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母婴健康小知识范文

母婴健康小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母婴健康小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母婴健康小知识

篇1

[关键词] 育龄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42-01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艾滋病的发生率与传播速度正快速增加,艾滋病渐渐成为对人类的健康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威胁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艾滋病的传播范围急剧扩大,已迅速从静脉注射吸毒、暗等危险人群逐渐向普通人群蔓延[1]。女性艾滋病患者在艾滋病传播中影响严重,随着女性艾滋携带者的增加,母婴传播的几率加大。特别是对于育龄期的妇女,她们正处于生育高峰期,发生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更高,艾滋病的母婴传播将严重威胁下一代儿童的健康与成长,因此为减少艾滋病对妇女及其子女的影响,开展快速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迫在眉睫。由于艾滋病的传播与人们自身的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健康教育成为公认的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主要手段[2]。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6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918名育龄期妇女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探寻适合育龄期妇女特点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干预方式,以提高育龄妇女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从而降低艾滋病的传播及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做健康检查的育龄期妇女4918人作为进行预防育龄妇女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的对象,干预对象年龄在20-45岁,平均年龄34.6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内容设立:接受健康教育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教育程度、身体状况等;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知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关政策。问卷题目类型设为选择题形式,入院接受检查时及教育干预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干预对象均独立完成问卷,前后试卷内容保持一致。

1.2.2 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发放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宣传资料;面对面由医师对其进行宣传教育;提供电话咨询服务,随时接受受干预者的咨询;举办宣传讲座,鼓励育龄期妇女参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学习。干预后,随即让受干预者填写调查问卷。

1.3 调查结果统计 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进行χ2检验对比数据,P

2 结 果

2.1 育龄妇女在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教育前后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比较 经多种途径的健康教育干预,育龄期妇女在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了解比干预前均有显著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同文化程度育龄妇女在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教育前后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比较 此次接受教育干预的育龄期妇女涵盖了高中及以下到本科及以上各个教育程度的女性,教育干预后各文化程度的育龄妇女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有明显提高,其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妇女提高最为显著,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引发的一种高危传染病。艾滋病与一般传染病不同,其社会复杂性远远超过普通传染病[3]。据相关文献报道,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育龄妇女约占一半比例,15岁以下儿童约占13.7%。HIV病毒感染并不会对女性的生育造成影响,而HIV可母婴传播,因此15岁以下儿童感染HIV的最主要途径就是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在儿童HIV感染中所占比例达90%以上[4]。随着育龄妇女在艾滋病感染者中的比例快速增加,由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人数也将急剧增长,这对儿童的生存与成长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将造成严重影响[5]。目前,国内对于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的干预评价研究,仅关注于艾滋病一般防治知识,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并未得到特别关注。因此,通过快速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降低育龄妇女艾滋病的感染率,预防艾滋病的母婴传播刻不容缓[6]。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经面对面宣传教育、宣传资料阅读及艾滋病安全教育讲座等多种健康教育干预方式的干预,所有不同文化程度的育龄妇女在教育干预后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提高,尤其是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育龄妇女,因其干预前艾滋病知识了解较少,干预后提高程度最高,这表明,此类健康教育方式适合各种文化水平的育龄妇女,易于接受,可行性高,便于普及。

参考文献

[1] 徐媛媛,方利文,王临虹,王前,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6):518-520.

[2] 顾研.艾滋病社会心理问题的复杂性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2):88-93.

[3] 潘杨,邓韶英.珠海市育龄妇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4):318-320.

[4] 中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报告[R].北京,2006:1-6.

篇2

【关键词】 艾滋病; 母婴传播;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93

目前,中国HIV的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虽然母婴传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由于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数目正在增加,因而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也必然会快速增加。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给予育龄妇女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使其充分了解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害,掌握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知识,知晓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以达到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的目的[1]。在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所收治的孕妇中,随机选择1470例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包括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等,对孕妇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孕妇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干预效果,现将具体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所收治的孕妇1470例,患者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9岁。

1.2 干预方法 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包括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阻断信息、感染危害以及治疗信息等知识,通过多种方式使孕妇了解并熟悉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相关知识,普及该病的引起原因、预防措施等。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开展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册、宣传画、设置宣传栏、提供录像及开设咨询服务等方式,对孕妇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孕妇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干预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调查的数据,以P

