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食品安全调研范文

食品安全调研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食品安全调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食品安全调研

篇1

一、调研过程的主要做法

为了深入开展本次调研,全面了解我区食品安全情况,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多次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徐汇分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工作沟通,确定检查切入口,制定调研方案,整个调研过程历时一个半月。本次调研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组建小组,导学法规。常委会组建了由专业代表、部分街道代表工作室专职干部参加的专项调研小组。并针对本次检点——超市、集市中猪肉制品、熟食卤味及散装食品的卫生情况,精选法律法规条款,有的放矢的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学习培训。第二阶段:上下联动,明查暗访。为了提高调研质量和监督实效,常委会采用了市、区、街道三级联动的调研方式。在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培训和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分别组织、、三个街道代表工作室,以代表组的形式开展了检查。常委会还向参加调研的代表提供“三对照”(法规依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表,引导代表自行组合、分散就近,进行持证暗访和随访,搭建了老百姓与人大代表共议食品安全的对话平台,充分倾听了民意。此次检查共收回反馈表80多份。第三阶段:集中视察,同步执法。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集中视察,代表们兵分三路对世纪联华超市体育场店、漕溪新村菜市场、漕溪菜场的猪肉制品、熟食卤味、散装食品等食品的安全状况及相关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代表们在听取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徐汇分局的有关情况汇报后进行座谈。本次集中视察还安排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进行同步执法。第四阶段:事后专访,梳理总结。视察结束后,常委会还专访了我区食品卫生方面的专业人士,倾听他们的真知灼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调研过程中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梳理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向主任会议汇报。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代表们对区政府为保障我区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在监管职能从卫生局平移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后,工作不乱不散,有延续性,我区的食品安全情况总体处于动态可控的状况。同时针对在明查和暗访过程中发现的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或健康证过期;熟食改刀未标明时间;当日未销售完熟食处理记录不规范;散装食品标识不完整;菜市场部分摊位猪肉的供货渠道及检疫证明存在不少疑点等一些卫生安全隐患,指出了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已不能适应现阶段食品安全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在我市有关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后,现实的执法主体和法定的执法主体存在冲撞。法律法规的缺失,也使问题食品难以根除。此外,违法成本较低,致使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2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自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后,由于调整时间短等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徐汇分局与重新调整后的食品药品监督所之间的磨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区食品安全联席会议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力量尚显不足。

3集贸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由于集贸市场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相对薄弱,难以把好食品准入关口,不安全食品屡见不鲜。

4一些销售人员素质较低。由于超市工作人员流动性强,一些销售人员在上岗前大都未接受过正规培训,也没有进行定期的体检。

三、意见和建议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顺利开展。建议向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反映,针对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加大对违反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的处罚力度,杜绝问题食品屡禁不止的现象。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安全工作涉及面广、量大,是一项复杂、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多渠道、多形式的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食品安全和市民防范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日常监督,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篇2

一、管理权限难以界定

我乡的食品安全监管明确划分了各部门的具体监管职责,较好的解决了交叉监管,多头监管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职责不清的问题,如对流动的小食品加工商贩,既有加工环节,同时又属于食品零售环节,日常监管应归哪个职能部门不好确定,熟食加工环节应归工商部门,但食品加工执法主体为卫生行政部门。

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在种植上为了防治病虫害、除草、促使农作物增产增收、农药、化肥的使用率较高。

2、小食品生产加工作坊生产许可证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所生产的产品不能检测,卫生条件比较差。

3、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力量薄弱,效率低下,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严重不足,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4、食品经营点、农贸市场还有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经营食品的现象,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差,进货制度不健全,没有验收记录及索票证明。

5、幼儿园食堂卫生状况较差、生熟不分,没有必要的消毒设施;集市、路边饮食摊点的卫生状况堪忧。绝大多数的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够,食用油的购进渠道不正,加之管理涉及各个部门,容易形成监督的盲点,是一个病从口入的隐患。

6、养殖场的条件较差,特别是肉食鸡、鸭养殖,业主为了防止疾病流行和增加产量,违规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造成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于畜、肉产品中,直接危害人民的饮食安全。

7、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成为假劣食品的主要倾销地,低价位的假劣食品有一定的生存土壤。

三、食品安全监管对策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未做出新的决策之前,针对我乡食品安全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1、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充分发挥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作用,统一协调,整合监管资源,明确监管职责,加大食品综合监管力度。整合现有执法力量,推进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使各部门既各负其责又加强协作,解决各自为政,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问题。加强对各部门工作的督察督办力度。

2、加强对食品安全源头监督管理,把监管关卡前移。一是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做好农畜产品、水产品生产基地及加工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对基地农畜产品实行标注产地编码和标签制度。二是严格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登记审批,购进、销售实行登记备查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加强源头污染治理。三是提高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市场准入标准,实施资格强制认证制度。对新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发证时必须达标,原有企业限期达到标准。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把小作坊式、小工厂式食品企业逐步淘汰出局。

四、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和办法

1、变事后监督为事前控制。在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分期分批逐步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有效防止食品危害的发生。

2、进一步加大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力度,落实打假责任制。一是加大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的力度,积极开展专项检查,树立执法权威,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窝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二是要加大处罚力度,不但要从经济上对制假者处以重罚,增加其制假售假成本,而且对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按分工负责制的原则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察督办工作,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考评考核,对工作不到位,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篇3

为了全面了解辖XX区内食品安全状况及发展态势,充分发挥综合监督,组织协调职能,更好地监管餐饮服务行业,确保群众饮食安全,今年我对全市食品安全的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内容汇报如下:

一、 食品安全基本状况

(1)食品安全监管状况。

经过一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我们分析研究辖区内食品安全形势,针对发现的问题整体部署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整合了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执法资源和力量。每逢“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我们精心组织成员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和联合检查,规范整顿市场秩序,确保广大群众饮食安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2)食品安全状况

根据对市场调查了解,辖区内的食品安全存在着一定隐患。蔬菜等农产品中残留有毒有害物质;食品加工企业生产条件达不到国家要求,质量管理意识不强,产品不精不细,特别是熟食加工、豆制品加工烧饼馒头等面食品加工都为小作坊式生产,滥用食品添加剂,粗制滥造,卫生环境差;一些企业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差,经销过期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餐饮业中大型企业和学校食堂基本能够达到卫生标准,但一些小吃部、小饭店多数卫生环境差,餐具没有按要求消毒,80%配置的消毒柜未使用。

二、我市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餐饮食堂内卫生状况较差、生熟不分,没有必要的消毒设施;街头饮食摊点和夜市大排档的卫生状况堪忧。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有特色的街头小吃摊点和夜市大排档日益增多,在我市约有上百户。绝大多数的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够,食用油的购进渠道不正,加之管理涉及各个部门,容易形成监督的盲点,是一个病从口入的隐患。

(2)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明确划分了各部门的具体监管职责,较好的解决了交叉监管,多头监管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职责不清的问题。

(3)农民在种植上为了防治病虫害、除草、促使农作物增产增收、农药、化肥的使用率较高,许多蔬菜上残留农药,而小餐饮饭店只是进行简单的清洗,许多农药仍残留于蔬菜上,为消费者饮食带来很大的危害。

(4)小食品生产加工作坊无证生产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所生产的产品不能检测,卫生条件比较差,对所生产的产品的安全就埋下了安全隐患。

(5)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力量薄弱,效率低下,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严重不足,对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三、食品安全监管对策

针对辖区内的食品安全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1)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统一协调,整合监管资源,明确监管职责,加大食品综合监管力度。整合现有执法力量,推进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使各部门既各负其责又加强协作,解决各自为政,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问题。加强对各部门工作的督察督办力度。

(2)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一是继续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二是构建广泛的社会监督体系。

