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级会计经济学范文

初级会计经济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5: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级会计经济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级会计经济学

篇1

关键词:经济类;初级会计学;教学改革

一、《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的对象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调查专业涉及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贸和保险学等专业,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了解程度及兴趣;第二部分是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手段的满意程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9份,回收率89.75%。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的初级会计学教学工作主要由四位老师承担,54学时,3学分;教师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案例教学及少量的互动教学为辅。

(二)调查结果统计

1、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了解程度及兴趣。调查结果表明,98%的学生在学习《初级会计学》之前对该课程不太了解,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对该课程的感知程度,86%的学生认为开设该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90%以上的学生不了解会计学与经济类学科的关系,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初级会计学》课程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应该向学生详细介绍会计学与经济类学科的关系,增强学生对学习《初级会计学》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

2、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对《初级会计学》教材非常满意的学生仅占11%,说明目前的会计学教材还存在较大缺陷,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普遍不高,主要原因是内容太专业,学习方式太枯燥;另外,部分学生感觉教学内容与将来工作关系不大,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被动式学习,为了考试、为了文凭而学习等。因此对非会计专业在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应有别于会计学专业,如何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及知识,使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与企业管理相融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教学方式及手段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表明,23%的学生对目前的授课方式是不满意的,78%的学生希望教师多结合案例教学,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效果相对而言比较好,92%的学生认为开设实验课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的进行。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类本科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会计学专业大同小异,都是培养会记账、算账、报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会计专业人才。在该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学没有体现出不同专业学生的优势。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不是生产者,因此,《初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因专业而异。

第二,教学内容不合理。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指引下,教学内容不合理,针对性不强,没有体现出经济类专业会计学教学的特色,对会计学专业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讲授内容一样。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循环及报表的编制等,重点是怎样进行会计核算。这些内容对刚刚进入大学而且对企业的相关运行还一无所知的大一学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根据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接受不了、入门难,进而挫伤他们学习会计的积极性和兴趣。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针对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会计课程较少,学完《初级会计学》课程后没有后续的相关会计学课程的学习,不能满足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对会计学知识的不同层次的多方面需求。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虽然在《初级会计学》的教学中都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师讲授、布置作业、考试评分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经济类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的会计学教师大多是会计专业出身,80%的教师同时还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从事会计工作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三、经济类专业《初级会计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经济类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由于这些工作和会计信息密不可分,因此经济类专业的本科生必须懂得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但是不需要他们记账、算账以及编制相关会计报表。这就要求经济类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重点定位在培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的经济管理人员,要求他们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能看懂会计报表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教材的选用。目前我国国内的《初级会计学》教材有很多,但大多是针对会计学专业的,重点介绍如何做会计,在教学的难度上偏难,不太适宜经济类专业的教学需要。因此,应该选用与经济类专业密切相关的、跟踪学科发展动态的高质量的最新版的教材。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教师自己编写教材,并且每年都要根据最新的会计准则进行修改。

2、具体的教学内容。由于经济类专业的本科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因此教学内容应该在了解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掌握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以及如何使用会计信息方面。具体来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点讲授会计学概论,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基本原则、会计假设和会计报表等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专业特色来设计相关章节,而对于如何做账的部分如会计凭证、账簿等学生了解即可。

3、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教师不仅是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者。因此,课堂教学内容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重视对学生进行“立体式教育”。

(三)在教学方法上引入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优化,同时引入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在《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同时还可以使抽象的会计知识变得更具体,克服学生对学习会计的恐惧心理。另外在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同时应大力推行实验教学法,如在会计凭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展示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实物,说明填制方法与注意事项,同时发给同学具体的凭证,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案例自己练习填写;在会计报表的课堂教学中,展示主要会计报表实物,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讲解其构成、格式、编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继续以案例指导学生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会计报表的产生过程,以更好地达到使用会计信息的目的。

(四)优化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初级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社会实践,提高会计实务能力。首先,创造条件把会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派送到知名的大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学习,以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其次,学院可以聘请适当数量的知名注册会计师定期给学生作报告,并与会计教师进行座谈,增加会计教师的感性知识,使双方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朱海涛.谈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问题[J].财会月刊(理论),2007(1).

2、陈亚民,王天东.从MBA教育谈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问题[J].会计研究,2003(15).

3、王琳,房建昱.中外《会计学原理》教材的比较及其启示[J].石油教育,2001(4).

篇2

关键词: 应用导向型经管类专业 非会计学专业 《基础会计学》 教学策略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和当时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受到社会和教育界的追捧,基本上所有的经管类专业都开设了《基础会计学》课程。《基础会计学》的内容和结构是紧密围绕会计学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进行设计和安排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操作性,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运用会计信息对企业进行控制和决策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一、应用导向型经管类专业《基础会计学》的课程定位

(一)《基础会计学》的课程特点。

1.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学科,专业性、操作性极强。

2.内容新且多,课时少,课堂练习时间少,较难学。

3.与其他课程结合日益紧密,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解受知识面的影响(实践性、理论性、法规性)。如新的基本会计准则体系改变了原有准则体系中的历史成本的单一计量属性,明确规定企业可采用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现值和重置成本五种计量属性,这使得会计课程与财务管理、资产评估、证券投资及保险学等课程的紧密程度日益增加。如在证券行业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在银行、保险等行业中现值计量属性的大量运用,都要求学生很好地掌握基础会计的相关知识,如此才能更好地进行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工作,这就要求学生逐步拓宽知识面。

(二)《基础会计学》在经管类专业中的课程定位。

我院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以培养有理论知识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地方市场需求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风向标。因此,作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经管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基础会计学》是在充分考虑“三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初步形成一个“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完整的“会计观”,让学生从社会经济、企业运行等大环境出发,认识到会计的价值及为实现这种价值应当采取的变化和会计人员应当具有的素质和能力等。

二、经管类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会计学》课程在各大高校经管类专业已经广泛开设,但是目前在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我们对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都采用了和会计专业一样的做法。即使有所不同,也只是简单地压缩教学内容,而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得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只会按部就班地进行一般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利用所学知识理解额外价值信息。玉林师范学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经管类本科专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和信息管理三个专业)学生并开设《基础会计学》课程,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认为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适用的《基础会计学》教材,且学时安排不尽合理。

1.教材要反映教学目的。目前专用于经管类的会计教材数量非常有限,如徐经长老师的《会计学》(非专业用)等,但是大多数教材定位不准确,有些是会计知识点面面俱到,按照一项基本准则和会计要素项目的顺序进行介绍,甚至还包括有一些非常规投资业务,这些内容多且难度大,扰乱了日常核心业务的次序,占据了较多的内容空间,导致学生学起来很吃力。如长期股权投资,对于专业人士来说都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何况是非专业学生。所以,教材内容需做相应的难度调整和必要的内容删减。而有些教材又偏重于实务,与高职高专使用的教材类似,但还是不能满足经管类专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2.课时有限与内容多几乎是《基础会计学》课程面临的最难协调的矛盾。以笔者工作的院校为例,《基础会计学》的总课时为51学时,这样的学时安排对于内容相对庞杂的会计课程来说,显得很局促。如果安排习题或更细致的讲解,时间上就更显不足;如果不安排,学生学习复习的压力就很大,掌握程度不高。相比而言,财经院校会计类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分为会计基础、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高级会计学等几个分支,仅会计基础就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学习和掌握,中级会计学一般分为两个学期学习,每个学期的课程一般为68课时,学习内容也相对增加。但是《基础会计学》的教学内容涵盖会计基础和中级会计学的部分内容,而且需要安排操作的时间,显然这样的学时安排只能通过压缩内容或在教学中将不重要的问题一带而过来弥补,这就导致学生知其然而难以知其所以然。

