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内向幼儿的教育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和最直接的管理对象就是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而不能把他们看成是被动接受的管理对象。教师还要努力了解幼儿的想法,提出适合其发展的管理方法,甚至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每个幼儿的学习潜能,帮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而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其中不乏有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如何使这些内向孩子能积极乐观主动地参与每个活动,是我们幼儿教师需要深思熟虑的!
一、走近孩子――了解孩子内向的表现
在任教的两年时间里,发现班中总有那样的孩子,表现为:胆小怕事、平时沉默寡言;不愿跟大家一起玩,没有同龄孩子那种爱动、贪玩、好奇的特点;他们腼腆,说话声音低微,主动要求少,不敢一个人外出;在游戏中与小朋友格格不入,一个人呆在一旁默不做声;裤子湿了,自己躲在一旁偷偷地流泪;口渴了,不敢拿杯子喝水;老师引导其参与活动,得到的反应却是哑口无声、泪流满面,似乎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诸如此类的情况举不胜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孩子内向、胆小。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这些行为表现呢?
二、解读孩子――理解孩子内向的原因
1.自身生理问题。有的孩子因为从小就有口吃、语音发音不准等生理问题,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羞于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不说话”的现象,长此以往,也就使得这样的一批孩子也纳入了“内向”的群体。
2.家庭教养问题。有的家庭以权威型模式教育孩子,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使孩子只能服从,没有表达意愿的机会,造成孩子唯唯诺诺,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父母过分娇宠孩子,事事包办替代,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或者父母过分严厉,孩子整日战战兢兢。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身心是极为不健康的,往往会有以下表现: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愿与人交往、不敢表现、不敢爬高、不敢走平衡木、缺乏自信等。
3.教师教育问题。作为幼儿教师,有的时候会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或这样那样的情况去等待他们的回应而给予了不恰当的回应方式。比如:每次都这样,回答问题时没有声音;叫你去玩,还站在这里;你怎么了,快告诉我啊?等诸如此类的回应方式,从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使得孩子的“内向”性格愈演愈烈。
三、分析孩子――初探孩子内向的方法
1.自身生理问题造成的“内向”。
(1)应对的措施。
适当地关心 及时地表扬
对于一些因自身生理问题造成的“内向”的孩子,我们应该进行适当地关心和安慰。如:我班的悦悦小朋友,由于语音发音不准的问题,她几乎不与同伴说话交流。在了解到情况后,我与她面对面进行了一次交流,告诉她发音不准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平时认真学习如何发音,说话的时候能够尽量注意和改正就行了。听了我的话,她开始慢慢地转变了,也开始寻找好朋友了。在一次集体课上,她积极举手回答了我的问题,我马上给予了表扬,及时帮助她树立自信心。
家长的配合 共同的努力
在家中,我们建议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音质好的VCD或者动画片,进行分时段地播放,孩子可以边看边学说话。同时,我们也建议家长在发现孩子有说话不清楚时,应该马上予以纠正,而不是听之任之。一方面提升孩子的语音质量,另一方面也为孩子语言表达树立自信心,让他们走出心中的不安,慢慢走出“内向”的群体。
(2)感悟与成效。
《指南》中指出“课程应满足每个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并为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对于这些因自身生理问题造成的内向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尤为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早日走出“内向”的困境,走向快乐的明天!事实证明,在我们的努力下,我班悦悦小朋友现已逐渐变得开朗乐观,集体活动时,总能见到她高高举起的小手,我感到十分地欣喜和安慰!
