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物联网技能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互联网教育的进程及其优缺点分析
互联网由于其简便快捷且资源丰富的特点,应用在了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开始渗透到社会技能培训、学生的课外补习、大学生学习中,并且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最近几年,从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国家对于互联网教育的重视,所以也就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大学的综合教育中,学校也结合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在图书馆和学校相关的资源搜索引擎中处处都可以发现互联网教育的影子。在社会的各类培训中,网络教育也越来越成为非统招教学的主流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教育,而“微课”教学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
(一)缺点
在目前微课的发展历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微课的推广和实践。本文认为主要问题有:微课的某些部门的组织管理能力还是有缺陷,很少有老师能接受微课,还处于比较排斥的态度,因此,能做微课的老师就少之又少了,从根本上说,微课现在的设备还是比较落后,技术处理手段处理比较单一。另外,微课教学虽然效果显著,但是在高校中还未组织相关的活动,微课得不到推广,一味的只靠宣传,所以多数人还是持观望态度。
(二)优势
微课虽然时间较短,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合理有效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随意性较强的微课教学,甚至会取得与其理念相反的结果。相对于传统教学,不同学习阶段的微课应应对不同知识能力的学生,微课不但应有学科学段的分别,同时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同一个教学知识点,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内容应该有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对症下药,这样才符合微课理念的基本要求。比如:在此背景下,农家乐的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种植植物、不同的农家乐风格、不同的地区差别、不同的消费人群等等,分别进行不同的微课制作,改变传统教学笼统的教学内容,使其更具有针对性。
本文重点讲述的农家乐微课教学,由于农家乐属于企业类型的技能培训,所以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学习者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并没有多的时间去实地学习,所以这就是用微课来对于农家乐技能培训所具有的巨大市场空间,克服了时间和工作的限制,有效的进行农家乐的技能培训。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教学及作用
(一)从2009开始,微博由于其传播范围较广,认知度较高的特点,迅速在全国掀开了一股微时代的热潮。随之,微课也就逐渐诞生了。简单来说:微课是指在传统教学的主要内容的背景下,使用多媒体技术对知识点进行视频制作,然后由老师对于视频在互联网上进行讲述,且视频时间较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微课就是以视频为主要传播手段,然后在实际课堂中将老师讲述的内容,尤其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所做的阐述的过程,另外,还包括课前预习、上课期间的思考、课后的联系和反思,在利用互联网的时候,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微课逐渐成为一种既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又在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的主流教学方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教学与传统的教学进行的主要环节基本相似:课前预习导引、结合课堂实例进行巩固,但是针对性较强,对于时间的局限几乎没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时间来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微课教学的主要类别有:讲述课、实践与理论结合类。对于农家乐的技能培训,前期是对于投资的风险以及收入等方面的理论阐述,后期就是微课制作者将农家乐实际的运行进行讲述,这样就需要进行实践,制作者必须进行与实例的分析来得出结论,三五分钟的视频将重点讲述出来,然后让学习者迅速的将获得的运营经验装进自己的脑子里,在自己的农家乐建设中应用中去。
(二)本文认为基于互联网的微课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作用,具体到农家乐的培训中,主要分三个方面:一个是对于学习者本身的;一个是对于授课教师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我国目前教育的改革的实践意义。
1、对于学习者本身的意义:在实施微课教学的过程中,自己可以合理的去控制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合理的调配时间,达到最好的学习的效果;可以查漏补缺,针对自己农家乐建设的强弱项,进行针对性训练;学习过程中,还可以不断的去利用互联网资源,去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最关键一点是,上课内容可以被永久保存,可以做好实时的温习。在微课农家乐的技能培训中,在农家乐人员遇到时间困难的时候,可以实时的去向微课平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合理的建议。
2、对于授课老师来说:实施微课对于老师在选取课题的范围上、在设计内容的新颖程度上、讲解能力和总结课堂效果的能力上、在拓展老师的知识面上、都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发展。而且,在实际的微课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锻炼使用互联网分享资源的能力。在农家乐的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农家乐的人员交流农家乐培训理论与实际结合相关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3、对于目前我国的教育技能培训形式的发展来说:现在的微课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挑战,以前即使是有视频,但是也是时间过于长,重点不够突出,容易使得学习者产生疲惫,长期以往,学习者将不再有学习的兴趣。现在有了微课的平台,又有互联网作为有力的后盾,可以通过集中传播然后资源共享的方式,向广大的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区域网,实现平台交流应用的目的。其中,农家乐的技术培训的微课教学实践也是为未来的技能培训打开一扇门,对于未来的技能培训有很强是借鉴意义。
总之,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和教育本身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教育的改革,并且在目前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种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促成了学习者学习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在教育上,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基于互联网教育下微课教学在农家乐技能服务培训的应用与研究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奔走旅游,农家乐也成为了人们放松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各地农家乐的基本条件不同,在农家乐的环境和安全等各方面技能还是存在欠缺。根据微课现在取得的良好效果,所以现在许多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使用微课教学。而鉴于农家乐的从业人员时间有限、文化层次低、年龄层次参差不齐以及农家乐的经济实力问题,用微课教学这新型的教育方式来来学习可以大大的增加经济效益获取更多的技能知识,下面本文就利用微课教学这新型的教育方式来讲述农家乐技能培训的相关问题。
(一)微课在农家乐技能服务培训中的好处。
微课在农家乐服务技能培训过程中可以说是大有裨益,不仅对员工、讲师有着高效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整个农家乐的发展都是锦上添花,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1、促进员工有效自主的学习
微课一般都是靠短小的视频讲解课程,对于农家乐的培训员工来说,他们不是学生,达不到学生那样一节课集中精力听讲的效果,因此只能靠课堂上精彩的讲说来吸引他们。而微课恰恰就抓住了这一点,在课堂上采用微课的形式可以有效的吸引听课人的注意力,视频短小有趣,可以促进员工主动听课,自助的学习相关知识。除此之外,微课还可以根据农家乐从业人员的需求和时间安排,可以进行线下线上循环学习,这样不仅促进学习还可以节约了资金。
2、促进讲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
在微课的题材选取上,都是经过讲师悉心的挑选,试想,如果讲师没有相当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不能够制作出具有高水平的技能培训视频呢?答案可想而知。因此,微课在农家乐服务技能培训课程上的另一点优势就是可以促进教师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教导自己的学员。
(二)微课可以针对农家乐培训的需求进行教学。
在微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在了解视频的制作方式后,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来说,内容的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农家乐是另一种的旅游生活,主要是为了吸引消费人群,那么在内容的设计上,主要是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主要去讲述气氛的营造,这样才有稳定的客源,稳定的利益空间。规划内容方面,涉及农家乐风格的装修思想的培养、主题内容的确定、农家乐收入与投资的关系、收费与收入计算、消费人群的安全问题等内容,这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学习。
既然是以互联网为背景下的微课教学,而且实践又是最好的检测微课教学效果的方式,那么本文认为去建立一个农家乐技能学习者交流的微课平台,然后,众多的农家乐投资人可以交流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总结的经验,这样也不失为另一种的微课教学,也将微课的学习理念进行了拓展。
(三)微课有利于在农家乐的技能培训过程中,微课还可以大胆的去创新,将实践和微课教学进行结合,在农家乐的技能培训中,由于涉及范围比较广,必须处理好利益与投资与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微课教学中,尽量去农家乐实际场地,结合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讲述,也使学习者更容易去接受,获得良好效果。
由于学习者在安全专业技术方面有欠缺,所以在农家乐的微课教学中,要重点去讲述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这也是学习者最想了解的方面,在收费方面,要进行合理的控制,毕竟,当今微课还处于发展阶段,这样的手段也有利于农家乐微课的推广。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背景
1.职业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计划显示,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扶持建设紧贴产业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等。2014年6月26日,教育部表示未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将从高中和大专拓展到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需要紧跟形势迎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势头,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做起。
2.嘉兴市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嘉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嘉兴工业领域将重点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节能环保、生物和核电关联产业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2013年全省推出的“四换三名”工程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该专业围绕嘉兴区域经济科学发展需求和企业人才需求来建设,以“十步法”模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的新契机
通过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资金资助,鼓励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研修培训、课程研发、成果交流等活动,积累高技能人才培训规模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科学经验,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通过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使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在本地区发挥骨干、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经过两年的探索形成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融合、三要一显、双主体,框图如图1所示。具体内涵如下:
“校企融合”是指本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与嘉兴地区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三要一显”:“三要”是指“企业融校要合作、协会驻校要标准、企业联校要技能”;“一显”是指“文化融校显特色”。其中“企业融校要合作”指本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与嘉兴地区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纽带,相互融合;“协会驻校要标准”指通过常驻在学校的行业协会(机械工程协会、模具协会、技师协会)获得专业技能鉴定及考评的标准等;“企业联校要技能”指企业和学校联合,共同培养符合企业生产和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文化融校显特色”指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模拟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使教学环境和生产环境融合,使教学过程和生产流程契合。
“双主体”是指通过学校和企业两大主体,实现物联网人才共育的目标。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
1.开展行业企业调研
通过走访、信函调研、问卷调查、信息查询等多种形式,调研了嘉兴地区15家物联网行业相关企业。通过对市场、企业对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需求规格等作出科学全面分析,形成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后,以嘉兴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设为主战场,面向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把“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相关知识,具备物联网设备安装与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安装与测试、物联网O备调试、物联网系统调试、物联网系统维护、物联网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作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梳理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校企双方参与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整理出了5个职业岗位,15项典型工作任务,这为后续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了依据。
4.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过程中,始终坚持“立足企业、依托企业、融入企业、服务企业”的宗旨;坚持学校、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共同修订课程体系与制订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共同梳理典型教学项目,实施工学结合;坚持将职业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与发展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中。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基本构建了“校企融合、三要一显、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校企融合、三要一显、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成果
1.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
形成了满足区域经济需求和呈现学校特色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
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校企共同编写《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项目实训》《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实训(智慧生活模块)》《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C#版》《物联网用传感器》《物联网网络搭建》和《智能家居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开发》校本教材6册。2016年下半年正式出版了《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实训》教材。
3.师资培养方面的成果
两年来,针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体化”教师,以教师能力等级标准为依据,构建本专业教师的“四维资格”培养机制,创新“三入”培训途径,重点实现“九种”能力提升工程,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新聘请了2名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等级普遍提高,技师及以上比例占93.3%;现拥有市名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属级带头人2名。专业教师参加竞赛获国家级奖3项、省级5项、市级7项,形成了一个具有较高水平“一体化”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
4.教育科研方面的成果
两年中,该专业的教师主持了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3项,8篇,6篇论文获奖,申报获批实用新型和观设计专利共7项。
5.社会服务方面的成果
为了促进校企融合,该专业面向企业,开设了专业讲座、高级研修班、技能培训鉴定等。近两年,积极开展多元化社会培训,累计培训1579人,鉴定1847人。
6.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成果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兴起,对物联网工程的人才培养逐渐提上高校人才培养的日程。本文结合产业需求的实际,论述了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工程实践、就业引导等,全方位阐述了当前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为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物联网;IT产业;需求导向;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58-02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而开设与逐步发展的新专业,从其专业覆盖的范围来看,物联网工程专业是目前机、电、控制、通信等专业的融合,其专业特点即是对现有的专业技术和领域的整合,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并与行业应用密切联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立足社会需求的实际,重点培养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规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市场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产业急需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在这一培养目标引导下,学生应能够了解物联网的发展历史,掌握物联网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物联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多专业知识的融合渗透,更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国外最新文献、新技术应用的获取技能,培养学生对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从多领域、宽口径提高培养质量。