(3)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营造浓烈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和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掌握鉴别假劣食品知识,了解食品监管的有关政策,把健康的消费观念植根于群众心中,倡导消费者的绿色有机消费行为,形成“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关爱生命和健康”的浓烈社会氛围。

(4)加强对食品安全源头监督管理,把监管关卡前移 。一是严格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登记审批,购进、销售实行登记备查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加强源头污染治理。二是提高餐饮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市场准入标准,实施资格强制认证制度。对新办经营企业发证时必须达标,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把小作坊式食品企业逐步淘汰出局。

(5)进一步加大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力度,落实打假责任制。一是加大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的力度,积极开展专项检查,树立执法权威,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窝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二是要加大处罚力度,不但要从经济上对制假者处以重罚,增加其制假售假成本,而且对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按分工负责制的原则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察督办工作,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考评考核。

篇4

一、**区局基本情况

**区始建于19*年,19*年设区建制,从而形成政企合一体制。区政府辖五个镇(林场)区(局)机关设在小扬气镇内,总面积459*8公顷,人口49611人,其中镇内23397人,形成面广、人疏、线长的自然情况。

**区人民政府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项大事常抓不懈,积极推行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和综合评价,加大对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为保证全区人民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我区食品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38户,其中,豆制品加工19户,面食类加工8户,熟食加工8户,冷饮加工3户,已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4家,占总数的36%。这些企业,生产厂房布局合理,环境卫生较好,加工设备较落后,产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只有1家,5人以下家庭式作坊居多。各类食品经营企业有280家,年销售额五十万元的有6家。

餐饮业(包括食堂)有37家,其中饭店32家。食堂5家,全区共37户学校食堂和餐饮企业进行了量化分级信誉度等级评定,共分为a、b、c、d四个等级,经过地区评定小组认真检查评分,我区评为b级的餐饮单位共有3家,其余34家均为c级单位。

以上反映出我区的食品加工业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生产加工能力差,种类偏少,是外地生产加工食品的销售区;食品流通业处于一般水平,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餐饮业具备一定的基础,呈逐步扩展的趋势。

三、近年来我区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近年特别是20*年以来,我区借助“食品放心工程”这一有效载体,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集中各方力量开展了不同种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严厉查处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酒、饮料、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0类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认真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无证照生产小作坊的取缔力度,对有制假劣迹和质量不稳定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和整治,对提高全区食品质量的总体好转起到了明显效果。

四、我区部分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1、我区肉制品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突出表现在:牛、羊肉定点屠宰尚未实行,没有检验、检疫设备,肉类品种的检验、检疫工作等于没有开展,导致我区鲜肉的安全质量没有保证;少数城乡结合部定点屠宰操作尚不规范,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整顿规范。

2、豆制品行业。我区豆制品生产企业有19余家,都为家庭作坊式,加工设备简陋,工艺简单,环境卫生不符规定。而且都未办理生产许可证,虽进行多次清理整顿,但仍难以改变。

3、街头饮食摊点的卫生状况甚忧。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有特色的街头小吃摊点增多,尤其是夏季夜市开始,绝大多数小吃摊点也随之开张,他们对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够,加之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容易形成监督的盲点和病从口入的隐患。

4、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现象依然存在。我区经济欠发达,为了生存,一些人无视法律法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由于牵涉到社会稳定,使查处取缔的力度大打折扣。

五、目前我区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1、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情况

我区于20*年6月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的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负责对全区食品安全总体分析、部署安排工作。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使区政府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有了一个“抓手”。这个机构成立以来,通过定期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针对发现的问题整体部署各类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等活动的开展,集中了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执法资源和力量。

在该机构运转过程中,我们感到虽然协调委员会在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感到这是一个议事的、协调的机构,统一性、权威性特别是高效性难以得到真正树立,如果要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比较明显的改观,需要有一个更有力的机构具体进行实施。

2、检测监测情况。

要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一方面在规范食品进货渠道的同时加强食品的检测和监测非常重要,我区目前还没有检测监测设备,要想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很难达到的。

3、人员、经费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重、范围广、责任大。目前,我局仅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而无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经费。给食品综合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六、有关思考建议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我区食品安全现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发挥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加大综合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力度,通过分析评估食品安全的隐患,在预警和控制上下工夫,形成一个快速预警系统,提前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防止事件的发生。

2、加强监督执法的力度,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上进行适当的探索。我们认为,充分保障食品安全,一是各食品监管部门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对食品企业监管到位,加强食品生产和市场准入;

3、加大食品检测监测资金的投入。

4、食品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根据我区食品现状调查,我们选择了3家企业作为食品信用体系试点单位,(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试点单位:**区林格贝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为我区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年销售金额为五十万元,生产厂房布局合理,环境卫生好,加工设备先进,主要产品为加工提取华青素,生产前景好。(2)**区南味饭店:在我区餐饮业中为规模较大酒店,此企业进行了量化分级信誉度等级评定,经过地区评定小组认真检查评分,被评为b级餐饮单位,为**区最高等级评分。(3)**区东兴商店:此企业为批发兼零售食品超市,为**区信誉好的一家企业。

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农委、质监、工商、卫生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我区已召开了动员会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试点企业进行了培训,并建立了诚信档案。

5、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性

篇5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做好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工作是构筑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的关键。__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圣地”,每年接待来山学习、考察和观光旅游的领导、游客200多万人次,在这块红土地上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确保来山的领导、游客和当地土群众的饮食安全是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其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显得特别重大。为了了解我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部门、业主、消费者与技术专家对加强和防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安全问题的建议和意见,分析__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状况,按照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安全状况专题调研江西分课题组工作方案》的要求,__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今年6月14日至7月5日重点调研了20__年全市面点蛋糕、熟肉制品、豆制品、腌制品等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总体情况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情况。这次调研采取全面调研和抽样调查相结合、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就全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行政许可、企业基本情况、从业人员、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执行标准、产品检验、销售、卫生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期望通过专题调研,找出监管过程中的盲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省、市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罗霄山脉中段的__市人口居住分散,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经济基础较薄弱。目前__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是农村农、牧、渔、特产品加工的主要去处,尽管它们远达不到市场准入要求,由于它有方便群众、消化当地农副产品、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决定了它们存在的基础,其具有工艺简单、经营灵活、成本低,使作坊有其发展的空间,这一特点决定了关闭取缔它的难度与不可行。这次调研从20__年我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中按流水号随机编号从中取出40个逢单的数据为这次现场抽样样本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按照调研前制定的监管部门、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消费者和技术专家座谈会提纲召开了监管部门座谈会4次、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和消费者座谈会各5次,监管部门、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消费者和技术专家参加的联合座谈会1次,进行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行政执法情况问卷调查和消费者问卷各125份,消费者问卷分成社区、学校、工地、农村及其它各25份。经过调查我们感到自《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从20__年1月1日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以来,__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为__市来山领导、游客和当地群众饮食安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目前我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经营状况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各个方面的重视。

