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的核心范文

课程建设的核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程建设的核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建设的核心

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16-02

【作者简介】李达,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江苏南通,226399)党委书记、校长,高级教师。

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地处乡村,却始终以前瞻的眼界进行乡村儿童的科技教育,以开放的心态和理念培养和发展乡村儿童的科技素养,创造着一个汇聚智慧的“少年硅谷”。在整个“少年硅谷”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以“硅谷精神”为引擎,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将科技教育与课程、与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在校本课程建设层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新成果。本文试就铜山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少年硅谷”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讨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相关问题。

一、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设计的主题

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在学校文化主题的关照下进行具体实践,校本课程建设必须要有学校文化的品格与境界。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设计的主题,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抛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在学校文化主题的关照下进行具体实践,整个课程建设必须要有学校文化的品格与境界。

学校文化主题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创新几个名词,它是理想与现实融合、传统与现代交替、理性思辨的产物。文化主题的形成必须在学校中进行,与当下教育发展趋势的不断融合,符合教育的应然诉求,不能简单移植、嫁接。铜山中心小学“少年硅谷”文化主题的形成源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文化底蕴的梳理。铜山中心小学一直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尤其重视乡村儿童的科技教育。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代名词,更是人类科技创新的符号和象征。“少年硅谷”文化主题是对学校长期以来孜孜追求的学生科技素养培育的形象提炼。二是与当下教育发展趋势的不断融合。“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国家意志,具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但这样的学生素养必须基于学校个体实境进行再认识、再提炼,从而在文化层面把学校现有的校本课程资源、理念、方法、路径整合起来。“少年硅谷”文化融合了“国际理解”“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4大素养,重在素养的批判性、前瞻性、践履性,能够让乡村儿童依凭良好的素养面向未来、走向世界。三是符合“儿童中心”教育理念的诉求。如成尚荣先生所言,“少年硅谷”文化一定是少年儿童自己的,是为儿童科技素养发展服务的,而且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旨在培养少年的科技素养,而绝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的。

二、“核心素养”是校本课程内容构建的价值追求

在“少年硅谷”文化主题的统领下,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学校以“乡村少儿科学院综合性学习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契机,进行课程内容构建,形成了“少年硅谷”文化的关照下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着眼于“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学校更强调在理念、价值观方面的重构,力图找到对学生终身发展、未来发展有益的基因图谱,从内核层面对主题统领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进行价值取向和标准建构,培育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健康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特征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思想,本着高度集成、深度整合的思路,尽量用“少而精”的内容,培养学科之上的综合素养,具体开发出“核心素养”内核聚射下的校本教材――《铜小科技》《小小科学家》。目前学校开展的“少年硅谷:助推儿童科学素养发展――乡村小学科技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课题研究,致力于通过科学理性精神的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科技教育,使得实践与理论结合,生活与教育结合,让学生形成理性的精神、科学的观念,培养其热爱科学的情怀和创新的意识。

二是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思想,铜小在校本课程编写中体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对于各科教材中含有科技教育成分的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的不同学习特征,按年级段摘编成册。针对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然后将观察、认识的方式加入到科技教育中;中年级学生以发展科技素养为主,培养学生爱动脑、善动手的自主探究品质;高年级学生以拔高科学素养为主,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明为目的,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是注重校本活动课程的开发。学校结合每年3月份的植树节、4月份的爱鸟周、5月份的科普宣传周、6月份的金钥匙大赛等,开发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课程。诸如11月份是铜小的科技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进行小发明、小观察、小研究,并撰写科技小论文、绘制科学幻想画等,同时还聘请科技教育专家来校开展讲座,促进学生科技意识的树立、科技能力的提升。

四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探究课题,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大舞台。小课题研究一直是铜小的特色所在,学校的十多个科研基地和一批科技辅导教师,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小课题的研究,往往不是某个学科的专题研究,而是一种跨学科融合的深度探究,这一举动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和界限。小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主动思考,这也是一种让学引思的魅力。学习不单单就是让学生看书,而是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探究的意识,提出研究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探究。在铜小,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成长轨迹。

三、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物理环境创建

核心素养并不指向某一特定学科,而是个体发展、适应生活所必需的综合素养,是学生在学科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共性素养,具备一定的学科融合性。校本课程要契合学科融合的思想,不仅在每一门具体课程内容,更是在“具体情境”、方法路径上将环境、课程、师生和谐统一起来,改变原有的教育生态结构,把学校建设成儿童学习、体验、实践科技创新的乐园。

篇2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59-0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Work Process Based Curriculum Design Method)是由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ITB)Felix Raun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增强学生对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的优点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实施的依据都是工作过程,这就使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看似非常直观,其实不然,因为工作过程仅仅是该课程模式的出发点和目标,其中的实施过程不仅仅涉及课程内容本身,而且在师资配置方面和软硬件环境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配套。

本文以作者在高职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线索,围绕课程建设的根本、课程建设的“软实力”以及课程建设的“最终归宿”三大主题展开论述,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选取、教师素质、学生管理、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一、工作^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建设的根本

在核心课程建设中,课程设置及教材选取是影响每位老师授课质量以及每位学生学习成效的直接因素。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缺乏创新,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境况不合拍,教材落后,没有进行实时跟进,与社会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创新性,教材选取的实用性与社会性对高职教育举足轻重。

(一)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根据专业知识的由浅入深进行课程的先后排序,以及根据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过程进行基础课程及专业分支的选取,是课程设置最基本的原则,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构建。然而,课程设置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一是课程顺序排列不合理,未按照基础课程先学,专业课程后置的顺序排列,导致学生在专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学习高阶课程,收效甚微;二是专业种类与教育质量失衡,一些学校过度追求专业种类的丰富性,存在跨专业排课、课时被压缩等现象。针对以上两个问题,首先,高职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好,大一期间基础课程应浅显易懂,不过分追求理论难度。在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更应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其次,适当增加实训项目,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根据本人教学经验,在实训项目中高职类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效果明显,知识掌握牢固。同时,这也要求高职院校配置充足的实训环境与实训设备,保证实训项目的正常进行。

(二)课时安排的合理性。对于教学课时,由专业特殊性确定专业总课时,总课时包括公共基础课时、专业基础课时、专业核心课时以及选修课时等。本文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时(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安排的分配见表1,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图2所示课时分配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

由图2可看出,实践课课时占据三年学时的一半以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呈平均分配趋势。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本身定位以及培养的目标学生所决定的,不同于高等教育四年的学习时间,高职学校只有三年时间,但高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专业技能,因此实践课程的“高比例”配置更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技能与理论知识。高职院校学生在理论学识的基础上更为强调专业的应用,需要大量的实践课程做支撑,当然不同专业的要求不同,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安排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其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程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专业的知识储备量以及专业实践操作都不尽相同,应根据专业情况确定课时量,因此在课时安排上肯定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有些学校在三年的大专教学时间内限制了教学课时,同时却只是盲目删减课程,删减的过程中又不注重课程的前后衔接以及专业课程的选取,导致学生前因不知后果,专业课时的短缺也使得学生只学到皮毛,“懵懂”完成三年学业。学生的学期课程安排应由专业教师及专家教授进行商讨进而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安排,而不是单纯地从网上摘抄或所谓借鉴他人成果。经探讨确定后的课程设置应由多家职业学院进行专家审核,相互探讨,根据专业的具体发展情形,适当调整课程,对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这不仅可以起到对职业学院的约束作用,也是规范课程设置的最好办法。

(三)教材选取的实用性。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必须依托教材,但是目前市面上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种类繁多,其中有不少精品教材,也有很多照搬照抄甚至错误的书籍。各科授课教师在选取教材时应认真翻阅、仔细比较、选取精品。对于高职教育的教材选取应偏于简单直接,高职学生大多为未能达到高中毕业资格的群体,对于这类学生基础薄弱,接受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限制。高职教材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基础内容简单明细,课程难度循序渐进,案例论证生动贴切,教材更新与时俱进。根据项目举例穿插理论依据来进行编排教材的方法多为现在高职类教材所采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础理论的描述方法没有改变,复杂度并没有降低,学生理解及掌握起来并不轻松,而且还要在后基础理论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去完成前一个含有后续理论的项目,往往很难理解,教师讲解也更具压力,因此选取教材不能盲目跟风,以项目编排的教材马首是瞻,而是应选取原理通俗,举例恰当贴切的教材。这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更快速的掌握专业知识。

二、“软实力”构筑核心课程建设

在工作导向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中,其软实力建设尤为复杂,也是课程建设好坏的决定因素,其中教师素质、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教师素质的针对性。对于高职教育的教师来说,应当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此类的专业技能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应看重的是实践能力,这是高职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

1.教师的选择与聘任。一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对于高职院校,同时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然而,“双师型”教师都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往往能在企业中获得学校所不能企及的“报酬”,某些没有教师情怀的行业翘楚一般也不会考虑教师职业。因此,高职院校应学习企业,应差异化招聘,提高薪资水平,吸引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将其优秀的教学模式进而辐射到学院乃至学校,造就良好的“双师”教育环境。二是鼓励年轻教师参与企业历练。“双师型”教师可遇而不可求,在这种情况下,聘用经验丰富的专业技能型人,鼓励年轻教师参与企业历练不失为解决办法之一。专业技能型人才项目经验丰富,从他们那里学生能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东西,而且能在项目实践中学到更多对工作有利的经验,增加其在工作竞争中的优势。更多的年轻教师经过企业锻炼,在实践中丰富个人的教学素材,了解各专业课程在各领域的应用及具体作用,从而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更具针对性,教学内容也更具吸引力。三是引进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学校人才流动较为缓慢,大多是无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此时,招聘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老师,从真正职场人的角度,给学生进行实践课程教育,开阔学生的职场视野。很多企业都有给刚入职场的新人进行培训的企业讲师,如果能招聘到企业讲师定期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职场的需要,进而改进自身知识点的不足。但兼职教师的可控性不强,学校应严格审查兼职教师的资质,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加大对兼职老师的考核和监督。