在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可以按照分块设置思路,依据学生四年学习时间内的自身特点,按照通识课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脉络进行课程规划。通识类课程以宽、广、新、全为设置依据,在课时内使学生对物联网的整体产业获得较为全面的了解。公共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为目标,引入日后工作必需的数学、物理、英语、工程类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类课程应着眼于专、精、深,以点带面,在课程规划上,应密切联系物联网的专业应用,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深入掌握物联网在行业中的应用。实践类课程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践类课程设置应面对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和总体规划实施能力。
在课程规划上,应注意突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新、全、专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中,既要反映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多学科综合特点,又要突出物联网专业的深入、综合的特点,将传统的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鼓励自编教材,以弥补已有课程的宽泛、繁杂、陈旧等不足,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易理解等要求,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加强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
二、需求导向的理论课堂教学
物联网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物联网工程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市场应用和行业背景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取舍、与时俱进,才能使教学与实际密切联系,做到所学即所需、所需即所学,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需求导向的理论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密切联系产业需求的实际,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并通过具体深入的分析,使学生就某一知识点深入掌握其在市场中的实际应用,以做到与市场同步,与需求对接,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因此,在教师队伍配备上,要突出对业务知识的深入把握,适当增加在一线工作的业务精、目光新的具有前瞻性的技术人员担任教学工作,将需求与教学直接对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理论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是知识点众多,并且相互之间的衔接性不强,学生难以把握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学的效果难以凸显。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旨在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分类,将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可以直接对接的章节知识列为着重讲解的部分,结合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较短的课时内使学生获得实用性强的理论和技能,同时对其他知识点进行梳理,以需求为主线,将课堂教学进行组织和串接,使学生始终能够把握教学的重点,始终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实际密切联系和结合,并能够通过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提升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需求导向的实践技能培训
物联网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密切结合需求的实际,着力加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具体来讲,就是在实践技能课程的设置上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与需求结合,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实际的项目案例为依托,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联网技术也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专业涵盖宽广,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高,可以在相关的专业课程中增加课程设计学时,在课程设计中引入需求目标,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在编程能力培养上,通过程序设计,引入工程需求实际项目,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编程训练,掌握面向对象进行开发的思想。在掌握网络指令和协议设置上,通过路由交换课程设计,熟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熟悉路由协议。在传感器应用设计中,结合具体的行业需求目标,引入各种物理传感器的应用设计,掌握常用传感器应用设计、信息处理、显示和传送等。
结合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对目前嵌入式设计的市场需求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深入学习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方案要求、软件硬件设计、综合测试等多环节应用。结合网络技术,深入学习以物联网实际需求为主的网络架构知识,重点掌握Zigl)ee协议的基本原理和组网规范,通过实际操作搭建有效的无线物联网络。在毕业实习和设计环节,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需求,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分析、设计、编程任务。
四、结束语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产业需求的实际,开展立体化教学。既注重理论课程的教学,又强化应用实践,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物联网工程的人才培养需要学校、社会、企业多方面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培养出物联网产业的可用之才。
[
参考文献]
[1]于翔,基于物联网的大学信息化教学辅助实验平台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3(5)
[2]孙冠男,高校物联网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探索[J]软件导刊,2013f 9)
[3]刘晓晶,吴海燕,案例教学法与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信息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三门峡市以信息技术应用于特色农业生产为切入点,整合资源,努力加大投入,建立了市级农业物联网总控中心。建成了陕县二仙坡、灵宝信达设施果品、布张村食用菌、湖滨蔬菜、渑池烟叶试验站等9个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点,实现了农业生产远程视频监控、远程智能节水灌溉、远程病虫害专家诊断、远程土壤墒情自动监测和大棚环境智能调控。陕县二仙坡果品有限公司,建立了333.3hm²的苹果物联网示范基地,实现了智能节水灌溉、病虫害远程诊断等管理,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优质果率提高10%~25%,每个苹果售价超过10元,全年共节约管理成本100万元,为企业增加收入3000万元。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应用有效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的快速转变。
二、组织开展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经营信息化
信息化是促进农产品销售的有效途径。为加快农产品网上销售步伐,全市组织了56家农产品销售企业,于2013年12月初成立了三门峡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把灵宝苹果、陕州糟蛋、卢氏黑木耳、二仙坡苹果等200多个特色农产品集中起来,开展电子商务。同时,组织、指导、培训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村经纪人,学习应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促进农产品销售转型升级。陕县农民经纪人李超通过学习自建了淘宝网店、加入了淘宝特色中国馆等,将三门峡市的苹果、大枣、蜂蜜、食用菌等土特产品在网上销售,年销售额达到100万元,其中蜂蜜产品还远销到日本、韩国等国家。自三门峡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运行以来,定期面向全市免费一对一培训电子商务知识及技能,目前已培训300余人,同时商务中心与市级相关部门合作先后邀请了阿里巴巴、郑州电子商务产业带、淘宝大学、农产品电商企业等专业人士来三门峡市开展讲座3场次,使全市农业企业与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农民经纪人等电子商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电商技能进一步提高。全市有36家农业企业、43家农户,通过网上销售了15大类、200个品种的农产品,交易额累计超亿元。交易中心完成电子交易6000多笔,涉及45个品种,产品远销到新疆、上海、云南等全国28个省市。
三、开发应用追溯系统,促进农产品安全信息化
信息化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三门峡市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为目标,应用信息化手段,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的基本要求,组织开发了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服务平台。三门峡市农业局以推广应用为重点,一方面,配套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服务中心,面向全市农产品生产企业或个人,常年开展一对一免费培训;另一方面,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专家团队,对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企业的生产信息进行审核把关,确保三门峡市农产品种质资源、生产环境、操作过程、用料用药等各个环节生产档案数据真实可靠。自平台建成以来,先后对全市208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实现了果品、水产、畜牧、食用菌等相关品牌的农产品二维码可追溯,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二仙坡苹果、卢氏黑木耳、金秋黄梨等89个农产品品牌的质量安全追溯,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化,使农产品在销售中赢得了信誉。陕县金秋黄梨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追溯系统,黄梨价格提高了30%。
四、整合培训平台,促进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
信息化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科学形式。三门峡市整合了12316信息服务、农广天地大讲堂、农民学历教育等资源,组建了三门峡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把“随身老师”培训和互联网培训作为重要手段,将传统培训与现代培训、面对面培训与“在线”培训、封闭型培训与开放型培训结合起来,创新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互联网培训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农广天地大讲堂、移动式硬盘教学为载体,突出理论、政策、技术等系统学习,重点运用到新生代创业青年市民、新型城镇居民培训之中。“随身老师”培训以智能手机为平台,重点运用到新型职业农民之中,通过安装下载软件,既让农民随时随地观看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又使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不懂的地方,随时用“微信”请教专家老师,解决问题,提高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送到农家、送到田间,使农民学习更便捷、更迅速,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开辟了新途径。三门峡市农广校在卢氏县狮子坪乡5个村,采用移动硬盘信息化手段,农闲时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年受训5000人。2014年,全市共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万人。
五、抓农资配送应用,促进农业投入品使用信息化
信息化是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三门峡市利用农技、种子、土肥、植保等部门的技术优势,与企业联合成立了三门峡市农业生产资料配送服务中心,开发了配送管理软件。通过信息化手段,一是向全市推广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投入品使用,从源头上杜绝有害有毒农资的流入,确保农产品生产优质、生态、安全、放心。二是支持30多家农资企业应用管理软件,通过物流信息系统配送到户,为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农业投入品。三是把肥料、农药、种子等应用做到“量体裁衣”、标准使用,促进了精准农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已在全市50多个村建起了农资配送服务站,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等设备,为农民提供订单服务。共完成农资配送5000t,为农民节省农资投入费用800多万元。
六、强化网站建设,促进各项工作信息化
关键词:工业4.0;生产新模式;管理创新
一、引言
后金融危机时期,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和世界不断增强的竞争压力,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推行“再工业化”战略,2011年~2015年初,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先后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工业4.0”战略、“工业新法国”战略、“工业2050”战略和“机器人新战略”,力图重振本国制造业,并谋划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于2015年5月推出《中国制造2025》,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尽管上述主要国家所提的工业发展新战略的名称有所不同,但从其内容看,核心是通过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生产制造的深度融合,以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这一发展新趋势建立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变革基础之上,并正在对全球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结构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全球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点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经初露端倪。
二、互联网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近十多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即将全面进入以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互联网通信协定第6版)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为技术基础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也正在对全球商业模式和生产制造模式带来深刻改变。1.互联网技术引领商业模式的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信息成本以及传统上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正在深刻影响着企业的销售模式和消费者的购买方式。近年来,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蓬勃兴起,并从B2B、B2C、C2C等模式向O2O模式发展,“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以中国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过去五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2016年,网络购物和网上支付的用户分别从2.42亿人和2.21亿人增加至4.67亿人和4.75亿人,年均各自增长17.86%和21.08%,带动电子商务逐渐替代传统的销售渠道。而从全球层面看,根据世界银行最新的统计数据,2000年~2015年,全球每100人中互联网用户数从6.77人增加到了44人,年均增长13.29%;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6年4月12日的《世界经济展望》,2015年全球总人口为73.16亿人,由此可以推算出到2015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大约32亿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奠定了基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持续成长及壮大根基。2.工业互联带来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网络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和消费领域,近年来还加快向工业领域的应用渗透,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InternetRevolution)正在形成。从技术层面看,目前IPv6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与IPv4技术相比,其地址比特数从32位扩充到128位,理论上的地址空间上限由此从232个拓展2128个。IPv6有足够的地址使智能对象间通过互联网大范围直接互联(工业4.0工作组、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2013)。从应用层面看,自2012年6月6日全球IPv6网络正式启动以来,其应用推广发展十分迅速,根据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Ladid在今年3月9日北京举办的“全球IPv6论坛媒体见面会暨IPv6WorldLeader,2017颁奖仪式”上的工业4.0时代生产模式与既有生产模式的对比发言,比利时的IPv6用户占全网用户比例已经高达56.56%,美国的这一比例从2014年的5%上升到了目前的33.2%,印度则已经拥有近1亿的IPv6用户数。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前景看,未来物联网和服务网将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从而将传统的工厂升级为智能工厂,带来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
三、工业4.0时代的“智能主义”生产模式
工业4.0被称为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s,CPS)的第四次工业革命(Kagermann,2013;森德勒,2014),将对既有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制造模式产生革命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迅速成为主流的生产制造模式。“福特主义”是指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建立在流水线分工基础上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大批量生产模式(陈秀山,2003),这种生产方式建立在专业化劳动分工、生产流程标准化和规模经济基础之上。从市场需求来看,“福特主义”模式建立在高度同质的大众化需求基础上;从投入生产要素看,采用的是专门化的机器,雇佣能熟练掌握专项任务的低技能工人进行生产;从产品特征看,生产的是标准化产品;从空间特征看,主要是根据资源禀赋所形成的比较优势进行功能性的区域分工,不同区域之间形成上下游的分工合作。概括而言,“福特主义”模式是用低技能劳动力和高度专门化机器的组合以流水线作业形式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可以说是工业2.0时代的代表性生产模式。“福特主义”模式最大的局限是其成功是建立在消费者需求同质化的基础之上。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先后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使得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日益增大,企业不得不对这种变化做出反应,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恰恰为企业满足这种差异化需求提供了可能,“后福特主义”生产模式应运而生。从市场需求来看,“后福特主义”模式考虑了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可以满足小众化的特色需求;从投入生产要素看,采用的是多功能的机器,雇佣能熟练应对多项任务的技术工人进行生产;从产品特征看,生产的是多样化产品;从空间特征看,上下游的企业聚集在特定的区域内,可以保证个性化零部件或服务的及时供应,有效解决了制约灵活化柔性生产的库存问题。概括而言,“后福特主义”模式是用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技术工人和多功能机器的组合以灵活形式小批量柔性生产多样化产品,可以说是工业3.0时代的代表性生产模式。“后福特主义”模式虽然满足了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有效开拓了各种细分市场,但这种生产仍无法满足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需求。然而,就每一个的本质而言,都是一个具有个性的主体,因此有效满足个性化需求成为新的工业生产模式应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也是工业4.0时代到来的市场基础。与既有的“福特主义”模式和“后福特主义”模式不同,工业4.0时代建立在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基础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时感知、监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分析和决策,使智能生产、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制造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王喜文,2015)。从投入生产要素看,采用的将是智能化的机器,雇佣具有丰富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工人进行生产;从产品特征看,生产的是智能产品;从空间特征看,地理位置不在成为制约生产的关键因素,生产组织模式将由集中转向分散。概括而言,这种新的生产模式是用知识型员工和智能机器的组合以适度的规模定制化生产个性化智能产品,鉴于该模式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以及生产产品都具有智能特征,本文将其概括为“智能主义”生产模式。
