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纺织品服装市场调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环保服装;天然纤维;回收;品质
1.服装环保与品质的始源与发展
1.1 提倡服装环保与品质的必要性
之前,国家大力倡导建设“两型社会”的时期。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将可持续发展路线作为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将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的统筹作为发展的基本步调,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健康型的发展。我国是纺织品行业的大国,每年都有不少的纺织品被废弃。我们以提倡服装环保与品质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到循环再设计中去。这对促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是非常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对保护全球服装类资源具有潜在的巨大价值。
1.2 环保类服装的定义
众所周知,环保服装是指原料采用天然纤维而制成的衣服,选择环保服饰,已成为消费者的理性需求,服装品质优质的服装不仅耐看而且更有便于经久耐穿,同时好的服装品质,不仅质感很好,时尚度又不过时,总能在品质与流行中保持平衡,同时服装的品质对于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有着很重要的关系的,比如:传统的棉毛料服装设计出来的衣服也不缺乏时尚审美观,同时,这种服装被丢弃两三年后,会自动分解腐烂,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3 环保类服装的作用
环保服装的作用也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其面料的生产过程可以避免向环境排放含硫的有毒气体、废液;在纺丝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合理、科学地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色素,并且控制有害物质,实现自然与人类、技术的良性循环等等。这些都关乎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废旧环保服装的回收意义
对纺织服装废旧物而言,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率,延长废旧纺织服装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使其变成一项公益事业去推广,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行动来,我们需要把这样的慈善事业让它广泛传播,让它遍地开花,这不仅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同时,也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提供就业岗位等提供积极而有效的帮助。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所以,环境保护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普通类服装的对比性
基于环保类课题研究调研时候,搜寻到很多小店里,没有自己的品牌,但这些衣服即朴素也时尚,给人有品质的感觉,当准备选择合适的服装时,老板解释这件衣服质量很好且是出口的产品,首先,第一印象不错,老板继续解释他们店的服装因为某些原因而稍微有点瑕疵所以不能对外出口,所以就变为可以很便宜就能买到的所谓大牌质量,很多时候,当我们去选择衣服的时候,未必需要说是品牌就一定是最好的,衣服有瑕疵适当遮掩也是可以穿的很到位的,很重要的是这也是一种间接环保形式,因为,这样的一种选购方式比那些花几千甚至几万在商场里所谓正品,然后回来穿一两回就不穿的衣服要更有价值,从而避免过度浪费。这是在江苏市场调研时发现值得关注最深的地方,江苏省内的衣服普遍比武汉服装市场质量都好,武汉服装市场给人的感觉是时尚的衣服很多,但是质量却大多数不合格,这在一定意义上就等于是在间接浪费资源了,不难想象,当消费者把衣服选购回去,穿过一回,等洗了一次之后发现,颜色怎么变淡了或者衣服怎么没型了,这些都是很普遍的现象,但质量太差的衣服,可以用一次性来概括它们了,这无疑是很大的浪费,这也是非常严峻的一个问题所在,来到广州白马市场调研,这里都是成品批发,质量从好到差,但整体却超过了江苏部分服装市场,选择购买普通纤维制成的服装产品,无论从款式、品质还是可穿性,我们都需要考虑清楚,因为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念,只有这样持之以恒才能把握好环保与品质之间的平衡。
本期《财富故事》走进境外展会,使您深入了解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巴黎、巴西)的现况,与您一起见证其如何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商贸资源、媒介传播等的实力支持,如何为企业和展会创造财富。
自2000年诞生之日起就担当行业外交使命和促进行业发展使命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也在随着行业形势和行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求变。中国纺织贸促会副会长林云峰向《服装时报》记者表示,以国际化、专业化为宗旨,以推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和确立中国纺织产业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地位为目的,纺织贸促会将在世界最重要的纺织服装市场美洲和欧洲着力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的品牌展会。
每一届展会带给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双方的收获不仅是订单和财富,更多的是信息,还有信心。而让业内看到的不仅是来自全球各地最新的纺织服装面辅料、家纺布艺和成品、时尚类的服装服饰,还有产业、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
为国内企业谋“破茧”之路
在环境制约加重、原料价格波动、用工成本上涨、人民币汇率升高的大背景下,中国纺织业的发展面临成本上涨的巨大压力。中国企业不能再走单纯加工的老路,必须在产业链中靠品牌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价值,为保持和提高中国企业竞争能力,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引导中小企业参展商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通过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来应对挑战。
一些业内知名企业已经把展览会作为其开拓国际市场的固定平台和载体,每年都会参展。而境外展会用自己一届一届的不断提升以及在全球版图的扩展证明了它是一个立足产业、服务于产业,又前瞻于产业的综合商贸平台。在国内外纺织服装行业新的发展格局之下,其作为主办方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资源整合和更为完备的服务体系。比如2012年7月在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中国参展商以国家展团的形式嵌入到同期同馆举办的纽约国际服装采购展(APP)、纽约家纺采购展(HTSE)、和美国Texworld服装面料展(Texworld US-A)3个专业展览会中,形成产业链系列展览会。参展商比2011年超10%,达608家,其中中国参展商355家,目前这3个专业展览会已经成为美国东海岸规模最大的纺织品服装专业贸易展览会。
据林云峰介绍,里约G20峰会后,随着2014年奥运会和2016年世界杯的临近,巴西已成为新的全球竞争的焦点,是行业和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目标。本土化国际采购展将是迅速进入新兴市场的第一捷径,纺织贸促会在此契机下,以其独特的定位、全新的视角、多层次的全面合作,推动了“巴西圣保罗Go Tex国际纺织采购展”的诞生,并将于2013年10月23至25日在巴西圣保罗安年比展览中心开幕,为全世界的采购商和生产商搭建一个高效绿色的商贸交流平台,以实现全球纺织供应链深度精确对接的理念和目标。
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巴黎)得到了国内外行业人士的高度认可,强者越强的马太效应在其身上逐渐显现,众多境外展商不断扩大参展规模。在目前的发展态势下,参展商每年都有至少10%的增长。行业在变、市场在变,办展理念也在变。通过提升展会内涵更好地服务好中国外向型企业的新形态,对正在转型或以后要转型为议价能力强的企业作出前瞻性引导,已成为是展会主办方努力的方向。
走出家门去海外“唱戏”
参展,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无不想实现最佳的宣传效果和创出更大的效益,尤其是在国际性的大型展会上。而一场成功的展会,不仅可以助力大企业树品牌,同时还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商贸资源、资金引入、媒介传播等实力支持。只有通过企业与展会之间的纽带联结,使两者得到共同的发展,这样,才可使走出国门的企业获得最大利益化,把出国参展大戏唱得完美。
主办方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并共享内外展资源,通过自己的专业办展平台和庞大的海外买家信息数据库,对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和纺织服装市场作了很好的宣传和推广。中国企业怀着对国际市场的期盼和满腔热情,希望借助境外展这个平台帮助企业与国际买家实现有效对接,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握国际市场的流行趋势和新技术、新应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应用等环节。
广东大朗毛织产业集群的积极参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针对目前国外需求依然疲软,原料价格波动、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涨等风险依然存在,企业的接单难度增加,企业单小、单散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大朗镇人民政府毛织行业管理办公室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其中一点就是组织企业外出参展,目的在于引导和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因此大朗在选择展会平台时以企业需求为主要出发点。
大朗镇人民政府毛织行业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毛织产品相对于其他服装产品来说,受棉价波动也相对较大,从企业层面来说,希望尝试多元化,增加非棉产品的比重,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开发一些功能性新产品,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等方法来规避棉价风险。而巴黎展作为中国纺织服装业在欧洲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大型自办展,为全球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一个贸易、信息、时尚的综合窗口。中国企业参加巴黎展得到的不仅是订单这样的直接商机,更能获得丰富的时尚资源,而这些会成为中国服装企业结构调整、提升档次的重要动能。从这一点上看,大朗与巴黎展携手,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这不仅是大朗的选择,也是无数如大朗一样有着财富梦想的企业的选择,有分量的境外展给了企业新的希望与获取财富的机会。
如大朗毛织一样,众多参加境外展的企业都希望借助境外展平台的帮助实现与国际上的买家实现有效对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握国际市场的流行趋势和新技术、新应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应用等环节。而且,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主办的展会已经成为展会的信心品牌,也已经成为国内出口企业绝佳的贸易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成就了无数企业的商贸神话,成就了无数人的财富梦想。
首届巴西GTS国际纺织采购展将举行 焦艳玲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联合巴西展览公司主办的首届“巴西圣保罗GTS国际纺织采购展”将于2013年10月23至25日在巴西圣保罗安年比展览中心举行。
GTS展是一个面向全球纺织品服装供应商,按照全球供应链理念,以巴西为中心的中南美行业和市场全方位深度对接的专业贸易采购平台。此展将是目前唯一对中国参展商开放的国际纺织品服装专业采购展览会,对促进中国优秀纺织服装供应商健康有序地开拓巴西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近几年,中巴纺织品服装贸易增长迅速,增长率连年创出新高,2011年中国对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已经达到35.43亿美元,面料仍是对巴出口的主要商品,占比42%;服装同比增长74%。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纺织行业巨大的体量、完整的产业链、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以及越来越国际化的营销理念,具备与巴西等中南美洲国家和市场通过供应链进行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同时,企业开拓巴西市场的热情也很高,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自发在巴西寻找商机,参展是主要手段之一。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在巴西还没有适合我国行业发展需求,适应纺织服装供应链发展潮流的展览会。
2014年和2016年即将在巴西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和奥运会,也将为全球纺织服装供应商提供新的商机与机遇。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并且与巴西当地行业协会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在获得广泛的共识和支持后,决定于2013年启动GTS展览会项目。展览会的目的是顺应市场要求,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充分发挥合作各方的国内外资源,按照巴西市场的特点和要求,组织优选参展企业和产品参展。巴西主办方将在展览组织和当地专业观众邀请方面,利用积累的行业展会经验和数据库,以适合巴西特点的操作习惯,确保各国参展商能与当地市场通过展会形成良好的互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兼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表示:“巴西GTS展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积极主动走出去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把行业中有实力有代表性的企业,通过展览会的平台介绍给当地的市场和行业,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与当地市场深度合作,共同发展。”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江辉表示:“巴西市场作为南美最大的市场,是行业和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年来,双边纺织品服装贸易增长迅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双边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健康发展不利。同时,很多企业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业务发展的优秀展览会参展。此次GTS展会的启动,希望能够为国内优秀企业提供一个高效优质的展览平台,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据悉,GTS展览会将整合主办方多年来组织境外展览会的经验和资源,按照国际化展会的标准来组织运作此展览会,近期将启动国内和国外的宣传路演。
纽约展创新展商服务 焦艳玲
“随着节日的临近以及东北部地区受桑迪飓风影响的减弱,人们又开始恢复正消费了。尽管华盛顿财政悬崖的商议影响到了消费者的信心,也影响到消费者在2012年12月的开支计划,我们还是对消费季增长持乐观态度。”美国国家零售联合会(NRF)主席Matthew Shay表示,就业率的稳定,燃油价格的降低,房产市场的回暖,都是拉动假日经济增长的因素。来自美国劳工部的最新消息表明,2012年11月,美国就业人数增加14.6万人,就业人数主要集中在零售业、商业及医疗行业。“美国消费者花钱很谨慎。消费者持续关注华盛顿局势,以便能够用手头的钱购买购物清单上的每一件商品。”美国国家零售委员会首席经济师Jack Kleinhenz表示。
对于以美国市场为主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来说,美国市场的复苏程度一直是其关注的焦点。尽管就业、房产等近期数据没有呈现明显增长态势,但传统的假日消费给当地零售商以信心,也给了中国企业赴美参展的动力以及正面期待。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与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美国)承办的2013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春季展于2013年1月14日至16日在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中国参展企业数目逾百家,比上届春季展翻了一倍,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展会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家企业参展,与去年同期展会相比,增长45%,还有兰精展团、土耳其展团、巴基斯坦展团、中国台湾展团等4个展团,而白俄罗斯企业为首次参展。服装企业的展品以女装、针织产品为主,还包括男装、运动、休闲等各类服装及配饰。不仅是往届的老展商体现出较强的连续参展意愿,从展商所属的地区分布来看,除了传统的纺织发达地区以外,中西部、山东、广东等地区参展企业明显增加。
纽约春季展按照产品类别分区,展会中间区域设有流行趋势区,以方便买家参观采购。此次的流行趋势依然依托服装展区和面料展区毗邻的优势,合并服装和面料的趋势区,面料与服装新信息、新元素在一个区域内彼此呼应,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此次展会上的主题为2014年春夏服装面料流行趋势,邀请到专业的趋势机构依旧是2G2L。2G2L为法国著名时尚设计机构,与法国时尚委员会合作密切。2G2L设计以前卫时尚风格见长,曾连续几届为Texworld和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流行趋势,在业内颇受好评。2G2L艺术总监LouisGerin和GregorY Lamaud在趋势区现场为展商和观众解答与2014年春夏流行趋势有关的各类问题。另外,主办方还为每位参展商发放趋势手册,手册包含2014春夏趋势的色彩图谱及主题故事介绍。
不仅如此,纽约展上还有另一亮点就是同期举行的10场主题论坛。3天时间内,来自华孚、兰精、Stylesight、Pantone、WWD及全美服装鞋类协会(AAFA)等一批业内外知名专家、企业人士,围绕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新型纤维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快时尚零售战略、2014年春夏流行趋势解析和色彩导读、运动及内衣领域功能性面料的应用、PremiereTex纺织知识和在线咨询帮助系统以及全球采购和供应链策略等问题,与全球展商和观众进行交流与互动。
服装营销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营销知识和理念,能够熟练运用现论与技术进行商情调查与分析,掌握商品流通业务全过程的操作与分析,并能较好地开展各种商品特别是纺织品服装的销售业务,熟悉实体服装营销,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择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掌握如下技能:掌握服装贸易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服装流转及服装营销成本核算的基础知识;掌握服装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服装行业采购与服装推销、服装产品展销、服装行业商情调查的能力;具有对服装行业的市场调查与预测以及进行服装产品营销策划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从事服装行业所应具备的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
二、服装营销专业的就业现状
我校培养的学生近几年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由于本专业是我国服装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兴专业,当前国内此领域专业人员较少,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依托“一专多能”的优势,毕业生可以从事服装营销管理、服装表演设计与制作、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及其他艺术表演等工作,也可以依托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从事相关的服装专业教育、生产、质检、服装企业产品推销、市场调研与营销策划工作;从事各种商品的销售工作,尤其是纺织品服装的销售代表工作;也可从事现代化商场、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特许专卖等组织的服装商品营销工作。从我校近几年的统计可以看到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从已毕业的四届学生的就业率来看,都在96%以上,再加上服装行业和纺织行业是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就业前景十分看好,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校的服装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仍然逆势走俏,这是由于我校一直扎实教学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果。
我校毕业的学生一直深受就业单位的欢迎,这也充分肯定了我校服装营销专业方面的教育成绩。同时,我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和政府、行业、企业的多方位合作,在雅戈尔集团、好孩子集团、宁波洛兹集团等建有校外实习和研究基地。2008年至2011年,成功地开设了雅戈尔贸易订单班、诺奇营销订单班、利郎营销订单班等一系列品牌服装营销订单教学班,有效地促进了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目前我校多数学生在企业的表现非常优秀,很多已迅速成长为企业的骨干人才。进一步促进和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信心。注重学生的基本功,加强与企业的切实合作,以就业为导向,是我校的服装营销专业就业率一直逆势走俏的重要秘密武器。
三、服装营销专业的前景展望
1.服装营销专业的核心内容与专业界定
