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配音的发声技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首先,发音方式,丹田发声,最好站着练习,气从丹田出,运至鼻腔,产生共鸣,这样的声音最好听。气流经过鼻腔后,就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对口和鼻腔进行调整,适度的打开让气流进入鼻腔,在额窦、上颌窦、蝶窦、鼻窦形成共振,产生了鼻腔的共鸣,鼻腔共鸣作为高声区共鸣腔,可以让我们的高音音色更加完美。
2、鼻腔共鸣少的人可以使用此练习,但不要使鼻腔共鸣过多,也不会使鼻腔声音过大。一般而言,a的舌头位置低,鼻腔共鸣弱,软can可以稍微降低,i,ü,u的舌头位置高,口腔通道狭窄,气流容易进入鼻腔腔,并发生鼻腔共鸣。因此,软pa不能降低太多,否则元音将被完全鼻化。您可以练习以m和n开头的声音来体验鼻腔共鸣。然后发出另一声。
3、其次是唇齿力度,练习方法为口部操,每天坚持练,咬字清晰度会有很大的提升。
4、再次是音调,中文有四个声调,练习台词的时候先慢慢说,或者录下来听,总会发现自己有一些声调不对,或者不准确。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电视专题 纪录片 配音技巧
电视专题、纪录片大部分是以深度展现为主的节目形式,其配音尤其“纪录片”题材的播音类型,不同于广播播音,也不同于电视时政新闻的播音,它比广播新闻播音的语言更加灵活、更赋予变化,比电视新闻片的配音更加具有艺术的美感,语言处理的技巧性强,表达的语态形式更加的多样丰富。那么在从事电视播音的工作中,面对经常要碰到的专题片和纪录片播音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把控从新闻播音向纪录片播音转变的技巧和方式呢?笔者通过亲身实践感受来谈几点方法,以供参考。
一、用画面承托情感
电视与广播的语言工作者,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在其运用语言时的自我位置的差异。相较于电视而言,广播类的有声演播叫做播音,而电视的纪录片等专题片叫配音解说,因其更多的受制于画面的内容和画面人物的情感状态,所以服务于画面为其第一要务。但是,对于媒体主持人而言在日常工作中很难单一从事某一样播音形式,甚至有时跨界于广播和电视两个岗位工作,往往很难转换调整。
最容易出现两个极端的问题是:一是感情的平直寡淡,见字发声。二是情感主观的判断错位,导致浓情满溢却脱离于片子之外。平直寡淡,见字发声,虽能完整的播完整个片子的文本,但其主要是“以我为主在处理片子的稿子”而不是“以片子为主,来处理我的播音状态”。浓烈的情感状态在人物类纪录片中比较常见,和平淡的见字发声不同的是,播音者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沉静在稿件所营造的氛围中,在近乎朗诵般的动情中感动着自己,却无法感动别人。曾经有一期节目报道的是一位单亲母亲如何做三份工,独自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在拿到稿子的时候按照往常的分析应该是一个悲苦的故事,所以一开始,配音员用了很低沉悲戚的基调处理,但片子合成后,同期声画面上这位单亲母亲却是一位开朗乐观,看不出丝毫愁容的人,结果导致配音需要重配。所以,电视片配音者不但要做到眼中有稿,还要做到脑中有像,要根据画面和同期人物的表现,调动自己的感情,才能切合整体感。
二、亲近表达真情实感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真实记录客观事实,直接表现客观事物的节目形式,节目往往是以见证者,探寻者的角度展现开来,因此,对感情、感觉、氛围等的掌握在配音解说中很重要。任何不发自内心的情绪都可能造成与观众的隔膜。在大量的配音解说中,大家一致的主张是,尽量以平民语态淡化“主观自我”的端腔拿调,换以平实朴素自然的语气来“解说”内容事实,和以往相比这种风格对于画面的情节和内容叙事性都有着很好的表现力。所以在实践中,某些时候需要用到采访记者自己的引述性配音,以此更好地再现记者采访当时的感受、感觉、感情,以此做到真情实感的记录。用专业的播音眼光来看,这些配音甚至语音不准,音色不美,但是在和画面配合时,它的粘合度却是那么强,与画面的情感和节奏浑然一体!