一、__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__市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和通过农村食药监管协管员及我局这次调查摸底中了解到,__市20__年有食品小企业小作坊110家,其中:面点蛋糕类加工企业23家、熟肉制品类加工企业33家、豆制品类加工企业32家、腌制品类加工企业23家,没有一家取得生产许可证,有工商、卫生“两证”的58家,无证53家。40个样本中有面点蛋糕类加工企业12家、熟肉制品类加工企业企业15家、豆制品类加工企业6家、腌制品类加工企业7家。从40个样本中了解到,在行政许可方面,20__年我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都未取得生产许可证,取得工商、卫生“两证”的24家,其中7家存在超营业许可范围经营行为,16家无任何证照;从这些企业的基本情况来看,固定资产总值在5000元以下的有26家,5000--1万元有7家,1万--5万元有7家;生产经营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有17家,10-50平方米15家,50-100平方米3家;年销售额在5000元以下的有13家,5000--1万元的有9家,1万--5万元的有16家,5万元以上的有2家;从从业人员的情况来看,20__年40个样本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从业人数89人,其中初中以下55人,初中以上32人,大中专以上2人。业主或法人的文化水平初中以下21个,初中12个,高中4个,大中专以上2个,其它1个;业主或法人对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一点都不了解的有11个,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的有8人,有1人健康证过期;从食品原料情况来看,食品原料来源于本村的8家,来源于本乡的3家,来源于本县的9家,来源于外地的20家,分别占20、7、5、22、5和50;只有22、5的业主进行了食品原料购进验收,12、5的业主进行了索证索票,67、5企业无进货记录,大部份企业原料储存不规范,87、5的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用于着色、防腐、调味等,相当一部份企业食品添加剂来源于农贸市

场,无购进记录,使用添加剂的产品、剂量不符要求;从生产、执行标准情况来看,40个样本中有30家全年生产,其它属于季度性生产,87的企业生产无标准,现场未发现使用非食品原料;从产品检验情况来看,没有一家企业有产品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57、5的企业近两年来监管部门对其产品进行过监督抽验;从销售的情况来分析,这些企业的产品销售区域以城镇和城乡结合部为主,产品销售渠道实行自产自销,销售方式是前店后厂、或街头摊点或流动销售,无销售记录可查;从生产、销售周边环境卫生的情况来看,85的企业周边环境脏、乱、差,不符合卫生条件,生产场地和日常生活场地在一起,无一家企业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

调研中现场收回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行政执法情况问卷103份,从问卷中了解到,75的人不了解卫生、工商、质监和食药监等部门的职责,31的人觉得监管部门的办事程序不公开、公正,42的人觉得监管部门不能做到热情服务,15的人觉得监管部门存在现象,22、5的人觉得相关监管部门存在重复抽检和收费的现象,7、5的人对相关监管部门的执法感到不满意,一些群众反映近两年来,监管部门对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太少。

调研中现场收回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消费者问卷101份,从问卷中了解到,月收入水平在500元以下的占17,500—1000元占31,1000—1500元占35,1500--3000元以上占13,3000元以上占4。消费者问卷调查人员中职业19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25是工人、23是农民或农民工、7是学生、2是军人、3是独资、合资或私营企业人员、4是离退休人员、2是下岗、失业人员、5是个体工商户。这些人员中有67的经常购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食品,认为这些食品有地方特色,23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不合格食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小食杂店,31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不合格食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集贸市场,46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不合格食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街头摊贩,47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食品的质量不放心,消费者最不放心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产品是熟肉制品和腌制品占,9的消费者遇到过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出现过安全问题,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如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病死畜禽),大部份消费者觉得当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无证无照生产食品的现象有,但不多,47的消费者认为如果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不会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了,90的消费者认为解决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的办法是各监管部门加强监督,加大处罚取缔力度,行业自律,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举报、投许不法商贩。

在座谈会中监管部门一些同志提出,因这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设备、人员、工艺流程、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储运和包装等条件大部份未能达到市场准入条件,不符合核发《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只能核发《卫生许可证》,这样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发证单位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他们也不愿发放有关证照;一些同志提出目前食品生产加工监管工作国家实行的是“统一管理、分类监管、重心下移、层级负责”的监管机制,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规定,这些制度,对国家和省发证的企业起到了强有力的监管作用,而对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显得无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已成为食品监管部门监管软肋;一些同志认为当前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个别方面监管责任模糊,责任难以分清和追究,由于监管责任模;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开业前没有前置审批,开业歇业申报与不申报均不违法,对不申报开业歇业事项无法规依据可处罚,可以说目前对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主要问题,是缺乏硬措施和有效的约束方法;一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提出,他们的企业属小本经营,如果要办理各种证照和承担产品抽检费用的话,他们无话经营下去,能否请有关部门按照他们经营状况只交纳一点办理证照和抽检的工本费用;一些消费者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药品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当前,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强,习惯到无证无照摊贩购买和消费食品,食品安全消费保护知识缺乏,没有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和养成正确良好的饮食习惯,遇到食品安全事件不能进行有效投诉,农兽药残留、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以及病源微生物,是防碍公众身体健康和引起食品安全事故(事件)的主要原因,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热点。要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希望各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广大消费者也要加强自我保护;一些技术专家提出,目前在食品行业监管过程中工商、卫生和质监等部门都有各自的抽检范围,个别方面也可能存在重叠,能否请上级几个部门协商一下,对相同指标明确一个部门抽检,避免重复抽检,减轻业主的负担;要成立县(市)级食品检验室,以便能及时快速发现不合格食品,为基层监督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作用。各监管部门要加强宣传报道,正确引导消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辨别能力,注重宣传各类放心食品,正确引导消费。

从以上调查得知,__市现有面点蛋糕、熟肉制品、豆制品、腌制品等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除个别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储运、包装等条件符合市场准入外,大部份均未能达到市场准入条件。这些企业取得生产、工商、卫生证照的较少,从人员、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执行标准、产品检验、销售、卫生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现状令人担忧,主要有:①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自身管理不到位,食品加工偷工减料,粗制滥造,食品生质量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②食品添加剂使用混乱,添加剂含量严重超标;③加工车间狭小,生产设备陈旧简陋,工艺落后,生产环境较差;④大部份企业无产品质量检验实验室,产品做不到批批检验合格后出厂;⑤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产品质量卫生意识差,流动性大,做不到体检合格持证上岗工作;⑥无食品定型包装和商品标签,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与质量有关的资料不全。此外,在谋求暴利驱使下,个别企业还有故意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可能。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是(1)因上级监管部门没出台有法律依据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办法,让基层监管部门处于“管违法,不管的失职”的两难处境,如果监管部门允许无证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存在并允许其生产,这种允许导致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在违法情况下运行;(2)中国食品安全的标准制定工作滞后,执法力度上还存在偏差;(3)执行的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往往是在出现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之后,由上级行政机关行政条文,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处理。当这场风过后,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行动偃旗息鼓,在风头上隐匿起来的制假造假分子又开始重新行动起来,制假造假再度泛滥。这种缺乏规范和连续性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过程,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难以摆脱食品安全问题泛滥--打击--食品安全问题暂时缓解--再度猖獗--再打击这样的怪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

二、食品小企业工小作坊发展方向分析和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食品小企业工小作坊生产技术、安全意识、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的状况,做好监管工作,必须抓住重点,创新思路。

一是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管理办法。有些 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取缔不了,就应合法化,对有证有照但生产条件差、达不到准入要求,而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离不开,且正规企业产品不能正常供应,地处偏远地区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在地方政府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其有条件地存在,采用专项监管措施,进行严密监管,对小企业小作坊食品实行县级生产许可证管理。这个证可由县级有关部门按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对其审查,在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时,可对其产品销售区域作出限定,对停歇业报告提出要求。凡达不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的要依法查处,对拒不办证的依法取缔。对在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证办证前审查不严、办证后不加强监管的,依法追究其责任,这样才能使监管合法,责任明确,监管有抓手,分类监管、销售区域限定和停歇业报告的措施才能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引导帮扶,促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发展壮大。帮助具备条件与规模的企业合作,引导相同产品生产小作坊相互合作,联合建立食品检验室,申办相关证件,统一工艺流程,统一品牌,统一检验把关,这样可减轻企业资金投入的压力和节省支出,解决了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今后的生存压力,能有效地提高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产品质量,可以起到规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的作用,有利于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部门高效监管。

