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煤矿安全规范范文

煤矿安全规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煤矿安全规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煤矿安全规范

篇1

规范行为、珍爱生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很荣幸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今天的演讲会。我叫高海涛,来自集团公司庞庄煤矿,是煤炭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的演讲题目是“规范行为、珍爱生命”。

首先我想给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那是在20__年的春节前夕,刚从部队退伍的我,怀着对矿山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憧憬,被分到了庞庄煤矿运搬三区。记得那天,当我兴冲冲的赶到单位报到时,眼前的一幕却让我终生难忘: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工人,脸色苍白,左手被纱布包裹着,在党支部书记办公室里低声抽泣,“刘书记,一辈子俺都安安全全地过来了,眼看就要退休了,却失去了四个手指头,叫我以后怎么办啊!”从这位出了工伤事故的师傅话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单位书记的姓名。“老张啊,你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了,可你图省事,违反作业规程,出了事故,叫谁能不痛心啊。你先回去好好养伤,要把这次事故的教训牢牢记在心里,吃了一堑,咱要长一智啊。”没想到,第一次听书记讲话竟是他在做违章者的思想工作。

就这样,带着对安全工作的忐忑心情,我正式加入了矿工队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总能找到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行为不规范的影子:有的职工觉得井下偶尔登一次车不会出事;有的职工在岗位上干私活,甚至离岗、脱岗;有的职工为了赶进度多出煤,简化作业程序,把违章作业不当回事儿……说到这,我不禁想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去年1月1日至11月20日,煤矿企业发生特大事故51起,死亡1355人,发生特别重大事故8起,死亡640人……作为一个煤矿人,看到这触目惊心的数据,不能不为此感到震惊!诚然,这些事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不规范行为的大量存在,难道不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吗?

俗话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血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刻也不能麻痹。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于那些不能复苏的生命,对于那些死亡者亲人所遭受的无法弥补的身心创伤,“规范行为,珍爱生命”显的是那么的重要。文秘站版权所有

“规范行为,珍爱生命”对于我们普通职工来说,它的意义在于由“要我安全”向“我能安全”的转变;在于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欢乐;更在于企业和国家的财产安危!有了安全,我们才能以休闲的心情漫步;有了安全,我们的企业才能象三春的桃李红红火火。

篇2

关键词:规范 煤矿安全 法宝

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工人整体素质不高,自觉性差、随意性强,没有规范化、标准化意识,操作中不按程序、规定、规程操作,从而导致潜在事故的存在,甚至引发了一些事故,所以本文认为规范岗位操作对于减少事故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 岗位操作规范的重要性

日本企业在上世纪60年代后快速崛起,并创造了一系列的企业神话,比如横扫英国的摩托车业,超越德国和美国的汽车工业,抢夺德国和瑞士的钟表和光学仪器市场,打击美国在钢铁、造船和一般电子产品上的传统优势等,这与日本企业严格、严谨、认真、细致、科学、务实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密不可分,而严格岗位操作规范是实现这种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一个重要工具。

所谓岗位操作规范就是让各个岗位上的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清楚明白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允许什么禁止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接受什么拒绝什么,禁止什么提倡什么等。

在企业内部,如果各个岗位上的员工规范性不够,标准化不够,程序性不够的话,是难以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和确保优质的产品质量的,对于煤矿企业来讲是无法保证安全生产的。数据表明,90%以上的事故都是责任事故,都与人的因素相关,更确切地说都是因为人的不按规范操作、不按程序操作、不按标准操作造成的。比如有的人为了少走几步路,违章蹬钩造成事故;有的工人在生产中为走捷径,从高速运转的机器上跨越,结果被卷入设备受伤等。

2 反思现状

在一个企业内部,企业的员工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生产是员工最基本的行为准则,通过明确操作规范,让员工树立安全意识,清楚操作的规范化是降低事故的有力保障。分工不同,岗位不同,那么操作规范就会出现差异。但是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这是预防事故的最佳途径。结合煤矿企业自身的工作岗位和操作规范,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①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是不是都有岗位操作规范呢?②如果没有,那么和安全密切相关的重要岗位有没有岗位操作规范呢?③已经制定的岗位操作规范合法吗?合理吗?明确吗?能保证安全吗?④每个岗位上的员工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范了吗?任何的回答都是苍白无力的,大大小小的事故和血的教训已经告诉了答案。

3 应对之策

煤矿企业需要做的除了依照法律、法规、条例制定相应的岗位操作规范和标准外,就是改变职工习以为常的违章操作行为,即从不规范操作改变为规范操作,从没有程序性改变为按程序操作,从不安全行为改变为安全行为。员工行为改变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具备应知和应会,也就是知道什么行为需要改变、如何改变;另一个是员工有改变行为的意愿:一是出于自愿,而非督促;二是了解行为的结果及改变的好处,而非被动的授受;三是了解自己的职责,明确工作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加强安全培训基础工作、营造强势的安全文化氛围和建立有效的职工安全奖惩机制是改变职工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关键。

3.1 加强安全培训基础工作

安全培训是企业一项基本工作,培训的形式、内容、对象也多种多样,但培训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如熟知的不能熟用,能熟知熟用的侥幸心理严重,违章次数不减,蛮干现象依然存在,隐患在眼前却无动于衷等。如何通过培训达到改变职工不规范操作的行为?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3.1.1 培训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企业安全培训的对象是一线操作工人,这部分人学历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在培训时不能只出文字、只提要求、只讲规范,而要采用简单明了、浅显易懂、科学通俗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表、数字、事例、报告会等形式,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室内与现场相结合、模拟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从操作的步骤、程序、规范、关键点等方面着手培训,这样可以让员工比较轻松的具备应知应会的知识,还能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有章可循。

3.1.2 培训内容

通常的培训做到的仅仅是让员工知道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不规范的,怎样做是安全的、怎样做是不安全的,也就是应知应会的培训,这是培训最基本的内容,但是远远不够的。

在培训中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人知道和理解不按章操作存在的那些危险因素、危险点、潜在事故,事故发生后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什么影响,会给工友带来什么伤害,会给班组、队组带来什么损失,会给企业发展和社会带来哪些后果。这样的培训可以通过故事、事例来讲解,身边发生的事件应该是最好的教材。通过这样的培训会可以让员工从内心和意识上彻底摒弃坏的习惯,养成好的作风。

3.1.3 培训时效

教育、培训是一个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因为每个人都有“衰减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从时间上、内容上、行动上对规范操作大打折扣,会重犯“老毛病”。所以培训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断突破,要做到随人、随时、随地、随事培训,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素质,确保安全。这样的培训也是符合安全文化演变过程的,即:自然本能(反应期)——严格管理(依赖期)——自主管理(独立期)——团队管理(互赖期)。

3.2 营造强势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是影响员工意识、态度的工具,营造强势的安全文化氛围对于改变员工不规范操作行为有重要推动作用。

2008年11月20日,安监总局一口气公布了81个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最后两个是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分别是“AQ/T 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和“AQ/T 9005-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这两个准则已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将企业文化建设列入行业准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安全文化的重视,也体现了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工作有推动作用。

企业安全文化是通过氛围来表现的,氛围也能反映出企业安全文化的强弱。氛围的力量是不容低估的,要让安全文化氛围成为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从三个方面说明安全文化氛围的作用:

3.2.1 视觉渲染

通过标语、看板、演讲活动、广播、漫画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宣传企业的安全制度、操作规范,以及安全文化、安全精神和安全理念,譬如“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和谐”、“安全就是幸福”等,通过宣传使员工认知和理解其内含,并自觉地应用在生产中,严格按照岗位规范操作,确保安全。

3.2.2 亲情感化

让员工的家人和亲属参与,用亲情感化,给安全生产注入强大的力量。如果每个员工的家里都有一本事故案例,他的家人是不是会时不时地嘱咐两句呢;如果每个队组的投影里滚动着员工的全家福,员工上班时是不是会小心很多呢;如果就像学校开家长会一样,我们也开个“媳妇会”、“孩子会”、“父母会”,员工会在生产中野蛮操作吗?