(二)教材内容跟不上国际会计的发展步伐。

国际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税法、经济法的不断更新,使得与会计相关的各种准则和惯例也不断发生变化。《基础会计学》课程现有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由于跟不上这种变化而变得陈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仅限于教材内容,忽视教学内容的更新。一方面是由于教材的编写需要一定的周期,新的规定不能立即体现在教材中。如新《企业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但有些教材内容仍存在将新旧准则内容混淆的错误。另一方面,教材的容量有限,只能做提纲式的介绍,无法深入论述,这就导致教学内容跟不上变化,如对于固定资产中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处理,税法规定从2009年1月1日开始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即某些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准予抵扣,不再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一部分,但是很多教材没有更新,即使更新也没有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造成授课过程中学生概念模糊。

(三)教学模式过于简单,课程互动性不强。

由于课时有限和内容过于庞大的限制,《基础会计学》的理论教学多采用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安排讨论几乎很难实现,教学模式过于简单,即使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简单地将课本知识搬到多媒体上,互动教学应用十分不足,案例教学同样会受到时间限制和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影响。这门操作性和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从未接触实务的学生而言,理论教学尤显空泛,特别是在讲解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中,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学生难以理解,而教师由于没有到企业做过会计,也拿不到企业的第一手资料来给学生做示范,导致学生难以完全理解。目前一般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往往要求具有工作经验,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因缺乏专业技能,往往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使得经管类学生难以进入会计行业就业。

三、应用导向型经管类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策略思考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实际会计人才业务能力要求的需要,满足经济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我院经管类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进行了如下改革:

(一)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授课学时。

笔者认为,可以将基础会计学的知识结构分解为三个板块:理论板块、应用板块和实践板块。理论板块主要包括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应用板块主要包括会计循环及具体会计科目的核算,是本门课程的核心;实践板块主要是指上机操作的会计电算化的实务操作内容。而授课学时可以相应地增加实践板块部分,甚至可以配合模拟实习和专业实习,使《基础会计学》的理论和实务课时比例合理、分量适当。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张俊瑞、刘东霖在2005年对18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家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的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企业在聘用人才时,有39.4%的企业要求相关人员有一年以上的会计相关工作经验,34.7%的要求有三年以上的会计相关工作经验,所以财务会计课程配合模拟实习、专业实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1]。这个设想将在《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中逐步完善,结合课本知识进行一定的修改。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意国内外最新修订、公布的有关法规。

国际经济是瞬息万变的,而会计作为反映经济信息的载体,其政策和相关法规也是层出不穷的。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认为,会计教育的目标不是让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便成为合格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跟上国际变革的潮流,使其终身从事学习。[2]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时刻注意国内外最新修订、公布的有关法规,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不断学习和交流。

(三)改变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

对于经管类专业的会计教学,在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企业资金流运动核算的基础上,应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有所侧重,详略可适当调整。因专业施教,可使学生各有所长,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应注重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专题讨论法,而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教学方法。[3]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还可以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我们还将逐步建立《基础会计学》课程的自学自测系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笔者有以下想法:

1.教师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即使教材未能及时更新,专任教师也应当多获取与会计相关的信息,不断传输给学生最新的会计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2.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学校应该鼓励甚至要求其到企业和相关部门任职,增强实际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同时也能够积累更多的教学案例,以便以后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这期间学校一定要处理好资助的相关问题。

3.学校应适当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或者聘请地方知名企业中的会计实务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以加强实践内容的讲授,这在我们学院已逐步实现。

4.学校应鼓励教师进一步深造,选派和支持教师进修和参加培训,参加学科学术研讨交流会等,如近几年全国掀起的“十百千”人才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五)结合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授课。

会计方面的专业资格证书主要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职业资格考试,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考试、中级会计师考试和高级会计师考试,其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初级会计考试是本科生在校就可以实现完成的,另一条线是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到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这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若能将课堂授课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考试对接,既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还能为今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及中级会计考试和高级会计考试奠定基础,从而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使学生今后能学以致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俊瑞,刘东霖.我国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会计研究,2005(9).

[2]祝素月.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J].财会通讯,2008,06.

篇3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情境教学法的核心便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并从中获得体验,逐步引发和提高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同时,基础会计情境教学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情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二、微课对情境教学的影响

微课是以视频作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全过程,是一种在传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所继承和发展的新型教学资源。

(一)微课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利于情境设计的把握

微课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涉及的范围更小,内容讲解的更加细致、深入,研究的问题主要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所以对于教师而言,会更容易建立一个准确和便于学生理解的情境。

(二)微课的“情境化”营造了一个更真实、更具吸引力的情境

微课整合了各项教学资源,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让每个微课系统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让学生在“微教学资源环境”中获得更直观、形象、有趣的体验,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的重点,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

(三)微课以自主学习为主,实现个别化教学,更利于问题的反馈

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情境中获得最大的学习效应,而老师也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捕捉到每个同学的差异和变化,当然也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做到差异化教学。如果仅仅是一个主流化的空间,角色的扮演和分配在某些情况下会固化,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部分学生的被边缘化,这是传统情境教学的弊端,同时也违背了情境教学思想的初衷。

微课教学恰恰能有效地化解这种现实或潜在的边缘化危机。在均等地接受微课资源的同时,每个学习者都可以将自己塑造成认知世界中与微课主体相符的某个角色,这个角色课程教学本身就会是要求去边缘化的,因为在特定的微课学习环境下个体将会更倾向于角色融入,并喜悦于由此带来的对求知欲的满足感。同时,微课开辟了面向每个学生的师生问答通道,学习者遇到疑惑可以很方便地向老师请教,更利于问题的反馈,教学的效果也将进一步增强。

三、微课在基础会计情境教学法中的具体应用

(一)课前预习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相应的网站上,让学生根据微课对即将要接触的新知识进行预习,并将所遇到的问题带入课堂,与教师进行探讨。

笔者在讲授《试算平衡》这一节内容时,就将平衡关系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进行预习。对于微课的设计,首先从生活中的“私房钱”话题引入,直接给学生展示一张试算平衡图,从“试算平衡”的产生到具体方法的操作,从对账簿记录的查漏补缺到生活中的运用,从一把摇摇椅的平衡引到简单的加减运算,再到账户借贷方相等的关系,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在课堂上集中反映了期末余额试算平衡的问题,笔者就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答。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变课堂结构,学生将问号带入课堂,在课堂中通过讲解、交流,问好就变成了句号,学生学习更主动了,教师也能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新课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引入的恰当,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微课给学生创设一个或有趣或真实的环境,融合试听与画面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笔者在讲《错账更正》这一节内容时,就事先找几位同学录制了一段视频。在这段视频中,教师扮演财务经理的角色,A同学和B同学扮演两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会计人员,在画面中,财务经理就会计人员登记账簿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跟他们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错误,出现了这些错账后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学生在看了这段微视频后,首先觉得很有意思,在班级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且对接下来将要学习的知识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比较好。

(三)课堂新授

在基础会计的会计实训中,有些项目相对比较复杂,如果按照传统的“讲+练”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容易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这样对实训教学的进度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微课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局面,因为它是小而精的代名词,教师可以将每一个重、难点分解为若干个细小的内容并制作成小视频,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分步实施,逐层推进,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还可以暂停、循环播放,实现了差异化教学,在学习效果方面会有很大的提高。

