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煤矿安全建议范文

煤矿安全建议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煤矿安全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煤矿安全建议

篇1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建设问题;措施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煤矿安全文化在社会上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它逐渐发展成煤矿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内容,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产生根本性影响。不过,由于多种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发挥其安全文化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对于我国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煤矿安全文化的提出

在我国长期的煤矿开采生产中,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可以更好的开展活动,它不仅是一种企业文化,还是一种安全文化,煤矿安全文化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一个方面是工人的身心安全健康文化,另一方面是企业的职工安全意识和价值观等方面,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渗透到煤矿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上产生积极影响,除此之外也对于所有员工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近些年来,社会各界都在倡导建设安全文化,其推动精神层面的进步,不过,在实际工作过程里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2当前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文化建设浮于形式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企业们开始重视文化建设,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潮流。不过,从实际的安全文化建设开展来看很多地方只是在形式上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重视力度,但实际上形式主义依然严重。除此之外,还有的企业重视表层安全文化,忽视了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习惯规范,很多煤矿企业的相关安全规定局限于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实际上,职工们的安全意识不强。

2.2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偏重理论,缺乏整体规划

近些年很多学者开始研究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但是大部分局限于理论层次,缺乏实际操作性,难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不利于实现和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相适应。笔者通过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发现研究煤矿安全文化的基本上都是煤矿企业的开采工人,所以其研究是经验性的,忽视了研究过程,同时也忽视了结论。另外,在建设煤矿安全文化时,很多煤矿企业缺乏相应的领导机构,安全文化建设和普通的安全文化教育类似,还有很多乡镇的煤矿根本没有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利于从总体上提高我国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2.3安全理念普遍较淡薄

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全理念可以指导员工更好的工作,引领员工,安全理念的存在可以使煤矿企业内部形成安全观念。不过,煤矿企业的员工思想上还是存在问题,很多人遵守规定是为了害怕被惩罚,但实际上缺乏足够的安全第一意识。现在的理念难以促使人们自觉学习相关煤矿安全文化,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人心。

3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

3.1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安全问题

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活动来说,其生产过程离不开企业职工的共同努力,同时企业职工也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力量。所以,在进行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里要以煤矿企业职工为核心,加大对其重视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放在第一位,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实现发展,这一理念要落实到煤矿安全文化工作里,特别是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里,把安全第一的理念落实到位,从意识的高度上引导煤矿企业职工的行为,可以进一步推动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煤矿企业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

3.2加大对实践性重视力度,从整体上做好规划

对于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十分有必要,但是同时要加大创新力度,更要加大对安全文化实践性的重视力度。理论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实践,所以在进行煤矿安全文化建设里,安全文化理论的可操作性要强,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落实理论研究工作。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打破自身落后思想的影响,不能单纯为了防止受罚而积极工作。由于文化的性质和特点比较特殊,所以文化建设需要长期努力,要从整体上做好规划,实现和其他工作的有机融合,使企业每一个阶层都了解各自分目标及权责,齐心协力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组织、制度、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3.3建立煤矿企业内部的监督与激励机制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过程里,要发挥监督和激励体系的作用,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可以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保障这一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要为企业的员工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监督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部监督,一种是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通过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进行监督,而相应的外部监督指的是政府和媒体等的监督,两者的监督方向存在差别。要适当的激励一些先进个人和先进小组,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更好的展开。

4结语

总的来说,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对于煤矿开采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是进行企业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从现在来看,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际上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程,必须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里。

[参考文献]

篇2

1.1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

全省除六盘水、毕节2个地区(州、市)有独立的煤炭管理局外,其它6个地区(州、市)、县(区、市)、乡(镇)大多数均无专门的煤炭管理部门,地、县两级煤矿管理部门均由乡镇企业局兼管,多数只有煤炭管理科,没有安全监察科,全省产煤乡(镇)在机构改革中,大多数乡(镇)煤管站已撤销,由乡(镇)社会事务管理站兼管。在三级煤炭管理部门人员中,大多数为聘请临时的管理人员,少数为事业编制人员,煤炭管理人员一般1~3人。