3.2.3 团队约束

树立和明确队组、班组是企业安全的主体,经常开展一些具有影响力、声势浩大的安全活动,并形成竞争机制,将基层自觉搞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增强基层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安全意识,形成一人违章众人帮、一人犯错众人纠的安全局面。

3.3 建立有效的职工安全奖惩机制

员工的操作行为还必须用有效的奖惩机制来引导和干预。

我们企业应该编制安全制度,明确什么行为是安全的,什么行为是不安全的;什么行为将得到奖励、奖励多少,什么行为将得到处罚、处罚多少;什么是一般性违章、如何处理,什么是严重违章、如何处理;什么样的员工应该晋升,什么样的员工应该清退;什么样的员工可以评先进,什么样的员工需要再教育等。用严格的制度和明确的标准促使个别员工纠正不自觉的行为,即习惯性违章和不良工作习惯。

4 结语

制定岗位操作规范、加强安全培训基础工作、营造强势安全文化氛围、建立有效的员工安全奖惩机制,这四项都是需要我们经过长期的、辛勤的、反复的、深入的开展的工作,这也应验了“安全没有捷径”这句话。

当然任何工作,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对于员工岗位行为规范工作,也要结合煤矿企业实际,从井上到井下,由简单到复杂,从职工易于接受和易于做到的问题入手,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反复抓、抓反复,切忌全面开花、没有重点,忽紧忽松,不切实际。

参考文献:

[1]杨荣生.当前安全形势下的煤矿安全培训[J].能源与环境,2005(03).

篇3

各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周一安全活动,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干部职工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确保全矿“××××”安全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矿普字〔200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安全活动的内容

1、传达学习上级和矿关于安全工作的各项指示决议、各类安全会议精神、传真电文和各类通报等,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

2、全面总结上周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并根据现场存在的安全难点和职工应注意的问题,安排本周安全工作的重点。

3、采取干部职工互动的方式,变过去一人讲为众人谈,针对现场情况和职工个人安全情况,由职工自己谈危害、谈措施、谈体会、谈建议,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安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政工行政科室包区队人员针对当前安全形势以及所包区队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宣讲,带领干部职工共同学习所包单位相关专业的安全知识,并现场进行随机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二、安全活动的程序

1、由主持人带领职工学习上级安全文件、会议精神,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具体要求。

2、由主持人总结上周安全工作情况,安排部署本周安全工作重点。

3、政工行政科室包区队人员进行安全宣讲,带领职工学习有关安全知识,并进行随机提问。

4、由职工个人根据现场情况和安全生产、操作情况进行互动发言。

5、由主持人对安全活动进行小结。

三、安全活动考核规定

1、党支部书记、区(科)长是安全活动的第一责任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认真组织和主持安全活动,每有一次不组织对区队正职每人罚款50元,无正职主持每有一次对区队正职罚款30元。

2、主持人要在安全活动前进行认真准备、提前备课(备课内容要在安全活动记录本中出现)。重点针对现场存在问题和职工违章操作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不能应付、凑付传达学习与安全生产工作无关的文件,不能泛泛而谈、冗长无序,更不能将班前会的有关要求放到安全活动时间来强调,否则,每次对主持人罚款30元。

3、当天出勤职工必须按时参加安全活动,职工在安全活动期间要认真听取主持人和包区队人员提出的要求,并做好学习记录,发现迟到、早退或不按要求做学习记录等情况,由区队每次对责任人罚款10—20元;参加安全活动职工要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发言,对发言不认真的职工,由区队每次对责任人罚款20元。

4、政工行政科室包区队人员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安全方针,并能熟练掌握所包单位专业的安全知识和具体操作知识,不断提高安全宣讲的质量和效果。凡宣讲内容空洞无物,存在应付、凑付现象,每次对责任人罚款20元;所包单位安全教育效果一般,长期没有起色的,对其包区队人员罚款50元,并适时做出调整。

篇4

摘要:通过对职工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状态分析,结合自身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探讨如何进行职工安全行为的规范与管理。

关键词:煤矿不安全行为 心理状态分析 规范与管理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任何一个企业,特别是煤矿企业,安全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就是企业最大效益,安全就是职工最大的幸福"的理念。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持续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监督监管及事故追责问责力度,全国安全生产事故逐年减少,尤其煤矿企业,2013年至今,进入事故稳定下降阶段,死亡人数降到1000人以下,年均减少200人,百万吨死亡率均在0.3以下,2018年开始,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进入“双零”时代,逐步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煤矿固有安全风险多,作业环境差,职工素质低等因素,造成零星事故依然频发。分析几年来我们身边所发生一些事故,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已成为导致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安全行为的管理和规范是当前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一、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意识又是人的心理反应。因此,人有什么样的心理都会在行动中体现,不安全的心理状态自然会导致“三违”的发生。人的不安全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侥幸心理。这类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差,大多数是"明知故犯"。工作中盲目自信,不充分估计行为的恶果,抱着偶尔违章不会出事的心理,冒险违章,如蹬钩头,爬皮带等,造成习惯性“三违”。

(二)麻痹大意。这类人,在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会自觉不自觉地松懈下来,在行为上多表现为操作时不认真,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安全就只挂在嘴边,把规程措施抛至脑后。另外,由于工作内容和形式单一,很多职工看惯了、干惯了,靠惯性作业,凭经验施工,根本不去想是否违章,是否符合措施要求。

(三)图懒省事。这类人,对现场操作中的小隐患视而不见,唯恐让自己去处理,现场检查不认真,纯粹是"走过场",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最为常见,也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厌烦心理。这类人,因长期高强度劳动或身体健康原因,不堪重负,工作热情不高,工作完全处于应付状态,使安全缺乏可靠性。

(五)逞能心理。这类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往往会头脑发热,不遵守客观规律,干一些自以为是的愚蠢事酿成事故。

(六)从众心理。这类人,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或者看见别人那样做,不去思考对错,自己照着做,这种心理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七)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这类人,往往受到社会、家庭、人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要么烦躁不安,思想分散,顾此失彼手忙脚乱;要么喜悦、兴奋、得意忘形。这两者都会严重影响工作中的注意力和导致违章行为的发生。

二、安全行为规范与管理方法探讨

试想,如果每个人都以正常的心理,在主观意识和思想上重视安全,熟悉本岗位的操作技能,明确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事故危害,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日常的风险辨识和评估,就能有效地控制、减少、甚至是杜绝事故的发生。如何控制职工的不安全心理及行为,及时对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及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从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三违",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结合本人工作岗位和单位实际,谈谈安全行为规范与管理上的好的做法:

(一)安全管理上要突出“人是关键,人最重要”,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者的作用。人是万物之首,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想法都必须靠人去落实,煤炭生产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水、火、瓦斯、顶板等自然灾害预防困难,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很难搞好安全生产。当路线确定以后,各项目标的实现,干部起决定因素,安全工作也是如此,安全制度的落实、违章的查处、隐患的整理、都要管理者督促完成,所以各级领导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将给职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很重要。这其中班队长直接在生产一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集团公司长期坚持将班队长的建设作为首要的安全基础建设,通过班队长素质提升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在职工中形成一个管理、技术的梯队结构队伍,形成一个工作向上的合力。同时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根据每个职工的特点合理安排和分配工作,制定员工素质提升办法,逐步培养员工的良好安全意识,然后再不断的巩固和提高,使每个职工都安心本职工作,根治安全意识的各种"隐患"。

(二)重视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思想教育。平时大张旗鼓地进行职工安全思想教育,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强调 ,真正使安全思想教育入脑、入耳、入心,起到效果;同时突出三个重点进行安全思想教育:一是重点时节:节假日、休息日职工思想容易放松;二是重点事:生产遇到困难时,安全周期较长时,安全工作出现问题时,职工思想不稳定时;三是重点人:有喜事的幸福人,遇到困难的愁闷人,班后急着回家的急燥人,休班后返岗的疲劳人。通过扎实的思想教育,激发和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自觉主动地端正工作态度,用正确的心理支配行为,履行工作职责,实现安全生产。

(三)加强培训教育,培养全体人员具有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煤矿生产受多种自然灾害威胁,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都可能发生。这一方面需要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工作技能,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心理素质,遇到突发事件不急躁、不手忙脚乱或消极对抗,而是沉着冷静,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取得工作的主动。