2.教师评估及科研发展。一是规范教师考核机制。教师的评估机制一直为很多人所诟病,但是其中存在各种矛盾以及各种细节,其解决办法确实不能一蹴而就。另外,教师的科研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往往“不那么重要”,这对于教师的自我发展和与时俱进的要求格格不入,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目前,教师考核制度在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很多时候都是走过场,这很容易导致教师教学懈怠,甚至很多教师以“资深”自居,认为一旦进入体制就一劳永逸了。对兼职教师则基本上不存在考核一说,而这些都会导致教师的懈怠,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当然评价一名教师是否教得好的标准是多样性的,不能由单一方面决定。除完善学校考核体制外,老师自身职业要求、相互之间的监督、学生的意见都是需要重视起来的部分。二是提升教师自身科研能力。教师除教学外,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既能巩固本专业的技能掌握,同时也能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研发,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能力和精力,目前高职类学校教学教师一般课程安排较多,据调查平均24课时/星期,这么高密度的教学安排必然导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其他科研活动,根据本人经验及咨询大部分教师,课程安排平均12课时/星期的教师能有较为足够的精力进行科研活动。通过表2对比可以看出,教师的课时安排为24课时每周时,需要额外时间来进行学生教学相关工作,每周12课时左右能有部分时间结余能进行良好的科研活动。虽然没有相关法制规定教师上课时间,但是上课课时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加重教师负担。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具备良好的动手实践科研能力,同时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是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体现。

(二)学生管理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学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欠缺,但同时个性鲜明,不容易服从管理,专注力持续时间不够,这都是影响老师上课以及学生管理有效性的直接因素。

高校的教管分离模式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并不适用,高职学生的依赖性和服从管理的心态呈两极分化态势,这种情况下的学生对没有朝夕相处的任课教师与事必躬亲的辅导员心理上是有一定的区别对待的。辅导员往往对高职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但任课教师的谆谆教导往往效果不佳,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难以对学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也是课程建设中的一大难点,也是很多课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潜在问题。本文提出的这一点是本人在作为单独任课教师以及任课教师兼辅导员岗位后学生的真实反映中得出的,两种区别分别体现在后者所带领的学生积极性以及专业技能方面有显著提高。

目前,对高职类与高等教育类学生进行分类可分为科研型、应用型和实践型,在管理和教育的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科研型学生往往具备更充分的条件去进行应用和实践,而实践型的高职类学生反而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进行实践操作。这其中存在的矛盾也凸显了资源分配的不均以及导致高职类学生“学业不精”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因此,对高职类学生的教学管理应提供更为高效、丰富的实践条件和实践环境。这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协同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实用性。长时间以来,教学方法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创新,然而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在法追求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应更注重考量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对于不同专业的课程甚至课程的不同章节都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多为高职院校所采用,但有些学校忽略了实践教学的时间节点选取,有些甚至大一或者大三上W期开始实践,这类时间选取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在没有掌握好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前过早投入社会实践中,很容易力不从心,甚至产生对本行业的厌倦感。社会实践应在不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以及掌握一定的基础技能时进行,学生“工作”更为轻松,社会企业也更能接受。此外,不应盲目追求所谓的“科学”教学,完全交由“多媒体”去执行,板书方式的教学方法有其一定的优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应用是否得心应手,同样的教学方法可能适应某些教师,但对于其他教师则可能无法应用自如;学生理解是否轻松自如,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好玩简单”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好本课程;教学目的是否准确传达,明确教学目的,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点代面。

然,现在也有很多新兴的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等一系列的课程教学给了我们启发,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时此类教学方法也可以借鉴到各专业及个学科中去。

三、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建设的“可靠支撑”和“最终归宿”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职业发展,那么企业便是学生今后的直接服务对象,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结合也一直是政府和专家学者极力推崇的。此类校企结合模式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合作一般偏向于名校王牌专业,对于一般学校或者非典型专业一般很难引进企业与之合作,所以,真正做到校企合作全面覆盖还有很长的路。因此,高职院校在选取校企合作对象时应仔细考察,选取切实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的公司进行合作。此外,对于校企合作除了工作岗位上的互通,工作技能的传授也可以纳入合作范围,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企业单位突出技能型人才为高职院校学生做专题演讲,既可以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感受化知识为生产力的转变过程,提升专业自豪感,提升对本专业本行业的兴趣。

当然,也不能局限学生于自己专业,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应鼓励他们多参与到各行各业中去,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学校教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除了能让他们具备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标,在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去走出迷茫的阶段,给予正确的指引。

总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课程建设方法,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好好利用这一方法。应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改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Felix Rauner.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3]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2004(24)

[4]邓光,傅伟.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10(9)

[5]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6]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篇3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核心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51-02

一、引言

在电子信息学科技术领域中,《信号与系统》作为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或核心课程,对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很大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计划中也有着重要地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本核心课程具有更趋于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内容,体现了它是理论性与技术性都较强的一门课程,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是这门课程的一大特点,同时又要有较强综合应用的能力,可以说它是反映事物本质的数学概念、物理概念与工程概念三者结合的产物,是理论与技术的结合;随着通信学科的不断发展变化和更新,其教学内容也在与时俱进,本课程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是通信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1]本科院校中的电子信息类专业,面临的学科、课程建设问题日益严峻。[2]在一些理工类和综合性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其中起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中要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以及现代的教学手段,同时,它还必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并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3]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日渐体现,科学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使得通信相关领域的知识在不断更新,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跟上时代脚步,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对象也从原来的通信专业扩展到了所有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内容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要符合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背景也从单一的通信系统扩展到了其他的信息处理系统。但是,无论课程内容怎样变化,课程体系则一直保留着原先的特色,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变革。

二、核心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信号分析是信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信号作为函数,通过数学物理方法对信号进行描述,提取特征。[1]本课程的重点是以信号分析为基础,系统分析为桥梁,处理技术为手段,系统综合为目的,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处理技术与实际应用。课程建设小组为了建设好《信号与系统》这门核心课程,对国内外相关课程体系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课程的体系结构上,目前国内外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种是先介绍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后介绍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另外一种将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穿插介绍,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连贯性,我学校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教学。先从学生熟知的连续信号和系统入手,把先修的高等数学和电路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再转入离散信号和系统;先时域后变换域;先理论后讨论与实验。在知识结构上,着重信号分析,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为重点,再到其他变换域分析,加强数学概念、物理概念与工程概念,突出重点,便于快速理解;着重数字分析方法,结合数字化时代的特点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连续与离散并重;着重两种卷积和三大变换的精讲,并与通信系统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而对于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由于以前学过基本不进行介绍,信号空间正交展开、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等内容课上只介绍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着重两大系统分析,连续与离散系统的数学建模及变换域解法为重点,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实现LTI系统的分析方法,以讨论课形式对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弱化电路分析方面的内容,更集中在信号和系统分析上,更加突出本课程的体系,便于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以通信系统为应用背景,突出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典型物理和工程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方法上,讲授课程过程中,重点和难点问题采用Matlab软件来计算或绘图,简单直观,以强化概念和完成各种计算,使学生随时学会用Matlab解决问题。[3]优化的课程体系结构,使得本课程更能符合高等学校核心课程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特征。结合信息化时代通信学科技术的发展特点,让学生更能了解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究通信专业知识,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干,培养他们发现新问题、新知识和新方法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信,将来能为我国的通信事业添砖加瓦。

2.强化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信号与系统》课程概念比较抽象,要求学生数学能力比较强。有些内容很难理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改变过去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分离,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情况,强化实验教学环节。(1)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仿真实验,让难懂的理论知识能与实践环节很好地结合。(2)采用Matlab软件仿真实验,并结合硬件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3)在学校的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开展网上在线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的新颖和互动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选编优秀教材。多年来,《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在我院本科专业一直使用郑君里编写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号与系统》,结合本专业教学特点。于2006年开设试点班,启用外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让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同学提前与世界接轨,同年,启用吴湘淇编写并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信号与系统》。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信号的时频域的分析,注重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工程概念的阐述,更加着重信息通信技术的实例讲解,理论联系实际,更便于学生自学、能懂会用。

4.推M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在学校的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对本课程进行教学网站,课设以下几个栏目:课程沿革、教学大纲、进度安排、网络教程、学习资料、辅导答疑、历年试卷、网上专题、科研与学术交流,创建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更好地学好课程内容。核心课程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网络资源,建立较完善的师生网络交流园地,便于学生及时反馈和教师答疑。

5.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四位一体”(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仿真演示和课堂练习)的教学方法。[4]本课程较早就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不断总结完善,电子教案几经修改,由使用初期的“全屏演示”逐步改进为“逐段演示”。公式推导化整为零,更加朝着黑板化趋势发展。同时,针对使用多媒体中存在的诸如速度太快,学生没时间记笔记、一些数学推导不够详细等问题,我们注重多媒体与“粉笔加黑板”的有机结合,对于公式的详细推演过程、对于复杂场的演变过程用黑板讲解,勿让多媒体霸占了整个课堂。授课教师使用无线鼠标自动翻页,可以在教室的每个地方走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看的模式。

三、结语

本文探讨了《信号与系统》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并介绍了具体的措施。希望通过对该核心课程的全面建设,能够整合和充实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实验和实践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彰显专业特色,并辐射至其他核心课程,从而带动整个电子信息类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更符合现代科学技术,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湘淇.信号与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王皖贞,柴文妍.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4):14-18.

[3]卢贵主,杨杰,胡耀华,等.电子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2):36-38.

