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饮食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饮食卫生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饮食卫生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中学生 意识和行为 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而中学时期是学生由生物性个体向社会性个体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进程中,社会、文化、群体、民族、家庭、同辈、学校等都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意识,以及掌握社会技能,学会扮演社会角色以适应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一、中学生的意识与行为特征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的意识和行为特征直接作用于对所属社会群体社会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掌握及社会化程度。

(一)意识、心理特征。

中学生的意识和心理从儿童心理变质而来,又急速地向成人水平发展,[1]因而中学生心理具有鲜明的过渡性,具体表现在发展内容的丰富、内部矛盾的激烈、心理过程自律等方面。情绪情感是每个个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中学生的情绪情感是青年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这一时期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显著的两极性(肯定与否定、紧张与轻松、活动与平静等)、丰富性的特征。

(二)行为特征。

中学生行为是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外在反映,正处于过渡时期的中学生社会性成熟还不充分,其表现是多样且复杂的,尤其表现为突发好动性、随即多边性、自我独立性、社会实践性。

二、社会化的界定与内容表现

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2],并通过自身不断地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由此从其界定中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教导基本的生活常识,教导基本的行为规范,教导生产工具的知识技能,指导人生目标的设计,达到社会化的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

三、影响中学生意识和行为的社会化因素

社会化过程贯穿于个体的一生,并且是社会教化和个人内化交互作用过程及社会共性与个性统一的过程。中学阶段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环节,而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文化。

生活世界就是一个文化化的世界,人的社会化就是文化化的过程。中学生长期处于一个学习文化的氛围之中,文化以其渗透力浸染正在汲取养料的中学生,并且支配和制约他们的成长。文化以其独特的发展变迁性、多元复杂性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教育,塑造其特定的心理和人格模式。当今生活中流行的非主流服饰装扮、快节奏的娱乐方式、个性化的艺术作品等都直接影响着个性张扬、突发好动、思想丰富、内部矛盾激烈的中学生。

(二)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课堂、第一场所,更是他们早期发展的核心影响源。“家庭是孩子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身份、动机、价值和信念的背景”。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职业背景、婚姻质量都对中学生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权威性还是民主性或者放任型对中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认知的发展、性格的形成、道德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的群体,它由个人自由选择,具有较强的心理认同感。同伴群体还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榜样、语言、交往方式和消费方式,中学生在这种社会化交往活动中很少感觉带有强制性,在心理上感觉是安全的、有尊严的,往往还伴有极强的优越感。同辈群体交流有助于中学生情感的发展成熟,有助于培养中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合作竞争的本领。

(四)学校。

现代学校不仅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中学生传授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场所,而且是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养成社会情感态度、实践社会交往技能的专门社会化机构。[3]学校社会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发展学生的责任感和培养能力。学生首次体验到家庭以外的正式社会权威,如校长、老师等,并且学生要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并用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从而赢得在班级中的权威和地位,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

(五)媒体。

媒体通常指大众传播媒体(mass media)。媒体中囊括了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等。在这其中影响最大的不外乎是网络和电视,二者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广泛性、形象性。一方面,有助于中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了解外部世界。另一方面,媒体虽带来了便利,但是海量的信息让中学生应接不暇,部分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盲目崇拜偶像、崇尚暴力等。因此要加强网络监管,为中学生社会化提供一个健康的大众传媒平台。

总之,中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一群体社会化的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发挥预备军的作用。中学生的社会化是一个变动的过程,在这动态过程中推动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影响并阻碍的因素也很多。怎样在动态过程中把握动态?必须改善和探讨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使中学生社会化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黄蓉生.青年学研究[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校食堂;饮食卫生;问题对策

学校留守儿童食堂是学生重要的用餐场所,卫生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留守儿童在家里没有父母的关爱,对于孩子的卫生安全方面不能很好的掌控,因此作为校方我们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学校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卫生监管不够、投入资金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不够、供餐营养均衡等,这是很多学校留守儿童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给学生饮食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作为封闭式学校,有义务照顾边缘农村和少数民族学生以及孤儿单身家庭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爱,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

一、学校留守儿童食堂饮食卫生现状

1)食堂人员素质,经过多方的访谈,调查,发现食堂人员对于卫生知识的掌握很少,很多员工没有健康证,并且管理人员和师傅由教师兼任,员工对于留守儿童的饮食卫生不重视。2)餐饮工具,留守儿童使用的筷子、碗、汤匙等没有经过消毒处理,仅仅用水清洗,给儿童的健康带来隐患。3)饮食卫生安全事故频发,由于食品卫生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有很多,学校给学生使用变质的食物,蔬菜、水果等清洗不彻底等引发了很多的安全事故。

二、学校留守儿童食堂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

1)学校对食堂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健全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的避免食品卫生问题,经走访学校调研发现多数学校没有食品卫生管理小组,没有专门负责卫生管理人员,导致监管不力,另外,在留守儿童食堂卫生制度上没有完善,或者说没有卫生管理制度,例如对于餐具的保洁、购买的食物等没有明确的制度,留守儿童在饮食卫生方面要更加敏感,这些学生缺少家庭的教育,对于卫生知识学习不到位,学校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星火志愿者”行为习惯和消费观念不正确。留守学生中的“孤儿”被我们称为“星火志愿者”,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缺少父母的关爱,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消费观念没有约束,没有父母的教育,他们在学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倾诉的对象,没有可以给他们安全感的港湾,进而使他们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谈,并且他们的行为习惯也有问题,例如在食堂打饭不排队,饭后不收餐具,饭前不洗手,独来独往,吃饭不跟别的同学坐在一起,另外他们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平时爱吃零食、花钱没有约束,不懂得控制支出,这些错误的行为习惯使得他们出现各种饮食卫生问题。3)食堂私营化、商业化现象严重。上文也提到食堂私营化,企业或业主以利益为重,为了减少成本,采购一些散装货物,没有使用无公害和有“QS”标示的安全优质的食品,这虽然降低了成本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饮食卫生安全不能得到保障,这些商家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饮食卫生问题的重要性,这关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希望能够唤起商家的良知。4)食堂基础条件差,布局不合理。留守儿童食堂的基础设施也关系到饮食卫生,食堂内没有消毒柜、污水排放管道、冷藏柜、防蚊虫的设施等,即使有基础设施也存在位置摆放不合理,例如垃圾桶紧邻食品存储区,还存在食物混合放置的现象,这都会给儿童带来卫生安全问题。

