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高的原因范文

财务风险高的原因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财务风险高的原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成因;危害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和重视力度加大,我国高职教育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但高职院校连续扩招,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各项基础设施投入明显增加,导致高职院校发展的资金需要与经费投入不足的资金供求矛盾加大,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一、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

(一)政治因素

政策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国家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的调整,会对财务风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应将其作为风险评估和计量的首要因素。

(二)法律因素

一般来讲,法律环境的变更是不以个别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变更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就使得经济单位经营政策的制定、财务目标的制定更加困难,风险也越来越大。

(三)利率因素

市场利率变化而给融资者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利率的非预期变动给经营带来的影响,如利率上升,融资的成本提高,会影响到债务的按期偿还。

(四)通货膨胀因素

在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上涨,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收益水平下降。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经营性财务风险的成因

1.内部控制不健全,预算支出约束不力。一是内部控制薄弱形成财务风险。内部会计控制十分薄弱,经常处于“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状态,这不仅使学校的内部控制无法实施,更给一些管理层舞弊行为提供了方便之门。二是财务支出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仅有的《预算法》对支出只作原则性的规定,操作性不强,以前的一些制度己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新的制度还未形成,管理不严,监督难行。三是高职院校行政机构改革滞后。许多存在意义不大的机构并没有撤销,机构庞大,人员冗余,效率低下,财务负担加重。四是现金流量短缺产生财务风险。随着高职院校中贫困生的增加,欠费人数也相应增加,再加上有些学生恶意欠费,欠费现象日益严重,并且有扩大和蔓延的趋势。

2.高职院校的融资渠道过于单一。许多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和向学生收取的学费。尽管国务院在2002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省级政府要制定本地区职业院校学生生均经费标准并督促职业院校举办者按标准投入经费”,但目前这一要求多数省市还没有落实。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要高于普通本科教育,而我国目前本科院校都有生均经费补贴,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生均经费补贴,或补贴的经费较少。同时学校作为非盈利单位,盈利能力有限,吸引企业合作办学的难度很大。因此,学费收入成为高职院校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更高层次的、名牌的院校,威胁到高职院校的生源。

(二)高职院校负债风险的成因

1.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迫使高职院校大规模举债。近年来,无论是扩大办学规模,还是创办高水平的高职院校,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尽管政府每年都在增加对高等院校的经费投入,但其中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所占的比例很少,远远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办学资金需要。对学生的学费收入成为学校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但学生学费收入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增加。为解决由于不断扩大办学规模而带来的资金需求,高职院校纷纷走上了贷款办学的道路。据调查,高职院校财务普遍存在“拨款仅够吃饭,收费保证运转,基本建设靠贷款”的现象。如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新增规模平均增加投资173亿元,其中政府资金投入只有38亿元。银行贷款成为解决资金短缺的主要途径。

2.高估预期收入、过度举债成为形成债务风险的直接因素。适度举债是学校发展的催化剂,是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支持。但实际上贷款是对学校预期收入的透支。如果教育市场发生变化,学校的预期发生偏差,导致预期收入无法实现,再加上贷款数额巨大、期限较长、利息负担沉重,学校背负巨额的债务负担,收不低支,必然会形成严重的财务风险。高职院校办学所贷的资金一般都用于基建项目,投资回收期长、资金数额巨大。根据财务杠杆的原理,只有贷款投入项目的收益率大于贷款的利率时,才能为学校带来净收益,反之,则成为学校沉重的负担,阻碍学校的发展。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好大喜功,片面追求数量规模,盲目上新项目,开发新校区,急功近利,缺乏严密的可行性论证,对未来的收益估计不准,贷款规模过大,还款政策不健全,还款时间集中,一旦所贷的资金超过实际的偿还能力,就会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如清华大学借款10个亿兴建学生公寓,公寓的收费还不够偿还贷款的利息。

(三)高职院校投资风险的形成原因

高职院校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向校办企业其他企业投资,成为校办企业或其他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负有责任。虽然此举能使学校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使资产保值增值,但也存在决策失误造成学校资产损失的可能性,一旦被投资企业破产清算,或投资达不到预期效益,学校也要在投资份额范围之内承担责任,对学校的财务状况造成影响,从而形成学校的财务风险。

三、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危害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可能会带来两种后果,一是获得风险收益;二是遭受风险损失。后者一旦发生,将会形成高职院校的财务危机。财务危机主要体现为财务状况的逐渐恶化,单位财务陷入困境,现金流量下降,资金周转不灵,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由此造成单位的损失,严重时会使单位破产清算。

参考文献:

[1]胡晓明.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保障措施[J].山东纺织经济,2006(1).

