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范文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篇1

[关键词] 和静县 生态经理林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109-01

最近几年,和静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全县工作大局中来谋划部署,立足推进“两个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打造“生态之域”、建设“生态宜居”之城的生态建设理念,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巴音布鲁克、博斯腾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全县退耕还林4.55万亩,完成北山绿化1.46万亩、通道绿化294亩,县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设生态、保护生态已经成为和静县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

1 生态经济林的特点和发展意义

1.1 生态经济林特点分析

首先,生态经济林可以显著提升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经济林和一般的经济林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发展生态经济林最基本要求是要促进当地生态环境改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这与一般经济林建设的原则是基本相符的;其次,生态经济林多以果树为造林对象,生产出来的果品应该达到生态标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高,因此,积极发展有机水果和绿色水果已经成为为来发展趋势。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林,必须以培育绿色、无公害水果产品为本质目的,在提升地区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要保证农民群众经济效益提升,这样广大农民群众才能积极参与到生态经济林建设中;最后,生态经济林有利于地区实现可持续性的经营发展。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一些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的树种在生长过程中,随着立地条件逐渐降低,会影响到林木后期的生长,进而对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林出了要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保证有利于林业产业生产和经营。

1.2 发展生态经济林的重要意义

发展生态经济林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和地理条件下,用具有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树种进行植树造林。在对这些树种进行选育和培育之后,在地区积极推广,将树种种植到各个地区。对于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在发展生态经济林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最好的树种营造生态经济林,其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帮助。最近几年,和静县积极发展北山生态经济林,选择了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核桃、毛桃、苹果、大果沙枣、杜梨、海棠果、山楂、红枣、枸杞等各类果树20余种,经过三年的努力,北山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30平方公里区域实现林网化,栽植片林1.46万亩、300万棵树,在全县各单位的精心管护下,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生态林、防护林已展绿生枝,昔日的亘古荒原如今已经绿意盎然。北山公园的建成不仅大大提升了县城的外部形象、内涵品质,而且还极大的提升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其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2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林发展对策分析

2.1 科学营林造林,做好管理工作

当前发展生态经济林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人们不懂如何营造生态经济林,树种选择不科学,不适合本地区生长,林木成活率低。因此,要想实现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聘请专业人员对造林地进行科学分析,确定合适的树种,对林木进行科学的经营,从而不断提高造林质量,此外,造林结束后还要做好造林地管理工作,通过采取科学手段,提高林木成活率。生态经济林还应该做好保护工作,禁止砍伐,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生态经济林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强化资金支持,提高群众造林积极性

政府部门应该切实发挥好自身职能作用,强化对生态经济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积极营造生态经济林的农户要给予一定额度的补贴,这样群众的造林积极行会显著提升。此外,还要加大资金投入用于生态经济林树种购买和日常管理,保证树种质量,让农民群众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林木进行管理,保证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安全、无公害。通过发挥政府职能作用,让群众在营林造林中获得较高经济收入,提高地区群众的造林积极性。

2.3 建立完善的经济林保护奖惩措施

在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林过程中,单独依靠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并不能从本根上解决生态经济林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多种问题。这就需要从制度和政策方面对相关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建设关于生态经济林管理和保护的约束机制,对于存在破坏生态经济林的行为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惩处,要给予保护人员资金奖励,通过建设完善的奖惩制度,吸引更多农民群众参与到生态经济林建设保护工作中来。让社会大众更加关注整个地区的生态效益。通过完善政策和制度,让整个社会的生态效益得到切实保护,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林的和谐氛围,这对于实现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之,随着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林不仅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而且对提高人民经济收入,改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助益,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林需要社会大众广泛参与,需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从制度、政策、资金等角度出发,实现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晓建,黎章矩,戴文圣,喻卫武. 生态经济林与可持续发展[J]. 浙江林业科技. 2003(03)

篇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调动并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积极性的源泉在于农民的经济利益。利益是“刚性”的,它主宰着人们的经济和政治行为利益推动是一般规律,对于农民群体而言尤其如此。现阶段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农业的建设工作,必须把保护和照顾农民的利益作为第一要务,把它当做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农民的各种行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并不是以集体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前提,以获得更多社会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仍处于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各取所需的简单交换之中。只有把农民个体生产行为归入到社会化大生产的范畴,把他们放入市场经济,这样个人生存和发展才能实现根本性变化。所以,建设生态农业,坚持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道路,才能从根本上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农业重要任务之一,便是要把广大农民从原始的、落后的自然经济生产生活方式中改变过来。

    2深刻认识农业的内容、范围、地位和作用

    农业跟自然生态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农业是一种生态产业,它具有较强的自然性、地域性和风险性。农业曾经是人类社会的唯一生产内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农产品在满足劳动者需要后出现了剩余,手工业便逐步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随着社会分工的日渐增大,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不断形成并且独立出来。随着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需求发生着根本性变化,物质消费的比重在渐渐下降,精神方面的社会追求在逐渐增长。只有农业得到发展,社会生产率得到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能够提供更多的剩余农产品,社会就可以腾出一部分劳动者从事其他方面的生产活动。3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建设我国全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着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基础性内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们不可能奢望物质激励、政治权益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当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立适应生态需要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范围,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状况得到同步发展,抛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社会生产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篇3

关键词:民族地区;生态;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来,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已初显成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长期以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很难在短期内使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的遏制,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再生功能、净化功能、循环功能及承载功能呈继续下降趋势。这不仅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也使中部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危害,这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第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直接造成经济的巨大破坏。民族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除占用和破坏大面积土地外,还导致大面积的土地塌陷、地面沉降,并引发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水位下降等地质灾害;由于滥垦、滥伐、滥牧,湿地围垦、陡坡地开荒、河流上游毁林垦荒等,导致森林、湿地的蓄洪调洪能力大幅度下降,一方面洪水灾害加大,另一方面抵御干旱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旱涝灾害加重。由于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使森林树种趋于单一化,林龄结构不合理,进而导致林地的抗干扰能力降低,森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减弱,生态功能下降;过牧、樵采、过垦、滥挖使草地植被破坏严重,群落结构改变,质量与功能下降,鼠虫害肆虐。

第二,农牧业生产受灾损失严重,产出下降。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环境承载力相对低下,农牧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加之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导致的干旱、霜冻、雪灾、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农牧业生产发展不稳定现象加深,经济难以持续稳定发展。

第三,生态环境恶化使民族地区脱贫难度加大。西部贫困人口绝大部分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的高原、山区、沙漠等地带。生态恶化使贫困地区农牧业生产雪上加霜,农田单位面积产量和草原载畜能力下降,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返贫率不断上升,生态难民逐年增加。例如,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16个县中7个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另有7个是省级扶贫重点县;共有牧业人口40.89万人,75.5%是贫困人口,其中因生态恶化导致贫困的占到了相当大的份额。

第四,生态恶化与经济发展滞后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恶化毁坏了大量农田、草场,而人为的扩大垦荒和超载放牧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草场退化,农田草场自然生产率下降,导致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自我发展能力十分低下。由于自我发展能力低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后无能力恢复治理。这一累积恶性循环进一步削弱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民族地区生态建设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民族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民族地区所处的西部是我国的生态屏障,西部生态环境关系整个民族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西部地区处于我国的江河源区及其上游地区、西北季风的发源地,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跨区域影响,是维持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地区。1998年的长江洪水、2000年频发的沙尘暴和9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黄河断流,这三大生态警报使全社会更加深刻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乃是防灾兴利之本。

第二,生态环境是西部民族地区开发建设的制约因素。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一是加剧了贫困程度。目前西部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生态恶化和贫困问题呈双重恶性循环,贫困既是恶劣生态环境的结果,也是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二是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脆弱生态环境使区域开发治理成本较高。三是生态破坏加剧自然灾害发生,日益频繁的旱灾、风灾、洪灾和地质灾害,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问时,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第三,改善生态环境是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措施。产业结构对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这种特色经济主要包括一些民族手工业、具有特殊生产工艺的制造业和土特产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建立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基础上的旅游产业。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注重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药业、食品加工等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体系,把环境的潜在价值变成现实效益。

三、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协调途径

第一,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各地资源禀赋状况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区域的生态环境。对生产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长期掠夺式生产造成资源衰退和发展后劲不足的地区,从产业发展受自然生态规律与社会规律双重制约的客观实际出发,注重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吻合,建立结构有序、功能最佳、良性循环的绿色生态经济系统。对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紧紧围绕不同区域地质、气候、土壤等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进行科学的综合治理。在治理措施上,实行生态措施与多种措施并举,以生态措施为主。对于地点分散、地貌差异大、不宜统一整治的地区,合理规划,动员群众建设散而有效、小而有利的小型治理项目,从改善小气候,整治小流域做起,加强小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对城镇地区,根据当前的人口、工业和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性的国土规划,包括工业企业布局、污染治理布局等。

