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范文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5: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

篇1

一、单个长期投资方案决策分析

内含报酬率是指一项长期投资方案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用该报酬率对投资方案未来的现金净流量进行折现,能使投资方案未来报酬的总现值正好等于该方案投资额的现值。也就是说,内含报酬率实际上是一种能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法,则是根据各备选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是否高于资金成本,来确定该方案是否可行的一种决策分析方法。若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说明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那么该方案可行;若内含报酬率小于资金成本,说明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那么该方案不可行。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备选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均大于资金成本,那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取最优方案。下面将通过举例来说明如何计算内含报酬率,如何采用内含报酬率法来进行单个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决策分析。

[例1]某公司拟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成本为12%,投资分2次投入,第一年年初投资400000元,第一年年末投资200000元;建设期2年,生产经营期6年,生产经营期间(第3年至第8年)每年的现金净流量分别为200000元、240000元、280000元、260000元、200000元、180000元。

该投资方案未来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不等,用逐次测试法计算其内含报酬率。

先用16%的折现率进行第一次测试,计算其净现值:

净现值=(200000×0.641+240000×0.552+280000×0.476+260000×0.410+

200000×0.354+180000×0.305)-(400000+200000×0.862)=626260-572400=53860(元)

用16%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正数,说明该折现率低于内含报酬率,再次测试时应稍稍提高折现率。

用18%的折现率进行第二次测试,计算其净现值:

净现值=(200000×0.609+240000×0.516+280000×0.437+260000×0.370+

200000×0.314+180000×0.266)-(400000+200000×0.847)=574880-569400=5480(元)

用18%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仍然为正数,说明估计的折现率仍然低于内含报酬率,应再次提高折现率进行第三次测试。

用20%的折现率进行第三次测试,计算其净现值:

净现值=(200000×0.579+240000×0.482+280000×0.402+260000×0.335

+200000×0.279+180000×0.233)-(400000+200000×0.833)=528880-566600=-37720(元)

用20%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负数,说明该折现率高于内含报酬率。由此可知,该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介于18%与20%之间。采用插值法计算出内含报酬率具体数据:

内含报酬率=18%+{(5480-0)/[5480-(-37720)]}×(20%-18%)=18%+0.25%=18.25%

由于该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18.25%,高于该公司的资金成本12%,所以该投资方案可行。

如果用净现值法进行该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决策分析,那么能否得到与内含报酬法相同的结论呢?

净现值=未来报酬的总现值-投资额的现值=(200000×0.712+2400000×0.636+280000×0.567+260000×0.507+200000×0.452+180000×0.404)-(400000+200000×0.893)=748740-578600=170140(元)

由于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故该投资方案可行。可见,对于单个长期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决策分析,内含报酬率与净现值法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即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的方案,其净现值必须大于零,反之亦然。

二、多个投资方案中最优方案决策分析

从多个相互排斥的投资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少人认为在诸多可行方案中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对此观点本人不敢苟同,我认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确实是最优方案,但有时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未必就是最优方案,问题的关键是应该以什么为标准来选择最优方案,一旦确定了合理的择优标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在投资额相同的情况下选取最优方案。在投资额与项目计算期均相同的情况下,对于从若干个相互排斥的投资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的决策分析,内含报酬率法与净现值法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在各种方案中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其净现值必然最大;反之,内含报酬率最低的方案,其净现值必然最小。现举例说明:

[例2]某公司现有A、B、C三个相互排斥的固定资产投资方案可供选择,三方案均为期初一次性投资,投资额均为800000元,无建设期,生产经营期为6年,每年的现金净流量如下表所示,该公司的资金成本为10%。

三个方案具体情况不同,计算内含报酬率的方法和步骤也不尽相同。

A方案生产经营期每年年末现金净流量均相等,可用简便方法计算其内含报酬率:年金现值系数=8000/2000=4。查表知,内含报酬率介于12%与14%之间,其对应的年金现值系数分别为4.111与3.889,用插值法求得其内含报酬率为13%。

B方案生产经营期每年年末的现金净流量不等,应采用逐次测试法计算其内含报酬率。第一次测试用12%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7520元;第二次测试采用14%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38800元;最后采用插值法求得B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12.32%。

C方案生产经营期每年年末的现金净流量也不相等,也应采用逐次测试法计算其内含报酬率。第一次测试采12%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108340元;第二次测试采用14%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63400元;第三次测试采用16%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22380元;第四次测试采用18%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15480元;最后采用插值法求得C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17.2%。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C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最高,A方案次之,B方案最低。由于三个方案的投资额相同,故可以确定最优方案为内容报酬率最高的C方案。如果采用净现值来选择最优方案,是否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呢?

净现值(A)=200000×4.355-800000=871000-800000=71000(元)

净现值(B)=(160000×0.909+180000×0.826+200000×0.751+240000×0.683+220000×0.621+200000×0.565)-800000

=857860-800000=57860(元)

净现值(C)=(280000×0.909+240000×0.826+220000×0.751+200000×0.683+180000×0.621+160000×0.565)-800000

=956760-800000=156760(元)

从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三个方案中C方案的净现值最大,A方案次之,B方案最小,方案优劣的排序与内含报酬率完全一致。

由此可见,在投资额相同的情况下,由含报酬率与净现值法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二)在投资额不同的情况下选取最优方案。在投资额不同的情况下,从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采用不同的决策分析方法可能会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我认为解决矛盾的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标准来确定方案的优劣,一旦标准选对了,人们就可以把真正最优的方案找出来,从而不至于作出错误的决策。

众所周知,一个方案的好坏,主要是看经济效益的高低。撇开社会效益不论,在若干个备选方案中经济效益最高的方案无疑是最优方案,这是决策分析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短期经营决策如此,长期投资决策也如此。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是通过收入与成本的比较体现出来的。对于两个备选方案而言,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差别收入与差别成本,就可以从中选出较优的那个方案,这就是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中的所谓的“差别分析法”。我的看法是,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也可以应用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特别是应用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情况下从若干个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的决策分析。

在将差别分析法应用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时,要注意收入与成本的含义不同于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中的收入与成本。我认为,应将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中的收入界定为“未来报酬的总现值”,既不包含投资额在内投资方案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之和;应将成本界定为“投资额的现值”。这样界定收入与成本的含义,即不违反收入与成本的本质特性,又充分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这个重要因素,而且还能给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带来新的思路。

[例3]假设某公司现有A、B、C三个相互排斥的投资方案,三个方案均为一次性投资,投资额分别为30000元、60000元和90000元,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无建设期,生产经营期为3年,每年的现金净流量如下表所示,该公司的资金成本为9%。

现将经过计算的各方案的有关数据列示如下:

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本例中,A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最高,但其净现值却最小;C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最低,但其净现值却最大。到底应该确认哪个方案为最优方案呢?我们不妨采用差别分析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B方案与A方案的差别收入=70868-37965=32903(元)

B方案与A方案的差别成本=60000-30000=30000(元)

由于B方案与A方案的差别收入大于差别成本,所以B方案优于A方案,即净现值较大的B方案为较优方案。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C方案优于B方案,所以最终可以确认净现值最大的C方案为最优方案。

篇2

关键词:净现值;内含报酬率;资金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5.5文献标识码:A

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是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中两种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专门方法,广泛应用于单个长期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决策分析以及从多个相互排斥的长期投资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的决策分析。在对单个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决策分析中,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但在从若干个相互排斥的长期投资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的决策分析中,两种方法有可能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在此情况下,以什么指标为标准来选择最优方案,就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两种方法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净现值是指一项长期投资方案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即不包含投资额在内投资方案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之和)与投资额的现值的差额。净现值法则是根据一项长期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是否大于零来确定该方案是否可行的一种决策分析方法。若净现值大于零,说明该方案的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那么该方案可行;若净现值小于零,说明该方案的投资报酬率小于资金成本,那么该方案不可行。净现值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但该方法不能揭示各个投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报酬率是多少,在资本限量的情况下,只根据各个投资项目净现值的绝对数作出决策还不能实现最大的投资收益。

内含报酬率是指一项长期投资方案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用该报酬率对投资方案未来的现金净流量进行折现,能使投资方案未来报酬的总现值正好等于该方案投资额的现值,也就是说,内含报酬率实际上是一种能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报酬率。内含报酬率法,则是根据各备选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是否高于资金成本来确定该方案是否可行的一种决策分析方法。若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说明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那么该方案可行;若内含报酬率小于资金成本,说明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那么该方案不可行。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备选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均大于资金成本,那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取最优方案。内含报酬率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反映了投资项目本身的实际投资报酬率,概念也易于理解,但该方法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特别是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的投资项目,要经过反复测算才能计算出内含报酬率,而且仅用此方法进行决策分析有时会作出错误的选择。

二、两种方法比较分析

(一)对财富增长的揭示形式方面的差异。尽管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都是衡量投资项目盈利能力的指标,但净现值能直接揭示投资项目对企业财富绝对值的影响,反映投资效益,使投资决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保持一致;而内含报酬率与企业财富之间的联系不如净现值明显,在互斥投资项目决策中甚至有可能得出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不一致的结论,因为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净现值不一定最大。如果企业能以现有资金成本获得所需资金,净现值法能帮助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金,获取最大投资收益。

(二)再投资假设方面的差异。净现值法在投资评价中以实际资金成本作为再投资利率,内含报酬率以项目本身的收益率作为再投资利率。相比而言,净现值法以实际资金成本作为再投资利率更为科学,因为投资项目的收益是边际收益,在市场竞争充分的条件下,边际收益受产品供求关系影响呈下降趋势,投资报酬率超出资金成本的现象是暂时的,超额报酬率会逐步趋向于零。因此,以高于资金成本的内含报酬率作为再投资利率不符合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如果以高于资金成本的内含报酬率作为再投资利率,必将高估投资项目收益,是一种不稳健的做法。项目的现金流入可以再投资,但再投资于原项目的情况很少,而投资于其他项目的情况居多。因此,以原投资项目内含报酬率作为再投资利率缺乏客观性,而净现值法以实际资金成本作为再投资利率,是对投资收益较为合理的预期。当各年度现金流量正负号出现多次改变时,内含报酬率有可能存在多重解或无解的情况,这是数学符号规则运行的结果,每次现金流量改变符号,就可能有一个新解出现。而净现值法以固定资金成本作为再投资利率,从而避免了这一问题。