(四)控制工作时间,严格交接班制度。煤矿生产长期以来,工人提前上井,是“三违”,管理人员要追究,但工人延点上井,是“三违”,却没有管理人员去追究,反而认为可以理解,这是一种怪现象。殊不知工人的加班延点,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职工的身心健康,使职工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没有充足的体力和良好的工作状态,工作势必走样,行为就要失态,给安全工作带来隐患。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的避免了“撇钩延点”,同时我公司提出了班中“强制性休息”、“双休日、夜班不干大活”等要求,很好的避免了职工疲劳作业引起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五)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环境整治。安全管理的重点在现场,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通过提高全员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实施隐患排查闭合性管理,促进岗位作业规范化,紧紧抓住基层、基础、基本功不放松,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真正把住了现场关,从而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

(六)严格反“三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集团公司长期坚持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安检人员的把关作用,对重点工程、零散作业人员、边远头面、危险区段,不断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在整改过程中实行跟踪督察;对边远死角和重点的头面和地点,实行跟班把关。对“三违”人员和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净化安全生产的环境。在反“三违”上坚持带指标运行,同时对严重“三违”、重复性“三违”出重拳,并实行“三违”人员脱岗培训,并采取上岗前专人帮教、亲情帮教,让职工真正吸取教训,自觉抵制“三违”,不敢“三违”。通过这几年的带指标运行,典型性“三违”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安全效果逐年好转。2019年开始,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反“三违”手段不断升级,公司各煤矿基本实现了各个重点头面视频监控全覆盖,通过视频反“三违”的开展,在职工心中发挥强有力地震撼作用,促进了安全行为的自觉规范。

(七)强化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在安全规章制度上,每一条规定都是血的教训换来的,都对应着许许多多的事故案例,因此加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可以让职工从身边的事故中体会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安全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对此,我集团公司高度重视,采用不同的形式强化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印刷事故案例读本、强制性基层单位进行一周一案学习、事故责任人现身说法等等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八)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三违”的外在表现是行为,根子在思想。因此,从基础抓起,关注职工的安全观念、意识、态度、伦理、道德、修养、情感等方面内在素质的涵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职工健康的心理,用正确的心理支配行为,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动接受管理。提倡“家文化”建设,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自觉主动地端正工作态度,履行工作职责,忠诚企业,安心工作,形成企业与个人相互依存、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安全行为规范是职工安全意识、业务水平、行为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它是通过长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素质培养逐步形成的。职工如果没有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即便“我要安全”也未必能做到“我会安全”。即使“我会安全”的职工,如果缺乏强烈的安全意识,对违章现象熟视无睹,对事故隐患麻痹大意,那么“我会安全”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只有在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中浸染,职工才能保持高度的警觉,才会按章作业。推进安全管理文化建设必须从法规、制度入手,使职工在生产工作中有令可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严格管理,制止职工的违章行为,而且要严以律己,做遵章守纪的模范。要依靠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改进安全管理方法、手段,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减少“三违”现象发生。

(九)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对正确的安全行为要给予大力支持,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从正面激活职工的安全意识,让职工在愉快的情绪中强化安全意识,自觉遵章守纪,做好安全。如举行各种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运动会、安全演讲、班队长座谈会等等活动,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从而激发职工对安全工作的参与热情。对发现安全重大隐患,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职工要进行重奖,以调动职工认真巡检,增强安全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煤矿企业安全发展出路

煤矿生产作业环境差,当前煤矿企业员工素质、技术装备依然相对落后,职工贴身作业、狭窄空间作业多,是导致事故多发的本质性原因。煤矿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长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在职工中形成创新氛围,群策群力,同时加大人才及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真正从技术源头提高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让职工从贴身战术、狭窄空间作业中解放出来,实现机械化生产,从根本上实现本质安全。这也是煤矿企业实现长期安全生产的根本性出路。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法,2017年版

[2] 牛铁军. 浅谈企业安全管理中反习惯性违章之对策. 商情,2012年第26期

篇5

近年来,中国在煤矿安全、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等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与保障,并且成立了国家与省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建立了国家至煤矿厂应急计划、准备与响应的计划体系,为煤矿安全监管做好了实质性的应急准备前提。

首先,中国煤矿事业发展中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总控制原则,建立了独立的动态监管控制体系,制定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煤矿与煤矿安全法律、法规、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手段和监督检查程序,严格审查、依法行政,不断提高煤矿与煤矿安全监管水平。煤矿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煤矿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充分证明了监管体系和控制的有效性。尤其是在组织开展监督员和技术专家培训、煤矿安全工程师职业认证、煤矿设备安全监管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工作,是良好的开端与实践,为中国煤矿安全监管做好了制度和程序上的安全控制保障。

其次,中国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紧紧围绕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采取分级安全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机构建设不断加强,执法程序逐渐规范,监管能力得到日益提升,使煤矿安全监管事业步入了科学、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并且严格控制常规建设项目和各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环评制度,进一步优化程序、提高效率,不断改善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了监管的效能。

此外,在各省煤矿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法规上做出分层的控制设置,针对不同情况的安全管理级别,分设不同次层级的法规规范,分级控制,管理和控制有主次,注重技术上和管理上都要有自组织、自适应的安全管理功能;此外,无论是从人身安全管理的角度还是煤矿产业的角度控制,安全因素都要高于预测水平,尽一切可能掌控安全因素,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对于计划有自检、评价、修正的信息功能。与此同时,各省区陆续颁布《煤矿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也为强化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增强了煤矿安全监管的执行力。

2应用控制理论强化煤矿安全监管的几点建议

随着资源的广泛利用与推广,强化煤矿安全监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的安全形势下,结合中国具体的煤矿安全监管现状,特别是近年来,煤矿安全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从中国具体实际国情出发,总结经验,综合运用控制论原理,具体从煤矿安全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安全技术人员的培训、相关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方面改善中国煤矿安全和煤矿监管现状,以不断提高中国煤矿安全建设水平,为煤矿能源的安全利用做好全方位保障。

2.1煤矿安全应急组织体系建设

健全煤矿与煤矿事故的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从而提高应对事故能力,加强自制指挥及时反应能力,是有效地应对煤矿与煤矿突发事件的重要前提。此外,建立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方应急组织的三级组织控制体系,明确各级组织的安全职责,对全国范围内的煤矿安全实施组织分工领导和管理。

2.2提高煤矿安全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加强对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

必须加强对煤矿安全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从而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增强从业人员责任心,培养从业的责任感是使命感,降低煤矿安全隐患,定期对涉煤矿人员进行科学训练和技术培训,使其得到充分的培训教育和知识更新。加强完善应急专家的管理培训,针对各种应急监测、安全救援工作,对有关专家的资料进行备案管理,以备不时之需,同时,注意加强对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煤矿安全监管的重要性,让煤矿与煤矿安全教育纳入人类知识体系中来。3.3对全国的煤矿资源进行调查建立全国性的煤矿安全监测网。掌握并分析中国煤矿资源分布的现状,建立煤矿安全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煤矿设施和煤矿事故应急预案数据库、应急物资存贮数据库,从而对中国煤矿安全进行全面的、细致的监管和调查,并建立起煤矿资源管理信息数据库,实现计算机动态化的管理程序,建设和完善1个覆盖全国自动预警的煤矿监测网络是动态监控煤矿安全及煤矿事故的有效途径。在煤矿安全事故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计算机自动化响应,提高煤矿安全监管的技术化、网络化程度,能应对污染并建立起全国性的煤矿环境监测数据库。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跟踪煤矿事故的发展变化并且迅速做出应急响应,将处理信息反馈给相关的安全决策部门,从而大大提高应对安全事故能力和网络化监管水平。

2.4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为煤矿安全监管提供政策保障

针对中国的具体煤矿安全监管国情,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安全管理经验,制定和完善中国关于煤矿安全与煤矿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有效地进行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科学地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标准,使严格地执行安全管理程序成为自觉的执法行为。全面改善管理手段,完善干部安全责任考煤矿机制,形成良好的具有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特点的安全管理氛围、人文环境、法律制度环境,积极解决矛盾,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3结语

篇6

【关键词】双基,煤矿安全管理,应用,分析

1.引言

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降低煤矿生产的安全事故,从而尽最大可能的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率,现今人们开始认识到煤矿行业的安全重要性,现今煤矿行业的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

