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服装针织行业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纱线:技术日新,新品层出
毛纺纱线作为毛针织产业链的源头,近年随着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步伐的加快,新原料、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流行色彩的运用,极大丰富了毛纱的花色品种,纺纱设备的更新改造,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为毛衫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原料基础。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和各种化纤、功能性纤维广泛应用于毛纺纺纱系统中,形成了各有特色而又优势互补的针织纱线。实现了过去不能纺的原料现在可以纺,低档原料也可纺出高档纱线,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满足了不同消费水平的需求。以山羊绒、超细或特细羊毛为原科的纯纺精纺纱线或半精纺纱线已经成为高档时尚的代表,以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混纺的半精纺纱线更适合于休闲服装和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满足了毛针织品不同的风格需求。
特别是自主创新型半精纺技术在“十一五”期间的迅速发展,有效解决了传统精纺和粗纺难于单独解决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山羊绒、兔绒、驼绒、毛牦绒等稀有动物的短纤维纺高支纱的要求,并拓展了毛丝、毛棉、毛麻等混纺高支纱产品的开发。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往只能用粗梳技术达到16公支~26公支纱的纺纱,可以完成26公支~100公支甚至120公支的纺纱。
这一时期,新型纺纱技术如紧密纺、赛络纺、嵌入式复合纺等得到推广应用。紧密纺、赛络纺对改善纱线条干,减少毛羽成效显著,嵌入式复合纺技术打破了目前纺纱支数的极限,大大降低了成纱对纤维根数、长度的要求,对于可纺性较差的原料如羽绒、木棉、兔绒等纤维以及各种短纤维、强度较低的纤维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加工,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利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新技术的应用,使粗纺、精纺、半精纺的纺纱支数大大提高。根据近两届中国毛纺织协会组织的全国毛纺纱线名优精品推荐活动报送的样品分析,使用100%山羊绒原料加工的精纺针织纱最高纺纱支数达到120公支,粗纺针织纱最高达到46公支,半精纺混纺纱的纺纱支数也已达到了140公支,这些纱线突出了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特性。
毛针织产业:形势喜人大有可为
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彭燕丽在论坛上表示,毛针织服装是毛纺行业中主要的大类产品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加工水平的提高,新原料、新工艺、加上服装设计诸多元素的应用,使毛针织服装不仅具有保暖功能,更成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休闲服装,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毛针织服装自身舒适、便利的性能,比较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征,我国毛针织服装作为外销传统拳头产品,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大众产品市场非常具有竞争力,中国毛针织服装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超过50%,市场份额高。初步统计,毛针织服装内外销数量各占50%,内外销金额比约为65:35。
毛针织服装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产销、出口、效益、投资等经济状况在毛纺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的产值占全毛纺行业的41%,出口占59%。据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毛针织服装年产量约30亿件,其中含羊毛、羊绒产品约占20%,毛针织行业规模以上2238家企业从业人员近45万人,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8%,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毛针织加工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并在这些地区形成了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配套的毛针织服装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资源的配置使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十一五”期间,毛针织服装出口数量基本保持低速增长、出口单价保持同步上升态势,并且价值增速高于数量增速,2010年毛针织服装出口数量总计31842万件,同比下降392%,其中羊毛衫出口8763万件,同比增长2,02%,出口金额为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1 04%,出口单价同比提高了18,61%,表明出口毛针织服装档次的提升。