(三)指标计算方面的差异。确定各年现金流量后,内含报酬率法要求逐步测算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对于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相等的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多次测算才能得出结果,计算过程十分繁琐,并且还存在一定的误差。而净现值的计算过程则相对较为简单,计算结果也更准确。如果项目经济寿命期内存在资金成本变动或通货膨胀,净现值法也比内含报酬率法更易于调整。

虽然净现值法在理论上优于内含报酬率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净现值法的企业明显少于应用内含报酬率的企业。笔者认为,引起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偏差的原因主要在于折现率。因为采用内含报酬率法进行投资项目评估不需要确定折现率,只需要根据内含报酬率高低就可以确定投资方案的先后顺序,从而减轻了实际应用的难度。而且,内含报酬率作为相对数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方案本身的获利水平,且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不同投资方案之间的直接比较。采用净现值法进行投资项目评估,正确选择折现率是关键。因为折现率的高低将影响投资方案的优先顺序,进而影响投资评价的结论。企业可以投资项目的资金成本作为折现率,也可以投资项目的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或者以行业平均资金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如果选择的折现率过低,将会使一些经济效益较差的项目通过投资评估,浪费企业有限的资源;如果选择的折现率过高,则会导致一些效益较好的项目不能通过投资评估,从而使企业资金闲置,不能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正是由于折现率不易确定,限制了净现值法的应用范围。内含报酬率备受青睐,还与投资报酬率指标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者业绩考评密不可分。为了提高业绩考评结果,经营者倾向于选择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投资方案。内含报酬率是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能直观地反映投资方案的实施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因此,投资报酬率指标的风行是内含报酬率得以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互斥投资方案决策分析中评价标准的选择

在单个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决策分析中,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能够得到相同的结论,即净现值大于零的方案,其内含报酬率必然高于资金成本,反之亦然。从多个相互排斥的投资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少人认为在若干个可行方案中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确实是最优方案,但有时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未必就是最优方案,问题的关键是应该以什么指标为标准来选择最优方案,一旦确定了正确的评价标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互斥投资方案的决策分析中,有时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会得到相同的结论,即净现值最大的方案其内含报酬率也最高;有时两种方法可能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即净现值最大的方案其内含报酬率却最低。即使两个方案的初始投资和经济寿命都相同,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仍有可能相反。如本文中的方案B和方案C,初始投资和经济寿命都相同,方案B的净现值小于方案C的净现值,但方案B的内含报酬率高于方案C的内含报酬率。这是因为根据再投资理论,净现值法假设项目寿命周期内的现金净流量按资金成本再投资,到项目终了时,B方案的现金净流量的终值为38000×(1+8%)+38000=79040元,小于C方案的现金净流量的终值80,000元。在采用同样的资金成本折现的情况下,B方案的净现值也就小于C方案的净现值。而内含报酬率法假设B方案的再投资利率为其本身的报酬率(17.33%),其现金净流量的终值为38000×(1+17.33%)+38000=82585元,大于C方案的现金净流量的终值80,000元。因此,按内含报酬率法会得出B方案优于C方案的结论。(表1、表2)

可以看出,A方案的净现值最小,但内含报酬率高于C方案;C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最低,但净现值在三个方案中最大。也就是说,在多个相互排斥的投资方案的决策分析中,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会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笔者认为,在此情况下,应以净现值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即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天民.现代管理会计学[M].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篇3

(一)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设置

财务管理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有效的预测、组织、控制、监督和调节,并正确处理企业与有关各方的经济关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企业资金运动的一切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目标的要求,保持企业以收抵支和到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减少企业破产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生存下去,同时及时筹措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且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的和从外部筹集的资金加以有效利用,获得合理的报酬,提高企业长期潜在的获利能力,使企业的价值不断增加,股东的财富不断扩大。

目前,高校本科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设置:第一章总论,介绍财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财务管理的内容与特点,财务管理的任务、原则、方法及其法律规范;第二章财务管理的目标与环境,介绍企业的组织类别,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其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第三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介绍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观念;第四章财务预测与规划,介绍财务预测的程序和方法,财务预算的编制;第五章筹资管理,介绍企业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主要内容,不同筹资方式的利弊分析;第六章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介绍杠杆原理、资本成本的比较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第七章资产管理,介绍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项目投资评价方法,如何进行证券投资管理、营运资本管理;第八章营业收入及收益分配管理,介绍如何进行营业收入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第九章财务控制,介绍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特征和考评指标;第十章财务分析,介绍依据财务报告如何进行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

(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设置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的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整个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考核的一种管理活动。管理会计目标是适应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具体包括:一是为企业管理者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主要包括:与预测、决策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预算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考核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以及与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及资源有效利用有关的信息。二是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并相应编制预算;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制定各单位的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内部控制,按照责任会计进行业绩考核。

目前,高校本科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设置:第一章现代管理会计概述,介绍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内容与特点,目标与对象,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介绍成本性态分类及其分析的方法。第三章变动成本法,介绍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第四章本量利分析,介绍本量利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相关指标的计算为管理者预测和决策提供信息。第五章经营预测,介绍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的各种方法;第六章决策分析概述,介绍决策分析的意义、种类、程序。第七章短期经营决策,介绍生产决策、定价决策的内容和方法。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介绍以资金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资本成本和现金流量为依托的长期投资决策的内容和方法;第九章全面预算,介绍全面预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编制程序和步骤;第十章存货控制,介绍如何确定存货的最优订货数量和最优订货时间以及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ABC分类法等。第十一章成本控制,介绍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和目标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第十二章责任会计,介绍不同类型的责任中心的形式、特点、责任、考核评价方法。

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

(一)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的内容

从上述介绍的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设置情况可以看出其在教学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包括:资金时间价值的内容;本量利分析内容;存货管理的内容;全面预算的内容;项目投资(资本预算、长期投资决策)的内容;责任会计的内容。

(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原因分析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门课之所以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多的重复,原因是:两门课程的研究对象类似,都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为基础,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两门课的研究目标类似,都是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通过价值增值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两门课的研究的资料来源类似,都是以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和信息为主要依据;两门课的服务对象类似,都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这样其内容重复就不可避免。

(三)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带来的影响

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教学资源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精力。如果两门课程是一位老师教学,还能够照顾到重复与交叉的内容在哪门课程中重点详细讲解,在哪门课程中以复习的方式处理。否则如果处理不当,会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

(一)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

财务管理以资金运动为对象,在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的基础上,以资金筹集管理、资金投放管理、资金分配(股利分配)管理为主线重新构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总论中明确财务管理的有关概念、目标、原则、环境等内容;明确财务管理应该树立的两个价值观念: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观念;在资金筹集管理中,明确资金筹集的渠道、资金筹集的方式、资本成本、资本结构决策等内容;在资金投放管理中,明确项目投资、证券投资、营运资本(以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为主要内容);在收益分配(股利分配)管理中,明确收益分配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收益分配政策的选择;为了评价企业的财务管理绩效,介绍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内容: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等。具体章节设置:第一章总论;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第三章资金筹集管理;第四章资本结构决策;第五章项目投资(资本预算、长期投资决策);第六章证券投资;第七章营运资本管理;第八章收益分配(股利分配)管理;第九章财务分析。

(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

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模型计算机财务管理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先进的管理软件层出不穷,使得原来可望不可及的先进管理模式在管理软件的支持下得以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会计信息系统已成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但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教育显得相对落后,国产的教材普遍比较落后,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速度。目前我国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以及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仅限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而且主导思想不是很明确,如有的学校注重财务软件的应用,而有的学校注重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但由于高素质的,没有达到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忽略了如何将学生所学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立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所需的模型,解决在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在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所讲的理论和先进管理方法一直没有机会得到很好验证,企业的财务管理成为一纸空谈。而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开设计算机管理会计和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特别是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NAA)下属的管理会计协会每年的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已在决策分析中加入信息系统及决策系统建立等内容,促使教育界对计算机管理及计算机财务管理的课程重视,使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机先进财务管理软件在虚拟的计算机环境中,模拟现实企业的财务环境,建立适合企业财务管理需求的分析和决策模型,进行成本、销售、投资、筹资、预测等定量分析,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工作。

为了满足经济管理类教育改革的需要,2004年6月笔者编制了一套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并出版了配套教学用书《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于2005年9月正式投入教学使用,现已经由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正式出版,经过二年多实验证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计算机财务管理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了利用计算机建立财务管理模型的方法,解决了过去从事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由于计算机编程能力差,无法建模的问题,利用微软提供的EXCEL财务软件建立财务管理中所需要的模型。笔者建立计算机财务管理模型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

一、开设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的目的

培养学生利用EXCEL建立各种财务管理模型,如:财务分析模型、投资决策分析模型、筹资决策分析模型、流动资金管理模型、销售与利润管理模型、财务预算与财务计划分析模型等,应用财务管理系统,可以解决会计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将来工作中真正发挥管理职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

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共分为七个模块,32个子模块,具体分为:

1.财务报表模型的设计

该模块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销售情况分析表的编制和绘图分析放在一起组成财务报表模型,较好的解决财务管理与销售与业绩管理中的问题。

2.财务分析模型的设计

主要将财务比率分析模型、趋势分析模型、杜邦分析模型、综合评价分析模型这四种模型设计好后放在一起组成财务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的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

3.投资决策分析模型的设计

利用单利、复利的终值和现值及年金函数、长期投资分析模型及多方案长期投资决策对比分析模型,较好解决求单利、复利的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各类年金(普通年金、即付年金、永续年金、递延年金)的计算;长期投资模型可以计算长期投资决策中三个动态指标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及现值指数,从而判断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和最佳方案的决策分析。此外,还利用EXCEL中提供的折旧函数进行折旧分析、利用折旧函数和净现值函数建立固定资产更新模型,并对各个方案固定资产是否进行更新进行决策和投资风险分析模型。

