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管理的看法范文

健康管理的看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健康管理的看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康管理的看法

篇1

那么,目前寄宿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行为有哪些?应如何解决呢?在此,本人作一点探讨。

一、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过度膨胀。许多寄宿生父母因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对孩子较为放纵,造成他们在家中以自我为核心。在学校中,强烈的自我意识处处要求体现自己。随心所欲,比较任性,平时极富挑战心理,喜欢做不应该做的,而且不听劝告,不屑于考虑别人的意见或作法,他们只要集体照顾,不讲集体纪律,否则就感到委屈,不愿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服从他人及集体。

二、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在中学阶段,学生独立意识日趋强烈,特别是为了显示自己“成熟”,讨厌成人把他们仍当做不懂事的小孩看待。然而,他们毕竟尚未成熟,缺乏适应社会环境的独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动能力等。这种反差,正是导致逆反心理滋生的主观因素,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不能进行有效干预和引导,逆反心理特别强烈。当老师对其进行教育时,他置若罔闻,甚至摆出一副唱对台戏的架势,个别寄宿生年龄小,可脾气很犟。似乎有种故意违反出风头的感觉。弄得你发出“恨铁不成钢”的感叹。

三、学习习惯较差,心理压力较大。大部分寄宿学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因家庭教育不能跟上,或处于隔代教育、或处于放羊教育。在学习上存在基础差、能力差的困难,从而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容易走神,或做小动作,思维低下,记忆能力差,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比较低。部分学生由于成绩差常受指责,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如人,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心理,因而形成一个“第三世界”自暴自弃。

四、交流缺乏导致性格孤辟,缺乏安全感。进入新环境,接触的是新老师,新同学,彼此之间的不熟悉,不了解,缺乏沟通,使学生时常陷入孤独、寂寞之中,导致无心学习。主要表现为上课发言不积极,课余沉默寡言,或独自一个人玩,不合群。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将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其学习,还可能扭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今后的成长埋下隐患。为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形成针对性的做法。

一是加强寄宿生思想道德教育。义务教育学生可塑性强,正处于思想道德意识日渐成熟、道德行为需要引导和规范和阶段。一般而言,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最为显著,特别是家长的言行举止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二是营造关爱、团结、向上班集体氛围。创建良好的氛围,一个友爱的班集体,会使学生心理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反之,如果同学个个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将会形成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不健康的人格。因此营造一个宽松的班集体氛围非常重要,置身于宽松氛围的每个同学的心理此时此地应是放松的,在一定程度上情感可以自然流露,思想可以任意驰骋,不必受太多的拘束,人人为人、我为人人。 转贴于

三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师生感情氛围,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共同参与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从而缩短学生对老师的心理距离,减轻心理压力,达到心理自由,以求师生心理相容。

四是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问题,要早预防和早纠正。时代的飞速发展给予了当代初中生较为广阔的视野,他们接受信息渠道多,知识面宽,活动范围广,思想活跃,却因此也容易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的众多压力,从而产生心理矛盾。一些心理问题往往是从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起来的。如打架、斗殴、酗酒、赌博、谈恋爱等。这些问题会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教师只要多注意观察,仍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能够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纠正。

五是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寻求切入点,有效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就要全面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放任型”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对他们施以“母爱”教育来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对于“溺爱型”的学生,则着重对他们进行爱劳动、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对于“污染型”学生,则着重对他们进行法制、纪律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及早发现问题的苗头,及时解决,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

篇2

[关键词] 研究生; 健康管理; 认知; 需求

[中图分类号] R16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89-02

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研究所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掌握与了解本校研究生健康管理情况,探索研究生健康管理的途径,规范在校研究生的健康管理,对于有效预防相关疾病、慢性病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安全隐患,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校卫生保健的重要工作之一[1]。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目的 首先,期望通过本次调查,引起在校研究生对健康管理的思考,有意识且主动地去提高自己的健康管理意识和身心健康水平。其次,探索健康管理服务在研究生人群中的市场潜力及最佳提供对象,最终为我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创新与完善可行性政策建议与意见。

1.2 调查对象 杭州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

1.3 调查方法 专家咨询及问卷调查。

1.4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五部分:调查背景与目的、个人基本情况、对健康管理的认知情况、自我的健康管理情况、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情况。共22道题,数据输入时有多项选择,变量一共30个。

