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配音的技巧与方式范文

配音的技巧与方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配音的技巧与方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配音的技巧与方式

篇1

【关键词】电视娱乐资讯 配音艺术 创作要求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是兼具资讯功能与娱乐功能的节目形式,包容信息的同时又富有娱乐性,丰富多彩的内容、轻松活泼的氛围、时尚潮流的风格是其重要特点。由于信息量比较密集,同时各种文娱活动、演艺动态又会有大量影像素材,所以需要借助配音传达大量的信息。如央视的《影视同期声》、北京电视台的《每日文娱播报》、凤凰卫视的《娱乐大风暴》等,这些节目大多是采用主持人演播室串联消息主线、配音小片报道事件信息和细节的节目形式。在电视娱乐资讯节目这样一个观众寻求信息和寻求放松的契合点上配音,既要清晰高效地传递信息,又要符合娱乐节目鲜明的时代风格和节奏。

一、生动鲜活的语言传达时代快捷的资讯

这个时代带动着一切事物与它一起飞速运行,而信息也在以多样多元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的情况下电视娱乐资讯节目必须跟上这种节拍,配音更是要用生动鲜活的语言传播符合这个时代的快捷资讯。

1.生活节奏加快,要求语速跟上人们的心理节奏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更习惯快速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娱乐资讯节目配音过程中语速的提高不但适应人们的心理节奏,同时也在单位时间内传播更多信息,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当然,快节奏的配音对我们的语言功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气息要有均衡持久的支撑;吐字归音轻巧灵动富于弹性,不因速度快而吃字、吐噜字;传递信息内容主次有别,句子轻重疏密得当。同时必须注意语速并非越快越好,如果语速影响了语意的清晰就本末倒置了。

2.最新最快的资讯需求,要求具有良好的认读和备稿能力

如果想让观众看到最新最快的娱乐资讯,制作的周期势必比较短,比如,白天进行的演艺活动,可能在晚上的节目中就要播出,晚上发生的事件第二天也会抓紧报道,这都是在争取资讯的快捷。所以娱乐资讯的制作过程都是处于非常紧张和高速的运转状态,这就要求我们配音时要具备比较好的认读能力和备稿能力,这样才能迅速地熟悉稿件,对稿件理解透彻,较好地把握稿件并保证录制的质量和效率。

二、轻巧跃动的节奏体现现代时尚的气息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内容大都是娱乐界、影视界、时尚界的信息,所以充满着各种现代和时尚的元素,这也是我们在配音中要通过对声音的塑造来尽量贴近的。

1.符合影像丰富、画面光鲜的风格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中的影像资料非常丰富,画面切换相对频繁,衔接手法多种多样,而画面中又充满着明星大腕们的光鲜形象和各种盛大场面,所以配音中要注意用声比较饱满、音色比较明亮,以配合节目的风格。

2.咬字轻巧有弹性,体现语言张力

娱乐资讯的内容一般都比较轻松愉快。为体现这种风格,我们在用声时一般发声位置不要太靠后,这样会显得太过沉稳。咬字方面也注意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轻巧一些,使每个字都富有弹性,而不只是求稳求实。

3.寻找娱乐感,给声音华丽的外形

娱乐资讯的节目风格使节目本身充满了暖色和亮色,在配音的时候也要力求声音靠近这种时尚感觉,巧妙运用时尚、华丽的音色来营造娱乐资讯的绚丽风格。

4.富于交流感,具有聊天式的亲和

由于喜欢娱乐动态的年轻人都更喜欢交流感强的语态,所以配音时要具有切实的交流感,同时要捕捉类似朋友间畅聊时尚与娱乐话题时的亲近、自然、轻松、活泼的沟通状态,适度运用到配音当中,加强对象感的体会和运用,这样能够使观众听起来更舒适,更乐于接受。

三、丰富细腻的技巧,演绎轻松愉快的氛围

1.充分调动情景再现,如身临娱乐现场

配音时坐在配音间里,面对话筒和文字,却要找到娱乐现场的各种风光和闪亮的感觉,这就需要运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进行联想和想象,使自己仿佛置身所配音的活动之中。不管是会、电影节、还是各种片场,都细心揣摩现场应有的氛围和特点,并使自己的语言状态也向此靠近。

2.重音要拎起,着重突出

娱乐资讯配音过程中由于语速很快,所以要通过充分突出重音来表达主要内容。在前期备稿时也要有意识地确定重音,并准确进行表达,同时也要综合运用强弱法、快慢法、虚实法等来丰富表现手法,而不是一味地以加大音量的方式来突出重音。

3.语句连多停少,语流灵活顺畅

娱乐资讯配音信息量大,结构紧凑,在停连的处理上采用连多停少的方式可以让语流更加顺畅,一些比较短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可以以直连的方式处理,这样可以让语言流动起来,增添时代感、彰显时效性。

4.语势起伏较大,语气适当渲染

娱乐事件展现出的是一个绚丽多彩富于变化的世界,在配音的表达上也要符合这种特点,在语势上可以运用比较大的起伏,而语气也应着意渲染一些,来体现这种生动和多姿。而且一些板块中还会加入动画特效的画面或是字体,配合这些特效,配音的语言要更具色彩。

5.节奏比较明快,跳跃感强

娱乐资讯节目的画面生动而丰富,配音语言的节奏也应以明快为主来配合这种画面特点。同时,为了显示这个时代信息快速传播、娱乐资讯丰富多元的特征,可以让配音语言具备一定跳跃感来诠释这种特征。这种跳跃感可以通过轻巧、快速地带过铺垫、辅助的文字,形成主次的轻重、扬抑、松紧、疏密的对比来实现。

四、配音与节目中声画的衔接

1.配音要衔接演播室和同期声,“无缝对接”

娱乐资讯节目中的配音要前后衔接演播室主持人、现场同期声或是明星演员的现场采访等,所以要注意前后的语言基调和风格要跟上演播室主播和同期画面嘉宾的语言状态。备稿时不但要对配音部分的稿件做充分准备,还要熟悉主持人部分以及现场人物同期声的语言,并在配音时与之紧密配合,语气、节奏等协调一致,做到“无缝对接”。

2.配音要符合画面进度,内容匹配

配音时要适应娱乐资讯节目灵活变化的画面,与画面对接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匹配,叙述的具体内容事件尤其是描述具体人物的语言要与画面相对应。

五、电视娱乐资讯配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误区

1.单纯追求较快的语速

我们在前面也谈到,娱乐资讯节目的语速相对较快,但在配音中我们不能为了这种风格而单纯追求较快的语速,这样容易产生副作用:一是容易加快了语速而忽视了唇舌力度,影响了吐字归音,进而影响语言的清晰度,这会使信息的有效传播大打折扣;二是追求快速而丢掉了对象感及停连重音等内外部技巧的运用,容易把内容读成流水账,使鲜活丰富的娱乐资讯大大失色。

2.外部技巧过于夸张

篇2

关键词:教学课件;PowerPoint;制作;技巧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变得日益多样化。将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引入教学领域,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方式,使得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其中,将教案、讲授材料制作成电脑课件,再利用电能及投影仪等设备播放出来进行教学,是当前教育行业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电脑课件的制作工具种类较多,flash、Authorware都是较为常见的课件制作工具。其中应用时间最长,应用最为普遍广泛的是微软公司出版的PowerPoint软件。该软件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国内的计算机普遍安装有该软件,无需另行安装。同时,PowerPoint简单易学,上手容易,非常便于一般的电脑使用者使用。基于上述原因,尽管PowerPoint和flash、Authorware等软件相比,功能上略有不足,但依然是我国电脑课件制作的主流工具软件。课件的制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专业的软件工具,将各种文本、图片、动画、音频等要素巧妙的组合到一起的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技术性乃至艺术性要求。作者结合多年PPT制作经验,试对使用PowerPoint工具制作教学课件有关内容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改进PPT课件制作技巧。

1 设置文字超级链接的技术要点

文字超链接是PPT文档中常见的元素。通过点击超链接,可以迅速转移到文档中需要的位置,是PPT的一个重要功能。其中最为常见的用途是建立文件目录。在进行文字超链接时,应避免字体的设置动作,而是对文字所在边框进行设置,从而防止文字下划线的出现,并且使文字字色独立于母版。设置时首先要选中文字框,然后点击右键,在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建立文本对应的页面与文字间的超链接。

2 旁白文字的设置

如果要达到文字和旁白同步出现的目的,需要在自定义动作中选择右方向擦除。这种方式通常用来进行少量文字的显示,如果文字量很大,采用这种方式就显得文字显示速度过快,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分行显示的方法,将一大段文字分为若干个区域,逐行显示。然后再按照少量文字显示的方法将各个文字块设置成向右擦除的显示方式。之后还要进行间隔时间设置,每个动作间间隔1到3秒,就可使文字的出现速度和旁白一致了。

3 跳转功能热键的设置

跳转功能是PPT中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对应的热键操作,PPT可以迅速跳转到需要的部分。在PPT制作者刚开始学习制作PPT时,由于水平所限,往往都没有进行跳转热键设置。这样一来,PPT文档只能按照固定顺序从前向后播放,形式僵化,和灵活机动的教学授课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大家在熟悉PPT一般制作方法后都应学习跳转热键的技术。热键跳转本质上是PPT实现人机交互的一个重要渠道。籍由操作人员点击对应的热键,PPT会中断当前播放进程,跳转到热键对应的位置继续播放。热键功能作用巨大,实际上设置工作并不复杂。设置过程主要是以下六个步骤。

(1)热键的概念。PPT中的热键是进行跳转操作的关键要素,其类型十分广泛,既可以是PowerPoint软件中规定的各类动作按钮,也可以是制作者执行设计的某个形状、图案或字符等。如果是前者,需要在菜单栏上的“幻灯片放映”中“动作按钮”里选择。

(2)找到需要的热键后,点击选取进行编辑状态。此时目标周围应出现处理框图案。然后依次点击 “幻灯片放映”、“动作设置”,在调出的界面中选择动作方式,比如 “单击鼠标”或“鼠标移动”等。通常情况下热键都选择“单击鼠标”作为动作方式。

