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茶道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侦查学认识论;犯罪的可知性;侦查思维;侦查实践
一、侦查学中的认识论的概念
侦查学中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在侦查学领域里的具体运用,亦可称之为“哲学原理”。它是指能够用于侦查学研究中,对侦查学其他理论和实践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的一种理论体系。它贯穿于侦查学原理研究和侦查实践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说侦查认识论是侦查学原理中的核心、主干理论,亦可把它看成是侦查学原理之理论。
二、侦查认识活动的特点
(1)侦查认识活动的特定性。首先表现在侦查认识活动的对象具有特定性。主要表现为侦查人员面对的是刑事案件,而实践中每一个案件都不同于其他的案件。这是由犯罪人特定、被害人特定、知情人特定、犯罪的时间、地点特定等因素所决定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案件,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枚指纹一样。其次表现在侦查认识活动的过程具有特定性,每一个案件,都是由侦查人员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下进行侦查的。因此,这一活动过程必然具有特定性,一方面是由于侦查员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以及思维方式不同而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侦查案件时必然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侦查人员对同一案件的认识亦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每个案件中具体侦查认识活动的起点、运行轨迹、演化模式和重点均有自己的特点。(2)侦查认识活动的逆向性。时间联系是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一种基本联系。在现实生活中,事物发展总是与时间的运动方向一致,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某原因产生某结果,然后该结果作为新的原因又产生新的结果。(3)侦查认识活动的模糊性。认识活动的模糊性是指人们对于客体物的类属边界与形态的不确定性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思维对于客观事物的反应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都表现为部分正确和部分错误,有时正确的部分大一些,有时错误的的部分大一些,这就是认识的正确度的问题。而这实际上是认识模糊性的一种体现。侦查认识活动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事件、案件性质和情节认识的模糊性;对侦查方向和侦查范围的模糊性;认定犯罪嫌疑人与犯罪事实关系的模糊性。
三、侦查学认识论对侦查实践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生活方式;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精神压力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严重的脏器功能衰竭。迄今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有5%的高血压病人,血压升高是由于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发病率较高。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群体在我国大幅度的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危害。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调查,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北方高于南方,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青年期男性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略高于男性[1]。笔者将生活方式指导对高血压病人的干预效果观察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2年1月自2012年12月我院收治了300例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其中200例患者。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98例,年龄在28岁至89岁,平均年龄在48.4岁。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指导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一般情况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采用抽查问卷的方式以及体格检查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治疗方法、危险因素、预防措施以及并发症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对于患者的自身因素例如:年龄、体重、吸烟、酗酒、生活习惯、精神压力以及遗传因素进行调查统计。
1.3生活方式指导
1.3.1运动指导高血压患者由于缺乏锻炼,可适当的进行长期运动有降压健体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必须接受相关的检查以排除运动禁忌及继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可能。有氧运动户外运动要比无氧运动的降压效果更加显著[2]。
1.3.2饮食指导临床医学认为只有健康的饮食才能控制良好的血压,饮食习惯不仅对人体有滋养的作用,而且饮食疗法是防治高血压的首要步骤。早期或1级高血压的患者,单纯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就可以使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而2、3级高血压的患者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可提高药效,从而可以减少用药的剂量。指导患者进行低盐膳食,膳食中的约80%钠盐都来自烹调和各种腌制品,因此应减少烹调用盐,食盐量不超过6g/d为宜,因此限钠盐入量首先要减少烹调用调料,并减少食用腌制品[3]。减少脂肪的摄入量,膳食中脂肪的控制量应在总热量的25%以下。适当的进行补充钙和钾盐,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牛奶。限制饮酒量,饮酒量每天不得超过50克乙醇的量。禁止吸烟。减轻体重尽量使BMI控制在小于25以下。降低体重对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左心室肥厚均有明显的意义。
1.3.3减轻精神压力指导患者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脑力劳动过度兴奋,减轻精神压力,保持生活环境起居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嘈杂,避免精神紧张。禁止情绪激动、不规律服药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的听听音乐、看报纸杂志、下棋、练气功、打太极拳等,以调节紧张情绪,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稳定心态。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基础上适当休息与活动提高机体的活动能力,但不宜做剧烈运动,如登山、提重物、跑步等,合理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
1.4判定标准血压控制效果,显效率是指在用药和护理后72h得到控制,此次比较就针对两组患者的显效率进行比较,并发症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心、脑、肾、眼等其他症状疾病均为并发症,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的例数。
1.5数据统计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使用SPSS11.3软件包完成,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危险因素之一,而高血压症状又是一种人为可以改变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防治高血压的方法是针对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生活方式指导的护理干预,由上述证明,可以通过有效的生活方式指导高血压人群认识到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指导患者坚持有效的治疗,规律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重点措施[4],而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指导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坚持合理适当的运动,让患者配合治疗,提高了高血压治疗效果,减少了相关疾病的发生,而且在有效的控制血压的同时,明显的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这种生活方式指导的护理干预可以在临床广泛实施,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愈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彩云,卢燕.关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2):156.