目前国内高校很多都没有单独的服装营销专业,因此在只能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出现,而在国外两者皆有。通过对美国高等服装教育的研究,可以看到:主流的服装营销管理专业(方向)名称都冠以“Merchandising”。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该词的定义是:以能最佳服务于实现营销目标的地点、时间、价格以及数量来行销特定商品和服务的规划。“Merchandising”作为理论时,主要被翻译成“商品企划”或“商品策划”,作为专业名称则一般翻译成“营销”或“营销管理”,它的核心内容包括针对服装制造商的“商品化的产品计划”以及针对服装零售商的“商品采购或配货计划”。主流的服装营销管理专业(方向)重点培养买手、零售管理、商品企划师、视觉营销师等专业人才。
2.开设服装营销管理专业的院校
国内高等服装教育本科层次的服装营销管理专业方向,主要设置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及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当中。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方向的院校仅十余所,其中包括:浙江科技学院服工专业设置服装营销管理方向、东华大学服工专业设有服装营销与管理方向、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设有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方向。因此该专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也十分巨大,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3.顺应服装业发展,更好地打造江服的服装营销管理专业
目前,国内服装品牌与国际服装品牌同台竞技时,在品牌优势、商品企划、设计开发、营销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全球采购、快速时尚也都进一步强调人才的专业素养,缜密的计划和强有力的控制显得格外重要。比如,美国的成衣品牌公司服装产品开发团队一般由商品企划师、设计师、技术设计师、工艺师等组成,而国内大多企业都缺乏这样的岗位细分。服装产品开发的新模式、服装商品企划的科学性都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对时尚与商业敏感、对服装商品熟悉,能运用经济与管理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和科学预测”的服装商品企划人才来支撑。从服装零售业来看,竞争的新形势对买手、零售管理等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服装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提升、服装业重心转移正在加快,从低端产品的制造加工到品牌运作,从生产制造中心走向设计开发与营销贸易中心都是必然趋势。因此我校应该更加注意到国际和国内服装市场的变化,加快学生对整个市场的大局观,培养出更加专业和实用的学生,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友珍,陈化先.“江服”打造服装“人才超市”[EB/OL].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课程涵盖了整个时装工业内各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历史、特征和相互联系,并揭示了纤维、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商、零售商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将产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课程介绍了从时装材料,到设计、生产、销售各环节,以及服饰品、化妆品、内衣、家纺、时尚媒介等相关行业和部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区分整个时装工业内有哪些相关行业和部门,各行业和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能够掌握和正确使用时装行业的相关术语;能够识别各行业和部门的业内机构;了解时装工业的入门职业。
鉴于服装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为达到教学效果,课程不仅在工作室进行实验性教学,还直接到服装企业进行实践。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查阅各类期刊等资料,而且要求接触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观看法国时尚台(Fashion TV),以加强学生对于时尚传播、时尚组成和时尚的原则有更直观了解;要求学生到产品开发实验室进行模拟产品开发,以巩固学生对服装产品开发过程的认识;安排学生参观服装企业,主要了解服装公司的运作模式、产品种类以及企业现存的问题;对服装市场进行调研的实践性环节,要求深入观察零售市场,对产品的种类、规格、色彩、面料、价格、陈列方式、销售渠道进行重点调查,撰写市场调研报告并演示。通过以上实践性教学的实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理念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掌握全球时装工业的知识和运作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观念的人才,课程是我国首次从国外引进。课程使我国传统的服装教育有了新的尝试和创新,也使“时装工业导论”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特别在课程体系建立、教学实践创新、教材采用和网络课程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了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队伍,在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和全球观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始终贯穿素质教育和
全球化服装产业链的观念
为适应现代服装产业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时装工业导论”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教学中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精选、重组和优化,充分体现时装工业是一个从时尚原理到时装销售的综合性概念,其中包括时装的原理、时装的环境、服装产品开发、美国服装工业、配饰品工业、全球市场和零售市场,让学生对时装业从设计、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有所了解,使学生全面了解和熟悉现代时装业的发展趋势,更深刻地了解时尚产业的发展。
实践性环节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实践性环节是服装专业里非常重要的一环。课程设置各章节的实践性项目,从市场调研到服装品牌的分析。通过企业实践和市场调研的参与,使学生具有更大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近年来的实践显示,培养学生这种自主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创新。
精品课程拉动课程体系的建设
“时装工业导论”课程是我校学生受益面广、课时多、占用设备资金较大的课程,有一套完整的、具有独特功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组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根据课程特点,从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着手,精心编写教案和教学文件,系统地开发、制作和完善各种CAI课件,通过多媒体、网络化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程教学生动丰富。在教材建设方面,由于从FIT直接引进,因此根据需要进行采用,而中文版的“时装工业导论”也正在建设中。
教学特色
近年来,随着全球服装产业链的分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服装贸易和消费的重要力量,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服装复合型人才,“时装工业导论”作为特色鲜明的课程,适应了时代的需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悉掌握全球时装工业的知识和运作模式。课程总结具有以下特色:
国际视野,全球化意识
“时装工业导论”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体系是2000年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学院引进的,在全国服装院校是首次。除了引进国外的教学体系,还实现课程教师互访,迄今已有16位教师赴美进修学习,均能运用双语上课。同时,美方每年定期派教师来我校进行授课。
理论联系实际,校企互动
“时装工业导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在实验室里进行服装设计、生产管理和市场销售的模拟,还到服装公司进行参观、实践和学习。课程学习过程中,始终突出实践性环节,专门制定实验性环节的市场调研方案,加强学生参与服装企业的实践。
信息量大,时效性强,
关键词:本三院校 服装设计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125-01
一、引言
自2003年以来,在教育部“积极支持,规范管理”下,全国本三类高等院校得到了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国本三类高校共计300余所,在校生200余万人。随之而来的本二和本三、本三和专一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当前本三高校经过跨越式发展,已经由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质量、注重特色、注重品牌,质量、特色、品牌是本三高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江南大学太湖学院作为全国独立学院协作会理事长单位,在本三实践教学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下面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08年开始实行的“3+1”实践教学模式做一点探讨。
二、“3+1”实践教学模式是服装人才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
1.服装大市场环境决定了服装专业教学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全国纺织看江苏,江苏纺织看无锡。”地处长三角服装产业带中心的无锡是中国重要的纺织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无锡现有纺织服装企业1000余家,红豆、海澜之家等服装品牌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十大名牌和销售50强前茅。服装产业已成为无锡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无锡市委、市政府对于无锡纺织服装产业下一步发展规划已有了明确定位:继续保持在中国纺织业的优势地位,把无锡逐步建成全国新型面料和高档服装的研究开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展示推广中心、批发集散中心和信息中心。为了顺应无锡服装产业的定位,促进服装专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把培养具有现代服装创意设计基本理念,具有较强服装创意制作技能和营销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专业发展的定位与方向。
2.服装人才市场需求决定了服装专业“3+1”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据中国服装人才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服装招聘专业岗位依次为服装设计、销售业务、技术人才、经营管理、工业工厂类服装人才占职位总数的74.43%。招聘主要集中在首席设计师、设计总监、女装,男装设计师、设计助理、制版师、样板师、质检、外贸人员、跟单员、销售主管、区域经理、导购店长、营销总监、市场总监、市场督导、市场拓展、生产厂长、车间主任、采购主管、QC等岗位。求职集中的城市: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杭州、东莞、苏州、泉州、宁波、南京、金华、无锡、温州。以上省市地区所占人才意向工作地点68%以上。招聘职位所需学历要求为专科及专科以下占68.9%、本科占29.2%,本科以上占1.9%。应用型、创新型服装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专业开展了“3+1”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就是让学生通过三年的在校专业学习,一年的校外企业实习,成为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
结合长三角地区服装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本三学生实际能力,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材为目标”的原则,我们对服装专业教学培养方案重新进行了调整,可以总结为:“三个职业方向,四个基本能力。”
“三个职业方向”是指,在大二上学期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有意识引导学生着重在服装设计、营销展示、制版工艺这三个市场需求最大的职业方向发展。这三个职业方向又具体细分为女装、童装和职业装行业。为了保证学生能围绕这三个就业方向更深入学习,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相应教学内容的偏重,增设了相关专业课程;在大三下学期专门开设与三个方向相关的前沿研究、专题设计课程;四年级的毕业设计课题也主要围绕这三个职业方向进行。
“四个基本能力”是指,每个服装专业学生不论今后选择什么职位方向发展,必须具备计算机绘图能力、服装整体形象设计能力、服装制版制作能力和服装营销展示能力等四个能力。为了配合学生四个能力的培养,在大二上学期开始进行服装制版师、服装跟单师、色彩搭配师、服装设计师考证培训;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的改革
围绕着“三个职业方向,四个基本能力”教学培养方案的实施,同时根据目前国内特别是无锡及周边地区服装市场急需服装工艺和营销管理人才的现状,以及周边同类本科服装院校课程设置情况,我们对课程进行精简和重组,增加如服装视觉营销类(服装展示设计、服装零售学)、服装外贸跟单类(纺织品进出口、服饰英语)课程,增加服装制版、服装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校内实践课程的比重,减少了服装设计课程比重;增加了色彩写生、流行趋势考察、民族艺术考察和企业实习等校外实践课程,实践类课程比重已占整个课程比重的38%左右。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保证学校“3+1”实践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关键。除了充分利用校内工厂化实训基地资源和聘请企业有丰富经验技师担任专业课外聘教师外,经过我们多方努力,现在已和红豆集团、真维斯集团、无锡哥帝服饰有限公司、南致服饰上海有限公司、无锡大华制衣有限公司等近十家企业进行了接触,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使多数学生都能走出校门,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企业实践工作,将毕业设计课题研究与企业产品开发结合起来。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
服装专业教学实行主线式教学,根据从服装市场调研、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制作到服装展示营销的完整流程,安排专业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注意到各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作业的系统性和上下承接性,学生每学完一阶段专业知识,就会通过较大型实践活动或展览来检验其实践动手能力。
服装教学注重实践操作,教学方法以多媒体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操作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约为1:2,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我们在教学中还注重学生市场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像服装设计课、服装营销课都增加了市场调研环节。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市场来检验自己的设计成果。
各专业课的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四学年之中,主要是由各专业老师在内容上尽可能围绕着专业课程组织和实施,以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的形式展开,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搞好社会实践活动。近几年来我们不仅组织了多次毕业生毕业作品汇报演出、服装立体裁剪作品展、个人形象设计培训讲座等,参与了每年的校迎新晚会走秀节目、各类社团活动等。还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服装比赛,让学生在实践的环境中巩固专业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增长实践才干。
六、总结
虽然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开设时间只有短短5年,教学改革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从在校生获得的各种荣誉奖项、2届毕业生的100%就业率和每年服装设计专业火爆的招生人数来看,“3+1”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笔者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校软硬件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3+1”实践教学模式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国服装人才网
2.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高枝本科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4)
(一)要素条件
1、服装业所占比重较大,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无锡向来有“布码头”之称,其服装业起步较早,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使其在同行竞争中拥有诸多优势。2006年服装产业增长了8%,销售增长了10%.出口创汇951.9亿美元.这是服装产业品牌、竞争力的表现.也是跟世界各国同行共同发展的机会。2008年无锡市规模以上纺织及服装企业1044家,就业人员28.3万人,占全市的23.9%;主营业务收入1423亿元,年均增长11.1%,占全省的18.5%;利润55.6亿元,年均增长15.8%,占全省的20.5%;服装49896.2万件,占全国2.1%。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
2、出口型经济快速发展,服装出口比例加大
无锡市纺织产业开放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纺织服装出口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2008年外贸出口约42亿美元,其中服装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18%左右;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逐步从粗加工及初级产品调整为以深加工产品和服装等最终产品为主。出口市场以欧美市场为主,同时向其他国家拓展,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1-5月无锡全市服装对美国出口1.7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178%,占全市服装出口的30.18%;对欧盟出口8007万美元,同比增长80.68%,占全市服装出口的14.24%;对日本出口1.8亿美元,同比增长11.85%,占全市服装出口的31.72%,比上月增长速度提高2个百分点。对欧美市场出口的服装占全市服装出口总量的44.42%,比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5.5个百分点。
(二)需求条件
服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实力增长,消费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对服装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且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市场增长停滞,对欧美等国的服装进口减少,增强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活力。根据2010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我国纺织业优势提升,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的三成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前5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3.6%,其中,5月份当月同比增长14.4%,比4月份加快了0.4个百分点。
(三)竞争状态
无锡服装业加工生产能力强,劳动力素质高,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已具备一定经验,信息建设基础设施较完备,已形成较成熟的产业集群,并毗邻港澳,承接单活跃,在全球和国内消费市场均具有竞争优势,且现阶段,国家大力发展装备业、物流业,部分纺织品出口额取消,地方政府支持产业升级,国内市场细分,市场潜力巨大。
二、无锡服装出口贸易遇到的问题
1、人民币不断升值,服装出口压力增大
服装业行业是我国出口创汇的第一大行业,对外依存度很高,对汇率的变化也特别敏感,而自2007年以来,人民币持续不断地升值,屡创新高,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对人民币的升值,服装的出口产业的汇改承受力弱,导致其劳动力比较优势弱化,产品竞争力降低,附加值降低,利润下降,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服装业的利润就会下降2%-6%左右,在外销产品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很多服装企业自然而然地由外销转为内销,加剧了国内服装行业市场的竞争,随着人民币的升值的持续攀升,服装企业的接单将会变得愈来愈困难。
2、商品结构存在矛盾,不能满足消费需求
