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童情商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儿童情商培养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儿童情商培养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儿童情商培养的重要性

篇1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不仅需要高智商的人才,同时,还需要高情商的人才。又因为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家庭教育是影响儿童情商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家庭中家长的个人观念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也会影响到儿童情商。然而,家庭教育关系着儿童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对于儿童今后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更加重视家庭教育给儿童情商带来的影响,从小培养儿童的个人家庭修养,从而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家庭教育的现状,并且通过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家庭教育对儿童情商的影响,这为完善家庭教育给儿童情商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家庭教育;儿童情商;影响

一、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有些家庭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其家庭教育无法跟上现在时展的步伐以及时展的要求,这也给儿童情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家庭教育会给儿童情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教育对于儿童自身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家庭教育不足,这就严重阻碍了儿童自身的发展,也无法更好的培养情商。这就需要家长能够重视家庭教育对儿童情商的影响,通过创新家庭教育方法来促进对儿童带来的影响,这也是家庭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家庭教育,所以家长就要与儿童进行多多交流,以此来增多儿童接受家庭教育的机会,并且开发他们的情商,让他们不断培养情商,从而获得竞争力。同时,也要让儿童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从潜意识里重视情商的培养,这样也可以让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接受家庭给予自己的情商培养机会。而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然而这种问题学校并不能够解决,这就需要家长爱的教育来为孩子解决难题。所以,本文的研究对于儿童情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落后

因为有些家庭经济比较落后,这也使得家庭教育落后,这也是家庭教育的现状。家庭人员忽视了家庭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在这方面没有给予重视,直接造成了儿童情商的发展。而且,由于儿童的家庭教育素养较低,在日后的成长与发展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就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不利于情商的培养,也会让他们因为情商不够而无法在社会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总之,家庭教育可以更好的让儿童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也可以更好的促进儿童情商的发展。所以,对于一些家庭教育落后的地区,儿童情商的发展都会受到不良影响,并且会影响到儿童长大后的发展。总之,家庭教育落后是现在儿童情商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家庭教育对儿童情商影响的现状。

(二)家庭教育观念不足

而且,家庭教育观念不足也是家庭教育对儿童情商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家庭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影响了儿童情商的培养。就是由于家人教育观念不足,家庭很多家庭都认为家庭教育并不重要,也不会重视家庭教育给儿童情商带来的影响。缺乏家庭教育观念,那么就会在实际行动上落后,这样就会使得家庭教育无法得到重视,从而进一步阻碍了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只有具备了家庭教育观念,家长才能更加重视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并且置办更多的家庭教育资源,以此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从而促进儿童情商的发展。同时,只有提高家庭教育观念,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还有利于儿童情商发展。

三、家庭教育对儿童情商的影响

(一)家长自身的素质带来的影响

儿童善于模仿自己的家长,如果家长自身素质不好,容易引导孩子形成一系列的不良习惯,这样也不能给儿童情商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如果家长自身的素质较低,那么也不会有更好的文化素养以及家庭素质来教导儿童,让儿童获得更好的家庭教育,如此一来,就会使得儿童从小就会养成一些坏毛病,严重影响了儿童情商的培养。所以,家长自身缺乏素质会使得儿童严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利于儿童情商的发展。

(二)家庭生活环境带来的影响

当然,家庭生活环境也是儿童情商发展的影响因素。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儿童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中,这样就会从小给孩子心中留下一个阴影,并且让孩子从小都接受一些不良的习惯以及生活,这样会给孩子提供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从而给儿童情商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优越而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环境中,那么从小就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让孩子从小就会接触到良好的东西,而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可以让还是更好地培养情商,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家庭生活环境也会给儿童情商带来很大的影响。

四、总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还需要不断的改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情商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家庭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在当今社会中,不仅要具备足够的智商,同时还有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孩子的竞争力。当然,在家庭教育中,家庭以及家长对于儿童情商的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并且家长自身的素质以及观念也是影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所以,这就启示家庭能够培养家庭教育观,这样才能给儿童情商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作者:王瑜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渝江.农村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2]庞国斌.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3]唐维国.家庭教育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01(2)79-83.