四、“智能主义”生产模式下管理创新探讨
在工业4.0时代“智能主义”生产模式下,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将被适当规模的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所取代,由此无论对产业发展还是对企业发展,都内生出一系列的管理创新要求,核心的是需求层面的个性化需求导向、技术层面的协同创新网络参与机制以及人才层面的知识型员工培养管理制度体系建设。1.面向并满足个性化需求。过去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市场基础主要是大众化需求,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及普及应用,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工业4.0时代的主流。工业4.0允许在设计、配置、订购、规划、制造和运作等环节能够考虑到个体和客户特殊需求,而且即使在最后阶段仍能变动(工业4.0工作组、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2013)。对企业而言,获取和提升竞争能力的核心是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因此面对即将到来的个性化需求时代,企业应建立个性化需求导向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营销服务体系,主动挖掘并适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重点是提升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能力,这方面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工具。个性化也意味着特色化,这对企业而言,需要更加重视创新设计的地位。此外,借助高度发达的移动通讯网络,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将个人的需求反馈至生产端,这突破了传统实体店客户体验和参与的时空局限,因此利用网络工具让客户参与设计将成为产品体现和满足客户特色需求的重要手段。2.积极参与协同创新网络。工业革命既是产业革命,也是技术革命。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工业4.0主要是以工业物联网、网络安全、云计算、增材制造、现实增强、大数据、自动机器人、模拟以及水平和垂直系统整合技术等9项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变革(BCG,2015)。这些新兴技术是产业和企业向工业4.0升级的关键。鉴于新兴技术研发所具有的研发投入资金量大、研发周期和产业化过程较长等特点,风险与不确定较大,因此以单个企业为主进行研发难以适应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以及国际产业竞争的需要,有必要采用系统创新网络的模式的组织形式开展技术创新。在学者较早的研究中,创新网络被看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制度性安排(ImainBaba,1989;Freeman,1991);协同创新网络则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合作创新,被看作不同的创新参与者的协同群体,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系统性、开放性、中心性、协同性等特点,通过该网络可以实现各个主体间的资源共享、知识传递和技术扩散,实现知识、技术的增值和创新的产生(刘丹、闫长乐,2013)。对于工业4.0时代的企业而言,采用协同创新网络模式进行创新的重要性毋庸多言,关键是要形成构建或参与协同创新网络的机制。固然,这一工作主要由行业内的主导厂商承担;但对一般企业尤其是对技术需求强烈但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或水平受较多约束的中小微企业而言,也应从企业自身考虑参与机制,积极主动参与协同创新网络,凭借网络资源共享的模式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有效提升竞争力。3.知识型员工培养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业4.0时代,随着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智能生产工艺的普遍采用,生产对人员的需求量将会减少,但对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将会发生“质”的变化,正如夏妍娜、赵胜(2015)所言,人在生产制造中的角色将由服务者、操作者转变为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这意味着工业4.0对劳动的需求将从一般劳动力到知识型高素质技术型员工,这类员工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知识水平,还需要得到系统的技能培训。针对网络化时代知识型员工自主性较强和喜欢以网络化方式参与的特点,企业可以借助网络化沟通交流平台或工具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形成企业良好的学习氛围。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培训或模拟训练。就日常管理制度而言,重点是创造有利于激发知识型员工创新思维和高效率工作的工作环境;在薪酬设计上,也应考虑对员工创新能力的激励。
五、结论与建议技术和政策因素共同推动
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兴起,对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将带来革命性影响,推动其从目前的“福特主义”模式和“后福特主义”模式逐渐向“智能主义”模式升级。“智能主义”生产模式内生出一系列管理创新需求,需要管理创新方面,主要是从大众化需求导向转向个性化需求导向;技术管理创新方面,主要是从以单个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模式转向协同创新网络模式,这需要相关的平台建构及参与机制设计;人才管理创新层面,主要是探索适应网络时代知识型员工特点的管理方式。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拥有工程技术人才储备多、本土市场大、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储蓄率高等优势,但制度会否成为制约创新的桎梏也令人担忧(李稻葵,2016)。中国拥有的诸多优势有利于产业界和企业进行上述管理创新,但破解制度层面的体制机制束缚或制约因素也不可或缺,这方面正是政府应该而且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提供引导、支撑和配套服务。为此,本文对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积极引导鼓励工业4.0重大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加强对该模式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以加快我国在这些技术领域的突破,也由此诱发网络外广大企业乃至个人的技术创新或技术改进活动,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成功升级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第二,提供人才培训,一方面,针对工业4.0发展新趋势、新特征,对企业管理层开展培训,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认清工业4.0的发展大趋势,以促使他们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特点制定恰当的发展战略决策,主动顺应并推动工业4.0的发展;另一方面,采用单独组织、与行业协会联合组织或直接与企业合作组织的方式,开展针对企业骨干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未来对智能设备的适应能力,也同时引导激励他们的创新行为。第三,加强公共平台建设,主要是公共研发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和人才流动平台的建设,重点为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为人才资源的恰当配置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文?I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35
1引言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我国国有银行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了高速发展模式,对实体行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实现持续高速增长。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革新,使金融行业呈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银行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形势良好,大批外资银行纷纷进入中国抢占市场,在高薪、人性化培训及职业发展规划等因素的吸引下,大批优秀员工被吸引到外资企业,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对国有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持续快速创新,大量的互联网金融涌现,较有代表性的如:余额宝、P2P信贷平台等。该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以高存款利率、便捷的支付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造成了一部分国有银行客户的流失。因此,国有银行若想立足于复杂的金融市场并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则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资金、信息、人才是目前银行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而其中人才代表了核心竞争力。保留与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出路。在国有银行人员结构中一线柜员占有最高的人数比重,其工作内容直接与客户相关,其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及服务质量决定了国有银行未来的发展。因此,分析一线柜员培训需求、设计与制定培训内容及方案、组织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ISO10015《质量管理-培训指南》是唯一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针对提高人的素质的培训标准。它主要包含以下四个环节: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实施培训与培训结果评估,并着重强调监督机能。该标准涵盖了培训的全部环节,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科学的培训标准。本文将ISO10015培训标准与HD农行一线柜员培训进行有机结合,提出适合该行的员工培训体系。
2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1培训需求
银行柜员培训需求方面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高层对柜员培训需求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规划、培训体制不完善、流程不规范、培训内容不能与员工需求对接等。大多数学者对此提出了改进措施,主要集中在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因素、正确分析培训需求、区别确定培训目标、合理选择培训方式等方面。
2.2培训内容与实施
柜员操作业务种类由储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组成,其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可能存在职业道德、知识、技能素质、忽视制度造成一定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提出柜员培训应主要表现在职业道德培训、管理制度培训、业务操作技能培训及业务知识培训等四个方面。目前,在培训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体制认识不清,依赖性强;培训内容单一;激励制度不健全,员工动力不足等。可以通过丰富培训内容及手段以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强激励,从根本上调动员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3培训效果及评估
当前银行对员工培训有效性仍然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需求的重视程度较低、培训战略疏忽、重技能轻素质、反馈机制不健全与培训一体化不完善等方面。有学者提出将STS教育理念(科学、技术、社会相互作用原理)运用到银行柜员培训之中可以有效提高员工培训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完善培训效果评估,应着重完善评估机制及管理手段、加强交流机制与完善成果转移机制。
3HD农行柜员培训现状
3.1HD农行人员结构
HD农行共有236名正式员工,其中一线柜员151人,占总人员结构的63.98%。对HD农行一线柜员年龄、文化程度及工龄进行统计,如图1~图3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HD农行柜员中25~30岁的员工占绝大多数,而25岁以下及31~40岁之间的柜员数量较少。在学历方面(图2),HD农行柜员大部分由本科毕业生组成,但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仅占了5.3%,高学历人才偏少。而在工龄方面(图3),工作21年以上的柜员占了50.33%,可见HD农行柜员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较强。
3.2HD农行柜员培训的不足
3.2.1对员工培训需求重视程度较低,员工积极性低
(1)该银行每年都组织各部门员工填写培训申请,上报培训计划,但对员工培训需求重视程度不够,培训需求的调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实现银行战略要求与员工需求之间有效地对接。
(2)由于员工培训需求的局限性导致员工培训学习的热情不足,经常出现迟到、早退、请假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培训效果,浪费了培训资源。
3.2.2培训内容与形式单一,重技能轻素质
(1)该行培训内容更多地集中在业务水平的培训,比如点钞、验钞、记账、打字、书写凭证与基本理财知识等,培训较为分散,不够集中,且对道德素质、服务态度、价值观及企业理念等培训仍存在不足。
(2)培训内容过于讲究全面性、培训重点不够突出导致针对性不足。
3.2.3激励制度不健全,缺乏长期性评估
(1)该行的激励制度还不够完善,其没有将培训结果对员工的报酬、职务晋升有效地结合起来,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
(2)目前的培训更多地侧重于课堂的培训效果,缺乏培训效果对企业效益影响的评估。
3.2.4培训学习可持续性不足,建立学习型企业进展缓慢
(1)培训学习应该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该银行培训更多地侧重于短期培训,课堂培训结束就意味着培训结束,这导致员工缺乏学习的长期性。
(2)在团队培训、高层次人才培训方面开展不足,导致高层次核心团队打造进程过于缓慢。
上述不足是HD农行持续发展道路上必须加以改进的关键问题。
3.3HD农行柜员培训需求分析
针对HD农行目前柜员培训的不足,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针对其中70名柜员的培训需求进行统计与分析。选样覆盖了各个年龄段、各学历条件及不同工龄的一线柜员。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了以下5个方面:培训强度(图4)、培训课程(图5)、师资来源(图6)、培训侧重方向(图7)与考核方式(图8)。以上5个方面的调查恰好对应了ISO10015标准的四个主要环节。从中可以看出,38.57%的柜员选择了三个月培训一次,而没有柜员选择一天培训一次,同时25.71%的柜员选择了半年培训一次。可见随着培训强度的增加,柜员的选择呈现了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这反映了柜员对于强度适中的培训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在培训课程方面,绝大部分柜员选择了业务技能培训,同时选择业务知识与业务产品的人数也占有较高比重,可见该行柜员对于培训内容的选择更多地倾向于与工作相关的业务培训方面。而在师资来源方面,一线柜员对于行业专家与企业高管的认可度更高,分别为40%与31.43%。对于培训所侧重的方向与培训课程体现出了一致性,即柜员更关注与自身工作内容相关方面素质的提高。考核方式方面,超过半数的柜员选择了技能达标的考核方式,而选择百分制与理论考试的柜员相对较少,从侧面反映了柜员在培训中主要关注自身业务技能与工作经验的提高。
4HD农行柜员培训改进措施
基于HD农行一线柜员培训的不足与柜员培训需求,结合ISO10015国际培训标准,提出几点措施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4.1重视培训需求,明确培训目标
?y行高层管理者所处的位置可以更好地把控全局,对企业自身所处的位置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该群体是开展柜员培训的重要推手,因此有效地实现银行高层与一线柜员培训需求的对接是开展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以银行目前存在的问题、人员结构及培训需求为对象,结合企业发展模式及目标,有效地将企业的发展与柜员的培训相融合,通过提高柜员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并最终促进银行的长远收益。
4.2创新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
为了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HD农行需对培训内容进行创新,具体地需要将业务技能培训、业务知识培训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打造出符合该行特色的培训内容体系。其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与不同需求的柜员开展相关培训。特别注意要采用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并举的多元化措施,即要到外面加强与相关行业单位的交流,又要聘请行业专家或企业高管到企业内部开展培训,整体提高柜员的眼界、技能与经验,要特别注重柜员互联网技术与知识的培训。
4.3加强正向激励,提高柜员学习能动性
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可以推动柜员培训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通过对课程考试、技能考核等方式选拔培训优秀的柜员,并以奖金、补贴、职位晋升、带薪休假等手段进行奖励,提高柜员参与培训的热情,形成大家积极参与培训的氛围。特别地,对培训优秀的员工鼓励其到相关行业企业继续培训,甚至出国深造,这将有利于促进人员梯队建设,发挥传帮带作用,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长远发展。
物联网是我国的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了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良性发展,我国大力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鼓励和支持高校改革和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建设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势在必行,其有利于提高高校物联网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物联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我国物联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建设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必要性
为了使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得到满足,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积极成立相关专业,并提高相应的办学水平。在此背景下,一批高校开始成立物联网学院,以及测绘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专业涉及到的学科包括电子、计算机、通信等等,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以工程应用学科为基础,对现有的信息技术进行了综合化集成。物联网依托计算机关键技术、感知关键技术、互联网关键技术等技术的信息传感设备,以互联网设施为依据来实现信息的处理、协同和传输,能够在大范围或广域内实现物与物和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物联网产业是一门新兴产业,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当前各高校都根据自身的行业应用背景优势,积极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方向的实训和课程。
在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时不仅要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工程技能,加强实验教学。物联网专业要求相关人才要能够掌握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无线网络通信理论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层、感知层的关键涉及技能。因此高校积极建设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可以使物联网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需要得到满足,切实提高高校物联网专业的办学质量,积极推进物联网专业的校企合作和科研工作。
2 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规划
