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范文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篇1

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我国面临着许多机遇。一是可以引进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先进环保技术。这些国家是全球环保产业强国,环保产业是其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可以付出相对较低的成本,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环保技术,积极吸收、创新。二是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如美国西部开发中制定多项法律,科学配置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日本二战后制定北海道开发法,立法保障生态环境。我国可借鉴国外先进治理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体制。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我国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人口持续增长,造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国是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总量成为现代化进程的一大障碍,这使很多边远地区难以致富。人口众多使人均资源量越来越少,抵消了一部分经济发展成果,加剧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二是我国在经济转型期,结构性污染还继续存在工业化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还将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间,结构性污染问题还继续存在。据预测,在将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将持续,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内不会大改观。大量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三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存在着先发展后环保的错误思想,造成严重环境问题。公众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淡薄,参与度不高。四是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2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占GDP的百分之一,这么低的投入不能有效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

1.大力发展知识经济。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对推动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知识型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经济的信息化、数字化、生物工程化,它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一是知识经济主要依靠高新技术有效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开发新资源取代稀缺资源,能很好地实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知识经济下的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大多是无污染或污染少的产业,有利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二是知识经济强调人力资源、无形资本是第一要素,极大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三是知识经济促进人类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能使各种资源更好地得到优化配置。四是知识经济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依靠智力资源,充分发挥知识效能,有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知识经济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格局。

2.建立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融清洁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为一体,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准则,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经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消费总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国水泥、钢等主要原材料增速加快。如从1990年到2001年,钢增长143%,资源消耗速度十分惊人。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难以支撑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难以协调好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很好地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使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从源头上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推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引导民众树立人们正确的消费观念,推行正确的消费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污染、破坏,确保资源的持续利用。推行适度消费行为,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西方社会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高消费和资源高消耗的基础上的。美国2亿人口,每年要消耗4亿吨石油,占世界石油总消耗量的1/3,同样,如果中国也按美国国民消费模式消费,13亿人年消耗石油要26亿吨,是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倍多,如果按这种消费速度,中国很快就要爆发能源危机。我国不能盲目模仿西方消费模式,造成过度消费,推行渐进式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势在必行。

篇2

1.1区域市县经济结构演变与分析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结构主导型增长方式,也就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是有机统一的,作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也不例外,其产业结构的差异也是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区域产业结构代表了区域经济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在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中实现的。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主要涉及的25个县(县级市)产业结构,按照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区域各县(县级市)三次产业结构自2005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演变(见表1)。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统计显示,大部分县(县级市)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一二三”到“二三一”的转变,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个别县(县级市)产业结构完成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进入了发达经济阶段,如文成、洞头、泰顺、天台第三产业比重分别达到55.26%、52.33%、51.97%、46.91%;但是,仍有一些区县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比较低度化状态,如松阳县、淳安县、景宁自治县、庆元县、磐安县等第一产业仍占有较大的比重,分别为19.55%、18.59%、16.44%、16.03%、15.67%;第三产业的比重徘徊不前,大大低于浙江省产业4.9:51.6:43.5的水平,基本上处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从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及结果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演进规律,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即第一产业比重缓慢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发展有加快的趋势。综合起来看,现阶段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主要处在中期阶段,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依然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偏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增长成为县(县级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第二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其内部结构不合理现象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发展低级状态与膨胀状态同时存在,导致其发展潜力逐渐丧失;生产方式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使得自然环境为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就意味着浙江省欠发达县(县级市)的环境压力在短期不仅不会由于产业经济发展得到缓解,相反环境压力还将持续增强。

总体来看,区域经过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已基本完成从农业区域向工业区域的演变过程。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是区域未来实现经济与环境较快地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1.2工业化对环境威胁是不可避免的工业化过程不仅要消耗自然资源,而且,也必须以一定的环境为基础;同时,工业化过程也会改变环境,即污染破坏环境,所以,环境也是工业生产必须“消耗”的一种资源,在一些情况下,或者超过一定的限度,环境甚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是:在一定的工业发展阶段,人们宁可承受较大的环境污染代价来换取工业成就;而到了工业发展的较高阶段,环境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资源消耗的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需要很大的努力从在第一发展阶段主要行业发展到在第二阶段(污染)行业。作为欠发达地区现在正进入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许多环境学家也指出工业化过程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矛盾。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势必加快工业化进程,这就造成一场环境噩梦。

2区域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2.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功能退化;水、大气、土壤环境污染。

2.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一是自然因素:区域地质构造单元位于绍兴—江山大断裂带东南侧,属华南地槽褶皱系,浙东南华夏褶皱,断层密布,岩体破碎,极易发生崩塌、滑坡。区域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容易出现集中降雨,这就造成区域地表流水侵蚀,并给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供了动力,同时也导致区域土地肥分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区域水资源丰富,但山区性河流特征突出,枯水期水量较少,地面水环境容量也小;城市(镇)均建于几至几十平方公里的河谷、小盆地,相对封闭的地形,气流运行不畅,扩散条件差,大气环境容量小,人口及生产要素集聚,极易造成局部气候条件的改变和空气环境的污染。二是人为因素:由于历史上人们对生态环境脆弱性认识不足,片面强调发展经济,森林砍伐过度,毁林垦荒种粮情况严重,致使植被大面积破坏,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各种自然灾害加剧,导致自然生态恶化;随着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人工生态系统逐渐代替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农村村落和农田等半自然生态系统,以及林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比例相应减少。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区,林区发展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经济实力的不足,发展经济首先考虑的是木材加工业,其技术含量低、产品加值低、资源消耗高、粗放型经营是这类企业的特点。因此,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过大,森林蓄积量下降,林分质量明显降低,致使生态环境退化。总之,区域的经济发展或多或少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性。

3结论

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相关性 思考

宁夏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差异比较大,适合于发展各种特色经济产品。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宁夏经济,保护和改善宁夏的生态环境,实现宁夏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宁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需要解决和处理的关键问题。只有很好地把握经济和环境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解决和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各种矛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宁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多年来,宁夏人民艰苦奋斗,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缓减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但由于宁夏是全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省区之一,森林覆盖率只有全国的一半,森林调节气候、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功能较弱。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宁夏又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变暖程度在0.8℃左右,尤其是近10年来全区平均气温已达到了有历史记录的最高阶段。在气温升高的同时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干旱日趋显著。干旱的频繁发生,加剧了荒漠化进程,也给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巨大困难。生态环境整体改观的态势还没有形成,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从根本上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任重道远。