1.2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缺乏

地(州、市),县(区、市)、乡(镇)三级煤炭行政管理部门大多数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在聘请的管理人员中,虽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近年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仅有书本知识,没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是全省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最大隐患,也是管理严不起来和安全事故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在聘请的管理人员中,以前的工作均从煤矿管理费中开资(含事业编制人员),现今上级部门已不允许收取煤炭管理费。由于有的煤炭管理部门财政紧张,工资待遇低,工资发放不能按时到位,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不安心、缺乏积极性,缺乏创新热情,不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煤矿安全检查责任心不强,有的安全检查人员不懂,查不出问题。有的未尽心、未尽责,煤矿

安全检查工作存在死角。

1.3对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心中无数

全省地、县、乡三级煤炭管理部门的领导大多数均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说他们也想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搞好,管理的力度也比较大,但没有人知道怎样才能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搞好,没有长期打算和远期目标,对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心中无数。有的煤炭管理部门的领导对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管理混乱,流于形式,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责任意识从上至下呈现层层衰减,逐级弱化趋势。

1.4领导调动频繁

1998年“关井压产”以来,全省地、县、乡三级煤炭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调动频繁,至今,大多数均全部更换。由于煤矿是地下作业,技术性强,危险性大,工作环境差,煤矿井下作业点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运输、有害气体等灾害的危害,新领导又不是专业技术人员,难以胜任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对乡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工作布置上,管理、监督和责任制也只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会议上。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

1.5煤矿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

有的煤炭管理部门未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对煤矿检查到位,有的只有检查,没有落实,有的未建立安全隐患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跟踪落实档案。没有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要求找差距,抓整改。煤矿安全意识淡薄,存在着“侥幸的心理”等。

2对策及建议

2.1从人的因素上消灭安全隐患

从全省乡镇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存在的安全隐患来看,可以说都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到位和人为造成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决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好坏因素是人。所以,要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人的安全因素上消灭安全隐患。根据全省各级(地、县、乡)煤炭管理部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较少和无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实际,建议各级煤炭管理部门配备1名主管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技术管理的工程师,负责指挥和指导本辖区内的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对目前所有不是安全技术管理的人员全部组织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煤矿安全执法证书者方可从事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只有消除人的安全隐患,才能消除煤矿安全事故隐患,才能有效地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2建立健全煤炭管理机构

建议地、县级设立煤炭管理机构和煤炭监察机构,重点产煤乡(镇)设立煤炭管理站。根据本辖区内乡镇煤矿的实际,配备足够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从事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层层分解,处处落实和把关,变领导负责为全员负责,变领导关心为大家关心,真正的形成一级向一级负责的良好局面。地、县级煤矿管理部门和重点产煤乡(镇)配备一名主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总工程师,负责指挥和指导本辖区内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煤矿安全生产才有保障。

2.3聘用合格的领导干部

作为煤炭安全生产管事部门的总工

程师或主要分管领导是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指挥者,必须具备丰富的采矿工程专业理论和独立解决采矿工程专业技术领域重要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科学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的技能,有丰富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能撰写有重要价值的技术报告或提出重要价值的建议和意见。熟悉国家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程、规范、法律、法规、以及方针政策,并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实践中去。要从指导方针上、措施对策上有“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飞跃,要知道如何扭转该辖区内煤炭工业的投资环境和提高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要知道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外商家的投资环境和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制政策环境。要能够为今后该辖区内煤炭工业的发展和推广介绍引进国内外商家的煤矿建设项目、煤炭深加工利用项目、煤炭洁净技术(选煤、型煤、水煤浆、煤炭高效燃烧、煤电、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炭脱硫等技术)项目,要能够为将来煤炭工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2.4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国家对乡镇煤矿开采技术要求的提高,那些传统的煤炭开采方法将被先进的符合现代化的开采技术所取代,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来管理,因此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专业化。所以提高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全省各级煤炭管理部门今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依靠科学的进步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把煤矿安全事故降下来。