2.家庭教养问题造成的“内向”。
(1)应对的措施。
怀着一颗积极的心去鼓励孩子
研究表明:民主型的家庭气氛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最为有利。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应当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尊重孩子的情感和需要,满足他们的合理的需要与要求,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虽小却具有巨大的学习与发展的潜力。作为家长要相信和支持孩子,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鼓励孩子,从而使孩子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
拥有一颗热忱的心去推动孩子
我们建议家长多为孩子提供与家庭成员及外界交流的机会。要保护孩子的说话兴趣,做孩子的忠实听众,使孩子有表达意愿的机会和倾诉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家长要利用走亲访友、集体活动、外出游玩等机会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把孩子逐步推向多种社会圈,使孩子在交流活动中逐步喜欢交往,继而变被动交往为主动交往,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幼儿是弱小的,须依附于人,成人对他们的热爱和关怀是他们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条件,爱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释放一双勤劳的手去锻炼孩子
切忌包办代替,给孩子锻炼的空间,对于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要给他们机会。我们应放手让孩子独立地完成一些事,无论孩子做的结果怎样,只要动手,都给予鼓励。在家中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助妈妈做家务等。长此以往,孩子内向的性格在劳动的过程中因得到了家长的肯定而慢慢变得自信起来。
(2)感悟与成效。
《指南》中指出:“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要尊重家长作为幼儿照料者及影响者的主体地位,以多种形式加强家园沟通,保证幼儿在家中与在幼儿园中的自理行为和生活习惯保持一致。帮助家长理解、体会让幼儿参与劳动和自理生活的重要性,获得家长的支持。”所以:我们鼓励家长要采用民主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切忌束缚和压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一学期下来,我们班家长的观念在转变,思想在进步,已经能够看到孩子们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身影了!
3.教师教育问题造成的“内向”。
(1)应对的措施。
给孩子一个等待回答的时间
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性,老师要学会等待那些能力弱的孩子,而不能以高要求来要求他们,否则:他们的内向性格会反复,甚至会更加严重。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回应方式“你可能还没有想好,没有关系,等下你想好了,再举手告诉我们,好吗?”;“现在没有时间了,等下自由活动的时候你来告诉我好吗?”等诸如此类的回应,一方面给予幼儿心理的安慰,另一方面也尊重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给孩子一个积极肯定的评价
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他们的自信心很多来自于别人的评价,且他们也十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幼儿时期,成人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尊重和支持,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看到自己的进步,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一旦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困难,成人一定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班中的“小宇”就是这样的孩子。平时,你总能看到他咬手指或衣服、低着头发呆,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游戏时不善言谈等。但在一次集体活动中,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们的爸爸有什么本领?”,他顿时猛地抬头,这一动作被我发现了,我试着叫他起来回答问题,没想到他的回答很让我很震惊“我的爸爸会开车(语言流利,声音响亮)”,我马上回应到“原来你爸爸会开车,真了不起!希望你以后也像现在这样,回答问题时抬头挺胸,声音响亮,真神气!”从那以后,上课的时候我总会不断鼓励和引导他,只要适合他的问题我总会让他回答。就这样,慢慢地,他开始了改变,集体活动时再也看不到他低着头的模样了,总是像个小军人一样坐在那里认真地听讲。
给孩子一个恰当适宜的标准
《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能力、情感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的能力差异,给出恰当适宜的标准。
幼儿园中每个班级区角材料的投放都是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的,教师通过投放多层次的材料,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比如在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装扮全家福”一角,通过提供多种材料(吸管、手工纸、双面胶、压花机、贴纸、剪刀等),让幼儿自由选择以完成自己的作品。记得在一次区角活动中,我班“翼翼”小朋友选择了该区,可是过了几分钟后,我听到了哭声,我忙过去问道“怎么了?”,可他还是不说话,在我再三的引诱下,他终于说话了“老师,我不会”,“没有关系,我们来用压花机试试!”就这样,在我的引导下,他能用压花机压出漂亮的图案并进行粘贴。在分享交流中,我也适时地表扬和鼓励他“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动动手,动动脑,也一样会成功!”就在那时,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喜悦!从此,他再进行区角活动的时候,不会再哭鼻子了,会自己根据材料的提示进行相应的活动了。