(3)然后选取“超级链接到”,从调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对象作为跳转的目标,目标通常是某张幻灯片、某个视频或音频。该对象既可以是所编辑的幻灯片里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文件、位置的某个元素。

(4)点击“播放声音”栏目,在调出的菜单中选取跳转动作的音效,如果觉得PowerPoint中提供的音效不理想,可以选取其他文件中的音效,也可以自行配制(详见下文课件配音的设置要点)。

(5)如何想突出点击热键时的画面效果,可以选取“单击时突出显示”项。

(6)全部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从而完成了一个交互式动作的热键设置。

4 插入mp3音乐的设置要点

PPT中经常要插入一些音频文件。但作为当前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mp3并不在PowerPoint软件的插入音频文件格式选项列表中。为了在PPT中插入mp3格式的音频文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首先是点击“插入/对象”,在调出的菜单中选择“插入对象”,再选择“由文件创建”项,然后点击 “浏览”,选中插入的mp3,然后点击 “动画效果”中依次设置“时间”、“效果”以及“播放设置/对象动作/激活内容”等项目。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播放PPT的电能中必须安装有mp3播放软件,这样插入的音频文件才能正常使用。

5 课件配音的设置要点

有时老师需要就课件内容进行配音讲解,这就涉及到PPT文档配音的问题。如果配音次数不多,可以先单独进行授课讲话的配音录制,然后在利用插入音频文档的方式插入到PPT中。但如果配音次数较多,每次都要录音显得繁琐。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PowerPoint自带的录音工具进行直接配音。

第一步是进行硬件设备的设置准备。当前的计算机一般都有音频导入插口,在电脑主机后面以“line in”字样进行标识。配音前先将话筒输出端子插入该插孔。

第二步是进行录音操作。依次点击PowerPoint菜单栏上的“插入”、“影片与声音”、“录制声音”选项,待调出对话界面后点击录音键开始录音,录音完毕后点击停止键。为保证录音质量,录音完毕后应播放一次,确认合乎要求后编辑文件名,最后保存确定。

第三步是将录制好的配音引入到PPT文档中。在PowerPoint中找到需要配音的幻灯片和具体的画面动作,先点击“幻灯片放映”,后选取“自定义动画”,在调出的对话界面中点击“效果”栏,先在第一个菜单中选择需要的动画方式,再在第二个菜单中前面选择录制好的配音文件,最后点击确定。配音工作就此完成。以后每当PowerPoint播放到该动画的时候,就会同时播放出配音了。

6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对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日渐深入。作为应用最为普遍的office办公软件组件之一,PowerPoint软件的用途非常广泛。不仅仅是教学授课、科学讨论、商务会议等都是PPT大显身手的场所。熟练制作PPT课件,对于大家更好地开展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大家可以在工作之余,积极学习PowerPoint软件知识,不断探索使用技术,充分掌握PowerPoint软件技巧。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难度并不大,本身就是一项熟能生巧的工作,只要多加练习,大家的水平会提升的很快,从而满足工作和生活上的PPT文档制作需要。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英语趣配音” 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作为一种语言的媒介,中国的英语教育相对来说更加倾向于读和写两个方面,导致许多学习者语言实际操作性较差,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口语能力不足所引起的。传统的口语教学手段形式单一,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当今大学的英语口语课堂更加倾向于实用性和趣味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升口语交际能力,脱离“哑巴英语”的困境。语言模仿,是学习语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利用手机软件“英语趣配音”进行英文原声配音模仿学习,既是语言模仿的特殊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帮助学习者提高口语收效最快的手段及方法。以手机配音软件辅助英语口语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融视听说为一体,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语音环境之中,通过与配音软件的不断交流与反复协作,从而达到口语能力的提升。

一、利用“英语趣配音”进行英文原声配音的特点

1.实用性。“英语趣配音”是一种在智能手机上安装的app,近来年,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几乎达到100%,而且大多数学生会在手机上安装一些英语学习软件来辅助英语学习;此外,“英语趣配音”同时适用于安卓系统和IOS系统,可直接用于手机下载,便携、易操作,这些都为实现利用“英语趣配音”进行英文配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趣味性。在英语的学习上,很多学生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只要背诵了大量的单词、句式以及课文就可以讲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然而到了真正运用口语的时候,会由于受到中式英语思维的限制以及脑海中纠结于英文的句式和语法而“有话讲不出”,因此口语学习对许多学生来说成为了一种痛苦的经历。“英语趣配音”的配音素材丰富多样,包含电影、英美剧、演讲、纪录片等多种内容,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喜好选择材料进行配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其从被动地W习枯燥的信息转变为主动地接受新的知识。

3.知识性。在配音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异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每一个片断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通过配音学习,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深刻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相关知识。另外,该软件的配音素材的不断更新也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掌握最新颖、最实用、最地道的词汇表达,最终全面提高学习者的综合口语水平。

二、“英语趣配音”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1.创立口语课堂的真实语言环境,全面提升学生视听说能力。英语口语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完全沉浸于语音环境中。英文原声片段是沉浸于语言环境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一字一句地模仿配音中的语音语调,与软件不断交流与协作,最终达到口语能力的提升。此外,使用“英语趣配音”进行原声配音是融视听说为一体的综合训练,从理解台词,到分角色练习,最后完成配音作品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听力、口语以及理解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从而促使学习者更直接、更深刻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交流方式,这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者的口语能力,还能使其视听说能力得到全面的强化。

2.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了解异域文化知识。鉴于“英语趣配音”中的取材大多都来源于日常对话且语音语调正宗,因此在配音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语言学习能力都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够跳出中式思维,融入英语思维中,从而更加直观地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将学习英语从简单的复述升华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交流。同时,学习者在接触不同国家、不同类别的配音素材时,还能顺便学习异国文化知识,扩大口语学习的知识面。

3.实现口语教学模式现代化,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不可否认的弊端,而利用手机软件进行配音学习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配合口语课堂的推进,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能够给课堂添加活力。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使得师生之间可以民主平等地对话交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英语趣配音”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过程

1.受试对象及研究方法。本项目以青岛工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1)、(2)班约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每班约40人),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课堂观察、课堂测验、课下跟踪等形式搜集相关信息,了解英语专业学生使用何种网络配音软件、使用方法、使用频率、是否对口语学习起到积极作用等,并进行分析研究;其次将实验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网络配音软件辅助口语学习,而另一组不使用,进行为时一学期的考察;随后,将所得数据整理分析,比较两组实验对象口语的提高程度,包括在语音语调、词汇、表达等多个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差异有多大,检验使用网络配音软件达到的效果,从而证明配音软件在口语学习中的实用性。鉴于使用“英语趣配音”来进行口语学习的教学模式只是对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起到辅助作用,所以本次研究将于每节课只抽出10~15分钟来进行配音练习,整个课堂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

2.研究过程。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和笔者使用手机配音软件的亲身效果,最终在众多的手机配音软件中挑选出最适合口语学习者使用的软件为“英语趣配音”,以下内容为运用该软件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过程:

(1)选择合适的素材。配音素材的合适与否对学习效果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材时,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口语能力为基准来选择材料的难易程度和类型。在考虑整体水平的情况下,教师应选择贴近生活且发音清晰地道的片段,同时还要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2)熟悉材料,掌握剧情。在正式配音前,教师可让学生先完整地观看一遍材料,一方面是了解该片段的背景知识和大体内容,并将生僻的词和短语进行查询,必要时进行讲解,以免配音过程中出现听不懂或看不懂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学生在预览影片的剧情和台词的同时,还可以借鉴原声英语中角色的语音语调、情感语气以及停顿连读的处理,揣摩角色的心理和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在模仿中力求达到发音准确,语义传递准确,情感到位。

(3)一字一句地进行配音,掌握发音技巧。“英语趣配音”将文本分割为一句一句的小片段,并且提供在线查询生词的功能,学生遇到不会的单词只要轻触该单词便可查询其发音和释义,因此学习者可以多次重读文本,不断地模仿片中人的发音,在多次磨合后争取做到与原视频中的语音语调一模一样,包括重读、弱读、停顿、连读以及升降调的处理,从而进一步掌握发音技巧,巩固语音知识,练习地道发音。

(4)回放配音,修改不足。将配音完成后,使用者可以回放自己的录音,如有不满意的句子可以与原声片段进行对比并重新录音进行完善,最终上传该作品便完成了整个配音。教师在倾学生配音作品后,应做出有效的反馈。教师可以要求其他同学对配音成果进行点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并给予指导。

(5)课后练习,加强巩固。由于课上讲授与练习的时间有限,学生应在课后继续练习,吸纳课上教师的指导与建议,通过模仿更多的视频来改善自己的发音,弥补语音语调等方面的不足。

3.检验效果。笔者对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收回的有效问卷为76份。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有32%的学习者选择看美剧、听音乐等方式学习英语,17%的学习者选择与外国人面对面交流,71%的学生则认为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更加方便有效;84%以上的学生都认为通过手机配音进行口语学习可行性较高;超过60%的学生认为“英语趣配音”是辅助英语口语学习的最佳平台。

笔者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参照班学生的口语水平进行了测试,测试主要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音语调、词汇的使用等方面。在实验开始前,通过测试,笔者发现两个班的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语音语调不正宗、词汇匮乏、语法错误、中式英语表达、以及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较少等等。在对实验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配音学习训练后,笔者以综合考核的方式再次对两个班学生的口语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英语趣配音”进行口语训练的实验班学生成绩平均上升了4个百分点,其中只有3%的个别学生成绩未体现出明显的进步;而未进行配音训练的参照班成绩则整体无明显的提升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习者在配音后有一种成就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也有明显的提升,之前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配音的效果越来越好,形成了良性循环。

本次实验达到的功效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类。短期功效体现在使用配音练习法的学生成绩脱颖而出,口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包括语音语调、词汇使用、语义表达及文化接收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而长期功效则体现在合理高效的吸收与升华配音练习法,将其效果和实用性充分运用到英语口语学习的实践当中,从而全面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

