海上石油企业的备件管理模式和备件管理流程相对合理、高效。随着竞争的加剧,海上石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和挑战。我国海上石油企业在现有的基础上,仍需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海上石油企业备件采购供应管理系统的建设。

1 海上石油备件采购供应管理现状

1.1 海上石油备件采购现状

海上石油备件采购,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信息化,早在2003年各分公司就开始使用IBM公司MAXIMO系统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管理采购申请流程,内部物流配送,库存备件材料管理以及财务报表统计核算等。2008年总公司又引进德国公司基于ERP系统的SAP软件系统,统一管理相关库存、采购及财务工作。通过该系统,使采办效率大幅提高,节约了大量采办审批、澄清等环节的时间,相对降低了采购成本。海上石油企业采购的备件材料,目前主要渠道分为国内和国外采购;采办方式主要分为集中采办和分散采办;采办内容主要分为项目大宗物料采办和日常维修用料零星采办。

国外采购涉及面广,涉及环节多,采办周期长;主要存在价格高,质量较好和科技含量高等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海上石油企业在这方面配备了专业素质较高的采办人员,结合多年的国际采办经验,通常都能在提前期内能将用户提交的备件材料采购到位。

国内采购目前实行的是集中采办为主,与合格的相关产品供应商达成战略协议,将企业使用的关键设备备件和常用材料打包签订年度供货合同模板,目前合同模板的交货期都在3~6个月内,极少数和供应商签订的涉及少量国外备件材料的会超过6个月。集中采办大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采办程序,提高了采办的效率。分散零星采购只针对极少部分一次性用料、大修用料和加工料等,不作重点管理。

1.2 海上石油备件管理现状

针对海上石油材料备件的管理,企业通过内部MAXMIO与SAP闭环系统,采用二维条码技术。终端用户在提交所需物料的采购单前,必须由企业成立的材料编码申报项目小组核定后给备件材料统一编码。仓库库存编码物料在仓储管理中,具有查询方便、快捷,出入库和盘点时节省时间、人工等优点。基于条码管理的库存物料,企业将海上作业区块各装置之间的库存资源共享,装置之间如果有部分急需的备件材料可以通过系统快速进行查询,然后通过仓储管理人员进行内部调拨。部分大宗物料,由基层用户提出当年大致需求数量,再由终端或者基地仓库进行集中采购。针对部分淘汰设备备件,由企业库存主管部门将备件清单整理、集中,在系统中,合理二次利用。目前这些措施,已经使海上石油备件材料库存量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采办人员的很多工作量,在稳定生产、降低库存成本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3 软件平台和信息数据库现状

仓储、财务管理软件MAXIMO和SAP系统,作为海上石油企业管理设备、仓储、采购和财务等事务处理的两大管理软件,功能强大、完善,结合先进网络技术,已经基本能真实反应财务数据、设备状态、采购申请、订货状况、物流配送及运输工具等信息,为企业高层财务决策和基层物流管理、配送、信息维护提供了方便。企业内部的软件基本用户和中高层管理者,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总结和提高,使这两大软件功能逐步增强。

2 我国海上石油企业备件采购供应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1 我国海上石油企业备件采购供应管理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及供应链管理理念的逐步发展,海上石油企业已经把供应链的管理思想运用到企业的实践中,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使系统的采购供应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但是,海上石油企业备件采购供应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1.1 关键设备受制于国外。目前海上石油企业的重要关键设备依然依靠进口,其备件采购周期长,价格高,仍是海上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的难点。曾经有某个国内商供应某国外的设备备件,提供价值235元人民币一颗的螺丝钉。

2.1.2 备件信息不完善。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国内产品,有的厂家设备备件装配图不完善,一些易损件及常用件的零件图号错乱;部分厂家对设备易损件的更换周期及使用维护说明缺乏指导意义。国内生产的设备备件的附件类,如说明书、质量保证书以及材质证明等都随意甚至粗制滥造,设备备件的功能根本谈不上通用化、标准化。进口材料备件在标准上分为美标和欧标,存在英制与公制的问题,与我国的国标不相匹配。使该进口设备后续维修不得不依赖进口,无法国产化。