1.5 统计分析 首先通过简单的描述性统计,知晓各个变量的分布情况,其次通过简单的相关分析,最后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多个自变量和主动接受健康管理服务之间的关系,目的是筛选混杂变量,挑选有效变量。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分发问卷120份,实收回119份。学院分布情况表1。

2.2 健康管理认知情况

2.2.1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 94.1%的研究生对健康管理的概念理解是正确的,即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几乎所有的人对健康的概念都符合WHO对健康的定义,仅有小部分人认为健康只是不生病而已。

2.2.2 学生对“健康是否可以管理”的看法 98.5%的研究生认为健康是可以管理的,但其中仅61.7%的人赞同健康管理并注重日常的身心健康管理与维护。这说明:大家对健康有很高的认同感,但思想上的认同并未完全化为现实中的行动。逆向思维表明:健康管理产业和相关服务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健康管理的道路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积极发挥作用。

2.2.3 学生对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的知晓情况 超过一半的人仅是听过健康管理或健康管理师这个名词,但并不了解,更不熟悉,说明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的社会知晓度还比较低,同时可以预测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2.3 自我健康管理情况

2.3.1 自我主动体检情况 仅41.4%的研究生是主动接受体检,剩余的皆为被动的听取学校的体检安排。在定期体检周期的认同上,认为周期应为6各月的(44.7%)与周期为1年(45.7%)的基本相当。仅有个别的人认为要超过两年再体检。

2.3.2 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 72.9%的人认为大学生面临的最重要的健康问题是神经症,主要包括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其次就是精神分裂症。这为高校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指明了方向和工作的侧重点[2]。

2.3.3 运动锻炼情况 仅45.4%的在校研究生经常参加锻炼(每周≥3次),绝大多数的学生偶尔锻炼或者几乎从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活动。不良的生活方式势必对我校研究生的身体状况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有效干预。

2.4 健康管理需求状况

2.4.1 接纳健康管理的出发点 接受或愿意购买健康服务的人群中,影响其接纳的主要因素是降低疾病风险(54.3%)、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56.3%)、降低医疗支出(39.2%)。而不愿意购买健康管理服务原因分析显示:62.3%的人不购买健康管理多是缘于经济问题,同时作为年轻人,身体状况良好也是他们不选择健康管理的主要原因。

2.4.2 时间的选择 40.7%的人认为二三十时最适合购买健康管理服务,54.8%人认为四五十岁比较合适。仅有很小部分的人认为六七十岁以后比较合适。

2.4.3 服务机构的选择 61.3%的人会选择去大中型医院,34.7%的人会选择去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社会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4.4 费用的选择 42.7%的人在健康管理的投资小于500元,44.7%的在500至1000元,而500之1000之间大约占三分之一。大于1000元的仅占一小部分。

3 健康管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应用原理 二元logistic回归。

3.2 研究目的 分析影响大学生购买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因素。

3.3 研究结果 以是否接受与购买健康管理服务为因变量,以性别、对健康管理的看法、主动接受体检的情况等为自变量,以P

Model:检验除常数项外所有的总体回归系数是否为0,P=0.000,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意义。Cox或Snell R Square和Negekerke R Square分别是0.386和0.750,其含义表示回归模型对因变量变异贡献的百分比。

表2 Variables in the Equation

3.4 结果分析 专业背景不同,对健康的认知与需求有差异,医学、卫生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健康的知晓率偏高。听过健康管理、认为健康可以管理,且日常注重自我健康管理的人更容易接受健康管理服务。经济条件越好或者消费能力越强,越容易接受此类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属于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但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现实消费能力不足的现实之间构成了一对矛盾体。针对这部分群体,学校或相关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提供恰当的、适宜的健康服务。

4 讨论 研究生是大学校园里的特殊群体,其健康状况已经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需积极落实。第一,加大健康管理宣传力度,提升在校研究生健康管理认识。通过各种方式提升研究生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提升自我管理意识。第二,实施在校研究生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例如,可以开展学生对健康讲座的需求,建议校方邀请国内相关流行病及健康教育专家团队来校进行健康教育讲座。第三,建立在校大学生健康管理平台,积极探索大学生健康管理模式。健康管理是现代化的健康服务,具有个体化、信息化的特点。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是进行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前提。学生健康管理软件系统及配套工具开发与构建适合学生健康管理模式及评价机制可以有效的促进健康管理工作效率[3]。各个高校应该积极探索,为大规模的学生健康管理服务积累经验,探索建立与高校大学生卫生相适应的健康管理的运行方式和体系,以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和“人人享有健康”的世界卫生目标的实现[4]。

参考文献

[1] 彭爱东.提高高校医务服务意识改进医务工作[J].医学信息,2010,9.