尽管近几年无锡市部分纺织企业和产品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总体来看,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高端化发展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纺织品发展落后于全国水平,产品类型单一,无法形成综合卖场的所需样品,制约了服装品牌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其款式设计也缺乏创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不仅仅只是追求耐穿和结实,而是追求时尚、个性,而保守的服装设计跟不上潮流,在设计创新、品牌经营等方面的能力较弱,不利于拓展消费市场。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各个企业积极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力度不大,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偏低,纺织服装出口多以贴牌加工生产为主,缺乏国际知名品牌,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较小,影响力不够,国内市场也缺少强势品牌,总体上品牌的进一步提升与产业发展还不相适应。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纺织服装消费短周期、快交货的要求。
3、服装面料不环保,节能减排压力重
随着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服装企业的环保成本不断加大,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显现,对服装产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大。而无锡地处太湖流域,在服装出口过程中,尤其是在整理高档服装面料时,由于其处理的难度,其整理后的废水排放量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与现今倡导的“绿色经济”相违背,也与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相矛盾。
4、生产带有盲目性,品牌创建不到位
品牌代表质量与信誉。由于服装自身的社会属性,服装品牌已成为地位的象征。再由于信息极度不对称,消费者更多的愿意选择品牌。而无锡多数服装企业安于现状,仍停留在“要什么做什么”的初级阶段,在市场调研、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企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研究服装板型设计方面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查和研究,缺乏有效的引导,自主创新不足,使得社会服装生产规模的扩张大都带有一定盲目性和短视性,缺少知名品牌,妨碍了企业及其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市场占有率的保持,因此才会出现服装供量过剩、价格猛跌的情况发生。
5、产品风格定位单一,影响服装市场转型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福利政策的提升,服装消费的年龄结构呈多元化发展,尤其是老年人消费群的增长,但目前服装行业的风格定位多以中青年居多,使许多老年人难以买到适合的衣服,很多企业只能靠打价格战来取胜,这种同质的消费年龄定位,人为加大了服装市场的竞争,严重制约了服装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无锡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
1、缓解汇率波动问题,谋求更远更好发展
人民币升值,给服装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压力,为了解决无锡服装出口现在所面临到的问题,需要政府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以缓解当下面临的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谋求更加长远,更好的发展。
(1)宏观方面: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宏观调控服装业发展
政府出台了《无锡市纺织及服装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随着《无锡市纺织及服装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出台,江苏省无锡市纺织业通过努力,取得实质性进展。为适应新形势、构筑新格局、再上新台阶,根据江苏省《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无锡市制定了《提升行动计划》。争取用3年时间,通过创新发展,把无锡纺织业建成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和完整产业链的纺织产业基地和全国新型面料、高档服装的研发设计中心、批发集散中心、长三角地区的信息中心。
此项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提高了无锡纺织企业的创新热情,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纤维和新品研发,已有一定成效。如江苏阳光集团引进了30多个项目团队,攻克面料、设备开发、服装技术等领域技术难题50多个,研制成功全球首创的可喷洗西服,吸引了来自于西班牙、德国经销商5万套的订单,实现了“一匹精纺面料价值一辆车”的业内奇迹。与此同时,一批重大技改项目的建设,有力提升了科技创新在无锡纺织业的贡献率。
通过《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粗放经营的服装纺织企业先后被淘汰、转移或关停,原先处于价值链最低端的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中已有80%的企业逐步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电子产品或新兴产业的企业。
(2)企业方面:用文化提升附加值,降低服装出口压力
人民币的升值造成服装业附加值的降低,而服装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应用文化来提升服装商品的附加值,用无锡强大的经济实力提升其服装文化的身价。一方面,培养顶级设计师。顶级的设计师能用其独特的设计完美地诠释服装文化,自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将中国传统的元素巧妙地融入服装设计中,将本土服装国际化。另一方面,培养德艺兼备的工人。中国是一个服装大国,而服装出口更是无锡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部分个人在服装加工重化工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以次充好,使产品质量不过关,不仅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不了,更严重破坏了服装行业的形象和企业声誉,因此,要加强对服装工人的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培养一支德艺双馨的劳动队伍。
2、加大先进科技投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首先应加大服装的科技投入,加大引进国际先进装备,加快技术更新改造步伐,加速淘汰落后装备,提高我市服装行业的装备水平。装备改造的重点是智能化、高速化、连续划。既适合柔性生产,又符合环保、节能要求。要重点发展CFD、CAD电脑设计自动排料系统、自动裁剪系统、生产吊挂传输系统、立体仓储系统等。加快多功能、复合型差别化纤维的开发及应用,使我市差别化纤维的比重和品质达到全国领先水平。重点发展非棉天然纤维、再生资源纤维原料和产品及新一代多功能、高仿真、超细旦、混纤丝等高附加值聚酯短纤及长丝,推进具有“新合纤”特性的高档服装面料的一条龙开发;积极发展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和导电纤维、抗菌纤维等功能性纤维。通过行业政策导向激励节约型,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并扶持相关品牌行业的发展。其次坚持市场多元化原则。2008年,无锡市对非洲和澳大利亚的出口额有较大增长。这两个地区都可以成为新的出口渠道。应该在巩固原有欧洲,美国等主要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开拓中亚,大洋洲,东盟乃至非洲等新兴市场,避免因市场过于集中锁带来的被动局面。
3、开发环保高档面料,降低产业环境污染
所选面辅料应不含有毒成分,选用无毒、无污染及易回收、可重新使用、容易降解的面辅料。通过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特种整理等,围绕市场需求,加大新一代高档服装面料的开发,以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以促进出口。开发功能性、高品质、新用途的混纺、交织、提花面料。扩大高端毛纺产品比重,开发高支、轻薄型、多种纤维混纺、花式线、松结构等高档精粗纺呢绒面料,增加出口,替代进口,采用各种功能性原料和功能性整理方法开发防皱、防缩、免烫、抗起球、阻燃、防水等功能性面料和高档纯毛面料以及出口服装所需的毛纺面料。
4、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的影响力
在现有品牌产品的基础上,有步骤地选择一部分基础好、有特色、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的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建设产品基地,带动全行业向高档化、时尚化发展。依托我市纺织面料精良、服装品牌高档的优势,强化面料企业与服装企业间的配套互补,采取剥离、集中、优化和资产组合等措施创品牌。培育中高端设计人才,提高服装设计开发水平,扩大新型高档品牌服装生产比重;支持自主品牌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品牌并购、品牌推广,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提高纺织服装自有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全面提升自主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无锡中润集团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20多年服装进出口贸易经验,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外贸集团公司,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员。公司年出口服装600余万件,品种包括男、女、童,时尚、休闲装极其它种类的产品。 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贸易于一体的专业化集团公司,与日本、韩国、欧美、澳洲等31个国家和地区的148位客商、厂家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并以诚信服务深受广大客商、厂家的信赖。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出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态势,2007年,该比重已降至41.33%,5年内下降了10个百分点,内需增长已经超过了外贸增长速度,国内需求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内市场也逐渐成为服装企业的主要战场。海外品牌从奢侈品牌到大众品牌、从零售连锁到自营专卖,在2008年必将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攻势。国内品牌间、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将展开激烈的市场争夺战。渠道网络的扩张、物流体系的完善、品牌推广的策略等方面都将有推陈出新的举措。在市场价格相对稳定而供货成本不断攀升的矛盾下、在市场供给相对饱和与有效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下,价值创新成为品牌生命力的一大支柱。
5、实现服装市场转型,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
(1)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无锡有实力的服装出口企业应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向国际市场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有很大的影响,这些服装企业应在国外设厂和联合办厂,收购企业,设立贸易公司和原料基地,利用各种区域性优惠安排,主动绕过贸易壁垒,规避贸易风险,在利用原有的资源,品牌和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主动进入发达国家的供应链和销售终端,并与国外的生产商建立双赢互补关系,谋求长远发展。
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搬到南美去!在“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沈阳五爱集团早在2005年就制定了进军国际市场的计划。到2007年年底,这一计划逐渐清晰,南美市场的宏伟蓝图初见雏形。
凭着多年来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打拼的经验,沈阳万识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阳五爱集团的总经理特别助理胡宝钢敏锐地嗅出南美市场的巨大潜力。他认为,欧美注重品牌和时尚,而欧美本身就引领着世界的潮流,所以专业市场进入的难度非常大;非洲、中东地区因为气候和信仰的缘故,对纺织服装的需求量不大,市场潜力比较有限;南美就不一样,近年来南美部分国家在努力促进双边贸易关系,随着南美最大的纺织类展会――圣保罗国际纺织工业暨服装贸易博览会在2007年对中国纺织企业的重新开放,南美市场的巨大潜能开始爆发。
南美――在发展中开放
南美是一个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的地方,这里不仅有被誉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河,还有浪漫的沙滩、阳光,热情奔放的桑巴、探戈,激情四射的足球,令人陶醉的狂欢节……南美就这样在发展中不断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在发展中不断开放。
在南美的诸多国家中,巴西、阿根廷、智利是备受关注的三个国家,如今很多中国商人在那里做着纺织服装及小商品生意。但是大家各自为阵,鲜有以专业市场这种形式大规模的整体进入。胡宝钢认为:“如果就是单兵作战,中国商品就难以提升。由于语言、距离等方面的原因,南美国家一直是中国难以深度开发的市场。目前,进入南美国家的中国企业主要是矿业、机械和电子行业,纺织服装基本上是个体户和小企业。所以,未来开发南美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核心是通过行业协会和大集团的集中进入,树立中高端的品牌经营和管理,建立良好的商业渠道和模式,才是成功进入南美市场的关键。”
为了深入开发南美市场,胡宝钢多次到南美市场调研,不仅与当地商贸机构的官员及大物流商等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在沟通中,他深刻体会到,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关键要通过什么形式去开发,进入该市场的手段,决定着能获得什么样的利益。
目前,区域性组织南方共同市场在经贸合作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员国之间互免关税。但整体经济水平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和中国之间经贸关系远远落后于亚洲、北美、欧洲和澳洲的国家相比,贫富悬殊是南美主要的社会问题,近一半的财富都集中于10%的富人手中。
南美市场的可开发程度虽然诱人,但胡宝钢认为,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特点,并不都适合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大规模进入。
巴西――难以承受之重
巴西是世界上主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国之一,它是世界第二大粗斜纹布生产国,第三大针织布生产国,第五大服装生产国。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也是巴西最重要的纺织生产地,每年举办三次纺织服装专业展览会,其中圣保罗国际纺织工业及服装贸易博览会(FENIT)是南半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类专业性贸易博览会。据胡宝钢介绍,参观展会的专业观众中75%是批发商和零售商,近98%的专业观众具有决策权。2007年再次对中国开发后,不少南方省市也组团带企业去参加,但主要还是外贸加工型企业居多。
在考察圣保罗的市场时,胡宝钢发现那里的25街是一个纺织、服装、小商品贸易集散中心。25街大约有2平方公里的范围,是专业市场加商业街的模式,与中国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很相似。商品基本都来自中国、韩国和墨西哥。整体观察,像是中国的常熟服装城和上海七浦路市场的结合。马路上以独立店铺为主,楼宇市场部分和我们5年前的市场一样。其中的档口有中国香港人开的,也有中国华侨开的,日本和中国台湾人是市场主要的投资者。中国的商人基本都是来自江浙一带。这里周末都休息,市场也基本停业。我们参观的时候很冷清,大楼里仅有几户中国大陆去的商户在营业。市场里销售的基本都是中国的商品,服装、鞋帽和小商品。价格比较便宜,和中国水平差不多,但商品的档次也很低。市场虽然比较大,但并不规范,同时环境也较为混乱。进入巴西市场的基本都是中国的小商贩,难以形成合力,也难以融入大巴西的主流生活和品牌销售层次。
目前,巴西的经济实力居南美首位,在世界经济中居第八位,人均收入3000美元。相对而言,巴西的经济水平较好。同时,这里的各种税赋和劳动力成本都较高。尽管巴西正在加大开放力度,但是在纺织服装这一块是有所保留的。“仅税赋一项就足以让我们望而却步。”胡宝钢有感而发。
阿根廷――市场的观望者
阿根廷是世界上纺织服装商品的主要进口国家之一。在纺织品和服装的零售购买方面,阿根廷市场是南美洲最强大的。
但是,阿根廷对中国的纺织服装一直持观望态度。以往中国对阿根廷服装出口主要以裤子、大衣、毛衫为主。虽然一直以来阿根廷并不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重要的贸易伙伴。但2007年前7个月,服装对阿根廷出口4779.5万美元,同比增长369%,增幅很大。在2007年8月17日,阿根廷政府突然宣布将启动一系列包括对服装、玩具、皮革、鞋、纺织品、自行车、电脑等产品的进口设限措施,并明确提出这类措施是主要针对中国产品。2008年年初,据阿根廷产业经济研究近日公布的报告,中国已经取代巴西成为阿根廷第一大服装进口来源国。据有关行业人士透露,2008年1月底,阿根廷又出台了一些政策严格限制中国纺织服装品的进入。
所以,胡宝钢肯定地说:“阿根廷不是南美的纺织服装市场中心。这里没有像巴西那样大的批发市场,而且阿根廷已经基本禁止中国的纺织服装商品进入。所以,阿根廷不是中国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进入的主要目标国家。”
智利――最佳爱人
2006年10月1日,《中国 ― 智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实施,智利对原产我国的5891种产品、中国对智利的2806种产品关税同时降为零。其中,纺织服装、鞋类等中国传统优势出口企业获利最大。
2007年,三次深入考察智利市场后,胡宝钢特别高兴,因为他找到了最佳爱人――智利。这里的政治、经济秩序相对稳定,不仅有优惠的贸易政策,最重要的是当地政府鼓励中国商品的进入,政府官员积极推进双方贸易合作。三去智利,尤其是第三次受到圣地亚哥市市长的隆重接待。胡宝钢不仅和当地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且找到了一个最佳合作伙伴,尤其看好伊基克ZOFRI自由贸易区。这里是南美洲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地理上同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乌拉圭、巴拉圭和巴西的陆地交通极为方便,也是面向这些国家的重要进出口市场,是南美洲各国同太平洋国家之间的主要贸易集散地之一。最重要的是,自由贸易区是智利北部的唯一免税的购物中心。智利政府专为这里制定的免税政策,使这个特别经济区域飞速发展。商品在这个自由贸易区储存的时候,就享受到无限期地免除进口关税和附加值税。商品的储存、运输以及将产品卖给智利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而只需支付它的最终加值税。
随着智利和中国的双边贸易的不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智利的第二大投资国,仅次于美国。智利的不断开放,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智利投资、淘金,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开发与投资也在不断升温。
[关键词]旅游购物品购物品开发保定
旅游购物品主要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购买的实物性购物品,它包括旅游纪念品、文物古玩及仿制品、土特产品、日用品。旅游购物品的开发是旅游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因为旅游者的购物消费弹性较大,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购物品的特色,质量,价格和购物环境,旅游部门从中获得的收入是“无限度”的。因此,开发旅游购物品对增加保定城市收入有很大作用。同时,旅游购物品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弘扬和传播文化。旅游购物品不仅可以强化旅游地的形象,延长游客的旅游经历,还是旅游地的义务宣传员。
保定自古就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旅游购物品浓缩了旅游地文化内涵和资源特色,直观反映了旅游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是旅游宣传展示的有效途径。
一、保定旅游购物品开发现状
“保定府三件宝,铁球面酱春不老”的民谣长盛不衰地在保定流传了300多年。这句民谣,既代表了保定自古以来商业的繁荣,又反映了保定人健身养生的传统习俗。其中,铁球即健身球,握两个或多个铁球在手中转动可健身祛病,它最早起源于明朝,被誉为古城“保定三宝”之首。面酱、春不老是色味俱佳、营养丰富的佐餐食品。此外,马家老鸡铺清真卤煮鸡,以保定面酱为原料腌制的槐茂酱菜、满城雪桃、磨盘柿、高碑店豆腐丝、驴肉火烧等久负盛名。
随着经济的发展,保定市还逐步培养形成了众多享誉全国的特色专业市场,如白沟箱包市场、蠡县皮毛市场,纺织之乡――高阳县的纺织品市场,中国北方服装城――容城县的服装市场,药都――安国市的药材市场,等等。
二、保定旅游购物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保定旅游购物品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旅游购物品质低、类少、包装简陋
保定现有旅游购物品档次低、质量差、品种花式单一,款式陈旧,包装简陋,与价值极不相称,使人容易产生劣质产品的感觉,而且新产品开发无力,无法满足各个层次旅游者的多方面需求。创新对于开发保定市旅游购物品来说至关重要,而且是迫在眉睫。“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虽然是句老话,但富有哲理。只有把特色和质量作为生命,开发主打精品或拳头产品,才能不断开拓进取,保定旅游购物品市场也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
2.旅游购物品设计人才匮乏
保定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旅游购物品的设计研制工作。即使现在越来越意识到设计旅游购物品的重要性,但也经常由于研制人员的产品实验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市场调研而无法推出适当的优质的旅游购物品。旅游购物品开发所涉及的学科众多,要把旅游购物品开发好,必须要有高层次人才。
三、保定旅游购物品的开发
1.加强宣传和促销
促销,是将购物品推入市场的营销组合的重要手段之一。“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购物品也需要大力推销。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达、各种宣传扑天盖地的今天,如果没有成功的促销活动,自己的购物品就会被别人的购物品宣传浪潮所埋没。