篇3

1.1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大部分乡镇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企业经营者文化水平低下,安全意识不强,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落后。“重生产,轻安全”,只知道盲目追求高额利润,没有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装备陈旧落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只凭自己主观意志和经验指挥生产,冒险作业现象严重,以致生产系统不健全,采掘生产没有规划,私采滥挖现象严重,井下长期无风、微风作业、明火明电,违规使用火药,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没有建立等,突发事故时有发生。

1.2非法生产现象严重

前些年,有很多黑心非法矿主,为牟取暴额利润,无视国家法令和矿工生命,私采滥挖严重,不仅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更使地表千疮百孔,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还有一些小煤矿假借探矿、资源整合或技术改造施工之名,逃避政府监管,骗取火工用品,在不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下,私自违规生产出煤。近年来,随着煤炭产业政策的调整,监管力度的加大,煤炭行业不太景气,但利润空间仍远远高于普通经营,部分小煤矿虽然通过了技术改造,但没有严格按照“三同时”原则进行生产,大部分技改采掘工作面作为摆设,到非法区域进行私自生产;受经济利益驱使,小煤矿“三超”生产现象严重,导致事故频繁发生。

1.3技术装备落后

乡镇煤矿大都在浅部、小范围边角处开采,个别煤矿依然使用国家已经淘汰禁止的设备,企业历史安全欠账太多,资金不足,装备改造技术升级困难。有的乡镇煤矿虽然难过了技术改造,更换了淘汰设备,“六大系统”进行了升级,但大部分设备闲置不用,单体液压支柱、刮板运输机锈迹斑斑,仍然采用原始的木支柱、手推车进行开采作业,生产力低下,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因矿井大部分在山区,传输信号不稳定,导致瓦斯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形同虚设。

1.4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不足

(1)现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人员配置远远完成不了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察任务。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的职权却越来越小,机构被弱化,又是地方监管,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责任越来越大,缺乏国家权威性,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2)安全监管、监察大多针对矿井“证照”是否齐全、通风系统是否合理、设备运行是否稳定及有无“三违”现象等细节检查,而对于矿井设计、巷道走向设计是否符合地质构造等具有决定作用的地方往往成为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被忽视的环节,从而埋下祸根。(3)现有的垂直安全监察体系形式呆板,方法单一,以罚代管,导致了大量煤矿事故被隐瞒不报。

1.5安全培训不到位

乡镇煤矿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家庭贫困的农民轮换工,他们大多都是小学文化,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随季节流动性大,短期行为严重,对安全教育培训不重视,导致他们安全素质差,不懂安全操作技能,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薄弱,违章作业现象严重。企业经营者只顾煤炭销售,平时也不下井带班,安全生产管理者也大多数是当地农民工,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有限,只凭自己主观意志和经验指挥生产,安全管理技术落后,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2.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建议

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努力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加快落后技术装备设施升级改造,全面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注重日常安全生产现场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1深化开展“打非治违”工作,淘汰落后产能

从严执法,始终保持对乡镇煤矿“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严格按照“四个一律”原则,对无证生产、私挖滥采、拒不执行停产指令的煤矿持续加大打击力度,从严执法,对无视国家法律和职工生命的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危害的,坚决绳之以法。淘汰落后产能,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炭资源枯竭、不符合煤炭产业政策、布局不合理、污染环境严重的煤矿坚决予以关闭。

2.2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只有加强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结合煤矿企业生产实际突出实学、实训、实战的培训,使每一名现场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真正学到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严格按照煤矿“三大规程”作业,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2.3依靠科技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

