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业通信技术应用范文

工业通信技术应用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工业通信技术应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工业通信技术应用

篇1

一、信息通信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一)3G通信技术应用

目前,3G技术应用广泛。在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3G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传输和电力管理。加快了电力传输速度,增加了电力系统信息容量和灵活性。同时,3G技术支持基于多媒体的电力通信业务,对于电力系统运营速度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另外,3G技术应用于电力工业行政管理和质量管理,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使无线公告通知和邮件的收发更加高效化。最重要的是实现了电力系统网络负荷的调度管理。这一技术的出现使实时管理变成现实,利用3G网络的无限通信功能实现了电网全网远程即时监控,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3G通信技术还可及时的电力信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电网系统庞大,用电行业涉及多个方面,行业间的用电量具有较大差别,电力工业用电量大,对其用电现状实施有效监控可实现行业用电转移,以满足大用电企业的用电需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其管理和运营效率。传统的电力工业管理过程中,由于无法获得及时信息,一旦发生风雪等意外情况,无法及时解决,造成电网损坏,经济损失较大。随着3G通信技术的出现,对现场的受灾情况可及时掌握,电网重建速度加快,电网故障处理掉应急能力增强。因此,3G技术是电力工业的重要信息通信技术之一。

(二)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

由于我国电网发展迅速,电力系统信息庞杂。信息处理技术是指通过信息的采集和转换,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作为现代化的处理技术,实现了对电网数据的即时监控,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发展。通过信息处理技术与3G通信技术的结合,对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阻塞现象实施及时处理,并合理分配各地区电量,从而提高了电网管理的效率。同时,在电力输配电过程中,信息处理技术致力于处理系统关键数据,对电网系统进行及时调整,及时处理系统故障。

(三)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电力工业

目前,电力工业通信技术已经实现了复合架空地线和全介质自承式架型空光缆,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运行成本,但对于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提高了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使能源消耗逐渐降低。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同步数字系列(SDH)的出现逐渐受到行业的青睐,SDH可提供即时的网络信息,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具有积极意义。总之,光纤技术将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替传统的信息通信方式将提高配电网传输速度,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当然,这一技术尚处于发展之中,有关技术还需要进一步革新。

二、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电力工业的前景分析

(一)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力工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电力工业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随着电力企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与电力工业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密切,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将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技术革新速度将影响电力工业的稳定性和发展前程。电力工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较大的竞争。通信技术应用于电力工业将实现电力工业发展与数据传输、实时监控以及大跨度联网技术的结合。未来,通信技术将不断更新,并应用于多个领域。企业应建立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电力工业发展平台,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实现相互促进,维持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智能电网技术的出现于发展

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电网建设、电网运行将以高效的信息采集和处理为基础,主宰电力工业发展。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在电网通信中的重要作用,信息处理技术的更新十分重要。即时的信息处理在智能电网阶段将转化为故障定点处理,从而进一步降低维护人员的压力,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当然,智能电网的出现和发展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不断的提高技术,从而更好地掌控电力系统。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电网将即时信息。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将同电力系统之间更好的融合,影响电力管理、运营、故障处理等多个领域,基于网络通讯、数字信息技术等智能电网技术将对电力系统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资源合理化利用将是未来电力工业发展的趋势,这一理念无疑对电力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现代化电力系统建设要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占据主动权,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建立完善的智能化电网体系将扩大电网的覆盖面积。

篇2

 

1 引言

 

随着我国国防军工、大型民用建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重工业生产的改革和转型,以便能够提高重工业生产效率和精确程度。目前,传统重工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建设的需求,在工业生产模式中引入了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目前,重工业生产环境中部署了许多的传感器、服务器等数据终端和接收服务器,各类型的设备之间通信采用的无线技术包括多种,比如WiFi、ZigBee、6LoWPAN等,这些无线通信技术共同构成了自组织无线局域网,适合在恶劣的重工业生产环境中应用,具有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实现实时通信,并且具有非常低的功耗。

 

2 重工业环境汇总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现状

 

重工业生产环境恶劣,采用有线光缆不利于组网,并且易于损坏,因此使用ZigBee、WiFi和6LoWPAN等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提高组网的灵活性,每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描述如下:

 

2.1 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是一种低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其可以将部署于重工业环境中的传感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良好的自组织通信网络。网络通信可靠性较高,具有较低的节点功耗,实现重工业生产数据的集中式共享、传输管理。