4.实验结论。在配音学习模式的实验中,学生通过模仿、沉浸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吸收配音片段中的口语词汇、句子结构、语音语调。此外,这一过程还可以调动学生进行口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使得学生在配音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语言,也了解了国外的风俗文化,不仅使得英语口语水平得以大幅提升,还提高了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模仿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而且,本次实验的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英语专业学生提高口语能力的实践,还可推广到非英语专业,帮助英语口语学习者和爱好者走出困境。另外,该研究成果可以运用到许多英语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当中,比如:大学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学、英语初级听力、英语中级听力、英语初级口语,英语中级口语,高级英语视听说,以及高级口译等。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价值。基于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旨在实现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的转变和突破,符合当前英语学习和改革的趋势。

四、结论

篇4

从最初的口头广告到现代的报刊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等,广告的载体和形式在不断进化。电视广告以其收视率高,传播面广,声像兼备,诉求力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并且兼具娱乐性,具有一定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特点成为各种广告形式的主流。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补酒广告播出于1979年1月,之后瑞士雷达表、白云边酒、雀巢咖啡等广告相继播出,引领我国进入了电视广告时代,随之我国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应运而生。配音对于电视广告来说可以起到补充画面、解释细节、渲染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作用,这些都是画面无法单独做到的。电视广告配音还起到补充人物内涵、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配音能够使观众透过画面更深刻的理解人物,而画面往往只能通过恢弘的场面表现企业的规模和现代化的生产线等具象内容,诸如企业精神、宗旨等抽象内容的表达就迫切的需要配音的介入了。最重要的是,配音能够起到揭示主题的作用。对于电视广告而言,配音揭示主题的作用比画面直截了当得多。例如奥迪2012款A6L轿车的电视广告中,画面以奔驰的骏马体现新款奥迪A6L强劲的动力和操控性优势,又以广告主人公阅读书籍的静态画面体现这款轿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以上产品特性都是靠画面表达的,但本广告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却是最后也是唯一的一句配音“创想改变未来,全新奥迪A6L”,只用了一句,就揭示和深化了主题,成功的表现出新款奥迪A6L不断超越和进步的内在核心竞争力。我国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在电视上已经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广告配音作品,不仅能够与欧美日等行业先发国家的作品相媲美,而且一些已经实现了超越。

2我国电视广告配音艺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视广告配音艺术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摸索期、模仿期、试错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在内地电视广告配音发展初期,从业者普遍不知道该用哪种声音和表达形式进行配音,这时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尚处于摸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的电视广告配音形式单一,只需把广告语朗读清楚即可,如东方齐洛瓦冰箱的电视广告:“每当我看见天边的绿洲,便会想起东方齐洛瓦。”曾经流行的诸如“省优、部优、国优”等,都是当时电视广告配音的经典语句。80年代末,港台较为成熟的电视广告配音模式传入内地,内地广告从业者争相模仿,如香港配音艺术家冯雪锐的作品雀巢咖啡的电视广告“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保洁公司“世界一流产品,美化您的生活”等,配音轻松自然、温柔亲切。内地的电视广告配音开始注意情感的表达,如白云边酒的电视广告:“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舟直上天。白云边酒,历史悠久,香醇高雅。”配音中,对于广告词中诗句处的处理运用了诗朗诵的方式,抑扬顿挫,情感丰富。90年代初,内地的电视广告趋于成熟,配音样式更加丰富。当时的电视广告已不再局限于对产品的宣传上,很多企业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对企业形象的包装和宣传上。此时的电视广告配音注重语势磅礴、恢弘大气,多运用器宇轩昂、掷地有声的男声,如大红鹰集团的电视广告“大红鹰,胜利之鹰”,利群集团的电视广告“利群,永远利群”等,这种在今天看来有些“用力过猛”的配音方式在当时被广泛认可。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10年代初,受众的审美逐渐生活化,电视广告配音抛弃了“用力过猛”模式,更为深沉、稳健和庄重。如哈药集团电视广告中的“三精葡萄糖酸锌,三精制药”,普利司通轮胎电视广告中的“给你更卓越的表现,普利司通”等等。此时的电视广告配音在总体庄重、稳健的基础上,不再过度渲染爆发力,而是含蓄深沉,致力于为人们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间。至此,我国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成熟期,在广告词内容解读、用声技巧和情感把握上,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和特色。

3我国电视广告配音艺术的发展现状

时至今日,受众审美标准逐渐多样化,从业者们因时而变,对原有的电视广告配音方式进行迭代,开拓出更为新颖、多元的电视广告配音方式。一时之间,“厚重型”、“优雅型”、“活力型”、“温馨型”等电视广告配音方式纷纷出现。“厚重型”配音,往往情感凝重,气足声实,多选用男声来呈现,是企业类广告常用的配音方式,常见于结尾标版配音中,如中国移动通信的电视广告结尾处“中国移动通信”一句,以实声为主,中气十足,声强不破。力求彰显力量的美感。“优雅型”配音,多运用男女中低音,配音时声带松弛、咬字轻柔,虚实声相结合,富有弹性,整体感觉较为舒缓高贵,该类型配音多用于高档消费品和奢侈品电视广告的配音创作。如国窖1573的电视广告:“你能听到的历史,126年;你能看到的历史,164年;你能品味的历史,430年。国窖1573。”三个排比句中,配音者在前两句处做足铺垫以突出第三句,声音状态松弛中夹有力道,节奏舒缓雅致。“活力型”配音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主要基调是惬意、幽默、愉悦,声音明亮、洋溢激情。如中国移动通信旗下动感地带品的牌电视广告:“没错,我就是MZONE人”声音放松,无雕琢的痕迹,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标准。“温馨型”配音用声轻柔,语气亲切,更生活化,让受众体会到浓浓的人情味,往往能做到不着痕迹的推广商品,多用于日用品、保健用品广告中。比如人们所熟知的“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石头记》的电视广告“世上仅此一件,今生与你结缘。”两则广告的配音声音温和,略有沙哑,虚声较多,语气满载温情,唤起了人们对于广告所营造氛围的向往之情。

4结论

篇5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配音;特点;策略

电视专题片进行配音解说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解说词,更好的诠释专题片的画面,使视觉和听觉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让观众拥有更好的欣赏效果。从专题片脚本到配音解说,是一个二次创作,而不是枯燥的文字简单转换成音频语言。因此,播音员需要善于驾驭稿件,对专题片高度的掌握,保证语言表达通畅和冷静、机警,全面的把握配音的技巧。

一、电视专题片解说的特点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节目的一种基本形式:电视专题片由画面镜头、解说词、音乐音响效果等诸多因素组成,通过诸多元素配合,达到对受众视觉、听觉的双向刺激。很多专题片要求以“画面为主,声音为辅”,即解说词配音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辅助画面,阐释画面,服务于画面的,在专题片的这种要求之下,解说词大多数具有散文风格,要求有一定的跳跃感,更好地起到描述说明、抒发感情的作用。

电视专题片的分类方式很多,按照内容有新闻性,广告性,纪实性等等,甚至可以有更为细致的分类。关于专题片配音的特点,并没有明确的理论阐释,笔者根据专题片的特点,从专题片的目的出发,将电视专}片配音的特点概括为生动形象,准确到位,效果突出三个方面:

生动形象,要求在介绍主题有关的人物或者事件时要有画面感。虽然电视专题片的配音许多时候是对画面的补充说明,但是,配音自身展示出来的形象感画面感作为一种情感元素,能够更好地表达主题,渲染意境,达到更好的观看效果,把想要表达的各方面更有效地渗透给受众。

准确到位也是专题片配音的重要特点。无论是新闻类还是纪实类或者其他专题片,都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准确叙述。叙述的准确到位是配音对于画面空间感交代死角的弥补。配音员在配音的过程当中,对于繁杂的方位要在心中进行想象和构造,这样可以更好地辅助配音达到准确到位的效果。

效果突出要求配音把握好解说的层次和目的。解说词的写作风格与内容各有差异,综合电视专题片特点以及本片的自身特点,给配音员规定了解说时的一般要求,即配音时通过对电视画面的解释说明,引导观众更加有效地观看、理解和欣赏画面。配音过程作为配音员对解说词以及专题片主题的理解,塑造,是有声语言的再创造过程,在这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当中,配音员需要通过自己的内心理解和声音形象帮助受众更好地“渗入”主题,融入主题。

二、做好电视专题片配音工作的策略

(一)充分熟悉和理解解说词

电视专题片中声音会产生立体交叉的效果,配音在专题片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电视专题片的内容进行生动的描述和针对性的说明,以此来吸引观众,使观众对专题片产生兴趣,通过聆听解说员的解说以此来看懂专题片。电视专题片拥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典范作用,所以对其中内容的挑选首先要强调特定的领域的特点。至于专题片里的内容,由于观众之前没有任何准备,整个的过程都是跟随配音解说来了解,这样对配音解说就有很高的标准。

为了让广大观众能更好地了解电视专题片中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配音解说工作,为了更好地引导观众,需要解说员在节目配音开始前,要充分了解好本片的内容,同时能流利地朗诵解说词,最好把个人的情感和认识融入其中,能够对解说词内容烂熟于心。同时,解说人员对于解说词也有自己的理解,同时能提出个人的观点和建议。举例来说,有些解说词,语句的形式很书面化,跟专题片不能很好地融合,配音的时候,让人感觉很生搬硬套,给人的感觉很差。这种情况,必须对解说词进行修改,使其内容可以口语化,让观众听起来很容易理解。所以,就电视专题片的配音技巧而言,每部专题片在配音以前,配音解说员必须充分熟悉理解解说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视专题片的质量。