篇4

【关键词】 当前形势 信息化技术 中职 《基础会计》 优化策略

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电脑在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幅提升了教学效率。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方式皆是以教师为主体,往往在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则成为欣赏教师表演的"观众",课堂气氛沉闷不已。而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则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低效状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了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利曾说过:"学习中最好的良性刺激乃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客观角度而言,积极性是学习中最大的内驱力,有了积极性,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凭空产生,必须借助相关的情境。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往往能令抽象乏味的《基础会计》知识变得具体、生动,让教学内容充满感染力,并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去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广大财会教师一定要根据中职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让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趣味盎然,进而让学生体验置身于某企业会计情境的感受,从实践角度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譬如在教学《基础会计》第一章"概论"时,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会计"这一概念不加修饰地进行讲述,对于刚从初中毕业且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是很不恰当的,他们一定会认为这种类似于"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过于乏味,会计知识过于抽象、复杂,从而对《基础会计》的学习丧失兴趣。因此对于这一章节的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设置一间虚拟化的网络财务室,并在财务室的办公桌上放置一些用于处理会计事务的票据、单据、报表、凭证、账簿等基本资料,然后通过多媒体屏幕直观地展现,让学生从动态的实物展示中对会计中的基本概念形成感性认识,再按照"会计事项"、"单据"、"记账凭单"、"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会计理论"的顺序深化学生对会计概念的认识,从学生耳闻目见的生活常识开始,将他们感性的会计经验提升到到理论的高度,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场景中学习知识,能令其充分感受到《基础会计》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其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

2.运用信息技术的合成性,便捷性打造特色化的《基础会计》教学

在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学媒介极为单调,只有教材与黑板。譬如在开展会计实务训练时,事先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小黑板就得事先准备,而且还得准备好几块(板书的内容过多,一块黑板根本无法容纳必要的教学内容)。加之准备好的小黑板最多只能用两到三次,多次以后因为字迹模糊又要再次书写,浪费时间、精力。因此在传统的会计实务训练教学中,填写"会计凭证"的训练就不能过多,否则小黑板根本无法容纳。但如果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大量的会计实务训练内容,完全不必担心因为容纳空间不够而舍弃相关教学内容,操作过程也十分便捷,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切换到其它训练场景,节约了大量时间,教学效率大幅提高。

在多媒体这个自由灵活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根据中职生的思维特点、知识结构以及教学的需要,结合《基础会计》学科的特点,本人独特的教学风格,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制作具有合成性、便捷性的课件,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灵活切换教学内容,从而发挥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最大效能。例如对于"原始凭证的填制"这一内容的教学,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内容、填制、审核三个方面,教学的重点就是将每种原始凭证的基本格式以及各种凭证的填写讲授清楚,利用教材加黑板的讲授方式往往给学生抽象、乏味之感。对于这一内容,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灵活便捷地演示与讲解,在两课时以内就能完成全部教学过程,且学生面对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屏幕会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将会大为提高。

3.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与形象性,构筑高效课堂

从客观角度而言,《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较为抽象、过于复杂,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则能将图表、文字、动态的画面、声音融为一体,让难以理解的会计知识变得声形兼备。通过多媒体屏幕能看到相关的文本材料,倾听到富有感染的讲解,观察到动态化的演示,从而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感官效应,帮助其从更深的角度理解相关知识。对于基础会计这一课程而言,会计方面的原始凭证种类繁多,记账凭单的内容也尤为丰富、账页的格式多种多样、账簿账单填制的过程也尤为繁琐,对于这些过程是不可能在黑板上完全演示出来,凭借语言去进行讲解又极为枯燥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倘若运用多媒体对上述内容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屏幕将账单、账页的具体格式展现出来,并结合这些格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则会对多媒体屏幕中显示的"实物"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从而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5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基础会计教学;应用策略

如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所需,也无法满足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就必须针对学生实况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会计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为了实现既定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出以形象为主体、具有感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既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基础会计教学实施情境教学法的价值

情境教学法被各位教师探究与应用,也得到了师生的共同认可。总体而言,情境教学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热情时刻在变化,因此教学中创设情境非常重要。创设情境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自然也会随之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导入新课时,应选择适合的情境教学,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氛围,就能够将学生拉回到课堂中。而且大多数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避免课堂的单一、枯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热情。

2.提供了课堂的有效性

有益的情境就是能够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从而保持情绪激昂及精神振奋之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会计教师只要做到这点,自然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这需要会计教师从实际出发而创设相应情境,带动学生体验情感,深入理解会计知识,提高课堂实效。

3.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传统课堂上,师生处于一种教和被教的态度,这样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但是实施情境教学,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让彼此的关系更加融洽。因此教师创设情境时要尽可能温暖,让学生信任,这样学生就能够无拘无束、信心满满。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要多进行沟通,交流想法,才能够和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与沟通。

二、情境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基础会计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其中错账更正的方法是重中之重,对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本文就以基础会计中的错账更正方法作为例子,探究如何实施情境教学的过程。

1.营造模拟招聘会

在现代化社会要求下,各级会计教师都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用情境教学,首先就要模拟招聘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学开始就要引入新课内容,教师提出问题。会计工作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工作人员不可能将所有凭证记录以及账簿记录全部正确,假如发生了错误,不可能像学生日常做作业那样,出现有错误就使用橡皮擦擦掉或使用修改液修改,这些行为肯定不能够使用到会计工作中,那么在工作中会计人员要怎样才能够更正错账呢?这时,教师可提出对招聘对象的要求:可以指出问题错误,同时还要能够使用正确方法更正,此次招聘4名会计人员。

2.对招聘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将上面提出的问题设置为招聘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同时还要求学生从中查找发生错账的原因,从会计业务技术层面上思考原因和错误的类型,并且采用多媒体将错账更正方法展示在学生面前。

3.模拟招聘会,让学生参与

从上面的情境分析以及对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已经掌握了错账更正方法。接下来教师就要带领学生重新返回到招聘会,让学生置身在招聘情境中,对本次教学知识点进行体会。教师指定学生扮演招聘考官,让应聘者在考官对面坐好。多媒体展示出来的问题就是考官手中考题,考官对应聘人员进行一对一提问,而应聘人员针对相关考题作答。最终考官分析总结,合格人员应该颁发聘用证书(这个模拟招聘规划在15分钟左右,聘任书为教学工具,教学前教师就应该准备妥当)。

4.复习巩固,加深学生的理解

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招聘会结束时,教师应该趁学生兴趣正浓之时,及时安排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这个环节应该结合教材的课后练习以及有关的教辅资料来完成。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置身在招聘现场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还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如讲解法、讲授法)相结合,才能够实现会计教学的目标,才能够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姚秋芬.情境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9(40).

