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思想,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配合;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58-01
孩子入学以后,家长还要担负教育子女的责任,要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主动配合,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这是培养孩子做人成才的重要途径。
目前家长教育孩子存在一些问题。有一部分家长在孩子入学以后,便产生了“松口气”的思想,片面认为孩子入学以后,就是学校老师的事了,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只负责衣食住行。有的家长认为,如果需要配合的话,也只是在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方面,而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全面发展情况很少过问。这些思想和做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家长该怎么做才能保持教育的全面性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力度
孩子入学以后,虽然每天要在学校学习、生活五六个小时,但是在家里生活的时间更长,每天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实在父母身边度过的。父母是与子女交往最亲密的人,所以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德、智、体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家长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等无不直接影响着和教育着孩子。这对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文化素养、教育能力、兴趣爱好、对文化学习的态度等,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家长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对孩子的卫生保健、身体发育等负有重要责任。对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家长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总之,家长对孩子身心诸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由于家长的素质、思想和教育能力不同,究竟如何教育子女,用什么指导思想教育孩子,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养的人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家长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思想统一,要求一致,就会有力地强化学校的教育,巩固学校教育成果,使学校教育发挥更大作用。如果家庭教育学校的教育思想不统一,要求不一致,那么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就会互相抵触,这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会大大削弱学校教育的作用。不仅如此,如果学校教育是一套,家庭教育是另一套,久而久之孩子无所适从,就会形成不良的品德。
孩子在校期间,每天有老师上课,组织各种教育活动,这段时间内家长是不用管教的。但是从总体上看,孩子上了学,家长的教育负担并没有因此而减轻。因为孩子年龄增长,活动范围扩大,接触的人多了,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渠道多了,而他们分辨是非善恶和抗拒诱惑的能力又比较差,所以对社会上好的、坏的、积极地、消极的影响,往往分辨不清。这就要求家庭教育对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加以利用、对消极因素加以克制。孩子入学以后随着年级的升高,文化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学习负担日渐加重,这也会使他们出现很多思想问题。这一切都需要家长继续关心他们、教育他们,家长的责任一点也没有减轻。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情况,做到有针对性。孩子在家庭生活的时间比较长,同父母朝夕相处。出于对孩子信赖,孩子在家长面前隐蔽性较少,往往表现出自然的天性,优点表现的充分,缺点也暴漏的充分。家长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个性特征及优点、缺点、长处、短处也要讲。家长除向老师提供孩子的家庭情况外,还要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学校表现,只有这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才能有针对性。
家长学校交流情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孩子的全面了解,向学校和老师提出建议和意见;与此同时,家长要尽量多地虚心听取老师的建议和意见。教师每天和学生在一起生活,给他们上课,组织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们也很了解学生。而且学校老师一般是专门师范院校毕业的,具有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能力,他们有责任有能力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所以家长应虚心听取给与的具体指导。这样就可以做到家庭和学校教育一致,两股力量凝成一股绳,能够大大增强教育力度,体改教育效果。
三、家长与学校配合应注意方式
凡是对子女关心的家长,都盼望了解孩子在校的种种表现,以便配合学校搞好家庭教育。
校访是指家长亲自到孩子所在学校找老师面谈,这是掌握孩子在校的一种可靠方法。面谈内容主要是征求老师对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要求,直接取得孩子在校行为的第一手资料。有些家长因工作特殊,生产繁忙,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及时到校了解孩子的情况,也可采用通信的方式与学校联系。
学校每学期都要给学生填发一次成绩手册(或家长通知书),其主要填写内容是考试成绩、操行评语、行为规范(思想品德)等级等等。家长要认真阅读手册,这样可以基本了解学生一学期内在校的思想表现和学习情况。手册中还有家长意见栏,要求家长认真填写对学校的意见、建议和学生在假期在家的情况等。家长要重视这一栏目,切记填写笼统,写客套话和不切合实际。
家长要欢迎教师家访。教师对学生的家访一般是有目的的,对于家长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是获取孩子在校信息的最有效途径,所以作为家长要诚恳征求教师的意见。家长也应全面的毫无保留地介绍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孩子在家中的种种表现,共同商讨制定出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的可行方案,以及近期能达到的目标。
【关键词】甩包袱 方法不当 思想落后 责任心 科学的方法 提高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2-02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家长的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但目前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尽到父母应尽的责任,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视而不见,好像和他们完全没有关系。
一、主要问题
1.家庭“甩包袱”现象严重
现在农村家庭条件好了,许多父母认为只有让孩子衣食无忧就可以,所以把孩子从村小转到中心校或市里,在老师家里住宿,孩子的一切事情都交给老师了,由老师全权负责。这样,孩子平时不完成作业或者在学校惹事,老师不用在给他打电话了,可以安心在家打麻将了,孩子的学习完全和家长没有关系了,父母只负责每月拿钱就行。这样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试问家长,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和你们真的没有关系吗?现在甩手不管,当初为什么要生他们呢?