三是强化实行食品安全承诺制和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要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需要加强企业自律。,实行食品安全承诺制和食品召回制,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食品小企业必须与相关部门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让企业公开承诺不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不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不滥用食品添加剂,按标准组织生产,承担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企业承诺变为现实之时,消费者会真正受益,同时,企业也会得到市场的回报。要以教育培训为先导,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进行宣传教育培训,逐步将法律法规、技术要求、产品信息、生产操作、安全管理、打假保优等相关政策和知识宣传到企业,传授给企业,使企业深刻理解食品安全的具体涵义,逐步引导企业树立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培养讲道德、讲质量、讲诚信的经营氛围。流入市场的食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时,企业必须迅速实施食品召回制度,按产品出厂销售明细台账将问题食品逐一召回,进行妥善处理。对地处偏远地区允许其有条件地存在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要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承担食品质量安全责任,要承诺其产品的销售地域范围。

四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好准入制度,既要动员准入,又要严格把关,对达不到准入要求的企业,要循序渐进,针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但尚有部分环节或设备不符合准入要求的企业,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对有一定生产技术和设备、但离准入条件尚远的一些同类个业共同出资,资源共享,建立联合生产企业,达到准入要求。对基本没有生产能力、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产品基本属假冒伪劣的地下加工作坊坚决予以取缔。对季节性、临时性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实施开业歇业申报制度,在其开业或歇业时,应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在小企业小作坊开业前,有关监管部门有关监管部门要会同技术人员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卫生状况、生产条件和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进行核查,符合要求的方可准许开业。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要实行分类管理和全方位监管、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的管理方式。将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按生产规模、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设备条件、产品状况等进行分类动态管理,突出对好的企业进行正面宣传,实行典型引路,重点督促对后进的企业进行整改,向好的企业不断迈进。要不断围着企业转,主动深入企业,随时掌握食品小企业的情况、信息,不间断、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监管,减少监管真空的出现。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是把住食品源头的重要措施,对食品小企业要进行拉网式巡查,不可漏掉任何一家企业。巡查可从原材料把关、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环境、卫生条件、生产环境、卫生条件等多方面加强,每年不少于4次,定期对产品进行必要的监督检验,产品检验不合格的企业要增加巡查次数。在进行巡查的同时还要进行不定期的企业抽查,针对消费者反映的有产品质量问题的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小作坊、被上级列入抽检目录的同类小企业必须跟踪抽查,坚决消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我市面点蛋糕、熟肉制品、豆制品、腌制品等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中,安全系数较好的产品是豆制品,其次是面点蛋糕,安全系数较差的产品是熟肉制品。为规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生产经营行为,建议省政府或国家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管理办法,合理界定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规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加工产品范围,取缔条件极差、达标没有希望的小作坊;对经过帮扶能够达标的食品小作坊采取过渡措施,督促其完善生产条件,加强建监控,一段时间之后达到规定许可标准的则可继续进行生产和经营,而逾期不能达标的则予以取缔;对于农村偏远地区,以传统方法加工制作具有传统风味食品小食品的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定期巡查,并规定其产品必须限定区域销售,经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引导和帮扶,如果在一段时期之后这些食品小企业管理小作坊仍然不能达标的也要取缔;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各食品业主负主责、各监管职能部门(含乡镇、村)各司其职的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流通网、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建设,建立农村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队伍,填补监管空白,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引导百姓安全消费。

篇6

超市作为现代流通渠道的代表,从自身的发展角度出发,普遍建立了食品安全控制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被抽查的超市基本上都拥有完整或较完整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与标准。同时,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注重基础建设的企业占91%,建立加工安全制度的企业占73%,注重环境因素的企业占59%。食品卫生安全岗位责任健全的企业有91%。

连锁超市大多都有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85%的超市配备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许多超市已将食品安全列入战略管理中

据调查,在食品安全战略决策上,超市在规划过程中,88%进行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90%将食品卫生安全列入长期目标。对于食品安全政策,全员重视的超市为100%。

连锁超市普遍推行食品安全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素上,90%的超市遵循国家标准,并且大多数认为对标准的执行力度是很强的,80%认为在执行标准上的监控力度是强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消费者选购食品时对超市和农贸市场渠道的选择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消费者在两种渠道选购食品的影响因素包括食品安全、价格、品种丰富和新鲜因素等做了对比研究,调研结果表明:

1.大多数消费者具有丰富的食品安全知识、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十分重视加工食品的保质期和蔬菜、水果类生鲜食品的农残含量。

结果显示,食品保质期是最受重视的安全因素,有95%的市民在选购加工食品时,会特别注意食品保质期,其次是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量,有72%市民特别提到了这个项目。对食品的细菌超标、营养成份、包装材料卫生要求、食品添加剂含量超标等因素的平均提及率超过了55%。

虽然调查结果清楚地显示出多数消费者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具有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使得存在于各种食品流通渠道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暴露,然而不容乐观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还是缺乏了解的。

总而言之,不论消费者是否具有食品卫生知识,构成食品供应链渠道各个环节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都必须具有最起码的商业道德,对食品安全严格把关,对消费者身心健康负责,不让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劣质食品混入市场。

2.农贸市场和超市渠道所销售的食品类别呈互补结构。农贸市场是消费者选购生鲜食品如鲜活水产、蔬菜、鲜肉和禽类等食品的主要渠道,消费者选购加工食品如饮料、保健品、速食食品、调味品等食品时更愿意选择到超市渠道。

调查清晰地显示愿意到农贸市场购买鲜活水产、蔬菜、鲜肉、禽类的受调查者比例分别为71%、78%、55%和63%;而超市的比例分别只有43%、40%、52%和23%,说明农贸市场仍然是消费者购买主食原料的主要渠道。不过,超市所售的大米和蛋类生鲜食品较受消费者欢迎,超市正在成为生鲜食品的重要销售渠道,并有赶超农贸市场的趋势。

篇7

本文基于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通过实际调研的方式,对当前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现状的认识、食品安全信息对消费者消费的影响以及当前食品消费者地位及其经济意义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消费行为信息

一、调研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文化程度等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食品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我国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对社会民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食品安全的层面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能够充分了解到食品安全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为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700份问卷)的方式,对不同年龄、收入和文化水平的消费者进行了实际的社会调研,以期望公众和政府等能够认识到食品安全对我国民生福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不同年龄、收入、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一)年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有不同的消费心理特征,年龄因素对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和看法会有一定的影响。经过问卷的统计后我们发现,在日常的食品消费中,不同年龄段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统计如下:青年消费者(18岁—30岁)中有43%的人们会关注食品的安全,中年消费者(30岁—55岁)中有67%的人们会关注,而老年消费者(55岁以上)的关注度为51%。总的来看,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高,整体低于发达国家居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

(二)收入收入水平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安全食品需求的不同。通过此次对收入因素的分析,我们发现,家庭月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对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越缺失信心。其中,家庭月月收入为3000—5000元的消费者中有32.08%的人认为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基本安全,而家庭月收入为5000—8000的消费者中有19.35%的人认为基本安全,收入8000元以上的消费者家庭只有10%的消费者认为我国食品安全。这反映了我国居民对目前我国食品消费的信心严重不足。

(三)文化程度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作为一个文化因素,消费者的文化程度与其对我国当前的消费现状的认识和态度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经过调查发现,消费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对我国消费现状的要求也越高。例如,初中或以下的消费者中有三分之一认为我国当前的消费现状是基本安全的,而高中或中专程度的消费者中有21.88%的人同意次看法,本科、大专程度或以上的消费者中认为我国消费现状基本安全的人数比例更少。通过总结和分析消费者目前的消费行为,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下,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我国食品安全情况的现状不容乐观。将近一半的消费者认为不安全,有30.5%的消费者认为很不安全。但却仍有五分之一的消费者对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抱乐观态度,认为基本安全。