篇6

关键词:基础会计;情景教学法;应用

会计学是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基础会计》是本专业的入门学科,通过它,学生能全面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经实践证明,把情景教学法引入会计教学,模拟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景,展开与实际问题相似的探讨过程,会使学生产生感性知识。

一、《基础会计》传统教学法的不足

中职生此前没有关于企业及财会知识方面的感性认识,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参与性,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更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企业财会工作流程,将基础会计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内容变成直观的工作场景,通过实景实操来引导学生消化理论,从而达到边理论、边实践、边学习、边工作的效果,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二、情景教学法的优点

情景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手段,通过制造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具体场景,如,模拟公司及企业来帮助学生体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情景教学法能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将实践知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景,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变被动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情景教学法能够广泛运用于基础会计的教学,如,筹资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分配过程的核算。

三、情景会计教学法的主要程序

1.情景设置

情景设置是情景教学法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开展情景会计教学法的第一。在学生授这门课之前,可以带学生参观一些企业,最好是大中型企业,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经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情景,模拟某个公司财务或其他职能部门,依核算和管理内容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如出纳、成本核算、工资核算、记账凭证填制、总账核算、报表编制等岗位。然后对学生进行分工,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角色,参与实践。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角色的合理分配,实现角色的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要求学生扮演一个特定角色来处理基础会计核算工作,这一环节是情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过程来分析和领悟所学知识,并借此来提高业务能力及社交能力。

3.集中讨论,共享经验

角色扮演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把问题情景、现实的经验和现实的问题有效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行为一般原则获得概括性认识,这种概括性会计认识的获得取决于学生角色扮演过程的领悟以及角色扮演讨论的深度。

4.教师做出总结性的评价

教师在情景教学中,应该充当“导演”角色,组织和统筹整个教学过程。情景完成学生扮演角色结束之后,教师应对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评价和总结,重点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过程中,岗位的实践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妥当,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等。要指出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具创新性的方法和操作性技能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

四、情景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一)原材料购入的课堂教学

采购人员张三购入一批甲材料,价款 10000,增值税 1700,运费 200元,开了转账支票支付,材料未入库。这是原材料采购过程经典的例子,按传统教学法应该这样子讲解,购入时: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0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贷:银行存款 11800,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听完课之后,不会会计处理的程序,不能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二)原材料购入的情景教学(改革后教学方法)

1.工作场景和角色安排

(1)创设工作环境

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教室的桌椅讲台,创设出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采购部、仓管部等部门。

(2)角色分工

指定几位学生分别担任主管会计、制单会计、出纳员、记账会计、采购员张三、业务经理、仓管人员、总经理。

2.教学过程

(1)业务部按采购计划,派张三去采购一批甲材料,采购完回到公司,将采购过程的有关原始凭证张贴在底板上。(大屏幕上展示原材料发票、运输发票),接着由采购部经理签名之后,交由公司经理签名,再到财务部开支票。

(2)在财务部,采购人员把领导已经审核的原材料费用交给制单会计,制单会计受理相关票据后,认真审核业务的真实、合法性,并按购入原材料的价款和运输来计算出原材料价款,填制一张付款凭证,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0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贷:银行存款 11800,然后交由主管会计审核,审核无误之后,交由出纳付款。

(3)出纳填制完支票后,检查无误之后加盖单位法人的公章并送会计主管。

(4)会计主管审核无误之后,在支票上加盖财务专章后交给出纳。出纳把现金支票交给张三。

(5)出纳把支票沿虚线剪开,发票和支票存根联附在付款凭证后面,并在付款凭证上加盖付讫的印章,之后把转账支票交给张三,并登记备查账簿,并由张三送给供应商。

(6)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付款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完了在出纳处签名和盖章,并将附有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交给记账。

(7)记账收到传来的会计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完成登账后在记账凭证上打“√”,在记账处签名盖章,并将已经完成登记总账、明细账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交给会计主管。

3.教师总结(略)

篇7

首先,可以有效运用校企资源执行会计教学。通过多媒体执行基础会计情景教学,可以把会计教学中的供、产、销,乃至会计结算、会计档案的管理运用到每个相关内容当中,通过企业会计处理的真实状况作为教学题材,通过多媒体在会计课堂中演示给学生进行观看,如此就可以有效的运用学校以及企业的资源,能够将学工有效结合。其次,可以完成立体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电视以及电影等方式同会计教学相融合,把文字、图片、表格、影像等结合成存在场景设计以及有趣情节的教学参考题材,并结合师生互动以及实景案例分析的方式,同专家访谈相融合,展现会计的立体教学方式。再次,可以解决会计入门难的问题。透过会计情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以及模仿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控能力,让学生迅速把握会计、出纳以及会计主要管理人员的权责,会计入门难的问题得以解决,成为了训练应用型、实用型以及创业型人才的有效方法。最后,可以填补传统教学方式的欠缺。通过情景教学方式能够填补传统教学、PPT可见教学以及案例教学中的仅存在文字、图表而却不存在声音及图片的欠缺,提升教学效果。

二、市场营销单招基础会计情景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直观展现情景,提升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欠缺社会经验,所以对会计专业并不存在感性层面的认知,在学习课本的内容以前,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在大型的企业进行观摩学习,让学生清楚企业的财务部门主要会计岗位的实际状况,清楚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会计凭证的类型、编制、传递程序乃至账簿类型、登记状况以及报表的编制等。还应当对企业的其他主要生产经营部门进行参观,比如销售部、采购部、生产部等等,把控好原材料的买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状况,以及原材料变成半成品直到成品的所有过程,为会计核算做好铺垫[1]。透过考察,让学生清楚何为会计,身为一个会计需要学会哪些内容,要进行哪些工作,经营活动如此之多要如何通过会计体现出来,会计对于企业管理有何功能等。让学生体会到会计工作的责任以及崇高性,进而调动起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书本内容的学习产生了迫切的心理,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对开发学生潜能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透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的意识更为直接

对于传授会计凭证的类别时,老师可以将一些原始凭证,例如:发票、工资结算表、差旅费报销凭证、银行收账通知、库存现金收据、限额领料单等带到课堂中让同学进行了解。透过详细的观察及对比,老师适当的讲解,学生就可以将自制原始凭证以及外来原始凭证进行区分。比如:传授账簿类别时,老师可以将所有能接触到的账簿以及帐页带到课堂当中让学生观摩。透过详细对比与观看,老师只要说出不同的划分方向,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将账簿的类别划分开。例如:账簿通过用途能够区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以及备查账簿三个方面;通过外貌样式能够分成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以及卡片式账簿三种;通过格式能够区分成三栏式账簿、多栏式账簿、数量金额式账簿以及横线登记式账簿等[2]。通过此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在观摩实物时,可以通过探讨、提问来营造师生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也从过去的填鸭式变成通过老师开导进行独立分析、归纳及总结。

(三)透过多媒体,一步步传授学生如何登帐

在会计专业当中,模拟实训尤为关键。会计专业的账务处理,学生在学校里只能使用相应材料进行模拟训练及操控。所以,对于训练,老师应当先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获得原始凭证,进行填制记账凭证,再进行登记账簿,最后进行编制会计报表。在计算机中进行操作时,尤其对填制凭证以及登记账簿而言,在板书上进行帐页格式的绘制十分不便,也不够真实,而透过多媒体课件的观摩,学生不但能够清楚所有的账目处理过程,并且还能够对相应的知识采取纵向以及横向的对比和分析,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和想象,让学生通过思考去探索知识,将单纯的学习知识变成提高才能、提升创新能力以及综合技能[3]。

