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会计上岗实操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学习能力 成熟软件系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一门,早期由于计算机并不普及,因此培训的内容与实际应用之间有一定距离,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非常普通的办公用具,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内容也进行了升级换代,培训的实操与实际的会计工作完全一致,这使得在教学中让参训人员学会自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培训既要保证学员能顺利通过省级统考,又要能将培训中掌握的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这需要他们切实理解并掌握,更进一步能稍带解决一些在日常使用中的突发小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教材[1]分析
现在的教材与以前的各个版本相比,大幅缩减了理论知识部分,不论是关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还是关于计算机及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都更加精练。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来说,计算机是工具,本来就只需要了解,就像我们每天都在用的手机,对于不是发烧友的绝大部分用户来说,并不会也不必要了解手机的工作原理、核心部件及电气图等技术细节,但我们都用得很好,真正体现了手机的工具性,计算机现在也开始回归工具的本原。这样在培训时这方面的精减就为后面的实操部分腾出了时间与空间。
教材极大地加强了与实际工作的相关性,首先体现在,采用在中小企业得到大面积应用的会计软件――用友T3系统;其次,以一家来源于现实中的小公司的整个业务流程,通过模块形式分散、整合在一起,既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又注重每个模块的功能;再次使参加培训的学员,通过对整个软件的学习,将会计基础、会计法规的相关知识在软件的操作中融为一体,不仅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在实际中的具体实操。
教材一开始,先从全局角度,精要介绍了软件的应用流程。然后从初始化开始到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应收应付、报表管理,逐个模块展开。
二、当前参加会计电算化培训人员的特点与教育难点
参加会计电算化培训的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在职人员。
根据常熟这几年的培训情况看,又以来常熟打工的新常熟人居多,这些人员年龄参差不齐,十八、九岁,到五十多岁,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普遍文化层次不高,所以选择参加会计上岗培训,以期取得会计这个职业的上岗资格,然后改行从事会计工作,以脱离原先的低层次劳动岗位。
除此之外,这些学员由于受限于比较低的文化层次,因此普遍学习能力不强,依葫芦画瓢还会有不同程度的走形。
虽然现在计算机基本普及到了每个家庭,但对新常熟人家庭,计算机的普及面并不广,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随着技术的提高得到更大普及的情况下,家庭配置计算机的需求不再迫切,但智能手机与计算机毕竟还是存在差异的,从计算机的使用迁移到智能手机很容易,但倒过来,并不成立,而正常的会计软件,至少暂时,还不会大面积移到移动端。
三、我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探索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参训人员的特点、难点分析,我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
考虑到用友的T3系统已经是一套非常成熟的系统,其自身的友好性、健壮性是一个可以很好地利用的点。比如,在进行账务处理模块的应用这一块教学中,由于账务处理模块,就是俗称的总账,是会计软件的核心模块,大部分的日常处理就是在这个模块完成的,因此在教学安排中,系统初始化之后就应该是账务处理模块,但这个模块的有些业务处理,却需要在其他模块,像工资管理、应收应付等汇总传递数据过来之后才能完成。
具体来说,到了月末,总账要结账,然后进入下一个月度。而总账要结账,有一些前置条件,不能有未记账的凭证,不能有损益类未结转为零的一级科目,其他模块如工资管理、应收应付等先结账,由于教学安排中总账优先,因此这些前提条件在讲解时并没有完成,而为了保证整个总账模块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在首次讲解时,最好还是完整地讲解,因此就会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一个用来引导学员思考并充分利用这个成熟、健壮系统提高自己应对出现情况的能力。在总账中涉及其他模块的前置条件没有实现而导致系统出现出错提示,我的处理方式是,只管讲,然后将首次出现的出错提示当场截屏保存下来,留作悬念。
然后进入下一个模块――固定资产模块,这个模块的最后就是对账、月末结账。这个顺利完成之后,再将前面的总账结账出错提示拿出来,让学员再回过头来看当初对固定资产模块未结账的提示信息,然后在固定资产结账的情况下,再走总账的结账流程,自然地,相应的固定资产方面的出错提示已经没有了。其他模块也类似。这样,不断利用系统提示信息将模块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学员也就加深了对模块之间关系的理解,也就更加系统地理解了会计流程,同时学会了如何利用系统的提示信息,也许是出错信息,而不再是手足无措地无从下手,知道提示是什么意思,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应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学习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会计电算化这种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员学会学习,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永远的探索。
人基本简历
简历编号:
更新日期:
照片
姓 名:
出国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州
身材:
165 cm 52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5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财务类:财务会计相关职位
工作年限:
1
职称:
初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两个星期
月薪要求:
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松下电工(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起止年月:2008-07 ~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担任职务:
往来账会计/总账会计
工作描述:
1.往来帐会计:熟练进行应收应付账务处理,同时能够熟练利用EXCEL的函数对往来账进行事后跟踪分析; 2.总账会计:熟练进行企业三大期间费用账务处理,每月末填写部门预实算表并对比分析,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同时负责总账其他账务处理及填写制作相关报表; 3.利用增值税防伪税控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扫描验证发票,控制企业每月的税负平衡,每月到税局进行纳税申报; 4.工作汇报人:财务课课长
离职原因:
目前在职/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金融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获得学位: 管理学学士
毕业日期:
2008-06-01
所学专业一:
会计学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6-09
2008-06
广东金融学院培训中心
用友/金蝶财务系统理论及实操培训
考核成绩优秀
2008-07
2008-08
松下电工(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总部
ORACLE系统财务模块理论及实操培训
考核成绩优秀
2008-09
2009-01
松下电工(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基础日语培训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其它外语能力:
懂基础日语,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38分),具有较强的读写能力,同时精通潮汕话
国语水平:
精通
粤语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能够应用EXCEL的多种函数进行财务相关分析; 2.ERP财务软件操作能力: 熟练操作ORACLE系统财务模块(AR/AP/GL)及金蝶、用友国内品牌财务软件; 3.专业能力:A.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熟悉企业财务管理流程;B.熟悉往来账账务处理及其管理;C.熟悉费用报销流程及账务处理;D.熟悉增值税防伪税控机操作及相关税务流程;E.掌握相关的银行柜面业务流程及网银系统操作。 本人已经获得: 1.助理会计师证 2.会计上岗证 3.大学英语六级证书 4.会计中级电算化
5.党员证 在校期间成绩及荣誉: 1.2003年10月,获得优秀新生奖学金一等奖 2.2004-2007年度,两次获得学院专业奖学金 3.2005年5月,获得首届学院财会杯知识竞赛一等奖 4.2003-2007年度,三次获得学院优秀三好学生称号 5.2005年5月,获得优秀团员称号 6.2005年11月,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7.2005年5月,获得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8.2007-2008年度,获得国家奖学金二等奖 本人正在备考中级会计师,活到老学到老,我渴望加入一家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并以其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基点,与企业共同发展!