三、食品安全信息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在选择消费食品之前,一般会获得该食品的一些相关信息,消费者通过这些信息,来对食品的质量、价值等进行判断和决策。而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信息数量等各有差异,这些差异都会导致不同消费者对同一食品作出不同的选择。许多研究表明,消费者在获得相关食品信息的情况下会选择食用更加健康和安全的事物。我们调查结果显示49%的消费者更倾向信任媒体,而46.36最信任政府公告,4.64%的消费者选择信任企业和直觉。为了考察为了考察食品安全信息对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我们考察了群众对食品安全消费的敏感程度,对与媒体曝光某些知名企业的食品是否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量,结果表示,只有9.27%的消费者不受事件的影响,会继续消费该产品,31.13%的消费者表示不是很在意,偶尔也会购买,而59.60%的群众则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感,并且拒绝再次消费该品牌的任何产品。被调查者对于媒体曝光某品牌食品是否会影响其对该类食品的总体态度,我们的调查结果如下: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对整个类别行业的食品也不再信任,而对食品安全较为敏感的群众中,有35.87%的人会因为一个企业被曝光而对其他企业也失去信心。换句话说,某类食品,只要有一家企业质量不合格被披露,则整个该类食品的市场将减少约三分之一,一个企业犯错会殃及池鱼。

四、当前食品消费者地位及其经济意义

调查结果表示,有30.5%和47.7%的消费者认为目前食品安全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同时,认为目前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化学剂使用问题、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和病死牲畜问题。有23%的消费者有亲身经历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并发生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但是即使消费者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却仍有大部分消费者不去捍卫权益。通过问卷我们得知,有40.4%的消费者在买到质量有问题的食品时选择忍受,放弃维权,而选择向政府投诉求助的消费者只占1.99%。究其原因,主要是认为投诉太麻烦,和投诉一般没有什么结果。表明在消费者心目中,相关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很让大家信任。约一半的消费者会向商家要求赔偿,但经询问,这样的要求约有63.64%以无果告终。在市场营销学中,我们称有这样一种消费特征的消费者为“囚禁者”。消费者的在市场中的地位是非常被动的,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尽管以顾客为中心的基本思想是无可争辩的,但这个高深理论和企业资源与生产意愿或者生产意愿之间的联系却很脆弱。根据市场营销管理的哲学,要形成良性的发展,要与顾客及其他利益方建立持久关系,为此,企业必须首先创造卓越的顾客认知价值,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形成系统的“顾客满意”良性机制。从大局来说,消费者普遍被“囚禁”也许在短时间内会为国内厂商造成利润,拉高了国内的总体消费水平,但却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长期发展消费者将演变成对国内食品即不满意,也不忠诚的“破坏者”。因此当前食品消费的现状必须改变,调查显示,消费者普遍对当前国内食品安全持否定态度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食品生产企业的利欲熏心。2.政府主管部门职责不明监管不力是主要原因。3.另外,执法部门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不够有威慑力。4.群众对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了解程度不深。

五、建议

1.提高食品安全宣传政策的针对性。食品安全宣传应该提高消费者对各类不合格食品的风险认知水平,加强不合格食品种类的暴光力度,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降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水平;2.采取各种措施消除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传统观点,增加公众的消费信心;3.改善政府的食品安全管理形象。政府应搭建更为透明、直接的食品安全监督平台,改善政府以往不作为的形象,携手公众,共同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

参考文献:

[1]尹姮,张妮妮,杨蔚,李玉峰.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及其超标的认知与态度的调查———基于上海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11:42-46.

[2]陈璐.基于食品安全认知的消费者食品消费行为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3]刘晓霞.基于品牌关系的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4]张磊.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4.

[5]李敏.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为及对策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5

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 调研方法 市场需求 统计数据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242-01

1 食品安全检测仪的现状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反应出的问题也比较多。针对这种现状,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需求量是否和人们的关注度存在一致性?人们对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了解又有多少?通过了解的人群又有多少愿意主动去使用该类产品?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

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一方面反映出了我国质检体系的不健全,需要专业机构对于食品进行重新检验。据调查发现,近些年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食品安全的检验标准也不能及时更新,使得检验滞后于事故的发生,缺少保证措施和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应该进一步对食品检测认证的扶持力度、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不断发展的食品市场。

通过研究,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市场将在未来保持持续的增长势头。尤其以民营检测市场的增长最为显著,相关数据表明,民营检测市场的增长速度将超过30%。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要求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需求也将随之水涨船高。这表明,在整个检测行业中,食品安全检测仪将拥有最大需求和发展潜力。

2 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市场调查研究以及分析

市场调查有许多方法,对于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调查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市场调查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按选择调查对象来划分,有全面普查、重点调查、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等;第二类是按调查对象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来划分,有访问法、观察法、实验法。在众多的调查方法中,根据现有能力和实际情况选用了比较具代表性的重点调查法和随机抽样法。

首先,针对使用人群的不同将调查对象划分为30、40、50及以上的不同的年龄阶段。然后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重点调查。

针对3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调查显示,在319名的受访者中,有289名知道该类产品,约占受访者总数的90.5%。对该类产品有明确认识,并知道其最基本原理的26人,约占总受访者的8.1%,有意愿主动接受该类产品的215人,约占受访者总数的67.3%。

对于4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调查显示,在267名受访者中,有233人知道该类产品,约占受访者总数的87.3%。对该类产品有明确认识,并知道其最基本原理的38人,约占总受访者的14.2%,有意愿主动接受该类产品的189人,约占受访者总数的71%。

而针对5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调查显示,在320名受访者中,有193人知道该类产品,约占受访者总数的60.3%。对该类产品有明确认识,并知道其最基本原理的10人,约占总受访者的3.1%,有意愿主动接受该类产品的275人,约占受访者总数的86%。

通过数据显示,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随着受访者年龄的增长,对于该类产品的认知程度有明显的递减趋势。对于年轻人群,往往信息量大,可以通过多种媒介熟悉和了解信息。而随着受访者年龄的增长,相对于年轻人群来讲,信息收集渠道则相对闭塞。因此这样的数据信息便不难解释。从而我们应该针对年长人群进行该类产品的有针对性的宣传。加强认知,从而扩大产品受众。可以通过印制宣传册等方式进行直接宣传,结合市场,将会起到明显的作用。其次,数据也反应出,在50岁及以上的受访者愿意接受该类产品的比例也是最大的。这也反应出这类目标人群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心程度也最高,也最愿意对该类产品进行消费,因此针对此类人群的宣传更显得十分重要。

数据也反应出,相对年轻的30、40群体中,对于该类产品的了解认知程度明显高于50人群,但相对该类产品的消费程度不高。对于这种现象,应该采取措施使目标人群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加以重视,使得他们在对产品的高认知率的情况下,能够进行主动的接受,并形成良性循环,使得认知与消费形成统一。其次,还有一些数据没有体现出的问题,需要进行分级对待。例如,将30、40群体与50及以上群体的产品定位分级对待。由于客观愿意,50及以上群体的自学与接收新事物的能力弱于年轻群体,因此应该着力将这一目标群体的产品进行功能上的简化与重组,可以采用设定专用控制数值的定性分析,取代传统的定性定量双重分析方法,在体积上与形态上也应该进一步简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使得该目标群体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最大限度的使用该类产品。而针对年轻群体则应该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创新,优化组合过剩功能,造型上尽量符合年轻群体的消费心理,从而扩大产品的生存能力。

3 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其检测产品也逐渐走出了专业检测机构和第三方检测组织,进入普通百姓的实际生活中。在检测机构和检测产品的双重防范下,食品安全问题也将间接的得到抑制和缓解。随着检测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和人们自我防范意识的不断增强,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将不再是人们谈之色变的话题。这还需要政府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规范管理以及相关检测标准的陆续出台,加之检测产品的不断发展和升级,食品安全检测产品将会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篇9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食品安全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质量的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目前产生问题较多,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主要是后者。具体说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造成食品的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农业种植、养殖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农药、兽药的滥用,造成食物农兽药残留问题突出。