第二,实施国家生态建设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和水土保持工作要密切结合当地的降雨、水资源等生态条件,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原则上不依靠人工灌溉维持植被生长。要逐步改造林种、林相单一的人工林,天然林应作为生态林进行重点保护,防护林应以复合林为主,畜牧业发展要以优先保护天然草场为前提,人工草场应限制在农牧交错带,坚决制止天然草场开垦。科学划定农牧交错区、特别是界定西北干旱区农垦的北界,降低干旱区的垦殖指数;推广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结合当地特点,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开展“五代一改”(即以煤、电、沼气、太阳能、液化气代柴,改灶节柴) ,减少薪材的种植量和采伐量。

第三,建立资源型产业群。民族地区具有巨大的矿产、能源、陆地再生、国土及农产品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开发不能单纯依靠增加投入、通过数量扩张实现数量大开发,它违背了市场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但是也不能通过关停并转一部分中小资源型企业、创办为数不多的资源型企业集团的方式实现高效大开发,因为民族地区的资源型企业除个别中央直属企业外,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关停这部分企业就意味着断绝相当部分经济来源,规模效益可能上去了,但社会成本却上升更快,各方面难以接受;民族地区应当维持现有资源开发规模,以联合开发为体制形式,多极发展为目标,实现全面大开发,即以资源开发为中心,大力发展依托资源开发的新兴产业、新型产品,开辟新的市场。重点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如甘肃甘南的蕨菜和临夏的民贸、新疆的哈密瓜和沙枣、青海的钾盐)、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如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新疆的天山天池、青海的青海湖和云贵的热带雨林等)等。

第四,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区域环境资源的利用水平。建立鼓励科技创新的技术进步体制,形成科技推广的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推进以土地、矿产、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开发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战略,包括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用投入产出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取代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促使整个工业侧重向资源节约型、低(轻) 污染型、质量效益型倾斜。

第五,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连绵的森林与无边的草地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西部地区的特色,人们曾长期认为它们是天赐之物,可随意使用。对其正确的认识应视它们为“资源性资产”。在传统市场框架之内,此类资产的价值没有货币实现的渠道,应建立一种经济生产和交换体系,使它们的价值在市场得到实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系存在着市场失灵的先天缺陷,这就使生态环境的价值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公平交换。西部民族地区环境形势较为严峻,应采用系统措施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对民族地区来说,发展经济需开采资源。国家对资源性资产的开发方针是“要充分考虑资源性资产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有偿使用,充分补偿,有利再生等资源开发利用的总原则”等。为此,应以新思维做指导,在工程化和经营化农业、集中化和商品化畜牧业、精细化和品牌化加工业、多样化和清洁化能源业等关键领域内实施突破。例如,农业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应以生态农业建设为核心进行综合开发,应用高新科学技术手段,施行作物种植――农副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保健服务的一体化作业,大量生产适销对路的绿色食品,将传统农业变为特色商品农业。再如,畜牧业在、新疆、内蒙古等自治区地位非常重要,为此要深化畜牧业改革,实行定居放牧,限制超载畜牧,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保持草场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篇4

关键词:林业生态;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1 林业生态圈配置的基本思想及原则

1.1 林业配置的指导思想

为充分体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思想,首先要以绿色城市理论作为指导方针,以绿色人居环境作为基本要求,在正确的指导下充分改善生态环境,积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 构建林业生态圈的基本原则

(1)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降低环境污染,大面积种植城市绿地,树立人们保护自然的正确意识,促使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2)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将生态环境的优化作为重点项目,加快实现林业包围城市的构想。对于城市的林业的规划要合理布局,充分结合水平布局、垂直布局和立体布局,将三者以不同层次的绿化单元有效结合,做到整体协调,局部均匀,促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一方面具有观赏性,一方面又有实用性。最大效益的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为人民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

2 林业生态圈配置可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2.1 我国林业生态圈布局

我国主要致力于“点、线、面”于一体的全国林业生态圈建设布局,以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为主要的点,而后向周围的小城镇辐射发散,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网状分布林区。在我国江河边、山脉边、公路边、海岸线等都属于我国林业生态圈的线,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科学合理的组合乔木、灌木以及草立体防护带,从而有效对道路、海岸、堤坝进行保护,并起到防止风沙、浪潮侵犯的作用,同时还具备抑螺防病的功效。然后以东北、西北等林区为面,以各江、河、山脉或者流域为重点区域,包括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保护区,从而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基因、保持生物种类多样性、防风固沙等作用。

2.2 林业生态圈配置可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林区中建设林业生态圈的目的都是不一样的:东北地区构建林业生态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森林植被,并提供一个优良的休养生息基地;西北、华北以及东北等地区则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并且进行全面治理;华北平原区则主要是为发展混农林业以及种植业提供一个适宜场所;南方林区则主要是为了向我国提供更多的优良木质,构建一个优质林木基地;东南热带林区则主要是为了对热带雨林以及沿海地区的红树林进行保护;西南林区高山峡谷区则主要是为了创建一个生态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林区;青藏高原等海拔高、温度低林区则主要是要尽力采取全面保护措施,对其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现以一颗树作为例子,来分析它的生态价值:

首先,作为一棵树的本质属性而言,它能够作为木材,现今市场价大致为300美元;众所周知,树木能够有效减少空气中的大气污染,此生态价值折算成现金则为62500美元;树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气,折算成现金大致为31250美元;此外,树除了能够产生大量氧气外,还能够生产出大量的蛋白质,也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折算成现金则大致为2500美元;树是鸟和其他动物的家园,能够为它们提供一个栖身之所,具有巨大的环境价值,折算成现金大致为31250美元;树的根部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现象,并且还能有效改良土壤,对于防止荒漠化、保持水土具有重要意义,其生态价值折算成现金大致为37500美元;树的根部除了能够有效保持水土外,还能够涵养水源,而水是万物生存之本,因此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折算成现金大致为31250美元。这就是一棵树能够创造出的生态价值,因此,林业生态圈的配置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我国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现存问题

3.1 林业的发展模式单一

即使我国全面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但由于我国的林业资源为国家所有,其属性为国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对我国的

林业发展模式造成一定的限制,导致我国的林业发展模式单一化。

3.2 采集与种植失调,利用不充分

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似乎有所增加,但是在人均拥有率上,我国离世界的平均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还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3.3 生态补偿体系有待完善

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有偿使用。为有效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使用,我国实行了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对于商品林而言,在合法利用资源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还应当缴纳一定的补偿费用;对于生态公益林而言,虽实施了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但补偿制度不够完善。

3.4 林业的监管制度不健全

从整体上看,我国对于林业的保护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监督工作,都进一步加大了力度,但是,对于某些地区的监管部门来说,林业的保护工作似乎可有可无,其工作态度十分懒散,不仅缺乏监管力度,对于基本的林业保护工作也常常落实不到位。

4 优化林业配置,促使林业生态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4.1 调整林业的产业配置

林业产业结构主要有三个方面,对于第一产业优化配置,应该加大林业产业的建设,对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应扩大培育范围,对速生丰用的材林、竹林以及一些名贵特殊的新型经济园林,不仅要扩大种植面积,还要合理分配其种植地区;从第二产业方面来讲,要不断研究新产品,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同时实现低层次的原材料通过精深加工转变为高层次的原材料,使每一次种植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从第三产业方面来看,要使花卉产业在林业的不断优化下得以发展,从而带动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将这三方面的产业进行调整,对于林业的配置进行优化和改善,将局部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整体,提高市场竞争力。

4.2 促使林业生态发展

生态林业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状态下,在不破坏其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努力做到以三点:

(1)将林业发展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

要实现林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就要使用科学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模式,充分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促使林农业的结合,发展多种经营,逐渐形成一个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林业生态圈。不仅如此,还要实行林草兼作、林药兼作等种植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2)大面积造林

扩大造林的规模和面积就是提高了生态效应。这不仅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增加了环境的观赏性。例如发展苗木基地和经济果林,既可以增加林农的收入,又扩大了绿化面积,无疑是一举两得之事。