贯彻“科技兴安”战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改造落后生产工艺,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人、机和环境协调。推广信息、生物识别技术,对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企业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井下遇险人员地面快速定位系统和快速救援系统及设备,杜绝事故隐瞒不报现象。

2.4从安全生产环节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

篇4

关键词:煤矿安全政策;政策执行;煤矿业;安全事故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4-012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矿业发展迅速。为了确保煤矿业生产的安全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条文。尽管如此,煤矿安全事故仍然频繁发生,这是因为煤矿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如生产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人员操作水平不合格、监管工作不到位等。国家只有通过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法律体制,确保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并且加强安全政策的执行力度,那么我国的煤矿业才能安全、有效地运行并发展。

1 我国煤矿业安全政策执行力度不足的主要表现

我国煤矿业在安全生产政策执行中力度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1 政策敷衍

政策敷衍即采用应付方式执行安全政策。我国煤矿业在安全政策实施过程中,只是一味地采取象征性的政策执行,而并未对安全政策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只是一味地敷衍,无视煤矿安全生产政策。例如,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例》中要求煤矿生产部门必须具有安全生产的相关证件,并且对于相关证件要加以严格审批和检查,对于一些无照开采的煤矿应该严禁开采。但是在发生事故的煤矿单位大多是中小型煤矿,这些煤矿的证照不齐全,有的还是无照经营,属于非法经营生产。

1.2 政策缺损

政策缺损即采用选择式的方式执行安全政策。煤矿业的安全生产政策执行部门在安全政策执行过程中只是采取部分政策来执行,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政策效力。例如有些地方政府在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政策时,只关注那些对自己有直接经济利益的政策,而将那些对自己不显著的经济利益抛之脑后。煤矿业安全生产政策不仅突出利益,而且还要求对煤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求煤矿生产部门在开采过程中要加大安全投入力度,要对煤矿作业人员加强安全培训,确保煤矿的开采做到利益最大化、经济环保化、生产安全化。

1.3 政策偏离

政策偏离即在采用附加式的方式执行煤矿安全政策。在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政策时,添加新的内容、新目标,最后致使执行结果与预定的目标不一致。添加新内容、新目标虽然在形式上是对安全政策的灵活运用,但是从结果来看,却是为了谋取私利而私自设置的内容,从而致使煤矿业开采过程中使用非法手段贿赂相关官员,加重矿主的经济负担,形成不正之风。例如,一些煤矿证照在审批过程中有一定的费用,但是一些监管部门为了谋取私利,接受煤矿主的贿赂或者增加相关办理手续费用。

1.4 政策抵制

当国家下发煤矿生产安全政策后,执行主体并没有积极执行,而是采取被动地观望,拖延政策的实行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政策的权威性。例如,国家对有问题的煤矿下发撤资政策文件时,要求在某一具体时间内撤出投资,但是下边执行人员对这些文件精神完全无视,抱着能拖则拖的态度。

1.5 政策曲解

政策曲解即在传达政策过程中歪曲政策实质,出现许多与严重的政策偏差现象。煤矿开采是根据煤矿资源有效、合理开采,但是有些地方为了经济利益,制定煤矿开采的超标生产能力,这样就会加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这与国家政策的意愿是相违背的。例如,有些煤矿生产能力较低,但地方部门则对煤矿的生产能力超标核定,从而加大了安全生产隐患。

2 我国煤矿业安全生产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国煤矿业安全生产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实践活动,在执行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致使出现各种问题,对于出现问题的原因以下从三方面进行简要

分析:

2.1 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

煤矿安全政策的执行是一个调整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的过程。煤矿业在安全生产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取向,从而致使政策执行与政策不相符。在煤矿业安全生产政策执行中,利益主体主要有地方政府、官员、煤矿主等。地方政府通过会采取地方保护的方式从本地利益出发,纵容胡滥开采、私自挖掘等现象,从而致使煤矿开采中发生安全事故;官员为了谋取私利收受步伐开采矿主的贿赂,从而扭曲政策,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煤矿主为了一己私利,不办理任何手续就进行开采,在开采过程中向官员送礼,这样致使官煤勾结,造成安全事故频发。