2.1.3 产品质量及采购提前期问题。采购原则为在同等质量条件下,选择价格低的产品。而现在的采购部门由于存在审计因素,采购物料时主要以价格为主,采用低价中标原则。由于国内产备件材料加工工艺和材质质量差,采购来的材料备件质量不佳,难以适应海上环境,增加了现场使用人员的维修工作量,造成用户对部分国产货的抵触情绪。目前采购方面存在国内供应商不按合同规定执行,经常有交货期有意或者无意延迟现象。企业高层在这方面问题的处理上,依然缺乏有力度的监督管理措施。

2.1.4 备件仓储管理模式有待改进。海上石油企业对设备主要采用预防式维修管理模式,理论上所讲的,一般日常所需的备品备件的品种、规格型号以及需求数量是可以预知的,如果能及时采购,可以不考虑库存。但在海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海上的环境、气候、空间距离、运输工具及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钢性等因素的制约,对仓储管理模式的改进方式来说,寻求一个合理的库存量才是重点。其中一部分必须储备但又不常用或者很少使用,而且需求很难预测的备件在库存中占了相当一部分资金,给备件的仓储管理增加了难度。企业的库存量依然存在上升趋势。除此之外,海上石油企业内部各装置之间的仓储管理,缺乏统一性,标准化不强;硬件设施亟待改进。

2.1.5 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制约。海上石油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上已经有初步的尝试。但是海上石油企业在战略采购与供应商建立亲密合作伙伴关系的动力不足。一方面由于备件产品供应商的不成熟未能形成产业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双方在合作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缺乏;再一方面由于国内工业化水平低,很多设备产品质量满足不了海上生产环境的品质要求。因此,要在与供应商联合管理库存方面有所深入,还须进一步探索、实践。

2.1.6 采购人员的素质和绩效考核。采购被誉为现代企业新利润的源泉。然而,由于我国物流管理和采购专业人才缺乏,因此海上石油企业的大部分采购人员都是非物流管理专业或者非采购专业方面的人员,在人员培训这方面也只流于浅尝辄止式的知识培训,无法深入到整个物流知识体系深层次架构。采购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加上海上石油企业采购绩效评估不健全,无法调动采购人员的积极性,使采购的运营成果很难客观体现。

2.2 我国海上石油企业备件采购供应管理的对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海上石油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海上石油企业已经抓住了有利的发展机遇,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活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如何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进行采购与供应管理,面对种种挑战,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2.2.1 加强备件信息提交管理。在整个采购流程中,终端用户提交物料申请是采购流程的第一步,备件信息本身提交的质量水平,对整个采购过程的质量、速度至关重要。海上石油企业终端用户在提交设备备件的技术要求方面不够全面,采购部门必须用这些技术要求去消除只根据价格而为了经济采购劣质产品的习惯。落实海上石油企业制定的关键设备备件安全库存原则,年需求量集中采办,合理安排采购提前期。

2.2.2 完善供应链的建设。可以通过对国外石油企业的考察和学习,运用其先进的采购供应链管理理论,加强以信息交流为平台的采购与用户的协作关系,选择高质量的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综合利用其他企业的优势,优化采购的流程和政策,使采购工作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提高信息化利用率,采购公开透明化,提高采办效率从而节约企业物流总成本。另外可以通过和一些开设物流管理、采购专业的高校合作,理论结合实践,提升管理层和基层采办人员的供应链管理理论素养。

2.2.3 加强备件的仓储管理。备件的仓储管理在企业的采购与供应管理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海上石油企业已经对关键设备备件的数据、信息进行了整理,使用定性预测法,结合历史数据制定出关键设备易损件和日常消耗件安全库存量。原则上不考虑设备出现的极端情况和灾难性事件,大修配件不做库存。在此基础上,必须坚定落实企业制定的有关仓储、入出库管理、收发货程序以及仓库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有章可寻地处理问题。进一步深化仓储管理标准化、通用化和规范化。对加强终端用户提交采办需求的质量,抑制企业备件库存量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2.4 加强人才培养和绩效考核。石油企业应该切实搞好员工队伍的培训,加强供应链物流管理,员工归属感,职业道德的培养。完善人员考核系统,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对采购和仓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绩效考核,促进其工作积极性。从高校补充物流采购专业人员,整体提升采办人员的素质。

3 我国海上石油企业备件采购供应管理的发展趋势

3.1 供应商联合管理库存

在目前已经实施的基于ERP信息系统的共享库存模式下,供应商联合管理库存是未来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发展趋势;使供应商积极参与海上石油企业的备件库存管理环节中,与供应商实现双赢。