详细个人自传
1年大型日资企业财务工作经验,熟练操作三种品牌财务软件(ORACLE/金蝶/用友),会计专业基础扎实,熟悉新会计准则,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强并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其他要求:企业能够按照劳动法规定购买社保及住房公积金(或者发放住房补贴)
个人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上元岗
联系电话:
135XXXXXXXXXXXX
家庭电话:
手 机:
QQ号码:
毕业生要开始投递简历来找寻工作了,那么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要找会计会计工作,要准备什么样的简历呢?下面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2021会计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大全,欢迎阅读。
会计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一)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女
出生年月:
民族:汉族
最高学历:大专
现居住地:
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
到岗时间:随时
身高:
婚姻状况:未婚
求职意向
应聘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出纳,会计,统计
应聘行业:不限
期望工作地区:
期望月薪:面议
其他说明
在校期间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工作认真,获得一二等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干部等。
我肯吃苦,肯奋斗,踏实,肯干。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做的更好。
自我评价
本人个性执着,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
教育背景
__-7至__-9
__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会计电算化
取得学历:大专
校内活动职务描述:在校期间担任班干部,组织班会等学校的各种活动,获得了老师及同学的一致好评。担任礼仪队队长,负责学校的各种接待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均在学校及系晚会上有精彩演出。在校期间学习优秀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学金。
在校获奖情况
__-7 被评为__年度__省三好学生
__-1 在__—__学年动感地带杯“和谐校园”元旦联欢会获先进个人
__-9 在__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个人
__-2 被评为优秀班干部
在校实践
__-5至__-7
__厂
所在部门:财务部
所任职务:会计
实践描述:通过这次实践,使我更加清楚了会计工作操作的具体流程,知道了网上报税的方法及步骤,更加懂得了怎样当一个好会计,这些都是在学校中不能学到的知识。
会计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二)基本信息
姓
名:
性
别: 女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婚姻状况:
身
高:
体
重:
户
籍:
现所在地:
毕业学校: __大学
学
历: 专科
专业名称: 会计学
毕业年份: __年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财务/审计/税务-会计
职位名称: 会计; 出纳
工作地区:
待遇要求: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丰富的工作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熟悉用友、管家婆等财务软件。
发展方向:珍惜机会,努力工作,不断学习,发挥自身价值,为公司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公司作出了贡献,自然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会计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三)个人信息
姓
名:
性
别:女
民
族:汉族
出生年月: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未婚
身
高:
体
重:
户
籍:
现所在地:
毕业学校:__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学
历:中专
专业名称:会计
毕业年份:__年
工作年限:一年以内
职
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全 职
职位类别:金融/财务/保险
职位名称:会计助理;会计文员;文员
工作地区:
待遇要求:可面议;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普通话 标准
计算机能力:良好;
综合技能:实操、办公软件基础应用、纳税申报、工业企业实操技能。
计算机初级证书、45字以上/一分钟。
获得普通话证书二级乙等。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__年9月 - __年6月 __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中专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能吃苦耐劳,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团队意识较强,性格温和,平易近人。
勤于学习,做事务实、对工作认真、细心、谨慎。
不断提高自己,为人真诚、友善、乐观,为能做一个专业、优秀的财务工作者而不断学习和努力!
会计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四)姓名:__
性别:女
婚姻状况:未婚
出生日期:19__年生
户口: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全职
期望从事职业:财会/审计/统计、
期望从事行业:耐用消费品(服装服饰/纺织/皮革/家具/家电)、广告/会展/公关/市场推广
期望工作地区:__
期望月薪:1000-2000元/月
目前状况:应届毕业生
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会计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性格稳重,踏实,并且很有责任心。对财务行业有浓厚兴趣,我目前已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一定可以胜任这个职位。
刚刚从校园走出来的我,希望有一个可以让自己成长的空间,一个可以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机会。希望能够成为贵公司的职员,走上我人生的转折点,展现我的能力与潜力。
教育经历
20__/09 --20__/07:__大学__学院 会计 本科
在校实践经验
20__/7 -- 20__/8:街道办事处
工作期间,我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社区所有住户的资料全部准确无误的输入电脑。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已打字的速度和准确度,更磨炼了自己的耐性。
20__/1 -- 20__/2:__会计师事务所实习
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参与了某厂倒闭后关于资产的分配。其中本人主要负责按员工提供的凭证核算应发给其的资金数额,并核对此金额与其要求发给其的资金数额是否一致。这次实习,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还让我明白了诚信和谨慎的做事原则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证书
20__/06:会计上岗证
证书说明:该证书由中华人民共合国财政部制,由__省财政厅签发。
语言能力
英语:读写能力良好|听说能力良好
会计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五)个人基本信息:
姓
名: __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__年_月2_日
户口所在:__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身
高: 150 cm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
E-mail: ____@__.com
教育背景:
20__年9月——20__年7月
就读于__省__文理学院经管学院
会计
专业技能:
英语水平:能熟练的进行听、说、读、写。并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对于一般的商业信函以及商业资料能够运用一定的技能将其及时的翻译出来。
计算机水平: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精通办公自动化,熟练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E_cel、Powerpoint、Word等应用软件。
专业技能水平:已取得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合格证书,能熟练使用本专业要求的用友财务软件,金蝶财务软件等管理信息系统。
获证情况:
计算机VFP二级 珠算证 会计电算化初级证书 英语四级证书 普通话乙级证书
获奖证书:
文艺优秀奖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奖
社会实践:
20__年就__保暖内衣消费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做调查分析
20__-20__年间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曾做过家教、促销
20__年利用寒假曾参加宁波__超市的实践活动
20__年5月-6月在宁波__电器有限公司进行会计实习
20__-20__年在校内多次进行会计模拟实习
求职意向: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职业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中职教育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培养,还要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如此才会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1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显现的不足
(1)从学生方面分析。没有对自身未来展开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现象在中职学生中间广泛存在。在学习方面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懈怠、盲目的现象。虽然也有很多学生学习认真,态度端正,但还有好多学生在学习上不具有计划性,个体发展参差不齐。还有的学生专业理论学习认真、扎实,但是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会计难题。
(2)?慕淌Ψ矫娣治觥=逃?改革在持续不断地推进,但是从改革的成效来看,效果不够显著。从教师方面暴露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没有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陈旧落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满堂灌”“填鸭式”等模式依然被应用,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在实际操作能力、专业素养的培养方面投入不够,从而造成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不强,不能迅速投入会计实际工作中;专业教师的职业培训力度存在不足,培训投入不够充足,造成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力滞后,影响教学效果。
(3)从会计专业学生目前就业状况分析。有资料统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越来越宽阔,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出纳员、会计员、管理人员、核算员、仓库管理人员等。但是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并不乐观,仅有很少比例的学生就业的岗位跟专业对口,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缺乏职业判断和实际应变能力。
2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策略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当地的经济服务,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水平。要想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在会计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会计教学就要结合职教特点与当地经济环境展开改革。
(1)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中职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大力度,提高重视,将其作为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视。落实校本教研制度,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开展教师的校内外培训,更新教育理念;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还可以把企业中谙熟专业技能并具备一定教育能力的人才聘请到学校授课,对学生展开实训。另外,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掌握专业教学规律,将新老教师结对子等。另外,内引外联引进人才。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的注册会计师、财务总监是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的优秀师资,可以让他们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对教师进行培训或者指导会计教学工作,大大提高校内会计教师的整体素质。另外,把退休的经验丰富的老会计请进学校,他们丰富的实战经验,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2)改革教学内容,加强课程优化设置,整合专业课程内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部分是面向中小企业,因此,教师需要对中小企业多多了解,深入走访展开实地调研调查,掌握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熟悉中小企业的常规业务和业务流程。以实地考察结果为依据,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结合社会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授课。对理论知识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适当降低,对实操教学内容适当增多。同时,对教学范围可以适当拓宽,打破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局限,在教学中拓宽知识涉及领域,例如可以增加工作社交礼仪、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规、物流管理、税务知识等。在课程设置中,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具体设置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与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根据变化与发展的需要对专业课程适时进行调整。在课程设置的具体实施上要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同时,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还应当与职业资格考试相联系,要求会计专业课程中必修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使学生在就业时获得会计上岗证及相关的职业资格。