煤矿行业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有几点:第一,是煤矿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第二,是煤矿施工的设施与设备的不安全因素,第三,是煤矿生产环境的不可控安全因素,这些都是造成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而我国提出的双基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煤矿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使用双基的管理与建设方式,严格的实施建设双基的规划与计划,从而实现良好的安全管理。

2.双基在煤矿安全管理的具体应用分析

双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两大点,第一点是双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自定项目的建设,第二是双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规定项目的建设,双基的实施,是通过对模式管理的规划与建设,全面落实煤矿安全管理的双基施工建设任务,从而降低煤矿安全生产中人为的违规事件的发生,保证煤矿施工现场不存在安全隐患。以下就对双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2.1双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自定项目的建设

双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自定项目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自定煤矿安全施工的重要管理内容,自定煤矿施工行为的规范方法,自定煤矿安全问题频发的改善措施。

2.1.1自定煤矿安全施工的重要管理内容

煤矿在进行生产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重点施工要点,煤矿的主要负责人要协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机电负责人等进行重点施工管理内容的制定,针对以往煤矿施工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区域部位,以及相关设备与设施,施工环境的因素等进行重点内容的研究,从而根据这些事故频发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对每一个重点的安全管理内容与部位进行责任到人,重点控制,还要完善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降低煤矿安全管理在措施方面的失误发生。

2.1.2自定煤矿施工行为的规范方法

在进行煤矿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煤矿的负责人要对所有的煤矿管理与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养员工对安全生产与施工的态度,提升安全技术知识水平,规范煤矿施工的个人行为,还要提高煤矿施工人员之间的团结合作,通过对不同的施工层面的人员进行各方面的测评,可以发现在施工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针对不同类型的施工行为加强煤矿施工行为的规范,从根本上提高煤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

2.1.3自定煤矿安全问题频发的改善措施

煤矿的主要负责人还要对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重点排查,对整个施工与生产系统内,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问题进行检查,一旦排查到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就要进行改善的措施,要对不同的问题,对进行全面的措施整改,责任到人,编制应对措施方案,从而改善煤矿安全隐患的发生。

2.2双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规定项目的建设

双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规定项目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规定煤矿基础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是规定降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漏洞方法,第三是规定煤矿施工人员的违规行为规范的方式。以下进行详细的分析。

2.2.1规定煤矿基础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煤矿安全生产系统中存在着重点与安全薄弱的施工环节,针对在生产系统中的一些问题,例如,煤矿施工设备与实施的规格不合理、煤矿施工的装备缺失、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的失误、煤矿不牢固的基础安全设施、煤矿施工人员不规范的行为以及在煤矿生产施工中的安全漏洞等,要几何煤矿施工的基础状况,从而对基础薄弱的重点安全防护环节进行双基建设的计划制定。

2.2.2规定降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缺陷方法

规定降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缺陷方法主要有三点:第一,建立健全煤矿施工安全考核的制度与规范,煤矿的主要负责人要领导大家一起进入深井煤矿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的检查,要将安全生产管理放在第一位,煤矿的负责人还要定期的对煤矿是施工的安全与质量进行考核检查,通过这种方法降低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缺陷与漏洞;第二,要对煤矿重点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防范与治理,提前做好支防范措施,加强对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的应用,还要制定规范的行为,严格执行双基任务;第三,要加强对安全监督人员的培训,发挥安全监督的作用,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力度,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

2.2.3规定煤矿施工人员的违规行为规范的方法

要保证煤矿施工人员的行为规范,就要贯彻落实双基的任务,从基础做起,主要的措施为:第一,要对不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以及技术的培训,加强对员工的行为规范,通过煤矿上岗的行为准则与标准约束施工人员,确保在上岗后能够严格的按照制度进行;第二,对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岗位要进行重点的培训,让每一个员工了解到施工的规范标准,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第三,要建立健全的基础安全管理的体系,从而使所有人员都重视到安全的重要性,做到人人重视安全;第四对煤矿违章施工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惩罚,使其明白施工的注意要点,避免出现不安全的生产行为。

3.结束语

总之,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应用到双基,就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基础人员的安全管理,保障煤矿的安全管理,从而促进煤矿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双基在煤矿安全管理的应用[J].科技风.2013,27(8):13-26

[2]董金坡.王福云. 煤矿“双基”建设浅析[J].采矿技术.2012,26(11):22-35

[3]李红涛.王冰玉.黄思强.基于“双基”视角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研究[J]. 煤矿安全.2013,04(7):11-29

篇7

关键词:煤矿安全;安全管理;监控管理;现状;完善措施

安全监控管理作为管理这一科学当中的重要分支,主要是指为了实现安全目标而开展的相关计划、决策、组织与控制活动。在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中,主要以“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为基本管理方针,采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煤矿工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安全性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与研究,并从组织、管理及技术手段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并消除这些不安全因素,以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那么,当前我国煤矿工程中,安全监控管理的基本现状是怎样的?而基于安全生产的需求,煤矿施工中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对其安全监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优化与完善呢?以下主要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一、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基本现状

对我国煤炭行业而言,煤矿监控管理这一问题虽然听起来已是老生常谈,但是在长时间的探索与发展的过程中,经验的总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矿生产中的安全性问题。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在科学性、系统性及针对性等方面都还丞待完善,超前的预防控制管理工作的管理也不到位,可以说每款安全监控管理从基本的思想观念上就比较传统、陈旧,过度地依赖于专享的整治、集中的排查、会议的安排以及指令的下达等这些行政性的手段。

当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一样,一般情况下这些行政手段只能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只能够在各种煤矿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发挥一定的作用,根本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煤矿生产的安全监控与管理。总结来看,管理体制不健全、煤矿施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煤矿安全监控不全面、矿井中危险源以及潜在危险因素的排查与清理工作不系统、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隐患,不管是哪一点因素,都影响着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与落实,同时也都有可能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而,基于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基本现状来看,对煤矿安全监控管理进行进一步的加强与提升,通过相应的方法策略及管理手段,对煤矿安全金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优化与完善已是势在必行。

二、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优化及完善的基本策略

要切实转变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基本现状,使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得到有效的优化与完善,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可以说是尤为必要的。转变煤矿管理人员及每一名作业人员的思想意识,树立起全面的风险意识;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及系统化建设;通过培训,提高矿下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以便于打造一支专业水平高、风险意识强的团队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准备工作。具体来看,要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煤矿安全监控管理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以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为主

由于安全监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这其中要管理的因素较多、变化性较大,可以说真正执行起来是千头万绪、方方面面的。因而要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整体质量,以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为主,是尤为必要的选择。通过全员抓以、全方位抓以及全过程抓等方式,为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中周全的制度体系的落实与开展提供保障,进而提升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以质量的标准化提升煤矿安全

在煤矿的生产作业中,质量标准可以说是保障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基本条件。无数的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那些工程质量复合标准的煤矿,其生产的安全性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所以,要对煤矿安全监控管理进行优化与完善,就必须借助于质量的标准化来实现煤矿安全的提升,正确处理好质量与安全、质量与产量、质量与效益以及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以标准化的质量要求对矿下作业行为进行规范,始终坚持以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进行定期的检查与验收。

(三)以安全监察的力量提高生产安全

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完善,仅仅依靠管理人员耳提面命地对制度与规范进行强调是远远不够的,要切实实现这一安全监控管理目标,还必须借助于安全监察的力量,通过高质量的安检员的监督力量,对生产的整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保证一切煤矿施工行为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使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工作能够切切实实地发挥其应有的管理与控制作用。

(四)以现代化手段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性

当然,安全监控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要对这一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与完善,转变传统的事后追查管理模式,以事先预测作为新的管理方式,则需要依靠与及时、准确且客观的信息,依此信息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整个煤矿施工的安全性作出有效地预测与评价,通过现代化、系统性的管理手段,建立起信息交流的平台,对矿下施工环境进行科学的设计,采用先进的仪表进行状态检测及故障分析,以便于及时发现整个煤矿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将安全事故控制在事前。

结论:

作为高危性的行业,煤矿工程的作业环境相对较差,因自然灾害以及管理失当而造成的各种煤矿安全事故不仅制约了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与此同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性、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等,也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但立足于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基本现状来看,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为煤矿施工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提升煤矿施工的安全性,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已经成为我国煤炭行业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汪永芝,吴健斌.浅析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煤炭工程,2011,(05).