3.2 低需求与慢速流动备件库存管理

低需求与慢速流动备件的管理有利于降低库存成本,但管理难度较高。根据企业的实力、生产和维修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库存持有量。可以根据企业内部装置关键设备所采购的备件材料的历史数据作为参考,对新装置的设备备件作定性预测评估,估算出这类备件的采办期间。

3.3 网络价值链

采购部门应该大力开发和推广电子商务,加强设备数据库的建设,加快信息共享和发展第三方的设备采购,将一些采购的中间环节省略,形成网络价值链,提高采购效率和降低成本,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

4 结束语

我国海上石油企业的备件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改善空间巨大,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信息科技的发展,人员素质的提高,企业成本降低及人文环保意识的增强等主客观要求,通过提升企业仓储管理人员的备件采购与供应管理理论,结合管理实践,必将使我国海上石油企业的采购与供应管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篇11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医院 财务管理 现状 发展

随着新会计制度深入到医院财务管理之中,使得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逐渐瓦解,新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收支管理制度逐渐确立,适应了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改革的现状,进一步促进了医院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保证了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

一、医院财务管理定义及现状分析

(一)医院财务管理定义

所谓医院财务管理就是指在医院的运行过程中,财务部门以财务报表或者其他的资料形式,采取医院财务的特殊计算方法对医院一直以来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医院当下的经济运营状况、财务状况,并进行相关原因的分析研究,从而为医院之后运营目标的更好确定奠定基础,并进行相关的运营方式、方法的改革,这样一方面能够促进医院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医院的健康、平稳发展。由于医院与普通的商业企业不同,因此在其财务管理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主要包括预算财务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医院在进行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着资金的投入和收回,如此循环往复,其财政收支情况始终都在进行当中,因此可以说,医院的经营发展就是资金收支活动的不断进行和发展。

(二)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随着新会计制度不断深入到医院财务管理中去,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具体总结如下:

1、原有的医院核算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长久以来,医院都是一个具有行政性质的事业单位,以“救死扶伤、为百姓提供医疗服务”为己任。但是,随着新医疗改革的不断进行使得从前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当下的医院发展现状了,为了适应当下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医院也必须进行自身的企业化改革,在治病救人、救死负伤的基础上,运用新型的财务管理制度来保证自己的发展。在新会计制度下,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开始实行透明化管理,在不改变原有的医疗性质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财务管理的透明化,避免从前因为医疗黑幕和账目混乱而造成的财务管理失误,给医院的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采用新的财务核算方式可以使医院的实际资产更加透明化,并且对成本核算对象的进一步明确化可以使医院费用更加明晰化。同时,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引进了全成本核算理念,改变了以往只是单纯的以静态核算的方式进行账目的记录,转而使用全方位、多角度、全程化的核算形式对医院财务进行管理,医院内部各个部门的成本核算更加清晰化,收入支出核算也实行透明化管理,更加促进了医院的健康发展。

2、医院固定资产实行严格化管理

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由于对医院内部固定资产(如:医疗设备、病房等)的核算标准不统一,无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造成了对医院内部的固定资产无法进行确切的统计,而且由于其进行医院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中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折旧标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相关账目的不清晰,最终导致了医院整体财务管理也陷入混乱之中,十分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新会计制度在医院实行之后,医院财务管理部门采取统一的标准对医院内部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严格的核算,同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真实体现。在管理核算方式上采取了当下最先进的计算机电子管理,充分保证了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准确度和安全性,提高了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的效率,充分的提高了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了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

3、在原有财务管理的基础上新增了现金流量表制度

在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中没有对现金的支出和收入进行分类统计,这也是造成医院财务管理漏洞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在新会计制度应用到医院财务管理中去之后,医院的相关现金支出和收入都可以根据新进流量表进行灵活的使用。通过现金流量表, 可以概括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医院现金流入流出的影响, 对于评价医院的实现利润、财务状况及财务管理, 要比传统的损益表提供更好的基础。作为一个分析的工具,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决定医院短期生存能力,特别是缴付帐款的能力。在引进现金流量表制度之后,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本期及以前各期现金的流人,流出和结余情况,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从而为其科学决策提供充分的、有效的依据。。

二、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未来发展构想

随着新会计制度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使得医院财务管理不断规范化、科学化,本文通过对当下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对医院财务管理的未来发展进行如下推测:

(一)医院财务全面实行电子信息化管理

新时期,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逐渐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其突出功能,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已经全面脱离了过去的传统账本式记录方式,开始真正实行全面的电子信息存档模式,对财务状况进行记录。通过对电子信息的处理,利用分析软件对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来帮助医院管理者对于医院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财务管理者还可以提取医院在经营发展中的关键数据供管理者对医院发展进行决策。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来说,由于医院的性质、医疗内容和组成成分的不同,在财务管理上也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财务管理。对于医院内部的医疗设备、病房设施、医务人员都要实现财务管理的一体化信息管理,恰当的引进ERP的企业一体化管理系统,保证每个账目的透明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根据财务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分析,为医院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以便医院更好的制定下一步的目标计划。

(二)医院财务管理实行全面预算化管理

传统的医院财务局部化预算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了,因此,实行全面的预算化管理势在必行。预算管理以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策略为原则,以良好的组织架构、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限划分以及完善的流程为基础。通过规划、控制、沟通、协调、激励几大功能,保证医院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其次,预算管理也是医院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对各部门的成本进行控制,真正做到降低内耗,提高运行效率,为医院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医院财务管理实行全成本核算管理

由于历史原因,医院经济管理缺乏严格的内部核算。高投入,低效率、重收入、不计成本,对科室、项目和病种成本无准确计量,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院经济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实施医院全成本核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医院成本核算是依据医院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耗费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和分析报告,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通过进行医疗成本核算,促使医院及科室合理地安排和使用人力、财力、物力,讲求医疗技术的经济效益,努力降低各种消耗,以较少的劳动消耗得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医院的财务管理对于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突出强调了新会计制度实施之后医院财务的新变化,在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有助于促进医院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令秀.浅析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2(10)

[2]岳玮.探讨在新的会计制度改革下医院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J].时代金融,2012(02)

[3]陈晓华.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市场,2010(14)

篇12

关键词:采购管理 制度建设 监管制度 评估体系

一、前言

所谓企业采购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物料或服务而展开的关于采购活动中的计划、组织、协调以及控制等的全过程。具体而言,采购管理的内容主要有:采购管理组织、采购计划、采购评价以及采购的监控等。采购管理是建立在采购活动基础上的,站在企业整个的层面上的管理活动,与企业各个部门产生联系,而不是只仅限于某个部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水平也越来越高,伴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化,企业越来越重视采购方面的管理;同时,科学的采购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科学的采购管理对整个企业产生良好的杠杆效应,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有效的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其次,科学的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采购管理不仅能提高企业利润,对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和合作方面形成一定优势,密切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缩短交货周期,减少库存,降低成本,进而提升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

二、当前我国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采购管理缺乏有效沟通

从我国目前企业采购管理现状分析来看,很多企业采用传统的采购管理方法,其采购部门通常是独立的实行采购职责,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往往只重视采购供应商和价格,在企业中大多扮演着中介的角色,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不够密切,使得企业销售和供应商之间信息不够畅通,容易造成企业在物资上供需失衡,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采购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我国企业在采购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往往频繁更换采购部门人员,采购部门人员调动频繁,工作稳定性差;另一方面,在企业组织结构中过度的设置对采购的监督,使得采购部门权限受控严重。同时,由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责权不明,导致企业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三)企业采购管理评估不健全

一方面,我国企业对采购管理部门尚不够重视,在对于采购部门人员的绩效考评上,没有长期的、完善的考核指标和计划,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员工培训,使得企业采购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在采购管理方面没有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无法从多角度对企业采购管理进行比较,导致一些问题很难被及时发现,影响企业经营管理。

三、 企业强化采购管理对策

企业强化采购管理,应该充分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来合理有效的进行。针对上述企业采购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对于如何强化企业采购管理,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企业采购管理中,采购部门不仅要根据企业需求将所需物资采购回来,还要在适当的时间,适量,适用的采购最经济的物资,这就要求企业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加强对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了解企业各部门的采购需求和计划,并注重企业在物资采购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充分了解采购商品的市场行情,时刻掌握市场信息,充分对比市场价格,并及时反馈有效信息,充分利用供应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二)完善组织结构,健全监管制度

完善组织结构,就要求企业重视采购部门,稳定采购人员工作,健全监管制度。企业的采购监管制度应该涵括到整个企业管理的各项环节中,主要分为物资采购前、物资采购中、物资采购后等几个阶段,包括采购计划、采购活动的实施以及采购管理的绩效考核等。同时,对于企业各部门的需求,应该给出详细的明细表,优化各部门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采购,确保采购人员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避免暗箱操作。