(3)优化教学方法,加强会计专业课的技能训练。为当地经济建设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是中职学校最终要实现的目的,因此,关于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一定要格外重视。很多中职学校均具备合理科学的教学实践体系,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了很多岗位的实际技能操作。在这一方面,中职学校未来的教学规划还需继续加强,切实搞好学生各项专业技能训练,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不断提高。例如让学生熟练掌握手动点钞、计算器速算技术、办公软件操作等技能;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必须将专业技能的考核作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权衡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的考核比重,促使中职学生的均衡发展。组织丰富的会计技能竞赛,如:会计手工操作、会计电算化、计算器速算技能、会计模拟沙盘等比赛活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会计电算化在各类企业中已经普及,为了使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学校应该将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与手工会计模拟资料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是基础,会计电算化模拟是手工模拟实训的升级,但大部分学校把会计实训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会计实践教学的手段应更新,在专业理论学习中进行会计手工实训,全部学习结束后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从而把整个会计工作流程结合、把会计手工与会计电算化结合。训练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下感受会计工作的快捷,体会会计手工与会计电算化的不同,这不仅增长了许多会计实际工作的基本常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5)改革会计专业考核方式。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专业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就业能力负责,以企业需求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进行教学和考核。这就必须对现有的考核体系进行改革,建立起促进学生自身能力提高的科学考核制度,改变传统的期末考试作为唯一考核方式,通过阶段性多种考核作为最终评价。任课教师在每章理论知识学完后,下发精简的案例素材进行讨论,划分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集中演示、根据结果给出评价;定期进行理论和实操考试;定期组织会计技能竞赛;根据上级部署参加各级各类大赛。期末,根据各种测试结果按照不同的权重,综合评定汇总给出每位学生的总成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6)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这是实训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种岗前练兵性质的综合性实训涉及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税收、金融、审计等诸多方面的业务,强化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工作礼仪素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多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多与企业研究开发经济领域的课题,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益,企业才可能为学校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从而解决顶岗实习期间的实训教学中的盲点。这样的顶岗实习才能缩短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引导学生由专业技能过渡到就业岗位,实现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变,培养学生会计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实现,使企业与学校实现双赢。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003-01
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一) 教学目标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在中职学校中《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普遍以培养学生对某一特定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相应的教学内容为针对该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详尽的介绍与示范,教学中忽略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术语的解析以及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实务能力培养的渗透。这样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电算化的学习与操作实践中缺少基础概念与理论支持,更无法将会计实务实践迁移到电算化的应用上,只能照本操作,离开课本、离开课堂,真正上岗时即无从下手,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二) 教材选用单一
为响应 “普通高中有高考,中职教育有大赛”,适应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需求,各中职学校普遍热衷选用唯一比赛的会计电算化教材,教学内容则以技能大赛的大纲为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适应各级专业技能竞赛,努力跻身在各级大赛的前沿。虽在比赛中能取得优秀成绩,但在现实工作中并无有重大用途。
(三) 教学设备缺乏,教学方式和方法落后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各校应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学校虽设置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但没有专业机房。学生实训只能挤在公共机房里,导致电算化专业学生实训课时少,影响了教学进度。另外,虽有一些学校设有专业机房,但由于软、硬件更新速度很快,而且投资很大,一旦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淘汰,造成软、硬件滞后。使得实验能力、实验效果差异很大,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另有一些学校虽建立了多媒体实验室,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但在使用效率上却不很理想。
(四)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在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践型教学环节总体所占比例较小,大部分学校几乎没有案例分析课和社会调查课。在课程学习中。学生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其结果是,虽然学生通过了专业课程学习,甚至拿到了毕业证书。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却适应不了本专业的要求。
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适应社会实际,明确教学目标
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以下能力的不足:1.缺乏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常见的系统维护能力;2.对运行会计软件所出现的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能力不足;3.对其他会计软件的适应能力较差。
为适应企业对中等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标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对某一特定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的操作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该软件的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指引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基于熟练掌握某一特定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后,自学掌握其他常用的财务软件。
(二)充分发挥自编教材、自编《上机指导训练》的作用
为使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能与企业会计工作实际需求有效接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编电算化教材(补充出纳管理系统、往来帐管理系统、购销存管理系统等模块的应用知识)、自编电算化上机指导训练(结合基础会计模拟实操教材、财务会计模拟实操教材及近年会计电算化省赛试题等,编写仿真会计电算化上机指导实训),弥补了学校目前选用的教材内容上的不足,既实现了在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使学生较具体地体验仿真ERP上线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又能满足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使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实现理论迁移、技能拓展。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可分为三个步骤:1.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案例;2.案例在课堂上先由学生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撰写报告,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案例教学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模拟实验、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拓宽中职教育的办学思路
校结合有利于学校了解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状况。以便有目的地培养人才;同时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也有利于学校开辟多种办学途径。学校可与软件生产或经销公司及应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基地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学校还可以派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通过调研及时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同时,教师可以将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成教学案例,进行案例教学,这样的教学案例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学校也可以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
(五)建立专用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
根据会计专业学生人数,设计成标准的网络教室。保证每人一台电脑,采用星型结构把实验室内的电脑连成局域网。然后与校园网及互联网联结,实现会计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同时,应在实验室内增加一些电教设备,以便遇到确实无法模拟的会计环境或问题时。用电教设备进行教学。需要指出的是,在配备硬件系统时。要考虑今后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此过程中可以与大型管理软件公司合作。让对方给出专业的设计意见。同时可与其合作开展培训业务。不仅能让更多的学生学到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而且对学校创收也有所帮助。该实验室建成以后。应杜绝其他专业教学使用,多安排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此进行业务训练,从而体现职业教育的优越性。
(六)组织学生参加考证
中等职业学校的电算化教学受教学时限的影响,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电算化的知识一一教授。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和带队考证的经验,认为初级考证和中级考证各有特色,在教学中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初级辅导、中级辅导、考证准备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拿到会计上岗证,将来毕业后才能顺利从事财务工作。目前几乎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在开设会计专业的课程时都有珠算、会计基础、会计实务、财经法规和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在经过初级、中级电算化教学以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需要注意的就是要针对考证要求强化训练并记忆相关要点。
结语
通过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力求学以致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现代会计事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正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程翠凤.会计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2007,(12):26-27.