4.流动资金管理模型的设计

该模型中主要将会计学中的流动资金管理模型组合起来形成,其中包括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分析模型、客户信用条件评价模型分析模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模型、应收账款赊销策略分析模型及经济订货批量决策分析模型等,可以解决财务管理中各种流动资金管理决策问题。

5.筹资决策分析模型的设计

该模型将财务管理筹资决策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长期借款分析模型、多方案决策的双变量分析模型、租赁分析模型以及借款与租赁对比分析模型。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对企业常用的筹资方式:长期借款成本、债券成本、优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留存收益成本进行计算,并可以计算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销售与利润管理模型的设计

该模型将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进行的销售预测模型、成本预测模型、资金需求量预测模型、销售业绩模型及本量利分析模型组合起来形成资金需求量预测模块通过销售百分比法对资金需求量进行预测;本量利分析模型又对保本点、安全边际量、目标利润的计算,并可以对目标利润进行灵敏度分析,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服务。

7.财务预算与财务计划模型的设计

该模型从财务预算模型编制的基础模型开始从销售预算、成本预算、生产预算等基础数据开始直至编制出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和现金预算表,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政策的制定,从而根据财务计划模型制定出相应的财务计划方案。

三、从教育改革的需要出发,进行计算机财务管理的设计

计算机管理会计模型库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社会生产的需要

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传授生产劳动的经验,否则社会的生产将不能发展,人类也无法进步。我国的《教育法》第五条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在财务管理系统设计与案例的选取上从企业的需要出发,将财务管理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考虑到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

2.教育目标的需要

教育目标是其他各种因素的一个综合,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的综合体现。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会计教育的目标并非是让学生一走上岗位就成为专业化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一名理财人才所应具有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财务管理的教育也应服从这个目标。因此通过建立模型、设计模型和使用毛线可以更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3.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知识、新内容不断出现,使财务软件的功能不断扩充,财务软件不仅满足账务处理要求,还应倾向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方面,对财务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因此需要财会人员除了具备现代会计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技术及各种财务软件的应用,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服务,财务软件的功能大小标志着一个国家财务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4.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先进的管理软件和管理思想伴随着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我国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先进管理软件的支持,同时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化知识背景和视野的会计软件方面的人才。

5.我国国情的需要

篇5

【关键词】长期投资;风险;决策分析

一、长期投资决策的概念及特点

长期投资决策是指企业为了改变或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能力而投入大量资金,以期望获得更多回报的经营活动。长期投资决策是对企业的长期投资项目的资金流进行全面的预测、分析和评价的财务工作,也是对长期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决策的过程。一般来说,凡涉及投入大量资金,获取报酬或收益的持续期间超过1年,能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企业经营获利能力的投资就称为长期投资。包括用于固定资产的新建、扩建、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新产品研制和老产品改造等这种投资的支出,一般不能全部用当年产品的销售收入补偿,而要由以后各年的销售收入逐渐得到补偿。其基本的特点是:投资数额大;回收时间长;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风险大;不可逆转性。长期投资决策按投资影响范围的广义和狭义可分为战略性投资决策和战术性投资决策;按投资具体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和有价证券投资决策;按投入资金是否分阶段,可分为单阶段投资决策和多阶段投资决策。

二、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长期投资决策是在资金的时间价值、现金流量、投资风险、资金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下,对长期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取舍。由于这种投资资金量大、时间长、风险大,一般也可以称为资本支出决策或资本预算,长期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长期投资决策对企业未来的影响事关重大,因此,企业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应确定决策的程序:

(一)确定决策目标:就是决策者要弄清楚这项决策究竟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的资料:调查研究,是要对项目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状况进行深入的考察,并对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进行分析,从技术、管理、经济等各方面均能够保证项目的的正常运行。收集相关的资料就是要收集尽可能多的对投资项目有影响的各种资料,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社会环境的资料,其中有关预期的成本和预期收入的数据要尽可能做到全面、可靠。在调查研究和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企业应该可以对项目相关的情况作出合理的预测,如未来产品和要素市场状况和价格水平,以及未来市场各种状况的概率等。

(三)提出备选取方案: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制定出各种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备选方案应具备多样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于增加企业的选择空间。

(四)确定最优方案:通过对各备选方案的分析比较和评价,选择最优的方案。在这一阶段,决策者应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检验各种备选方案的可行性,从中选出最有利于企业的方案。这是投资决策过程的核心环节,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关系到企业的长期经营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五)项目实施与事后评价:确定了最优方案以后,就要保证最优方案按照预算的要求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将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和个人,并进行严格的事中监督和控制,以确保方案的投资额和各项收支按照预算的要求顺利进行,对发生费用超支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应进行及时调查,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迅速解决。在项目结束后,企业要对项目的运行状况和效果进行事后分析评价,将实际与预期进行比较,总结经验,以便指导以后的长期投资决策工作。

三、长期投资决策评价的方法

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按照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分为贴现指标和非贴现指标。贴现指标的分析评价方法是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包括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外部收益率和获利指数指标。非贴现指标分析评价方法是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在分析评价投资方案时,对项目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不按资金的时间价值进行统一换算,而直接进行计算。非贴现指标分析评价法主要包括:会计收益率法和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四、长期投资决策的风险分析

长期投资决策是在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即只考虑未来的一种可能性,现金流量也是唯一的。事实上,任何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都会有风险,都难免与预期的现金流量发生偏差。长期投资决策必须包含这些风险因素,充分考虑项目的风险价值。

风险和不确定性两者之间是有所区别的。不确定性是指无法预知未来行为的各种结果,或者无法预知各种结果所发生的概率,如预测未来的可能的竞争对手。而风险是指事先可以确定行为的各种结果以及各种结果发生的概率,只是不能准确预知哪种结果会出现,如企业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判断未来的销售额分布。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区分两者,往往对不确定性的项目也人为地估计各种结果和相应的概率,把它转化为风险型项目。在决策时如果面临的风险较小,决策时可以忽略其影响;如果决策面临的风险较大,足以影响方案的选择,那么就应对其计量并在决策时加以考虑。对于风险性投资项目,由于已知的概率分布,因此可以用概率分析的方法通过各种数学特征来描述项目的风险大小。笔者认为:风险投资分析方法可采用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和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

(一)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是对于高风险的项目,采用较高的贴现率计算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法的规则来选择方案。这种根据风险大小确定的,包括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的贴现率即为风险调整贴现率。其计算方法有:

1.数学计算法

风险调整贴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斜率×风险程度

其中:无风险报酬率可以用购买国债的收益率来衡量。国债投资一般没有违约风险,到期收回本息没有问题,在物价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其利率可视为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斜率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有关,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来确定。如果投资者们都愿意冒险,风险报酬斜率就小;如果投资者们都不愿意冒险,风险报酬斜率就大,因此,在同样的风险水平下,两者对投资报酬率的要求不同。风险程度反映投资项目风险大小,一般用标准离差率来表示。

2.项目比较法

投资者在进行项目的评估时,可以在市场上找到已完成的类似项目的实际投资报酬率的资料,以此为参考,结合对未来市场变化趋势的预测和被评价项目的特殊性,进行适当修正后确定风险调整贴现率。为了使确定的风险调整贴现率更符合项目实际,投资者可调查多个类似项目,然后对它们的实际投资报酬率进行适当的平均。

3.风险评级确定法

为确定项目风险调整贴现率,可聘请一些专家,请专家根据历史资料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测,首先对项目进行风险等级评定,然后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贴现率。利用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分析评价投资项目时,首先,计算投资项目各年现金流量的期望值;其次,确定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并选择适当的方法确定风险调整贴现率;最后,利用风险调整贴现率和现金流量的期望值,按确定型项目进行分析评价。

例如:东方公司的某投资项目的A方案,其现金流量及概率资料如下表所示。

经专家对该方案风险水平的评定,并结合类似项目的实际报酬率,将风险调整贴现率确定为10%。现用净现值法评价A方案的可行性。

首先计算各年净现金流量的期望值。

根据净现值的决策标准:只要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就可接受该项目;如果净现值小于零,则应放弃该项目;如多个互斥项目进行选择时,选取净现值最大的项目。因此,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表明:A方案是可行的。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比较符合逻辑,因为这种方法反映了风险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增加,时间离现在越远,贴现率对期望值的现值的影响越大,对风险的调整作用越大。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把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混为一谈,并据此对现金流量进行贴现,这意味着风险随时间的推移而加大,有时会与现实不符。某些行业的投资,前几年的现金流量难以预料,越往后反而更有把握,如果树园、饭店等。因此,在选择该种方法时应考虑投资项目的行业。

(二)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

项目投资风险的直接表现就是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按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的思路就是把这种不确定的现金流量调整为无风险的确定的现金流量,然后用无风险的资本成本进行折现。把不确定的现金流量调整为无风险的现金流量可以通过肯定当量系数来确定。

肯定当量系数是指不确定的1元现金流量期望值等价于使投资者满意的肯定金额的系数,它等于无风险的现金流量与有风险的现金流量的比值。即: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当年的期望现金流量为5400元。这5400元中是包含了风险因素的。如果投资者此时认为无风险的现金流4500元和这个有风险的5400元是没有差异的,那么,4500元就是有风险的现金流量5400元的无风险值,肯定当量系数为:4500÷5400=0.833。显然,无风险的现金流量应当小于有风险的现金流量,因此,肯定当量系数应当在0~1的范围内取值。

肯定当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项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现金流量的风险越大,肯定当量系数就越小;反之,现金流量的风险越小,肯定当量系数就越大。具体取值的高低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果投资者对风险的承受力较强,则可以选取较大的肯定当量系数;如果投资者的风险回避程度较高,则需要选取较低的肯定当量系数。另外,不同年度的现金流也可使用不同的肯定当量系数,变化大的年度取值更低一些,变化小的取值则可高一些。如果为了避免肯定当量的取值的主观性,可以通过项目现金流的变异系数来确定肯定当量系数。在实际工作中,要科学合理的确定肯定当量系数。