三、学校和老师对“星火志愿者”的关爱

针对学校留守儿童食堂饮食卫生问题主要从学校方面入手去解决,具体解决措施如下:1)严格规范食堂管理制度。学校要想解决食堂的卫生问题必须要有严格的食堂规章管理制度,让学校食堂的饮食卫生问题有章可循,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约束食堂人员的行为,同时学校食堂的饮食卫生问题要设定专门的管理人员,从食堂原材料的购买、储存、加工及制作等每项流程上严格把控,避免任何一个环节中出现饮食卫生问题,另外,还要规定严格的奖惩管理制度,对于不按规定进行操作的食堂管理人员要予以处罚。2)食堂由学校直接经营。现阶段,很多学校都将食堂承包出去,这样既不能保证饮食的卫生问题,还容易导致学校食堂的利益化。由于“星火志愿者”在生活和学习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学校又是封闭式学校,因此,学校要让“星火志愿者”体会到学校食堂的温暖,而不是以利益为主的经营,因此,学校要重点关注食堂的经营情况,学校自主管理,从而更加充分地保证学生的饮食卫生问题。另外,由于留守儿童更加需要关爱,学校应该让学生体会到食堂是他们的温暖的餐厅,承载着学校对他们的关爱。3)加强食堂设施建设。由于学校处于边远的农村,学校食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些常用的消毒设施的确实也会导致饮食卫生问题。因此,要想改善学校的饮食卫生问题,必须要完善学校食堂的基础设施,为饮食安全提供保障,同时还能避免饮食卫生问题的扩大化。另外,食堂设施的完善还能有效帮助“星火志愿者”从自身行为上注意饮食卫生问题,培养自我约束的意识。加强食堂设施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食堂饮食卫生问题,尤其是消毒用具,是食堂必备的设施之一。4)培养“星火志愿者”的就餐行为和消费观念。这些“星火志愿者”没有父母的关爱,就需要我们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不文明行为做出正确的引导和约束,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详细了解下。林夕是一个15岁的中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周六日放假去奶奶家,父母对他的关爱不够,是他的学习、生活、行为等没有良好的习惯,自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在饮食卫生方面很差,老师了解到他的具体情况,并做了正确的引导,一方面通过利用课间、早读、假期时间与他沟通,产生亲近感,进而具体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和对家庭的期望,倾听他在学校遇到的问题,并一一解答,做正确引导。另一方面,通过与家长沟通,满足他的心里需求,在行为方面肯定他的正确做法,纠正他们的错误做法,两者相结合给他带来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解决了饮食方面的卫生问题。最后学校方面,通过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例如饭前洗手,饭后收拾餐具等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对于留守儿童食堂的饮食卫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文章中总结的几点问题,通过一些对策可以避免和改善,另外对留守儿童的饮食卫生,我们要体现出学校和教师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传授他们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合理搭配均衡饮食,使他们在缺少家庭教育的情况下健康的成长,通过本文浅显的论述希望学校能够重视留守儿童饮食卫生问题。

作者:林应茂 单位:海南省儋州市思源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篇3

为加强学校饮食卫生工作,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及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省学校工作电视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0*学年度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一次预警通知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饮食卫生管理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学校饮食卫生安全

学校是人员集中的场所,饮食卫生关系师生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饮食卫生管理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9月份既是新学期的开始,又是食物中毒高发月份之一。学校食堂、供水设施由于在暑假期间处于闲置,以及部分地区还经历洪涝等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饮用水污染和食物中毒的隐患,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食物中毒事件很可能会在学校发生。各县(市)区教育局、各有关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饮食卫生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高度,切实搞好学校饮食卫生管理,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和人人身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严格落实学校饮食卫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不断完善学校卫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市教育局学校食品卫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提高责任意识,加大管理力度。学校食堂不管是自主经营、承包经营还是社会经营,都要纳入学校管理范畴,对食堂原料采购、加工、经营的各环节和工作人员按照有关法规制度进行管理,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并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切实保障学校师生饮食卫生的安全。

三、深入彻底对学校饮食卫生各环节进行检查

要彻底清洗、消毒学校食堂设备设施及用具,包括专用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设施设备,加工和贮存食品的工具、容器,餐饮具,橱柜等,未经清洗、消毒的设备设施不得使用。要及时清除过期、变质食品原料和调料。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要做好供水设施(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的清洁、消毒工作。学生生活饮用水应经当地卫生部门水质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做好学生日常饮水的管理工作。桶装饮用水必须证照齐全(食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税务登记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报告等)。饮水机必须由健康专业人员按清洗消毒规程进行定期清洗、消毒。

对达不到相关要求的食堂,立即停办。出现安全事故的,要查清责任,追究责任人责任,并给予严肃处理。

四、切实加强学生饮食卫生安全教育

篇4

关键词: 幼儿教育 饮食安全 重要性

1.健全工作制度

规范管理制度是幼儿园饮食安全的保障。幼儿园不仅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有关的规定和制度,还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如《食品卫生“五四”制度》、《食堂安全制度》、《食堂卫生制度》、《师生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制度》、《饮食卫生制度》、《食(用)具洗涤消毒、保管制度》、《食品采购验收、索证制度》、《饭菜留样、记录制度》、《学生食堂安全保卫制度》、《后勤组岗位责任制》及《食堂人员岗位责任制》等,使各项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重要制度张贴在醒目位置,时刻提醒教职工提高警惕,规范操作。为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幼儿园与食堂工作人员签订《食堂工作人员安全责任状》,明确食堂工作人员在食品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中的食品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法律责任。建立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将应急预案发放到各班级,以便教师正确掌握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2.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进货渠道

幼儿园要有专人负责食品原材料的进货渠道,所采购的一切材料必须出自大厂家、大型超市、大品牌,原材料的质量要好、口碑好、新鲜、安全健康,整个进货流程要有相关的手续、检验和专人签字,坚决杜绝关系推荐商品、小作坊商品和只听广告不具体了解的商品。总之,一定要从源头上确保安全。