篇2

影响高等院校财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除了高等院校自身的经营状况会对其偿债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以外,诸多外界因素也会对高校产生影响。下面具体介绍各因素及其带来的影响。

(一)内在因素

针对高等院校自身的特点,内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筹资活动。为了应对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导致的大规模扩建活动,填补财政拨款以及自筹资金余下的不足,高校纷纷选择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来满足基本建设需要。毋庸置疑的是,高校进行负债筹资建设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竞争力,提升办学质量。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倘若高校能够比较容易的从银行获得贷款,那么将会给高校的财务财务状况带来双重的影响。一方面,较容易的获取银行贷款能够帮助高校及时缓解来自资金链的压力。另一方面,如果高校不能够在贷款的数量上有所警觉,当高校有意外情况发生时,高额的贷款和随之而来的利息将给高校带来沉重的资金包袱,不但会阻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制约高校今后的发展。其次,投资活动。目前,高校为了充分利用手中的货币资金,纷纷进行投资活动,期望能够从中获取回报,更好的为教学科研活动服务。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往往出现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率的情况,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投资本金受损,无法收回。再次,管理活动。管理类风险是所有高等院校普遍面临的难题。这一类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学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违规、缺位、漏洞造成的投资失误、管理失控、资金被骗、存款流失等可能情况带给学校损失而形成的风险。同时,高校在获得银行贷款之后,一旦在资金的监管使用上出现问题,必定会给高校偿债带来巨大的隐患。

(二)外界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也不可能独立存在于社会之中,必然会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变化往往会给高校预期目标的实现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进一步会给高校和其借款人带来损失。可以说,国家的政策指导决定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对高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同时,因为宏观政策的变化调整往往又是最难以把握和预测的,所以国家政策风险就显得难以估量。经济环境变化风险是指由于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是不可预料事件而使得高校偏离其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是难以预测和改变的,所以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得不面对该种风险。

综上所述,高校的偿债能力不仅受到其自身因素的内在影响,还会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干涉作用,因此必须进行综合的考虑和探究。

二、高等院校财务风险的特点

(一)破坏性强

与企业财务风险相比,高校财务风险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第一,对高校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高校面对大规模贷款,还本付息的压力很大,部分高校为了偿还银行贷款,无法“开源”,进而选择削减教学经费,从而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成果。此外,在高校扩招的过程中,虽然基础设施等硬件随之得到扩充,但学校在师资力量上却缺乏明显的提高,如此一来,高校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水平也令人堪忧。

第二,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巨额的贷款,高校必须承担到期还本付息的义务。倘若到期不能及时偿还,将会加剧高校的财务负担。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高校的正常运转。如果债务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就会制约高校的发展,甚至导致其停滞不前。

第三,影响社会的稳定。高校扩招的出发点是基于新形势下各行各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但如今出现的问题却是百万大学生亟待就业。显然,高校毕业生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失业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久而久之还会威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可转嫁性

随之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对于高校的约束逐步放开。随着法人地位的获得,高校享有民事权利并因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是鉴于高校事业单位法人的特殊身份,具有一定的公共性。高校只能依法使用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却没有独立的财产权。由于高校财产归国家所有,因此高校并不能真正地承担民事责任。一旦高校由于财务危机导致了破产,产生了不良后果,其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此时,政府就不得不站出来为高校“埋单“,高校的财务风险也就随之转嫁到了政府的身上。

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 预警体系 构建策略

一、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概述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主要是为了预防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财务风险,它利用专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等相关财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监测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及时发现并报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以便管理者快速采取措施预防风险的发生,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当前,仅仅依靠人力无法迅速做出反应,必须借助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实施监测,企业财务必须实现信息化才能对企业财务风险做出迅速的预测。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构建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预测性原则。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企业财务控制指标众多,在构建预警体系时要选择独立性较高的能够反映财务状况的指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实施监测,预测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采取措施及时预防风险的发生。其次,动态连续性原则。财务分析预警体系是对企业财务指标实时监测的动态连续的过程,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监测分析,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还能够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加强管理者防范风险的能力。最后,统一性原则。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以财务相关资料为依据,相关财务资料信息的核算方法和口径必须保持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预警体系预测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剖析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