篇8

乔赢:在我看来,自斯密以来的经济学可以归结为关于如何节约时间这一最稀缺的资源的科学。记得盛洪在《经济学的精神》一书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我长生不老,我们的行为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显然,我们会大大放慢做事的节奏。我们突然拥有了无限的时间,一顿饭可品尝它三天,一次会可聊上它半年,是无须快餐业,无须时间表的。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故事很有味道,说的是多情的太阳神阿波罗与凡人伊达斯争夺少女玛尔珀萨,在朱比特的裁决下,由玛尔珀萨来选择,结果少女选择了凡人伊达斯。她知道,阿波罗青春永葆,但自己终会衰老,倒不如与凡人一起白头偕老。神仙拥有无限的时间,他们的爱情容易贬值。这一故事告诉我们,时间的有限性正是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存在价值的根源。价值的本质是时间的有限性。从斯密开始,经济学就把时间作为价值的尺度。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忙碌,说到底都是在尽量合理分配自己最稀缺的时间资源。幸运的是,我们有了快捷地为人们提供餐饮服务、为你节约最有价值的时间资源的快餐业,我自己所从事的正是这一行业。面对西洋速食业对中国餐饮市场的冲击,我以为我找到了表达自己民族情感与时间意识的切入点。

夏河:在许多场合您都指出,快餐业是餐饮业的现代分支,您说您的中式快餐理论从中国传统饮食风格与现代西方工业节奏中得到启示,试图一方面在向传统饮食文化的回归中寻找快捷,一方面在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趋同中保留人性。你何以能在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支点上跨时空地建构智能型餐饮文明的大厦?

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中餐,食品制作虽缺乏分工却一人多能,制作工艺虽缺乏标准却极具艺术性,消费节奏虽然缓慢却富有享受。我不知莱系何以能快速浓缩为一碗羊肉汤?而西方速食业却有着与中华传统饮食慢功夫完全不同的节奏:技能简单却高度分工,制作规范却工具多样,品种单一却批量生产。麦当劳式风格齐一的西洋速食,尽可看做是福特流水线上风格齐一的汽车的翻板,其工业化生产、标准化流程、低成本运作、大批量生产,是快餐业成功的关键。由于中式餐饮业缺乏现代工业尤其是食品机械行业的支持,其工业化程度尚处在很低的水平,在这么一种约束条件下您提出的“适度工业化原则”难道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

乔赢:我不同意这一点。在创办红高梁快餐连锁公司之时,我就一直在思索中式快餐的发展道路问题。“红高梁挑战麦当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背负着五千年中华餐饮文明的智慧与当代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包含着向麦当劳学习并超越西方工业文明的决心,它是中华餐饮文明的现代觉醒。中式快餐业走的既不是传统饮食的老路,也不是在重蹈西洋速食的覆辙。毫无疑问,西方速食给人以方便快捷,但同时也伴随着工业文明带来了机器对人的奴役、选择性的贫乏、创造性的丧失以及营养性失调。工业文明最大的代价是人性的丧失。马克思的异化论,绿色运动,新儒学,马尔库塞单面的人,海德格尔存在的被遗忘,都指向了这一点。在走向现代化与后现代化过程中,人类对工业文明污染的反思、对生活质量与生活多样性的追求,对东方文化传统价值的再发现,已首先从人文精神上做了定向。在这么一种大背景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第三次复兴,也为中式快餐带来了契机:中式餐饮历来以美味为前提,以养生健身为目的,如果冠之以快捷的形态,辅之以现代的运作,完全可以成为21世纪智能餐饮时代的主流。为此,我提出了适度工业化生产、标准化操作、连锁化经营、现代化管理、名牌化战略、专业化品种选挥、营养化膳食结构、社会化目标等八项主张,作为中式快餐业发展的经济纲领,同时,受丰团公司柔性加工系统把人从分工生产的细节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启发,提出了发展中式快餐的临界生产方式概念,旨在实现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与现代化大量生产的统一,创造性劳动与标准化制作的统一,严格性管理与人性化参与的统一,以及现代生活质量与现代生活节奏的统一,等等。这种“临界”的提法,也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庸、超越的思想中与西方现代科学协同、整合的观念中找到更为丰厚的资源。显然,这一中式快餐的发展道路,既不是对中国传统田园牧歌式农业文明的回归,也不是对西方现代批量生产型工业文明的趋同,而是超越性地建构既汲取两者的优点、又克服两者的局限的更高层次的系统,如哥德尔定理指明的那样。

夏河:您再一次提到了哥德尔定理。就我所知,哥德尔定理描述的是逻辑数学的系统,他指出,任何一个初级系统就其逻辑性来说,都不能保证自身的完备性,而需保证初级系统的完备性,必须建构一个更高层次的系统,这一新的系统可以保证初级系统的完备性,却又不能保证自身的完备性,要保证自身的完备性,又需要建立一个更高层次的系统。记得有一次,当我谈到红高梁发展很快,管理滞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时,您就指出哥德尔定理,并石破惊天地说,任何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都会是管理不完备的企业,要等到管理完备再发展,不仅会丧失发展的时机,而且在低层次的徘徊中也绝对求证不出一个管理的完备。我觉得哥德尔定理成了您的托词。

乔赢:恰恰相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哥德尔定理是我的经营理念。如果当初我们局限于管理的完备,就会淹没在数以万计的烩面馆之中,决不会有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层次文化建构,决不会有“红高梁挑战麦当劳”的呐喊,决不会有横空出世般的中式快餐。实际上,红高梁的历史以及整个快餐连锁业的历史都一再证明建构更高系统的经济意义。您知道,快餐业与餐饮业的分工是市场交易的产物,快餐业形成专业化是市场分工的结果,而获取规模经济是专业化的目的。自1898年通用汽车公司推介连锁企业起,一战时,霍华德·约翰逊将其路边的饮食摊连成一体,构造了最早的餐饮连锁系统,到了六十年代,美国餐饮业掀起了连锁的浪潮,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快餐连锁业的交易额占到整个美国连锁业的第三位,其系统创新带来的规模效益决非零星的餐店可比。

说到连锁,即同一企业采用统一的理念、行为与视觉系统,统一的产品、标准与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并使其企业风格具有鲜明的识别性。它包括自由连锁的松散形式、母子连锁的紧密形式、特许加盟连锁的半紧密形式。其中,特许加盟连锁具有构造更高层次、更大系统的特征,是快餐业迅速成长的关健因素之一。加盟店在加盟合同基础上购买特许经营权,原公司则协助加盟店的规划与建立,并定期加以监督指导,协助其营业。通过这一形式,完全没有名声或连锁经验的加盟店可分享原公司已有的无形资产与集中配送的管道,从而具有快速成长的期望。目前,红高梁快餐连锁公司已初具规模,其母子连锁采用直营形式,特许加盟连锁已形成规范。正是在发展中,红高梁的管理系统也日趋完善。

夏河:据我的同事李某、金某讲,一次你们三人聚会,您神侃快餐业对其它产业的联动作用,并提出借以描述这一联动的“乔李金系数”,虽是笑谈,但我希望您在最后谈谈这一联动以及对中式快餐业的展望。

篇9

目前,中职校一般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这为实施“基础会计”多媒体情境教学提供了物质保证。多媒体在“基础会计”情境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模拟真实的企业经济活动过程,模拟企业会计工作环境,重复再现教学中所需要的真实情境,为师生之间的联系提供快捷简便的沟通渠道,便于实现师生间活动中的数据保存、过程监督以及结果评价。

(一)教学准备

“基础会计”教学情境的创设途径需要做如下准备。

1.师生亲身体验经营活动。选一家中等以上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带领学生参观访问,了解原材料的采购、原材料的收发、生产加工、产品验收入库、产品销售、货款回收等资金周转的具体过程,使从未出过校门的中职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如果可能,还可以增加部分亲身体验活动,由学生参与部分经营过程。

