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配音知识范文

配音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配音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配音知识

篇1

关键词:配音;高职日语;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0-0097-02

根据观察,大部分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日语的方式是观看自己喜欢的日本影视或动漫作品。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影视资源合理地引入日语教学,一定会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角度出发,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尝试将配音方法引入实训教学。

分组分工

配音实训的基本要求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并制作一个完整的日语配音作品。要完成配音实训的任务,学生必须自主地去学习音频剪辑技术和视频剪辑技术。由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有高有低,所以学习音频剪辑技术和视频剪辑技术所花费的时间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实施“控制分组”,根据学生的特长分配具体任务,即每个小组都要有技术人员、文稿人员、声优人员及后勤人员(小组成员共同兼任)等。

收音(配音)准备

学习音视频剪辑技术和制作配音片段台词文稿,是配音实训的两个重要前提。

要顺利完成收音,学生应首先确定收音方式,这要求各组技术人员要掌握相应的音视频处理技术。实训开始前,教师应采用“导生制”,对每组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对小组的成员展开技术指导和支持。技术人员掌握技术方法后,将所需要的视频片段从原视频中截取出来。

小组的文稿人员反复观看视频片段,写出配音片段的台词文稿。台词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配音作品的完成结果,因此,文稿人员需要耐心、细致地去听配音片段中的每一句台词,做到准确无误。台词听写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还能够拓展日语知识储备,从而达到促进学习日语的目的。

声优人员得到文稿后要尽快地熟悉台词,并展开练习。练习时要反复听取原视频中的发音、语气,要透过画面去揣测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并通过跟读来强化训练。这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沉浸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真实的语用环境。同时,教师要定期跟进小组的训练进度,指导并纠正学生的台词发音。

收音(配音)环节

当声优人员完全熟悉台词后,后勤人员协同技术人员安排好场地、设备、收音环境,就可以集中组员进行收音了。

通过实训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根据每组技术人员和声优人员的喜好,学生们主要形成了集中连贯收音和组员分别收音两种收音方式。

集中连贯收音是指所有声优人员集中在同一场所,一边看着无声的视频片段一边按照台词的顺序进行配音,类似于拍戏时的“一镜到底”,技术人员得到的是一条完整的音轨。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声优人员可以根据画面来判断自己台词的快慢和应该做出的情感表现,而且可以得到一个依照视频片段顺序排列的配音音频文件,进而减轻了技术人员后期制作的负担。但是,这种收音方法对声优人员的要求较高,一个地方错了可能就要整体重来。

组员分别收音是指每个声优人员单独完成自己所负责部分的配音,配音过程中可以看着视频片段,也可以不看。这就相当于拍戏时单独拍摄不同演员的戏份,技术人员得到的是多条零散的配音音轨(每个声优人员至少一条),因而后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整理音轨,任务繁重。但是,声优人员在配音时如果出现错误,只需要把错的地方重新配音即可,不需要整体重来,节省了配音时间。

后期制作

收音工作结束后,技术人员需要将自己小组的音轨进行整合保存,进入后期制作环节。后期制作主要工作有对轨、原声消音、音频混缩、合成作品。

首先,需要在音频剪辑软件中同时打开原视频音轨和声优人员的配音音轨。处理集中连贯收音时,只需将原视频音轨和配音音轨同时播放,监测两条音轨的声音是否能够对齐。如果有偏移的地方,只需要略微拖动配音音轨调整即可。处理分别收音时,需要技术人员先边听原视频音轨边进行排序,若出现声音偏移的情况,要通过加减速、拖动音轨位置等方法对配音音轨进行调整。接着是对轨,对轨是整个配音实训中最耗时的操作,技术人员要反复听原视频音轨和配音音轨,不断地对比调整两种音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听力,而且通过对比还能了解声优人员在日文发音上的问题与差异。原声消音的过程中,不同的技术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可以任意发挥,但基本要求是要对原视频音轨进行消音的声道重新混缩。消音完成后,将消音音轨和之前对好的配音音轨放在一起混缩保存,就可以得到一个成品的配音文件。最后,借助视频剪辑软件,用成品配音文件替代原视频的声音,保存压制,配音实训作品就正式完成了。

评价环节

实训的最后是集中评价环节,教师结合每个小组的表现,根据最终作品的配音水平、后期制作和台上发表情况综合考虑,将自我评价、小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按照一定的权重计算出相对公平合理的分数。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技术指导问题

在技术指导环节,由于教师指定的相关软件相对专业,短期内技术人员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软件用法,因此,教师在进行技术指导时应及时调整策略。例如,在实训前,要求技术人员自选剪辑软件并自主学习教程,指导教师可以提供技术指导。

2.团队协作问题

协作能力在学生以后的就业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完成实训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而在实训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因为组员不配合导致实训无法进行的情况,这时,教师就要积极指导,帮助学生重拾团队精神,从头再来,最终顺利完成配音工作。

结语

配音实训作为高职日语教学的一次创新尝试,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生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带到一个多维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学生投入到实训中,不仅能锻炼日语听写、会话能力,拓展知识面,还可以通过画面了解日语的语言环境,借助实训的机会掌握音视频技能,并在互帮互助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将来走上社会成为成功的职业人打下基础。

篇2

纸舞是间接伤害,不会触发自己的御魂效果,而且还会被小白的结界减伤。满级小白的结界减伤是50%,也就是说这个650%其实只能打出一半的效果,远低于“茶几”的伤害。所以不怎么值得培养。

1、纸舞可以理解为1个具备较强自我解控能力,基本能够保证出手的间接伤害输出。而借助于落纸的90点无视防御效果,与3技能点满后的200点无视防御效果,合计290点防御无视,单独想要让对方防御归0还是比较难,需要配合其他式神。

2、而纸舞相对不堪的面板,又决定了它独立作战的能力,其实真的非常尴尬。

3、对比一下间接伤害的老牌前辈判官,人家至少3火大招打出去,先有一次群体直接伤害,然后带一次治疗吸收,最后再是间接伤害,怎么看都比纸舞这个3火大招强得多,面板也比纸舞高。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1、阴阳师犬神是很好用的过渡型式神,还是值得培养的。

2、阴阳师作为一款上线两年多的手游,游戏中的版本更迭更是多到数不胜数。在刷本方面,犬神既有清扫收割也有防守反击,因为怪物AI的原因,犬神守护技能多次发动的几率更高了。

3、所以也是一个以高带低的不错式神选择。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1.芝麻配海带:同煮能起到美容、抗衰老的作用。因为芝麻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其中的亚油酸有调节胆固醇的功能,维生素E又可防衰老。海带含有钙和碘,能对血液起净化作用,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两者合一,效果倍增。