为了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2014年7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了物联网工程系,并对其进行重点扶持,将打造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物联网的实验教学中心应该成为物联网专业的技能培训、产品测试、科研、创业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验教学改革的基地,同时支持校企合作开发、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1]。
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应该满足物联网工程的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求,在满足电子与工程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实验教学需要的基础上,还能够为师生科研项目、研究生科研创新、大学生创新提供相应的平台。以此为基础确定本校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思路: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建设目标,在科学布局和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兼顾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侧重于实验教学。有步骤、有顺序的建设高内涵、多层次的创新实训平台和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应用示范、研究实验、综合实验和基础实验。基础实验平台主要用于开放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专业基础实验等,综合实验平台主要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性实验等,研究实验平台主要用于社会服务、校企合作、大学生科技创新、科研项目支撑等,应用示范平台主要用于社会服务、校企合作、成果转化、应用示范等[2]。
业务联网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培养大纲为基础,优先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进而再建设相关应用构成、相关技术和相关学科的专业实验室、应用示范系统、实验教学中心,打造综合型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
3 建设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具体实践
根据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思路,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并其申请当地和中央的专项基金项目,获得财政支持。
3.1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是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重点,关系到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后勤管理处、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的安排部署为依据,将全校统一的大型设备仪器监管与共享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平台建立起来,并申请规划,实验室建设项目和实验室信息统计项目,开展全校性的软环境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检查、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统计、实验室绩效考评等工作。全面审查实验室建设项目,以实验室建设制度和实验室设备购置制度为依据,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全校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工作。特别是要对全校各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对比和考评,从而加强对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内涵建设,这样也可以保障各类型科研项目、设备管理项目和实验室建设的顺利进行[3]。
3.2多层次完备的实验平台的建设
以物联网学院的教学与发展需要为根据,在当前的建设思路基础上,积极申报各类实验室的建设项目,有步骤的对多层次完备的实验平台进行建设。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前期的建设工作主要是建设基础实验平台,经费来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基金项目的划拨。物联网技术基础实验平台应该囊括物联网专业基础课的各类课程,包括电信业务开发、网络管理、嵌入式系统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RFID等。
与此同时,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实验教学需求,还应该参照我国对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具体规划,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物联网技术研究、物联网技术综合平台。为了满足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需要,保障充分的资金来源,应该积极申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并与中国电信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仪器工程项目[4]。
3.3建设高素质的实验室技术队伍
为了保障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良性发展,高校在建设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建设一支素质高、稳定性强的实验室技术队伍,保障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建成之后能够实现正常的实验教学。根据学校和学院的统筹安排,在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要组织实验室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参加实验仪器设备厂商组织的相关培训,使其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技术。同时学校也要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STITP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室建设项目等等。为了进一步激发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该定期针对全校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师开展相应的评比活动,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学校要加强对全校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师开展相应的综合培训和技术考核,要求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师能够掌握基本的,物联网实验式设备使用规则,能够科学地开展物联网各项相关实验和教学活动[5]。
4 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成果
本校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共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虽然还处在建设的初级阶段,但也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为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当前本校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已经初具规模,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教学成效。为促进建设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省市两级政府大力支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发展,使物联网实验室建设获得了比较充足的建设经费支持,保障了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在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期间,实验室主管领导带领实验人员参观了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物联网实验中心,认真汲取了物联网建设的宝贵经验,提高了本校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建设较高层次的物联网实验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本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师对物联网,专业的科研需求和实验教学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81-02
成人高等教育与生俱来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想教育模式,但受普通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影响,它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如何充分发挥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功能,力促其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亟须,这是我们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有输送学历人才的补偿教育功能,但绝非教育的补充,更非可有可无。成人高等教育是特色教育,更重要的是从业者大学后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这是它贡献社会的强大服务功能。成人高等教育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它能有效缩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设备、新管理知识的传播时间和传播途径,能依照专业属性直接实现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瓶颈
生源的日渐减少、学费标准的低廉、教育投入的不足、教学师资的短缺、教学内容的陈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缺失、教育教学方式的滞后、教学质量的滑坡、质量监管手段的缺少、学习平台建设的落伍和社会声誉的低下,这些问题的凸显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主体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迫使成人教育工作者去创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强化人才的职业技能素养,培植新常态,发挥新作用,做出新贡献。
三、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因素1.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内因
(1)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计划课程的融通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计划专业课程的一致性。两种教学模式的课程一致是融通的前提,也可以说专业课程融通是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充要条件,离开专业课程融通谈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融合是空谈,更是无稽之谈,专业课程的融通当然也少不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但专业课程的融通程度完全取决于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可制订相关的指导性专业课程融通标准,指导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
(2)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条件与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要求的适应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条件要完全满足职业技能培训在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条件要求。在实现了专业课程融通的前提下,既能保证理论课的正常教学,又能满足专业课程对实习、实验、实操的要求。
(3)专业设置与岗位要求的适应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工种设置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两者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要与岗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完全一致。只有这样,专业才是社会上受欢迎的专业,人才才是社会需求的人才,技能才是社会紧缺的技能。
(4)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融入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程教材的内容要足够支撑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质要求知识的一致性程度。教材内容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不能短斤少两,更不能用盗版以次充好,在满足专业知识完全符合职业技能要求的前提下,理论性与实操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可读性与专业性、美观性与实用性、前瞻性与现实性的完美统一却是十分重要的,兼顾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做到既遵循成人高等教育规律,又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既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又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既有严格的理论知识要求,又有理论指导实践的实操功能,达到完全符合职业标准的知识融入程度。
2.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外因
(1)“职业资格证书制”。它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
(2)“双证制”。它是指政府相关部门允许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分发,学分互认,成人高等教育颁发学历毕业证书,职业技能培训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学历毕业证是从业者系统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证明,而职业资格证是从业者具备足够专业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的证明。
(3)“行业准入制”。它是指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加剧和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一体化国际市场,我国的人事制度逐步从学历证书向职业资格证书过渡,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已做规定的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才准进入的制度。“行业准入制”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就业制度迈入常态化、法规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4)“认证体系”。它是指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数据库、职业资格数据库进行网上认证的体系。特殊情况或由政府授权,委派教育主管部门或社保部门的某个单位对认证者在网上进行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并出具相关证明。
(5)“双证管理制”。即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的管理体系。双证管理体系是指从业者在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以专业技能和职业标准为核心,以专业课程融通为纽带,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一致,达到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最终实现从业者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水平相互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同时持有的体制机制。
四、注重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创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1)科学拟定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要兼顾理论性,突出实践性,注重应用性,强化实操性,建立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研发机制,充分吸纳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技能素质要求的合理化建议,力促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完全符合职业技能准入标准要求,实现两种教育模式专业课程互相融通,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和修改,以满足经济社会对“留得住”“善管理”“精工艺”“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既有高深理论的支撑,又有实践技能的传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可通过师资培训、内请外聘、专兼结合的方式,建立“金牌师资库”,以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才培养质量。
(3)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培养。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是重视人才培养的能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职业技能素养,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的实践平台。高校应加大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强与基层企业与生产单位的联系,让实习实训基地落地行业企业内部,深入生产线、流水线,真正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
(4)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学习培训平台。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要重视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学习平台建设,建立学习便捷、不限时空、形式灵活、开放自由、轻松愉悦、兴致乐向、反复演练、利于记忆的网上学习和考试平台,方便从业者业余学习,有效避免了工学矛盾。
(5)开展“双向互动,订单培养”服务。高校可以通过联合办学、送教上门、委托培养、实习实训等方式,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与行业、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为行业、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专门人才。
(6)加强监管,确保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质量好坏决定成人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要把监管深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用制度机制、监管队伍和措施手段,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达到职业标准的准入度要求。
(7)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合作联盟,走驱动发展之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已日益凸显,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拓宽思路,完善系列制度建设,建立利于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体制机制,从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融合的内外因素上下功夫,积极与行业、企业建立联盟,合作办学,订单培养,便于产学研互相促进,教学与需求相互匹配,不断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以两种教育模式的专业课程融通作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计划与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与职业资格准入要求相一致,校企合作、计划共订、教师互聘、课程融通、学分互认,证书分发、产学研结合,相互促进,驱动发展,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需要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相互配合,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共同奋斗,强化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共同建造服务型成人高等教育新体系,服务当今经济社会,引领新常态,走驱动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黎璞琛.成人高校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4,(8).