3.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责任感,是基本素质,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否则,幼儿园不可录用。

3.1食堂工作人员的身体要健康,没有任何传染病。在他们进入工作岗位之前,首先要进行医务检查,幼儿园要根据当前的体检情况决定录用。

3.2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通过录用前的考核来定夺,要求录用者必须有专业的基本知识,比如个人卫生、工作中的卫生、食材的了解、食材的搭配等。专业技能非常重要,录用者必须让饭菜色、香、味俱全,火候也要到位,符合幼儿的要求。

幼儿园要经常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参观、培训、学习、比武,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知识与技能,与此同时,要培养她们的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幼儿的兴趣。

3.3食堂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非常重要,不是只要把饭菜做熟、做干净就可,一定要像对待家人那样用心工作,这样的饭菜才是最健康、最可口的,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也是家长最放心的。

4.创建良好的卫生环境

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幼儿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卫生环境包括诸多方面,涉及面比较广,主要有食堂工作者的个人卫生;饭菜的卫生;食堂环境的卫生;幼儿餐具的卫生;幼儿就餐环境的卫生;老师的个人卫生。如果这些环节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的话,就会给幼儿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幼儿园必须从方方面面抓卫生,严格地按规章制度、工作纪律落实,责任必须落实到每一环节的负责人头上。幼儿园的专项管理者要时刻、全面、细致地进行检查,真正地做到防危杜患。

5.加强与同事、家长之间的交流

幼儿园要做到“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就是幼儿园派食堂工作者、教师和管理者到其他优秀单位去参观、学习、交流,目的是学习同事、同行先进、科学、健全的工作经验。“请进来”就是请优秀的业内人士来单位讲课、指导、交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弥补、完善不足之处。“走出去,请进来”就是从观念上进一步加强与提高,使所有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始终牢记幼儿饮食安全的重要性。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幼儿园饮食卫生安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首先家园同步教育是做好饮食安全工作的重要途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利用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册、致家长的一封信,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访、网站、安全讲座等形式,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及时将学校的一些安全要求告知家长,求得他们的配合,共同维护幼儿的饮食安全。其次是定期开展膳食调查和家长膳食委员会,促进幼儿膳食和饮食安全。每学期开展一次膳食调查和家长膳食委员会,全园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代表、幼儿园园级领导、总务处人员、保健员、食堂采购员均参加会议。通过听取汇报和实地查看,让家长们对幼儿园膳食工作、饮食卫生工作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家长的监督下不断提高幼儿伙食、点心的质量,力求膳食营养合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体现服务幼儿和家长的办园宗旨。

6.结论与建议

篇5

体育卫生工作,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适应新的课改需要,学科的教学设计、设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于课堂教学为辅,课外教学为主的体育、卫生科,相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新课改要求体育卫生教师不能再作总导演,一言堂,学生也不再是演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促进者,学生诗问者、说者、做者、思者。

二、具体要求

1.体育方面

根据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学工作具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上体育课的目的,了解体育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向学生讲明体育课的常规要求,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足以事项,上好体育课。

(三)懂得早睡早起的好处,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直到为什么从小锻炼身体,锻炼身体有什么好处。

(四)知道锻炼身体前要做好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懂得一些准备活动的方法。

(五)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及身体素质,适当选择体育器材,选择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根据小学生体育达标要求,保护性的学习、锻炼。

(六)懂得动作、要领、保护,达到体育锻炼标准要求。

(七)有组织、有纪律的参加运动会及体育活动。

(八)上好“三操二课”,多参加户外活动。

(九)责任教师对学深的安全负责。

2.卫生方面

(一)校园卫生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卫生工作制度,成立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2、对校园实行美化、绿化、净化措施,努力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3、对教师、各功能教室、厕所分工到班,做到定期打扫,保持清洁,无异味。

4、严加管理,及时清除学校死角。

5、学校定期对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有记录并及时进行表扬。

(二)饮食卫生

1、学校对广大师生的饮食进行严加管理。教育学生不乱买零食,不吃霉乱变质的东西,不喝生水。

2、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注意防毒。

3、教师对学生的饮食卫生负责。

(三)健康教育

1、各班每周至少一节健康教育课,教师要认真准备,精心备课,保质保量。

2、利用宣传栏、黑板报、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3、建立健全健康档案。

4、每天有教师对学生个人卫生进行检查,使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篇6

1 对氟与方法

1.1 对象

抽样选择本区海滨街道、友谊街道各1所小学、大场镇、杨行镇各1所民工子弟学校1~5年级学生作为干预组;选择上述地区学生人数相近、学校环境卫生设施相仿的1所同类学校1-5年级学生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原有2457人,对照组原有2257人,因观察期间对照组1所民工学校关停拆迁,考虑到样本的均衡性,干预组中相应剔除同地区1所民工学校,因此,干预组实有调查对象1708人,对照组实有调查对象1626人。

1.2 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腹泻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腹泻发病情况以及学校饮食、饮水等内容。调查方法采用①问卷调查:抽样选取3个地区干预组和对照组三年级学生进行腹泻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干预组于干预前、后进行2次调查,对照组同步开展调查。干预组中312人参加干预前问卷调查,306人参加了干预后调查。对照组中262人参加第1次问卷调查,232人参加了第2次调查。调查由经过培训的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医师上门进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的对象进行质控调查,质控调查符合率为98%。问卷调查结束,资料录入电脑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用SPSS13.0软件,用X2检验。②腹泻发病情况调查:按WHO腹泻病标准:“24h内连续大便3次及以上,大便性状改变者”确定为病人,列入病例统计。在学校中均建立腹泻专册登记,由学校卫生老师对学生腹泻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登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专人负责干预组学校,2004年5~11月份观察期内,通过每月1次健康教育讲座(或放录象、发放宣传资料、发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对干预组所有学生进行腹泻疾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以及个人不良卫生行为的干预;每月1次对食堂卫生、消毒、生菜进货和加工等各环节进行重点指导,对饮食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在腹泻高发季节(5~11月)每季度1次对从业人员进行肛拭采样,每月1次对食堂操作环节进行采样开展肠道常见多菌种检验,发现从业人员带菌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环节阳性及时指导学校落实各项干预措施。观察期间,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2 结果