一、酒店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1、培训是提升酒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培训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而人才正是酒店最根本、最主要的竞争优势。员工是企业的宝,培训是企业的根,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员工通过培训了解酒店发展前景、适应酒店特有的文化、酒店的服务标准等,从而更好地为酒店服务。
2、培训有利于稳定员工队伍
酒店大部分工作都要同客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其服务大部分都是面对面的,员工只要有一点失误或不称职都有可能永远失去顾客。如果在思想上、知识上、技能上对员工进行培训,可以提高人气,提高酒店的竞争力。酒店行业也是一个人员流动性非常大的行业,要想达到预期经营目标,留住员工,就必须要进行强化性的培训。
3、培训有利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培训有利于加快员工适应环境的速度,从而减轻了紧张情绪,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并且受过培训的人对工作有自豪感、充满自信心,能相对独立地做出决策,有利于员工自身的健康发展。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扩大视野,并且能学到许多新知识和较为先进的工作方法以及操作技能技巧,提高自身市场竞争能力。
4、培训有利于提升酒店的服务质量
培训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现酒店服务人员中,学历层次不高,外来务工人员也占有一定比例,而酒店又主要是凭借专业服务人员队伍的知识、专业技能为旅游客人提供服务的。酒店要根据客人对酒店产品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促使员工掌握更多更高的服务技能和手段,这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又可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前途,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积极性,增强在这个行业继续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使人力资源流动趋于合理。
5、培训有利于培育良好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长期进行经营管理活动, 为实现自身目标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形成的, 由酒店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并遵循的, 具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队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它是从意识和行为上影响员工, 明确企业发展目标,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员工信心, 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爱岗敬业, 居安思危, 与时俱进。
6、培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团队精神
一般酒店的服务或管理工作不是靠某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做好的,酒店业务的特点之一就是需要良好的团队精神。因此,美国饭店管理界认为饭店管理理论是机器理论,即饭店犹如一台机器,需要各零部件都处于完好状态并配合默契才能使其正常运转,任意一个零部件的不佳都会使机器不能正常运行甚至瘫痪。这说明饭店业务需要所有人员的精诚合作才能实现其预定目标。
二、酒店培训工作的特点
1、培训具有专业性、实践性
酒店培训工作不是盲目的,它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工作。酒店通过相关计划,有针对性地预先制订酒店培训工作的目标、方针和过程,制定达到酒店培训目标的方法和措施,科学合理地动员组织、协调酒店的人、财、物去实现酒店培训的计划目标,为保证服务的高质量而开展的培训工作也必须是实实在在、可操作的,这样才能确保达到提高酒店员工素质的目的。当我们研究酒店服务质量下降的原因时不难发现,问题往往在于我们的管理人员在坚持“三个关键”方面做得不够,没能做到“关键的时刻,出现在关键的部位,去及时地处理和解决关键的问题”。当然,服务人员未能做到在任何岗位、任何时候都严格按照标准化服务程序向客人提供服务,也是服务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以提高酒店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目标,强调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目的地去设置不同类型的培训课程
2、培训具有灵活多样的形式
酒店内部工种繁多,技术要求不同,酒店培训对象既有管理人员、班组长、服务员、也有新员工等层次。根据职级要求的不同,培训也是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针对不同岗位的业务需求,结合不同职务层次的实际需要,坚持灵活多变原则。不同的层级,在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程度的深浅,培训方式以及要求上都应有所不同。员工培训的类型可大致分为:
①大课讲解。涉及理念意识、知识常识等应知方面的培训,人多时可采取大课讲解,配以PPT概要。
②小课互动。涉及“案例分析”、“英语会话”等方面的培训,人少时可采取小课互动,探讨交流等。
③班务会点评。涉及仪表检查、工作布置等,可在每天约15分钟的“班务会”上简要点评等。
④单独解答。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员工手册》的培训,可采取让其先自行阅读,再单独解答等。
⑤实操帮教。对新入职人员岗位业务技能的“传帮带”等;可安排专人进行一阶段的跟班实操帮教。
⑥演练示范。涉及“消防扑救”、“英语会话”、“接待礼仪”、“投诉处理”等方面的培训,可采取边培训、边演练,相互之间进行示范交流等;这样,有助于对培训内容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⑦比赛观摩。涉及“岗位业务”、“英语会话”等,可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阶段性地组织比赛交流;这样,无论是对参赛者,还是对观摩人员,都能获得印象深刻的培训效果。
⑧参观考察。涉及“酒店产品”、“市场定位”、“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培训,可采取出外参观考察等。
3.培训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酒店培训工作随着酒店本身和外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改革、变化的。近年来,随着高科技和新技术在酒店中不断使用,酒店的经营和管理日趋复杂,酒店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也不断变化,酒店员工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必须不断更新和充实才能满足需要,所以酒店培训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活动,酒店培训是一项以岗位培训和技能训练为重点的一项综合活动,酒店员工培训工作是为提高酒店市场竞争力服务的,只有立足于酒店的需要、市场的需要,才能真正提高员工的素质,促进酒店的发展。
4、培训任务艰巨,实施困难
酒店全天营业,24小时为客人提供服务,员工需要轮班工作,因此酒店培训要在保证酒店正常运营的特殊条件下进行,因而培训任务十分艰巨,实施安排比较困难。主要表现在培训课程或活动的时间安排与出勤控制具有相当的难度,往往要受到经营业务的冲击而不能按计划进行。因此,酒店人力资源部在计划安排培训课程或活动时,要充分估计到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可能,尽量使培训课程或活动做到时间紧凑与内容精练。同时,在计划安排中。要准备各种应急与应变的措施,以适应酒店培训的多变特点,使培训工作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酒店如何有效开展培训工作
1、建立完善酒店培训管理制度
①总经理为酒店总培训师
负责制订长远培训目标与计划;审批具体的培训计划;监督与指导培训工作的实施;规划与拨付培训经费等。
②人力资源部全面负责酒店的培训
酒店人力资源部对培训工作负有组织、指导、检查、考核、协调、服务责任,负责制订、实施酒店培训工作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负责组织编写、审定培训教材,培训师资的培养与聘请;各层次人员的培训安排;培训效果的评估及培训工作的总结等。协助各部门组织各种培训学习活动,检查、考核培训质量,总结交流培训经验。
③部门总监/经理为培训师
各部门设有培训师/员,指定专人负责培训工作,负责制定和落实本部门培训工作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培训工作制度,包括:工作制度、考核制度、考勤制度等。完善员工培训档案,并由专人管理。负责部门培训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安排部门员工参加酒店组织的各项培训等。
④班组主管/领班为培训员
负责执行和实施部门培训计划;对新进员工进行带教培训等。
2、做好培训分工与合作,对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
①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公共课的培训
酒店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共课的培训,负责组织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参加店内、店外相关的在岗提高专题培训,负责组织岗位资格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与再教育培训。培训项目有新进员工入店培训(酒店简介、员工手册、职业道德、礼节礼貌、卫生知识、消防知识)、外语培训(英语、日语)、专题培训、管理层培训、外出培训、特殊工种复证培训(会计上岗证、治安上岗证、电梯操作证等)、电脑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
②部门主要负责岗位技能的培训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岗位业务技能、专业技术等级的培训,包括专业理论与业务实操。培训项目有新进员工岗位理论知识、岗位职责、操作技能、操作程序的培训;在岗员工技能培训;转岗培训;晋级培训等。
3、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训计划
制定计划是酒店管理的首要职能,培训工作也应该先制定计划。一个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像路标一样指引培训活动,培训工作应该在科学的分析培训需求的情况下,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一份完整的培训计划应该包括培训的目的、培训的目标、培训对象和内容、培训的范围、培训的规模、培训的时间地点、培训的费用、培训的方法、培训的教师、考核方法等。培训计划可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三类,其中中长期培训以提高整个酒店的人员素质为目标,短期计划则以应急培训为主。
①定期召开培训工作例会
每月培训情况,酒店及部门都应做好“培训汇总”;人力资源部将汇总整理成“培训报告”,报酒店总经理审核;然后,定期向管理公司相关部门递交“月度培训报告”和“年度培训报告”。人力资源部每月月底召开一次培训工作例会,参加对象为各部门培训员。主要对本月工作进行小结,并具体布置下月培训工作计划,使其成为酒店、部门、班组培训工作沟通的桥梁。
②建立班组培训台帐
班组培训台帐由培训员负责记录,培训师负责保管,主要记录班组的培训工作情况,每年年底交人力资源部存档。人力资源部可随时对培训台帐进行抽查。
③建立员工个人资料档案
员工个人资料档案包含以下内容:员工个人培训档案卡、外语等级证书、上岗证书、个人培训计划、培训小结、奖罚情况等,以此作为今后调职、晋升的依据。
4、科学地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
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工作最后的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是通过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和标准体系,对员工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培训计划是否有效地实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和评价,让后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主管部门,作为以后制定修订员工培训计划,以及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依据。从而对今后的培训工作起促进作用,使培训内容、培训方法更符合实际、更完善而有实效。也有利于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监督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310-01