因此,主持人和播音员在解说的时候就要向记者学习,尽可能的贴近画面内容,将大量的图像素材闪存进自己的脑海,做到心中有像,口有其声!所以配音员要做到两点:第一,要尽可能的在前期随摄像记者进入现场,获取现场刺激,最好是参与拍摄采访。第二,在无法达成到达现场的情况下,就要在拿到稿子前反复浏览素材画面,通过画面原有的同期声了解大致的内容和人物个性化的形象。然后再通过解说的稿件,反复备稿,使心中的前期形象感受与稿件相融合,再造当时真实的情感和景象!这里要注意的是,配音员并不需要死扣配音稿件的字字句句,要懂得通过口头修改,使之更加符合现实语态。
三、二度创作不唯稿是瞻
电视较广播而言更具有集体创作的属性,一个片子,配音只是其中的一环,稿件的撰写、修改、审定都是不同的环节进行,那么是不是文字稿内容就和配音员没有关系了呢?难道配音就是完整配稿?不是的。播音员通过自己的发声器官,把文字变成声音,其中包含着播音创作,而不是简单的传声筒。配音者不但要敢于改文字,还要善于改“感情”,改文字,很好理解,就是要改一改那些文绉绉的晦涩词语,改一改那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同音词,改一改那些不必要的拖沓的缀词,使之更适合口语传播,更易于听者明白。如:“某某表示”可以改为“谁谁说”,用“全不同意”就不如“都不同意”听起来更加明白。“这就是莫言先生的故居”就没有“这就是莫言曾经的家”那样更能塑造一位朴质无华的文学大师的亲民形象。
实际上,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很容易遇到一些在“画面配音”口语表达中不必要的文字和堆砌的辞藻。如《九华天池》电视解说词中“库区三面环山,水色翠绿,碧水蓝天,清翠山林,竹海连片,野花芬芳,空气清新,景色十分迷人。”撰稿者似乎要把所有的美丽的辞藻全部拿来堆砌,其实电视画面中已然显示了,水色,蓝天,山林,野花,然们已然感受到美丽的景色,再去配上大量的词语就显得破坏意境。倒不如改为“同期画面自然声+库区景色十分迷人”这一句话的点题扼要。文字少了,意境多了,整体感就强了。
四、运用情景再现带“我”入画图
在播音创作中,“情景再现”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而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能够正确运用,不但能使纪录片解说有声语言准确到位,还能给解说语言增添许多生气,使其变得有声有色,不再枯燥。在解说电视纪录片时,如果只注重播读的字词是否规范而忽略了感情和技巧细节的运用,就造成观众只记得播音员的声音而使播读作品变得空洞而无力量,配音的声音似乎是一个转述者、旁观者而不是在现场的声音。
旁观感的配音状态究其原因是播音员的主观自我存在感太强,不能使自己设身处地,内化进文稿的事物意境之中。要消除主观的我,就要仔细留心稿件中哪里是“特写镜头”,哪里是远景、全景?是由远及近,还是又近及远?都要胸有成竹,走向明确,主次得当。这时,文字稿件背后的客观世界正展现在我们面前,活跃的形象、发展的事件、场面的气势、景物的色彩、情绪的变化都涌现出来,可以触摸到感受到。稿件中的情景在播音员心中连续的、不断的再现出来,又表露在有声语言中,这就是情景再现的“动于衷”和“形于外”的过程。
总之,电视纪录片解说时一定要注意声画结合,在进行解说时不仅仅是进行声音上的塑造,还要和画面结合起来,声随情动,情随影动。成功的做好一部电视专题片或者纪录片的配音工作,对于每个播音原来说都是孜孜追求的目标。首先要增长知识,平时多读书看报,面对历史题材稿件的解说要增长历史方面的知识。其次丰富自身阅历也很重要,平时多实践、多思考,多积累一些经验,这样在应对不同的稿件时就会得心应手。还有,对于自己录制完成的作品,一定不能一丢了之,而是要拿过制作好的片子,自己看一遍,往往能发现配音的问题所在,然后按照自我新的理解,再去配一遍,找到最佳的效果。只有不嫌麻烦,钻研揣摩才能最终到达配音解说完美的境界。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与专题片配音及各类影视配音能力;
3.具备各类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节目的播音、主持能力;
4.具备从事语言表达工作的能力;
5.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及现场报道方法;
6.掌握播音与主持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
7.掌握广播电视新闻拍摄制作与基本的音频、视频编辑方法;
8.了解党和国家新闻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就业方向
一、主持人或播音员