(二)勤于沟通,领会意图,了解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

如果不细致地了解解说词,只停留在表面,无法独立的对专题片进行全面的报道,无论在感情上还是在声音上都给人僵硬的感觉,专题片就失去其灵魂,没有艺术感和美感,不会给观众任何的吸引力。只有播音员在稿子上下到了功夫,理解解说词的中心思想,在配音的过程中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样做出的专题片感情饱满,能把握好重点,使声音与图像能更好地融合,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必须与电视画面相配合,才能够完整全面的进行事件的报道以及形象的整体塑造。

此外,解说员在解说词创作时,我们必须要时时刻刻的考虑到电视屏幕上的特征、状态、图像和专题片需要表达、想要传达的信息。在大多数的电视专题中,解说词通常间断性的分布在画面、同期声、采访人物以及音乐之间的,呈现出马赛克点缀的风格或形式。当独自阅读解说词时,通常人们有一种交代不明、参考不清、前后不连贯的感觉。解说词与一般文章不同,不需要追求流畅,只有将其结合电视元素,才能显现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播音员在进行电视专题片配音前,必须要认真的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与撰稿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向他们请教,并虚心听取编导的意见。

(三)积累广博的知识

电视专题片涉及的内容很广,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自然风光、人物风貌等等。播音员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对解说词进行分析、综合、比较、鉴别、理解,才能迅速准确地判断、把握电视专题片的社会意义和作用。才会在配音解说时底气十足,取得好的效果。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任志宏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天生一蹴而就,他在平时很注意知识的积累,他自己曾经有过话剧舞台表演的经历,并大量阅读了中外典籍。所以在《诗人》、《武当山》等一系列专题片的解说中,为我们呈献了文化底蕴深厚,风格独特,艺术性极高的解说。这与他深厚的文学修养是分不开的。功夫永远在诗外,没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是没有艺术性的解说的。

(四)解说过程当中的情感调动

正确的备稿,只是端正态度和情感的第一步。在正确的情感态度的基础之上,还要注意解说过程当中情感调动。配音过程当中的情感调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配音过程当中,配音员调动思想情感处于运动状态是配音时保证思想感情丰富饱满的重要支撑。根据稿件内容的变化,表达情感的变化不断调整配音员自身的情感态度以符合稿件的需要。无论是配音之前的备稿,还是配音过程当中情感的调动,对于配音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缺一不可。这就要求配音员摆正态度,找准需要的正确基调和情感状态,让感情运动起来的同时,也让在情感表达的时候显得更加真实细腻。在电视专题片配音解说的过程中,需要在坚持基本理论指导的基础之上不断练习。让专题片配音能够以更加真实,更加贴近群众的声音形象展示给受众。配音事业的发展,也需要每位播音员的努力,在工作实践当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三、结语

电视专题片作为一种纪实性较强的电视节目,其专题配音对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电视节目管理人员应重视配音人员的选择,加大配音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配音人员综合素质。此外,配音人员也需要不断完善自身能力,在配音过程充分调动自己情感,保证配音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春银.电视专题片的配音技巧[J].新媒体研究,2016,13:105-106.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欣赏;模仿;配音

一、电影配音教学是语言文化和艺术相结合的学习

美国教育学者研究发现:我们从视觉获得的80%的知识,但仅记住了它的11%。听觉和视觉的组合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使记忆的东西由5%上升到50%。电影配音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欣赏和分析影片,模仿和表演,合作配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加强了语言的观察模仿记忆创新的实践活动,熟练的掌握了词和句型的语音语调,逐渐形成自己个性特征的语言方式,巧妙地把影片本身很好的语言载体转化为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中西方文化背景有着极大的差异要学生充分理解影片学习地道的英文必须帮助他们扫除语言理解上的障碍。如:《狮子王》的插曲对话。Pumbaa: Hakuna matata!It means no worries for the rest of your days. Timon:Hakuna matata! What a wonderful phrase. Pumbaa:Hakuna matata!Ain’t no passing craze. Timon:It means no worries for the rest of your days. It’s our problem-free. Philosophy. Hakuna matata这句祝福语对于学生来说,发音很有趣,通过后面的句子,学生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句意。结合歌曲,学生就可以学得更加轻松愉快。

二、电影配音教学学习过程的设计

小学生学习语言是从词句的模仿重复再到自由组合词句的递进过程。多种研究表明语言的习得都是从重复模仿开始的。在电影配音教学中学生在观片时十分投入,经常把自己完全融入角色之中,甚至还会按捺不住地跟着模仿说喜欢的角色的台词,因为眼动心动口更想动了。这时教师可选上一段2~3分钟的片断让学生来模仿。由一个单词到一个词组,再到整个句子力求发音准确。语调语速的模仿是最困难的,必须结合动作和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虽然模仿得千奇百态,但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单词和句子已悄然印入学生的脑海之中。

让学生更多了解配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看着画面对上口形配上流利地道的英语常常不是忘了台词就是跟不上语速或是发错了音或是语调不对而紧张得手忙脚乱。如观赏整部电影《狮子王》:(1)了解故事情节,熟悉角色性格。分析电影内容,揣摩和体会角色的性格特点。(2)观赏节选片段,加深内容的理解,分析语言知识难点。(3)继续学习,重点分析该片段人物特征与口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模仿片词。(4)小组活动,组员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演绎特长,选择模仿的角色,每人只记住自己的台词,并揣摩表达的神情,心理,语气,和小组成员合作排练。(5)小组汇演,小组练习后向全班同学汇报。由老师和同学给予评价,从语音、语调、语速、神情的模仿力和自信、合作等方面加以完善。(6)继续小组练习,在会演后加以改善,组员可尝试交换角色模仿,更好地掌握细节和整体的配合。(7)尝试配音,抹去片段原声进行配音,从口型、节奏、衔接、配合等方面反复细致地练习,从技术上能与影片原声达到同步效果。(8)小组进行配音汇报表演,教师和学生给予评价,并把每个组的最后配音表演录制保存。

三、电影配音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只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以自主探究、自我建构的学习方式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电影配音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增强英语听力水平,并了解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交流的层面,让英语课活起来。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电影的解读和鉴赏能力,用优秀影片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以期达到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使学生在非语言能力,如自信创新合作学习能力等方面及语言能力,如语音语调词汇交际方式两方面都得到很大的进步。为孩子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模仿秀有声有色有影有剧表演的小舞台。

参考文献:

篇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中国之声;2、经济之声;3、音乐之声;4、都市之声;5、中华之声;6、神州之声;7、华夏之声;8、民族之声;9、文艺之声;10、老年之声;11、新闻综合广播(藏语);12、娱乐广播;13、维吾尔语广播;14、香港之声;15、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16、对农广播;17、哈萨克语广播。

配音员、 主持人的口语传播在特殊语境中进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人际传播语境。 节目主持人虽然拥有较多的与受众面对面交流的语境,但还是要兼顾不在演播现场的广大受众,况且很多时候,甚至直播状态下也没有可直接交流的对象。显然,这种节目制作或传播的特殊语境,存在着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虚拟语境和现实语境、单一语境和复合语境的转换与交叉。不了解其中的差异,不掌握应有的心理技巧和状态变换,就可能出现语言对象感的漂移或错位,而口语传播本应具有的鲜活的交流感有可能荡然无存,变成了开机关枪似的背词,变成了小声嘀咕的自说自话,或夸张造作的单口台词。因此配音员、主持人必须具有调整语言状态和表达方式的技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执着追求,打工妹如愿以偿

成为广告配音员

1978年5月,邓寒天出生在广东省广州市。她母亲在一所小学做数学老师,父亲则是广州钢铁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邓寒天都很喜欢文艺,经常参加唱歌、朗诵等比赛,非常活跃。高中毕业时她考进了广东工业大学,学会计学。

进入广东工业大学后,天性活泼的邓寒天便开始参加各种学生社团,并成功主持了广东工业大学第一届学生形象设计大赛。此后,直到大学毕业,邓寒天都在校广播站担任播音员。在此期间,她很注重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由于周围的同学大多是说粤语的,为了克服环境障碍,她便每天用普通话读报纸,并经常模仿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说话。很快,她的普通话就说得很标准了。

大学毕业后邓寒天来到了深圳,在一家外资的贸易公司作文员。

文员这份工作,大概相当于普通秘书,打字、接待客户、端茶倒水,甚至有时候连打扫卫生这样的活儿都得做。但让她感到开心的是,在此期间她认识了一些搞广告文案、广告策划、作曲的朋友。在一起玩的时间长了,大家都夸她的声音特温柔,特好听,说她有机会可以当广告配音员。这让她的心里升起了一些希望。

这样的机会还真的来了。1999年10月的一天,有个朋友对邓寒天说,广州的某广告公司承接了“太太口服液”静心系列的几个电视广告的制作。画面拍摄完毕,在为一个名为“荔枝篇”的广告配音时却遇到了难题。这个广告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鲜嫩的荔枝剥开皮,暴露在空气中后,荔枝很快就会变色、变质,直至腐烂。女人的皮肤也一样,如果没有好的保养,很快就会老化。要保持皮肤好,就要喝太太口服液。为这个广告配音,语气要非常温婉,感觉要非常温柔,还要充满关爱。本来,在这个广告的策划阶段,那家广告公司就开始寻找配音员,但连找了3个月,也没找到合适的。因此,这个朋友突然想起了邓寒天,感到她的声音正适合这个广告。

机不可失。邓寒天马上乘车回到广州,到那家广告公司去试配音。这时的邓寒天,对广告配音技巧还一无所知,也听不懂那些专业术语。她只是按照要求,用自己本色的声音来配音,结果竟然非常成功。当时,广告公司的老总等人都在场,大家听完她的配音后,都感觉非常贴合画面,甚至超出了原来的期望。一时间,掌声四起。邓寒天激动极了,自己的声音终于能在电视中出现了!