(3)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由政府协调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制定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进一步建立完善生态林补偿制度。一是由财政设立生态林专项补偿基金。二是落实受益者补偿制度。要根据“资源共享、利益共担”的公平原则,落实谁受益谁补偿的政策,从电费、水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生态林补偿基金,使林农不仅成为社会效益的提供者,而且成为生态和经济利益的受益者。

4.3 加强林业的规划管理

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每一项林业保护措施,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彻查与解决,严禁拖延任务的执行。同时,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的思想教育和思想宣传,提高相关人员对林业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仅如此,还要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相关制度,使管理的质量与经济效益直接联系,实行管理区域责任制,进行定期考核,对一些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对于作风不良的职工给予更换和调整,严重者给予撤职处理。

4.4 实行法律保护

对于我国的林业发展,国家不仅颁布了《森林法》,更是在其实施的相关条例中对于森林管护、植树造林等方面提供了实现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法律依据,这充分展现了国家对于林业建设的关注和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视。尤其是国家建立了林木流转和评估制度、私有林经营权益保护制度以及森林采伐监督制度等等这些相关条例,更是进一步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指明道路。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的优化配置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它一方面满足着人们的生活需求,一方面为我国的建设提供了资源,同时,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水平。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促使林业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敏乾,李明忠.三门县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概论[J].农业与技术,

2013(5)

篇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调动并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积极性的源泉在于农民的经济利益。利益是“刚性”的,它主宰着人们的经济和政治行为利益推动是一般规律,对于农民群体而言尤其如此。现阶段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农业的建设工作,必须把保护和照顾农民的利益作为第一要务,把它当做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农民的各种行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并不是以集体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前提,以获得更多社会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仍处于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各取所需的简单交换之中。只有把农民个体生产行为归入到社会化大生产的范畴,把他们放入市场经济,这样个人生存和发展才能实现根本性变化。所以,建设生态农业,坚持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道路,才能从根本上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农业重要任务之一,便是要把广大农民从原始的、落后的自然经济生产生活方式中改变过来。

2深刻认识农业的内容、范围、地位和作用

农业跟自然生态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农业是一种生态产业,它具有较强的自然性、地域性和风险性。农业曾经是人类社会的唯一生产内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农产品在满足劳动者需要后出现了剩余,手工业便逐步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随着社会分工的日渐增大,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不断形成并且独立出来。随着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需求发生着根本性变化,物质消费的比重在渐渐下降,精神方面的社会追求在逐渐增长。只有农业得到发展,社会生产率得到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能够提供更多的剩余农产品,社会就可以腾出一部分劳动者从事其他方面的生产活动。3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建设我国全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基础性内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们不可能奢望物质激励、政治权益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当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立适应生态需要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范围,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状况得到同步发展,抛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社会生产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3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城市文化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文化生态构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建设即城市文化软实力滞后的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断涌入,对我国的文化生态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保护城市文化生态环境,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成为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城市文化生态

生态学研究以参与解决全球问题和人类环境为己任,其研究重点已经逐步从以生物界为主体发展到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从主要考察自然生态系统过渡到主要考察认为生态系统,这种研究与文化学相结合,产生了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是指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多内外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的一个概念,是关于文化性质而存在的一个概念,它所表征的是文化如同生命体一样也具有生态特征,文化体系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体系而存在。文化生态是试图把特定社会的总体文化构成看作是多个子文化的有机结合,注重他们之间的融通和互动,并以此作为解读文化演进和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因此,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城市文化生态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仅因为城市具有人口、建筑物及设施等大规模而显而易见,而且由于信息化使得城市潜见文化规模日益扩张。滞后的城市文化生态建设,使得城市成为了缺乏灵魂的巨人。城市文化生态的发展,会逐步使得人们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中涵盖了城市居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以及从外界吸收来的思想、准则、艺术等思想价值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是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以人为价值核心的文明结晶与追求目标。

二、城市文化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本来是人们为应对自然生态危机,使得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发展战略,但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人类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自然生态失衡的问题,也面临着文化生态失衡的危机,而且后者同前者一样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威胁性。因此,文化生态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生态的平衡。从文化生态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外在来看,经济发展是文化生态产生的基础和根源,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生态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文化生态建设的层次和程度。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不单单是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两间的关联性问题,也是城市文化生态的系统性问题。保定市及其周边各地区生产水平参差不齐,文化生态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受到当地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它决定着当地人们的生存状态,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作用。从文化生态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来看,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经济发展也在一种文化生态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总体趋势是不相矛盾的,诸多经济活动也相当于文化生态活动,文化生态多动也多具有经济意义。

三、保定市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

城市生态文化系统是一个城市的根和脉,切实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保定市作为我国华北地区重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何在大力发展保定市经济的同时处理好对当地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发展创新生态文化,保护文化生态平衡,使其健康发展对保定市及保定居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今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基于人类生态文明的觉醒和对传统工业化和工业城市的反思,已经不再是原有的纯自然的生态和单纯的城市文化意识形态,而是自然、社会、经济及文化复合共生的城市形态。

建立合理健全的文化生态发展机制,能够为保定市开发旅游、发展经济、传播城市文化及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有价值的资料。生态城市建设是文化生态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文化生态发展赖以依托的经济前提。构建和谐的保定市文化生态系统首先要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实现良性循环为当地居民构建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聚居地。要推进生态工业健康发展。按照可持续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工业构建模式,调整保定市及其周边地区产业机构,加快发展低消耗、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和产品。再者,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防污能力,采取有效手段治理严重的“雾霾天”等一系列污染现象,构建生态保定城。与此同时,要大力实施生态文化战略,从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及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文化生态建设。其中,精神文化是一个城市生态文化最重要的灵魂和根源,是当地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选择,也是文化生态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为构建和谐的文化生态保定城,首先要通过提高当地居民对文化生态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的生态伦理观念,产生对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主观需求,城市文化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主体,与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改变那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轻视城市文化建设的思想观念,要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正确处理好保定市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文化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首先要必须选择与当地生态环境、居民传荣文化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实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的机构与体系,采取适当的经济开发技术;要实行可以促进荡地文化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实现解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从而建设一种尊重自然文化,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实现当地人们与所处自然的共同繁荣。

总之,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生态的建设。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源泉,更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发展资源。城市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概念,强调社会、经济、自然、文化协调发展,与时代相适应,与世界大潮相贯通,是实现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文化研究,2006(2).

[2] .著作选读(上)[M].人民出版社,1986.

篇7

企业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探索来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 综合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显著增加。然而,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等问题。如何解决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对此,中央从战略高度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指出:未来五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将加快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领跑者”标准制度;适时扩大低碳试点内容和范围;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过快增长,强化节能、环保等指标的约束,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十二五”期末,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8%;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下降10%[1]。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工业方面,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节能降耗减本治污、再生利用发展增效” 。

下面就以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春环保”或“公司”)为实例,浅析企业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来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热电联产,走上循环经济产业之路

热电联产是一种高效能源生产方式,与热电分产相比,可以显著提高燃料利用率,是全球公认的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并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动热电联产行业的发展。

富阳被誉为“中国白板纸基地”,白板纸年产量占全国白板纸总产量50%以上。造纸生产由于工艺的特殊性,其生产过程中除了需大量用电之外,还会消耗大量的蒸汽。2003年,依据富阳市《江南造纸企业集中供热热力规划》,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富阳市江南造纸工业功能区,主要承担区内近180家造纸企业和今后功能区发展企业的集中供热任务,电力产品则并入国家华东电网公司。通过集中供热,功能区内拆除造纸企业重污染小型燃煤锅炉230余台,烟囱160支,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改善了当地环境。各造纸企业关停锅炉后,不仅消除了造纸企业的安全隐患,而且热效率提高50%左右,大大降低了园区内GDP能耗,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同时,公司并没有把生产后的废灰、废渣当作废弃物来处理,而是把它当作是一种再生资源来对待。产生的废灰、废渣经过监测,污染排放指标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值,废灰恰好可作水泥厂的添加剂,而废渣可作为新型轻质建材原料,现在公司已与富阳、萧山等地多家水泥厂、新型建材厂签订了长期利用合同,有效地处理了废灰、废渣问题。

富春环保热电联产项目的顺利投产,不仅缓解了地方用电紧张的矛盾,同时解决了功能区内造纸企业集中供热的问题,并且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从此,公司真正走上了循环经济产业之路。

三、引进垃圾、污泥处理新技术,创新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富阳造纸业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造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纸渣和造纸污泥,污泥的简单填埋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同时由于这些废弃物里含有大量的有机纤维成分,具有一定的热量,将其适当处理后进行焚烧,既可以最大限度的对该部分废弃物实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又可以通过综合回收利用其焚烧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供应造纸企业生产用热及发电,真正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2]。