2.猪肝配菠菜:猪肝、菠菜都具有补血的功能,一荤一素,相辅相成,对治疗贫血有奇效。

3.糙米配咖啡:把糙米蒸熟碾成粉末,加上牛奶、砂糖就可饮用,糙米营养丰富,对医治痔疮、便秘、高血压等有较好的疗效;咖啡能提神,拌以糙米,更具风味。

4.牛肉配土豆:牛肉营养价值高,并有健脾胃的作用。但牛肉粗糙,有时会破坏胃黏膜,土豆与之同煮,不但味道好,且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5.百合配鸡蛋:有滋阴润燥、清心安神的功效,中医认为,百合清痰火、补虚损,而蛋黄则能除烦热,补阴血,二者加糖调理,效果更佳。

6.羊肉配生姜:羊肉补阳生暖,生姜驱寒保暖,相互搭配,暖上加暖,同时还可驱外邪,治虚寒腹痛。

7.甲鱼配蜜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并含有辛酸,本多酸、硅酸等,实为不可多得的强身剂,对心脏病、肠胃病、贫血均有疗效,还能促进生长,预防衰老。

8.鸭肉配山药:老鸭既可补充人体水分又可补阴,并可清热止咳;山药的补阴能力更强,与鸭肉共食,可消除油腻,补肺效果更佳。

篇5

关键词:播音主持;高能素质;内驱力;意义;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127-02

通过高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分析某个新闻现象时,应当从客观视角对其进行看待,增强个人的职业责任感、责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播音主持人培养过程中,通过高素质培养来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以此来帮助他们不断获得学习、进步,明确人生方向。同时,还可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拓展其知识面,以此来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高能素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意义

1.通过高能素质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仅致力于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基于高能素质理念的指导,对学生加强教育和培养。比如,稿件练习时,应当注重稿件内容的合理选择,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先对学生分组,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实践表明,学生高能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在社会现象分析时,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对其进行分析;日常生活中,更尊重和关心别人,无论是个人的责任感还是职业责任感,均可得以强化。学生高能素质培养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动力,确定人生目标。同时,还要扩展常识,培养学生的正确“三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从内而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能够变成高素质播音主持人。

2.高能素质培养有利于节目质量的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即便是媒体行业也不例外。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广电总局一再强调,不健康以及低俗的节目内容严禁播放,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点就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取向,能够有效服务和正确引导社会公众。从这一层面来看,播音主持人的个人素质非常重要,高能素质这一内驱力必不可少,其作用不可小觑。

3.高能素质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播音主持人既要能说,又要会说,其美感的体现载体是语言,该能力需要长期的文化和艺术积累。学生的高能素质培养,可在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教学的同时将各层次、多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入在内,尤其要通过加强审美教育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多分析一些优秀电视节目、组织学生多欣赏优秀节目等,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思维以及语言能力,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二、高能素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播音主持人高能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本身的特殊性要求

作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播电视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教育、娱乐以及引导社会公众思维、行为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影响非常大。从这些层面来讲,播音主持人的责任非常的重,他们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视节目质量,并且直接关系着电视节目收视率。播音主持岗位特殊性,要求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高能素质。

2.行业现状的必然要求

从当前国内广电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市场竞争日渐激烈,除新媒体产生的冲击,更重要的是播音主持人的高能素质匮乏,节目效果不佳。比如,部分播音主持人过分看中外在的形象,严重忽视了个人的素质以及语言多变性。在节目播音过程中,部分主持人会出现口误或者误播现象,甚至语言表达比较粗俗,未对语言进行细化处理。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润色和严谨推敲,因此节目档次被拉低,收视率也随之降低。从这一层面来看,我们应当对学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注重学生高能素质的培养,又要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水平,强化道德素质。

3.学生学习的阶段性要求

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是个人的素养和行为习惯,都在这段时间形成和固定下来。学生的学习阶段性,要求他们必须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态一定要稳定,以免因压力冲击而丧失信心。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减压,避免学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就必须遏制不良情绪滋生和扩展,强化学生高能素质的培养。

三、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高能素质内驱力应用实践

基于以上对当前播音主持人高能培养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播音主持人才高能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传统模式下的播音主持人选拔过程中,非常注重其外表、声音,通常会忽略主持人的综合素养。在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选聘主持人时,应当对备选人员的修养、专业能力加强重视。在此过程中,各类高等院校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等相关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和注重文化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更多、更好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通过加强学生的高能素质培养,以此确保其能够有效适应发展需求。

2.课程的合理设置

根据2015年度的央视评选结果,对三十名优秀主持人调研分析可知,有10人具有R当尘埃具有经管、外语专业以及新闻背景的人员分别有4人、3人和4人,剩余人员则具有导演、声乐以及法学甚至医学等方面的专业背景。从这一调研结果来看,国内媒体对播音主持人才的专业背景有多元化的需求。基于此,在高校设置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另一方面还要对通识教育教学课程进行合理安排,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可适当增设一些类型化节目,比如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等训练课程,这有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进行专攻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应当将其中重复的课程内容剔除,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3.完善和改进教育教学条件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播音主持专业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更多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而且对该专业的要求非常的高。实践中,我们应当立足实际,根据需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条件。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就是要及时更新设备,将不理想、落后的设备及时的淘汰掉。比如,定期配备和更新视听录播演摄控设备,对演播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布设,以此来确保该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尽可能逼真的模拟环境下训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镜头感,同时这也是高能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4.加大教学实践力度

根据当前国内各类高等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实践中应当不断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组织学生加大实践力度。第一,高校应当与传媒机构加强合作,创建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外课堂,并且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调研,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播音主持人的能力素质、岗位要求等有切身的了解与认知;第二,与传媒机构加强合作,组织开办类型化节目配音以及主持通道板。在此过程中,还要邀请一些著名的播音主持人、配音演员,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和培养方案。针对栏目、作品等,对学生进行模块式培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素养;第三,与传媒公司加强协作,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和场所。比如,学院礼堂、演播室等,可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节目录制和安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播音主持人的高能素质培养,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需要多元化的播音主持人教育培养师资队伍。高等院校应当创建高素质、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实处,以此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目前来看,国内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职工多为一线兼职教师、学校专职教师,高校应当邀请现役播音员、主持人等来校授课或者演讲,并且针对性的选聘国内外专家来校授课,壮大高能素质培养师资队伍。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强化对现役教师的再教育,为他们创造机会出国深造,去媒体机构进行实践,以此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有利于提高高能素质培养效率。

6.多元化教学评价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而言,较之于其他普通专业,其专业特点非常独特,教师应当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第一,在评价时,应当尽可能采用横向比较方法,尤其要针对未经专业培训和专门教学的学生,注重评价的关联性与归纳性;第二,应当重视学生自然状态下的教学评价,比如对学生的早功练声等进行客观的教学评价;第三,高校应当积极培养和教育学生,深挖和提高他们的播音主持潜能,鼓励学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知识把握水平、素质能力等进行评价。高校应当对教师的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且为学生提供多种答疑平台和机会,以此来帮助教师全面评价学生;第四,引导学生进行多看、多听,鼓励学生模拟训练,并且引导他们自评、互评。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进步,尤其在当前的多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能素质的播音主持人才需求更加的迫切。为此,高校应当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完善和改进教学设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这有利于高能素质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宗瑛.培养高能素质是播音员主持人成长进步的内驱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5(1).

