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女性卫生保健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农村居民;健康知识;健康教育
research on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de and demand in rural residents sang xingang,yin aitian,li dehua,et al.center for health management and policy,shandong uniersity (ji'nan 2500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de and demand of the rural resid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optimizing of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methods by multi-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20 087 people were selected from 40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of 8 counties.investigators conducted facetofac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households.results 33.0% of the respondents accessed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ctively.and 79.0% of respondents wanted to know the knowledge about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the percent of respondents who got knowledge by watching tv,consulting the doctor and reading newspaper and magazine was 59.0%,34.1% and 10.1%,respectively.60.5% of the respondents wanted to know the knowledge by consulting the doctor.conclusion there was only 33.1% of rural residents got health knowledge actively.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n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area through various ways.
key words: rural residents;health knowledge;health education
我国有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他们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1〕,2003年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2周患病率为139.5‰,慢性病患病率为120.5‰。此次调查还显示,农村居民对医疗机构的利用减少,自我医疗比例逐年增加,由1998年的23%增加到31%。因此,通过健康教育方式增加农民的健康知识,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的预防疾病,在生病时可以采取更为正确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为了解山东省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获得方式及需求,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康教育改进措施,于2007年4月对山东省8个县(市、区)40个村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在山东省西部和中部抽取8个县(市、区),每县(市、区)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村,每村按户主花名册进行系统抽样,被抽取家庭内所有2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均为调查对象。每个村计划调查300户(约600人),户数不足300户的村,从临近村仍按照系统抽样方法补足。实际调查40个村,共20 087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并经过专家论证修改调查问卷,由调研员持调查问卷入户,进行一对一的询问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个人及其家庭的一般状况(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收入等);被调查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被调查对象平时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实际生活中获取卫生保健知识主要途径以及希望获取知识途径,被调查者是否想获取高血压、糖尿病方面的卫生保健知识。
1.3 统计分析 采用access数据库2次录入,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20 087人,其中男性9 127人,占45.4%;女性10 960人,占54.6%。年龄中位数为50岁,35岁~45组5 124人,占25.5%。文盲半文盲占35.8%,初中文化占29.2%。从事农林牧渔养殖业生产占65.4%,工人占5.8%,其他职业占28.8%。
2.2 健康知识情况
2.2.1 卫生保健知识获取情况(表1) 在被调查者中,只有33.0%的人(6 575人)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在经常主动地获取卫生保健知识方面,男性高于女性;高文化程度人群高于低文化程度人群;低年龄组人群高于高年龄组人群;低收入组人群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比例最低,高收入组最高。
2.2.2 卫生保健知识来源 在总调查人群中,卫生保健知识来源排在前3位为电视59.0%、医生34.1%和报刊书籍10.1%,其他途径为0.5%~9.7%。调查19 719人中,有3.725人(18.9%)不知道从那里获得卫生保健知识。
2.2.3 获取健康知识的意愿(表2) 有9 883人想知道高血压、糖尿病知识,占49.2%。男性高于女性;高文化程度人群高于低文化程度人群;低年龄组人群高于高年龄组人群;低收入组人群想获取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的比例最低,高收入组最高。
2.2.4 最想获得知识类型 调查9 856人中,想知道高血压、糖尿病预防知识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最大,为79.0%;其次为想知道治疗方法为35.2%;想知道危险因素为25.2%;想知道病情发展的为8.2%;其他为0.1%。2 067名自报患者中,想知道预防知识的为65.2%,想知道治疗方法的为53.8%,想知道危险因素的为23.5%。表1 不同特征人群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情况比较表2 不同特征人群获取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知识意愿
2.2.5 最希望获得健康知识途径 调查9 811人中,最希望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前4位是医生告知(60.5%)、电视(58.7%)、报刊书籍(13.7%)、广播宣传(12.4%)。希望通过宣传手册、亲戚朋友告知、家人告知等途径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则占9.9%。
3 讨 论
健康教育是控制慢性病的必要手段〔2〕。本次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地区居民经常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比较少,只占33.0%,低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1〕的结果(39.5%)。从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趋势来看,年轻人、知识文化程度高的人越主动获取,与王雨〔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慢性病患者主要是老年人,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需要格外关注。对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的需求方面,绝大多数(78.41%)的被调查者想知道预防知识,远高于想知道治疗知识的比例(35.03%),与陈维清〔4〕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可以看出山东省农村居民已经认识到了预防的重要性。
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获得健康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和医生告知,与蒋雄京〔5〕等人对医院门诊病人的调查结果差异较大。从被调查者的意愿来看,他们最希望的途径首先是医生告知,其次才是电视、报刊杂志等。说明农村居民对医生是比较信任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农民较少去卫生机构,去看病时医生也不注意传播健康保健知识,农村居民的保健知识仍然主要来自电视。山东省的农村卫生人员,大多数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专门培训,故难以为农民提供适宜的卫生服务〔6〕。
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途径方面,有18.90%的被调查者不知道从哪里获得卫生保健知识,这部分人群是开展健康培训的重点。在具体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农村居民的特点来具体组织,比如语言要通俗易懂、形式要喜闻乐见,同时,知识要全面,防止形成片面的认识;针对农村居民生活、劳动规律特点,开展随时随地的健康教育〔7〕。
【参考文献】
1〕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http:///open/uploadfile/200412/200412314857549.doc.
〔2〕 张安立.慢性病的干预原则与健康传播[j].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1997,2:94.
〔3〕 王雨,姜又红,李雨,等.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123-124.
〔4〕 陈维清,叶晓青,刘雅玲等.235例非高血压病病人对高血压病知、信、行的调查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7,5(1):36-38.
〔5〕 蒋雄京,李卫.医院门诊人群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状况及来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1):3-4,28.