篇8

(一)部分管理人员执行力不强

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着部分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低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级安全要求的落实和本单位安全工作实际状况的分析与结合。不能够创新与实施安全管理,而是机械的套用,安全管理浮于表面、遥控指挥等问题突出。缺乏深入井下考察,实施现场办公的能力与问题的预判能力。也有部分干部怕得罪人,在面对安全生产违章的时候,往往存在着得过且过的心理。这些问题的存在,给煤矿的安全管理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二)部分职工的业务技能素质待于提升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采掘者,往往其文化程度、业务能力较低,并且短期用工问题的存在,使得煤矿生产与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煤矿井下地质等条件的复杂性,很容易使得煤矿生产出现违规操作、侥幸心理。如何提升煤矿工人的业务技能与整体素质,成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

(三)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待于进一步提高

随着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加大,各个煤矿企业基本上都能够制定相对完善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并且结合煤矿的实际出台了相关的考核政策。目标管理责任书、安全生产军令状等也是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多有实施。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没有制度层面的理想。这主要是因为相关监督制度缺乏执行的刚性。对煤矿发现的安全隐患往往存在处罚重、奖励轻的问题。

(四)安全管理工作超前意识不强

由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内容多、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能够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缺乏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对安全工作规律的把握。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处在较低的层次,缺乏一种良性的安全运行来支撑煤矿的生产,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超前意识不足,影响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煤矿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的策略

(一)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领导意识与责任心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煤矿领导的安全管理意识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煤矿安全规程中提出,各级行政正职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人,需要高度的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肩负起煤矿安全生产的责任,更好地推动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与人性化的提升。

(二)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全员培训效果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升其效果。培训的内容既应该包括煤矿安全生产法规以外,也要涵盖矿井的实际进行安全生产操作、应急防备等。通过科学的培训,提升煤矿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逃生技能与煤矿生产的操作方法。通过培训,达到每个员工都能够自觉、高效的执行煤矿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安全生产的行为。煤矿安全生产培训的方式是多样化、多路径的。既可以借助安全图片展、放映安全事故案例、针对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也可以借助安全知识、生产技能竞赛等方式来实现。

(三)规范煤矿生产的安全制度建设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强、管理内容多、管理人员复杂的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控、规范化管理等措施来实现。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整、系统的煤矿生产安全制度建设体系。第一步,要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的目标管理制度,通过目标管理制度的制定,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细化与良好。同时,为了提升管理的效果,需要制定煤矿安全生产的奖惩制度,把各部门及个人的安全效果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实行目标激励,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广大职工群众参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的提升。

(四)煤矿安全生产的质量标准与要求不断提升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质量标准化作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要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强化安全认识,加强安全领导,做好安全与质量、安全与产量、安全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分析。其次要加大对煤矿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再次,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对于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安全检查要做严做细,通过有效的考核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加大对危险因素的整改与规避。第四,要将采煤、掘进、通风等进行重点管理,全面展开,实现全员管理与全过程管理。

(五)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与系统化

篇9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路径;河北省

0引言

对中国大多数制造企业而言,其主要能源依然是煤炭。面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形式,未来对煤炭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无疑对煤炭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必须保证能够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是其重中之重,它不仅支撑、保障和推动者煤炭生产企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供给问题,甚至关系着我国的国际形象。河北省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矿企业众多,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概率有所下降,但安全生产局势仍然严峻。因而,如何构建适合企业的安全文化,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及安全生产水平成为河北省煤矿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构建适合河北省煤矿实际的安全文化,提升其安全生产水平。

1河北省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1.1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

河北省是产煤大省,近几年,随着对小煤窑的治理和有效的监督,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有所下降,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由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河北省煤层分布复杂,开采存在较大难度,且容易出现各类自然灾害,比如水灾、火灾、煤尘、瓦斯等,多数的煤矿安全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低。以上种种因素成为制约河北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近年来,我国开始越来越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加大了在煤炭行业的投入,有效改善和提高了大多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了煤炭产业集中度,逐步形成了煤、电、化、路、港、航产业链;矿井安全设备也推陈出新,煤炭生产各个环节相关技术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大中型煤矿采掘机械化得到了明显提升,并且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煤矿和高产高效矿井。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依然有很多矿井的安全设施无法满足条件,这些不达标煤矿多集中在乡镇和个体矿井,严重威胁着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1.2安全生产存在问题

河北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存在较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没有落实。部分煤矿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包代管。部分乡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随意变动,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不到位。而国有煤矿企业重生产、轻安全,致力于追求产量和利润,而忽视安全生产。有些领导尽管签订了安全责任状,但流于形势,未能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真正地贯彻实施。②安全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水平薄弱。相对而言煤矿企业员工较为辛苦,使得其人才流失严重,近年来煤矿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纷纷开始另寻他业,并且很多歌高校毕业生不愿因进入到煤矿企业工作,导致煤矿企业人才严重缺乏;部分煤矿企业没有编制采掘作业计划和作业流程,没有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图,甚至没有按照设计施工的条件;部分煤矿企业不认为生产技术管理至关重要,敷衍布置采掘方位,导致施工作业效率低;部分煤矿企业采掘条件复杂,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没有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应对方案。③“三违”现象严重。部分煤矿企业管理人员没有严格依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操作,使得开采工作中存在违规开采问题;没有使用防爆设备等;采用串联通风或用局部通风机送风;部分煤矿企业作业时没有保持通风;部分煤矿企业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只是为了应对检查,管理维护不上心,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④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煤矿工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较低、流动性大的特点,尤其是煤矿采掘一线工人,多数都是农民工,培训工作很不到位,使得工人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普遍存在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违章作业屡见不鲜。

2河北省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路径

结合河北省煤矿实际,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应从多视角、多层次考虑,多方面入手。具体可从安全理念识别系统、安全行为识别系统、安全视觉识别系统、安全环境识别系统、安全听觉识别系统等5方面入手。

2.1安全理念识别系统

煤矿的安全理念识别系统,是煤矿安全文化战略整合的核心识别系统。河北省煤矿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凝练适合企业的安全理念。①树立安全目标。煤矿应在对内外环境分析基础上,制定长远战略规划,确定长远安全目标,并进行恰当描述,得到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②提出安全理念。煤矿应针对各部门安全生产特点,提炼清晰的安全理念,并构建煤矿安全理念体系,引导员工的安全行为。③形成安全价值观。煤矿应从分析本矿易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入手,将各种安全因素考虑在内,形成独特的安全价值观,要求其符合煤矿自身发展战略与实际情况。④提炼安全承诺。安全承诺的提炼要结合煤矿实际,表述自身力所能及的安全承诺,不讲空话、套话、大话,用具有一定激励性和感召力的语言,得到煤矿各级管理者、员工及各利益相关方的认同。此外,为了实现安全目标,培养员工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煤矿还应从员工安全价值责任、煤矿企业道德、职业道德等方面制定安全道德规范,并确定煤矿安全哲学和安全精神。以此来引导员工树立正确安全意识,纠正其不安全行为,不断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2.2安全行为识别系统

针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煤矿企业应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进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河北省煤矿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合理配置煤矿相关资源,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使煤矿管理更加科学高效。②构建安全控制体系。建立安全控制支撑体系,逐步完善职业健康管理机制、安全管理问责制、绩效考核机制、安全经济责任精细管理机制、安全监察机制、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机制等,协调安全行为识别系统的运行。③提升员工安全素养。通过提高员工安全素养,进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具体应从安全行为养成、安全心理素质、安全能力、安全知识等方面着手。④制定行为规范。为保证员工的每个行为都是安全的,应制定合理的日常行为规范。⑤制定安全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员工严格依照规范制度行事,规范员工的行为。

2.3煤矿安全文化视觉识别系统

煤矿安全文化视觉识别系统由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组成。在设计时,除考虑一般企业所规定的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外,还要充分考虑煤矿井下作业的特点。

2.4煤矿安全文化听觉识别系统

安全文化听觉识别系统是以发声技术或艺术手段,具体反应煤矿安全理念、安全精神和行为规范的一系列听觉传播形式,包括安全警示、背景音乐、广播、地面非生产区域歌曲、生产系统听觉信号、提醒语和安全祝福、嘱托语等。建立安全文化听觉识别系统时要求对原来的安全视觉听觉识别系统进行不断改进,完善井下作业现场及巷道、要害硐室警示语音,在井下主要运输大巷、车场和机电硐室等地方应设置维持秩序,安全提示的铃声、笛声、钟声、喇叭声或其它声音控制系统。

2.5煤矿安全文化环境识别系统

亦称环境统一化,是对人所能感受到的煤矿环境系统实行规范化管理,体现煤矿安全文化理念,遵循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从地面工业广场到井下工作面,从地面办公室到职工生活区,都应对环境空间进行规范化设置,从全方位、多角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员工安全意识,保障生产现场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建设煤矿安全文化,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河北省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各煤矿应确立安全文化的建设目标,循序渐进,构建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提升自身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娜,杨涛.解读《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导则》[J].现代职业安全,2015(2).