[4]徐福荫.家庭教育方式创新与多元发展[J].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

[5]董亚芬.家庭教育的影响[J].外语界,2003(1).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 情商 培养 体会

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培养出一个智商和情商兼备的学生才是成功的教育。在 谐共以及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注重对小学生情商的培养,以使小学生提高自身的感受能力和交际能力,从而得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儿童情商培养的重要性

近几年我国小学生一些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事件不断的在增长,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生对学习成绩越来越重视,而忽略了情商的发展,导致小学生在生活和交际方面明显的欠缺。对于儿童情商的培养,应从小学开始抓起。小学教育中,应将情商与智商一起着重的培养,避免由于只注重智商的培养而导致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当前很多儿童不喜欢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也不知道怎样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长此以往,会导致儿童情商低下,并且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关系过于冷漠。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始,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加强儿童情商的培养。使小学生成为一个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的高情商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合理的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这种长期的熏染下,使小学生提高交际能力,除了成绩提高之外,还懂得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二、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儿童情商的培养

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商培养情境

使小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情感的体验,有利于小学生的情商培养。教师在进行情感情境创设时,首先以教材内容为指导,对学生提出一些合理的问题,引发小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激活小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小学生产生自我表现的欲望。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好奇心,所以教师乐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实物的展示,使小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形象的实物中来,这样就能够使小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激发小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进一步进行小学生情商的提升。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生活实例进行情商培养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小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情商。

2.通过语文教育中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小学生情商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很多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践活动的安排,所以教师应充分的利用这些实践活动,加强对儿童情商的培养。教师可以定期举行一些有利于儿童情商的活动,例如图书交换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小学生通过图书的交换,学会了推销书籍,提升了团队意识和于他人交流和协调等,有效的使小学生的情商得到提高。教师也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班干部竞选,鼓励小学生参与到竞争中来,让小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得到交际能力的提高。在进行竞选演讲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小学生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促进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完善,最终得到情商的培养。小学生进行课堂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也要在生活中进行认真的观察,让小学生适当的回归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在体验大自然之后,让小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提高小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并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实现小学生情商的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情商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必备的素质。小学阶段作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认知和成长阶段,对于小学生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应在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儿童的情商,使小学生能够得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这一阶段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出一些合理、有效的情商培养情境,或者采用课外实践的方式,让小学生通过充满情感的教学环境,得到感受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小学生的情商得到有效地提升。

参考文献:

[1]韩运乐.浅析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儿童情商的培养[J].现代妇女(下旬),2013(12).

[2]许雯.试论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儿童情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

篇3

【关键词】情商;重要性;如何培养

情商来源于生命早期的智能形式,人类的右脑预测变化的 环境中各类信息对自己产生的各种情绪,心情,精神类感受,判断各类事件导致的各种精神详细差导,分析复杂精神情绪的一般组成结构,对比存在的各种感受价值。大脑刻意制造各种感受平衡精神状态,右脑主要存在目的只是分析自身的精神世界而非物理世界信息。

一、情商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负荷的工作与复杂的人际关系困扰着我们,如果没有较高的情商,是不会有所成就的。有研究调查表明:一个人的成功,80%归因于情商,只有20%源于智商;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际能力却占85%;由此可得,情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分为五个方面:了解自我;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而较高的情商则包含以下六个方面。

(一)拥有自我意识

对自身的优点、缺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当本身已经很优秀的时候,不要盲目自大,应当谦虚一点,继续提升自我的能力与修养;当自身有很多不足的时候,不要焦躁,不要自暴自弃,要学会自我激励,懂得坚持奋斗,相信自己!