国产电脑横机:已达世界一流水准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树田对国内纺机行业的发展形势作了详细介绍,他认为,技术发展是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新技术的应用使企业赢利能力增强,特别是自动化设备的普及,提高了行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电脑横机作为毛针织服装加工生产的主要设备,以其优良的性能、简捷的操作、高效率的运转、花色品种的多样性逐渐替代了手摇横机,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短缺,亟须改变传统设备的生产节奏,减少用工又能按时交货。
据悉,目前国产电脑横机在生产普通款产品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它的性价比更是进口设备无法抗衡的,国产设备顶替了部分进口设备,大大节省了企业更新改造的成本。电脑横机需求的增加,带动了国内电脑横机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当前国内外电脑横机制造企业处于供不应求态势。产业链完整配套和自动编织设备国产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正是我国毛针织服装行业竞争力优势所在。
近年来,中国毛针织产业发展迅速,装备升级刻不容缓,中国电脑横机的市场亦是相当广阔。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针织企业通过不断提高整体装备水平,强化研发和市场营运,以期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随着人们对针织服装外衣化、时装化、舒适化、个性化要求的提升,一般普通横机已不能适应高品质和复杂花型的生产要求;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普通横机生产效率低下、品种更换麻烦、对市场反应缓慢,难以满足针织服装企业发展的需要。手摇横机、半自动横机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先进的电脑横机。
销售进入多元化时代
论坛指出,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内销市场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十一五”期间,国内外市场销售总体平稳,内销市场持续向好,增速高于外销市场。2010年规模以上毛针织(羊毛衫)企业内销比重达到6432%,比2005年增加1283个百分点,内销是支撑毛针织行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随着国内零售业的格局不断变化,毛针织服装在大百货商场的销售地位逐渐下降。据统计,全国重点大型百货商场的羊绒及羊毛衫销售量2009年与2006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2010年同比有所下降。目前只有羊绒衫等高档单品品牌在部分大型百货商场中有专柜,羊毛衫一般仅作为品牌单品出现在大百货商场中,大量的羊毛衫在专业市场上批发或零售,超市、大卖场等零售方式销量显著。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个性化需求的急速上升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毛针织服装的销售呈现渠道多元化趋势。量体定制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在重庆、张家港、清河等地,逐步形成了店铺式和网上定制式,定制的产品逐渐系列化,不仅仅局限于羊绒衫、羊毛衫,还有夏季的桑蚕丝服装、冬季的皮革等,定制的经营方式是批量套码与个性量身定制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经营模式。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使流通环节成本大大减少,让消费者可以买到物荚价廉的服装,特别给外销订单剩余产品提供了销售渠道。
技术人才成产业瓶颈
关键词:真丝针织服装设计 缝制工艺 服装设计
现代服装使用的面料多以梭织、针织、裘皮、皮革面料为主,但丝绸服装却是我国最具历史与文化的民族服装。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根据丝绸服装,在结合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研制出了真丝针织服装,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过时代变迁及多年的创新与发展,真丝针织服装已然成为针织服装业的主流及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真丝针织服装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服装的制作质量越来越粗糙,从设计的落后与工艺的粗糙,真丝针织服装的档次在整个服装行业大幅下降。
一、真丝针织绸的面料质地