[4]金波,蔡卫菊.“信号与系统"精品课程建设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10):27-2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re Courses of "Signals and Systems"

LI Juan,CHEN Jun

(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China)

篇4

关键词:冲压模具;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2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对模具和模具人才需求量不断增长,同时对这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也需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新模式探索。冲压模具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本课程教学难度大,内容抽象、模具结构复杂、模具结构图与实际工程模具实物很难联系在一起,且模具的工作原理和动作很难想象。这些问题致使“教与学”和“理论与工程实践”分离,最终导致学校培养的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后很难即刻适应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没用达到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因此,本文结合“教与学”和“工程项目”的经验对“核心实例贯穿式”的冲压模具课程建设研究,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

一、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创新探索

1. 教学内容探索

冲压模具设计涉及模具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试制、维护及生产操作工艺流程等各环节,是模具工程师所必备的知识。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上述提到的知识,同时注重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课程设计时,需要在传统的设计上进行改革探索。教学内容主要对如下四个模块进行增减探索:

(1)科学基础平台。主要内容包括:模具产品认知模块。让学生刚一跨入大学学习的第一、二学期就让他们参观,测绘塑料、钣金产品和相应的模具,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有一个感性认知。

(2)专业基础平台。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制造、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的能力培养。在第二、三,四学期通过计算机辅助绘图设计,使学生掌握企业目前主要的设计工具。

(3)专业方向平台。主要内容包括:模具的设计原理,材料的成型机理等,同时开设CAE有限元辅助分析等内容,使学生在原来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提升到理性认知的高度。

(4)实践教学平台。内容包括:CAD辅助设计实训、CAE仿真分析实训、模具实践综合实训及毕业设计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把理论的知识转变成一种设计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课程设计内容探索

为了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产生厌学的反感情绪,提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的设置应该进行优化和探索。应用型大学本科除了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外,应开设与工程项目为指导的模具专业联系密切的课程:模具产品认知实训、机械制图及实训、计算机辅助绘图(二维)及实训、机械CAD(三维)及实训、CAE有限元分析及实训、工程力学、逆向工程、冷冲模设计及实训、塑料模设计及实训等专业骨干课程。与传统的大学本科相比,课程设计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工程项目能力、实践实训和动手能力、模具的实战设计能力及与计算机紧密结合的有限元分析等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培养出具有“卓越工程师”的能力,就能即刻满足企业人才的需要,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相应工作岗位。

二、教学方法探索

由于模具设计是理论和工程实践结合严谨的课程,抽象难懂,特别是模具结构原理复杂,概念抽象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有必要进行改革和探索。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5级至2008级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得出: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物案例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望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一,针对一些概念,例如“起皱”一词,定义是:在拉深时,凸缘材料存在着切向压应力σ3,当这个应力大到一定程度时,板料切向将因失稳而拱起,这种想象称为“起皱”,讲解起来很费劲,但是通过图片展示就变得通俗易懂了,也可以采用CAE有限元仿真展示,见图1、图2:

图1 (零件起皱) 图2 (零件起皱)

第二,对于结构复杂的模具结构,在讲解原理和动作过程时,可以结合动画仿真演示讲解,这样学生易于掌握和理解。

第三,牵涉理论公式计算讲解时,可以引进案例讲解。例如,在讲授弯曲,拉深成形、修边等工艺计算时,引入案例分析,见图3所示弯曲零件,图4所示拉深零件。

图3 弯曲零件图 图4 拉深零件图

第四,教学中尽量采用多图片少文字的教学模式,例如,采用实物图片、三维图片、二维图片进行授课,使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化的理论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通过采用上述几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冲压模具设计”是一门多学科、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使学生易于学习和掌握,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同时,要充分利用好软硬件教学条件,培养高质量的模具设计人才,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 课程改革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幻,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劳动者来说,包括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等6大模块,其中前三者属于社会技能,后三者属于方法技能。

一、职业核心能力解析

人们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8项职业核心能力的总体框架,除“外语应用”外,以国家7项职业核心能力体系作为课程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人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一个综合体,在8个单模块课程基础上,可以分别从“技能/技巧”“个体/社会”两个维度,把课程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两大组合型的课程模块。

在教学中,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训练的过程是“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这样的科学训练程序(简称OTPAE五步训练法),在每节的能力点训练中,均按照“目标”(呈现每节特定的学习目标)、“任务”(描述该能力点在实际工作任务中典型状态、呈示学习的意义)、“准备”(对理解与掌握该能力点“应知”内容进行列举和说明)、“行动”(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训练)、“评估”(通过教师、同学和本人的自我监控,及时了解学习成果,获得反馈)组织训练。

二、我部门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探索

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理论部在2010年已参加过一次。在培训回来后,几位老师都在上课过程中融入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由于概论教研室负责《形势与政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门课要求学生有一定历史知识、政治知识和时事敏感性,理论性较强,比较难互动,因此学生对这两门课的上课热情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下学期开始,概论教研室也开始把职业核心能力融入课程,希望以小组合作形式丰富课堂内容。

由于本人在概论教研室,在参加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后,我特地针对《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这门课程,把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做了一个课程设计。《概论》是门综合了历史、政治、时政等多方面的课程,一些章节理论性较强,所以鉴于我院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这些章节还是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学质量会更好。但是,一些章节时效性较强,内容学生容易参与进来,这些就成为我们《概论》课课程改革的试验田。例如,我们会尝试从以下几个章节入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具体内容如下:

(一)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分组把学生分成国家决策组、企业组,查找资料分析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以及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通过讨论启示学生思考如何在经济转型中不被社会淘汰。

这需要相关的历史知识、经济知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与协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网络应用能力、辩论和演讲能力。在正式上课进行时通过角色扮演、辩论或讨论的方式进行。在角色扮演中,所培养的能力与上课进行的方式,在下面章节学习的体现中都是一样的,所以在以下章节的活动探讨就不作更多赘述了。

(二)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与民众的调和

分组把学生分成政府组和民众组。查找资料了解如果让社会主义社会从争议社会转变为和谐社会。政府的诉求是什么,民众的诉求是什么。通过辩论让学生思考官司与民如何在社会转型中取得共识,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三)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两岸发展现状分析

分组把学生分成中国大陆组、中国台湾组、日本组和美国组。查找资料了解台湾的历史和两岸关系最新发展。分析发展现状,及祖国统一问题。

这一章节则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军事知识,这些知识如果平时积累不足的话,也可以在网上或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四)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超多强”格局各国的诉求

分组把学生分成中国组、美国组、欧洲组、日本组和俄罗斯组。通过了解各强如今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现状,分析当今形势下,各强的需求,从而了解他们的外交政策走向。

在进行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立场的阐述,对当今热点争议问题进行辩论或讨论,在此过程中更深刻理解各国立场,以及大国的外交政策考量,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如今所处和国际形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概论》大多章节理论性较强,需要老师的讲授才能让学生理解。但上述所选取的章节可以紧贴时事发展,课程专题内容比较吸引学生,因此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更好地了解某一方面的内容,通过和其他“角色”辩论或讨论,能得到更全面的知识。而在分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点,以至与人合作的能力。为了自己组的荣誉而主动地去学习,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总体来说,这个课程设计如果能正常执行,教学效果应该是不错的。因为这个项目的执行,可以让学生们与人合作、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主学习,在角色扮演中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避免了老师长时间的讲授却得不到相应的教学反馈。

篇6

[关键词]物流专业;岗位需求;岗位能力;核心课程

1 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程序

高职院校核心课程的开发应适应社会大生产的需要,从职业分析入手,以职业的实际需要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在开发过程中纳入行业、企业、产业、职业、实践等要素。通过分析比对我们运用以下开发程序对高职物流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开发,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2 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

2.1 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万至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需求为100多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层次的物流专业管理人才需求约占60%,在对各类物流企业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对物流人才有明确的素质要求。

①拥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高职物流人才不仅要能够熟练使用现代物流技术装备而且要掌握物流各项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以满足客户的需求。②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出色的物流营销能力。我国的物流企业多处于快速成长期,企业布点建网,特别需要具备市场开拓能力,能够独立工作的人。③灵活处理不同境况下的物流业务能力。社会对物流的需求和提供物流活动的对象种类繁多,物流活动没有固定的运作模式可循,物流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灵活处理不同境况下的业务,满足物流多样性的需求。

图1 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程序图

2.2 人才需求新特点

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要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中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出现两大主题:一是制造业由沿海向中部转移,二是粮食及食品安全问题。

(1)制造业由沿海向中部转移对中部物流人才知识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制造业企业物流现状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为:物料流混乱,重复搬运多,生产流程不合理造成物料流动路径长;时间占用多,产品交(供)货时间长;空间浪费大等。这就要求现代企业的物流管理者不仅是运输和仓储专家,而且还必须熟悉软件程序及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在采用企业外横向一体化时,供应链管理者必须具备整条供应链服务(购买、仓储、顾客服务、信息技术)的知识。同时还要熟悉生产工艺流程,有生产工艺设备及需求的知识和信息,掌握企业内供应链流程、企业前向的制造供应链流程、企业后向的销售供应链流程等。

(2)中央1号文件已经连续十年聚焦农业及农村问题。“十二五”规划中有很多重要的决策,突出的一点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今年以来农产品涨价、粮食危机、食品安全等一直牵动着老百姓的神经。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安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全国看,安徽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生产基地,其农产品单位耕地面积产量居全国前列,然而传统物流不能有效支持农产品的流通。原因有三:首先,由于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是有生命的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所以农产品的物流特别要求绿色化,在物流过程中做到不污染、不变质;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流过程中的保鲜、冷藏、冷冻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再次,由于农产品价格较低,体积大,必须要做到低成本运行,这对农产品物流管理提出较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农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3 目标岗位群分析及典型工作任务分解

针对中部区域和行业的特点,本次研究把物流目标岗位群分解成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营销、国际货代、物流信息7个职业领域,并对其所承担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分解。

2.4 提炼职业能力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以培养服务企业第一线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群)所需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确定高职物流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在加强学生品德修养、人文素养和文化知识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用技术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培养。

2.5 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运输、仓储、配送、营销服务、货代报关、信息处理、成本管理等主要物流业务的工作过程,分析其能力、职业素质和知识,将最能体现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物流信息技术》、《冷链物流》、《生产运作管理》、《客户关系管理》4门课程确定为本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重点加以建设。