关键词:高职;物联网;职业核心能力;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9-0087-03
0 引 言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市场需求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物联网专业既要培养学生岗位的胜任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上岗的基本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物联网迅速进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核心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层次结构、培养措施和方法。
1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结构与内容
1.1 职业能力体系的结构及特征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人的能力分成三个层次,即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职业特定能力是每一种职业自身特有的能力,它只适用于这个职业的工作岗位,适应面很窄,职业特定能力的总量是很大的;行业通用能力是以社会各大类行业为基础,从一般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可通用的基本能力,它的适应面比较宽,总量比特定能力小;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称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普适性是它最主要的特点,可适用于所有行业的所有职业。
1.2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结构与内容
依据《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对人的能力三个层次的划分,所构建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结构如图1所示[1]。
图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体系的结构
图1中的专业岗位能力就是从事物联网技术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素养,对专业任务的理解、分解和分析能力,对物联网技术的把握能力和操作应用能力以及学习物联网新技术的能力。
专业基础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计算能力、写作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等。
职业核心能力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中,适用于物联网相关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物联网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与人交流、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应用创新6个方面,如图2所示。
图2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图
2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2.1 围绕职业核心能力构建培养方案
围绕6个职业核心能力设计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优化设计课程体系。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体现在德、智、体三个方面,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及身心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要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等;知识素质就包括基础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综合能力素质包括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身心素质就是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
2.2 转变教学模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2.2.1 以“能力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分析物联网职业标准,围绕感知识别、物联网构建、物联网管理服务、物联网应用开发四个技术领域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开发出具有两个基础课程平台、四个专业能力方向的课程体系结构[2]。图3所示是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系统结构。
该体系中,物联网感知识别方向主要涉及感知终端的技术和应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子设备知识、数字和模拟电子知识、嵌入式开发知识等内容;物联网构建方向主要解决网络构建、数据传输问题,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关知识,具有网络系统的构建、运行维护与管理能力,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物联网管理和服务方向其实是一个应用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因此要求学生具备物联网知识、IT技术,又具备信息管理能力;物联网应用开发方向是一个系统解决方案,实施前要经过详细的规划和设计,要求学生具备物联网相关知识,同时具备系统应用开发和集成应用设计能力。
图3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系统结构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控制以及软件技术、管理工程等多个学科相融合的综合性专业学科,因此在一个专业内要学习整个物联网相关知识是不现实的,所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各学校要根据岗位目标定位,选择2~3个专业方向构建其课程体系,培养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
2.2.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全面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与学习模式。 对于高职物联网专业,在各种课程的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项目或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协作,通过讨论,查阅资料,解决疑问等方法共同完成任务,并正确评价完成过程和最终效果[3]。通过这种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各种职业核心能力。
2.2.3 实行课程模块化相结合的学分制
学生必须修满人才培养计划内的所有学分才能合格毕业。学分的获取是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除了可通过学院统一安排的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和拓展课的学习来取得学分外,还可通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来获取。这部分学分的获取过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2.3 加强物联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高职物联网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就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物联网专业师资队伍。作为高职物联网的专业教师,既要具有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过硬的专业技能,熟悉并掌握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保证国家职业标准在教学中得以实施,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有效途径是校企互通,共建项目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的项目共研、岗位交流互换、聘进行家能手的途径,才能切实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真正实现双师教学。
2.4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训基地建设”。高职物联网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必须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养成,为此要加大对实训基地的投入,完善实训设备和条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其有效途径是加强校企合作,走工学结合之路。具体模式包括消化和吸收引进企业的职业培训课程,结合高职物联网专业特点,合作开发出理实一体化教材;校企合作共建物联网专业实训基地,模拟真实职场环境,并将生产性项目引入实训教学体系。
2.5 开设专门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
如开设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信息处理等课程,有针对地对学生的各项核心能力进行训练;课程开发应具有系统性,以物联网或IT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建设,如同培养专业技能一样,通过一系列课程来实现。
2.6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充分利用团学组织、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搭建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平台,以此促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活动应充分利用各级学生组织开展,从班级到专业、到系、到学院,让每个学生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我,拓展能力。
3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
3.1 行动导向教学法
物联网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应遵循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和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的要求为教学内容,依靠任务驱动和行为表现来引导基本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4]。其中最适用于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有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及案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行为目标来引导学生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手、脑、心”全方位的自主学习。在物联网课程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参与是关键,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其责任是通过项目、案例或课题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控制教学的进度和方向,根据学生的表现因材施教,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从而指导学习者在专业学习和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即核心能力的素质。
3.2 OTPAE五步训练法
能力的训练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要通过有效的程序达到真实有效的效果。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高职物联网专业可以采用 目标(Object)-任务(Task)-准备(Prepare)-行动 (Action)-评估(Evaluate)五步训练法[5],即OTPAE科学训练程序,在每个能力点的训练中,均按照五步训练法组织教学和训练。
4 结 语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新专业,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是物联网产业人才的重要来源,核心能力对他们整个职业生涯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高职物联网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多渠道、多角度渗透式进入所有课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最终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参 考 文 献
[1]雷军环,谢英辉. 高职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式”培养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11(36):99-101.
[2]杨从亚. 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5(31):5-7.
[3]周伟.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及其教学方法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4):5-8.
[4]邓峰,吴颖岩.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12(26):96-98.
[5]王冠宁,李选芒. 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1(32):116-117.
关键词:物联网;人性化;多媒体管理系统;应用潜力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6-0068-03
0 引 言
物联网产业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因其受到广阔的行业应用,教育领域中也开始应用,同时高校开始研究物联网在多媒体管理和实验室的应用案例。为此,在高校多媒体课室、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应更新观念,按照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认真思考,把多媒体课室、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目标转移到以节能、低碳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集约化为核心的层面上来,加快推进多媒体课室与物联网技术的整合,保证新技术的有序开发与运用,使之更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更具有发展潜力。
运用物联网的理念及技术构建系统支撑环境,建立物联网技术下多媒体管理系统,改变传统硬件控制器的方式,设计物联网软件中央控制器,达到远程操控和课室的桌面操作虚拟化及个性化教学,并且实现预警式智能化系统维护和无障碍升级,同时达到基于手持移动设备实现多媒体设备的远程控制和集约化管理,成为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因此,应用物联网的架构,设计一个物联网多媒体管理系统,实现操作虚拟化及个性化教学;同时实现自动感知、智能调节、远程控制及其他可扩展的综合功能,使高校多媒体管理系统在科学化、智能化、集约化方面进一步提升,可 实现高校多媒体课室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1 更加人性化的多媒体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针对多媒体管理系统中遇到的一些技术瓶颈,我们通过前期的充分调研和分析规划,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多媒体管理系统,实现了校区内的多媒体课室远程操控和课室的桌面操作虚拟化及个性化教学,同时实现预警式智能化系统维护和无障碍升级,以及达到基于手持移动设备实现多媒体设备的远程控制和集约化管理。本系统促进了学校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实现了物联网与传统多媒体融合,在教学服务过程中体现人性化、高效率、无差错的管理。
本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就是:把物联网建设的理念与技术运用到高校的多媒体管理系统当中,实现多媒体课室智能操控,以完善自动控制效应;实现多媒体课室的集约管理,以提升设备的利用率;实现多媒体课室远程操控,以提升协同效果。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物联网多元化智能多媒体管理系统,打破了以往受地域、时间限制的缺陷,打通了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限制,做到了计算机与手持移动设备的终端融合,实现多媒体课室的实时、动态、准确调控,纵横多维沟通和异地与同步协调的全方位跟踪管理新模式,加快学校多媒体课室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使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为教学环境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提供有力的保证。
2 系统架构设计
对应用层M2M 通信技术的应用,是实现物联网架构下建立智能化多媒体管理系统的第一步。本系统将M2M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数据从一台终端传送到另一台终端,实现人、机器、系统三者之间的智能化、交互式无缝链接,从而实现人与机器和机器与机器之间畅通无阻、随时随地的通信对话。设置多媒体设备都具备联网和通信能力,通过数据融合、数据挖掘等技术把感知和传输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实行自动获取数据采集、信息处理、自动感知、智能调节、自动控制、人工智能处理服务综合功能。
另外,根据物联网的架构,结合学校多媒体课室实际情况,设计和实现物联网通信技术下的多媒体系统管理。从系统模块结构来看,整个系统主要分成自动感知智能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软件中央控制系统、协同工作平台和处理模块等五大部分。图1所示是多媒体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