篇6

1、XX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谈XX企业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方法

3、XX企业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分析

4、XX企业会计信息环境的探讨

5、从现行会计制度剖析会计信息失真

6、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7、XX企业财务报告分析

8、如何规范中小企业会计的建帐建制

9、XX上市公司年报、中报的分析

10、论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考评

11、XX企业资产重组的成功经验或失败之教训

12、XX企业购并业务的成功经验或失败之教训

13、XX企业的现金流量分析

14、企业所得税实证浅析

15、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解析—用友软件与五粮液之比较

16、试论表外融资对会计披露的影响及防范

17、论企业应收帐款的管理与控制

18、企业的筹资方式及其选择若干问题的探讨

19、关于稳健原则在企业会计处理中应用问题的研究

 

二、审计及内部控制方面

1、  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XX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2、论信息时代的XX企业内部控制

3、XX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再认识

4、XX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5、中外管理层收购MBO比较研究

6、关于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7、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产生原因的分析

8、CPA审计实务XX问题研究

9、论审计质量的评估

10、论审计质量控制

11、论项目审计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12、论我国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13、论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化

14、论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完善与发展

15、析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6、论国家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

17、论国家审计的发展及地位设置

18、独立审计准则若干问题研究

19、论内部审计准则的建立与完善

20、论国家审计准则的建立与完善

 

三、电算化会计方面

1、计算机舞弊的防范与对策

2、信息技术发展对会计信息系统之挑战与变革

3、网络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4、ERP对会计实践的影响分析

5、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

6、ERP系统集成对会计的影响

7、谈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8、中国企业ERP失败原因之分析

 

四、成本管理会计方面 1、成本考核指标分析

2、论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3、本量利分析在XX企业的运用

4、XX企业产品生产决策分析与评价

5、XX企业产品定价决策分析与评价

6、XX企业存货决策分析与评价

7、XX企业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与评价

8、XX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

9、企业内部转移价格

10、论成本补偿

11、国有企业民营化之会计业绩的变动

12、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目标的形成与分解

篇7

(一)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由于在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中存在时间性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就必定具有风险。一般情况下,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高,风险越小则收益越低。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一般都希望投资收益能够实现最大化而风险最小化,当只有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达到合理程度时,才会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由于受到管理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限制,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不能真正科学合理地完成风险的评估和收益的预测,从而很难确认固定资产投资中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进而影响投资决策。

(二)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量的平衡。由于中小企业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企业扩大规模、创造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就存在一个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量之间需要做出平衡的矛盾。一方面,企业的发展需要要求企业必须尽可能的在短时间内扩大投资,争取最大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企业可获取资源的能力又要求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金,在投资中合理分配。这个矛盾虽然对于任何企业都具有普遍的影响,但对于急于发展并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讲显得更加突出。

(三)投资管理成本和效益的矛盾。一般情况下,成本和效益存在正比关系,成本越高收益越大。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需要有较高的收益,但与之相对应的较高的管理成本却很难被接受。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外显成本的控制意识和对内含收益的模糊认识是造成这一矛盾的直接原因,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好这个问题,将很难确立规范、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系。而事实上,很多中小企业不能用合理的方法来解决此类矛盾,经常采取回避或漠视的方式,利用思维的惯性将问题简单化,使得其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水平一直徘徊不前。

二、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误区

现实中的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陷入投资误区、盲目投资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投资决策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成为企业顺利成长的巨大隐患。比较突出而普遍的投资决策误区表现在:

(一)强调短期利益,缺乏战略眼光。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对固定资产投资过度强调短期收益和降低风险,把是否符合战略目标的实现放在次要位置,以至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目的过于简单化和盲目化。例如,一些企业使用短期借款方式进行厂房、设备等投资回收期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有些投资者轻信一两年就可收回投资的效益预测,用短期融资款购买厂房、设备,结果到期不能按期偿还债务,导致罚息、诉讼甚至破产等严重后果。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战略管理不到位,战略意识不强;二是不恰当的或不合理的风险控制意识,使得中小企业出现固定资产投资的短视现象。

(二)筹资困难,投资资金受限。调查统计显示,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很少能靠银行获得,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运作。这表明,中小企业存在相当程度的融资困难。企业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或其他非金融机构的单位或个人,这就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热情并提高了企业投资的风险,造成中小企业必须投资的巨大困难,经常可以看到很好的项目要么无法顺利实施,要么项目勉强建成后缺少必要的资金去运营,甚至出现一项固定资产投资拖垮整个企业的严重现象。

(三)资产结构控制不合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缺乏,使得企业的资产结构管理无法正常进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很少能充分考虑到资产结构的合理性,不能注意到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是否合理,其所占用的资金是否己经影响到资产收益水平和企业的正常营运。在这一点上,那种只顾有利可图的短视思想和固定资产越多越安全的意识也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很多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配置严重过剩,不能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用,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四)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缺乏科学管理。一方面,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内设机构或专业投资管理团队,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专业化管理。一些牵扯到企业命运的重大投资项目较少经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进行表决,而多由企业主或高层管理人员直接负责。这就使得投资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甚至还会在投资监管上出现严重漏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且,也很少有中小企业对项目投资的结果作出有效的总结和评价。另一方面,由于对专业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知识和人才的缺乏,使得固定资产投资的提出、论证和可行性建议不能依据科学的评估方法来进行,造成经验和个人愿望主导投资的现状,使之盲目追随市场变化随波逐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技术选择

(一)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应掌握的原则

1.重视战略管理。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要注(重)将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常规性工作来看待,对企业的发展愿景、发展步骤等重要的战略管理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划,并以此为指导确定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各项企业活动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克服掉投资无明确方向的陋习;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被既定战略完全束缚住,及时地根据市场和环境的变化调整发展战略,在项目投资中灵活地应对各种巨变。这样,才能使得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实现有序、合理、有效,让固定资产的投资更加有发展性和全局性。

2.筹资活动先行。中小企业在投资项目提出的时候要首先考虑筹资的途径和数量,对于无法完全筹措或筹资成本过高的项目需要作出慎重的考虑,必要时应该采取放弃投资的方法,避免实际损失的发生。只有能够合理或符合投资者期望的筹措到投资所需资金的项目,才应该纳入到进一步考察和分析的范围。坚决杜绝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草率意识,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3.着重提高投资管理质量。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知识和人才的缺乏,是造成中小企业在这个方面管理能力低下的直接原因之一,在目前情况下,要想有效提高中小企业固定资产资管理质量,可以考虑两种相应的策略:第一,根据实际条件和实际情况,将现有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所必需的财务管理和投资决策分析技术进行融合,量身定做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易于掌握运用的决策方法,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从而提高决策质量;第二,整合社会资源,在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投资项目决策时,面向社会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各种临时性的专门小组,对项目的各环节进行管理,确保项目决策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二)投资决策指标选择建议

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投资活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所以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所采用的指标应该是长期投资指标。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长期投资指标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静态指标又称为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通常有投资回收期和平均报酬率两种。动态指标又称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常见的动态指标有净现值、利润指数和内部报酬率等。中小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选择哪些决策指标进行分析是应当认真考虑的。以现有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以及管理方法的现状,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分析时,建议参考如下指标:

一方面,应把投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去考虑。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市场地位以及管理力量等条件,都决定了其各项工作都必须先生存后发展,在生存中求发展。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中,也应该将投资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决策依据,投资回收期法所反映出的投资回收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投资的风险大小,也显示出投资的安全程度。这是由于风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时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投资回收期法是在进行该类投资决策时不可缺少的指标。一般来说投资回收期越长,未来的不确定性就越高,风险也就越大,投资无法收回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投资能否按期收回,根据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可以衡量投资是否是企业可以接受的,在多方案分析时也可以直接观测到哪些方案的回收速度更快,能够用最短时间创造收益。而且,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一般情况下,在投资规模方面相对来说不算太大,回收期也不算长,投资的实际收入受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不太大,所以投资回收期法是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分析首选并且一定要选择的指标。

篇8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投资决策就是投资主体在给定的资本约束和其它客观条件下,对所有可能的投资项目进行科学评价选择,以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而企业的投资决策是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各种可能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价,从而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来实现企业的最大投资收益。企业的投资项目是企业盈利和未来现金流增长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风险的直接来源,因此,企业的投资决策在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财富创造和积累。而且投资项目的成功与否甚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因此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根据财务管理学的一般理论,企业的投资决策主要涉及到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时机、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等内容。按照投资对象的不同,企业投资可以分为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实物投资就是投资于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或项目,如厂房、机器设备、黄金、土地、古董等实物。实物投资具有投资风险低,投资收益稳定等特点。而金融投资则是指投资于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虚拟产品或项目,如股票、债券、期货、期权、远期等金融衍生品。金融投资基本上不涉及到实物,都是一些抽象的无形资产,其只涉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本文所指的投资决策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实物投资决策而言的,它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决策规则以及投资决策程序等内容。

二、投资决策在企业可持续增长中的重要意义

企业可持续增长是指企业实现永续生存,企业现金流量和利润持续稳定增长,从而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状态。企业的投资决策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现金流向和资金周转速度,因此,它也就决定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盈利水平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能力。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而言,投资决策是公司三大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决策。

投资决策是企业实现盈利和增长的基础,各个投资项目的价值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总价值。只有当一个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量超过初期的现金投入,即净现金流量为正值时,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旦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误或错误从而导致投资项目失败,则之前的投资都将损失,从而导致企业盈利下降或亏损,而且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期投资,由于其投资金额大、周期长、变现能力差,一旦决策失败,将会使企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轻则企业亏损,重则企业破产倒闭。可见投资决策对于企业经营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意义。一个企业能否保持可持续增长,很重要的一点的就是看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否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从实践来看,我国的企业制度一直存在许多问题,并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已经解决了很多体制上的问题,但企业的经济绩效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改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企业财务的角度来分析,主要原因是企业过分关注融资决策,而常常忽视了投资决策的制定。企业一直将融资问题作为企业关注的核心。很多管理者一直错误的认为,只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就必然实现增长。但实际上,如果企业选择了错误的投资项目,融资越多,损失将越大。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选择正确、有潜力的投资项目,才能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正确的投资决策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