(2)感悟与成效。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幼儿成长中的闪光点,并把幼儿的闪光点进行无限放大,使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幼儿犯错误不可避免,当幼儿犯错时,教师不要大声斥责,要艺术地进行随机处理,运用赏识教育既能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又能使之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往往会收到比批评和惩罚更好的教育效果。如,在一次上课铃响后,有一位小朋友来晚了,这位小朋友内心非常忐忑,老师发现他满头大汗,很显然,他是跑着来的。聪明的老师并没有对这个迟到的幼儿进行批评,反而和蔼地说:“这位同学虽然来晚了,但是他却没有因为迟到而放弃,从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可以看出他是非常不想迟到的。”通过这种忽略错误、放大优点的赏识教育,使这位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很少出现迟到现象。由此可见,只要老师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积极贯彻赏识教育,不但能帮助幼儿改正错误,而且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学其行”的教育目的。
二、尊重个体,提高赏识教育的针对性
由于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天资禀赋等方面存在不同,造成每个幼儿的性格特征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意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赏识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管理过程中也应注意个体差异,有的幼儿活泼开朗,有的幼儿内向怯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充分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在管理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对幼儿的优点进行及时鼓励、赞赏,对幼儿的不足要尽量淡化,尽量避免幼儿出现心理上的巨大波动,影响其健康成长。如在日常中有的幼儿喜欢将自己的东西与别的小朋友分享,有的小朋友把自己的东西看得非常重,不允许别的小朋友碰触。这种现象在幼儿管理过程中司空见惯。针对这种现象,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根据不同性格特征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针对性地教育,既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分享的行为,也要艺术地处理不喜欢分享的行为,使之逐渐意识到分享的快乐,并付诸实践。
三、实事求是,避免赏识教育的形式化
赏识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手段,越来越被广大教育管理者和家长重视。在日常管理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你真棒”、“好样的”等诸如此类的赏识性语言,但是赏识教育的过度泛滥也会影响到赏识教育的实际效果,甚至会使其走向反面,背离赏识教育的初衷。因此,在实施赏识教育时既要注意赏识的对象,又要注意实事求是,对幼儿进行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注意赏识的度。过度的赏识就是浮夸,容易导致幼儿虚荣心增强,甚至造成幼儿的反感,也使得赏识教育形式化、庸俗化。如在绘画课上,许多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也有一部分幼儿画得不够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表扬、鼓励,要实事求是地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点评,对画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要不吝赞美之词;对画得不好的幼儿要淡化不足,努力挖掘其优点并予以肯定、鼓励。通过这种实事求是的赏识教育,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了解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的兴趣,也避免赏识教育流于形式。
四、面向全体,创设赏识教育的良好氛围
赏识是每个幼儿都渴望的,但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孤僻的幼儿,赏识教育的阳光却很少照耀到他们的身上,从而使得这些幼儿更加自卑,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赏识教育要注意面向全体,不但对活泼好动、善于表现的幼儿给予赏识,而且对那些性格内向、孤僻的幼儿也更要关注。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每个幼儿的特长,创设赏识教育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幼儿都有得到赏识的机会,使赏识教育雨露均沾,提高赏识教育的实效性。例如教师通过举行音乐会、画展、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示特长的机会,教师要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地进行点评、鼓励。通过这些活动,为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一个幼儿感受到赏识教育,享受老师的关爱,使之在赞赏中健康快乐成长,同时,赏识教育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健全的人格,并逐渐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世界。