基于岗位能力的核心课程建设思路如图3所示。

3 总 结

核心课程是由高职人才培养中构建学生关键职业能力的课程组成,选择并建设好相关课程就可以基本保证培养的学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主体目标,并可以基本体现出学校和专业的培养特色。同时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院校专业建设者们应深入市场广泛调研,及时了解毕业生的供求情况,并根据自身条件适当地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策略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重点是突出岗位指向性,以工作任务或过程为牵引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基本教学组织模式,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培养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专业课程的建设尤其要突出岗位性、实践性和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1 以专业岗位分析为基础,准确把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模型,构建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是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总目标的规划下,有效的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以专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专业岗位的全面分析可以使教师充分把握未来学生任职的根本需求,采用倒推的方式形成以“需求――技能――理论”为主线的知识技能体系,使教师能够准确的把握专业课程在任职岗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专业岗位分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岗位分析要全面,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综合考虑学生未来任职的需求;二是专业岗位分析要客观、具体,分清主次,找准技能与知识的对应关系;三是专业岗位分析要突出任职岗位的特点,细化岗位任务,明确达成专业培养需要的专业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2 以任务为引领,科学构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体系是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通过对专业岗位的分析,构建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目标,接下来就要为实现教学目标,合理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职业教育不同于院校的学历教员,它的岗位指向性十分明确,是以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根本。在构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中,深入把握岗位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将岗位工作过程细分为各个不同的工作任务,采取任务引领的方式,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以任务为引领,突出了“学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强化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实现了专业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同时以任务为引领,通过技能性训练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由实训引出相关概念和相关原理分析,使实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理论有实践为依托,做到理论实践融为一体,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效统一。

3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创新专业课程教学组织模式

课程的教学组织模式是专业课程建设的实施原则,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当前,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以任务引领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也要求突破传统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下开展现场教学、小组教学、协同教学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组织模式,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群体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即做好教学组织的学情分析。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授课对象的特点,教师要充分考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和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最大化的发挥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目前,针对以工作任务引领的教学组织方式基本实施过程如下:教师在课程教学组织的过程中,通过课前创设工作情景,布置工作任务,让学生在课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收集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学生按照工作任务要求动手实践,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解决问题,学生实践反馈等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到知识、掌握技能、锻炼能力。总之,专业课程的教学组织模式一定要适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充分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

4 以过程评价为核心,实施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过程评价是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是对学生实践动手环节的全程把控,它贯穿于学生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全过程,能够更客观、公正的反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程评价能够更好的辅助教师改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授课方法,促进教师提高对教学过程的宏观掌握的能力,能够有效的发现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上才能真实的反应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不能只是流于形式,也不能人为的增加考核的门槛,给学生带来学习上更大的负担。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要便于操作和组织,教师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全程学习情况进行记录、整理和归档。

最后,专业课程的建设除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外,还包括课程教学条件、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建设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不同的院校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但是,不管课程建设的过程是怎样的,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都要牢牢把握“岗位指向性”这一明确的目标,都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一中心来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创新能力;嵌入式 ;课程建设

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推出的“TOS+”智能硬件开放平台战略,以腾讯为代表的主流IT企业也展示了智能硬件领域解决方案,这些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嵌入式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带动了以嵌入式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市场对嵌入式开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紧迫需求。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行业所需的嵌入式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毕业生能尽快适应职场,满足企业需求,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亟需关注的内容。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高等教育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高等学校也在宏观和微观上实施了较多的具体改革方案,取得了相当大的效果,但仍存在着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毕竟,改革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嵌入式技术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而言,既存在着一般的共性,也存在着自己的特殊性。为此,我们必须思考并解决如下一些问题。

(一)重“教”向重“学”转变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注重培养“强能力、重实践、高技能”人才。不过,长期以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在教育上的影响,“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灌输为中心”的思想可谓根深蒂固,而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总是被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水槽”。无疑,“教”是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能对学生获得能力提供有力支撑。这是因为除了一些特殊的固有能力外,人的能力是在“学”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总结和运用知识逐步“练”出来的,正所谓“锻炼能力”而非“教导能力”或“学习能力”,没有思考和实践锻炼的过程则能力培养无从谈起。

因此,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具体实施过程,都需要由重“教”向重“导”“学”及“练”转变。

(二)完善嵌入式方向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速度快过任何其他技术,嵌入式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领域。囿于高校本身的特点和内在运行规律,其课程设置很难同步于社会需求的发展。

目前,一般高校仅将嵌入式技术作为一门课开设,而不是一个方向。由于课程设置单一,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知识时间有限,课堂讲授只能重在一般普及性、基础性知识教育,难以延伸到科研和具体应用。学生学过后往往有一定基础知识,但缺乏对主流开发方法和过程的真正了解,没有相对全面的知识体系和一定的实际应用经验,也就没有了创新的基础。从知识构成和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来看,构建一个完整的专业方向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三)加强实践性环节

尽管高校已经注意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问题,但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仍采取的是以理论课为主,配套一定课时的实验课方式。

在教学设备和实验条件不够充分的初期,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而随着条件的改善,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教学设备利用不够充分。更核心的问题是,如此一来,实验总被停留在对知识的认知和验证上,无论是实践内容的设计,还是与实际的工程项目结合的紧密性都不够合理和充分,自然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开发和创新能力目标,难以适应就业市场对嵌入式开发及创新能力的需求。

(四)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长期以来,教学研究主要围绕课程模块分解、知识体系构成、实验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中对学生“主体性”强调不足,也很少考虑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及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当学生不能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过程时,表现出来的总是被动接受而缺乏积极性,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热情,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研究嵌入式系统方向的课程建设,研究其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有效的课内外结合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进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主动精神、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应用型人才,更好促进专业方向建设,形成专业特色,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从教育理念发展来看,课程建设正在从“重教”走向“重学”;从课程改革发展内在逻辑来看,课程建设正在从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从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来看,课程正在从封闭单向走向开放互动。针对嵌入式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需从系列课程建设、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自主性调动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构建“基础理论―应用案例―创新实践”多层递进、层层深入的嵌入式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对学生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专业能力构建往往需要通过多层次的教学过程不断强化来实现。基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知识结构内在的关联性,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以讲练并重的基础理论课做先导,在夯实基础之上,以专业应用课通过应用案例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对相关开发技术有深入了解和切实体会,最后通过集中的创新实践课,以实际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开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调动积极性,培养主动性,提升创新能力。

(二)通过“三个加强”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以工程性为导向,加强课内实践教学,加强综合项目训练,加强课外开发实践。嵌入式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例化学习更容易领悟知识精髓和真实的工程运作方式。加强学生实验开发的训练,会比灌输所谓全面的知识产生更好的效果,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到变为主动获取的转变。以实践为核心组织实施教学,根据专业方向要求,研究社会需求重点,据此综合配置和整合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手段、方式和方法。同时“课内教学与课外项目互补”,开放实验室,引入竞赛及教师科研项目,作为对课内教学与实践的有益扩充。

(三)培养学生“自我获得能力提升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上,转变教师观念,把强调传授知识转为强调培养能力,在课堂上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课程教学只是一个层面,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对嵌入式开发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和竞赛项目中来,在实际项目的锻炼中获得能力提升,与课内教学互补,建立针对性强的专业培养方向特色。这样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使有兴趣的学生有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进行专业学习。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必然会遇到课堂讲授以外的内容,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自我获得能力提升”的过程,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构建

课题组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改革实践,构建了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类与项目类训练相交织的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在教学中推广有效引导与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专业能力培养方式由课堂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主转为课堂教学与课外兴趣小组并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做到从基础到应用层层深入,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该教学体系改线性学习为并行培养,课程类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逐步推进,同时从学生接触嵌入式技术开始,并行推进课外竞赛与科研项目开展,课程类和项目类两个角度并行,交叉互补,从而完成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类安排的核心是“专业基础课专业应用课创新实践课”层层递进,同时,在基础课阶段就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教学比重。在基础课方面,实践性环节提升至40%以上,把以“教”为主,变为“教”“练”并重,加上以实践应用为主导的软件开发讲授与实践学习,最后以项目训练收口,辅以并行的课外开发训练。

项目类以竞赛及教师科研项目等实际课题为依托,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有学习意愿的学生能得到更深入的实践与创新机会。课外项目开展时可进行科研方向的分解,明确任务方向和学习侧重,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团队精神,加强沟通和交流,培养自学能力。成员选拔机制采用双向选择方式,教师择优选拔与学生自愿报名相结合,保证参与热情和效果。

课外项目采用课余时间灵活机动的形式,并制订日常管理细则,促进学习效果。规定每周总结学习和实践内容进行汇报,并每周指定一名学生做研究报告,向全体成员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和心得,报告过程中由听讲学生自由提问,或教师引导性提问,培养科研习惯,学习科研方法。

四、总结

在分析嵌入式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构建了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理论与实践教学层层深入、课内外教学实践交织互补的教学体系。通过在沈阳工业大学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全国和省内多次获嵌入式开发及创新创业大奖,毕业生从事嵌入式高端开发人数明显增多,课程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超,刘月群,刘晓晶.基于“认证工程师”的模具专业技能型课程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6(3):36-37.

[2]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 19(3):30-41.

[3]高德胜.论道德作为现代教育之代价[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10):1-9.