(三)重视采购管理评估,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方面,针对目前企业采购管理评估存在的问题,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量化评估指标,制定合理的短期和长期评估计划;另一方面,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重视对采购人员在业务技能上的培训和教育,在综合素质上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鼓励采用科学的采购方式,提高企业采购的议价能力,降低企业单位采购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采购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2

[2]Ballou, Ronald. 企业物流管理, 供应链的规划、组织与控制[M].王晓东,胡瑞娟,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11

[3]郝渊晓,郝彬.现代物流采购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05

[4]纪燕萍,王亚慧,李小鹏.中外采购管理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08

篇13

(1)持续改善原则

用户需求、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采购管理要营造一种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氛围去顺应这种变化。通过跟踪业务先进的理论和实践,评估自身的实际运营成效,制定改善计划,并组织实施。

(2)最小成本获得高质量原则

最小成本获得高质量原则是采购管理优化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有效的一种优化原则。最小成本获得高质量原则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找到引起成本差异的最终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采购管理成本的有效控制。最小成本获得高质量原则的运用,需要采购中心严把成本关,将成本控制最少来获得期望的高质量物资及服务等。

二、高校采购管理优化

(一)策略优化

在采购管理的优化中,主要将物资划分以下几种来进行,根据不能的物资划分,采取不同的优化策略。采购物资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重要物资、瓶颈物资、普通物资、一般物资。

(二)流程优化

综合运用现代物流优化方法及整体优化的理念,在传统的采购流程基础上进行整体优化,建立相对合理化的采购方案。通过优化后的采购流程,虽然采购环节略有增加,暂不能解决现存在的全部问题,但在制度上、管理上可以填补很多不足之处,在管理上可以实现信息公开化,促使采购中心信息获取更加及时准确,管理更加方便,功能更全面。

(三)供应系统流程优化

针对采购管理的现状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物流的思想,这里引进类超市化的供应模式,其主要思想是将需求物资分类别,分部门,按照需求程度来进行超市化的布置,建立物资需求超市。

首先,将采购好的物资整合、归类。将战略性物资、瓶颈物资、重要物资及一般物资分类别存储,在不同类别的物资划分中,在具体的将每种物资标号,并记录库存信息,以此来方便工作人员的拣选工作。

再次,需求部门可以直接到物资超市来获取物资,如果是小量、单一物资可以直接拣选;如果是需求量大的物资,物资超市可以在预订的时间内送达到指定的地点。物资超市的工作人员都要在计算机系统中做好记录,记录每次拣选信息及其需求部门等信息,同时更新库存数据。

最后,物资及时获取、更新物资需求信息及库存信息,保障校内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师生的服务工作。

三、结论

由于我国高校采购管理改革起步较晚,我国高校物流采购管理建设从整体上来说还落后于国外高校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当前高校社会化举步维艰和现代物流概念还未能具体引入到高校工作实际中。综合运用现代物流理论知识及整体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对采购管理进行全面的优化。主要针对现阶段采购管理现状出发,引入信息化优化理念,在原有的采购及供应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

(1)信息化方面:采购管理信息获取更加准确、及时,信息处理能力有很大的改善。

(2)采购工作方面:采购信息更加具体,引入信息技术,采购工作更加准确、可靠;类超市化供应模式的有效运用方便需求部门及时获取物资信息;

(3)制度建设方面:建立采购管理基本工作手册,定期的对采购管理测评,学校管理层以监管者身份出现,制订规章制度时更具合理性与公正性。

篇14

关键词:石油企业 物资采购 管理

采购工作在石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在信息化到来的时代里面如何进行有效的的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是石油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现状

物质采购对于任何企业和单位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之一。而在石油石化企业中,由于其采购的物质的特殊性使得其物质采购管理对其整个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通过对采购价格管理、物质采购时效以及采购管理信息化普及程度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准确的了解石油企业物质采购管理的现状。

1.1采购价格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在进行物质采购之时,总是力求其价格最低,这样才能够做到利润最大化。目前,石油企业在进行物质采购之时,对于物资价格的监管并不到位。由于缺乏统一的物质调配中心以及物资管理部门,在采购物资之时往往不能够合理的比较价格;且因为在物资采购的时候难以打破局限,一旦和某一家企业多次合作之后往往会碍于面子或者是“人情”而对其他企业的产品视而不见,造成本企业的浪费。