[2]谢静,陈秀丽.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4):17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中职生 心理健康 人格倾向 艾森克个性量表(EPQ)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普高落选者,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又有哪些心理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希望为中等职业学校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东省青岛市3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5份,回收率为93%。
(二)测量工具
采用钱铭怡1999年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该量表由P(精神质)、E(内外向)、N(神经质)、L(掩饰性)四个分量表构成,共有48个项目。该问卷有较好的效度和较高的信度。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讨论
(一)不同性别的中职生在EPQ中的得分比较(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性别的中职生在EPQ中的得分比较
■
由表1可知,中职校的男生和女生在E、N、L各分量表上没有差异,而在P分量表上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3),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两者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在E分量表上女生和男生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女生的得分低于男生,低于全国常模。这些数据显示女生的心理问题比男生更多,她们更内向、冷漠,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差。这启示我们要多加关注女生。
(二)独生与非独生的中职生在EPQ中的得分比较(结果见表2)
表2:独生与非独生的中职生在EPQ中的得分比较
■
从表2可见,独生与非独生的中职生在P分量表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T=-0.261,P=0.001),非独生的中职生得分高于独生的中职生,高于全国常模,这与以往的研究不同。在E、N、L各分量表上两者没有显著差异,但在E分量表上,非独生的中职生得分低于独生的中职生,低于全国常模,在N、L两分量表上两者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我认为导致非独生的中职生在P分量表上分高的原因可能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有两个孩子的父母更容易采取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大,无论生活在农村,还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每天都为生活而忙碌,父母对于孩子只是尽力满足其物质上的需要,很少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和帮助。另外,在实际生活中,父母为了降低消费支出,在家庭生活中就要求许多资源需要与兄弟姐妹共享,在资源共享中可能就会出现矛盾,而矛盾的解决也许是由父母的审判来决定但不一定公平,又因为对父母还有依赖,这就造成孩子内心的不满和敌意却不愿表达出来,所以情绪开始不稳,变得冷漠无情,不与人接触;或者矛盾的解决是遵循强者为王的规律,这样竞争意识在他们的头脑中从小就形成了。而对中职生来说,随着学习、情感、就业等压力的增大,他们早以感受到竞争压力所带来的痛苦,因此在这样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般有性格内向孤僻、对人冷漠、常抱有敌意和较强的攻击性心理。
(三)不同年级的中职生在EPQ中的得分比较(结果见表3)
表3:不同年级的中职生在EPQ中的得分情况
■
对一、二和三年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年级的学生在EPQ中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E分量表中,二年级学生的均值差与一年级学生的有显著差异(T=0.87799,P=0.05),与三年级学生的也有显著差异(T=1.05272,P=0.05),二年级学生的得分高于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低于全国常模,而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二年级学生比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性格外向,心理更健康一些。这可能因为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适应了在校的生活,逐渐增强了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且此时学习课程的范围已经缩小,公共基础课结束,完全是专业课的学习,学习压力相对减小,他们相对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要开朗、活泼一些。但三个年级学生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说明中职生还承担着社会舆论的压力,有悲观倾向,不愿放开自己,做事存在顾虑等心理。在N分量表中,三年级学生的均值差与二年级学生的有显著差异(T=0.81771,P=0.05),三年级学生的得分高于二年级学生的,但与一年级学生的没有显著差异,并且一年级与二年级学生的得分也没有显著差异。这也许与三年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有关,因为就业已经迫在眉睫,他们对就业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然而在社会实践中却发现自己在校学习的东西远远不够,要在企业中成为一个管理者或是一个技术型人才存在不小的差距。另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职生就业前景仍不容乐观。特别是自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高学历的大学生就业都成为问题,中职生更是担心自己能否成功就业,并对就业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存在很多顾虑。这些因素使得即将毕业的三年级学生出现了情绪上的较大波动,如焦虑、紧张、易动怒、抑郁等。在P与L各分量表上,三个年级学生分别比较,均值差没有显著差异,但他们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这表示他们普遍存在适应性不强,不关心他人,并常抱有敌意,或者是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所以常常带有掩饰性心理。
(四)专业和生源地不同的中职生在EPQ中比较未见显著差异
文科生和理科生在EPQ中没有显著差异,但他们在P、N、L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在E分量表上得分低于全国常模。这可能和他们个人的境遇有关,大多数都是普高落选者,他们的心理和面对的境况大致相同。而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EPQ中没有显著差异,这也许与青岛市地区的经济状况有关。青岛是一个发达城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家庭经济状况总体上较好,多数电子产品已经普及百姓家庭,网络的使用拓宽了农村学生的视野,尤其是随着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之快迅速缩小了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距,因此生源地不同的学生在EPQ中比较未见显著差异。
通过此次的调查研究发现:同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比较,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暴露了中等职业学校确实应该加强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钱铭怡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32(3).
[2]教育部文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职成 [2004]8号.
涉外旅游市场主要指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市场和中国游客的出境旅游市场。据官方统计数字,中国2015年的出境游人次已经达到1.2亿,入境游达1.33亿人次,作为旅游大省的河北,据现有的手头资料,我们发现,2011年,仅承德入境游就突破了30万人次。随着各地如火如荼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尤其是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国内外游客云涌而来,涉外导游相关行业的接待任务随之不断加重。基于目前的涉外导游市场需求,我们做了一些实地调研,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了解我省涉外导游市场对导游人员究竟有哪些方面的需求,了解我们还有哪些方面是欠缺或不尽如人意的,以期对我省的涉外导游事业尽绵薄之力。
调查对象:入境游游客,涉外导游企业
调查方式:问卷,访谈
基本过程:针对游客部分,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9份。有效率达到87%。该问卷
主要是针对入境游游客对涉外导游的满意度进行的调查,最后openquestion部分,要求写出相关建议意见。
访谈主要针对的是涉外导游企业,即有接待入境游客能力和资质的旅行社。主要围绕企业对涉外导游市场的认知度,对员工的认知度展开。
收集和分析:
根据调研,我们发现入境游游客主要反映的情况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外语表达能力。很多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具有显著民族风格的东西,在导游的时候一带而过,待深问,则出现支支吾吾或者答非所问甚至出现随口乱解的现象。这说明导游至少两个问题:要么是导游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度不够深刻,在专业知识的广度上还需要提高;要么是其英语词汇量小或者对目的国文化不甚了解,不知如何用外语地道地表述。二是临场应变能力。有的导游英语表达能力很好,能与游客达成一片,在导游解说方面游刃有余,但是遇到一些突况,自身应变能力相对较弱一些,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合适的得体的回应。
而出境游的游客反映的问题集中在导游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对目的国的国情、规章制度、甚至于旅游地的某些规章制度不熟悉,从而导致一些旅游项目不能实现或完全兑现,从而导致一些矛盾升级。
至于意见和建议,这些游客多数认为,涉外导游是一个脑力和体力强度都非常高的职业,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灵活的头脑,渊博的知识,崇高的敬业精神等等。因此,对于导游中的小的瑕疵,他们还是愿意包容并理解的,至于建议,大多数人表示,希望导游企业能给这些在职导游足够的在职学习的机会,有时候在职学习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学校教育,毕竟是做,然后知不足。
通过对相关涉外旅游企业的访谈,我们了解到旅行社的竞争主要包括价格、线路、品牌等,但最主要的还是服务质量的竞争,但是,要想招聘到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导游,却是有一定难度的:外语知识、跨文化知识过硬的,往往旅游业务知识不是很熟练;带团经验丰富的,往往外语交际能力又差强人意。所以那些外语交际水平高,带团经验丰富,应变能力极强,同时身体又非常好的涉外导游人员,简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珍之又珍。而这些人往往因为各方面出色,又被提拔为部门领导,出去带团机会相对较少。
对于小语种导游,企业表示不想专门招聘,这主要是与利益和潜力分析有关。即便有游客需要,也可以放弃或者推荐给其他企业。
反观这些问题、意见和建议,我们再来回看一下涉外导游本身:即从哪里来的问题,从而在源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问卷,我们发现,有少一部分来自外语院校或者大学里的外语专业,而大部分则来自于旅游院校或大学的旅游专业。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国外大学,属于出国回归人员,这部分人员主要以外语强势而不是导游能力参与到了旅游行业。也就是说,我们在涉外导游人才方面的学校培养还是有欠缺的。
根据陈乾康(2005)的研究表明,首先,“导游学”的专业学科地位在我国尚未得到承认,导游人才无法算作专业技术人员。其次,导游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比较低。根据河北实际,涉外导游的人员构成有一部分是外语专业出身,有一部分由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其他专业改行过来。另外在涉外导游的选拔上,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
综合各项前人研究,以及立足河北实际,本文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改变涉外导游数量、质量上的欠缺。
(一)在学校培养方面,加大涉外导游专业的研究,充实师资和科研力量
涉外导游不仅仅是外语加旅游的复合学科,而是一个需要外语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融汇各种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学科,对于该学科的教学研究从严肃意义上来讲,在中国尚属于初始阶段。因此需要在师资、科研投入上下一番苦功。另外,还需要进一步的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场地和实地导游的机会,真正摸索出具有本国特色的国际型导游人才。
(二)加强涉外导游证考核管理力度
2000年以前,导游员考试主要由国家旅游局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但是,自2000年以后,这样的开考资质下放到省里,涉外导游人才奇缺的现象稍有缓解,但是整体的考试难度却有所降低。这并不利于对合格涉外导游人员进行选拔。因此,在对涉外导游考核评估方面,任重而道远。
(三)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
众所周知,对于新入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是,任何行业都是有生命的,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它们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发展,因此需要从业人员也不断地在工作中总结和学习,为自己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拥有远大的目标和洞察市场的能力,未雨绸缪,既要为当下寻找并培养合格人才,也要为将来发掘并储备优秀人才。
(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
尤其是与国外旅游企业的合作,实现涉外导游人员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取长补短,并完全融入到异国或者目的国的文化当中,使外语成为自己的第二语言,从而更有效、更高质量地完成导游任务。
(五)涉外导游员自己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
导游行业与教育行业很相似,都需要施与者在提供给目标人群一杯水的时候,自己首先有一桶水。每次他们所面对的对象都有所不同,这些人年龄、性别、职业、知识构成、认知能力、文化等千差万别,因此需要导游除了要具有广博的专业导游只是,还需要具有渊博的心理学知识、与人交往的亲和力、灵活的应变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学习和锻炼的,没有一劳永逸的职业或者学业。同时,由于职业特点所决定,导游人员还需要有健朗的体魄,因此内外兼修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对涉外导游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论文关键词 审查 不在押 “到案难”
刑事诉讼活动是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追究和实现其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为目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刑事诉讼活动的承受者和实施对象。没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诉讼活动无从进行。刑事诉讼法规定拘传、刑事拘留、逮捕、监视居住、取保候审五种强制措施,就是为了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不同阶段处于不同司法机关的有效控制之下,从而保障不同阶段的司法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行使诉讼职能和完成诉讼活动。
在审查阶段,检察机关审查部门对刑事案件审查的职能和活动也必须建立在犯罪嫌疑人处于检察机关的有效控制之下这个前提基础之上。对于侦查机关移送审查的犯罪嫌疑人,以其是否被采取羁押的强制措施为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和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在押的,因其被羁押在看守所等羁押场所,实践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犯罪嫌疑人不到案、不在案的情况,审查得以顺利进行。但是司法实践中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大量存在,以某县2011年受理审查案件数为例,全年受理案件416件445人,在押167人,不在押278人,不在押人数占总受案人数的62.5%。就笔者办案经验而言,在审查办理案件时,传讯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不能及时到案或者不到案成为多发多见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超七成的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出现过“到案难”问题,导致案件无法快速办理,其中一部分案件甚至因审查期限届满而建议公安机关撤回,或者被后在法院审查受理期间因被告人受法院传讯时不及时到案而被法院退回。
一、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到案难”问题的具体表现
1.犯罪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规定,被传讯时不愿、不能及时到案。此种情形在审查中最为常见。犯罪嫌疑人自身法律知识匮乏,没有正确认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性质,错误认为被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措施,就意味着自己的犯罪行为已经在公安机关得到处理,不再存在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或者因不知道、不重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应当遵守的义务和规定,且执行机关在实践中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无法予以切实、有力的执行,以致犯罪嫌疑人在被检察机关传讯时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还要被传讯,不相信检察机关办案干部的解释,不愿意配合检察机关办案干部的传讯要求,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私自、随意离开所居住的县、区,到外地谋生、就业甚至旅游、探亲,而在检察机关传讯时不愿、不能及时到案。还有一种特殊情形值得注意:犯罪嫌疑人自恃患有严重疾病(多为尿毒症、癫痫病、艾滋病等)无法在看守所关押,而在被传讯时态度恶劣,消极对待传讯,不愿到案,甚至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继续犯罪。