桑蚕丝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其组成因蚕的产地、品种和饲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桑蚕丝在温度为20度、相对湿度为百分之六十五的标准条件下,回潮率达百分之十一左右,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最多可达到百分之三十,而手感不觉潮湿。由于桑蚕丝吸湿性好,可非常迅速的吸收和散发水分,所以夏季身着真丝服装会感到非常的凉爽。又因蚕丝为多孔性物质,保温性能也很好,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真丝又特别适合作为冬季服装的面料。中国的真丝针织服装主要产区在上海以及江浙一带。它不仅具有针织服装穿着舒适、质地柔软、贴身合体、吸湿透气等优点,更具有丝绸服装名贵、优雅的特点和养护肌肤、预防疾病的保健功能,故有“纤维皇后”之美称。由于针织服装与机织服装组织结构的不同,真丝针织绸的性能特点与传统机织丝绸有许多的不同。真丝针织绸的线圈结构,其特性有受外力作用拉伸伸长的拉伸性、卷边性、钩丝性、悬垂性及丝线断裂后线圈之间分离的脱散性等。这些都是真丝针织服装设计与缝制加工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要有特点的设计服装
中国的丝绸生产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自古就有“丝绸王国”的美名。但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和国家的快速发展,丝绸服装在设计款式造型与色彩的流行上反应稍显迟钝。丝针织服装的款式、色彩及工艺设计等,应结合国内外的时尚资讯,将流行款式的信息进行整合,掌握好当下的流行趋势,并根据真丝针织绸的面料特点,设计出具有流行时尚元素,个性化的高质量、高档次的服装。
1.真丝针织服装的款式设计
真丝针织服装的质地非常柔软,不仅可做内衣设计,还可以设计为各种外衣时装及套装。在设计真丝针织服装的内衣时需考虑服装的舒适性、保健性及功能性,在设计真丝针织服装外衣时需考虑服装的时尚性、个性化与多样化等。针对真丝针织绸柔软的特点,对其设计款式需要款式简洁、流线性要好。在服装设计时将巧妙的款式与真丝针织绸细腻、柔软的特点相结合必会达到极好的效果。
在设计外衣与时装时,要充分的考虑到真丝针织绸的悬垂性,适当的加大服装宽度与尺寸,减少身长、袖口的长度,使宽度与长度搭配合理,完美体现出真丝针织服装华丽,高档的特性,真丝针织服装款式设计以宽松为宜。通常的针织服装领子为挖领和添领,真丝针织服装采用挖领比较合适,若在领型上设计出点缀型花纹,更可以衬托出服装的多样性。还有口袋的设计造型千变万化,在设计时必须要注意口袋的与服装风格要统一,真丝针织服装的口袋大多是通过珠绣、嵌花等装饰手法设计的装饰性假口袋。而下摆可将底边折叠两到三层,然后进行折边缝合。丝绸柔软,因此在服装上不宜有拉链、金属牌和较尖锐较重的装饰,以免发生抽丝、划破、拉伸变形等情况影响服装的美感。
2.真丝针织服装颜色的设计
服装的颜色和图案与外在的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季节、性别、环境,款式等。一般真丝针织服装的内衣款式,无论男女皆应以素色为主。考虑到有时内衣会外穿,可以设计小部分的图案花纹或者采用暗花纹。在女式上衣的胸部位置设计一些暗纹图案,裤脚口或小腹位置设计一些优雅的图案等,显出穿衣者的优雅高贵以及亲切。在真丝针织睡衣设计时,不但要注重睡衣的款式,更要注重所选真丝面料的色彩。通常色彩会以米色、淡粉色、淡紫色等浅色系颜色为主,暗红色、宝蓝色等高贵柔和颜色的也有应用,在设计真丝睡衣款式时还可以借鉴下日本和服以及韩服的风格,达到流行时尚的效果。
三、真丝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
真丝针织绸具有纬斜性、滑移性、卷边性等特点,要提高真丝针织服装的档次,就要结合真丝针织绸的特性设计完善的生产工艺,选择高品质生产设备,提高做工的精细度。
1.铺料划样
真丝针织绸软滑有弹性,直接在其上面划样很容易走形,粉线的痕迹也很容易会透到正面,所以划样应在宽幅卷纸上进行。因其光滑,在裁剪时会因滑移而导致上下层面料移动,因此铺料的层数不宜过多。
2.裁剪
裁剪时,将划好排料样的纸铺在上面同时进行裁剪。真丝纬编绸有线圈横列变形现象,要时刻注意样纸与坯绸纹路相吻合,因手动裁剪能有效控制尺寸,所以裁剪时不要同时采用手动裁剪与电动裁剪。
3.缝制
正确的选择机针与缝线是真丝针织服装的缝制工艺设计关键,以免发生钩丝、断线等情况。机针一般选用圆头针尖,机针规格一般为0.65~0.75 mm(9~11号)。真丝针织服装的缝迹密度在11~12针/2.2cm,缝线则要求光滑、柔软、均匀且有弹性,缝线的张力不能过大,缝线与坯绸的缩水率要求一致,洗涤后以免产生服装皱缩现象。在选择缝纫设备时还要考虑到设备的封油性能,以免油剂产生雾状泄露给服装造成油渍疵点。由于真丝针织绸面料轻薄,缝制时推布动作要求轻,缝迹要求匀、细、齐,外观要精致。不允许产生针洞、跳针、重针、针脚歪斜、针脚松驰、针眼及面料线圈切断等瑕疵,更加不允许由缝制人员的粗心造成多线头、钮扣脱线等毛病而降低服装的质量。
4.整烫
在对服装进行整烫的操作过程中,要严格禁止用力的拉拽,整烫时对成衣用力拉扯或归拔不当、熨烫时间过短或过长及蒸汽量的多少都将对服装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四、结束语
我国对真丝针织服装的生产还处于一种初步阶段,近年的发展速度虽有所提升,但对于其理论的研究还不充分,款式设计与缝制水平质量还不是很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要真正地把中国的真丝针织服装推向世界,需要设计师设计出具有个性化、时尚感、功能性的流行前沿的真丝针织服装。缝制人员则要对服装的缝制工作认真负责,整体提升我国真丝针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中国毛衫第一市”花落濮院