喜欢播音的邓寒天,以前并没有想过要靠播音来赚钱。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次配音让她一炮走红,逐渐地有许多业界人士找上门来,请她为广告配音。梦想成真,她终于能让自己的声音随电视传遍千家万户了。

成功实现转型,成为

广告配音的“百变天后”

自2000年起,邓寒天在频繁地承接广告配音业务的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苦学与广告配音相关的各种知识。她知道,广告聚集着最新的时尚潮流,好的广告在于创意,而电视广告除了画面要能彰显出独特的创意魅力外,广告中的声音也非常重要。为广告配音首先需要理解广告本身的创意,此外,配音员还要能根据创意进行个性发挥,不仅要很好地诠释出广告的内涵,还要能再创造,给人以意外的惊喜。

可苦恼也随之而来了。一次,她承接了一个为某电饭锅产品广告配音的业务。大家对她充满了期待,但当她用自己本色的声音配音时,却怎么也达不到广告本身要求的那种“活泼、快乐、具有生活成就感”的感觉。4个小时过去了,期间,她录音无数次,没有一次能达到要求。大家对她的期待,也渐渐变成了失望。浪费了这么多人的时间,辜负了大家的期望,邓寒天感到尴尬极了……

总结自己以前成功的经验和这次失败的教训,邓寒天意识到,以往她配音的那些广告产品基本上都是女人用的口服液、补血产品、卫生巾等。她的声音温柔,充满关怀与呵护的感觉,当然是适合这类产品的。而一些电器产品、手机等,由于配音风格要活泼,要有得意扬扬、自信的感觉,甚至有时还要像小女孩一样大呼小叫,她的声音显然不适合。这次这个电饭锅产品广告找到她,她收获的当然是失败。

自这次配音失败之后,邓寒天有意地不去接与自己声音风格不符的广告,以避免再出现类似的尴尬。这样一来,她的业务范围就越来越窄了。

就在这个时候,朱先生的出现成了邓寒天配音生涯的转折点。朱先生是广东非常著名的录音师,他对邓寒天说:“作为一个配音员,不能老是一种风格,顺一条路走到黑。广告市场在不断进步,你不进步市场如何容纳你?广告是充满创意和时尚的行业,市场流行什么,你不但需要了解,去适应它,而且还要自己创造流行。广告配音员是前沿职业,需要思维的创新,你得改变风格,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

这段话对邓寒天的触动很大。从这时开始,邓寒天便一心一意地跟朱先生学习配音技巧。她发现,同样一句话,加个助词,改变一下语调,调整一下说话的力度,感觉便完全不同了。名师出高徒,很快,邓寒天便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妩媚的、诱惑的声音,是邓寒天从没尝试过的,现在她也能大方地演绎出来了,让人听得心里痒丝丝的。老太太、小孩子们的声音,她也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来了……

有了真本领就必然会有展示的舞台。为“生命1号”口服液广告配音,是邓寒天改变配音风格和路线的开始。“生命1号”口服液这个广告,片中有老太太、青年妇女、小孩子,还有话外音,而且要求用“京腔”发音。当人们在电视上欣赏这个精美的广告时,可能并不知道,这里面的所有角色都是由邓寒天一个人配音的。当时,邓寒天为其他角色配音时,大家并没感到意外。但当邓寒天把老太太的语调也非常到位地说出来时,大家先是大笑,随即热烈鼓掌。

邓寒天改变配音路线的代表作,还有“美的电饭煲”广告。电视观众在收看这个广告时,听到广告中的老太太说“有空可以去踢足球啦”,无不发出笑声。为邓寒天准确、到位的配音而鼓掌。

在“菲比纸尿裤”广告中,邓寒天“扮演”的是个五六岁孩子的角色。这个广告,说的是在一场婴儿爬行比赛中,有的孩子尿裤掉了,有的孩子当场尿了,邓寒天以话外音的形式,用卡通化的风格说出大意是这样的话:“没有菲比纸尿裤还真不行。”

转型成功的邓寒天,所配音角色的年龄范围从五六岁至60岁,并先后为飘柔、黑人牙膏等著名产品的广告配音。原来风格单一的邓寒天,现在成了“百变天后”,人们无不为她的成功转型而感叹不已。

为大明星配音,做经典

广告的幕后英雄

转型成功后,邓寒天接到的配音业务越来越多。2002年邓寒天辞职做了一名自由配音人。成为自由配音人后,她接到的配音业务迅速增加,收入远远超过了以前上班的时候。

有了这样的成功,邓寒天并不满足,她仍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她买来经典广告的VCD碟,有空就在家里看,模仿学习;她经常收看TVB电视台的广告,以学习香港广告的演绎方式,让自己站在时尚的前沿;她还开始看英语、日语、德语、法语广告,学习国外最新广告风格。这样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成绩,一些大明星主演的广告也开始找她配音,邓寒天开始成为明星广告的幕后英雄。

邓寒天与明星的第一次“合作”,是为蒋雯丽出演的“雅士利奶粉”广告配音。这个广告的普通话版和粤语版的配音,都是由邓寒天操刀。香港影星叶童出演的“伊莎美尔”广告的普通话版和粤语版,也是由邓寒天配音的。有人这时可能会疑惑了,蒋雯丽的普通话不错呀,为什么普通话版要让别人配音?叶童是说粤语的呀,为什么粤语版要让别人配音?原来,明星们出演广告,有时很难做到画面与声音都让人满意,一般来说,广告公司觉得画面好就可以了,广告公司需要的首先是明星们的形象。当广告公司觉得明星在广告中说的话不符合要求时,便找配音员来配音。当然,明星需要配音更多的一种情况是,这个明星并不精通某种特定的语言。比如,张惠妹的粤语说得不好,她出演的雪碧“晶晶亮,透心凉”广告的粤语版,就是由邓寒天来配音的。

为张惠妹配音,是邓寒天工作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那天,邓寒天来到录音棚,见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大明星。但她却必须压抑住内心的激动,静下心来,观察张惠妹的口型,琢磨张惠妹的发声方式,模仿张惠妹的音调特色。最后,她终于捕捉到了发出张惠妹那种有点儿沙哑的声音的窍门。当邓寒天用原汁原味的“张惠妹音色”说出广告词时,张惠妹惊讶地瞪大双眼,对邓寒天说:“真想不到世界上有这样的能人,学得这么像。你可不要去开演唱会哟,那样会抢了我的饭碗。”邓寒天也同样开玩笑说:“我还真想用你的声音去唱歌呢,试试会不会也像你那样大红大紫。”当“晶晶亮、透心凉”这个广告的粤语版在广东播出后,有的广东人说:“咦,张惠妹的粤语说得不错呀!”他们哪里知道,这都是幕后英雄邓寒天的功劳。

篇9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配音

一、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作用

1、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引申作用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引申作用是指解说词能够展现画面以外的深层意义,能够透过电视画面激发观众更为深层的思考和感悟。例如专题片《透亮的世界》中正是用一组组社会实践课的镜头讲述了盲人儿童们正在学习使用盲杖独立行走的同时引申出:盲人儿童的将来比身体健康的孩子要艰难,他们必须要学会更加坚强、独立地去面对这个世界给他们带来的未知挑战;另外,也激发出观众对于盲人儿童的关爱。其引申作用赋予专题片更为深长的意义。

2、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升华作用

电视专题片中,画面往往引发的是人们的形象思维,而解说词能够激发人们的抽象思维。例如专题片《沙之魅》的画面是以金色的沙滩,一波又一波的海浪,和渐拉渐远的海滩而结尾。其解说词做到了把人与自然很好的结合到一起,使单纯景观的画面升华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我们美好家园的热爱。

二、如何更好完成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

1、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深入体验是前提

当今一些记者混淆了自己工作的职责,单纯的充当着“移动摄像机”和“编者”的作用。在拍摄的过程中,只关注拍摄画面的质量而忽视画面背后的意义;在解说词的创作过程中,只是把网络上已经报道过的视频或文章进行简单的摘录和拼凑,完全忽略事件的真实性和解说词的创新性。这样写出的解说词难以感动观众,甚至难以使记者自己信服。在解说词的创作过程中要避免纸上谈兵的做法,应在采访前对采访对象进行详实的了解,确保事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外,需深入事件发生的情境,身临其境的体验才能写出走进观众内心的解说词。

2、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关键

在对采访对象有了详实的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投入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感才能创作出打动观众的解说词。在采访的过程中,如果记者不真诚的对待采访对象,则难以打开采访对象的内心,很难搜集到全面,准确的信息;在解说词的创作过程中,如果不融入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则难以带动观众的感情,难以写出动容观众的言语。记者只有用心的去体验镜头画面的内容,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解说词。

3、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是根本

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是解说词创作的基本工具。当今很多专题片解说词大多是由枯燥的文字和数据组成,缺少语法上的修辞和遣词造句,这样的解说词死板、简单、公式化,既不能打动观众,也难以进行专题片的推广。高质量的解说词应该做到与电视画面完美的结合,它未必需要很华丽的语言,亦或诸多的修辞、诗句、成语,而是能够深刻的描绘画面的内容,清晰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调动观众的热情,激发人们的思考。而只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才能在创作解说词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述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以此增加专题片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三、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配音技巧

1、需在配音前充分熟悉并理解解说词

在配音之前需要对作品的人物背景、创作背景以及播出的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作品的人物背景是指所涉及人物的生平、性格、爱好以及所处的时代等,了解人物的背景能够有助于配音过程中感情和语气的调动;创作背景是指作品创作所处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充分掌握这些内容,有助于深入了解专题片的主题思想和深层意义,以此把握配音的语气;播出背景是指专题片播出所处的社会背景,一样的专题片在不同的时期播出所起到的作用和预期达到的效果也不同。所以在配音之前应该对作品的播出背景有足够的了解,以此掌握作品播出的意义,调整好配音的情感和语气。另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写作风格都不相同,解说者在配音之前需要对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写作风格进行充分的了解。把握好作品的艺术特色才能确定解说的基调。解说词的写作风格是指文章叙述的方式,其写作风格直接影响着解说者的解说风格,只有解说者和解说词的风格协调一致,才能做到画声合一。

2、需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

在对解说词具备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解说者还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电视专题片中,解说者不仅仅是对画面内容的讲述,也向观众传递一种精神,所以解说员的精神状态是否积极、饱满、乐观能够直接感染观众。在解说的过程中,解说员需注意“传情”。只有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使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活跃起来,才能达到更高的配音效果,调动观众的情感,创造高质量的配音作品。