[2] 彭玲,张继红,朱于芳.建立大学生健康管理体系的体会[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

篇3

PEST模型是对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最为常用的方法,其中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营需要,都可以用分析方法对宏观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即对影响行业和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本文运用PEST模型对体育产业生产经营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一、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现存和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它可以包括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与体制、执政党的路线、方针以及法律法规等内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政治法律环境主要是指政府对于体育产业经营的施政行为,以及相关立法机构和执法机构对体育产业经营的制约行为等。政治环境对体育产业经营的影响具有直接性、难预测性和不可控制等特点,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影响体育产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影响企业较长期的投资行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的4个方面:

(一) 体育政策和体育产业规划

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迅速崛起、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发展体育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政府会根据体育产业特点和经济规律制定各类体育政策和体育规划,从而引导和协调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发展。1992年6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后,我国的体育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的体育界和经济界掀起了如何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讨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提出:“积极推进卫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努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并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如今,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新兴的朝阳产业。

(二) 政府管制

管制是指有系统地进行管理和节制,政府管制是指政府为防止私人企业在做出决策时未充分考虑诸如公平、健康和安全等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监督和控制活动。体育产业作为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产业,在现阶段,对于一些特殊的体育产业领域,仍然是由我国政府直接管理,它可以借助有关法律和规章直接作用于企业,规范约束和限制企业行业。比如体育彩票的发行运作,中超足球联赛的举办等,都是国家委托官方机构直接运作管理。但是,应该看到,政府管制已经在从越来越多的体育产业领域中退出,这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 各类法律法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廉洁高效的执法机构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很难想象一个横行,信用机制缺失的社会能有很好的发展。2004年,陕西西安宝马假彩票案就暴露了我国在体育彩票产业的管理上存在严重的漏洞,还有我国这几年足球联赛中的假哨和都是揭示同样的问题。应该说,我国相关体育产业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远远落后与现实体育产业发展要求的。

(四) 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反映了资源在政府支出与企业消费之间的再分配,政府制定的税收政策,政府采购,政府支出都会对企业活动和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体育场馆的建设方案的调整,大规模削减预算资金,按照节减办奥运的方针来开展奥运筹备工作,这必将对相关的企业运营有重大影响。

二、体育产业生产经营的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微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体育消费需求、体育产品供给、消费行为偏好等。而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宏观经济环境则主要包括社会总体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体育劳动力市场、体育资本市场等。经济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参与企业的经营状况。

微观经济环境的调查,直接和体育产品的定位、定价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相联系的。而宏观经济环境则与参与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和方向有着紧密的联系。参与企业必须善于解读宏观经济环境。包括利率、汇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等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都是衡量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状况的参数。当利率上升的时候,企业的筹资将会变得困难,企业财务负担加重;当汇率下调的时候,对于以出口型为主的参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企业将是利好的消息,企业的产品价格将更加具有优势和竞争力。我国相当一部分体育服饰和运动鞋生产企业的产品市场都在海外,人民币的升值与否与他们的经营业绩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同时,由于世界范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加上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交通便利和信息沟通的飞跃,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已经愈来愈趋向一体化、全球化。在我国加入WTO后,研究WTO规则,学习WTO规则,利用WTO规则,正成为我国参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企业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

三、体育产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一个产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情况。体育产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和社会整体对体育产业生产经营的价值观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成员行为态度的变化,文化只有不断变革,人类才能生存,社会才能发展,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会相差很大。人们对生活方式,健康运动观念,工作行为等方面的看法和这些看法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可能造成的影响都是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具体体现。

人口结构及数量的变化、当前社会及政治关系的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等对经济的产业结构和规模有深远和重大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年龄阶段的人对体育锻炼的需求相对过去而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至今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于体育产业经营的需求和推动有着不同的作用。人口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需求结构,人口的教育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年人对体育产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体育保健器材和用品的需求,因此便对体育保健器材和用品生产行业起着推动作用。而年轻人追求新潮和前卫,极限运动的惊险和刺激正好符合他们的心理,所以,极限运动器材和极限运动培训正成为新兴的体育产业。