[2] 牛@.关于播音主持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思考[J].金田,2014(5).

篇6

关键词:高效课堂;情智培养;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40-1一、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教学相对比较枯燥,对于事件的讲解主要侧重于理解及对社会的影响,这与小学的故事讲解、初中时的通史教学完全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自己饱满的教学激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吸引学生,就能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我们还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们组成小集体,互相讨论,大胆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开展辩论赛。老师抛出话题:你认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全班分成两大阵营后,各自寻找材料,自己组织语言。这样学生们在相互合作与相互竞争中,深刻地记住了这节内容。知识、能力、情感也会在学习的乐趣中进一步激化。教师当然也要适时地加以引导,评价,既要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也要对整节课的节奏把握好。

二、积极评价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中,当学生思维激发创造性的火花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赞赏和鼓励。例如:“你回答的很到位”、“你的思维非常清晰”、“你有非常强的分析能力”。温暖的话语会像“兴奋剂”一样,能振奋学生的精神,会促使信心高涨,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不感兴趣时,对学习有困难,想要退缩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和鼓励。教师如果用尊重期盼的语言,用浓浓的爱,就会给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这样就会使这部分学生能用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是情智教学中必要的组成元素,会像“心灵的鸡汤”一样滋润着学生,这将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养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效率。

三、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观察思考”,促进学生探索学习的主动性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驱动力。在教学时要创设一些新颖别致的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会使学生想问“为什么?”“那应该是什么?”“那该怎么解决?”这样的认知就会慢慢形成学生“想问”的习惯,慢慢会形成“会问”的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解题意识。课堂所要求的高效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例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会涉及到这样一个知识点:识记四大发明史实及其对中西方社会分别形成的影响?如果单纯这样问,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个题目有点干巴巴的,会按书本知识以题答题,毫无拓展。那如果换个问法,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那效果就可能完全不同。

“穿越”是现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那我就会选择让学生分组。一组学生穿越回到宋代,让他们自己炫耀一下自己能拿得出手的重大发明,你的这种发明能对社会有什么重大作用?让另一组学生充当阿拉伯人,带着这些发明去遥远的西方,看看同样的东西又能发挥出什么不同的作用呢?最后让两组学生再带着这些发明来到18世纪,看看当年的东西现在又有怎样的作用?引导学生发出质疑: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解决了课标要求掌握的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在探索中开拓了思维,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知识之间的比较、归纳,使教学内容得到深化。

四、情感“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思考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选择关键期,也是接受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期。“教书”和“育人”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历史课堂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品格因素的引导和渗透教育。教师创设教学相长的和谐课堂,用自身的人格修养,人格魅力引导着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篇7

【关键词】音乐 品质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人物"。音乐教师也是育人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而有些人却认为,音乐学科是娱乐的学科,况且又不是主科,所以教师上课可以随便一点,不要那么认真,这其实是莫大的错误认识,因为音乐教师的品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样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一句美好的语言,可能影响着学生的一生;一个不良的动作,也可能给学生留下终生的阴影。所以,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理心理品质,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合乎规范的言行风纪。因此,教师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下面,仅以本人初涉音乐教坛之经历,浅谈如何加强音乐教师品质培养。

1.生理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1.1 生理品质培养

音乐教师要有健全的生理器官和健康的生理机能。而且还应具有从事音乐教育职业的某些特殊的生理条件,如良好的呼吸器官和发声器官,敏捷而富于听辨力的耳朵等。但这些条件只不过是基础,重要的是:有了这些条件后,还要不断地加强锻炼和培养,使健全的体魄保持良好的状况。有些音乐教师毕业后,放弃了对身体的锻炼,用睡懒觉代替锻炼,以致于身体状况不如从前;疏于对发声的训练,造成歌唱技术技巧停滞不前。殊不知,健康的体力,体能、体态和精力是从事一切活动和工作的物质基础,教师优美歌喉的范唱,能让学生肃然起敬,赞叹不已。而身体锻炼是一辈子的事情,发声训练是整个教学生涯的工作。只有终身学习,不断培养,才能符合音乐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需要。

1.2 意志品质培养

要有坚强的、积极的意志品质。这些坚强的积极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定性、毅力、果断性、自制力等。这些坚强的积极的意志品质是音乐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做好音乐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在音乐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与阻力,只有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它,不屈不挠,百折不回地去克服它,才能最终战胜困难与挫折,取得工作上的成就。而我们有些青年教师,随着教龄增长,自觉性越差,不能够按照音乐艺术和音乐教育教学的规律提出自己的工作目标,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有空便是上网聊天,打牌。坚定性不足,在完成艰巨任务时,不能坚持不懈地去克服困难;有些教师坚定性不强,缺乏毅力。要想搞好教学,自身必须首先提高,光靠学校学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艺术的学习与提高,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器乐演奏,隔了三天不练就会感到生疏,隔了30天不练,就等于荒废。所以,只有积极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才能以顽强的毅力,充满信心地为音乐教育的崇高目标而奋斗。

2.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2.1 甘于奉献精神的培养

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甘于奉献,这是做好音乐工作的基础。音乐教师的劳动是辛勤的,为了上好课,要精心准备;为了迎接各级各类的艺术节演出,要花费大量的休息时间,如只有放学后,你才能排练。有时为了突击,甚至还利用双休日排练。如果没有对这份工作的执着与热爱,你便会感到这是苦差事,只有不断修正自己,乐于吃苦,敬岗爱业,你才会感到其中有无限的乐趣。

2.2 责任心的培养

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具体表现在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对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感情,是搞好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音乐教师对待学生要以平等、信任、尊重的态度与他们相处,特别是对于音乐天赋较差的学生,教师不仅不能歧视他们,相反还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使他们积极热情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有些音乐教师对待音乐天赋差的学生,总是用一句话封杀,这就是"没有音乐细胞"。这句话一说出,给那些有音乐兴趣但音乐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啊!同样给家长也带来丧失信心的结果。因此,音乐教师道德品质的培养就是要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去对待学生,对待工作。学生接受音乐的天赋存在差异,首先教师在思想上要有准备,千万不要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如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一个歌曲唱得完整,表达得有感情;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一个舞蹈表演得动作到位,表情达意。这样的要求是违背教学规律的。我们的音乐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淋漓尽致地表现自我,张扬个性,而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一个专业音乐人才。这就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所有的思想准备。同时也要求每个音乐教师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耐心与责任心。

2.3 学习精神的培养

光有满腔热忱的态度,如果没有业务能力,这种态度也会显得空洞。因此,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不断进取,有学而不厌的学习精神,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量,提高自己的音乐,专业水平和音乐教育教学水平。有些青年教师,大学刚毕业,被分配教个小学或初中,认为大学所学知识足够矣,于是不思进取,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专业知识荒芜。殊不知,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音乐教师要胜任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神圣使命,必须以不断进取,学而不厌的精神,建立起动态的知识库和科学的知识结构,随时补充,更新和调整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构成跟上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这种学习要贯穿于终生。在不断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在音乐教育研究,掌握音乐教育教学规律方面多下工夫。如不断撰写教学论文,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上升到教学理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就会不断得到一个提高。音乐教育需要这种理性的探究和思考,有教育研究的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有音乐教育研究素质和教研成果的教师才更有可能成为出色的、有成就的音乐教师。