举办旅游购物品展销会是购物品促销的有效途径。2002年1月份沈阳旅游购物品产销对接订货会上,展示了79类近7000余种旅游购物品,成交额达1174万元,业绩也相当不菲。并且这次订货会开创了由政府协调,组织旅游购物品供、产、销同时出席,三位一体的新方式,把旅游购物品的生产制造单位、经营销售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及民间艺人组织起来,让他们联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来加强旅游购物品的开发促销,不仅提高了全社会旅游购物品的开发意识,促进了旅游购物品的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在旅游购物品展示、展销、经贸洽谈、名牌培育、扩大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这种方式很值得保定市借鉴推广。
2.品牌的创新和树立
要改变各地旅游购物品雷同、缺乏特色、缺少创新的局面,就必须在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深挖特色,拓宽旅游购物品开发的思路,依托地方的深厚的文化背景,开发出一批富含地方特色、独具个性的旅游购物品,提高其文化品味,利用文化增加旅游购物品的附加值。
旅游购物品品牌是对现有生产、销售模式的规范和提升,市场需要品牌购物品支撑。建立相对独立,结构合理、技术水平高,设备先进的旅游购物品生产基地是提高产品质量、树立生产企业产品品牌最有效的途径。
3.培育高层次旅游购物品开发人才
美国国际棉花协会采购商之旅六月在中国举行
美国国际棉花协会(Cotton Council International,简称“CCI”)于6月7日~8日组织一次专门针对COTTONUSA认证企业的采购商之旅。本次采购商之旅以“全棉牛仔/梭织厚织物面料及服装产品”为主题,美国国际棉花协会美国总部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代表机构特别安排一个来自国外各大品牌及零售商包括Gardeur,Gerry Weber,Marks&Spencer,Max Mara,K&L Ruppe~.Debenhams.Polo Ralph Lau ren等超过30家公司的买家团前往上海和广州,与中国以及东北和东南亚地区共约40家获得COTTON USA认证的业内领先生产供应商会面,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和发掘合作契机,增进行业内企业之间相互交流与互动。
此次采购商之旅活动以小型展会的形式假座上海瑞吉红塔酒店举行,活动内容包括研讨会、小型展会以及工厂参观,而美国棉花公司亦会就最新的面料的研发成果做出介绍。该活动不但为来自全球各地的买家提供了一个在中国采购质量上乘和价格合理的服装和面料的机会,同时也为在中国和亚太区获得COTTON USA认证的企业带来一个绝佳机遇,向全球买家展示他们全棉牛仔和梭织面料以及服装产品。
采购商之旅是美国国际棉花协会的供应链营销项目中的一个重要活动,每年均会选择在不同国家以不同的采购主题进行。CCI的全球供应链营销项目是一个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将各种采购资源整合的项目。次全球供应链营销项目的工作细分到棉花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包括棉纺、织造、服装和家纺制造、品牌或零售,都可以通过和CCI的合作来确定自己潜在的商业伙伴。
首届中国清河羊绒纱线及制品展览会在清河举行
5月18日,全国各地的2000余家羊绒纱线经销商、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齐聚清河县濮院羊绒市场,参加了由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和清河县人民政府主办、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和清河羊绒产业创业商会承办的第一届中国清河羊绒纱线及制品展览会。
清河县羊绒产业30余年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清河现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羊绒原料集散地、国内最大的羊绒纱生产经销基地,北方重要的羊绒制成品生产销售基地。尤其是纱线产品,从28支的粗纺纱到200支的高档精纺纱线应有尽有,同时,羊绒混纺纱线以及绵羊绒、兔绒、驼绒、貉子绒等其他特种动物纤维纱线也在清河大量生产经销。
此次展览会将进一步加速清河羊绒产业发展进程,对巩固清河羊绒主市场地位和促进产业晋档升级、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扩大羊绒纱及制品销售、提升清河羊绒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0海宁・中国经编科技文化周举行
5月18~22日,2010海宁・中国经编科技文化活动周在海宁盛大举行。此次文化周活动是我国纺织产业的一次盛会,它标志着海宁经编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中国的经编产业是改革开放后升起的一颡新星,而海宁经编在国内外都有相当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国纺织行业现在正处于建设纺织强国的关键时期,海宁经编产业的奋发努力将对纺织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次科技文化活动周由10个活动组成,除了上述开幕式及表彰活动、大厦落成仪式外,5月侣日-22日,还将举办第五届海宁・中国经编设计大赛总决赛、海宁经编走进上海跨采、上海国际时尚服饰展览会之经编时尚专场秀、第三届中国(国际)经编产业论坛、2010首届中国・马桥经编交易会等等。海宁市委书记沈利农、市长林毅以及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都表示,海宁经编产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顺势而上,进一步提升影响力,为打造世界经编之都打下基础。
“3543”昌牌亮相798
北京的五月充满了初夏浓烈的气息,一如“3543”的莅临所席卷的热浪般让人无从抵挡。5月29日,这个来自中国河北的著名户外休闲品牌在北京798艺术区揭开了新品神秘的面纱。
“3543”户外休闲品牌创始于1968年,自1979年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生产407万个战场急救包始,至今已先后参与了97,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2003年抗击非典,2007年全军大换装,2009年60周年大阅兵等众多奉献于社会的活动。2001年品牌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目前已成为全军最大的针织面料、服饰、卫生敷料等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家,是国家公安部、司法部、铁道部、卫生部、国家税务总局等行业服饰的定点生产企业,同时也是军需材料定点生产企业。之所以把品牌命名为“3543”,是创立者希望用这样一种象征中国军旅文化的特殊符号,来表现“永不放弃”的品牌内涵。军旅元素在“3543”服装设计中是灵感之泉,设计师吸取了世界各国军服设计之精粹,军旅元素如徽章、绶带、肩袢等被赋予了更多对时尚和流行的全新解读。色彩方面从浅到深,从沉稳到鲜艳,每一季都有新的主题,让穿着者尽显独特的个人品位。服装面料成分以天然纤维面料、功能性面料为主。传递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让都市男女分分秒秒领略精彩世界,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作为“3543”的三个主打系列――天空、沙漠、丛林,正是对品牌的完美诠释;热爱、激情、超越,亦是“3543”理想的彰显。
NE・TlGER的《鸾凤双栖牡丹》入驻首都博物馆
2010年4月16日,由中国顶级奢侈品品牌NE・TIGER创制的《鸾凤双栖牡丹》缂丝华服被首都博物馆永久珍藏。当日上午10点,这件稀世珍宝被小心翼翼地折叠好,放入锦盒,由NE・TIGER品牌创始人张志峰先生亲自递交至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先生手中。在简约而庄严的仪式中,收藏专家和传媒精英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瞬间:首都博物馆多一佳作藏品,NE・TIGER圆一复兴中华奢侈品文明的梦想。
这件《鸾凤双栖牡丹》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元素:曾为皇家御用的凤凰及自古就被尊为国花的牡丹,并以中国红为主色调,金线交织,孔雀蓝点缀,雍容华贵,独具匠心。整套华服采用缂丝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七种技艺:腹部采用本缂丝;领部和袖口采用
明缂丝;胸部采用铝缂丝;腰部采用的是引箔缂丝;双肩采用绒缂丝;后背则分别采用了雕镂缂丝和紫峰缂丝。“一寸缂丝一寸金”,千百年来历史遗留下的缂丝作品很少,精品更是凤毛麟角,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件运用濒临绝迹的七种缂丝工艺织造的服饰。同时,这七种缂丝衣片并非采用针线缝制拼接,而是运用“缂成”这种已经失传几百年的技法成就“无缝天衣”,从而使其充满了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收藏价值,堪称现代奇迹。
芘恩家纺用生态产品迎绿色世博
如何让消费者亲身感受环保绿色纺织品的魅力,体验低碳产品、低碳生活种种好处?长沙市芘恩家纺有限公司通过一双小小的袜子,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环保健康纺织品如何融入百姓生活作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长沙市芘恩家纺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穿低碳产品,逛绿色世博”宣传活动,公司在参与宣传的上海8家宾馆派人装扮成一颗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向游客派发“逛绿色世博,穿绿色纺织品”的宣传资料,鼓励游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转变生活方式,融入低碳环保的时尚潮流中。而对入住宾馆的游客,公司则免费赠送一双“免勤洗易洁低碳袜”,号召大家多穿绿色低碳纺织品,让珍惜自然,环保低碳行为成为一种人人可参与的触手可及的切身行动,3天活动共派送资料12000份,送出袜子4000多双,得到广大游客和宾馆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棉袜生产的传统企业,长沙市芘恩家纺有限公司经过市场调研和技术攻关,毅然决定放弃棉袜生产,瞄准袜业细分市场。公司利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木竹双组份天然功能纤维生产的“植物功能袜”,具有优越的舒适跟脚性,杰出的吸湿排汗性和天然分解异味除臭性以及免勤洗易洁低碳护理功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虽然零售价高达28元一双,仍受到中高端消费者的热情追捧,产品通过外贸公司出口销售欧美市场。在今年3月28日世界地球日“熄灯一小时”活动中,公司在长沙4个小区开展“爱自己,爱地球”的低碳绿色生活主题宣传活动,活动要求参加熄灯一小时的家庭或个人只要熄灯一小时,可赠送一双“免勤洗易洁低碳袜”,共赠送袜子3000双。
范冰冰成功签约“诗柔”丝袜品牌形象代言
4月22日下午,香港诗柔国际集团义乌金路达袜业有限公司在上海与影视明星范冰冰成功签约“诗柔”丝袜品牌形象代言。范冰冰表示将于10月现身义乌参加“诗柔”丝袜品牌招商会,为自己代言的品牌产品做宣传,引领“诗柔”丝袜品牌走向全球、走向国际时尚前沿。据悉,这是金路达公司继去年陈紫函代言千千结丝袜品牌后推出的又一大品牌明星形象代言之力作。此次金路达公司之所以看中范冰冰来代言“诗柔”品牌,是因为范冰冰无论从形象特质、喜欢的人群、以往的代言行为、发展潜力等都与诗柔吻合,由范冰冰代言“诗柔”品牌必定会起到轰动的效应,金路达市场部龙经理说。金路达董事长杨文杰告诉记者,事实上,签约代言人只是开端,后期更需要充分挖掘明星的使用价值,进而提高品牌和代言人的暴光率,让目标消费群体通过代言人喜爱并忠诚于品牌。杨文杰表示,邀请明星代言主要是借助代言人的知名度和被喜爱度,再辅以实施配套的产品策略、价格手段和渠道策略,从而以开发产品的核心价值触动女性消费者,满足她们个性化的需求,从根本上实现代言人与品牌、产品之间的互动。
据了解,诗柔品牌是“中国知名袜子产品质量公证十佳品牌”,自创立以来,经过多年努力,已建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袜业企业。目前拥有千余人的现代化袜业工业园、多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袜子生产线,配套各式袜子检测设备,将品质管理的理念贯穿到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凭借严格、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设计师表示将不断吸取世界最新潮的时尚信息和设计元素,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注入到当季诗柔品牌产品的设计中,以便推陈出新。
杜邦Sorona联手天姿惊艳体博会
5月20日,杜邦Sorona可再生材料聚合物牵手天姿品牌,在第26届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上共同演绎精彩的瑜伽和内衣新品秀。Sorona是由世界聚合物和纤维科技领导者――美国杜邦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创新型纺织原料。Sorona与天姿一道将这一具有革命性的创新纤维推向市场。
采用Sorona面料的瑜伽服具有细腻柔滑的手感、水流般的垂感,给运动带来无限的自由舒展体验:而采用Sorona面料的内衣则不仅赋予“第二层肌肤”的丝滑触感,而且面料的完美回复性能让内衣在多次洗涤后仍可保持靓丽的外观。此外,出色的快干性和水洗后不易褪色、日久如新的特点也为消费者所亲睐。服装面料的高性能和耐用性是Sorona赋予各类服装的核心价值所在。
Sorona更具有环境价值,满足消费者减少其环境影响的需要:生产Sorona的一种关键原料来源于可再生资源,而非传统的石化原料,从而革命性地降低了化纤行业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同时,与相同产量的尼龙6聚合物相比,Sorona聚合物的生产过程减少了63%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与相同产量的尼龙聚合物相比,生产Sorona聚合物的能耗减少30%。
天姿是中国泳装/健身服装领域的领导品牌之一,于2008年开始与Sorona合作,利用其功能性和环境效益,开发瑜伽服系列,并于2009年推向市场后,创造了国内健身服装市场的销售佳绩。今年,天姿在瑜伽服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Sorona面料制成的内衣新品。
StyIesight推出“潮流连接”主题浏览版面
【关键词】服装产业困境对策
一、我国服装产业现状与困境分析
如今中国制造的产品以其高性价比的特性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可,但这种繁华的背后却潜藏着多重挑战。就服装产业而言,据《2006—2007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报告》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01.59亿件,其中梭织服装94.56亿件,针织服装107.03亿件,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4.36%、13.13%和15.47%,是世界最大服装生产国。200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外贸出口总额达1711.7亿美元,出口增长幅度为18.88%,为世界最大服装出口国,但大而不强。
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边界条件——生产要素和企业数目的总量充足,但素质不高,客观上限制了我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服装产业主要生产的是中低端产品,在这类市场上总量很大,因此,各企业纷纷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来换取市场,造成整个产业成了微利行业,甚至因其低价战略还会遭遇欧美等国以反倾销为名的“特保”措施及其他保护措施。
在高端产品市场上,中国企业无能为力,出现较严重的市场缺失。在设计、流行趋势的等方面,西方潮流仍占主导力量,中国服装产业没有发言权。在品牌方面,意大利、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一批国际大牌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一直牢牢占据着世界服装市场的高端,获取高额附加值,中国多数企业却仍停留在替国际知名品牌做加工的阶段,自主品牌几乎走不出去。即使具有出口能力的面料企业或服装品牌企业,价格也非常低廉,走低端路线。因此,中国服装业目前这种大而不强的状态会不断削弱产业的竞争力,最终使产业既强不了也大不了。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业而言,中国劳动力相对便宜。传统的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以及中国已经形成的配套产业链的优势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但随着越南、印度等一些国家加工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在加工制造领域原本的比较优势也日渐受到威胁。在这样的状况下,要实现中国由“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的转变,中国服装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就势在必行。
二、我国服装产业由大变强的发展之路
1、加强服装产业高素质人才的培育
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日益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发展自主品牌、实现企业转型。作为企业的出路,引入设计管理、提升产品设计能力是企业升级不可逾越的关键一步。一个合格成熟的设计管理人员是很难通过一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对于理论的初步实践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同企业家一样是在一定的专业基础之上,通过自身努力、社会培养,在产学结合、校企联合的经验积累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服装企业中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生产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的培养,都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因此,高等院校培育的服装专业人才只有通过在企业中不断积累经验与实践和对自身有目的的培养,才能逐步磨炼成符合企业所需的人才。
学院应定期聘请一些服装企业家与经营家成立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参与到教学改革工作的全过程中,以便及时把服装行业中的新动态、新规范、新设备、新工艺、新管理机制等纳入教学内容中,使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这样的途径,减少学生与企业的磨合期,使培养“基础复合型、技术专门化”的服装专业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
2、重视企业信息化投入与建设
目前大多数的纺织品服装企业仍属于生产型企业的销售网络,多数是地区性或全国性的,无法发挥市场调研、信息收集、为产品开发和生产提供市场信息的功能。由于企业严重缺乏国际营销经验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建立跨国销售网络的企业仅是凤毛麟角。
服装品牌企业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求服装品牌企业提高营销管理能力,提高畅销产品的有效库存,降低滞销产品的积压库存,及时掌握市场销售信息变化,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适应市场多变的能力。这就必须运用科学先进的智能化服装营销系统,使生产品牌营销活动中的发货配货、订货补货、调货退货以及物流、资金流等处于般佳组合状态,实现服装品牌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的畅销产品智能预测,滞销产品智能预警和智能决策。
在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方面,应注意企业信息化网络效应特点。基于供应链的服装企业信息化网络环境建设、服装企业集群的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等,已成为新时期服装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必然选择。企业信息化只有形成网络、形成集聚,才能产生“溢出效应”。企业信息化工作只有被放置在企业供应链、企业集群或企业生态环境当中来整体考虑,才能够真正适应形势的发展,这一点对于广大的中小服装企业来说尤其重要。3、提高服装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任何一种产业,到最后都必须有品牌的支撑,而打造品牌是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服装行业尤其如此。品牌,首先要有品质、有品位,牌子才能挺起来。一件成衣品质的产生和形成,包括了市场调查、款式设计、产品规格标准、工艺要求、辅料采购、缝纫生产、工序控制、检验测试、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各种品质活动。以上各种职能都是保证产品质量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相互紧扣、互相影响、不断循环、不断提高的。
品质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将企业内的各项品质活动贯穿在各个环节中,并推动每个环节的上升,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建立正确的品质管理概念是十分必要的,中小服装企业要决心实行有效的品质管理,一定要抛弃固有的品质管理观念,吸收新的知识。许多管理人员都认为只要找到种合适的管理工具,如“品质圈”、SQC(统计品质管理)、AQL(允许品质水平)及些电脑软件工具等,就可以将品质问题解决,但事实上,品质管理的成败不在于工具,而在于正确的观念,只要掌握全面的品质概念,才能真正在企业内解决品质问题。品质的提高,不仅只是让顾客满意,而且可以让工厂大幅度增加产品的利润。
4、政府规划引导,行业协会组织协调
“入世”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进程将加快,这对政府管理职能的转换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后应当花更多精力研究和处理对外经济事务,以保证国家利益最大化。政府有责任在允许开放和竞争的条件下,运用世贸规则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殊条款,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冲击给服装产业带来的负面效应。为了鼓励服装企业的创新,政府可以出台制定加速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各企业的新投资项目,给予减、缓、免的政策优惠,并在适当时候给予企业物质奖励。
三、结束语
进一步发挥服装协会的作用,更好地完善和进行自我约束。服装协会应致力于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真正将服装产业链融合和调动起来。例如在组织面料和品牌推广方面,可以组织更多企业或企业家间的交流活动,加强沟通,密切合作。服装品牌的成长进程,是服装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升级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产量至上的观点,把眼界放宽。创品牌必须有创新意识,营销方式要创新,管理要创新,技术也要创新,要从单纯的对别人的模仿中解脱出来,最终形成真正的、有档次的服饰特点。
【参考文献】
[1]张铁: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服装业发展战略选择[J].北方经济,2005(12).
