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素质教育的漏网之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心情要好。人要美。生活要嗨。
我们兵分两路,然后顶端相见。
没什么想说的就是想发一下,告辞。
再次申明,我不是不处对象,我是没人要。
喜欢我请扣1,不喜欢请扣眼珠子。
半山腰实在是太挤了,所以我打算爬上山顶。
我Gucci的时候,眼泪总是PradaPrada的往下dior。
原来英雄也头痛。
不知道说什么就给大家拜个早年吧。
小哥哥说话只说一半,不知道为什么。
我是个感觉控,我感觉你配不上我。
2.失望和生气怎么会一样,生气只是想被人哄,而失望是你说什么我都听不进去。
3.生活中本就充满了失望,不是所有的等待都能如愿以偿,你且笑对,不必慌张。
4. 如果你向神求助,说明你相信神的能力,如果神没有帮你,说明神相信你的能力。
5.认准的路,就别问多远。
6. 你别来,我就无恙,从此山水不相逢,不问旧人长与短。
7.我用光了所有的表情,从人群中仓皇逃走。
8. 我年轻,又年老,连灵魂都无聊至极。
9.简单介绍下自己:素质教育漏网之鱼。
10.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执着什么,但我知道 我一直都在为难自己。
11. 不够真诚是危险的,太真诚则绝对是致命的。
12. 你可以一杯滚水烫死我,也可以一杯冰水冷死我,但不能一杯温水耗着我。
13.比绝望更绝望的是那些你自己都听厌了的希望。
14. 祝你风光,举世无双。
15. 旗鼓相当,才能相处不厌。
16. 生活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总之不会是你想的那样。
17. 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心里内心所倾向的选择。
18.人表达的永远不是他所说的内容,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怀。
19.这一生,一条路走到黑,是无味 无谓 也无畏。
20.当完成了童年理想,童年又成了理想。
21.小时候认为流血了,就是很严重的事,不管痛不痛先哭了再说,长大以后才发现,原来流泪比流血还要疼。
22.有些人只适合好奇,不适合在一起。
23.我没有心事可以分享,我的心酸都不可告人。
24.年龄总是如期而来,忧愁总是不请自来。
25. 心事是很难隐藏的,把嘴巴捂住它就会从眼睛里冒出来。
26.我和你什么关系呢,就像是上海的南京路和南京的上海路,听起来相似又亲密实际上毫无关系。
27.祝你岁月无波澜,敬我余生不悲观。
28. 他若喜欢你,脾气再大都叫个性,他若不喜欢你,就算你温顺得像只猫,他都嫌你掉毛。
29. 不怕沙雕多,就怕沙雕住一窝。
30.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你丑的外表,还给你低的智商,以免让你显得不协调。
31.其实你有几个瞬间应该是喜欢我的,只是你没坚持我也没当真。
32.小时候我们词不达意,长大了我们言不由衷。
33.这世上,赢的,多半是薄情人。
34. 你要变得足够强大,然后才有然后。
35.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36.遇事不决,可问春风,春风不语,既随本心。
37. 今日解签,宜下江南。江南好,最好是红衣。
38.理性的人适合共事,感性的人适合共处。
39.人生中充满了各种破事,但说的最多的就是没事。
40.人生难得几回醉,要喝就要喝到位。
41.不适合就是穷,没感觉就是丑。一见钟情就是好看,深思熟虑就是有钱。
42.泼出去的水我连盆都不要。
43.我心眼有些小,但是不缺。我脾气很好,但不是没有。
44.做了狗就别指望我把你当人看。
45.哪有什么选择恐惧症,还是不因为穷。哪有什么优柔寡断,还是不因为怂。
46.好的相处模式一定是靠自我的约束,而不是对方的束缚。
47. 失去的总是美好的,得不到的总是牵肠挂肚。
48.突如其来的委屈,连笑都带着僵硬。
49.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执着什么,但我知道我一直都在为难自己。
50. 当生活不再会有什么惊喜和感动,会发现孤单其实就是自由。
51.说片面是熬夜,说实在是失眠,说实话是想你了。
52.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53.一见如故,便生欢喜。
54.先去做你应该做的事,再去做你喜欢的事。前半句让你有饭吃,后半句让你有念想。
55. 一个人总是可以善待他毫不在意的人。
一、联系生活,陶冶爱国情操
思想品德课是完善学生道德的主要阵地,要关注培养学生思想情操方面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入手,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步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提高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公民的义务”一课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公民要履行哪些义务,还要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让他们意识到自觉履行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身边有没有什么事例能和课文联系起来理解。有学生提出:“我家邻居买彩票中奖,他们却想要逃避税收,所以想让孩子去领奖,认为未成年人就可以免税。但是最后才知道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未成年人彩票中奖也要依法缴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大家从这个故事里能得到什么启发?”学生回答:“虽然我们还是未成年人,但是也要履行义务,这也是爱国的体现。”
教师也要认真收集各种社会信息,并组织学生联系学习的内容分析这些信息,尝试从思想道德的角度来探讨,这也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操起到陶冶作用。
二、求异扩展,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学习方法过于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是却忽略了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生想象力丰富,教师不可压抑他们的想象,可以让他们针对某问题说出自己的观点,在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学习“隐私和隐私权”一课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某地的飞机场为了加强安检,增加了透视仪,你认为这种行为是否正确?”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畅想,有的提出:“我不同意这种做法,因为这样侵犯了我的隐私。”也有学生持反对意见:“可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有可能会让成为漏网之鱼,造成危险。”还有学生提出了创新想法:“我认为可以研究一种仪器,在既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又能够保护大家的安全,这样就能够两全其美。”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并在最后进行总结。
创新思维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促使他们大胆提出质疑,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三、合作探究,提高学习能力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尝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探究某些社会问题,试着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知识内化。
“财产留给谁”一课讨论的是财产继承权的问题,教师可以围绕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尝试解决社会问题。例如:“如果某人遭受车祸致死,他的妻子在丈夫发生车祸的时候已经怀孕,你认为胎儿是否有财产继承权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思索该孩子还是胎儿,并未出生,是否能够继承财产,如果胎儿胎死腹中或出生时死亡,又该如何处理。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查询了很多法律文件,从《继承法》中找到了答案,胎儿也应有属于他的继承份额,但是胎儿出生的时候是死体,则原本属于他的那部分财产按照法定继承处理。这个问题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在合作讨论后找到了答案,提高了学习能力。