2、水资源日益紧缺,发展节水农业投入较大

宁夏是水资源极缺的地区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也低于西北其他省区。据水文资料统计,近10年来,宁夏黄河来水与正常年份相比减少近30%,灌区遭遇了50年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困难。面对严峻的缺水形势,全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灌溉设施老化失修、田间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滞后、先进的节水措施难以推广等主要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加之近年来宁夏工业用水逐年增加,为加快工业发展,自治区采取农业水权转让的方式,提供工业用水。虽然农业节水潜力大,前景好,但从根本上改变引黄灌区灌溉条件,投资大,任务艰巨。

3、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不足

尽管宁夏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产品、马铃薯、粮食、蔬菜等产业比较优势明显,但因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生产效率和营销管理比较落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品种、口味、保鲜、深加工和安全性不足,制约了优势特色产品产业的发挥。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经过近30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南部山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2008年,宁夏山区8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8元,比上年增加388元,增长17.7%,已基本解决了温饱,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07年底,宁夏全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总数为33.6万人,西海固地区贫穷和落后的面貌依然存在,特别是中部干旱带还有20多万人居住在生态失衡、干旱缺水、偏远分散、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全区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二、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

1、抓住机遇,发展经济

宁夏必须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创造一切条件,大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使其他事业同步发展。经济的大发展,使科学、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有了经济保障,也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也就有可能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才能使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广泛提高。因此,宁夏社会发展的根本是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宁夏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要统筹兼顾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环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它有其固有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人类只有引导和顺应其发展变化,才能够从生态环境中不断获取人们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才能够与自然环境和睦相处,和谐生活。由于历史的原因,宁夏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做到时时、事事不忘生态环境保护。宁夏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了,宁夏的经济发展才有了保障,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西部大开发为宁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政策条件。当然,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也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如何抓住历史机遇,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冲突,大力发展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二者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加快宁夏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1、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环境保护的意识

要通过对领导干部和公民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要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牢固树立环境意识,坚决防止那种将环境保护只挂在嘴边,只当作一句口号,而不付诸实施的错误做法。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要狠抓落实,真正做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合力,共同改善和恢复宁夏美好的生态环境。

2、加大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增大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对宁夏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动员各方的力量,通过引进外资、发行国债、发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采用投资补贴、减免税收、财政贴息等政策,积极引导民间闲散资金、企业和个人投资,实现宁夏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资的多元化。

3、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

森林、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对宁夏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植树造林、种草种树工程,全民动员,开展植树造林,植树种草。进一步加强林地和草地管理,开展荒漠、沙漠土地的综合治理,逐步实现沙漠绿洲化,使宁夏人均绿地面积有大幅度的提高,以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的步伐。

4、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

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是宁夏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宁夏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有着发展生态经济的巨大优势和潜力。通过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能够使宁夏的经济、环境统筹兼顾,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能够把生态资源的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正回馈,使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宁夏的经济发展必须打破常规,决不能重走以生态环境恶化作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发展”的老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使宁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生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循环利用,其基本概念是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该模式是建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在人类的环境和资源意识非常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极大地发展社会经济,实现资源的经济、节约利用。环境优先,尽可能地保护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实现工业发展和农业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实现生物物质链的循环利用,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实现资源利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友好发展,为人类生存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前的能源结构、资源结构、环境状态已不能支撑现有的发展模式,特别重要的是随着煤、石油等能源的耗竭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如果没有基于科技进步的大力开发,能源和资源将难以支撑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不久的将来,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定走到尽头,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道路。基于碳氢化合物的经济将逐渐转变为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经济,逐步地将工业革命世纪转变为生物技术世纪。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要依靠生物技术才能将来源于太阳能的可再生资源―碳水化合物转变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这种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的转变将直接关系到宁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宁夏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决定了宁夏的经济发展必须走生态的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5、进一步加强生态产业经济的发展

在宁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及资源特点,使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产业市场的调节作用,大力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真正实现宁夏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宁夏生态环境的现状决定了宁夏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只有充分认识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预见性地提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策略并着力实施,才能使宁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为08校级课题《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研究》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 胡仪元.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模式选择――生态学的视角[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篇4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1 引言

随着国内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支持,近年来中国的农村地区经济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加快。但是,在很多地区由于缺乏的合理的规划指导,当地政府往往片面的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改善,结果导致当地的环境不断恶化,最后不但不得拿出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进行环境改善,还有影响到造成社会安全和稳定。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要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力争使人民真正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本文以此为目标,从多个角度出发,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国内众多的小城镇发展提供指导,创建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城镇发展道路。

在编制小城镇规划时,要把防止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重要位置,切实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来对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编制好小城镇环境规划。环境规划要同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相衔接,充分考虑道路、排水、环保等公用设施的建设,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v[6]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密切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状况,突出生态环境的特点,考虑到社会经济与资源生态综合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优化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2 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综合治理环境

乡镇企业的布局要全面规划、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厂址选址应充分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尽可能选址在小城镇的下风向,人烟稀少处,避开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古迹游览区;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地区:注意少占耕地,提高全镇区的绿化覆盖率。

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提高乡镇企业发展的空间聚集度。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化服务,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从而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吸引各类工业企业逐步进入农村小城镇的工业小区,做到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的集中发展,有助于实现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及工厂之间的分工协作,还有利于解决工业所需的能源供应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实现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结合技术改造防治污染,使粗放消耗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充分地接纳大中城市扩散出来的技术、项目,形成与大城市工业的专业化分工以及乡镇工业彼此之间的专业协作与互补;积极推进城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促进质量效益型、技术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产品,以及环保产业、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发展。对于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工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产业和产品使其转产或淘汰或压缩生产规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以利于环境和发展;依靠技术措施治理小城镇生态环境,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增加科技投人,扶持清洁生产和生态工程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提高环境管理监测和资源循环利用率,推动小城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从国外引进切实需要的资金和技术,为自身的发展服务。在引进时,应注意国外可能趁机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技术转移到小城镇。

3 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

要实现从“生产型城镇”向“生态型城镇”的逐步转变,最终建成生态小城镇,要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完善一系列信息公开制度,让公众了解环境状况,增强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从自身做起的责任感。应疏通渠道,举行新建项目听证会,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创造条件引导公众为环保出主意、提建议,直接参与环保决策。建立健全环境举报等制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监督企业环境行为,监督政府和环保部门履行环保职责,从而大力营造全民参与环保的局面。加强环保宣传,发挥公众和舆论对公害问题的监督作用,逐步建立公众环境投诉制度。环境诉讼是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扩大环境侵害中受害人的原告资格,所有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包括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应享有环境诉讼权,使环境诉讼权变成激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