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体育产业经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从追求数量型生活方式转为追求质量型生活方式,从温饱型社会转向小康型社会,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就体育消费品市场而言,最火爆的产品莫过于健身器材产品,人们已经开始逐渐习惯于花钱买健康的消费方式。因此,开发满足人们健康需要的体育消费品,将是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重点。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较之以前已呈加速度的态势,“大鱼吃小鱼”的竞争方式正在逐渐被“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方式所取代。参与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要想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映。

四、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影响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外部科学技术因素,对技术环境的考察,主要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向、科技环境的变化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篇4

摘 要 当前,广东省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正处在全面推进的拐点时期。本文以684名中学生为被试对象,就中学生对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作了分析,提出了对症的建议,试图为进一步推进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课程教学 调查 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迈入21世纪的学校体育面临新的形势,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当前,我省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正处在全面推进的拐点时期。那么,作为学习主人的中学生如何看待目前教改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他们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有何看法?体育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质教育下一步该怎么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以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相应的调查,以便为进一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二、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辅之文献资料和访谈法。问卷调查从2008年3月开始,以我市5县1区在校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取的办法,每县(区)分别抽取1间乡镇中学和1间县城中学作为参与的调查学校,再按年级分别抽取1个教学班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的问卷684份(初中360份、高中324份),回收率是97.7%。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下是得出的初步统计结果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对当前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思想的认识

统计结果显示:有89.5%的调查对象根本不知道(甚至没听说过)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至于素质教育,绝大多数(90.7%)的调查对象表示知道,但对其含义、实质以及实施的目标、内容有86.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或不清楚。此两项调查初、高中学生之间的看法基本一致,无明显的差异。可见,直至今天,当前最重要的“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质教育观还远没有为广大的学生所了解、接受,又何来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和支持呢?学生端正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实施素质教育的起点,也是关键。这颇让人深思,让人警醒: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针对学生对教学指导思想认识的不足,有85.1%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质教育观的研究和讨论,以及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向学生讲授相关思想知识”非常必要,但对“开设专门的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课”的支持率只有36.3%。

(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的看法和认识

调查表明:尽管近年来在体育教学领域涌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那种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讲述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这种状况与素质教育所急需的“教学合一”创新方法、提高信息能力的教学方法和心理思维、操作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等的要求差距更大,严重地制约和妨碍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总体上,调查对象对体育教学方法是不满意的,评价比较低。其中对体育教师运用现代电教手段能力表示怀疑的比例达60.1%,这与大部分学校条件设施匮乏有关的同时我们教师此方面的素质也令人担忧。对教师仍主要采用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表示肯定的比例达到59.5%,但同时对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倡议支持也只有70.4%,从某一方面反映出学生认知的不足。此外,调查对象对自主学习形式应为最主要的学习形式的支持率也只有69.4%,这与目前学生自身体育能力不足引起的自我忧虑不无关系。

(三)对教学内容的看法和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有61.4%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体育教学内容与生活和社会现实脱节,很不乐意上“达标”或“竞技”型体育课的占74%,因为内容的关系厌恶体育课的占53.9%。可见,摒弃传统的以“达标”或“竞技”或“考试”为主线的内容,代之以健康为目标的内容,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强烈要求。所以,有关的提议得到大多数的支持,如“应该多与周边社区联系、交流”的支持率为78.3%,支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的有81.6%,要求增加时代性、现实性内容的有82.1%,而支持在体育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更高达87.7%。概而言之,体育教学内容一定要重视教育与教养结合,体育与卫生健康结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与现实生活、时代的联系和发展,适应学生的学力、学段、心理水平,注重基础性、综合性、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开掘娱乐性、趣味性、健康性,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对课堂教学管理的看法和认识

统计数字显示:有64.5%的调查对象认为“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课堂管理观念”,认为“目前的管理是非人性化的而是以纪律、班规为本的”有61.3%。认可“管理上严厉的体育教师”的初、高中学生的比例分别为56.4%和40.5%,差异较大。不管是初、高中学生,大多数(85.4%)均对“用体罚、责骂、训斥等极端方法管理约束学生只会引起学生更强烈的反感,甚至对抗”持一致的肯定态度,但同时持“体罚、责骂、训斥违纪学生是无可厚非的”的观点出人预料地达到48.2%。在提议的几种管理方法中,调查对象最认可“教师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批评说服违纪学生”,其次是“严与爱结合的教育管理”,认可的百分比分别是85.6%和79.9%。此外,高达86.2%的调查对象认为“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是教师管理好课堂秩序最重要的条件”。结果表明:传统的以恐吓型为主的管理模式是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可以预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结合教学的过程目标及终极目标,注重情感管理,注重心理管理,提高体育课动态管理的能力与技巧,优化课堂秩序氛围,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与健康人格的形成,是素质课堂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意义重大。

