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孕期保健常识范文

孕期保健常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孕期保健常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孕期保健常识

篇1

饮食不宜过饱,束紧腰带,减少腹中脏器的震动,亦有助于减轻症状。

将鲜姜片随时放在鼻孔下面闻。也可将姜片贴在肚脐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最好。

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桔皮对准两鼻孔挤压,吸入喷射出的带芳香味的油雾。

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

乘车前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

篇2

关键词:漏电保护器;误动;拒动;越级跳闸;保护盲区;应对措施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58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4-013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4.067

在低压配网系统中,科学地选择、安装、运行管理漏电保护器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对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安装、运行管理知识的匮乏,致使漏电保护器不能安全、可靠运行,下文就运行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1 漏电保护器发生误动的原因

漏电保护器发生误动的原因主要有:(1)漏电保护器暴露在较强的电磁场环境中,容易诱发动作信号,在没有漏电的情况下,产生误动;(2)由于负荷较大,当开关合闸时对漏电保护器产生较强的冲击信号,造成误动;(3)中性线重复接地可能造成串流误动;(4)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过低引起误动。

曾经在一次专项检查中发现,一个农村低压用户私自拆除漏电保护器。拆除的原因是:每次启动潜水泵时,漏电保护器都会跳闸,导致潜水泵无法工作。通过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查,发现该用户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为15mA。因微型潜水泵及其部分线缆泡在水中,泄露电流较大,超过15mA,用户所选漏电保护器灵敏度过高,因此造成漏电保护器频繁跳闸。

所以,科学地选择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对于漏电保护器安全、可靠运行是非常重要的,选择漏电动作电流值应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泄漏电流值超过漏电动作电流值时,漏电保护器可有选择地动作;二是漏电保护器存在正常泄漏电流,正常泄漏电流小于漏电动作电流值时漏电保护器不应动作。

2 漏电保护器发生拒动的原因

电网发生接地,漏电保护器由以下原因产生拒动:(1)在安装中性线时,将中性线设置为多点重复接地,漏电保护器会产生分流拒动;(2)当电源缺相时,所缺相是漏电保护器的工作电源时,会产生拒动;(3)漏电保护器分级保护不匹配引起越级跳闸。

目前,完成农网改造的配电台区都已经实现了漏电保护分级保护。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选择动作时间和动作电流值不恰当,导致各级漏电保护器配合不到位,发生事故时,下一级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的同时,上一级漏电保护器也一起断开,引起越级跳闸,从而失去了分级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3.1 总保护动作电流值的选择

安装总漏电保护器时,应尽可能靠近低压电源进线端。以保证其保护范围覆盖供电的低压网络。所以,应根据保护范围内的设备容量的大小、特性选择总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特性。即依据保护范围内的设备容量的大小、特性来确定总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值和动作

时间。

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考虑到总保、分保、家保三级漏电保护器之间的衔接、配合,以确保分级保护的有效性,所以总保在动作电流值和动作时间的选择上应大于分保的动作电流值和动作时间。因此,总保首选低灵敏度延时型,额定动作电流值应大于最大三相不平衡电流的2倍。

3.2 分支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值的选择

分支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值不应大于总漏电保护器的定值。根据实际运行资料分析,在分支漏电保护系统中,为保证分支漏电保护器安全、可靠动作,消除误动现象,应以实际检测的线路最大泄漏电流为基数,乘以2.5倍作为分支电路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同时对照检测的,分支电路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应是最大设备泄漏电流值的4倍以上。

在需要保护有两条以上支线的单相线路时,可按每户允许剩余电流与用户数乘积的2倍确定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也可按照实测值确定。

3.3 末端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值的选择

末端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应不大于30mA。对容量较大的单台设备,应选用动作电流值大于设备正常泄漏电流值的4倍的漏电保护器。一般选用30mA以上100mA以下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3.4 各级漏电保护器动作时间级差的合理选择

在各级漏电保护系统中,应依据额定动作电流值与动作时间协调配合的原则,来科学、合理的选择各级漏电保护器动作特性,在一般情况下,不应出现越级跳闸、同步跳闸等导致大面积停电的现象。

一般总漏电保护动作时间选择延时0.1~2.0s,延时时间一般设置为:0.2、0.4、0.8、1.0、1.5s,延时动作特性可定为:在ⅠΔn(额定剩余动作电流)时,最大动作时间为额定的延时时间加0.1s;在5ⅠΔn时,最大动作时间为规定的延时时间。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各级漏电保护其动作时间间隔为0.2s,上级最小动作时间与下级最大动作时间相隔有0.1s余地,末级漏电保护器动作时间应不大于0.1s。

因此,要实现装设分级漏电保护器尽可能缩小事故停电范围的目的,就必须合理设置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的级差配合和额定动作时间的级差配合,应该做到上级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大于下一档,额定动作时间做到上级长于下级一档。当选择上有困难时,上下级动作电流可选用同一档,但保护动作时间应上级比下级长

一档。

4 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总漏电保护器误动

当前,农村家用电器、电动工器具迅速普及,导致配变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配变中性点位移,中性点位移越严重,中性线上的不平衡电流越大。当不平衡电流大于总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时,将导致总漏电保护器误动。

针对此类情况,就必须重新统计各相实际负荷,并对负荷发展情况进行预测,依据对各相负荷统计及预测情况,对负荷进行科学调整,使三相负荷趋于平衡,将中性线上的电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使总漏电保护器得以正常运行。

5 其他注意事项

当发生人体单相触电事故时,即在负载侧接触一根相线(火线)时,此时电流通过相线―人体―大地,泄漏电流大于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漏电保护器就及时跳闸,断开电源。

如果人体站在干燥的木头上或穿着绝缘鞋时,电流通过相线―人体―零线时,由于人体对地绝缘,对大地无泄漏电,漏电保护器就不跳闸,起不到保护作用。

在运行中,部分人在漏电保护器动作时,图省事、嫌麻烦,不认真查找原因,而是采取了将漏电保护器短接或拆除的错误方式,这种现象应及时纠正。

低压配电网中装设漏电保护器是防止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减小停电面积的有效办法,但安装了漏电保护器并不能代表不会发生事故,应同时采取相应的防止触电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如安装断路器等,才能保证人身及设备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6829-1995)[S].

[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S].

[3] 漏电保护器农村安装运行规程(SL445-2009)[S].