2.4 善于合作品质的培养

道德品质的培养还表现在尊重他人,善于与人合作,善于处理好各种关系和矛盾,在融洽的人际环境中才能更顺利地做好音乐教育工作。有些青年教师大学刚毕业,认为自己全身武艺,心高气盛,周围的人,有点不在话下。因此,在工作中显得有点眼高,在说话中显得有点浮躁。殊不知,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使得人才的培养这一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位教师单独能够完成的,而要靠教师的群体努力与合作。因此,一个教师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善于与他人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一定要摒弃"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轻"的职业道德,要努力培养现代社会新型的音乐教师职业品德。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从而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3.言表风纪的培养

教师的言表风纪包括语言、仪表、风度等方面的内容。音乐教师要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必须使自己的言表风纪符合教师规范。

3.1 音乐教师的语言培养

音乐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和精练,使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要简洁明了,不嗦,要讲究语言的准确清楚,不能含混不清,似是而非;语言要文明纯洁,禁止低级庸俗的语言,甚至对学生谩骂和伤害,更不能动手打学生。有些青年教师刚进入教育工作,血气方刚,一不顺心,便谩骂学生,更有甚者,用教鞭敲打学生头部,手心。这种做法,轻者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阴影,重者自己触犯法律,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所以我们一定要格外谨慎。

3.2 音乐教师的仪表培养

仪表包括仪容、服饰、举止等方面。教师的仪表直接反映出教师的道德面貌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仪表,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敬重。有些音乐教师,认为干这行业应区别于其他学科,男士留长发,蓄长须好像是标志和时髦;女士卷发染发,涂脂搽粉是本学科的象征。其实,音乐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区别标志,不是在于衣着打扮,而是在于课堂知识的内容不同,不要在形式上区别开来。切忌不讲卫生、长衣马褂、奇特古怪,过于"新潮";在举止方面应该谦虚礼貌,不卑不亢,端庄正派,适度得体,体现出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

3.3 风度培养

篇8

[关键词]音乐教师 职业化 专业技能 综合素质 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刘红侠(1972- ),女,河南西峡人,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艺术。(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69-02

随着音乐教育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为高师院校输送较好音乐基础的生源,突显出音乐教师的能力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既而显现出高师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音乐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单一,综合知识贫乏,综合能力薄弱等问题。上述问题,既有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培养策略层面的问题;既有教育机制的问题,也有教育体制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转变培养观念,丰富培养内容,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评价机制,保证培养质量。

一、音乐教师职业化综合素质培养现状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在取得相当成功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是触目惊心,旷古未闻,原因既在教育背后的大环境,更有教育内部的小环境影响。

(一)教育理念僵化落后

传统的教育模式,僵化的应试体制,落后的师资配备,封闭的教学管理,固守的教育体系,不平衡的经济状况和地区差异的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导致各高师院校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时,教学计划制订、设备配套建设、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法的运用、各专业之间联系、教师的配合、教师职责和业绩的评价等延续传统的僵化的理念。上至院系领导,下至各科教师,都习惯于原来的方式和方法,顺延固有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模式,上行下效,相互默认,心照不宣。而这些僵化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师职业化综合素质培养的发展。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器材匮乏

1.音乐教育师资匮乏。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使得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中小学之间的音乐教师匮乏,高师院校毕业的学生,宁愿去城市不去农村,宁愿去东部沿海不去西部内地,宁愿去中学不去小学。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只能靠有音乐爱好的教师兼职,偶有音乐专业的教师,无论是学声乐的还是学器乐、舞蹈的,全校无论有多少学生和班级,仅此一人,一夫当关,统揽全校。可想而知,这在备课、教课、布置作业、辅导和互动等教学教育的各个步骤,各个环节,即使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完成和胜任如此多的工作,难以实施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更难保证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音乐教育器材匮乏。中西部地区街道、乡镇中小学基本上没有钢琴,最多有几台脚踏风琴、手风琴,或者教师自有或自制的口琴、笛子、二胡,甚至许多学校连这样简单的音乐器材也没有,更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及录音、录像、多媒体设备。所谓的音乐课教师就是没受过师范专业音乐教育的文化课教师,不会识谱,或略知简谱,不会乐器或略懂口琴、笛子、二胡,用五音不全的嗓音给渴盼音乐课的学生教唱两首随意挑来的歌曲而已,所谓的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就是紧张文化课学习中用以调节的放松课。可想而知,有志于去高师艺术系深造的高中毕业生,他们的音乐基础素质有多低。

(三)应试教育指挥棒导向偏颇

高考指挥棒作用显而易见,每年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但也因此导致中小学重主课而轻副课,为了文化课的成绩,为了升学的指标和愿望,老师和家长也甘愿挤占音乐课时间,为迎战中招和高考,一切为了文化课争分夺秒。在老师和家长的心里,音乐属于外三门,有艺术天赋和爱好的青少年,和数以千万计、亿万计的青少年,他们的主要才华、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消耗在知识的接收和继承上去了,消耗在那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考试上去了,到了终于考上大学时,人生最可宝贵的青春锐气锋芒也消磨得所剩无几了。教师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发现天才的学生或发现某些学生身上的天才素质,应该信奉的观念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创造性天才和艺术天才,没能发现和发掘将是我们最大的耻辱。教师要传道、授业和解惑,不是只做知识的传递员;要甘做铺路石,而不是站在山顶上摇旗呐喊;要帮助学生在无奈的指挥棒下挤向大学的洪流,也要引导有艺术天分的学生走向更适宜自身成长的道路。

(四)高师院校音乐师资不完善

全国现有的一百多所开设音乐系科的高师院校或大学中,教师队伍及其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参差不齐。为了开设相应的音乐系科,招揽生源,达到音乐系科升格的水平,招聘不符合某专业或与专业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不符的教师进入音乐教师队伍。教师的基础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养之低,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高师学生?在大学音乐系科或者高师音乐系科毕业的学生,再到资历稍低的高师音乐系科,摇身一变就是音乐教师,他们把自己学到的一瓶不满半瓶咣当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又教给了他们的学生,这些学生又成了他们的复制品,将来到中师或中学去复制他们的学生,就这样形成一个怪圈式的教育模式。

(五)高师音乐系科课程设置不合理

基础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不协调,文史类基础文化课与音乐基础理论课不配合,专业理论和实践、实习课脱节,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电子手段不衔接。

篇9

1. 气候的影响因素

温度、雨量、光照等主要气候因素可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肥料在土壤中的变化、流失以及肥效发挥的快慢。温度升高能促进肥料的分解,光照强弱也直接影响光合作用,水分对养分的吸收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配方制定一定要考虑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