 

2.2 6LoWPAN技术

 

6LoWPAN(IPv6 over IEEE 802.15.4)是一种基于IPv6的低速无线个域网通信标准,其可以把传统的无线通信协议扩展到IP链路上,进行网络通信,提高了重工业生产环境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2.3 WiFi技术

 

WiFi是一种灵活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其可以在短距离内实现设备组网,可以作为有线局域网的延伸、也可以单独组网,实现移动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设备等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

 

2.4 RFID技术

 

RFID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该技术采用非接触式数据传输功能,能够实时的采集工业生产环境的设备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保存在RFID服务器中,实现数据流的实时化传输和共享。

 

2.5 4G移动通信技术

 

4G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无线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该技术使用OFDM的多址接入模式,可以有效的增强无线链路通信技术,采用高可靠性的软件无线电技术和高校的调制解调技术,有效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

 

目前,通过对重工业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和分析,本文选取了近1101家汽车制造、带钢生产、机械加工、船舶制造、煤焦化行业等重工业生产制造企业的进行了环境通信和分析,发现许多工厂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实时数据传输,具体的应用情况如表1所示。

 

3 重工业环境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随着重工业应用环境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尤其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提出,集成RFID、ZigBee、传感器、光缆线路等开发了更加先进的重工业生产控制系统。但是,由于重工业生产环境比较复杂,现场比较恶劣,因此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具有以下趋势:

 

3.1 恶劣环境生存能力

 

由于重工业环境存在大量的金属,机器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电磁场,因此无线通信技术需要较强的传输可靠性,保证数据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依然能够准确传输,实现无差错传输。

 

3.2 自组织能力

 

重工业生产环境布置的传感器、终端信息采集设备较多,并且随着通信设备的使用,这些设备非常容易损坏,通信节点随时可能退出或加入,因此无线通信技术需要实现自组织能力,以便能够满足工业生产数据和控制命令传输需求。

 

3.3 易管理特性

 

无线通信技术组网过程中需要满足易管理特性,便于及时的定位网络故障,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解除故障,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特性,提高无线网络在重工业环境应用中的可维护性。

 

3.4 易扩展性

 

重工业生产现场需求多变,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设备,包括增加设备、删除设备,因此无线网络技术需要保持易扩展性,以便能够及时的扩展网络节点,保持无线网络通信的完善性。

 

综上所述,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较强的可靠性、自组织性、易管理性和易扩展性,保持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先进性,更好的满足重工业通信需求。

 

4 结束语

 

随着重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重工业生产环节之间变得更加紧密,每一个环节发生中断或错误都会影响重工业的生产效率。无线通信技术作为可靠的数据传输、共享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的检测设备运行数据,发送相关的自动化控制命令,控制生产线的运转。

篇3

1.1信息处理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的信息是庞杂的,通过现代计算机通信处理技术,将电力系统的数据信息采集,并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成为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基础。信息测量技术对电网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电网能源的阻塞情况、各区域用电情况、用户用电数据等,这些数据传输到网络监控中心,相关部门则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控制,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仅如此,在输配电过程中,通过信息控制系统,还能实现对电力系统关键数据的控制,系统会根据所发出的信号,及时地调整电网运行状况,并迅速地对故障进行诊断,作出准确的决策。

1.2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代化通信技术通过光缆架构起高效运转的世界,电力工业中的光缆主要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和全介质自承式架型空光缆,这些光缆的成本造价要比传统的光缆高,但是从电力工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不仅提升了电力工业杆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通信能源的损耗。另外,同步数字系列(SDH)设备在电力系统的运用也越来越受青睐,因为SDH较原来的准同步数字系列(PDH)有了更大的进步,在提供网络同步方面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同时也增强了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在促进电力系统稳定协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光纤通信的特性及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还有待更大力度的开发。

2信息通信技术在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势

2.1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力工业的关系趋势现代化电力工业的发展,使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力工业的关系日益加深,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电力工业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通信技术不仅有力地支撑了电力工业安全稳定生产输送、电网调度等基础内容,同时还为电力工业迎接市场挑战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不断拓展的通信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还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开发,将无线通信、光纤等通信技术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到电力工业的发展中,提升通信技术在对电力工业的数据传输、自动化调整、实时监控、有效控制上,为实现跨大区联网、扩大电力工业规模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保障。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将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电力工业将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平台,二者相互促进,为社会建设进步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2.2信息通信技术在电力工业应用趋势智能电网建设需要更具效率的信息化数据采集、传输及处理,作为电力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电网的发展必须依靠信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能够更好地掌控电力系统,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时,会及时地反馈并做出适当的处理,从而保持电力系统顺利运行。信息通信技术将会与电力系统产生更多领域的融合,如网络通讯、数字信息技术将会促进更多电力系统的相互联系,使信息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现代化电力系统建设要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获得更多主动,就必须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实现电网的调度与控制,建立完善的智能化电网体系,使电力系统能够覆盖更广泛的范围。