2.2 监督效果不佳

在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中,主要由国家安监局、煤矿安全监察局等行使。但是由于我国煤矿数量较多,并且分布范围较为广泛,最后致使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不到位,从而为安全事故造成隐患。同时,没有有效发挥外部监督

作用。

2.3 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

在我国煤矿业生产过程中,我国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缺乏采矿专业人才,采矿人员对工程技术掌握不够。同时在煤矿开采行业中大部分是农民,农民对于采矿安全意识没有足够的认识,并且不具备专业的采矿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且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因此致使煤矿生产存在着安全隐患。

3 促进煤矿业安全生产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为了加强我国煤矿业安全生产政策执行的力度,确保安全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以及煤矿业生产的安全性,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3.1 完善煤矿业的政策法规,确立以安全为目标的价值追求

在我国煤矿业发展过程中,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并且扩大监管范围,确定煤矿业安全政策执行主体的价值体系,让各个安全执行主体确立以安全生产为目标的价值追求,同时应该确定安全生产标准,然后要求各煤矿业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执行。在发生事故时,司法部门要严格查处,按照法律程序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且处理好民事赔偿。

3.2 完善监管体制

在煤矿业生产过程中,完善的监管体制以及明确的安全政策执行主体能够提高执行力度,分权管理,使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统一。在煤炭业建立的监管体制要以安监局为核心,明确煤矿安全政策执行主体。同时,建立专业的安全生产监察队伍,并且引导媒体参与,从而扩大外部监督,实现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统一,进而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3.3 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的发展使得煤矿业的生产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应该加大科技投入,为煤矿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国现在已经具有了煤矿安全生产科研机构,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煤炭安全管理方式趋于现代化,并且提高了安全监管

技术。

3.4 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我国设置了煤炭安全教育培训中心,专门对煤炭行业的人员进行培训,从而确保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在培训过程中,主要是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安全装备、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培训,然后通过考试获得从业证书,对于不合格的人员将不允许其上岗。

煤矿安全生产政策的执行力度影响着煤矿业的安全,如果执行力度不够将会造成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对于煤矿业安全生产政策执行中出现的监管力度不够、从业人员素质差等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执行煤矿业安全生产政策,从而确保我国煤矿业生产的安全性、高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晓君,陆雪松.我国煤矿安全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13,(5).

[2] 李宁,薛凯天.博弈视角下的煤矿安全政策执行问题[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 刘冰,梁海慧.基于人员素质的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8,(2).

篇5

关键词: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42

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矿生产较其他行业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纵观煤矿发展史,历次伤亡事故都是人为失误,或“三违”所造成的,归根结底是人的不规范作业所致。要减少人为失误,杜绝“三违”现象,就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要求对煤矿井下职工进行安全培训,通过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及培训职工的持续而稳定的安全行为习惯来实现。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的最有效途径,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以解决煤矿安全问题为根本目的,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回报持久的一种特殊投资,为煤矿的安全、高效提供了有力保证。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作为甘肃省四所煤矿二级培训机构之一,多年来一直在开展煤矿安全技术的培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1988年开展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以来,在27年左右的时间里,共举办矿长、管理人员、特殊工种、矿井监测监控各类培训班270期,受训人数30000余人。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根据各地煤矿实际需要,学院加大了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力度,2009年共举办培训班18期,培训1954人;2010年共举办培训班17期,培训1796人;2011年共举办培训班27期,培训3174人;2012共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3137人;2013年共举办培训班29期,培训3217人;2014年共举办培训班28期,培训2900人;截止今天,今年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2000人。近六年来,我们培训煤矿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4251人,煤矿班组长1951人,煤矿特殊工种7811人,为甘肃煤炭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肯定和欣喜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目前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1)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2)安全技术培训方法和手段还有待于创新;(3)由于我省地域位置特殊,培训过程中交通运输不便,教室的租用、教师的住宿以及教材学习用品等成本较高,而培训收费较低,形成成本倒挂问题,不利于培训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4)部分煤矿生产企业对安全培训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煤矿安全培训制度执行不力,培训只重形式,不重质量;(5)目前地方煤矿年年招收大量的农民工,人员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淡薄,也给安全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针对安全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本人结合多年来参与具体工作的切身体会,分别从煤矿企业、学员、教师和培训机构教学管理四个方面谈谈对提高煤矿安全技术培训质量的几点思考。