2.1 危险因素监测和干预控制

2004年5~11月份观察期内,对干预组学校从业人员和食堂操作环节(从业人员双手、砧板、盛器、菜刀、门把手以及苍蝇等)采样开展肠道常见多菌种检测。对3所干预组学校9名饮食从业人员肛拭采样3次,采集肛拭标本27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1件,阳性率为3.70%;对食堂操作环节采样5次、采集样品计125件,其中检出大肠杆菌阳性1件,阳性率为0.80%。对检测中发现的1名从业人员带菌者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针对食堂操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了预防性消毒措施的有效落实。

2.2 两组干预前后腹泻病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比较

表1显示,干预组对腹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腹泻的主要措施知晓率在自身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变化,而对引起腹泻的病原体以及腹泻的病因的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有关腹泻预防知识知晓率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第2次调查,干预组对在外就餐是否考虑食品卫生的正确态度在自身比较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变化,对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与家人谈论饮食卫生重要性、及时到医院就医百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各项有关腹泻预防态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通过健康教育,干预组在预防腹泻的行为方面有明显改变,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到个体摊点就餐、不喝生水等正确行为的比例明显升高,与自身比较及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学校晨检措施的落实也有了明显提高,在干预前、后和组间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第2次调查前后晨检措施的落实也有了提高,也有显著性差异。

2.3 腹泻控制效果

2004年5―11月份观察期内,干预组登记腹泻病例15例,罹患率为8.75%o,对照组登记腹泻病例28例,罹患率为17.22%,干预组腹泻罹患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人群腹泻发病差异有显著性(X2=4.78,P

3 讨论

大量调查显示,不洁饮食饮水,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缺乏良好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生活环境卫生状况差是引起腹泻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预防儿童腹泻病缺乏特异性手段和方法,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是控制腹泻病的有效手段。本次调查通过多种形式对干预组进行腹泻疾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对干预组涉及学生饮食、饮水等各环节以及个人不良的卫生行为进行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腹泻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方面普遍有所提高,其中对腹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腹泻的主要措施的正确认识、在外就餐考虑食品安全、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到个体摊点就餐、不喝生水、学校加强晨检措施的落实等方面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儿童腹泻是常见病、多发病,在预防上缺乏特异性的手段和方法,儿童腹泻病发病率高与缺乏基本的卫生防病意识、不良的卫生习惯和行为密切相关。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健康、知识积累和行为确立的关键时期,大量的观察显示,通过卫生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可以明显地降低儿童腹泻病的发病,是控制腹泻病发生的重要手段。本次观察结合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对学校内可能引发腹泻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对预防和控制儿童腹泻发病起到了一定效果,印证了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干预是预防和控制腹泻病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今后在我区儿童青少年中进一步推广实施该项策略提供了依据。

篇7

【关键字】学生 营养卫生 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人家关注的焦点,而食品营养与卫生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人民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的认识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学校不仅接受知识和教育,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校长期食宿。因此,对学校学生营养卫生状况的关心和了解是对他们身体和未来负责任的表现。

一、学校学生营养卫生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身体健康水平影响其未来在社会中的竞争地位,从而影响中华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但现在学校食堂的营养水平和卫生标准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受到影响。况且,国家已经针对学校营养卫生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和规定,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在达标的营养卫生条件下茁壮成长,不仅是学校食堂人员良心上的负责,也是遵循法律法规的重要体现。

二、加强教育,培养营养卫生教育

1、学生自身:

在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的今天,许多学生却缺乏对生活和周边事物的了解。在食物问题上,很少有学生知道各类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哪些食物的营养价值高,不懂得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不懂得怎样的食品才符合卫生标准。有些学生认为新鲜的,价值高的食物就是好的,在进食上有很大的言目性,进食时很少注意饮食卫生,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在学校里有必要开设专门的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进行专业的营养与卫生知识教育。调整国民的食物结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实现这一国策,必须加强对全民进行食品营养卫生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2、教师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之所以会忽略营养卫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缺乏保护自我的意识,还不了解营养与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还应该多多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营养保持。因此,教师应该做到对营养和卫生标准的宣传作用,多对学生传递一些营养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匮乏。定期组织学生在校园中进行多形式的营养与卫生知识宣传,或者定期开一次有关营养卫生的讲座,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氛围。一旦教师做好导向作用,不少学生就会意识到营养与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于这方面知识的宣传,这就进一步扩大了营养卫生对更多人的影响力。

3、学校食堂:遵循必要的卫生管理流程

(1)食堂所需的粮食、肉类以及水产品、豆制品等都要求新鲜采购,定点加工,并要获取有关卫生防疫部门出具的有效证明,严把进货渠道,要知道,这是确保校园用餐营养卫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

(2)食堂用来装饭菜的厨具要达到卫生检疫合格标准,实行专用机制。对学生每天使用的碗筷要坚持每天进行一次热力消毒、保洁的程序进行。在保洁室、发饭室、配菜室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储藏室安装防尘沙窗和防潮通风扇。

(3)建立健全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制度,实行责任分配到人的机制。每天安排有一小时左右的卫生大扫除的时间,做到地上无积水,墙面无灰尘,用具摆放有序。对于这一点,学校的学生营养工作领导小组配合食堂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厨房进行清洁卫生检查,每月进行一次考评,并按学生营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的食品卫生专项奖励办法。

(4)每天学生午餐饭、菜留样几个小时,以备出现问题后及时检查。

4、学校周边的营养卫生问题

随着学校在校学生的不断扩大,学校在用餐营养和卫生各方面都加大了对学校食堂的注意力,也增加了监管力度。但对学校周边流动、固定的饮食点和给学校师生送餐的小饭店的管理是个盲区,他们大多是无证无照经营,地方政府对这些部门的管理不够完善,他们的饮食卫生状况令人担心。

三、完善我国校园用餐的对策及建议

对我国校园用餐的不断完善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也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针对目前我国校园内用餐营养及卫生方面的情况,我们有必要对其管理机制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

1、加强监督,监督不合理

很多用餐卫生的不达标都是与硬件设备有关,当前,很多学校食堂没有储存冷库和运输冷藏车,工作人员将购买的油、面、菜都直接堆放于存放室地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食品供应的量上,对食品安全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于这一点,是值得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去改善的。