公司引进先进的循环流化床垃圾、污泥焚烧技术进一步实现热电联产,使富阳城区以及附近20个乡镇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全部得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并为公司制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富春环保于2010年上市后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为充分实现循环经济产业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公司总建设规模为“九炉六机”,装机容量达108.5MW,供热能力达850t/h,日处理垃圾800吨,日处理污泥2035吨(含水率80%),年节约标煤20万吨。

富春环保的垃圾、污泥焚烧发电技术作为少有的一种能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使得富春环保与造纸企业之间形成了共生耦合的循环关系,有力地推动了造纸功能区的生态建设,大大创新了循环经济产业模式(见图1)。

四、利用先进工艺,提高循环经济效益

由于循环经济设备投资大,效益低,公司的着眼点并不完全放在“废弃物回收利用”上,而是全方位地考虑循环经济方式。通过不断研究探索进行技术研发,引进先进工艺,改进工艺、节能降耗,通过组织企业内的物料循环,减少生产过程中能源的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使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达到循环利用或再生利用,例如:

1、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减少电能损耗。

富春环保采用的绿色节能灯、汽动给水泵、高效节能风机和高压变频调速都是节电的“好把式”,普遍使用的10KV高压电气设备也能大大减少升压和降压过程中对电能的损耗。现有节能设备每年可节电2400万千瓦时,相当于富阳市两个城镇居民的全年用电量。

篇8

一、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1、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马营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冷龙岭,是黑河和石羊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黑河干流东部最大的一条支流,流域总面积2347平方公里,总人口 16.59万,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日照充足,干燥少雨的特点。区内年平均气温5.9度,年平均降水量19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695—2246毫米,具有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的显著特征。流域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9398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6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值,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经多次转化和重复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高达144%,余水下行至张掖汇入黑河。

马营河灌区是山丹县唯一的大型灌区,控制灌溉面积32.42万亩,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灌区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掠夺式粗放经营的短期行为也导致了人们对该流域生态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山丹军马场,逐年开荒种地,破坏草原植被,与民争食,逐步蚕食包围水源涵养带,目前已扩展到了祁连山脚下,耕地面积已由80年代的3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0万亩,造成土壤严重沙化。据掌握,仅该地沙暴天气发生率就由70年代的每年5次增加到现在的每年24次,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已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由于水域、植被的严重破坏,逐渐引发了气候演变——少雨、高温、多沙暴天气逐年增多。据统计,灌区泉眼湖泊由70年代的3511眼萎缩到目前的125眼,泉水溢出流量由70年代的1.8 立米/秒,减少到了目前的 0.8 立米/秒,导致部分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林木枯亡;李桥水库年拦蓄水量由80年代初的5500多万立米减少到现在的3800万立米,减少了1000多万立米;祁店水库从 1996年开始就无径流调节,只是为了维系1.37万东乐人民的生命,每年从李桥水库调剂300万立方米用于生计。

整个流域自下而上呈现出“沙化区向农业区推进,农业区向牧业区推进,牧业区向林草区推进,雪线向主峰推进”的生态恶化趋势,而且还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生态环境已越来越制约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支流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威胁到黑河干流的生态环境。因此,马营河支流应与黑河干流的利用与保护同等重要,若支流开发利用程度过高,可能会破坏水文循环,也不能达到黑河流域乃至河西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2、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马营河属黑河水系,是山丹县境内最大的一条内陆河,河道全长176公里,综贯山丹县全境,水资源总量9398万立米,而流域国民经济各部门现状需水总量为10900万立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量严重超越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传统水利的观念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大水漫灌、串灌、明浇夜退的灌水陋习长期束缚着灌水方式的革命性突破和超越发展。以李桥水库为界,上下游在经济结构、用水习惯等方面差异极大,用水矛盾也很尖锐,上游水的浪费大的惊人,只有40%的水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

其二,马营河流域内河床下切,水利设施基础掏空,上下游左右岸水土流失区林分结构不合理,坡地径流的汇集,缺乏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有效拦截,入河泥沙大量增加,加快了水库淤积,至目前李桥水库已淤积泥沙300万立米,严重影响到了水库的安全运行。

其三,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流域水库上游缺乏控制性枢纽调蓄工程,工程配套差,渠系渗漏严重,有些村社仍然沿用土渠或天然河道输水,使大量水被渗漏、蒸发掉了,水量损失较大。

其四,农牧业结构不合理,粮经比例失调,高耗水作物和高耗水企业使水资源总量不足,打破了原有的水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未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农村人口的迅速膨胀,新的城市消费群体对给水需求的增加,导致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协调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山丹县解放初期有人口5.74万人,到现在已增加到20.21万人,增加了14.47万人,增长252%;而由于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极强型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先天不足,从50—60年代政府号召农民开荒种地,到80年代至今的改革开放又使得到致富机会的农民更加过度地开垦草地、坡地,上游耕地面积越来越大,下游保灌面积却越来越小,东乐乡6.0万亩土地沙化,人均耕地不足0.5亩,昔日绿洲面临沙化的危机。以牺牲下游的生态系统来换取上游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其五,河川径流逐年减少,地下水补给量也相应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一些湖泊、湿地消失,使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最大达19米,井深发展到250米。祁家店水库出现库水倒灌现象,不得不从2000年开始把调水以来每年3月1日开始的轮期推迟为4月15日以后,以减少库水倒灌,保证下游的灌溉。

因此,不论是水资源的的浪费,水环境的恶化,还是区域人口、数量、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远远超出了现有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二、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

面对 不堪重负的水资源,面对有限的供水能力及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办法通过建设水市场来保护和重新合理配置现有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量水发展,以供定需,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通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水运动,张贴节水标志和节水标语,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2、树立上下游、左右岸、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团结治水,共同发展。

3、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病在下游,根在中上游,要坚决在上中游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陡坡开荒,湖泉打井,先保护,后利用,再配置。

4、流域内打井要建立监理制度,合理布井,制定取水标准,改进水量计量手段,用价格杠杆调节用水量,防止过量开采地下水。

5、通过灌区改造,加大上中游节水工程的比重和力度,特别是上三坝灌区要搞好渠系配套,渠道防渗,配备量水设施,计量收费,节约用水,把节约的水量用在下游农田保灌和生态用水上,逐步增加科技对水利的贡献。

6、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减轻夏灌压力,减少水事纠纷,促进社会稳定。

7、在马营河河床沿岸、沿坡种草种树,营造绿色走廊,改善植被,恢复生态。

8、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从而大大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篇9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生态赤字;GDP生态足迹;星子县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9-4816-07

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湿地,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文审批通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目的是坚持生态发展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促进鄱阳湖区域可持续发展。而星子县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位置,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竞争能力,那么星子县的实际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可以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示范区呢?

近年来,结合多因素指标综合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热点问题。一些国际组织及有关研究人员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富有价值的评价方法及模型,如Daly&Cobb提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1], Tilman[2]以及Ulanowicz[3]等指出的多样性发展能力模型等。Rees于1992年提出了生态足迹来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随后Wackernagel完善了生态足迹的计算分析方法[4-11]。我国学者徐中民等[12] 也采用过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对区域的发展能力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随后这些方法及模型已经在一些省、市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本研究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对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星子县1996-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借助改进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综合评价星子县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同时选取了总人口数、GDP、城镇化水平和第一、三产业比重5种社会经济指标来拟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期分析星子县社会经济发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影响,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本研究所选择的区域是江西省星子县,星子县地处鄱阳湖下游,湖岸线长200 km,辖鄱阳湖水域面积30 000 hm2,自古为鄱阳湖水路之要冲地带。全县12个乡(镇、场、处)有10个濒湖,湖区人口达20万,直接或间接饮用鄱阳湖水的人口在50%以上。2008年行政区域土地面积72 300 hm2,其中耕地面积10 678 hm2。199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3 5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3 983万元,第三产业7 500万元。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83 286万元,和1996年相比年增长幅度为5.9%;2008年第一产业37 240万元,和1996年相比年增长幅度为2.74%;2008年第三产业65 428万元,和1996年相比年增长幅度为6.8%。

1.2 研究方法

1.2.1 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足迹模型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生态足迹,二是生态承载力,三是生态赤字或者生态盈余。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向一定规模人口提供所式(3)中,ED为生态足迹盈余或赤字。