3结语

篇4

关键词:无线通信,自动化,工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TN83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步伐,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生产加工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工业自动化测量系统技术的发展亦是日新月异,其可靠度和功能性也是大大提高[1]。但随着这种前进的步伐基于有线网络的测量系统技术也体现出自身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在恶劣环境的施工现场或是高温、易腐等的环境中更加体现出有线测量系统技术的弊端;而且有线网络测量系统的投资成本大、维护不方便,不利于成本收回等。因此无线通信测量系统技术更能适应现今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测量,因为其具有组网灵活、扩展网络性能优,维护方便、投资成本小等优势,这也是无线通信技术逐步替代有线通信技术的原因[2]。

1、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1.1、测量传输系统的总体构成

无线测量技术代表现有工业自动化设备测量的新方向,远程无线测量系统技术的功能是将现场工业设备的图像、数据、声音等所需参数或数据采集,再将这些数据通过某种途径传送给远程监视或操作人员,经过监视或操作人员的分析和诊断后将结果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反馈回远程设备接收装置中,完成整个测量的诊断过程。无线测量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由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组成的现场数据采集终端,以及由计算机和远程测量通信模块组成的远程测量接收端。现场数据采集终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经过转化,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以无线方式与连接在计算机上的无线测量接收端相连,将现场数据传送到监控计算机上。其中传感器主要负责现场数据的采集,而无线通信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出去以及接收反馈回来的操作指令。

无线通信接收端包括现场监控中心、专业人员以及远程分析诊断终端等,现场监控中心主要负责将发送来的数据直观的表现在计算机上或是进行一些数据及操作的预处理;专业人员主要负责对难处理数据及操作给出直接的诊断;远程诊断终端是诊断系统的处理者,是测量数据的接收者也是指令下达的发送者,主要包括两大类终端:Internet连接终端和GPRS模块终端。

1.2、几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

在测量系统中,现场传感器数据短距离无线网络的传输,可以采用蓝牙技术、Wi-Fi技术和ZigBee技术。这些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都能满足测量系统数据的传输要求。而各有优劣,蓝牙技术可用于短距离数据的传输;Wi-Fi技术可用于短距离大数据量的传输;ZigBee技术可用于短距离小数据量的传输,但是蓝牙技术较Wi-Fi技术的扩展性差,而ZigBee技术的扩展性最优,蓝牙技术组网方便投资成本低;Wi-Fi技术传输速率高实时性好;ZigBee技术网络可靠,扩展性好,通过不同的网络结构,能组成65000节点的大型无线网络,能满足现代大规模传感器网络要求,而且节点的传输距离能够以组网的方式延长,以接力的方式完成数据的传输,能够有比较好的覆盖面积,对于大型测量系统而言非常重要[3]。

远距离无线网络传输可以采用Internet网络和GPRS网络,这两种无线通信技术都能满足测量系统的要求,但各自也是有优点和缺点存在:Internet网络技术覆盖率高、网络带宽大(512K-100M)、能够与大部分网络兼容、实时性好、误码率低等优点;而GPRS网络技术则是覆盖率能达90%以上、网络带宽较小(115K-175K)、通过网关可与Internet网络兼容、灵活性好、但误码率高等优缺点。

2、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

2.1、第一种情况

移动物体或设备:例如:车/船载设备,厂内小车(炼焦厂的推焦等四大车,钢厂的运钢带循环小车,造纸厂的循环小车),车库堆垛机,堆取料机,卸船机,叶轮给煤机,行车,仓库分捡机,生产流水线上的随行检测设备,码头龙门吊,自来水厂加药小车。

特种行业:三峡升降船机,液压提升工程,野外勘测数据采集,水文测量数据采集,飞机场跑道雾灯控制。

旋转物体或设备:水泥厂悬窑温度测量数据,轮船主轴数据测量,调车转盘控制,码头起重机。

2.2、第二种情况

长距离、大范围布线行不通或不经济或维护太困难,例如:

油田各采油井/采油平台相关数据的采集,水处理各泵站水压的测量数据采集,城市交通流量的监测,城市供热系统的监控,城市路灯/节日灯系统的管理/监控,供电系统中电站的监控,城市煤气/液化气供应系统的管理/监控,发电厂/钢铁厂水源地的管理/监控,发电厂/钢铁厂能源计量的管理/监控,发电厂/钢铁厂水计量的管理/监控,盐湖采盐船的管理/监控,水利行业洪水预报监测网,高速公路上的数据采集、监控等等。

以上场所都是有线网络实施困难,而无线网络实施便捷,更能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方式。

2.3、无线技术在水电站蓄水口液位信号传输中的应用

水电站的位置大多都会在偏远且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选择,水电站附近多为山岭或是密林等不宜安装有限网络测量系统的地方,因为山高路陡,只能徒步行走,所以有线网络安装施工难度大、敷设线路困难等,有些水电站取水口和中央控制室的高度差足有1000米。而水电站蓄水口水位的数据测量直接影响到水电站的利润,但部分水电站目前采用的方式不能保证电站中央控制室能实时的监测到蓄水口水位,使得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存在严重隐患,由于不能对水电站蓄水口水位进行精确的监测,就可能导致很大一部分利润的损失。基于以上条件,采用无线通信技术来进行水位数据的传输和实时监控,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水位由传感器采集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出去,中间经过中继器中转,然后将现场数据传送至山下的中央控制室无线接收模块,再由无线接收模块转送至控制室上位机中实现实时监控。现场无线测量装置的电源可由大容量电池或者使用太阳能供电解决供电问题,这样就可省去线缆敷设、后期维护等大难度施工和操作,即减少了财力和人力的投资降低了成本。

2.4、无线通信技术在大范围长距离传输中的应用

有部分工业厂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在两个甚至几个较远距离的地点设置分厂区,这样就可能在这两个或者几个分厂区内都要建设控制室,而且不能完全的实现统一调配和管理,如果要统一管理则要敷设非常远距离的线缆才能满足,而且施工和维护都不方便,如果敷设图中遇上建筑物或是其他构筑物时还要绕行,这样带来的经济投资相当大而且施工周期很长。对于以上的几点分析,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则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会将投资成本降到最低,效益也会大大提升。只要在合适的位置或地点安装无线通信模块、无线网关或中继器等就能将现场所需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央控制室内,为管理者提供及时的所需数据。

2.5、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炉上的应用

水泥厂或者其他使用工业炉回转窑的厂区环境中,回转窑的温度测量现在多是使用滑环测量温度或者利用红外线测量温度。滑环式测温就是将热电偶或热电阻转窑内,外部连线通过与滑环相连的有线网络将测温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室内,这种结构复杂、故障发生率高并且后期维护困难。而红外测温手段只能测量到回转窑表面温度,而所需的转窑内部温度无法测量这样就对生产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无线通信技术在回转窑上面应用是迫切需要的,省去滑环这种复杂结构,通过无线网络实现转窑内部温度的传输以及降低成本等优势。

3、结语

总而言之,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也是测量数据传输方式的发展趋势,了解并掌握无线通信技术就能掌握未来工业自动化主动权。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工作流 工作流管理系统 工作流引擎

1 引言

目前,公司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不但构建了自己的企业内联网和企业门户网站,并且开发了多套信息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管理的自动化。但是这些系统在工作流程建设方面的研究还不是特别深入,将工作流技术引入到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可以将信息系统中的流程逻辑从业务逻辑中分离出来,由工作流引擎来专门管理。并为以后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相应的接口,这样以后的开发中,涉及到业务流程审批时只要通过工作流进行定制即可,无需再次通过程序员编程实现。提高了企业信息系统的通用性,更加有利于信息系统的推广工作。

2 工作流技术概述

2.1 工作流

目前对工作流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在对工作流的描述中,本质都是围绕业务过程进行描述,描述如何将实际业务过程进行形式化定义,通过建立工作流模型映射实现实际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所以在给工作流定义时,基本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工作流就是工作流程计算模型,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按照业务逻辑和规则前后组织在一起,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和计算。

2.2 工作流管理系统

工作流管理系统是运行在一个或多个工作流引擎上的用于定义、实现和管理工作流运行的一套软件系统。它主要是协调工作流执行过程之间以及参与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工作流需要依靠工作流管理系统来实现。