2.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法律惩处而趁机潜逃,不能主动归案。此种情形在审查中也较为常见。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在侦查终结阶段,因案件事实已查清、主要证据已收集到位,案件侦破、取证的压力消失,而容易轻率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或者变更为非羁押的强制措施。检察机关在受理移送审查的案件时,对于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被采取的非羁押强制措施一般不予变更,直至案件具体交由某承办人经实质审查后认为确有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必要,检察机关才会对犯罪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因此,部分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因主观上不愿意认罪伏法、害怕受到法律惩处,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潜逃,以逃避法律的惩处。实践中,一些案件在移送检察机关审查之前,被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已经潜逃外地,公安机关还毫不知情,仍将案件材料移送至检察机关;一些案件在审查期间,犯罪嫌疑人害怕自己的漏罪、新罪被检察机关发现或者担心自己会在后被法院判处实刑,遂逃匿外地,不再归案,除非逃匿期间被抓获归案。
3.犯罪嫌疑人故意不到案,待被列入网上追逃后又自动投案,制造“自首”情节。此种情形只存在于一小部分案件中,但仍应引起注意。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系公安机关已掌握的,要认定自首,就必须满足“自动投案”这个前提条件。所以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被抓获归案之后供述的犯罪事实系公安机关已掌握的,一般就丧失了构成自首情节的可能性。而对于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而言,司法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形:犯罪嫌疑人虽在侦查阶段系被动归案,但在被移送审查后故意在被传讯时不到案,造成检察机关审查部门认定刑事诉讼活动无法进行而建议公安机关撤回案件,待公安机关撤回案件并将其网上追逃之后,又自动投案,人为制造“自首情节”,以此获得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在量刑时得到不当的从宽处理。
二、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到案难”问题产生的后果
1.阻碍刑事诉讼活动进行,降低司法效率。在审查阶段,检察机关审查部门一般至少要在规定时限内传唤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到案,宣读并要求其签署《委托辩护人告知书》和《审查期限告知书》、就案件事实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制作讯问笔录等等。这些诉讼活动均要求犯罪嫌疑人在被传讯时及时到案才能得以完成。实践中,犯罪嫌疑人不愿意、不能及时到案接受传讯的,办案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反复做思想工作和宣讲、解释相关法律规定,但是往往收效甚微,造成案件办理的拖延。对于一般为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简单案件,检察机关审查活动本来可以依法快速办理,在宣读和签署相关法律文书的当天便能够讯问完毕,案件甚至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以办理完毕移送法院,但由于犯罪嫌疑人的不配合,导致相关诉讼活动不能按期进行,案件进程常常拖延受阻,甚至临近审查期限届满才得以完成审查。犯罪嫌疑人负案潜逃的,或者自恃患有严重疾病而始终不接受传讯的,直接导致案件无法进行审查活动,更不能进入法院审判阶段,而且案件在期限届满后一旦适用撤回,在刑事诉讼程序上导致重置,案件又实际回到了侦查阶段,侦查机关可能要重新采取刑事拘留、提请检察机关侦监部门批准逮捕并网上追逃,直至犯罪嫌疑人重新到案后才能重新移送审查,这样极大增加了刑事司法成本,造成案件难以了结,降低了司法效率。
2.导致程序违法,不能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犯罪嫌疑人不及时到案的,办案干部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告知犯罪嫌疑人相关法定期限、诉讼权利义务,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使其签署相关法律文书。这样,犯罪嫌疑人也不能及时知道、了解诉讼进程和动态、相关法定期限和诉讼权利义务,影响其行使相关诉讼权利,比如不能及时委托辩护人,不能及时向检察机关就自己的犯罪事实进行辩解。而犯罪嫌疑人潜逃,不能接受讯问的,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检察机关可以中止审查,但是适用中止审查会引起案件在检察机关和审查阶段处于长期停滞状态,一方面不利于督促公安机关追捕犯罪嫌疑人,另一方面也使得检察机关在内部案件质量考核时面临不利,所以检察机关在案件审查期限届满时的处理上,几乎不会使用中止审查,一般会变通适用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延长审查期限和建议公安机关撤回案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如果案件不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重大复杂等情形,适用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和延长审查期限实质上就是违法处理。特别是撤回案件作为一种案件处理方式,本身只是公检法之间在司法实务中沿袭历史的一种便利做法,是当时历史环境下法治不完善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公安机关办理案件规定》等都对其没有规定。实践中适用撤回也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违法后果,不能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案件在审查阶段之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刑事拘留、逮捕过的,案件撤回后侦查机关实际上可以重新对其刑事拘留、提请逮捕,检察机关实际上也可以批准逮捕,使得犯罪嫌疑人事实上的刑事拘留期限、侦查羁押期限将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最长期限。这样的超期羁押,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益,实际上消解了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的保障作用。
3.影响司法机关的权威性和诉讼活动的严肃性。对于审查阶段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不愿及时到案的,检察机关办案干部经过耐心教育和解释,但部分犯罪嫌疑人仍坚持其错误认识,不愿相信、不配合检察机关的工作。办案干部不得不通过公安机关才能联系得到犯罪嫌疑人,并且不得不借助公安机关才能使得犯罪嫌疑人配合工作,最终愿意到案,经常在实践中出现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在接到检察机关的传讯后,只向公安机关报到,不理会检察机关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犯罪嫌疑人法律意识薄弱,对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能和作用没有正确认识和足够重视,形成“案件由公安机关、法院处理,在检察机关只是走过场”的错误认识和观念,另一方面是检察机关内部分权和监督机制下,审查部门需要报请本院侦查监督部门批准逮捕,而不能直接做出逮捕决定,实践操作中存在报请逮捕的手续繁多、加大了侦查监督部门办案压力等诸多因素,所以即便在案件审查阶段出现犯罪嫌疑人不愿意配合检察机关工作,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被检察机关两次以上传讯,都不到案的情形,检察机关审查部门往往也不愿轻易报请本院侦查监督部门对犯罪嫌疑人决定逮捕,而是以要求公安机关撤回案件为由,向公安机关施压,借助公安机关的力量和影响来迫使犯罪嫌疑人到案。这样不但不利于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法定职能,而且有损检察机关的权威和审查活动的严肃性,同时也妨碍了检察机关在审查活动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教育和震慑,不利于实现刑法的预防目的。