(五)对学习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统计数据显示:有79.9%的调查对象认为“单纯用分数的多少来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是不合理的”,表示赞成改革目前的评价目的、内容、方法以及标准的有79.6%,而对“把体育技术的掌握与否列入学习评价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表示支持的只有34.5%,并且初、高中之间的差异大。

必须承认,直至今天体育学习评价仍深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从评价模式、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上均存在体制性的缺陷,制约素质教学的实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是教学改革与发展一个关键性突破口。综合调查的数据看到:大多数的调查对象对长期且片面地用考试(考核)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表示反对和不理解,转而支持与自身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素质列入学习评价体系,如:体育能力、身体素质、体质健康、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等,而且呼声很高,分别为84%、75.2%、80.9%、84.1%、85.3%,这恰恰与“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合,也与体育教学的整个评价标准要围绕着健康这个核心目标的提法相符合,反映出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大势所趋。

(六)对体育心理建设的看法与认识

从调查数据看:有76.3%的调查对象认为体育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建设,而上体育课有紧张感、焦虑感以及胆怯、恐惧心理的学生比例分别为34.7%、33.0%和39.7%,这比例与近年来国内对学生心理问题所作调查结果相比还是高的,凸现学生心理问题的严峻性,充分显示了体育教学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心灵教育”的因应作用。但同时分别有76.4%、80.4%、74.2%、72.3%和69.9%的调查对象认为体育对情感情绪、意志品质、团队精神与竞争力、社会责任感与公德心以及健康人格等有培养、促进和提高的作用。这既矛盾又现实的数据说明:体育具有塑造人优良的心理品质,开掘心理潜能,完善个性,养育健康人格等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学生心理问题的日趋严峻也是事实,尽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体育这个最积极而又最容易调控的因素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有关系。因此,张扬体育的心理建设,不但是体育与健康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青少年学生自身健康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七)关于生活体育与体育保健

统计数据显示:有55.9%的调查对象承认自己的健身知识、运动卫生知识比较贫乏,而心理卫生及心理保健知识比较贫乏的更在多数,占83.4%,初中生所占比例更大一些。同时,有76.0%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至少掌握一种以上的锻炼、健身方法,但懂得并会通过体育手段来宣泄、转移、化解各种压力的只有57.6%,尤其是“几乎不会运用体育健心处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自我调适与维护”的调查对象高达85.4%。此外,有71.1%的调查对象承认“我并没有养成坚持不懈的锻炼行为与习惯”。从上述数据的对比中证实:教师对体育终极目标与课程目标的理解以及在教学的具体操作上是有偏差的,与学生的反映吻合,表现在:重“竞技”“达标”轻健康素质,重技术能力轻保健知识与方法,重生理健康轻心理健康。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与意识的养成无疑是很不利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实施体育素质教学的成效明显,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仍未能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实际的教学操作仍深受应试行为的困忧,推进素质教学的基础仍不牢固。

2.体育教学过程虽有所改善,但整体性矛盾未能得到根本解决。进一步整合素质教学目标、内容、模式、方法、管理、评价是当务之急。

3.在教学体制创新方面,只是初步形成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距离真正的以健康为目标的素质教学制度还有相当的差距。

(二)建议

1.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思想,真正理解和掌握“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质教育观念,精准把握其内涵,并基此宣传、推广、讨论,让广大学生也理解、接受、支持。

2.开展研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本,依托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信息学、健康学与系统论、控制论等多种先进理论,坚持系统化实验的方法,对体育教学进行整体性实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先进理论体系与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问题。

3.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思考、设计、操作、调控,以整体实施为主线,具体化、明确化相关策略。

4.务必抓好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强化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教研、组织管理能力与品格情操素质,提高与时俱进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童宪明.体育创新教学浅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 管理 价值 问题 对策

一、强化高等教育管理的积极价值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事业,需要高质的管理水平作为强大的后盾力量。因此,作为社会优质人力资源的培养阵营,高校必须通过高效科学的管理来保障高等教育的长久命脉。通过高效的管理工作,才能使管理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以便适应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1.强化高等教育管理,有利于及时实现高等教育的管理目标