电视节目主持人、网络节目主持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些职业全部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口。从事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经验和超强的即兴能力,这些岗位非常看重专业技能。
二、配音员
配音是为影片、视频或多媒体加入声音的过程。在一些传媒学校,以及专门的艺术类院校中都会单独开设配音这个专业,但是它依旧属于播音主持专业,只不过以培养配音方面的人才为主。
在当今社会,新闻配音、影视配音,客服配音,以及高铁、飞机、轮渡等各行各业对配音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并且配音员的待遇普遍很高,且就业面比较广泛。配音逐渐发展成当代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的就业方向。
三、出镜记者
记者是集编辑、采访等多合一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要从事记者这一行业,除了自身的专业技巧要过硬,更要学习编辑、采访、拍摄等技能。而且,记者这一行业门槛高,需要进行国家级别的考核。
有许多省级电视台和有名气的报刊、网站,在招聘记者时,基本要求就是被招聘的人需要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因此,记者这一行业对播音主持毕业生来说,是个高要求高回报的岗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课程
1、大部分专业都会学习的必修课,包括政治类、军事理论、职业生涯规划、形式政策教育、体育等。
2、学科基础课,包括中国文学史、艺术概论、播音主持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学语文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3、专业基础课,包括普通话语音、发声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所学为配音专业、双语播音专业等,还会开设相应的配音课程、新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表达等。
阿杰,网名ketsu,从网络配音转入专业配音的国内第一人,也是729网络配音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其声音清朗华丽。代表作:《阴阳师》、《搞笑漫画日和之世界末日》、《宫•锁心玉》、《欢喜婆婆俏媳妇》和《歌舞青春3》。
罗嘉玲,香港知名配音员,2010年2月荣获Yahoo Hong Kong主办的首届“Y!ou Judge Talent” 配音大赛冠军。她的音域非常广,无论是少女、老人、动物等都能模仿。代表作:《樱桃小丸子》、《哈姆太郎》和《通灵王》。
枫仔,动漫爱好者,曾负责策划广州YACA动漫协会(华南地区最早成立的动漫画协会、中国首个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民间组织)第一届声优大赛,并获得第二届声优大赛冠军。代表作:《高达seed》和《叛逆的鲁鲁修》。
龙吟,知名配音人,草根娱乐节目《龙颜大悦》的导演兼首席配音。2009年,他在天涯论坛发起“百种语调朗诵诗歌《我爱我的祖国》”活动,获包括中央台在内的500多家媒体关注。代表作:网络游戏《古剑奇谭》和广播剧《雁舞西风》。
3月6日下午1点,香港工会联合会(朗屏)配音班正式开班。
30多个学生兴致勃勃地坐在下面,听导师表演“声音过山车”。大部分学生都是年轻人,但也有六名中年男女。
“给卡通片配音,我们有时候需要夸张一些,让声线发生高低有致的变化,这样才能做出效果。”导师罗嘉玲讲解道,“例如要表现角色急切征求意见时,我们会问‘得()唔()得()(行不行)?’。字与字之间的声调切换要干净利索,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接着,轮到学生逐个练习发声――用不同的声调喊出自己的名字。
“马日升(低音,软弱无力)……马日升(中音,软弱无力)……马日升(高音,软弱无力)……”
“马同学,发声的时候要让你的‘六块腹肌’硬起来――感觉得到你的腹部是胀的,否则声音就不够厚实啦。”罗嘉玲作出指导。
课堂上,你不会听到深奥的配音专业名词(如丹田运气、声腔震动),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独特声线遭到嘲笑,快乐学习和共同进步是罗嘉玲配音班的宗旨。因此自十多年前开设以来,配音班就受到了众多香港“声迷”的欢迎。