2.视频、图片资料。在经过企业允许的情况下,对所参观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录像、拍照和收集资料,以备课堂教学中使用。针对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主要经济业务,以剧本的形式编写主要经济业务案例,聘请“演员”在企业的实际背景下模拟经济业务过程,制成录像。

3.flas。会计核算中的某些经济业务要拍成较真实的录像需要很高的成本,目前可行的解决方法是制作flas。教学中可以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通过相关的动画来增加学生对经济业务的感性认识。动画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制作。

4.会计账务处理实物。购买部分领料单、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供学生课堂练习使用。收集一些发票、银行结算凭证等,尽可能多地准备一些会计核算过程中所使用的实物资料或照片。亲自接触实物,进行实证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会计核算过程。

(二)基本步骤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多媒体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分为如下基本步骤。

1.带入情境。当学生了解了会计知识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后,他们一定会重视对“基础会计”的学习。这是实施“基础会计”情境教学的基本保证。初学“基础会计”的学生对企业经营活动基本是陌生的,对会计的核算过程和会计信息的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如果一开始便灌输大量的概念、假设和原则,容易使学生对“基础会计”产生厌烦情绪。“基础会计”的情境教学首先应把学生带入会计的真实环境,体验会计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带领学生去参观真实的企业经营活动,最好是选一家上市公司,这样可以利用其公开的会计信息。参观前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并要求学生参观后写出参观报告: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如何?该企业是不是很赚钱?该企业生产经营存在什么问题?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将学生引入会计天地。

2.延续情境。在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后,若教学过程刻板、单一,学生又会因失望而使已形成的动机弱化,以至消失。因此,在把学生带入情境后,教师要把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真实情境中,使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客体,使教学内容转化为连续情境中真实可信、生动具体的故事情节。

3.优化情境。一旦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后,他们便会主动地去阅读教材,但严谨晦涩的教科书会让他们感到理解困难。“基础会计”的情境教学需要将教科书枯燥的内容转化为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或转化为角色的扮演或实物的演示。教师引导学生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用他们的心灵去体验,在形象的感染中使他们渐渐地感受到会计的真谛和会计的魅力。

4.凭借情境。教师凭借情境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知识,还应训练他们应对会计问题的直觉,培养独立分析和思考会计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常的情境观察,训练感官,强化感觉,积聚大量表象与经验,并突现、强调情境的某一部分,使学生潜在的直觉在外界有利因素的碰撞下,迸发出直觉思维的火花。情境中鲜明的形象刺激着想象活动近乎无意识地展开,潜在的创造性易于爆发出来。教师通过改变情境、变换数据、叙述故事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新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

5.拓宽情境。学校的高墙将学生与纷繁变幻的世界隔离开来,情境教学应为学生认识社会打开一扇窗户。情境教学不应局限于教科书上的会计知识,还应把这些会计知识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利用我国上市公司丰富的会计信息资料、国内外大量的会计案例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发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

(三)教学实施

很多教师对动画制作和视频制作并不擅长,要达到制作较完美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很多老师可能对情境教学望而却步。解决办法如下。

1.动画与图片相结合。较简单的内容仅需几幅图片即可达到很好的效果,复杂而又难以理解的内容,可制作flas等。

2.团队协作。由多位老师组成“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团队,先制定情境设计计划,然后由每人负责几个特定内容的情境设计,最后集体讨论修改,定稿制作完成后,可以共享。

3.可聘请专业人士制作动画、图片及视频等。在争取学校资金支持的同时,可以考察确定相应的专业公司,聘请专业人士,与课程教学团队一起,制作动画、图片及视频等。

二、“基础会计”实施多媒体情境教学的注意事项

“基础会计”实施多媒体情境教学的本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这也是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人生活、工作在社会中,他要认清其周围环境、认清社会,才能更好地处理他与别人、他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培养其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和逻辑思维方法认识社会的能力,这就是“基础会计”情境教学的本质目的。但是认识的一般规律是首先对事物有一个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多了,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基础会计”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恰恰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基础会计”教师要在这个良好的会计情境中适时地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情境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方式,其背后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教师不能脱离这个本质目的,而仅仅停留在有趣的、生动的感性认识上。另外,从“基础会计”多媒体情境教学中可以看到,只有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才能体现情境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情境教学就是利用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最终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让情境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注意事项也是不容忽视的:

(1)可接受性。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设置,要考虑到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合适的“路径”和“梯度”,便于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2)直观性。问题的设计的内容要直观,是平时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入口宽,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的思维与创造的空间大;

(4)挑战性。问题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促进其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

(5)真实性。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到的知识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起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10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效果

基础会计课程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其他专业来讲,这些学生将来不一定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但他们却一定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但如今许多高职院校对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沿用了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由于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都不相同,如果按照传统的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改进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应强调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高职教学的必然选择,具体设想如下: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对非会计专业而言,基础会计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会计”,能阅读会计信息。而不是“做会计”,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将来在各单位的会计岗位工作中会记账、算账、报账的专门会计人员,而是要树立学生一种会计思维方式,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生成的,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算、分析、决算及监控等,并立足于通过“懂会计”更好地服务于本专业的教学目的。因此,对于一些具体的会计核算部分,可以适当降低难度,重点加强对会计报表的学习和使用。财务报表分析与应用是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非会计专业学生今后接触的会计工作更多的是对财务报表的应用与分析。将财务报表列为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重点,应是较为合适的。

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由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改变,在设计、组织课程内容时,构建“以特定情境企业会计信息的收集—记录—汇总—核实—生成—阅读分析流程作为一个完整的项目,以完成该项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能力为焦点,以理论知识为支撑”的课程内容结构,突出对学生会计信息生成和使用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调节教学方法和手段

1.引入案例教学法。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的教学重点不在于会计核算,而在于培养学生的会计信息生成和使用,这就需要用到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对会计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极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图表、声音、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将会计核算流程图、账户体系图、账表以及实物等《基础会计》课程中所需讲解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基础会计》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

3.加强实践性教学。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际工作存在着差异,无论是对于会计专业还是对于非会计专业,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会计理论。学校要尽可能地利用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安排一定课时的模拟练习,以便在学习凭证、账簿、报表时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般在实践教学中以一个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资料为基础,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全过程。通过这样的模拟,加深学生对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制方法、规则的记忆,培养学生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的执行能力,更好地体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丰富教学考核方式

对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考核,应努力做到使学生在考核中能尽量发挥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拘于考核的形式。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可采取闭卷方式,对分析性较强的课程采取开卷方式。通过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进、变“死学”为“活学”,变被动为主动,变知识的学习为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素质。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创新的自觉性。在保持合理和公平的前提下,重视个性的发展,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答案,评分时呈现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使考核真正起到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五、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和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师除了具备会计学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一定的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知识都是来源于实践,因此教师应深入会计实务工作中,通过访问工程师、挂职锻炼等方式选送一些优秀教师前往大中型企业或会计事务所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方法的改进积累素材。

参考文献:

[1]施金影.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会计之

友,2008,(04).