学生在校期间,其学习成绩被学校及老师所重视,其毕业后,就业问题则备受重视。 然而,很多高校却过分看重这些问题,而严重忽略了其他问题的存在,致使高等教育管理呈现失衡状态。毕竟,高等教育管理是一件非常庞杂的事情,并非三言两语三令五申就能够达到管理目标的。如此,高等教育管理才能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各项条件下拥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这样的教育管理才符合国家基本情况,符合教育事业的宏伟蓝图。最终,高等教育的各项指标才能真正落实。

2.强化高等教育管理,有利于全面规范高等教育的管理过程

高等教育管理是一个总体上的概念,其涵盖了很多内容,因为高等教育管理并非静止的过程。教育管理理念需要在非静止状态下去合理融入,管理模式需要在非静止状态下去革新,管理手段需要在非静止状态下符合时宜,管理方向需要在非静止状态下保持正确。这就说明,高等教育管理要有社会的动态发展接轨,形成时时互动的局面,即满足与时俱进的要求。 这样,高等教育管理对社会崭新的管理元素进行有效回应,必然能够形成更为科学可行的管理指标,使整个管理过程符合规范化合规化要求,不至于严重偏离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要求。

3.强化高等教育管理,有利于培养更为优秀的社会人力资源

优质的社会人力资源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那么,很多优质人才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积极响应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并遵守学习纪律,遵守管理制度,为日后良好的职业道德夯实基础。可见,高校最为重要的一项管理就是学生管理学习管理,因此,一旦这项管理抓出实效,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会得到有效巩固。最终,学生在毕业迈入社会后,就很有可能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所需的人才,为社会积累了更多优秀的人力资源。

4.强化高等教育管理,有利于更加快捷的追求高等教育成果

高等管理是在为教育成果服务,可以说,这也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核心价值体现。 毕竟,如果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确定,管理手段合理科学,管理理念实现与时俱进,管理过程呈现规范化,那么,高等教育成果必然会水到渠成般的实现。这样,高等教育的积极价值必然引起更多人的认可和重视,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二、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正因为高等教育管理内容的多元化,管理工作目标的非单一化,才使得高等教育管理容易引发一些不足,制约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进程。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做以认真谨慎的分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1.教育管理内容非常琐碎,影响教育管理质量

高等教育管理需要制定各项预期目标,明确管理对象,落实管理理念,革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手段方法等等。所以,高等教育管理具备了纷繁的指标与流程。况且,每个管理目标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背景,经常出现非常琐碎的特征。一旦管理内容琐碎,很多工作往往会彼此耽误效率、质量,导致管理水平不是很高,无法体现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

2.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无法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目前,很多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逐渐下滑,他们经常犯下一些不该犯的错误。归根结底,在于对工作性质没有清醒到位的认知,致使工作方法、工作理念、工作态度都让人无法认同。另外,高等教育需要各项管理来共同推进,而每种管理工作都需要较为专业的知识做为有效指导,而具备这些专业知识的管理工作人员则少之又少。

3.师生关系存在紧张因素,成为高等教育的障碍

大学生作为年龄稍大的学生群体,其思想已经日趋成熟,针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会坚持自己的看法想法。同时,老师却普遍认为大学生的想法看法过于幼稚,而不能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师生关系出现了紧张局面,一旦师生关系紧张,就不利于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无形当中为高等教育管理设置了障碍。

4.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弊端,伤害案件经常出现

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新鲜事物不断涌现,也形成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不良社会风气。大学生处于社会的边缘,很容易被这些不良风气所侵蚀,导致自身思想政治觉悟较低。有时,高校内经常出现不该发生的伤害案件甚至杀人案件。最终,高等教育管理的前进步履往往被较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所牵绊。

5.职业规划指导体系尚需完善,应有作用未能全面发挥

任何管理都需要依赖较为系统完整的制度。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样需要系统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然而,很多高等教育未能针对职业规划建立起必备的指导体系。同时,很多指导老师并非专业老师,其指导能力也非常有限,最终,并未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及时到位的帮助。

三、高等教育管理应当遵循的理念

既然是管理,必然在管理之前就会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或者在管理过程中突发某些情况,影响高等教育的前进脚步。然而,我们要瓦解这些问题或突况时,首先要明确一下管理理念,确保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向。这样,才能对高等教育管理做出战略性调整,提升管理水平,保障管理质量。