4.导致犯罪嫌疑人获得不当从宽量刑。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被动归案,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潜逃,后又自动投案的,是否构成自首,司法实践中各地的认识、做法不一,有的不认定为自首,有的却认定为“自首”,有的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系刑事强制措施之一,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负案潜逃后,又自动投案,并且供述的犯罪事实系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显然不能构成自首。但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在2011年联合的通告,清网行动”中在2011年12月1日前主动投案的在逃人员,可以认定为自首,获得从轻减轻处罚,也就是说在特定时间内具有上述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可以认定自首。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上述情形的自首认定问题,应严格依照刑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不得任意地扩大适用。对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负案潜逃,后又自动投案,供述的犯罪事实系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不能认定为自首,清网行动”中在2011年12月1日前主动投案的在逃人员除外。正是因为司法实践中有的地方存在笼统将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潜逃后又自动投案的情形认定为“自首”的做法,所以这些地方在审查阶段存在犯罪嫌疑人故意不到案,待案件被公安机关撤回后又自动投案的现象。此外,案件被撤回后,由于案件撤回后的重新移送审查与第一次审查活动之间缺乏明确的衔接性、连贯性的机制保障,使得重新移送审查的案卷中缺乏明确体现案件在之前被撤回的过程及原因、犯罪嫌疑人在案件第一次侦查—审查过程中被采取的强制措施的证明材料,甚至重新移送审查的意见书中关于犯罪嫌疑人的潜逃情节都没有表述载明,而案件在重新移送审查后不一定能够交同一承办人办理,加之办案干部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以致检察机关在案件第二次审查活动中有时难以发现犯罪嫌疑人之前的负案潜逃情节,从而对犯罪嫌疑人的自首问题不能作出正确认定。
三、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到案难”问题的对策
根据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和职权属性,检察机关在行使检察权时应当具有主动性,特别是通过相关职权的行使对侦查机关、审判机关予以监督,确保刑事诉讼法律的正确适用和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时,不能被动、消极对待“到案难”问题,不能只是在犯罪嫌疑人不到案时简单地“一撤了之”。
1.在受理移送审查的不在押案件 时,建立专人“预审”把关机制。在受理移送审查的不在押案件时,应有专人书面审查犯罪嫌疑人被采取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的合法性、合理性,第一时间与犯罪嫌疑人取得联系,就是否存在犯罪嫌疑人不到案风险做好预案评估,并在分配案件时预先就此可能存在的不到案风险提请承办人注意。具体而言,在受理侦查机关移送审查的案件时,首先应有专人根据意见书上载明的犯罪事实、侦查机关的法律适用意见,对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取保、监居措施的合法性、合理性予以书面审查,如果发现适用取保、监居不合法,应当发送违法纠正通知书,要求侦查机关变更强制措施,对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或者提请逮捕后再移送审查;如果发现适用取保、监居不合理,应当要求侦查机关作出书面解释,再视情况决定如何处理。其次应有专人第一时间按照意见书上载明的联系方式与犯罪嫌疑人取得联系,告知相关诉讼进程和动态,了解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和行踪下落,再根据其罪行严重程度、人身危险性和主观恶性,就犯罪嫌疑人是否能及时到案进行预案评估,并在内部分配案件时预先就案件存在的“犯罪嫌疑人不到案”风险提请承办人注意。
2.在审查案件过程中,对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不到案的,检察机关应依法从快从简决定逮捕。对不愿意及时到案的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经两次传讯不到案的或者犯罪嫌疑人负案潜逃的,都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规定的法定情形,检察机关有权对犯罪嫌疑人做出逮捕决定。根据检察机关内部分工机制,审查部门承办人应当向侦查监督部门提请逮捕。因此在审查阶段,对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不及时接受传讯,经教育和警告后仍不愿到案的,承办人应当立即提请逮捕,侦查监督部门可以依法从快从简批准逮捕,以尽快将犯罪嫌疑人逮捕到位,使其处于检察机关的有效控制之下,有利于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同时逮捕羁押措施能够对其起到震慑和教育作用,使其正确认识检察机关的司法权威性和诉讼活动的严肃性。对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负案潜逃的,检察机关决定逮捕后,不具备逮捕到位条件的,应当与公安机关协调,将犯罪嫌疑人网上追逃。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犯罪嫌疑人无法羁押在看守所的,检察机关可以督促公安机关对其予以强制收治,必要时发送检察建议。
关键词:茶道思想;高校德育教育;功能;对策
高校德育教育的尴尬现状已在不少相关文献中得到反映,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其不仅归因于当前社会的大环境使然,也根源于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模式。那么高校德育教育的模式是怎样的呢。根据笔者的考察,其模式特点可总结为: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并以说教为特色。在教学实践中,不但学生对此种模式表现出腻烦的情绪,甚至部分教师也感觉到课程教学空洞无味。为此,针对目前在德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便是刻不容缓的事情。笔者认为,只有建立在知行结合下的德育教育模式,才能促进学生获得思想和精神上的升华。因为,“知”为“行”提供了路径指向,而“行”又不断强化学生对“知”的体会。正因如此,让茶道思想走进高校德育教育之中,则成为了能较好践行知行合一教学原则的方式。
1茶道思想的德育功能分析
从学理层面来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茶道思想的德育功能:
1.1茶道思想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养分
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仍然着力于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然而,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和商品经济环境下,课堂教育在面对当前多元化社会思潮并存的环境下,显得无能无力。这就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课程地位始终处于尴尬的境地,而且在历来的教改中也难有起色。事实上,相比较塑造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也许使学生的内心获得一种安静的状态更有意义,这种状态能促使学生反思和感悟。可见,茶道思想在这里就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养分。
1.2茶道思想为知行结合提供了内容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已经对知行结合形成了清醒的认识。但在教学中却感知到,建立起一种适度的实践路径则是较为困难的事情。在当前以塑造学生道德价值观为主线的教学中,促使学生去“行”的无非就是践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但这种践行需要与社会形成良性的互动来实现,问题就在于社会大环境并不一定会给予大学生这种机会,而且我们也不能为此来制造某种社会场景。但茶道思想更加关注人的内心和行为修养,进而就能在大学生心性养成中获得实践的方向。
1.3茶道思想为心性修养提供了启示
之所以笔者十分强调心性修养的重要性,根源于大学生在职业素质养成中,忍耐力、专注度、进取意识等都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状况。众所周知,现阶段不少大学生不安于现状而平凡跳槽,这本身就是一种浮躁心理的外在表现。因此,茶道思想就为大学生的心性修养提供了启示。
2茶道思想走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那么茶道思想如何与高校德育教育对接呢。对此,需要从以下三个导向中来寻找到其中的切入点。
2.1个体情感导向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知晓,笔者对于高校德育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现行的教育目标不同,笔者认为德育教育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诉求,这是基于大学生所处时代环境的一种考量。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着明显的就业危机感,而且在互联网时代也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这二者所形成的叠加效应作用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必将为他们带来不安全感和孤独感。因此,茶道思想在与德育教育对接时,应以大学生的个体情感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茶道思想的比较优势。
2.2职业意识导向
从务实的角度出发,高校德育教育应能助力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职业素质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这里主要指向职业意识和职业心态。但传统德育教育缺乏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素材,而且形而上学的教学方式也无益于学生职业心态的养成。将茶道思想引入到德育教育之中,茶道思想外在的茶道活动便能为大学生建立起知行结合的认知路径,进而就能较好的塑造他们的职业意识。可见,以职业意识培养为导向,也构成了茶道思想走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2.3行为约束导向