三、传统投资决策原则及其缺陷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管是理论界的研究还是企业的实践都慢慢意识到净现值原则所存在的固有缺陷。首先,根据净现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发现,在计算企业的净现值时首先要确定企业在未来各期的收益水平,但实际上企业未来各期的收益水平目前是很难确定的,因此,所计算出的净现值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次,贴现率的确定也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一些长期的投资项目,在投资过程当中,市场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贴现率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计算出的净现值也不是完全准确和具有说服力的,采用不同的贴现率会得到不同的净现值;最后,净现值法意味着企业管理者在作出投资决策时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接受,要么拒绝,投资决策的刚性过大。由于净现值法投资决策原则存在的上述缺陷使其在实际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四、基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投资决策原则分析

投资是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的基础,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是决定投资成败进而决定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关键,而投资决策原则在规范投资决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投资决策原则的正确与否决定企业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投资决策原则是建立在投资决策刚性的假定基础之上的,反过来也极大的限制了企业的投资决策。而在实际的企业投资决策实践中,灵活性的投资或具有选择权的投资则是更为常见的现象。而且在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具有灵活性或更多选择的投资项目可能会带来更高的收益,人们也更加偏好于这种投资项目,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选择权是有价值的。

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选择权具有价值,但其价值到底有多大,则无法准确的度量,只能从定性的角度做出初步判断。例如,人们可以判断出在净现值相同的条件下,有灵活性的投资项目肯定比没有灵活性的投资项目要好,但这种灵活性的价值有多大则无法知道。而近年来日益兴起的期权理论则为则为这种选择权的价值衡量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人们可以利用期权理论计算选择权或灵活性的价值。

期权是一种特殊的金融衍生品,期权买方为获得日后行使某项权力而向期权的卖方支付一定的期权费用的行为。期权买方获得这种权力以后,其决策就有了灵活性和弹性,并且会使投资项目价值增加。项目价的价值就等于项目的净现值加上期权价值。根据项目价值的计算方法可以看出,不确定的因素越多,期权价值就会越大,同时项目的价值也越大。并且有关机构测算引入期权价值以后,项目的价值提高了83%左右,由此可见,期权价值在项目总价值中的比重是很高的,忽视期权价值将导致投资决策出现严重失误。

将期权作为企业投资决策的原则,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的投资决策原则,而只是对其存在的缺陷所进行的一种弥补和修正,使其更好的规范投资决策,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并推动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进步。传统的投资决策原则,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净现值原则,是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将各期投资产生的现金流量作为确定的,管理也过于僵硬,对于投资只有采用与不采用两种决策;而期权的灵活性以及在时间上的弹性,恰好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特征。传统的投资决策分析只进行投资项目分析,并不考虑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期权分析将未来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也考虑进来了,使投资决策更全面。另外在贴现率方面,净现值原则的贴现率是人为的根据风险变化而进行调整,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而期权原则使用的贴现率是无风险利率,更加客观和准确。基于以上分析,依据期权原则来制定投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其使企业更充分的认识和利用一切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和增长机会,从而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五、基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投资决策过程分析

企业只有制定了科学的投资决策才能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而要制定科学的投资决策就必须遵循科学的投资决策过程。根据企业投资理论,企业的投资决策主要分为识别、评估、选择、执行和补充几个环节,并且各个环节在企业投资决策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是识别阶段。识别主要就是通过收集相关信息,从而发现企业具有潜在投资价值的投资机会,这是投资决策的第一步,并且从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根本性影响来看,这一步是投资决策的基础。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一般企业都要经过成长、成熟到衰退的过程,企业必须不断发现新的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持续不断的给企业注入新的动力,才能使企业一直保持在成长阶段。因此,识别阶段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当企业通过识别找到了有潜力的投资机会以后,紧接着就要对项目进行评估。特别是对于长期投资而言,由于它具有投资金额大,投资期限长的特点,一旦投资失败,将给企业带来非常巨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因此,这一步可以说是企业投资决策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决定项目是投资还是放弃。对投资项目的评价涉及到预期寿命周期、现金流量以及贴现率等内容,这些评估都需要采用复杂的复杂的财务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这一切都是企业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关键环节。因此,为了能够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对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从而确保投资决策的成功。评估操作完成以后,就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投资项目进行选择。其选择的标准主要就是已经估计出的各个财务变量。根据采用标准的不同,选择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获利指数法等几种。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时,一定要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等方面来考虑,从战略的高度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投资决策的过程是对投资决策的执行与补充。随着项目的实行和推进,所得到的信息会不断增加和完善,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对现金流量的大小和时间进行监控,确保它们与预算相符,对于一些零时性调整,要及时反馈。

六、结论

企业尽管应该追求增长,但是在追求增长的同时,更应该考虑企业增长的可持续性,只有可持续性的增长对企业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本文从财务的视角去研究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主要就是由于企业追求增长失败的根源往往源于企业高估自身的可持续增长能力而造成公司财务资源的无法配套,从而致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的命运,导致了企业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将企业的可持续增长问题纳入财务研究的视野,对确保企业增长的可持续性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文浩、朱吉琪:《增发新股对公司可持续增长力的影响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2期。

[2]陈晓红、刘剑:《不同成长阶段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第1期。

[3]陈海声:《财务数据及其其他因素与上市公司成长潜力的关系》,《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3期。

篇9

加权平均某项资金来源在投资该项资金来源

=Σ(×)

资金成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的个别资金成本

例1:设长城公司拟投资建设C项目,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各500万元。股东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40%,借款利率为10%。项目建设期为0,生产经营期为10年。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85万元。试对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作出决策。

加权平均500500

=×10%+×40%=25%

资金成本10001000

净现值(C)=285×(P/A,25%,10)-1000

=285×3.571-1000=17.74(万元)

根据285×(P/A,r,10)=1000,(P/Ar,10)=3.509,求得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25.68%。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C项目的净现值大于0,内含报酬率大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故该投资项目可行。

笔者分析研究后发现,以上决策过程和结论是错误的,举例分析如下:

[例2]设上例长城公司的C项目系由A、B两个配套项目构成,A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以借款方式筹集资金,每年现金净流量为80万元;B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以自有资金投资,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05万元。试分别对A、B项目的可行性作出决策判断。

净现值(A)=80×(P/A,10%,10)-500

=80×6.145-500

=-8.4(万元)

净现值(B)=205×(P/A,40%,10)-500

=205×2.414-500

=-5.13(万元)

500

根据(P/A,r,10)==6.250,求得A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9.62%;

80

500

根据(P/A,r,10)==2.439,求得B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39.59%。

205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A、B两个项目的净现值都小于0,内含报酬率都小于其资金成本,故A、B两个投资项目都不可行。这与例1的结论正好相反。

表1投资项目决策分析表单位:万元

项目A项目B项目C项目

投资总额5005001000

建设期(年)000

生产经营期(年)101010

资金成本10%40%25%

每年现金净流量80205285

净现值-8.4-5.1317.74

内含报酬率9.62%39.59%25.68%

可行性决策不可行不可行可行

为什么就同一个投资项目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呢?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上。资金成本是按年计算的每期用资费用(不考虑筹资费用)与所筹资金总额之间的比率。在筹资决策中,通常假设用资费用按期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所以,按照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的各期现金流出量与按照各种资金来源的个别资金成本计算的各期现金流出量完全相同。

[例3]假设上例中长城公司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银行现向长城公司提供两个贷款方案,甲方案为向长城公司按10%和40%的利率分别提供2笔金额为500万元的贷款,共计贷款1000万元;乙方案为向长城公司按25%的利率提供贷款1000万元。问长城公司应作何种选择。

(1)如果利息按年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每年支付利息=500×10%+500×40%=250(万元)

乙方案每年支付利息=1000×25%=250(万元)

两个方案每年支付的用资费用都是250万元,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都是为25%,从筹资的角度看,两个方案完全一样。

(2)如果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每年500500

=+=288.5(万元)

还本付息额(P/A,10%,10)(P/A,40%,10)

乙方案每年1000

==280.03(万元)

还本付息额(P/A,25%,10)

甲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为288.5万元,乙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为280.03万元,乙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比甲方案少8.47万元,从筹资角度看,长城公司应选择乙方案。

(3)如果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500×(1+10%)10+500×(1+40%)10

=500×2.5937+500×28.926

=15759.85(万元)

乙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1000×(1+25%)10

=1000×9.31323

=9313.23(万元)

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15759.85万元,乙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9313.23万元,乙方案比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少6446.65万元,从筹资角度看,长城公司应选择乙方案。

可见,在等额分期还本付息或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条件下,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的年现金流出量并不等于(一般要小于)按个别资金成本加权计算得到的年现金流出量。

表2筹资方案还本付息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年限

方案12……910

按期付息

到期还本甲方案250250……2501250

乙方案250250……2501250

等额分期

还本付息甲方案288.5288.5……288.5288.5

乙方案280.03280.03……280.03280.03

到期一次

还本付息甲方案//……/15759.85

乙方案//……/9313.23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只适用于按期付息到期一次偿还本金的筹资方案决策,而不适用于投资方案的决策。因为投资决策需要考虑时间因素,按资金成本将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换算成同一时点的价值(通常为现值)。根据前面的举例可知,同一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现值要大于分别按个别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现值累加,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终值要小于分别按个别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终值累加。所以,不能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来判断投资项目经济上的可行性。