10月27日举行的毛博会开幕式上,濮院镇镇长朱明杰从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何济海手中接过了“中国毛衫第一市”的铜牌。这是濮院羊毛衫市场继去年获得“中国大型品牌市场”称号后的又一殊荣。
今年9月19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会同中央政策研究室、国际商品学会和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一致通过了濮院羊毛衫市场创建“中国毛衫第一市”评审。与会专家认为,濮院落毛衫产业基础雄厚商贸流通发达,各大品牌集聚配套功能完善,管理举措创新,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毛衫领域中具有十重要的地位。
“精品汇聚,毛衫天地”。经过近20年的发展,濮院羊毛衫市场已形成了占地1.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拥有商铺7000多个,年销售毛衫7亿多件,市场年销售额达130多亿元的中国羊毛衫集散中心,在行业内销售总量一直列第一位。
品牌市场尽显风流
商品市场如何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10月27日在桐乡市科技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商品市场峰会吸引了许多关注的目光。
此次峰会以“创新・品牌・和谐”为主题,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浙江工业大学、浙江颐高数码科技集团、义乌小商品城的专家以主题演讲、座谈等形式,分析研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发展历程,掀起一场“头脑风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商品市场峰会组委会在峰会上联合的《中国商品市场发展报告》蓝皮书和《谁创造了中国专业HALL》,更被业界人士评价为:为我国专业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商业地产领域富有实践意义的参考用书。
峰会另一大亮点就是中国商品市场竞争力50强榜单的,濮院羊毛衫市场上榜“中国十强文明市场”,桐乡市荣膺“中国十大市场强市”称号。此外,濮院镇有11家毛衫企业在“2007年全国毛针织服装优质精品评审推荐活动”中获奖。
永不落幕的展销会
28日上午,在濮院机械辅料城举行的第二届针织机械,服饰辅料、印务包装展示暨交易大会上,斯托尔、斯坦格、岛精、普罗蒂和珍宝家第一批国际知名针织机械齐聚这相,集中体现了濮院毛衫产业集群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
与此同哩,濮院羊毛衫市场外贸交易区迎来一周年庆典,有形市场红红火火,无形市场不甘其后。昨天,全国毛针织最新科技成果对外会暨首届中国濮院国际毛针织产业网络博览会启动仪式在濮院品牌中心举行。嘉兴学院、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学院、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在会上了100多项与毛衫产业有关的科技成果。网络博览会为毛针织服装企业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展示平台,让参观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一次品牌盛宴。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濮院羊毛衫市场管委会主任沈济贤认为,毛针织产业网络博览会的举办,顺应了市场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拉近了与国际市场的距离,丰富了濮院的毛衫文化。以信息化来提升品牌市场,真正形成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
濮院引领针织时尚潮流
毛博会作为一次品牌的盛会,万商云集,是全国毛针织服装品牌的一次盛况空前的“时尚之约”。10月27日晚08/09秋冬毛针织服装流行趋势会在桐乡国际大酒店隆重登场。这场会将着力突出针织服装设计新理念,全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担纲设计,濮院三大时尚品牌“澳洋纯”、“褚老大”、“纯爱”联袂,推出商务、休闲和优雅三个篇章的服装款式,突出“时尚化、流行色、多元素”,把国内外最流行的时尚元素作亮丽的展示,以更好的引导企业重视对流行趋势的研究和应用,加强设计理念的创新,让产品设计紧贴时代脉搏,引领流行风范。据了解,本届毛博会期间,主办方还将邀请著名服装设计师举办讲座,并在濮院中央商城举行品牌服装动态和静态展示活动。 近年来,濮院全力打造强大的资讯平台,利用强大的科技力量作后盾,第一时间接受并掌握国内外行业最新流行元素。在产品定位多元化思想的指导下,濮院的各大品牌实现了服装由厚到薄,由薄到精,由精到时尚的转变,获得业界好评。这种多元化和个性化策略在品牌战略上的合理运用,突出了濮院毛针织服装品牌的人性化需求,将消费者的诉求从物质层面的满足上升为精神层面的享受,受益于这种创新变革,濮院毛衫也因此成为中国毛衫界的“时尚代言”。
濮院打造毛衫总部经济
依托毛博会,展示濮院形象,拓展招商渠道,打造总部经济,达到共赢目的,是本届毛博会经贸活动的主题。10月28日,濮院投资洽谈会在国际毛衫品牌中心举行。该会将成为濮院与全国各地及国际商会组织商贸洽谈的交流场所,为濮院接轨国际、融入世界针织界提供有利的契机。会上,濮院向境内外客商推荐了投资濮院的价值与潜力所在,展示濮院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不凡的投资魅力,共有4个年产值超亿元的内外资项目负责人与濮院签订项目落户濮院针织产业园区的合同。这4个项目分别为圣特丽:香港)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嘉兴欧图纺织有限公司、台港欧大纬业有限公司投资的欧大纬纺织机械(浙江)有限公司、中国彩羊服饰有限公司投资的桐乡彩羊服饰有限公司。这4个项目的投资产业主要是设计毛针织服装、纺织、机械等。在签约会上,浙江省羊毛衫协会还与丹麦安徒生国际集团签定了关于世界著名品牌“安徒生”落户濮院的合作意向。
