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实用配音教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教师培训;隐性课程;“国培计划”
随着“国培计划”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后培训项目的实施方式也有了显著的改变。然而,在改革过程中,教师培训隐性课程的作用相对于显性课程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
一、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显性课程通常是指学校课程,是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隐性课程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全貌――实际课程。[1]隐性课程作为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教师培训课程体系。隐性课程所负载的信息包含有三种不同层次的教育环境的信息。这三种不同层次的教育环境分别是: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与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负载着以学校建筑、校园规划、班级设置等为主的物质与空间环境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趣、情感;组织―制度类的隐性课程,负载着以学校组织方式、课程分配、学校评价、校纪班规等为主的组织与制度环境的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c行为规范;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负载着以社会期望(包括教师期望、家庭期望)、师生交流、教育语言、心理环境等为主的文化与心理环境的信息,深刻长久地影响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信仰信念与态度风格。[2]
隐性课程广泛存在于与教师培训相关的方方面面,它主要通过暗示、感染等间接方式影响学员,并且对其心理层面产生影响。黄晓颖认为,隐性课程的积极功能主要体现在导向功能,扩充、强化、互补显性课程功能和培植兴趣功能等方面,并指出由于隐性课程影响的复杂性,它既有积极功能,也有消极功能。[3]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隐性课程对教师培训的意义不容忽视。优质的隐性课程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有针对性的开发与利用隐性课程,通过与显性课程的互补和优化,将学习主体、外部因素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创设“三大教育环境”,实施综合教育,是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一条路径。
二、教师培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自2010年始,新疆地区“国培计划”项目已实施五年,对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笔者主要从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与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三方面进行描述。
1.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
校园环境、住宿环境和教室布置作为物质―空间类要素,作为长期稳定存在的隐性环境要素,对学员的培训过程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新疆地区“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在提升物质―空间类教学软硬件设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物理空间类隐性课程的信息承载功能。培训院校为参训班级安排固定的教室,悬挂装饰画,制作门标及横幅,并将学员创作的愿景或规划、学员行动学习成果固定在教室的墙上,为的是营造一种稳定温馨的学习氛围。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与变革也对教师培训的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形成了一系列的影响。微课、慕课以手机终端为载体的社交软件辅助着教师培训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教师指导学员制作微课,管理人员使用手机软件各类通知信息,并传送报道培训的实时动态。培训院校建立网络研修社区,进行线上交流、研讨和学习,建立学员培训电子档案,持续关注学员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和个人成长变化。现代教育技术下的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动态影像推动了教师培训工作团队不断挖掘隐性课程的新载体、新形式,从而设计动态的规划。
2.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
教师培训的组织―制度类隐性课程,主要指以制度安排的形式存在于教育情境中的隐性信息,包括管理制度和活动组织等。课程设置、时间安排、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等以制度的形式存在于教学情景中。
教师培训中,教学与管理理念的更新以组织―制度的形式体现并落实。一是根据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培训的特点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课程设置中,设置基于“参与式培训方式”、基于实践的课程。二是根据培训项目的要求,兼顾学段与学科特色,组织开展微课比赛、讲课比赛、优秀课例展示、优秀培训方案评比、演讲大赛、儿童舞蹈创编大赛、幼儿园玩教具制作比赛等“国培新起点”系列活动,总结有益经验,凝练优秀培训成果,提高培训成效,搭建学员之间互助交流的平台,丰富学员的培训文化生活。三是在坚持刚性原则的基础上,实施柔化的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班主任在管理学员的同时积极为学员提供服务。四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课上互动与课下的交流与研修,建立网络研修社区,丰富课上课下活动。
3.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
心理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人际关系又大致包括教师与学员的人际关系、管理人员与学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学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影响学员情感的重要因素。授课教师与学员在课堂上的互动程度、教师对学员的帮助意愿和教师的交际能力是教师与学员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待学员的态度以及为学员提供的服务构成了管理人员与学员的人际关系。学员之间的课堂与课后交流、班级的归属感和合作竞争意识又是构成学员之间关系的三个重要方面。
为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搭建交流平台,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一是积极组织各班级开展团队文化建设及素质拓展训练,搭建起学科专家、班主任与学员交流沟通的平台,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促进班级的凝聚力。二是对各班级的学员分小组进行管理,并鼓励学员在课余时间进行经验的交流分享;同时学校项目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搭建小组、班级、项目的学员之间的交流平台。三是开展人文关怀,在学员生日时,学科专家、班主任及其他学员一起在生日当天为学员送祝福。四是鼓励学员在微信群、QQ群、课前半小时展示个人研修成果、交流分享学科教学和管理经验,讨论确认小组学习目标,为同伴间的交流和学习创设环境。此外,在培训时,为学员发放文化衫,可以让学员尽快地融入学校中、培训中。
三、教师培训隐性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反思
目前,对教师培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尚处于摸索阶段,在发挥隐性课程的培训功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视程度较低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对隐性课程了解的深入,隐性课程的开发已经逐渐进入教师培训管理者们的视野,但是这种理解还是极具模糊性的,还没能真正地进入大规模创建的阶段,只是在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与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三个层面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和利用。管理人员和教师在开展培训工作时,都会有意或无意地给自己的行为添加隐性课程的元素,但是缺乏系统性的联系,缺乏从整体上对隐性课程开发的规划,缺少长期进行隐性课程开发和利用的制度性设定。