如果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EF)大于其生态承载力(EC),即ED>0,EF>EC,则形成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生态系统承受较大的压力,生态足迹供给不足,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反之则为生态盈余,区域经济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之中。

1.2.2 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计算 按照Ulanowicz的计算方法,在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时,需要假设一个多部门的模型,每个部门都只有单一类型土地需求,且产出间没有相互联系。基于以上假设,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用生态足迹与多样性指数的乘积来进行核算[12]。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间不可能没有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为了弥补假设缺欠所引起的偏差,本研究将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因子引入该计算公式,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为区域生态赤字除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同时考虑了区域的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不仅可以反映区域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反映了其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效应[15]。万元GDP 生态赤字值越小(或盈余值越大),说明区域系统资源利用率越高。经修正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型为:

式(5)中,H是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Pi是第i种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占总生态足迹的比例。该函数不是一个单调函数,其意味着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足迹的分配越接等,系统组分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多样性就越高,系统就越稳定[17]。

需要指出的是,式(4)中的3个因子ef、H和A分别表示系统的能量消耗、系统稳定性及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效率。ef值越大说明能耗越高,进而表明区域消费能力越大,即经济越活跃,该因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C成正比;H值越大说明人类活动所消耗的土地类型越平等、多样,因此区域越稳定,该因子与C成正比;A值越小说明区域资源利用效率越高,该因子与C成反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可持续性水平测度的测算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九江统计年鉴》、《星子县统计年鉴》(1997-2009年),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对星子县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由星子县2008年能供给的生物生产面积的类型及其相关数据,经公式(1)、(2)、(3)计算后得到星子县2008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等数据,汇总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星子县2008年生态生产性土地的供给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

1)水域的人均生态赤字最大,缺口达0.685 hm2,供给量只占需求量的3.93%。其次是耕地,缺口达0.2 hm2。

2)建筑用地和园地、林地的供给量刚好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其的需求,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建筑用地略优越于园地和林地,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 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只有需求量,没有供给量。

同时,星子县人均水域足迹最大,约占61.46%,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其次是耕地;再次是化石能源用地和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最少是林地。这表明星子县目前经济发展主要是农林牧渔生产方式,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生产简单粗放,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全县人均生态赤字为0.805 hm2,这表明星子县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2.2 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分析

采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别计算了星子县1996-2008年的不同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利用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转化,汇总结果见表2。同时,为考察星子县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表2还给出了星子县不同时期万元GDP生态足迹的变化情况。

将计算得到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的占用状态与自然提供的生态服务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图1)。1996-2008年,星子县的人均生态足迹除1997-1999年有波动外,随后呈持续增长趋势,消费能力逐渐增强;人均生态承载力在2004年前逐渐减少,随后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缓慢,且小于生态足迹增长的幅度,2008年还略有回落;从而造成其生态赤字逐年增大,呈现出与人均生态足迹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万元GDP生态足迹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星子县对资源的利用率逐渐提高。

2.3 星子县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根据公式(4)、(5)计算并汇总了1996-2008年星子县可持续发展状态(表3)。从1996-2000年星子县可持续发展能力略有波动外,从2001年开始步入了上升的通道。1998年发展能力为0.114,是研究时间段中的最小值,2008年的发展能力为0.401,是1998年的3.52倍。同时万元GDP生态赤字呈下降趋势,1997年最大,2008年最小,说明星子县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波动幅度较小,总体变化平缓。由于发展能力是由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及万元GDP生态赤字3个因子决定的,星子县人均生态足迹变化趋势是递增,而万元GDP生态赤字变化趋势是下降,因此星子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递增的,说明星子县的消费能力越强,经济发展能力越活跃,这与星子县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不谋而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拉动了需求。

2.4 相关性分析

由表4和图4可以得出:①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总人口数、GDP、城镇化水平和第三产业比重呈显著正相关;1996-2008年间星子县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②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第一产业比重呈显著负相关,第一产业比重越大,相应的生物资源消费越高,在不改变当前生产方式下,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越不利。

3 结论与建议

为了准确反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本研究在生态足迹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万元GDP生态足迹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方法,数据表明星子县经济发展能力与GDP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产生这种正相关性的主要原因是获取外部资源的需求动力在不断增强,即对外来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通过以上分析,对提高星子县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规模扩大直接导致生态足迹需求总量上升,故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就必须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减少对各类资源、能源的消耗总量。

2)加快推进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型产品保护与改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挖掘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的潜力。充分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物生产力,增强土地的承载力,促进整个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源的保护。

3)加快转变当前这种较粗放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提倡节约、合理的健康消费模式。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转变人们不经济的、非生态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逐步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资源节约的现代化生态县。

4)发展生态旅游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星子县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大山大湖多、旅游资源多样性、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等优势给星子县的旅游产业增添了极强的竞争力。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星子县在鄱阳湖地区的中心地位,星子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面临更多机会。作为生态经济区的重点区域,宜从产业发展、功能布局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示范和窗口作用,以实现星子县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快速崛起。

5)在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公众、团体和组织的参与方式及参与程度决定着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的实现进程。

参考文献:

[1] CATANED B E. An 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ISEW) for Chile[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8(2):231-244.

[2] TILMAN D, WEDLN D, KNOPS J.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 influenced by biodiversity in grassland ecosystems[J]. Nature,1996,379(22):718-720.

[3] ULANOWICZ R 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cosystems phenomenology[M]. New York: Springer,1986.

[4] REES W E.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5] REES W E, WACKERNAGEL M. Urban ecological footprint: Why cites cannot be sustainable and why they are a key to sustainability[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1996(16):224-248.

[6]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et al.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3):375-390.

[7] WACKERNAGEL M, REES W E. 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7, 20(1):3-24.

[8] REES W E, WACKERNAGEL M.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M]. 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

[9] REES W E, WACKERNAGEL M. Monetary analysis: Turning a blind eye on sustainability[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1):49-54.

[10] WACKERNAGEL M, ONISTO L, CALLEJAS L,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 How much nature do they use? How much nature do they have?[R].Commissioned by the Earth Council for the Rio+5 Forum. Toronto: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1997:4-12.

[11] VAN DEN BERGH JCJM, VERBRUGGEN H. An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Reply to Wcakernagel and Ferguson[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31(3):319-321.

[12]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等.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2):280-285.

[13] 李佩成.论中国农业水土工程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历史使命[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5-6):373-377.

[14] WACKERNAGEL M, MONFREDA C, ERB K H,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 time series of Austria, the Philippines, and South Korea for 1961-1999: Comparing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an actual land area approach[J].Land Use Policy,2004,21(3):261-269.

[15] 王书玉,卞新民.江苏省阜宁县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J].生态学杂志,2007,26(2):239-244.

[16] SHANNON CE, WEAVER W.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M]. Urbana,IL: University of Illinos Press,1949.

[17] 王书华,张义丰,毛汉英.城郊县域生态经济协调状态与发展能力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1): 96-104.

[18] 杨 振,牛叔文,常慧丽,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持续性评估[J].经济地理,2005,25(4):542-54.

[19] 蔺海明,颉 鹏.甘肃省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5):827-832.

篇10

 

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与人们生活影响最为密切的就是对环境的建设。可以说生态环境的发展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城市发展的好坏,实际上与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基于这一原因,更加应该对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建设加以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人们营造一个美丽舒心的环境。本文以此为重点,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可以为今后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1 城市规划建设的综述

 

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这其中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因为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居民生活在城市,环境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城市的环境发展起来了,人们才能更加安居乐业。所以在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进行规划与设计,促进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在根本上完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一个城市的环境问题实际上与当地的人口密度以及相关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因此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这就造成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并且我国资源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如果不能有效的抑制环境压力,那么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将会是十分不利的。纵观未来的发展,必将是生态占主导位置的,所以如果不能将压力的问题处理好,那么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建设也将会是极为不利的,难以实现高度的统一以及协调化的发展建设。

 

2 我国城市的生态系统

 

对于我国而言,城市生态系统虽然是完全开放的,但是其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需要与其他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之间得到更大力度的扶持,这样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以人们的生产活动为例,在这一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废弃物,如果不能在生态系统中将其完全的分解掉,那么就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在农田生态系统,还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都有这样的责任,将废弃物处理掉,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其转化为其他的能源物质,这样可以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城市在自然界与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一致的,前者的空间占有量非常小,但是对于后者而言,却是发展的中心,承担着各个方面的重任。所以也是产生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是十分不利的。由此可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是相当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对于城市而言,其承担着人类活动的重要责任,因此在对城市景观以及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首要前提,并且充分考虑到其中的影响性因素。

 

3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目的和核心

 

景观的规划与景观设计总要以建造宜人景观为核心。而景观的宜人性则包含着景观的通达性、生态的稳定性、建造的经济性、环境的清洁度、空间的拥挤度、景观的优美度等一系列内容,它是一种比较适宜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这一方面的通俗体现其实就是当前许多地方对于那些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景观也特别重视那些诸如大小与形状,密度与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同层次等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能源的质量同等重要,例如,它要使那些开敞空间集中一些,建筑空间错落有致,努力地做到合理安排那些空间格局,打造出人工环境亦有自然的生动影像。当然了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敏感区域,以达到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的目的。

 

有意识地塑造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用来满足某种预想的需求或欲望的设计是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在联系自然与文化时用的是物质能流和土地的使用,而生态规划设计都是那些对环境影响最小,对生态过程的规划协调的设计,这种协调的意思是规划设计尊重自然、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人类生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掠夺,保证动植物栖息地的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方式。它给我们提供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以及周身的生活环境。简单地说,这种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和结合,需要全面考虑设计途径会给环境造成哪样的影响?我们都要扪心自问:这种设计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是对环境有益还是对环境无益?