【中图分类号】 R 339.35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615-02
【关键词】 月经;月经初潮;痛经;学生,护理
月经初潮是女性进入青春期的标志,亦是用于评价女性生长发育成熟的一个敏感指标。而青春期是人生的重大转变时期,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其生理心理都将有重大改变。为了解闽东卫校女生青春期健康及其相应卫生期心理状况,并为学校制定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福建省闽东卫校2006~2008级护士与助产专业在校女生,共1 100名(月经未来潮者除外);年龄16~20岁,平均(17.92±0.89)岁。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问卷的方法。根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研究方案》,采用自编的“月经状况调查表”,由笔者本人到各个班级发放,并对问卷逐项解释、说明,由学生独立填写后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 107份,回收有效问卷1 100份,有效应答率为99.46%。
1.3 调查内容 年龄、出生日期;月经状况(包括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后月经转规则时间、经期、周期、经量、经血有无血块、有无痛经或伴随症状及月经对学习有无影响);相关因素(包括民族、地域、家庭经济收入、是否经常户外活动、母亲月经初潮年龄、父母的职业);卫生保健知识(包括月经初潮前后对正常生理卫生及其卫生保健知识的了解、知识来源渠道、是否注意经期卫生保健)等。
2 结果
2.1 月经初潮年龄 月经初潮年龄最早为10岁,最晚为17岁,平均月经初潮年龄为(13.28±1.32)岁。见表1。沿海地区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3.09±1.19)岁,山区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3.69±0.8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家庭经济收入(每月人均收入)分为≤300元,300~500元及≥500元,其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分别为(13.78±1.34)岁,(13.22±1.17)岁和(12.92±1.5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77,P
2.2 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情况 月经周期(28±7)d的占78.55%; 经期3~7 d的占88.27%;经量以10片包装的卫生巾为准,1/2~2包的占78.00%。见表2。
2.3 月经初潮转规则时间 月经初潮后1~2个月转规则行经占69.36%,1 a内转规则行经占7.36%,月经初潮2 a后仍未转规则行经占11.91%。见表3。
2.4 痛经及伴随症状 出现不同程度痛经症状者占42.64%,其中疼痛较严重者(需要服药)占10.91%;经期伴随临床症状主要为胸闷、乳胀及下腹坠胀、腰酸痛。见表4。
2.5 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来源 1 100名女生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来源目前仍主要是长辈及同学、朋友、姐姐,分别占59.64%及46.27%;来自媒体网络的占35.18%;来自中小学教师的占15.09%;而来自专业学校、机构教育仅占15.09%,8.27%。
3 讨论
3.1 月经初潮年龄 闽东卫校女生平均月经初潮年龄为(13.28±1.32)岁,与2007年四川地区汉族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年龄[1]较接近,青少年月经初潮年龄提前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社会经济状况、营养状况、遗传因素、地理环境因素等[2]。研究显示,家庭经济收入越高,生活条件越优越,月经初潮年龄相对越早,尤其是沿海地区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明显早于山区女生,与刘尚清等[1]的报道相符。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提前和生理成熟年龄提前会导致心理发展及某些的低龄化,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应提早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保健教育和指导。
3.2 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情况 闽东卫校女生大多数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正常;月经初潮1个月后逐渐转规则行经的人数占69.36%,这与文献的报道[3]基本相符。月经是机体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调节下,子宫内膜脱落,血管破裂出血,加上子宫口微张,从阴道排出。规则行经标志着女性青春期发育进入成熟阶段。但仍有11.91%的女生2 a后还没有转为规则行经,这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还没有发育健全所致,也可能与生活条件、环境、气候的改变,过度精神疲劳、学习紧张,导致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失调有关。此期要注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同时应考虑可能有卵巢或其他内分泌腺功能或器质性问题,需进一步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
3.3 痛经及经期伴随症状 随着月经初潮年龄提前,近几年来女生痛经发生率有所上升[4-5]。调查显示:仍有23.09%的闽东卫校女生痛经发生率高达42.64%。痛经分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而青春期痛经多为原发性。原发性痛经主要与经期子宫内膜释放的前列腺素(PG)有关。此外,还受精神、神经等因素影响[6],如心理压力过大、久坐导致气血循环差经血运行不畅、受风寒湿冷侵袭等。闽东卫校女生痛经发生率高除自身因素外,考虑与平时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有一定关系。故建议社会、学校要多关心青少年的身体成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协调,使人精神愉快,从而缓解经期容易出现的情绪波动及烦躁;适当的体育活动还可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减轻经期盆腔充血和下腹部坠胀感觉),改善生活条件,加强经期卫生保健宣传力度,这样有助于学生预防及减轻痛经及经前紧张的症状。
3.4 卫生保健知识 调查显示,仍有23%的学生对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根本不了解,且经期卫生保健知识主要来源于长辈、同学、朋友、姐姐。因此,社会、学校、家长应重视青春期保健教育与宣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才能有效地改善青春期少女健康状况。
4 参考文献
[1] 刘尚清,蔡容,田小兵.四川地区汉族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年龄的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277-1279.
[2] 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中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1980,4(15):219-220.
[3] 葛秦生,连丽娟,主编.生殖内分泌与妇科疾病诊治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9.
[4] 禹龙香.某大学女生月经情况和常见妇科病的问卷调查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6,32(1):79-80.
[5] 詹巧玲.506名女大学生月经情况调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3):46-47.
[关键词] 孕妇;调查;妊娠期龈炎;口腔保健
[中图分类号] R780.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0)11(b)-149-02
Periodontal status among 600 pregnant women
XU Suqin1, YU Juan2
(1.Medicine Department of Ta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ngsu Province, Taizhou 225300, China; 2.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eriodontal health of pregnant women. Methods: Slected 600 pregnant women on January 2010 to June 2010 on file in the legislative cards, questionnaired and periodontal examined. Results: Among the 600 pregnant women, 79.2% with varying severity of gingivitis. Conclusion: Pregnant women should make greater efforts to disseminate knowledge of oral health care work, to master the correct method of brushing, regular inspections, prompt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gingivitis.
[Key words] Pregnant woman; Survey; Pregnancy gingivitis; Oral Health
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是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妇女孕期的高发疾病之一,特别是妊娠期龈炎。妊娠期龈炎指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使牙龈发生炎症或使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我国孕妇妊娠期龈炎的发生率为30%~100%[1]。孕妇的牙周疾病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口腔健康状况,更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为了解妊娠期妇女牙周状况,笔者搜集2010年1~6月在门诊建档立卡的孕妇600名,进行问卷调查、牙周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年1~6月在泰州市妇幼保健所建档立卡的孕妇600名,年龄20~39岁,孕8~37周,均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无生殖泌尿道感染,无系统性疾病及先天性疾病,在妊娠期间未使用过抗生素,无异常妊娠及妊娠期并发症。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目的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包括年龄,孕周,学历,收入,牙周病家族史,刷牙次数、方法、时间,牙刷更换频率,孕前是否口腔检查,牙龈出血是否治疗。本研究采用一对一询问调查,均获得满意的应答率。