(二)心理能力强,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当别人夸你的时候,不要过于得意,懂得谦虚;当别人打击你、嘲笑你的时候,不要气馁,应当学会把别人的嘲笑化为自身进步的动力。

(三)能够积极乐观的看待世界

常言道:“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不曲折的路。”在人生悲观的情绪笼罩生命的各个阶段,战胜悲观的情绪,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去看待世界,你就会发现,生命中的更多乐趣;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是一种客观定律。“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际云卷云舒”则是我们对待这种客观规律的态度与心性。

(四)能够揣测动机心理

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操纵自如的基本技术,不懂得察言观色即为不知风向便去掌舵;而察言观色又包含许多例子,如:当一个异性朋友经常找你帮忙,就算自己能做的事,也常找你,不用怀疑,对方一定爱上你了;当你与别人谈话时,如果对方眼睛没有直视你,而是东看西看,说明对方对你的话题并不感兴趣,此时,你就应该主动结束话题;当你与别人辩论于一个问题时,如果对方脸上已经呈现出愤怒了,那么你就不要再火上浇油了,避免矛盾升级。

(五)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一个巨大的关系网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男女关系、亲属关系、上下级关系、债务关系、供求关系,而我们就像是网里的鱼,永远也游不出,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网,我们才能乐在其中。如何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的技巧在于:(1)接纳沟通(先接纳再沟通),接纳他人,以朋友之心了解,分享自己的情与事,以度己之心去接纳对方;(2)以尊重、关怀、了解、包容、赞美、鼓励、肯定的态度与他人沟通。

(六)能够对事情问题作出判断

遇到困难、挫折,能够冷静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不要盲目的否定自己,自暴自弃;团队合作时,出现问题,能够积极的依靠自身能力去解决问题,为团队尽自己的一份力。

二、培养情商的建议

关于情商的形成,在婴幼儿时期,成型于儿童和青少年阶段;他主要是在后天的人际关系中培养起来的。因此,想要培养处较高情商,想要拥有较高情商,并不是那么困难,培养情商的方法有很多,以下几点是最为重要的。

(一)自我培养

保持好的心情,每天早上醒的时候保持微笑,暗自说: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自己是最棒的。不怨天尤人,对他人的过错懂得理解、宽容;对自己的不足,仍以乐观心态看待。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团队合作时,不要以个人为中心,对别人的正确观点,持以认可的态度。以真诚的心去赞美他人,不趋炎附势。善于倾听他人的看法,对他人好的建议,能够学会汲取,采用。具备责任心,该自己完成的任务,自己得完成,不要推卸责任,不要拖拉,要敢于担当。善于记住他人的名字,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避免下次见面时,因叫不出他人名字,而产生尴尬,这也是对别人起码的尊重。每天规划自己的任务,做一个有规律的人,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家庭培养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对孩子应当梳理正确的情感教育,以及社会导向,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不要盲目的以学业为主,更不要过多的给孩子学业压力,过大的学习压力会使得他们的情绪变得暴躁,情商也就自然而然的降低了。

(三)学校培养

学校通过校内网站、广播、校板、宣传栏大力宣传情商的重要性,以及开设一些论坛讲座吸引学生的兴趣,疏导学生对情商的培养;同时,班级上可以创建讨论组,或者通过班会、报告的形式,共同促进对情商的培养、学习。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6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重点课题,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共青团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研究(2016ZD113),长江大学2016年基层党建创新立项,分层分类的党员核心价值观培育,阶段性研究成果。

篇4

一、家庭情感教育在儿童心理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因为情商高的人,生活比较快乐,能维持积极地人生观,适应能力比较强,做事成功的机会也较大。情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家庭,便是孩子学习情商的第一所学校。在家里,孩子们会学到许多的基本信息知识,如他们的自我观察、别人对自己的反映、如何看待自己的感觉、如何判断别人的情绪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