2、确立我国的校园营养供餐法

由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方面的规定刚刚起步,目前对于营养的食物搭配、卫生标准、供餐流程、监管与处罚、学生权利的保障、食堂管理人员准入、安全许可、食堂环境等等方面的相关法规都处于空白,学生营养安全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如果将眼光放到国外,就会发现国际上营养卫生管理方面运作成熟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有成熟的供餐法,用于保障学生用餐的正常运营,确保学生营养的改善和提高。

3、做到因地制宜地改善用餐管理

借鉴日本的经验,我们可以开展食物方面的教育,从全民学习营养知识开始,将健康、营养、卫生的知识融入到课本内,让孩子从小了解到大量的营养学、卫生学、健康学知识。其次,通过食育教育,使孩子们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通过食育教育,在促进营养、卫生、健康理念的同时,在就餐过程中养成节约、环保的观念,这不仅仅是开展营养用餐对学生所带来的益处,更对社会整体营养卫生方面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杨铭铎,华庆.中国学生营养餐现状分析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

篇8

从一个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工作者的角度,我想谈的是公共卫生安全与健康的关系。从几年前非典型肺炎(SARS)在全球暴发流行,到今年的手足口病在国内数省的发病,公众媒体一直在呼吁“卫生与安全”的问题。以前大家把卫生与安全分开来看,其实,公共卫生安全是防治传染病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你不重视卫生就会带来安全威胁,带来社会的动荡。

2003年春天,从SARS全球发病情况看,欧洲、日本的发病率低,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发病最高。有人认为,这与日本人和欧洲人比较讲究卫生习惯有关。确实,到过欧洲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偏远的小乡村,城市的环境卫生很好,越到农村环境卫生越好。很少见到有人随地吐痰、到处是垃圾的现象,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也比我们国民要高得多。

人们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公共卫生也成为科学家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现代微生物学创始人、法国伟大的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卫生”两个字,在希腊文字里就是跟健康有关的意思。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人口逐渐增多,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饮水和垃圾处理很重要。当时欧洲暴发霍乱,在巴黎这个城市,霍乱导致了两万多人死亡,所以他们很早就知道垃圾和污水处理的重要性,世界著名的巴黎城市下水排泄处理系统就是那个时候搞出来的。

篇9

许多中学生不吃早餐,应付中餐,晚餐不在乎,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中学生面黄肌瘦,身体免疫力差,频繁生病。更另人担心的是许多人买吃的不看保质期,时常买到过期食品。而街头小吃的流行,更是加大了学生的饮食卫生问题。除了饮食卫生,就是中学生的校食堂的问题了,有的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餐具不干净,饭菜不卫生,不时会发生学生中毒事件,使学生、家长忧心重重。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有叫外卖的习惯,或是不在学校食堂吃饭,很有一些女同学也朝这方向去发展,为了形体的美,或者是说找一些借口不在学校吃饭,说学校食堂饭菜不好吃,排队时间太长,饭菜里有不干净的东西,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一些学校食堂的卫生饮食也确实有问题,例如饭菜里有石头、昆虫,甚至烟头等这方面的问题,食堂的这么不注意,当然就加大了中学生在食堂饮食的逆反心理。问题很明显就出来了。所以说如果说住读学校要求一定要在学校食堂就餐,那么食堂就更应该注意饭菜问题、清洁工作,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至于学生呢?要改变长期认为学校食堂漏洞的问题,出现问题要及时于食堂相关部门反映。这样学生与学校双方配合,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

一、关于正餐的分析

经过校内大部分学生询问得知,有许多学生有不吃正餐的习惯。不吃正餐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仓促,其次是为了减肥。只有少部分表示不吃正餐是由于饭堂伙食差,没胃口。不吃正餐,那些中学生就选择叫外卖、面包和方便面代替正餐,更有少部分人以零食作为主食。

学习任务繁重使中学生深感时间的不足。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使本来就紧张的时间更显紧张。为求学业和活动间的平衡,大部分学生会从生活时间中挤压,如吃饭、睡眠的时间。于是就有学生出现有不吃正餐的现象。饭堂的伙食是经学校管理,食物安全系数相对较高,营养结构比较科学合理,价格也比较公平。选择饭堂的伙食,不仅有安全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节约金钱。然而在饭堂打饭要浪费时间,这无疑使时间紧张的中学生舍而避之。而有的中学生特别是女同学,为了追求形体美,忍饥挨饿,以至营养不足,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健康这种盲目的行为无疑是不可取的。

因此,尽管时间仓促,中学生还是应该食用正规的正餐。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学生才应考虑以其它食品代替正餐。而正处身体发育中的中学生更不应盲目追求形体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二、关于中学生食品的安全意识分析

中学生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会选择购买食品代替到饭堂吃饭,那么中学生对购买食品的安全意识又如何呢?

少部分的中学生在购买食品时会看食品的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如知晓食品过期后不会进食该食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并不高。只有约为一半的中学生会注意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无疑加大了中学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在面对食物中毒的情况时,有的中学生会选择自行急救,或马上到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有的会先找些药吃,或因情况而定,甚至有的会置之不理。由此,我们可得知大多数中学生能正确处理食物中毒的现象,但仍有少部分中学生没有意识到食物中毒的严重性并及时进行处理。所以,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任重道远。

建议:

1、学习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帮助学生正确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

学习任务重,在加上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学生的时间十分紧迫。于是,大部分中学生选择牺牲吃饭、睡觉等生活时间,以求取得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平衡。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应适度调整时间安排,引导学生正确地安排时间,帮助学生认识到吃正餐对身体的重要性。

2、中学生应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学会正确地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

篇10

1临床资料

本组83例,男51例,女32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62岁。83例患者均行食道癌根治术。经有效护理,均痊愈出院。

2饮食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

食道癌患者因进食受限、肿瘤消耗而明显消瘦,往往出现焦虑、慌张、恐惧等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的前提,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营养管的作用与重要性,说明实施护理的方法,告知患者如何配合,以及可能产生的各种不适,如恶心、腹泻、呕吐、腹胀等,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营养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营养健康教育,耐心指导患者进食,争取自口进食,注意进食速度宜慢,食物温度宜温热(一般为37℃),应忌食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将食物弄碎,鼓励患者每天饮用鲜牛奶。牛奶中的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有利于口腔、食道粘膜损伤的修复。