五、结语
我们每个班可能都有几个内向、孤僻的幼儿,像这些幼儿由于性格内向、加上不爱交往,所以平时朋友比较少,对于各项活动都不太积极地参与,总是在远处静静地看。像这类幼儿最需要老师的关爱与指导,一些家长也会在家园联系册上要求老师多让他上台表演,多提问他,增强其自信。对这类幼儿我们比较注意、培养,其实他们的领悟、接受能力也不弱,只是缺少在集体中的胆量与磨练,我们不但请举手的小朋友回答问题更请那些不举手的幼儿来回答,尽量多给内向幼儿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由于平时经常提问,他们也从中体验到了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有一种被大家认同、重视的感觉,举手回答问题变成了习惯,自信也在逐步建立。与开学相比,那些幼儿已变得活泼、开朗了,新来幼儿也能溶于集体中,参与各项活动。
班级常规,我们时时在提,时时在抓。一个好的常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需要平时的积累,它是一个漫长而又持久的过程。在抓常规,我们首先要有一个目标:你要你的班级小朋友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心中要有底,然后按照这个目标去实施。常规不但课堂上要培养在其他的活动环节中也很重要。比如幼儿午睡时我们就以请小助手的形式来规范幼儿的常规。我们会在午睡房请一名小助手监督幼儿入睡,洗手间请一名小助手管理幼儿小便洗手。这样的措施使得我们班的午睡常规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要把常规贯穿于整个教学与一日活动中,对幼儿时是进行教育、指导。对于存在的问题,大家讨论,从而提出具体地措施与要求,然后大家遵守执行。好的习惯形成了,不是说明今后也好,它仍需要大家在今后要将好的习惯延续,这就需要我们两个老师要统一思想,不厌其烦地监督、督促好每个幼儿。过一段时间,大家在一起总结一下:还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或者你觉得最近什么地方做的不好,今后要改正,这样有利于幼儿认识自己,判断对错。我们知道幼儿是调皮、好模仿的,一个好的习惯不能每次都遵守,他也会偶尔犯一次错,毕竟他们还小,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差,这就需要老师担负起这个责任,做好“监督”这个角色。
“新纲要”的实施给幼儿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我们走进幼儿生活,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追随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尝试着改变教育课程过于强调学科要求,缺少整合,教师中心的倾向,创设支持幼儿发展的环境,努力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本学期以来,我们把环境创设作为课改的突破口,在日常活动中,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使之成为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们除重视创设物质环境,我们还重视心理环境。针对本班实际,我们努力建构好幼儿与教师,教师之间,幼儿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基础。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动力。我们愿意做幼儿的大朋友,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工作中我们通过亲切的目光、关切的问候、轻柔的抚摸、百变不厌的启发引导,与幼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我们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幼儿的自尊、接纳幼儿的个性,允许幼儿因情绪低落而拒绝参加集体活动;理解幼儿的发泄行为;让幼儿敢于说“不”……在活动中,我们尽可能地捕捉幼儿自身进步的闪光点。
本班幼儿共31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13名。本学期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也是最关键的一学期。经过两年多的幼儿园生活,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
优势:
大多数幼儿有着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基本能遵守活动规则,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能积极主动参加各项活动;能用多种形式表达对美的感受,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不足:
部分幼儿某些方面的发展有待加强的现状,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通过上学期的多途径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有部分性格较为内向的幼儿不能自信、大胆地表达。个别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分散,没有耐心,注意力不够集中或时间较短。
分析以上不足后,我们特别制定以下要求:
1、巩固幼儿在园各方面的习惯。
2、鼓励个别幼儿自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吸引所有的幼儿的参与。
4、因材施教,努力培养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受欢迎的小学生。