 

对于景观规划,如果理解成一个对任何关于人类使用土地和户外空间的问题分析,提出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监管这一方法的实施过程。那么景观规划设计师就是在帮助我们怎样在生产生活上同地球和谐相处。说白了,景观设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对户外空间和土地的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其核心思想是生态原理,如果再往深处来说,景观规划设计就是一种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的输入和排放方式的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它创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观,它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了一个循环流程,是满足科学发展观的景观。

 

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反映出人类拥有了新梦想,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清晰。这个梦想其实就是自然保护、文化发展,生命环境、设计的环境,美的形式同生态功能间全面的融合,它将慢慢地消融公园曾经在城市人类中的那种原始的地位,它要让其慢慢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结束语

 

城市环境的未来建设要实现几大需求的转变:①从物理空间的需求转变到生活质量的需求。②环境保护的需求转变到人类身心健康方面的需求。③表面形象的城市美化转变到内里过程的城市和谐。一言概括就是,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而系统化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自然化讲究的是道法天然,经济化讲究的是巧夺天工,人性化讲究的是以人为本。

篇11

关键词:生态足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概念

(一)生态足迹的原理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ing)指的是一种计算方法,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92年初,被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教授所提出。在生态足迹被提出以后,由于它的计算方法较为准确、简单,所以很快在各个国家发展开来,成为重要的衡量各国家生态的平衡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在多次运用此概念以后,生态足迹显现了更加明显的可操作性,这种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六类土地,它所计算的这些土地都被划分在生产生态的土地类型中,主要指的是:草地、林地、化石燃料、耕地、建筑用地、水域等等。不同的用地计算方法因而结果也就不一样,例如:林产品消费折算的就是林地面积通过农产品消费折算出耕地面积,根据动物产品消费折算出草地面积,根据煤、石油、天然气等消费折算出化石燃料用地,根据消耗的电力和热力折算出所消费的建筑用地。由于每一种土地都有其不同的用途,可以通过这些不同的土地资源的分类进行计算,假设每一种土地的功能都存在相互排斥的情况,通过对某种单一土地功能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人类对与这种功能的土地的依赖性,和大自然对其的需求。

(二)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

想要进行生态足迹的计算主要有三种类型: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

1.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计算方法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指的是将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做以精确的对比,如果在对比之后发现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则证明这种情况属于生态盈余,但如果生态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则证明这种情况属于生态赤字,计算生态足迹的公式如下:

ED=EC-EF=N×(ec-ef)

这个运算法则当中,每个字母都代表着不同的涵义,ef所表示的是每个人所占用的生态足迹,ec表示的是每个人所能承受的生态承载量,ef和ec的计算单位是(hm2),N所表示的是人口数量,ED表示人均生态盈余数目,在这个平计算公式当中,如果0

2.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

EC=N・ec

生态承载力指的是一个固定的区域内。自然资源可以提供给人类的所有需求,例如水、土地资源等,将这些的综合算出一个数值就可以代表生态承载力。在上述的这个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当中,N表示人口数量,EC所表示的是在固定范围内,所有生态承载力的的总和,其单位是(hm2)。

3. 生态足迹的计算法则

生态足迹主要是针对六大类生产、生活用的土地面积,这其中包括草地、森林、水域、耕地、建筑用地以及化石燃料用地这六大类,计算这六大类土地要采用加权平均数的办法:

EF=N・ef

这个公式还要同时满足ef=N・∑(rici/pi)这个公式,在这个公式当中,EF所表示的是生态足迹的总量,如上面的计算一样,生态的足迹的表示单位依然是(hm2),N依然用来代表人口的数量,i表示的是被消耗的物品以及投入的种类,pi指的是如果在不停地进行i类物品的消耗,所需要的全球范围内的平均生产能力;ri指的是在整个生态足迹计算的过程中所显现的均衡因子。在进行生态足迹的计算时,由于不同的土地单位面积下的生产能力是不一样的,甚至有个别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差距极大,所以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下要想使得计算结果能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比较性,就一定需要将生产生物面积进行统一的转化。

二、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否一直保持下去,这要取决于区域经济与环境是否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自然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环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想要维持一种最佳的状态就必须找到生态系统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的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所谓生态足迹指的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开发足迹的测算,这种测算方式是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有效衡量工具。最近几年关于生态足迹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根据笔者的实际走访和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地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随着环境的恶化,更多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三、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与政策

本文在前半部分简单介绍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在我国想要通过生态足迹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做到尽量减小东西部地区在持续发展之中所存在的不平衡差距,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

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这个大的环境而言,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样性指数越高就越表示在这个限定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越强。我国于2009年,曾对各省的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测算,通过计算得出,我国大部分都是环境成分较为脆弱的土地,这些土地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都用于放牧、耕植还有开发能源,大量资料显示几乎每个省的生态多样性指数都不高,这些土地的使用力度并不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都有明显的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趋势。对上述计算方案中提到的六大类生物生产土地的利用程度,要进行严格控制,对农业较为发达的省份,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通过退耕还林等方式减少土地的过分使用。在我国西部,例如、青海等地要适度的减少放牧,以此来减少对草原过度利用后出现的荒芜现象。国家有权利利用职能,并将权利下放到各级政府机关,用经济手段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相关部门制定的措施,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责,努力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标。

(二)落实国家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在五中全会上曾提出了“建立节约型社会,共创社会友好氛围”,在这一政策提出的最初几年里,确实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依然没有可持续发展可谈,几乎全都属于严重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所以要想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严格控制当前我国的人口数量,通过政府干预等方法,对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法律、经济、等综合治理,把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作为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通过最少的能源消耗,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最大的经济收益,以此来达成“建立节约型社会,共创社会友好氛围”这一要求。

(三)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科技水平

某地要想发展生态经济,需要基于该地的生态承载力来进行资源的利用,但这种方式只能持续维护生态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做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所以在这方面,我国要依赖于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通过科技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坚持绿色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这样可以一改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加快科研脚步,建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生态足迹,对落后区域给予经济、政策上的政策,通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计算方式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预估。虽然就目前而言,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但相信通过相关部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每个人的努力,在区域经济建设以及生态发展方面都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彭利民,贾永飞,邵波,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东半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1(05).

[2]郭惠丽.基于生态足迹和物质流分析的长海县可持续发展评价[D].青岛大学,2011.

[3]刘斌,林益光.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J].卷宗,2012(07).