4 健全小城镇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

城镇环境保护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小城镇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完善小城镇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严格实施规划应采取如下措施:

4.1 配合立法机关,尽快研究制定有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填补立法空白。在今后的环境立法中应对公民行使环境自卫权的条件和界限做出明确的规定,保证公民能合法适度地参与自卫救济活动。

篇5

在贵州省各市级行政单元中,遵义市的经济水平相对较好,其人均GDP仅低于黔中区。近年来,遵义市经济虽有了快速发展,但因各大乡镇企业加大了工矿业发展力度,再加上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该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笔者拟通过构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生态质量评价指数来对该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数据来源于2001~2010年国家统计年鉴、贵州省经济“十一五”规划以及最新《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

(一)遵义市经济发展状况评估1.遵义市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从宏观经济变量来看,“十一五”期间遵义市经济产业发展协调度有所优化,见表1。虽然遵义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但在产业结构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大部分地区都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效益不高,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下,见表2。尽管2010年遵义市第二产业约占GDP的比重为41.8%,但投入和产出不协调,仍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自“十一五”以来,虽然遵义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白酒、能源、材料、“两烟”、装备制造、名优特色食品、制药、化工、竹及竹加工、新兴产业等十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但新兴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对遵义市资源开发、消耗和供需都有巨大影响。产业结构只是从宏观上体现了遵义市经济发展状况,为更客观评价其经济发展状况,需构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2.遵义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本研究遵循“可操作性、可测性、可行性、综合性”的基本原则,从遵义市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出发,在要素层方面选取了生活质量、经济效益、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五个指标层,在指标层方面共选取了12项指标,分别为基尼系数(B1)、农民人均收入/元(B2)、资金禀赋系数(B3)、波动系数(B4)、工业产值增长水平/%(B5)、GDP增长率/%(B6)、二元结构水平(B7)、霍夫曼系数(B8)、工业结构系数(B9)、经济密度/元.km2(B10)、财政收入/万元(B11)、人均GDP/元(B12),用以构建遵义市经济水平评价体系。(1)权重赋值信息源矩阵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可信,本研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4](P88~94)该方法是直接根据客观环境中的信息进行权重赋值,所以需要掌握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对总体经济水平的贡献量,权重与贡献量呈正相关。要获得不同指标的贡献量,就需要对各时间或空间经济发展因子原始数据建立矩阵,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各指标中提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对交互指标的贡献进行定量描述,最终在识别贡献量大小的基础上,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从而让权重取值尽可能地客观、合理,有可比性。[5](P63~68)遵义市共有13个县级(县、市、区)行政单元,各行政单元的经济水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不同,根据指标的原始数据。

(二)遵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是环境管理、人类开发活动、自然条件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自然条件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种类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不同生态系统下,适应人类生存的程度,人类开发利用方式也有较大差异,由此带给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就不尽相同。[7](P21~27)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可靠性。本研究的要素层选取了环境污染、资源占有量、环境破坏、地貌、气候5项。并从要素层中提炼出了11个评价指标(D1~D11):水污染负荷、大气污染模数、水土流失占比、石漠化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喀斯特面积占比、山地面积占比、年均降水量、气温高于10℃活动积温。由于前5项主成分的Ed值达到了91.291%,大于一般标准(>85%),所以主因子取前5项,计算特征向量并得到主因子荷载矩阵,再采用EOF法求出因子荷载矩阵。最后根据回归方程,并作归一化处理求得各指标的标准权重,见表6。最后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求出指标隶属度,并应用评价指数计算模型计算出遵义市生态质量评价指数。通过表7,可以看出遵义市大多数年份的生态质量评价指数在0.5以上,表明其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良好,在今后的发展中,遵义市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优势。

二、遵义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度

在对遵义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将构建协调发展度、协调度模型来对遵义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度进行分析。

(一)协调发展度与协调度模型本研究选用了离散系数表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离散系数表示的是组间数据的离散(或变异)程度,比较的是多组数据的变异度。由于观察值在数值含义、单位方面的不同,所以比较不同观察值的大小无实际意义,但是变异系数表示的是没有单位的比值,所以可对不同单位的观察值离散程度进行比较。离散系数(C)为标准差(S)与均数(X)的比值,代入标准差计算公式得出离散系数计算公式。

(二)遵义市协调发展度与协调度分析将计算出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数、生态环境评价指数代入协调度(CV)、协调发展度(H)计算模型中,即可计算出遵义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CV、H及综合评价指数,见表8。

三、结论

篇6

生态环境压力较大滇中城市群2010年森林面积584万hm2,占云南省森林面积的22%,其中林地面积占全省的22%,活立木蓄积15413万m3,占云南省的11%(表1);森林覆盖率为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成为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但动植物资源分布不均,加上本区人口众多,人们不合理的采伐开荒,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任重而道远。近年来,滇中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森林蓄积量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不合理的经营导致土质下降,大面积的采矿、修路等工程建设的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局部的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环境污染逐步形成多元化趋势,工业污染仍为主体。由于不合理的工业“三废”排放,造成多数河段水域不同程度的污染;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虽然整体有下降趋势,但个别城市仍然在逐年上升,如玉溪从2006年的1.54mg/m3上升到2010年的2.1mg/m3;研究区域内水环境质量也在恶化,重化工业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高度的相关性[2]。总之,滇中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下降,生态环境压力相对较大。

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1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在资料统计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性、可操作性、相对完备性的原则,并参照相关专家构建指标体系的思路,将经济—环境系统划分为生态环境和工业经济两个子系统,然后采用相关的指标值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影响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因素,本文选取的生态环境子系统有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SO2排放总量、工业SO2排放达标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7个指标;经济子系统有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GDP、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单位GDP能耗、地均GDP7个指标(表2)。在上述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从环境和经济系统中选择若干项对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有代表性的特性指标,运用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法进行定量评价。

2评价方法本文选用的评价方法是基于变异系数的距离协调度法[3,4],通过测量系统间的距离大小来判断这些系统是否协调。用f(x)和g(x)两个函数来代表不同的系统,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用它们代表函数之间的离差来衡量。

3数值整理根据2006—2010年《云南省统计年鉴》,选取2006—2010年的数据,按照以上所述的熵值法计算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个指标的权重。

