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加强员工健康管理范文

加强员工健康管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加强员工健康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加强员工健康管理

篇1

一、企业健康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当前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思想正逐渐的发生着改变,人们原来越重视自身的身心健康。一些职业人士除了追求基本的劳动报酬以外,更加看重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员工更加希望自己在企业工作不仅可以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人员快速流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因此,企业要想稳健、和谐的发展就必须意识到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尽可能的去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企业通过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可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关怀和理解,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二)有效的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健发展。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中除了综合知识水平的竞争以外,还包括员工健康管理的竞争。身心健康是员工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基础。由于社会的激烈竞争,很多员工的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尤其是企业的销售部门,有的销售员为了完成个人任务不惜采取不道德的手段,这对于企业员工关系的维护和发展是不利的。企业通过加强员工的健康管理,及时的发现员工的心理和生理问题,以防员工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由此,企业在留住人才的同时又可以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加入企业。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风险,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企业要想员工能够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效用,就必须重视员工的健康管理。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经营型企业,员工都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员工在工作中是否能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员工自身的健康密不可分。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员工数量非常多,工作部门也多,使得企业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员工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工作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直接降低了企业的出勤率,从而企业的正常工作任务以及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降低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企业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使得员工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工作任务,推动企业效益的实现和增长。

二、企业加强员工健康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的健康管理部门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者要认识到员工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的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为此,企业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健康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员工的健康管理工作。健康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企业的健康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团体医疗保障服务、企业的医务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以及维护、促进员工的健康等。企业在开展医疗保障服务和医务管理工作时可以采取与医疗机构合作的措施,这样既保证员工获得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也给企业的健康管理减轻了负担。

(二)促进企业的全方位健康管理

企业的全方位的健康管理要求企业除了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安全以外,还要求企业重视对工作环境的管理。为此企业内部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健康管理办法,去督促企业有效的实施各项健康管理工作,同时也可以对企业健康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以及时的发现企业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企业适时的调整健康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同时企业在健康管理时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和促进活动,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掌握工作中基本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真贯彻和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工作标准。此外在企业内部可以建立员工健康档案,以便企业及时的了解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帮助员工制定促进身体健康的生活和工作计划。

篇2

【关键词】企业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一、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通过建立员工心理健康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疏导、干预,不断提高员工心理素质,促进员工与企业健康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20世纪初期,国外研究机构就对工作压力及其管理开展了研究,以求化解压力过大给员工和企业造成的困扰。20世纪40年代,美国部分应用心理学家深入到企业,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供管理以及个人心理帮助的专家解决方案,即员工帮助计划(EAP),努力减轻员工身心压力、维护其心理健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快速转型的新时期,正视员工心理健康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和改进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对于员工和企业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加快企业转型发展,对员工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培养员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企业员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就是夯实企业发展根基、蓄积企业发展力量。

(二)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员工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员工的心理状况和思想情绪事关企业安全生产。国内外的一些安全事故案例说明,员工的心理变化、情绪波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大港石化公司催化裂化装置曾因在岗员工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误操作导致过装置非计划停车。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对员工的思想情绪、心理状况进行即时性监控,并提供适当的干预,能有效预防由于员工心理问题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负有的经济责任外,还担负着保护环境、服务公众等社会责任。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保证和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实现员工健康工作、生活,是新时期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四)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延伸。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和加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从员工关注的身心健康方面入手,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从单纯的注重教育,向既注重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转变,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和内容,是解决心理问题、疏导情绪的有效方法,这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富有科学性和时代性。

二、大港石化公司员工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及分析

为了解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2015年,我们对大港石化公司员工开展了“压力状况调查”。发放调查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520份,调查对象涵盖了11个机关部门、6个直属单位、12个基层单位,既有领导干部,也有一线操作员工。调查问卷设“总体感觉、主要工作压力、主要生活压力、应对压力主要方式、心理援助及需求”五大项20小项。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一是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有近四分之一的员工有心理困扰。调查发现,76%的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是好的;有24%的员工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这部分员工中,如果按岗位划分,一线操作人员占85%;按年龄划分,20~39岁占88%;按学历划分,大专及大专以下占65%。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是心理紧张、精神压抑、感受不到幸福与快乐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

二是工作上的主要压力是安全生产、工作过载以及职业发展。调查表明,大港石化公司作为危化品生产企业,工作环境的安全风险高、诱发事故的不确定性因素多,员工在工作中面对的安全生产压力巨大;此外,领导干部、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和机关部门工作人员反映,“经常加班”超过20%,“个别岗位的工作强度大”;在中青年员工中,大家比较关注职业发展,“缺乏上升空间和机会”反映的比较集中。