2.对隐性课程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隐性课程在以下两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一是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中,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培训中的动态支持上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挖掘。现代教育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其动态调整的基础上,隐性课程的开发也是持续的、动态的。二是深度挖掘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尤其是学员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有待进一步挖掘。学员作为成人,有其特定成长环境的丰富的经验积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与教师的关系”[4]。学员作为价值观、人生观比较成熟的个体,使得学员之间的影响变得非常普遍和有价值。学员群体内在的各种形式规范,是他们选择与教师进行互动的方式和规范的潜在依据,“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也是调整、引导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5]。开发利用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在立足于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充分抓住学员之间的互动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效的。
3.对隐性课程利用率有待提高
隐性课程资源多种多样、非常丰富,在空间分布上也无处不在。对隐性课程的利用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和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一部分隐性课程,所以也就谈不到利用的问题。二是面对多种多样的隐性课程,在开发实践中,教师和管理者缺乏对这些资源的甄别。因此,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择优筛选,开发具有价值的隐性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是教师和管理者根据培训目标,甄选出适宜的隐性课程,但是使用时没能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对于教师培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三个方面,培训院校和机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为提升教师培训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但是,由于尚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因此还需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10.
[2]陈 满,帅 斌.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探微――隐性课程建设相关理论系列研究之一[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46.
[3]黄晓颖.对外汉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J].汉语学习,2011(1): 82.
[4]何玉海.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34-36.
[5]冯惠敏,黄明东,甘 雯.隐性课程设计及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4(1):16-18.
俞 菁(1989―),女,新疆趼衬酒肴耍助教,文学硕士,新疆师范大学教师,研究方向:汉语教学。
【关键词】数控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建设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72-02
“人人有才,人人成才”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一般来说,职业学校根据课程体系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来实施人才培养。因此就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而言,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数控专业人才,从而提高中职生数控技能和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的构建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出来的,需要进行调研、确定岗位需求、确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等具体步骤来完成。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
2002 年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 年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显然,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政府的一项战略举措。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课程体系,宏观层面主要指课程观念、课程模式,中观层面主要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微观层面主要指教学法、考核方法、实训条件等。
二、建设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的步骤
(一)成立课程体系建设专家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以“项目式教学法”为主导的课程体系,是依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需要,在对企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本专业“引产入教,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构建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构建适应现代教育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成立的课程体系建设专家组成员应有企业行业专家、高等院校相关专业专家、本校数控专业学科带头人。
(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为了建立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数控技术专业采取了以下措施。
1.对企业用人需求进行调研。根据专业对应的专业岗位及其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深入区内外企业,对机械行业企业技术人才需求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分析用人单位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技能要求。
2.对高等院校进行调研。“就业有渠道、升学有通道”是中职学校办学的目标。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是部分中职学生的梦想。深入高等院校进行调研,了解高等院校对中职生的要求。
3.对在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调研。现已在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是原有的课程体系的实践者,对原有的课程体系有最深切的体会。通过对在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调研,了解原有课程体系的可取之处及不足之处。
(三)召开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研讨会。邀请企业行业专家、高校教师专家、机械行业技术能手与本校数控专业带头人座谈,分析讨论调研报告,提取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四)召开课程体系构建研讨会。课程体系的构建涉及到“引产入教,工学交替”,涉及到中职学生的升学梦想,涉及到中职学校的教学。因此必须邀请企业行业专家、高校教师专家、机械行业技术能手与本校数控专业带头人座谈,分析讨论典型工作任务,提炼课程体系,确立数控专业课程。