1.2.2 牙周检查牙周检查指定由本人及妇幼保健所另一名口腔医生进行,并经标准一致性训练,可靠度优。观察指标:牙龈指数。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年龄(28.1±1.4)岁,孕周平均19.5周,大专以上学历397名,月收入2 000元以上280名,牙周病家族史15名。
2.2 牙周检查结果
根据Silness和Le的牙龈指数的记分标准分为0、1、2、3四级。结果是:0级125名,1级241名,2级213名,3级21名。合计牙龈炎患病率为79.2%。
2.3 牙龈炎的影响因素
见表1。
3 讨论
牙龈炎目前已成为怀孕妇女的常见口腔疾病,一般表现为牙龈浮肿、脆软,龈色发红,龈肥大水肿,呈紫红色突起,轻轻一碰,就会出血,龈袋内有渗出液。这主要是因为妊娠期妇女由于内分泌的改变,体内雌激素和孕酮的水平增高,孕妇免疫力降低,牙菌斑菌落生态改变,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高,牙龈内炎症细胞和体液渗出增加,同时牙龈中肥大细胞受性激素的作用破坏后释放出蛋白水解酶和组胺,加重了局部的炎症反应,因此牙龈较非孕期更易出血,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高。由牙周检查结果可知:79.2%的人患有轻重不等的牙龈炎。
另外孕妇不注意孕期的口腔卫生,菌斑牙石等也是诱发或加重孕期牙龈炎的主要原因。由表1可知:62.7%的孕妇每天刷牙1次,73.8%的孕妇刷牙方法不正确,41.5%的孕妇刷牙时间不超过3 min,66%的孕妇牙刷不能及时更换。据胡纯贞等调查表明,妊娠期龈炎的患病率以及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口腔卫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天刷牙3 次,每次刷牙3 min的孕妇妊娠期龈炎患病率明显降低。掌握正确刷牙方法的孕妇,妊娠期龈炎患病率为60.49%;而不正确刷牙的孕妇患病率为78.99%。
2005年爱牙日的主题为“孕妇口腔保健”。妊娠期的口腔保健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健康,还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和发育,是影响到一个民族新一代身体健康和口腔健康的大问题。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孕前及孕期的牙龈炎或牙周病可以导致早产儿、低体重儿。而出生时体重不足2 500 g的婴儿,不仅易患多种疾病,其体重与个子发育迟缓直至青春期,并且合并先天性畸形或代谢异常率高达15%。有人对850名妊娠妇女于分娩26周前和分娩后2 d进行口腔检查,发现患牙周病的孕妇,其胎儿生长障碍的危险为无牙周病孕妇的2倍。国内的调查资料也表明:早产的妇女患严重牙龈炎及牙周病者明显高于无牙病者[2]。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口腔科汪昆医生提醒:妊娠中女性的口腔卫生,更是胎儿健康的关键。为预防这种情况发生,孕妇须比平时更要注意口腔护理和保健,每天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妊娠期的女性因口腔组织敏感性增高,刷牙时要选用刷头小、刷毛软、磨毛的保健牙刷。孕期要经常去口腔科检查,如果有牙龈炎、牙周炎,应及早就诊,在口腔医生建议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时间(妊娠期治疗龋病和牙龈炎的最佳时间是妊娠中期,即妊娠4~6个月时)。当然孕前彻底的口腔检查和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国牙周疾病研究院的院长乔顿-多格拉斯说:“每个母亲都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而一个很简单的牙周检查就可以使她们放心地知道她们健康的口腔不会增加她们早产的危险。”
在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国的母婴保健事业得到优先和快速发展,在城乡各级妇幼医疗保健机构中,母婴保健体系已经建立和日趋完善。许多育龄夫妇都知道孕前、孕期到妇产科进行定期检查是很重要的,但对口腔保健知识较缺乏。据2008年钱雅琴[3]调查分析:城市育龄妇女对妊娠前应做好口腔保健知识了解的占18.6%,妊娠前口腔保健知识主要来源是从亲友、报纸获得,最希望的知识来源主要有:保健讲座及咨询 78.7%,医学书籍20%。2009年农晨等[4]报道:孕前接受过专业指导的人数仅为11.76%,有74.51%的孕妇有牙龈出血史,有64.71%的孕妇不知道牙龈出血的原因,75.55%的孕妇有了牙病是能忍则忍,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无法早发现、早治疗,54.9%的孕妇担心口腔治疗对胎儿产生副作用,拒绝接受治疗。所以我们应加大力度做好孕妇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将口腔保健列入优生优学措施之中,加强妇产科医生和口腔科医生的合作,定期进行孕前及孕期口腔健康检查,正确掌握刷牙方法,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发现牙龈出血时要及时到口腔科就诊,阻止妊娠性牙龈炎的发生,做好早发现、早预防、防患于未然,提高孕期保健质量,发挥口腔科医生在孕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采方.牙周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4.
[2]邵丹,王万春,李金星,等.口腔卫生保健知识问答[M].6版.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20-21.
[3]钱雅琴.城市育龄妇女妊娠前口腔保健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3344.
结果
一般情况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8%,男性与女性各调查593份。调查对象学历构成以本科及以上学历、大专为主(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44.4%、39.4%),其次为中专与高中(占12.2%),初中及以下者最少(占4.0%)。职业分布主要为企业单位职员(占调查总人数的62.4%),其次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占18.0%)、个体经商(占11.6%),自由择业者与无业者最少(各占5.4%、2.6%)。家庭平均月收入构成以5000~10000元为主(占调查总人数的48.1%),其次为1500~5000元、10000元及以上(分别占26.3%、23.9%),1000元以下者最少(占1.7%)。孕前体检需求情况在接受调查的593对新婚夫妇中,483对夫妇愿意接受孕前体检,占81.5%,110对夫妇不愿意接受孕前体检,占18.5%,分析不愿参加婚检的原因,主要是“单位有体检”(占36.2%),其次为“没时间不方便”(占22.9%)。被调查者中,愿意接受孕前体检覆盖率在不同职业与学历中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7.5.4,P均<0.05),其中,职业分布中,以机关事业单位职员为最高(占总调查人数的90.5%),其次为无业人员(占88.0%)、企业单位职员(占80.2%),以个体经商人员、自由择业者为最低(分别占69.6%、66.7%);学历分布中,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最高(占总调查人数的87.7%),其次为大专(占78.4%)、高中/中专(占70.7%),以初中级以下学历者为最低(占53.6%)。而在家庭年收入分布中,则对是否接受孕前保健影响不大(χ2=2.3,P>0.05),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孕前检查采取免费检查方式,体检的费用已经不再是影响新人孕前保健需求的主要因素。孕前保健知识来源情况由表1、表2可见,37.6%的围婚青年认为父母是孕前卫生保健知识首要的知识来源渠道,其次是网络,书籍等公共大众传播媒体,分别占20.3%和18.8%,而医院的健康讲座则是最少。孕前保健服务内容需求情况调查显示,当前宁波城区围婚期青年男女最需要的孕前保健服务内容分别是优生指导,合理营养和健康体检,分别占73.8%、67.1%、63%,而对心理卫生指导和防病知识的需求相对较少,分别占41.2%和42%。
讨论
积极改善服务流程,方便服务群众本文调查中发现,在不愿婚检的新人中有19.9%和3.8%的人是因为没时间和不方便。因此,我们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将婚姻登记和孕前检查有效整合,进一步改善孕前保健服务流程,方便群众,不断提高孕前卫生保健服务覆盖率。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孕前检查的认知度本文发现,在不愿接受婚检服务的新人中有6.4%的人认为没必要婚检,46.2%的人认为单位有体检不用再婚检,事实上婚检与单位的常规体检在体检的内容和体检的重点上是有很大差别的。还有20%左右的新人在尚未接受孕前保健体检是就已经怀孕。因此,我们要加强婚检的健康宣教,正确把握好宣教时机,将宣教的关口进一步前移,在结婚前后将正确的保健知识交给新人,对影响新人对孕前保健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让群众能更加全面地了解的婚检的内容和婚检的必要性,自觉落实各项卫生保健措施。加强大众宣传力度,提高孕前保健意识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已经高度发达,可以说人人会用网络,网络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已经不可替代,然而本次调查中发现,将知识主要来源途径调查中“网络”作为首要孕前保健知识来源的只占到20.3%,作为最喜欢的宣传教育方式的也只占到18.2%,可见大众传播发展的滞后。政府以及有关保健服务部门应加强通过大众传播途径对生育保健知识的宣传,特别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针对年轻人最需要的优生指导、合理营养等保健知识,深入浅出地进行宣传,进而提高全民对孕前保健的重视。重视人际传播,保证宣传效果人际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的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它虽然传播速度慢,信息量相对较小,但有针对性,反馈及时。本次孕前保健知识主要来源途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父母”,占总调查人群的37.6%。可见,人际传播在生育知识的传播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此外从传播效果来说医院的健康讲座是宣传效果最好的,受众的知晓率最高[6],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扩大医院健康讲座的影响面,走进社区、机关、企业、楼宇,将正确的孕前保健服务知识送到重点人群中。同时也要重视全民宣教,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科学的健康观,改变一些不良的传统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新人接受体检调查中发现1.9%的人认为当前的孕前保健体检质量不够高,21.2%选择综合性大医院体检,说明部分群众对妇幼保健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还不够满意,因此我们也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方式,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温馨、体贴的孕前保健服务。