学习配音的热潮不仅限于香港。今年2月,浙江传媒学院开设影视配音专业,计划招收35人。这是继北京电影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和同济大学之后,第四所开设配音专业的高校。在民间,多家教育机构的配音班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
入行:一切从动漫开始
阿杰:别人追“星”,我却追“声”
小时候,大家都会追某个明星,我也不能免俗,只是,我追的是“声”――配音员。当时“辽艺”制作的卡通片,片尾字幕都没有把配音员与角色对应地标示出来,只有一个总名单。我从小就对声音比较敏感,只要看过几次卡通片后,就能根据每个角色的戏份,把它与字幕中出现的配音员名字对应起来。比如《聪明的一休》里,一休是王晓燕,长老是方树桥,将军是陈大千。在这种“认声”的游戏中,我获得了很多乐趣。
后来,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者,于2005年7月29日组建了“729网络配音组”,开始做一些作品。起初,我们配得比较多的是广播剧,因为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不用跟着画面对口型,而且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阴阳师》广播剧系列便是我们配音组的代表作,我在里面出演主角安倍晴明。第一次配音,我不敢马虎应对,于是找了很多关于安倍晴明的资料来看,了解他的个人气质。只有把角色揣摩透了,才好用声音来演绎。
这个系列推出后在网上大获好评,我也因此开始被大众认识。2006年,朋友带我去拜访一个从事专业配音的老师。后来,那位老师打电话给我,帮我介绍了几个角色。就这样,我慢慢进入专业配音这个领域。还记得我第一部参与配音的片子叫《明宫夕照》,但我当时连个角色都没有,只是负责配背景音。刚开始很难熬,因为大多数时间只能从旁学习,偶尔才有一两句配音,用行内话说,我当时只是个“群杂”。但熬过之后,机会就慢慢多起来了。
枫仔:动漫为我打开了配音之门
我是广州人,因此关于配音的记忆都与香港的卡通片有关。《多啦A梦》就是最好的代表,林保全先生可爱的声音演绎,到现在仍让我难以忘怀。
真正接触配音,要从我进入本地的动漫圈说起。我是学美术出身的,1998年夏天,我进入了本地最早建立的动漫机构――YACA动漫协会实习。进入那里后,我开始接触动漫圈子,也认识了一些喜欢配音的朋友。当时,卡通片《机动战士高达seed》在日本热播,可它还没有粤语配音。我突发奇想,就试着做了好几段配音,除了给男主角基拉配音外,我还配了女主角的声音,然后把它们放到YACA漫协的网络平台上。没想到,不少网友听了后都感到很喜欢,有的朋友在漫展中见到我,还要让我现场演绎几句。
2007年,YACA漫协想搭建一个声优交流平台。因为我已经在动漫圈里小有名气,他们邀请我负责第一届声优大赛的筹备工作。为了把大赛办好,我自己担任主持工作,并且配了好几个角色,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参赛者。比赛后,不少观众都跟我说,希望这个活动能继续办下去,发展成为“追声族”的大本营。这次活动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也让我深入了解到配音的魅力。
业界评估:作为一个依附型行业,配音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漫产业和影视产业的发展。在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成熟,相关的配音行业也自成规模。声优有所属的事务所和经纪人,除了担任动画、影视剧和广播节目的配音工作外,一些知名声优还会出唱片、接广告、演影视剧。当地的声优学校、培训班也发展成热门产业,而且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性的声优大赛。但目前,我国的动漫产业还没有真正蓬来,这导致了配音业的发展处于瓶颈状态。
练习:发声不仅仅需要爱
龙吟:广告牌也是练习配音的好材料
我从小就对配音感兴趣,当时的梦想就是要当播音员。为此,我高考时还报了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可没有考上。也许是我的声音底子还不错,2008年,朋友介绍我做商业配音。说实话,我虽然喜欢配音,但一点基础都没有,连基本功的绕口令都说不好。所以刚开始配得特别烂,没赚到几个钱。
于是,自己就在网上到处搜索跟配音有关的信息。那时候,天涯社区里聚集了一批喜欢网络配音的人。在加入他们的Q群和讨论组后,我才发现这是个学习的好地方。一些朋友会不定时地配音任务,然后组织大家尝试。为了尽快提高自身水平,我很积极地领任务,然后一个人在家里拼命练习。群里的人都很愿意教你,比如说,他们会指导你怎样通过变声以获得特别的效果,或者是一些吐字、语速的技巧。整个网配圈的学习和交流氛围很浓。