2.农村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1)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作为老师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要有一个正确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有的家长,针对孩子不完成作业,或者考试成绩不好,回家对孩子一顿暴打,这样的现象,在农村也很普遍,家长认为“不打不骂不成人,打打骂骂成好人”的教育很适合农村孩子。认为孩子不怕打,不怕骂。这种不恰当的方法,给孩子的思想造成了很大负担,孩子的心理会产生不良影响。
(2)另一种现象是家长额外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她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观念,每学期开始,会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辅导材料。如:《单元测试》、《期末大闯关》等,也不管孩子需不需要,统统买回来,整体逼着孩子去完成,孩子的空闲生活过的暗无阳光,不能出去玩,不能看动画片了,整天在题海战术中遨游,白天在学校上课,放学回家做父母给买的资料。孩子没了自由,就像小鸟在笼子里一样,失去了快乐。久而久之,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过重得学业负担。也许孩子会对学习再无兴趣,一见到作业题就反感,一见到书本就头疼。
3.农村家长的思想落后
(1)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了,随着社会的不断的进步,对各个方面都有了很高要求,尤其是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但是在农村,一些家长认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见到那些养殖大户、种地大王、小摊贩子、卖菜的、屠户都纷纷的富了起来,于是认为不读书也有饭吃,也会成为暴发户。他们的内心观念是只要有“本事”,照样赚大钱。加上这几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高达六、七百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竞争激烈。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一时难以找到工作,这种现象造成一部分家长认识上偏差,认为读书将来找工作太难了。
(2)在农村,人们思想落后,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家长身上依然存在。我们了解到有好的家长认为女孩子学习再好,知识再多,将来也是别人家的。有的甚至干脆让女孩子中途辍学,外出打工,供养家庭或者供弟弟念书,把家里一切好的东西都给弟弟。在农村,一个家庭三、四个孩子非常普遍,生了很多孩子,就是想要男孩,导致超生,家庭人口众多,经济负担沉重。经济负担重导致许多家庭面临分离,母亲忍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和父亲离婚,在农村,离婚率很高,大部分都是母亲扔下一家人,自己走了。这样的现象,更加导致家长对孩子教育不够重视,有很少一部分家长偶尔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多的家长从未问过孩子的学习。有些家长从来不到校或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情况,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更不清楚了。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心灵停靠的港湾。家庭教育的优劣程度,父母的责任心,父母的耐心,父母的陪伴,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请父母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二、有效途径
1. 做一个负责任的家长
在孩子小学阶段,他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尚未养成,自控能力比较差,这就需要父母的参与和陪伴。做一个全面陪伴的父母,在孩子放学回家时,家长要耐心的陪伴孩子写作业,即使对孩子的作业,你一窍不通,那也需要你在旁边陪伴,在陪伴的同时,希望家长不要玩手机游戏,聊微信,请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2. 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在陪伴孩子做作业时,孩子有不会的题,家长不要大打出手或者对孩子大喊大骂,要耐心的辅导,可以打电话询问老师或者上网搜索,不要把所有的责任怪罪到或者身上。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也需要父母的尊重。孩子学习不好,父母的责任最大,是你平时不管孩子,放任自流,把责任推到学校老师身上,孩子学习不好,和你的教育密不可分,所以家长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来耐心的教育孩子。
3.家长要提升思想观念
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因此,家长应该积极参加家庭方面的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观念,要跟随时代的步伐,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儿童观、亲子观、评价观等科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让孩子共同成长,科学、系统的教育好孩子。家长要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可以向老师询问一些积极地思想观念,让老师来引导你正视孩子的问题。你也可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如:家长可以观看一些教育专家讲座、或者多看教育频道,多看一些新闻,多了解外面的世界,打破守旧的思想。家长的思想观念、态度是家庭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教养结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既要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又要关心孩子的学业和思想品德,既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用,又要关心他们的知识成长和思想品德,并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做到教养并重。既要安排孩子的衣食住行,又要注意孩子的学业成绩、智力开发、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训练。防止重养轻教,只注意对孩子物质生活的照顾,而忽视孩子的学业和品德;把教育的任务都推给学校,或是只注意安排孩子的物质生活,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分数,而不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也要防止重教轻养,只关心孩子的学校成绩而忽视孩子的温暖饥饱和身体健康;其次,动静并重。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督促他们学好功课,又要让孩子参加一定的文艺体育活动、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家长要尽可能地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动物园、展览会等,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浏览名山大川,欣赏花草树木,欣赏良辰美景寓教于乐于活动之中;第三寓教于养之中。要通过对孩子的衣食住行用的安排,来对孩子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清洁卫生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文明行为和习惯,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
爱严结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以血缘为纽带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天然的深厚的爱的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关心爱护子女是父母的神圣天职。父母对子女的爱可以使子女更容易从情感上接受教育,产生巨大的作用。但是爱必须适度,不能溺爱,不能护短,不能迁就放任。孩子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抚爱和温暖会感到痛苦,就会走向社会,向其他人寻求体贴和温暖,这样很容易被人拉拢,走向歧途。父母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在过分的溺爱娇惯却可以使子女不求上进,娇气十足,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懒散自私,骄横放纵,唯我独尊,目无法纪,以致堕入罪恶的深渊。因此,在爱的同时,还必须严格要求。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学业各方面经常进行指导,使他们在生活上有所锻炼,学习上有所砥砺,品德上有所提高,理想上有所追求。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纠正不良习惯,抵制社会上不良因素的腐蚀侵袭,朝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当然,严不是酷,而是合情合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对孩子多进行正面教育,重视孩子的自我教育,尊重信任他们,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说服,不要压服。不能简单粗暴地滥用惩罚,尤其不可迷信棍棒教育,肆意打骂。体罚只是家长束手无策的表现,它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相反会起到消极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中应该爱严结合,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有理,爱而不纵。
言传身教结合。教育青少年,从来是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家长能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模范行动言传身教,成为孩子的楷模。孩子是好模仿的,但他们鉴别能力差,当他们还不能从道理上明辨是非时,长辈的言行很容易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一般来说,家长思想品德高尚,孩子的思想品德就好;家长精神饱满,富有创新精神,对工作生活充满信心和力量,孩子就会勤奋学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父母待人谦虚有礼,同情关心别人,尊老爱幼,孩子也会礼貌待人,尊敬老人。家长勤俭节约,爱惜公物,孩子也容易养成爱劳动、不浪费的好习惯。相反,如果家长言行不正,品德不良,就会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家长搞不正之风,有坏习惯,就会污染孩子的心灵。事实证明,在青少年犯罪中,因为家庭不良影响而使青少年罪犯的比例是很大的。在女青年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同父母的犯罪行为,尤其是母亲的性犯罪行为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提高文化素养,做孩子的表率,以自己的崇高理想,点燃孩子的理想;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启迪孩子的心灵;以自己的才智,哺育孩子健康成长。
一 影响家庭教育成效的因素