高校德育教育之于大学生群体,应追求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持久的行为约束效应。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学生只有在潜意识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行为约束能力,才能在与社会互动中实现个人存在的价值。茶道思想和茶道思想所依附的茶道活动,能够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茶道思想能够担负这样的功能。
3实践中的难点问题解析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当前还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难题:
3.1难以形成茶道思想与个体情感间的共鸣
在当前的高校德育教育中,任课教师习惯于将德育教学作为公共课来对待,而忽视了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这种习惯也在教改中自然延伸到了对茶道思想的引入,即仍然以一种说教的姿态出场,而未能与学生的情感需求之间形成共鸣。这种情形真实存在,从学生的课堂反馈中也可以感知到,他们似乎并不会主动的将茶道思想与自身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而是将茶道思想当作文化素材来对待。因此,这一难点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3.2难以形成茶道思想与职业意识间的契合
这里的职业意识应从具体的行业、岗位中来进行认识,但这对于高校德育教师而言则是一个难题。本校学生主要以体制外就业为主,而且大多进入到了企业这种组织去就业。不难看出,企业组织生态和高校组织生态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而且各自的游戏规则也不尽相同。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德育教师往往以高校这种体制内单位的职业意识,来直接对接企业环境下的职业意识,进而这就使得茶道思想难以精确契合企业的职业意识要求。
3.3难以形成茶道思想与学生个体间的融合
只有形成了与学生个体间的融合,才能使茶道思想连同茶道活动植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植根性将最终转换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伴随着他们的职业生涯。但如何实现茶道思想教育能够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仍是一个难点问题。
4对策
根据上文所述,对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调整德育教育的目标
调整德育教育的目标,意在与从整体上纠正当前忽视学生内心感受,以及忽略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局面。只要这样,才能为茶道思想的引入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具体就德育教育的目标设计,其应紧密联系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趋势,以及通过分析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来进行价值取向界定。笔者建议,德育教育目标应分为常规目标和现实目标两类,常规目标以传统德育教育目标为导向,而现实目标则植根于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范畴。
4.2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
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便能够与德育教育的现实目标相契合,也才能为引入茶道思想提供入口。但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只是一般要求,而真正去实现这一要求则存在着手段上的困境。毕竟,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被教师直接观察出来,而且德育教学受到时空维度的限制,也无法有足够的机会来进行观察。那么这时就需要寻求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协助了。笔者建议,这里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来获取样本数据。从而,为茶道思想的引入提供第一手资料。
4.3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
在引入茶道思想时,需要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这就要求,需要促使学生在参与到茶道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来感悟到茶道思想,并能自觉的利用茶道思想来调试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这就需要一定的场地资源。在开展茶道教学时,可以与专业所在院系进行合作,通过利用专业实训场地来作为茶道教学场所。另外,还需要挖掘高校人文教学资源,使得真正懂茶道的师资来为学生进行授课,并从中来提炼出茶道思想来。
4.4发挥校园社团的职能
要将茶道思想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在茶道思想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形成一种良好的职业心态。那么,这就需要发挥校园社团的职能。校园社团所开展的活动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学生之间也更容易沟通和交流。这里教师所要发挥的作用在于,帮助组织与茶道有关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担任现场指导。
5展望
当前大学生正面对着的是发展的时代、开放的环境和改革的现实,而大学生较之小学生、中学生对校外世界怀着更强烈的了解和参与愿望。这使高校德育内容增加,难度加大,也要求投入更多的精力。虽然我们向来也强调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上下协力。齐抓共管,但在原有体制下,“党委抓德育”、“行政抓智育”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工作职责划分。使高校德育在实际运作中主要成为党委线下政工干部的“专利”,德育工作有时被当作了学生思想间题的“救火’工作。从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难以将正神的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稳定的价值追求,自觉调适个人与他与社会的养系。为此,今后需要创新高校德育体制,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显得,也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的现实选择。
6小结
当前高校德育教学模式特点可总结为: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并以说教为特色。在教学实践中,不但学生对此种模式表现出腻烦的情绪,甚至部分教师也感觉到课程教学空洞无味。对此,本文认为:茶道思想为育德教育提供了养分、茶道思想为知行结合提供了内容、茶道思想为心性修养提供了启示。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围绕着:调整德育教育的目标、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发挥校园社团的职能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参考文献
[1]武丽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谢文平,陆书建.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45.
[3]周卉.双向互动的高校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导报,2010(12):11-12.
林如意,生于浙江温州,从小认识茶,采摘茶。守着茶田,她却没有更深地认识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直至工作之后,在学习太极拳的同时,跟她的太极拳老师正式学习茶道。那时候的如意,学习瑜伽,还练习舞蹈,兴趣广泛却只懂皮毛,当茶走入她的生活中,一切都改变了。“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地位高,还是地位低的人,没有什么区别。茶能包含所有的东西,学习茶道之后整个人就沉淀了。而我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差,也不爱说话,静静地坐在那里,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自己是一种享受。”看着如意柔美的动作,细声慢语地道来,心境也随之平静下来。而如意也希望每一位饮茶的人都能喝出茶之真道,在生活中懂得放慢脚步,感受心灵纯净的另一种境界。
Q=《北京青年》周刊
A=林如意
Q:我们说茶道,何以为茶,何以为道?
A:《神农本草经》上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荼”就是茶,茶可以解百毒。什么叫“道”呢,到底了就是“道”,人求道求的是最原始的一种自然状态,其实是回归自然的本源。茶道就是净化身心,不断地自我完善,提升自我,让人更融入自然,回归自然。
Q:一般人喝茶首先就是解渴,渴了我喝它就可以了,怎么能够升华到一种道,甚至一种道理?
中国的茶文化有千年的历史,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西学东渐之后,中国人对茶道的认知,对茶文化的认知,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退步很多,并且不拿传统文化当做宝,更别提去接触,一般人把茶当做一种饮料,解渴,那是他对茶文化没有认知,当你对茶有了新的认知,你接受它,体会茶的内涵。其实,生活中人通过做烦琐的事情,才会意识到自己有很多的烦恼,而茶道,可以使人忘记这些心外的琐事,变得心平气和。
Q:自从你接触茶道开始到现在,你觉得自己有没有改变?