一个项目投产后,回收的现金首先要用于偿还负债的本息,然后才是回收的投资成本,向股东支付投资收益。当企业长期投资的资金来源于多种渠道时,决策者应站在股东立场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一个投资项目的优劣以股东净现值(或股东净现值指数)的大小或股东内含报酬率高低来判断,而不是按投资总额计算的净现值(或净现值指数)大小或内含报酬率高低来判断。即应采用股东净现值(或股东净现值指数)和股东内含报酬率指标来进行投资决策。

设Z1为负债投资额,Z2为权益投资额,I1为负债资金成本,I2为权益资金成本,X为每年全额现金净流量,X1为负债的还本付息现金净流量,r为股东内含报酬率,则:

Z1

负债还本付息现金净流量(X1)=

(P/A,I1,n)

股东净现值=(X-X1)×(P/A,I2,n)-Z2

Z2

根据(P/A,r,n)=计算股东内含报酬率r。

X-X1

如上例C项目的股东净现值和股东内含报酬率分别为:

负债还本付息500500

===81.37(万元)

现金净流量(P/A,10%,10)6.145

股东净现值(C)=(285-81.37)×(P/A,40%,10)-500

=203.63×2.414-500

=-8.44(万元)

500

根据(P/A,r,10)==2.4554,可计算得股东内含报酬率r=39.30%。

285-81.37

篇10

关键词:企业 项目投资 投资决策

一、企业项目投资的方式和领域。

由于我国中小型企业存在先天的一些缺陷,这就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采用对内投资方式。目前我国对于中小型企业采取的是扶持的态度,近几年中小型企业发展迅猛。但是他们的资金不是很大,所以投资能力有限。投资的领域大部分为中短期投资,且涉及的领域科技含量不是很高。目前中小型企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扩大,以促进再生产,提高经济效应。二是主打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很多的中小型企业主要靠一两件主打产品在市场上生存,由于产品自身也存在也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时间长了自然会落后于市场,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三是提升生产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产品的更新换代自然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四是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力度。拥有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然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较弱,所以很多都缺少相应的人才。因此,小企业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投入,且这种投入是十分必要的。相对而言,大型企业的投资优势较为突出,他们投资涉及的领域很广,大部分的投资项目科技含量较高,且资金充足,所以大型企业的投资一般都是长期投资,这也符合大型企业长期的战略发展需要。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投资,由于规模大回报期长,因此他们的行为都会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往往能得到政府的支持,这些支持是目前中小型企业无法得到的。

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自身实力都是有限的,它的发展和投资战略会受到自身因素的干扰。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家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管理难度大,权利分散,这都是影响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阻力。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力不是很强,缺乏较强的抗风险的能力,加之没有建立相应的市场认可度和品牌认知度,所以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很难通过银行等国家渠道,而是依靠民间资本,其中一部分的中小企业扩大投资只能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这就导致他们对于投资是很谨慎的,往往采用短期的投资来获得收益。其次,他们普遍缺乏战略的眼光,很少进行长期投资。这是由于长期投资会加剧他们资金的流动量。它们对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收益,短期投资符合他们的习惯和实际情况。但是由于长期的将注意力关注与短期投资,这容易使企业没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很多的中小型企业发展之后,却没有大企业那种魄力和胆识。相较而言,大型企业在管理上没有家族的制肘,管理的力度都很强。大型企业融资能力也比较强,较容易争取到银行贷款。而且由于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上市公司,投资行为需要受到多方面的监管,规范性要求比较高,对于投资风险分析很明确,敢于下大成本的投资。同时,他们还往往会利用地方政府的支持,取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二、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分析

目前使用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项目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会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会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项目分析,得出综合的评价,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一)净现值法

通过对比收益之后呢能获得现金量和未来投资需要的付出的现金量之差,如果未来带来的现金的流动量低于投资之前的现金流动量,那么该项目可以不考虑。它是一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方法。当两者之差是正数时,这个项目才有投资的价值。在面对二个及以上的可供参考的投资方案时,应当以净现值方案较大者为优。

(二)平均报酬率法

平均报酬率是项目投资寿命周期内平均的年投资报酬率,又称为平均投资报酬率。先确定一个企业所要求达到的平均报酬率。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单个项目投资的选择上,只有高于要求达到的平均报酬率的方案才能入选,而在有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中,则应当选择平均报酬率最高的那个方案。

(三)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或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决策中,如果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企业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时,就可采用。反之则应放弃。在几个备选方案的决策选择时,应选择内含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

(四)收益指数对比法

在实际的投资中,将未来可能的收益总额和当初进行投资的数量进行相除,如果得到的指数是大于1的,那么项目是可行的,反之如果指数是小于1的,那么这个项目是不可行的。

(五)单位时间收益法

单位时间收益法就是计算一定时间内的收益量,一般是一年为单位。同时比较自己投资的大小,将整体投资除以基准回收时间。通过对比,在投资中的标准是:通过对比实际的单位时间收益和基准回收时间的时间收益,如果实际的单位时间收益高于基准回收时间的单位时间收益,那么项目可行。反之,不可行。如果实际单位时间回收收益高于基准单位时间收益一倍才是可行的。

(六)战略发展法

这需要企业高级管理层对于未来的准确预见。判断的标准是:项目是否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公司的长远目标。对于这个方面,很多的大型企业的态度是谨慎的,他们更倾向于稳妥的投资方式。而中小企业由于是家族式管理,容易形成意见的一致性,对市场反应较快、能及时把握机会,这就导致他们敢于冒风险的。在一定情况下他们的收益率往往高于大企业。

三、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失误的原因

造成企业效益低下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主要有政策因素、行业因素、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投资失误等。很多企业在讨论和研究投资失败时,往往强调客观因素,缺乏对自身深刻的认识。投资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第一,在投资前缺乏必要的投资对象和投资市场整体情况的分析,企业对于投资的市场分析不够。第二,对投资空间的认识存在思想误区,往往不善于发现投资目标,只能坐失良机。第三,缺乏对投资项目的实际研究与论证。投资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投资项目的行业整体和周边区域的认识不到位。缺乏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许多的企业将可行性研究搞成了可批性研究,只是为了获得批准,忽略了实际的经济效应。第四,决策带有盲目性。很多企业的投资决策机制不合理,往往是企业领导的“一言堂”。企业领导不从本企业所处环境角度研究,仅仅是脑袋一热就拍板,容易造成盲目决策,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盲目性和独断性, 决策过程过长,易失去市场先机,决策层对于市场的反应速度过慢。第五,决策信息少,缺乏第一手的资料,往往是什么热门投资什么,不顾自身发展需要,一哄而上, 缺乏“主见”,从而导致决策认识失误,最终导致投资失败。

四、对于提高企业投资水平的一些建议

为了能够进行科学投资,防范和降低投资带来的风险,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应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既要深刻研究和认识企业外部市场的发展规律,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开展投资;也要明确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以战略为导向进行投资。第二,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要对准备投资的项目进行反复的市场调查,以检验项目可行性。企业不仅要学会借助“外脑”,善于听取行业专业人士的意见,借助他们的知识,而且还要自主创新,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发展加强投入,占领市场的先机。第三,善于应变,作出决策。对市场的变化要认真考虑项目所造成的实际影响,迅速对自己的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动态地进行分析决策,减少项目失误。第四,理性决策,量力而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收集处理大量的信息后,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作出理性的选择,加强决策层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决策水平,降低决策风险。

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已经是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在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投资决策水平,防范和降低投资风险,必须做好企业的项目投资的各项考虑,只有从整体上加强企业应对项目投资风险,实施科学有效的投资方案,才能实现企业进行项目投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伏辉.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技信,2007年19期

篇11

[关键词] 品牌项目 发展趋势 品牌管理 财务分析 改进方向

一、品牌专项投资财务分析的现况

新形势下的品牌专项投资主要以无形资产投资的形式开展,即将投资的重点放在无形资产上,投资方向的定位使我们对投资决策的财务分析由固定资产转向无形资产,大量开展无形资产投资的可行性分析研究,逐步形成一整套规范的无形资产投资决策的分析、程序和方法,以适应这种新的投资方向的要求。进行品牌专项投资决策分析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正确地预计该项品牌专项给企业带来的收益,考虑到无形资产交易的特性和无形资产的非标准性,决策时应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将使用该项品牌专项的预计现金流量进行折算并与投资支出的现金流量进行比较来分析。品牌专项投资财务分析通常考虑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的时间价值

对于一个长期投资的品牌项目来说,在长期使用期限内不同时点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必须折合到同一时点才能累计。因此,可以用该项品牌资产投资的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来折合,应用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和原理来计算。

2.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创建品牌专项有关的现金流出量包括:①开发、设计、研制或购置品牌专项资产的全部支出;②追加成本(在长期使用中进行改进、维护、创新等投资);③取得和使用品牌资产过程中的有关法律费用;④其它与品牌有关的各项支出。

3.投资的风险价值

品牌资产的无形,这种非标准性决定了在其投资决策分析时必须考虑风险因素。根据风险与报酬的关系,风险越大,报酬也就越高。其基本公式如下:

品牌资产投资的风险报酬=无风险的最低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二、品牌专项投资财务分析方法整合

对于品牌专项投资财务分析因素的拓展,大致可以从品牌的成本,盈利,市值等方面去考虑,即企业品牌财务分析应执行在以下几种方法:

1.成本计量法

对于一个企业品牌而言,其品牌资产的原始成本占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对一个企业品牌的分析应从品牌资产的投入或开发的全部原始价值,以及考虑品牌再开发成本与各项损耗价值之差两个方面考虑,前一种称之为历史成本法,后一种称之为重置成本法。

评估品牌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计算其历史成本,而历史成本法就考虑的是直接依据企业品牌资产的购置或开发的全部原始价值进行估价。最直接的做法是计算对该品牌的投资,包括设计、创意、广告、促销、研究、开发、分销、商标注册,甚至专属于创建该品牌的专利申请费等一系列开支等。历史成本的方法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它无法反映现在的价值。只有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历史成本按现有的利率进行折现,分析核算出其现值。