2.3良好饮食环境

保持病室安静,定时消毒,空气清新流通,患者舒适。吞咽疼痛患者,进食前用2%的利多卡因喷雾或服用自制的口服液(成分为:生理盐水500mL、2%的利多卡因500mg和庆大霉素80万U),每次口服10~15mL。营造良好的饮食氛围,最好鼓励家属与患者共同进餐。

2.4术前饮食护理

早期应积极加强营养,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肉类、粗细粮食多品种合理搭配。口腔及食道炎性病灶影响术后吻合口愈合,因此应注意口腔的清洁卫生。术前3d改进流质食物,术前1d禁食,术晨留置胃管。对食道高度梗阻患者,在梗阻上方食道粘膜常有炎性水肿,术前2d插置胃管用生理盐水冲洗食道,可减轻局部炎症水肿,有利于术后吻合口愈合。

2.5术后饮食护理

术后3~4d患者吻合口处于充血水肿期,胃肠蠕动尚未恢复,应严格禁食及胃肠减压,注意补充静脉营养,保持口腔护理,2~4次/d,预防感染。根据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决定其进食时间。术后3~4d可饮少量温开水,每2小时1次,每次50mL。术后第6天若无不适可进食米汤、牛奶、鱼汤等,每2小时1次,每次60mL。术后第7天以鸡蛋汤、稀饭为主,每4小时1次,每次200mL,进食后取坐位或半卧位30min以促进胃排空。若无不良反应可循序渐进,逐渐增量,术后10~12d改半流质饮食,第14天改普食,3周后可适当吃稍大口的馒头,以防吻合口狭窄。同时应注意防止进食过多过快,注意饮食卫生,温度适宜,避免生、冷、热、硬以及麻辣刺激性食物。

2.6出院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应继续积极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以利于身体尽快恢复。如出现胃肠道症状时,应及时给予肠道消炎药、止泻药和助消化药。出院后患者饮食要从流质饮食、软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应注意指导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应禁烟禁酒、保持口腔和饮食卫生,少量多餐,多吃水果蔬菜,适当活动,预防感冒,继续应用化疗药、中草药及免疫疗法综合治疗,定期复查,保持良好心态。

3营养支持

对于围手术期的食道癌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尤为重要,包括胃肠道和静脉营养。

3.1以口服为主

经口进食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最佳途径,应遵循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原则,根据患者自身消化情况和食物营养素含量,制定合理的膳食。食道癌患者每日蛋白质需求量为2~2.5g/kg,一般按照50kg体重计算,每日需牛奶0.5kg、鸡蛋2个、豆腐94g、豆浆200mL、瘦肉或鱼类125g,约含蛋白质97g,而碳水化合物应占总摄入热量的50%~70%。除主食外,可由牛奶、豆浆、果汁中加糖、蔬菜0.5kg,其中绿叶蔬菜≥0.25kg、水果2份以及西红柿,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维生素量。流质饮食的患者,以乳类、豆浆、米汤、菜水、糖、果汁为主,每隔2~3h进食1次,每次200~300mL。

3.2鼻饲

食道癌患者术前进流质饮食的患者,出现食道炎时,因食管粘膜充血水肿而滴水难进,为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若患者可接受鼻饲饮食,可与术前插入鼻饲管。

3.3静脉营养

包括周围静脉和深静脉营养。对进食量少、恶心、呕吐等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可通过静脉营养液以补充所需能量、电解质和水溶性维生素。因易导致静脉炎,对需输注高渗溶液的Ⅲ度、Ⅳ度食道炎患者,须采用中心静脉插管,营养配方主要为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和维生素等,其比例因人而异。

通过对83例食道癌手术病人正确的护理,使病人进一步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病程,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的自护能力,最终达到了让病人重返社会参加社会活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丁丽娟,韩玉霞. 食道癌根治术后的护理体会[J]. 西南国防医药 , 2005,(01) .

[2] 马应君. 食道癌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浙江临床医学 , 2004,(11) .

篇11

关键词:饮食心理 内涵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231-01

“人以食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行为,对人类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饮食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同时也是包含着复杂的心理活动。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对饮食有了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而饮食心理与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饮食能调解人的情绪,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等,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饮食心理探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增强饮食文化建设。

1 饮食心理的内涵

饮食心理是人们头脑中反映饮食功用价值和饮食消费行为的过程。人的饮食心理非常复杂,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但不外乎两点,人们饮食主要是满足生理与精神两方面的需求。首先,人们求食是基本的生理需求。按照马斯洛的划分,人有多种需要,求食是最基本的需要。一般来说,求食需要的增减会影响到人的进食动机。马斯洛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极度饥饿,那么除了食物外,他对其它东西会毫无兴趣。相关研究表明如果病人的求食需要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又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追逐行为,产生紧张、焦虑感,甚至会出现攻击。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这些行为表现又会加重病情。国外有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群男大学生关在一间屋子里,可以看电视、书籍、交流等,但是不能喝水、吃饭。开始他们多是看看报纸、电视,谈论的内容大都与女人有关。过了一段时间后,随着饿感的增加,他们谈论的话题开始关注饮食,回忆过去曾吃过的美味佳肴等。随着饥饿时间的加剧,谈话的主题集中到饮食方面。这个实验说明,饮食是人的一种生理需要。其次,人们求食是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饮食的层次要求更高,能通过饮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饮食心理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英国行为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事实研究发现,研究饮食心理不能只从人的感知觉入手,还包括就餐时的情趣等,如人的气质、性格、情绪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饮食爱好与性格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相关研究表明,喜欢甜食的人性格温和,为人比较谨慎,不喜欢冒险。喜欢吃辣的人脾气火爆,但热情大方,豪爽,讲义气。喜欢面食的人往往能说会道,做事不善于考虑后果,这类人意志比较薄弱。喜欢油炸的人比较独立,有冒险精神,不喜欢依赖别人。饮食与情绪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食物大致能分为两类,一是酸性食物,一是碱性食物,酸碱食物摄入平衡,会带来健康,而长期偏食的人,对人的情绪与性格也有影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情绪不稳定的人往往是酸性食物摄入多;顽固而呆板的人往往是碱性食物摄入多。