二、儿童情感教育的现状和难点

社会的多元发展,使得孩子的情感教育更加复杂化,难度加剧。以下社会、家庭等问题,不停地困扰着儿童情感教育,成为儿童心理教育中的难点。

第一,信息时代,电视节目、电脑游戏充斥着孩子们的大脑,使孩子们注意力分散,情商下降。不可否认,很多电脑教育软件、电视教育节目在孩子们智商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东西无法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朋友们互助、锻炼沟通的能力等。过多的和电脑、电视接触,会在不知不觉中无情的吞噬孩子们本来不多的家庭时间,让他们无心去发展情商。而且孩子们也缺少判断能力,很难拒绝现代人喜欢的暴力、情爱等不适合他们目前年龄特征的电视节目,去追求“冷酷”、“残暴”等的境界。会给情商的发展带来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二,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是少年儿童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场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融洽与否是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可能出现这两种误区:第一种是对子女要求过于苛刻,比如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要求孩子绝对服从。从而造成子女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压力过大,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第二种是对子女娇惯溺爱,百依百顺,从而造成子女自私自利、任性等不良心理。此外,家庭破裂也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据研究表明: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产生消极情绪,使少年儿童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

第三,社会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社会风气中的积极方面,如新风尚对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品格和人格有促进作用。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会腐蚀少年儿童的心灵,往往使少年儿童在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中感到无所适从。不良的社会舆论导向、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由于他们年龄小、阅历浅,往往经不住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形成不良的心态。

三、在家里做好孩子们情商教育的方法

在情商的早期培养过程中,家庭、幼儿园、学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家庭则是情感发展的基石。

1.创设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事实证明,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促进儿童完美人格的形成。有位美国学者曾经走访了二十多个国家,对一万多名经济条件不等的儿童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孩子们对家庭氛围的共同心声便是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吵架;对待孩子要一视同仁;大人说话不要失信;父母之间要相互谦让,不要彼此责备;父母对我们少发一点脾气,多一点微笑;父母要热诚接待自己的小朋友。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为子女着想,给子女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让他们在有爱的家庭氛围影响下健康发展。

2.降低电视、电脑对孩子的影响

首先,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活动。培养一两个有助于提高孩子们情商的兴趣爱好。父母要参与并鼓励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沟通交流,扩大孩子自身社交圈,关注其情商弱点并时刻予以提醒纠正。

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规范用电脑、看电视的时间。往往有些家长,在不停的要求孩子看电视、用电脑的时间,可自己却毫无约束,这不但严重影响了对孩子说教的力度,而且还降低了自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最后,可以将“看电视、玩电脑”作为行为奖励品。美国教育专家说,一律的反对儿童看电视、用电脑是不明智的做法。优良的电视节目也可以给孩子带来欢乐及提供知识。我们在奖励孩子的同时,记得一定要限定时间,防止沉迷。

3.正面鼓励与挫折教育并用

积极向上的动机是孩子成长的内驱动力。通过不断的认可和鼓励孩子,建立孩子们的自信心,让孩子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同时家长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困难,让他们经过努力克服难题,从而建立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应对经验;当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纪律和适当的批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为孩子规定出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以免在以后的生活中情感脆弱,无法接受批评,做出过激行为。因此,在家庭教育中鼓励和挫折教育并用,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4.给孩子足够的发展空间,遵循鱼缸法则。

篇5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游戏教学

现代教育游戏论认为,游戏作为一种很适合学生的活动形式的学习,它不但能够调节和缓冲儿童的心理压力,而且也能够有效地缓解儿童在小学适应性心理矛盾的困扰与缓和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对立,从而为孩子能够及时跟上年级的增长、促进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游戏也是一种促使儿童更好地社会化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游戏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不仅存在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学前教育阶段,而且也存在于小学阶段。在小学阶段,它的应有价值和作用一直被我们长期忽视而没有机会施展和发挥。