纵观中外家庭教育发展的历史,通过对中外有成就人士的成长足迹的研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和地位等。不同的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家长的素质和地位参差不齐,导致家庭教育方法千差万别,家庭教育的渠道多种多样,家庭教育的效果各不相同,不同家庭的孩子未来的发展和前途也不同。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现代化建设亟需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才,社会和谐发展更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向高科技人才提供挑战的机会,实现人生价值,更为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广开就业门路。每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步入成才之路,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这与每个家庭的环境、地位息息相关,更重要的原因,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即家长必须具有先进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家庭教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水到渠成,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 家庭教育实用策略的探讨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每个家庭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工程,也是令许多教子无方的家长头疼的事情。夸夸其谈的家庭教育是枝叶,走进孩子心田的家庭教育才是丰收的果实。要真正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认为必须做到:一提高,二坚持,八改变。
一提高就是广大学生家长要提高对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为孩子一生发展当好引路人”的思想观念,认真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和科学的育人方法,为孩子健康成长和不断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就是一方面坚持用心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坚持与孩子交心,尽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用实际行动引导孩子的成长,使家庭教育不流于形式,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
八改变就是家庭教育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规律,承认少年儿童存在的个性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学会用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改变过去落后的、不切合实际的、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第一,生搬硬套家庭教育先进经验。个别家长通过网上或报告会了解到的专家介绍的家庭教育先进经验,不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盲目学习运用,结果是对牛弹琴,孩子不接受,效果不好。
第二,在学习生活中不尊重孩子。个别家长总是以家长身份与孩子交流,听不进孩子的意见,轻者训斥,重者方法粗暴,孩子和家长处于对立仇视的状态。家长要学会蹲下身子,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这样,使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爱护,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和理解,使孩子愿意接受家长的教育和帮助。
第三,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孩子。孩子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人有个性,个个有优点,家长千万不要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孩子,更不能用其他孩子的优点抨击孩子的缺点,否则,将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抹杀孩子可爱的个性,甚至导致孩子失去自信心和生活的快乐。
第四,重视学习轻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思想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更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助长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极易导致孩子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五,强制性教育拔苗助长。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人人理解,为了让孩子将来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可谓是用心良苦,四处奔波劳累,却很少顾及孩子的兴趣和感受,让孩子转战南北参加多个辅导班,使孩子不堪重负,不能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违背少年儿童教育发展规律。
第六,期望值过高和放任自流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要求不切合实际,恨铁不成钢,把家长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采取高压政策和过激的方法,逼迫孩子无休止地学习,“囚”在苦读的牢笼之中;二是封建教育思想在作怪,总以为孩子天生自有天命,树大自然直,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些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所造成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都在家长的视野中,而家长自己的有意识的言传身教和无意识的举止行为,也给孩子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待人接物等等,几乎无所不包。正是因为如此,许多教育家都认为家庭教育文化在对孩子的素质形成和个人发展中具有学校教育所难以代替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高度重视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他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育和教学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精神文化的全球传播,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使得家长教育好孩子也变得较复杂了。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家长的综合素质。家长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具体体现在:①家长的文化水平,尤其是心理学知识。有了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教育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②家长的道德素质。虽然许多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家长的道德素质好,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让孩子健康成长;③家长的性格、脾气。古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家长的性格、脾气很容易影响孩子。
2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初中的学生是尤其困难的,因为初中学生的身心变化很大。具体表现在:①生理方面:初中的学生身体开始快速发育,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意识开始萌芽或出现明显的反应;②心理方面: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初步具有两性特殊的情感体验,具有成人意识,要求和成人平等交流、沟通;③思想方面:自尊心较强,但自制能力较差、容易冲动,情感和意识行为处于多变期,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理解,但认知能力明显落后于独立意识和行动能力,经常以自己的想法做事,容易犯错,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较差。
3 社会环境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①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虽然独生子女政策为我国控制人口增长和中国的全面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教育方面独生子女相对比较孤独,比较自私,尤其是父母也是独生子女的孩子显得更加明显。由于有六个家长(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一个孩子,从而很容易形成“溺爱”,而且由于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教育思想不统一,使得孩子很难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②现在的生活条件较以前好了很多,所以许多家长认为只要能赚到钱,读不读书无所谓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有所抬头,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由于生活条件提高了,社会上的“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占统治地位,所以这些思想通过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影响着自己的孩子;③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家长平时没有许多时间来照顾孩子,就要求孩子只能呆在家里看电视和玩电脑。可是现在电视里的许多广告是虚假的,电视剧不是言情的、就是神话武打,还有搞笑搞怪的言情剧和武打剧,甚至历史剧里经常篡改历史人物和历史情节,搞得学生只知道电视剧中虚构的人物、事件,不知道历史中真实的人物、事件,中国历史学都学不好。那玩电脑呢,电脑里的游戏一般都充满了暴力、凶杀,还有的是网络游戏一般都要有装备(花钱买)、一个关卡一个关卡得打过去(花很多的时间),还有的是网站上黄色信息等等,不仅使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都荒废了,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当然不是说网络上东西都不好,网络上有许多有益的、实用的知识,但真正使用网络获取有益的知识的学生少之又少。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学校应该帮助家长,指导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教育思想的辅导。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这样舍得投资,也乐于接受学校老师的指导。由于考试制度的不完善,很多家长还是一味地强调分数至上,其他方面无所谓的想法,这很不可取。主要体现在:①期望值过高。许多家长不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帮助孩子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方向,而是预定了很高的目标。孩子经过刻苦努力也不能达到的目标,从而使孩子厌学、逃学,甚至放弃学习;②教育要求偏失。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考到90分以上甚至100分,就认为自家的孩子就非常优秀、非常好,而忽视了孩子的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成绩还可以就什么都不管了,以至于孩子通宵上网打游戏,上黄色网站,欺骗家长的零花钱等等,使得孩子的思想变得很复杂,以至于后来已无法管教了。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一点学习时间,一点家务都不让孩子干,以至于到了初中,许多孩子煮个鸡蛋都煮不好;③过严监视。许多文化较高的家长在这方面比较突出。因为他们知道社会上许多不良诱惑对孩子的危害很大,所以他们就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超过了孩子能承受的能力。如对孩子的日记、书信、电话等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有的时候还含沙射影、疑神疑鬼的,使有的孩子不堪忍受对其人格尊严的伤害,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甚至离家出走等等;④对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锻炼过少。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方面不是不放心,就是放任自流。一些家长不放心孩子,以为孩子小,怕孩子干不好、不会干、有危险等等,就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力所能及的事,以致许多孩子卑谦退缩、心胸狭窄、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孩子在外与哪些人交往、干什么事,家长都不问不管,只要他们身体好,回家吃饭就可以了,从来不对孩子做的事和与人交往进行了指导、教育和监管,从而使这一些孩子养成了谎话连篇,没有做人的原则和标准,只顾自己、自私自利,甚至于六亲不认等等毛病。所以,家长会上,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就应指导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与做人的关系。