1煤矿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安全培训工作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基础

煤矿企业的各级领导要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正确理念。将职工的安全培训放在煤矿生产和发展的优先地位,摆正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处理好生产与安全教育的关系,要把职工安全培训当作发展生产,促进生产的大事来抓。煤矿企业要建立安全培训人员的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本单位职工安全培训的规划和任务的完成;建立职工培训学习档案,建立激励职工学习的奖罚措施和优先条件。同时严把培训人员的质量关,要坚决杜绝冒名顶替和培训“专业户”等现象。

2明确安全培训目的,对学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术培训并重,是提高安全培训质量的核心方向

安全技术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直接从事煤矿井下工作的人员。学员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思想意识和业务素质也不相同。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不尽一致,有的是应付培训,取证上岗;有的是应付单位的安排;有的是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等。因此,必须加强对学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从根源上提高他们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视,激发他们主动获取和掌握安全生产技术的积极性,明确培训的目的和意义,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培训水平是提高安全培训质量的有力抓手

建立一支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安全培训的前提。教师要把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作为职工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把煤矿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典型事故案例充实到培训课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抗灾救灾的能力。随着煤矿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许多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必须要求教师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教师应经常到有关院校进修与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把知识融会贯通。各专业的教师还要加强对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由一职一能变为一职多能。培训中心要求教师定期下矿,调研了解和掌握本矿区生产现场所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详细收集现场各种生产技术资料,熟悉煤矿生产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历年来发生的各类事故的原因、规律和预防措施,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以满足培训的需求。同时,针对培训对象的复杂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接受安全培训的学员年龄差异较大,文化水平差别较大,工作经验差别也较大。种种差异导致工作态度不一样,安全意识强弱也不一样。针对学员的这些特点,应综合运用PPT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选用开放式课堂、事故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来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辅以现场的生产技术资料、事故案例进行教学,不仅使学员客观清晰的感受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使学员了解煤矿的固有特点,清楚地知道井下什么是危险,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事故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事故发生的危害性及预防事故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4对培训过程严格管理、严格考核是提高安全培训质量的可靠保障

(1)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对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学员学籍、教师工作量、教学研究等方面都应制定规范化的制度。在各项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防止形式主义。

(2)在学员管理上,应该严把学员入学资格审查关,杜绝“培训专业户”。对培训学员进行严格考勤,严格执行考试制度和发证制度,确保培训效果。

(3)定期召开学员座谈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加强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吸取同行们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工作。根据不同工种的实际需求,结合现场生产实际,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内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开展教学研究和听课、评课活动,形成以老带新、以好带差、相互探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教学风气。定期性进行“最佳一堂课”、“最佳教案”的评比活动,评比结果应直接有效地反应教师的授课水平。设立奖励制度,激励先进,促进落后。要关心和爱护教师,为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以上是本人近年来参与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一些粗浅看法。安全培训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一部分,要实现安全形势的彻底好转,切实减少和避免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安全培训是最基础、最有效途径,是一项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完成的工作。这一工作通过煤矿企业、学员、教师和培训机构各方面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参考文献

[1]姚四改.电子信息技术在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J].煤炭技术,2013,(07).

[2]刘亮平.提高煤矿安全监测系统通信可靠性的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1,(08).

[3]李海龙.实施煤矿机械化开采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J].能源与节能,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