2 结果

所有孕妇经过干预后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1470例孕妇干预前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为321例(21.8%),干预后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为1236例(84.1%),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加强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向人们灌输健康意识,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提供改变这些行为的知识、技能和服务,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孕妇艾滋病相关知识以及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调查中发现,孕妇对该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非常差,随着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使其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得到有效提高,在艾滋病的预防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由此可见,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应该给予重视,将艾滋病母婴传播及如何预防的信息传递给她们,提高她们的认识,帮助建立健康安全的行为,自觉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3.2 推广干预措施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孕妇经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后对艾滋病的知晓率相对于干预前具有明显的提高,干预主要以孕妇为主体,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推广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将艾滋病母婴传播及如何预防的信息传递给她们,提高她们的认识,帮助建立健康安全的行为,自觉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3.3 针对孕妇不同情况开展综合干预 孕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会受到本人教育程度以及民族差异方面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对艾滋病的掌握程度有不同的掌握,教育程度不等会影响到孕妇对艾滋病知识的理解[2]。所以在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必须要结合孕妇的文化程度、民族等方面的因素,制定最适合的健康教育干预,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提出:“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人群中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病毒经性接触和经吸毒途径的传播”,“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减少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影响”。目前,我国各有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收益大的预防措施,作为妇幼保健的策略,促进母婴健康、安全的效果已得到公认并接受。应用健康教育手段,在妇幼保健的各个环节,对目标人群开展有效、可行、易接受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给予妇女、儿童真正意义上的关怀,对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也是非常关键的。目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已显示出从高危人群向低危人群扩散、男性感染为主转向女性感染率不断增高的特点。近几年,我国艾滋病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妇女感染艾滋病比例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妇女感染比例和孕产妇感染比例的增高预示着艾滋病感染从高危人群向低危人群扩散。尤其年轻妇女担负着生育后代的使命,使得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更加扩大,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因此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最初级的预防措施[1]。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控制,提高孕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增加防护意识。综上所述,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减少对妇女以及儿童的影响,并且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时应该结合孕妇的相关因素制定最适合的干预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艾滋病的传播。总之,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临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54.

篇3

【关键词】 孕期;保健知识;干预;妊娠结局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00-02

孕期保健是指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卫生指导,使其正确认识妊娠和分娩,消除孕期不良的心理情绪[1],以保证孕妇孕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改善妊娠结局。目前,孕期保健已成为围产保健的重要环节,其中加强对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的干预,提高孕妇的保健意识对于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探讨孕期保健知识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门诊接受产前检查的264例孕妇,随机将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2例,其中干预组孕妇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7.2±1.7)岁,孕周为19-35周,平均(24.8±2.1)周,初产妇114例,经产妇18例。对照组孕妇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7.4±1.6)岁,孕周为17-35周,平均(24.4±1.8)周,初产妇108例,经产妇24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产次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孕妇在产前检查过程中不给予孕期保健知识干预。

1.2.2 干预组 孕妇采取孕期保健知识干预措施。孕期保健知识的内容包括:产前产检的注意事项、孕期心理调节、孕期饮食调整、孕期生活方式的调整、孕期运动的指导、孕期用药注意事项、胎儿宫内发育特点、胎儿畸形的相关因素等。孕期保健知识宣教的形式应多种多样,主要以一对一的健康宣教为主,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孕期保健知识传达给孕妇。此外,定期在产检时组织孕妇参加孕期保健知识宣传讲座和观看孕期保健视频,鼓励孕妇交流保健经验,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和监管能力。制作图文并茂的孕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手册,免费发放给孕妇,以便其在家学习。同时,定期通过电话随访孕妇,了解孕期的状态,为孕妇发送孕期保健小知识,增强孕妇的保健意识。孕妇分娩后对其进行跟踪随访,观察妊娠结局。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 果

如表1所示,干预组孕妇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为7.6%,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的2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以及广大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孕妇的孕期保健状况、孕妇孕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有效的将孕期健康保健知识传授给孕妇,增强孕妇孕期保健意识,提高孕妇孕期自我保健的能力,改善妊娠结局一直是孕期保健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基本的孕期保健知识和常识的缺乏将影响孕期孕妇的生理和情绪.使孕妇对各种角色的适应能力下降[2],从而对妊娠结局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孕期保健的目的是保证母婴的最佳健康状态。提高新生儿质量,不断提高我国优生优育水平。

焦亚萍[3]对484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93%的孕妇希望了解孕期保健知识。因此,在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知识干预过程中既要满足孕妇的保健需求,同时也要从专业的角度,以优生优育,降低围生期风险为目标,既要注重孕期生理变化,也要涉及心理方面的健康。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孕妇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孕期保健知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这与叶桂英[4]的研究结果一致。开展孕期保健知识教育能够提高孕妇对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认识[5],从而提高孕期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向娟.孕期保健及监护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171-1173.

[2] 金慧敏.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知晓状况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3,(1):472-473.

[3] 焦亚萍,温秀兰,董宏薇,等.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需求现状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825-826.

篇4

准妈妈的指甲是健康的指示灯

准妈妈的指甲怎样才算是健康指甲呢?让我来告诉你吧:健康准妈的指甲应平滑光洁,甲面无纵横沟纹,甲上无干扰斑,指甲对称,不偏斜,无凹陷或末端向上翘起现象,外观呈美丽的粉红色。准妈妈们,指甲能反应你的健康状况,一起来看看吧!