[2]王秀芝:浅探“大服装”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8(1).
【关键词】 存货管理 雅戈尔 问题 对策
一、企业存货管理的意义
存货管理反映的是企业存货政策和价值链进行作业化的一个综合性过程。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存货管理就是管控好存货。通过对存货的管理控制从而达到企业所想要存货规模。目前国内外主要存在三种存货管理模式,第一种是根据市场来拉动存货需求,企业处于被动方,市场的变化来改变企业存货规模。第二种是制定计划,企业根据事先的计划来寻求存货的规模。第三种则是综合性的存货管理方式,对前两种方式进行结合。
分析存货管理的意义在于:一、帮助企业仓库管理人员对库存商品进行详尽、全面的控制和管理。二、帮助企业库存会计进行库存商品的核算。三、提供的各种库存报表和库存分析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四、实现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避免物品积压或短缺,保证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二、雅戈尔存货管理现状分析
据调查近几年雅戈尔存货结构,截至2015年初公司主导产品衬衫销售收入破15亿大关,呈平稳发展的态势,西服服饰收入10.3亿,销售增速出现下滑。雅戈尔服装行业总收入突破50亿,作为雅戈尔服装领域的核心产品的衬衫和西服占比突破50%。而服装的库存金额也突破了15亿大关,库存金额的增速已经超越了销售额的增速。企业所置留的存货并不能带来最大的收益率。由此可见,雅戈尔企业在服装行业收入的平平表现并非仅仅是服装销售额增速放缓的问题,服装存货过量积压是压缩其利润增长的一大诱因。
(一)供应链销售方面(线下门店战略改革,拓宽线上销售渠道)
近年来,由于淘宝、京东等线上电商平台的不断成熟壮大,不少企业的线下门店压力骤然增加。像李宁、安踏等企业采取了减少线下门店,增加直营店的做法。这样可以减少中间利润环节,加大利润。而根据调查发现,雅戈尔企业也正在采取类似做法,关闭了数百家加盟店,为减少库存,开设新的直营店,把存货直接送到旗下直营店,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成本,加大了企业的控制力度,增加了企业对货物销售的操作空间。
(二)内控制度方面现状(着手建立存货管理责任制度,规范出入库方式方法)
根据雅戈尔的企业管理手册资料显示,雅戈尔企业目前在存货的出入库、存货的实物盘查收发以及存货账务账册的管理上都有一套符合自身企业的完善制度保障。
此外,目前雅戈尔企业正在建立存货管理责任人制度。这套制度主要是为了让单位所有的存货都必须落实专人管理,作为存货管理的责任人,严格做好存货出入库手续。对于存货的储存、出入库管理都有了明确的制度上的规定。
(三)风险控制方面现状(集中于行业政策、管理、经营风险)
对于风险控制现状的介绍需要优先解释风险控制对存货管理的影响。企业风险来自方方面面,按内容可以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商业风险和营运风险等。再细化又能归纳出企业自身条件下所遇到的各种风险。雅戈尔企业作为服装生产型企业必然存在着符合行业特点的风险。
目前雅戈尔企业风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行业政策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行业政策风险主要表现为目前日益重视的防雾霾整治工作以及化工企业排放的严格监管的外环境。现如今政府和舆论媒体对化学纤维、污水排放、碳排放等细节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和监管。而雅戈尔企业正是主要从事服装生产加工的,这些政策的提出使得企业必须改变生产工艺,调整企业战略。
(四)服装市场现状(销售旺季集中、市场竞争大、服装款式发展面临压力)
根据网上内地服装销售调查发现,国内服装销售旺季主要集中在节假日:五一、十一、春节、双十一、圣诞等。在品牌选择上,绝大部分消费者都选择了洋品牌,国内品牌的品牌意识不够强,市场化意识不高。加上服装竞争厂商不断出现,服装行业都在为减少存货积压,扩大知名度做努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内地市场的发展趋势方面主要表现为:市场饱和度日渐提高,市场竞争压力巨大,传统服装服饰发展缓慢,新式服饰追求新异,迅速发展,抢占市场。作为中国服装企业的领军企业,雅戈尔面临的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三、雅戈尔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货方面
对比了雅戈尔企业的财务报表发现,企业存货在周转速率、周期以及资金占比上有较大问题。据调查研究发现,雅戈尔的年存货量占我国35家上市服装公司总存货量的50%,这个数量非常惊人。一方面我们可以想到作为中国服装业的领军企业,如此巨大规模的服装企业拥有巨量存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通过研究企业的财务分析状况后,可以发现雅戈尔企业的存货消化周期是非常长的,平均需要时间达到2年之多。这对更新换代极快的服装行业来说,这个时间对存货的消化压力十分巨大。由于存货占资金的比例巨大,12年期间达到近50%,这大大影响到了企业资金的流动速度。
(二)企业内控制度方面
在查阅了雅戈尔企业管理手册后,本人大致了解了一些雅戈尔企业内部存货管理制度的政策。雅戈尔企业的存货内控制度建立是做足了功课,但是仍有一些问题。设立责任人制度的确可以做到存货管理过程中有人承担责任,而且建立的出入库处理制度一定程度上也的确可以保证存货流转过程中减少差错,但是这样无疑增加了岗位管理的复杂程度,增加流转的环节,缺少了信息化的交流。本人认为企业还是需要建立一种存货信息及时共享的平台,加大仓库内部信息交流,而不是不断设立新的责任人与中间环节,来加大管理的复杂程度。
(三)市场情况和风险方面
环境方面,本人认为雅戈尔企业遇到的问题是所有服装型企业共同面对的。就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服装行业的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但是竞争压力正在不断扩大,这是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需要面临的困难,加之不断被提上日程的环境保护政策也是同行业需要解决的。在控制碳排放、减少化工纺织品大背景下,雅戈尔企业和其他同行企业在解决旧库存的同时,需要想办法快速转型。
四、建议对策
(一)保障市场调研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有一个明确的市场预估计划,是对企业后续采购、生产等环节的大前提。目前国内的服装市场分析领域都存在着人才缺乏、专业性不足等特点。为了能够得到一份科学的市场调研报告,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专业市场调研制度。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式和行业形式,对竞争企业有全面的了解,在对市场信息进行调查时需要切合企业自身情况,准确定位于企业自身战略领域。帮助后续生产采购计划提供基础。
(二)积极开拓线上平台
随着国内淘宝、京东兴起以及国外的亚马逊和速卖通的强势进入,国内的线下门店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惨淡的销售量和过量的存货堆积严重制约了专注于线下发展的企业发展。雅戈尔企业作为国内知名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有良好的口碑,如果积极发展线上,关闭一些销售不理想的加盟店,那么不但能够缓解存货积压问题,还能拓宽企业的销售渠道。线上平台的积极推广,企业能在转型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对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帮助。
(三)存货管理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
在国内,会计电算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网络信息平台能够大大增加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但是,国内企业对存货管理信息化建设仍旧进程缓慢。雅戈尔应当重视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管理企业内部存货信息的同时,建立销售方、生产方、企业之间形成的一个信息平台,做到存货信息的实时共享,确保存货核算、存货出入库的准确性,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便于管理。
(四)广泛寻求合作,建立互惠共赢的思想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行业竞争就变得尤为明显。如若企业还是各自为战,对销售方、方等伙伴不闻不问,企业发展则会遇到诸多困难。企业应当与各家销售商建立伙伴关系,为自身拓宽销售渠道做基础。同时,也应当和各同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习各家的成功经营经验,也为自身战略发展做参考。
(五)热心参加公益事业,优化企业形象
雅戈尔企业在发展的这几十年里,堆积了不少难以继续销售的旧存货,与其让这些存货继续占用成本,不如积极拖入到慈善行业中。对各地出现灾情的地区,发放衣物物资,这样既能消化企业的旧存货,也能增强企业积极参加公益事业的形象,给企业留下一个良好的业内印象,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兰飞雁.ERP环境下存货内部控制管理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 专业市场;创意产业;空间集聚
[基金项目] 浙江省2010年社科联研究课题“创意产业与义乌市场的耦合联动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0N131-L)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曾宪达,浙江义乌工商学院经济管理分院副教授,石河子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浙江 义乌,322000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8-0007-0004
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人和团队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1](P4~5),是社会文化发展与经济日益发达的必然产物。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意产业的迅速成长已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义乌专业市场及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现状
专业市场是以现货批发为主,大规模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互替性商品或某一行业相关商品的坐商式的有形市场,是一个以流通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2](P88~89)。而义乌目前拥有义乌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针织市场、江滨路电器专业街、家电市场、通信市场、电脑市场、物资市场、木材市场、家俱市场、农贸城、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交易市场、化妆品市场、服装市场、副食品市场、领带市场、床上用品市场、花边市场、毛巾市场、纺织品市场、打火机专业街、围巾专业街、内衣专业街、眼镜市场、文化用品市场、针织原料市场等20余个专业市场,30余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余种商品,包括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电子电器、雨具、玩具、化妆品、文体、袜业、副食品、钟表、线带、针棉、纺织品、领带、服装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其中,饰品、袜子、玩具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1/3强,工艺品、饰品、小五金、眼镜等优势行业商品出口量占行业销量的70%以上。这些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义乌企业的产品销售,也加快了义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极大地促进了义乌经济的发展。
(二)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义乌小商品城享誉海内外,随着国际商贸城规模的扩大,义乌市也逐步在打造世界级小商品航母,其城市综合竞争力在浙江省县级市排列第一、2011年中国县级市排名第十九位,目前已拥有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5万余家工业企业,形成了纺织、工艺品、文具、玩具、饰品、拉链、化妆品等优势和特色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
基于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义乌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创新和创意开发,2011年义乌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4439件和3069件。2012年1~9月份,义乌市专利申请量达5160件,其中发明专利333件,实用新型专利2396件,外观设计专利2431件;专利授权量达3507件,其中发明专利65件,实用新型专利1495件,外观设计专利1947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前3季度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66%和67%。
2010年,以“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企业化运作”为运行模式的义乌创意园正式开园,给义乌产品的创新、创意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有30多家知名创意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入驻。2010年义乌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57.8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53.4亿元,新创建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家,组织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6项、国家级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级重大专项项目4项;新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累计21家[3]。2011年底,为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示范引导企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之路,义乌市认定浙江棒杰数码针织品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为义乌市创新型企业。
基于义乌高度密集的产业集群、相对齐全的产业种类、产业密集的专业市场以及发达完善的物流配送,极大地缩短了产品从创意到样品、到制造、到成品、到市场的流通时间。创意产业的创意附加值结合义乌小商品制造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不仅提升了义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加速了义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促进了义乌经济的新增长。
二、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一)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外生空间
外生空间是指催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外部条件与环境,是对创意产业集聚的宏观尺度上的考量[4](P95~161)。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外生空间包括义乌的开放型经济、移民城市人才的多样性、义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义乌城市空间秩序的更新和优化、浙商文化的积淀等。义乌市地处浙江中部,交通物流系统发达,市场自1982年创建至今一直坚持“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市场的发展开放是前提。改革开放30多年,2011年,义乌三产比重优化为2.7∶42.8∶54.5,商贸服务业日益发达,企业众多,浙商文化的宽容、创新、开放、灵活,不仅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而且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人来此经商、办厂。义乌常住人口120多万,而实际户籍留住人口仅有50多万。目前义乌市场的小商品已经出口到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经登记批准在义乌设立办事机构921家,已登记外资合伙企业428家,占全省的97%,常驻外商1万余名。在这种开放型经济中,生产要素、商品可以自由地流动,从而实现了最优的资源配置和最高的经济效率,为义乌的创意产业集聚奠定了市场基础,不仅使义乌真正实现了“以商促工、引商转工、工商联动”,而且也使义乌构筑起了“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小产业、大市场”的工业发展格局,推动了小商品集散中心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和创意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
(二)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内生空间
创意产业集聚的内生空间是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赖于生存的基础条件和要素[4]。义乌创意产业集聚是在专业市场发展、自发形成、政府导向的综合作用力下产生的。随着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产品日趋同质性,档次低,附加值低,利润空间缩小,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义乌廉价的小商品制造业已进入低利甚至无利的时代。市场对创意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使义乌自发形成了初期的创意产业,一些拥有技术人才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开始大力投入创意产品的研发。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义乌政府也期待通过创意、创新推动经济转型。2006年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创办,是当时浙江省首个国际性文化产业展会,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文体行业唯一的外贸主导型展会。2012年,据不完全统计,义乌市文化产业生产销售总值已超过1000亿元,其中核心类文化产品总值达200多亿元,生产经营单位1万余家,从业人员30万人,形成了以印刷包装业、文教体育用品、框画工艺品、年画挂历、制笔业、娱乐业等六大优势行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群,成为浙江乃至全国文化产品的主要销售基地、生产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2006年义乌市政府《义乌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08年义乌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义乌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试行)》,利用政策优惠、税收优惠、提供服务等政策工具,促使创意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2010年义乌市总工会联合制定了《义乌市创新型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认定了21个创新型企业,以期带动义乌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三)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
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立足于专业市场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服务,推进“兴商建市”战略。基于此,根据产业的共同特征、与创意产业的相关度,结合义乌经济发展目标,确定义乌市重点发展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城市建筑设计创意、广告会展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等五大行业。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着重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行业;城市建筑设计着重于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城市绿化设计等行业;广告会展创意着重于广播、电视、会展服务、广告设计等行业;咨询策划创意着重于市场调研、证券咨询、市场调查、企业策划、企业咨询等行业;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着重于休闲娱乐、美容美发设计、婚庆策划、摄影创作、娱乐游戏、旅游消费等行业。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则是上述五大类行业的城市商圈产生的空间裂变,以及与义乌经济开发区为首的几大工业园区的伴生,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空间集聚则是位于义乌工商学院内的创意园区。该创意园区总面积6000m2,入驻设计企业31家,个人工作室12家,院校科研机构9家,行业协会3家,业务领域涵盖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广告设计、企业管理咨询、品牌策划等,内设“设计学子实践基地”、“工业设计展示区”、“商务配套区”、“高校科研机构业务区”、“工业设计企业工作区”等功能专区,通过运行“网络媒体”、“招商发展”、“展示交易”等业务平台,精心打造“设计学子实践基地”、“最具影响力小商品设计奖”、“工业设计特色示范园”、“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园”等特色品牌,以推动义乌小商品品牌升级,提升义乌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十二五”期间,还将以现有创意园大楼为基点,向周边拓宽,建成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带,使之成为义乌乃至浙中地区的创意产业、创意人才集聚区。
三、义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发展模式
(一)基于专业市场、专业街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延展模式
创意产业是通过分散的个别劳动、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和集中的社会结合劳动来组织生产,生产的过程也是创意和创意产品产生的过程[4]。创意的产生来自于创意人才对于市场需求的思考与把握,通过设计、制造、生产,才进入创意产品的流通过程。而市场需求是创意的出发点,因此,义乌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应首先基于20余个专业市场、20余条专业街进行延伸发展。义乌比较有特色的专业市场及专业街,如小商品市场、汽车用品配件专业街、灯具建材专业街、室内装饰专业街、福田工艺品专业街等,通过市场商户与顾客的接触,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产品的专业设计、制造、生产,形成专业创意空间集聚。
(二)基于城市商圈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裂变模式
义乌城区商业圈比较密集,市区一级商业区有绣湖广场商圈、宾王商圈、工人西路时尚休闲服饰特色街、城中中路精品服饰特色街、稠州路都市景观商业街、江滨路休闲娱乐特色街、宾王餐饮特色街、其他专业街等;市区二级商业区有北苑二级商业区、稠江二级商业区、后宅二级商业区、廿三里二级商业区、城西二级商业区等;还有市级商业副中心,佛堂、苏溪、上溪等;以及由义乌江两侧的国际商务中心与国际文化中心构成,集贸易、金融、政务、信息、文化、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福田-江东商务中心区。这些商业区中均有为数众多的、隶属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城市建筑设计创意、广告会展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等行业的商户与企业。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可由这些城市商业圈形成的裂变效应产生空间集聚。
(三)基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伴生模式
201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义乌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经济开发区共有工业企业296家,配套服务企业350家,现已形成了彩印包装、针织服装、工艺饰品、拉链等优势行业,培育了浪莎针织有限公司、浙江伟海拉链有限公司、浙江华鸿工艺品有限公司、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浙江顺时针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朝日科磁业有限公司、义乌百思德彩印包装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中居于领先地位,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实力,拥有创新、创意的集约要素。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依托于这些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龙头企业,形成企业孵化模式,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形成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空间集聚。
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已有一定的基础,在自发形成和政府导向的综合作用力下,创意产业作为城市新兴产业的代表,将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义乌现有资源和优势,努力发展创意产业集聚地,积极培育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吸引和培养创意产业所需人才,促进创意产业的理性健康发展,对义乌小商品走向世界小商品大舞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
[2]王文科,史征.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以浙江义乌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国义乌政府门户网站,2011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1.