(五)对接职业标准,形成项目化教学任务。针对工作岗位开展企业调研,明确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将教学内容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为目标,形成项目化教学任务,将知识、技能整合排序后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实施,将课堂教学与项目化实训相结合,改学科课程模式为岗位课程模式,注重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把学生分为数控车工技能方向、数控铣工技能方向和数控维修工技能方向,在校期间可以考取普通车工、普通铣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数控维修工等多个中级职业资格证。
(六)确立教材内容。经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对数控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研讨,确立每门教材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企业用得上的,目前社会所需的,学生继续深造所必须的内容。
(七)对课程体系初稿进行试用。新构建课程体系是否达到目标,必须进行试用。根据试用情况,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修改、调整、完善。
三、新课程体系的实践
(一)“引产入教、工学交替”。校企共建“引产入教、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在校实训基地建立企业的加工车间,引进企业的典型产品,以典型产品为教学项目载体。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毕业前进入企业实习,进一步熟悉企业文化和适应企业。校企共建“引产入教、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善于沟通、懂得协调、精操作、能编程、知工艺、会维修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根据学生职业成长规律,调整课程排序。围绕本专业培养目标,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根据“引产入教、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阶段和课程的重新排序。具体情况如下。
阶段 1:基础教学
实施人文、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教学,学生初步具备专业基本素质与能力。
阶段 2:校内见习
安排学生下校办工厂、实训基地实习,了解机械零件加工工作过程,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培养专业素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生产和管理模式,按企业方式运行,突破原有的理论和实践分割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实施项目驱动教学。
阶段 3:专业教学一
实施专业知识及技能教学,使学生掌握典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工装调试、质量控制等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专业素质与能力。
阶段 4:生产实习
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的工作气氛、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结合专业目标,确定实习岗位,学以致用。
阶段 5:专业教学二
在第4阶段生产实习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重点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及专业技能的提升,提高后续顶岗实习的适应性。
阶段 6:顶岗实习
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专业对口岗位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通过实际生产岗位学习知识与技能,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就业适应能力。为了保障顶岗实习有序进行,制定实习管理制度,编印实习作业指导书,确定实习考核内容及考核办法。
按照“引产入教、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达到“学校企业一体”“教室实训室一体”“学生员工一体”,实现工学交替。
课程内容以企业典型产品为教学项目载体,实施项目教学。进行实训场景与企业工作场景对接、教学项目与生产项目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角色与师傅角色对接、学生角色与学徒角色对接,最终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高度融合。
(三)建设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课程体系涵盖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教学计划、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动画课件、教学视频、课堂实录、仿真实训、教学游戏、企业案例、测试习题、考核评价、网站资料等多种介质融合的纸质、电子、网络课程资源。课程体系全部上网,全学期开放。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随时调阅查询,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在线学习、自主学习,通过网上平台进行答疑与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四)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改变单一考试评价形式,建立学校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从理论知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到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改革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评价模式,建立以学习过程评价为主,考试成绩为辅的评价方式,以学生、同学、教师、企业、行业多方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分阶段的评价为依据,综合评定成绩。
四、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进前,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由于没有认识到企业、行业参与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有了教材就行,教材有什么就教会学生什么。对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的课程体系按照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要求,通过对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调研确定了“引产入教、工学交替”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召开专家访谈会,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对本专业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了分析,提炼了典型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引入学习课程中。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教学中引进企业的典型产品,以典型产品为项目载体,实施项目教学。同时将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引进学校,参与项目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对接;同时,安排学生参加短期的生产实习、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在第三个学期安排生产实习,了解企业,加深对企业的认知。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在完成中级技能等级证考核后,参加产品加工。新的课程体系依据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课程学业评价的基础上,编制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测评考核试题,邀请职教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共同实施学生职业能力多元化评价。