篇12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6.38.193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实施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而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转变为现代集约型,生态农业应运而生,而且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农村”的要求下,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生态农业逐渐地成为社会研究探讨的热点话题。另外,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避免资源浪费,全面地提高该产品生产效率及质量,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和输送,为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问题

1.1 农业生产技术与成果之间转化受到限制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投入,不注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其经济发展状况令人堪忧,而农业发展转型现阶段,则需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水平越来越高,需要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全面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受到限制,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步伐与其相对应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不相符,而且在相关科研上的投入力度比较小,呈现出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流失现象,最终使得农业发展动力不足,难以高效地推行落实生态农业,且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其效果不佳是不争的事实。

1.2 政策支持落实不到位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依赖政策的支持,目前,国家政府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但是缺乏完善的生态农业扶持制度,且政策的执行上,往往流于形式。另外,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约束,从微观经济发展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我国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传统自身存在的缺陷,便充分地暴露出来。而且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生产效率比较低下,且资源配置往往不合理,因此,对农业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从宏观经济视角分析,则城乡二元经济不协调机制依旧存在,在“三农”得到重视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社会歧视,存在各种各样不公正现象,这也会对农业经济增长造成阻碍。

1.3 缺乏专业人才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需要专业人才的推广落实,但是,目前在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农业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均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然而人才匮乏是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才流失率上升,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涌向城市,农业人口大幅度流动,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无疑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困扰。

2 生态农业视域下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2.1 全面地推行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

全面推行生态农业,首先要加强生态农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宣教,让更多人民群众掌握生态农业的基本规律、发展规则等,让人民群众知道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科学合理地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结构,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促进资源与能力的合理流动,并且以环境的承载力为界限,构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依存关系,这样做的目的为保证生态农业的稳定性与开放性的并存,以便科学合理的分配和组织农业经济活动,并且搞活农业经济发展形态,全面提升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2 大力地发展环保产业,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地体现出“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的要求,与外部的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友好的互动关系,各种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农业经济活动中,需要大力的发展环保产业且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开发、营销环保产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地探索旅游市场,使得农业经济发展渠道更加宽广。与此同时,在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强化相关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从道义和经济上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双重动力。

2.3 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注重相关人才培养,提升其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

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将其放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之中,而目前我国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因此,需要不断地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且加强人才培养。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尽快地出台颁布相关优惠政策,如农业投资、贷款惠农政策等,且鼓励支持生态农产品外销和出口,拓展海外市场,从而保证生态农产品拥有强大的市场,与此同时,需要拓展规模、经营试点等。全面拓宽集约型农业经济的发展范围,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全面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促使农民更加全面地掌握生态农业技术,另外,可以专门开设生态农业技术培训班,培养专业人才。

2.4 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质量的保证,经实践经验证实优质的环境质量,能够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起到保障农产品质量的作用,而且满足消费人群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因此,在积极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而且,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是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是,环境质量的保证,才能全面地促进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因此,农业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对于那些已经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及时的治理、改善、补救,而对于那些尚未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做好保护防范措施,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处在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之中,才能保障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5 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与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

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国家政府的支持和强制力,也就是通过政策壁垒的打破,实现生态农业技术与生产成果之间的协调、同步发展。而且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被打破,能够有效地激活生态农产品市场,督导传统的生产和营销模式的转变,并且指导广大的农民群众转变思维方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为了更加彻底地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实现自由贸易,而且在现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与国际物流保持密切的联系,实现生态农产品信息流、物流等的融合,由传统的计划销售转化为自由贸易,拓展了生态农产品的营销范围,且广大的生态农产品供应商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时地掌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信息,及时地调整营销方案及价格优势,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并且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指导,避免生产失误,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提升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国际地位。

总而言之,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推行生态农业,提升生态农业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质量,并积极拓展生态农业产品的营销渠道和范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理体系,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大力地发展环保产业且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且加强人才培养,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等。

篇13

[关键词] 环鄱阳湖 区域品牌 环境保护 中介机构 品牌梯度 品牌防御 人才培养

发展区域品牌已成为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环鄱阳湖区域品牌发展战略,需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以更为宽广的眼光,将区域发展的目标和区域品牌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规划和布局。要立足区域实际情况,规划出品牌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坚决避免只注重区域内品牌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不计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的短视、窄视的区域品牌建设行为。加大对区域品牌的宣传、引导和扶持力度,营造全区域保护区域品牌的良好氛围,助推整个环鄱阳湖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搭建绿色生态平台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提出的,已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先进的发展观,它强调最终要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江西省共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全省有94%的面积属于鄱阳湖水系,整个的水陆相生态系统是我国少见的省级封闭式自然地理单元。江西省打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正是要突出生态这一特点。“鄱阳湖”区域品牌具备“绿色、生态”的显著特征,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渐演变成为了该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

落实区域品牌建设科学发展观,搭建绿色生态平台,保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良好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区域内的各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的污染控制对“鄱阳湖”区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绿色GDP,必须清醒面对当前资源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的严峻形势,使区域内企业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有效控制和克服污染,应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并逐项落实企业经常性的环保教育计划,并增设专门的环保预测、监督、处理机构,加强环保技术研究,指导企业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安装环保设备,开展企业控污、治污的经常性监管,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对违反者按照国家法律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要求进行严厉处罚,直至关闭企业,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层面共同参与和协力推进的环境监管体系,逐步实现持续清洁生产的环境保护一体化目标。

借助绿色平台,环湖区域各相关产业可凭借区域的生态环境优势,将“鄱阳湖”牌产品定位于“绿色、生态”。企业抓生产既要尊重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又要尊重自然规律,最终促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资源节约、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经济的产业集群典范,促使“鄱阳湖”区域品牌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塑造产业、经济模式和社会和谐的区域品牌形象。

二、组建专业中介机构

推进区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高层次的专业中介机构在行业规划、行业自律、信息交流、市场评价、品牌共享、品牌维护等方面发挥着引导和支持服务作用。

目前江西省行业协会有渔业协会、动物保健品协会、家禽业协会、养猪行业协会、奶业协会等,但没有专门成立针对环鄱阳湖区域的生态农、牧、渔、旅游业的行业协会。为了提升环鄱区域各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加快成立鄱湖农业协会、鄱湖畜牧业协会、鄱湖旅游协会等行业组织,以便扶持区域内支柱产业、促进产业集聚。行业协会通过自治和自律的方式规范各企业间的竞争行为,提倡公平竞争和适度竞争,防止不正当竞争和过度竞争。

建立由骨干企业入股投资或各级政府专项资金支持的“鄱阳湖水产品工程中心”、“鄱阳湖生态农产品工程中心”、“鄱阳湖禽畜产品工程中心”。这些“工程中心”作为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各企业共享平台,为区域品牌提供技术性保障。主要承担两项职能:一是加强产品技术研究,建立权威性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设计、制定和定期修改各种相关标准,推进标准化工作的逐步国际化,为标准化提供技术性保障,使区域产品更具国际竞争力和高附加值;二是搭建国内国际交流、共享资源的信息平台,做好动态信息,定期举办一些高层次的国内国际交流和人员培训活动,成为国际性产品交易会的重要承办机构。

三、建设品牌梯度体系

2009年,江西省财政新增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3000万元,总量达1.3亿元,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具有江西特色的“鄱阳湖牌”农产品品牌。环鄱阳湖各城市要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发掘具有江西地方特色品牌的潜力,完善品牌发展规划。把区域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以品牌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首先是把中心城市做强做大,使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能带动周边市县的发展。同时周边市县在拥有良好的用地和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寻求与中心城市的协作配套,并在发展中保持自身的特色,从原来的大一统的产品过渡到差异化的特色产品上。建设以南昌为核心城市,以九江为沿江口岸城市,以上饶为江西东大门展示城市,以鹰潭、景德镇、抚州为特色城市,使它们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形成区域经济中心。创建完善的县乡级、省级、国家级和世界级四级品牌金字塔型梯度体系,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区域内一些有竞争实力的品牌,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名牌。一个全国知名的区域性品牌背后,必定有一批名牌企业的支撑,离开了这些名牌企业的支撑,区域性品牌也就不复存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环鄱阳湖地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计划、有步骤地筛选、确定重点培育扶持的企业和产品,力争每年新增国内名牌2~3个,国家免检产品3~4个。形成一批争创名牌的企业群体、产品群体,构筑梯次推进、动态发展的培育模式。如图1:

四、构建品牌防御体系

区域品牌属于公共物品,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是“搭便车”现象。“鄱阳湖”区域品牌,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管制措施,某些经济主体,就可能利用该区域品牌形象进行掠夺性经营,生产、贩卖假冒伪劣产品,损害区域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声誉,使该区域内所有共享该区域品牌的经济主体无辜地受到牵连。因此,必须构建“鄱阳湖”区域品牌防御体系,保护品牌无形资产。

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依法禁止非原产地域范围内的企业生产假冒原产地域产品。对区域品牌共享资格执行年检制度,实施动态管理资质认证。

注册防御性商标。由于商标保护意识的淡薄,“鄱阳湖”商标有着曾经被外省抢注过的沉痛教训。为了防止他人侵犯“鄱阳湖”商标专用权,必须注册防御商标。商标的保护具有地域性,商标在中国的注册保护并不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关国家也能得到保护,因此,国外注册也非常重要、不可忽略。“鄱阳湖”商标应及时实施马德里国际注册或到相关的国家逐一注册以消除隐患。