中央控制系统由M2M平台、远程控制系统组成,系统主要实现将各种各样信息数据进行一系列收集、存储和控制。例如,对手持移动设备远程发来信息、管理工作终端发来信息和自动感知传送来的信息数据以及多媒体设备智能反馈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存储,按照要求导入到处理模块,借助于信号分析技术对获得的各种原始数据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处理模块分为接入模块、终端模块、应用接入模块、管理处理模块、数据库模块、Web模块。支持信息的解析、分派、路由、协议转换和转发、分配和控制,完成各种终端管理和控制的服务处理,并产生系统日志和网管信息。根据终端或者应用发出的请求信息的命令执行对应的逻辑处理,并对终端发出控制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操控, 处理后的信息数据通过协同工作平台实现管理工作流程协同、控制管理联动。由即时通讯模块形成了“网捆绑”的互动协同操作,实现了实时协同管理,并加入上传、信息反馈、即时控制等功能形成多终端的“全功能”协同工作平台。
当管理者把持手持移动设备操作(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发出信号时,系统将通过3G、Wireless Fidelity和Wi-MAX无线网络并利用物联网接入云计算平台和中央控制系统来实现远距离监控和操纵多媒体计算机的数据、恢复还原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另一方面,手持移动设备应具有查询M2M终端设备状态、远程监控功能,以实现远程控制的目的。
管理工作终端发指令到协同工作平台,通过物联网发到处理模块,然后到达中央控制系统来控制和处理多媒体课室设备,协同工作平台还可以支持全方位智能化多媒体课室设备系统维护和无障碍升级。
自动感知智能控制主要采用RFID的射频和热电式、光电式、压电式传感自动感知设备,对识别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并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多媒体课室设备控制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通信,接收中央控制系统动作指令,并反馈信息数据,从而自动处理多媒体设备故障,实现智能化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通过桌面操作虚拟化以及个性化教学,可利用信息管控协议,实现对应用于虚拟化接入的终端,即通过物联网接入教育云计算系统中,借助服务器虚拟化系统软件的虚拟化技术来实现端到端的虚拟化操作,从而提供个性化教学平台实现虚拟课堂。例如,教师可用苹果iPad5移动手机能够从任何地方访问其虚拟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和数据,达到个性化教学。
本系统采用双数据库设计,有中心与本地两级数据库,系统中安装有两个数据库,当中心的数据库无法访问时,系统会在“应急模式”下自动启动服务中的另一个数据库,以服务对应的PID,此时系统则由本地数据库提供支撑,以继续工作。
3 在多媒体课室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
系统中的多媒体课室设备嵌入网络通信接口及数据采集、检测器件和TCP/IP 协议,由多媒体软件及中控器联动,实现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系统还原控制、投影设备的控制、信号源的选择、幕布控制、音视频切换、功放声音控制及电源管理等。当多媒体课室设备出现故障时,感知系统通过网络就自动反馈信息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诊断和排除,实行智能化维护和管理。
另外就是可实时监控和管理。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工作终端平台进行查看与控制,还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实时远程查看与控制。多媒体课室装置有自动感知智能控制,当教师使用IC卡一卡通开课室门时,系统自动启动多媒体设备,如计算机、投影机和功放自动打开,电动幕布放下,下课时老师离开教室,多媒体设备将自动逐一关闭。具有可靠的应用效果。
利用桌面操作虚拟仿真教学。教师手触移动平板电脑屏或使用电子教棒,多媒体屏幕将展示出三维实景虚拟相关课件和场景,体现“仿真、立体、对话、互动”的视觉效果,以便教师进行技能培训、专业授课等。这种虚拟现实与仿真、数字化多媒体式的个性化教学,有效地拓展教学的功能和内容,提升多媒体课室综合层次。
通过物联网接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云教育服务平台,实现多媒体教学网络直播和资源点播服务,确保稳定流畅的视听效果。
4 技术难点与解决对策
物联网技术下实现智能多媒体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除了传统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外,还包括中央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
本系统改变了传统使用硬件控制器,而采用软件控制器。可在每个多媒体设备内嵌入网络通信接口及数据采集、检测器件,通过内部子网将各种媒体的功能集成到软件中控器上,并给每个多媒体课室的中控器都分配唯一的IP地址,使用串口电路、网络接口电路与路由器连接和通讯控制,实现与外网及室内其他网络连接通讯来控制周边多媒体设备。
利用软件中央控制技术,可通过软件修改RS232、RS485控制命令来实现多媒体设备主要功能的控制。在程序上,对每项开关信号需要确定其当前状态开与闭合的变化,运用变量特性与变量空间,应用检测函数来统一各路开关信号。
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关键在于开环控制、反馈控制、随机控制、智能控制。本系统可对多媒体设备(模块)进行自身检测,检查各部分设备是否正常,及时发现故障,自动感应收集数据和信息,并反馈到软件中央控制器上,经过分类处理进行智能系统维护与升级,从而达到智能系统维护和无障碍升级,减轻人工对多媒体管理系统维护,最终提升多媒体管理质量和效果。与此同时,管理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监控实际情况做出调控远程维护操作,做到即时监控、即时管理。
运用物联网架构,可全方位地实现多媒体课室的实时、动态、纵横多维沟通和异地与同步协调的跟踪管理新模式。本系统采用CC2420实现无线通讯技术,达到手持移动设备的终端技术实现可视化、透明化、远程管理,使其更加人性化。技术要点在于设置发送和接收模式。
实现物联网应用中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缺乏一种通用软件。首先要定义新的协议,建立在应用框架接口的基础上,开发自优化、自配置、自分布的适应软件,实现不同中间件的服务及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融合。
利用物联网架构建立多媒体管理系统,要注意解决端到端的特征分布式开放架构问题,系统多样化互操作问题,支持多用户终端环境问题,以及对等节点操作分散的自主架构问题。
5 结 语
在物联网技术下的多媒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本项目主要解决多媒体设备前后端、中间传输通道不一致性和系统维护、升级困难的问题,实现多数据信息自动采集、智能预警式系统维护和无障碍升级;同时解决了物联网软件中央控制器,达到远程操控和课室的桌面操作虚拟化及个性化教学;而基于手持移动设备则用于实现多媒体设备的远程控制和集约化管理,实现多媒体教学环境支持下的协同工作。
本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手段,以面向管理服务为导向,通过自主开发,运用物联网架构,全方位地实现多媒体课室的实时、动态、准确调控,纵横多维沟通和异地与同步协调的跟踪管理新模式,建立更加人性化的多媒体管理系统,并实现多媒体设备的远程控制管理和维护。
总之,物联网技术下的多媒体管理系统的建成,提高了学校多媒体课室的管理水平,达到了高效智能化管理。
把当前最前沿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多媒体系统的管理中,具有互联互通、透彻信息感知和综合智能服务等特点,进一步改变了学校多媒体教学环境,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的实时化、集约化和智能化,使之更加人性化,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为高校多媒体管理走向物联网应用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杨博雄,倪玉华.现代物联网体系架构中核心技术标准及其发展应用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3,3(1):71-76.
[2] 梁柏榉.物联网实验教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素质人才培养[J].计算机代,2012(2):52-54.
[3] 张爱玉,王俊修.云计算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防,2013(1):109-113.
[4] 张豪锋,杨绪辉.基于物联网的低碳时代多媒体教学环境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12):47-52.
[5] 宋述强,钟晓流,许俊华.低碳时代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系统集成与技术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0(10):29-31.
[6] 郝渝,李俊学.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数据与多媒体信息检索[J].物联网技术,2011,1(7):85-88.
[7] 骆方舟.基于Web架构的多媒体智能教室管理系统设计[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1 (3):79-84.
[关键词]家政服务;互联网;用户推广
[DOI]10.13939/ki.zgsc.2016.05.086
1 家政产业与互联网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镇居民对家庭服务的需求也逐年增多。据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统计,家庭服务业中已有近60万家企业、网点和连锁店,近2000万人在该行业就业,全国家庭服务业的年营业额达到1600亿元。家庭服务业中的就业总人数,仅次于安排农民工就业的建筑业。家庭服务业大致有20多个门类,200多种服务项目,涉及一般家务、看护婴幼儿、护理老年人、照顾病人、护理产妇与新生儿、家庭教育等各方面。
然而,我国的家政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供需矛盾阻碍家政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特别是在2015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家政互联网平台也随之涌现,并促进整个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家政产业要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我国现有家政服务平台有很多,尤其是由微信普及带来的O2O风潮,我国家政公司出现了O2O创业公司,对于像APP、系统、软件等互联网产品,可以升级、打补丁、更新版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性能,可是家政服务平台APP、系统,不光要在平台设计上不断推陈出新,用人性化的设计打动消费者,更要认识到对家政平台发展至关重要的是家政服务质量的提高,而服务手段、质量得不到提高的家政公司就会被市场淘汰。
2 家政互联网平台用户推广的困境
2.1 网络信息甄别困难
作为拥有独立性的家政互联网平台需要运用先进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技术手段和家政学、法律等知识,对向平台提交的相关信息,分门别类的登记上传,上传信息包括家政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保障消费者权益,但是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目前诚信体系的不成熟,相关个人信息鉴别难都成了家政互联网发展的瓶颈所在。
2.2 客户体验认可度不高
对家政互联网平台提供服务认可度不高,包括家政服务业的服务提供,以及消费者在使用家政互联网平台过程中,对互联网网页设计美观性的喜好感不强、网页使用功能不完善、相关链接切入不够充足、实时线上咨询反应不够及时等。
2.3 交易成本较高
家政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仍然处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与之合作的企业和自身能够提供的服务还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家政行业作为一个微利的产业,在网络平台系统建设前期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运营阶段难以降低交易成本,这对于尝试互联网平台建设的新型家政公司有一定的困难。
2.4 互联网技术不完善
作为一个以经营传统行业的新型公司业态来说,互联网技术的及时应用,以及革新相关的信息都是家政互联网长期发展必须进行的,为了保障运营的高效,面临解决及时维护服务器及其相关硬件设施更新的难题以及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修补系统漏洞等,数据库维护、日常信息的储存备份、实时信息的、内容的更新、调整等方面,目前家政互联网技术能力还不足以完善的处理这些问题。
2.5 家政从业人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面对中国家政市场状况,现有的家政服务人员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男女比例上极不平衡,家政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学习能力的不足导致公司对其职业技能、法律法规普及等培训的效果不明显,难以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家政行业目前的高流动性也导致家政服务人员不愿意接受相关职业再教育,无法为家政互联网提供大量优秀的服务人才。
3 家政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路径
3.1 有效地吸引并留住目标客户
一般来说,“搜索引擎”“外部链接”“直接登录”的流量划分已经是标准化,通过搜索引擎而来的用户通常是受到内容的吸引;外部链接来自于各种推广营销以及文化和口碑;直接登录的通常都是忠实用户,因此内容建设很重要,内容是线上吸引用户的精髓,也是互联网的基础。线上运营的精髓是让用户体验后吸引并留下来,用产品和服务为用户创造潜在需求的价值,使其成为活跃用户和核心用户,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运营思想,从而使整个用户基数都有稳健且持续的上涨。
3.2 提高技术与配套服务
正是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公开性、丰富性,使得不良虚假信息泛滥网络,因家政服务相对个人空间的私密性特点,要更加注重安全性、私密性。在家政互联网平台下,处理家政服务企业和用户上传交易的信息,由于家政互联网平立性与客观性的特点,其双方的信息包括交易信息评估要尽量的中立客观,但是客观和放任的区别很难把控,由于用户情况各异,对于平台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判定也不同,所以容易损害平台的健康。从技术方面加强网络服务器及相关软硬件的维护,对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科学的评估预测和维护,为系统漏洞修补制定合适时间;从信息处理和配套服务方面,加大日常信息的储存备份、实时信息的、内容的更新、调整等的投入;在不伤害平台活跃度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网站维护的规定,将网站维护制度化、规范化是家政互联网用户推广问题解决的重要路径。
3.3 规范家政互联网的业务流程
通过互联网媒介,服务于广大客户,运用新型互联网电子商务手段,做到商家与用户、线上与线下的运营联动,发挥家政互联网平台的整体优势,做到线上咨询、线上订单、线上反馈与线下服务、线下维护相结合。通过国家规范的家政职业培训体系、执业资格认证体系,家政行业协会来实施对家政服务从业者的规范、约束以及监督,在服务时保障家政服务人员以及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在服务后做好售后服务反馈答疑,定期进行客户回访等固定的方式来实现家政互联网服务的标准流程化。
与政府、银行、保险公司等联合起来,建立完整的服务系统,可以引入先进的第三方交易平台,降低交易风险,保证消费者的利益,达到双赢的目的。家政互联网可通过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的先进技术手段,大规模快速的处理各类数据,将信息匹配的效率极大的提高,同时扩大匹配范围,其中包含了星座、血型、年龄、性别等多元化个性化的匹配,以尽量完成现阶段消费者个人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可以有效地满易双方在信息不对等、不透明、不匹配上的合理要求。同时网站及其移动程序载体将把在家政互联网平台注册的消费者需求以及消费后点评、家政服务公司和在家政互联网平台注册的家政服务人员的基本信息、资质、服务质量在平台上分类呈现出来,交易双方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在区域、价格区间、星级、有无资质证书、服务年限等关键词进行有效的信息匹配,最终促成交易。
3.4 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家政互联网的服务主体是高素质的家政服务员。开展家政职业资质教育成了关乎家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技能提高的最大问题,相关家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不够专业,很难真实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相关技能,很难满足市场对家政服务的要求。想要进行家政互联网用户推广,缺少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员严重束缚家政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家政服务人员的相关规范,国家已经做了相关规范、法规规定和政策支持,家政互联网提供服务的家政从业人员都得持证上岗,定期通过家政相关职业技术教育、再教育,强化家政从业人员技能、基本素质、法律常识等,用来保障家政从业人员自身能力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保障用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3.5 积极利用国家扶持政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几年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家政互联网的出现,更使政府越发重视家政服务的互联网化的发展。家政互联网的发展必须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一方面可以充分地利用政府扶持政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品牌形象,增加用户信任感,也可以与相关政府机关合作开展有意义的基层公益活动或项目试点,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常识科普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在整个行业里形成引导作用,促使更多的企业积极改进,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遵守法律,保障家政服务人员利益,从而促使整个家政行业都得到长足健康的发展。
4 结 论
随着互联网大潮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随着技术革新而改变着,作为家政行业这样一个既传统又新兴的第三产业,如何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成了整个家政行业最关心的。通过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作为家政服务行业这一切实服务家庭生活,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行业,家政互联网的出现既是大势所趋,又需要艰难地尝试、改进,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参考文献:
[1]周海琼.家政服务业电子商务的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J].商场现代化,2008(4).