其次是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现在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人性的自由开放,人的思想也变得很复杂和脆弱。
社会上各种诱惑也较多,人的观念思想经常会不停地改变。坚持正确的观念和思想比较困难,要不停地告诫自己。有时犯错和变坏就在一念之间,所以请家长在孩子的面前一定要以身作则,才能从好的方面影响自己的孩子。例如有的家长“拜金思想”“享乐主义”,有的家长自己本身的不良习惯,有的时候夫妻吵架,还有一些影响孩子的事情等等,尽量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来,这些思想和行为会潜意识地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身心健康。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再次利用电话、校信通等对家长进行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指导。
不幸,孩子们在争玩具时发生了矛盾。农村孩子顺口骂到:“!”“哥哥骂人,我不跟你玩了!”城里孩子委屈地说着,依偎在妈妈身边。
屋子里的气氛阴郁了。妹夫鄙夷的目光扫了一下舅子夫妇。这时夫妇表情尴尬,几乎同时出手打了儿子一巴掌,妹妹则把儿子手里的玩具只往侄子手里塞。然心里却难受着……
农村夫妇为了躲避气氛,于是拉着孩子走出房间,想到社区里转转换换空气。
刚一出门,只听到“叔叔好!阿姨好!”再下一个楼层,又听到“张爷爷好!李奶奶好!”单元楼道里,整个楼梯间洋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于是这时夫妇禁不住忏悔地叹道:“我们没有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孩子骂人,在于自己平时做了孩子的反面教员”。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民办教师,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去年才住进城里。不是当了几天城里居民就笑话农村居民不会教育孩子;而是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比城里差。他们的生活语言,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矛盾冲突中的语言,尤其是邻居之间矛盾冲突时的语言,都很庸俗、随便,甚至低级、粗野,脏言脏语成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最好教材”。因此,农村小学、初中学生的生活语言中有很多不健康的成分。骂人成了潜移默化的品质。“!”“老子……”之语成了生活交际语言。有些女生竟然也信口开河,不亚男生。
显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要培养中小学生的文明语言、思想品德,还应从孩子的家长着手,并且要从幼儿家长着手。
作为家长,关心孩子上幼儿园比上小学还关心;关心孩子上小学比上初中还关心。我们应趁着家长的“关心”,从幼儿园就要开好家长会。把家长会这块阵地一直占领到初中毕业。借用家长会办好文明语言、思品教育讲座。幼儿家长会,要以礼貌语言、礼貌行为等知识为讲座内容。力求教会家长共同当好老师。教育家长在有孩子的场合,千万不要说脏话,切莫忘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小学家长会、初中家长会,最忌的是把家长会简单地当作向家长汇报学生成绩的汇报会。要借用这块阵地办好文明语言、思想品德教育讲座,使家长加深理解,对学生的思品教育比文化教育更重要、更必要。尤其让家长学到一些怎样引导和教育孩子的知识,以配合学校老师共同教育学生。
这个设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从家长这方面,农村家长来开会,先问及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名列第几,各科具体多少分。很少家长问及到孩子的思想品德怎样,语言文明与否。
从教师这方面,尽管老师都懂得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德育第一。但是评选三好学生,具体操作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自觉不自觉地掂量着某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把成绩作为重要砝码。这当然是应试教育和评比教学名次,把老师培养成了这种不自觉的习惯。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具体操作中,首先应是思想品德的言传身教。而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文明语言的培养,单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是不够的,家长的言传身教更为重要。想到这,我们就积极地、自觉地在家长会上,汇报学生学习情况时,巧妙地引入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语言的培养方法,这样讲座就办起来了。
小学1年级至3年级的讲座内容,以文明语言和拾金不昧为主;4年级至6年级讲座以团结同学、热爱同学的内容为主;初中家长会以法律常识为讲座内容。对初中家长的法制讲座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措施
前言
现代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正是心智发展还不成熟的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家庭带给学生什么样的环境,注入什么样的思想,小学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思想。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教育思想落后、方式陈旧、不能够正确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现今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发展教育思想、提升教育手段、用正确的思想观念看待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现在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思想观念较为落后。自古以来,中国的家长都秉持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观念来进行子女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从根本上是为子女着想,但是一味要求成绩的思想观念会损害孩子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例如一些四五年纪的小学生,他们正处于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的时候,他们喜欢去拆解自己游戏机,家里的电器,这个时候,家长不仅不会对孩子进行引导,而是进行苛责,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失去研究的兴趣,更有可能导致对学习的反感情绪。2.家庭教育手段陈旧。“棍棒出孝子”这是中华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教育手段。不仅如此,在家庭的教育之中,很多的家长也急功近利,希望能够快速的提高孩子的成绩。例如为三年级的孩子报四年级甚至是五年级的补习课程,为孩子报课外舞蹈班、绘画班、外语班。希望能够更多更快的对孩子进行教育。事实上,“棍棒下出孝子”的做法会很大程度上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过度为孩子补习,更会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带来消极的影响。3.家长与孩子关系处理不当。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家长不能够期望孩子的想法和自己一样。每个孩子,就算是小学生也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一直以较高的姿态俯看孩子是现今大多数家长的做法,这样处理与孩子的关系会导致双方关系的恶化,进而对小学生未来思想和学习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1.提高思想观念。时代进步,家长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家长应该更加注意和理解孩子的一些做法,不能够单一的以成绩衡量孩子的发展状态。例如在孩子调皮的时候,要找到他调皮的原因。在看待拆解玩具的情况,要看孩子在拆解之后能否自己再次组装,当孩子组装出现问题的时候对孩子进行帮助,这样更加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2.改进教育方式。在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面对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第一应该做到冷静对待,不能够打骂解决问题。尤其是中高年纪的小学生,自尊心非常强烈。当不得不为孩子报课外补习班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孩子自身的选择,孩子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结果自然会事半功倍。3.正确处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要做到适时而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不同的转变,不能一直强硬或者一直的宠溺。例如在小学生犯错时,要充当教师的角色对孩子进行教育;在孩子游戏的时候,可以与孩子成为伙伴;当孩子有心事的时候,可以变成孩子的朋友,与孩子进行对话、谈心。在不同的时刻,家长应找好自身的定位,真正做到与孩子的良好有效的沟通。这样家长能够做好与孩子的交流,就能够更加了解小学生内心的想法,能够根据小学生的思想变化做出教育方式的改变,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最终提升小学生的水平的提高。4.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在孩子身上都能看到家长的影子。所以在家庭教育之中,家长要不断的替身自身的素质,多补充知识,在孩子面前建立榜样。对于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家长可以多补充小学科目内的知识和课外应用知识,对孩子进行教导。此外,家庭还要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保证小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起点之处,家庭教育在小学生的教育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提出解决的策略,找到家庭教育的正确发展之路。在未来家庭教育的作用将会更加重要,如何将家庭教育的效用最大化也是一门学问。积极发展家庭教育,让小学生更够更加快速的适应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健全小学生的人格和水平,为我国培养未来的发展人才,助力我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立敏.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7:6.
[2]伍青.新时期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34-35.