[4]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周灵雁,褚劲风,李萍萍.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6,(12).
[6]褚劲风.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2).
曾经在政策庇佑下过着"滋润"日子的外贸企业将何去何从?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让外贸企业的老总们思索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从前些年跟外商接触时对方要看工厂开始,到十六大提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再到2003年下半年三大外经贸改革,再到如今《外贸法》的修改,有准备的企业早已悄悄上路,走出了一条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本刊特地采访了6家有代表性的外贸企业,它们有的是从过去的纯贸易转向实业的,也有的是生产企业凭借品牌成功打开国际市场的;有的专注于某一领域取得突破,有的通过多元化经营打开市场;有的是国有企业,有的是民营企业,有的改制成股份制企业......
我们相信,事实胜于雄辩。它们的道路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成功证明,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外贸公司所拥有的传统优势并没有丧失,仍然有自己的出路。寻找出路的核心就是要创造自身价值,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市场认可的价值。
出路一:工贸合作 强强联手
实例分析:中基宁波对外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类型:股份制
被采访人:中基宁波公司总经理周巨乐
中基宁波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宁波公司,直属当时国家外经贸部。1999年底 ,中基宁波公司与中国著名品牌企业、上市公司雅戈尔集团工贸联合,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成为全国第一家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新型股份制外贸企业。
工贸合作后,双方充分发挥雅戈尔集团服装基地、资金实力、名牌效应、灵活机制和中基宁波公司的外贸人才、国际商路、经营理念、中外信息等优势,相互融合,优势互补,使外贸业务迅速发展。经营范围扩展到纺织服装、轻工工艺、粮油食品、五金机电、化工产品等的出口贸易和钢材、铁矿砂、塑料原料、成套设备、化工原料、化纤、羊毛、汽车及配件等的进口贸易,与世界上112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去年,公司进出口额达到7.7765亿美元,位居宁波第一,为改制前1999年的8.3倍。
根据我从事近20年外贸工作的判断,中国外贸企业的出路在于工贸联合,外贸实业化是国际趋势,纯粹的外贸公司将很难长期存在。摆脱以往“皮包公司”的做法,走实业化道路,才是外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这两年外贸体制改革大步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过去的“国有外贸单兵团”作战已变为现在的“各种所有制多兵团”作战,竞争激烈。而且,国家的外贸政策已从过去倾向外贸公司转为倾向于生产企业。这对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大为有利。
什么是外贸企业的核心效力?我认为就是外贸和实业的最佳结合。这个“最佳结合”,一是全球化的外贸渠道、客户,高素质的外贸经营人才,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营销策略;二是强大的生产实体,质优价廉物美的时尚产品、品牌战略和高效的供货、营销网络。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培育中基股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中基股份因而确立了公司“市场全球化,外贸实业化,经营多元化,发展集团化”的发展战略,根据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强化外贸的产业配套。公司由过去单纯的外贸公司向实业化外贸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几年,中基股份以外贸为龙头,按照内外贸一体化、外经贸多元化的发展思路,组建了国际货运、纺织服装、裕化实业、福村制衣、中基伊丝丹领带服饰和汽车销售、维修、用品等实业板块,壮大自营出口货源生产实体,形成工贸结合的产业链。公司已成功地从过去单纯的外贸经营转向市场开发、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外贸内贸、售后服务等众多领域,积极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综合性外经贸一体化集团公司。目前,宁波中基对外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拥有10个进出口业务部,下辖28家外贸和实业公司。公司注册资金从1999年改制前的60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2亿人民币,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外经贸工作座谈会上,称中基宁波对外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外贸企业改革的模范。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现中国驻世贸组织大使孙振宇考察后说:“中基宁波公司改制上市是一条很好的路子,符合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
2004年是中基宁波公司改制成为股份制外贸企业的第五年,公司把改制的步伐迈向了第三阶段:改制成为上市公司。目前,公司已进入上市辅导期,正争取成为宁波市第一家外贸上市公司。同时,进一步实施公司发展战略,使外贸与实业更紧密结合。强化外贸实业,把实业办好、办大、办强,提高科技含量,创国际品牌,销全球市场,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和竞争。
出路二:专注某一领域 实业化中完成产业链
实例分析:厦门迈克制药集团 企业类型:民营
被采访人:集团总裁高敬东
厦门迈克最早以外贸起家,作为贸易商,并不生产产品,只是在国外的进口商与国内的生产商之间搭建一个桥梁。
1997年,刚成立不久的迈克公司了解到印度虽然在原料合成方面很先进,但是他们的医药中间体非常薄弱,基本都靠中国进口,于是公司大量向印度出口医药中间体,因此攫取了第一桶金。当时迈克自己还没有原料生产能力。
如今的迈克制药集团下辖7家公司,另有9家控股或参股的联营工厂,分布在福建、江苏和浙江。集团产业链从基础中间体到精细化工,从化学原料到成品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均有涉足,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集团产业链将延伸至产品销售终端。
在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后,我发现在抗生素类、心血管类、抗癌症等药品类别中,中国制药企业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发生产规模和气候,惟独抗艾滋病药物这个领域是一片空白,以抗艾滋病药物为主导产品的公司几乎没有。我意识到,这是一块大有作为的领域,于是,1998年,迈克对艾滋病药物进入了研制阶段,1999年进入抗艾滋病药物设计、生产、销售阶段。
在目前的几大类抗艾滋病药中,迈克均有生产的品种并已实现批量出口。由于目前世界上艾滋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鸡尾酒疗法”,需要多种不同类的抗艾滋病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因此迈克掌握了各大类抗艾滋病药物主要品种的生产技术并实现批量投产,就大大提高了产品综合竞争力。
目前,巴西市场上有一半的抗艾滋病药物由厦门迈克供应。在南非、肯尼亚,厦门迈克的市场份额也已占到了20-40%。
迈克将长期战略定位于医药及化学等领域的开拓与发展,特别是在抗艾滋病药领域的拓展将成为迈克产业发展的重点。这种专注的做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迈克制药公司是迈克集团最重要的生产基地,是一家具备国际先进的手性药物合成能力的制药企业,始建于1975年,其原料药生产车间在福建省首家通过国家GMP认证。公司投巨资装备了大量国际先进的生产和科研仪器设备,并组建了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和化学、药物分析中心。目前公司建有三个手性药物合成车间、一个口服制剂车间及与之相配套的动力车间、冷冻车间、仓库等。原料药的精、烘、包工序为10万级洁净区。
出路三:凭借品牌效应拓展国际市场 制造拉动外贸实例分析:重庆嘉陵集团 企业性质:国有(兵工)
被采访人:嘉陵集团总裁靖波
中国嘉陵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摩托车企业之一,主要生产经营摩托车及其发动机、军工、通用机械和光电等产品,兼营外贸、IT等;拥有30余家子公司;协作企业300多家,营销网点近4000家、服务网点近6000家。
嘉陵摩托车于1981年率先出口国际市场,现已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8月,嘉陵出口摩托车16万余辆,出口创汇5887万美元,位居兵装集团摩托车企业外贸出口之首。
在行业竞争激烈,出口形势整体欠佳的严峻形势下,嘉陵取得这样好的出口业绩,其原因首先是嘉陵品牌的优势,第二个是品质的优势,第三个就是国外市场网络的建立和售后服务的跟进。
面对更趋严峻的出口竞争压力,嘉陵主动避开价格恶战,利用开发优势来拉大与竞争对手的距离,利用新品种来支撑新价格底线,同时充分运用品牌营销,加大对嘉陵品牌优势的宣传力度,从设计、生产、质量、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创建国际市场信誉,依靠价值创新提高品牌美誉度。目前,嘉陵商标已在50多个国家进行国际注册,在30多个国家申请了保护。
经全球著名评估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济组织“世界经济论坛”(WEF)共同组织评审的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嘉陵摩托车品牌以59.2亿元位列500强中第89位,在过去33.05亿元的基础上大幅攀升,再次跻身于“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前列。
今年以来,嘉陵积极开发新市场,贴近市场寻找新客户,将发展潜力较大的东南亚、中东市场列为开发重点。我们还从人员、技术、服务等方面对各市场进行保证,加快向南美等传统市场增派办事人员,而对出口较弱的非洲等国家,则逐步加大投入,增设办事机构。同时进一步改善投资公司财务状况,提高海外公司的管理水平。上半年,嘉陵集团较稳固的贸易市场缅甸、巴基斯坦等仍在持续增长,中东及非洲市场也有较好表现。在印尼市场,嘉陵摩托车销量持续增长,平均每月销量达到3000辆,在去年嘉陵摩托比前年增长100%的基础上,今年又比去年同期销售增长了60%。
嘉陵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开发适应国际市场的多元化产品。如针对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经济较发达的欧洲国家,将小排量踏板车作为突破车型;在非洲市场,自主开发了适合该市场且技术更高、质量更好的JH125Y、JH100GY等车型;对欧美市场,又大力投入研发了ATV车、儿童越野车及大排量摩托车,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出路四:由单一产品品牌塑造转向多元化经营
实例分析:红豆集团 企业类型:民营
被采访人: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
1993年美国的“玛格丽”牌服装公司来到我们集团,要求我们为他们加工生产服装,最后要贴上他们的品牌,进行内销。但是我们经过认真的考虑后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想在国内把“红豆”作为知名品牌经营起来。红豆自1995年起就开始发展红豆的多元品牌战略,服装上选择了“红豆”、“依迪菲”、“相思鸟”、“相思豆”、“相思”等多个品牌,把古今中外文化分别赋予在不同的产品上,满足国内外各个阶层的消费者需求。
除实施多品牌战略以外,红豆还致力于打造产品的品牌效应,把“红豆”精心打造成为中国第一文化品牌和中国服装第一品牌。红豆品牌的竞争突破了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等物质因素,而把非物质因素――文化引入品牌竞争,力求在更高层次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为推出自己的品牌,打响国际市场,红豆集团己在5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商标注册。1989年,集团成立了无锡兴利制衣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产品的对外贸易业务,先后将产品做到了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1992年,企业成功地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服装出口逐年增长,红豆外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6月,专业经营机电产品的外贸公司又应运而生。此后,红豆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国际贸易部、针织品外贸公司、无锡外贸公司等专业外贸公司相继诞生。
2002年5月5日,红豆纽约公司于美国纽约百老汇1411大厦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红豆集团成功登陆美国,播下了一颗长远发展的种子。
目前,红豆股份已经成功地进军了高强化纤、房地产行业。我们要在积极推进技术强企战略,并着力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
2004年9月,红豆集团增发A股,红豆还将建设一个专门的服装出口基地。预计明年红豆的出口量还将在今年的基础上有大幅增长。进一步拓展产业链,解决资源瓶颈的同时,使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红豆已经拥有了国际上最大、最先进的服装生产车间,建立了梭织印染厂。本次增发后,红豆将投资建设高档仿真面料、海岛型超细纤维项目、锦纶6工业丝一步法生产项目等四个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仅提升了红豆服装档次,还为红豆增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出路五:中间商-创企业品牌-OEM
实例分析:上海协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股份
被采访人:上海协大总经理林雨华
上海协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简称协大公司)专门出口羊毛衫、编织服装、针织衫和婴儿服装。与中国许多非生产型的出口公司一样,我们有成功的出口历史和稳定的客户群。公司是原中国抽纱上海进出口公司的一部分,1999年在上海成立,公司产品100%出口,主要面向大的零售商和进口商,包括颇受中国服装同行注目的国外著名品牌如 Liz Claiborne和GAP。公司年出口额超过6千万美元,已成功出口到了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中国的贸易公司要保持竞争力实非易事。因为买家更愿意直接向工厂或制造商采购,贸易公司面临着生意被“抢”的压力,一些贸易公司选择兴建和投资一些生产设施,另一些转行到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行业中去了,还有一些与国外的公司建立起伙伴关系,或在中间牵线搭桥。
自1999年开始独立运作以来,协大无法回避这些问题。我们觉得,与其将业务改变为批发式结构,还不如继续以贸易公司的方式经营,但要为买家和供应商不断地提供更多的有形价值。我们有两个客户:买家和我们的供应商,我们必须公平地对待他们,给他们提供同样的服务。
我们公司现在非常关注的是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如何在与生产型企业的竞争中胜出,如何赢得匹配的国际买家青睐。因此,我认为服务和品牌是贸易型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后配额时代”国际买家在中国的采购份额也会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生产型企业。这样就产生了我们外贸公司如何争取扩大在国际买家中国采购份额中的比重、如何与生产厂家合作竞争的问题。
协大在1999 年就已经意识到一个优质品牌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如今在广交会上,协大的 SHARTEX 品牌已成为中国出口服装的十大品牌之一。我们认识到一个具体服装商品的品牌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所以就从整体的企业品牌开始做起,先将这个品牌叫响。在创立品牌的道路上我们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1996环境体系认证,并正在积极争取通过SA8000国际劳工标准认证,为我们以国际通行标准为国际买家提供高质量、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公司自身规范服务的水准和管理水平,从而使公司在这几年里先后获得了“上海市质量金奖”、“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劳模集体”等荣誉,这也无形中扩大了公司的品牌效应,提升了公司品牌的知名度和“含金量”。现在在外国客户眼里, SHARTEX 所代表的,是一家非常有创造性,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外贸企业。
所以说,国际买家是冲着我们高质量的产品下订单的,更是冲着我们规范化的服务和良好的品牌下订单的。而这也正是我们与生产型企业相比最大的差别、最大的竞争优势。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要从我们的客户策略和供应商策略两方面着手来应对:
首先从客户的角度来讲,我们通过这几年的结构调整,逐渐形成了公司的一批在欧美中高端服装市场有品牌竞争力的、与公司经营发展匹配的VIP目标客户。这其中有世界500强之首的WAL―MART、美国第一大女装进口商LIZ CLAIBORNE、国际著名品牌的ESPRIT、ETAM等。针对这些目标客户,我们提出了配置公司最佳资源、服务目标客户的经营策略。我们感到:集中优势资源,不断扩大我司在这些目标客户全球采购额中的份额,才是适应司情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才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当然,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我们还要不断培养今后几年潜在的目标客户。只有抓住这些目标客户,我们才能不断发展,不被竞争所淘汰。
其次,从供应商的角度来讲,我们也要寻找满足目标客户需求的匹配的供应商。我们强调要发挥自身优势,与供应商展开错位竞争:我们不会去与供应商拼价格;既然我们的竞争优势在于人力资源、品牌知名度、服务能力方面,我们就要发挥品牌效应,利用我们高素质的员工去为目标客户提供细致、周到、差别化、个性化的独特的服务。通过这些努力来赢得我们的生存空间,也使目标客户体会到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在与供应商展开竞争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他们的合作、交流、沟通:我们把先进的理念传授给他们,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提升管理水平,以获得他们的配合、支持来共同服务好我们的目标客户,也使他们能从中获益。我们提出了一个与供应商“共舞共赢”的概念。实际上,做生意终究是要竞合、多赢的。
出路六:制造商-自营进出口-商
实例分析:喜盈门集团 企业性质:国有
被采访人:喜盈门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纪玉君
青岛喜盈门集团是以毛巾系列产品出口为主的自营进出口企业,从1982年给青岛市外贸公司生产出口方格方巾开始,到1986年派人挂靠外贸公司学习进出口业务,1994年取得自营进出口权,现在我们设有青岛喜盈门进出口有限公司和青岛喜盈门上海实业有限公司。自营出口创汇额由1994年的5万美元到2004年预计可达到5000万美元,居青岛市纺织品出口创汇前三名;2002年浴巾出口全国排名第八;2003年居山东省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生产企业排行金榜第43位。
喜盈门进出口有限公司和驻上海的喜盈门上海实业有限公司现已成为集团经济来源的保证,同技术研发、品牌生产形成三架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严密的分区划片、服务客户的管理模式和操作程序。在国际客商、同行业和海关、商检、银行、税务部门树立了很好的形象。
喜盈门目前已同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希腊、冰岛等30多个国家的260多家商社、团体、连锁店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特别是从1996年起成功地实施了从日本和我国的港、澳、台市场逐步向美国、欧盟市场转移,在保持日本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打开了西欧、北美和东欧市场,为实现贸易全球化,扩大创汇能力打下了基础,2004年对日出口创汇可达1000万美元,居历史新高。
随着喜盈门集团在国际市场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的诚信水平得到国家、省、市政府管理机构的首肯,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进出口公司的业务从单一的纺织品出口和企业引进设备、原料的进口,发展到国内一些中小企业和做出口贸易的经销商开始挂靠我们进出口公司,请我们做他们的商,预计2005年出口业务可达40多家,额可达1000万美元。
我们的发展规划是:
在购牌、定牌、来样加工的基础上,为提高国际竞争力,打造出口名牌产品创造条件,发展自主品牌。
针对欧盟、美国等国家对本国纺织品产业的保护情况,根据对外贸易调查和预警应急机制规避贸易壁垒。根据需要,在国家商务部及地方外经贸部门的指导下,通过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的认证。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能老作国外客商的加工场。
积极同国际贸易规则接轨,把国际认证、产品认证、质量标准、社会责任融于企业发展和创新中,不断提高企业的国际化能力。
实施客户负责制,对客户定人、定责、定额服务,把人情与贸易结合起来,构筑“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固定客户群体。
我们虽然为悉尼、雅典奥运会和世界杯做了标志毛浴巾产品,给沃尔玛、家乐福等世界超级连锁店定牌加工,我们更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摆脱卖原料和为他人做嫁衣赚取加工费的局面,向卖技术、卖艺术转移。
点评:外贸企业的三种路径选择
点评人:陈延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博士)
纵观以上种种案例,传统外贸企业的出路总的来说不外以下三种途径:
1.实业化+专业化/多元化+品牌化的扩张道路
(1)实业化
外贸公司与生产企业的“联姻”可以说是强强联手。从生产企业方面,生产企业开展外贸的优势在于产品自营进出口权的获得和各种形式的交流会为交往打开了方便之门。所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生产型企业开始从事外贸。但是,他们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不具备优势,在应付和回答客户的问题时,经验不足,提供信息不及时,对待外国客户的办事效率类比于国内的习惯。设备和人员缺乏以及管理思路和理念上根本没有准备,所以在建立新的营销网络时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因此他们有与外贸公司“结合”的需求。
从外贸企业方面,传统的外贸企业熟悉国际市场行情,懂得国际市场营销管理技术并拥有广泛的客户网络,在信息、渠道、销售网络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是当前国际市场产品更新加快,商品的花色品种迅速更新换代,产品技术含量提高,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在这样的国际竞争背景下,外贸企业要解决产销脱节,适应市场变化的问题,只有选择走实业化的道路,否则难以在国际市场上长期生存下去。
(2)专业化还是多元化?