2 典型饮食心理需求

饮食心理需求是指人由于饮食需要产生的心理需求。它是在饮食心理的基础上融合饮食实践、文化修养、生活环境而形成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生了多样化的心理需求。

2.1 追求美感的心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现代人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在家还是外面就餐,希望享受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这是现代社会人们最普遍的饮食心理需求。家庭、食堂、餐饮行业的烹饪者要掌握饮食心理需求特征来发展烹饪技巧,使菜肴呈现出色彩美、意境美、形态美等,吸引就餐者的眼球、诱惑就餐者的鼻子、刺激就餐者的味觉,以满足就餐者的饮食心理需求,提高餐饮档次与服务水平。

2.2 追求营养的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由温饱型转向营养型,人们的饮食心理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要吃饱更要吃好;注重色、香、味更注重合理营养。当前,世界各地在饮食方面都提倡“三低一高”,也即是低盐、低脂肪、低糖和高蛋白,这与人们追求的营养相关。从菜的选料、切配、烹饪到装盘,都是很有讲究的,为了满足人们的饮食心理需求,烹饪者要有科学的烹饪、饮食观念,研究饮食、营养、烹饪知识,结合就餐人的营养需求情况,制定合理的食谱,科学选购、烹饪,达到既符合口味又营养的目的。

2.3 追求卫生的心理

当今社会提倡饮食文化建设,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卫生问题。“病从口入”,说明了卫生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要讲究食品质量。现代人不仅要求吃饱、吃好、还要求吃得干净、卫生。所以餐饮业要重视饮食卫生,把好食品卫生关。采购材料时要尽可能选购绿色食品,避免有害、有毒食品进入;运送食品时搞好包装以防止污染;烹饪时要剔除有害部分,采用科学的烹饪方法。

2.4 追求改善的心理

现代人对饮食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营养、卫生,还要求经常变化花样,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激发人的食欲。一般来说,食物的消化吸收与人的神经系统有关,精神好食欲就强,分泌的消化酶就多,也就会提高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如果家庭或者单位的烹饪比较单一,就餐者长期食用同一类食物,会产生厌烦心理,影响食物的消化。因此,烹饪者要不断更新食谱,变换食物口味、品种,以迎合就餐者的心理需求。

2.5 追求舒雅的心理

饮食舒雅心理主要是对就餐环境的心理要求,这是立足于心理需要之上的,人们希望有好的就餐环境。首先是现代化的餐厅布局、陈设,给人舒雅之感;其次要配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受到相应的尊重。就餐者到餐馆吃饭最忌服务员以外表、衣着取人的思想。因此,为了适应现代人的饮食心理需求,餐饮业要营造舒适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真正把消费者当作上帝来对待。

2.6 追求爱好的心理

不同的人对食物有不同的偏好,这是一种心理反应,与地域、生活习惯、个人嗜好等有关。如老年人与青年人因为生理、习惯的差异,对食物的软硬、冷热有着不同的要求。一个人的饮食偏好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餐饮业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饮食者,他们对食物的要求不同。为了满足就餐者的饮食心理需求,饮食保障者要了解不同民族菜肴的制作方法,尽可能满足就餐者的饮食需求。

参考文献

篇12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1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75-01

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基层官兵食宿均为集体生活,“同吃一锅饭”的集体用餐方式从我军建军之日起已走过了几十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观念正在发生变化[1]。集体伙食单位把饭菜分发到个人,餐具自用自保管的卫生制度,称为“分餐制”。受非典疫情、禽流感等的影响,为了保障官兵饮食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流行,改变传统的集体合餐饮食习惯势在必行。全军早在2003年就全面推行了分餐制。截止目前,我市消防部队实施分餐制已达10年。为了解和掌握基层中队具体执行分餐制情况,近期,我们对宜昌市消防支队实施分餐制的18个中队560名官兵进行了问卷式调查,旨在通过分析研究分餐制的现状、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使分餐制更加完善,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

1.1 分餐制实施情况 我部根据上级关于分餐制的具体要求,为基层中队统一配发了不锈钢餐具(一个餐盘、一个汤碗、一个饭匙),统一编号、定位存放、定人使用。餐具实现制式化,洗消规范化。

1.2 调查设置 统一表格,统一指导语,现场填写、回收,并进行统计分析。共发放521份,回收521份,有效521份,经审核有效率100%。

1.3 实地调查 中队食堂等后勤设施,与中队干部、司务长、给养员、炊事班长、炊事员以及部分战士座谈。

2 调查结果

调查表统计结果,见表1

3 讨 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显示,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因饮食习惯、进餐方式等原因引起的胃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远远高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由胃肠道传染病导致的死亡率也高于其他地区[2]。还有研究表明,当就餐者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时,采用传统合餐方式的乙肝感染率为42%,而分餐制的感染率为17%。可见,传统的合餐形式更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在西方,分餐是传统的就餐方式。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区分餐制也推行得很好。可以说,分餐制是国际上先进的用餐形式,也是文明卫生进餐的一个重要标志,实行分餐制应该是今后集体生活的一种必然趋势[3-4]。

消防部队多驻守城镇,基层中队后勤给养依赖地方资源较多,就餐形式较为固定,对于实行分餐制有着便利的条件,也有一定代表性。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各中队均按要求实施了分餐制,绝大多数官兵对分餐制持肯定态度,尤其是分餐制所使用的餐具和就餐形式受到官兵欢迎。认为较过去卫生的比例高达98%,官兵们对于分餐制能有效防止胃肠道疾病传播流行,保证饮食卫生安全,有利于减少疾病传播这种观点高度认同。同时,调查结果显示,也有官兵对于厨房工作量和伙食费心存疑虑,认为厨房工作量及伙食费用有所增加的官兵各占36%和34%;认为饭菜不够节俭的占33%。这说明实施分餐后,基层中队在伙食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综合调查分析,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少数中队后勤人员不固定,更换交流频繁;二是少数司务长、炊事班长素质不高,不能合理安排伙食,炊事员缺乏专业培训、厨艺欠佳;三是官兵来自“五湖四海”,个人口味差异较大,人均一份饭菜,势必造成“众口难调”,加大了不合个人口味菜的浪费,这种浪费的增多也会导致伙食费用的增加;四是给每人分发一份饭菜,餐具集中清洗消毒,自然会增加后勤人员的工作量。在调查中还发现,各中队情况差异较大。有的中队干部重视后勤餐饮工作,司务长、炊事班长有一定管理水平,伙食安排合理,调剂较好,炊事员受过专业培训,饭菜制作质量高,基本上可做到“众口可调”,而且浪费较少,并不增加伙食费用,这些中队官兵对分餐制调查的满意率明显高。说明官兵们吃得好不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我们后勤人员的素质。