一、游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压力与负担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游戏教学方法的学生主体性,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共同发挥的教学场景。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并有利于化难为易,缓和课堂上的紧张气氛,消除由于学习引起的疲劳,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减轻学生对学习的心理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游戏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英语学习感情

积极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协调发展,如果把学生的“智商”和“情商”作主动比喻,学生的“智商”是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而“情商”是沉在水下的大部分,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没法挖掘出学生的“情商”,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的统一,就能进一步增强英语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游戏一般都包含智力成分,如观察、分析、思维、猜测、想象等。因此,游戏教学有利于开发智力和培养小学生的对英语的学习感情。游戏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一些知识,拓展了视野,从中也学习到很多的知识。

三、游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游戏教学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合适的游戏素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形成。竞争意识、自尊心态、集体主义等都是学生良好身心健康培养的要素。

四、游戏有利于帮助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

游戏教学是一种融知识、技能和能力于一体的活动形式。通过游戏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教学任务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并且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身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煅炼提高了脑力思维、行动反应、行为形式、敏捷性等方面的技能,这样扩大了学生学习领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题材用虚拟假设的手段或较真实生活环境的情景,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在玩玩、说说、唱唱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

五、游戏教学有助于陶冶情趣

每种游戏活动都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其中的文学、颜色、声音、动作、图象及创设的情景是时刻存在的无声教育。游戏经常结合画画、唱歌、念小诗等,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对美的涵义的理解,有利于陶冶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六、游戏是儿童时期的重要的生活内容和方式

科学家和教育家们最新的联合科学研究结论已经表明,游戏在人类早年发展中的至关重要性。当然,此所要说明的并不是像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玩具的丰富多样性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而是要说明游戏在儿童小学阶段所受到的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科学研究报告结果已经论证了儿童在7岁至10岁或者11岁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在当代是相当普遍化了。而就在这一时期,游戏的社会性色彩的渐趋增强和功能的日趋完善。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游戏,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与之前的游戏有很大的区别。如与幼儿时期的游戏相区别。假如我们在这段时间内放松或者是忽略了游戏在其成长、学习、心理和生活中的重要性,那么儿童的发展很显然会受到不应有的挫折和消极的苦恼情绪体验的羁绊。

七、游戏是一种幼小衔接的有效措施

篇6

一、儿童道德品质内涵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贯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每个社会都希望它的社会成员能按照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行事,因而,道德品质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学习和锻炼的过程。我们应充分认识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规律,从情感入手,让儿童首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而产生相应的情感,然后以情感带动儿童,要求其付诸相应的道德行为。在不断解决儿童个体意愿与社会道德要求的冲突中,逐步引导儿童形成稳定的道德意志,从而使儿童品德的形成发展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

二、家庭实施儿童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一切美好、善良的品德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它就像一只孕育生命的摇篮,让孩子的道德品质在此破土发芽。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从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是为人父母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实践证明,家庭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家庭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孩子带来了许多好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差,一些腐朽、不健康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孩子,如果家长不从小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可能会贻误孩子一生。

三、家庭实施儿童品德教育的主要策略

在家庭中,父母该如何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正确培养儿童对父母的爱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孩子多是单向的付出爱,从不要求孩子的回报。其实过多的、单向的爱,容易带给孩子一种错误的认识――别人给我的爱和奉献是应该的,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缺乏爱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提出“要爱你们的妈妈”,他说:“如果一个孩子连他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所以,做为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要正确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首先,要引导孩子感知父母对他的爱。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疼儿要让儿知道,家长要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父母的爱,要引导孩子去关注父母的爱,只有这样,才会帮助孩子形成关爱父母,进而关爱他人的情感。其次,要教会孩子用行为回报爱。在孩子知道关爱父母的基础上,家长可教孩子通过一些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生病或回家晚了,知道关心问候父母等。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快乐,还要让孩子体验到因为别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从而更加自觉地、非常愿意地去这样做,这样会使孩子从小拥有一颗敏感的、温存的、善良的、感恩的心,使孩子从小就有一种责任感、义务感,会尊重、关心别人。常听到有些爸爸妈妈抱怨:“我们不管什么事都是先想到孩子,可是孩子心目中从来就没有我们父母”。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可塑性非常大的幼儿期,父母没有正确对孩子进行爱的培养。