新的课程体系对培养数控人才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培养新形势下适合企业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切实提高中职生数控技能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职高专 主持与播音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随着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与冲击,国外媒体到国内来参与竞争,广播电台、电视台在办台观念、用人机制、经营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广播、电视一线的改革直接影响着教学,我们急需研究在新的形式下应该如何培养具有采、编、播合一的并具有个性化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
从目前国内开设的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的现状看,尚没有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体系,培养的学生缺乏采访、编辑、即兴评述、节目策划、对手配合、设备操作等能力,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实践环节、教材等需要形成一个新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系统。从所了解到的教学现状、教育课题和相关科研项目上看,针对性的研究和讨论较少且不能适应广播、电视的播音与主持发展的需要,而已有的观点多为练习有稿播音,对无稿、个性化主持及对采访、编辑制作节目的能力的培养鲜有研究,对高职高专如何培养具有采、编、播合一的并具有个性化的播音员、主持人更没有新的科学的研究。
一、我国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现状
1.课程结构、设置、课时分配不合理,很多新节目类型没有科学的理论阐述,而有一些现今少用或消失的节目类型却仍在课程中,如文艺播音、通讯播音等;而新兴的广播、电视主持形式在教学中少有体现,如服务类节目、娱乐类节目、广告影视配音、活动与会议主持等。课程里除了播音与主持有稿专业知识,少有采访、编辑、即兴评述、节目策划、对手配合、设备操作等知识结构,也少有无稿主持的训练。
2.实践环节设置课时较少,特别是小课教学课时较少,而理论课较多,造成学生缺乏主持节目、采访、编辑、节目策划、对手配合、设备操作等实践能力。
3.考试制度落后,没有实行项目考核,没有实行教考分离,没有实行“会诊”等,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缺乏一套适合适应现今传媒的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材。
5.没有完全坚持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的原则,使学生主持个性发展不足。
6.没有完全实行项目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试,教学效果不尽理想。
7.教学的定位不够准确,应做出修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趋增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数量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增加,社会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需求逐步加大,高职高专播音与主持人的培养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并且在教学质量上进一步提高。
二、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难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一线进行了改革,其越来越窄播化的发展,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有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即兴评述、节目主持、节目策划、对手配合、广播设备应用等综合能力,要求广播主持人应有个性化的魅力。
根据现今对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通过对我国电台、电视播音与主持现状、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的分析、调查、访问、交流,根据不断发展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需要,尝试调整课程规划与设计、培养目标、改进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改进考试方法等,制定相应的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方案、实践方案、教材建设方案、课程考核方案等,探讨高职高专的课程改革模式,培养适应现今电台、电视台所需要的播音员与主持人。
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改革的难点是:没有可以借鉴成熟的经验,没有改革成功的典范。
三、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研究的切入点与创新点
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改革的主要切入点是:研究改革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改进考核办法、创新改进教学方法等。
创新之处是:将构建新的课程结构、新的课程设置、新的培养目标、新的实践教学形式、新的考核办法、新的教学方法。
新的课程结构:实行“宽基础,活模块”教学改革,新的课程设置分为新闻类课程、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文学类课程,增开了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电视化妆、声乐训练、表演基础、形体训练、影视广告配音业务、活动与会议主持、市场营销、非线编辑、网络新闻等。
新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省、市、县级台的具有个性的采、编、播合一的播音员、主持人。
实践教学坚持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时做出成品节目,除了小课实践,还有安徽省电台、各地市电台、院电台、系模拟台、小课辅导间等为学生提供平台,增加实践时间,培养具有个性的、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
新的教学方法是:实行项目教学法,教学完成各个项目,提高教学效果。
四、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研究的思路
第一阶段:搜集信息,阅读文献,为课程教学改革做准备。
第二阶段:完成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教学双纲、实践教学训练方案、双项考核办法。
第三阶段:完成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中专业课程、基础课程的改革方案。
第四阶段: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五阶段: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修正、总结。
第六阶段:逐步编写高职高专专业教材。
五、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全面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广播、电视主持与播音教育方面的文献和研究报告,形成研究的素材。
2.调查调研法:对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剖析广播电台的现状。对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的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了解教学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切入点。
3.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全面了解教学现状,为制订对应的主持与播音课堂教学规程和评价模式提供基础。
4.交流研讨法:研究并借鉴其他院校好的经验和做法。
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依据我国的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的教学现状,通过对高职高专的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培养的质量,提高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采、编、播的能力与个性发展的空间,推动我国主持与播音专业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秋燕.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M].科学出版社,2004,10.