本文作者:余鹰燕骆桂钗工作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月经期 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 专业实践课
1.引言
经期训练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的身体影响及月经失调情况等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来说,运动训练是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的潜在因素。因此,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的月经周期的训练的研究与探讨是必要的,如何从实践和思想上合理、科学地建议和指导,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5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经期训练现状进行分析与探讨。具体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在经期参加专业实践课,对月经周期、行经天数、身体反应等的影响;探讨运动训练对月经功能的影响,以及月经紊乱痛经等与运动的关系。并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的女大学生这一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对月经期训练提出一些建议。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月经初潮情况及经期专业实践课月经功能状况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初潮年龄9~18岁,其中9~12岁为8.3%,12~14岁为52.1%,14~18岁为39.6%,18岁以上为0,初潮平均年龄为14.53。根据有关资料报道,初潮前开始运动的好专业运动员,初潮平均年龄为15.1±1.5岁,对照的非运动员则为13.46±13.61岁,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初潮平均年龄小于运动员,但大于非运动员女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与专业运动员,都有长期参与运动的经历,是中小学阶段女子运动的优秀者,运动能力高于一般女性,上述结果与有关报道认为运动年限越长初潮年龄越大一致。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和运动员初潮年龄状况表明,过早地、长期地参加专业实践课和运动训练是初潮推迟的主要外因之一。
调研统计可知,月经无规律6人,占12.5%;月经量异常8人,占16.7%;经期有明显综合症状35人,占62.9%。调查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月经失调在20%以上,而一般人群的发生率为2%~5%,运动员的发生率25%~30%,可见其发生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而与运动员相近。
2.2专业实践课出勤状况
专业实践课经期出勤一般采取停课见习、部分上课、正常上课三种形式,据调查统计显示三种出勤形式分别为29.2%、43.7%、27.1%,选择停课见习的理由依次为不方便、身体不适和不愿上课,分别占20.8%、72.9%和6.3%;部分上课的根据科目内容和负荷大小而定,正常上课者一般为已建立经期运动适应的女生,不愿上课者一般说明身体非常不舒服。据此表明,女生经期出勤主要依据经期身体状况、科目内容和负荷大小作出选择,反映出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运动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2.3痛经情况的分析
痛经是指女子月经期腹部疼痛等症状。据调查,48名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中有38人有痛经现象,其中重度痛经为14人,占29.2%,轻度痛经24人,占50%,无痛经的人数为11人,占20.8%。有关资料显示,痛经的发生率与女性的劳动强度成正比。体育师范学校女生在经期一般都无法避免较大强度的运动训练,从而导致很高的痛经发生率。
2.4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经期专业实践课的相关因素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的教练员87.6%是男性教练员,12.4%是女性教练员,男性教练员远远大于女性教练员,由于性别的原因,而对月经卫生知识了解不多,与学生沟通时产生害羞心理。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讲一点经期卫生保健知识的占39.2%,不讲的占61.8%,学生对经期卫生保健知识了解的占50.3%,非常了解的占27.5%,不了解的占22.2%。可见教师对学生经期上专业实践课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措施的意识很淡薄,学生在经期心理变化大,害羞感增强。由于对生理和经期卫生保健知识了解不是很多,对经期运动产生害怕心理,这种紧张情绪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从而主观上导致下丘脑的调节因子发生改变,造成激素分泌紊乱,引起月经不规律、痛经,从而影响专业实践课的进度等。
过度的大强度体育活动和专业实践课都会引起月经失调。由于院校体育设施场地器材的限制,使教师对上课计划不科学合理地进行,致使科学训练的水平比较低,不能对经期的学生采取特殊的科学安排及合理地安排运动量,致使对那些痛经者不能因人而异,造成学生的月经失调率上升,从而影响专业实践课的成绩提升和上课进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工厂 女性生殖疾病 发生率 健康教育
生殖道感染是育龄女性的常见疾病,有研究表明,生殖道感染的高发病率是性病/艾滋病的促进因素之一[1]。虽然发病率高、危害较大,但妇女就医比例却普遍不高。为提高工厂女性的保健意识和能力,对社区某一工厂120例前来就诊的生殖道感染的女性进行健康教育,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9月对丹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20例工厂女性生殖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均为育龄妇女;职业为工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
方法:对所有就诊者均详细询问病史,卫生习惯和居住情况,用常规妇科病普查方法,由妇科医生作一般妇科检查和阴道分泌物检查。在这120例患者中,大都有合并感染,其中合并宫颈糜烂阴道炎78例(65%),合并宫颈糜烂盆腔炎28例(23.3%),合并盆腔炎阴道炎32例(26.7%),合并外阴炎阴道炎23例(19.2%),合并盆腔炎宫颈糜烂阴道炎19例(15.8%)。
健康教育:①女性生殖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中心对120名生殖感染疾病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身高、体重、月经史、婚育史、疾病史以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居住情况、就医行为、女性生殖疾病的基本知识等,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针对女性“五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播放防治女性生殖感染疾病教育录像,发放有关妇科疾病的科普资料、出版宣传栏,联合妇科医生到厂区进行义诊,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她们对妇女保健知识知晓率与态度正确率、育龄妇女个人卫生习惯及行为的正确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降低女性生殖感染疾病发生率,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②改善居住条件,改变卫生习惯和就医行为: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工厂多,而女性占大部分,基本上都居住在厂宿舍,居住条件差,没有淋浴条件,混用别人的生活用具甚至手巾,造成交叉感染;平时工作非常紧张,经常加班加点,对自己身体出现不适时,没有时间看病,或自行到药店购药;30~39岁年龄的职业妇女承担着来自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相对较大[2],怕花钱,能拖就拖;18~25岁未婚同居偏多,一旦意外怀孕做人流术后又得不到休息和营养,引起急、慢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盆腔炎症,导致继发不孕[3];有的则经常做阴道冲洗来预防治疗妇科病等。对她们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有耐心、爱心,针对患者的正确行为进行重点指导和讲解,循序渐进,多鼓励安慰患者。同时也要对厂有关负责人作健康教育,改善女工居住的生活条件,多关心体贴女工,合理休息和营养,定期组织体检或作妇科检查。
结 果
女性生殖感染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前、后效果比较,见表1。
女性生殖感染疾病复发率干预前、后比较,见表2。
讨 论
健康教育前、后女性生殖感染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工厂育龄妇女缺乏防治女性生殖感染疾病知识及对健康行为的识别能力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健康教育,使工厂女性对女性生殖感染疾病知识的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3.6%上升至干预后77.8%;女性生殖感染疾病复发率由干预前的86.6%下降至干预后的45.8%。
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是关键:育龄妇女以宫颈糜烂和阴道炎居高,这可能与性生活多、卫生知识缺乏、未婚人流等有关。另外工厂居住的卫生条件差,生活卫生习惯差,不良的就医行为等导致外阴阴道局部环境的紊乱也是发生女性生殖感染的重要因素。
工厂女性生殖道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应关心工厂女性弱势人群的健康状况,加强厂区妇女防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妇科病普查,提高女工的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华,任娟,蒋幼芳,等.浙江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及性传播疾病知识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5):8-9.