会计信息在目前这个信息社会至关重要。它的真实与否,影响着我国经济决策的方向和路线以及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分类和现状
(一)概念
广义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失去了“公允性真实”,即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准确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即把违规和合规但不公允的会计信息失真都视为失真的会计信息;狭义的会计信息失真则是指会计信息失去了“合规性真实”,即认为只有那些违反专业标准而生成的会计信息才是失真的。本文所指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广义上的会计信息失真。
(二)分类
1、会计事项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业务活动,会计事项本身就不真实,即“假账真算”,这是一种主观上的造假。会计处理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即“真账假算”,这类情况既有故意所为,也有疏忽大意的无意之举i。
2、故意失真和无意失真。故意失真是指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为了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的失真行为。无意失真是指会计行为人由于经验不足或主观判断失误或是疏忽大意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无意失真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和谋私非法利益。
3、制度性失真和技术性失真。制度性失真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上的缺陷与不完备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如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赊销业务,期末就要按应收账款余额提取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提取,必然影响本期利润指标的真实性。技术性失真是指目前的会计技术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使人们还难以客观准确地认识会计事物,它是由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造成的。
(三)现状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主要分几种:
1.原始凭证虚假。 会计对财务资料的核算失真,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会计报表的失真。提供虚假的原始凭证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通常采用不正当方式将经济业务虚拟。如通过购买外单位的发票虚列成本和费用。
2、账实不相符。在企业经营业务的核算中,要求财会人员严格按照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财经法规进行。但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难以保证账目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乱用会计科目,乱合并或分拆数目金额,使得企业的会计制度形同虚设。
3. 虚增企业成本费用。企业为了偷逃所得税和增值税,在采购业务时,要求合作伙伴虚开发票,开大发票(实际单价数量金额小于发票上的单价数量金额),虚拟购销合同。通过虚增成本和费用,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
4.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会计信息不真实很大方面就是会计信息的虚假陈述。虚假陈述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和不正当披露四种形式。虚假记载是指将不存在的重大事实在信息披露文件中加以记载。误导性陈述是指对其投资行为发生错误判断并发生重大影响的陈述。重大遗漏是指未将应记载的事项完全或者部分予以记载。不正当披露是指未在适当期限内或者未以法定方式公开披露应当披露的信息。
5.虚报虚列不报或少报收入。有些企业为了应付上级或者股东的考核和融资需要,有时候会对企业的收入做提前或者延后的确认工作,虚拟合作客户,美化利润指标。而有些企业为了偷逃所得税,人为地对利润在不同年间的调整,会采用收入不入账,收入提前或者滞后入账的办法。这样的核算造假也必然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1.控制环境存在缺陷。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计系统的设计和操作问题。会计系统作为企业内控的一个子系统,往往只是根据公司章程的要求设计出一个华丽却空洞的内控程序,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即使设计是有效的,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如管理层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迫使会计人员做假账,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对会计人员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很多人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在考取会计上岗证之后就进入企业财务部门工作,这些人员并不具备实操能力,致使屡屡发生操作性和原理性错误。很多企业不重视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培训,导致人员素质无法进一步提高。
3.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现行中小型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就国有企业而言,特定的委托关系及产权主体的缺位,导致国有企业内部人掌握较大的控制权。经营者利用与投资者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财务制度不健全和约束软化的前提下,使反映在账上的企业利润难以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4.会计法律规范不完善。比如会计法律规范不能涵盖所有的会计行为,这使得有做假账意图的会计人员钻了法律规范的空子,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法律规范中的某些内容存在着不一致性甚至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比如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之间,会计法律与香港法律之间不能有效地衔接与协调,会计法律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着差异性。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与防范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治理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发生:
1.健全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规是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必须以新《会计法》为龙头,逐步制定较为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弥补法制缺位,使会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应制定各项法规相应的实施细则,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使会计法规具有可操作性。再次,在加强和完善会计法规建设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会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提高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最后,要维护《会计法》的权威性,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人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会计规范化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根据有关法规制度,按照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从会计基础、内部控制及资金管理和监督分析等方面对单位会计的组织、计划及控制等实施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活动。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以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为依据,在遵守其基本原则和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对会计工作方面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具体化,并在实施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3、完善企业会计监督机制。首先,应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明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设置会计账簿,审核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及编报会计报表等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和完整保存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会计资料中应负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其次,要完善审计监督机制。审计部门要针对会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及新问题,不仅对单位财经法规的落实情况和会计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而且更要侧重于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简历和完善及实施情况进行整改年度的评价和审核。
4.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按《会计法》的要求,严格落实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同时,要加强思想教育,强调以“德”理财。会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策法规观念、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总之,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必须进行治理,加强监督。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会计相关法律制度和会计监督体系,加快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和责任意识,抓紧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和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加强国际会计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各种经济犯罪有所减少。但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仍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华.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银行界.2011,12.