四、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思想品德课程本身的性质就是带有一定的实践性的,注重学生的践体验,在形式多样的课堂设计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去,感受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的力量,形成客观理性的价值体系,学会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去看待事物。课后的作业和社会调查等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因为它是课堂的继续,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学生的作业不宜过多,要尽可能地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轻松学习、愉快学习,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作业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感悟理论知识,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九年级教材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对自己身边存在的经济成分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等是学生容易发现的,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如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则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加以补充。对这样作业的完成,学生经历的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了从他人向自我的内化。作业完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核心素养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 合作式 教师 作用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趋势。
一、合作式课堂教师的导向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切实保障,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而且方法陈旧落后,传授、讲解是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师满足于把教材内容详细的将给学生,重点、难点更是反复讲解。“讲解详细”、“分析透彻”往往成了对一个教师,一节课最常见的称赞。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管接受就行了,根本用不着思考,用不着发问。要是有问题,也往往是肤浅的,表面的。这些问题是教师教学的“漏网之鱼”,其质量和价值是可想而知的。此外,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时间几乎都被教师占用了,学生基本上没有充裕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深入的思考,自然就不会发现和提出问题。事实上,现代课堂教学要真正的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不再是定型了东西的传声筒,照章行事的盲从者,而应是发掘资源的导向,是寻求机会的组织者,是思想和技术咨询的指导者。所以,课堂教学必须多提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如果学习内容蕴涵了互动,互助协同,整合问题,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时机,形成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式”学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学生独立自主的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二、合作式课堂教师的调控作用
1.转变观念,营造氛围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合作学习的形式为教学创造了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走下讲台,接触、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讨论。教师把学生当做教学过程主题来看待,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合作学习取得好的效果。
2,提供条件,促成参与
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给足学生参与的时间和空间。首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书,、思考、说话、讨论。其次,应该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课前,可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为课堂学习作好准备;课堂上,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增强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评一评,使学生乐于参与。
3,引导参与,鼓励质疑
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补充、归纳。质疑可使学生变的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迸发创造的思维火花。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要演好“配角”,要引导,不要主宰,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合作式课堂教师的情感作用
教学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一个师生互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合作过程。若是教师在这之前不了解和研究学生,势必在课堂上难以吻合学生的要求和口味,甚至有可能是无的放失,脱节滑皮。这样的前提下,当然不可能出现好的课堂效果。若是教师平时不密切和学生联系,课堂里甚至于高高在上,总是忘不了自己“师爷”的派头,动不动就如同鲁迅先生所批评的“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这样的状态中当然也不能指望有什么好的效果。当前情况下,不是说拍学生的“马屁”。那样太媚俗,也令人作呕,但确实应注意平时和学生打成一片,和他们交朋友;课堂上把他们当成切磋的对象,充分尊重他们。只要平时在心理连成一片,还怕在课堂上不互相配合,学到一块吗?实际上,有经验的教师,专家们平时就 是这么做的。课外怎样密切与学生联系,怎样和学生交朋友,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当成自己的合作对象。说到底,师生关系是一种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这种关系越和谐,才能越加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四、合作式课堂教学的反馈作用
一、将可操作的常规性的艺术课延展成综合艺术课,为孩子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
2013年12月,借着我校正在开展的省级课题“跨学科校本教研实践研究”,我首先在五年级一个实验班尝试从美术切入,以“听得到的画面,看得到的音乐”为主题学习湖南民歌“叮铃铃”,探索可操作的、常规性的艺术课模式,课堂上学生了解到:1. 画面可以听,音乐也可看,音乐与美术是互为穿插,交替出现在人的思维以及脑海中,而且从来没有截然分开过――传统的两个艺术学科本来就是一体的。2. 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绘画也一样。要敢于挑战传统,向艺术大师毕加索、马蒂斯、佐野缝等学习,尝试用色块,用简化或者抽象的图形表达情感。课后,我还给他们分派任务:如果可以由自己做主,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这首湖南民歌的心情和理解呢?紧接着我抛出一些提示:
1.“搜一搜”有没有哪一首歌曲或乐曲也有类似的风格,然后来个歌曲大串烧。
2.“一台表演”――绘制立体场景,比如舞台,找语言艺术类的小组或诗歌小组合作设计一台表演。
3.“我改我开心”――改写“叮铃铃”某段乐曲,让它变一变风格。
4.“偷偷懒”――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心情,与佐藤缝一起来个色彩大拼图。
5. 来首原创蹩脚小诗,拉几位乐手配点音乐,让大家因你醉一醉。
6.“高歌一下!”――在冲凉房里的破嗓门一样可以表达我的心情!爱听不听?是别人的事!