妇女是儿童的孕育者和培养者,一个国家的健康水平和经济实力与妇女有着直接的关系,保护和促进妇女的身心健康是孕育和培养健康后代、提高中华民族人口素质、全面实现我国小康水平的根本保证。
1 原因分析
1.1 医疗条件差 有研究表明,农村经济落后、医疗条件较差、育龄妇女知识水平不高等是造成农村妇女生殖系统感染患病率高的主要原因。生殖系统感染不仅危害妇女自身的身心健康,部分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炎、性传播性疾病等还可能造成围生期的不良结局,如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或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农村妇女普遍文化水平低。初中文化程度者很少,高中文化程度更是罕见,有的甚至是文盲。因此对书本及媒体的科学知识看不懂,大部分妇女对性保健知识、女性“五期”保健知识了解甚少或根本不了解,且无人指导是导致常见妇科病的主要原因。
1.2 观念落后 有病不去医院,听信“验方”,延误治疗在农村时有发生。农村妇女无论年轻、年长者,得了妇科病后羞于启齿觉得丢人,不去医院诊治,常常听信长辈人的所谓“验方”治疗,而大部分老年人没有文化,不懂科学,提供的“验方”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导致病情加重,延误诊治,甚至危及生命。门诊曾诊治一急性泌尿系感染的年轻女性。母亲嘱其“凉水坐浴”(因为有些农村对泌尿系感染认为是“上火”),导致慢性泌尿系感染,而失去最佳治疗期。
1.3 生活负担重 近些年,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男性常年在外打工,繁重的家庭重担落在主妇身上,不仅担当哺育和养育孩子的任务,还要忙地里的农活,一天到晚心力交瘁,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接受健康知识教育。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因为信息闭塞、宣传不力。对妇女健康知识更是一无所知,因此这些地区妇科病更是居高不下。同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有病得不到及时诊治,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农村妇女得病后。由于经济紧张,而采取忍和拖,只要不影响饮食,一般不去医院。等到不能劳动或影响进食时,才去医院诊治,而失去最佳治疗机会,导致病情加重,急性转为慢性,甚至危及生命。
1.4 政策执行不力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不力。也可以引起妇科病的高发。农村由于“重男轻女”传统观念影响,为了生男孩,多次计划外怀孕,不敢去正规医院而去私人诊所流产或生产,因私人诊所条件简陋,卫生消毒不严,引起流产后感染、慢性盆腔炎、产褥期感染甚至危机生命。
2 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降低农村妇科病的发病率。
2.1 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妇女健康教育(1)充分发挥各级基层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的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如网络、电视、广播、板报等途径对农村妇女广加宣传,使她们了解妇女“五期”和常见妇科病的保健知识,知道怎样预防和治疗各种常见妇科病。(2)定期普查:在逐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重视对妇科病的普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防为主,防治结合。(3)定期培训妇幼保健人员:农闲时节,以乡或区为单位培训妇幼保健人员,让这些保健人员深入农村,以村庄或村委会为单位,集中对农村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指导,力求让每一位妇女都了解妇科病的保健知识。如我区妇联单位和保健院,在每年的冬闲季节,分期组织举办妇幼保健知识学习班,参加者为各乡镇村的妇女干部和保健人员,请大专院校的教师讲授妇幼保健知识,深入社区广加宣传。深受广大农村妇女欢迎,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2.2 认真落实农村计划生育政策 鼓励男到女家落户,认真落实男女平等政策,办好各级各类养老院。切实解决无儿老人的后顾之忧。
2.3 提高农村基层妇女干部综合素质 各级各类从事妇女工作的行政人员,要学点妇女生殖健康教育的知识。如计生单位、妇联工作人员等。在做好妇女工作的同时。进行妇女生殖健康教育的宣传。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收集信息,了解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分析人群需解决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提出健康教育有效的工作方法。
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兴旺的保证。维护全体公民的健康和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 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健康教育则是一项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其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施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并被列十一大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之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1健康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及生活水平的进步,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对健康内涵的全面理解有助于指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
1.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即是使教育对象知识、观念、行为改变的统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 调查
今年我院开展了6次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调查,现将调查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2.1 调查结果
本年度调查共测试600人,健康知识部分共10题,健康行为部分共6题,测试结果为:居民健康知晓率93%,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76%,调查人群分布情况下:
(一)年龄分布情况:
2.2 分析
2.2.1 从今年调查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是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说明我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我们还要更加努力,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我院健教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理论水平和工作技能。
2.2.2在健康知识方面,本次测试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测试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居民对食盐日摄入量,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确认糖尿病的常见症状,艾滋病由性传播,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有利于健康等基本都能回答正确。对高血压和糖尿病应怎样进行药物治疗,艾滋病由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合理饮食与心理平衡有利于健康等回答错误较多。今后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和讲座,提高居民对这些问题的了解。
2.2.3在健康行为中,中老年男性吸烟、饮酒者较多,女性较少。基本上都有为琐事烦恼的时间。基本上都有吃过熏腌肉、蛋等食物情况。青中年锻炼的较少,老年人基本上长期锻炼。今后我们将长期的宣传吸烟、酗酒的危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做出应有的努力。
2.2.4对100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方式、遵医嘱行为及血压控制进行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的生活方式、遵医嘱行为、血压控制有显著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认识,增强其遵医嘱行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维护患者健康
3 讨论与建议
健康教育是提高人群对健康的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础的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必须按照各类人群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起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既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学习,如家庭护理、婴儿养护、紧急救护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也要开展较纯粹的自我提升、养生修性式的学习活动,如健身操、书法绘画、花卉培植、读书学习等。
我国农村虽然发展不平衡,但带有共同性的是农村人群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收入少,信息交流不 畅,生活习惯和行不健康。个人对健康知识的获得基本不投入,政府投入这块相对也较薄弱。而农村人群的行为,生活习惯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源为基础,它的认知成分是刻板的印象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 社区; 中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R78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67-0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形成和不断深入。“阿拉木图宣言”对健康的阐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它反映了人类生命活动的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它将影响健康的因素进一步扩大包括多种因素:环境因素、社会能够提供的保健设施、个体及群体的生活方式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功能,决定了口腔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则是由社区医务人员主要承担的。
1 口腔健康教育[1]
健康教育是一门交叉科学,它包涵了医学、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美学等诸多学科,以教育方式增加大众的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反复强化教育而加深保健知识的确知信深度,强调自觉自愿,提高自身保健行为和实践能力。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促进每个人或集体努力做好本身应做好的一切;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公众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它的目标在于帮助人们寻求能够达到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指导人们如何能更健康的生活。口腔健康教育包涵于健康教育。WHO在1970年指出: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认识到并能终身做到维护口腔健康。采取教育手段如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促使人们自觉自愿的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确行为,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口腔健康教育是让人们理解并认可接受各种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一种教育步骤。