[2]李欣.刍议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对策.北方经济.2012,05.
[3]李慧敏.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北方经贸.2011,12.
【关键词】技工学校 烹饪专业 职业体能 体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16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以培养从事生产、建设一线的产业技术人才为主要教育目标”,“着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同时指出,体育课是“以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以满足今后繁重工作需要为目的”。
体育课程是技工学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之一,其开设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职业人才的健康状况及劳动从业者的素质。因此,技工学校的体育课程一方面要具备体育课程的共性,即以身体训练为主要手段和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更应具有个性,即要强调培养目标的专业性、定向性和实操性,要为专业、行业和职业特点服务。
一、当前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体育课程现状
就目前广西各技工学校乃至国内多数技工学校而言,在烹饪专业学生中所开设的体育课程与其他专业基本一致。考虑到烹饪专业职业岗位要求的特殊性与烹饪技巧养成的复杂性,体育课程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体育教材缺乏针对性。目前所选用的体育教材涵盖三大球、健美操、田径等内容,有的学校增开了民族体育,但基本上与基础教育教材内容大同小异,不能够根据烹饪的职业特点加以科学化和规范化地引导,对职业病的预防也缺乏必要的指导,脱离了与实际工作的关系。
教学目标不清晰。技工学校烹饪专业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且能够迅速上岗的中等技术人才为目标。该专业技能操作要求技术与力量的统一,其学生不仅要能熟练掌握禽鱼宰杀、刀工切配、搪锅抛锅等基本功,而且还得适应将来紧张而单调的流水作业,承受温度、气味、噪音等特殊环境的影响。因此,现阶段技工学校提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理念,对学生适应岗位的需求来说,显得略为空泛。
教学方式相对单调。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技工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学设备不完善、教学方法简单、内容单调、相对零散的情况。教师多以示范讲解为主,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创新,缺乏热情,敷衍了事,避重就轻,这也给体育课的质量和效率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
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现今多以考核为主,即平时成绩、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各占一定比例给出综合分。对能否有能力独立进行科学体育锻炼没有过多的考虑;评价标准也未能根据专业来权衡,如烹饪专业对手臂和腰部力量的要求就明显高于会计、美容美发等专业,但没有把这些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当然,作为公共课,体育与其他文化基础课一样,出现学校和专业课教师不重视,学校投资力度小,师资培训晋升空间小,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只求专业技能突出而对体育锻炼产生畏难情绪等现象。
二、社会、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
笔者跟学校毕业生、烹饪行业企业的主管以及一线技能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到烹饪行业对新从业人员的关注度中,每项按满分为100%来看,专业技能要求60%,身体素质要求40%,职业道德要求100%。这就是说,烹饪专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拥有扎实的职业技能操作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职业体能、环境适应能力和身体素质。同时,用人单位并不会留给就业者太多适应的时间和空间,这也就需要学生在上岗之前就要具备这些项条件。因此,对技工学校烹饪专业的学生来说,应当时刻重视学校的体育课堂学习,并将其视为就业和预防职业病的一项大事来抓。
三、技工学校体育课引入职业体能的依据
体育课程除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终身体育观念外,更需要根据职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特性锻炼。
(一)职业体能
职业体能是与职业有关的身体素质以及在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是经过特定的工作能力分析后所需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包括重复性操作能力、背肌承载静态力的能力、其他肌肉群能达到维持工作姿势要求的能力,以及人体对工作环境的忍耐程度等能力。职业体能具有实用性、科学性、连贯性、补偿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二)职业体能用于体育课程的依据
从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以及运动生理学角度出发,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发需按照不同的职业要求,运用相关的方式和手段,考虑到一般与个别,科学地发展学生的体能。也就是说,职业体能理论用于技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需做到五个统一:专业学习与就业岗位相统一、体育课程与专业技能相统一、培养目标与大纲相统一、评价标准与用人标准相统一、体育教育与职教特色相统一。
四、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结构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目标
为了突出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职业体能的特点,确立、丰富和发展体育课程新的内涵和目标,即在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原有要求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职业体能特色。如在身体健康目标的培养上,引导学生学会与未来从事职业相关的基础保健知识和运动知识;而在心理健康目标的制定中,加入改善身体机能、促进与职业相关心理调解能力,为顺利从业与胜任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
结合就业岗位标准,充分考虑到学生将来职业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性质,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注重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制以外,还可以将课程结构细分为模块教学,即开设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的普通体育选修课和与专业结合开设的职业体能课程。例如,在第一学期开设基础课,第二、三学期开设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选修课,第四学期依专业开设职业体能课。当然,不论是何种类型,每次课建议将20-25分钟用于身体素质训练。
(三)内容设计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认定,职业体能可结合各职业岗位劳动时身体姿态进行相应的分类,分为流动变姿类(如旅游、市场营销专业)、静态站姿类(如酒店、收银等专业)、静态坐姿类(如文秘、计算机等专业)、特殊姿态类(如警察、空乘等专业)和工厂操作类(物流、机械等专业)。显然,烹饪专业属于后者。无论是加工切配,还是临灶烹调,都要求站立,强调上下肢力量、腰部力量、腿部力量,需耗费大量体力,也需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基于此,与烹饪专业职业技能相结合的体育课程的核心内容应当包含基本体能、职业体能与终身体育行为。
具体而言,基本体能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以力量训练为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利用现有的单杠、双杠做引体向上,进行上臂肱三头肌和手臂肱二头肌的训练。同时,针对需要用到腕力的翻锅中的拉、送、扬等技术动作,可选用哑铃作为教具。
职业核心素质包括职业体能(平衡、手腿力量、腰部力量等)、职业特殊体能(耐高温、抗噪音等克服外界环境的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保健(保健操、矫正操等)。如加强腿部力量可通过负重站立练习、杠铃半(深)蹲练习来完成。
终身体育行为重在使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自主锻炼的能力,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必须坚持长期性、效率性和经常性相统一的原则,强化自我训练意识。如教师引导学生将指卧撑、直臂卷绳贯穿职业生涯始终,反复训练。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篮球、足球等团队运动,通过竞争来使学生建立起规则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评价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因此,多元化的评价应当考虑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发展。根据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我们可以适度重构成绩评定的类别和比例。如将职业体能锻炼比重增加到30%以上,而体育体质达标与课外活动也占一定比例。
职业体能视野下的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还应该强化对职业体能的认识和认可,强化对职业体能知识的传授,做到社会、学校和师生三方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技工学校的职业特色,完成育人功能。社会和学校应该加大多元化投入力度,形成课堂内外、校园内外有机联系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既强调课内的知识传授,也强调课外的自主学习以及对社会的体验与适应,从而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整个体育课程体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用人单位、市场需求以及职业,充分调研,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教学。学生则可以通过团委、学生会和社团等组织,开展和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在拥有一个健康体魄的基础之上,有效地提升职业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喜峰.基于职业体能为主的体育教学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6)
[2]郭海玲.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学刊,203(4)
[3]谢斌.现代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广西技工教育科研课题“基于职业体能要求烹饪类专业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广东省高职教指委教改项目:《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改革与开发研究》论文,项目编号:YGL2013050。
【摘要】