[2]贺阿红.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标准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

篇10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xtraordinarily serious coal mine safety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causing heavy casualties, huge economic losses, the social impact is very bad. Coal mine safety accidents are caused by small caused the accident, only the enterprise in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safety management "details" and ultimately to achieve safety target more, obtain the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causes of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oal mine.

Key words: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煤矿安全管理概述

1.1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安全生产既是为了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形成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又是企业生产的一项方针、原则和要求。因此,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治发生人身事故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失、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1.2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灾害防治科学水平,预先发现、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治发生事故、职业病和环境灾害,避免各种损失,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技术措施的作用,提高安全投入效益,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2.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差的原因,除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装备不良、科技水平低等因素外,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 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监察方式不能从政府层面实施有效监管,大量煤矿事故被隐瞒,难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我国煤炭工业安全监管的基本机构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其下属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煤矿安全监察局, 各级监察局的人员 编制属中央垂直管理。煤矿安全监管实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与所在1省(自治区、直辖市) 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了代表国家的自上而下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这种体系构架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基本相似,也为煤矿安全 监察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轨道奠定了体制保障。在这一体系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也出现了很大改观。但目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仍然不断出现,而且呈现乡镇煤矿最高, 国有地方煤矿次之, 国有重点煤矿最低的特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现有的监察、监督方式仍有许多方面的不足:(1)在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下,要完成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察任务,目前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人员配置远远不够。(2)目前的监察方式无法实现危险源的动态系统监控(3)现有的垂直安全监察体系导致大量煤矿事故被隐瞒不报

2.煤矿开采生产技术落后,特别是安全管理技术落后。在煤炭开采技术方面,虽然国有重点煤矿与世界煤炭开采技术差 距不是很大,甚至一些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但是我们的综合技术是有差距的。尤其重要的是,在我国数量庞大的乡镇煤矿中,有 1/3 甚至 更多的煤炭是依靠落后工艺方式生产出来的。这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加大从业人员劳动强度,造成更多的安全隐患。在煤矿经营管理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煤矿管理模式先进、高效,这缘于美国管理层面的基本技术、管理方法是成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元化的企业结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法治的传统,使美国煤炭企业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机构精干,权力分散,生产经营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安全管理实行严格的逐级负责制,把安全贯彻到一切工作中。而纵观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个体、集体煤矿基本停留在时期的生产队管理上,国有重点煤矿大部分还在延续上世纪八十年代总承包制,可以说层层承 包是大部分煤矿的选择。由于受煤炭经济长期不景气影响,在国内能赶上美国煤矿管理的煤炭企业很少。

3.煤矿生产过程缺乏对人的因素的重视,加剧了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率。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统计表明,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占 事故总数的 70 %以上。美国工程师海因里希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存在着 88:10:2 规律,即在 100 起事故中,有 88 起纯属人为引起的, 有 10 起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 2 起是人难以预防的, 即所谓“天灾”。同样,煤炭行业 80 %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现场管理不善和职工违章造成的。我国国有煤矿从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大都在 10—14 小时之间,其它煤矿的从业人员工作时间还会更长。长期超时从事高强度的劳作,势必会降低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大了误操作的概率,增加了事故机率。通过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开展(1)煤矿安全措施的人性化研究;(2)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可用性研究;(3)煤矿生产重大灾害的预防(警)管理支撑体系研究,开发相关安全管理技术与方法,刻不容缓。

3. 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3.1构建独立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建立一支务实的安全管理监督队伍。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由煤炭系统设立,这很难使煤矿安全监督部门做到从严执法。国家应在法律法规中明确煤炭企业对安技措资金的使用范围,对安全隐患要定期进行审查和评估,明确隐患等级,由集团公司和矿实行分级负责。企业要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及时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并由政府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共同对事故隐患的危险程度、影响范围进行综合评估,也可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确定隐患等级和整改期限,企业要严格按照期限进行整改。

政府应当强化法律控制手段,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监督,把安全生产和监管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必须健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在完善安全生产法制进程中,要以合理的方式和途径,让劳动者参与立法过程,使不同层次的企业或企业代表成为立法工作中的活跃因素。加大惩处力度。对于那些不合格的矿主,要依法严惩。要通过立法措施,提高矿难成本。

3.2应用信息技术,对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预警。在煤矿开采现场,使用传感技术,对危险源及各类生产数据进行实时动态数据采集,将数据结果通过INTERNET网络传输到国家局、省局和办事处,在国家局、省局和办事处安装运行远程终端软件,可以对各煤炭企业的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并实现自动预警,改变目前对危险源的单纯的人工监管方式。同时将各安全监测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加强对网络的集中管理,对网络上的各种设备进行监控和处理,对网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构建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化网络。

3.3建设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时,首先,除了要考虑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之外,还要必须符合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及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客观需求也要适应;其次,制度的合理性也要予以考虑。为了保证制度连贯性执行,那么继承性和创新性是制度必须要有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在保证制度的不断创新的前提下,也要考虑制度的操作性。

制度是规范人们生活的行为准则。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就是规范企业干部和工人的行为准则,也是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处理事故的依据,它对管理干部和煤矿工人的工作行为都予以规范,因此,煤矿企业若想促进安全动态管理的有效开展,就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

篇11

(一)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

煤矿企业在选购安全计量器具时,要严格把关,必须要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四证一标志”齐全(包括生产单位提供的防爆合格证、检验合格证、计量器具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技术先进的系统配套产品。采购计划要合理考虑计量器具的备用数量。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验收首先要对设备的包装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其次对计量器具的技术性能等技术参数进行重点核验,要确保验收合格的计量器具能够满足监测系统的安装使用要求。

(二)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布置安装

煤矿企业对要投入使用的安全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照矿井既定的设计方案,严格核定各种计量器具的安装位置和相关技术要求。矿用安全计量器具的布置安装,应优先参照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技术条件进行,收稿日期:2014-10-23作者简介:刘向峰(1972-),男,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法定计量检定和产品质量检验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但不得与现行的《煤矿安全规程》、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安全标准中的要求相违背。此外,计量器具的布置安装也需要确保其在系统中的相关配套产品性能与其本身的技术性能要求相匹配。

(三)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

对于投入使用的安全计量器具,系统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台账和技术档案。管理台账可以按照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和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分类方法予以分别建立。条件具备时,企业要尽可能采用计算机管理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对安全计量器具实现动态管理。安全计量器具的技术资料应力求详尽,能反映出每台设备的技术性能、使用和运行状况;诸如按设备型号、编号逐台建账,及时填写安装时间、布置地点,运行中发生的维修、保养,以及报废、更换、拆除时间、拆除原因等,确保对使用过的计量器具及其运行状态能够具有可追溯性。对安全计量器具的维护,应严格按照相应的安全规范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如果产品说明书中的内容与相应的强制安全规范的要求发生矛盾时,必须优先执行强制安全规范的内容要求,或明显优于安全规范内容要求的产品说明书内容。在用设备的维护要根据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或安全规范规定的时限,组织有技术、有经验的专职人员统一安排进行。对安全计量器具的维修,必须确保维修过后器具的各项计量性能均符合标准,并由质量检验员检验合格签字后方可交付使用,填好维修记录登记入册。