三是生活上的主要压力是赡养老人、子女升学与就业、社会分配不公。调查发现,赡养老人的压力最高,“比较多”和“很频繁”感受到这方面压力的人员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35%。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快速老龄化,老人赡养问题给在职员工增加了非常大的压力。此外,子女上学就业、个人健康和社会分配不均导致的心理失衡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员工的压力。

四是大部分员工愿意学习心理健康知识。40%的员工表示很想学习心理健康知识,30%的员工表示愿意主动帮助被压力困扰的同事,但只有10%的员工表示有压力会跟同事交流,只有6%的员工寻求过专业心理咨询或组织帮助。

三、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主要建议

针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提高认识、主动管理,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独特优势,突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实施员工帮助计划,努力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体系,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支撑。

(一)整合企业工作资源,实施员工帮助工程。要像重视员工的身体健康一样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依托企业党群组织成立员工关心关爱机构,负责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或在企业成立的HSE委员会中增加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职责,实施员工帮助工程。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研究制定《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指导意见》,建立起覆盖每一名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制度。引导各级管理者充分发扬管人管事和管思想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将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和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在思想政治工作者中大力培养心理咨询师、培训师,挖掘企业内部心理学人才潜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使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双结合、双促进。

(二)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自我调适能力。要发挥教育培训的基础作用,把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纳入员工总体培训体系,制定覆盖每一名员工的《心理健康培训计划》,邀请心理专家编制系列培训教材,系统地开展员工心理健康培训。通过开展压力管理、挫折应对、保持积极情绪、咨询式的管理者等一系列培训,帮助员工掌握提高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增强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自身文化理念培训,特别是与企业实际和员工思想实际相结合,善于将“大道理”转化为员工易于接受的“小道理”,使文化的“心灵鸡汤”成为员工心理不断强大的源头活水。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员工心理咨询,积极为有需要的员工提供援助。利用网络、宣传资料、健康知识讲座等载体,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员工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鼓励遇到心理困扰问题时积极寻求帮助。建立企业心理咨询平台,积极为有心理困扰问题的员工提供咨询热线、网上咨询、信函咨询、团体辅导、个人面询等多种形式的援助。考虑心理咨询的隐私性,可考虑与社会上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为有需要的员工提供帮助。

(四)定期开展员工心理健康评估,预防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每年开展一次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专业方法评估员工心理生活现状及其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掌握员工心理变化。加强对工作任务繁重的生产一线关键岗位、重点业务骨干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心理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疏导。要建立企业内部突发事件、创伤心理干预与应急心理疏导预案,有针对性地对在突发事件中受到心理创伤的员工实施心理疏导,及时帮助员工解决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在重大改革措施出台、重点项目建设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敏感时期,注重了解掌握员工心理动态,及时宣传疏导,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案。

篇3

【关键词】 健康管理;企业;活力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10.67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4192—01

1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同时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是企业人才竞争力的基础。但是很多企业还仅仅局限于对员工的招聘录取、职业规划以及绩效考核、工资待遇进行管理,疏忽了对员工的健康管理,加上在现代环境的包围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种职业病开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发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企业人才的健康,也就威胁着企业的发展。

2 健康管理在企业应用的状况

企业的健康管理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普及,而我国企业的健康管理仍然是一项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工程。不仅仅是企业对于健康管理的投入资金力度不够,而且对于员工健康管理的理念和意识欠缺。我国很多企业对于员工的健康管理仅仅认为是对员工的工伤及对伤残的治疗和抚恤,这与真正意义的健康管理相差甚远。随着健康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中国的企业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员工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加强,企业开始逐渐的建立完善的健康管理机制以及管理制度实施机制,以保证企业在专业的健康管理的服务下,使员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从而减少由于健康状况造成的人力资源的成本损失。

3 健康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在我国企业的医疗制度中,只有当员工受伤或者生病的时候才会得到照顾,但是企业的健康管理的理念强调的是对员工的健康进行预防的投资,企业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3.1 工作效率的提高 对于没有进行健康管理的企业会对员工的医疗支付各种费用多于对员工健康管理的投资。有研究调查,对于进行健康管理的企业的员工健康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这样就会降低企业因为人员的减少生产力的降低导致的盈利损失。对于进行专业健康管理的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处于最佳,创造的价值也高。

3.2 人力资源成本的降低 健康管理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体检和健康教育,有助于员工及时发现病症的隐患,减少发病的可能性,降低员工因为病假请假的可能性,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保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供求。

3.3 员工的企业归属感的提升 企业提供合理的健康管理,作为企业对员工的福利,为员工的治病就医提供快速的治病渠道,这就解决了员工治病困难的问题,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员工更放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也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1。