区别于国外职业教育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视角,工作过程系统化视角是基于课程开发的有序、整体及生成,从职业需求和教育需要两个维度上进行整体设计,系统地开发出能够同时遵循职业成长和理论认知学习两个规律的教育逻辑路线。在课程设计上在考虑课程内容选择的同时也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排序,将工作过程作为知识应用的参照系,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人力资管理
党的十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指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等明确要求,也把职业教育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通过建立“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产教对话活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凸显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提升了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的辨识度。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递增,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规模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长了22万人,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虽然高职院校就业率明显高于本科院校,但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若想让中国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除了政府部门需要努力为职业学院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消除就业和学历歧视之外。还需要在高职院校在教育教改方面下苦功夫。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注重的是学生实践工作过程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非讲授深奥的理论知识。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需要按照市场需求设计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素质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熟练实践操作,履行好岗位职责。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机理
20世纪90年代,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观盛行于德国,其出发点是为了摆脱“德国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及培养企业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达到“参与构建或工作世界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推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就是“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观”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2008年,国内专家学者姜大源教授在《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一书中将理论延伸到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专家学者姜大源认为,课程开发有两个基本要素:选择标准和排序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视角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解决讲授模块的选择。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却跟不上时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多数职业院校授课方式与所用教材,未能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还在学科体系的框架内打转。通常一门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概念、特征、原理等方面的“描述性知识”,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另一类是涉及经验策略及操作步骤的“操作性知识”,即回答“怎么做”的问题。普通高教注重学科逻辑结构,主要以传授“描述性知识”为主,培养学生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即培养的是“科学型”人才。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操作性知识,由经验上升到策略讲究知识的快速回报,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即培养“职业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结构分为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学科体系课程的编排体现的是一种“横向延伸”,易于使各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知识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体系。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学科领域的课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生涯规划、绩效考核、人力资源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薪酬管理、人力资源心理学、劳动关系管理等。但平行课程的展开,导致了描述性知识与操作性知识的分裂,大部分学生即使学习了学科领域的所有专业课程知识,依然不能应用于实践。显然这与我们高职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相悖的。行动体系课程的编排则表现为一种“纵向拓展”。基于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工作情景,对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整合后形成的职业工作顺序。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亲身经历”来实现学习和掌握技能的过程。基于串连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内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也同时强化了操作步骤,理实融合,效果事半功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并未改变教授知识的总量,而是打破原有框架,将知识按照工作情景进行排序,这便是其改革本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化”模式,将所要学习课程内容融入与实践当中,通过实践与总结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对管理类课程改革与开发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论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是现下许多高职一线教师提出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方面成效并不显著,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填写就业调查问卷时表示,在校学习的许多理论并不能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理论与实践很难结合起来。其实,管理类课程是研究一般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方法的学科,高职院校开设此类课程主要用于提升学生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为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专业基础。因此,教师除了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之外,还要有较为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才能自如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应用性、针对性较强的情景模式。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及操作情况来看,管理类课程的改革与开发主要聚焦在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施路径及体系设计等几个方面。目前来看,专家与一线教学人员对其必要性都已达成共识。在其实施路径方面,还尚未有突破性进展。虽然北京社会保障学院在实训教学方面有着傲人的成绩,但其成功的条件对于其他职业院校而言不具有可复制性。在教学体系设计方面,多数老师强调“多元化”实践教学,从案例、软件运用及实践实习环节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和创新,但多元化本身亦存在隐性冲突的问题。其一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时间分配问题;其二是多种教学方法之间也会有冲突,如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如何有效融合,以及理论点讲解和实践操作之间的紧密性程度也会影响多种实践教学方法混合使用的功能和效用;其三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对所有课程都愿意扮演主体角色。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管理类课改与开发是每个高职院校的教改工作重点工作之一,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改革方法和模式。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还没有成型,还没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课程教学之路,课程改革还处于探索中,因此改革过程也会伴随着出现一些问题。问题一:高职课程改革与开发是否意味着淡化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教育是我国国民序列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二重属性。前者重在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后者强调通识性与学术性,便于以后的研究能力发展。高职教改实施以来,学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更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凸显了职业教育的“工具”作用,甚至一些学校提出去理论化的观点。笔者认为,高职不同于中职或技能培训机构,若是过渡弱化其通识教育的功能,一味地倾向“职业”功能最终将背离高职教育本来的意义。问题二:如何解决管理类课程开发中针对性与普适性之间的矛盾?高职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针对性强,其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备某一行业或职业范围的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上岗必须的相关技能,以便能在入职后缩短适应期,快速上手。根据这一目标要求,高职课程体系就必须保持动态开放的形式,紧跟行业领域技术发展动态要求,及时了解企业职位变动及岗位素质要求,然后将其体现在课程设计之中,使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紧跟时展,迅速适应工作。但是,这并不是将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培养旧式学徒,高职课程开发既要体现专业性,又不能过于细致,这是从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考虑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灵活适应社会职位变化的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不要求高职生成为“通才”,但需要培养学生有职业发展与规划的能力。