濮院针织产业园区经过7年来的开发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成为我国针织产业集聚度最高、产业特色最鲜明、产业链最紧密的毛针织服装特色产业基地,已被列入浙江省省级开发区。为使广大投资者到濮院创业,届时推出良好区位的土地出让,携手共创濮院美好未来,濮院将再次成为投资者瞩目的焦点。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features and design distinctiveness of knitted sweaters and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1针织毛衫概述
针织毛衫是用纱支较粗的毛纱、毛型化纤或棉线等编制成的针织服装,是具有毛型感的针织服装的统称,属于针织服装系列中的一个重要门类。现今的针织毛衫除以羊毛作为原料外,还广泛采用羊绒、驼绒、兔毛、毛型腈纶等各种动物纤维及化学纤维,品种极为丰富,款式、色彩、装饰常随季节及时尚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现代的毛衫集时装与日常服为一体,穿着日趋广泛,就连礼服这样的领域也开始应用了。
1.1针织毛衫的分类
针织毛衫的花色品种繁多,通常可以按原料、织物组织、成形方式和纺纱工艺等几种分类方式分类。
按原料分类:纯毛类、混纺类、纯化纤类(包括化纤混纺类)和交织类等 4 大类。
按织物组织分类:平针毛衫、罗纹毛衫、双反面毛衫、提花毛衫、集圈毛衫、添纱毛衫以及多种组织编织的毛 衫等。
按成形方式分类:裁剪缝合、全成形和织可穿等 3 大类。
按纺纱工艺分类:精梳类、粗梳类、花式纱毛衫等 3 大类。
1.2针织毛衫的特点
针织毛衫是针织服装中最具特色的门类,相对于其他针织服装和机织服装而言,由于其纬向线圈串套的结构特征决定了整体外观风格有很大的特殊性,在设计方法、设计元素、工艺设计方面都有其独自的体系。
针织毛衫可使用的原料范围比较广,有羊毛、羊绒、羊仔毛、兔毛、驼毛、马海毛、牦牛毛和化学纤维以及各种混纺纱等。因针织毛衫的原料性能以及组织结构的变化,其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回缩性、保暖性、透气性和吸湿性等特点。视觉上,外观雅致、色彩饱满、光泽亮丽,且悬垂贴身,有适度的变形感,平展而有层次;触觉上,蓬松而有体积感,柔软而有身骨,有良好的回弹性,细腻、轻薄而不乏丰满,穿着贴体、舒适、无束缚感,经久耐穿。如今,针织毛衫款式新颖、色泽鲜艳、花色品种繁多,既可内穿也可当作外衣穿用,并且男女老幼皆宜,且穿着美观大方,因此针织毛衫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可谓市场前景广阔。
2针织毛衫的设计特点
针织毛衫设计既是工艺设计,也是一门艺术,它带有艺术设计的特点,强调灵感和突破。了解针织毛衫的设计特点与规律,对于提高设计师的针织毛衫设计水平非常重要。针织毛衫设计是针对于针织面料或编织纱线的设计,具有多样性、面料特殊性和学科交叉性 3 大特征。
2.1针织毛衫设计具有多样性特征
服装设计师在设计针织毛衫时,可以先有设计构思、再选择相应的针织面料制作服装来实现其设计,或者根据市场上新出现的针织面料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展示其面料风格特征、发挥其相应性能优势的针织毛衫。同时还可以先有设计构思、再选择相应的纱线(包括花式线、普通纱线和新型纱线等)编织毛衫来实现其设计。更可以根据市场上新出现的针织纱线,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展示其纱线外观风格、发挥其相应的性能优势的针织毛衫。而且针织毛衫可以选用各种不同的针织机械进行工业化生产,还可以针对毛衫的特殊设计进行手工编织,体现了针织毛衫设计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2.2针织毛衫设计要重视针织面料特殊性的特征
毛衫设计与机织服装设计在某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如关于服装设计基础、服装色彩配色与造型美的原则等;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本区别在于毛衫面料与机织面料的纱线形态不同,在组织结构、外观风格特征、织物性能和服装的设计、缝制工艺等方面有所区别。针织毛衫是用纱支较粗的毛纱、毛型化纤或棉线等编制而成,其特有的一些性质就决定了毛衫设计、加工工艺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款式设计的简洁性,款式变化的因素转向局部和面料的花色风格上,同时面料的性质也决定了毛衫独特的外观效果和色彩风格,充分体现了针织毛衫设计必须重视针织面料特殊性的特征。
2.3针织毛衫设计理论具有学科交叉性的特征
针织毛衫是针织服装系列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的发展、流行顺应了人们追求个性、舒适和随意自然的时尚,体现了休闲时代的特征。几乎所有最新的纤维材料都可以用于针织毛衫的生产,同样毛衫的产品也涉足于各种服装种类。针织毛衫的设计和生产从来就离不开针织工艺、针织设备等因素,如电脑辅助设计、先进的编织设备的采用可使毛衫质地改变得如夏季面料一样薄、露、透,带来了毛衫着装和设计概念的改变,使毛衫变得更加时装化。针织毛衫设计必须是将服装设计艺术与针织工艺技术完美结合并贯穿始终,针织毛衫设计理论是针织专业和服装专业的交叉学科,体现了学科交叉性的特征。