看指甲的形状

如果孕妇的指甲形状像一个小匙子,甲色苍白,那么就有贫血的可能 (贫血症状还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等现象)。如果发现你的指甲是这样的话,那你就要赶紧上医院检查,接受专业的治疗。

贫血指甲改善:孕妇可以口服铁剂,也可以食补,严重的话可能就需要输血了。

看指甲的颜色

如果孕妇的指甲无光并且全部是白色的,这可能是妊娠合并有肝部疾病的征兆,这也许是缺乏锌元素及维生素B6不足的征象。孕妇会常觉得手脚发凉、精神很差、易疲劳,而且,皮肤特干燥、粗糙,毛孔粗大。所以白指甲孕妇产检的时候别忘了化验肝功能。

缺锌、维B6指甲改善:多喝水,补充微量元素,饮食平衡。

看指甲的质地

如果孕妇的指甲发黄,很容易折断,做家务的时候轻轻碰撞一下,指甲就会整片整片地往下掉,那就要警惕有没有妊娠期糖尿病了。普通人患糖尿病的明显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孕妇却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不易发现,通常要靠抽血筛查和做糖耐量试验。

妊娠期糖尿病指甲改善:控制饮食、少吃甜食。

看指甲的表面

如果孕妇的指甲上出现凹痕,那么她缺钙就比较严重了。如果孕期摄钙不足会造成肌肉痉挛、抽筋,骨头酸痛,还可导致孕妇骨质疏松,引起骨软化症。

缺钙指甲改善:丰富食物种类,均衡饮食结构,其次是选择补钙产品。食物中含钙量较高的食品包括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

准妈指甲保养小TIPS

1.平常多摄取一些含有胶质成分(gelatin)的食物或补充品。基本上,多吃胶质并不会影响孕妇与胎儿的健康。

2.勤剪指甲,尽量让指甲保持短短的,如此一来,发生指甲断裂的几率就会大幅降低。如果你实在不习惯留短指甲,将来等宝宝出生后,你也应该看在小宝宝柔嫩肌肤的份上,把指甲剪短一点,以免在照顾小宝宝时,不慎伤了宝宝的肌肤。

3.在就寝之前,使用一些保湿防护乳液,来保护手部肌肤与指甲的组织。

4.做家务要注意。当你想要使用清洁剂做家事的时候,别忘了戴上手套,以免手或手指沾到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造成过敏与伤害。

5.在怀孕期间还应禁止涂指甲油,指甲油的色素会影响胎儿的健康。一方面含有丙酮(ace-tone)成分的指甲油刺激性很强,容易对敏感的指甲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挥发出有毒的香味,进而影响你与胎儿的健康。

孕妇指甲变化提示10种疾病

1.白色指甲 ――肝病,如肝炎

2.黄色,厚的,生长缓慢的指甲 ――肺病,如肺气肿

3.黄色,根部有红色的指甲 ――糖尿病

4.半白半粉红的指甲 ――肾病

5.红色甲床 ――心脏病

6.苍白或白色甲床 ――贫血

7.指甲表面凹陷或起皱 ――牛皮癣或关节炎

8.“杵状指”,或者指甲倒转 ――肺病

9.甲皱根部有不规则的红线 ――狼疮或相关组织疾病

10.指甲下面有黑线 ――恶性皮肤瘤

母婴小知识:指甲长得快不是病!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c)-182-02

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的,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1]。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为病人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病人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2]。我院产科2007年1~12月全面开展并推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一般资料

2007年1~12月,我院产科收住孕产妇1 388例,年龄22~43岁,孕周28~42周,全部实施了人性化护理服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方法

2.1产前开办孕妇学校

我院产科开办了孕妇学校,每个星期六下午讲课。凡在我院行产前保健的孕妇均可免费参加孕妇学校的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孕期用药、孕期营养、怎样实现顺利分娩、新生儿护理等。课后参观病房、产房,了解病房、产房的布局、设施以及服务项目,使她们在产前既接受了孕产期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又感受到了人性化的关怀,避免了入院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增加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2.2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

医院在产科走廊两侧的墙壁上悬挂了许多天真可爱的宝宝图片,让孕妇情不自禁地滋生出母爱,墙壁上还有许多产期小知识。如:产妇产后饮食的详细指导,宝宝的保健等。新生儿沐浴室环境温馨,温度适宜,还播放着优美的音乐;操作台柔软舒适,淋浴池、游泳池美观安全。我科还把新生儿整个沐浴、游泳、抚触过程全部录制下来,制成DVD,送给家长作为纪念,留下美好的回忆。

2.3提供全程优质服务

我院开展对患者施行七声服务,即:入院有问候声、操作有解释声、配合有致谢声、失误有道歉声、不适有安慰声、节日有祝贺声、出院有送行声。让孕产妇从入院到出院享受到一个连续性、一体化的服务过程。