篇3

关键词:保厂用电 发电机频率 线路负荷 事故设置 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129-01

宁夏电投银川热电公司通过新热甲线112、新热乙线114、西热线111分别和宁夏电网系统相连,肩负着宁夏银川市区73 MW的供电任务和银川市近50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一旦与系统的联络线发生了故障,厂用电供电的安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也将影响到对系统的供电和对银川市民的供暖,责任非常重大。

1 银川热电厂的系统运行方式

1.1 110 kV系统固定运行方式

#1主变101、#4主变104、西热电线111、新热电甲线112在110 kV I母;#2主变102、#3主变103、#0启备变107、新热点乙线114在110 kV II母;母联100开关投运,I母PT11-9、II母PT12-9均投运;#2主变中性点012-0、#4主变中性点014-0投入。

1.2 机炉运行方式

#1、#2、#3、#4机;#1、#2、#3、#4、#0主变;#1、#3、#4、#5、#6炉运行,热网首站投入运行。

1.3 厂用负荷分布

#1主变低压侧带6 kV I、II段;#2主变低压侧带6kVIII段#3主变低压侧带6 kV IV、V段#4主变低压侧带6 kV VI段;#0启备变做6 kV I、II、III段备用,同时做6kV IV、V、VI任一段备用;380 V各段工作电源带,备用电源正常良好热备用。

1.4 保护及自动装置投退情况

#1~#4发电机保护全投,母线差动保护投全差,新热电甲线112、新热电乙线114开关重合闸根据中调令均退除、西热线111开关重合闸根据中调令投入,自动装置GWJ-03FDA失步解裂低频低压及稳定控制装置各压板投运方式如下。

失步:投跳101、102、103、104开关。

高周:投跳103、104开关,保护动作值52.5 Hz。

低周减载:投跳101开关,保护动作值47.5 Hz。

1.5 负荷情况

#1机负荷14 MW、#2机负荷12 MW,#3、#4机负荷各带30 MW,发电机总负荷86 MW;111线路负荷22 MW,112、114线路负荷均25 MW,总负荷72 MW左右,厂用负荷12 MW左右。

2 发生故障时运行人员保厂用电的具体措施

2.1 事故:新热甲线112与新热乙线114同时跳闸

(1)运行工况:#1~#4机组总出力86 MW,112、114送出总负荷50 MW,111带地区负荷22 MW,厂用负荷12 MW左右。

(2)现象:如新热甲线112与新热乙线114同时跳闸,我厂110甩负荷50 MW,我厂系统周波上升,周波上升至52.5 Hz时,我厂GWJ-03FDA失步解裂低频低压及稳定控制装置高周保护动作103、104开关跳闸,#3、#4机甩负荷,机组转速上升,#1、#2机甩负荷,带西郊地区负荷和6 kV各段厂用总负荷,机组转速上升。

(3)处理:迅速解列#3、#4机,#4、#5、#6炉灭火,调整#1、#2机负荷至周波在规定范围内,必须注意103和104开关跳闸后,6 kV Ⅰ、II、III段厂用及6 kV Ⅳ、Ⅴ段和6 kV Ⅵ段为三个不同期的系统,恢复厂用时应防止非同期,即在#3机出口003开关、#4机出口004开关断开前,严禁倒厂用,并汇报中调确定和系统的并列方式;在机组甩负荷的过程中,司机应密切监视汽轮机转速,防止发生超速事故,如发生超速事故应按运行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2 事故:西热电线111开关跳闸

(1)运行工况:#1~#4机组总出力86 MW,112、114送出总负荷50 MW,111带地区负荷22 MW,厂用负荷12 MW左右。

(2)现象:西热线111开关跳闸,我厂系统周波上升,若周波上升至52.5 Hz时,我厂GWJ-03FDA失步解裂低频低压及稳定控制装置高周保护动作,有可能使103、104开关其一跳闸、或#3、#4机甩负荷,#3、#4机组转速上升,111开关重合闸动作合闸后又跳闸。

(3)处理:根据周波情况,若我厂GWJ-03FDA失步解裂低频低压及稳定控制装置高周保护动作,使#3、#4主变其中某一开关跳闸,假设是#3主变,迅速解列#3机组,II期相应选择1台锅炉灭火,此时,6 kVⅠ、II、III、Ⅵ段和6kVⅣ、Ⅴ段为两个不同周期的系统,恢复厂用时应防止非同期,此时应断开003开关,迅速调整#1、#2、#4机负荷,使周波在50.00±0.5 Hz范围内、电压在6~6.6 kV范围内,剩余两台锅炉调整燃烧,投油助燃,严防锅炉灭火,带新热电甲乙线及厂用负荷稳定运行;其中若111重合闸不动作,待中调令,可强送一次,不成功不能再送,并检查111所属回路有无异常现象。

3 其它措施

(1)各值各岗位应根据运行方式作好事故预想,各值长、各岗位主要值班员必须熟练掌握上述事故情况下的处理方法。(2)要求运行各司机、司炉、电气人员精心调整,认真监盘,各值长加强劳动纪律及交接班制度管理,各值班员必须随时回答生产管理人员关于本次事故预想的现场考问。(3)运行值注意检查111线路开关各元件的温度情况,并作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汇报有关生产领导。(4)各值上班应保证一定数量完整好用的手电筒备应急之用。每班应试投事故照明,保证事故状态下能够正常投入。(5)运行各值在交接班时应检查6 kV、380 V备用电源回路完好,保证事故状态下备用电源正常投入,特别强调重要电源如:给粉机、DCS电源无特殊情况应采用本380 V段供电,并作好记录。(6)当发生事故时,机、炉、电、值长之间要加强联系,电气人员在保厂用电操作时,频率、电压调整应及时,每次调整幅度不易过大,避免给粉机变频器等电气设备受电压、周波的影响而跳闸。

4 事故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1)防止发生非同期。(2)防止机组超速事故的发生。(3)防止发生锅炉超压事故。(4)防止发生锅炉水位事故。

篇4

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以及自身身体状况限制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不但不利于产妇恢复,还会使新生儿免疫力低下等,不利于新生儿成长发育[1]。孕期女性往往存在较大的情绪,加之对孕期、分娩的知识不了解,更容易产生焦躁、抑郁的情绪,不但影响孕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同样可能对胎儿的发育带来影响,因此,对孕期女性予以及时[2]。恰当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对孕期保健中的妇女增添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利于母婴健康,我所为了探讨其是否可行有效,特对近期接收的孕期女性做临床试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所共接收孕期女性171例,从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自由分配法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80例孕妇年龄均在21岁至38岁之间,平均年龄(31.7±4.15)岁,孕周均在31周至39周之间,平均孕周(33.2±1.13)周,57例为首次生产、23例为二次生产;试验组80例孕妇年龄均在20岁至39岁之间,平均年龄(32.2±5.07)岁,孕周均在30周至39周之间,平均孕周(32.5±0.24)周,54例为首次生产、26例为二次生产;所用孕妇均不存在精神疾病干扰,且孕期检查不存在严重异常,两组孕妇在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可用于比较分析。

1.2方法

向所用孕期女性详细介绍此次试验目的及过程,以征得其同意后,对照组接收常规护理,包括各项指标的定期检测、饮食护理等;试验组则另外增添健康教育护理项目,开设分娩知识课堂,向孕妇耐心细致地讲解分娩知识以及自然分娩的优势;加强心理疏导,多与孕妇沟通,帮助孕妇减轻焦躁。抑郁的情绪,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生儿的到来;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孕妇实行一对一政策,确保孕妇需要时及时出现并解决问题;增加夜间值班人数,避免在孕妇集中期间出现紧急情况,因人员不足造成意外[3]。结束后,对两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对孕期保健知识的了解、以及自我监护能力优秀率等,并比较分析。

1.3观察指标

孕期保健常识问卷分三个层次,非常了解、基本了解、了解较少,自我监护能力分为优、良、及格。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孕妇生产情况分析