(二)积极激发儿童对祖国的爱

在帮助儿童形成关爱父母、关爱他人情感的基础上,家长还要进一步扩大爱的范围,丰富爱的内涵,积极激发孩子对祖国的爱。爱祖国,对于儿童来说,还比较抽象,家长应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培养。比如:可通过带孩子游览祖国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让孩子知道,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可通过讲战斗英雄、爱国人物的故事,使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长大要像向他们一样,报效祖国;可结合节日(国庆节、建军节、党的生日、香港日等),让孩子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而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在生活中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质

儿童的道德品质培养是离不开家庭的日常生活的。为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注意结合日常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儿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文明礼貌行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这种行为习惯是从小开始,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家长要教育幼儿不骂人、不讲脏话、尊老爱幼、待人热情有礼貌、别人讲话不插嘴、不打断别人讲话、到别人家做客时要守规矩,不乱翻乱动,还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易受外界影响,家长举止言谈粗俗不堪,必然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我曾教过一个小男孩,张嘴说话就带脏字,跟他谈话时,他说:“我爸爸就这样说话。”可见,家长的示范多么重要。值得一提的是:要求一旦提出,家长和孩子都要认真执行,决不能“下不为例”。

2.培养儿童诚实、守信的好品质。诚信是一个人的生存根本,没有了诚信,再优秀的人,都无法很好的生存。诚信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要从小培养。我们要教育孩子犯了错误勇于承认、勇于接受批评并认真改过,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当发现孩子说谎时,家长要分析说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乱批评一通。这一点,家长的示范作用也很重要,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3.培养儿童勤劳、俭朴的品质。儿童勤劳俭朴的品质可通过劳动来培养。比如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吃饭、收拾床铺、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生活的条理性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要求孩子帮大人洗碗筷、打扫卫生、择菜、就近处买小物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为孩子长大后,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奠定基础。

4.培养儿童大方、不自私,与人友好相处的品格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独居、独食的也相对增多,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鼓励孩子在活动中与其他伙伴友好相处。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能只想自己,要知道照顾其他人,好吃的、好玩的应与大家共同分享;玩具玩过后家长要提醒孩子及时收拾起来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生活的节律性,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孩子一起按时起床、就寝、进餐、学习、做游戏,培养孩子遵守规则。

篇7

关键词:学前儿童;社交商;培养策略

情商涵盖了一个人对己对事对人的自制力、刚毅力、善解人意和与人热忱友好相处的交往能力,它是决定人们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同时未来社会呼唤高情商的人,本世纪教育的主旋律高歌情商教育。

美国著名心理医师、培养孩子社交技能领域的带头人凯西・柯恩,根据自己多年的心理健康实践经验,总结出孩子在社交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加入伙伴当中、如何沟通交流、读懂社交信号、提高自我尊严、处理戏弄嘲笑、管理压力问题、化解矛盾冲突、控制愤怒情绪等孩子经常会遇到的困扰,有效地提出了科学解决的办法。通过阅读她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并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社交商的理论概述

1.社交商的基本概念

社交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当今时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更加重要。

2.环境对学前儿童的社交商影响

儿童的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社会化中实现的。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有时会体验到个人愿望与社会要求的尖锐冲突。儿童逐渐学会采取理性的、社会群体认可的行为规范,并将自己逐步融入更大的社会群体中,与其他社会成员共享一种文化。由此,儿童的社会性得到发展。

二、学前儿童培养社交商的策略

1.培养学前儿童融入集体的能力

孩子能融入集体一般发生在小班入学初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班上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永远是单独行动的,做什么事都是一个人。这样的孩子,从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是渴望交往的,可是真正交往来临时,他们却不知所措了。

那么,对于提高学前儿童融入集体的能力,我们的父母和教师需要做哪些努力呢?