我有个习惯,就是看到一段文字就会把它读出来,所以广告牌、指示牌、宣传单等都会被我当作是练习发音的材料。因为配音员的行业特点就是如此,拿到文稿就得马上演绎,准备时间很少。关于那个“百种语调朗诵诗歌《我爱我的祖国》”事件,其实也是我的一次练习而已。当时在天涯社区看到这首诗歌,我觉得还不错,就想着录一段朗诵。第一遍,我是按正常的朗诵标准来演绎的,结果网友听了后,觉得我的朗诵字正腔圆,还给它封了个“CCTV音”的称号。有些网友建议我尝试其他版本,于是,我又录制了伦敦音、绵羊音、电视购物版、京剧念白配音等多个版本,竟然越来越受欢迎。最后,这次活动居然诞生了200多个版本。既能与大家互动交流,又能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是网络配音让我最满足的地方。
罗嘉玲:懂得养声比经常练习更重要
配音员最担心的是什么?那肯定是失声了。我们是靠声音吃饭的,要是患个感冒或者声带受损,那就意味着你那段时间将颗粒无收。所以,懂得养护自己的声音十分重要。
因为想尽快出人头地,很多刚入行的配音员都会抓紧一切机会去练声。这样的动机是好的,但如果做得太过,就会适得其反了。我认识的一位男配音员,本来有一把比较沉厚的男低音,但是他为了想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更加有中年男人的魅力,就去抽烟、喝酒,希望用这些刺激物来改变。起初,冒险带来的效果还不错,他确实也得到了很多片约,可久了之后,他的喉咙就经常发炎,而他最原始的声音也不复存在了。所以,我不主张新人用过激的方法来“磨练”自己的声音,还是要循序渐进。
要保护好声音,不等于说就不能去KTV唱歌,但飙歌是要避免的。尽管你有天籁的声音,但像陈奕迅的《浮夸》、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等需要声嘶力竭的歌曲,还是不唱为妙。另外,饮食也是值得注意的。做配音这行,冷饮和辛辣物都是禁忌,因为这些食物都会对声带造成不良的刺激。要滋润声带,最好是喝暖的蜜糖水。
业界评估:配音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想在行里有所成就,就必须拓展自己的声线表演技巧。除了参加专业的配音培训班之外,对配音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加入网络配音的讨论组,跟随有经验的人士学习。同时,配音员因为经常要用夸张的声线来演绎不同的角色,声带长期劳损,有可能患上慢性咽喉炎等职业病。因此,保养声带是配音员的重要工作之一。
工作:戴着镣铐跳舞
阿杰:在有限空间内发挥无限可能
很多人会觉得配音很好玩,因为可以尝试不同的角色。话虽如此,但真正做起来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
卡通片和真人影视作品就很不一样。为卡通片配音,配音员可以不太受画面限制,只要注意配合角色的开闭口动作就好了;但为真人影视作品配音,你得观察人物的各种表情、动作,然后根据观察所得来演绎声音。当一个配音员,不能光有好的嗓音,更重要的是表现力。一个角色,有的人配出来的效果像在朗诵,而另一个人配出来的效果就很自然。光有动听的声音,你只能去当播音员。
配音员经常要配不同的剧种,这就很考验个人的创造能力了。以日剧为例,日本人经常说“谢谢”,可这个“谢谢”在日语里要发8个音,角色的嘴巴要开合8次。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加字,在保证意思不变的情况下配合人物的口型。一般我们都会说“真的是非常地感谢!”或“真的是太感谢你啦!”这已经是最基本的了,除此之外,配音员还需要根据角色的性格为其设置符合身份的台词,而又不能违反口型的配对原则。所以我们只能在各种限制中尽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另一个困难的地方在于,个人的说话习惯有时候会影响角色的发挥。有些配音员平时多是配一些高贵公子的角色,而一旦要为山野村夫的角色配音就反应不过来,这在业内是一种大忌。配音员需要面对各种类型的角色,如果只局限于某种类型,那你的发展路子就很窄。
罗嘉玲:客户的挑剔有时会让你抓狂
身为自由身配音员的好处是,我除了可以像签约配音员那样为卡通片和影视作品配音,还可以接受一些广告商或教育机构的邀请,为其录制宣传声带,这样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
在香港,目前为一个广告配音的收入大概在300~1000港元左右。报酬虽然不多,但如果配音员的口碑不错,他还是可以获得多家商家邀请,获得不错的薪水。然而,配音员很多时候都要面对客户的挑剔。