2.3.1态度热情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以热情和微笑接待患者,以恰当的称谓称呼患者,并与患者亲切交谈,做好“九个一”服务,即:说好第一句话,为患者递上第一壶水,做好第一次入院介绍和指导,回答好患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落实好患者的第一顿饭,协助患者做好第一次检查,尽心做好第一次穿刺,帮助患者留好第一次标本,为患者讲解好第一次用药。使患者感到人文气息,消除因住院带来的紧张、焦虑心理。

2.3.2护理禁忌语护理过程中常用“四个不”:称呼病人时不直呼床号,病人询问时不说“不知道”,遇到难办的事不说“不行”,病人有主诉时不能说“没事”。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要求,我们制订了专科语言规范,对病人“不说等一会儿,要说马上来;不说试试看,要说尽我最大努力;不说没事,要说我们会及时观察”。教育年轻护士遇到病人情绪激动时要给予冷处理,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真诚的爱心。

2.3.3为出院产妇送温馨我科为所有出院产妇讲解饮食与营养、活动与休息、产褥期卫生、用药、避孕、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讲解出现异常情况的应对措施及产后复查、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时间,并告知咨询电话,以便出院后随时与我们联系。待出院手续办理完毕后,由责任护士送至电梯口,与产妇及家属道别,让产妇在出院时也能感受到亲情。

2.4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要在不断地提高,对护士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不但要掌握熟练的技术操作,同时也应该把操作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我科护士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新仪器的使用和专科护理知识及技术,使患者得到多元化的最佳护理[3]。

3结果

3.1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要求护士要服务于孕产妇开口之前,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主动,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照顾,真正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使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98%以上。

3.2激发了护士学习热情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产妇对产褥期自我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的需求逐渐增多,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就促使护士不断学习,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实现了护士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3.3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护士提前上班,主动评估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全面状况,依据存在的问题主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满足孕产妇的需要,及时主动帮助孕产妇解决实际问题,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4讨论

人性化服务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满足了孕产妇安全舒适的需求,必要的护理介入能够帮助孕产妇适应分娩后角色转变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变化;开展人性化服务给孕产妇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与健康宣教,具体讲解、示范和指导,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帮助孕产妇掌握正确的护理知识,降低产后母婴并发症,确保母婴健康;开展人性化服务给孕产妇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支持,树立信心,不仅在生理康复方面给予帮助,而且在心理上使其放松,精神上给予鼓励,有利于孕产妇顺利进入母亲角色;开展人性化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积极学习,自我增值,丰富职业内涵[4],才能发挥自己的导师作用;开展人性化服务新模式,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宣教,全面到位的护理服务,成功地显示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5]。

[参考文献]

[1]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2]谢凤勤.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运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1):1517.

[3]高应涛.浅谈人性化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9):15.

[4]陈彦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

篇6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16~20000赫兹之间。若声波频率在20000赫兹以上,人耳就听不到了,这种声波被称为超声波。超声波检查的原理,是基于人体内各器官、组织的密度不同,超声波进入人体后能产生不同的反射、折射,通过反射波,在仪器上可显示人体内部器官影像。因此,超声诊断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孕妇至少做4次

超声诊断应用于产科,已有近50年历史。它不仅可以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而且可以诊断早孕以及监测胎儿宫内发育,因而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产前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许多父母还是担心其对胚胎和胎儿有影响。经常有孕妇这样问医生:“是不是一定要作超声诊断?”“次数多了对宝宝有没有影响?”

是不是一定要进行超声诊断呢?在具有适应证的前提下,答案是肯定的。超声诊断经济、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好,在胎儿检查中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孕期至少应作4次超声检查:

第一次检查在孕11~14周,此时可确定怀的是单胎还是多胎,以及孕周及预产期,还可初步进行畸形筛查,包括颈后皮层厚度、有无鼻骨等。

第二次检查在孕18~24周,此时是进行全面的胎儿畸形筛查的最佳时机,可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有无体表畸形、骨骼及内脏(特别是心脏畸形)、羊水和胎盘等情况。

第三次检查在孕28~32周,此时除了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和进一步筛查胎儿畸形外,还可确定胎位及胎盘位置。

最后一次检查在孕37~40周,此时医生再次确定胎位,估计胎儿大小,了解胎盘成熟程度和羊水量等情况,进行临产前的最后评估。

阈值安全剂量,保障婴儿健康

超声诊断,对宝宝有没有影响呢?