4 健康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1 缺乏足够的重视 大多数企业对健康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强调员工的工作效率,忽略了对员工的健康进行管理,没认识到员工的健康对于企业的生产力有着很大的关联作用。许多企业对短期的健康管理的投入没有引起重视,只是认为这些投入不会产生一些明显的提升,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投入。因此,对于健康管理的投资甚少。

4.2 缺乏必要的健康培训 现代企业的员工对于培训已经很是熟悉,但是对于健康培训却知之甚少,企业也习惯于只是对员工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培训,没有将健康管理培训提到日程上来。员工由于缺乏必要的健康常识,缺少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以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发,这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慢性病往往得不到及时预防治疗,疾病较严重时,就会影响工作,医药费用也高升。如果企业重视健康管理,早期给予必要的健康指导,就会节省医药费用减少由于疾病误工造成的损失。

4.3 健康管理体系不完善 大多数企业都对员工的学历、学识及工作业绩等建档,很少有企业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常忽略员工职场应酬、夜班工作等状况,没有及时地对员工的健康状况全面了解,更由于没有进行定期的体检,或者体检只是基于流程,以致慢性病得不到及时预防治疗,病情延误至较严重时,就会影响工作,医药费用也高升。如果企业重视健康管理,建立较完善的健康管理体系,定期给员工健康查体,视情况给予必要的健康指导,就会预防疾病,小病早发现早治疗,既节省医药费用又能减少由于疾病误工造成的损失。

5 加强健康管理的一些对策

5.1 把健康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战略中 在当今社会,市场的竞争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健康对于人力资源的战斗力尤其重要,要将健康管理纳入到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战斗力,提高企业的活力。从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战略高度来看,人的身心健康是企业人力资源的资本,发展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将员工的健康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来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对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改善组织的气氛有着积极的作用。

5.2 加强健康培训 为了更好地矫正员工不良的健康行为,促进员工形成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就要加强对员工的健康培训,让员工积极地运用企业的健康资源对自身的健康进行主动的预防和保护,自觉地参与到健康管理的行动中来。企业要通过培训,为员工提供各种形式的健康普及内容,针对性地对员工灌输有关身心健康的咨询和讲座,增强员工的健康保健技能,养成正确的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健康质量,保证企业的健康活力2。

5.3 完善健康管理体系 企业对员工的健康管理要将企业的技术和资金等优势综合运用起来,预防员工的疾病发生率,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要想完善企业的健康管理体系,就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全面体检,建立一套企业员工的健康档案系统,包括对员工的生理机能、体能、个人病史、工作方式等等进行统计,掌握员工的健康动态,及时对员工的健康状态进行关注和干涉,制定健康改善的目标和方案,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6 结 论

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对于企业的发展相当重要,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员工健康管理体系,能保证及时掌握员工的健康动态,及时调整生产力,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企业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活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 健康评估 HSE 程序文件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246-02

一、HSE与健康管理

1.HSE管理体系提出人的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人类自身的健康是由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构成的全面健康。目前对健康含义的解释有主要三种,一是《辞海》中的健康定义: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二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三是HSE管理体系的健康定义:HSE分别是英文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H(健康)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

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人类自身的健康是指人的全面健康,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密切相关,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具体到HSE管理体系中,尽管它把人的健康(H―Health)放在第一位,在定义的解释上也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但在体系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只关注员工一定范围内的职业健康,与员工所从事工作相关的其它职业健康和心理健康则不涉及。从这一角度讲,HSE管理体系所指的员工健康是一定范围内的健康。这与健康的精髓不相符合。

2.心理健康管理。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具体地说,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研究还表明,心理健康有各种各样的衡量标准,其中具有参考价值的是马斯洛等人所提出的10项:①充分的适应力;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估价;③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⑨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人发挥;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求作恰当的满足。

近些年来,我国对人的心理健康管理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逐渐增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涉及领域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及个人心理健康咨询等。在我国油田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归口主管部门是企业的基层工会组织,主要是通过组织培训的形式在女性员工中开展,而对男性员工则很少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和教育,这表明油田企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尚处在起始阶段。

二、油田企业健康管理存在问题与分析

目前,我国油田企业均建立和实施了HSE管理体系,油田的安全环保工作成绩斐然。但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重视安全环保(SE)管理,轻视员工健康(H)管理,对职工健康管理做得不够,没有做到安全、环保与健康三者管理并重。当前,不少油田企业HSE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总数多达50多个,甚至100多个,但其中直接关系到员工健康管理的仅有一个《职业健康管理程序》文件,其余全是关于安全和环保管理方面的文件。并且,HSE体系中的这种健康管理仅仅局限于特定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的管理方面,而对于来源于非特定工作场所的工作压力、心理等危害因素对油田员工造成的健康损害,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HSE管理体系中没有制定相关文件规定。