(1)帮助孩子发展一两个朋友

对孩子来说,有一两个好朋友,远比有一大堆熟人更重要。来自另一个孩子的友谊,可以成为他释放生活压力的剂。例如,孩子和成人在一起,他永远对成人有一种依赖。面对同龄孩子,尤其是同龄孩子如果有强势的一面,他就觉得自己得不到保护,没有安全感。

(2)不要给孩子安排太多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很多家长一到暑假、寒假就给孩子找补习班,殊不知,孩子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周围都是一样“拼命”学习的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和周围的孩子交往,孩子会害怕交往,害怕交往影响到别人的“学习”。

(3)参加社区活动

邻里之间的聚会和活动,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建立联系的好机会。在活动中,你经常可以找到有共同话题的家庭,可以计划以后一起出去玩。有的时候,孩子需要借助外力推他一把。

2.帮助学前儿童处理戏弄、嘲笑等行为

发现学前儿童有嘲笑别人的行为时,不要置之不理,应分析其原因,以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学前儿童。帮助学前儿童消除嘲笑心理,将有助于完善个性,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与不断进步。

3.提高学前儿童的自我尊严

低自尊的孩子会感到很无助,他们觉得无论怎么做,都不会有什么改变。对于低自尊的孩子而言,当好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时候,他们会认为那是侥幸;而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运气不好,或者都是别人的错。例如,一个低自尊的孩子可能会说:“你没有把球传给我所以我没有接到。”而一个高自尊的孩子则会说:“我跑过去了,可是太慢了,再来一次!”

作为家长,要学会提高学前儿童的自尊,任何事情就事论事,妥善解决,不能涉及人格评价,不能因做错一件事否定一辈子。

三、社交商的培养对于教师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有责任意识和榜样意识,注重树立自身的形象

日常生活中,许多教师不知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尤其是年轻的教师们,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怎样的压力,都一定要承担起自己做教师的职责,一定要认识到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用心在爱他。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主体性

篇8

关键词 传统节日 启蒙教育 幼儿情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1 传统节日

我国的传统节日,种类繁多,文化背景多样,起源于不同历史时代,每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对先辈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是时代的标签,节日是受到社会历史时期的影响,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政治与文化背景产生的。节日当天的生活丰富多彩,如:元宵节人们会放花灯、放烟火;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人们会吃月饼、赏月;七夕节人们会猜灯谜、逛庙会等等。节日期间娱乐活动与体育活动层出不穷,将节日盛况推向。

我国的节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娱乐类节日、祭祀类节日、团圆类节日。娱乐类节日以娱乐为主,主要是庆祝丰收、感谢神灵,同时通过一些娱乐活动缓解一下压力;其代表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等。祭祀类节日主要是祭拜先祖,其代表节日有:春节祭祖、清明祭祖等。团圆类节日主要强调家庭和睦团圆,我国古代特别重视家庭伦理,家庭团聚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其代表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 传统节日启蒙教育

2.1 传统节日启蒙教育的民俗教育

传统节日启蒙教育中许多教育内容,都是蕴含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民俗文化内涵,我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形成我国的节日民俗也是缤纷多彩。其中最具标志性的节日民俗活动是春节,人们要挂红灯笼,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包饺子等。其他节日也有着其代表性的节日活动,如: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清明节扫墓、踏青;重阳节登高、赏菊等每一个节日的节日饮食、节日内容、节日气氛都不相同。这样传统节日民俗是民众生活的具体体现,人们通过节日进行沟通,调节人际关系,以及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