食品在生产环节上,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一些食品生产企业的条件不符合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标准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非法、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防腐剂、色素、过氧化苯甲酰等食品添加剂;污染物、重金属超标现象经常发生。

食品储存、运输、营销等环节上,卫生安全措施未得到有效保障。从查处的案件来看,许多生产经营企业不重视这些环节的污染控制而造成了食品污染。

人为犯罪因素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一些不法经营着为牟取暴利,不顾消费者的安危,在食品生产经营中掺杂使假,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加工食品。

当前我县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县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毋庸讳言,我县食品安全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种植、养殖环节。一是近年来,我县的水产品养殖有了一定的发展,消费需求越来越大,水产品的农药残留,对养殖过程中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等情况不明,水产品安全不能得到保证。

二是与我县消费需求比,蔬菜基地建设在数量、面积以及规范化管理方面都应进一步加大力度。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菜农的利润很薄,阻碍了蔬菜基地建设和发展,以致有大量没经过规范程序的蔬菜上市,存在安全隐患。

加工环节。一是生猪屠宰依然存在定点外屠宰的现象,屠宰点内检疫方式依然只凭肉眼,凭经验,力量薄弱,责任心有待加强。

二是豆制品、卤制品加工点多为小商贩,规模小,工艺不规范,添加剂使用情况不明晰,卫生状况很差。点多面广,监管困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是我县食品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质量意识,品牌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多数生产企业卫生状况较差,整治工作需要一个过程。

流通环节。大多数小食品经营店还没有完全做到索证索票、进货检验,没有食品质量管理人员,食品质量无可追溯性,问题食品不能得到有效处置。

餐饮环节。餐饮环节是我县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小餐饮店还有无证经营的,工作人员不能做到全部及时进行健康体检。规模小、卫生差。二是农村学校食堂不卫生,原料采购不规范,存在食堂承包和变相承包现象。

工作建议

加大监管力度。(1)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加强对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及添加剂等的监管,指导科学饲养,合理施药。(2)对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在源头堵住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在城乡结合部的薄弱环节,采取规范发展和严厉打击相结合;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对达不到卫生、人员条件的小餐饮、大排挡要坚决取缔,杜绝无证经营现象,明确责任,不留盲点。(3)对食品营销环节的监管。严把食品批发和零售市场的入口关,规范市场秩序。完善食品经销责任制。

完善信息服务。食品安全问题最易出现信息不畅的问题,政府部门要引导生产和消费,建立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定期收集和问题食品及产地的信息,以起到警示和防范作用。

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以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为契机,对全县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并进行饮服务食品安全单位的创建工作。以有效的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工作。

强化经济手段。理论上,对每一种食品从源头到成品进行全面监控,是最完全的监控,但其相关成本是政府很难承担起的。所以,充分利用市场法则,强化经济手段,让企业把好食品安全的第一关,才可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篇10

[关键词] 农村与城镇中小学;商店;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R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0(a)-103-02

当前各地食品安全管理和检测力度加大,大的商场、超市的食品销售管理较为规范,加之成年人识别能力强,可有效的杜绝非安全性食品,但由于中小学周边商家受利益驱动,对食品把关不严,一些质次价低的食品易进学生口中。尤其学生对加于非安全的一些添加剂成分的食品却十分喜好,更增加了危害程度。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辖区内的农村和城镇中小学周边200米的商店(包括超市),所售的食品,主要是中小学生喜好的,主要大类有冷饮类、糕点类、酱菜类、肉与肉制品类,以及其他小食品,包括有包装的和散装的。

1.2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时间为2006年3月~2007年11月,检测理化指标为食品中各种调色、调味的添加剂,包括亚硝酸盐、苯甲酸及钠盐、山梨酸、糖精钠、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姜黄、亮蓝。所检食品均检测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两项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法依据GB/T5009-2003,评价按照食品添加剂食用卫生标准采样要求:店内所售的食品,有包装的定性食品采样量为250 g(ml)。在店内所售的食品采样正确填写采样记录单,包括样品名、生产厂家、数量、采样点、采样人和采样时间。微生物监测指标按检验要求送检,如不能按时送检,要求低温保存样品。

2 结果

标率等指标分别见表1~3。在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指标中,农村中小学周边商店食品超标率分别为21.7%和15.6%。明显高于城镇的14.2%和11.2%。(χ2=13.435,χ2=5.89 P值均

3讨论

本次农村与城镇中小学周边商店食品安全调研,是选定食品和选定指标的调查,突出对危害少年儿童健康指标的关注。随着各地食品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一些质次的食品正从城市转向农村,从成年人流向少年儿童。中小学周边商家的食品安全问题值得关注,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较差,有些商家经营一些不合格食品。从调查看这些食品的色香味较重,时间过长,三无产品较多,包装简单甚至无包装。要加强中小学周边商店、超市的管理,对其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测的同时,要对学校和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

[参考文献]

[1]GB/T4789.2.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2]GB/T5009-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篇11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切实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质量水平有了新提高,产业素质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有了新提升,生产加工水平持续增强;食品监管有了新突破,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品牌建设有了新进展,“**制造”声誉不断扩大;监管体系得到健全,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全民质量安全意识有了新提高,社会环境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去年8月份开始,我市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专项整治行动得到了全面、扎实、有力的推进,取得了预期效果。

二、存在问题

(一)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全市总体质量水平建立在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低端产业结构上,总体滞后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长期徘徊在80%左右。同时,各县区发展状况也不够平衡;传统产业质量不容乐观,小企业质量技术基础比较薄弱,产品档次不高、可靠性不强、标准水平偏低,制售假冒伪劣现象没有完全根除,质量违法违规案件时有发生。

(二)企业、农户的主体意识不够强。由于生产企业、农户对农产品安全问题认识不足,质量意识淡薄,加上目前大宗农产品市场准入尚未实施,农产品难以实现优质优价等原因,企业对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动力不足,在标准化应用、质量控制、生产记录、标识使用等各个环节上重视不够。部分小型企业、小规模基地缺乏必要的自查、自检。少数企业和单位在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过程中,只注意申报材料编制,不注重实际管理,敷衍应付。

(三)巩固和深化专项整治成果任重道远。虽然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规范和制度,但受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要长期坚持绝非易事,部分企业对为什么要索证索票、建立台帐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认为这是政府“要我做的”,没有认识到这是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便于追溯质量责任的需要,容易导致专项整治出现反复。

(四)“三无”企业的彻底取缔难度很大。由于“三无”生产加工点量大面广、有很大的流动性和隐藏性,目前还难以应对;主观上看,“分段”模糊再加上部门间职能衔接、信息交流不畅问题短期内难以消除,监管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况且食品生产许可不是工商登记的前置条件,新办证照情况无法及时获取,导致常常处于被动监管的状态,难免会造成监管脱节。而且“三无”生产加工也极易反复,彻底解决确有相当大的难度。

(五)基层网络建设有待完善和加强。目前市属两区尽管建立了综合性的公共管理机构,但人员数量、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都不能满足产品质量、食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需要。三个县尚未建立基层监管网络。而产品质量、食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难点、重点又在基层,在农村。

(六)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配套。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处罚条款不明确,不法分子或缺乏诚信的生产者、经营者有可乘之机,使执法缺乏应有的严肃性。食品无照经营整治仍是专项整治工作的难点,特别是流动摊点,缺乏固定的经营场所,没有卫生许可证,相关法律的交叉问题如何解决值得研究。

三、建议意见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既是一项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建议政府及监管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宗旨,针对当前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