A:从身体方面来讲,有很大的改善,我体寒,通常手脚冰冷,吃凉的食物就会特别敏感,经常肚子痛。通过高强度喝融通养生茶这些状况都没有了,包括脸上的雀斑、痘痘都有减少,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表现。坐办公室的人,不经常运动,身体偏阴寒,我们建议喝点红茶之类的暖性茶。在精神方面更能认知自己,调节自己,心态也平和了很多。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
前言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第二,品茶的环境之真。人们品茶,还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时间,“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天趣则是指自然天成的环境。《徐文长秘集》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表明了品茶需要野、幽、清、净的自然环境。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适宜时候:“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话。明窗净几,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此外,历代文人雅士选择茶境时,离不开松、竹、梅、兰与琴、棋、书、画等,这些即是人与自然沟通时,对“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交相涵摄时,对美的感悟。: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第二,品茶的环境之真。人们品茶,还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时间,“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天趣则是指自然天成的环境。《徐文长秘集》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表明了品茶需要野、幽、清、净的自然环境。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适宜时候:“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话。明窗净几,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此外,历代文人雅士选择茶境时,离不开松、竹、梅、兰与琴、棋、书、画等,这些即是人与自然沟通时,对“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交相涵摄时,对美的感悟。
第三,茶人的性情之真。人们对茶的品饮,除了外在的环境之外,重要的还必须有内在的心境。自然环境与人的心境和谐一致,人就能真正地放松自己,进入忘我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茶道精神
我们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国的植茶、制茶、饮茶均直接或间接源于中国。“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茶道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创立,并且进而说明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茶道精神
我们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国的植茶、制茶、饮茶均直接或间接源于中国。“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茶道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创立,并且进而说明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记者有机会来到了“奥运人家”,体验了“奥运人家”的生活,主人吴建丽以东方古朴的方式,接待了记者及前来参加主题茶会的朋友,并用她的博学向宾客展示了中国茶文化。
与香茶结缘
1997年吴建丽第一次来到北京,朋友没有按时接站,下车的乘客都走光了,还是不见朋友的身影。吴建丽一个人正在犯愁时,一个小伙子出现在她的面前,一问,原来这个小伙子是朋友的同学,于是吴建丽随着这个不认识的小伙子,从地下走进了北京城。也许你会问,又不是地下工作者,为什么是从“地下”进入北京呢?我也有这个疑问,吴建丽讲述了当时的情景。
来接站的小伙子是她朋友的同学,在北京站前的邮政局工作,他们运送邮件走邮政专用地下通道。这天,他得知同学要到北京站接一位江苏的朋友吴建丽,于是他运送完邮件,顺便看了一眼南京到站的列车时刻表,才发现火车早已进站,可是同学还没有来,于是他着急了,连忙向站台跑去。到了站台,他发现一位身材高窕的女子一个人正在站台上四面张望,他上前一问,原来,她正是同学的朋友吴建丽,于是他请吴建丽上了邮政车,走地下通道进了北京城。第一次来北京一切都觉得新鲜,吴建丽买了一张公交月票,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走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留在北京发展。于是她在离西单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不足3平米的地下室,开始了北京之旅。
在北京的日子里,她和几个朋友时常聚在一起聊天。偶然的一次,他们聊到了茶,聊到了茶馆。那时北京的街头很少有茶馆,最有名的,并且有一定规模的就是前门的大碗茶和五福茶艺馆。就是这一次朋友小聚,让吴建丽与茶结下了情缘。
说起茶,其实吴建丽并不陌生。
吴建丽从小生长在江苏南通市,茶是南方人家里必备的饮品,喝茶也是每天都要做的事,而且很讲究地用天水(雨水)冲泡,但是她却从来没有研究过茶,更没有想到将来自己会在茶方面有所造诣。
吴建丽是学纺织出身的,所以参加工作也就与纺织打起了交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纺织行业一派生机。此时的吴建丽却不愿意墨守陈规守着铁饭碗,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1993年她下海了,干起了自己的事业。1997年的北京之行,让吴建丽重新认识了茶,她决心独自闯入北京,涉足茶业,探究中国茶文化。
尽揽中国茶
茶是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者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是“万病之药”,而且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还使饮茶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需要的范围,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文人七件宝 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
1998年,吴建丽进入了北京的茶行业,最初的想法就是开一家茶馆,为朋友们提供一个可以聊天、聚会的场所。然而当吴建丽跑完了市场调研之后发现,自己根本开不起茶馆。一间30多平米的铺面房,一年的租金要30多万元,北京的房租太贵了!虽然茶馆在北京有很大的潜在市场,但因为无力承担房租,吴建丽不得不放弃了开茶馆的念头。
开不了茶馆就卖茶叶吧。为了更好地掌握茶的知识,识别不同产地的各种茶,吴建丽跑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茶叶店,以顾客的身份向茶叶店的售货员了解茶叶,并将中国十大名茶尽揽心中。但是它们生长的地方是什么样?茶树又有什么特征?采下来的鲜茶怎么又会变成我们喝的这个样子呢?于是全国名茶产地几乎都有吴建丽的足迹。
茶分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六类。中国十大名茶是中国茶叶中的精品,无论是“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的武夷岩茶,还是产于闽南安溪县的铁观音;无论是安徽“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太平猴魁,还是河南信阳的毛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茶的原产地,吴建丽跑了个遍。她不但了解了茶叶的生长环境,还亲自上阵炒起了茶。
碧螺春茶生长在江苏,吴建丽回到老家碧螺春的产地,向当地的炒茶师学习炒茶。谁知炒完了之后,炒茶师却告诉吴建丽:“拿回去自己喝吧!”也许你会认为这是自己的成果,就该拿回去。其实不然,吴建丽惭愧地说:“我把茶炒糊了!”