[2]付程.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
[3]陈雅丽.实用播音教程广播播音与主持[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
关键词: 观察学习理论 高职基础英语 语音教学
一、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客观存在,具有重要的交际价值和社会功能。它的世界通用性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文化、商务等跨国交际,交际中的任何一方越能灵活运用口语便越能提高获得先机的概率,而口语的熟练掌握还要以语音为基础。然而,通观我国高职基础英语的语音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将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恰当地融入实际语音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
二、高职基础英语语音教学
语言可以没有文字依托,但离不开语音。语音(Speech Sounds),即“人说话时的声音,语言的声音”[1]433,是语言交际听、说两个方面不可缺少的媒介,是成功地进行口语交际的“基石”。英语语音教学的目的也正是“要教学生学会正确的发音,听懂别人的谈话,并通过说来表达情意”[2]158。换言之,良好的英语语音基础不仅能促进单词的读、记,推动信息的接收与表达,而且能促进重音、节奏、语调等所隐含的情感的感知与传递,从而使交际顺利地实现。
然而,我国目前高职基础英语学生的语音习得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在幼儿园、小学时期,其思维能力尚未达到能够理解语音体系的水平[1]1;进入初、高中时期,升学的压力迫使他们忙于应试能力的提高;而到了高职阶段,英语三级、四级等证书的考取或学习的懒散又使他们忽视了语音的熟练掌握。如此一来,他们对语音的学习仅限于46个音位和词汇的拼读,并且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音位发音不到位,带有普通话或者方言的影子;混读单元音与双元音、松元音与紧元音;用汉字标注、拼读音标;不会连读和不完全爆破;不能灵活掌握节奏和语调。
三、观察学习理论
20世纪后期,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通过对儿童社会行为习得的大量研究,总结并创建了一项西方心理界颇具影响的理论――观察学习。该理论主要由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部分组成,揭示了人类行为学习的普遍规律,至今仍是教育界教学参考的重要理论之一。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班杜拉认为观察者的学习程度受三个因素决定,即观察者的心理特征,榜样(即示范者)的活动特征,以及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3]49。例如,观察者的价值观念、榜样的魅力、观察者与榜样的亲近性等。保持过程是一个把榜样的行为转化成记忆表象,再把记忆表象转换成言语编码的过程,为之后观察者行为的产生起指导作用。再现过程主要是将符号表征转变成适当的行动[4]188。如果行为再现发生了错误或者不完善,就必须依靠自我监察或者他人的反馈信息进行改善。动机过程从头至尾维持着人的观察学习活动。这种动机主要通过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获得。
四、观察学习理论在高职基础英语语音教学中的运用
1.准备阶段
示范前的准备主要包括语音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学习动机的激发两个方面。由于学生对语音已具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安排最好不要是整个语音体系,而应根据上述常见问题进行针对性选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实用为主”,真正提高学生的语音技能。因此,教师可以将语音内容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必要增减):
音位方面――英式、美式和国际英标的异同对比,易读错的音位,易混淆的音位最小对比对[5]34,同一字母的多个音位,同一音位的多种字母组合;
词汇方面――重音、弱读、不完全爆破、省音、同化、短语或词组的连读;
句子方面――意群、连读、重音、节奏、语调。
班杜拉的动机过程贯穿整个观察学习的过程,但本文准备阶段中的动机则是指观察学习之前的动机。上述选取的语音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基础,容易掌握。他们一旦理解并习得其中一个内容后便会很积极地进行下一个学习。因此,学习前的欲望激发尤为关键。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入手,阐释语音与口语、听力的联系,并展示语音的掌握对听说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能让学生豁然开朗、转变观念,开始重视语音的学习,并对口语交际增添一份自信。例如,好听的英文歌曲比好看的电影、广播、电视节目等更具让人模仿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挑选一首流行又带有连读等典型语音特性的歌曲,让学生看着歌词跟读或者跟唱,并让其记录下听不清楚、跟不上的地方,之后为其重点分析是连读、省音还是弱读、不完全爆破,并就歌词作出示范。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会感知到语音对听说的促进作用,并燃起心中的学习欲望。
2.示范与注意阶段
在观察学习理论的注意过程中,榜样对观察者的注意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教学中示范者的选取一定要遵循发音地道或者规范的原则,以引起学生注意。如果是学生敬仰的对象或者与其关系亲近的人物则更好。例如,可以选用发音地道的English Native Speakers(说英语国家的人)的视频资料,教师本人,学生身边的同学,或者是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优秀人物。总之,示范者(一个或者多个)只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注意便是最佳人选。注意一旦发生,便为语音的掌握创造了可能性。而学生的注意处于被动或者缺失状态,语音习得效果便会不尽如人意。
在此阶段中,为避免学生有回到儿童、少年的学习之感而产生轻视或者被动的心理,教师最好不要直接示范小学、初中已学过的语音内容(尤其是音位),而先激发学生主动识读、辨读,然后只示范其没掌握的内容。
3.理解与记忆阶段
学生所注意到的语音行为,在充分理解之后会更顺利、更容易地进入记忆状态,对之后的发音行为复现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在此阶段,语音知识和技能如果比较简单,理解与记忆过程的发生就会相对比较快,反之,则比较慢。因此,为了能让学生迅速、顺利地理解和记忆,教师有必要借助图片、视频、手势等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和示范。例如,在阐释/?藜/的正确发音时,教师可以借助发音器官的图片,真人发音的口形、舌形,或者一个凹着的手掌,等等,从不同角度或者以不同方式进行讲解,效果一定会比干瘪的文字讲解或者单一方式呈现更佳。当发现学生的英语语音发音带有普通话或者地方方言的特性时,要及时采取“正迁移”等恰当的方式更正其所理解的内容,否则,理解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进入记忆状态时就很难再调整并修改过来,这也是学生的错误语音可以从小学的英语学习持续到大学的原因之一。
4.再现与调整阶段
这是学生把示范者的语音行为转变成自己的语音行为的过程。学生如果能进行正确、规范的发音,则说明此时已掌握了相应的语音行为,反之,则需要进行必要调整。教师在发现学生发音错误或者不规范时必须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其顺利改善,形成一口地道或者规范的语音。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可以再次呈现示范者的语音行为,附加讲解,然后亲身示范或者邀请其他已掌握了该语音行为的学生进行示范,以顺利达到再现效果。