事实表明,多元化、专业化都有成功的可能。对于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模式问题,应该注意从国际竞争背景与趋势来做决策。如果主营业务是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业务,应该果断地实施专业化的发展道路,集中力量于此新兴业务,使公司能够具有加速成长的潜力。因此,专业性较强而且主营产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外贸公司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收购、兼并、联合、参股等多种方式,主动投资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企业,拥有专业化的产品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条,真正做成一个体现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实体。值的一提的是,为规避专业化存在新兴业务“由新转旧”的风险,在实现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同时,要着重强调公司品牌,让公司的竞争优势建立在持续的“资源”上。
大型外贸企业可以分离出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业务走向实业化。同时将没有赢利能力业务单元向其他行业转移,谨慎地走多元化的道路。应该注意的是,无论外贸企业多元化的道路走得多远,都必须有明确的强调未来与总体控制的公司战略,避免业务单元成为那种“只埋头拉车(创造了第一流的效率),不看路线(没有战略、从而被新的产业变革抛弃)”的情况;必须拥有强调学习与创造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可以成为多业务扩张的支柱;都必须结合公司远景,建立业务筛选模型,使公司业务“多而不乱”。
(3)品牌化
品牌是一个外向型企业在当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法宝 ,也是获取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更是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路标。外贸企业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有效途径是走实业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其手段就是品牌策略。
我国的商品出口在国际上虽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真正享有国际名牌声誉的商品几乎还没有。这也使得外贸企业出口的商品主要销往低端市场,而无法走进国外的大百货公司或有名的超级市场。走向实体的外贸企业要真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位,就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国际市场上努力打造名牌。
2.以方式老路新走
虽然生产企业可以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但是并不代表每个企业都会直接从事专业性的国际贸易。就如同国内很多厂家不直接供货给消费者一样。很多生产商依赖“商业销售商”,做“商业销售商”的OEM,所以虽然外贸企业存在的空间会缩小,但是仍存在市场,具有需求。而反映这种需求关系的经营方式之一就是制。
外贸制与购销制是相对的一对概念,是指外贸企业提供各种服务,代生产、订货部门办理出口和进口业务,外贸企业收取手续费,盈亏由委托单位负责的制度。长期以来,外贸企业一直实行“购销制”。购销制使外贸企业获取高利,同时使生产企业的资金迅速回笼,一直受到双方的青睐。所以从1991年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对外贸易制的暂行规定》到现在,我国的外贸一直是一个“上热下冷”局面,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不足10%,而且还呈下降趋势。
但随着市场竞争公平化,国有外贸企业已很难再享受到“购销制”所带来的垄断利润了。而且,“购销制”高的利润率伴随着的是高的资金占有率和高风险。而相比较而言,制虽然只收费,但其风险小,收益相对固定,而且其资金占有非常少,经营费用大大降低,非常有利于企业的规模经营。目前,世界贸易中的三分之一仍然是由流通贸易型公司通过方式承担的。英国企业均拥有进出口权,但由于专业贸易公司集聚了大批人才,熟悉国际市场行情,拥有广泛的客户网络,大大降低了生产企业直接开拓国际市场的成本,所以英国的中小厂商大多选择贸易公司其进出口业务。日本、韩国的综合商社,在鼎盛时期曾其国内企业50%-80%的进出口业务。德国也占到了30%。
制要求外贸企业提供高效益和高水平、高质量服务,要求外贸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外贸企业普遍人浮于事,机构臃肿,人均进出口额低,加上长期不重视内部管理,出口平均费用水平偏高,经营成本大,以及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带来政策性亏损的尴尬,以至影响了综合竞争能力。对于这些固疾,对症下药早已迫在眉睫。
首先,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国有大型外贸企业可通过联合、重组、参股等多种方式进行改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竞争实力。国有中小型外贸企业可以通过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改制形式放开搞活,鼓励股权向经营者、业务骨干集中,特别应该强化以外销员持股为核心的股份制模式。因为外销员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与利润来源,更是企业的生存保证,外销员持股的经营模式不仅可以摆脱政府部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而且能充分调动外销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防止国有外贸企业核心资产的流失。
其次,要积极开发进出口业务的低端市场,展开深度营销。传统的外贸公司进口业务以固定的客户为主,一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销售网络。传统外贸公司具有精通进口业务的人才,又拥有相当稳固的国外货源,可以凭借这些优势主动出击,紧密把握市场行情,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建设国内销售网络,开展国内贸易。同样,外贸公司也可以走出国门,以外销国内品牌或以收购国外批发商等方式,加大国外销售网络的建立,将出口做大做强。总之,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将流通做足,做到位,就会在这个领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后,实行制的企业还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一方面,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运作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经济和社会活动成本,提高了社会运行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据估计,电子商务可降低成本40%,对外贸企业可能会达到70%。另一方面,发展电子商务是抢占市场,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这一点已在欧美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目前在美国一些著名的零售商已经表示:除非供货企业采用电子商务手段与其连通,否则将不接受供货。可见电子商务正在成为外贸领域的常规手段,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崭新的运作模式,而最先加入者将会受益无穷。我国的传统外贸公司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制方面这方面也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王勇萍,便出生在三江源所在地四川宜宾。
青州。中国古九州之一,历史深厚的文化名城。
坦博尔,便诞生于曾为古九州的山东青州。
王勇萍和坦博尔的故事,便从这三江九州中徐缓展开。
苦出身闯天下
王勇萍生于四川省宜宾市,家庭条件最初并不宽裕,如他自己所说,算是“苦出身”。当时,王勇萍的母亲在一家服装厂工作,父亲则身在军营,母亲一人带着王勇萍兄妹三个孩子生活,服装厂的工作忙碌而辛苦。有时母亲晚上还要在家工作加班,替别人加工做些蚊帐,冰糕纸一类的纺织品,王勇萍兄妹三人做完作业,也就帮着一起做。
从小时候起,王勇萍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母亲值班,王勇萍就陪她去服装厂值班,晚上自己就睡在那些裁剪布料用的案板上。
“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要能吃苦,更要用一颗善良的心来做事情。”母亲对于王勇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于服装行业的感情,也是从那时候起,就已经根植进了王勇萍的生命。
最初走出家门闯荡,王勇萍自己说,正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人需要出来拼搏。但实际上,深藏于王勇萍内心那种勇于挑战,不畏艰难的性格,才是真正驱使他只身一人间天下的深层原因。而人一旦开始拼搏,拼搏本身便开始具有了自己的意义。
1986年,王勇萍拿着母亲辛苦积攒出来的1000块钱,走出家门寻找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那个年代,母亲积累的这1000块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王勇萍说,那时候,他就想自己一定要出去闯闯,闯出个样子来。
挥别了四川的家人和朋友,王勇萍毅然踏上了创业之路。第一站就到了东北,当时鞍山有一个市场,是专门从事纺织面料交易的。而在不远就是现在已经比较著名的纺织产业集群西柳市场。于是,刚刚十六七岁的他从中发现了商机,便每周两次,凌晨两点多从鞍山坐火车到海域,从海城再行转车,四点多的时候到达西柳,在西柳购买了布料,马上再运回鞍山售卖。
“那时候,买和卖的人都单纯。”王勇萍这样回忆着那略显遥远的岁月。“我还记得有一种面料三块钱进的,回来就卖个三块二、三块三。进货回来就卖光,进货回来就卖光,然后就再去进货,反复着这个过程。”当时的路程很辛苦,但王勇萍并不觉得累,就这么拼着做。就这样,他闯关东、上辽宁鞍山、下威海、奔绍兴柯桥,敏锐地捕捉着纺织行业蕴藏的巨大商机,并用当时最先进的剑杆织机专业生产西服面料,直供辽宁纺织市场和山东纺织市场。
1999年,王勇萍投身企业改革大潮,他并购了中美合资青州青远鞋业有限公司,为了解决数百名下岗职工的安置工作和保证职工的利益,王勇萍几乎倾其所有,并在此基础上创办公司,开始生产坦博尔羽绒服。据跟随他创业多年的老员工回忆,王勇萍当时那种企业家的决心和气魄,以及对发展规划信心和实施决策,奠定了此后坦博尔公司超常规发展的基石。
激情燃烧的岁月
坦博尔创业初始的时期,一切几乎都是从零开始,包括当时的很多加盟商也是从零开始。如今,十几年的共进共退,共荣共利,也让王勇萍和许多加盟商、经销商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像一家人。
在那个一切都刚刚起步的创业初期,坦博尔从七台缝纫机起家,所有的员工几乎没有什么上下班之分,没有怨言,没有要求,有的只是埋头苦干。直到现在,许多加盟商都依然记得王勇萍自己身扛货品忙碌的身影。“我想,这是许多人一直钟情于坦博尔的原因,我们都还记得那时候的激情,冬夜里董事长请我们吃的馄饨。这些年,我们的财富在增长,与之相伴的,是我们和坦博尔的真情也在加深。”一位加盟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来,仍然记忆犹新。
“当时的那些情景和画面,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么让人感动。”王勇萍回忆起当年,仍然觉得不平静。严寒的冬天里下着大雪,很多加盟商和商场各家都等着产品,产品完成后出厂,大家就直接拿回去卖掉。各家各户的老板就等在那里,把产品打包成箱,装车,运走……王勇萍都是一个一个把他们亲自从厂里送走。
并肩作战的友谊,也让许多加盟商开始形成了习惯,他们每周都愿意聚集到坦博尔厂里来,向王勇萍回馈一些市场、产品、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即时信息,帮助坦博尔在创业发展初期获得了很多第一手的宝贵数据和市场信息,对企业成长起到了非常良性的促进。也因此,王勇萍一直强调,坦博尔的发展,是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共同携手度过最艰难的创业时期,一手一脚共同努力打拼出来的。
“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王勇萍不禁感慨。
而正因为具有这种良好的感情基础,王勇萍对于坦博尔即将推出的四季休闲服系列充满了信心。他认为,与很多商家深厚的感情,直接会成为企业产品扩张一个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很多加盟商和商场都与坦博尔合作了12年,奠定了非常好的合作默契和基础。也因此,很多经销商都期待着坦博尔的四季休闲服装能够早一天上市。
内敛低调的勇者
“我做羽绒服12年,也就是坦博尔品牌的12年。从内心里来说,我是真的越来越喜欢这个行业,越来越热爱这个行业。”王勇萍如是说。
羽绒服是一种季节性产品,上半年做很多工作,下半年就销售三四个月,看起来好像很轻松,实际上并不轻松,每一个月的工作都必须井井有条。从创立伊始,坦博尔就定位精准,“老百姓的实惠”,这样一句浅显易懂的广告语也伴随着坦博尔的发展深入人心。坦博尔的市场集中在二三四线市场,一直稳定的市场消费状态让坦博尔在第一个十年的发展里稳扎稳打,从领先山东市场到逐步地领先全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胜利。
对于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王勇萍有自己的认识:“就算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也有很多是来自农村,包括我也是。到了城里发展几年,心里还是觉得实惠最重要。无论什么人赚到的钱都来之不易,都是希望消费能够达到物超所值。”正是基于此,王勇萍表示,坦博尔再发展多少年,价位水准也是不会变的,会一直坚持做高性价比的产品,这是企业的定位,不会改变,“但与此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品牌当然要不断提升,让消费者购买坦博尔的服装,是既买到价位实惠品质很好的羽绒服,又买到了时尚。”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设计则更能让产品走得更远。坦博尔的研发团队一直坚持在国内外吸收新的时尚元素,抓取最新的时尚潮流。坦博尔研发的产品,小到一个扣子的选取与搭配,都倾注了坦博尔人的心血。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坦博尔采用的配件都属中高端,很可能3000元一件的时装,用的配件还不如坦博尔用的配件质量好。对此,王勇萍阐述了自己的经营之道:“我们会在成本最低的时候采购产品,而且也并不是说高端原材料的价格就绝对高。这与我们一直以未坚持的经营理念有关,我们始终倡导薄利多销的原则,使利润维持在合理区域,是我们品牌坚持长期发展的战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消费者买到物超所值的羽绒服,不仅
质量过关,而且充满了时尚感。”
经营理念如此稳健扎实的王勇萍,给人的印象也是低调而内敛的。但真正的勇者,往往反而是平和而不张扬的。王勇萍曾经和上海复旦大学EMBA的同学们一起去沙漠戈壁探险。作为生在三江源头的孩子,他平时还爱好游泳,锻炼和探险。
他说:“企业家要敢于去挑战。”
“有事情大家都觉得很困难,从我自己来说,我就想,越是困难的越是一定要去挑战。”王勇萍的话,不经意间便流露出了属于勇者的气概。“比如说,学习就是件快乐的事情。以前出国比较少,最近这几年,我们整个团队都有意识地出国去学习,去看世界。每次出去感受都很深,包括国外百年企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考察之后,我们更加坚信,坦博尔的路还很长,将来的发展也会-更加长远。这也坚定了我们要做百年品牌的决心和信心。”
当记者问到,能给到目前为止的自己打多少分时,王勇萍考虑了一会儿,给出了50分的答案。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给自己这样一个尚未达到及格线的分数,记者觉得奇怪,而王勇萍却认为,坦博尔发展的十二年的历程中,还有很多需要反省和总结的地方。这也让他在今后十年的发展里,能保持一个更清醒的头脑,做出更好的决策。
“经过第一个十年的发展,如今,企业无论在知名度,影响力还是在团队塑造上,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所以我们决定一定要把坦博尔做得更坚实,更强。要做一个百年企业,考虑事情一定要更加长远。”王勇萍的目光,显然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家天下”的胸怀
王丽莉,既是公司的总经理,也是王勇萍家里的“贤内助”。从1982年到现在,王丽莉和王勇萍相识已经19年。