超声对人体或胎儿有害还是无害,目前认为关键在于超声的剂量,也叫阈值安全剂量。当产科使用的超声剂量小于这个值时,它是无害的;反之,大于这个值时,则可能会产生有害的效应或损伤。就剂量而言,超声仪器的功率小于10毫瓦/厘米2,不至于对人体或胎儿造成损害。当然,在正规医院、在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医生或技师操作下,这点比较有保障。

有些研究指出,B超、彩超单次检查且在固定部位、特殊部位(如眼球、等)时间太长(超过20分钟),在显微镜下会观察到一些细胞形态上的改变,推测是超声波发射、接收过程中的热效应所致。但实际B超、彩超检查过程中,普通、常规胎儿检查一般不超过10分钟,而且并非在某一点固定不动;即使有些难以显示的部位,多数也是要孕妇起身活动一段时间以后再次检查。

超声诊断对胎儿出生后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诊断剂量的超声诊断对儿童发育没有远期不良反应,并未增加出生婴儿及儿童期患癌的危险性。也有随访调查发现,孕期经历单次和多次超声诊断的胎儿出生后,在语言、行为和神经发育等各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别。

B超检查不应想做就做

篇7

About宝宝出生:(2P)

产检、分娩与坐月子,是升级成为妈妈的必经之路,其中包含着各种酸甜苦辣。让我们走近两位在国外生下宝宝的妈妈,看看她们经历了什么,又有哪些独特的体会呢?

日本篇:

文/恩恩麻麻,职员,宝宝227天大,现居住于东京。

东京顺产日记

在日本生宝宝,既有着许多和国内相似的地方,但也有着很多的不同。记得分娩那一天,好不容易迎来了久违的晴天,我连忙拉着妈妈去超市购买宝宝用品,等忙完后躺在床上想休息时,突然发现自己羊水破了。我立刻给还在下班途中的老公打了一个电话,他安慰我别紧张,顺便帮我打电话叫好事先预约的车,我便躺在床上,一边让妈妈收拾东西,一边等车。

大约十分钟后,车就来了,我下楼的时候又流了不少羊水,此时害怕极了。还好很快就到达了医院,门口迎接我的医护人员问我是不是破水了,确认后我便坐上了推车,被送到了二楼的分娩室。称完体重,护士给我上了胎心监护。期间护士要走了我的在留卡,并问我宝宝的出生证明需要几份,上面写汉字还是字母。此时,老公也赶到了我的身边,我一下子安心了不少。

由于迟迟没有阵痛,我又从分娩室回到了病房,此时也到了家属结束探视的时间(晚上九点),老公、爸爸和妈妈都不得不离开了。我一个人在病房里完全睡不着,好在十点半后我差不多每半小时会出现一次疼痛,我连忙把阵痛来袭的信息告诉了护士,护士给我绑上了胎心监护,在等待了许久后,她告诉我可以让老公来陪产了。

到了午夜零点,疼痛愈来愈密集,我去了待产房,护士带着一个瑜伽球放在我腿下,让我侧躺后帮我揉腰,稍微缓解了我的疼痛。等老公赶到后,护士开始告诉我正确用力的方法,可是我怎么尝试,都使不上劲。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到了两点了,护士喊来了助产士,并告诉我能看到宝宝的头了,让我继续用力。我让老公问护士能否使用无痛,但是被告知医院没有这项服务,老公又赶忙问能否可以侧切,但同样也被拒绝了,理由是不符合侧切的条件,我只好继续用力顺产。

凌晨三点的时候,助产士告诉我有希望了,我连忙深呼吸后持续用力,宝宝总算诞生了。老公也松了一口气,他打开摄像机记录下这幸福的时刻。此时,助产士在一边帮我压肚子,护士则帮我绑腹带和骨盆带,医生开始缝合撕裂的伤口。之后,我在分娩室里一直观察到早上九点,期间还换衣、睡觉、吃饭和下床走路。在医院里,我特别佩服日本的妈妈们,因为我们产后第二天就被鼓励淋浴了,月子餐里顿顿都有冷茶(大麦茶)和冷水果,这在国内可是会被长辈们唠叨的。

妈妈的总结:

回顾整个产程,至少我在日本分娩时并没有国内开几指的概念,护士只是在最后说全开了,而且我也没有国内妈妈们经历的内检,也不能和国内那样可以自己要求无痛、侧切或者催产等附加选择,主要还是靠自己努力顺产(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日本的医院都这样)。后来我查看母子手册,才发现自己当时出血量650毫升,属于比较多的情况了,真难以想象。此外,打算在日本分娩的妈妈可不能错过各种产检哦。日本的产检项目没有国内那么多,很多国内妈妈做的检查我都没有做到。当时我由于错过了唐筛的时间,还请假飞回国内做了无创DNA。

美国篇:

文/明明亮亮 职员,大宝3岁,二宝1岁,现居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中国妈妈的“西式”月子

生完明明后,常常会有许多中国妈妈来向我取经:你和孩子他爸没有个帮手,怎么坐的月子?美国有坐月子一说吗?美国的观念和中式的有多大区别啊? 美国也有坐月子一说

其实,我想说的是,美国也有坐月子一说,只是他们称之为postpartum recovery而己。中国的月子是30天,而美国的西式月子则是整整6周(42天),可谓比中国的月子还长久一些,只是方式不同,所以美国的西式月子坐起来,也不是那么辛苦。