问题三:如何避免高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陷入中自编自导自演的误区?高职教师在管理类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方案表明高职院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各类中小型企业或社会其他机构的基层管理及服务人员”,明确了培养的是对行政事务、财务会计及市场营销等学科有所了解的操作性人才,但实际上大多高职院校的管理类课程教学定位与本科区别不大。从教学大纲到实训手册,并没有体现技能和操作的特色,或者没有条件去体现其技能和操作的性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又要受到实训环境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教师在管理类课程上无法做出突破性创新。学生在教学课堂上难以用抽象的理论指导实践,又无法经历模拟工作情景,导致“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多少带着“纸上谈兵”的意味,效果大打折扣。最终教师难以避免陷入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训环节设计之中。问题四:如何在有限条件下进行管理类实训课程的工作情景设计与构建?管理类课程实训环节的开发,意味着接下来要主动创造实施条件。但与理工科的实训环境不同,管理类课程的实训设施及实训基地建设较为滞后,人才培养方案上,管理类课程通常设计为理实一体,但实际上老师在课堂要保证理论教学,就难以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去深入社会有针对性地参与实际管理或进行社会调研,课堂实训难免有隔靴捎痒之嫌。在实训机电建设方面,由于管理类课程实训室的经济效益难以估量,导致部分院校在实训室建设方面投入较少,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案例分析或是模拟管理者进行“角色扮演”来进行。没有高仿真的工作情景设计,学生难以进入角色,也缺少对具体工作情景的直接感知和体验,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凡此种种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到高职课程改革的程度和进程。
三、工作导向系统化视角下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发的反思
高职课程开发是高职教改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管理类课程中,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例,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专业潜能”?如何“使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创造财富的行动者”?如何摆脱教师教学与工作实践相脱离的状况?现代高职教育要求我们立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关键核心能力,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推进学生实操能力的提升。
(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经验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进入国内发展已有20年左右的历史,相较而言,国外整个人力资源学科发展较早,有相对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构建适合我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来说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的意义。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课程设计来看,除了案例教学模式之外,还包括模拟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模拟教学”是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块内容来结合相关软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模拟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将角色模拟与上机演练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该模式在课程设计中将学生定向培养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类专门人才,其教学效果也较为突出。“社会实践教学”,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带领学生到企业中检验课程理论并在实践中“工学结合”。当然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在充足的实习基地和参与社会实习多种渠道建设的基础之上,这些都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否则将寸步难行。
(二)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
实训基地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无法回避的硬件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在管理类课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应用型课程,配套实训设施建设及方案设计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保障,一般来说,管理类专业都会开设这门课程,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建设多个功能类似,作用相同的实训室。若想使得实训室的效用最大化,可以学院为单位,整合课程资源,根据工作情景模块分别建立不同的模块实训室,满足课程实训的要求。另外,对于人力资源专业而言,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难度很大,但是非常重要。实训基地建设可分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校内实训基地即模块实训室及模拟人力资源工作室,用于满足课程实践教学以及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以校企结合模式,利用校外资源,将教师与企业及其它社会机构;学生与岗位建立密切联系,从而推动优势就业。
(三)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课程考核方案也是课程设计与开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课堂方面做出较多改革和新的尝试,但回归到期末考核,依然采用传统的考核模式,例如笔试或是课程报告。笔试,作为传统考核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为考试而学习”,考完之后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与创新性。课程报告能够结合平时实训环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开拓专业思路,但是,伴随着网络及科技的发展,信息获取的简单化和大量化使得课程报告演变成学生偷懒躲巧的温床。在各类搜索引擎中输入课程名称,数以百计的格式课程报告便可随意复制黏贴。最终使得考核沦为形式,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多元化课程考核方案,并不是摒弃传统考核手段,而是去粗取精,组建课程考核研究小组,在确保考试科学规范的前提下,注重考核形式的全面性,照顾管理类课程的实操环节考核,将模块方案设计、模拟实训参与融入考核中来,注重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避免课程考核流于形式。
(四)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的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研究,笔者选取所在学院2012级文秘专业人力方向66位同学,其中男生5人,女生61人。实验分组采取自身前后对照形式,全部学生即使实验组又是对照组。课程的全部内容均由具有同一教师授课。教材采用的是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李琦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笔者将授课模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按两个教学时段进行教学。第一时段“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其中将“人力资源规划、薪酬及劳动关系”三个模块以理论讲述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第二教学时段将剩余三个模块:“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采用,即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工作导向系统化”课程观,教师为“导演”,学生做“演员”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专业学习热情。随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参与程度”、“学习积极性”、“主动获取知识的渠道及能力”、“发现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管理实践能力”等7各方面进行调研,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差异。发放66份问卷,回收66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结果显示,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模拟“工作情景”组合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提升95.45%;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提升的达到90.91%,有84.85%的学生认为,工作情景模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见,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具有较好的实践优势,是值得管理类课程在开发和改革中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
作者:周焓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问题[J].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康灵姝.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
[3]姜大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把握三个基本问题[J].广州: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9.
[4]马树超,范唯,郭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职业教育词典[J].教育发展研究,2011.10.
[5]王长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际职教论坛上的讲话[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
[6]吴婉怡,罗杰.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建设研究——以H学校课程建设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5.
[7]张成涛.职业教育与教育体系融合的策略研究——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5.4.
[8]杨海燕.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问题及调整策略——基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的思考[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