显然,对相对于安全与环境管理,油田企业对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前者,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健康管理在安全生产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每当对发生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时,人们通常认为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员工违章违纪造成的,所以强调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实,在产生安全事故的因素中,还有一个比员工的意识因素更深层的因素,就是员工心理精神因素。我们常说安全生产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中也应该包括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解决员工身心理健康问题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应该把它放在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位置,列入管理日程中。正是因为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健康状态,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应当倡导这样的一种人文关怀和理念:“先健康,后工作;有健康,才安全。”

三、将心理健康管理纳入HSE的方法与思考

1.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HSE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工会组织负责的包括健康体检和心理健康管理应当是HSE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应当其将纳入到HSE管理体系当中。在进行特殊作业或风险比较大的施工作业之前,应当做一个健康评估,发现员工有心理健康问题时,不能按排其从事施工作业。这就是说,在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仅有职业健康管理还不够,还应加强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把心理健康管理与HSE管理体系结合起来,使二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2.对员工心理健康的管理要以体系文件的形式来体现。将员工的生理健康管理纳入到HSE管理体系当中,需要的是以编制文件的形式,要在现行的HSE体系文件中增加一个程序文件,即《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程序》文件,在本文件中,应对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进行规范和职责划分,要与《职业健康管理程序文件》相互关联。工会组织和安全管理部门是对员工健康管理的职能部门,在职业健康管理上,安全部门是归口管理部门,基层工会是监督部门,这在现行的HSE管理体系中已经体现。在心理健康管理上,基层工会是归口主管部门,安全处是监督部门。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程序文件的编写,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目的与范围。为使员工个人健康状况与工作(工种)相匹配,防治疾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河南油田对日常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管理。二是术语和定义。心理健康危害因素是指工作压力、心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心理健康管理是指为保障员工心理健康、适应发展环境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三是职责。工会组织是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组织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培训、健康检查、制(修)订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制度,监督员工健康与工作岗位匹配的落实。安全管部门负责员工心理健康监督工作。油田下属各二级单位具体负责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在进行特殊作业或风险比较大的施工作业之前,应当运用健康评估,对员工健康不符合标准的,不能安排特殊作业和风险作业。四是心理健康培训教育。各二级单位应把员工心理知识培训纳入全员教育计划,基层队应把员工心理教育培训纳入日常HSE教育活动,每年安排一至二次心理知识专题学习教育。

3.加大宣教力度,普及心理知识。在把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纳入HSE后,还要做好一些工作:一是从帮助职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优化心理健康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入手,根据员工的特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健全心理健康咨询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心理辅导,不断提高员工心理健康的认知能力。二是强化员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引入心理健康培训课程,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员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员工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调整员工心理健康的认知模式,缓解员工由于认知错误而引发的心理问题,自动消除员工的紧张心理和焦虑情绪,明晰员工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增强员工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应对压力能力。三是广泛运用宣讲报告、展览展示、文体活动、影视播放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加强职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教育引导员工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竞争观、工作观、生活观,培养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和自尊自重、诚实守信、健康向上的工作心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淡化对名利得失的计较,豁达心胸,减少烦恼,愉悦心境,以健康心态投入到工作之中,在积极、乐观中加强学习修养,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以和谐的理念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用理性引导偏激,让冷静战胜浮躁,以恬淡取代痴迷,不断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创造性思维,开拓性工作,优质高效完成任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康,韩光越.心理因素与安全生产.健康心理学杂志,1997(1)

[2] 杨光.浅谈如何开展海外员工心理健康指导.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2)

[3] 陆为民.一线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对策措施.安全・健康和环境,2013(9)

篇5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员工 心理健康 维护

一、前言

职业倦怠是指一种在工作重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是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往往伴随职业者心理上的不健康状态。一般表现为:角色模糊,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怎样做;在职业发展上,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悲观沮丧,对前途缺乏信心;在人际关系上,常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冷漠孤僻等等。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将体验到一种持续的身心疲惫不堪、悲观失望、失去生命活力的感觉。

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5年中国员工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调查人中有25.04%的被调查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在普通员工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高达33.30%。而另一项调查发现,有12.6%的普通员工受到“职业倦怠”的困扰,而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针对这一情况,许多专家、学者积极呼吁要大力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的维护工作。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尤其对员工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更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员工出现“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1.职业与工作压力