4结果分析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突出: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体系由原来的小规模工业逐渐扩大。滇中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滇中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滇中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滇中地区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限制了滇中城市地区经济的进一部发展,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空间差异明显:由于区域之间的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人口密度不同等原因使人类所创造的价值不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各异,致使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空间差异明显。研究结果表明(表6),滇中城市群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平均值为0.55,处于勉强协调水平。近几年来,在滇中的4个城市中,昆明的协调度值一直处于优质协调水平,仅微有波动;曲靖地区的协调度值则一直处于严重失调状态;玉溪地区的状况不容乐观,整体协调状况处于失调水平;楚雄则处于良好协调状态,在滇中4城市中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仅次于昆明。滇中各地区2006—2010年的研究结果各地区的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呈稍有好转的趋势:研究表明,2006—2010年滇中地区4个市州的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等级均分别处于同一水平,但数值之间有微小的变动。从波动来看,滇中地区4个市州的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有稍微好转的趋势。

对策与建议

1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对协调度等级一直处于优质协调的昆明可保持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可做微小的调整;而对曲靖,转变其经济增长模式则刻不容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实践经验证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越需要跟进。如果只为获取GDP的逐年增长而忽略生态环境的恶化,这就成了一种“有增长无发展”的发展[11]。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将原来的“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在工业生产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采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和设备,在源头将污染消减,实现节能、减排、减污、增效,获取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应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探求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2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发展工业与防治污染是滇中城市群发展的两难选择,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必然,推进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滇中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经济的协调。如果按照这种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方式,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是难以实现的,这将大大超越目前的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因此,应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效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推动技术创新,建立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今后,滇中城市地区经济应侧重发展两类工业:一是利用云南省的资源优势,发展技术含量高、低污染的工业类型,如生物制药、烟草、精密加工业、精细化工、花卉等农产品深度加工、旅游产品加工和信息工业;二是充分利用国际大通道区位优势,发展低污染的加工业,最终将滇中城市经济群建成西南地区有特色的工业基地。

篇7

当今,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是浙江省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截止至2012年底,浙江省去年共实现旅游总收入4801.2亿元,同比增长了17.7%,增长率远高于GDP的8%的增长速度。因此,旅游经济的增长拉动了浙江省GDP的增长。其中,国内游客3.91亿人次,入境游客866万人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1%和11.9%。实现外汇旅游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13.4%。面对大规模的旅游流动人口,浙江省的生态环境背负巨大的考验。如何在大力发展区域旅游的同时,保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浙江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的关系出发,研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发展和协调发展问题,并针对浙江省的现实情况提出促进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二、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生产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

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性,生态旅游以其低污染、低能耗和高产量的优势成为了备受推崇的行业。而生态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由于生态资源的不可流动性,区域生态资源的发展将促使高收入地区向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流入,有利于协调浙江省收入的再分配效果,促进了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

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托于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保护生态提供了资金扶持,因此需要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包括对空气、土壤、植被、水资源、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的保护,还包括对园林、农庄、古镇、风景名胜等改造过的资源进行保护。而这些资源正是构成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基础和母体,离开了这些资源,生态旅游将无从谈起。可将,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应保持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联,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同协调发展。

(二)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旅游产业一直呈快速发展的态势。浙江省旅游收入从2001年的52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801.2亿元,在十多年的时间内,浙江省区域旅游收入增加了4272.2亿元。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浙江省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为生态资源的美化供了资金基础。浙江省污水处理能力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正处于不断上升中,去年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已高达97.4%,同比增加了近1个百分点。此外,浙江省工业能耗消费也处于不断下降中,降低了生态资源的损耗,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贡献了一份力。

从浙江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来看,2012年全省降水总量为2134.7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为2069毫米,水资源总量为145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2656.2立方米。全省总用水量为22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1.4%。去年共完成39695公顷的造林面积,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0.97%,同比增长了0.39%。2012年污水排放量为2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8.1%,污水处理率为87.9%,同比增长了2.8%。虽然污水的处理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污水排放量的提高也给浙江省带来了较多的生态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促进浙江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施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治理相协调的发展战略,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应相互促进且相互制约,旅游经济的发展应当以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增加经济收入为目标;二是实施科学的生态景观管理战略,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保持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建立生态资源的立法制度,健全区域环境的立项评估、质量检测以及预防体系,促进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浙江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

(一)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着重指出,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来促进浙江省生态环境改革是浙江省旅游业长久稳定发展的根本任务之一。而通过改良生态环境来推动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浙江人民密切关注的大问题,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结合点就是合理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并以此来实现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要实现两者的协调,要不遗余力地抓好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城市作为一个规模庞大、内部网络结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先天就具有明显的依赖性、脆弱性和高度人工化特点,正因为如此,城市也很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城市环境治理中,以绿化和湿地为典型代表的绿色生态系统是其中最主要的具有生命力和自净能力的组成成分,该系统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持城市生态运行平衡以及城市市容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浙江省内各大城市也已越来越意识到目前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是非常之举,省内所有城市已将绿地建设水平作为城市化水平和生态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准。而对于浙江省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和企业都应加强对绿地和湿地的保护,以突显绿地和湿地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的作用。在企业生产发展和政府调控和治理过程中,必须加快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进程,并加大森林景区和湿地景区的开发和保护,以全面发挥浙江省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提升浙江省城市旅游的价值。

(二)浙江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促进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协调的方法。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明确旅游业发展方向,提升旅游业综合效益。为了使浙江省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齐头并进,首先必须明确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根据浙江省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进行有选择地发展,以彰显特色。以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视角来看,旅游规模的扩张和旅游景点的粗放型发展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因此浙江省各城市应抓紧生态旅游的热潮,优化旅游业的产品结构,将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从数量式的扩张不断转移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的轨道上来。在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游客在旅途中不断领悟生态教育知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和健康旅游的良好氛围,推进浙江省城市旅游业的效益最大化。

2.规划生态基础设施,完善游客管理制度。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与否对一个地区生态旅游建设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浙江省各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理应成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点。在经济上,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反映了该城市的整体建设水平;在生态上,生态基础设施体现了该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生态基础设施的完善对浙江省城市旅游环境的优化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进作用。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上,主要做好以下方面:恢复城市内部和周边的自然环境;保护城市的绿地和湿地系统;保证城市生态资源的多样化。

篇8

建设低碳城市社区,保护城镇生态环境

低碳社区的建设不仅能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创建出绿色环保、和谐发展的生活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运用绿色能源技术、节能建筑技术、环保交通技术,来推动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应鼓励节能环保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生态城的应用,扩大“低碳”理念的普及推广,加强对社区居民的“低碳”宣传教育。在具体的操作中,推进建筑节能设计,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漏排水等设计理念,推行建筑能耗标识制度,推广低碳建筑的分级认证制度,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以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建立生态工业体系,在产业生产中要采用生态工艺、物料的闭路循环和多极利用的方法与“无废料化设备”,实行废物的能源化、资源化,实现三废零排放,进而形成资源加工链。建立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生态化体系,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做到生态化管理和服务。