还记得出院回家那天异常的忙碌,爸爸要办各种手续,为宝宝和我取各种护理用品及药品;而我则要在病房里等着护士来宣读各类注意事项,如:妈妈如何恢复、如何照顾自己、如何照顾宝宝……也是由此,护士告诉了我如何做个健康安全的“西式月子”。

相对陌生的月子观念

产后敷冰带消肿

在美国,产后会用冰敷阴道伤口以消肿止痛。我是顺产生下明明的(9斤半),阴道有近二度的伤口,缝合后在不知不觉中,护士已经为我敷上了冰带。真别说,这冰带一敷上,那种灼痛的感觉不仅立马消失了,感觉也很舒服,并且第二天护士来查房时,伤口处红肿现象已经完全消失了。不得不感谢这冰带,伤口恢复得真是很快,不出两个星期,就已经一点痛感都没有了。

关于阴道伤口,再多说一句,美国医院一般会提供冲洗的塑料小瓶和无纺布,每次用完洗手间,接温水冲洗做清洁,然后用无纺布拭干,而非擦干,以减轻伤口的疼痛和降低感染的机会。 大口喝冰水以促进子宫收缩。

冰水有助于子宫收缩,不但有利于恶露排出,而且还有助于肚子回缩。不过,对于平时就不喝凉水的我,这点做起来着实有点困难,因此也还是一直喝温水,即使果汁,也是加热了再喝。 勤洗澡,保持身体的清洁。

洗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减少局部感染的概率,而且还能保证妈妈和宝宝的个人卫生,尤其是母乳的妈妈们。由于我是先破水,再加上顺产时出汗和流血,让我一个月不洗澡,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明明晚上9点49分出生,第二天早晨7点不到,我就询问了护士能否洗澡,在测量了血压和其它简单检查后,就被许可了。换言之,我产后第一次洗澡是在产后的10个小时,之后每天洗一次。 产后6周之内不要开车与剧烈运动。

开车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新妈妈因产后身体孱弱,开车可能会让妈妈更劳累。适量适度的运动是提倡的,但强烈、过度的运动则需避免。比如我,除了出院第三天、第二周带明明去体检之外,产后两周里我都会推着明明在家周围的公园散步,每天半小时左右。

妈妈的总结:

一般而言,美国的妈妈在产后6周会有一个体检,如果妇产科医生说一切都恢复好了,那么也就是说这42天的西式月子结束了,妈妈们可以尽情地随心所欲。每位新妈妈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并且生产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这个月子怎么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而来。对于中国月子的一些忌讳,如不能出门、不能洗澡、多吃鸡蛋、卧床休息等,我不能说完全没有注意,但这注意,是在科学的基础上、以自身条件为前提的注意。

About 宝宝抚养:(2P)

出了月子,妈妈在恢复体力的同时开始将精力转移到宝宝身上。想要将宝宝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做好,仅靠夫妻俩就够了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看一看在国外的妈妈是怎么看待的,他们是怎么照顾宝宝的呢? 加拿大篇:

文/钟慧

硬件,养娃轻松的前提

我家老大在上海出生,老二在多伦多出生。说起国内养娃和海外养娃,在我看来最大的差别是国内一大家子照顾一个娃也会手忙脚乱,而加拿大一对夫妇照顾几个娃还气定神闲。这是为什么?或许有赖于硬件。 母婴哺乳室

在我家二宝出生,我开始真正留意到加拿大在公共设施方面对“家庭”的支持很“够格”。几乎所有的大型商场、博物馆、机场,都有体面的哺乳室。通常哺乳室与洗手间在同一区域,但会完全独立分隔成一个房间。这个房间一般都比较宽敞, 门也比较大,且门口都有一个自动的开门按钮,方便妈妈独自推着童车出入。房间内的标配有:沙发椅(让妈妈可以舒适地坐下来哺乳),换尿布台(有安全带防止宝宝滚落),带盖子的垃圾桶(保证尿布异味不散发),插座(供妈妈使用电动吸奶器),洗手池(洗手液和擦手纸永远都是充足够用的)。

有些母婴室比较大,会有带帘子的小隔间,每个隔间里一张沙发椅,这样更私密、更舒适。有些母婴室配有饮水机,大概是为泡奶粉的妈妈准备的。还有些母婴室甚至配了小小的微波炉,猜想是给需要加热辅食的妈妈用的。 残障坡道、升降电梯

加拿大的残疾人坡道和升降电梯也是公共场所的标配,对于推童车的妈妈来说就方便多了。我的一个朋友带着两个孩子回国探亲,吐槽说家附近的人行天桥造得很漂亮,可是没有升降电梯,她一个人推着童车出门连马路都过不去,悻悻然打道回府。 家庭洗手间