经统计,对照组孕期保健知识了解率、自我监护优良率分别为68.75%、97.50%,试验组孕期保健知识了解率、自我监护优良率分别为93.75%、97.50%,以上数据提示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篇5

[关键词] 孕妇; 孕期保健

[中图分类号] R7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3-97-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优生优育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孕妇对孕期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增多[1]。为探求孕期保健对降低孕妇、胎儿的并发症及死亡率的作用,本文对在本院接受孕期保健的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未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资料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8月~2009年6月在我院建立孕期保健档案并(或)在本院待产的足月产孕妇1428例,均接受孕期保健护理,并选取同期未接受孕期保健护理的孕产妇868例作为对照。两组孕产妇在接受保健护理前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月经史、婚育史、孕周、胎儿大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以自愿的原则为来我院的孕产妇建立孕期保健档案,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月经史、婚育史、生活方式、家族史、既往病史等。两组均定期进行产前常规检查;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日常饮食及营养、体育运动锻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接受保健服务。

1.2.1 饮食指导 孕早期早孕反应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此时可以少食多餐,饮食宜清淡。在孕期中期3个月胎儿每天增重10g,孕妇食量应有所增加。此期由于子宫胀大,容易压迫肠道造成便秘,孕妇宜多吃纤维含量高的蔬菜,多饮水。孕期最后3个月是胎儿的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且此期胎儿体重约增长1倍,此期是孕妇营养的关键阶段,要注意准备数量充足、合理均衡的膳食。

1.2.2 指导孕期适当锻炼及心理辅导 根据美国妇产学院制定的《妊娠期和产后运动指南》,在怀孕的不同时期由保健师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孕妇长期情绪不佳,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对胎儿不利,因此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对孕妇及胎儿均有重要意义。首先应普及妊娠期的医学常识,使孕妇认识到孕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1.3 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孕妇饮食营养情况、运动锻炼情况及产前孕妇心理状况,并比较孕妇身体质量、胎儿情况、难产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孕期饮食、运动及心理状况比较

两组孕妇孕期饮食合理情况、锻炼情况及产前孕妇心理状况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实验组合理饮食的孕妇、坚持锻炼的孕妇及临产心理稳定的孕妇比例均较高,且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孕妇发生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身体情况比较

两组发生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身体情况比较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实验组发生妊娠并发症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状况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生优育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孕期保健、产前教育已成为孕妇及家庭的迫切要求,也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保障[4-5]。应该看到孕妇孕期保健不仅关系到单个孕妇和(或)家庭,而是受到社会、医院、家庭、孕妇本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饮食指导对孕期母婴的健康有重要意义,如血钙的降低及贫血与妊高征的发生呈正相关,孕期适当地补充钙剂、铁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孕期孕妇进行适度规律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妊娠反应所致的不适,增强腹、背及腰部肌肉的力量,帮助孕妇适应身体重心的转移,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体质,达到增强体质、加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等目的;同时还能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难产发生率。孕妇孕期的心理保健减轻孕妇的焦虑、抑郁的情绪,减少了由情绪引起的身体的应激反应,提高孕妇对妊娠、分娩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妊娠并发症及难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 实用新生儿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8-209.

[2] 刘玉玲,耿正惠. 高龄孕妇的孕期保健[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0):743-744.

[3] 石燕,曾勇,邓春霞. 孕期保健对产妇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7):486-488.

[4] 望艳美,方波,蔡春芳. 足月妊娠孕龄、分娩方式与母体产科并发症的关系[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73-74.

[5] 涂素华,李小燕. 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J].护理研究,2006,20(5):1276-1277.

篇6

不过作为准妈妈,大家也别乐过了头,别忘了口腔这个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落。

在怀孕期间,准妈妈口腔状况会比以前糟糕些,这主要是由于孕期激素改变,使口腔内牙龈等软组织容易发炎,而且此期准妈妈们容易发生孕期反应性呕吐,胃内酸酸的东西常会涌上来滞留在口腔内,使牙齿容易遭到腐蚀。另外怀孕期间饮食习惯,如吃饭次数、饭量和品种等均有所改变,体育运动等减少。而准妈妈们又极容易忽视口腔护理,导致口腔健康不容乐观。

怀孕期妇女容易发生的问题主要有蛀牙、牙龈肿痛、发炎。牙周炎也较常见,有时会有脓液形成、牙齿松动。随着病情的加重,炎症有可能扩散到耳朵、喉咙等地方,更极端一点的,会出现发烧、口渴、全身无力等。另外在牙龈上还可能出现妊娠期牙龈瘤,这种病症较少见,一般发生在怀孕中期,是长在牙龈上的鲜红色肉球,容易出血。此外。这段时间准妈妈吃东西也比较困难,还会有恼人的口臭味。本身各种孕期反应就够折腾了,再经牙病一折腾简直是苦不堪言。

怀孕期妇女对于口腔保健通常容易陷入两个极端,一是忽视口腔护理,任由其发展,二是稍有口腔常识,由于听说孕期不能有任何大的医疗操作而变得“草木皆兵”,易使已有的口腔问题变得严重。

孕妈妈的牙齿保护

正确的护理习惯

首先应从观念上改变,作为一名准妈妈,此刻要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养成正确的护理习惯。把好刷牙这道关最重要,它不仅是孕期口腔保健的基础,更是日常人口腔健康的关键。牙刷要选刷头小,刷毛软,磨毛的保健牙刷。选用含氟牙膏刷牙,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刷牙方法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见各种错误刷牙法如拉锯式,它不仅无法清除口腔内残留物,更易磨损牙齿损伤牙龈,导致牙面上出现小沟、牙龈退缩等,那可就没法“冷热酸甜想吃就吃”了。目前各牙科组织推荐的是上期介绍过的Bass刷牙法,还有我们常用的竖刷法,而且刷牙可以要遵循“四个三刷牙原则”,即:每天刷3次牙(早中晚各1次),每次最好在饭后3分钟之内刷牙,每次刷牙不能少于3分钟,牙刷每三个月换一次,减少上面细菌脏物的滞留。

依靠刷牙能清除口内大部分的脏物,但大家会发现牙齿缝内常常会有些东在里面,这时就要靠牙线帮忙了,建议大家每次刷完牙后都能使用牙线,目前牙线正越来越多的走进咱们普通中国老百姓生活中,在各大超市和牙科保健品专卖店都有卖的,它的用法大家可以参考说明书,注意不要损伤牙龈。

另外提醒准妈妈们呕吐反应后一定要记得漱口,减少酸性物质在口内滞留,以免对牙齿产生损害。而且此间妈妈们为避免妊娠反应喜欢吃酸东西,也别忘了吃完用清水漱口。甜食尽量少吃,吃完也要注意清洁漱口。

孕前口腔检查

在准备怀孕前,孕妇应作专业口腔检查,尽量处理口腔内的问题,如驻牙或牙龈炎症等,进行彻底的口腔洁治(俗称洗牙),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齿,比如破损的牙齿牙根,特别是对以前反复发炎的智齿,一定要妥善处理,最好是拔除。对于缺失的牙齿,最好能尽快镶上,怀孕期间需要摄取大量有营养的东西,一口好牙非常重要。