优化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培育产业集群

对于污染比较严重,能源消耗高的落后生产工艺,中心城市应尽快淘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如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生物制约等高技术产业。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并综合利用,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扶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必须以低碳产业为支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从“高增长、高排放”的高碳增长模式向“高增长,低排放”的低碳增长模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篇9

摘 要 新疆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接替区,正面临着大规模开发资源,求得经济全面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运用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根据新疆实际情况提出在新疆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新疆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具体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新疆经济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一、新疆经济发展与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之矛盾分析

(一)经济发展与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1.新疆人口资源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人口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社会基本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体。一个地区的人口现象,是这一地区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自然、经济、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一种反映。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单就从生产力的角度讲,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从新疆的人口分布以及整体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来看,新疆人力资源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新疆的教育事业在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发展,但整体人口的受教育率仍然偏低,还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2.资源开发利用效益低

新疆作为资源大省的资源优势未能转变为经济优势多年来新疆人一直认为我们有占全国六分之一的国土,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和独特的气候和光热资源,靠资源优势带动经济发展被大部分人认同。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有点太天真。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地下资源的勘探和开发都进人了加速发展的时期,新疆作为国家重要的资源接替区已被中央认可,但新疆输出的资源大都是未经深加工的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或者由于加工技术落后,造成一流原料,二流技术,加工制造出三流商品,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根本无法发挥,形成资源开发的低效益运行,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3.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继续加重

新疆重点城市大气污染尤为突出,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是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绿洲的荒漠生态系统的破坏十分严重,土地荒漠化、盐渍化面积不断增加。塔里木河、博斯腾湖、艾比湖等周围的生态恶化趋势还在扩大。新疆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当全面、客观地分析和看待,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确保实现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的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气候变化是各种自然因素中的首要因素。最近40多年来,特别是从1987年以来,新疆气候增暖、增湿明显,总体说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表现在:近几年南疆地表径流量有所增加;艾丁湖再生、艾比湖和博斯腾湖湖面扩大;博湖矿化度降低;从孔雀河、开都河向塔里木河干流下游调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绿度值有所增加等。当然,也存在着冰川退缩进一步加剧的潜在危险等。

2.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负两方面效应:由于开荒造田、兴修水利、营造防护林带、建设人工草地、控制排污量以及立法、执法监督等,扩大和稳定了绿洲;改善了局部小气候条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性能;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增加了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

二、新疆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可持续发展,按照国际上的通行解释,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统一,实现良性循环。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其中,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

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恰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在发展中重保护,实际上就是不求一时一事的短期发展,而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人口、资源、环境有效阑的范围内争取合理、持续的发展;在保护中求发展,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求得经济的最大发展。只有在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发展得以持续的基础,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只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取得了经济的合理发展,才能使人类具备更强的能力,投人更多的能量、物质和信息,保护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不断向更高层次的良性循环转化。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且力而行,分步骤、分阶段地实现新疆生态环境退化的零增长

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以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系统论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其整体性,要求把任何一个系统都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新疆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与人类在系统中的各种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生态系统的转化方向。统筹规划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和把握人类行为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功能、变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统筹协调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功能作用,使其保持良性循环。

(三)运用政府调控与市场调控相结合的机制保护生态环境

1.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经济行为的利益取向是十分明显的,市场经济必然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人们经济行为的利益取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发生矛盾,尤其是可能与人们短期的眼前的经济利益发生尖锐冲突和矛盾。如工业的治污问题,农业为获取高产大量使用化肥问题,为眼前利益大规模采挖甘草问题等等,都表现了这一现实的冲突与矛盾。

2.政府的宏观调控应与市场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借助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环保政策、措施。把维护生态环境与单位、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谁维护谁得益,谁破坏谁受罚,建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责任制。如新疆植被稀少、草场退化、森林面积小,种草种树,扩大绿化面积,防风固沙,营造良好的生态小环境是保护新疆生态环境的一项当务之急的大工程。显然这仅靠政府的行政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法则、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种草植树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发动各族人民群众都积极投身于这一利国利民的浩大工程中去。政府必须保障人民群众种草、植树的经济利益,谁营造谁拥有,谁种树谁得益,使其利益落到实处。

(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当前,新疆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应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把经济快速增长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在新疆尤其重要的是做好森林植被的保护工作,遏制土地和草原退化,大力发展人工造林,推广牲畜圈养。

(五)优化经济结构、增加生态投资、推进技术创新、强化绿色经营

十七大提出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因此,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的基础上,要改造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工业,对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产业要坚决关停。在开发矿产资源时,要坚持合理、有序、持续的开发原则,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小柳,刘戈力,甘泓.新疆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承载能力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1.

[2]吴淼.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促进新疆可持续发展.省略

[3]国映.新疆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xjepb.省略

篇10

【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探索;重要性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非常的薄弱,工厂所获效益往往是通过牺牲环境为前提,直到近代人们才更多的注意环保问题,也提出了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思想。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它们不属于一个行列,却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经济发展往往是依赖于自然所带来的资源,而且许多传统工业对生态环境破坏特别大。如果想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必然。只有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才能让人类社会进一步前进,人们赖以生存生活的环境才能更安全。

一、区域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生态资源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往往都离不开自然资源,也称为“劳动对象”。人类利用的资源可分为直接资源产物和间接自然资源产物,直接资源是树木、矿产、土地、石油等;间接资源包括钢铁、棉纱等。对于人类有需求的资源,必定出现人类的生产活动,无论是自然的直接资源或是间接资源在人们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源,人类的经济发展绝对离不开自然资源。

(二)生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每个地域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地域的经济基础,我国就存在许多的生态条件,也导致了我国各个地区经济的分化问题,各个地域的生态资源状况决定了当地投资的侧重点以及发展点,生态资源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成为空谈。

二、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我国对区域生态的宏观调控以及各地政府生态制度。我国应该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宏观调控,出台更多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成果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中去,社会应该不断完善、健全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大降低对生态的危害。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制定一个符合当地需求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对于一些资源要进行有效的再利用,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经济保护宏观上需要国家与政府相互帮助才能有效完成,而且二者要相互监督,达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区域政府应该用经济调控手段以及先进科技保护生态环境。现如今的生态问题,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各个企业,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更是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对环境的破坏应该间接成为各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这些问题却是由社会来背负。所以,政府应该针对一些高污染企业,进行对企业成本调控,让生态成为企业的内部成本。对于一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企业,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提高企业赋税,作为生态环境补偿。