3针织毛衫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1针织毛衫的现状分析
针织服装具有良好的生产性和适应性,特别是功能性等方面的突出优点为机织服装所不能代替,使针织服装迅速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针织服装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世界服装领域呈现出向针织服装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针织毛衫作为针织服装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如同一匹黑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由于针织毛织物既有针织服装的一般共性,又有特有的个性,以其柔软、舒适、贴体又富有弹性的优良性能形成了独自的风格。特别是进入90年代,针织毛衫的休闲化、时装化顺应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在现代服装行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现代人着装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广阔得发展前景和巨大商机。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衣着消费需求从保暖向装饰和美化延伸,加之国内外市场对针织毛衫需求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国内针织毛衫需求的稳步增长,针织毛衫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虽然从产品数量来说我国是毛衫生产和出口大国,但行业整体水平还不高,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技术水平不高,设备还比较落后,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行业标准制定与出台相对滞后,对服装设计重视不够,设计力量薄弱,国内知名品牌太少等。
3.221世纪针织毛衫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利用毛织物优越的舒适性能,把它作为针织内衣的原料和衬衣的原料,并对其固有的特性进行改造,致力于开发新的毛织物整理工艺,如机械耐洗羊毛整理、冷色系干燥凉爽羊毛整理、柔软有光羊毛整理,更加优化了羊毛的性能,使其能够满足多种服装的需要。目前,毛衫服装正呈现出向外衣化、时装化、民族艺术化、生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图 1)。
3.2.1针织毛衫外衣化
如今,针织毛衫业正在进入一个多功能、时尚化的阶段,针织外衣是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点。针织毛衫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性能好,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能满足人体各部位的弯曲、伸展需求,穿着舒适、贴身合体、无束缚感,并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同时,针织面料具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组织和花纹, 完全能够满足外衣化生产的需求。不同的针织外衣可以采用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纱线来生产,以达到满意的设计效果和服用性能。
3.2.2针织毛衫时装化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与国际接轨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针织服装的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近几年来,针织毛衫以它独特的织物风格特性在流行服饰中的比例不断上升,针织毛衫时装化的程度也不断加大。
3.2.3针织毛衫民族艺术化
随着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服装的“全球化”和“民族化”趋势也日渐突出。针织毛衫的民族艺术化并不是指某种民族服装款式,而是能够体现民族精神、民族风格的毛衫服装,例如法国时装、意大利时装等。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历史悠久,花鸟印花、图腾刺绣、盘扣滚边等装饰艺术,都是针织毛衫款式、色彩以及图案设计值得借鉴的东西。
3.2.4针织毛衫生态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服装消费者崇尚回归自然的潮流,对休闲、舒适、绿色、环保和安全等越来越重视。人们新的着装理念,为针织毛衫拓展市场建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国际贸易中安全、环保的新贸易规则对针织毛衫环保、安全的高度重视,为针织毛衫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但是科学技术、功能性及环保性纤维材料在针织毛衫上的广泛应用,使得针织毛衫占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成为可能。因此,针织毛衫企业要能够游刃有余于新的国际市场环境之中,就一定要重视生态生产,即新时期人们的着装需求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对产品的影响,切实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学及时进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针织毛衫的高质化、时尚化、生态化,从而有广阔的市场占有率。