1.2采购时效性控制

对于采购时效性的把握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物资采购水平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大型企业里面,层层报批以及级级反馈的作风很有可能会使得采购的时效得到贻误。在石油企业中,此现象尤为明显。当某一下级单位因实际需要需采购一宗物品,但是在企业总部中却没有形成对此物品采购重要性以及紧迫性的认识,认为当其他单位也需要此种物品时,再统一调配。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该单位的生产效率。

另外,各种采购的物资都有一定有效日期,物资只能在有效期内使用。因此除了在采购之时需要监管物资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还需要在物资的保存过程中对物资使用时效进行合理的监管。但是,在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对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采购的诸多物品常常会丧失时效,这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浪费。

1.3采购的信息化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增长,企业在物资采购方面也开始进行了信息化的铺设及应用,旨在提高采购的效率及准确性。然而在石油企业中,虽然对采购管理进行了相关的信息化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其信息化应用建设的不合理。

2、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物资采购工作在企业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却又容不得半点闪失。物资采购工作是非常繁琐和细致的,难保不会出现问题。正如我们可以从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三方面现状中,可以详细提炼出当前石油企业物质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也只有正面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石油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2.1物资采购价格单一,成本较高

当前的石油石化企业在进行物质采购之时,往往过于依赖其中的一家公司的某种产品。虽然能够有效的做到在产品质量上的放心,但是由于长时间的依赖,缺乏对该产品市场的了解,从而也就丧失了在该类商品上的议价权。随之而来的也是本企业的成本也水涨船高。而在石油企业中,其成本的增加会严重的影响到企业利润,更有甚者,会产生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2采购物资供应不及时问题比较突出

对于石油企业来说,物资采购供应不及时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而这个问题如果不得到良好的解决,那么将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无论做到多大的规模,归根结底其属于服务业。物资供应不及时将影响其服务的质量,将影响到该行业的整体口碑及素质。另外对于采购物资使用期限的把握也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和重视,因为采购回来的物资一旦超过了使用期限,将会在消费者及企业生产中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2.3操作模式需进一步优化

传统的采购管理工作比较繁琐,从选商、下订单,到催交催运,最后物资验收、货款支付,还要制作相关的统计报表,采购工作人员天天忙的团团转,工作效率低下。如果能在新的采购模式下,采购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转为对市场的分析研究、采购流程的优化、供应商关系的管理,那么采购人员就可以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着眼于更有价值的工作环节,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与战略联盟供应商深入合作来提升采购管理水平,优化采购供应链。保障外部市场所需“安全、及时、经济”供应。

3、提升石油物资采购管理的意义和建议

在认清了当前是由公司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

3.1重视采购管理工作

企业采购管理不仅是简单的物资供应管理中心,而且是要为企业带来利润和增值的重要部门,做好采购管理提升是企业降低成本的必然选择。那就必须要做到上至公司的领导层下至采购部门的每一位员工都要加强对采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采购管理工作的学习。

3.2采取招标采购行为,规范采购价格管理

对于采购物资进行招标管理的办法,可以更好的规范采购物资的价格,更好的为企业利润服务,这在当前诸多行业中普遍使用。采取招标的办法,可以保证企业的“买方”市场地位,进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其在整个采购过程中的议价行为及能力。采购物资时,讲究“货比三家”,企业采购往往复杂的多,这种传统方法经过深化改进就是现在使用的采购价格比对分析,它是判断供应商报价是否合理的重要手段。市场变化快,物资采购价格的构成有着复杂和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应运用市场分析、市场调研等形式加强信息收集,然后,通过供应商报价、网络信息、兄弟单位采购价格、历史价格等方面的对比,来实现采购价格的有效、合理控制。

3.3加快物资管理系统等信息化产品的装备,提升采购管理科学化水平

信息化时代中,各类管理均能够通过信息化产品来实现。当前物资采购及管理的信息化产品及设备的更新换代较为迅速,需要石油企业采购部门能够及时的跟上社会发展的形式,更能够及时的武装自己,以提升采购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目前各油田已使用的ERP、物采系统不仅能够提升物资采购的效率,更能够节约更多的人力资源,通过网上提报需求计划、审批、发出询价、接受报价、揭示报价、线上审批,取代了以前通过电话、传真、发邮件询价,纸面审批等传统方式,采购业务数据全程共享,避免了重复操作,业务运作效率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电子化采购。提升了采购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戚改青. 石油物资供应体制改革模式的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16).

[2] 任继凯, 王凉.中石油物资管理实现新突破[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