怀孕后孕妇就进入“关键”时期了,孕期头三个月最容易发生流产,这段时间准妈妈们一定要注意保养好自己,万一出现口腔疾病一般只处理急症,也就是通常的缓解疼痛、止血包扎等,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危及生命,口腔方面的专业操作如补牙、拔牙、手术等一般不能做,未来妈妈们严禁做×线片,特别是腹部,以防胎儿畸形。万一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缓缓,怀孕4―6个月时抓紧时机处理牙齿问题。总之各位尽量在孕前搞定口腔问题,该拔的牙拔了,该补的洞补了,该治的炎症等疾病抓紧治,在孕期若出现问题,为保证小孩安全,受苦的就是各位准妈妈了。万一怀孕时出现紧急情况,一定要咨询专业口腔医生,争取在最佳时间治疗,尽量减少痛苦,保护母亲和胎儿健康。

孕宝宝的牙齿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主要包括上述生活习惯的养成。保健用品的选择等,另一重要方面是保健知识的掌握和观念建立。孕期是妈妈和胎儿共存的状态,只关注孕妇口腔健康是有失偏颇的。作为未来妈妈,我们要接受这个非常重要的“母子共存”观念,胎儿口腔保健同样是孕期口腔保健的重要内容。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保持口腔健康更能让孩子发育良好。

怀孕期间用药要慎重,很多药物都会导致胎儿口腔牙齿发育障碍甚至畸形,比较经典的例子是在上世纪70年代四环素应用泛滥,不少孕妇服用这类药后生出的小孩牙齿蓝灰色、棕灰色或棕黄色,上面有斑纹,非常难看,这就是口腔学界臭名昭著的四环素牙。另外某些安眠镇静药可以引起胎儿唇腭裂(兔唇宝宝)等。所以用药前一定要向专业医生咨询,因药致畸的案例在医学界实在是太多,教训实在是太惨痛了,各位妈妈们为了下一代的健康一定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门诊孕妇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为自愿参与本组研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组,各74例。其中,健康教育组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5.45±1.31)岁;孕周5~11周,平均孕周(8.35±1.07)周;常规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5.67±1.44)岁;孕周6~12周,平均孕周(8.43±1.15)周。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孕妇的基本资料及孕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健康教育组行孕期健康教育指导。①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孕妇的饮食护理干预,确保孕妇充足的营养摄入量,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②健康教育指导。通过定期开展有关分娩常识的讲座,发放宣传指导手册,对于情况较为特殊的孕妇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向孕妇提供相关保健常识和预防知识,详细讲解有关新生儿护理以及分娩过程的注意事项,告知孕妇有关自然器分娩的优势;③运动护理。护理人员邀请孕妇家属共同接受健康教育指导,指导孕妇学习健身操和孕妇瑜伽等活动,指导孕妇家属在孕妇运动的过程中,提供正确的保护和帮助,与此同时,还可以适当给予按摩护理,通过适当的锻炼和活动,能够有效缓解孕妇自然分娩的痛苦感受;④监测新生儿体征。门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叮嘱孕妇观察胎动情况,进而判断胎儿的实际情况,告知孕妇计算胎动的方法。若12h胎动次数<20次,胎儿可能出现异常,若胎动次数<10次,则可判断为宫内缺氧,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护理人员对检查异常的事项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相关常识认知率、其他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自然分娩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相关常识认知率

健康教育组的常识认知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常规组54例(72.97%)(x2=17.29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平均分娩时间和抑郁评分

健康教育组的平均分娩时间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

健康教育组的自然分娩几率65例(87.84%)显著高于常规组33例(44.59%)(x2=30.92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孕期通过提供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认知行为,缓解孕妇的负面心理情绪,通过向孕妇讲解有关分娩过程的相关常识,使得孕妇能够纠正有关自然分娩的错误认知,进而主动选择自然分娩方式,并在分娩过程中使用腹压力量更好的配合分娩过程[3]。产前做好有关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指导,能够加强孕妇对于母乳喂养的深刻了解和认知,进而帮助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母乳喂养不仅能够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营养需求,同时,还能够加深母婴之间的情感传递,利于孕妇的产后恢复,降低母婴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几率[4]。大量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健康教育组的常识认知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常规组54例(72.97%),健康教育组的平均分娩时间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健康教育组的自然分娩几率65例(87.84%)显著高于常规组33例(4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孕妇的相关常识认知率,同时,还能够确保母婴的身心健康。总而言之,通过行健康教育指导,不仅提高妇产科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常识认知率,同时,还能够改善孕妇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极大程度缩短了孕妇的分娩时间。

作者:陈建萍 单位:武威市凉州区柏树乡卫生院妇产科

参考文献

[1]刘君.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30):184-184.

[2]张崇芬.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5,28(8):237-237.

篇8

关键词:孕期教育;降低剖宫产

妊娠至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医疗技术改进等诸多因素的叠加,导致妊娠过程变得复杂,母儿并发症增加,而自然分娩逐年下降[1]。我院通过办孕期学校,宣传橱窗,编印分娩知识手册,举行经验交流等手段,对孕妇及其家属做好有关围产期保健及母乳喂养知识的教育。使剖宫产率由2010年的44.62%降到了2012年的27.34%,取得的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12月初产妇325例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1月~12月初产妇384例为观察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新生儿出生时体重比较(表1),两组产妇孕次分布比较(表2)。

1.2观察项目及方法

1.2.1观察项目包括 两组产妇均选择为初产单胎,其中对照组中臀位15例(4.6%),头盆不称13例(4.0%);观察组中臀位16例(4.2%),头盆不称14例(3.6%),P值>0.5,无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其分娩方式进行观察。

1.2.2观察方法 ①对照组孕妇只在普通门诊做常规围产期检查,一般1次/月,至妊娠晚期检查1次/w,待有分娩先兆时收住院;②观察组的孕妇,我们遵循以母体为中心孕期健康教育宗旨[2]。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具体措施为对妊娠28w以上的孕妇每周有亲属陪同在孕妇学校接受形象教育,重点内容是传播围产期保健知识、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康的孕期生活方式、消除和减少影响母胎健康的危险因素及母乳喂养知识,临产时住入家庭式待产室,待宫口开至7~8cm时再到分娩室,此时家属不再陪伴。在此期间,我们的护理人员除严密观察孕妇的动态变化外,还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具体的指导,使他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新生命的诞生[3]。 2 结果

见表3。

由表3看出,观察组产妇在剖宫产、胎头吸引助产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我们通过加强孕期教育,在降低剖宫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讨论

3.1妊娠期健康教育是围产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和减少母胎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降低剖宫产率至关重要。分娩是一个生理现象,正常分娩能否成功,取决于三因素即产力、产道、胎儿。三者互相影响。孕期学习班和家庭式待产室的建立增强了孕妇对自然分娩成功的信心,正确指导孕妇充分休息、合理营养可增强孕妇体力,为分娩做好物质准备。孕妇出现不良心理状态时,早期预防则应加强心理护理,,积极予以心理治疗。对于孕妇心理应激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重视孕期心理健康,及早发现产前心里问题,加强心理护理,积极予以治疗。