针对上述情况,结合现阶段部队伙食工作,在肯定分餐制的同时,对于改进和加强基层中队伙食管理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促进分餐制认真落实的根本 后勤保障工作是维护部队稳定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础性工作。“吃得好”是保障官兵身体健康的根本前提,也是营造拴心留人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执行分餐制是部队落实《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的一项具体举措,是切断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一环。各级领导,特别是中队干部要树立大卫生观念,充分认识到推行分餐制,改革传统餐饮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督促引导官兵加以认真落实。

3.2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膳食是完善分餐制的有效措施 针对中队人员构成、来源、执勤训练情况和驻地的季节气候特点以及物价水平,依据定量,搞好调剂。饭菜制作应重质量,轻数量,以营养可口为原则。中队人数较多的可考虑采用自助餐的形式,中队人数较少的可以采取现场按需分发的形式,从而减少不符合个人口味饭菜的浪费。采用轮流帮厨的形式,以减轻后勤人员的工作量。吃火锅时同样也可以采用公筷公勺的形式实行分餐。

3.3 加强卫生管理是坚持分餐制的必要措施 要加强卫生制度落实,规范后勤人员管理,强化司务长、炊事班长以及炊事员的专业培训指导,提高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司务长、炊事班长和炊事员都应受到相应的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食堂餐具的清洗、消毒一定要遵循操作常规。后勤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体检,患有不适宜炊事工作疾病的,要及时调离更换。卫生人员要经常深入饭堂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措施,促进部队餐饮卫生制度的落实,切实提高部队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金声琅,许敏.分餐制的改革方法探讨.中国食品,2009(01).

[2] 金声琅,许敏,北蔚.分餐制实施的必要性及难点.中国食品,2008(12).

篇13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高发的现状反映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师生安全意识薄弱,相关知识匮乏应急避险教育不足,导致师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差是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2.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手段落后,缺乏针对性,停留在简单的低水平上。安全教育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有关校外安全教育和伤害防范工作,则大多以交通安全教育为主,主要形式也是请交警或相关人员来做几场讲座,很少有学校能经常性或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安全训练。3.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导致安全隐患重重。目前我国在保障学校安全的过程中,对社区、学校以及相关的各个部门是否履行相关职责并没有进行严肃的问责,尽管有分管领导,有安全领导小组一班人,也制订了一定的安全制度和防范措施,签订了各种安全责任书,但经常是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制度没有得到落实,奖惩没有兑现,致使学校安全隐患重重,随时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

二、农村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对策

对策之一:学校要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

l、强化全体教职工责任意识。(1)可根据学校所在地的气候、地理、自然与人文环境,以及多发事故特点等实际情况,制定不同时间、重点的预防措施和事故抢险预案,做到措施落实、人员到岗、工作到位、责任到人,增强学校、教师的安全教育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学校、教师安全教育的监督力度,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来关心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全员、全方位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2)加强对全体教职工安全教育的培训。纠正安全教育是学校领导、班主任的事情的片面认识,明确安全教育的岗位职责,提高学校教职员工做安全工作的能力,力求做到学校人人为学生平安做贡献。

2.家长、社会、学校齐抓共管。(1)学校要多向家长、社会宣传有关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让社会、家长正确、全面地了解家庭在安全教育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促使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做好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形成多方协作的良好教育局面。(2)向家长、社会公开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全过程。(3)及时向家长公开处理意外事故时学校所采取的措施。

对策之二:加大宣传,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要利用集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各班级要利用班会活动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特别要从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利用板报、标语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师生防范意识,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有效预防校园周边和校内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发生,教师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对校园周边发生的及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暴力欺负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疏导化解,要重点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子女以及有缺点错误的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关注青少年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具体表现,使法制教育效果得到延伸和巩固。

对策之三:改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条件。中小学校要视办学条件实际,尽学校的物力财力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如拆除、改造学校危房,消除危房的潜在威胁;加强对学生厕所、学校围墙等事故易发设施的经常性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电线、开关插座;添置配足消防器材、消防疏散通道;加强实验器材、体育器材、门窗玻璃的管理;对锅炉、煤气钢瓶以及水井、开水锅、窨井、厕所等处的护盖经常检测,消除不安全因素。

篇14

一、组织管理

为了切实加强新学期伊始,各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各类传染病等安全事件的组织、协调和处置,学院特成立检查领导小组,具体设置:

二、工作内容

2、重点检查内容:

(1)、持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经营情况;

(2)、从业人员登记备案和健康检查证办理上岗情况,个人卫生状况;

(3)、各商店超市、小吃店是否出售烟、酒、管制刀具,以及学院规定的其他禁用品和禁卖品等;

(4)、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卫生管理制度以及落实岗位卫生责任情况,特别是各项预防食物中毒措施的落实情况;

(5)、建立食品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制度情况;

(6)、有否非法采购和使用劣质食用油,违法使用添加剂和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等情况;

(7)、消毒、保洁设施设备是否齐全,运转是否正常;

(8)、食品储存是否符合卫生规范要求;

(9)、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状况,食品加工是否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及避免交叉污染;

(10)、消防安全工作。严禁电线私拉乱扯现象,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以及“三合一”现象等。

三、工作目标

1、监督机构

(1)对检查小吃店、餐厅、商户超市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

(2)对餐饮单位存在卫生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追踪落实整改;

(3)对餐饮单位非法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行为查处率达100%,并根据查处情况进行处理。

2、餐饮单位

(1)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经营率100%;

(2)从业人员100%办理健康证上岗;

(3)建立原料采购索证制度和进货验收登记台账达100%;

(4)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环节符合卫生规范要求。

四、工作要求

1、各检查人员要本着对师生饮食卫生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加强春季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确保新学期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2、重视监督监察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