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社会竞争异常激烈,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比任何社会都要大,人们的心理问题也比以往要多得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持续、过重的压力,易使人长期处于紧张、忧虑状态,从而造成员工缺勤、离职、事故率较高以及体力衰竭、精神恍惚、焦虑等心理问题,并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和个人职业的发展。一般而言,员工的工作压力主要表现在:(1)超负荷、超强度、超时间的工作,造成员工身心疲惫,而产生一些的心理压力;(2)员工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员工的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工作环境缺乏安全感、工作时间长、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导致职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缺失;(3)职业的发展前景和岗位不符合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造成员工对职业的不满足感,所形成的职业压力;(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弹性或情感管理理念,人际沟通不畅所形成的职业压力等。

2.社会地位与社会现实的落差

目前,许多企业的员工普遍存在的待遇相对较低、工作繁重、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等,都是造成员工“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与白领、金领阶层相比较,普通员工所从事的事业大部分都是最基础、最底层、低收入的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带给员工的是低回报、低待遇、低福利,得不到整个社会的普遍认可,他们往往承受比其他人更大的压力。而且,职业的发展前景与部分员工的职业规划发展现实相矛盾,甚至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出现对工作缺乏热忱、缺少积极性,工作效率较低,最终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3.个体压力及自我强度不够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程度与内外压力成反比,与自我强度(个体对内外压力的承受能力)成正比。造成员工“职业倦怠”的原因除了外在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员工内在的压力以及员工的自我强度不够。个体的压力主要体现在:(1)家庭压力,比如疾病、离异、失业、经济等方面产生的压力;(2)个体的认知偏差,比如对职业的认同感、对金钱的认识、对人生价值的认可等方面的偏差所产生的压力;(3)人际关系不和谐,比如人际沟通不够,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猜疑等;(4)人格缺陷,比如偏执、强迫、抑郁等方面造成的压力。同时,员工自我强度不够,心理素质欠佳,缺乏对心理健康的有效维护,也是出现“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维护员工心理健康的对策

加强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避免员工受到“职业倦怠”困扰的有效措施,也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而且有益于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和降低管理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绩效。因此,构建完整的员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尤为重要。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

1.优化工作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减轻或消除员工职业心理压力,提高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和工作舒适感。同样,加强以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也有助于企业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助于营造活泼、乐观、积极、拼搏的工作氛围,形成一种企业特有的凝聚力。因此,企业应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阳光心态,从而提高员工的心理品质和工作绩效;企业应从细节入手,尊重、理解、关心、信任员工,努力打造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员工营造快乐工作的氛围,员工自然而然就会觉得工作很轻松,很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2.强化应激能力培养,提升员工的心理素质

员工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员工个体的问题,其产生与企业有密切的关系。企业在加强员工对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抵御能力之时,必须做到三个方面:(1)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少员工出现心理问题,是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特别是长期处于面临超越自己能力范围而不能处理的工作所造成的。提高技能水平不仅能使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同时也能消除心理问题,提升员工的心理素质,比如举行岗位培训、专题培训、进修计划、案例分析等等;(2)加强实用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企业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作讲座、报告或专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实用心理课程方面的培训,树立员工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正确认识,学会心理疏导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3)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企业与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心理问题,由于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心理咨询工作者,因此企业可以把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日常业务范畴,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员工的心理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来减轻或消除它。

3.重视心理辅导,加强人际沟通

要使员工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企业与管理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有条件的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如心理咨询室)和培养企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通过访谈、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员工的心理档案,并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咨询服务;以咨询的方式解决个别员工的心理困惑,及时矫治员工的心理问题,排除其心理障碍,使员工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态来工作。同时,企业必须重视人际沟通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和管理者要加强对员工日常生活的关心,要尊重、理解、信任员工,培养员工积极的人际交往心理,真正建立起企业和谐的人际关系。

4.加强自我维护,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

自我维护是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潜在能力开发、加快人格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和维护员工心理健康的核心环节。因此,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员工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自信心。人的精神力量来自坚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比金钱、势力更为有用的心理条件,是员工职业发展的可靠资本,能够使员工克服障碍、摆脱心理危机,走向事业的成功。(2)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实践已经证明:人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员工而言,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的作息、平衡膳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3)完善人格。良好的人格品质是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同时,员工要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主动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与工作环境。(4)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员工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总之,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企业和管理者容易忽视的问题,但又是较为普遍的问题。企业和管理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不仅仅有助于员工的心理健康,而且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企业管理者较好地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指导企业的管理工作,必将给企业管理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廷操:浅论员工心理健康保健[J].商场现代化,2006年5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