3.2恐惧是80%以上孕妇具有的心理反应,恐惧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紧张,使交感神经的活动功能超过副交感神经的抑制功能,机体对外界刺激敏感度增加。精神紧张的孕妇,对外界刺激和宫缩痛非常敏感。因此恐惧产生紧张,紧张引起疼痛,疼痛加重恐惧,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与此同时,由于精神紧张所致植物神经不平衡,必定导致子宫肌肉收缩功能紊乱,出现协调性宫缩乏力。我们将妊娠28w以上孕妇及其家属定期进行有关怀孕、分娩知识和婴儿母乳喂养知识教育,使其了解孕期保健、分娩机理,以便于在分娩时孕妇能主动与助产人员配合,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保证有效分娩力,降低剖宫产率。

3.3焦虑也是孕妇分娩时常见的心理反应,由于大多数孕妇为初产妇,由于无生育经验,缺乏正常分娩知识及对宫缩疼痛的认识不足,加上周围环境的改变,容易产生过渡的焦虑可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反应。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活动增加。肾上腺素可使子宫收缩增强,而去甲肾上腺素与焦虑呈负相关,疼痛与皮质醇之间呈正相关。由此可见,焦虑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导致难产,增加剖宫产率。 3.4加强和规范孕产期宣教和保健知识的传播,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促进自然分娩的理念,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使之能够科学的选择分娩方式。为产妇提供生理心理及与社会适应的全面支持的现代产科的服务。如开展家庭式待产、陪伴分娩、待产分娩采取自动,给予非药物性镇痛等人性化助产技术服务,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庞汝彦.我国剖宫产的现状及对策[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3).

篇9

为守护新生,架起营养与实践的桥梁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是中国营养学会领导下的二级学会,是中国营养学科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分会一直致力于团结全国妇幼营养工作者,共同交流妇女和婴儿营养保健技术与工作经验,同时为培养妇幼营养保健人才作贡献。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分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研究、传播和普及妇幼营养科学理论和实践技术,促进和提高妇女、儿童的营养水平。而在实践层面,分会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践行自己的理论成果。

中国营养学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持续不断地进行《中国居民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相关研究和修订。而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则重点着力于研究孕期、哺乳妇女和0岁-6岁儿童的营养需要。2005年开始,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组织专家开始《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的制定工作,并于2007年完成相关工作。

由妇幼营养分会相关专家制定的《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2007)》作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组成部分,于2008年1月15日由卫生部实施。同时,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还专门组织了《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2007)》独立版本的出版发行工作,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专业版和简要版《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2007)》。之后,妇幼营养分会还大力开展了妇幼膳食指南的宣传、推广和效果评估性研究。

另外,妇幼营养分会专家于上世纪80年代完成的“孕晚期妇女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能量需要量研究”,90年代完成的“孕期钙适宜摄入量及钙干预的研究”,以及本世纪初完成的“女性3个特定人群钙适宜摄入量及骨质疏松症防治研究”等,都为《中国居民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修订所采纳应用。

研究和修订《中国居民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这项基础性工作,最终会以通俗易懂的面貌变身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因而每隔十年所的修订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面就容纳了妇幼营养分会各专家的研究成果。

其实学会对于《中国居民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研究成果自然是“科学”,但对于民众而言,这样的科学不外乎是一堆乏味的数据。而根据《中国居民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进一步修订而成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及其中的《孕妇、乳母及0-6岁儿童膳食指南》,便是将艰涩的营养科学成功转化为老百姓营养实践指导的典范,让科学走进了民生。

推动生育观念变革

在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女性怀胎十月,分娩,哺乳,这被认为是只要“顺其自然就没问题”的事情。孕期女性,吃好睡好便万事大吉。而新生儿呢,只要自然生长就好,取个不讲究的乳名可能更易养活。

但时代在进步,现如今民众对于优生优育的需求日渐迫切,也推动着医疗工作人员的生育观念发生改变。如果在5年前,孕妇推开产科门诊的门,想要咨询关于自身及腹中胎儿营养的问题,医生很有可能不知道该如何作答,甚至会把她推荐到其他科室就诊。那是因为,在过去的临床领域里,在医生的知识结构中就很少接触到营养学知识,围产医学也几乎不涉及营养学相关知识。

“疾病的生命起源学说”推动着营养学、推开了产科的大门,走进了产科的视野之中。于是,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中如苏宜香教授这样的妇幼营养专家,便成为了产科医生们的营养学老师。其实,产科营养门诊医护人员50%-80%的营养知识的获取和实践技能的锻炼,都是来自妇幼营养分会的不懈努力。

2011年开始,妇幼营养分会还在中国营养学会的大力支持下,连续多年开展了“母乳喂养促进”的学术交流和宣教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促进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而且使得普通百姓对于母乳喂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正是在中国妇幼营养分会的老前辈如陈学存教授、何志谦教授、刘冬生教授、周韫珍教授等人开荒、耕耘的基础上,苏宜香教授与学会的各位专家共同努力,逐步让我国从传统的孕产育观念过渡到现今科学孕育的阶段。

分会蓬勃发展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会员主要包括各类卫生机构,如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的儿科、妇产科、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等专业和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也包括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等企业的经营和技术人员,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官员。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是中国营养学会下会员数量最多、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分会之一。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的前身为中国生理科学会营养学会下属的儿童营养专业组。1979年,儿童营养筹备组在北京成立,当时由著名儿童营养专家苏祖斐任组长,开始筹备儿童营养专业组的建立。两年后,中国生理科学会营养学会成立时,儿童营养专业小组也宣告成立。

1988年10月,中国营养学会第五次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会员代表会议在青岛举行。在这次大会上,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学会正式成立,后更名为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

自分会的前身成立后,大量的妇幼营养学术交流和科技咨询服务活动便都已拉开帷幕。从早期组织儿童营养专题报告等活动,到1986年6月第一次妇幼营养学术会议在天津召开并延续至今,每一次妇幼营养分会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中,都会有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分享。正是借助这样一个平台,妇幼营养学的研究人员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也进一步促进了妇幼营养学的发展。

篇10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原因;干预措施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trends of maternal mortality in Zhuzhou from 2004 to 2014,and to explore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maternal death. Methods:Retrospective study using data from Maternal Mortality Surveillance(2004-2014)in Zhuzhou.Results:The maternal mortality declined in the past 11 years in Zhuzhou.The top five causes of maternal death were maternal haemorrhage,amniotic fluid embolism, pulmonary embolism,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pregnancy with heart disease.For maternal death,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prevailed: lower education,less and non-regular antenatal care,more intrauterine surgery,unplanned birth and medical level,etc. Conclusion: Reducing the maternal mortality needs the cooperation of each social department, strengthening health care education,consolidating and regularizing the foundation work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improving the recognition and cure capability to high-risk pregnancies of medical staffs.