3.2.5针织毛衫品牌化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针织毛衫业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知识密集型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优化转变。虽然我国针织服装的产量和消费均居世界第 1 位,但却没有形成真正能与意大利的米索尼(Missoni),法国的索尼娅・里基尔(Sonia Rykiel)等相提并论的世界著名品牌,而是以代加工为主,设计师的设计水平与世界级大师相比有很大差距,针织毛衫的品牌附加值也比较低。面对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针织毛衫品牌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针织毛衫的品牌路线将日渐凸现。
4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着装理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由过去传统的注重结实耐穿、防寒保暖转变为需求轻爽柔软,富有弹性、延伸性和悬垂性好,透气性好,并且舒适合体,款式新颖,强调随意自然又色泽鲜艳的服装。由于这些需求正是毛衫服装的优越性所在,因此毛衫服装在整个服装领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沈雷,吴艳,罗志刚. 针织毛衫设计创意与技巧[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 宋晓霞. 针织服装设计[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3] 郭凤芝. 针织服装设计基础[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 针织 服装造型 编织 创意表达
早期所谓“针织类”的服装形式,其实就是某种手工编织做成的面料制成的穿着种类。这种在今天被归为“针织服装”的种类,它包括采用棒针编织纱线成型的服装及采用电脑机器下数织成的针织面料。
在我国,古代手工编织的针织物品主要是人们生活必需品的劳动成果。1982年在我国湖北省江陵马山砖瓦厂出土的真丝针织涤,考古学家确认鉴定,为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战国中晚期的手工编织针织物品,距今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属于单面双色提花丝针织物。
我国古代长时期的封建统治,严重的影响和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制作业发展相当缓慢,从而也导致了手工编织的生产方式与技术状态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1896年,我国第一家针织厂在上海建立,标志着我国针织工业的开始。而整个针织服装发展的态势从以下发展的进度中便可以了解。
20世纪50年代 主要以内衣为主,少量外衣针织物则以横机针织物为主。
20世纪60年代 化学纤维工业的迅速发展及针织技术水平和针织机械性能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 服装市场领域呈现出针织服装发展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 针织服装的品种、质量和生产数量得到高速发展。
21世纪针织服装的发展趋势:外衣化 时装化 绿色化。
外衣化――过去人们只是对针织服装的印象停留在贴身穿着的内衣,而现如今市场上出现了由“内”转“外”的内衣外穿趋势,一系列相对应 的新产品呈现在人们面前,并受到欢迎。
时装化――设计师们凭借自身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融合更多的时尚元素,使消费者对针织服装产生了别样的兴趣,契合当今的潮流趋势。
绿色化――现实生活中着装理念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日益提高的今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以前,人们注重的服装是结实耐穿、防寒保暖,现如今,崇尚时尚自由、运动休闲,舒适合体、随意自然而又美丽大方的服装更能让人心动,时尚而又舒适的多功能性,让人也耳目一新。现代人对服装的需求也正是诸如此类的服装,个性与时尚能够完美结合的针织服装恰恰迎合了这一潮流的驱动。事实也证明了在流行服饰中的比例排名中,针织面料以它独特的织物风格特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有了自己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
设计师的创意、服装材料的更新以及制作工艺的的进步都展示了针织服装的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全球针织服装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针织服装渐渐发展为一个充满憧憬和美好未来的服装门类。
款式、色彩、面料是服装造型的三要素。其中款式又是构成造型设计的主体,包括整体和局部,即服装的廓形、内结构线以及一些零部件的配置。