2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危害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不可分割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活质量的决定因素。WHO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制定的口腔健康目标为:80岁老人,至少应保持20颗功能牙。根据国情,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2010年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保持20颗功能牙的人数百分率农村要达到60%,城市要达到80%。然而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较之其它人群尤为令人忧虑。无牙颌、牙根面龋、不健康的牙周及粘膜组织是中老年人主要的口腔问题。而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是龋病和牙周病。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2]结果显示:乳牙龋均和患龋率为4.48%和76.55%;人群中6个区段均健康的人数很少,牙石检出率高达52%一94%。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44岁中年人龋齿率为88.1%,65~74岁年龄段的老年人患龋率为98.4%,龋均为14.65颗;城市低于农村,男性低于女性,东部地区最高。该段人群根龋患病率为63.6%,根龋龋均为2.74颗;城市低于农村,男性低于女性,东部地区最低;所患根龋中,龋、补构成比分别为98.1%和1.9%。龋齿患病水平呈上升趋势。全国65岁~74岁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为14.1%,城市低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中部地区最低。 各地近几年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也均显示出相似的结果[3-7]各地的中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不均衡,其健康保健状况与当地的宣传教育、预防保健措施、经济发展等息息相关[8-11]。总体上,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令人忧虑。具体表现:牙龈萎缩与牙周附着水平丧失明显,牙间隙增宽,牙根暴露是中老年人口腔组织变化的特征;与老化有关的主要组织问题是牙根面龋,无牙颌与不健康的牙周与黏膜组织。由于中老年人各种疾病的患病率,功能障碍与残疾率较青壮年时期明显增高,所以对医疗保健的需求量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缺牙人数与缺失牙数均增高和增多。而当缺牙占全口牙的四分之一以上时,就会影响到口腔功能,特别是咀嚼功能,影响口腔功能也就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WHO对老年人的流行病调查报告指出,牙周疾病虽患病最多,但是重视程度最差.中老年人现在虽已认识到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的危害性,但对口腔疾病的危害及其与其他全身疾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却知之甚少。牙周病是引起中老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更是影响心脏、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导致各种死亡率极高疾病的重要成因。老年人肺炎与牙周疾病;心脑血管病与牙周疾病;消化道疾病与牙周疾病;糖尿病与慢性牙周病[12]等,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已被医学界所证实,揭示了很多作用机制[13]-[16],但公众对此却缺乏一定的了解。
3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的现状
调查研究[17-18]显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匮乏,口腔健康信念差,口腔卫生行为错误率高。口腔健康教育停留在传统知识层面上,内容不全面,对龋病和牙周病病因的不了解,阻碍了老年人采取自我保健措施。同时,口腔疾病与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其直接影响机体健康。仅有5.5%的老年人知道糖尿病和牙周病有密切关系。糖尿病会加重牙周病的病情,而牙周病又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口腔疾病给全身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患,而绝大多数老年人对口腔疾病的危害还没有正确认识。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的匮乏不但影响其口腔健康,还直接影响其慢性病的治疗,影响其全身健康。中老年人缺乏对牙齿脱落、龋病、牙周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的了解,使得其无法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同时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共同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信念的形成。向老年人讲授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帮助老年人确立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是今后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关键。
4加大对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教育是社区口腔健康的发展趋势
研究证实了[19-23]:广泛而深入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可以帮助人群维持良好的口腔健康。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来改变人们对口腔保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增进中老年人群对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改变观念 调整服务目标 在注重口腔常见病治疗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口腔预防的作用。治疗的得益人群相对我国的13亿人口而言,微乎其微,费工利微;但得益于预防的人群却可以成百上千的增加,而且一代人的认知行为的改变可以对他们的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一层面而言,却是薄工利重。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教育应通过社区的口腔医务人员实施深入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各个阶层;而社区的口腔医务工作者也应转变观念,建立“大卫生”的新观念。从“以病人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人为中心”,从“个体为中心”转为“群体为中心”。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多来源于媒体的广告宣传,从健康教育讲座中获得知识的极少。由于媒体宣传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使得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模糊。维护老年口腔健康,做好老年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在社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针对性强的口腔健康教育,系统科学地向老年人讲解口腔健康知识,尤其应做好以下内容的健康教育:牙菌斑的相关知识,口腔疾病的病因及早期症状,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和口腔卫生行为。在社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探讨社会在进步,进行教育的方式也应与时俱进
1)改进方式强化社区行动,进入社区,建立口腔健康小组;
2)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方法如利用就诊时的个别交谈;小型专题讨论会;利用教育媒介如挂图、声像资料或其他教科具进行讲授;举办讲座,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现场示范,让听者亲自练习加深理解并掌握具体的技能。
3)目标细化确保适宜措施针对特定人群制定特定的目标;
4)联合团队的伙伴之力,建立档案、加强研究管理、建立口腔健康档案,阶段性评估工作效果与成效,适时调整工作计划与进度。
5 总结
社区是中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中老年人是社区保健的重点人群,从中老年人特点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社区不同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中老年人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观,以实现健康老龄化和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胡德渝.预防口腔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8.
[2]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21.
[3] 王薇,杨汴生,何健,钟娅,张丁.65岁~74岁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07-609.
[4] 余哲,韩宁,范勇斌,邵东升.745例老年患者的口腔疾病调查[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7,5(3):146-147.
[5] 松,吴敏节,姜婷,吕亚林,方超,张伟.北京市城区1219名老年人咬合支持状况的调查[J].北京医学,2008,30(7):392-395.
[6] 范卫华,欧,章锦才,等.2005年广东省中老年人余留牙和无牙颌抽样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07,15:167-170.
[7] 胡祥文,周仁,李萍,郑杰,等.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口腔医学,2007,27:162-163.
[8] 刘忠民,高文荣,单楚.延吉市社区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状况的调查研究.吉林医学[J]. 2008,29(5):436-437.
[9] 丁林灿,卢友光,冯岩,苏柏华,林挺,赵爱梅. 福建省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J].2004,38(1)83-85.
[10] 廖旭辉,林焕彩,卢展民,等.广东省中老年人的牙周健康状况[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21(4):314-315.
[11] 沈家平, 王林, 陈宁, 王一均, 陆平成.江苏省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调查[J]. 疾病控制杂志2007,11(1):64-68.
[12] 程睿波,张颖,陶薇,等.辽宁省中年和老年人缺牙及义齿修复情况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25:576-579.
[13] 刘萍.糖尿病与牙周病的关系[J].国外医学情报,1990,20(8):35.
[14] 张代杰,赵先芝,杨学馨.糖尿病与牙周病临床相互关系得初步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0):571-574.
[15] 范丽凤,陆菊明,晋敏,等.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病变及其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4,21(11):31-33.
[16] 王勤涛.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间的相互关系[J].国外医学.口腔分册,2003,30(2):135-137.
[17]刘艺敏,朱炎,严浩军,刘洋,张海霞,李一凡.上海市中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25(5):428-430.
[18] 樊明月, 张惠琴, 郑磊.社区口腔门诊保健知识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8):559-560.
[19] Nowjack-Raymer RE,Gift HC:Knowledge of common of gumdisease[J].J dent Res 72:277,1993.
[20] Sintes J,Butler M,Richardson R,Lover J:Dental caries amongfirst-grade smdems in Oakland[J].J Dent Res,1993,72:279.