五、健全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资源在推动区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区域品牌的建设过程中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需要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大量的高生产力人才。通过持续不断地优化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的人才政策环境,对区域内部人才进行再教育和培训,从区域外引进各级各类人才,为建设科学发展的“鄱阳湖”区域品牌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1.优化人才政策环境

建立人才专项资金制度。设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开发、培养和奖励等。建立高层次人才跟踪服务制度,每年组织一至两次专项走访、慰问、座谈等活动,广泛听取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高层次人才物质奖励制度,重奖各专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配套完善精神奖励机制。大力开展评选、表彰优秀人才活动,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人才工作的系列报道,广泛宣传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和重视人才工作的单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鼓励各类中高级人才到环湖区域内办企业、当顾问,鼓励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参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的经济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硕士、博士培养点,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在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2.教育和培训区域内现有人才

国内外很多成功的区域品牌都和良好的人力资源素质有关,这些地区的区域品牌建设都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投入。江西省政府要提升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的产业水平,发展“鄱阳湖”区域品牌,必须加强人才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建设和投资,培养既懂专业技术又懂品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加强品牌研究、策划、设计、营销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对区域内的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政府官员,由相关机构开展品牌知识、品牌经营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构筑区域品牌建设不可或缺的人才梯队。自1999年以来,江西省水产局与上海水产大学联合举办水产系统领导干部系列研修班,学习渔业产业化、生态渔业、水生动物防疫、国际渔业贸易规则、水产品质量安全与可追溯体系等知识,帮助水产系统管理干部和重点水产企业负责人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了全省水产业的发展。

为优秀人才搭建成长平台。配合全省的人才培养计划,每年组织选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内的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到国(境)外考察学习,或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办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学术活动,由用人单位及相关部门解决其差旅费、学费,出入境管理部门优先审批办理有关手续。鼓励优秀人才参加在职学习教育,在职人员参加学习并取得博士学历和学位的,由用人单位视情况解决部分学习费用。

加强基层业务骨干的培训。组织科技服务中心、示范基地等阵地的专业技术人才,进驻区域内各县、乡镇、村组,对基层业务骨干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例如举办水产、禽畜养殖,绿色经济作物的种植等技术培训班。

3.引进区域外部人才

区域品牌进入成熟阶段之后,具备了一定的业内竞争优势。战略目标的要求使企业出现了对跨行业高级专业人才和具有大局观的优秀管理人才的需求。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来进行人才资源规划,在外部市场上选择实际工作能力强、能驾驭企业整体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以成为能够辅佐主要经营者的优秀经营管理者,独立完成企业日常经营决策和协助投资人完成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对企业发展切实需要的人才,要注意调整、完善企业薪酬和激励制度,形成对内外部人才的吸引力。

组建“智囊团”扶持区域品牌的发展,引导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重点行业集聚。实行引进资金、项目与引进技术、人才相结合,采取高薪聘请、技术入股、项目合作、技贸结合等方式吸引拥有科技成果、发明专利或掌握高新技术及紧缺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工作、创业。鼓励国内外高级专家技术承包、指导咨询、联合设计、共同开发,重点支持区域内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改善经营管理和营销手段、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一个区域品牌要想获得可持续性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各参与主体要肩负起建立行业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勇于承担责任,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资源的综合和永续利用,从长远利益考虑本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开发,保证核心产品优势,提升区域整体品牌。

参考文献:

[1]陈秋红 赵瑞安:区域品牌的特性与发展策略[J].商业时代,2008(13):31-34

[2]徐玉萍: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品牌防御体系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9(10):240-241

篇14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工业化建设,化工产业不断扩大建设规模造成了环境的大片污染。面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实际问题,必须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从而有效的对环境进行保护,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通过环境监测能够有效掌握环境信息并对排污情况进行监督,对环境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因此,必须做好环境监测并严加重视。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极其严重,并开始散入到农村,对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因此,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

2立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监测技术

所谓环境监测技术即是应用地理、物理、生物及化学信息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环境中的生物、化学以及物理污染等因素进行连续或间断的获取,监测或测定出现场生态因子,然后给予合理客观的环境质量评价。现如今我国应用的环境监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光谱技术

在对水环境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光谱分析技术地位重大。常见的光谱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即:紫外-可见吸收谱法、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以及荧光光谱法等[1]。光谱分析技术主要原理是通过对物质特有的特征光谱进行应用,从而完成定性和定量的测定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达近百种水中污染物的光谱检测技术规范和标准,例如,可以用邻菲罗啉分光广度法来对铁离子进行测定,用紫外分光法来测定硝酸盐氮,用甲醛肟分光光度来对锰进行测定。

2.2色谱技术

色谱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即:毛细管电泳技术、气相色谱分离技术以及液相色谱分离技术[2]。在对水环境进行检测时,针对有机物的分离监测常应用气相色谱,例如,监测和分离水中多环芳烃类。我国环保部门也形成了针对环境空气中的醛酮类化合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的相关标准。2.33S技术这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技术的合称,即GPS、GIS、RS。目前,我国已经将3S技术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当中。因为物体会存在电磁波的辐射与反射,将该特点与遥感技术有效结合起来,能够在远距离下探测出物体电磁波的辐射和反射,从而监测和分析出电磁波信息的的变化,继而掌握住该物体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将这些信息充分整理和反馈。在环境监测中应用遥感技术则能保证生态监测的效率并降低人力消耗。

3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1)我国还没有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应用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中。我国虽然在2000年就已经应用了具有自主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但和国外相比,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还存在起步较晚的特点。不仅监测仪器不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而且监测仪器的种类也相对较少。所应用的监测仪器缺乏一定的技术含量,大多是属于中低档产品,而且不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经常会发生故障。这就造成了我国生产的监测仪器在采样过程形成的结果没有准确性,而且时效性还较为低下,难以对生态环境的现实情况进行有效且客观的反映。2)我国还没有专业的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投入到生态可持续发展中。要想保证对环境有效监测,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有先进的高质量的监测仪器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水平较高且素质较高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如此方能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可靠性、时效性以及准确性。但是,如今我国针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存在较大的缺口,也没有较为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造成了我国环境监测人员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励,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无法全身心投入到高质量工作中,也不能自觉的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技能素质。所以,要想保证生态环境监测的质量,就必须保证环境监测整体团队的高素质。3)我国还没有高程度的网络化的生态监测技术应用到生态可持续发展中。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网络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但反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生态监测网络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还能实现国家全覆盖,从而对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监测。我国生态监测技术网络化的发展还相对落后,要想提高生态监测技术的网络化进程,不仅需要监测仪器功能能够高度自动化,而且监测仪器必须要具有在线化的功能,从而保证数据能够具有极高的时效性和精确性[3]。2015年我国环保部门提出了有关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方案,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化建设放在了应有的高度。

4提升环境监测技术,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措施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持续发展,和过去相比,今后的环境监测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还能尽最大可能的降低对人力成本的投入,保证监测结果的精确度。1)要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转变过去的环境监测技术架构框架,破除过去环境监测技术的不利观念。2)国家也要加大对相关部门的软件和硬件的投入,加强对高档环境监测仪器的研发力度,要想提升监测技术,就必须重视其监测仪器这一重要载体,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监测仪器和国际接轨。3)要在日常工作中对环境监测人员的理论技术和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形成高素质高水平的监测团队,从而充分发挥环境监测技术在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4)要完善环境监测技术的预警系统功能,它在改善污染情况和污染治理中意义极大。5)将智能化的先进技术应用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形成具有自动化、网络化和现代化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环境监测质量,还能应用电子化信息管理,能够适时监控地域环境。建立环境监测网络非常重要,一个健全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必须要将涵盖环境所有要素的监测管理网络、监测业务网络以及监测信息网络包容进来。6)要形成规范的监测制度和标准,从而为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指导。7)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应该具有完整性,需要将技术规范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环境监测基础理论体系、分析方法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监测技术路线体系以及质量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结合起来,促进整体体系的完善和发展[4]。8)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过程中,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例如,计算机智能技术以及网络自动化技术。

5结语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过去的环境监测只能应用于工业污染源,现在监测范围越来越大,可以应用于对生态和生物的变化监测。不仅如此,因为生态监测能够对所有干扰的综合信息进行反馈,这就有利于人们科学预测某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形成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协调统一好环境监测技术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兰春.浅谈环境监测技术分析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141.

【2】岳海萍.环境检测技术的研究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22):53.

【3】李松林.生态监测技术与我国生态监测工作现状综述[J].价值工程,2010(2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