篇12

一、农村自办宴席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1、购买食品原材料贪图便宜,采购过程不规范。部分农村群众消费观念落后,安全意识差,采购食品原材料首选价格便宜的,在他们的传统消费观念中,“便宜”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食品原料采购不能严格把关,更谈不上有索证索票的意识。只要看不出腐烂变质、闻不到臭味异味就行,个别群众甚至存在着“只要烧熟了吃,就不会有问题”的错误观念。因此容易购买到低价劣质以及过期变质的食品原材料,从而为宴席的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2、宴席加工及用餐场所简陋,卫生设施不规范。一般在农村都是以自家厨房和堂屋为主,有的在庭院内用油布做个顶棚临时搭建,甚至有的在露天直接加工并就餐,条件有限,卫生设施不齐全。无“防尘、防蝇、防鼠”设施,无流动水洗手洗菜设施、无食品冷藏保鲜设施,造成食品原材料易受污染。加工后待用的食品及其原料在自然条件下存放,大量半成品与熟食长时间混放,极易引起食物中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而造成食物中毒。

3、餐洁具临时租借使用频繁,清洗消毒不规范。因为宴请的客人较多,大量菜品加工用具、餐饮洁具需要临时租借。加上外地赶来的亲朋好友有时要连续吃上2至3顿,这就要分批次就餐,一批客人吃完紧接着就是下一批,我们当地俗称“流水席”。为了赶时间加上不规范操作,因此锅、碗、瓢、盆及刀具、砧板、餐饮洁具很难做到“一洗、二冲、三消毒”,只能简单地在大塑料盆中洗一下,在换个盆过一下水,没有消毒紧接着就反复使用。

4、厨师未经安全及技能培训,操作过程不规范。大厨及帮厨大多为当地的饭店从业人员,俗称“烧大锅的”。大部分人员未经体检,无健康证明,没有经过相关部门正规培训,食品卫生知识相对缺乏,食品安全意识相对淡薄。清洗瓜果蔬菜不经盐水浸泡去除农药残留,而是简单冲洗直接使用;加工菜品时混用刀具和案板,生熟不分、荤素不分;操作熟食时没有经常洗手和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的习惯;特别是在加工卤菜等熟食时,容易忽视熟食制作时间及保质期限、保存条件,在卤菜食用装盘前没有重新回炉加工,特别是春夏季节,细菌滋生,食物极易发生腐败变质。由于自办宴席在农村量大、面广,监管人员相对匮乏,使农村自办宴席始终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薄弱环节。

二、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农村自办宴席的现状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笔者结合平时的工作实践,并在借鉴其他兄弟单位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自办宴席申报备案制度。只有申报备案工作做实了,后续的监管才能跟进,否则一切无从谈起。根据要求,各乡镇所辖行政村都设有食品安全信息员,并具体负责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的信息收集、申报备案和汇总上报。申报内容包括举办人、申报事由、承办厨师、就餐时间、地点、人数等信息。村民自办5桌以上宴席的,需提前 48 小时向所在村(居)进行申报,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要及时上报并填写《某某乡镇某某村家庭自办宴席申报备案表》,此表一式叁份。一份各村自行留存,一份报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一份报辖区市场监督管理所(或餐饮监管相关机构)。

二、加强农村宴席厨师定期体检备案制度。承办农村家庭宴席的厨师,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并登记备案,取得上岗资格后方可从事宴席承办。健康体检每年至少一至二次,厨师健康体检工作可由各乡镇卫生院负责落实,登记备案由各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和辖区市场监督管理所共同负责,《乡镇农村厨师登记备案表》一式四份,分别由辖区市场监督管理所、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县局餐饮股、县食安办留存。登记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学历、资格等级、行业从业经历、健康状况等,按餐饮从业人员要求和标准管理。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凡是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不得从事该项工作。

三、加强农村宴席厨师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作为一个好的厨师,不仅菜品要做的好,更要做的安全。厨师是否有责任心和具备食品安全知识,直接关系到宴席菜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此要加强对厨师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厨师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以增强其责任心,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培训的内容包括:食品采购的卫生要求、主要原料采购卫生要求、烹饪加工卫生要求、冷菜加工卫生要求、餐具消毒卫生要求、环境卫生要求、个人卫生要求、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等。

四、加强自办宴席现场监管与指导。对自办宴席探索实行分类指导,规模在10桌以下的自办宴席由各乡镇辖区市场监管所及镇食品安全办公室负责,具体检查防蝇防尘设施,所购原料和食品的质量,加工过程的生熟分开,菜品的煮熟烧透,凉菜卫生标准,餐具的清洗消毒等,并派人进行现场监督指导;规模在10桌以上自办宴席由县食安办会同县局餐饮管理股选派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执法人员到现场监督指导。对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传染病的人员,禁止举办或承办自办聚餐。宴席举办者不得购买“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等不合格食品,举办者要向供货单位(或供货人)索取购物凭证,注明购进食品原料的名称、规格、批号、供货者、购货数量、购货日期等内容。对于查出的不合格食品,就地销毁。

五、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宴席的举办者、承办厨师或其他人员若发现食品安全事故隐患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立即报告乡镇卫生院和乡镇食安办,乡镇食安办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控制现场,并立即上报县食安办。同时积极组织人员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救治、调查、采样、取证、查处工作,同时县食安办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篇13

一、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成效

____年来全市共新设立食品经营企业___家,个体工商户____家,其中生鲜超市__家,食品批发经营户___家,食品统一配送率__-__%,但是无照经营现象部分存在。为进一步切实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莆田市工商局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大力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____年以来,共查处病死猪肉、私宰肉____公斤、不合格食品____.__公斤,下架各类乳制品__.__万盒,计__.__万公斤,查处各类食品案件___件,罚没___.__万元。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共计____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___万元。主要做法:

(一)创新食品监管措施,完善监管长效机制

_、强力推进食品批发企业实行电子台账管理。____年初,××市局以××副食品批发市场为试点,召开“××市工商系统食品企业建立电子台账管理现场观摩会”,在全市强力推进食品批发企业实行电子台账管理,还实行了县(区)工商局“一月一督查一通报”和市工商局“一季一督查一通报”制度,定期不定期对推进电子台账管理工作进行督查和交叉检查。至____年底,已全面完成检查验收工作并实现食品电子台账“全覆盖、全运行”目标。

_、应用“商管系统”开展食品巡查监管。市工商局每季度对各县区局运用“商管系统”情况进行督查,截至目前,共上报各类食品商品数据______条,巡查记录____条。特别是____年全市工商系统运用“商管系统”,及时对不合格奶粉及液态奶等进行巡查监管,共查封下架“问题奶粉”___._公斤、问题液态奶___.__公斤,召回“问题奶粉”____公斤,并监督经销商全部退回厂家。

_、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信息备案工作。依据国务院《特别规定》和《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全力开展食品安全信息备案,集中形成可按批次检索查验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报告的电子数据库。目前全市_家一级奶制品批发商已全部安装与之配套的三元电子软件,向省工商局的电子数据库进行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报告备案。

_、完善市场巡查监管机制。制定《××市工商系统市场巡查监管分级实施方案》,按照日常、节日、预警和应急四个不同时机以及市场状态,分别标定为ⅳ级、iii级、ⅱ级和ⅰ级,并采取相对应的巡查监管措施。

(二)加强快速检测力度,建立食品检测体系

_、加大食品安全日常检测与预警。充分运用快速检测工具,对市场、超市、商场等的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超标、水产品浸泡福尔马林等食品进行现场检测。去年以来,共抽检农药残留蔬菜____批次,不合格_批次,合格率达__.__%;农药残留水果____批次,不合格_批次,合格率达__.__%;浸泡甲醛水产品_____批次,不合格_批次,合格率达__.__%;查获并销毁含有农药残留蔬菜水果、甲醛水产品、织纹螺等不合格食品____.__公斤。