我曾经帮某航空公司录制电话声带,其实就一句话:“某航空公司真诚为你提供优质服务。”我去到配音棚,第一遍用比较平稳的声音说了,心想这样的效果还是可以的。但客户听了之后不是很满意,他建议说,“你能否用一种温柔的声音再演绎一遍?”既然客户提出建议,我也只能按照他的要求再录一遍。然而,客户还没满意,他又提出“你的演绎是温柔的,不过我希望可以正式一点,你能否再试试?”无奈,我又再尝试一遍。“这一遍比前两遍好多了,但我认为你还可以把声速放慢些……”我心里恨不得想说,不如你来为我演绎一下,怎么把各种要求融进配音里好了。结果,那次配音用了将近一小时。
业界评估:配音员能拿到的薪酬并不高。在日本,工薪阶层的年薪约为300万日元,但在5年前公布的日本声优年收入排行榜上,大多数知名声优的年收入都在300万日元以下。在国内,配音员的待遇十几年如一日,没多大改善。配音员出身的张涵予曾透露,“15年前,配电影是300~500元左右;15年后,海外大片配主角也不过1000~2000元左右。”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物价上涨速度,很多配音员往往需要出去兼职(如为广告配音等)才能维持生计。
业内:并不是人人都会“声声”相惜
罗嘉玲:争当主角,洁身自好
在配音业内,千万不要自贬身价。一套电视剧,配主角和配配角的收入差不多,但我绝对会选择配主角。配配角的工作会相对轻松,可一旦你选择了配角,就意味着别人也能替代你的位置,你以后想配主角就难多了。
由于薪水不稳定,有些配音员甚至会去给配音以增加收入。但这样做其实等于自毁前途,把自己陷入了低俗的境地中。商家或导演一般都不会选择这些配音员给自己的商品和影视作品配音,害怕有损企业和个人形象。所以,我一直坚持洁身自好,这也是为什么我可以获得香港教育局、各大出版社的青睐。健康的形象对配音员来说也很重要。
枫仔:威胁并不来自明星和字幕组
近年来,一些明星也涉足配音业,像吴君如和黄秋生为《麦兜的故事》配音,何炅为《熊猫总动员》配音等;而网络字幕组的兴起也让更多人选择看原声作品。不过,这些对配音员来说都不算带来很大的影响。
实际上,明星拍的片子,很多时候都要配音员重新配音,这是因为片子在拍摄过程中的收音效果很难控制,而且有些明星的声音确实不好听。只要你有一定的实力,在这个市场里还是能站得住脚。至于字幕组,他们只是负责翻译文字,方便上网的观众收看原声作品。但目前,大多数人还是会通过电视机收看影视作品,所以我们依然有大量的片源。
威胁配音员生存的,其实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影视制作方和不专业的配音团队。由于经费有限,一些影视剧制作方会聘请价格低廉、质量低劣的三流团队配音。另外,一些地方电视台在引入电视剧的时候,都要重新配一次音。他们美其名曰是本土化策略,但实际上也是受利益的驱动。因为直接引入一部没有配过音的影视剧,比去购买配好音的影视剧要便宜;有时候,重新配音后的花费也比购买配好音的影视剧的费用要低。长期以往,精品的配音作品就少有人问津,配音员的激情也大受打击。
业界评估:配音行业需要百花齐放,但配音员却不希望自己的蛋糕被别人分去,这正是配音行业里的一个悖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寄望于国内动漫产业和影视行业规范有序的发展和政府、社会对配音业的重视和扶持。
(感谢729配音组组长程涵、陈家亮和唢呐的姐姐提供采访协助。)
伴随80后成长的声优们
普通话配音员
乔榛代表角色:《偷天陷阱》的麦克、《狮子王》的豹子巴克拉、《哈利波特》系列的邓布利多校长。
王晓燕代表角色:《美少女战士》的小兔、《七龙珠》的孙悟空、《聪明的一休》的一休、《足球小子》的大空翼和《灌篮高手》的彩子。
金锋代表角色:《蜘蛛侠》的托贝•马奎尔、《危情二十四小时》的雷奥,内地演员钟汉良和保剑锋的常任配音员。
季冠霖代表角色:《倚天屠龙记》的赵敏和周芷若、《赤壁(下)》的小乔、《阿凡达》的奈蒂莉等。
粤语配音员
卢素娟代表角色:《多啦A梦》的大雄、《名侦探柯南》的柯南、《棋魂》的筒井和《忍者乱太郎》的乱太郎。
林保全代表角色:《多啦A梦》的多啦A梦、《名侦探柯南》的目暮警官,内地演员王刚的常任配音员。
郑丽丽代表角色:《樱桃小丸子》的小丸子、《美少女战士》的爱野美奈子和《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美雪。
苏强文代表角色:《钢之炼金术师》的莱•马斯丹,日本演员木村拓哉、中国台湾演员周渝民、内地演员黄晓明等帅哥的常任配音员。
辑 / 曾美芬
罗嘉玲在表演“一人多声道”
1.扮演坏人
2.扮演暗器飞出
3.扮演老太婆
4.扮演溺水
阿杰的部分配音角色
《金大班》盛月如
《宫•锁心玉》二阿哥胤
关键词:声乐 台词 同步录音