2. 作物营养的因素

科学配方要符合作物的营养需求曲线。由于不同作物品种有不同的营养需求曲线,所以要综合考虑作物种类,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征进行推荐施肥配方。

3. 土壤营养含量的因素

科学测土配肥就是准确测试具体地块土壤基础养分含量,根据作物目标产量所需要的养分含量,估算出作物所需的养分补充量,再结合当地各种实际影响因素,确定合理有效的施肥比例、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4. 施肥方法和手段的因素

配方制定要考虑当地的施肥方法和手段。即使肥料相同,施肥方法、手段不同,肥料利用率也会不同,所以在推荐施肥配方中应根据不同的作物、不同的肥料,选择不同的施肥方法。同时,由于不同施肥方法与手段会构成不同的肥料利用率,所以应采用不同的施肥量(施肥配方)。科学测土配肥应该包括施肥方法和手段的具体内容,如只给出测土数据或是根据配方生产出复合肥推广应用,其效益可能较差。

5. 作物营养吸收能力、特征与调节技术因素

作物吸收能力、作物品种和作物生物调节技术与土壤环境条件有关。不同的作物品种和生物调节技术可以构成不同的作物营养吸收能力。另外,不同作物吸收营养的方式、特征不同,如根的深度、分布不同,对施肥要求也不同。在测土配肥中不能单纯地推算出一个数值,还要综合考虑植物吸收特性产生的影响。

6. 土壤保肥、释肥特征的因素

科学配方要符合作物的土壤保肥、释肥特征。土壤保肥性是指土壤能够对养分的吸收(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吸收)和保蓄能力。肥料要发挥作用,首先要求土壤对其有保存作用,然后是要有一个好的释放性能,这样才能保证作物的吸收量。然而,不同的土壤有不同的保肥释肥性。因此,在配方施肥中一定要认真考察分析改善土壤保肥释肥性能,以提高肥效。

7. 肥料的释放、吸收特征的因素

科学配方要考虑不同肥料在环境、土壤中的不同释放曲线和同一作物对不同肥料的吸收效率。养分含量相同的不同肥料可以有不同的肥料释放和作物吸收曲线,从而构成不同肥料的利用率和利用方式。

8. 肥料流失特征的因素

科学配方要考虑肥料在环境、土壤中的自然流失曲线以及和不同肥料掺混后的化学反应流失。不同肥料的化学稳定性不同,例如化学氮肥施入土壤后,植物对氮的吸收率一般仅为30%~50%。不同作物甚至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之间,肥料吸收率都有明显差异。

8. 肥料的养分含量、质量和性价比的因素

篇10

一、学习关于提高教师的音乐心理素质方面的理论课程

学习有关教育心理方面的理论课程,例如:学习音乐教育心理学来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指导性很强的学科。笔者认为学习音乐教育心理学不仅仅可以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让我学到音乐教育的成功手段,能弥补自己在教育心理上的缺陷,对提高音乐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帮助。此外,还可以学习关于如何提高教师健康心理的课程来提高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和教师的职业道德观。

二、通过对学习、生活和思想的自我调节来提高教师的音乐心理素质

1.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音乐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2.要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

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及优势,不依赖于他人的看法和领导和评价,相信自己的能力,明确教师工作的价值。乐观、积极、自尊而不自卑,要把自己看成是命运的主人,不悲观厌世,也不随波逐流。当教育工作遇到挫折时,一方面能进行反思及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又能客观地分析学生、家庭、社会等诸方面的因素,不至于产生明显的挫折感。

3.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教师角色要求教师不能将烦躁冲动的情绪带入课堂,以免传染给学生,并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但如果走出课堂,则尽可以暂时去掉教师这个标签,随意挥洒一下自己的喜怒哀乐。

三、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心理素质的调节

除了以上几点外,音乐教师还应注意的是:即时将自己的情感表达进行调节,一定要控制在与自己当时的教育目标相匹配的状态上。关键之处在于:一定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实际反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定在教学目标上。教师的情绪是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而决不是放任自流的、毫无约束的、无目的的宣泄。所以,教育目标是出发点。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点认为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音乐心理素质的调节方法:

(1)音乐教师的表情必须是自然而鲜明的,不是造作的、矫饰的,而是富有感染力的。

(2)音乐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动作,形象必须整洁,合乎身份,动作一定要优雅。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的好感才会油然而生。

(3)音乐教师在唱歌或讲话时,应充分发挥音乐的长处,特别要注意良好地运用自己的嗓音的表情因素,要用规范的语言。

教学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苦的,音乐教师一定要抓紧点滴时间来提高自己的音乐心理素质,尽可能的不要走教学的弯路。俗话说的好:理论加实践才能成功。

四、培养学生的音乐心理素质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形成,这个阶段的心理活动和形成的个性特征对人的一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外,还要培养他们敢于展现自己才艺的能力,充分激发中学生的歌音乐能力不仅可以培养他们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还能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减少对学习的恐惧。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心理素质:

1.激发式教学,以鼓励为主

小学生的潜在意识中都有着表现自己音乐才能的欲望,但由于他们有时想的太多,缺乏自信,怕唱的不够好在同学面前丢面子,而最终没有了上台的勇气。记得一次课上,笔者给六年级学生上《歌声与微笑》这节音乐课时,许多学生都听得非常认真。本以为这节课自己上得还不错,但叫学生自己上来演唱的时候却遇到了尴尬,没有一位同学敢站出来唱。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在后面听课的指导老师突然站了起来,她说:我知道同学们其实都非常喜欢这首歌,对这首歌的理解也各有各的想法,许多人在挑战自己的时候都会有退缩的心理,怕自己唱不好,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只要膝盖稍稍直一下,你其实就已经成功了。我希望同学们能把自己的表现欲望完全地释放出来,超越自己,让我们的实习老师对你们这个班级刮目相看。指导老师精彩的演讲,学生们都有些蠢蠢欲动了,果然,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都争先恐后地想表现自己。因此,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对培养他们的音乐心理因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在对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时,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宁愿把难度降低一些,使他们打下扎实的基础。

3.发挥不同形式的音乐教学手段,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生个性很强,有的好表现,有的孤高自封不合群。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曾采用合唱、器乐合奏、集体的律动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音乐课的教学。