(四)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

量值溯源,是指计量器具或器具所处的测量系统能够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其测量结果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按照计量器具的法制管理要求,煤矿安全计量器具可分为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和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两大类。对于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等规定要求实施。对于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企业可依据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和重要程度,自行合理确定相应器具的溯源方式和周期。对需要进行周期检定或校准的计量器具,要确保检定校准环节的合法性。要认真核查检定校准实施机构的资质,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资质和能力。对于由企业内部实施调校的计量器具,在确保调校人员的资质和能力的同时,要确保调校所用设备及标准物质的溯源性和稳定性。

(五)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报废更新

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报废: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通过修理,虽能恢复精度和性能,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原价80%以上,不如更新经济的;严重失爆不能修复的;遭受意外灾害,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淘汰的。

(六)煤矿安全计量工作人员的管理

煤矿应建立安全计量工作管理部门,配齐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监测工,经培训合格方能上岗。煤矿安全计量器具在启用过程中,需要组织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的人员,包括安全计量器具的验收、安装、使用、维护、维修、调校、巡查等岗位人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安全计量工作中的新入职人员和工作岗位变动人员,均需按照新上岗人员进行重新培训、考核,以资格确认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对这类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要着重突出安全工作的严肃性和计量工作的规范性。实施培训的机构和人员要具有符合相关要求的资质和能力,培训的内容要包括安全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环节和内容,确保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具有工作范围所要求的足够能力。

(七)煤矿安全计量工作的制度建设

煤矿安全计量工作在抓好人员队伍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各类岗位责任制等管理的建设和实施。制度具有明确的规范作用。只有用制度来管事,管人,管责,安全生产才能等到保障。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新增制度的编制,也要重视己有制度的修订完善。要努力保持管理制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规范性和创新性,使之切实为安全生产提供完善的管理依据。

二、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外部监督

在煤矿安全计量工作方面,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检查主要由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共同实施。

(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监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着力加强对煤矿企业的计量监管,引导和帮助煤矿企业提高计量法制意识;指导煤矿企业建立和完善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计量检测体系,建立健全相关的计量管理制度。同时,要定期对煤矿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管理状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加强对煤矿安全用计量器具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发证和后续监管工作;结合计量授权证后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煤矿安全用计量器具授权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管;着力提高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加大对煤矿计量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鉴于煤矿安全用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专业性较强且涉及防爆安全等特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高度重视煤矿安全计量器具计量检定人员的培训工作,条件具备的应优先委托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具体承担,并协助企业做好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维修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二)煤矿安监部门的现场监察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煤矿安全计量工作的监察作为实施煤矿安全国家监察的重要内容,列入监察执法计划。对未按规定配备、配齐煤矿生产所必需并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的煤矿,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对使用不符合计量法律、法规或者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煤矿企业,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使用;对煤矿安全用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按期检定的,应责令其限期申请检定;对未按规定进行定期调校的,应责令其停止使用并限期改正。此外,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做好与煤矿安全计量器具计量检定机构的业务沟通工作。

篇12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必要性;内涵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矿产业发展迅速,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在看到煤矿产业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许要注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问题频出,不仅严重阻碍了煤矿产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本文通过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建立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必要性,对其内涵做出了具体研究。

1 国内煤矿安全管理现状

安全管理观念落后是现阶段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对于现有的比较完备的安全管理体制在煤矿生产中并未得到相应程度的重视,使其并不能处理好生产、安全和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对于煤矿企业的经营者而言,不能正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这严重阻碍了煤矿产业的整体发展。最后,对于现阶段煤矿生产企业而言,大多数企业并未形成先进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观念,对于相关的管理体制扔不完善,这使得煤矿安全管理机制与实际生产严重脱节,阻碍了煤矿产业本身的发展[1]。

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是目前我国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另一主要的安全问题。一方面,由于现阶段我国多数的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延续传统的安全检查办法,只凭管理人员或监督人员的自身经验对生产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未形成科学的安全检查方法,为煤矿的生产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对于煤矿生产中的监督管理工作而言,由于缺乏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使得相关人员的监管工作无标准可依,同时,管理力度薄弱也使得煤矿职工失去了较大的安全保障。综上所述,在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一定措施前,有必要对煤矿安全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和内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确保我国煤矿产业得以高效、稳定的发展。

2 建立煤矿安全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障煤矿生产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作为我国一次能源的核心,保障煤矿生产中的安全性对于促进包括煤矿产业在内的我国一次能源产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式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其也较大程度地影响着我国整体的社会稳定性。其次,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远远超过了经济的范畴,每一起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会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严重损害了煤矿企业形象的同时,也大幅度削减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煤矿生产的整体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近年来,我国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频发,据统计我国煤矿的总产量约占世界煤矿产量的40%,但每年因煤矿事故所产生的死亡人数却占到了是世界范围内煤矿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严峻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煤矿安全事故的频发不仅影响着我国自身的综合形象,同时也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解决煤矿安全事故的核心措施是建立健全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一方面,健全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可以规范企业员工的生产行为和监管行为,从制度的角度出发,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另一方面,健全煤矿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对于规范我国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帮助煤矿企业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进而增加我国煤矿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 煤矿安全管理机制内涵

3.1 安全管理的广义含义

所谓“安全”是指人们在从事某项工作的过程中不受威胁,且没有对其造成危害、危险和损失的情况出现的一种状态。而“管理”则是指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活动的标准进行制定、检查、执行并改进,从而确保人们的社会生活得以稳定进行的一种具体行为。根据“安全”与“管理”的概念可以总结出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则是利用相关的规范标准、法律法规以及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损失和危害,并将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对人员的生命、财产或社会环境产生的损害降低到人们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从而在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得以安全进行的同时,促进煤矿产业的整体发展[2]。

3.2 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内涵简述

3.2.1 体制与机制内涵

所谓体制是指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共同的规则或程序,其在管理学中的具体含义为国家机关、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相关机构通过对其内部工作制度及管理权限的划分,从而保障有关工作在一定的秩序下进行的手段。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国家机关、企业或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活动的组织制度,即指相关部门中大家需要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或行为准则。所谓机制是指有计划地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的方式或方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具体解释为相关工作系统中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或者方式。由上述内容可知,体制与机制是分不开的,一方面体制为机制的具体实施提供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另一方面,机制则会反作用于体制,对体制的具体实施方案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3]。

3.2.2 煤矿安全管理机制体制的具体内容

所谓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是指煤矿产业进行生产、管理、运营等一系列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管理体系和运行的具体方式。而煤矿安全管理机制则是指以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为核心,煤矿管理工作、生产工作与运营工作互相作用、互相协调的具体方式。

4 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建立煤矿安全管理机制和体制的意义,对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内涵进行研究,可见,未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建设工作对于促进整个煤矿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同性.基于文化塑造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篇13

[关键词]煤矿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66-01

一、现阶段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安全管理及企业的技术控制力量相对薄弱

目前,为数不少的煤炭企业管理人员往往单方面注重经济效益,在对企业生产管理时,安全管理意识极其淡薄,当效益及安全产生矛盾及冲突时,往往会降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严格要求。除此以外,一些煤矿在执行采掘作业中未能制定清晰地规划,也没能依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开展施工作业,当采掘接替严峻时,并运用非规范化的工作面进行开采,对过断层及石门揭煤等方面未能出台安全管理的技术性保障办法;另外,一些煤矿工作面甚至还出现无风照旧作业的情形。

1.2 煤矿安全投入的资金相对匮乏

煤炭企业对煤矿生产安全的投入一般分为作业技能培训投入和先进安管技术的投入。然而,事实上,负责煤矿管理的员工在执行生产任务时,煤矿较少对一线作业职工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即便是培训,也仅是流于形式,未能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考评体系,接受培训的职工仅将培训当作变相的消遣,未能严把考评关。此外,伴随煤矿开采技术的日臻完善,,矿井持续延伸会衍生一些安全灾害,例如地热等,在安全管理的技术研发费用相对匮乏,导致提升煤矿自主研发能力的可能性丧失。还不容忽视一点便是生产所需设备较为老化,未能及时投入资金采购新的先进设备,不利于安全管理的可靠进行[1]。

1.3 对煤矿从业者的各种行为控制不够,引致事故频发

据统计,目前因生产人员不安全操作所引发的煤矿事故占事故总量的七成以上,往往由于管理不善或者违规操作所致。具体而言,不少作业职工未能接受专门的安全技能培训,仅凭实践经验执行工序任务,整体素质较差,这势必增添安全风险,使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的事故持续增加。