引言:当前国内外好多大中专院校设有表演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影视演员、话剧演员、曲艺演员,部分同学在电视剧中担任重要角色,然而不少演员因为气息浅、共鸣弱、音量小等缺点,不能满足同步录音的需要,而是先进行录像,再根据台词进行录音,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经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声乐课程和台词课程严重沟通不足的现象,我试图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把握正确诀窍,将声乐和台词的技能、技巧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为我所用、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之效。这种尝试,不仅是对专业技术、技能的探讨,也是艺术学科中交叉专业的研究。
每个人自呱呱落地起,就无时无刻不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符号来同这个世界取得联系,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惑,但这是一种未经雕琢的自然声音。在舞台上面对千百观众,要把每个词语清晰地送入他们的耳朵,要把每一种内心情感通过语言传达给观众,只凭自然的声音,没有科学发声的技巧和方法是不行的。朗诵和念词都要尽先天的资本--声音的质和量,但在这先天条件之外,应该尽后天的技巧或者方法。寻找这种技巧和方法的活动便是科学化,这些方法或技巧如被阐明起来,使大家可以知道,先天条件充分地可以增加他的光辉,即使稍不充分,也可以适当弥补他的缺陷。作为声乐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寻找舞台语言发声上存在的各种不良习惯,最终达到清晰、洪亮、起伏跌宕的发声和符合各自人物的声音造型,从而淋漓酣畅的表达人物情感,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解决怎样将科学发声结合到台词语言实践中去的过程。
一、说与唱都必须保持积极的放松状态
所谓积极地放松状态,它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放松,而是一种创作状态。从站姿上来说,需要积极而不紧张、松弛而又不松垮。在练"字"是工具、练"声"是目的阶段过程中必须强调放松与紧张。声乐演唱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自然的肌肉运动的过程,因而演唱过程中的"紧张"和"放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们相辅相成并且相互作用。动听的歌声必然是多方面因素恰到好处地配合和协调一致才能得出的结果。"积极"是"放松"的保障,只有积极地调动与发声相关的器官和充分利用歌唱腔体,才会有放松的情感表达。在歌唱的过程中,只要积极合理地控制参与运动发声的器官,表情才能自如,感情表达才能随心所欲,声音才会健康、 圆润、放松。"放松"是"积极"的前提,只有适当地使发声器官得到松弛和休息,才能为发声器官提供协调和新的力量。在歌唱的过程中,参与运动的肌体在经过积极地收缩后必须得到舒展和放松,才能进行下一轮的积极收缩。这对表面上的矛盾关系是始终贯穿于我们的声乐学习的,如果能量得不到释放那必然会造成机体运动的失衡,从而影响我们的声音效果。作为声乐演唱者,不难理解这是一门具有人类真实情感的综合艺术,我们演唱的好与坏,听者从心灵就能清晰地感受到。比如我有时在平时的课堂中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理应做的就是通过对作品情感的悉心分析来把握歌曲的二度创作,就是说我需要加入我真实的情感来完整地演唱作品,但我有时就会碰到自己的心情和作品中情绪情感的不符,我心情阴郁的时候却需要表现一个活泼开朗的人物角色,这时就会很难调整自己的心境,那么也可以想象我的演唱就是一种机械地进行,声音再完美也是难以产生情感共鸣的。于是我越发会紧张,那就越发地完成不好了。所以心理因素也直接影响着歌唱地发挥,我们不仅需要娴熟的声乐技巧,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只有调控自如,我们的身体才能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这就很好地实现了积极与放松的辩证关系。
二、说和唱都要正确的运用气息