重置成本法主要考虑因素:品牌重置成本和成新率,此二者的乘积即是品牌价值。重置成本是第三者愿意出的钱,相当于重新建立一个全新品牌所需的成本。按来源渠道,品牌可能是自创或外购的。其重置的成本的构成是不同的。企业自创品牌由于财会制度的制约,一般没有帐面价值,则只能按照现时费用的标准估算其重置的价格总额。外购品牌的重置成本一般以可靠品牌的账面价值为论据,用物价指数高速计算。而成新率是反映品牌的现行价值与全新状态重置价值的比率。一般采用专家鉴定法和剩余经济寿命预测法。

2.收益计量法

收益法又称收益现值法,是通过估算未来的预期收益(一般是“税后利润”指标),并采用适宜的贴现率折算成现值,然后累加求和,,借以确定品牌价值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影响因素有:①超额利润;②折现系数或本金化率;③收益期限。

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因为对于品牌的投资者来说,未来的获利能力才是真正的价值,试图计算品牌的未来收益或现金流量。因此该种方法通常是根据品牌的收益趋势,以未来每年的预算利润加以折现,具体则是先制订业务量(生产量或销售量)计划,然后根据单价计算出收入,再扣除成本费用计算利润,最后折现相加。

对于收益计量法,存在的问题是:其一是它在预计现金流量时,虽然重视了品牌竞争力的因素,但没有考虑外部因素影响收益的变化,从而无法将竞争对手新开发的优秀产品考虑在内,而且我们无法将被评估品牌的未来现金流量从该企业其他品牌的现金流量中分离出来,因为他们共享一个生产、分销资源;其二是贴现率选取和时间段选取的主观性较大。

三、品牌专项投资财务分析改进方向的注意点

通过对品牌专项投资的两大财务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合目前我国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各种问题,笔者提出如下的改进注意点:

1.建立专业的品牌项目评估指标作为参照物。即从市场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和发展评价上分别确定各自分析指标及其价值标准。

2.确定品牌相对于其他类似或竞争性商标或品牌的坚挺程度;将可比交易中发现的有关信息资料与被评估品牌的坚挺程度进行比较,其结果是筛选出品牌的具体许可使用费率或可归属商标的收入;

3.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能反映购买或拥有该资产带来的风险贴现率,避免浮夸现象。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金融期权;实物期权;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是企业为了对若干可行性方案进行研究论证或者对单一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运用一系列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或确定某一方案是否可行的判断分析过程。传统的投资管理决策方法主要是净现值法,该法以净现值的大小或正负为标准来选取最优方案或确定一个方案的可行性,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忽视了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的柔性。实物期权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它突破了传统决策方法的束缚,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它给出的适合期权价值的净现值判别标准显得更为有效和科学,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实物期权的概念和思想

近20年来,期权理论在西方国家得以迅速发展,其应用不仅仅局限于金融市场,而且推广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领域,期权不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避险工具和投资获利工具,而且促进了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分析中的新思路与新方法的发展。而我国对于期权理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尚处于初始阶段,

实物期权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以期权的概念来定义的实物资产投资的现实选择性,它反映企业进行长期资本投资的现实选择权,它反映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拥有的,能根据在决策时不确定的因素改变投资行为的一种权利,实物期权具有期权的特征,即投资不可逆性,时间上的延迟和选择性以及投资后的各种变动弹性,反应了实际生活中投资决策的特点。

二、实物期权的类型

与项目的投资决策相对应,根据实物期权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延期型期权

延期型期权是实物期权中最重要的一类,它相当于买权。它指管理者可选择在今后某个适当时刻进行投资,而不必在当前立即决策,企业如果能够延期投资,就等于拥有一个买权,其执行价格为投资成本。延期型期权类似美式看涨期权。

(二)放弃型期权

放弃型期权相当于一个卖权。指项目经营一段时间后,如果经营效果不佳,企业可以放弃投资并且获得清算价值。清算价值就相当于执行价格。当项目的净现值低于清算价值时,放弃或转卖这一资产相当于企业执行这一卖权,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相当于标的为股票的看跌期权。

(三)扩张型期权

扩张型期权相当于一个买权。项目投资后,如果市场条件好,企业可以通过扩大投资规模获得更大的收益。相当于标的股票的看涨期权。

(四)收缩型期权

收缩型期权相当于一个卖权。在市场需求减少时或在其他不利的情况下,大多数项目都会考虑到收缩投资规模,从而减少可能的损失。类似于金融期权中的看跌期权。

(五)转换型期权

转换型期权相当于一个买权。它指企业的项目投资者有权在多种决策之间进行转换,该期权的获得既取决于生产技术和过程的选择,也依赖于许多非技术的因素。对投资项目运作的具体过程进行转换的期权相当于标的为股票的双向期权,即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组合。

(六)增长型期权

增长型期权相当于一个买权。项目的投资者获得初始的投资成功后,在未来时间内能够获得一些新的投资机会。当这些投资机会的条件成熟时,投资者就会抓住机会进行投资,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相当于标的为股票的看涨期权。

(七)复合期权

复合期权是指以期权为标的资产的期权,即为一种期权的期权就可以用来描述这类投资。如果用复合期权的方式来分析多阶段投资项目,项目的价值将会因为投资者能够依据未来不确定性动态调整投资过程而大大提高。通常我们可以将复合期权看作一系列欧式期权的组合,适用所有产业或公司特别是研发密集的产业。

三、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

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并不是对任何项目的评估都是适用的。一般情况下,投资项目使用实物期权决策方法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当存在或有投资机会时,项目会出现更新以及在中途可能会出现战略的修订,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不能正确估计项目中包含的投资机会的价值。这时使用实物期权方法对项目投资价值的评估会更为全面合理。

第二,当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足够大,投资者不得不等待更多信息,以避免不可回收投资的决策失误。而且在不确定性足够大的情况下投资者必须考虑到投资的灵活性对项目价值的影响。

第三,当投资项目的价值主要由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所决定,而不是由目前产生的现金流决定。

四、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一般性分析方法和步骤

(一)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一般性分析方法

林特和彭宁斯(Link&Pennings,2001)以ROA(Real Options Analysis,实物期权分析)和DCF的互补性为基础,提出了四象限分析法。他们根据收益和风险的不同将项目分为四个象限(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

象限1:项目具有高期望收益与低风险(低波动率),可使用DCF法分析,且项目应尽快实施。

象限2:项目具有低期望收益与低风险(低波动率),可运用DCF法分析,且项目应尽快放弃。

象限3:项目具有高期望收益与高风险(高波动率),可使用ROA法量化风险,并在新信息来临时决策。

象限4:项目具有低期望收益和高风险(高波动率),可使用ROA法分析,在有信息来临时实施项目。

投资决策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在于把投资项目视为某一实物期权或若干实物期权的组合。这样,决策分析对象从项目变为实物期权,即投资项目评价问题相应转换为实物期权的定价问题。

由于投资项目被视为若干实物期权的组合,则项目的真实价值转化为实物期权或组合的价值,等于项目的净现值NPV和各种灵活性的价值之和,成为扩展的NPV――ENPV(Extended NPV)。把灵活性的价值称为期权溢价(option premium,OP),即考虑到实物期权因素而增加的价值。因此,实物期权的价值构成为

NPV=NPV+OP

从上式可以看出,对于一个投资项目,其NPV是固定的,不同的实物期权的价值(项目的真实价值)差异在灵活性的价值即期权溢价(OP)上。不同的实物期权或组合有着不同的期权溢价,因而有着不同的价值构成。考虑到一种极端的情况――实物期权组合全部为到期型实物期权,则显然期权溢价OP=0,此时ENPV=NPV,则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与实物期权方法得到的结论完全一致,这也印证了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在基于完全信息假设即确定性条件下是完全有效的,因而当在投资决策中涉及到很少或是没有灵活性时,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如NPV法、IRR法等)就足够了。

(二)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一般性分析方法的步骤

实物期权理论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许多学者提出的分析框架都各有侧重。本文结合Amram和Kulatilaka(1999),Copeland和Antikarov(2001)提出的两种框架,得出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一般性分析方法的步骤(如图2所示)。

步骤一:构造实物期权应用框架。

描述决策内容。在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首先要做的是对决策行为进行书面描述,明确说明要决策的问题是什么,存在哪些或有决策,哪些可观察的变量触发决策。有些决策包含多个期权,常常是多层次或者序列结构的复合期权,应分块进行评价以增加直观性和可评价性。

不确定性来源识别和分析。相对于金融期权而言,实物期权的不确定性来源要复杂得多,其中很多是不可见的,既包括系统性风险,又包括非系统性风险,在实物期权的应用中必须识别出这些不确定性来源并将之结构化。

非系统风险分析。实物期权应用中总是会遇到非市场风险,对这些非系统性风险的形式和来源进行详细说明有助于得到更好的结果。

决策准则的构造。决策准则的制定问题是应用框架中重要的参考要点。识别了期权与影响其价值的不确定性来源和风险后,我们需要构造一个简单的数学表达式作为决策的准则,比如当MR>MC时重新开始生产。决策准则越具体越好。

实物期权方法是一种思维方式,如果应用框架过于复杂该方法就将失去越性,如果应用框架很难理解将会限制其应用的范围。为了成功地执行实物期权,其应用框架应该简单易懂。

步骤二:建立期权定价模型。

使用NPV方法计算项目的价值。

建立输入变量,期权计价模型所包含的输入量较少且比较容易获取,这也是期权方法之所以诱人的重要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DCF分析方法已经收集到了期权计价模型所需的大部分数据。所需的输入量主要包括标的资产现值、决策点的价值增量、标的资产波动率(市场风险)、期权期限及无风险收益率。

在综合了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事件树,对标的风险资产价值产生影确定性进行建模。

根据事件树中列出的不确定性进行相应的决策,建立决策树。决策树上显示了最优决策所获得的项目价值也即是决策者要获得的期权价值。

用定价模型对实物期权进行计价。选择适当的期权计价模型计算实物期权价值。

步骤三:对计算结果的检查。

这一步主要是对用实物期权方法计算出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通常包括四个部分:定价结果比较、制定决策临界值、分析策略空间及投资风险特征分析。

步骤四:考虑是否需要重新设计。

在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之后,需要再考虑一下投资备选方案集合是否需要扩展,投资战略是否可以通过重新构造和设计而增加价值,是否能创造出更多的期权,是否存在具有相同性能的其他备选方案等等。经过若干次验证可以设计出具有更高价值的投资策略。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物期权理论为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修正了传统方法的缺陷,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应该指出,由于实物期权的概念还需在实务工作者中推介,而且其量化分析较难,很多决策者对这种方法不甚理解,影响了它的应用效果。因此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泽亮.论实物期权及其在风险投资中的应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3).