针对巩固我班幼儿在园各方面的习惯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1、进一步培养我班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
2、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主动为班集体、他人做好事。
具体措施如下:
1、多提醒幼儿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周围生活环境的卫生。
2、每天请值日生检查一日生活中幼儿自己做的事情,如:叠被子、挂衣服等。
3、为班级或他人做好事后,可以在自己的纪录表上打一个五角星。
促进我班内向幼儿大胆表达有以下措施:
1、抓住一日活动的有利时机,多与个别幼儿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2、多进行混班活动,使其找到更多地朋友,帮助部分幼儿更自信、更自如得与别人沟通。
激发个别注意力分散幼儿的兴趣,使之投入到活动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本学期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
2、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使所有的幼儿都对活动内容产生兴趣。
3、及时抓住不同幼儿的兴趣点,更多地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4、开展“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适当地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活动之中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另外,参观小学,开展角色游戏模拟小学、调整座位,适当延长活动时间等等,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二、安全工作
目标:
安全工作放第一,保证每位幼儿的身心健康。(用过)
措施:
1、在一日活动中时刻提醒幼儿,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时要尽快告诉成人。
2、根据每月、每周的教育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
3、每周深入开展安全活动,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家长工作
目标:
努力做好家长工作,进一步提高家长满意度。
措施:
1、召开家长会,定期与家委会成员沟通,请他们为我班工作出谋划策。
2、定期更换家园共育栏目的内容,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开展的每一项工作。
3、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主题资料,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4、继续在家校互动中与家长进行沟通,将新学的知识贴在论坛上,以便家长给孩子复习。
四、学期目标
生活:
1、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物品等生活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尊重他人的需要。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
运动:
1、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大胆尝试充满民俗特点的活动,获得身体活动的经验,动作协调、灵活。
2、具有安全意识和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习:
1、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了解社区内及城市其他典型的设施、景观,参与民间节日活动,萌发爱家长、爱祖国的情感。
3、了解显示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一些时间、空间概念,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
4、与家长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围绕儿童学习适应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建立联系并适时反馈。
游戏:
1、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自由感、安全感、成功感的体验中,获得愉悦、乐观和自信。
2、能从多方面感知周围生活中的美,能大胆用唱歌、舞蹈、绘画、制作、构造、故事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与创造。
多元阅读目标:
1、关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简单标志和文字,尝试用图像、文字、符号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2、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能觉察并尊重他人的情绪和需要。
3、提供机会帮助儿童发展人际智能,提高儿童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月安排
二、三月份:早操律动评比、区角活动评比、实践活动
措施:
1、早操评比前保证每天一至两小时的排练,中间半小时休息一次,不让幼儿过分劳累。
2、开学初与同年级组老师一起商量、制作区角材料,在平时带班时观察孩子们玩的情况,与孩子们共同创设区角。
基于平时对幼儿的了解和观察,我总结了我班不爱参与表演的幼儿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针对每种类型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一、知识面广、自信但不乐群,不愿意参与表演
李陈泽是我们班上的百事通,在小班的时候他就认识很多字,知道好多小朋友都不太了解的知识。到了中班后,随着他识字量的增加,他的知识面又拓宽了不少。但是在平时的活动中,李陈泽更多地喜欢自己一个人玩或者追着老师玩。学期初,我们请他参加戏剧小组时,他哭着就是不愿意去参加。在绘本剧活动开始的时候,他还是不愿意参与。