篇9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核心素养;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3-0037-06

收稿日期:2017-02-14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子课题“工科学校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及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分析”(2016-XY-44-05);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K015QGD003)。

作者简介:成希(1983-),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张放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我国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的重点领域,在建设过程中亟待新的课程理念来推进课程改革,让创新创业课程真正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和价值。当前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之魂,以此为导向推进、引领和统领课程改革与建设,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这一理念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1.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素养”( Key Competencies) 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key”一词在英语中指的是“关键的”“基本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含义。“competence”主要是指能力、胜任力。自1997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在这些组织的相关文本中,这一术语取代了传统使用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技能”(Basic Skills)以及能力( ability)、知能( literacy)等术语。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国家或组织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人才培养需求,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遴选和厘定了核心素养要素,并形成了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核心素养框架(表一)。尽管各个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要素各具特色,但其目的都在于使个体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挑战,提升国民个人素养与国家竞争力。

本文采用的核心素养的定义是:基于人的教育,从终身学习目标出发,指个人在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胜任力”,是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最基础的、最关键的素养。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键性。核心素养不是一般的、普通的素养,也不是学生发展诸多能力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面对复杂多元的信息化社会和未来情境的关键能力、核心竞争力,其核心就是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综合性。“核心素养”之所以取代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概念,在于核心素养比“基本能力”的内涵更广泛,是集知识、能力、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涵盖了稳定的特质、学习结果(如知识和技能)、信念价值系统、习惯和其他心理特征[1]。它并非单一的能力素养,因而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整体性的功能。三是发展性。核心素养的提出是21世纪社会对人才素养要求的动态反映,目标上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2.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这个概念来自于“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创业教育”概念,认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1999年,我国政府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先提出“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拓展创业教育内涵,正式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围绕“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当前我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基于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源泉。这在理念和内容上体现了对创新或创业教育的超越[2]。

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是“创造”,它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取得可持续发展。它并非一种学科教育而是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和理念,旨在面向未来培养新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它的着力点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的改革,让学生个性和潜能得到自由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推进创新、创业。

3. 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

第一,从两者的本质上看,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在目标上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基于人的教育的顶层设计[3]。其实质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即通过关键素养的习得实现个人的成功和促进社会良好运行。创造性的问题是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 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4]。创新创业教育就在于激发人人都具有的“创造”天性和潜能,培B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异思维和创业能力,让受教育者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些都与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发展性”内涵基本一致,都体现出对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终极关怀。

第二,从两者产生的背景来看,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仅要求新的生产方式,对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人们意识到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与所培养的目标不相适应的时候,人们就会进行调整或改变,使二者适合或基本适合[5]。核心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都体现出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教育的先导性和适应性。在推进方式上,两者都是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来推进,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核心。

第三,从两者内涵关系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2005年,欧盟正式《终身学素养: 欧洲参考框架》的8个方面中,“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为一项关键素养被提出。美国P21框架确定的三项核心技能之一的“学习与创新技能”,指的主要是创造力与创新、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中国学生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实践创新”作为六大素养之一。从全球范围内不同组织或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的29个素养框架中,可筛选出18项核心素养[6],其中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等七大素养为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所关注、倡导并且培养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正是当今人们应当掌握的一种核心素养,是个体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一种核心素养教育,是当下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

2012年,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创业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规定将《创业基础》作为高校必修课。2015年的《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在国家“动”下,众多高校迅速“跟进”,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数量增长迅速,从2002年教育部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仅开设《创业基础》等1~2门选修课程到一大批研究型大学开发出几十门课程并逐步开发出相对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些大学积极推进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并积极引进海外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尽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满意度依然不高。

1.课程目标模糊。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目标定位也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培养企业家的教育,将传统的商业教育中的企业管理类课程改头换面,或直接照搬西方商学院创业课程体系;有的高校将其泛化为一种素质提升培训,将学生创新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课程等纳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些既说明当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理解不深刻,也反映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边界模糊、目标不清晰。

2.课程内容同质化。由于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清,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成了“关于创新创业的课程”,大多开设“创业基础”等普适性的选修课程,课程中充斥着大量概论性或者导论性的内容,仅仅停留在零散的知识传授层面,课程内容同质化、碎片化,能力和素养也被弱化、边缘化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独立学科为主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不同学科参与程度低,创新创业内容缺乏与专业、学科的融合,不能满足不同学科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

3.课程体系简单化。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还不健全,还没有形成涵盖创意、创新、创业的完整链条的课程体系,单一的课程结构并不能支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一些高校重创业、轻创新,更多的是关注培训创业者的课程,却缺乏培养创新者的课程。一些高校在开设课程的数量和内容上看起来很“丰富”,但课程间相互没有关联,学校并未深入思考为何而开设,只是将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毫无层次和结构地简单堆砌,使得一些创新创业课程只能沦为边缘式、补充式的课程,难以纳入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中。

4.教学方式形式化。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被认为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关键在于它倡导探索未知的、体验式的学习理念,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尽管一些高校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并大力推行翻转课堂、“大班授课、小班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但课堂“形似却未能神似”,“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创新”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师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还有待激发和培养,创新创业课程未真正体现出创新创业的精神内核。

三、核心素养理念对课程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国际上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一些教育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当前,我国以“核心素养”引领和统领课程建设,其目的就在于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重构我国课程政策、课程标准,加强课程体系构建,推进课程改革。它对于课程建设的影响和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引发课程观念革新。核心素养改变了过去对知识的绝对化,从“教”的角度转向了“学”,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而是“通过知识来获得教育”,通过知识来提升人的素养和能力[7],超越了传统的知识技能观。因而,核心素养引发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即课程价值取向由“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从过去重视教学当中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转向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生成;从过去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8]。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设计。知识观是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知识观的转型势必引起课程设计的变革。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的[9],因而任何一种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下,课程结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由强调学科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习得的分科课程,到强调学科间的互动、共同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的改变,以及新的整合型课程(或单元)的建立。

第三,推进教学内容及方式的革新。核心素养作为主体诸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品格等的综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统整认知、技能与情意等面向的学习内容并加以实践。在教学方式上,回归生活世界,强调情境中的互动学习,在问题情境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是技术性的技能。这些都将使得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思路

综上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缺乏一种先进的且具有适切性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来进行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核心素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教学是核心素养从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关键环节。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图一)。

1. 课程体系:分层、分类

在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同|化的课程建设模式,根据每个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学生素养发展需求来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一是分层设计课程目标。根据学生兴趣潜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分层设计课程目标,每一层次目标都应体现知识、能力和品质等素养内涵。如,第一层次以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培养21世纪具备良好创新创业素养的社会公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于创新创业的思想价值体系。第二层次围绕“创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同而异,既包括学术驱动型,也包括职业驱动型。第三层次针对创新创业方面具有专长和兴趣的学生并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主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企业家”,以及运用创业的原则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型创业者”。

二是分类开发多元课程。从知识结构来看,可以分为创新创业通识类、启蒙类课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类课程,跨学科交叉创新类课程以及基于创业过程和按照特定主题开发的强化类课程。从教育方式上看,可分为渗透性课程、普及性课程、重点性课程和专业性的课程。根据课程类型不同,又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环境课程,涵盖讲座、案例教学、交互讨论、阅读等形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一大类课程都可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和创新创业的内涵结构来设置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独立的课程目标,既相互独立,又都反映每一个学习领域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施教,科学设置各类课程的比重和结构,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化生涯发展的可能。

2. 课程内容:融会、综合

核心素养体现了从知识本位向学科本位转变,但并不意味着课程内容脱离了知识,而是将课程内容的确定依据从知识在学科中的意义,转向知识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上来[10]。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并不是要重新设计出全新的课程,而是要明确现有知识体系中哪些能够提升创新创业方面素养,并以此作为创新创业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

一是将创新创业的理念和知识融入到各学科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融合,关键是要把创新和创业思维、技能融入到现有学科课程中,明确相关素养与已有学科课程之间的对应与关联,使核心素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融会贯通。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高校更多的是结合学科、行业发展趋势,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取得“学科知识”与“基本能力”两者之间的均衡。如聚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或突破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把学科发展脉络和国际学术前沿等融入课堂教学,将课内教学与行业实践相结合,开设“行业产业发展与创业”等课程。这不仅明确了创新创业课程在学科教育中的定位,反过来也塑造了专业课程。

二是整合现有课程资源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核心素养是对于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任何一种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学科的特点,它是包括心理教育、风险教育等在内的多维度教育,且当下的创新创业越发呈现出学科交叉和产业跨界的趋势。在创新创业专门课程建设中,如果仅依靠商业、经济学科来开展边缘教学内容,这样的课程建设只能浮于表面进行。因此,必须依靠整个大学的课程体系,从跨学科的角度打破被专业、学科所割裂的知识、技能体系,综合社会组织、文化价值、经济政策、法律实践等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跨学科、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 教学方式:情境、体验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带来一种新的课程观。在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除了向学生传递客观知识,还要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激励者,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通过组织基于行动或体验式的教学活动,挖掘和激发每个学生的才能和兴趣,并渗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倾向、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中,使之能够在未来的职业、个人和社会生活中有效地适应各种情境。

一是推进虚拟情境式教学。按照“以社会为中心”、“以创新创业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范式,虚拟或者模拟一种基于创新创业的“亲身体验”环境,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使学习者能够有机会系统地将知识、理论应用于常见问题的解决,并通过深入探讨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的过程以及创新创业现象中的个人特质和行为,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外部规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是探索基于真实项目的教学。在课程中设计关于创新、创业的真实情境,将创业技能与项目设计相连结。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要求管理专业的学生修读“从实验室到市场”(lab to market)课程,参加课程的研究生在教师和商业导师的指导下,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并经历使其商业化的整个过程。当下,我国高校应聚焦创新创业教育和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实习,将学生与教师新兴科研项目、技术转移办公室、风险投资公司和企业直接关联起来,更多地将教学场所放到创新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市场乃至企业现场,与研发线、生产线和客户线相衔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来应对现实世界所面临的挑战。

五、实施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关于理论核心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创业课程,必须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创业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与维度,建立起核心素养知识、能力、价值等方面的结构目标。只有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编写出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关系,使核心素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衔接,核心素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一致,避免核心素养与课程建O“两张皮”而导致核心素养泛化为一个概念的现象。

2.关于课程机制的问题。在课程开发方面,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学科课程以及跨学科交叉创新课程是课程建设的难点。由于我国长期沿袭的是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使在局部进行了课程改革,但是专业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相关制度依旧根深蒂固,课程建设中专业决定课程的现状依然难以改变。因此,树立“课程构成了专业,专业是由课程来体现”的大学课程观[11],推进大学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调整,才能为教师和院系创造实践机会和工作架构,并进行课程创新、学科间的合作和新的教学模式试验等。

3.关于师资队伍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性很强,尤其是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推广,对课程的授课者和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不仅要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师力量,还必须引入企业界、创投界和相关行业组织参与,形成校内外协同合作机制。此外,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促使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来,使具有创业精神的教师成为创新者并将企业家精神传授到学生等等,这些都是在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蔡清田.国民核心素养之课程统整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6(2):8.