3、需具备较强的配音基本功和丰富的阅历

电视专题片的配音就是把文字形式的解说词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所以解说者的配音基本功直接决定着配音的质量。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的应变能力以及对于语言表达样式的掌握程度等,都影响着专题片的呈现。所以解说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加强配音基本功底。另外,电视专题片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所以要求解说者需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应对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人文风情等有一定的了解。只有不断丰富对各个领域的知识,才能在配音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和配音应注意的问题

1、尽量用画面表现专题片中需要表现的信息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应该是有机结合的整体,电视画面自身就具有叙事的作用,所以解说词应该是辅助画面,发挥电视画面所不具有的功能。在创作解说词时应注意不要一味的使用解说词,否则会迫使画面失去其叙事作用,从而忽略了电视的自身优势。

2、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不仅仅是画面的简单说明和解释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和电视画面是协调一致的,二者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解说词是对画面所呈现信息的概括、引申、扩充和升华,而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另外,解说词并不是将简单的几个画面进行相加,而是将无序的画面有机联系在一起,根据电视专题片的需要呈现画面以外的深层意义,使观众能够轻松理解其含义。

3、不要片面的追求解说词的表面形式

解说词是电视语言构成因素中的一种,起到辅助和点睛的作用。它不要求像一般文章需具备严密的逻辑、优美的文字,一些很成功的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是不连贯的,甚至思维是跳跃的,但是其与画面的相辅相成是完美的。

五、结语

高质量的电视专题片离不开解说词和配音的作用,其不仅能够为观众呈现真实生动的信息,自身还能得到宣传,能够为社会和自身创造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应熟知解说词的作用并在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和配音中应该掌握一定的技巧,以此增加专题片的影响力。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英语;语音教学

1、引言

语音是语言交际的基础,如果学生在初中时就能学好英语发音,能依据发音进行单词的拼写与记忆,对今后的学习英语学习之路帮极大。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在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解决语音偏误问题,创造多样化的语音教学方式。传统的语音教学依靠教师示范,教师的发音问题会影响学生发音,不标准的发音在语音教学中就会出现语音偏差现象。农村地区,专业教师少,发音问题普遍存在。应用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功能的英语教学网站,在线教学生朗读。传统英语教学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但如今,学生可以依靠信息技术,在家中也可以学习,教师可通过将学习资源分享至校园网上,学生可自行下载,回到家中反复练习,效果更佳。

2、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原则

初中语音教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语音教学富有趣味性,是收获良好教学效果所需遵循的重要原则。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的学习很大程度建立在兴趣爱好上,感兴趣就容易接受,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依靠信息技术使用视频、动画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英语语音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演示工具能直观的表达所需内容,教师可通过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采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形式,设计清晰的教学结构,利用媒体技术,准确的播放语音。对于英语初学者的初中学生,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适度采用激励性原则,奖励学生的进步,激励要及时准确,达到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习兴趣的效果。

3、信息技术条件的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3.1教学策略

英语语音需要在不断模仿、背诵、听说中进行,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反复听取课本读音,学习英语的吐字发音、语音语调,在反复练习中达成对英语语速的深刻印象。其次,教师可通过在网络中搜索优美的短文,让学生模仿语速,并对较好的语段进行记忆背诵,英文诗歌、绕口令的反复练习也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娱乐中听英语,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语音的熏陶中逐步掌握英语语感,打下英语学习的坚实基础。传统的初中英语语音教学模式将音标分散开来教,但为了使学生对音标形成整体掌握,实践证明,集中式语音教学方法效果显著,集中式语音教学法将音标分类,利用PPT展示,用Flash软件将表制成可以点读的工具,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跟着模仿,回家后仍可跟读练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教学英语语音的方式快速且高效。在学生逐步掌握音标与单词拼写后,教师在适时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教会学生组句、对话,以图片展示或视频展示的形式让同学感悟学习氛围,然后单独组队与同学练习,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3.2 教学方法

3.2.1 影视配音法

利用影视配音方法,学生在配音过程中,掌握人们交流时的语音与语调,感悟话语中流露出来的忧伤、喜悦、懊恼等情绪,语音语调是反映情绪的关键,如教师在组织学生看过英语电影《哈利波特》后,让学生分饰不同角色,选取电影当中的一段经典对白,在适应初中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基础之上,对白有简单到复杂,先选取单词量较少,如哈利波特与赫敏、罗恩开学见面的场景之时,感情应是激昂的、喜悦的,相对语速也较快,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可让学生私下编排,在节假日作为表演节目呈现,也可让学生进行配音比赛,选择配音优秀的队伍给予鼓舞与奖励。

3.2.2 英文歌曲学习法

同英语为母语的人士的交流中,重读、连读、弱读等发音技巧显得格为重要,英文歌曲学习法恰是掌握这些技巧的良好方法,在英文歌曲中,这些发音现象较为常见,教师依据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选择一些旋律优美、适合英语语音教学的英文歌曲,在课堂剩余时间或课间反复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语音技巧。英语歌曲的播放不仅在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中增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较好调节学生生活,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学习英文歌曲的兴趣,教师也可组织英文歌曲比赛,让学生积极性得到激发。

3.2.3 跟听模仿法

研究表明,听是语音学习的根本方法,只有听清读音,才能学会发音,教师选取英语视频,让学生进行模仿式的听,在听的同时在心中默默模仿,把听到的句子或单词写下来,学生在听过后,及时进行语音操练,教师的创造力或学生的创造力极为重要,选取富有趣味的语音表现形式,以小组形式展示听的成果,把大家听取的句子或单词分享交流,用单词组对话,同学们在编成语段或短故事,在交流总结之后,在全班共享成果,跟听模拟法是一种行之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英语语音的方法,教师在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选取的语音视频要基于学生的单词积累与英语程度,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英语语音学习能力。

篇11

一、教师范读,加深情感体验

语文朗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范读,但当前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因缺乏示范与引导,难以掌握朗读的技巧。学生朗读不得法,对文本理解不透,读不出文本情感,必然对朗读失去兴趣。因此,教师的范读必不可少。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地表情达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学生会在听中模仿,在听中纠正自身在语音、语调及句读方面的错误,久而久之就会掌握朗读的方法,形成朗读技巧,能够流利而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范读的感染力,以声传情,以情发声,引发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深刻理解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有效达成朗读教学目标。

二、联系实际,引导感情诵读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感情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情感达成共鸣,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乌鸦喝水》是一则童话故事,叙述了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最后发现一个瓶子后,通过叼来石子使瓶子中的水位变高而喝到水的故事。课文中有这样的描写:“瓶子里有水,但水不多,而且瓶口又很少,很难喝到水。这该怎么办呢?”在这段描述中的“怎么办”三个字是读的重点,要读出乌鸦口渴的情态,读出口渴却喝不到水的焦急心情。到底怎么去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体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令人焦急的事情。如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这样的情境:上课钟就要敲响了,而你离学校还有一段距离,想想迟到就会遭到老师批评,你是个什么心情?上课铃声响了,你快步跑向教室,可是一摸自己的膀子,又忘记了带书包,你当时焦急不焦急?想想这种焦急的心情,就可以理解当时乌鸦是如何焦急了。只要能理解这个心情,就可以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不仅会知道如何去读,而且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张扬个性,倡导多元解读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他们有情感,有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理解与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情境,关注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如执教古诗《寻隐者不遇》,学生读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时,读出了不同的感彩:有的学生边读边失落地摇头,因为他们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的失望;有的学生边读边点头,因为他们理解了隐者之隐;有的学生边读边读眉毛紧皱,因为他们读出了诗人的困惑。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解读文本,教师要对其进行引导与鼓励,充分发挥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本的独特性与创造力。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让多元化的朗读折射出学生不同的个性,这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四、引用多媒体,领略文本意境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与方法,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情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训练学生朗读的方法很多,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使学生把握情感基调,有感情地朗读。如执教《雷雨》一课,在学生初步朗读课文以后,教师播放与其意境相吻合的音乐,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雨前、雨中及雨后的景象,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舒缓与凝重体会文章的情感基调,把握文章的主题意旨。再如,学习《美丽的小路》一课,在训练学生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精彩画面,采取给画面配音的方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学生对照课文给画面配音,探究如何配音才能更符合课文意境,学生兴味很浓,踊跃参与,在轻松舒缓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读出文中的情感,提高了朗读能力。

篇12

省监狱管理分局是省司法厅直属监狱,已有建场五十年的历史,四面环水,仅有一条道路通往外界,是天然的监狱,这是我的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政治处宣教科,主要职责是采访、拍摄近期发生的有影响的事件,每周编辑出一期当地的电视新闻,并在省监狱系统的网站上新闻消息,以及橱窗宣传栏的设计和制作,等其他和宣传有关的所有事件。

我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有摄像和写电视稿,参与编辑,后期配音制作成电视新闻,也写些通讯在网站上。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几次监狱党委召开的重大会议拍摄与编辑,学会了怎样处理政治类新闻的基本能力,和拍摄也写稿之间的协调。拍写政治新闻,一定要牢记各位领导的姓名与职务,在编写时要注意排名和称号不能有错。同时在拍摄时要注意摄像的角度和时长,以便在后期编辑时方便采集和处理,变化角度是为了防止视觉疲劳,在遇到一些领导发言较长时,就需要摄像时间长些和转化角度多拍些镜头。我在编辑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拍摄的画面不够长,以至于配音时没有相应的镜头来说明,拍些空镜头放在其中是很好的方法,但是也不能过多使用,这提醒我,下次再拍摄时需先构思好画外音,再根据报道内容来采集需要的镜头,以免一些镜头不够用,而另外一些镜头太多了造成浪费,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我还参与拍摄了一次防盗防暴演习,拍摄银行被盗,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立即出动,派出特警若干名,在紧张有序的部署后,制服了挟持人质的歹徒。这次拍摄的感触是记者要有点勇气,看着“歹徒”拿刀嚣张的模样,自己吓得要死,但为了采集画面,还得往前冲,另一个很大的感触是,要有敏感的触觉和一种新闻意识,在你不知道下一秒哪里会发生状况的时候,你往往要凭着本能去操纵摄像机,有些精彩的画面,不是你看到了想到了才拍下来的,而往往是本能驱使你把镜头往那里扫,在拍摄的时候除了勇气和新闻本能之外还需要一些果断,犹疑不定的画面除了有特殊用意外,在编辑时往往做废镜头,不能使用。