针对李陈泽这种知识面广,也很自信但是不乐群的孩子,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调动他们参与绘本剧的积极性。
(一)借用他们的知识,让他们体会在集体面前表达的乐趣
在活动初,大部分幼儿对绘本内容不熟悉,这时可以请认识字的小朋友担当旁白,讲述故事,帮助其他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在讨论脚本、制作道具时,让他们动脑筋、出主意,更多地参与活动。如在讨论制作道具的环节,李陈泽就曾提出不一样的意见,说小螃蟹的服装应该做成黑色的而不是红色或者桔色,他说活的螃蟹就是灰黑色,蒸熟了之后才是红色的。在讨论脚本、创作小螃蟹之歌时,李陈泽也提出寄居蟹的身体是长的、软的,而不是像小朋友创作中说的圆身体。
(二)尊重他们选择适宜的角色
在活动过程中,对待这类幼儿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因为他们自信又有主见,让他们自选角色参与表演。他们选的不一定是主要角色,但一定是他认为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只有他自己认同,才会更好地参与表演。
(三)让他们承担评价者角色
在演出中,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对小演员的表演提出建议,体验在集体交往中的乐趣。
总之,对待这种能力突出但不乐群的幼儿,要用各种办法增强他们的参与感,能者多劳,让他们的能力在集体当中得到发挥,体验到集体交往的成果与快乐。
二、喜欢表演但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参与表演
这类幼儿通常非常喜欢表演,也愿意参加表演,但是在演出中表现得不够自信,梁殿宸小朋友就是典型的代表。在我们确定角色的时候,他并没有被小朋友选中饰演小海鸥。但是在扮演小海鸥的演员表演时,他也在旁边大声地说台词、做动作,于是我请他跟牛牛一起扮演小海鸥,他特别高兴,回家后还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的父母。在平时排练的过程中,他也是一直认真排练。但在第一次公演时,他打起了退堂鼓,死活都不愿意上场,做了个“临阵脱逃的小海鸥”。针对这种追求完美却不够自信的幼儿,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及时肯定和表扬
教师用积极的、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肯定孩子们的表现,并且表扬一定要具体。我跟梁殿宸说:“你演的小海鸥特别好,台词特别熟练,并且声音特别洪亮,牛牛前几天生病没来还需要你带着他演呢!”梁殿宸听完我的话后,马上信心十足地参加了演出,并且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任务。
(二)安排角色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在给这种临阵胆怯的幼儿安排角色时,应从简单的角色入手,让幼儿容易完成。教师要及时鼓励,让幼儿体验成功感,然后再逐步增加难度,让幼儿扮演有挑战性的角色。
(三)家园沟通,对不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方法达成一致
针对幼儿们的情况,我跟家长也进行了沟通,他的妈妈表示自己比较追求完美,对幼儿要求比较严格。通过交流,我们达成一致,希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淡化结果导向,多表扬幼儿在过程中的表现。在幼儿园中,我们也按照这个原则,较少评价他的行为结果,而多肯定他在过程中的参与,鼓励他大胆去演,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喜欢但是不会表演
在班上也存在着一类幼儿,他们很想表演,但是不会演。如我们班的QQ,她很喜欢表演,平时也经常到表演区去玩,但是每次都是穿好衣服后在旁边做别的事情。在之前的绘本剧表演中,她也表现得很积极,跟妈妈一起制作了好几个角色的道具。但是一到表演的时候,她并不知道该怎么演,该怎么说台词。对于这类幼儿,我们采取的策略是:
(一)通过教师榜样示范、同伴模仿让幼儿习得表演技能
我们请一些表演比较好的幼儿表演她扮演的角色,然后请她来模仿,使其尽快地能上台表演。
(二)通过一些游戏丰富幼儿的表演技能
如我们利用过渡环节进行表情、动作、声音等的练习,让幼儿能够掌握一些表演的基本技能,这样在演出时能将这些技能进行迁移转化,更好地支持演出。
(三)家园共育
请家长在家中带领幼儿一起表演绘本剧,帮助幼儿熟悉台词,丰富表演内容,获得表演技能。
四、性格内向,不喜欢表演
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的来说,既不喜欢表演也不想参加表演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我们班的铭铭,他平时跟老师单独沟通时还是不错的。但是一到表演活动时,他从来不主动要求角色,被安排角色后也不是很积极地参与。针对这类幼儿,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尊重幼儿的性格和处事方式
不强迫幼儿必须参演角色,不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如果他只是想做个观众,那就先让他做个快乐的观众,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并且可适当给他们一些小任务,让他们对演出提出一些建议。
(二)群体性表演
对于这些性格内向、不愿演出的幼儿,在安排角色时通常我们会安排几个人同时扮演这个角色,让他在舞台上不感到孤独,可以借助同伴模仿完成角色。
(三)激发幼儿的责任感,让他们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完成自己的角色
我们告诉幼儿,这是每个小朋友都会参加的演出,会跟同龄班级来比赛,看哪个班演得最好,激发这些性格内向的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让他们也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角色演出。
这些因种种原因不愿意表演的幼儿,最后都主动参与到了绘本剧的表演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乐群性、自信心和责任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