[21] Loupe M,Goodkind R Smith B,Clay D:An education to improving acceptancc of dentures by geriatric pafiens[J].J DentRes 66:326,1987.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卫生保健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尤其在我国农村,老年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35[1],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制度尚未完善,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相对城镇更加突出。如何针对农村老年人特殊需求,提高更为有效的服务,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课题。2011年2月至5月对通州区平东镇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着重了解农村老年人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为更好地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卫生保健服务提高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通州区赵甸、平东两地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共调查258名,其中男性130名,占50.39%;女性228名,占49.61%。年龄60-91(67.65±6.93)岁。
1.2 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农村老年人卫生保健需求的调查问卷,该问卷经请5位社区护理专家论证、评价,信度系数Cronbach’ α位0.82,效度系数为0.89。调查问卷由实习护士作为调查员,对调查点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按20%的比例随机抽样调查。由调查员入户调查,向调查对象逐条朗读问题,根据回答予以记录,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58份,有效回收率为99.23%。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应用SPASS 14.2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一般性描述及百分比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58名农村老年人中卫生保健需求的占61.6%,不需要的占19.5%。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情况见表一
表一 258名农村老年人卫生保健需求情况
3 讨论
通过调查显示,影响农村老年人就医的因素为经济因素、保健意识、交通因素,与国内其他报道一致[2]。农村老年人患病后就医占41.3%,低于国内其他报道。[3]究其原因,可能与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低,自费比例高,支付医药费用困难,缺乏保健意识及交通不方便等有关。
农村老年人收入较低,保健意识不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基本普及,但由于覆盖服务种类少,报销比例低以及农村靠儿女养老传统模式等因素的束缚而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应呼吁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医疗和社保部门关注农村老年人,以战略发展的眼光对待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院应加强培养农村社区卫生力量,建立适合农村的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同时,社保部门应加快建立符合农村特色的养老模式,并大力予以宣传推广,改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将农村老年人医疗费用的支出由目前的以儿女供给为主逐渐改变为国家、社区、儿女三者合作养老的新模式,切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总之,针对农村老年人需求,应探索以预防为主、具有农村特色的卫生保健服务模式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针对农村老年人的需要,由当地社区卫生诊所提供各种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其中包括上门进行简单的用药指导、就医指导,定期进行体检及血压、血糖、体重的测量。(2)大力普及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老年体育活动项目。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偏低,接受信息渠道狭窄,可以采用喇叭广播、文艺演出、专家下乡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老年人的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 考 文 献
[1] 张维庆.关注人口安全,促进协调发展[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5):1-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57-01
“坐月子”在亚洲的一些国家比较流行,在中国更是成为传统,它主要体现的是妇女进行产后护理的实践活动。据报道,目前月子里的诸多行为,在古代中国已经存在。随之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产后护理的知识与行为发生了一些改变,也就是“坐月子”的观念以及禁忌[1]。
按照传统的“坐月子”方式,如不洗澡、不刷牙、不能见风、卧床不运动等会对产妇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如产妇生产时、产后常出汗,加上恶露的排除和乳汁的分泌,使得病原体更容易入侵;“坐月子”期间提倡产妇多次进餐,食物残渣存留在牙齿的机会增多,而口腔感染也是产褥感染的来源之一;而封闭的室内空气混浊,易导致产妇、婴儿患呼吸道感染;产后长时间卧床,缺少运动,肠蠕动放缓,易产生便秘,同时静脉回流减慢,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尽管有这些弊端,大多数产妇还是选择产后“坐月子”。关于其中的原因,也有相关的调查。如毛丽梅等认为对于产后护理缺乏宣传,对广大的女性没有进行健康教育,广大的女性在产褥期对于营养保健的知识了解的比较少,缺乏自我保健的意识,保健的行为不够科学[2]。产褥期的时间通常为42天,在这段时间内,产妇存在很大的应激反应,在生理上以及心理上相应的发生变化,“坐月子”存在一些健康问题,但是对于坐月子的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3]。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受到知识水平等的限制,对于产后保健的知识不够了解,仍然存在一些陈规陋习,对婴儿的早期教育不够重视,很多产妇在产褥期仍然采用传统的坐月子的方式,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4]。作为职业女性,白领群体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认知高度。本文旨在探究作为中国职业女性的代表-白领,她们选择“坐月子”是否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坐月子”?亦或者,她们对“坐月子”的传统行为进行了改良,那么这些改良的依据是什么?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访谈对象主要通过滚雪球的非概率抽样的方法获得。以个案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式收集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
本次调查共访问30名白领妈妈,年龄在26-35岁,主要在公司、政府工作,对被访者的访谈主要是以见面访谈、网络访谈为主,以公园偶遇访谈为主的方式进行。
2 结论与讨论
2.1 首先,“坐月子”的原因已经不仅仅是为了长期不断劳作后的休息。白领们承认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自觉接受“坐月子”这一习俗,当她们认为“坐月子”更重要的恢复身体和照顾婴儿。其次,在“坐月子”的行为方面,仪式行为主要是长辈在做,一些不良的卫生行为也进行了改进;由于饮食方面是长辈在照顾,基本是遵从长辈的意思,但产妇可以进食水果和蔬菜;由于现代生活的压力,产妇在月子期间,情感脆弱,易诱发产后抑郁症。最后,多重社会角色导致角色紧张,引发角色冲突,使得产妇在月子期间面临重大心理压力,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
2.2 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拥有较好的知识背景的白领们,“坐月子”期间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坐月子”习俗的束缚,在卫生保健和饮食方面没有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专门的辅导,月子期间局限的人际空间限制,也让冲突无处释放。出现这种状况有两个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一局面的措施是适当为产妇提供社会支持。
2.3 产妇“坐月子”的社会支持 社会因素对于个体、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产妇的身心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应改善产妇“坐月子”的环境,使产妇愉悦地度过产褥期,这需要产妇家人、政府和职业服务人员等相关的社会支持都应作出积极的努力。照顾产妇起居的家人,可通过各种渠道更新自己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关于卫生保健和饮食方面的。政府可以通过社区工作者或社区医生定期到产妇家中进行走访,宣传相关的保健知识,并了解产妇的身心健康状况,为缓解产妇的多重角色冲突提供相应的支持。职业服务人员应加强行业标准建设,完善管理,才能让更多的产妇信赖月嫂等职业服务人员,享受更多的服务。
现阶段,很多地区实行了“现代月子中心”,也就是说产妇在医院月子中心坐月子,医院的环境比安静,医护人员可以在技术方面以及精神方面为产妇提供良好的服务,母乳喂养更有保证。医院配有专业的营养师,在食谱方面保证产妇的饮食,使产妇的饮食营养更加均衡,更加科学。医院配备有多功能的健身房,产妇通过做形体操,体形可以迅速的恢复,产妇的心情比较舒畅,心理较为平稳。对产妇器官恢复以及心理情况进行观察,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指导,通过学习,产妇在新生儿护理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有助于婴儿的早期教育[5]。
产妇在出院以后,按照产妇需要的时间进行上门访视,时间间隔为5-7天。访视的内容主要是指对产妇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新生儿的发育情况,结合评估的结果,设定护理计划,并督促产妇严格执行。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主要指的是:①母乳的喂养;②新生儿的护理;③产褥期的保健工作;④产后的活动等[6]。家庭访视这种形式,可以对产妇进行一定的指导,满足母婴的要求,对于访视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现代的白领女性知识水平较高,更应该注重产褥期的保健行为,遵从医生的指导,提高保健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章梅芳,刘兵,卢卫红.“坐月子”的性别文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6):51-52.
[2] 毛丽梅,孙秀发,章锡平,等.湖北省妇女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和行为调查研究[J].卫生研究,2005,34(1):118-120.
[3] 颜流霞,王晓莉,王燕,等.产褥期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研究综述[J].中国妇女保健,2006,21(22):3184-3185.
[4]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7-100,257-263.