针织服装款式设计的特点:一、线条的简洁性。二、突出面料的风格特点。三、造型的统一性。四、成衣的秩序性。
色彩是服装中最引人注意的因素之一,服装色彩所呈现的的视觉效果是由色彩的基本特性和组合规律决定的。
针织服装配色可遵循的几个原则:比例、节奏、平衡、呼应、渐变和透叠。
针织服装配色可采取的几个方法:单色配色、双色配色和多色配色。
针织服装色彩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手法:条纹,菱形格,提花图案,欧普风貌,印花,民俗风、异域情调、对比色的并列使用,高雅格调的中性色,同一色调的深浅变化以及对单色的强调。
针织面料的实用特性很强,诸如质地柔顺光滑、吸湿性好、透气好、弹性大与延伸性强。通过穿着舒适、贴身合体、无束缚感的针织服饰更能完美体现人们身体的曲线。近年来,在流行服饰中的比例排名中,针织面料以它独特的织物风格特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有了自己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生活品味的提升、服装观念的深化等诸多因素都深深影响着服装的发展,针织服装作为服装中的一大类也正在逐渐发展、变化着。时尚在大众的眼中似乎变的不是很遥远,各种各样的穿着搭配层出不穷,街头时尚搭配、前卫时尚等,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也给设计师们有了极好的生活素材,也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有效的时尚讯息。
在针织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通常采用的是造型简约大方以及流畅的线条来塑造针织服装的特性。由于针织面料的线圈结构表现起来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设计师也不会采取过分夸张的设计和结构的表现。针织服装的设计往往通过采取面料组织结构的搭配拼接,装饰图案的应用及变化,以及一些细节的装饰及塑造,包括面料肌理的再造设计及花形的千变万化。
在20世纪和21世纪相交的几年,西方前卫的设计师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验,将技术与想象力完美结合并设计出了许多极富创意的针织作品,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在市场上广为流传,目前,这种创意表达主要具体体现在市场上的功能性面料与服装层出不穷,如医疗保健、防护屏蔽、运动等等。这主要是借助功能性原料的研制与开发以及后整理技术来实现的。材质应用强调舒适、柔软、轻质、性感和功能性。新的纺织技术和后加工方式创造的似是而非的效果,奢华和略带夸张,新颖与实用的涂层效果。功能性需求日趋增加,关注多重功能的复合。
随着针织服装行业迅猛发展,我国针织时装在服装行业的比例已超过50%,与发达国家的65% 比例日益接近。针织服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在国际流行的地位不可动摇。
总 结
综上所述,在服装设计和造型中,从古代到现代,从简约到繁复的造型风格,针织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织服装在现代服装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材料的多样化、工艺的复杂化、技术的先进化使针织服装无论在面料的性能、用途,服装的款式、色彩、装饰、还是舒适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将针织作为一种装饰手法运用,那样会忽视和埋没针织更重要的价值,更应该在设计上加以利用,运用千姿百态的针织肌理表达其设计思想及蕴含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戴维.针织学[M],北京.第三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P38-73
[2] 薛福平.针织服装设计[M],北京.第一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1,P12-55
[3] 朱琳.服装时尚配色2400例[M],北京.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2009.4,P22-41
[4] 郭凤芝.针织服装设计基础[M],北京.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8,P5-34
[5] 张星.《服装流行与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P22-43
[6] 邓跃青.《现代服装设计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P31-66
[7] 刘利群.傅宁.《文化创意产业前沿》[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P12-21
[8] 叶立诚.《服饰美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P103
[9] 陈履生.《以“艺术”的名义》[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P198
[10]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P71
[11] 日本,中泽愈.《人体与服装》[M],袁观洛 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6,P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