4.因材施教,师生互助合作,共同提高音乐心理素质

篇11

新教材上册有四章,一章内容反映了一个历史阶段,通过引言加以概括,给我们展示出体现某个时代特征的历史知识面。引言的这一特点为我们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观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即把具体史实和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和评价,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我在讲第二章第七节日本锁国政策时,先引导学生分析引言,概括出17~18世纪东西方世界的时代特征:当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更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严重地威胁着正在走向衰落的东方封建国家。在作了以上概括后,再把日本的锁国政策放到这个大背景中去分析和评价:日本之所以从17世纪30年代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因为这个时期英法等殖民国家积极在亚洲地区开拓殖民地,这对日本造成极大威胁。为了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德川幕府陆续锁国令,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日本人与海外交往,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严密监视。这种政策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独立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它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的是消极自我保护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扼制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维护日本的独立;同时这种消极的防范,又隔断了日本同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日本的落后,成了19世纪中期被动挨打的隐患。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具体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了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观点的基本方法。当学生以后遇到诸如:拿破仑的功过是非、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西方列强对外侵略的正反作用等历史问题时,就会自觉地根据引言反映的时代背景与阶段性特征,对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引言所列的基本史实是以相互关联状态展现出来的。所谓关联就是把分散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按照一定的指向,进行组合,在举出其要点的基础上形成总体,得出观点,从而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找出引言中史实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从而较为顺利地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例如:学习第一章时,我先让学生阅读引言全文,再让学生列举出:新航路开辟、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等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然后逐一分析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引言的中心内容,即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并进一步指出各历史事件是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角度来说明中心内容的。

这就让那些看似孤立的历史事件在学生心中联结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兴起过程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学习第二章时,我先提示学生注意“17、18世纪世界历史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面发展”这一历史结论,然后让学生阅读引言后概括列出基本史实,再引导学生分析基本史实与历史结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这就把观点和史实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依据具体史实,概括出基本观点的能力。学习第三章时,我从指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入手,寻找事实之间联系的纽带,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维也纳会议等形成了维也纳体系;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革命,维也纳体系受到动摇;1848年欧洲革命,维也纳体系最终瓦解。如此归纳使学生对维也纳体系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又如,工业革命——工人运动兴起——诞生——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工业革命——各国通过不同方式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列强侵略扩张——亚洲革命风暴的形成等,都可以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联系,把分散的知识归结成整体。学习第四章时,我让学生阅读引言,再从引言中提炼出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重新瓜分世界及其矛盾、民族民主运动、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第二国际、列宁主义诞生、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等,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归纳概括出三条主要线索: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及国际关系新变化;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③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通过这样反复训练使学生学到了分析归纳和概括的基本方法。当然归纳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视具体问题具体确定。总之,借助于引言体现出的基本史实的关联性,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综合概括能力,确是事半而功倍。

引言以基本历史事实为载体,蕴含历史思维方法,支撑历史理论观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基本史实是以直观形态展现出来的,而理论观点和理论方法是以隐性状态存在于基本史实中,是体现在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叙述、分析和评价之中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并挖掘这些隐含的理论观点,帮助学生找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我对第二章引言的部分内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维也纳会议后,……维也纳体系最终瓦解。”说明旧势力的顽固性、新旧势力斗争的长期性和新制度取代旧制度的历史必然性;“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诞生。”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是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反映;“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通过不同方式,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如此逐一细致地分析挖掘,既没有一味注重理论观点而忽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又没有只讲授历史知识而忽视理论观点教学,而是把传授知识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篇12

青岛上瑞网络传播有限公司,顾名思义,原以网络媒体推广为主。2002年开始,上瑞公司总经理刘仲舒转投玩具行业。作为门外汉,看玩具行业犹如“雾里看花”,于是他们选择了与玩具巨头合作,希望通过品牌的力量带动公司发展。

刘仲舒表示,公司刚起步,阻力重重。“我们当时先主动联系外资品牌——美泰旗下的芭比,还多次到其中国中威公司的华北区公司面谈。由于我们没有玩具销售方面的经验和知名度,所以谈了几句就被拒之门外。后来经过‘三顾茅庐’传达诚意,中威公司的负责人愿意和我详谈,并且给我们尝试的机会。”

据介绍,刚开始时,上瑞公司经营芭比产品的规模很小,只有一家商场两节柜台。经过努力,到了第二年发展到有专柜销售。再过了两年,由于看好上瑞的发展势头,中威公司把原来自己在青岛的两家商场的经营权也转给他们。

后来,刘仲舒发现,单靠一个品牌在一个店里盈利很难支撑公司的运营。所以上瑞逐步加入别的品牌,如银辉、孩之宝等,拉大销售网,以达到更多销量获取更多利润。目前,上瑞公司经营的玩具品牌包括外资的美泰旗下的所有品牌、孩之宝、乐高、Tomy、银辉、伟易达等,国内的星辉、信宇、灵动、骅威、顺嘉、三宝等。经营网点几乎覆盖了胶东半岛,大约有20多家重点商超。

根据商场定位调整商品结构

在10年的玩具经营中,刘仲舒最深刻的认识就是玩具产品的平效较低、从业门槛不高,尤其是近两年明显感到商场经营玩具的面积呈萎缩之势。但刘仲舒称,上瑞公司目前为止还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于玩具行业的变化,刘仲舒表示应适时调整。“我们是从某一品牌的商,逐步向整体的玩具供应商发展。我们会针对不同商场的定位,制订出不同产品与品牌的配合以达到商场的要求,甚至做到满足他们的独家供应。这样一来,我们能占领的市场份额就比较多了。

刘仲舒特别提到,现在百货店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首先是不少百货店的招商经理对玩具比较忽视。另外百货公司的销售模式也不妥,很多都是以供货商为单位划分一块经营位置,这样易导致产品的重叠性很高。比如一个商场玩具部有3个供货商,每个供货商有两个遥控车品牌,那么就有6个品牌在竞争了。所以希望商场方面能切实整合,减少些供应商数目,那么在商场经营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竞争减少,有利于供应商深耕细作,进而拉升销售总额。当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积极与商场方面沟通。”

同一城市经营差异化

此外,对于在一地拥有多个商场卖场的经销商而言,各个商场各有侧重显得很重要。就上瑞公司的经验而言,刘仲舒介绍称,他们在一个城市经营了A、B、C的3家商场,各有不同的侧重:A店主以高端品牌为主,二线品牌为辅;B店把高端品牌的比例调低,而中档价位的品牌产品比例调高;C店则主要经营一些中档价位具有成长性的品牌,以让消费者有不同的体验与选择,不会因为产品的雷同而导致他们减低消费欲望。

刘仲舒透露,公司现在的利润大都来自A类和B类商场,C店属于不温不火的成长期,还需要扶持与培育。

从容应对超市追击

对于玩具零售未来发展重在超市的观点,刘仲舒认为有此可能。就目前看,超市的蓬勃发展对商场的份额,对商所的产品结构都已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刘仲舒称并不惧怕,要突围最关键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寻找一些优质产品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在上瑞公司经营的渠道中,3/4是商场,1/4是超市,而在超市渠道中上瑞也是尽量选择一些有品牌价值的、有内涵的产品去做。“因为不管是从商人角度还是公民的角度来看,都应选择安全和品质保证的产品。能给儿童带来快乐,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经营理念。”

做内销需有整体营销方案

对于越来越多的品牌与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刘仲舒表示这可推动整个玩具市场的发展,但现在供大于求现象,恶性竞争非常严重。对于一些准备出口转内销的厂家,他建议要有一套整体的营销方案,对产品做好渠道定位。还有,厂家要严格把好质量关,提升售后服务能力,做到诚信经营。