(三)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要想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好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当地政府应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不仅是需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同时也需要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在生态环境承受之内,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净化。而且生态环境协调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不应该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自身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区域保护生态环境微观化,提高对企业的监督力度。想要从根本上缓解区域生态问题,政府应该将区域环境保护微观化,对各个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及监控。把环境破坏列入法律的范畴之中,对于环境问题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法律政策落实到各个企业之中,让企业每个生产环节都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加强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于每个企业的生产侧重点不同,使得企业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不同,当地政府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制定一个符合当地发展的生态保护政策与标准,对于生态资源的撷取要适度,鼓励当地人民对企业的监督,让企业的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化。

(五)提高区域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对区域生态的破坏不仅是企业这一部分,社会公众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人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环境保护意识却没有丝毫提高。各个区域政府应该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公众应该做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在享受自然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做到对自然的保护,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

三、结语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自然所提供的资源,人类社会发展不应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之上,要真正地做到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国家及政府应该加大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法律力度,利用人类最新的科技成果投入到自然保护中去,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协调发展度

【基金项目】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1055045x);2013年常州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A400413049);2014年常州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A3460414065).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两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动态关联关系,二者之间紧密关联,通过耦合反馈,放大相互之间的协调效应,促进整个系统由低级向高级、由无序向有序状态的转变(见下图).事实上,旅游业的环境依托、资源消耗等产业属性决定了生态环境建设要为旅游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承载并制约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发展又促进并胁迫生态环境向高层次发展.因而,深入研究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限制的耦合互动关系,反映二者的协调发展状况对于解决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分析了常州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复杂系统,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常州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从定量的角度揭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可望丰富相关的文献.

一、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

1.指标选取与数据采集.本文以赴常游客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旅游总收入/全市GDP、旅游总收入/第三产业GDP、全市第三产业GDP增加值、游客人数/常州市居民数共九个指标来刻画常州市旅游经济发展状况;另外选取常州市生态环境水平的指标,分别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指数、环境噪声、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SO2排放量和CO排放量(数据来源于《常州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常州旅游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等).

2.主成分分析.为避免分析结果受到测量数据不同量纲的影响,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再通过主成分分析分别计算出两子系统的各指标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得旅游经济的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96.641%,另外生态环境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93.672%.另观察各主成分在指标上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可以判定旅游经济提取的2个主成分分别为旅游经济规模因子、对外旅游经济效益因子;生态环境提取的3个主成分分别为生态规模因子、环境建设因子、空气质量因子.

二、协调发展模型建立与分析

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

D=C・T,T=12f(x)+12g(x).

其中,D是子系统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T是复杂系统综合发展水平,C为协调度,具体表示如下:

C=f(x)・g(x)14(f(x)+g(x))212.

计算旅游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时,为克服主观因素给指标赋权时带来的偏差,因此在研究各指标联系程度及信息承载量基础上,采用熵值赋权法来确定各指标的重,同时利用上述模型得出2008―2012年常州市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974,0.797,0.449,0.779,0964.即看出,2008―2012年常州市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2008年处于良好协调发展且旅游经济滞后状态;2009年处于中度协调发展且生态环境滞后状态;2010年处于勉强协调发展且旅游经济滞后状态;2011年处于中度协调发展且旅游经济滞后状态;2012年处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良好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滞后型状态.另外,可知常州市在整个5年间协调度和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一个前期下降较大,中期较为平稳,后期上升较大的走向.由此可以预计,未来常州市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仍将在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呈快速上升趋势.

总之,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进才会促使一个城市整体进步.总体说来,常州市的旅游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自2010年来由勉强协调向良好协调转变,说明两者能够协调互促,共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常州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二者的发展水平有交替变化的态势.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常州市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用于旅游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以提高综合发展水平;其二,通过立法手段划拨旅游事业的部分收入用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从而确保旅游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其三,鼓励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在合理调配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以促进旅游经济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2):76-82.

[2]崔峰.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64-69.

[3]王辉,姜斌.沿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5):115-119.

篇12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农村经济;循环经济

1.前言

建设全面小康的农业社会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题,要将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基础,形成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在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打造出新时期农业生态环境文明,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经济模式过于僵化

当前,农村的经济形势存在传统和僵化的弱点,讲求一味的经济投入,希望产生更大的经济回报,这种不顾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经济模式,会形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难于帮助农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和生态链,最终形成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农村经济的增长失去了本源。

2.2绿色农业生态建设过程缓慢

当前农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没有一个正确地认知,导致绿色农业这一概念不能得到很好地普及与执行,农民不能将实际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增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低层次的生产模式中破坏着环境,却取得了较低的综合收益。由于没有绿色农业概念,农民所产的农产品同质性高,导致抵御市场冲击和风险的能力低,不仅不利于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而且也会存在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实际问题。

2.3化肥和农药的污染严重

化肥和农药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当前农村过分依靠化肥和农药,导致水体和土壤的富营养化,出现大量有害生物的繁殖,或者出现了生态链条的断裂,影响了正常的农作物生长,也影响了城乡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3.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振兴农村经济的措施

3.1构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要以生态农业为中心,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以有机农业为目标,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健康的发展模式,要主动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推行清洁生产,要将垃圾和废弃物的全面处理和综合利用列为重点,使农村经济的途径得到生态化的改善,在降低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构建农村经济的循环发展链,打造农村经济的发展新模式。

3.2建立生态友好性新农业

要以有机、环保、节能和绿色为目标,建立农业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打造,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契合,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打下生态基础,更好地建立起高端的农业经济形势,扩大农村经济体系的收益与效率,真正做到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

3.3控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由于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很多,新时期要从农村基础性生产和生活入手,探寻制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转变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应该加强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废水、废物的处理,要引入成型的垃圾处理设备,通过集中处理和分散消化等一系列措施,使废水和废物得到有效降解和无害化处理,有条件地区还可以对废水和废物展开利用,形成新的资源,总之,通过对恶化农业生态环境的垃圾处理遏制住环境下滑的趋势,为营建新型农业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3.4控制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污染

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是有机化合物的污染,应该在农业生产中控制相关有机物的使用,这一点要发挥农技推广站的专业性优势,使技术指导尽量贴近农村生产和农民,降低化肥的使用量,控制农业生态环境中有机肥料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威胁,同时控制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对整个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伤害。在农业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造中要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品种科学地管理树立在广大的农民中间,这样就可以起到从意识上和行为上对污染的控制。