2.3 工作流主要功能

工作流至少应能提供流程定义、流程运行控制、工作流与用户交互三个方面的功能支持。以下是各个功能说明:

(1)流程定义功能:用来定义工作流,根据组织或角色数据等信息生成工作流模型。

(2)流程运行控制功能:在业务运行环境中管理工作流的运行过程,对工作流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调度。

(3)工作流与用户交互功能:在工作流运行中,提供与业务工作参与者或外部应用程序交互的功能。

3 面向工作流的开发

3.1 案例介绍

企业在日常的管理中产生了非常多的业务审批流程,如行政办公流程、人事作业流程、财务作业流程、项目管理作业流程等。本文将以公司项目管理流程中的投标管理流程为例,论述工作流技术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企业内部的投标申请主要是由公司各部门的投标管理人员填写纸质投标申请表,交部门相关负责人审批、然后提交公司相关主管部门及相关主管领导进行逐级审批。

3.1.1 投标审批流程

投标审批流程如下:

部门投标管理人员填写投标申请表部门技术负责人审核部门商务负责人审核部门经理审核主管部门商务经理审核市场部经理审核公司投标主管领导审批。

3.1.2 投标审批流程特点

(1)投标管理流程审批节点比较多。

(2)由于投标具有时效性的特点,所以各审批节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其审核完成。

(3)各级审批人可以对投标申请进行驳回。

结合投标审批流程的现状和特点,如果采用传统纸质审批的工作方式,往往需要投标管理人员去多个部门找审核人签字,会耗费较大的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还可能由于审核人出差等原因,造成延误审核。所以非常必要将企业已有的投标申请流程实现在线流转和审批,并提供投标信息的管理和查询,提高工作效率。

3.2 设计与实现

3.2.1 业务表单设计

调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工作表单设计工具,根据投标业务的需要,设计具体的业务电子表单。将表单输入项,如文本框、复选框、单选框等控件位置及属性设置好后,保存在一个格式定义文件中,然后将该文件导入业务数据库形成业务表单的定义。

3.2.2 工作流程设计

工作流的基本要素包括参与者、活动节点和数据。流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定义流程的业务逻辑,根据投标审批的实际流转规则,定义各个节点的流转顺序和每个节点的参与者,参与者可以在设计流程时进行设置或在任务流转的过程中由上一个参与者进行指定。流程设计完成后将会以固定格式的文件进行保存,供启动流程实例时进行调用。工作流的基本模式有串行,分支/选择等。

3.2.3 数据存储机制

工作流与业务系统的数据是异步存储的。工作流的相关配置信息,如流程节点的定义、节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流等信息存储在工作流的数据库中,这些数据可以被业务系统进行调用,生成具体的业务流程;具体业务相关的数据,如投标审批过程中需要填写的表单数据,存储在投标业务数据库中,这些数据是启动和运转审批工作流的对象。

3.2.4 权限管理

为了流程的定义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在人员基本信息、角色信息设置的基础上,引入了岗位的概念,每个岗位可以设置一个人员,也可以设置多个人员,每个岗位的实际权限为这些岗位权限的并集。通过岗位的设计模式,可以使流程的规范化和灵活性得到完美结合。

3.2.5 工作流与信息系统的整合

工作流只负责处理与业务流程的流转和执行相关的事宜,而信息系统的具体业务则需要单独进行架构,这样可以保持工作流与具体业务的独立性,同时可以增加业务系统的柔性,便于扩展。下面简单描述工作流与投标业务的整合方式:投标管理人员在业务系统上填写投标申请表并提交信息,将投标业务的URL地址和相关参数传递给工作流引擎,由工作流引擎按照工作流的设置规则决定该活动由哪个用户来执行,然后发送到用户的任务列表中,用户通过点击该URL来进行业务处理,处理完成后通知工作流引擎活动执行完毕,由工作流引擎根据流程的过程模型执行后续的相关活动。所以,信息系统主要是通过业务的具体URL和相关参数实现与工作流的整合。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经验,对工作流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与工作流技术结合的思路,同时以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投标业务为案例,给出了业务审批流程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Wilvan derAalst,KeesvanHee,王建民,闻立杰.工作流管理:模型方法和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侯志松,余周,冯启高.工作流管理系统开发实录[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3]杨恩雄.基于Activiti的工作流应用开发[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