1.尊重自身客观情况的管理理念

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时刻结合文科理科界限、专业特点、发展前景等因素进行管理前的准备工作。因此,高等教育管理要求高校必须对自身的客观发展情况具备一个全面到位的了解,以此来做好铺垫,为教育管理搭建一个实事求是的平台,不过高的看待自身发展,亦不过低的看待自身发展。知晓自身发展弊端,才能更好的采取应对策略,保障管理成效。

2.全面满足与时俱进要求的理念

社会在变迁,教育体制也随着革新,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亦不能停滞不前,其必须相机而动,有所起色,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这样,高等教育才能更好的实现均衡发力,促进各种管理活动的齐头并进,否则,会无端延误管理步伐。当然,与时俱进理念要求高校在管理过程中认清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并且要具备良好心态,不能操之过急,确保高等教育实现循序渐进的加以推进。

3.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

高等教育作为大学生继续学习的一个重要平台,其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其教育管理的被管理对象主要也是学生。不难看出,教育及管理军事为了促使大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具备成熟的心理,健全的性格,崇高的品质。这样,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才能实现。毕竟,教育是为大学生服务的,教育管理也要为大学生服好务。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大学生才会从内心认同教育管理,从而更加努力的汲取文化知识,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

四、打破高等教育管理瓶颈有效策略

面对高等教育管理所遭遇的一些瓶颈问题,我们必须认真谨慎对待,秉持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采取多种得力对策,切实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水平。

1.科学界定高等教育管理内容,确保教育管理质量

首先,高校领导要认真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使自身的教育管理理论更加充实。如此,才能具备较为系统的知识储备和管理能力。毕竟,知识是教育管理实践的有效指导。同时,具备了系统的教育管理知识,高校领导在安排管理工作任务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保障管理工作的均衡度及推进力度,最终不会割裂各项教育管理工作之间的联系。

其次,高校领导应当集合各项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向他们传达相关的指示。这样,各项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才能更加负责,革新原有的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理念、手段,以此为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树立榜样,促使高等教育管理长期任务具备良好的开端。

2.着力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稳步实现管理目标

首先,各项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要尽到应有的责任,严格管理工作人员,全面监督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于职业道德不过关的工作人员,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训诫或再培训,直至辞退。毕竟,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员是无法胜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其更是无法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

其次,各项管理工作负责人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使他们在工作中展现出应有的素质,通过个人的专业素质来更好的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比如,负责人可以通过定期培训、专业管理知识比赛、鼓励工作人员自学等形式强化他们的专业管理水平。

3.有效改善师生紧张关系,消除高等教育管理障碍

首先,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可以借助校园文化这个版块,强化大学生对教育管理的认识,促使他们对教育管理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样,能够促使他们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而不是我行我素,想当然的坚持一些不正确不理性想法看法。大学生思想意识有所转变,才能为高等教育管理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

其次,老师及管理者要学会照顾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对一些学生的想法看法予以肯定,对一些学生的看法想法要及时劝导,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看法想法。只有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平和的沟通态度,才能赢得大学生的认同和欣赏。所以,老师及管理者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有效的开展高等教育管理工作。

4.严抓思想政治教育,尽力避免伤害案件发生

首先,老师应当经常组织学生以班会等其他形式进行讨论,以此来辨别认清不良社会风气及其后果。这样,学生会从讨论内容中很好的吸取教训,并及时对照自己的行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理智的判断。一旦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有所提升,他们在与人交往接触过程中,就会怀有一种友好谦卑的心理,从而有效的避免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其次,高校也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督促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交往观。毕竟,宣传的力量能够使学生对思想觉悟提升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能在心里留下影子,不会轻易的做出出格行为。

再次,学生也应当学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以此来拓展自身的视野,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而不是被动的去投身思想觉悟。只有积极主动的去投身思想政治觉悟,才能收获较好的效果,使自己具备理性思维,面对问题时才会妥善处理。

5.3构建完善的职业规划指导体系,为大学生服好务

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高等教育过程中要及时构建系统科学的职业规划体系。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发展状况,教育管理中现存的问题,专业的未来走向等因素来构建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为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其次,高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老师,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通过老师专业的指导,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才能增强,他们对就业形势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不至于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就业效果。

五、结语

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时间长任务重,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此,我们必须秉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对待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拿处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此来破解问题,使高等教育管理成现出预期的效果,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2]董立平、潘懋元,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