“二十年来我是他的战友和妻子,现在,还是他的战友和妻子。”王丽莉看来豪爽干练,提起丈夫时则露出温柔的微笑:“我看他,更多的时候也是从坦博尔一员的角度去看,和2000多员工一起看他。我们最喜欢他的,就是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环保、非常原生态的人。用‘仁厚’这个词来形容他,再准确不过。”
在妻子眼里,王勇萍身上保持着很多的难能可贵,而在陪伴他日夜兼程的高层团队眼里,“简单做人,简约做事”,是他无上的魅力所在。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王勇萍常常这样形容自己和自己的员工。“我是2003年加入坦博尔这个大家庭的,当时,这个企业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团队的凝聚力和董事长为人谦逊、做事稳扎稳打的个性。进入这个大家庭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拥有归属感。”坦博尔副总经理侯增江告诉本刊记者。“正是王董的仁厚,让我们觉得,坦博尔是值得我们做下去和努力拼搏的地方。”
2008年加入坦博尔的李威如今已是公司的常务总经理,当时,他放弃了上海优越的条件,选择投身青州,加入坦博尔,他说,“当初我还带着太太一起来考察过,但是一来到企业,看到员工们都充满了激情,再加上这个团队的向心力,我并没有多做考虑,事实证明,我当时的决定是对的,现在的坦博尔,正走得越来越好,我也能将我之前的所学所有在这里派上用场。”
中午时分,坦博尔的员工们纷纷从车间和办公桌前走出,偌大的工厂里遍布的是哼着小曲前往食堂的年轻工人,和踌躇满志的管理层们,这里,没有彷徨,没有失落;有的,是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向往,有的,是对现实无所畏惧的坦然和欣喜。
王勇萍和他的团队、员工的故事,还将在坦博尔继续下去,延续着勇者萍踪的传奇。
文化淬炼十二年创新护航新起飞
“艰苦奋斗,不怕吃苦”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检查,检查,还是检查”走进坦博尔的企业办公室。弟一抢眼的便是贴在四面墙上各式各样的企业警句,管理者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视和打造,一目了然
“看天吃饭”的市场正在转型
经济学界有所谓的“1度效应”,即当气温发生1摄氏度变化,商品的销量也随之发生较大改变。而在2003年,2006年,中国面临的多次甚至高于常年5-10度的暖冬,使一直看天吃饭的羽绒服企业陷入了危机,很多羽绒服企业销售出现严重下滑,还有很多规模下的小企业,直接消失在了“1度效应”的残酷影响中。
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坦博尔羽绒服销量却始终保持了正增长,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是微增长以外,近几年坦博尔的销量增长始终保持在20%以上。实属难得。
其实,几年前,人们对于坦博尔服饰有限公司还并不是非常了解,这家坐落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山东省青州市的羽绒服企业,如今已经拥有2000多人。坦博尔团队在这块热土上愉快生活,勤奋创业,为实现心中的梦想而努力拼搏。他们以“体现个性、领先潮流”为设计理念,在潜心研究国内外服装流行趋势的前提下,把握时尚、勇于创新,每年设计研发出200多个新款,使羽绒服从单一的保暖性向时尚化、休闲化、时装化发展。
十二年来,坦博尔羽绒服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灵性的色彩运用、简约细致的艺术风格,为羽绒服装业增添了时尚元素,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业内好评,市场销售区域不断扩大。目前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河北、河南、东北三省、山西、天津、安徽、湖北、江苏等省市,单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居行业前列。
在许多企业中,“以人为本”也许只是一句口号,但是在坦博尔,这样的发展理念却是根深蒂固,牢不可摧的。公司如今拥有一大批国内先进水平的设计师、工艺师、质检人员队伍,企业具备强劲的自行研发、设计能力。爱学习,爱钻研,成为全体坦博尔人凝心聚力的方向。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学习型、亲和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坦诚、博爱,坦荡、博大,这是坦博尔品牌一直坚持和挥洒企业精神,如今,高速发展的坦博尔已由创业初期单一的羽绒制品发展为四季产品及床上用品的多元化品牌系列。
如今,坦博尔正在全力筹备进军四季休闲服领域,预计明年三月份,会全国性地铺开四季休闲服的整体进店。坦博尔正以创新求发展,通过设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提升和完善坦博尔品牌内涵来推动企业和谐、可持续性发展。
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对于中国羽绒服行业来说是关键的一年。一个曾被定位在“看天吃饭”的行业,除了要经历气候的考验外,也经历了其他品类服装服饰加工行业的艰难时期――国际金融海啸加速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对企业进行重新洗牌,残酷的市场竞争也是一场优胜劣汰的品牌力量角逐。
以往单纯凭借数量扩张的路线已经不再适应当下老百姓的消费习惯,在“80后”、“90后”先后成为市场主要购买力后,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以及价值取向都将成为行业研究的重点,以往一件羽绒服过冬的概念,已经被“羽绒服不能只有一件,还要更多时尚款”的观念所替代。对于羽绒服装企业来说这是需求上升的体现,也是市场需求热涨的
开始,然而要想抓住这一契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还需要羽绒服生产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从设计上下工夫。近年来,“时尚羽绒服”已经渐渐形成一个服装品类,坦博尔就是成功抓住这个契机的典型代表。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羽绒服市场转型的发展契机中,坦博尔也在制定属于自己的新的核心竞争力战略布署。
今年上半年,在井冈山召开的战略研讨会上,董事长王勇萍提出两个企业战略重点:第一是要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企业,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要在2015年之前完成企业的上市工作。第二就是坚持坦博尔的差异化竞争。差异化表现在企业要把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这方面作为重点事业,将企业营销、管理、质量三大块做细,这样品牌才会在市场上具有更好的竞争力,而坦博尔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来自这三个方面。
细节决定成败。在细节上,从选择供应商方面,无论是面料、羽绒、乃至扣子、螺纹、毛条,坦博尔都一定会选择有责任感的供应商。王勇萍总会抽出时间带着自己的团队一一拜访考察,这些供应商在行业里做过多年,在质量管理方面做得很好,王勇萍都会亲自过问考察。这样,首先就在源头上保证了坦博尔的质量基础。同时,坦博尔还有一支自己的质检部门的精英队伍,通过企业质检后,再将产品送到国家检测站进行检测,这就做到了用数据说话。如今,坦博尔已经拥有110多名质量管理人员,这是企业通过10年时间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们在各个地方通过巡检、市场反馈等方式,随时监控着坦博尔的产品质量。这样一个完整的由细节打造出的质量链条,对坦博尔产品的质量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提升作用。也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坦博尔一步步创造出了知名品牌。
从1999年诞生至今,坦博尔品牌发展12年来,从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上,如今已经获得了普通消费者的一致认同。
随着羽绒服市场的不断发展,多品牌运营以及服装领域内的跨界发展,已经成为许多羽绒服企业如今的布局思路。坦博尔自然也不例外,据董事长王勇萍介绍,如今,坦博尔品牌即将正式推出自己的四季休闲服装产品,其定位与坦博尔羽绒服的定位统一而且完美契合,那就是针对二三四线市场。对此,坦博尔很有把握和决心,准备循序渐进地将四季休闲产品做好做细。
对于为何会选择了四季休闲服作为企业拓展的突破口,公司常务总经理李威表示:“越是大众化的市场,容量和空间越大。我们做过很详细的前期市场调研,现在的休闲服市场里还有很多的空间,所以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做四季休闲。另外,羽绒服是季节性产品,但坦博尔的品牌要全面发展,只卖冬天,春夏我们卖什么?春夏时将产品收回来整理,总得要过了夏天才能再拿出去卖,这段时间很多专卖店都必须要有产品补上来,有些加盟商还要把店面转租给别人,甚至有些加盟商转租也不太合适,只能自己去订一些没有品牌的服装来卖,这对坦博尔的品牌形象是有影响的。所以这也是坦博尔品牌发展至今的自然需求。”
深抓创新护航发展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国家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关键点,是工业发展的突破之年,对于坦博尔服饰则是第二个十年发展的起始之年。坦博尔品牌的竞争优势,源自公司从成立伊始就确定并十几年来一以贯之的品牌战略,战略定位的高度促使公司在研发生产、市场营销、终端网络建设等方面具备了独特优势。而持续不断的突破和创新,成就了坦博尔在品牌林立的羽绒服装市场不断超越。
“以创新为动力,坚持创新转型发展”的企业经济转型道路,是坦博尔今后发展的趋势,坦博尔总结了四个字的战略规划“专、精、特、新”。“专”,就是“专业化”:专注羽绒服装行业、专做羽绒产品、专门服务一类客户、专心开拓目标市场;“精”,就是“精细管理”:精良的产品或服务品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精简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特”,就是“独有或更好”:抓住客户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产品特色、服务特色等:“新”,就是“创新”:以新设计、新产品、新款式、新包装、新形象等,不断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是坦博尔第二个十年发展的动力之源,公司将以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为主导,探索适合企业进步的绿色研发、营销方案,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以人为本“小草”文化融入血脉
坦博尔从1999年诞生至今,经历了十二个春秋寒暑,刚好完成了十二年一个轮回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里,坦博尔大力提倡“德治”的儒家文化,实行人文管理,始终坚持“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奉行“绿色营销”的营销理念,主张以诚服务,用心做事。积极创造诚信、和谐、勤奋、进取的企业文化体系。
人文管理的文化理念首先体现在真诚的关怀上,坦博尔的每个员工在生日时都会收到一个充满爱意的蛋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员工们放松身心,一展才华。从公司成立以来,每年都组织员工旅游,进行主题培训及各种拓展训练,全国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坦博尔人的笑语。提起这些,王勇萍笑着说:“我很佩服我的员工们。每一次出去拓展训练都很辛苦,但是员工们一点都不怕吃苦。在井冈山,我们一早开会培训,唱红歌,重走路,一走就是十几公里,进行拓展训练,全部结束时已经晚上六七点了,但大家一致要求,直接当天坐火车回了山东,第二天照常上班工作。”
人文管理的理念还体现在团队文化的打造上。坦博尔认识到,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人的竞争力。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和最重要的财富。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团队的素质,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此,公司着力进行团队建设,打造学习型团队、奋进型团队,已与多家高等院校结为了战略合作伙伴。经过学习和培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为企业稳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把自己比喻成小草。”总经理王丽莉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我们个人活在这个社会里,我们企业活在这个大经济体里。我们要活下来会给大环境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坦博尔倡导绿色营销,和谐的状态。我们向竞争对手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同事学习。所有人都抱着一个学习求知的态度。因为做企业不可能百分百地了解自己,也不可能百分百地完全了解市场。我们营销的过程就是学习,与社会互动,与经济体互动,和自己也形成一个良好的激励与互动。”
坦博尔一直以来都倡导阳光的企业环境。也就是王丽莉一直强调的生态,环保。王丽莉认为,国家就像一个大家,而企业就是个小家,企业这个小家又是由个人的若干个小家庭组成的,然后最后才是个人。王丽莉的管理倡导的是,中高层管理阶层要把员工当自己家里人看。“社会上刚刚毕业来到我们这里的孩子,在家里在父母那里都是珍珠,我也觉得每一个员工在我心里都是珍珠。不管你是负责做什么模块和组织的,任何员工都是企业的组成部分,缺了哪一块都不行。”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坦博尔给予员工的不仅是薪酬,还更多地传导给员工谋生的理念,工作的理念,独立的理念,教会员工从坦博尔成长起来,鼓励员工参与进企业的一切工作,激发他们共同创业的激情。
坦博尔强调以人为本,一直以来坚持重视人,重视人才。近几年,坦博尔新引进了很多高端人才,特别是在营销团队里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因为企业要做大做细,一个企业拥有那么多的渠道、商场、加盟商和合作伙伴。现在通过品牌的拓展,市场的扩大,坦博尔要比同行做得更细,反馈信息要更快,就要求人才更多更全面。因此,坦博尔在营销方面培养了一批自己的人才。坦博尔在营销方面的工作事无俱细,比如各家门店的一个形象问题,在今年国庆节期间,所有的门店、商场,都要把他们的货品摆放及设计全部传回公司,每一个网点管理层都要察看,确认门店销售形象是不是与公司要求一致。
在坦博尔,“人”的概念,除了自身企业员工,还延伸到更广阔的方面,以人为本还体现在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上。坦博尔企业发展文化就是以诚信为基础,坦博尔的团队与经销商都是以朋友关系相处的,合作的时候企业也会竭尽所能地大力帮助经销商,将店面和产品做好。在这一点上,坦博尔的终端直销都是在当地将管理、店面形象、货品摆放做到最好的状态。
“我们的企业管理,前些年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是要有一个系统的管理。”王勇萍这样说。坦博尔这几年的企业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中层以上的六七十名管理人员,全部都送到山东大学培训J学习,进行为期两年的MBA课程研读。“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比拼的可能就是人才。所以这个成本不能惜。”
浓厚的企业文化是坦博尔长期以来的风格,这不是找人写出来的,不是花钱打造的,而是董事长王勇萍出自于内心一种自然而然的做法,这是性格决定的。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和性格。”王丽莉这样说:“这么多年来,董事长就是一个很环保很生态的人,形容一个人要抓他的根本。从1992年认识董事长,我对他的评价就是一个原生态的人,一个环保的人。因此,坦博尔这个团队也一直倡导‘家文化’,做人要与社会有一个原生态的交流和互动。希望坦博尔的员工对社会是一个环保的人,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和污染。这是我们希望传达给所有员工的一个工作的态度,一个生活的态度,一个存在于社会上的生存理念。”
“以人为本”在坦博尔从来不是一个口号,之所以这句话能够真正切实地被坦博尔长久实现着,需要这种文化真正融入企业的血脉里。而坦博尔,正是做到了这一点。
广植梧桐引凤来。
管理团队中的许多核心力量,都恰恰是因为“看中了他们夫妻二人的为人”,他们认为,在这样的管理者的带领下,这个企业将能够长期发挥自己所长,而企业里的人则是可以而且也值得长期相处下去的。
什么样的人经营出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企业吸引什么样的人才。
坦博尔的梧桐引来金凤凰之路,以前如此,以后应该也将会继续如是。
“坦博尔的第二个十年,才刚刚开始。”王丽莉语宫深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