[2] 石国亮.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67.

[3] 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73.

[4] 王伟廉.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J].大学教育科学,2008(2):43.

[5] 徐华平.高校创业教育的哲学阐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70.

[6] 师曼,等.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33.

[7] 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8] 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

[9]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

篇10

在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1997年开始招生至今,近20年的建设与执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日趋成熟。随着电子信息新技术和半导体新产品的出现,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1,2]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地进行专业建设[3-5]和课程建设[6-8],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从2012年开始至今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开设了多门新开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突出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建设的意义

(一)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

现阶段,因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已成为大部分理科考生的首选专业。在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突出专业特色,曾对该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各方面进行了多次不同程度的修改,添加了一些与该专业相关和相近专业课程,如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而不专的现象,专业学习迷茫,不能突出专业特色,不能把握专业重点和核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程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为了适应技术更新和发展的需要,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加和设置新的专业课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专业体系。新开设的专业课程为了特别彰显本专业特色,并辐射其他学科基础课及专业方向课,从而带动其它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学科群建设。

(二)有利于强化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

对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是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创造发明和实践能力是培养的最终目的。创新是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知识与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上的能力。因此,大力发展这些技能不仅需要合理的课程设置,开展教学和创造必要的实验课程,还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自主教育,这是创新意识和培训团队合作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的途径。

首先,我们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它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把电子工艺实践、EDA、ASIC电路、计算机应用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性环节加入教学活动之中。其中,在电子工艺实践中,学生在了解电子设备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对安装和调试电子设备的能力训练。在EDA和ASIC电路设计中,通过熟练使用计算机,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在计算机应用设计中,则对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训练。以上教学内容是整个大学四年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并辅以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高频电子电路,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开设了《射频技术》及实验,将所学的专业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和通信原理等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及运用。

其次,加强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通过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信号与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设计,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中,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安排在数字、模拟、高频电子技术课程之后,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主题,使用电子CAD工具独立完成设计。信号设计和信息技术课程则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给定的信号采样策略和信号采集系统,并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对信号的分析和处理,这一环节注重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电子信息系统设计集成是在电子电路设计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课程设计训练进行了两个链接后,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全面的电子信息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毕业设计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测试。在毕业设计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工作,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单位的工作,毕业设计的主题多是结合单位工作内容并决定,也有一部分是基于教师科研课题的内容,或是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改革的一部分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基本能力,在大三下学期,特開设了《电子设计竞赛基础》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和提高学生制作电子设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强化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大学教育中,需要体现和落实到每一教学环节上。针对这方面的训练,我们进一步开放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鼓励学生自拟题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把电子信息系统的集成设计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设计类似的组织形式运用到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中来,在给定一个目标系统(或学生自拟一个目标系统),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完成总体设计到系统实现的整个过程,提交设计原型和设计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系统的整体思想,技术创新和团队精神的分工与合作,在毕业设计阶段侧重于信息检索,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技术路线、创新的培训和考试。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建设的作用

首先,高校教学建设是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建设,包括专业和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包括教材、师资队伍)、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学风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之一。根据多年的新开课程建设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的电子信息工程课程建设涉及到相关课程教学及其相关链接的方方面面,是许多因素的集合,包括教师、条件、效果等等,这些工作通常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会遇到。因而有效解决这些环节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进这些链接的建设,如能使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内容更新、改进课程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影响,使其标准化和科学化,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电子信息工程的新课程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甚至是已建成的高质量课程也面临更新与发展。在教材建设,例如,一部成熟的教材在内容方面,虽然相对稳定,但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知识的滞后性,所以改革旧的内容,补充成熟的技术前沿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材建设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教学条件建设,几年不发展,不变换,将落后于科技的发展。

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对高校来说,课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等教育质量高低。高校是通过实施教学计划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是构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须常抓不懈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改革是有其自身规律的,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改革最终目标是如何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旦违背了这条规律,就相当于违背了高校的根本任务,也就意味着改革失败。所以,高校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一切改革应顺应其自身规律,围绕教学改革来进行。新开课程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归宿和落脚点。教学改革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不是单一的,但教学改革的核心不会变,即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这也是新开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对高校的技术要求较高。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本质,因此,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能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投资渠道。长期以来,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中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高等教育系统的有限资源和实现高效益教育目标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不足与创新素质课程的矛盾。二是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如何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浪费,是教育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理论提出后,使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能与本专业内的相关事情分清主次,在较短的时间内,人们找到了该专业合理的投资渠道,即合理配置人力、财力、物力,优化投资渠道,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上的投资是一种战略性的投资, 具有远见卓识。许多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建设是分期分批进行,尤其在重點课程的高级人才引进、教学设备更新、教材的编写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再次,对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可以创造出该专业高水平的教学成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内涵清晰、投资明确,使其相比于其它课程来说有更清晰的方向、更严格的组织、更多有利的条件、更高的热情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且容易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11

一、“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与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发展最快的是工商管理类高等院校。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拷贝或模仿传统的公立高等院校的做法,强调培养以“学科主导的宽基础、厚知识”专业人才,培养出的人才能背书本知识,但结合中国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理论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上岗工作能力很低,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一些课程不能有效的指导工作实践,理论与社会岗位需求相脱节。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不出来,而社会和企业不需要的还在重复培养,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划分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新建本科高校都要向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转变。工商管理高校的课程改革由“学科导向”向“理论与岗位应用技能型”的课程转变,课程建设改革必须服从服务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商学院的课程群结构的改革方向,必须从中国的管理实践和人才需求出发,需要与行业、企业有更紧密的结合,课程设置贴近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增加更多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人文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新知识、新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某商学院从成立起,就宣布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在“应用型”,近几年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变革公立高校以往的以“学科导向”的“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群体系建设,努力做到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为此,提出明确的3+1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使其达到创新创业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零距离上岗。

3+1人才培养目标是基础理论比较扎实,具有创新创业和务实精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双强”,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技能型高级人才。其内涵是3年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1年校内外的强化实训实践。面向实际与应用,体现了多元化校内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两个体系”,抓好“两个结合”,做好“三个实字”。“2.2.3”是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构建两个体系即: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实训教学体系。构建“课程平台+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尤其突出必修的20门核心课程。学生必须完成20门核心课程并考试合格,才有取得毕业证书的基础,同时,还必须完成实践实习实训等规定的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构建各专业可操作性强的校内外实践实训体系,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校内实训努力做到把“企业搬进校园”,校外实践努力做到把“理论应用于实战”。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由基础实践实训、扩展实践实训、综合实践实训三个层次组成,体现专业技能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单一到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其专业技能水平呈螺旋式上升,使学生走出校门,即是这个专业的“行家里手”,达到同类院校专业技能的一流水平,做到“零距离上岗”,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理论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后劲打基础,实践实训体系为学生提升能力打基础。抓好“两个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教学结合,学生进口与出口结合。强调学好基础理论特别是核心课程,其课程设置突出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理论应用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理念由过去以“理论知识为本”转变到以“理论+技能与实践”合二为一的人才培养理念,或者说是以“理论与专业技能实践结合为本”的学习。强调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应用、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统一,做到知行合一。

做好“三个实字”即:面向实际,突出实用,强化实效。面向实际是要到一线,到基层;突出实用是学用结合,应用第一;强化实效是可操作性强,有效果。检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要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只要能培养出专门化的技能性适用人才,我们就有竞争力,就能实现充分就业和创业。目前,某商学院和各专业已完成2014版3+1人才培养方案,其教学改革各具特色。理论教学课程有压有增,实践实训教学专门化、集中化,3+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突破。

二、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理念、设计与实施

(一)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理念3+1人才培养模式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要体现“学科导向”与“岗位工作导向”的有机结合,而不能顾此失彼,把两者对立起来。传统的以“学科导向”的课程向学生灌输“知识为本位”,是在“象牙塔”里闭门读书,追求“高精尖”的学问,严重脱离社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所学非所用,岗位职业工作能力很低,这是“学科导向”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但“学科导向”课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厚基础,知识面广,培养出的人才有发展后劲,特别适合研究型大学。而“岗位工作导向”的课程强调职业工作能力要素与工作岗位对接,以实现专业课程设计与工作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重眼前“功利”轻“长期后劲发展”,排斥“知识本位”,认为学那么多理论课程无用,独尊“岗位能力本位”,把“学科导向”好的课程内容也完全否定不要了,这种做法忽略了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不仅仅需要“岗位工作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也需要基本理论知识素养和职业知识;二是工商管理高等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这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并支撑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厦。因此,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否定排斥“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否则,那便是一般的职业教育或岗位培训,或是社会上的继续教育培训;也不能单纯盲目全盘开出“岗位技能课”,要努力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否则本科高等教育的大厦将会倾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难以实现。在这样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相一致,依据各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课程结构”,从而使课程群建设具有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专业与岗位技能相统一的特点,在打好基础理论特别是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突出1年校内外的专业岗位工作技能的实习实践训练,努力达到理论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双强”的目标。

(二)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设计与实施某商学院课程结构必须有核心课程20门,确保要把专业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开出来,同时开出与此相关的选修课程、综合素质教育课程、集中实践实训课程。课程设计比较科学合理,避免重复,学科的广度与专业的深度比较相宜,注重德育和专业基础特色课程的开设,强化实践课程。基本形成3个课程平台和1个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课程模块。课程结构是理论课程占70%左右,校内外实践实训课程占30%。学生在4年的时间内,要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达到合格以上,可以取得18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30学分,校内外集中实训实践50学分。此外还要完成跨类选修课8个学分,创新和综合素质教育5个学分,要求至少取得两个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或国家承认的其他等级证书。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取得合格成绩以上,符合规定的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设计方案,适当减少了理论课时,强化1年集中校内外实训实践,较大幅度提高实践学分,创新和综合素质教育学分也有一定的提高。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与探索,使学生减轻了“经院式”理论学习,较大幅度增加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实践的学习,还给学生自由学习发展个人才能的空间,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培养了创新创业与务实精神,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落实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方案,特别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能型”教师队伍。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具备理论与实践双重能力,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与实践“双能力”都强。但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尤其是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基层实践工作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即请有基层工作实践经验并具有教学能力的专业骨干充实到教师队伍,选派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基层单位学习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师资队伍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缺陷。