3.5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是相悖的两个概念,应该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使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得到生态环境的支持,同时在农业生态环境的重构与创建中要注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生态环境得到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在农村工作中应该突出宣传工作,要让农村工作者、农民知晓上述的辩证关系,形成对农业生产、生活和管理细节的改变,进而达到对生活方式、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管理科学性的有效变革,打造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舆论基础,更好地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4.结语

根据本文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要立足于农村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模式的创建,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观念在广大农村的深化,通过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细节的改变,形成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方法。要在农业生态环境的营造和农村经济的振兴过程中加强人才培养,以人才作用的发挥打造出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与农村经济的新局面,这也是本研究在最后需要重点强调地地方。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2013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旅游总收入2.85万亿元,增长11%;国内旅游32亿人次,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2.49万亿元,增长12%;入境旅游1.34亿人次,增长1%,其中,过夜旅游5850万人次,增长2%,旅游外汇收入500亿美元,增长3%;出境旅游99200万人次,增长15%。我国旅游业为了经济增长,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不断导致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化和各种资源的枯竭,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旅游业必须寻求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外出旅游总是希望能够达到怡悦身心、回归自然、疗养保健的目的,因而只有那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卫生良好的旅游目的地,才能激发人们前往旅游的欲望并最终将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需求;生态环境以其可提供的旅游资源数量决定了旅游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潜力,是旅游产业的生存发展的根本。

(二)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旅游产业做支撑

首先,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增长,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能力,直接促进了环保工作的开展。其次,旅游能提高人们的文明程度,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行为的发生;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公众对环境的关注,推动环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再次,作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优化了旅游城市的经济结构,替代了污染严重和资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推动了本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

二、当前我国旅游城市在环保工作中所共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与高标准的环保工作要求差距较大

这几年来,尽管各旅游城市对环保日益重视,认识逐年提高,但在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游客和市民等有关单位和人员中尚未形成环境质量是旅游城市品牌的观念,并未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事关城市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衰成败的高度来认识,致使因人为原因导致的生态环境被破坏、被污染的现象在各个旅游城市仍时有发生。

(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管理体制不顺

与生态保护工作有关的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条块分割的现象,各自为政,不利于环保工作的开展。如旅游管理部门往往只注重旅游开发,环保部门又往往只考虑环境污染的防治,二者之间缺乏协调机制,致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难于顺利实施,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旅游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不健全,生态环保行政执法力度不够,行政执法水平还不太高,执法监督不健全,造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

(四)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这些年来,尽管各旅游城市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多,但总体而言,这些投入与环保工作的实际需要相比,与国家环保局规定的标准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资金投入的不足,使各旅游城市在垃圾处理、污水净化、城市绿化等环保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金缺乏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旅游区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当开发,使地貌和植被遭受人为破坏,导致旅游区水土流失,水资源锐减。其结果是一方面使市民和游客的生活用水紧张,另一方面使一些以水体为主的旅游景观的游览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吸引力下降甚至消亡。例如,截至2003年,黑龙江省镜泊胡景区大庆湖光宾馆旁被破坏的林草植被有1hm2,垃圾乱放对景区的环境质量产生了影响,二龙山万佛寺的修建是3 hm2的山地植被遭到破坏;五大连池中小弧山山体的1/6被挖,出现了严重的山体滑坡现象。

(六)旅游垃圾污染严重

由于旅游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备以及旅游者本身素质低等各方面原因,致使与旅游有关的服务行业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便弃于景区内。例如,南岳衡山每年约有6000吨的经营垃圾、2000吨的旅游垃圾倒入旅游区内的溪流和水体中。这些垃圾的处理也是一大难题,如果处理设备要耗电、耗能,而且部分污染防治设备会产生二次公害,再次威胁环境,甚至损害大众健康,既影响了游人的游兴,也降低了旅游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三、加强旅游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保工作存在的上述困难和问题,导致各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旅游经济收益低下。因而,要保证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此,各旅游城市应着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进一步增强旅游城市的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旅游城市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决策部门以及旅游经营者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单位和个人,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发展经济必须以保护环境的长远发展观念。为此,要通过举办环保培训班、环保知识讲座以及报刊、电视、简报、内参、录像等各种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等途径,不断加大对全社会的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努力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二)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上,各旅游城市一方面要积极开发资源、发展旅游业,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要确保资源能永续利用。应遵循“科学评价,合理开发,综合保护”的原则,把保护与开发有机地统一起来,实施保护性开发,把保护放在首位,在开发中强化保护,在保护中合理开发。此外,开发与保护的利弊分折不能单凭经济效益的高低作为标准,而应把资源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三)进一步理顺生态环保的管理体制,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有效开展

建立合理、精干、高效的管理体制,是环保各项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环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打破部门分割,实现各部门对生态环保工作的共同参与、联合管理,已经成为各旅游城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必须要建立一个高层次、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的旅游产业发展协调管理机构,对整个旅游城市的生态环保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处理包括生态环保在内的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推动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提高环保行政执法水平

生态环保行政执法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各旅游城市一是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地的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具体的法规保障;二是要切实加强环保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环保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旅游城市的生态环保行政执法水平;三是要切实加强生态环保工作的执法监查力度,切实采取法律手段避免、减少或控制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环保工作范围大、任务重,需要大量的资金,各旅游城市一定要在环保投入上舍得下功夫,为环保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一是要进一步给予环保、农林、旅游等相关部门适当的政策倾斜,适度给予这些部门增拨城市建设维护费等资金用于环保的投入;二是要加强对排污费的征收工作,特别是要加强饮食服务业和建筑施工噪声排污费、烟尘废水超标费的征收力度,适当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以此来补充污染源治理资金的不足;三是利用旅游城市声誉和投资环境优势,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网上招商、洽谈会等形式,全方位吸引国外、市外资金投资环保产业,解决环保投入不足的问题。

(六)要开发、推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旅游产品

纵观旅游业的发展历程,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环保和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且还能给旅游地带来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旅游模式。为此,各旅游城市应顺应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开发、推出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自然旅游等这些亲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

四、结 语

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日趋重视意味着人类更为注重自身的长远发展。各旅游城市应坚决走旅游业的可持续之路,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模式;对策建议;福建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6)03-04-01-02

为落实将福建省建成生态强省的梦想,福建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能源生态研究中心与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组成9名专家课题,分赴全省9个市区市,开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调研。在2015年历时7个月调研中发现了福建省发展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认识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因此,虽有十二个类型成功的典型模式,但至今没有大力宣传推广,在政策、资金上支持力度也不够。1998年成立的由福建省发改委、农业厅、财政厅等8个涉农厅局组成的生态农业试点县领导小组及由8个厅局与福建省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组成的专家组也停止了活动。为此,在循环农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或瓶颈也未能及时协作攻关,建设的示范场普遍存在农业机械化与标准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做大做强福建省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福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1.1福建农业资源潜力分析