刘仲舒强调,国内市场需要认真经营,也需要投入。它不是外贸不景时的避风港,当世界经济景气厂家就“走出去”,不景气时就“涌进来”。内销市场是项长期投资,不是短期的功利行为。生产商与经销商之间应该保持一种相互理解的良性关系,多些行业内的交流,这样更能推进行业的整体提高与发展。

另外,他建议,内销厂家不光要卖产品,更多的是要打造品牌,提升品牌的形象,那么产品才有更高的附加值,利润空间才更大。单纯的低价竞争并不是长远之计。

订阅8年钟情专业杂志

不说不知道,刘仲舒与《中外玩具制造》还有着很深厚的渊源。他是本刊自更名创刊后的第一批订户读者。自2004年创刊起一直订阅,8年来从未中断过。较之国内其他的同类杂志,刘仲舒表示,《中外玩具制造》一贯以来的“专业性”深深吸引了他。

刘仲舒回忆称,因为2004年时他参加广州玩具展,搜集到一本《中外玩具制造》,这本专业杂志对刚进入玩具行业的他无疑是“宝典”,杂志丰富的内容,具有实用性的文章对他了解行业都很有帮助。刘仲舒特别喜欢“市场分析”、“经营之道”、“新品视窗”等深度分析和实用型的栏目,更希望杂志社这个优质的行业平台,能多举办厂商对接的交流活动,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

嘉宾点评

学无先后

达者为师

王壬冰

汕头点击营销工作室

虽与刘总素昧平生,但看完他的经验介绍报道后,很为刘总精准的市场定位与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叫好!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可刘总偏转投不熟悉的玩具行业,楞是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一切从零开始,经营从无到有,的品牌从单一到众多,这看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可是相当之难;特别是在终端市场和品牌上靠精诚去感动对方,最终拿到经营场所与资格,可见“磨功”非同寻常。

篇13

【关键词】高职教师 责任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12-03

国以才立,教以师兴。人的发展在于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队伍素质高低对于社会群体素养的提升的关键作用不应被忽视。然而,如今高职教师队伍中存在育人使命意识不强、立德责任意识不浓的现象。这既有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个人方面的原因。为此,须探索构建教师责任感强化的管理制度、价值引领、技能培养、职业反思的长效机制,不断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本文试通过对当下高职教师责任感现状的分析和归因,探讨教师责任感培养的意义和策略。

一、高职教师的责任感现状

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一部分来源于师范院校培养,一部分来源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整合。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学历、年龄和职称并不均衡。近年来,国家向社会开放了教师准入制度,实施师范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同等机会的资格证书制度,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一样可以从事高职教育。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许多企业的能工巧匠也走进高职校园成为兼职教师。如今的高职教师群体中,有许多并未受过系统的师德教育和职业专业训练,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有所降低。同时,市场经济大潮的席卷,社会地位的低下,使得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出现了明显问题,这其中,显而易见的是责任感的缺失。

责任感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要素。责任感,就是“具有自觉地想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的愿望”。一名责任感强的教师,对待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对待科研求真务实,对待事业精益求精;责任感缺失的教师自由松散,庸碌无为,怨天尤人,甚至会给学生消极影响。高职学校中教师责任感缺失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

(一)职业认同感不强

个体被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度越高,其人生价值越大,职业价值亦是如此。我国尊师重教传承已久,但是不同阶段的教师,社会关注度并不相同。作为高职学校的教师,近年来,无论是社会还是政府,关注度和期望值比较低。同时,由于生源素质的参差不齐,难以管理和教育,高职学校的许多教师,安于现状,被动适应学校课务安排,仅仅满足于基本工作的完成,缺乏细致认真的耐心和奋发进取的活力,理想和目标不明确,人生职业规划比较模糊。

(二)职业自豪感偏低

因高职学校学生大多数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不同于高中教育有着升学的期望。现实中高职学校的家校联系并不频繁。家长和社会对高职学校的教师了解不深,甚至对高职学校的教师还存在偏见。与此同时,高职学校的教师为人师表、遵守师德规范的要求并不低于其他同行,甚至要求更高。因为为了使高职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好专业技能,高职教师付出的可能更多。社会的不了解甚至偏见,与职业的高要求高标准,容易导致某些高职教师形成职业角色和自然角色的冲突,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和人格矛盾。这种消极的自我职业评价,无疑会使高职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社会价值感到怀疑和困惑,从而影响其教育教学的态度和效果。

(三)薪资待遇不满意

从物质方面看,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较过去有较大的提高,近年来很多地方实施了绩效考核为依据的工资,教师的薪水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横向上比较,高职学校教师薪资待遇仍然偏低。普通高校和高职学校应各有侧重。高职学校有许多双师型教师,尤其是参与技能实训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教学付出为学生、为学校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物质上、精神上应该给予认同。高职学校缺少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上述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成效的降低,职业行为的失范屡见不鲜,极大地伤害了教师教育形象。

二、高职教师责任感缺失原因

高职教师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以工作生活的环境分析,不外乎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1.思想观念因循守旧。虽然上个世纪国家就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但是至今仍然存在观念上的因循守旧。社会上重脑力轻体力观念比较严重,对职业学校教师存在偏见,期望孩子成龙成凤,对职业学校的关注度不够,甚至对职业学校存在偏见和歧视,导致职业学校及其教师的地位不高。社会需要搞研究做学术的人才,也需要高水平高技能的劳动者。社会没有营造好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环境,没有真正理解职业教育的功能与价值,致使部分高职教师由此而产生职业自卑心理。

2.政策支撑的制约。多年来,在教育的投入上,职业学校的设施和设备、师资队伍的配备和培养、招生和就业指导等等,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关注远比不上义务教育学校。高职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专业发展、名师打造等都缺少系统规划和政策支持。由于职业学校大多是专科学校,不像大学那样为一个地区闪耀光芒,也不像中学那样创造辉煌,职业教育一直是不温不火地存在着。

3.市场经济功利冲击。经济的改革必然影响教育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然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念。教师也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其工作、家庭、生活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伴随人们价值取向偏向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教师的职业认知也受到影响,致使部分教师不能安心执教,乐于奉献,守护校园一方净土。

(二)学校管理的松散懈怠

1.继续教育不够重视。学校对继续教育工作不够重视,高职教师学习进修的时间和机会得不到保证,使得继续教育缺乏往前推进的动力支持。同时,高职学校许多教师交流学习机会较少,同时自身不主动不积极学习,难以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对专业发展前沿了解不深,对自身职业前景缺乏准确把握,教育教学水平难以明显提高,从而直接影响高职教师的职业成长。

2.管理机制不健全。高职学校的教师管理有其特殊性。不同于义务教育学校无论是财政还是人事管理,比较简单和统一;也不同于普通高校,有着健全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对上,高职学校的管理主体多元复杂;对下,高职学校内部教师管理缺乏有效责任和目标机制,教师缺乏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实行岗位聘用和绩效考核之后,虽然对教师起到了些许约束和激励,但是,论资排辈、管理松散、制度僵化现象仍然存在,中老年教师随意散漫、青年教师困惑,未能为教师专业成长和长期发展营造较好的氛围。