5.强化与运用阶段
在观察学习理论的动机过程中,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对激发学习动机有较大作用,其结果是间接性地加强了所学行为。而本文强化与运用阶段中的强化则侧重于对示范行为进行大量实践操作或练习,其结果是直接加强并巩固了所学行为,进而能灵活运用于不同场合。在上一阶段中,语音行为的再现只能表示学生当时习得了该行为,但长时间之后可能会出现淡忘或遗忘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安排大量多样化的模仿练习,如行业英语词汇、句型、对话或文章的仿读,经典歌曲的仿唱,广告或者电影片段的配音,等等,以运用为依托,巩固所学行为,从而真正实现语音行为的习得,提高听、说能力,进行成功交际。
五、结语
高职基础英语学生所要学习的语音行为并不复杂,但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改善。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根据大量科学研究总结而来,符合人类行为学习的普遍规律,对语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准确把握高职基础英语语音教学现状,深入研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在语音教学中充分发挥该理论的优势,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当有限,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订一套课外学习或复习的计划,扭转恶习,改进学法,这样才能持久地巩固所习得的语音行为,真实地改善语音教学现状,提高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罗琦,周丽萍.新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K].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齐放.英语教育学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姚篮.试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5):49.
关键词:播音学;播音主持;专业出版
本文所论及的播音主持专业出版主要涉及大学及以上层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和学术书籍。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史也是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见证史。1985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播音发声学》《播音基础》是第一批正式出版的播音学理论教材,如果以此作为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开始,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科建设成果为划分依据,可以把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至1993年播音理论形成期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起步期,1994年至2001年《中国播音学》出版后的8年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期,2002年《实用播音教程》出版至今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扩张期。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当当网和卓越网的搜索系统中分别输入“播音”“主持”“朗诵”“配音”“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并将搜索结果进行整理,截至2013年2月16日,共有775种图书(包括67种电子书),可以归入播音主持专业出版领域的有486种(包括56种电子书),本文将在分析其出书年代、所属出版社、品种和类型的基础上,梳理播音主持专业出版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
一、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历程
1. 起步期(1985年 ~1993年)
专业出版开始前,中国播音理论经过了几代广播人的探索。1962年,齐越在上海播音组的讲话开启了中国播音学的探索。1982年1月,张颂发表的《研究播音理论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构筑了播音理论研究的框架。张颂在1983年出版的《朗读学》(湖南教育出版社)构筑了播音创作基础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中国播音学学科建设的前奏。①
首批专业教材的出版标志着专业出版的开端。1985年5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9月,出版了徐恒的《播音发声学》和张颂的《播音基础》,这是正式出版的最早的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宣告了播音理论的初步创立,也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开端。1989年12月12日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成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及其音像教材出版社的成立推动了中国播音学学科相关成果的出版,积极配合和支持了学科的发展。
一系列专业教材的出版为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好了准备。从1987年开始,张颂带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教师开始了《中国播音学》的写作。“中国播音学丛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为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做了前期准备。这套丛书除了《播音发声学》《播音基础》,还有吴郁主编的《播音学简明教程》(1988),毕征主编的《播音文体业务理论》(1989),祁芃的《播音心理学》(1992)等。
据统计,这一阶段涉足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出版社有12家,共出版播音主持专业图书35种,教材13种,专著6种,文集8种,播音员、主持人研究的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文集等8种。其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6种,几乎都是播音理论形成期的成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8种,以主持人论文集和资料汇编为主;复旦大学出版社2种,都是介绍主持人的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等9家出版社各1种。
2. 发展期(1994年~2001年)