福建省属多山省份,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90%,福建省农业用地比重小,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50%,耕地资源紧张、人多地少的问题十分突出[1]。福建省果园面积541.91khm2,茶园面积242.93khm2[2]。福建省丘陵区水热资源十分丰富,年降水量达到1400~2000mm,全省年平均气温15~21℃,全省有70%的区域年积温都在5000~7600℃。福建省农业生物物种也十分丰富[3],现有果树有品种3000多个,野生果树资源282个,药用植物有600多种,粮食、蔬菜、茶树种质资源也十分丰富。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使得福建省丘陵区成为全国土地生产潜力最高的区域之一。

1.2影响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2.1丘陵区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南方丘陵山地普遍存在“旱、瘠、酸、粘”的缺点,加之许多不合理、过度的开发,加剧了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系统退化过程,2011年福建省的水土流失总面积达到1.22万km2[4]。另外洪涝、台风、霜冻等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发生频率也比较高。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生态灾害也呈上升态势,目前影响较严重的入侵物种主要有大米草、空心莲子草、水葫芦、松材线虫等。1.2.2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不高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2014年福建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达122.61万(t按折纯量计算),氮肥使用量达到47.47万t[2],每hm2实际施肥量已经超过1400kg,农药和地膜使用量也逐年增大。2014年福建省生猪存栏数达1149.35万头,牛存栏数为67.79万头[2],生猪和牛产生的粪便量约达4200万t,畜牧业产生的废弃物是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的祸首之一。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有害物质超标等问题已对农业生产、食品安全、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此外,福建省每年产生的稻草、花生藤、甘薯藤等秸秆量约达700万t,这些秸秆资源主要被用于栽培食用菌、饲喂家畜或秸秆还田,但目前还约有30%的秸秆未得到有效利用。总体来看,福建省农牧废物资源的利用空间还比较大,必须有效开辟农牧废弃物资源化转化途径,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源头上解决农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生态破坏等难题。

1.3以循环经济理念来指导福建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国民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新时期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任务。基于福建省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推进福建省新农村建设、摆脱贫困的重大需求,也是现代农业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必要途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不仅是局限于第一产业的循环,而应是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关联、相融合,是各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为此,必须结合福建省区域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区域资源和农业发展的自身特色,将循环农业技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着力解决区域农牧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污染防控与生态经济效益提升等难题,进而不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2福建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福建省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以下12种典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类型,包括丘陵山地农林复合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茶园循环经济模式、林下经济开发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水田高优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立体养殖循环经济模式、农田秸秆菌业循环农业模式、畜(禽)-生物垫料-有机肥(种植业)模式、沿海低湿地立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东南沿海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循环经济模式、亚热带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家庭休闲农场促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模式。这些模式的应用和实施,不乏有许多的成功的实例,但从总体来看,福建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水平较发达省份仍有差距,农业机械化、标准化水平还有待提升。例如,在福建南平地区,一些奶牛场采取了“牛-沼-草”的循环模式,通过牧草种植、草地消纳沼液及牧草利用,实现了沼液生态达标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但由于牧草种植区域均分布于小片山地中,牧草收割时缺少有效的机械化手段,利用人工每收割1t的牧草,需要200元的成本,生产成本也大幅上升。另外,一些循环农业模式也缺乏较为严格的技术规程和生产标准,实施过程人为性、任意性很强,不利于农业产品质量监管,也不利于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此外,循环农业实施过程往往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生物质能源等多领域产业,各产业之间的链条衔接较为复杂,各产业链在协同运作过程经常会遇到各种的技术难题和技术瓶颈,往往由于某个循环链节的实施不成功,反而降低了企业的效益,这些都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政策保障方面,还未能形成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激励,如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机制等,政府管理部门在典型示范宣传推广、资金扶持等方面均有待加强。

3对策建议

3.1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长期规划

根据福建省建设生态强省总体目标和任务,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编制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期发展规划,完善顶层设计。同时,在建设全省三大农业产业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各地区的重点发展模式,构建不同区域特色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如在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的闽西北地区,发展以水田、果茶园为主的高优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种养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构建生态高值化的绿色产业带。在经济较为发达、物流设施完善、生态相对脆弱的闽东南地区,发展农牧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加工等循环产业模式,形成产业集聚。

3.2完善法规政策,推动机制创新

应制定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循环农业法规政策和产业政策,创新相关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循环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生态补偿技术指标体系。将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政府产业规划和协调监管职责范围之内,形成循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政策、法律和技术的多点支撑,逐步推进福建省区域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扶持生态家庭农场,推动规模化与产业化

近几年来,以家庭农场单元为基础的生态循环模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但有相当部分的家庭农场存在管理水平低、科技水平低、生产效益低以及规模小的问题。因此,加强对独门独户的小规模的家庭农场进行调整和改造,探索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外,要加大对家庭农场在技术和政策方面的扶持,注重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保护,并结合农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3.4注重标准化生产,提升机械化水平

循环农业模式往往是多个循环链条和多个产业的融合和联动,只有实施较为严格的技术规范,方能实现不同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资源的优化分配与高效利用,因此应注重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同时,注重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利用,如食用菌培养料上床机械、适合于丘陵山地生产的施肥机械、小型收割机等机械研发。通过大力推广节能、节水等减量化农业机械的应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缓解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推进企业、农户增产增收。

3.5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促进成果转化

循环农业要发展,农业科技是推动力。各级政府应统一组织协调,加大循环农业科技研发过程人力、物力的投入,建立灵活、有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循环农业模式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突破,同时要积极引进农业新技术,培育乡土人才。各级政府应积极搭建科企合作和科企农联动的桥梁,对于成功的技术模式和科技成果,加快力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市场化、产业化。

3.6紧抓典型示范,带动全面发展

循环农业在全省已有发展成功的先例,建议每个设区市抓1~2个典型示范场,以点促面,以典型带动全面发展。并积极开展循环农业在全省的宣传与普及,加强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让企业或农户能主动融入循环农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推动增产增收,形成整体效益,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而推动福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翁伯琦,雷锦桂.以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推动生态强省建设的思考[J].鄱阳湖学刊,2012(5):93-102.

[2]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3]翁伯琦,罗涛,黄毅斌,等.生态强省建设与循环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