1、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外部原因

引发企业财务风险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环境竞争日益激烈,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这些都造成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产业发展的趋势的改变,经济的发展要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国家大力发展低污染、低耗能、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这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困境,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大。

2、引发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

首先,不合理的资金结构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加大财务风险。目前,很多企业的资金结构都不合理,负债资金的比例远高于权益资金的比例,如果负债资金过高,权益资金就会过少,企业的偿债能力不足,财务负担加重,企业可会因为资不抵债而破产。其次,企业的应收账款所占的比重过大。目前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不少企业为了扩大产品销路,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产品,盲目采用赊销的方式忽略对客户信用的评价,应收账款的坏账增加。应收账款比例过大而无法周转资金,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加大。最后,企业投资决策失误,盲目多元化。现在经济的发展日益多元化,很多企业也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适度多元化有利于企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如果企业不具备足够的实力盲目收购其他企业,这种错误的投资决策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重点监测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预警体系主要监测的风险,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负债过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财务支付风险和财务结构风险两种形式。监测财务支付风险主要检测现金流动能力、资产变现能力、内部融资能力和逾期负债能力四个方面。现金流动能力反映了企业现金支付的风险程度,资产变现能力是企业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资产变现能力越大,支付风险就越小。内部融资能力强也能够减少企业支付财务风险的发生,逾期负债越少对企业越有利。

企业财务结构风险的监测主要是表现在资产结构风险、负债过度、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三个方面。财务项目的比例分配不合理容易导致财务结构风险的发生,资产结构风险是由于企业各类资产所占总资产的结构比例不合理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企业中流动资产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在企业资产结构中,负债所占的比例不宜过高,容易引发因为负债过多无法再融资的情况发生。除此,不要忽略企业债权的收回,应收账款坏账率过高容易导致企业资产周转不灵,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三)选择合适的企业财务预警分析方法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主要是依据企业相关财务资料,对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独立性较高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为了准确的分析预测企业财务风险必须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第一,比较分析法。企业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动态连续的原则,要将企业现在的数据资料和过去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现在与历史的差异,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对于预测未来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因素分析法。企业财务风险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利用因素分析法对财务风险体系指标的分析,找出影响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措施。第三,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财务分析方法中的一种,能够直观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

三、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策略

篇4

关键词:风险;财务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176-02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无疑会面临各式各样的财务风险。也就是说企业不可能依靠回避来控制财务风险,因此了解财务风险的内涵、类型及其起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防范,才是一个理性企业的所应采取的决策。所以,我们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规避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其类型

(一)风险的内涵

时间价值与风险是财务管理中的最重要基本原则,所以风险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实务中决策者倾向于对不确定性与风险不作明确区分,但在理论上还是存在细微的差别,风险可以认为是能够测定的不确定性。简言之,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普遍性,时时、事事、处处存在的,但又与不确定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风险具备可知性。

(二)财务风险的内涵

有关财务风险的概念,理论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负债经营,债务成本的固定性与预期报酬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也称之为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因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企业财务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第二种观念认为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上述对财务风险内涵的认定,更多是从企业可控的角度,而并没有将不可控因素纳入其中。

(三)财务风险的类型

财务风险可分为两类:一种不可控财务风险,一种是可控的财务风险。不可控的财务风险是财务管理上也被称作系统风险,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如一旦发生了经济危机是任何企业都不能豁免的,是实施任何措施都规避不了的。所以探讨可控风险就成为当前的主流,可控风险是企业能够控制的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当然我们认为以上财务风险是可控的,并不等于企业可以消灭它们。就目前的发展而言,我们则可以尽量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已发生财务风险的危害。

二、可控财务风险的起由

(一)企业高层与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企业财务管理的客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能否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这就体现出企业管理人员控制与防范风险的能力。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这要求企业高层与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由于财务风险意识不到位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致使企业破产的事例比比皆是。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而且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却也提高了对管理人员增强风险意识的要求。

(二)高层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知识的匮乏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决策都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家长制、一言堂的工作作风在企业的管理中仍然普遍存在。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就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由于财务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财务决策的失误,而财务决策的失误又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懂得必要的财务知识,那么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就会不够。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预测,防范与纠正就是空谈。

(三)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后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

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制度的设计一定要能够控制住风险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缺乏执行的制度无异于一纸空文。设计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贯彻执行,仅满足形式上控制的需要,事实上会导致产生更多的财务风险。