《中国播音学》的出版标志着学科体系的建立。1994年10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张颂主编的《中国播音学》是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形成并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宣告了一个新学科的诞生。同时,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播音大全》,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播音主持课程讲座的音像制品。
中国播音学各研究领域成果的出版推动了学科建设的深化和拓展。《中国播音学》的作者们以此书的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拓展研究领域,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著作。例如姚喜双的《播音学概论》(1998),“从理论上对播音学科的独立性作了全面的阐述”。②罗莉的《文艺作品演播》(1996)、曾志华(雪琴)的《广告播音艺术》(2000)是播音学艺术语言演播方面的深化和拓展;鲁景超的《广播电视即兴口语传播》(2000)是播音学口语传播方面的拓展;吴郁的《节目主持艺术探》(1997)是作者对主持艺术基础理论、主持人语言等的探索,《主持人的语言艺术》(1999)对节目主持艺术进行了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据统计,这一阶段涉足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出版社有30家,共出版播音主持专业图书96种,其中教材29种,专著21种,文集23种,译著1种,播音员、主持人研究的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文集等21种,读音手册1种。其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35种,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中国播音学建设成果为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1种,以节目主持研究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论文集为主。作家出版社、华艺出版社4种,以主持人自述式文集为主。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6家出版社各2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20家出版社各1种。在这一阶段,对于播音员主持人多角度研究的出版物迅速增加;擅长运作畅销书的出版社看到了著名主持人的市场号召力,出版了诸多主持人自述式文集。
3. 扩张期(2002年至今)
系统规范的教材出版促进了专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的付程总主编的《实用播音教程》凝聚着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多年教学实践的成果,使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有了标准化、规范化的依据,促进了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发展。
教学改革成果的出版引领了特色专业教育。2004年,北京广播学院50周年校庆后,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开设了体育评论解说通道班、英语通道班、配音通道班等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电视体育解说》(2005),《双语播音主持艺术》(2007),《影视配音艺术》(2007)等教材,使很多院校得以开设特色课程,促进了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张颂文集》铸就学术研究的高地,《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代表着学术研究的前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在2009年到2012年陆续出版的《张颂文集》指引了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2006年出版的首批《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包括李凤辉的《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阙失与重构》、柴璠的《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张政法的《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从规范空间和审美空间开掘独具特色的有声语言表达艺术。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播音主持学术研究在全国展开。到2010年,“全国设立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专院校约三百多所,开设本科课程的高校约有六十多个,在校生达到两万余人”。③南京师范大学毕一鸣、浙江传媒学院沈鹏飞和金重建、湖南广电集团曾致等专家学者纷纷出版专著和教材,大大丰富了播音学学科体系。
这一阶段,播音主持专业出版进入整体规模快速扩张时期,涉足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出版社增加到100家,共出版图书299种,和前一阶段相比,出版品种数几乎翻了两番。其中,各类教材166种,专著60种,文集33种,播音员、主持人研究的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文集等36种,译著3种,读音手册1种。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83种,该社立足本校优势和特色,坚守专业化出版,形成了品牌影响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74种,值得称道的是该社出版了“播音主持艺术技巧丛书”等三套很能体现编辑策划能力的教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3种,以《节目主持艺术丛书》为主。浙江大学出版社9种,作者以浙江传媒学院的教师为主。长江文艺出版社8种,是白岩松、朱军、李咏、曾子墨等主持人的自述式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7种,教材、专著、译著都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5种,以主持人论文集为主。北京大学出版社5种,以《中国播音学系列教材》为主。中国经济出版社5种,是于根元主编的《语言与传播丛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种,全部为英语经典电影对白朗诵。武汉大学出版社等4家出版社各3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各2种。郑州大学出版社等57家出版社各1种。
数字出版刚刚起步。近两年,很多出版社开始了数字出版的尝试,播音主持专业出版领域共出版电子书56种。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4种,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各4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各3种,复旦大学出版社2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16家出版社各1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最多,一是因为该社积累的专业图书品种多,可利用的资源多;二是因为该社2012年成立了数字出版部,加快了电子书出版的步伐。
到目前为止,从出书累计品种来看,排名前十位的涉足出版播音主持专业图书的出版社见表1。