1.4 煤矿安全管理在制度层面较缺失

针对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尚未设立规范化的管理部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人员通常是分管领导或该级别的部门负责人,管理工作在主体上发生偏差和错位。另外,广大矿井职员并未被统一纳入到安全管理的行列中,进而导致少数矿井生产职工消极应付,养成旁观、被动的错误习惯。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尚未规定有效的奖惩制度,过往推行的奖惩制度仅适用于“罚不走”的职工,已不合乎现今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现如今,职工的频发离职在一定意义上使安全生产的后备人才缺失,直接出现技术力量薄弱、后备人才队伍匮乏的局面,长此以往,使煤矿的安全管理大打折扣。

1.5 安全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和监督力度严重不足

我国目前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依然沿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制定的《煤炭法》,其无论在管理重点还是管理办法上均与现今安全管理工作相脱节。为此,一些地区的政府加紧制定了一批新的安全管理法律规范,然而,在法律规范落实的过程中,却未能执行到位。另一方面,监管力度不够大,尚未迈进正规化的方向。虽然安全管理中的检查频次较多,有年检、季度检、月检、自检等多种形式,但在每种方式的时长及方法均是固定的,煤炭生产企业已十分熟知安检规律,个别企业盲目追求生产效益,轻视安全检查,安全督查的效果欠佳。

二、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1)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着手,进一步加强监管职能部门的用人以及监督工作的力度,努力地探索煤矿企业管理和政府管理有机统一的方法,切实搞好煤矿行业管理工作。对于一些关键的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一定要通过强制性的解决办法来及时地予以解决,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资格、用工规范等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

(2)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督流程。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切实搞好安全监督工作。在煤矿企业的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安全监督部门,安排具备较强责任心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进行安全监督工作,切实搞好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为煤矿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2]。

(3)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安全责任机制,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切实将相关的安全管理责任具体落实,确保煤矿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和广大的职工都密切关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优化安全管理方式

(1)采取精细化管理方式,进一步细化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出详细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保证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能明确工作职责。

(2)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安全风险的控制工作,加大安全资金的投入力度,明确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事故重点,并且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应急办法。具体来说,结合煤矿企业高危作业的施工特征,切实加大安全预控管理工作的力度,明确责任人和监督人的相关职责,高度重视夜班和交接班工作。与此同时,对于煤矿企业职工要加强安全风险预控技能的培训,保证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学会如何应对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也必须进一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煤矿井下高危作业应急救援预案,以便在煤矿安全事故出现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应急办法。

(3)对于新建或者资源整合矿井,有必要利用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科学有效地确定不同的部门职能的具体业务流程。将流程作为目标和导向,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组织框架[3]。

2.3 重视煤矿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相关的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和安全工作方式的教育,保证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可以掌握正确且合理的工作方法和岗位技能。与此同时,也必须加强对于煤矿企业职工的自救能力的培训,保证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在陷入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之时,可以紧急自救,最大限度地减轻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所导致的损失。

2.4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宣传、贯彻、学习,并要执行到位,确保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安全问题,且有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真正营造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制度管企、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同时,也应该及时发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潜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便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

通过定期组织煤矿安全工作会议、散发安全生产小册子等各种途径来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通过悬挂安全生产警示语、宣传画、班前会安全宣誓以及伤残职工现场说法等各种方式,促使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切实有效地创设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以及时时讲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围,促使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真正转变思想意识,主动地从以往的“要我安全”转化成为“我要安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形势下,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重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直接决定了众多工作在煤矿一线职工的幸福,也直接决定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必须真正意识到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真正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工作重点来常抓不懈,切实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孟洁.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的管理[J]. 信息系统工程,2013,(12).

篇14

1.1缺乏技术管理安全意识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经营者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主要突出在企业经济项目投入,没有对技术形成精细化管理,主要精力都运用在生产上,没有重视技术安全、技术设备等综合性的管理,有些煤矿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扩大生产,在技术上没有更多投入,不注重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教育管理,对于机电设备的综合性管理也缺少严密控制。技术设备采购、验收、维修等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因此,造成多方面存在漏洞,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

1.2技术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化模式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有些煤矿企业不能形成相应的管理系统,对于计算机软件、机床设备等多方面的控制力度不够,尤其是在一些进口机电设备的控制中,相应的检测、检修、维修等运用程序没有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造成工具、配件等设备不足,相应的、清洗等维修没有履行到位,也就得不到及时治理,在缺乏相应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导致技术管理综合运行上出现失误,不利于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经营的有效融合。

1.3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在煤矿安全生产及设备管理中,需要懂技术、有责任的管理人员,既需要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也需要及时更新知识。在专业知识素质不高、安全知识与能力不够的条件下,缺少相应的短期培训与综合性培训,造成工作上的失察,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其中,一些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学习不到位、责任心缺失,会造成整个技术管理不足,带来安全生产方面的诸多隐患。

2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2.1贯穿安全运行的每一个环节

在煤矿安全运行过程中,技术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并贯穿在煤矿安全运行中的每一个步骤,涉及到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个方面。煤矿安全生产过程复杂,环节较多,需要把技术管理运用到日常生产的各个方面。通过融入技术管理,使其成为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导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促使煤矿安全生产中每一个环节之间相互配合、相互适应,可以有效避免发生安全故障。

2.2有效完善各项管理的核心技术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技术管理是制定合理的开拓开采设计方案及各个操作流程的核心力量,其中,在矿井的开拓与综合运用中,通过技术控制管理,可以实现巷道布置、采区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方面的整体规划,通过融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科学化的综合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集中化、机械化、技术化的管理原则,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个方案优化、技术论证、方案对比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技术管理在制定开采方案及各种安全设计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2.3有效控制风险的最佳渠道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技术管理是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可以针对煤矿安全运行中存在的各个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这样,在技术控制过程中,形成对安全管理的综合控制,从而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技术管理,尤其是在瓦斯控制、防治水等方面,构建良好的通风管理系统,突出在煤矿挖掘、巷道布置、支架管理、设备运行、人员技术素质等方面的运用,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2.4一通三防的重要性

煤矿比较常见的安全事故就是瓦斯爆炸,所造成的结果很严重,不仅会危及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给国家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在煤矿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就是一通三防工作,如果在管理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埋下安全隐患,不仅会无法正常生产,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危险。在进行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a)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必须要明确各层人员的责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实现协同作战。严格控制设计和隐患处理工作的质量;b)通风技术管理。通风是保证矿井安全的重要因素,更是预防瓦斯和粉尘的主要条件,所以,在煤矿生产时,必须要保证通风管理的质量,确认通风设施完善,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通风管理制度,保证供风合理。另外,加强员工的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进而保证通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c)需要加大一通三防专项资金投入,主要应用于相关设施置备,坚持安全的基本原则,从而保证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从根本上避免瓦斯爆炸安全事故的发生。

3技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方式

3.1强化员工的技能素质培训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实现煤矿安全有效生产,首先要围绕员工的技术素质与责任意识,突出员工自我素质的全面培训。在综合性的培训过程中,通过建立系统化的技术培训模式,针对不同员工、不同岗位等特点,结合员工自我素质及文化程度的不同,综合培训部门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重点加强对技术人员在机电设备方面的操作技能、系统功能解读、应急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维修人员综合技术,不定期开展机电设备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培训,提升煤矿管理者及员工的综合素质。

3.2建立科学规范的技术管理制度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出技术管理的综合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标准化工作,形成技术控制领导小组,制定出标准化建设与奋斗目标,在系统方面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抓好质量升级、技术达标、设备更新与维修管理,抓好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技术管理标准化的奖惩制度,开展多方面的竞赛活动,实行常态化管理,制定机电设备在保管、维修、改造、修理、配件计划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制度,完善综合设备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提升整个运行的效果。

3.3全面提升技术管理水平

煤矿企业领导应该重视技术管理,加强技术管理部门的智能作用,充实管理部门人员,同时,技术管理人员应多到现场考察,并及时向领导汇报检查情况,多提工作建议。煤矿企业领导应该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授予职权,统一管理。制定机电管理规章制度权、编制部署机电工作计划权、设备配件分配权、制止违章作业权、追查机电事故权、检查评比考核奖罚权、机电业务骨干调整调动工作监督权等。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