三、化解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相关人员的财务知识,从理论素养上提高风险意识

近几年,中国大中型企业不惜天价年薪从海外和知名中介机构聘用高级财务人员做企业的财务总监和财务高管。专家认为,这一方面反映出国内企业正迅速与国际接轨,进而对事关企业发展大计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与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外向型企业集团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根据当前的数据来看,财务风险与财务人员的素质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财务风险的严重程度会随着财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而降低。虽然企业的发展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其他高层人员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财务素养。

(二)建立相关的预警体系,从制度上防范风险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它们与财务评价系统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抵御财务风险,确保财务状况的稳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于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非常必要。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能够提前发现财务风险,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建立风险化解体系,从实践上降低风险的危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的特性告诉我们风险是规避不了的,因此必须建立一系列的相关措施来降低已发生的财务风险的危害。如企业财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资金回笼,其中决定性的一个因素就是应收款的变现能力。如何控制与应收账款有关的财务风险,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制定相关的控制标准,其次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较为严格地挑选客户,最后确定合理的赊销比例,谨慎控制授信额度,稳定的信用政策会传递企业的良好信息,而对客户信用等级的考核,降低了客户赖账的可能性,合理的赊销比率从源头控制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尽量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也有利于将已发生的危害控制到最小。

参考文献:

[1] 刘林.财务风险预测与控制漫谈[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篇5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措施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

1.财务风险的含义及表现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常常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它是企业管理中较为常见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按照出现的风险类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将财务风险降为最低,但不可能完全避免。财务风险是贯穿现代财务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表现在:获利能力低,经济效益差;资金不足,缺乏偿债能力;债务结构不合理;经营能力不佳,不良资产比例大;成长能力弱,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2.财务风险的特征

不确定性;客观性;无意性;严重性。

3.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

1.外部原因

(1)财务管理不适应国家宏观环境的变化。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受多种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法律等方面,企业管理中对这些环境都是不能控制的,不管哪种环境发生突然变化都能够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处于风险中。例如:汇率发生变化直接导致汇率风险,造成企业的外汇收支不均衡,产生了汇兑损失的风险。

(2)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筹资的现象,通常是采取债务融资的方式来降低资本的成本,因此,造成了总资本中的债务资本所占比例过高,如果发生资金链断裂,企业将不能按时偿还已到期的债务,将会使企业财务陷入财务困境。目前,对于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过高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是由于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常常会有生产规模扩张和流动资金不足,这是,企业会向银行进行贷款。

(3)利率水平和外汇汇率水平的影响。对于由负债筹入的资金,在利率一定的条件下,当市场利率的下降时,企业会支付相对较多的利息,合同利率向上浮动时,利率增加企业付息增多,都会使企业的财务形成一定的风险。若企业采取外币融资的形式,当浮动利率产生变化时,也会造成企业的财务出现危险。同时,外币汇率的变化也会使产品外贸收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2.内部原因

(1)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认为只要合理利用企业的各项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同时缺乏控制偏差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经验, 企业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较弱, 导致财务风险发生时束手无策。

(2)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现象,在固定字长投资中比较常见,如果在进行投资项目分析中,没有做到科学合理的分析投资的环境,同时为判断好现金流产生的不利影响,造成了企业投资上的损失,对于预期的项目不能够按照计划收益顺利完成,这样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经营效益。

(3)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健全。现阶段流动资产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即使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也占有较大比例,部分企业的存货产品形成了大量积压。积压的产品由于不能够及时消耗掉,这样不仅造成了管理费用的增加,同时,也使企业流动资金比重降低,减少了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周转,再者,长时间的产品库存也承担了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带来的一定风险。

(4)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控制企业各项资金高效、合理的使用。但目前,一些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充分的与本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融合在一起,不能起到正真的监督和控制作用,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加大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为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研究

1.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强化科学管理

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企业若要健康、快速发展,这就必须具有业务精良、工作高效的财务管理部门,同时,不断增强企业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增强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将财务的基础性管理工作作为重点,保证企业也生产过程中财务工作的稳步运行。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强化企业内部财务内控制度建设,能够大大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出现几率,要将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严格实施,将其作为财务风险防范的首要条件,执行过程中,要严格依据企业指定的财务风险监管程序,职责要清晰。

3.建立“预防”机制

对财务报告进行准确的分析,建立敏感性较高的财务预警“诊断”机制,尤其是对赊账企业加以财务分析,减少坏账的出现。

四、结束语

财务风险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但是从目前来讲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发展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比较完美的效果,主要是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还不够重视,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将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