论文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影响孩子教育的各个因素被人们备受关注。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孩子的个性塑造与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日益凸显出严重的问题。文章针对农村家庭教育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相互影响的教育,是协调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应试教育将学习的重点全部转移到学生和学校上,却未曾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中来。良好的个性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家庭教育与孩子个性发展密不可分[1]。家庭教育的影响是隐性的,但却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国农村的家庭教育还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特别关心和注意。
1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认为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事
表现为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管不问,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学校。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与学校的沟通很被动,大多数父母只有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才会向老师咨询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些家长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脱。孩子的教育应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大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毫无家庭教育观念的思想,严重与学校教育脱节,孩子的身心发展增加了许多的未知因素。
1.2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思想“代沟”严重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身心发展还不是很健全,思想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还不成熟,特别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长期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就失去了对其正确引导的机会,表现为只关心学习成绩,其他的一概不问,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缺乏交流沟通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爱与关心,缺乏爱的安全感,容易形成自闭和自卑心理。
1.3缺乏对孩子教育的责任心
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都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管。作为隔代的血缘关系,老人都会以溺爱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成长,只顾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自然是父母的事,管不了也不会管。作为父母,挣钱都是为了孩子,但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只要他们生活上需要的东西,从不过问是否是必须的,而是尽一切可能满足,最终导致孩子放任自流,很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习气,这便是农民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
1.4父母受教育水平低下,未能形成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基本都处于初中文化水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容易造成对教育的不正确理解,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不注意自身行为,更会对孩子形成错误的引导。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2]。
1.5不尊重孩子的情感,实行错误的教育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怎样教育,如何教育,仍是众多父母所欠缺的知识能力。有的父母想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没有选择主动交流的方式,而是趁孩子不在时,乱翻孩子东西,偷看日记等行为。这种以爱、关心为理由不尊重孩子隐私权利的错误行为,必然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不仅容易引发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父母应该是孩子行为的模范者,而不是窥探者。
2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在社会方面,政府创设家长培训机构,定期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家长文化素质低,教育观念落后,必然导致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思想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解决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新时代的家庭教育理念,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在这一方面,可将政府作为组织培训的机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全面了解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设立家长教育学习示范点,让其真正的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与影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表扬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教育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孩子的存在也不是父母成熟的标志。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不断沟通、学习的过程,父母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2.2在学校方面,积极和家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孩子在不同场合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却自视孤高,不能正确处理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有的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但在家里却十分懂事和孝顺父母。孩子在成长中所形成的这些行为及情绪,是需要学校和家庭高度重视的。因此,学校要和家庭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正确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扬长避短,引导学生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3在家庭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的优劣也是影响孩子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的环境好了,能让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更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出外旅游等等,这些以家庭为主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爱,让他们学会怎样的爱别人,而且极大地丰富孩子的知识和视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目标。其次,家庭环境良好,有条件创设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能及早地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为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3结束语
农村家庭教育的脱节是经济落后和父母文化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父母在提升文化素质的同时,更要学习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参考文献:
[1] 谢宇婷.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个性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1.
【关键词】家庭教育 问题 策略
家庭教育对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直接影响,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任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家庭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由于受传统家庭观念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家庭教育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积极探索科学的解决策略。研究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难点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方面的问题
首先,家庭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冲击。而儿童和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型,其思想意识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产生一切向“钱”看、追求享受等思想。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已无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传统家庭教育中的溺爱或粗暴的教育方法无法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家庭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严重影响了我国家庭教育的质量。
其次,早期教育存在的问题。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早期教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现阶段,我国早期教育注重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能力培养。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的智力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却没有形成思想道德意识。另外,部分家长一味地对孩子溺爱,致使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嫉妒等性格,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后天发展。
再次,家庭教育观念落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家庭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家庭在教育孩子时仍使用错误的思想和方法,难以达到家庭教育的目的。在教育模式方面,部分家庭教育采取封闭式教育观念,禁止孩子接触网络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教育方法上,部分家庭采取粗暴方式或娇惯溺爱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在教育途径上,大多数家长要求孩子从小树立从事高收入职业的思想,使得家庭教育充满功利性。
(二)家庭方面的问题
家庭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但来自家庭方面的问题仍然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具体而言,我国家庭教育在家庭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独生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由于我国过去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独生子女的数量大幅增加,尤其是城市地区,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认为非独生子女好教育,独生子女难教育。独生子女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受到父母及长辈的宠爱。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竭尽所能给孩子最好的生活,给孩子所想要的一切。而独生子女习惯性接受家长的付出,并认为家长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并且,独生子女大多时候独享父母及家人所给予的一切,缺乏分享意识,这就导致独生子女养成了自私自利,不会为他人着想,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心态。因此,独生子女问题成为当前家庭教育的主要难点。
其次,家庭教育存在偏激现象。一种表现是家长溺爱孩子。很多家长一味迁就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认为让孩子过得愉快就是对孩子的爱。但是,这种教育方法会使家长陷入溺爱的泥潭,使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人性、自私的性格。另一种表现是家长采用以体罚为主的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经常性体罚孩子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严重影响孩子的后天成长。
再次,家长威信缺失。家长一味溺爱孩子的后果就是导致家长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无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另外,部分孩子出于逆反心理,不服从家长的管教,而家长听之任之,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家庭教育完善策略
(一)优化家庭教育观念
要优化家庭教育质量,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使家长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来对孩子开展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家长应积极重视信息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孩子的发展方向。家长应积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重视孩子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积极创新教育方法,采取科学民主的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质量。此外,家长还要摒弃传统的打骂式教育方法,学会尊重孩子,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家长应积极与孩子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感情,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家长应积极重视孩子的情感变化与情绪波动,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以亲切、平和的语气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引导孩子走健康的发展道路。
(二)促进经济社会与家庭教育协调发展
首先,家长应该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从小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并引导孩子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遵守社会公德,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为孩子未来立足于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次,家庭教育应充分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竞争意识,引导孩子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再次,家长应教会孩子学会辨别与抵制外界环境中的不良思想,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大力发展早期教育事业
为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国家必须大力发展早期教育事业,在政策、财政等方面对早期教育事业予以支持,充分发挥早期教育事业对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早期教育不仅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还应积极重视孩子的道德培养和能力培养,积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同时,早期教育应积极改进教育方法,采取民主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学会以理服人,进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四)完善独生子女教育方式
首先,家长不能一味溺爱独生子女,应注重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意识,帮助独生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独生子女明白家长的辛苦,积极体谅家长。
其次,家长应鼓励独生子女积极与外界接触,教会他们分享,多交朋友,开阔眼界,帮助其形成完善的人格。家长要加强与独生子女的沟通,培养其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促进独生子女全面发展。
(五)树立家长威信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做良好的示范,不在孩子面前发表消极言论,不做错误的事,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增进孩子对家长的信赖之情,增强家长威信。
其次,家长应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以耐心、亲切、诚恳的态度对孩子进行教育,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加强对孩子的引导,使孩子充分认识家长对自己的爱,提高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度,进而树立家长威信。
再次,家长不能滥用威信。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不能滥用威信,否则会激起孩子的反感,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家长应学会采用柔性教育方法,辅之以威信,有效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味依赖学校教育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实现高效教育。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充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而且对我国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丽萍,徐慧珠.家庭教育: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J].青年教师,2012(07):10-16.