[2]周勇.线上线下的冲突与融合[J].商业时代,2013(19).
[3]龚兴达.家政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营销推广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2.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方法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生活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给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和方式带来了极大冲击。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技术和微课等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的融合与渗透,已经成为影响和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信息时代的风潮,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教育部《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中提出“启动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各级学校也做出积极回应,重点解决“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个制约教育发展的重大前提性课题。因此,如何让广大教师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具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这既是提高教师运用新技能的要求,又是其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
那么,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该怎样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呢?
一、要融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教师既要了解传统的教育理论,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融会贯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跟上教育时代的发展步伐,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理念也日新月异,与之相关的教育观念也逐步渗透,发生深刻变革。近年来,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这些理论多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借助资源进行自我发展的过程,强调教学必须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课程变革中的实施者,是重要的、关键的课程资源,就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素养,并使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当前的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仅是之前的一种手段,而是在当前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是教育发展的途径和方向,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组成部分,是教育思想和理念发展的促进要素和变革动力,是实践新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的预期,可以丰富教学的组织方式,提高效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要持续关注信息技术,掌握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多种信息获取途径。这些新型的教学媒介可以为新型的教学组织和结构创造个性化的、理想性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有利于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探讨意识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鉴于此,教师要掌握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以信息获取、筛选、使用为核心,以计算机、计算机技术、新型展示平台为媒介的融合性信息教学方式。同时,尽可能懂得互联网、计算机教学为主的辅助教学软件平台的使用,能够设计基本的课件课程脚本,具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基础能力,关键要能结合新课程标志,融合信息技术,开发符合新课程新教材要求的教育教学课程课件。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不应只为了追求形式,仅在“调教课”、“公开课”、“优质课”中使用,而更应在平常教学活动中,根据需要选择、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佳教学环境。
三、要强化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持续提高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不仅是指教师使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能力,更多的是指在互联网触手可及的环境下,信息爆炸社会中,教师的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应用及传递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指教师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诸多信息中快速检索到所需信息的能力,在获取信息后,如何筛选、加工和提炼有效的信息的能力,对筛选的信息如何进行有序分类和整合能力,在整合的基础上,如何进行解读的能力,在解读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有序有效的传递或者传播的能力。这些能力都可以称之为教师的信息素养,这些能力在当前是构成教师信息素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结构中,信息意识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的提高是核心。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重点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四、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让信息素养落到实处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关键要能够结合教学实际,毕竟,不同的学科教师,在教学实际运用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因此,教师不仅要使用好现代教育信息资源和媒体功能,还要能够使信息资源和媒体功能与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相结合,研究在新的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创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要改变多媒体技术刚兴起时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解――把学科教学从教师的讲搬到计算机的演――这样的简单化的认识,应该进一步认识到“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意指将课程整合的重点放在辅助教学,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一是可以利用现有的软件平台,借助网络、光盘、资源库等获取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二是在教师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实施课程整合。
五、要开展多种途径有效提高信息素养,协作学习共同提高
随着信息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信息的虚伪辨识,有效和无效的筛选,都是一件非常繁杂的事物。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由于任课教师课程压力大、时间紧,让他们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对于教学有用的信息技术可能是比较困难,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协调分工,共同提高信息素养,共同构建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资源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多样性。
同样,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是一件长期的持续的工作,教师可以组成信息素养的“朋友圈”,定期研讨相关新技术及新的资源整合等。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由主要依赖培训向教师自学转换,协作学习还为那些要求较高层次培训的教师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终身教育;电力职工;培训;岗位能力
作者简介:栗永江(1972-),女,河南遂平人,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工程硕士。(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207-02
以电力行业输变电运维检修岗位为例,以岗位技能操作水平提高为目的培训,每位员工每年参加一次培训的费用约2000元,每培训100人企业支出培训费用约20万元,若每年由于某位员工缺乏岗位技能知识在工作中发生了一次误操作或者耽误了事故处理时间,由此造成的设备、电费损失何止百万,恶性误操作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人身伤亡事故,因此电力企业历来重视各阶段、各层次的员工培训工作。
电力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科技前沿研究研发的技术手段在这里得到了验证并得到了充分应用,为更好地使电力行业服务于社会,电力行业的管理手段方法也日趋合理,包括职工培训制度建设、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本文从电力行业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入手,阐述电力职工职业生涯各阶段、各层级的培训工作,探讨终身教育理念下的电力职工培训模式。
一、新员工入职培训
电力新员工入职培训,从培训类别分类来看,属于管理类培训;从内容设置来看,深度分类属于初级。国家电网公司每年录用新员工都是应届全日制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生,新员工入职培训是新员工从学生时代的团体成员融入到另一个团体的过程。目前,举办新员工入职培训班的培训机构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国网公司级、网省公司级和地市公司级,这三个层级培训都采用的是集中培训形式,集中培训的时间按照三个层级一般采用的是5个月、2周到6周不等、1周。为了使新员工尽快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才能,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方案策划、计划编制、组织实施,电力行业都逐步完善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培训模式。
送培单位都希望培训效果好,达到想要的培训目标,希望新员工经过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后到单位就能上手,就能独挡一面的进行工作,但事实是不可能经过一次培训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认为应从职业意识、团队执行力、工作态度、有效沟通、个人发展等几方面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和疏导,但如果只是进行这些培训,难免会有“讲着激动、听着感动、培训结束回到岗位上一动不动”的现象发生,因此一定要讲解电力岗位专业技能知识如管理工具、单据表格、企业实际案例等的具体应用,并教会新员工怎样应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
二、在岗培训
电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要让企业员工跟上时代的步伐,时刻给员工灌输终身学习的思想,让员工认识到离开学校就不用学习的想法是错误的,不仅基层员工要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即使到了管理层面,也要进行专业管理,即内行的管理。电力员工在岗培训在职业生涯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培训,贯穿于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这种培训指的是在工作中进行培训,在现场工作中边干边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被培训者要有较强的主动学习意识。培训者要从工作入手为被培训者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目标;被培训者也要给自己制定目标,最好能把目标分阶段实施,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将传统的师带徒、“传帮带”的培训模式提升到专业化的OJT(On the Job Training)现场培训,培训者和被培训者提前做出计划和目标是关键。
三、离岗培训
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飞速建设,电力涉及的技术知识更新很快,因此为其进行的专业管理、工程技术、生产技能等培训项目也要提前实施,定期将员工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很有必要。目前电网公司采取的离岗培训时间有2~5天、7~10天,超过10天的培训班开办的较少;师资一般由企业内的内训师、技术能手和专家承担;有些培训班进行的培训并不完全脱离工作,只是离开各自的工作现场,利用联网的系统;有些培训项目实施的培训内容就是工作本身,如某报表使用、流程管理的培训,员工可以在培训的同时完成报表的报送工作。
目前采用离岗的培训一般分为四大类:经营管理培训、专业管理培训、工程技术培训和生产技能培训。
1.经营管理培训
经营管理培训就是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的培训。对各类管理人进行不同层级的脱产教育培训,包括县级公司负责人培训、地州公司青年管理人员班。这种培训实施注重培训对象的职务地位、等级和层级,如省级公司青干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对象都具有专业素质、年龄、学历等综合性能力要求,有可能将进入上个层级担当某种职务,为提高其担当新职务或扮演新角色时必需的综合能力而进行的教育培训。
2.专业管理培训
专业管理培训是指按不同专业对各类在专业管理岗位上的职工进行的培训,包括人力资源、财务审计、物资管理、规划计划、电力营销、电网检修、电网运行、工程建设、科技信息、金融保险、国际商务、行政党群等专业,如国家电网十大专业领军人物的培训与考核、配网专业管理培训、PMS深化应用培训等。笔者认为该类培训脱产时间以不超过7天为宜,培训内容设置上要强调培训的专业管理特点,从梳理管理流程、改善管理方法、提升企业形象等管理理念上对专业部门的专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3.工程技术培训
工程技术培训是指针对某技术岗位人员进行的脱产教育培训,包括规划计划、电力营销、电网检修、电网运行、工程建设、科技信息等专业,如输电专业技术培训、变压器及电抗器培训、特高压电网技术培训等。培训目标设置为缺什么补什么,以便使职工受训后能更好地适应改变了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专责管理工作。这种培训若不进行认真的培训策划,很容易重复在学校教的课程内容,将专业理论知识以讲授的方式灌输给培训学员,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工程技术培训时长设置为5~10天为宜,授课内容最好能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讨论练习、多媒体影像、经验交流、参观调查等培训方式进行,切忌采用“填鸭式”的讲授方式进行培训。
4.生产技能培训
生产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电力生产一线的员工进行的脱产培训,包括电力营销、电网检修、电网运行、工程建设、科技信息等岗位的一线技能人员。此类培训与电力行业实施的生产技能人员职业技能资格考核培训紧密联系在一起,笔者认为此类培训要加重比例。总时长需15天~20天不等,培训目标设置时以动手操作、训练技能水平为主。生产一线员工进行离岗培训,若培训时间过长,势必会影响受训者原来单位的生产,为避免工学矛盾,要根据电力生产特点,尽量利用冬闲时期进行集中培训、进行细致的培训内容策划。
根据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生产技能类培训可采取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的培训模式。具体实施时,首先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可将每个层级理论能力的知识需求目标告知员工,使员工能在工作中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将每个层级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利用实训基地分单元、分模块进行培训和考核,待职工具备申报某等级职业资格鉴定的条件时,按照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理论、技能鉴定考核,通过考核之后,再颁发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如装表接电岗位Ⅱ级培训,将理论类知识点培训方式定位自学,操作类和综合类按照培训内容分为三个培训单元,每个培训单元若干培训科目,用时4~6天。三个培训单元既可以连续进行培训,也可以分为两次或三次培训完成,三单元全部培训完毕考核合格之后再进行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
四、其他
1.继续教育
企业要为有意识提高自身素质的员工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首先企业人力资源部要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如企业可以制定出详细地长期、中期、短期的针对大专、本科、硕士等学历的需求比例;针对工人等级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人才需求比例,使员工有意识地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由被培训、被学习变为我要培训、要学习。如针对农电工岗位上的员工大多数学历低、水平低的特点,组织成人中专、成人大专的教育培训,不仅能使员工切实学历上得到提高,还能在课程设置中尽量安排一些能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的课程。
企业还需构建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注册类资质证书的取证考试,如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造价师、会计师等。完善全员岗位能效津贴制度,激励员工提高自身学历、资格等。
2.培训项目开发
培训项目开发也要纳入员工培训管理工作中,采取激励机制鼓励资深培训师及资深内训师参与企业培训计划的制定,要不断开发新的培训项目并进行实施,如:为了让员工有健康的心态积极投入工作而开发了心理辅导课;在班组长培训之后,针对下一步班组内部培训工作而开发了班组内训员培训。
五、结束语
国内有关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很多,但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立法。《教育法》第十一条和四十一条规定了国家和其他一些教育机构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目前,各层级电力培训单位已转变职能,变电力专业教学为电力职工培训。为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岗位技能开展的培训被看做是给职工的福利,还没有将职工进行培训作为职工的权利之一。
电力行业工种的特殊性决定该行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以“终身学习”来提升每一个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由此形成保障电力行业发展的、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Q/GDW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Z].2008.