2.加强校企互惠性合作,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要选择适应本专业发展的合作企业,开辟学院、系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的校企合作。比如,带薪顶岗实习、师傅带徒弟、合作进行产学研项目、开展技术开发、管理咨询、业务培训、课题研究、承担某些具体业务工作等。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扩展校外企业合作领域,保持校企合作基地的稳定。加强校企合作的感情交流和及时沟通,相互了解融合,建立紧密的人际关系和业务联系网。校企合作关系紧密,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生产服务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踏实肯干的务实精神。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活动,也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假期社会实践为主要组织方式,以校内外和课内外相结合为手段,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进行社会实践,能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管理能力。学校依托企业进行实践活动,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安排学生专业实习,结合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安排学生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近几年,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篇12

学科间相互渗透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是中药专业高等教育的新探索。在分析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理由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

【关键词】  中药专业; 课程建设; 信息技术; 改革成果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pecialty linked u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u yi, wang yun,wan deguang*, pan zheng,cheng yuy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china;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611137, china)

abstract:mufual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ubjects is the trend of course reform in the world. it is a new exploration to combine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pecialt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combination of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pecial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hows the achievement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key words: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pecialt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forming achievement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学科间相互渗透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大趋势。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增大基础课比重,强调培养基础宽厚、能适应多种需要的通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就是在中药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中药专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能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研究中药的大学生,是中药专业课程建设的一个新尝试,是中药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也顺应了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潮流。与此同时,有着辉煌历史并正在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医药也需要用信息技术来研究、传播和提高,以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为此,自2002年重庆邮电大学创办中药学本科专业以来,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1  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理由

1.1  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教育的变革趋势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将引起教育思想、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将在更普及的基础上,注重于提高质量和效益;培养高素质,尤其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把信息技术融入中药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中,顺应当今世界教育的潮流。

1.2  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符合当今市场对中药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中药行业已发展为包括中药生产、流通、检验、临床应用、科研、管理和教育等多个部门的体系,这些行业都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中药教育面临培养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来研究和开发我国特有的中药宝贵资源,确保中药研究与开发沿着系统化、规范化、国际化方面发展,并早日与国际接轨的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强烈需求。加强中药科技与信息技术的联合,加速中药信息的全球性传播、共享和利用,已成为中药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对中药专业课程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对上述人才的迫切需求。

1.3  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有利于提高中药专业学生素质信息素质的提高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部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人们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该在中药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中药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药专业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改革中药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推动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中药人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推动高等中药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

1.4   中药专业与信息技术结合,专业特色更加突出重庆邮电大学是以工为主,兼顾文、理、经、管、法的多科性大学,其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生物信息专业的创办,为中药专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面对重庆地区众多的中草药资源,学校从中药专业成立开始,就把中药专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中药人才作为己任。

2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改革中药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中药人才培养模式需解决许多关键问题,首先要解决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切入点,使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科学、协调的有机结合。

   

探索研究中药专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具体方法,如信息类的课程的门类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学分、比例等;实验课程的开设、实验内容的选择、学时安排、比例等。解决中药专业教育解决中药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解决在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学中,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创办有信息特色的中药专业的问题。

3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采取的措施

   

利用重庆邮电大学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中药专业课程设置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渠道,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首先,深入调查中药相关行业对信息类技术的需求情况,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主要包括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信息类的课程的门类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学分、比例等。在保证完成国家教育部规定计划的同时,首先增加数学类课程的学分,为信息类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增加了计算机与信息类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生物信息学等课程。同时共享通信、计算机、化学、生物等专业的资源,增加信息类课程的选修课。2006年对学科总体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基础理论学时,加强了信息类课程的比重。

   

探索中药专业实验课程与信息技术实验课程的结合途径,加强实践环节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中药专业与信息类专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较多的实验课程来验证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课题组制定了新的实验、实习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实验课程、实验内容,实验学时等,延长了计算机的上机实习时间,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考试过级比例。鼓励学生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比赛中把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提高研究水平。另外,加强对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如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南川药物种植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索课程改革与学生的素质培养的关系。课程建设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强调单科独进而缺少综合训练”,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课程设置的缺陷,必然影响素质教育的实现。多学科、多侧面和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结合信息类课程的中药专业课程建设,本身就是素质教育建设的重要部分。另外,信息类课程的引入,在一定的程度上,能系统地训练思维,开发人的潜能,还能培养人自我开发,使之不断运用自己的所学,进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功能[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个性及潜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探索选修课的开设,注重个性发展。首先在专业课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可选择多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在设置各方向的课程时,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把计算机安全技术、网站开发的课程列入任选课,同时将任选课选择的范围扩大到全校,既不削弱原中药专业的主干教学内容,又使专业方向的知识范围适当扩展,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注重培养过程的完整性。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基础系列课程、专业基础系列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选修系列课程模块,使课程体系更为科学合理,课内、课外紧密结合,统一安排;把针对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纳入计划之内,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到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抓好面上教育的同时,实施因材教育,尤其重视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力度,特别加强了考研学生的培养,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率。

   

注意持续发展战略。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实施过程中的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不断修订使之趋于完善。从2002年开始,课题组先后4次修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不断调整课程的结构,使中药专业课程与信息类课程的结合更加合理。

4  取得的改革成果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专业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生的信息素质显著提高。通过增加信息类课程的比例,学生对信息特别是中药学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如:在信息类比赛(如大学生数模比赛)中获奖等。人才培养质量有显著的提高。表现在: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将得到更加协调的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和将大幅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另外,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实验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学院的科技立项、毕业论文的撰写中充分体现了优势,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种优势将更加明显。

   

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加强。要实现中药专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首先要求教师本身是复合型人才,需要提高专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2]。本校高素质信息学教师的加入,壮大了本中药专业的师资力量;同时本专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在教学改革中得到提高,他们把获得的信息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得到较大的提高。

   

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门路加宽。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就业信息意识更加敏锐,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表现在:除传统的就业单位外,部分学生信息类行业或相关行业聘用;基础课的加强,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范围更广,考研录取的比例更高,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率由10%增加到30%。

   

办学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由于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显著提高了本校的办学效益。把学校教育资源向学生开放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相关措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项研究首先在我校中药类专业学生中实施,得到了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肯定。

5  展望

   

中药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是中药专业高等教育的一种探索,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具有信息优势的重庆邮电大学内,把中药专业的课程建设与丰富的信息资源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信息技术特色的中药专业高级专门人才,表现了鲜明的特色和创新。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高职;与专业结合;数学课程建设;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027-02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会“干活”的人,更重要的是培养懂得“如何干好活”的人,而要“干好活”就要会正确地运用思维。所以,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高职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不仅要为各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也要让学生亲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与实践。高职数学如何面向专业,做到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思维品质,是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职人才培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与专业结合建设数学课程的必要性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发挥示范院校的示范作用,带动高职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在此精神指引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不过,目前高职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尚处于“自发、零散、随意”的状态,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核心课程,在相当多的高职院校中定位模糊,甚至个别学校将数学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属于中专升格或民办的性质,师资水平整体较低,所用教学资源大多是本科教学资源经过修改的简略版,像是“压缩饼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体系不清,缺乏规划和标准,没有与先进技术接轨,脱离行业和职业发展实际,缺乏职业衔接和高职特色,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改变这种局面,数学课程的建设必须与专业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数学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深化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真正培养学生工学结合的能力。

与专业结合建设数学课程的途径

专业调研 应采取专业咨询、抽样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开展专业调研与课程分析,包括各专业数学课程开设情况、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高职数学课程的要求、学生数学基础情况与思想状况分析、专业与数学相关程度分析等内容。通过各种调研形式和有效的组织方式,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掌握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各专业对数学知识、能力、素质的不同需求,分析各专业对数学课程要求的相关程度,梳理出数学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含专业技能项目)相关联和应用突出的显性素材及案例,挖掘出对数学课程的隐性需求,分类形成调研报告,为数学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提供逻辑依据。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开发课程内容体系 高职数学课程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数学课程,也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与专业的结合上。除了数学知识内容的要求有所不同外,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数学课程与专业结合的面较宽;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职数学课程与专业结合的程度较深。因此,应依据高职各专业特点、数学教育规律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明确数学课程在各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制定高职数学教学目标,分类分层地开发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满足专业培养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要求。

分专业大类,根据专业调研情况分别制定高职数学课程标准 高职数学课程标准主要包括数学课程性质、数学在高职各大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数学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系、考核评价方法及教学实施条件等内容。其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系、考核评价方法等要提出分层要求,使课程标准具备一定的弹性,兼顾全国高职院校的不同要求,成为可供相近专业参照执行的数学课程实施方案。

整合专业需求课程内容,挖掘有效资源建设素材 高职数学如何面向专业,做到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有机融合,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与思维品质,是高职数学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开展专业和社会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应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与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数学在不同专业中的应用,制定各类专业数学课程标准,设计模块化、分层次的教学内容,以“结合专业、注重能力、突出应用”的思想为指导,梳理出专业课程体系中(含专业技能项目)数学应用的显性素材及案例,挖掘出对数学的隐性需求,为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提供逻辑起点和有效资源素材。