关键词:家庭教育;表率;观念;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5-0013-01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的成长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件大事。他既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而且,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所以说,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学校和社会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位家长,只有从内心深处重视并搞好家庭教育,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帮助他们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那么,每一位做家长的,要怎样行动才能,搞好家庭教育呢?
1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表率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咿呀学语的开始。在孩子未入幼儿园或学校以前,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品质、个人爱好等等,都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在长期的生活中,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在熏陶着孩子的幼小的心灵。他们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作为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更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否则很难收到效果。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可以说明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另一角度来说,它又是孩子的终身的老师,在言谈举止,待人处世、行为准则等方面要做他们的表率。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的品德修养、文化修养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古有“上行下效”之说,因此为人父母者,孩子的榜样也。家庭的环境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作为父母应该有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应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让孩子耳闻目睹的都是健康向上的,而非消极的东西。如:现在打麻将已是一种时尚,有的家长不但在外打,而且还在家打,孩子也就无师自通,小小年纪一手牌打得不错,这就是不好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如果长期下去,孩子就会染上赌博的恶习。有多少赌徒就是少年时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孟母三迁”的典故可以看出,古人早已看出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相反,如果家长爱看报,好读书,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自然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2家长要以事实进行教育,避免空洞说教
父母不仅是教孩子说话,辨认周围的事物,区分是非美丑,让他们长成健康的身体。还要对孩子的行为活动提出具体要求,通过给予指导,直接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让他们形成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和最初的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念,教育孩子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国古代就有很多成功的教子实例,如“岳母刺字”的爱国情操,“孔融让梨”的谦让美德,“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刻苦求学精神,这些都是很强的实例,更值得我们借鉴。现实中更有许多好的、坏的典型事例,它更是教育孩子的好素材。这些例子离孩子的生活很近,他们也更乐于接受。同时,教育他们更要用事实说话,以实际事例为依据,千万不可强硬灌输。不要为了教育而去教育,要体现家庭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万不可简单粗暴。在教育的方法上,还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
3家长更要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在信息时代,很多教育思想都很进步,国内、国外的,比比皆是。打开手机,展开微信,总能看到一些教育的新思想。当然,有些是粗糙的,不正确的,但有些思想还是值得借鉴的。家长也要善于辨别。同时,要转变以往的旧的观念,自身要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人才观,掌握科学的方法,以提高自身素质和家教水平。用新的思想武装头脑。采取多种形式:改变单一性,提倡多样性;改变封闭的模式,提倡开放的形式;改变灌输型,提倡父母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提高,在教育中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总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在这三部分的教育活动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基石。每位家长只有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会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打下一个坚实的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1).
[2]黄磊.中美家庭教育比较[J].中华文化论坛,2008,(S1).
1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认为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事
表现为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管不问,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学校。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与学校的沟通很被动,大多数父母只有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才会向老师咨询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些家长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脱。孩子的教育应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大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毫无家庭教育观念的思想,严重与学校教育脱节,孩子的身心发展增加了许多的未知因素。
1.2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思想“代沟”严重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身心发展还不是很健全,思想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还不成熟,特别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长期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就失去了对其正确引导的机会,表现为只关心学习成绩,其他的一概不问,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缺乏交流沟通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爱与关心,缺乏爱的安全感,容易形成自闭和自卑心理。
1.3缺乏对孩子教育的责任心
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都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管。作为隔代的血缘关系,老人都会以溺爱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成长,只顾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自然是父母的事,管不了也不会管。作为父母,挣钱都是为了孩子,但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只要他们生活上需要的东西,从不过问是否是必须的,而是尽一切可能满足,最终导致孩子放任自流,很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习气,这便是农民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
1.4父母受教育水平低下,未能形成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基本都处于初中文化水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容易造成对教育的不正确理解,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不注意自身行为,更会对孩子形成错误的引导。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2]。
1.5不尊重孩子的情感,实行错误的教育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怎样教育,如何教育,仍是众多父母所欠缺的知识能力。有的父母想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没有选择主动交流的方式,而是趁孩子不在时,乱翻孩子东西,偷看日记等行为。这种以爱、关心为理由不尊重孩子隐私权利的错误行为,必然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不仅容易引发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父母应该是孩子行为的模范者,而不是窥探者。