碧螺春系我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茶之一,始于唐,盛于宋,历史上都是宫廷贡品,在海内外市场久负盛名。它的炒制十分讲究,特别是在揉捻过程中,锅温需要70~75℃,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茶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住火候,可是吴建丽初次炒茶时控制不好的恰恰是火,师傅让她加大火候时,她烧的火大不起来,等师傅让她把火候降下来用小火时,却又降不下来。最后炒出来的茶完全失去了碧螺春的本色,师傅只好让吴建丽自己拿回去喝。
以茶传美名
1999年10月,茶业界的各路精英,汇集在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在这里召开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吴建丽在这次研讨会上结识了许多茶业界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当代茶圣”吴觉农之子吴甲选前辈对茶文化的讲解,让吴建丽为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由衷地感到自豪。也就是这次研讨会之后她暗下决心,要成为一个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让中国茶文化发扬光大。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就是说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
一次茶友聚会上,来自美国的一位朋友告诉吴建丽,他在读大学时,学校里开设的是日本茶道,人们对于中国的茶道却浑然不知。这件事对吴建丽的震动很大。中国的茶品世界第一,中国的茶道自古有之,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最为悠远。为什么说起茶道,人们首先想到的却是日本茶道?吴建丽有
了自己的想法,她要尽自己所有弘扬中国茶文化,倾其所能传播中国茶道。
2002年初,吴建丽在家里开设了茶室,终于实现了初次来北京时许下的愿望,靠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为朋友营造出了聊天聚会的环境。起初光临这个茶室的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慢慢地,随着人们的口碑相传,光顾茶室的人越来越多,更多的朋友是慕名而来,还有许多外国友人来向她学习茶道。随着对茶的认识不断加深,吴建丽当初的家庭茶会,如今已发展成了主题茶友会。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的下午两点,是茶室的固定茶友会,不管是相识的还是不相识的,只要您光顾,都会在这里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每一期主题茶友会,吴建丽都会根据中国茶文化的内涵,设定不同的主题。不同身份的爱茶人,包括诗人、画家、书法家以及学生、商人,甚至于外国友人也常常光临。他们在这里除了品茶、谈茶、论茶,还吟诗作画。更重要的是他们欣赏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一位常来茶室的日本朋友真理子告诉记者:“日本的茶道虽然有名,但是和中国的茶道不一样。中国的茶道过程注重的是‘茶’,而日本的茶道注重的是‘过程’;日本的茶道虽然是中国传过去的,但是已经改变了中国茶道原有的文化了,在这里我可以学到真正的中国茶道。”
口碑相传让吴建丽的名声叫响,中国农业大学邀请她担任中国茶文化公开课的讲师,为大学生们讲解中国茶道,教授大学生们中国茶道的礼仪。学校嘉木茶社还聘请她为顾问。吴建丽用自己的所学,为当代大学生们开启了认识中国茶、辨别中国茶、学习中国茶的大门,以她对中国茶的博学,赢得了学生们的赞誉。
古道行茶村
吴建丽与茶结缘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她是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的理事,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会员,还是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茶文化”的客座讲师。熟悉她的人见到她时都愿意叫她“茶村长”;不熟悉的人也会随着熟悉的人一起叫她“茶村长”,久而久之,“茶村长”这个名字比吴建丽叫得更响。
至于“茶村长”的来历,其中还有个故事。几年前,吴建丽和几位与茶有缘的朋友到吴甲选前辈家做客,她向吴老谈起了自己的茶室,并请吴老给取个名字。吴老思考了一下便说出了“茶村”这个名字,那么茶村的主人自然就是茶村长了。有人对茶村的名字不解,吴建丽告诉大家_因为她的古道行被“村”包围了。吴建丽的茶室位于北京安立路56号九台2000家园,周围有亚运村、大屯村、洼里村,如今又多了个奥运村,古道行名副其实地驻扎在村里,所以随行就市,也叫村吧。
那么为什么又叫“古道行”呢?早些年,吴建丽主营的是普洱茶,它生长在美丽富饶的云南省。早在唐代,普洱茶就远销内地和,宋代时形成了“以茶易马”的茶马市场,明代“士庶所有,皆普茶也”。清代,普洱茶发展到鼎盛时期,宫廷将普洱茶列为贡茶。文学家曹雪芹将普洱茶写入了《红楼梦》,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巨著中,也描写了喝普洱茶的场面,可谓古今中外负有盛名。品质好的普洱茶耐储藏、愈久愈醇,其年代越久,价值也就越高,能如古董字画进入收藏品之列,素有“能喝的古董”之美称。其保管的方法又很简单、自然,放置在透气的器皿和无异味的地方,可以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故此,吴建丽就为自己经营的普洱店面起了个“占道行”的名字。
如今的“古道行茶村”除了传承中国茶文化,还担当起了奥运人家的使命。
【关键词】茶艺 茶道
前言:目前,关于茶文化的许多名词术语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混乱的认识,茶艺界有许多人常常将茶道、茶艺混为一谈,弄不清茶道和茶艺的区别,如有的叫茶艺馆,有的叫茶道馆。有的称茶艺表演,有的称茶道表演。
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出现了茶艺一词,至于为什么要称茶艺,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在《茶文化的传播对现代台湾社会的影响》论文中指出:当时为了弘扬茶文化、推广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词。但是有人认为茶道虽然中国自古已有之,却已被日本使用在前,如果现在继续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提出茶道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特别庄重,比较高高在上,要民众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茶艺一词就这么产生了。
然而什么是茶艺?各家的解释还是见仁见智并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如台湾茶艺专家季野先生认为:茶艺是以茶为主体,将艺术溶于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范增平先生认为: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第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第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美,欣赏茶艺之,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台湾茶艺专家蔡荣章先生认为: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北京的茶文化专家王玲教授认为: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的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综合各家学说之后,我们认为茶艺就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茶艺的范围仅仅限于泡茶和饮茶的范畴,包括泡茶和饮茶的技巧和艺术。也就是说,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
然而什么是茶道呢?因为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茶道”一词从开始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它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近年对“茶道”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了起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观点。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一书中提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在《中国茶史散论》中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陈香白先生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给茶道下的定义是:“中国茶道包涵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的精神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综合各家学说之后,我们认为茶道是以一定的环境氛围为基础,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是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
茶艺与茶道精神共同构成茶文化,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茶艺是茶文化的重点。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括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亨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
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但就目前存在的很多茶艺表演,就表演者而言,从备器、选茗到温杯、投茶、冲泡、奉茶、谢客整个过程中,能够体现一种人生志趣和追求,体现一种“道”境界者甚少,能够表达一种优雅美韵就算是高水平了。例如婺源的“文士茶”,其优雅美韵可谓茶艺之典范,而其精神文化内涵是“儒家精神”,是“积极入世”,是“非淡泊无以励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感文化”追求。表演者对这些精神内涵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便不能进入到这种意境中,因此也就不可能让品饮和观赏者入“道”,充其量赏美而已。“看茶艺”可,“悟”茶道则无。
就品饮者和观赏者而言,由于受文化素质、人生追求、美学修养制约,进入“道”的境界,感悟茶道真谛者同样甚少,一般而言,看茶艺主要是感受美、鉴赏美、接受美的熏陶。当然,这也是一种精神洗礼但距“悟道”相去甚远。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因此,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我们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余悦.茶艺师基础知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王业强.漫谈“茶艺”与“茶道”,蚕桑茶叶通讯.
二、贵生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而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
三、坐忘“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道法自然,返朴归真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