播音给我的感受是,主播新闻的说话方式和平时说话差得太多了,要掌握很多的技巧,一是语速要慢,二是声音要稳要沉要有一种磁性和力量,忌讳轻飘飘的念稿,三是,语气、语调,以及停顿的地点与时长要注意,靠声音把消息准确地传播出去,自然在这个方面要重视,第四,就是播音员的基本素质了,那就是在配音之前把稿子从头到尾好好地读几遍,读熟,读到自己能够准确理解了,才能传达给别人准确的信息,不能有生涩,结巴的地方。

篇13

[关键词]《2012》;电影;翻译技巧;意译;大众化

一、电影字幕翻译的特征与理论

影视翻译具有五大特征:凝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无注性,字幕翻译具有短时存在性、语言融合性、空间局限性,也就是说字幕的翻译过程中具有文本性和质量性的限制与形式还需考虑到数量上的分装布局以及字幕在银幕上走动时间和空间位置上安排都有其特殊性,不能因为翻译者自身的个人情感状态对译文的根本要求随意处理。在影片里出现的人物对白的内容不能添加注解所以要做到浅显易懂,同时尽可能与该影片情感走向和文体语言风格保持一致,也就是保存影片中异国情调而不因为语言上的转换过程中而流失其原汁原味。

由施莱尔・马赫提出:“要么让作者靠近读者,要么让读者靠近作者”的观点。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越发密切同时又要在其积极融合的过程中保证其基本精神内涵的完整性。故而影视翻译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法则:异化法保留了原文最自然的状态,随之也造成了幻想空间,观众对其不了解激发了智慧和想象力去试图理解其中的他类民族文化的内涵;归化法则把原文的文化集合为目标翻译语言文化日常的行为模式中去,避免文化的冲突,加强了观众的理解和跨文化的交流。根据影片的需求采取原对话的完整翻译或是删改其主要目的在于更易调动观众的情绪,使影片迭起的戏剧效果加剧。

二、《2012》翻译技巧分析

影视翻译需要配音以及字幕声画同步,与其他文体翻译不同的是它具有特殊的翻译手段和方法,只要在保证对白译文能清晰表达原文的意义的基础之上,只要能令观众短时间内清楚明了原文大概意思和内涵,对原文稍作裁剪都是在允许范围之内。以下是针对《2012》影片翻译的技巧进行分析。

(一)片名的分析

金堤在金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的概念后又加之进一步阐述,梳理为三项概念:接收概念、效果概念、对等概念,这三项概念强调对影片信息的概括以及接受者对此的理解和感受,主要精神和具体事实和意境氛围必须要达到对等关系,《2012》的原名“再见亚特兰蒂斯”,需要普及一下的是,亚特兰蒂斯是传说中曾经繁盛一时后又被灾难毁灭的城市,而2012曾被玛雅人预言是世纪更新换代人类灭亡上古文明复活的最后的日子,加之2012年以前种种环境灾难现象的扩大化和严重化更令人们在与影片同环境下把焦急于生态环境的情绪代入的心理。经过艺术处理和现实问题的渗透加工以及观众舆论效果更容易造成不同的反响和轰动,在翻译的过程中,“再见亚特兰蒂斯”这个携带强烈的西方文明味道的创词经过二度翻译转换成了《2012》,影片《2012》片名采用了意译法结合了当时玛雅人的预言末日危机在中国本土的影响以及融入了中国文化独有的意境,在二次创作改动后更容易激起观众的欣赏欲望,其片在片名上的翻译可以说是可圈可点。

影片的片名往往体现的是影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信息的传递,奠定了全片的感情基调,也作为制片商与观众首次沟通接触的第一窗口,加之人类的短期记忆是十分有限的,片名要简短并朗朗上口,才能使观众第一眼便记住。而片名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票房收入的高低,因此经过二次改造翻译后的片名必须具目的性和原则性,它体现了信息价值的原则、文化审美价值的原则以及商业价值性的考量。

影片的片名一般做三种翻译方法和技巧:音译法,就是根据发音将片名稍作改动,保留洋滋味;直译法,因为中西的语言规则不同,实际上是做不到一个不漏地翻译的,恰当的翻译能带来原文本身所强调的文化信息;意译法,丧失了源语的形态,根据本土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背景以及审美价值稍作改动,如果使用不恰当极容易曲解了源语原文本来的意思。

(二)专业名词的翻译

既然影片翻译与其他的文学翻译追求高规格的情感贯通不同,只讲究通俗流畅、简单易懂,那么专业名词也应该以通俗化和口语化的改造来迎接翻译的洗礼的观点是错误的,专业名词必须区别对待,一般会采用直接翻译、异化翻译等为保留其文化特性。科幻电影之所以与其他类型的电影分属不同区域,是因其通过视听说手段后所讲述刻画的内容都会涉及某个科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并紧密相关,但常常科幻片里涉及的科学技术是在现有的科技无法达到但又在基础上做出了虚幻性的构思,而这些专业知识几乎是被编导特意借来表达影片的核心科技的理念。科技翻译工作者必须熟悉而且能够理解这些词的意思,而不至于胡乱翻译令这部科幻片缺少甚至是扭曲了科学实际理论的参与,以至于对观片群众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而在影片《2012》中很多的自然景观和关于太阳系灾难以及地表出现的危机上更大程度实际地靠近现实生活,在考量世纪末日所带来气象变化时也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例如在片中出现的“It looks like the neutrinos coming from the Sun…have mutate din to anew kind of nu clear particle.”译文为:“好像是来自太阳的中微子……已经变成了一种新型的核粒子。”直接的翻译令观众及时掌握这些未解之谜的专业术语的说法,专业词汇的使用能拉近影片表现的实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影片的逼真性和消息具体化,易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和沉思。

(三)翻译影视对白的要求和应避免的问题

所以作为文学翻译的分支之一的影视翻译也需要再创造追求其艺术美,在影片《2012》中有许多再创造的影视翻译有个很成功的例子就能够体现出这一点,“I wish you could see what Im seeing people.I wish you could be here with me!”翻译成“希望你们能够看到,希望你和我同在这里!”这样的直接翻译使得震后感就少了许多,过于欧化,机械而盲目地照办原片的句式,而再次被翻译为“多希望你们能够亲眼目睹,多希望你们能够身临其境”时,赋予诗意后的句子里面激荡着疯狂奔向毁灭死亡的美感就像是飞向烈火中奋不顾身的飞蛾,这样的浓稠的撕裂情绪迸发更适合影片那个衣衫褴褛鬓发凌乱的男人的形象。强调二次改造的过程中的美感,当然并不是说任由译者的知识组建进行毫无章法的自由艺术发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避免误译和过度本土化,讲究不能太过于直白可以据情使用一定美感的辞藻,旨在透过剧情本身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理解再创造个性化、口语化语言,保留影片中文化内涵的意象美,同时还要根据目标语言文化的日常生活状态加以调和,而且再创造的内容基本只能是根据原文所表述提供的信息二度创造,不能令文中的意思脱离原文所解或是有较大幅度甚至是扭曲了原意的变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形神兼备。电影作为沟通和传播人类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它具有大众性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而作为输出情感的主体的影片对白则是影视作品中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承载主题思想、体现角色性格特征和发展铺设剧情以及作为剧中人物与观众进行情感、思想交流融合的最直接媒介的不可轻易取代的重要作用,影视翻译作为一门艺术体,也必须从三个角度文化、信息、美学方面考虑出发,旨在表现非本土语言影视剧的人文价值、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它发挥着一个国家的观众与西方语言电影交流的纽带作用,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跨文化因素对影片翻译的制约以及东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都大不一样,中国人追求辞藻的舒适性还有韵律节奏的协调性上都有不同追求。

(四)背景地域名称的翻译

影片《2012》包含了许多地域背景,如曼哈顿海滩和邱明谷、黄石公园等特殊地域环境的场景切换,影片中所描述的空间地点几乎辐射了整个地球,而仅仅通过158分钟便创造出远比电影时长超出许多的3年长时空的虚构时间空间。字幕的出现安插标注地域和所处的时间,灵活调动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而不会令观众因为影片所涉及的地理环境太多而产生繁杂混乱的想法,尽管闪现的速度快但是细致的程序化的翻译小细节能让观众短时间充分了解背景知识,增加了科幻影片的真实性和亲近感,其发挥作用是不能被忽略的,只有把握好小细节并进行认真的梳理工作才能令观众从头到尾完整而清晰地享受这场视听盛宴。

(五)后期配音的技巧分析

配音在保证译文准确、生动富有情感的基础上,争取在配音时长短频率节奏以及换气停顿甚至是口型等方面都尽可能和片中人物讲话时的神情还有口吻一致。如果只是简单翻译原文的意思,然后生搬硬套,极容易造成低水平的口不对音的情况,而这样明显的破绽只会令观众感觉很不自然对影片评价大打折扣,可以看到在影片《2012》中科幻结合的同时人物情感上的宣泄力度充足,可以说归功于其把口型话的技巧性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情感对话自然流畅,甚至把破口大骂、极力压抑的喜怒哀乐等情绪都尽可能保全人物说话的语气动态,在字幕表达不从充分的时候,观众可以从配音上得到情感上的填充补偿。

三、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壮大,21世纪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和各国文化交流的频繁紧密,影视必将成为人类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科幻灾难大片《2012》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后期翻译处理上都可以说是一部制作极其优秀的作品,从它的翻译技巧可以体悟出,在处理翻译中的文化信息时,需介入本土语言拉近距离又该吸纳外来文化的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片名要深刻形象易记,字幕翻译则必须讲求简洁生动、清晰易懂,在形式取舍上必须结合原文中的语境、对语义要有一定程度的认知,通过意译、直译等翻译手法再创造,后期配音上更要注重对字幕的搭配性还有情绪以及画面上的统一,只有不断提高这几个方面的翻译水平和准确度,才可能尽量将影视作品最香最淳的一面尽善尽美地呈现给观众。

[参考文献]

[1] 叶长缨.电影对白配音翻译最佳关联的实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2] 王莹.从观众因素看影视翻译的标准[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06).