Keywords: Maternal;death causes;interventions

孕产妇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地区卫生、经济和文化的综合指标,是人群健康的主要指标,也是反映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我国各级政府均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纳入到两个《纲要》和五年《规划》目标中[1]。因此,对孕产妇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变化规律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控制孕产妇死亡具有积极意义,也必须作为妇幼保健长期坚持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本研究对本地区2004 -2014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情况进行连续动态监测,进行调查、分析、评审,查找死亡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监测对象 监测本市2003年10月1日 -2014年9月30日常住户口或流动人口,从妊娠开始到产后42天死亡的孕产妇,不论妊娠时间和部位,不包括意外死亡者。

1.2监测方法 根据《孕产妇死亡监审方案》的要求,专门组织孕产妇死亡调查小组,深入死亡孕产妇家中、医院调查,了解孕产妇家庭状况、孕前、孕期、产时、产后经过写出调查报告,各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控制。死因诊断和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 (ICP-10)进行评价,参照WHO推荐的十二表格对每例死亡个案进行县市、省级评审讨论,查找死因,明确诊断,发现问题,提出干预措施和评审意见。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死亡数/当年活产数*100000。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2 结果

2.1孕产妇死亡率 本地区2004-2014年活产数为558708例,孕产妇死亡共107例平均年死亡率19.15/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详见表1。

2.3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程度偏低、产前检查少且不规范,宫腔手术操作多、计划外生育、医疗救治水平等。(未列率)

3讨论

3.1孕产妇死亡率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由于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积极采取综合服务措施,使得我国多数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本研究中2004―2014年孕产妇由36.45/10万下降到14.58/10万,孕产妇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下降幅度6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干预措施[3] ①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普及妇女保健常识,使妊娠安全、母婴保健等妇幼卫生知识深入人心,重视围孕期保健,避免多胎、计划外妊娠。②加强各级各类人员医疗保健技术培训,加强孕情摸底,严格实施高危妊娠的筛查与分级管理,提高处理产科危急重症的能力及医疗保健服务能力。③规范孕产妇危险因素筛查和管理,完善修订高危孕产妇管理办法,进一步使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达到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④全面落实《母婴保健法》及两个《纲要》提出的重要指标,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常规及岗位责任制,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结合孕产妇评审结论,对结论为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的有责任的医疗机构与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制。

综上所述,降低孕产妇死亡是一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各部门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协作机制。倡导宣传科学的性常识,提高围孕期保健意识,减少婚前,对生育年龄妇女全面实施妇幼卫生信息化管理,对高危孕产妇建立专案,落实分级诊疗,全程监管到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业务培训与应急演练,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机构对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能力,将孕产妇死亡控制在最低水平,保障母婴安康。

参考文献:

[1]赖忆,赖微,刘平.宜宾县2003-2007年孕产妇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7): 974-979.

篇11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分娩的109例产妇为调研对象,对孕妇保健手册中的信息进行统计。结果:109例调研对象全部建立孕妇档案手册,孕妇产前检查次数≥8次共107例。所有观察对象中正常孕妇98例,占89.91%;发生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共11例,占1.09%。出院后一次随访率为100%,正常产褥妇107例,占98.16%。正常新生儿106例,占97.25%。结论: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有助于确保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值得在社区推广。

【关键词】: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

孕产妇系统管理是指将临床医疗和保健相结合,对孕妇进行系统的孕期检查,推广先进的孕期保健技术,帮助孕妇顺利分娩,并做好产后护理,从而减少孕产妇死亡和发病风险,确保新生儿健康。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日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以优生优育为服务目标,积极实施孕产妇系统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本中心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分娩的109例产妇为调研对象,对孕产妇保健手册中的信息进行统计。109例产妇中,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39岁,平均年龄27.6岁。

1.2 系统管理方法

以孕产妇保健手册为线索,从确定早孕开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为孕妇建册,实施系统管理。孕产妇手册主要记录孕期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产妇住院分娩须提供保健手册,出院时需将住院分娩及产后母婴情况填写完整后将手册交还给产妇,由产妇交至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便进行产后访视。

1.2.1 早孕建卡

孕妇妊娠3个月内应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登记卡,由医生详细记录孕妇信息,为孕妇提供保健手册。首次建卡登记后,医护人员要及时指导孕妇相关保健事宜,帮助孕妇了解孕早期饮食、运动、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2.2 孕期检查

孕妇怀孕期间应进行八次以上的产前检查,时间分别为怀孕3个月至7个月每月检查1次,怀孕7个月至9个月每月检查2次,怀孕9个月后每周检查1次。孕期检查主要服务于孕期保健指导、高危孕妇筛查、发育异常胎儿筛查。医护人员应为孕妇提供营养、休息、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介绍妊娠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方法。经产前诊断,孕妇不事宜分娩或遇胎儿发育异常,医护人员应及时终止孕妇妊娠,为其进行心理疏导,以降低孕妇死亡率、发病率,避免畸形儿出生。

1.2.3 入院生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保医务人员在孕妇孕7月转上级医疗机构确定分娩机构和分娩方式。孕妇发现产兆后要及时检查,准备分娩,待产机构通过迅速的检查和处理,能够有效预防难产、产后出血及胎儿窒息等情况发生。在孕妇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医生应鼓励孕妇顺产。

1.2.4 产后随访

产后28天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人员医护人员应定期到产妇家中随访,对产妇进行康复、营养、保健及新生儿喂养和护理指导,指导产妇身体恢复期间的营养保健,控制各种并发症。

1.2.5 健康检查

产妇应在产后42天和婴儿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检查,产妇方面主要是对生殖器官恢复、伤口愈合、乳汁分泌等情况检查。婴儿转入儿保科,由医生检查婴儿的营养和健康状况。

2 结果

2.1 孕期情况

本组109例调研对象全部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建档率100%。孕妇产前检查次数≥8次共107例,占98.17%。109例对象中正常孕妇98例,占89.91%;发生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共11例,占10.09%。其中,先兆流产7例,占6.42%;胎儿臀位2例,占1.83%;脐带绕颈2例,占1.83%。

2.2 产时情况

本组109例调研对象全部住院分娩,住院率100%。经阴道顺产63例,占57.80%;剖宫产手术46例,占42.20%。胎儿足月产107例,占98.17%;早产2例,占1.83%。

2.3 产后随访

产后28天内,一次产后随访109例,占100%;二次产后随访105例,占96.33%;三次产后随访102例,占93.58%。正常产褥妇107例,占98.16%;产褥感染2例,占1.83%。正常新生儿106例,占97.25%;新生儿异常3例,占2.75%。本组未发生产妇和新生儿死亡情况。

3 讨论

3.1 系统管理的指导思想

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是一种科学的医疗服务指导思想,其核心在于将孕产妇医疗与保健指导相结合,既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专业优势,又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为孕产妇提供全方位的细致服务。新时期的优生优育落实对社区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主动关心孕产妇的服务需求,而孕产妇在细心的关怀下,也能够有效减少对分娩的恐惧,了解孕期保健常识,提高身体素质,确保胎儿健康。