篇11

关键词:情景教学 基础会计 教学设计

一、《基础会计》情景教学的基本特点

情景教学即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目的的创设或引入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场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教材内容,同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寓教于乐式教学模式。具体到《基础会计》课程而言,其情景教学应体现如下基本特点:

1、教学手段多样化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推陈出新,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这同时也为《基础会计》的情景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开展情景教学,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专业知识生活化

目前国内《基础会计》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学生对其感到尤为陌生,正因为其专业性很强,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基于此,笔者以为教师可借助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小事,来将这些专业性知识融入其中,以便学生将其生活化的理解,并有效的将这些知识充分消化。

二、《基础会计》情景教学的设计

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主要是分为三个教学阶段,也即是:“创设情景演示讲解实践检验”,通过这三个步骤,让学生在情景的感知中实现学习和思索。但要使情景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必须把握相应的教学原则,并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

1、《基础会计》情景教学设计的原则

(1)创设情景时要体现“分层推进,贴近学生认知”的原则

对于抽象的《基础会计》理论,教学中情景创设非常重要,活泼、生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分层情景教学,不但可以将知识有效的呈现到学生面前,而且还便于学生感知全新的事物和知识。因此,《基础会计》情景创设必须遵循生活化、具体化的原则,采用分层设置情景法,以贴近学生的已有认知。

(2)演示讲解中要体现“循循善诱,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

如果将创设情景比作是人的骨架,那么情景教学中的演示讲解就是让它变得有血有肉、变得有灵魂。骨架是人的根本,血和肉则将此人的模样进行了详细的演示,也即是情景教学的最终呈现。因此,《基础会计》情景教学的设计仍然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来实现,甚至起着决定作用。

(3)实践检验中要体现“学以致用,培养创新能力”的原则

实践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尤其重要。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但所有的理论往往又来自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所学知识,可实现知识的有效巩固,让学生对知识真正达到掌握及灵活运用的效果。

2、《基础会计》情景教学环境的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师必须有目的的创设或引入一定生动形象的情景模式,以此来帮助学生去理解教材,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合理设计《基础会计》情景教学的职业环境:创设真正的企业环境,让学生尽快融入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了解企业会计人员所涉及的各岗位工作。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的首要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在学校里打造出职业环境,这些环境包括与会计专业所相关的生产制造业环境、商业企业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例如工商、银行、税务等),让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在职业情景中学会“如何工作”。

巧妙设计《基础会计》情景教学的职业情景: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一些模拟情景设计,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设定出场人物,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总经理、销售部长、财务部长银行出纳等一系列与会计有关的岗位人物。同时安排一些具体的工作项目,教师要全程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和目标,并进行总结提高。

3、《基础会计》情景教学的内容设计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但所有的理论又都来自于实践。因此《基础会计》的情景教学必须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并指导学生在去分析和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下面,以采购员的一天为基础进行设计。让学生们跟踪观察采购员小王是如何完成一次采购任务的。假设情境如下:

情境一:生产部李部长需要一批汽车零部件,并将此采购通知下达给采购员小王。采购部经过联系比较得知,宏达有限公司汽车零配件质优价廉,于是决定去宏达公司进货。

情景二:公司采购员小王填写一张借据,借据内容为借差旅费400元。于此同时填写了一份进货申请单,这批货共需支付17000元。另外预计需要支付运输费1200元。

情景三:采购员小王找总经理确认签字。

情景四:采购员小王来到财务部,借400元差旅费,同时领取了两张转账支票。

情境五:小王来到汽车站,花110元买了车票,登上了去宏达公司的旅途。

情境六:小王来到宏达公司,采购了汽车零配件,同时交付了货款,并取得了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

情景七:采购员小王来到运输公司,将采购的货物托运,用转账支票支付运输费1200元,取得一张运输费发票。

情景八:采购员来到汽车站,买了回家的车票,花去了110元。

情景九:采购员小王坐车回到单位,首先到财务部报销了差旅费,同时将汽车零配件的增值税发票交给财务部。并告知财务部,三天后材料会到。

情景十:三天到了,仓储部门收到了预定这批材料,并验收入库,同时填写了收料单。

总而言之,生动的情景设计,不但给学生创设了亲临现场的新鲜感,而且还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充分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思维能量,使他们能够在愉悦欢快的气氛下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篇12

关键词:通识教育;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基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目标,要求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都须了解掌握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基础会计》是多数高等院校的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核心课程,如何构建适合非会计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众多授课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探索的热点。笔者就所从事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的

《基础会计》课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三个“基础性”: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其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对非会计专业而言,学生在初学本课程时,感觉难度很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不愿意主动去学习该课程。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有意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会计知识贴近生活实际。例如,笔者在上本课程第一堂课时,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引用一个在校大学生暑期勤工俭学创办服务公司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该事件主角在经营期间的收支、盈利状况。通过具体案例的演绎和分析,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会觉得原来会计知识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对会计课程产生兴趣。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明白社会的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他们学习会计知识的目的是在会计专业知识方面有一定认知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可以更好地用于今后的经济管理工作,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专注度。

2 讲授通俗直观,营造“互动式”课堂氛围

《基础会计》按现行教材一入门,就是诸如会计目标、会计对象等概念,且表述这些概念的语言抽象难懂。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较难接受,极易使其产生枯燥感,从而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应针对这种状况,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恰当的实例引导学生自己分析,以通俗直观的语言来阐述理论,做到深入浅出而通俗易懂。例如,笔者讲解会计确认的权责发生制及收付实现制时,引用家庭电费缴纳情况及报纸的订购情况,并把两种费用的支付及归属期进行对比,以加深学生对权责发生制的理解。如此一讲,有利于学生理解会计教科书中那些晦涩难懂、令人乏味的专业术语及其意义。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意识地营造“互动式”课堂氛围,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输。例如,学生往往会混淆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这些会计科目,笔者引用多项经济业务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各个案例,由每组各派出一名代表上讲台分析案例,并写出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之后,再由笔者点评并讲解其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

3 突出教学重点,整合教学内容

不同于会计专业,我校非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基础会计》课程课时较少。教师很难把所有知识点讲透,学生在学习时也会感到比较困难。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会计课不是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会计所产生的信息的经济含义,培养学生具备运用会计信息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所以,笔者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以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合理地整合,做到必需、重点突出。教学内容上重点讲授会计要素、会计基本原则、会计假设、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会计报表的结构和内容等,强调理解和运用会计信息。这样,既能满足非会计专业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又不会打破其整体性和系统性。

4 关注学生学习状况,采取赏识教学法

我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部分学生学习状况较差的情况。《基础会计》内容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且比较枯燥,对于非会计专业班级而言,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这部分学生碰到些困难,更容易产生“怕学”、“厌学”的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关注班级中学生学习状况。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和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教师要善于以鼓励赞扬之情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笔者每次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完之后进行记录,对作业完成较好及有进步的学生,采用班上公开表扬的形式,有时,一句简单的赞扬,就可以看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欣喜笑容。实践证明,教师采取赏识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对于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内容精心设计、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且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有利于本课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 基础会计学 教学质量 理论与实践机会 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在基础会计学教学中不仅要将会计知识和必要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对会计知识与技能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愿意学好这门课程,并把从这门课程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到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之中或者运用到为经济社会的服务之中。鉴于此,通过对基础会计学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对同行教学经验的学习、汇集与分析,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基础会计学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 认真选择、编写和完善教材

会计学教材包括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课程学习材料,其中核心材料是基础会计学教科书,这是这门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对这门课程的要求,选择最适宜、最规范、水平最高的教科书。除此以外还要以教科书为基础选择和组织好相关的其它教学材料,比如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用书、学生读物和练习册以及音像带等,还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课件、计算机网络上的学习材料、从企业、单位和会计服务公司取得的相关实用材料等。