2、樊霞,刘西林.实物期权的项目投资组合决策优化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

3、游达明.技术经济与项目经济评价.长沙[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篇13

短短20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事实证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呈现出日趋融合之态势,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更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此外,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脱钩现象较严重。从本质上来说,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很难说其管理工作会有多大成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化,在我国还存在一些脱节。

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从西方引入我国虽然已达二三十年,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甚理想。总的看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体上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相关科学诸如行为科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相继引入管理会计,拓宽了管理会计领域,修正了管理会计某些不合理的假设。可是,相关科学的引入并不全面系统,只是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进行个别的修正。许多只是处于定性的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在实务中,决策者往往无法准确计量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从而无法进行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

篇14

(一)项目决策的过程中没有考虑营运因素

投资决策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范畴之一。投资决策方法方法主要有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净现值法、内部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等方法属于传统的投资评价方法。在平时的运用中,净现值法显示为最佳选择,但是在应用时必须存在一系列的前提条件:首先,作为计算的依据,在生命期内各年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必须能够准确的估计出来,并根据市场状况确定相应的贴现率;其次,在估计项目的期间内,对于项目有影响的内外部环境不会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第三,决策者只能在“投资”或“不投资”之间做出二选一的抉择;最后,在项目进行分析、决策和实施过程中,投资主体并不能够灵活的进行项目管理,一旦做出决策后便不能针对市场条件和竞争状况的变化变更对项目的投资决策。

(二)对投资方法的战略性选择权考虑

然而该方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与现实情况相比较大的差异:首先,现实经济生活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其特有的本质特征,由于在应对高度不确定的战略问题上面,企业将重点集中于项目的灵活性上,因此在进行项目分析时,灵活性的价值必须成为决策者充分考虑影响因素;其次,决策的互动性成为直接影响决策制定关键因素,特定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竞争地位,决定了该企业与其竞争对手的互动关系,进而决定了投资可能派生的投资价值,这部分价值在投资评价中也应得到重视。

(三)项目决策的过程中的循环经济因素欠缺考虑

现行会计理论体系下,企业投资决策方法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现有的项目决策是依据对项目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进行决策的,对环境评价不足,尤其不适用于目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形势。循环经济项目投资决策是从经济、环境和社会进行全面评价的,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针对项目投资的评价应当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战略的角度通盘考虑。

由于上述原因,传统评价方法虽然能够较好地使现金流趋于稳定,经常使项目的投资价值被低估了低估,造成企业竞争力的丧失。

二、现有投资决策方法存在的缺陷

基于财务视角下的项目投资评价方法传统上面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对静态指标的分析,是指在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会计收益率等;第二种是对动态指标的分析,包括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现值指数等指标。财务评价是在遵守国家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前提下,计算项目过程中的收益和成本,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传统项目投资方法理论只是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封闭独立的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单方面的考虑投资项目运营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影响,而忽视了自然环境、社会对投资项目决策本身的影响。

企业对项目投资的建设运营过程,就是对相关资源消耗的过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必须遵循自愿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原则来进行,投资项目决策者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优化,并对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做出详尽的分析。这不仅是对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费用、减少资源消耗、调高投资效益的内在要求,更是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要求,但是在目前投资项目评估和决策的实际应用当中,对循环经济因素的考虑都较为缺失。其中主要的缺陷表现在:

(一)财务投资决策目标范围狭窄

传统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简单的以净现金值、内部报酬率的大小来评价项目,不考虑与项目有利害关系的环境及其他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在传统的投资方法下,投资项目目标忽视往往循环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及企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循环经济下,则政府应当主动引导企业将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相统一,使得企业经营活动可持续发展。

(二)在项目决策中忽视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等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项目决策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下,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其实并不能充分反映项目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因为传统的会计目标、假设、原则、会计账户的设置以及成本的核算方法到报表的编制都没有能够。完整充分地体现企业在节约和高效综合利用资源方面和减少污染的排放方面的能力。传统的成本观立足于企业微观层面,追求企业层面的成本补偿和资本增值,并没有从整个物质世界的循环发展过程来看待成本耗费及补偿问题,仅仅考虑人类劳动消耗的补偿问题,是根本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消耗的陈本补偿要求。

(三)计量属性不符合投资决策的要求

在传统的投资决策模式下,大部分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和未来现金流量预测法为主的货币计量,对收益和成本统一采用货币计量,因此只能在决策过程中反映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然而在循环经济条件下,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又包含有环境因素的性质。因此在循环经济条件下,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投资项目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四)投资决策者的受托责任单一

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决策中委托一受托责任关系中只包括了对实物财产的保管和使用,并没有包括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等内容。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受托责任较单一,仅局限于“财产托付论”。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环境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大。资源的稀缺性正在迅速显现,因此企业在决策时更多的考虑“资源托付论”。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的决策受托。已经不仅只是受出资人之托,而是受整个社会公众之托,是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投资决策时应当按照循环经济发展对企业投资项目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要求,在环境会计的学术框架下,对企业投资项目循环经济这一综合指标值的最大化作为项目投资决策评价的目标,以协调企业微观层面上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

三、循环经济下投资决策的方法

(一)全部成本评价法

全部成本评价方法是在资本预算分析中综合考虑环境成本的一种方法,是对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收益进行长期的综合的财务分析。对于应用环境会计方法进行资本预算、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决策,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在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中,为了实现投资决策的全面性必须采用全面环境成本计量方法。

循环经济注重长期的生态效益,以及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因此,当前的环境管理措施,其利益是体现于节约未来的机会成本、掌握绿色商机,特别是决策者面临未来企业绿色投资机会是,能够清楚分析项目的全面环境成本,是否符合企业永续发展的投资决策。

对于外部环境成本的计量,主要采用的是以对污染造成损失进行修复的花费作为计量基础的。全部成本评价法是在评价周

期、扩大了成本和收益的考虑范围等方面对传统资本评价法进行了改进。所采用的方法仍然主要是现金流量贴现法,但对于长期的成本和效益,金额的估计是不准确的,经过贴现的数值较实际较小。

这表明人们对于未来的环境、生活的状态关注较小,重视程还比较低,这与我们推崇的环境保护的观点是相悖的。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形成人们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忽略了长期的影响。全面成本法对于企业的获利能力是没有影响的,但能够比较明显的列示项目的成本、效益的构成,从而使一些有益于环境保护的项目能够和其他一些项目一样获得投资。对于项目周期短的污染预防性投资项目,全面成本法能够更加优于传统的投资方法,增强项目的可行性。

(二)投资风险评价与不确定性分析

项目总是存在风险的,相应的任何决策也会存在风险。实际上,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涉及的时间较长,企业对于未来损益的预测就会存在不确定性。将与项目相关的环境因素纳入考虑之后,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变得更加变化莫测,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加突出。由于是对未来项目状况的研究,投资决策中始终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估计的,当存在风险时,其概率可以依据风险系数进行估计。在传统的投资决策中,对于高风险的项目,一般采用较高的贴现率。但这个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高风险和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致使环境恶化,这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直接联系,提高贴现率以后很多项目的现金流量现值将出现负数,这就使得很好本来结果很好的项目被流失,以此种方法减少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循环经济下的投资决策在考虑了环境因素后,使项目的不确定性更为明显,风险会随着环境法规的变化而变化。当对项目进行决策以后,由于项目的期间较长,因此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都会受到既定的技术和环境的影响。环境发生变化,则必须投入大量的成本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投资所包含的环境风险和不确定性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进行评价。对于概率已知的方案,可以利用决策树和蒙特卡罗模型对不同项目方案的可能结果进行概率预计,进而对项目进行评价。

(三)利益关系人价值分析法

在面对当今企业诸多利益关系人共同的影响下,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需要考虑更多的利益方。总的来说,重要的利益关系人是沿着兼做出资者与经营者的业主、经营者、债权人和为数众多的出资人、客户、政府这样一条线来扩展的。大致上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来划分,内部的利益关系人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层和雇员,外部的利益关系人主要包括政府、投资者、供应商、顾客、公众。针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组织也成为企业外部利益关系人,企业的经营活动就要受到这些组织所制定的大量的环境法律的约束,企业的投资决策活动也必将考虑这些约束所带来的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对公众产生影响,因此这些公众就成为企业的利益关系人。

利益关系人价值分析法有别于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法中将所有的成本与收益风险视为相同的缺陷将,而是采用了更加灵活的对于不同的成本和收益分别计量其风险的方法,同时利益关系人价值分析法根据关系人对项目收益期望的高低,来调整相应的权重比例。例如我们在考虑以个与环境相关的长期投资项目中,当财务指标的权重相对有所下降,那么相对的环境业绩指标的权重就应该做相应增加,从而保证了决策结果与利益关系人的要求相一致的结果,最后可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多标准评价法

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既需要我们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又要重视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力求三者的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在对项目进行评价时,采用多目标投资评价方法可以将经济分析、社会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结合在一起。在多目标分析的诸多方法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层次分析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为若干评价指标,形成阶梯层次结构,通过比较各指标的相对性来确定权重,通过对项目投资方案各评价指标的叠加分析,得出方案的决策。对于单一决策和均值决策的企业来说,多目标决策方法可以帮助其寻求到一个最佳的选择方案。但这种方法同样也存在着缺陷,就是不同的利益关系人对于项目目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因而难以得出一个令所有的利益关系人都认为最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