3.2 分阶段推进管理工作

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是以具体的阶段划分为基础。首先,在孕早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做好孕产妇建档工作,并教授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注意的事项。本组109名调研对象均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手册,建档率100%,说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及时,对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其次,孕期检查是确保母婴平安的重要阶段。本组产前检查次数≥8次共107例,占98.17%,这是母婴平安、健康的重要保障。109例调研对象未有发生产妇和胎儿死亡现象,也与孕期检查的有效实施密不可分。再次,产妇分娩时应推广导乐分娩,由医护人员提供人性化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鼓励孕妇自然分娩,避免手术风险。最后,产后随访不容忽视,医护人员应在随访中教授产妇护理知识,防止各种并发症,并注意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本组正常产褥妇107例,占98.16%,产后一次随访率达到100%,这是产妇产后并发症较少的原因。但二次随访和三次随访的覆盖率逐渐下降,说明随访工作还应引起社区居民的进一步重视,社区应在今后深化孕产妇系统管理的教育宣传。

参考文献

篇12

1.1一般资料

选取第152中心医院2012年-2013年140例孕妇,年龄为21~37岁,平均(22.6±3.7)岁;孕周为25~41周,平均(30.4±3.6)周。将14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包括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等;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如下:

1.2.1常识教育

通过指导,让孕妇了解在孕期过程中合理饮食、合理运动、稳定情绪对产儿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对一部分存在恐惧心理、担心疼痛而选择剖宫产的孕妇,必须提供足够的分娩教育知识,让其了解自然分娩的重要性。

1.2.2指导产妇计算胎动次数

护理人员应指导孕妇合理计算胎动次数,检测是否出现异常。一般情况下,胎动次数应从孕期28周开始,让孕妇每天早、午、晚各进行1次胎动检测,公式为:胎动次数之和×4=12h胎动次数。通过检查得出,若胎动次数在20次以下,则表示胎儿出现异常;若胎动次数10次以下,则表示孕妇胎儿有可能出现宫内缺氧,针对上述情况,孕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2.3进行不同阶段的常识教育

对于早期孕妇,必须要讲解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指导其日常健康饮食,按需合理搭配营养,同时为胎儿营造合适的生长发育环境。在怀孕过程中,医护人员也要指导孕妇每天适量进行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孕晚期则要定期向患者传递分娩相关知识,并积极鼓励孕妇采取自然分娩方式。此外,医护人员在孕妇怀孕期间传授孕妇体操、瑜伽、康复操等,这些运动能有效锻炼孕妇的腿部和盆底肌肉,并提高患者的分娩能力。医护人员还可以将模拟实验运用到教学中,通过模拟练习,让孕妇和家人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孕妇的分娩方式,观察新生儿健康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

对照组孕妇剖宫产分娩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孕妇产后临床情况分析

观察组孕妇无出现产后出血现象,共68例孕妇产后实行母乳喂养,占97.14%,对照组5例孕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占7.14%,共50例孕妇产后采用母乳喂养方式,占71.43%,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13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原因分析;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 .24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38-01

Analysis of causes of maternal mortality in Zhongjiang County in 2003 ~ 2013

Chen Lanfang ,Liu Xiaoyan

(Sichuan Zhongji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Zhongjiang 618100)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Zhongjiang County maternal deaths, the cause of death, the status and its main influencingfactors,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further reducing maternal mortalit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on the report 2003-2013 the 42 maternal death cards. Results: the average mortality rate was 41.65/10 million. The cause of death in order: postpartum hemorrhage,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heart disease,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amniotic fluid embolism.Conclusion: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three health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o strengthen the health knowledgepropaganda, improve the medical assistance system for reducing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keyword】maternal mortality causes interventions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掌握了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干预措施,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为2003-2013年中江籍的全部死亡孕产妇。

1.2 方法 对各助产医院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附卷,县妇幼保健院进行现场调查,核实。每半年召开一次孕产妇死亡评审。

2 结果

2.1 孕产妇死亡率 全县11年共有活产100840人,孕产妇死亡42例。死亡率为41.65/10万。其中孕妇死亡11例,占26.19%。

2.2 死亡原因及顺位 42例死亡孕产妇中,直接产科原因28例,占66.67%;间接产科原因14例,占33.33%。

产后出血14例仍然高居孕产妇死亡榜首,占33.33%,心脏病10例位居第二 ,占23.81%,其次为羊水栓塞5例,占11.90%,妊高征4例,占9.52%。见附表

2.3 死亡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2.3.1一般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1)年龄:最小19岁,最大43岁,集中在20-39岁,共39例占92.86%。(2)职业:全部为农民。(3)文化程度:初中27例,占64.29%,小学10例,占23.81%,文盲5例,占11.90%。(3)妊娠情况:计划内妊娠18例,占42.86%,计划外妊娠24例,占57.14%。(4)产前保健:接受产前检查者26例,占61.90%;其中检查次数≥5次15例;占35.71%,未接受产前检查16例,占38.10%。

2.3.2分娩地点及分娩方式 (1)分娩地点:市级医院2例,占4.76%,县级医院10例,占23.81%,乡镇医院8例,占19.05%;家中10例,占23.81%,个体诊所1例,2.38%。(2)分娩方式:手术产6例,占14.29%,自然分娩36例,占85.71%。

2.3.3死亡地点:市级医院11例,占26.19%,县级医院12例,占28.57%,乡镇医院6例,占14.29%;家中8例,占19.05%,途中5例,占11.90%。

3 讨论

3.1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死亡42例孕产妇中,23例为可避免死亡,19例为不可避免死亡。(1)产前检查不规范,导致高危因素未能早发现、早筛查、早管理,失去治疗机会。主要是孕期保健宣传不到位,孕产妇文化水平不高,医疗保健知识贫乏;其次是部分为计划外怀孕,不敢到医院检查,致使孕期高危因素无法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导致高危分娩。(2)基层医院医疗设备有限,医护人员技术相对落后,家庭及个体等非法接生人员缺乏产科技术常识,不能及时识别危重孕产妇,致使转诊过迟而失去抢救机会。(3)未严格掌握剖宫产和催产素使用指征,产时过多不合理干预和剖宫产率逐年增加,使羊水栓塞发生率升高。

3.2干预措施

3.2.1加强各级医院产科建设和医护人员技术培训,进一步规范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严格助产技术的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正确诊断、及时处理产科疑难危重病人的能力。(1)积极防治产后出血 死亡孕产妇中,产后出血仍高居首位,部分为发现过迟或抢救不及时而造成死亡。所以必须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操作规程,掌握抢救原则。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进行一般转诊和紧急转诊,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并做好抢救措施〔1〕。畅通危重孕产妇的县级绿色抢救通道,使救治能力及时有效。(2)积极防治羊水栓塞 高龄初产妇和多产妇、自发或人为导致的宫缩过强、急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不完全破裂、剖宫产等均可诱发羊水栓塞[2]。该病预防重点在于严格掌握催产素使用和剖宫产指征,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积极协调内、外科医师会诊,协助治疗内、外科合并症,减少妊娠合并症孕产妇的死亡。(4)严厉打击非法接生,杜绝家庭分娩,提高住院分娩率。

3.2.2巩固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络建设,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规范高危孕产妇的筛查、报告、评分分级、随访、转诊等管理工作。加强基层保健人员“三基三严”及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正确识别高危孕产妇的能力,做到孕期分级管理、产时识别产科急症、及时转诊争取抢救的最佳时机。

3.2.3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孕期健康教育,普及孕产期保健知识,使孕产妇能主动接受产前保健,尽早发现高危因素并接受规范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以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篇14