创新整体资源建设设计,多元开发优质资源 应围绕“服务专业需求、突出技术应用、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以课程的专业调研为切入点,以启发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各类资源建设为重点,搭建面向学习者、教育者,对接各类专业,展示应用的共享性网络平台。要将融“教学用”于一体的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资源建设过程,将“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实际”的思想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以数学能力竞赛为抓手,促进数学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将数学知识、应用方法与实验技能有机结合。要采用先进的软件,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软件及混合媒体等多种形式呈现数学资源,实现诸如数学资源检索利用、数学课程教学指导、职业岗位数学能力培训、可持续发展拓展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等功能,并集成为开放性、共享型网络资源平台。高职数学教学资源建设按每类专业总体可分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需求模块及素质拓展模块,三部分同步开展。每一模块的内容要始终体现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应用于解决和解释专业问题与实际问题的思想,体现“乐学、好学、趣学”与“直观化、生活化、多样化”的特点,凸显专业类别与各种层次,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的学生使用。

1.公共基础模块与专业需求模块资源。以专业学习与职业岗位够用为原则设计公共基础模块内容,依据内容教学适度开展数学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依据内容精心设计贴近生活、贴近专业的案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专业需求模块资源建设主要体现高职各类各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会哪些数学知识,掌握哪些数学能力,如何理解相关专业背景的数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运用数学解决相关的专业实际问题,即引导学生怎样学,怎样用。(1)专业案例。每大类专业搜集与数学相关的素材,设计编制出用于数学概念引入、数学思想方法解读、简单数学应用的专业案例。专业案例主要包括案例来自何种专业学习领域以及专业背景材料、案例设计及分析、案例涉及的知识点等内容。(2)动画素材。结合专业学习情境和生活情境,利用动画技术实现点、线、面的连续动作,帮助所有学习者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3)实物图片。每大类专业搜集专业学习中及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实物图片,并配上文字说明,用以帮助学生认识身边的数学和专业中的数学。(4)专业应用实践题。按照大类专业,编制与每个学习单元配套的、能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难度不大的应用实践题,并给出解答,形成应用实践题资源库。(5)专业实际问题的数学实验。面向专业的职业岗位与数学紧密相关的工作任务,与专业教师合作优选出相对完整的专业实际问题,进而编制包括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应用于实际问题等主要内容的专业实际问题数学实验。专业实际问题的数学实验资源是引导学生学用数学的一种新探索,应强调从专业中来、到专业中去的理念,侧重数学技术的运用。

2.素质拓展模块资源。素质拓展模块资源主要体现所有高职专业的学生学习广泛需要掌握的数学技术和数学文化的相关资源,并能通过这些资源借助网络进行在线测试和交流,组织全国高职院校数学应用能力竞赛活动。(1)数学技术。数学也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数学的应用手段主要体现在数学软件上。应以数学软件为基础,建设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数学技术资源。数学技术资源主要有数学软件、数学实验、数学建模、赛题解答、经验交流(含获奖论文、建模心得)、应用案例等。(2)数学文化。从构建数学文化资源也是高职教育文化建设应有之义的角度,建设适合高职学生探寻数学的源与流,启发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懂得欣赏数学之美的数学文化资源。数学文化资源包括身边数学、趣味数学、数学游戏、古今数学、数学欣赏、好书推荐等。

总之,分析各专业对数学教学要求的相关程度,与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数学在不同专业中的应用,认真分析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数学课程在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面向专业、突出应用,是高职数学课程开发建设的正确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海峰.整体观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问题[J].职教通讯,2006(5).

[2]陈晓江,等.基于数学建模教学理念的高职数学教法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4).

[3]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的系统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7).

[4]张海峰.高职专业开发的目标、原则与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5]吴晓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制度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06(4).

篇14

关键词:核心能力;园艺技术专业;课程群;职业教育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化,关于职业教育体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社会对人才需求及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角度出发,目前许多高等院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由于高校所处层次不同、专业特点不同、所处地域不同等诸多差异的客观存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如何提高所设专业的竞争力成为探索和思考的核心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应该最终落到所培养人才的能力上,而在诸多的能力要素中,专业核心能力则是最根本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

一、以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专业核心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特征:(1)综合性。专业核心能力不是单一专门课程培训所能完成的,是培养体系中综合知识、综合素质的有机合成。(2)长期性。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学习和训练,短时间的培训不能形成。(3)成长性。专业核心能力随着拥有人在实践中的不断运用而增强,如果不使用将会退化。(4)独特性。专业核心能力难以模仿,由一系列特定教育资源和系统培养方案所支撑[1-3]。

在实施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时,必须根据专业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然后再根据模块的组合设计课程,构成课程体系的框架,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以能力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建立教学模块。其基本设计思路是:首先,对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其次,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的、学生必修的、体现专业特征的,而就业性课程是灵活多变的、供学生选修、体现就业方向特征的。整个课程结构由于核心课程的内在结构和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具有灵活性、多样化特征。这种富有弹性的模块化课程结构设计,有利于及时进行课程的更新,保持课程的最佳适应性;有利于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衔接;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以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选择学习方案和就业方向,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特色,首先应该体现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职业岗位(群)工作所必须的高等技术和高级技能,并达到专科文化知识水平,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型、技艺型人才。高职人才规格的特点,决定其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如下原则。(1)坚持课程设置的“三个接轨”原则。“三接轨”即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接轨。因此,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应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同时,在考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时,应结合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将劳动、人事部门的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2)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高职教育课程设置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需要对专业的高技术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明确胜任这些职业岗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并对能力进行分析和整合,建立职业岗位能力模块,研究每一能力模块中应培养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4-6]。

三、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的优化

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计划制订时,我们不断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特别是突出培养学生的园艺植物的认知能力,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等生产管理技能,如《花卉生产技术》、《盆景与插花》各安排2周课程实训,《蔬菜生产技术》2周课程实训、《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与《果树生产技术》各安排2周课程实训,这些实训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定的任务,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课程体系。(1)“活模块、多方向”。园艺技术专业要吸取用人单位意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专业技能、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形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相互结合的三维结构的理论课程体系,以少而精的基础知识,核心主干的专业技术应用,广阔的交叉素质培养,实现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协调发展。要制定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相配套的专业理论教学环节。(2)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以应用为目的,从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要求出发,根据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我们将课程分为花卉、蔬菜、果树三个方向。如花卉方向设置的有关课程有《花卉生产技术》、《盆花栽培技术》、《盆景与插花技艺》等;蔬菜方向设置的有关课程有《蔬菜病虫害防治》、《蔬菜生产技术》等;果树方向设置的有关课程有《果树生产技术》、《观赏树木》等。(3)突出“关键能力”的培养。专业教改方案突出主干课程的建设和关键能力的培养。(4)处理好教学内容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正确处理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在广度上应包括本专业大专知识素质的基本内容,不能遗漏;在深度上,各门课程要以大专水平的基本要求为度,加强针对性与实用上的精深。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1.探索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每门专业课程都紧紧围绕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及学习小组通过自助式学习、角色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进行具体生产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教师的作用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以教学设计与组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指导、监督(激励、答疑、纠正)评估学生学习活动为主[7]。如:

(1)项目教学法

以生产实际工作中的蔬菜生产典型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导入,从实践入手,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完成生产任务步骤,掌握技能。目前,项目驱动教学法已经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项目教学的工作流程为:

(2)任务驱动教学法

该教学法是应用于微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化,学生承揽了项目后,将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引导,师生共同创设工作情境、确定工作任务的内容和标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协作完成任务、进行效果评价。以面对工作任务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起点,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为教学过程的结束,每一个任务成为驱动学生学习的强效动力,学生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不仅向教师学习,还通过相互学习和自主学习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行动的积极性,学生经过不断思考、应用、设计、创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熟练了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其教学流程如下:

(3)案例教学法

是应用于微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受“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启发,利用可视化的多媒体功能,从一个实际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2.一体化教学改革

完善一体化教学,如蔬菜生产技术,学院购置了大量新设备,怎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教学,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另外,还要加大《蔬菜生产技术》课程的改革力度,真正做到将课堂搬进生产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同时进行,实现生产性课程一体化教学。经过近几年的改革,《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按照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于2008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3.改革考核方法

改革考试形式和方法,转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考核学生除笔试外,在实践操作较多的课程中可以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如答辩、现场测试、现场操作、产品评价等,实现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着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起来,教师、学生、技术人员成为实施考核的共同主体,学生成绩由形成性评价成绩(70%)和终结性评价(30%)两部分组成。

(三)实践教学改革

1.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决定了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全面增强自己的职业能力。现在高职教学中,其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的管理、评价等环节都模仿普通高校,强调的还是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为了增强学生实际能力,园艺技术专业调整教学计划,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实践课的课时从占总课时的40%,到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约达1∶1。同时,实践课程必须有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教材或讲义、指导用书,并将实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编入教学计划。在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时,要使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根据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要求对实验实训内容进行系统优化组合;跨课程的技能项目,要明确在哪门课程中完成,以保证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2.编写合适的实训教材

“贴近生产实际、适应生产需要、反映生产技术发展趋势”是高职教材的特色,结合专业方向特色,鼓励园艺技术专业教师编写合适的实训教材。2008年度编写了《蔬菜生产技术》和《食用菌生产技术》校本实训教材,2009年参加编写了由科学出版社承担出版的《植物学简明教程》。

3.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设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基地

目前校内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较为先进、完善的实训室,建有果蔬园、食用菌生产培训基地等。但学生的综合实训、动手能力环节仍然不够,需要建设更完善的蔬菜生产日光温室、果蔬储藏与加工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重点是建设完善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基地,争取建成河北省食用菌培训基地,为培养河北农村女性农业生产技能,建设新农村发挥园艺技术专业优势。

4.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根据不同的实训需要,先后与10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作为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企业接收专业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优先接收优秀毕业生就业,互惠互利,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后需要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增加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

四、小结

园艺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2007年立项为院级重点课题,2009年申报了河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专业建设要求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将重点放在课程群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实验教学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建设,力求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使培养的学生能在行业内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同时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隋学圃,颜玉凤.关于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21):33-35.

[3] 迟恩武.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深化课程体系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1,(5):60-61.

[4] 黄加銮,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益[J].职业技术教育,2000,(19):28-29.

[5] 林峰,林雪春.高职精细化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J].职教论坛,2003,(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