2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在社会方面,政府创设家长培训机构,定期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家长文化素质低,教育观念落后,必然导致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思想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解决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新时代的家庭教育理念,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在这一方面,可将政府作为组织培训的机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全面了解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设立家长教育学习示范点,让其真正的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与影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表扬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教育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孩子的存在也不是父母成熟的标志。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不断沟通、学习的过程,父母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2.2在学校方面,积极和家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孩子在不同场合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却自视孤高,不能正确处理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有的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但在家里却十分懂事和孝顺父母。孩子在成长中所形成的这些行为及情绪,是需要学校和家庭高度重视的。因此,学校要和家庭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正确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扬长避短,引导学生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3在家庭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的优劣也是影响孩子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的环境好了,能让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更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出外旅游等等,这些以家庭为主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爱,让他们学会怎样的爱别人,而且极大地丰富孩子的知识和视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目标。其次,家庭环境良好,有条件创设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能及早地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为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育 问题 更新教育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在新时期做好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为更好地把握当前幼儿心理成长特点,塑造孩子的健康人格提供了科学依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颁布给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代了一种全新的指导,拉开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帷幕。但是,当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却存在着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教育实践中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
一、农村幼儿教育与家长教育理念的错位
实施新课程后,幼儿园以孩子“终身教育”为基本指导思想,及时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着眼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活动;解放他们的眼睛,让他们认识自然;解放他们的大脑,让他们尽情想象,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但这些教育活动显然与农村家长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期待产生了矛盾。有的家长说:“孩子在上大班了,开学好长时间了,幼儿园几乎没有教什么东西,还是村里私人的托儿所好,从小班就学拼音了,会写很多字,还会做很多算术题。”有的家长还说:“孩子在学校就知道玩,老师还让孩子把玩具带到学校去,再说玩具是自家用钱买的,万一被别人玩坏了,谁赔啊?”家长的这些想法都直接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幼儿家长教育理念的现状,我们选择本园与周边三所农村幼儿园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教师、家长、孩子各30名。
调查一:教师实施新课程后,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可多项选择)
选择(1)资源缺乏,资金紧张的占20%;
选择(2)缺乏专家指导,课程实施不全面的占35%;
选择(3)家长思想陈旧,不支持新观念的占65%;
选择(4)被家长误解,劳动得不到家长尊重的占55%。
调查二:家长重视的科目(可多项选择)
调查三:幼儿喜欢的科目(可多项选择)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农村家长重视的科目中,比例最高的是拼音,占60%,其次是算术,占55%,识字占50%。这些都是知识性很强的科目。而美术、音乐分别占了15%、18%。对于锻炼孩子体格和动手能力的体育与制作,家长们却漠不关心,分别占11%、10%。有趣的是,孩子感兴趣的科目却和家长相反。比例最高的是美术,占了95%,纸工制作也占了90%,喜欢体育的孩子占80%,这些都是操作性很强的科目。而家长看中的拼音、数学、识字占的比例都很小。如果家长在孩子幼儿时期,不顾孩子的兴趣,采用灌输的方式让孩子读、写、算,只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厌学感和逆反心理。无数事实表明,有些孩子上学前就学会了一年级课程,真正进入小学后,成绩并不突出,甚至落后于一般儿童。究其原因,是幼儿园和家长违背幼儿教育的规律所致。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的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家园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农村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在配合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错位。
(一)两者教育教学理念不同。通过对两个《纲要》反复研究和解读,我们认识到,幼儿教育改革的改变的不仅仅是课程,还有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基础教育”、“终生教育”,不仅限于教孩子写字、算术,更重要的是顺应幼儿发展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但农村幼儿家长对《纲要》缺乏了解,衡量孩子聪明的标准是他们的识字量的多少、完成算术题难度的大小等,因此便抱怨幼儿知识教育目标不高,甚至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村里私人的托儿所读书。一些不正规的托幼机构为获得经济效益,迎合家长心理,只注重对幼儿进行知识传授,幼儿教育完全小学化,让孩子承受了太多的压力。
(二)幼儿园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方法不一致。目前农村幼儿家庭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这些老人更跟不上新的教育理念。孩子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接受着非常落后的教育,滋生了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孩子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加上奶奶爷爷的娇宠、溺爱,使他们的家庭教育几乎成为空白,更谈不上家长与老师的配合了。另外,农村的经济条件也制约着《纲要》的实施。农村部分家长仍然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让老师看着孩子,自己方便挣钱和工作。有的家长认为上学也没有什么用,大学生毕业也找不到工作,不如长大挣钱。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他们对孩子灌输的思想和教育孩子的方法背离了幼儿园教育目标。
二、推动农村幼儿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的方法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农村幼儿教育者应引导家长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把握家庭教育规律,做好与幼儿园的配合。
(一)运用科学方法取得家长的信任。农村幼儿教师要研究农村幼儿家长的特点,找到与他们沟通的方法。每个家长都会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老师平时要多留心孩子的举动,在家长接孩子时多和他们交流孩子的在校表现,满足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与一些正常的要求。和家长多聊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把孩子的一些不足作为对孩子的希望提出来,这样家长听得心里暖暖的,也会“亲其师,信其道”,转变教育观念就会更加容易了。
(二)做好农村学前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农村家长都忙于挣钱,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且认识片面,对学前儿童智力开发的重要性及方式认识不足。因此,教师们要利用一切和家长接触的机会,和家长共同探索育儿经,在家长需要指导的时候,把掌握的最基本、最实际的教育理念同家长分享,减少他们心中的“教育盲区”。幼儿园要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要让家长多了解幼儿在园里的学习生活,逐步接受正确的教育方式。
(三)根据家长的不同特点及时沟通。对家长和幼儿园教学理念的不协调,教师应及时、慎重、委婉地给予解释。对家长提出的问题给予重视。在及时的沟通互动中,使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养水平。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要耐心地向其解释幼儿的发展差异和年龄特点,并告诉他们过急过高的要求只会扼杀孩子的兴趣,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甚至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对于“无暇照顾”孩子的家长,就要引导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园配合的必要性。
一、过分溺爱孩子,影响其个性发展
独生子女的人数在城市学校中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农村也占到了百分之四十左右。由于家庭孩子少,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和娇惯程度就自然加重了,甚至有些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孩子说什么,家长就听什么。面对孩子的要求,家长几乎唯命是从。这些孩子从小就已经在这种环境下养成了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不良个性,在他们的思想、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就有了许多不健康的行为发生。这些不健康的行为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思想品质、个性发展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利于自己学习、成长的意识行为,这些意识行为具体表现在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上,不但严重影响和危害学生自身思想品质的建设和个性的发展,更会影响和危害一个群体学生的思想品质及个性的发展。
在学校里,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思想意识行为,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性,通过批评教育和自我批评等方法,热情地帮助他们寻找病根,矫正错误。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但是,由于家长的思想偏见,他们往往对学校的教育过程不明其理,把学校教师对学生的不良意识行为和学习中各种错误的批评、矫正、教育,全都误认为是学校和教师对孩子的不当体罚和不公正的评价,常常在孩子面前无所顾忌地对学校、教师矫正教育的做法说长论短,甚至恶言不逊,却对孩子身上的各种坏毛病及家庭中的不良现象视而不见。