女孩进入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的现象,叫做月经。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约4-5天。女性在月经期间,大脑兴奋性降低,抗病能力减弱。因此,一定要注意卫生保健:1.要做到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防止因情绪波动或精神紧张,引起月经失调;2.要注意外阴清洁卫生,月经用品要干净,以防止感染;3.要针对行经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注意饮食,不受寒着凉,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加抵抗力。另外还要给学生补充处女膜的知识。女性在母体的发育当中就已经有了自己阴道的保护屏障———处女膜。女性的青春期之前,由于体内卵巢中的激素较少、阴道黏膜薄、皱襞少、酸度低、抵抗力弱等生理上的原因,女性的阴道几乎不能有效阻止各种细菌的侵犯。而这个时候,距离外阴不远处的处女膜光荣地担起了“驱除鞑虏”的使命,并在今后的阻击战中出色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女性青春期过后,由于阴道发展逐渐成熟,其抵御细菌能力大大增强之后,处女膜便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男孩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会出现排出的现象,叫做遗精。要注意清洁卫生。知道频繁遗精会影响身体健康。男孩应该多多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拒绝过早的
青少年要拒绝过早的,因为身体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高峰期。可以举例给学生说明道理。如果农民在栽种果树时,往往会出现果树还未发育成熟就开花的现象,如果任其开花结果,就会变成小老树,一生都长不大,也不可能结出更大的果实来。为了保证果树茁壮成长,以后结出丰硕的果实,果农不会让它过早结果。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各系统器官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尤其是内外生殖器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这时如有性生活,就等于提前结束青春期发育进入成年期,对身体十分有害,特别对女孩子危害极大。
三、了解一定的避孕知识
女性两次月经之间的时间大概一个月左右。这一个月可以分为四周,分别为月经期、安全期、排卵期、安全期。排卵期时很容易怀孕,卵细胞成熟后在体内能存活3天左右,如果遇到结合成受精卵,下行到子宫内着床,称为妊娠,即怀孕。男生女生都应该了解一些避孕知识,对自己和亲人都有好处。
四、了解一些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重于治,是我国古代医家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总结。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阐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存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道,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根本也”“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主导思想就是“预防为主”。认为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注意饮食起居的规律,可以预防疾病,保障健康。
在我国历代医家运用“预防为主”的思想理论广泛指导临床实践,并且有着其精辟的论述。如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有“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对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仍然是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保健工作,是预防为主思想的具体体现。妇女保健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积极的预防、普查、监护和保健措施,做好妇女各期保健以降低患病率,消灭和控制某些疾病及遗传病的发生,控制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从而促进妇女的身心健康。
妇女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及病理特点有一定差异。相应的,要求医务工作者既要具备坚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应该具备较高的健康教育理念与人文素养。同时要有“安不忘危,未病先防”的思想。从根本上体现出“上工治未病”的意识。作为妇产科的临床工作者,笔者亲眼目睹很多患者因为没有做好保健工作及时行妇女病的普查预防而错过疾病的治疗机会,给自己的人生及家庭、社会留下巨大的遗憾。其实好多妇女病都是可以预防的,甚至包括一些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卵巢肿瘤、乳腺癌等。那么如何预防妇女病呢?当然妇女病的普查非常重要。在我们国家妇女病的普查开展已经有40多年。女性进入生育年龄后,由于生理及病理特点,常常为各种妇科疾病所困扰。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保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定期做好妇女病的普查。其目的在于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尤其广大的农村妇女更要解除陈旧思想的约束,打破男尊女卑的观念。在边远山区的农村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及人们医疗卫生保健知识的缺乏,再加上陈旧思想的约束,使得大多数农村妇女未能接受妇女病的普查。不能关注自身的健康。
妇女病普查的内容包括:妇科检查、盆腔B超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细胞学组织学检查(宫颈刮片、TCT、活组织检查)、CT、MRI、乳腺检查等。妇女病普查中能够发现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外阴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良恶性肿瘤、乳腺增生、乳腺癌等。并且各种疾病都有各自的发病规律和特点。
例如宫颈癌,发病年龄多见于35~55岁的妇女,而且与早婚、多产、性生活混乱、慢性宫颈炎(HPV病毒感染)、经济状况底下等有关。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近50万,死亡23.3万,80%发生于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增病例13.15万,死亡约5万,我国甘肃省与山西省发病率最高。
宫颈癌虽然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是其发病缓慢,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充足的时间,只要定期普查,完全可以防治。由于宫颈直接暴露,借助细胞学和活体组织学检查就能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和原位癌,因而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广阔良好的前景。据相关资料报道,目前但凡开展妇女病普查的地区,宫颈癌、特别是晚期宫颈癌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所以,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宫颈癌的治愈率将大大提高。
那么如何防治宫颈癌呢?①首先要普及防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提倡晚婚少育;②重视高危因素(HPV感染,>90%的宫颈癌伴有高危 型HPV感染)及高危人群(有多个、性生活过早、HIV/HPV感染、免疫功能底下、卫生条件差、性保健知识缺乏的妇女),有异常症状者及时就医;③积极治疗性传播疾病,早期发现及诊治CIN(宫颈上皮内瘤变),阻断宫颈浸润癌发生;④健全及发挥妇女防癌保健网的作用,开展宫颈癌的筛查。⑤认真落实为期10年(2007年~2016年)的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此工程已于2007年7月正式启动。其目标有三,即在10年内使所覆盖的人群对宫颈癌防治知晓率达90%以上,宫颈癌发病率降低50%,宫颈癌的死亡率降低50%。卫生部讨论通过3种宫颈癌筛查方案:①最佳筛查方案:医生取材HPV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TBS分级);②一般筛查方案:医生取材HPV检测+传统巴氏涂片(TBS分级);③最基本筛查方案:醋酸或碘染色后肉眼观察。以适应不同资源条件和人群风险。高危型HPV-DNA检测与细胞学方法联合应用。高危型HPV-DNA阳性、细胞学阳性,均应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细胞学阴性、高危型HPV-DNA阳性,应每年至少随访1次,可给予相关治疗。
做好筛查是预防妇科疾病的有效措施,建议女性朋友最好1年做1次体检,包括妇科检查、宫颈涂片检查、扫描及全身体检查等,在此提醒女性朋友每月做1次的自我检查,并养成良好的自查习惯。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摘 要:对妇女进行妇科体检,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研究应对措施,提高患者防病的意识、减少病痛。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 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184
笔者对260例年龄35~50岁的妇女进行阴道分泌物镜检和宫颈涂片巴氏分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检验对象、方法、结果
检测对象: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妇女,年龄35~50岁,有部分妇女主诉阴道分泌物和外阴瘙痒等症状。
检测方法: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放置窥阴器后、以无菌棉签在宫颈外口旋转1周沾取黏膜细胞,立即涂片,干燥后95%酒精固定,立即检查,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宫颈涂片用HE染色镜检以巴氏分级法报告结果。
检验结果:在260例受检中,分泌物高倍镜视野白细胞数在者104例(40%),阴道念球菌感染150例(37%),其中有6例滴虫感染者。
对检验结果原因分析
妇女对生殖感染症状一知半解,缺乏卫生保健知识,认为白带增多,外阴痛痒是生殖道感染,但是不知道白带颜色的改变也是生殖道感染的症状。认为腰背痛、下腹痛是生殖道感染的症状,甚至认为尿频、身体虚弱、头痛也是生殖道感染的症状。但有少数妇女把一些非特异或根本就不是生殖道感染的症状误认为是生殖感染的症状。
缺乏医疗常识,对妇科疾病重视不够,认为妇科病不严重,不影响工作是常见病,一般不到医院看妇科。在这些患者中,有明显阴道炎症者(白细胞>20个/高倍镜视野)160例(61%);有15%的患者曾经感染过真菌,但经治疗症状减轻后不再继续巩固治疗,使治疗不彻底,慢性炎症反复发作;有些存在害羞心里,不愿做妇科检查,不能及时发现治疗。
感染者未经妇科医生检查诊治,而是自己滥用抗生素或某些外用药,抑制了阴道内自身正常菌生长,易感染致病菌。有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炎症,未经彻底治疗也是造成阴道炎分泌物增多的原因,易造成念珠菌滋生。盲目相信街头宣传小报、广告之类的宣传、滥用某些卫生指标不合格的保健品,如药物卫生巾、药垫、洗液等产品,致使感染机会增多。有12%的患者属于这类感染。日常生活中接触感染。与生活中有此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自身防御机能差有关。念珠菌感染与生育期妇女体内的雌激素高有关。
启 示
结果显示影响生殖道感染妇女就医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结合平日工作经验,建议如下。
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首先提高广大妇女对生殖道感染严重性的认识,加大宣传,帮助妇女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医疗改革,提高和增强医疗保健知识是广大妇女应补上的一课,特别乡镇和农村的妇女,她们虽受经济和地域等制约,但简单的医疗保健知识应当在一些媒体上获得,引起重视。
开展生殖教育,本结果统计显示开展系列生殖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农村妇女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农村开展以计划生育服务站为中心的基本生殖健康教育,可使妇女了解生殖道感染的症状,严重性及防治知识,并清楚在哪里能获得技术服务。对于妇科疾病要及早诊治,对一些本应采取简单措施就能很快治愈,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拖成大病或者顽病,给后来医治增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