7.“自己偷着乐”――画一幅听得见“叮铃铃”的画面。
8.“改版月光曲”――翻出“叮铃铃”,扮演一下失明姑娘,再现音乐的魅力。
借助上面的建议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引用综合实践课的方法,让学生找到自己适合的、喜欢的组别,并且利用暑假与小组成员一起酝酿表演内容,初步商讨表现方式和主题。整个假期我期待着新的学期孩子们可以带来惊喜,并且把这个展示命名为“我的理解,我的快乐――‘叮铃铃’综合艺术展现活动”,时间定在开学第四周。结果,孩子们确实获益良多,远远超越了所学的艺术本身。
二、综合艺术课让孩子走进集体,在综合艺术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2013年2月开学一周以后,我召集各个小组长汇报进展情况,描述自组采用的表达(表演)方式和组员之间的分工及其角色的进度等等。经过两次筛查,我发现有好几个孩子成为“漏网之鱼”而游离于各个小组之外,他们用“没兴趣”“我不会”“我不喜欢其他人”作为解释的理由。于是,我带领小组长们以及组员们向这些游离分子伸出橄榄枝,帮助所有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位置:安静型的孩子选择了诸如绘画、诗词创作、PPT制作、舞台背景设计、搜民歌等静态创作,活跃型的孩子则向唱歌、跳舞、演奏、说唱等扎堆,我把他们半推半扶地推向前台,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的长处,利用集体的智慧找到自己的角色和表现的方式。另外,根据小组长的汇报,我还给出合并建议,比如绘画组可以跟演唱组、演奏组合成一台大表演。这样一来,原有的9个小组整合成了5个大组,表演内容比原来更加丰满了,孩子们的表演欲望也更加强烈了。小组长迅速召集新成员,商讨训练方案,分配个人任务,“人人有位置、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表演”的格局便呈现出来,孩子们走进集体,明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更有了明确的方向。
三、孩子们在磨合中学会互相尊重
重新分配的小组不但成员是凑在一起的,就连小组长的权限也由“董事长”降级为“部门经理”了,要命的是还不能独干,不管自认为自己的主意有多棒都得征得对方组长以及更多成员的认可才能实行。于是矛盾爆发了,有2~3个小组长轮番来投诉的,也有组员提出离队的,还有申请让某某人离开自己的小组的……面对此情此景,我从三方面入手引导:1. 明确团体性质。告诉学生现在没有你我之分,虽然我们由几个小组聚合而成,但实际上就是一个整体,每个人必须朝着同样的方向努力。2. 学会聆听与分析。让孩子们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善意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不强行否定他人,共同分析取舍,小组长首先学习的是如何尊重别人。3. 学会将意见整合。有的意见是可以机智地将它们整合在一起的,并且想办法连接得天衣无缝。
一周过去了,我再也没听到怨言,而是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多了。因为每个人的意见都有被尊重和被采纳的机会,没有意见的人则心甘情愿地听从指挥,孩子们在磨合、撞击中学会了尊重与合作。
四、在排练中学习科学安排时间,处理好学科学习与表演的关系
实验班的学生中好动的孩子占据了50%以上,学科学习上属于困难生的人也不会少,有些组员经常被老师请去“聊天”。由于排练要充分利用课间时间,但是这些常受老师邀请的学生却常常缺席,严重延误了小组排练的进程。怎么办呢?学习好的组员便提出主动催促和帮助这些困难生,让他们及早从困境中脱离出来。在组员群体的关爱下,困难生被迫在学习上也积极起来。在展示活动结束以后进行的调查反馈中,不少家长都反映孩子在家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变得喜欢动脑了。孩子们在小组的排练当中深刻体会到科学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对角色的责任心和群体表演的整体性迫使他们对自己的现状做出改变,在此同时,也收获了向成功逼近的那种兴奋感。
五、从艺术活动中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