家长的这种意识和做法,在主观上有意或无意地为孩子思想和个性发展中不健康的东西根植了成长和泛滥的土壤,在客观上为孩子成长中的不利因素的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本来这些孩子通过学校教师的批评教育可以改变他们受到家庭不良影响的现状,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但由于家庭的影响,学生的各种不良意识行为得到了充分发展,他们在思想、学习和成长中的个性被扭曲,这不但给家庭教育造成许多不利因素,而且更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为孩子绘制蓝图,阻碍了其个性发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位家长的美好心愿,也是家长对孩子的最高目标和要求。他们在为孩子绘制美好蓝图的时候,很多人脱离了孩子的天赋和实际智力状况,忽视了孩子在学习成长中的兴趣、爱好、个性。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要符合家长的主观意愿,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首先,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灌输给孩子“读书就要考出高分数,考不了高分数,就等于白读了书”,“只有考出高分数,才能进入重点中学,进了重点中学,才能考上好大学,进入好大学,就能出人头地”等不良思想意识。
其二,为孩子能够快速达到他们的要求,不惜花钱投入购买各种各样的“名家指导”“名家解析”“名家汇编”“名家点拨”“名家精选”“特级题选”“特级题解”“走进名校”等五花八门的复习资料。学生在学校就已经被“分数”教育压得喘不过气来,再加上这些所谓的“精华”就更难以承受了。
其三,为孩子制定行动规则。不许参加读书学习以外的各项活动,必须和好学生来往,不准和坏学生交往。家长心目中的所谓好学生就是分数高的学生,坏学生就是考试分数不高或是分数很低的学生。
其四,为孩子制定分数目标。这与学校有些教师的做法是一致的。要求每一门学科的分数每次考试必须达到规定的线,同时采取物质刺激和金钱利诱的手段迫使孩子达到他们的目标。另外,寒暑假期,孩子也被剥夺了自由时间,被各种各样的补习功课所支配。
家长为孩子绘的美好前景,使孩子完全失去了自觉、主动、积极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孩子纯粹成为家长思想和学习资料的奴隶,影响了独特个性的良好发展。物质的刺激和金钱的利诱,使孩子从小失去了形成良好思想意识的基础,养成了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的思想意识。由于“美好前景”,家长把孩子的各种活动控制在自己主观意愿范围内,只怕他们的思想、学习和行动出现违反家长意愿的成分,因而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往往产生不信任的态度,时时处处戒备,缺乏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当孩子思想个性的发展和他们的兴趣爱好与家长的目标要求相抵触时,往往就会自然地出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各种矛盾,导致孩子叛逆心理的产生。
三、家长的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的思想品质、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与家长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生活态度是分不开的。学生的思想行为、言谈举止、爱好作为都不同程度地代表着家长的意识和家庭的教育程度。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各种表现的基础,都来源于不同的家庭教育和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和影响不同于学校的教育和影响,它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除了不同家庭的经济条件、生活环境和不同的遗传素质外,都是家长平时的道德品质、言谈举止、兴趣爱好、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生活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代家庭教育误区对策1问题的提出
家庭是每个孩子成材过程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目前家庭教育情况看,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主要内容的了解和掌握逐渐趋于全面。但是,也有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培育吃苦精神问题,抗挫折的心理承受力问题,人际交往能力问题以及个人生存,人类生存等现代家庭教育问题的认识性还不够全面。
父母爱孩子,孩子体验不到,视父母若路人;父母要孩子遵守纪律,好好学习,而孩子置若罔闻;父母要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而孩子却粗暴无理;父母希望孩子自信刚强,而孩子却自卑畏缩;父母对孩子严加约束不行,放任自流也不行,一切的一切都往往事与愿违。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教子之法,却非如此。本文就从当代家庭教育教育思想意识上的误区入手设计问卷,进行了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的对象
杭州市区一所幼儿园,96位幼儿家长,采取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6份,收回有效问卷89份。
2.2家长对于好孩子的标准
从问卷数据显示:认为好孩子的标准是听话的家长占59.6%;认为活泼好动才是好孩子的家长占11.2%;而认为敢于探索有创造性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的家长占29.2%。
2.3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从问卷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让孩子学会考试的占23.6%,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占14.6%,让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的占61.8%。
2.4家长与孩子在家中的地位
从问卷数据显示:孩子在家里无地位的占32.6%,家长和孩子保持民主、平等地位的占18.0%,孩子在家中最大,占据显赫地位的有49.4%。
2.5为了孩子成材,家长所进行的教育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家长为了让孩子成材,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的占37.1%,让孩子一味的学习,其他一概不管的占46.1%,为孩子提供健康、和谐的教育的占16.8%。
3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3.1小孩不能太野,听话才是好孩子
中国的传统观点是“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听话成为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首要和唯一标准。于是许多父母从小就训练孩子老实听话,限制孩子,不让孩子太野。日久天长,孩子变得规规矩矩,足不出户,性格孤僻。
听话教育的结果是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探索能力和坚强个性的,它极大地制约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另外它还是造成幼儿自理、自立、自主、自强思想淡薄,生活上过分依赖父母的主要原因,它销蚀了儿童的勇敢,好奇心的灵气,实质上就是对儿童个性的压抑。因此,孩子还是要从两点一线中解脱出来,让孩子自由一点,让他们在活泼愉快,静中有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3.2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在当今的社会,许多家长盲目地把成材等同于读书,更把上重点大学与成材划上等号,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调查表明:95%的家长希望孩子上重点大学,但并不是95%的孩子都能考上重点,这样许多孩子就成了失败者。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选择,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思想是过时的,是落后的,它扼杀了每个人属于自己的优势和潜力。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最好的发展,那才是最重要的。
3.3过度溺爱,过分宠爱
在许多家庭中,孩子有着独一无二的显赫地位,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要什么就给买什么。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家庭劳动,这种爱实际上是对孩子成长不负责任的做法。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越俎代庖,造就了任性、懒惰、自我中心的性格,而且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形成奢侈。浪费的作风。
3.4过度教育,拔苗助长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望字成龙,望女成凤已成为每位家长一生的心愿。于是,各种早期智力教育及智力培训便接踵而来,而且越来越火。可是结果却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反而过多的压力,过度的教育,使原本一个个充满活力、充满朝气的心灵变的麻木,忧郁。
孩子是一个健康的生命,他天生的本性就是向上的,是热爱学习的,是具有做人,做学生的自信的,是有他的意志品质的,家教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育,保护,重建,发展孩子的积极性。这样,你的孩子才能够不仅智力超群,而且有自信,坚毅,独立,富有正义感,责任心,才是一个真正心智健全的人!
4建议和策略
4.1学习家教知识,不断提高家教水平
部分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之所以陷入误区,大多是因为缺乏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盲目的采取一些错误的教子方法。铃木镇一主张先训练父母,后训练孩子,教育者应当首先受教育,家长要想当好孩子的先生,不妨先当学生。为此,家长应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多听一些家教知识讲座,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进行思考、尝试、探索,不断提高家教水平。
4.2更新人生观,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开端,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每位家长都应该树立“为国教子”的观念,懂得每一个家庭的命运都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每一个家庭都要培养孩子具有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能为祖国建工立业的一代新人。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上大学可以成材,上不了大学同样可以成材。
4.3重视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
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花很多精力注意孩子的智力培养,而不注重孩子品德、意志、毅力、劳动习惯、生活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事实证明:在人才的形成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意大利作家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所以家庭教育的重点应将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培养放在首位,先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须知,一个孩子在学习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品德和人格的缺陷可能危害他一辈子。因此,家长在加强孩子智力培养的时候,一定不能放松思想品德的培养,要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新、学会审美、学会生活。
家庭是育人的摇篮,家庭教育更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每位家长都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有效地提高家教的质量和水平,使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健康成材。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教育的秘诀是真爱[M].新华出版社,200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