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依托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建设,坚持走专业化出版的道路,发展成为播音主持专业出版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品牌影响力的出版社。不但品种最多,486种专业图书和电子书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58个品种,占32.5%,而且重版率最高,30种重版书中,15种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除了表1中的10家出版社外,还有中国经济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各5种,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各4种,武汉大学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各3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21家出版社各2种,高等教育出版社等56家出版社各1种。
二、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未来之路
1. 依托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建设,维护专业出版的品质
把播音发展为一门学科,应是中国首创。尽管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等也不乏对播音的研究,也有相关的著作和文章,但它们都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播音学科进行专门研究。而“中国播音学植根于中国,是面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现实,面对主要为广大中国受众服务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应用的状况及其规律的研究。”④“坚持中国播音特点,才是播音创作基础的立足点或基点。在这个立足点或基点上发展我们的播音理论,才会入之愈深,见之愈新。”⑤播音主持专业出版依托中国播音学坚实的理论根基,才有可能枝繁叶茂,发展壮大。
从前文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不断再版和重印的几乎都是立足中国播音学的教材和专著,那些抛弃了播音理论根基,大谈主持现象的教材和专著却缺乏旺盛的生命力。“现代与传统并非截然两分,创新与守旧本应相生共存,否则创新便必然会流于浅薄的时髦,甚至流于单纯的形式创新乃至话语创新。出版的创新与守旧也当作如是观”。⑥播音主持专业出版也应在坚守中创新发展。
2. 挖掘各个研究领域的选题,激活各类院校作者资源
播音主持专业图书从最初的几种发展到几百种,分布在不同教育层次和学科的各个研究领域,但选题分布并不均衡。单就教材而言,本文统计的208种各类教材中,导论概论7种,语音发声25种,播音创作基础13种,朗读朗诵30种,播音文体业务5种,广播播音主持1种,电视播音主持3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2种,新闻播音6种,口语、即兴口语5种,体育解说2种,配音8种,演播6种,播音主持心理学3种,作品赏析1种,主持导论概论通论15种, 各类主持34种,主持传播学1种,英语播音主持10种,粤语播音3种,综合28种,一些类别仍有较大的选题开发空间。专业编辑要善于挖掘各研究领域潜在的特色选题,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开设的“影视配音艺术”课程教学成果显著。当时,开设这门课的院校很少,我们抓住这一市场空白点,出版了这门课的教材,之后很多院校因为这本教材而开设这门课程,教材的销量逐年上涨。
如今,除了传媒院校,综合性大学、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外语院校、财经院校、体育院校等纷纷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越来越多播音主持专业硕士以上毕业生充实到教学岗位,还有很多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播音员、主持人参与或转移到教学工作中,这为专业出版提供了丰富的作者资源。编辑可以根据作者的特点引导他们进行教材或专著的写作。比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教程》的作者仲梓源既有在江苏卫视担任八年新闻主播的经验,又有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主讲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编辑正是看到了作者的这些优势,主动向这位从未出过书的作者约稿。《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教程》出版后,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3.把握数字出版的机遇,开发多种形态的数字化产品
数字出版为播音主持专业出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主要传授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创作方法和规律,只有文字的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必须配备具有较强专业示范能力的师资。很多院校师资水平有限,即使有教材,也不知该如何教学如何示范。出版多媒介数字化教材、搭建品牌教材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可以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性。
数字化教材可以做到文字与示范录音或节目视频同步,更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目前,播音主持数字化产品仅限于将文字内容平移到数字平台,出版者还需根据读者的需要,重新确定和设计出版物形态,生产出内容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的多媒介数字化教材。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播音系学生练声时,能够拿着轻便的手机边听示范边录音,更高效地掌握艺术语言的表达和使用规律。
搭建品牌教材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近年来,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规模迅速膨胀,但教育质量很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几家院校,很多跟风办学的院校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即使这些院校使用同样的教材,教学效果仍有巨大差距。如果依托品牌教材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将有助于提高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播音主持后备人才的整体素质。
(赵欣,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播音主持编辑部主任)
注释:
① 张颂. 中国播音学发展简史[EB/OL]. 媒介研究在线期刊,2007(2). http:// sinoss. net/qikan/2011/0208/5798. html
② 张颂. 中国播音学发展简史[EB/OL]]. 媒介研究在线期刊,2007(2). http:// sinoss. net/qikan/2011/0208/5798. html
③ 张颂. 播音主持专业发展路径的思考——六十年“自强自信”杂感[A]. 播音主持艺术10[C].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
④ 金重建. 播音主持概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