关键词:营销;综合素质;应对策略;探讨
一、营销人员综合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1.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营销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是对于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遵循。在法律层面上,专门规范营销活动的法律法规较少,但是部分行业有对其行业从业人员(包括其营销人员)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营销人员最基本的素质的要求。营销人员遵守法律法规的主要表现为不违法乱纪、不贪污、不挪用公款、不泄露商业机密等。在道德层面上讲,营销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时必须具有符合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营销人员需具有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为爱岗敬业、创新、创造价值等。
2.基本知识
营销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时必须具备相关的基本知识才能合格的履行岗位职责。营销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五大类:一是与企业有关的知识;二是与产品有关的知识;三是与用户有关的知识;四是与行业有关的知识;五是营销理论知识。与企业有关的认识,能使营销人员掌握企业的规模、经营方针、经营特点、技术力量等企业自身的优劣势以及企业所掌握的相关资源。与产品有关的知识,能使营销人员了解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产品水平、制造材料、制造过程、价格、维护技术、售后服务等,以便于营销人员向顾客推介。与用户有关的知识,能使营销人员掌握顾客的购买方式、购买习惯、决策过程、购买频度以及相关社会学、心理学等有关的知识,对于用户知识的掌握使营销人员的营销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与行业有关的知识,能使营销人员了解行业的发展态势、竞争格局、竞争者相关情况等,对于行业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营销策略的差异性。对于营销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营销人员对前四种知识的合理利用,才能统摄全局。
3.岗位技能
营销人员处于不同的岗位需要掌握不同的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比如营销一线的销售人员需要掌握销售业务知识和推销技能。市场人员就需要掌握营销策划知识、数据分析的能力以及市场市场调查的方法等。部分企业没有市场和销售之分,就更要求营销人员知识掌握的综合性,就更需要复合性的营销人员。
4.心理素质
营销人员会面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处理各种关系。这包括营销人员与企业内部部门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客户与客户的关系、客户内部的关系、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复杂关系时需要营销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而言,就是要求营销人员具备耐心、诚心、热心、自信心、责任心以及抗压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素质。
二、提高营销人员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1.提高营销人员综合素质符合企业发展需要
营销人员在企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担负着企业市场开发、产品推广、营销策划等职责。企业的产品要到达顾客手中,须要通过营销人员的工作才能实现,营销人员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进剂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产品生产出来后,不会自动的到达用户手中,需要营销人员通过宣传、推广、推销使潜在用户知晓并购买产品。
2.提高营销人员综合素质符合市场竞争需要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产品同质化明显,企业间竞争更多的集中在企业软实力上,而企业营销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于企业竞争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营销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了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
3.提高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对于营销工作特别是销售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不但注重结果的管理更注重销售过程的管理。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整个营销过程进行全程跟进,这要求相关的人员对于计算机以及相关的应用软件和专业软件要有熟练的掌握,以便通过各种报表及时反馈营销执行情况、市场表现和竞争情报等信息。企业营销精细化管理也要求营销人员素质的提高。
4.提高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是适应营销情景变化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营销活动也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产品的营销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互联网传播的高效与快速性使企业营销工作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企业营销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网络支付,网店的兴起使企业传统的分销方式面临新的挑战,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接面向消费者,而不需要投入人力和资源建立传统的分销渠道,但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掌握网络知识的营销人才。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更多的依赖互联网,进行营销工作,但这对营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传统营销理论和知识,还需要掌握互联网的相关知识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的营销方法和方式。新技术的兴起、顾客需求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营销情景的变化,同时营销人员必须要能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才能继续履职,这就需要营销人员不断的更新相关的知识。
三、我国营销人员综合素质的现状
1.我国营销人员整体业务能力较低
营销人员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参与者,在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使产品转换成现金流。但是,目前我国营销人员整体业务能力偏低。市场营销模式在近几年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增加了许多的新的内容,对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面对互联网、网店、电商等新鲜事物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非互联网企业对其在营销上优势的认知是明显慢一拍的。营销人员在工作中会处理不同的关系,这也要求营销人员对于管理、法律、公关、谈判等知识有广泛的涉猎和积累,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中,营销人员存在着学习能力弱、自我学习意识差,造成营销知识更新不连续、不能适应新情况。
2.知识结构和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有大量的营销人员从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营销知识培训,对于营销知识掌握全靠经验积累。营销被当作是门槛较低的职业之一,导致大量营销人员都是跨专业任职,没有相关的专业学习。同时营销人员的知识水平也是良莠不齐,营销从业人员本科以上学历相对较少。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我国营销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只有13%,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达到了87%,高中、中专、中技学历的占比有28%,还有2%的人员只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这只是总体情况,如果细分到不同的行业,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距更明显。
3.缺乏科学的职业培训和规划
我国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规范化的营销人员职业培训。营销的重要性逐渐被社会、企业所认可,但是还没有形成良好培训环境。在高校,虽然开设有市场营销专业,但是课程设置跟不上企业用人需求。在企业,对于营销人员的培训更多的是集中在产品和销售技能的培训上,还有许多企业根本没有针对营销人员的专题培训,只有基本的入职培训。对于营销人员的职业规划更是少之又少,没有明确的晋升通道以及营销人员本身未有科学的定位,导致营销人员的流动频繁。人员的流动也导致企业不愿意投入资源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无培训营销人员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营销工作必然受影响,这就必然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4.营销人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设备的运用,新技术为传统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现在网店、网购对于传统销售渠道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很多的小公司通过互联网将产品能销售到全球,拓展了销售的时间和空间,这是以前只依靠人力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现在互联网使这一切变的容易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一线营销岗位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人工智能,机器代人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应看到营销策划、管理等岗位将产生新的需求,这些岗位将更多的需要复合型营销人才,这些人才不仅熟练掌握营销专业知识,而且具有其他专业技能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提高我国营销人员综合素质的策略
1.加强营销人员专业知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
解决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问题的重心在于对营销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专业知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涉及学校专业教育和企业培训。
学校专业知识教育要与企业需求相对应,课程设置以应用型课程为主,理论型课程为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寻找方法的能力。
企业培训应结合营销人员知识结构和岗位的不同,采用不同培训课程。企业营销人员知识结构的差异要求培训课程也要有差异性,针对非营销专业的需要加强营销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不同岗位对于培训的需求也不一样,一线人员因面对的客户不同需要培训的知识面要广泛,而营销策划和管理相关的人员需要专业性较强的培训。企业培训可以根据企业情况采取内部培训与专业机构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企业内部培训由于人力、资源的有限,必然在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训上有所欠缺。而专业的培训机构如高校、咨询公司、行业内部交流就能给企业带来新的观点、方法以及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
通过教育、培训能使营销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得到明显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营销团队。
2.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人员薪酬模式与激励机制
现阶段营销人员的的薪酬结构主要是高弹性薪酬模式,绩效薪酬是薪酬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薪酬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其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员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也是导致营销人员流动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企业对于营销人员的激励方式也主要集中在绩效薪酬部分,激励手段和方式较为单一,以物质激励为主。
营销人员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这将直接影响企业营销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企业应不断探索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营销人员薪酬模式和激励机制。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采用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薪酬模式,尽量做到稳定人员和提高薪酬的激励作用之间动态的平衡。营销人员激励机制要灵活,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励手段和方式要多样化,激励兑现要及时,以避免出现营销人员对于激励的麻木化而达不到预期的激励作用。
3.加强营销人员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意识
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于营销人员自身。营销人员首先要有继续学习和提升的意识。有了意识,有了学习和提升的想法后就是把想法落地,有针对性的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同时配合企业的培训,营销人员的素质将会显著提升。
4.做好营销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营销人员要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对自身的发展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知道自身的发展方向。同时企业也要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人力资源规划为营销人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员工个人规划和企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单学滨.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探析[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4:77-79.
[2]耿天军.论市场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2: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