[3] 龚瑜行.影视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2).

[4] 何甫权.翻译应尽量保持原作风格――兼谈影视剧字幕翻译[J].科技信息,2009(24).

[5] 孙雪薇.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篇14

【关键词】译制片 配音 进口影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译制片在中国的黄金时代,《简爱》、《追捕》、《佐罗》等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佳作,当时的中文配音甚至被独立出来作为声音剪辑在电台播放。邱越峰、李梓、毕克、乔榛……这些老一辈艺术家将影视配音变成了声音艺术,他们的创作在中国甚至国际上都享有盛名。

九十年代以后,译制片风光不再,观众最喜欢的影片变成中文字幕。进入新世纪之后,译制片配音更成为可有可无的影视附件。据统计,在当今中国大城市的影院中,一般进口大片原版与译制版的比例为1∶2,有的甚至达到2∶3,也就是说,总体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愿意看原版电影。新浪网在2000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有70.37%的观众赞同看字幕片胜过译制片,并且这些观众主要集中于北京和上海。

一、译制片的前世今生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译制片配音在短短的20年间衰落了?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1、时代背景造就了译制片的辉煌与衰落

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看译制片是绝大部分中国观众接触外语片的唯一途径,这种卖方市场的垄断成就了译制片配音演员的走红。随着科技发展,改革开放进程推进,中国观众接触原声外语片的途径开始增多,盗版的猖獗带来了原声影碟的泛滥,网络下载也为观众提供了便利,英文学习热的兴起更是挖走了一大批高文化层次的观众。同时,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观众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也把译制片的观众分流了出去。

2、体制问题带来的恶性循环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出口分公司,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指定的唯一电影进口单位。中国的进口影片全部由专业电影译制片厂译制,但是,译制片厂并没有自主经营权,他们只是作为中影公司的一个生产加工车间而存在。新华网在2000年曾做过一项统计,中国入世之后,在遵守现行电影管理条例的前提下,每年允许以分帐形式进口的大片由10部影片扩大到20部影片,如果都是正版消费,中国电影市场至少有150亿―200亿元的票房容量。事实情况是,中影公司从一部进口影片中的获益多达几百万,少则几十万,然而分给译制片厂的却寥寥无几,导致译制人员工作热情衰减、工作质量下降,译制设备破旧不堪、技术落后。

3、译制片配音制作自身跟不上观众的要求

从配音演员自身来说,新一代的配音演员们相对老一辈来说心态浮躁许多,部分演员总想着要配重要角色,想着被哪个导演看中去演电影。而且“为了防止盗版,绝大多数的引进大片都尽可能地缩短配音时间,许多影片留给配音演员的仅仅只有两三天时间。这和当年尚华老师‘一句台词录八个班’的工作节奏当然无法相比”。①

市场经济时片商这种节省开支的需求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棚虫”。“棚虫”是配音界对体制以外的配音演员的称呼。因为接活多,长时间呆在录音棚里,生存状态与“虫”相似,因而得此“雅号”。②曾在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实习的一个“棚虫”说,上译厂在配音时往往三四句台词就分一个段落,看两遍戏,再默对一遍,然后再录……而棚虫们往往一场戏一个段落,看一遍戏就配,速度快周期短,一天下来可以配完3集电视剧。两相比较,孰能获利更多不言自明。③“棚虫”们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收益,不可能像老一辈艺术家们那么精雕细琢。配出的影片不比从前也可想而知。

另外,几十年后的今天,进口影片配音依然采用当年的传统美式配音,观众对此感到腻味和反感也并不让人觉得意外。

从翻译人员素质来说,影片的翻译有些不到位,或者没有进行最佳的文化形式的转换,更有翻译将听不懂的语句直接“开天窗”,空着不翻,这些都会影响到最后的配音版本的传播效果。

从技术上来说,“进口电影,尤其是大片,音响都是用最先进的数码、立体声技术,我国现有的配音制作水平显然力不从心,无法达到原来的震撼效果。”④这样译制配音出的影片自然比不上原声影片的感染力。

二、配音终将被字幕替代而成为历史?

译制片配音的衰落与以上三个原因息息相关。时至今日,中国的译制片制作者们已经大致分为两派:配音派和字幕派。字幕派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演进,人们外语水平的提高,字幕译制片将逐渐取代配音译制片。但笔者认为,配音在译制片当中的作用还是不可小视的。

首先,尽管高文化层次的观众已经习惯了看字幕听原声,但是这样的收看方式毫无疑问会影响欣赏效果。尤其是在观看文艺片时,就更加明显。再说,高文化层次的观众毕竟只是少部分,对剩下的大多数人来说,看配音版本的译制片仍然是更好的选择。

其次,高层次观众的外语水平也有一定的局限,总有一些俚语是观众没法理解的,一般的字幕译制片只是将台词直白地翻译成中文,并没有作文化背景的转换,观众看完后仍可能不知所云。而配音版译制片则可以由翻译创造性地转换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片的味道。这里有个非常经典的例子: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为美国电视剧《欢乐家庭》配音,其中有一段台词直译成中文是这样的:

父亲(对一个即将上台演出的朋友说):打断你的腿!

女儿:爸爸,为什么要打断他的腿?

父亲:我这是祝他成功的意思。

女儿(对父亲的朋友说):叔叔,我抠出你的眼珠子!

在美国俚语里,“打断你的腿”是“祝你成功”的意思……若直译,显然很别扭。后来,陈叙一导演想出了下面的精彩台词:

父亲:好好露一手!

女儿:爸爸,什么叫露一手?

父亲:我是让他好好干的意思。

女儿:叔叔,你好好再露条腿!”

陈叙一将美国的这句俚语放入了中国的文化当中,找到了含义相似的中国俗语,于是成就了这段经典台词。

第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霸权的势头已经初见端倪,配音译制片的衰落也是其结果之一。其实配音译制片作品在近几年也不乏佳作,比如由徐帆、张国立担当配音的美国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片中的主角们并没有使用传统的美式配音,而是运用了纯正的北京话,传神地表现了片中的几个人物,他们的表现可以说决不逊色于原声影片。所以,事实证明只要用心琢磨,还是能够制作出较好的配音译制片。争取配音译制片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在西方文化大潮中,为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争取一席之地。

三、如何维持中国译制片配音的生命力

1、启用明星配音

现在很多明星配音的译制片被不少人认定为炒作,但笔者却认为选择影视演员来担任配音演员是个相当明智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借着明星的号召力,增加影片的人气,这无疑是译制片市场的强心剂。比如前年上映的好莱坞动画片《美食总动员》,何炅、谢娜和李维嘉共同助阵参与了配音工作,使得配音版抢了原版的风头。另一方面,通常影视明星都具有一定的表演经历和能力,因此在演绎声音角色时对原片角色能有更好的把握,在配音中能达到较好的配音效果。张国立和徐帆的配音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在国外,明星配音也是个极为普遍的现象,由美国“梦工场”打造的《怪物史瑞克》系列,两部都取得了空前的票房佳绩,其中有大牌配音卡梅隆・狄亚兹、迈克・迈尔斯、艾迪・墨菲、安东尼・班德拉斯的功劳。

事实证明,丰富的表演和人生经历,是成就一个好的配音演员的必要条件。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著名配音演员孙道临老师就曾经演过电影、排过话剧、搞过朗诵,而中央电视台的董浩、刘纯燕等人则是有做主持人的经历。

当然,每一部进口影片在选择明星做配音演员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声音特点和表演能力,不能一味地冲着他们的知名度而去。

2、成立配音协会,实行“经纪人制度”

由于中国尚没有配音协会,所以一些制作机构直接找到个人去配音,往往把价格压得很低,这是目前译制片配音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想要解决这个情况,首先,中国应当成立自己的配音协会,作为中介,为制作机构提供高素质的制作人员,为配音人员提供业务保障和经济保障。这样既能保证译制片的质量,又能实现最佳的资源配置,对译制片制作的各方都是一件好事。还有人曾经指出,实行“经纪人制度”,将演员完全投身于市场竞争当中,有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演员们的表现自然就会转好。

3、学术研究和专业奖项

应该设立更多的译制片配音奖项,以此鼓励配音人员。金鸡奖、百花奖的优秀译制片奖已经取消了,现存的华表奖的优秀译制片奖,却更像是优秀进口影片奖,获奖的都是大片,而不是那些真正的靠配音和译制出彩的影片。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为译制片配音的改善创造条件。

时代的变迁导致了译制片工作外部环境的变化,但只有将配音当作一门艺术来对待才能制作出适合观众口味的译制片。另外,译制片配音的再度繁荣还要依赖业界、学术界和管理者的通力合作,从而给译制片配音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①黄文杰、王倩,《配音市场:转型期利益博弈》,《新民周刊》,2003年第49期

②文广传媒――娱乐在线,《从鼎盛到衰退・配音世界的昨天和今天》,2006-06-03,省略/2005/Article.asp?articleid=1618

③祁建,《电影配音为何逐渐远离观众》,《中国民族报》,2004年09月17日第005版

④王,《幕后盘点:从明星配音到配音明星――译制片情结》,《新浪网》ent.省略

⑤中央电视台国际部,《论译制片的原汁原味》,《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3

⑥张子扬,《译制片研究委员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7

⑦李南:《影视声音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⑧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魅力人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⑨伍振国:《影视表演语言技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⑩姚国强,《影视录音――声音创作与技术制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