摘要:目的:探讨深圳龙岗地区流动人口与常住妊娠妇女合并症、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已收集流动人口孕产妇病例资料336例,按病例对照研究的要求,以1:2的比例随机抽取同期672例常住人口的同类病例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本地常住人口相比较,本地区流动人口妊娠妇女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经济收入较差,文化素质较低,卫生保健意识淡薄,她们的孕期保健措施不到位,其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如贫血、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均高于常住人口;而围产儿健康状况较差。结论:流动人口的孕期保健工作需要加强。

关键词:人口;妊娠;卫生保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不断涌入经济发达的城市,加入城市建设的行列。深圳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因此也成了外地流动人口选择的打工谋生的首选地之一。深圳大部分居民都是流动人口。据不完全统计,龙岗区的常住人口约22万,而暂住和流动人口已达上百万之多,其中女性占了一半以上。本研究的目的是对龙岗地区流动人口妇女的孕产期保健状况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做好本地区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保障流动人口母婴的生命安全。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3年起至今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孕产妇。按是否有本地户口为标准,将孕产妇划分为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

12方法

查阅我院的工作报表及病例资料,共获取流动人口孕产妇资料336例,依据病例对照研究的要求,以1:2的比例随机抽取同期672例常住人口的同类病例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查阅病例资料,电话或上门随访等方式,获取本地区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妊娠妇女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经济收入水平,文化素质,卫生保健意识,孕期保健措施,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如贫血、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情况)以及围产儿健康状况等指标,然后对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研究。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1.0软件,χ2检验分别比较两组病例的组间各项指标率的差异显著性。

2结果

21龙岗区妇女的保健状况

资料统计表明,龙岗区流动人口人群中大多数家庭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多以临时工为职业,工作不稳定,工薪不高。多数家庭的年收入不足3万元,经济能力仅仅能勉强应付日常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家庭大多需要承担额外的经济负担,如供养夫妇双方的父母亲,为兄弟、姐妹的学业提供经济资助等。

表1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孕产妇及围产儿情况对比(略)

表1的数据表明,本地区流动人口的妊娠妇女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欠佳,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文化素质不高,卫生保健意识不强,孕期保健措施不到位甚至完全缺失;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如贫血、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情况)等状况与常住人口相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

22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围产儿健康状况

表1的数据表明:本地区流动人口的妊娠妇女的围产儿健康状况较差,与常住人口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龙岗区妇女的孕期保健状况及成因

在龙岗区,常住人口约22万,而暂住和流动人口已达上百万之多,其中的绝大多数为前来打工谋生的青壮年,而且女性占了一半以上。因此,本地区处于生育期妇女中,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显著大于常住人口。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本院分娩的龙岗区常住人口孕产妇的文化素质较高,工作条件、经济状况、居住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相对较好,保健意识较强,孕期保健措施基本能够落到实处。常住人口孕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如贫血、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情况)较少,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也较佳。与此相对应的是,流动人口多数来自于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地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卫生常识缺乏,妊娠后对孕期保健的服务内容、如何进行保健都不了解,同时自我保健的意识也较差,孕妇对孕期保健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影响了妇女主动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行为。

本研究中约90%的流动人口妇女来自农村,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较强的专业技能,难以找到高薪的工作。往往由于无技术特长,进城后仅能在个体企业、餐饮业或其他服务性行业打工,有的妇女随夫进城无工作,家庭生活来源只是依靠丈夫的打工收入。部分孕妇虽然打工,但其工作环境大多欠佳,卫生保健意识不强。少数孕妇虽然有孕期保健意识,但医疗机构提供孕期保健服务的时间与流动人口孕妇上班的时间重叠,孕妇到医院产检往往需要排队等候,而几乎没有一家企业会为临时工孕妇额外安排假期方便其接受孕期保健措施。受限于自身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此类孕妇往往无法请假。部分流动人口孕妇即使请假获批准但由于工薪被克扣的幅度无法接受,因此她们迫于无奈往往选择了继续工作而不是请假上医院接受产检。

目前,住院分娩顺产的费用约2000余元,如果是难产、剖宫产,所需费用就可高达甚至超过普通临时工全年的经济收入水平。可见,经济收入低也是阻碍流动人口孕妇主动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

分娩时,不少流动人口孕妇为减少经济支出,往往选择下级医疗机构如乡镇卫生院,非法行医的个体诊所分娩。另一方面,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域,外地无证接生员也乘机开展上门家庭接生服务。而这常常导致产妇及新生儿的各种本来可以避免的合并症、并发症急剧增加。此外,部分流动人口妇女是非法的多次生育,夫妇双方刻意躲避产检及住院分娩。因此,不难理解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状况与常住人口相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

分娩之后的国家法定的产假期内,绝大多数常住人口产妇能在家休养,不必劳动。与此对应的是,绝大多数流动人口产妇在国家法定的产假期间需要自己承担许多家务工作,甚至返工谋生,其休息很难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受其经济能力的制约,这一人群的产妇及新生儿的营养支持也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流动人口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与常住人口相比较,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据统计[1],深圳市1992~1996年的流动人口的5年年均孕产妇死亡率为84.3/10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12.2/10万,P<0.01),相对危险性为6.9。5年间孕产妇死亡81例,其中流动人口74例,占总死亡数的91.45%。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前6位死因分别是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栓塞、产褥感染、肺炎和急性白血病,占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78.4%,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前6位死因的死亡率为66.1/10万,为常住人口此6位死因死亡率(8.7/10万)的7.6倍,其中产科出血的死亡率高达35.3/10万,为常住人口的20倍。产褥感染引起死亡5例,常住人口则无产褥感染孕产妇死亡。此外,流动人口5年年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9.6%,明显高于常住人口。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基本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因此,要从根本上降低本地区孕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围产儿的健康水平,重视和加强这一庞大的特殊人群的孕产期保健是关键[2~4]。

32关于加强本地区流动人口孕期保健工作的建议

鉴于以上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状况,我们建议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进一步改善本地的孕产妇保健工作,提高其母婴健康水平。

①加强孕期保健的宣教力度。流动人口一般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居住较分散,而城乡结合部地域较广,保健人员相对不足,使孕产期保健服务在宣传和实施上存在着困难。应进一步发挥乡镇及社区妇女干部和保健医师的作用,同时动员流动人口就业单位的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孕产期保健宣传工作,在流动人口密集地开展集中授课、咨询等活动,或发放通俗易懂的孕产期保健及服务程序等宣传资料,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主动接受保健服务的意识,宣传住院分娩。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妇女的孕情,动员、督促进行孕产期保健。

②政府相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督促、强制企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适宜的母婴保健服务的权利”[2]。而目前,许多企业并没有制定支持孕妇接受孕产期保健的措施,严重妨碍了临时工孕妇获得孕产期保健服务。

③政府设立困难孕产妇优惠政策和援助基金,这样可以解除低收入家庭主动接受保健服务的经济顾虑。

参考文献

1姜海萍,刘植鸿.深圳市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5年观察.中国公共卫生,1997,13(9):550

2沈珏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分析与对策中国妇幼保健,2004,19(5):55~56

3何锐志,陈爱娟,廖捷东莞市1996~2002年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03~10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