多伦多有点规模的餐馆,女士洗手间内都安装了可以翻下来的换尿布台。如果洗手间比较小,你一下子没有找到尿布台,试着打开洗手间内的残疾人位,很可能就安装在这个小隔间的墙上。大商场、博物馆、机场之类的公共场所还都配有“家庭洗手间”,可以一整个家庭一起进去。里面通常会有一个成人马桶(通常是残疾人也能用的设计),一个儿童马桶,一个换尿布台。所以,妈妈带儿子,或者爸爸带女儿, 上厕所都不用怕啦。带着两三个娃的妈妈,只要把娃儿们都赶进来,就可以从容地一一搞定,不至于弄得自己狼狈不堪。

妈妈的总结:

我再补充一点,加拿大的产假是一年,妈妈们几乎都是自己带娃,没有长辈和保姆帮忙。自己带娃的好处是对宝宝特别了解,最初的两个月比较辛苦,后来就越来越轻松,妈妈可以带着娃去图书馆的“娃娃读书会”和别的妈妈宝宝一起看书做游戏,或者周末和宝宝论坛里同月龄的宝宝妈妈一起逛公园,或者带着宝宝一起去社区健身中心参加母婴瑜伽,去逛街、血拼、和朋友吃饭、喝茶,随时带着宝宝,日子一样可以过得很精彩。

说到出去玩,不得不提到开车,而加拿大法律规定小孩乘车必须坐安全座椅,像宝宝出生后出院回家时,护士必须检查完你的车上是否正确配备了安全座椅后才会让你把宝宝带走。我想,这个就不是单纯的硬件问题了,从小让宝宝学会接受安全座椅,也是轻松出行的先决条件之一,否则宝宝不习惯坐安全座椅,不仅有危险,同时也意味着出门时要有很多大人看管着孩子,加重了育儿负担。 拉脱维亚篇

口述:Julija 32岁,职业律师,宝宝1岁半

文/翁妮

祖辈不会轻易带养宝宝

在欧洲,宝宝们1岁半便可以上幼儿园。因为爸爸妈妈都有工作,所以宝贝早早地就进入了幼儿园。大家可能会问如果宝贝不进幼儿园,那么爷爷奶奶是否可以代养呢?在欧洲,爷爷奶奶单独领宝宝不太常见,父母下了班,大多时间都会和宝贝在一起,对于Julija来说,只有当她单独与老公旅游,或者遇到突况以及周末聚会时,爷爷奶奶才会帮忙带宝宝。 充分满足宝宝玩的需要

在拉脱维亚,几乎每个大型商场里(通常商场是三层楼),你可以发现几乎有一整层楼买的都是各个年龄阶段宝宝的用品、玩具、衣服等等。在欧洲对于宝宝的培养是很关注的,对于Julija来说, 3岁以内宝宝的生活主要就是玩,她会买不同的玩具发展他的兴趣爱好,不会逼着他去学习,她家男宝喜欢球和小汽车,她跟我描述说,大到像瑜伽球,小到像网球,家里一共有6个。她的宝宝还喜欢踢球,因此她还特别帮他了买一件迷你版的皇马C罗的球衣。 带宝宝出去旅游是必须完成的作业

除了和宝宝玩之外,作为妈妈,她会每天晚上读故事给宝贝听,给他看各种图片然后跟读。宝贝入读的是私立幼儿园,在当地私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的区别,除了师资、硬件更完善外,会重视宝宝的创新才能。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幼儿园是让宝宝拥有人与人交流的氛围,试图让宝宝和小朋友、老师对话,交朋友,变得更开朗活泼。

有趣的是,学校或者幼儿园会规定父母与小朋友定期的度假,出国也好,近郊也行,这还是一个规定一定要完成的作业哦!

About 宝宝教养:(2P)

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妈妈又开始愁着他的教育问题了,到底送到托育机构好不好呢?我该怎么教育宝宝呢?现在,国内有许多关于国外早教方面的书籍,国外真的是这么教育孩子的吗? 马来西亚篇

文/曹雪梅,宝宝3岁。

不紧张孩子的父母们

在马来西亚生活了一年多,接触了很多来自不同种族的父母,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是:这里的父母不太紧张孩子,他们觉得养孩子是一件特别自然的事情,凭着父母的本能就基本能把这事做好。他们也不会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设置成围着孩子转的模式。

华人和印度人家庭孩子数量会少一些,一般两个,而马来人就完全不一样,我经常开玩笑地说:马来人一家就是塞满一车的数量。经常可以看到三到五个孩子的家庭。每逢周末或假日,他们就会全家到海边玩,大人挖贝壳,几个小孩自己在海水里打闹。

因为父母不紧张孩子,也不要求孩子去学这学那,孩子可以很自由地玩耍,至少在上小学之前,这里的孩子是完全自由的。马来西亚的父母几乎从来不对别人育儿指手画脚,不会因为看到别人家孩子瘦就赶紧“建议”:“是不是营养不良呀?”“应该补钙”之类。 不沉溺于社交网络,花大量时间陪伴孩子