_、建立“四位一体”的检测体系。一是加大投入食品检测资金,为全市工商系统__个工商所、_个检查支队、_个检查大队配齐了快速检测箱、检测仪、检测试剂等设备。二是加强食品快速检测培训,每年市局和各县区工商局都组织基层单位检测人员举办治理“餐桌污染”检测培训班,进行农药残留、水产品甲醛快速检测培训,切实提高工商人员的检测水平。三是建立市工商局监测车、县区局及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快速监测箱、市场开办者自律检测和有关职能部门检测“四位一体”的检测体系。督促市区主要集贸市场(超市)的开办者建立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水产品甲醛快速检测点,自行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做好日常的检测记录等工作。

(三)加强监管执法检查,维护食品消费安全

_、强化节日期间食品市场监管。一是落实驻场制度。组织工商段长和食品巡查员进驻主要超市、商场、集贸市场、大型批发市场,实时监督经营行为和食品质量。二是促进市场自律管理。与市场业主签订共建规范市场协议、责任状,指导市场业主与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倡导市场内部自律管理。三是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针对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节日性食品消费特点,组织开展重点品种、重点市场、重点区域专项执法检查,确保节日消费和重点食品消费安全。

_、开展中小学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去年来全市工商系统共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____户次,学习用品店___户次,责令___户无证照小吃店、食杂店停业整顿,查处取缔无照饮食店、食杂店经营户__户,罚款_._万元,没收过期变质食品___袋,过期饮料___瓶;查处并取缔无照经营办公学习用品店及书报刊经营摊点_家,罚款_._万元,有力地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得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光大充分肯定。

_、清查奶制品市场。____年“三鹿奶粉”事件一发生,全市工商系统按照《××市工商系统市场巡查监管分级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立即进入ⅱ级(预警监管)状态,并按方案规定采取巡查监管措施,加大对“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以及其它不合格奶制品的清查力度,做好问题乳制品的下架、停止销售工作;认真受理奶粉投诉,共受理消费者奶制品咨询___件,申诉__件,举报__件,办结__件;紧急约谈××、××等大型超市商场负责人及“三鹿”问题奶粉、液态奶经销批发商__人次,实行特殊个案稳妥处理,引导做好消费者退、换货工作。全市工商系统共检查企业及个体户_.__万户次,共下架、责令停止销售各类品牌乳制品__.__万,共__.__公斤。

_、加强食品消费维权服务。去年以来,××市工商局_____指挥中心共接到食品消费咨询、申诉及举报共计____件,其中咨询____件;申诉___件,期内应办结___件,已办结___件,办结率___%,调解成功率__._%;举报___件,限期内应办理___件,已办结___件,办结率___%;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___万元,收到感谢信__封。

_、依法查办食品案件。全市工商系统加大力度,严厉打击,重点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三无”食品、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去年以来,共检查经营户_____户次,查处病死猪肉、私宰肉____公斤、不合格食品____.__公斤,查处各类食品案件___起,罚没___.__万元。

二、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体制和机制不顺,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不到位

我市在食品安全监管上采取“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模式,工作中坚持“全市统一领导、乡镇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方针,但目前监管体制和机制尚未理顺,人力资源、检验检测资源、信息资源分散,以致监管合力不强、职能重叠、多头执法、监管缺位、执法空白等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分段监管环节链的连接点上较易出现监管空缺。

(二)监管措施不力,检验检测资源分散

目前,我市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在监管方式和措施上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重视证照办理,轻视日常检查;重视市场准入,轻视生产经营。凡是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户,有关执法部门都要求他们办理各种证照,但是在取得证照之后,便放松了对这些监管对象的日常检查,这种监管模式,对成规模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加工作坊,和市区大量存在的小摊小贩,则力度有限,起不到应有的监管作用;二是重城市轻农村。受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加之我市广大农村地区食品监管点多、面广、线长,监管任务重,监管工作很难落实到位,再加上一些执法人员意识上还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误区,所以对农村食品领域的监管还存在着缺位现象;三是检验检测资源分散,检测成本高,检测覆盖面有限。不同监管部门检验检测标准不一致,出现同一品种食品重复抽检,抽检结果相互抵触的现象。检测成本高,无形中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同时我局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只能对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超标、水产品浸泡福尔马林等食品进行快速检测,食品检测覆盖面有限,而且我局的检测结果在现行法律条件下不具有法律效力和处罚依据,检测的不合格产品仍需给专业机构送检,对违法商家的威慑力不足,不能有效开展食品安全监管。

(三)农村监管力量薄弱,问题食品流向农村

农村食品经营呈现“低、小、散、多”的状态,农村食品市场多以小规模食品加工、销售和消费的形式存在。个别农民贪便宜,部分商家图利润,不合格、过期、变质、假冒伪劣食品以低廉价格通过“小字号”食品经营企业充填农村食品市场。非法食品经营企业利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资源匮乏的现实,向农村转移,躲避监管。因而,出现农村市场食品质量合格率明显低于城市的情况。由于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有限,食品安全宣传难度很大,加之农村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识别假劣食品能力低,这些都给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了许多障碍。

三、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及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制。要有效整合监管资源,促进监管工作高效有力地施行,真正形成各监管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助、无缝对接的联动机制。要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切实做到监管工作全覆盖和经常化。

(二)强化食品源头监管。农业部门要继续加强农产品源头的监管,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加快无公害基地和无公害产品建设,对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基地的产品实行动态监管。要继续加强对外来食品的监管,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实现食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充分利用高科技检测设备对源头农产品进行安全检测,把好食品市场准入关,确保食品源头安全。

(三)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监管。要大力倡导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要切实落实经销企业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食品质量监测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销毁、公布制度,加大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流通环节经营秩序规范。

篇14

(一)工商所人少事多,监管难度大。以僰望山工商所为例,全所工商干部共5人,辖区的个体工商户总数达1500余户,其中食品经营户300余户。食品经营户主要分散在辖区乡镇所在的公路沿线,而且多数经营户的经营规模较小且非常分散。尤其在农村地区,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相对较少,主要是一些小卖部、小吃店、果蔬小贩、流动货郎等,呈现分布范围广、驻地偏远、交通不便等特点。

(二)经营者的能力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识偏低。农村食品经营者及消费者由于文化层次偏低,接受食品安全、卫生宣传少,大都食品安全意识欠缺,对正规食品的商标、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日期等行业标准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分不清产品质量的好坏。当前,在农民朋友的消费过程中,消费取向主要还是“价格优先”。价格低廉、销路较好的食品,通常会成为农村小卖店的常备商品。

(三)检测设备性能差,导致监管手段落后档次低监管内容较为单一。就目前工商所的人力和监管水平而言,要完全对每一户食品经营户都实施相当有效的监管,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了完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监管干部一般都只能对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限、是否有霉变腐烂等明显变质、经营户票据索取等易见的问题进行检查,对于散装食品、食品内在质量等重点内容,往往由于多种原因反而疏于监管。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说起来容易,具体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虽然有上级配发的“简易式食品检测箱”,但受其功能单一、检测性能差等局限,对部分假冒伪劣食品不能有效检测。日常监管中,执法人员判断“问题”食品大都还是用“一看、二闻、三触摸”等传统原始手段,加之人力、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工商部门对流通领域“问题”食品很难做到令其销声匿迹。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对策

(一)以提高工商所执法人员素质为目标,全方位打造高素质的监管执法队伍。提高工商所执法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认识,重点学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工商部门应该履行的职责、执法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提高对食品监管风险点的认识,进而更好地推动食品监管工作任务的落实。整合有限的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各基层工商所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借鉴、探讨先进的监管理念和方式。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为食品监管工作开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