生活中的呼吸是自动而有节奏地自然进行的,表达思想只要说清说准就行,在音色、音量、音域等方面没有一定的标准。而舞台上的说与唱的发声,从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来说比生活中远得多,语言交流的空间比生活中要大得多,因此在舞台上的说与唱发声方法正确与否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呼吸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是运用胸、腹的共同参与形成的呼吸方法。吸气时,口、鼻并用,在吸气肌肉群作用下,气息自然通过呼吸通道进入肺叶。横膈膜明显下降,并借助肋骨的运动使胸廓扩张,气息像一条腰带充满横膈膜周围,下肋骨及、膈肌及腰部均有明显扩张的感。呼气时,胸、腹呼气肌肉群联合协调做有控制的收缩,两肋和腰部四周仍保持吸气扩张状态。这样有控制地呼气,能造成强有力的气流,并使声带发出各种力度的声音,能根据歌曲需要,随乐句长短,自如地调节、变化呼气量。这种呼吸法对歌唱发声以及一切艺术语言的发声都是最适合的,也被中外歌唱家所广泛采用。这就是我国传统声乐理论中讲的"气沉丹田,关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轻松"的呼吸法。在歌唱中要求呼吸自如,要根据乐句的长短自如地呼气,舞台表演要求演员有稳定的歌唱状态,音乐旋律音高起伏大,所需要的气流量也大,歌唱的呼吸就比生活中要更夸张、更有力。若将各种呼吸彼此间作一个比较,通常人的吸和呼之间比值为:安静时吸与呼为1:1或1:2 ;劳动或平时一般说 话发声的吸与呼为1:5;歌唱活动或舞台朗诵时艺术发声的吸与呼则为1:8或1:12等甚至更长。歌唱发声的要求是千变万化的,单靠个别、孤立的部位呼吸就远远不能胜任。无数说、唱实践证明,胸、腹式呼吸法是最适合演员的呼吸法。 胸、腹式呼吸的优点在于,它充分调动了呼吸器官中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整体的互相配合,协调运动。吸气时吸气肌肉群收缩,使胸腔的肋骨自然抬起向外扩展, 这时腹部的吸气肌肉群也在收缩,使胸、腹内脏的位置发生改变,膈肌中心自然下降,由此也充分扩大了胸腔,使肺叶吸气时有宽松的扩展空间。呼气时呼气肌肉群收缩,又使胸腔的肋骨自然下降,横膈肌中心回升,使肺叶中的气息能有控制地排除。胸、腹式呼吸法能做到呼吸自然而速度快,能使声音有明显支持点和弹性,自如地控制气息并形成气柱,使声音有强、弱变化,能使音量放大,声音能致远。由于气息有控制,对达到声区统一、扩展音域、美化音色、控制音量变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初学者来说,把握正确的呼吸法,理顺说与唱的共同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三、说与唱都必须有正确的喉型
这里我所讲的喉型,无论是说还是唱的发声艺术,说白了就是脸部肌肉表现力的问题,在发生时难看还是好看。因此我们在不排除喉头的稳定、歌唱发声严谨的正确吸气方法基础上,既不吊喉头也不压喉头,发挥声带的正常功能,那么上口盖的积极咬字,舌根放松,下巴松弛自然,稍微往里收,更是我们启发学生、训练舞台语言教学的重点提示。平时我们生活的语言和吃饭的动作,往往是下巴积极的工作,如果舞台语言把生活中的习惯误认为想要音量大,向前伸脖子或下巴,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从外部形象来说很难看,音域走向不宽,吐字没有穿透力,还会产生好多喉音,如果喉型不正确,不管是唱与说,发声没有通道,气息不通,到了舌根部分就有阻力,所以在掌握正确的发声法时,提示学生吐字必须下牙藏在上牙的背后,要求下巴懒一些,上口盖积极些,硬腭吐字点清楚,利用上下牙两个牙齿中间处如同一条线吐出每个字,出字时气息要平稳、均匀,有小腹的丹田气支持。只有建立正确的喉型,练起来有方向,做起来有目的,才能掌握好发声法。
四、说与唱都必须建立较宽的音域
根据斯坦利的分析,在声音的发展中有四个相互依存的技术因素:音域的扩展、音量的操控、音质的改善和声音的正确颤动。教学实践证明,扩展音域的练习对培养歌唱发声艺术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要解决高、中低声区的共鸣腔运用问题,又要解决几个声区换声点相互连接的问题,如果这一点不引起重视,岂能谈得上歌唱发声的技巧性问题。另外在歌唱的训练中我们比较重视声音的高部位,在舞台语言发声中也要重视这一点。至于声音位置实际上是一种遐想,也就是把说话的口腔空间感、面部空间感增大一些,气息流动性比生活中夸张一些,这些都是说与唱的发声要求中必备的条件。
五、说与唱都要有正确的吐字归韵
威廉-莎士比亚说:"好的说话就已经获得了一半好的歌唱。"这句话应该是每个歌唱者必须牢记的格言。唱是说的音乐性夸大,所以说合唱是可以结合的。歌是由诗发展而来的,唱是由说发展而来的,因此二者结合的途径应该是在说的基础上来发展歌唱能力。在传统音乐论述中有"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听曲之人,慢讲精粗,先问有字无字;字从口出,有字既有口,如出字不分明,有自若无字,是说话有口,唱曲无口"一说这都说明吐字归韵在歌唱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