我很敬佩马来西亚父母的一点就是:他们不喜欢刷屏,不沉溺于社交网络。这里的父母也会用微信发消息,也会更新facebook,但花在上面的时间很少。如果有闲暇,他们更愿意陪孩子玩。这里白天太热,几乎都不太能出门。一到傍晚或周末就能看到公园里、海边到处是一家子的身影。我一个朋友,每周至少要陪儿子去看一场电影,到海边散步。

马来西亚供孩子娱乐的设施没有我们中国那么多,动物园、海洋馆之类也很少。但这里有很多自然的公园,绿树成荫,大片草坪可供玩耍。许多父母会选择到公园里运动,跑步、散步、打球……最有意思的是,每到周末,马来人会整个社区以家庭为单位到公共的公园去游泳。大人小孩都在水里扑腾,主要是爸爸和孩子多一些,妈妈就在岸上准备吃的。他们把饮水机,吃的饭菜、饮料、帐篷全部都带去,估计是要呆上一天的样子。这恐怕是一周中孩子最开心的时候了! 灵活、多样的早教机构,减轻父母的压力

马来西亚的城市里,祖辈几乎不怎么帮忙带孩子的,即使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也不一定会帮忙照看孩子,因为祖辈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父母都要工作,没人照顾孩子。灵活多样的早教机构就可以帮忙了。马来西亚的幼儿园,即使全天课程,也会很早放学,孩子回家又没人看的话,就会再送到另一家托幼机构照管几个小时,直到父母下班去接为止。

整体来说,马来西亚的父母在育儿方面还是很悠闲的,从态度到行动,都透着一种顺其自然的气息。或许,我们不那么紧张孩子的同时,也给自己卸下了沉重的负担!当父母觉得育儿是很轻松、愉快的时候,孩子也会被这种心情所感染,自由、开心地成长! 德国篇

文/孙文婷

孙文婷,现居于德国。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育学学士,曾在上海某示范性幼儿园工作,后远赴慕尼黑,在一所多语言日托机构担任1.5岁~6岁组教师,现任教于一全德语日托机构,年龄组为0~3岁。 德式教养,有何不同?

2012年底,刚进入上海某幼儿园工作了半年不到的我,辞职了,决定拖着大大的行李箱来到德国慕尼黑,为了追求理想中的“为孩子而工作”的信念。在3年多的工作中,了解了不少“德式”教育。那么就来聊一聊我眼中的0~3岁“德式”教养。

在德国,宝宝从出生开始除了母亲有产假之外,父母双方直至宝宝3岁前,都有权利申请“育儿假”。此外,政府还提供父母一定的“育儿津贴”。从政策上看,德国鼓励父母在宝宝开始阶段,至少是在第一年,有一方能够自己在家照顾孩子。当然,还是有家长需要工作,那么宝宝们也可以交给相关的专业机构和人员照看。

小知识:

?育儿假:育儿假可以长达三年。在此期间,父母和雇主仅维持雇佣关系,但没有薪酬,直至假期结束,返回原来职位继续工作。

?育儿津贴:育儿津贴是提供给不工作留在家照顾孩子的那一方的一笔补贴。津贴额度根据父母的职业收入情况而定,大约是工资收入的65%,最少每月得到不低于300欧元,最好不超过1800欧元。父母双方总共得到育儿津贴最多不超过14个月。

那 “德式”育儿有些什么特点呢?

? 自然教育

德国父母非常注重在对于孩子的自然教育。他们喜欢把宝宝置身于自然中,自己去探索、去学习。这和我们国内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认为,不论是父母自己照看,还是专业机构或人员照看,每天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接触自然,到户外活动。他们喜欢自己的孩子在自然中“摸爬滚打”去感受不同的事物、去欣赏植物、去观察小动物,无论阴晴雨雪,对孩子而言这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体验。所以,爸爸妈妈们会为宝宝们购置适合各种不同季节气候的防水防风的装备。

? 父母亲身教育

由于文化差异,在德国大部分的祖辈都和自己的小辈住的相对较远,加上政府对于父母自己照看孩子的鼓励,同时,产妇也没有我们国内所谓的“坐月子”的概念,所以,大多数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都是由自己亲子照看的,这与国内普遍的“祖辈教养”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比起工作,大部分的德国父母更愿意每天花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每个周末安排一些活动和孩子一起体验。这是不仅是因为亲身教育,更是因为这是提供给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珍贵体验。

? 看似“散养”的教育

在德国你会看见孩子们很少会牵着父母的手走在大街上,他们总是在父母周围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0~3岁的宝宝,虽然他们像大一点的孩子那样,但是在一定的可能空间中,父母会提供他们更多的独立探索空间。他们重视儿童兴趣的培养和自身能力的发展。在德国几乎没有见过为3岁以下儿童提供专门的语言、艺术、运动等活动。而父母只是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但这并不是散养,严谨的德意志民族父母依然会告诉孩子们基本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