3.职前师德教育不到位。当前教师队伍职业认同感堪忧,并直接导致责任感的缺失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肩负着准师资培养任务的师范教育责任感培养的缺位。回首2000年之前的师范教育,由于招录生源的可靠保证,师范生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个人素养在同年龄的孩子当中是相对突出的,加之师范学校师德师能的培养一直得到高度重视,毕业生走上教育岗位,顺利履职有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之后,生源质量的下降,许多师范教育的职教化(甚至产业化),相当大的程度上扭曲了师范生的培养方向以及效果。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在责任感方面出现缺陷就不足为奇了。

(三)教师自身的原因

1.择业动机不纯。在就业压力巨大的今天,许多选择职业学校教师岗位的毕业生,不一定就是出于对职业教育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热爱。他们之所以选择教师职业,可能认为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压力不大,业余时间较多,没有升学压力,工作环境宽松等等,未充分认识到职业教师真正的职业内涵和担负的职业使命。

2.专业素养不高。高职学校招聘的教师越来越重视学历层次的提高,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也越来越多,甚至博士学位也入职高职学校。在职的高职教师学校也会提高要求,将学历提升作为考核晋升的条件之一。虽然学历提升了,但是真正的教育理论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并未识透。更有许多教师无法将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只能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再有,有些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个体缺乏认真、深入、透彻地了解和认识,很难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教师教的不专业,学生学的不透彻,师生之间的交流不畅必然会导致学生厌学,学生的不良反应又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认知。

3.职业倦怠严重。伴随着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生源数量的增加,教师工作量不断增多;因生源素质的不均衡,管理压力加大,教师的心理压力越来越重;绩效考核的推进,岗位晋升的竞争,教师职业的危机感增强。诸多原因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职业倦怠会使教师自身不思进取,无所作为,易躁、易怒、情绪低落、消极怠工,甚至轻生。作为学生成长中的外因条件,教师的情绪和行为会感染学生,导致学风、班风萎靡不振,失去明确的人生发展方向。

三、高职教师责任感培养路径

根据教育部2015年9月16日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如火如荼。高职学校的教师,其道德素养和专业发展要求将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求,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必须增强高职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此,高职学校必须结合社会和学校实际,探索培养教师职业认同感和专业精神的长效机制。

(一)充分认识教师责任感特殊意义

自古以来,教师担负着传授知识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百姓和社会的职业期望比较高。为师者当知其职业劳动的特殊性。为人师者德为先。教师首先是立德。教书重要,育人更重要。教师责任感的确立具有高要求,严标准,不同于一般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其次,教师责任感的确立具有高度的自觉。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需要教师生活中、工作中时时刻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再次,教师责任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责任感影响之“深”,表现在教师以爱为核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形成一个美好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责任感影响的“远”,表现在教师劳动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而且对学生终身都有深刻的影响。一个对学生高度负责,且有很高威望的教师,或者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教诲、引导作用的教师,会得到学生持久的爱戴和怀念,如鲁迅之对于藤野,之对于徐特立,之对于顾毓秀。

(二)构建高职教师责任感培养的有效机制

1.提供政策制度保障。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一方面,需要政府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激发高职学校办学活力,提高高职教师地位和待遇,引导社会尊重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增强高职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学校要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从职业道德到专业技能,从教学科研到课堂教学,从德育管理到自我规划,学校应制定和完善一整套适应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通过规则、制度、考核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生成教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2.重视职业价值引领。今天,走上教师岗位的不仅仅是接受过师范专业教育的毕业生,虽然走上讲台之前都已经通过了教师资格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测试,但是,信念的培养和使命责任感的确立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选择教师职业的动机不一定简单,但是走上教师职业岗位的教育者必须专一。在准教师的岗前培训和今后职业生涯中,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职业认知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引领教师的成长。

3.夯实职业责任根基。教师责任感的确立是建立在对教师职业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强化教师职业责任,学校不仅要注重培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道德。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帮助教师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和训练专业精神。通过丰富的活动探询和回答教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及教师的基本价值等问题。一方面旨在通过教师的反思、体验、领悟,形成教师的理想人格,进而提升师德境界;另一方面旨在通过规则、制度、考核等外部措施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

4.提升职业技能水平。高职学校应针对立志教育的教师开展职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结合高职学校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充分利用实训基地,深入了解社会及市场需求,增强人才培养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打造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为培养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5.自觉进行职业反思。一切外因都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转化为结果。高职教师责任感的确立和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强化责任感,关键是促进教师的职业反思和领悟。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对于来自教育教学内外的焦虑、困惑和冲突,教师进行反思、领悟,这意味着教师在用自己的理性思考来评判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通过反思、领悟,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适应学生发展需求,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人。

总之,高职教师担当的教育使命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一样重要,都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所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更是全体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自觉。

【参考文献】

[1]陆晓燕.试论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师责任感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8)

[2]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3]王亚会.关于职业学校教师责任感问题研究的新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1(3)

篇14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生活知识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要将学生引到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一、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其他学科不一样,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一般记忆力较好,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逻辑思维相对要差一些。如果让学生陷入无休止的计算中,就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而教育是个主动的过程,要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其中,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教师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分享他们每次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时的愉悦感受,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创设了为亲人买礼物的情境:小东为妈妈买了一份礼物(课件演示长方体盒子,并展示长、宽、高),他想用包装纸把礼物包起来,需要多大的包装纸,怎样计算呢?你能帮帮他吗?问题提出后,学生十分感兴趣,他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主动探究数学,并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数学语言贴近生活,诱发学生求知

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教学“利息”这课时,教师说:“我家里有8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教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有的学生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体会到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三、关注数学情感与态度,发展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经历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然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教学统计时,就布置学生调查统计各学生家庭成员所喜欢的电视专栏及收看时间的情况,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的情况,若你是电视台台长,你会怎样安排电视节目?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提出了非常多的设想。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知识非常有用”,教师提倡对数学知识“学以致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空洞无味的,是具体、有趣的,有学习意义的。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感受数学价值,注重实践活动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就会使学生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生活,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五、创设情境满足学生的归属心理

所谓归属心理,就是所有学生都有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自己成为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他们希望自己被班集体接纳认可,并在集体中表现出来对别人的影响力。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他就会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为了保住这个位置,他会有更大的兴趣参加集体活动,争取在活动中不断有出色的表现。数学课堂中满足儿童这种心理较好的方式是倡导合作学习。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情景:教师在讲台上出示一个包装盒,目的是想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他首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回答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还使劲地举得高高的,希望教师能提问自己。当然也有学生不敢举手,眼睛也不敢看教师,唯恐教师提问到自己。

总之,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地使用教材,善于把教学内容放置于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长沛.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郭思乐,喻伟.数学思维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