对于所选定的教科书和其它教学材料以及自编、合作编写的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都要采取审慎鉴别的态度和方法,对于正确、科学的内容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对于不太准确和不科学的内容要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补充,对于有明显缺陷甚至错误的内容要纠正和舍弃。这样可以收到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提高学习判断能力的效果。

2 创新性地运用好现化代教学手段和方法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会计学教学创新性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创造了条件。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性运用中,突出的是要制作好新的多媒体课件和使用好新的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把新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新的多媒体硬、软件设备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巧妙的灵活运用,可以收到多重效果。一方面,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新的多媒体信息符号,给学生更多的感观刺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觉材料,满足不同思维方式学生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将图像、文字及讲解词组合起来,通过简单的操作,生动、清晰地体现教学新思路和教学新内容,使课堂教学变得高效而有新意,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实际效果。

创新性地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还可以为师生提供新的教学环境和沟通空间,使教师与学生合理地互动,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形成良好的协作空间和氛围。特别是在上实训课之前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因为未曾接触过会计实务,对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等没有感性认识,教师运用多媒体放映实物图片或视频,生动而具体地向学生展示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并指导学生填写凭证、账簿和做财务报表,使学生在模拟实物感受和操作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会计知识和实操技能打下基础。

3 科学构建教学的内容框架体系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内容框架体系和严谨的逻辑关系,只有了解和熟悉了它的内在结构、主要架构,才能真正全面地把握其实质内容。早期基础会计学的构成内容简单,随着科学领域的拓展与研究的深入,尤其是电子计算机与数学方法在会计中的应用和管理科学发展向会计领域的渗透,使会计学的内容不断充实,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内容体系。

基础会计学研究适用于各行业会计的共性知识,其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基本核算方法;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知识;会计工作的组织等方面。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些方面搭建课程内容的总体框架体系,可以使整个知识体系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十分清楚,从而为初学者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初提供方便,并为进一步学习专业会计课程和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针对学生缺乏对会计主体和会计工作的认识,在开课之前,可以对学生进行认知实习,将认知实习作为基础会计学课程学习的导入环节纳入其内容框架体系中进行教学实施。首先,带领学生到不同的企业去参观,参观的单位可以选择加工业、制造业、商业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会计机构的设置情况,帮助学生建立会计主体的概念。其次,通过观察、访谈和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人员讲解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如何做好会计工作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学好基础会计学等会计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到基础会计学等会计课程的实际学习活动中去。

4 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合理确定与有效攻克

教学重点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和指南,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是一门课程所要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和规律,是课程教学重点的集中体现。教学难点是课程的新内容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之间存在的落差,也就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和不容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教学难点,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理解和把握困难的内容就是教学难点,难点一经确定,教师就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进行突破,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它,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后续的相关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留下障碍。要想有效地攻克教学难点,要求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都要遵循循序渐进、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原则。

具体结合基础会计学课程来说,就其重点内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1)总论: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的整体把握。(2)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六大会计要素的识别;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3)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下的资产、成本、费用账户的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下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账户的基本结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及会计分录编制的基本要领。(4)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借入、归还以及利息的核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分摊以及核算、固定资产的成本构成与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核算、产品生产成本的项目构成以及成本计算;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结算、发放、支用的核算;利润的计算与结算;所得税核算的三个核心分录(计算、结转、交纳)。(5)账户分类:结算账户;跨期摊提账户、调整账户(特别是备抵账户)。(6)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和编制方法。难点则融在其中,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它提取出来进行突破性的攻克。

5 把理论知识教学和操作技能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会计理论来源于会计实践, 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同时又指导会计实践工作, 所以教师在基础会计学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 而且还要构建出完整的实践操作体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讲授基础会计学课程时,一方面需组织配备相应的会计模拟实训资料与教材进行衔接,将实训作为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等会计工作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有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密切结合的目的。除此以外,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企业去实习,一方面参观、了解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的整个核算过程和操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入财务会计工作岗位,在企业会计专家和会计业务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会计实操训练,使学生把所学习的抽象理论知识和模拟技巧运用于会计实际业务操作之中,获取真知,做好实事。

参考文献

[1] 姜丹.多媒体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地位[J].科技创新导报,2010(4):142.

[2] 孔莹.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2(6):192-194.

篇14

1 巧妙设疑、鼓励质疑,诱发思维,创设愉快学习情境。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着思维的火花,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古人语:“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是鼓励学生不盲从,不唯书,不雎师,大胆提出问题,善于质疑,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并富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能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抓住学生认知上的矛盾,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求;激化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我在讲文件命名时,这样设疑;广州只有一条北京路,不能把其它道路命名为北京路,不然就混淆了,但其它城市例如中山,它就可以把道路命名为北京路,在文件夹和文件命名中要注意什么?在讲幻灯片制作时,在学习过程中边学习边激起疑问:插入不同格式的音乐文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插入的影片不能播放?同时,我注重在巩固练习时留疑,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中,针对新学知识精心设计一些发展性问题,有利于深化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将思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2 用生活中的事例生动的比喻或用小品创设愉快情境。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品一般要短而精,占时二到三分钟,适合穿插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物轶事、有效的比喻、小游戏等等。多利,形式的教学小品都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实践证明:这些小品能引起学生的大脑神经兴奋,强化并活化抽象、难理解的知识。如讲到计算机系统时,我讲了一个小故事: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量是极为庞大的,就好比一个人在堆满了谷物的仓库里打谷子,怎么施展得开,工作效率又怎会高呢?于是,人们把谷子堆在仓库中,自己拿了一部分谷子到场院中去打,打完了再送回去。这下子,可没什么碍事的东西了,打谷子的速度快多了,效率提高了。计算机也是这样解决同类的问题。它把大量有待处理和暂时不用的数据都存放在硬盘中,只是把需要立即处理的数据调到内存中,处理完毕立即送回硬盘,再调出下一部分数据。硬盘就是计算机的大仓库,内存就是它干活的场院。又比如我在讲文件夹时,我将文件夹比作某个同学的一个黄色的小书包,书包里装着六大科的课本,课本里还夹着试卷,这些课本就是小文件夹,试卷就是文件。在讲文件的路径时,我请一位同学来说出他上学和回家的路线,将这种“路线”引申为查找文件的路径。再问路径是唯一的吗?你走不同的路线回家会不会迷路?学生在简单的比喻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

3 把竞争意识引入课堂创设愉快情境。初中生好胜心很强,他们都有争冠军、拿第一的渴望,即使在两个人的比赛中取胜也感到激动和高兴,因此我把竞争意识引入课堂。在我的教学班中,我一般会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一组中既有信息素养较好的,也有信息素养很差的学生,让他们在一起共同协作学习。对于某些问题我将它设计成抢答方式,本组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有时对一些易出错、模糊的问题展开辨证或讨论,比如,怎样的一部计算机才算是高性能的计算机?然后再由本组一位学生综合回答,这样辩论或讨论使问题得以澄清,这也是学生倍受欢迎的方法之一,每到此时,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踊跃发言。学生忽而屏息思索,忽而眉飞色舞。当然,回答问题出错也在所难免,可能造成不愉快,不过教师处理恰当及时鼓励,以充分信任的情感帮助其自我纠正,让其进一步思考,把可能出现的不愉快心情巧妙地化解,使其愉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例如。在讲到计算机硬件时,分别拿两条不同类型的内存,要学生从外观分辨它们的类型并说出它们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