2.2 传统节日启蒙教育的情感教育

传统节日中包含着浓浓的情感,人们在传统节日中能够去感受与表达对大自然、生命的深切感悟,促进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情感与观念。例如: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缅怀英雄的日子。在节日期间,对先祖先烈进行祭祀,引导人们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理解与认识,在缅怀先烈的同时,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影响,是教会幼儿传统礼仪的重要因素,同时,节日期间的娱乐、体育、祭祀活动,能够吸引幼儿兴趣,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情商。因此,必须让幼儿广泛地参与其中。

3 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对幼儿情商的培养

3.1 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对幼儿兴趣培养的价值体现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与情商,幼儿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才会很认真、很专心地去完成。

我们可以通过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好奇心入手,培养起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如:通过美观独特的节日装饰激发幼儿的兴趣,装饰代表有:年画、窗花、灯笼、焰火等。传统节日正是依靠这些精美的装饰品,年复一年,有条不紊地无限循环,让我们的节日热闹非凡、生动有趣。不同的节日装饰,赋予了节日独特的味道和象征意义。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特殊的象征符号,有着自己特殊的节日象征物。这些装饰能够从视觉与触觉上给幼儿冲击力。

还可以通过节日的美食诱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幼儿对食物有种独特的喜爱,特别是新奇、独特、美味的传统节日食物,这些幼儿不常见的节日食物,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味觉上,都能带给幼儿一种享受。节日饮食的这种新奇、独特、美味的特点,强烈的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引起幼儿对周围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兴趣。

丰富的节日娱乐也可以培养幼儿兴趣,玩是幼儿的天性,我国的节日娱乐活动有许多:闹花灯、猜灯谜 、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放风筝、拔河、植树等。这些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能够刺激幼儿的兴趣,唤起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

3.2 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对幼儿情感培养的价值体现

情感是人对现实对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幼儿不具备自我调节能力,情绪容易受到波动,严重的会情绪失控。培养幼儿的情感,需要良好的情感环境。传统节日中热闹欢快的节日气氛、团圆和谐的氛围、庄严高尚的节日纪念与祭祀仪式,都蕴含着我国人民乐观向上、和睦共处、互敬互爱,爱自然、爱社会、爱他人、爱生命的情感。传统节日中蕴含的这些丰富的情感环境,能够有效提高幼儿情感素质,培养幼儿情感,进一步促进幼儿接受情感教育。

4 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对幼儿情商培养的途径

幼儿园是教育幼儿影响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同样也是开展传统节日启蒙教育最重要的场所,要想实现利用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情商,必须将幼儿园作为最重要的开展途径。

首先在培养幼儿情感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以节日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情感为线索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学活动。因此,可以根据节日表达情感的不同,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丰富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幼儿情感的培养。幼儿园开展的以重阳节为主题的“我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的节日活动,可以让幼儿在为爷爷奶奶捶背的活动中,去感受重阳节尊老、爱老、敬老的民族思想,从而培养幼儿在享受了爷爷奶奶对自己疼爱的同时,让幼儿去学会表达自己的爱,学会感恩。其次,可以通过节日社会活动,培养幼儿的情商。组织幼儿参与到各种社会纪念类活动中去,比如清明节为烈士、先祖扫墓等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相应的纪念类活动,通过向幼儿讲述先辈的英勇事迹,有效的激起幼儿对已逝祖先的悼念,对国家英雄人物的崇拜敬仰之情。

5 结束语

总之,重视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情商培养的重要性,传统节日启蒙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情商,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进一步发扬我国的名族文化,促进幼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萧放著.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学苑出版社,2011.

[2] 张启福.大师谈儿童能力的培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3] 张照松.情系中国节——传统习俗与文化[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10.

篇9

[论文摘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情商。从情商的心理学含义出发,阐述情商对高职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应该同时提高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情商水平,以进一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社会对掌握外语语言能力的人才需求亦不断扩大。其中,英语因其在国际上使用的广泛性而成为我国学生外语学习的重点。然而,我们往往会发现,在教材、教师及学时都相同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尽相同,有些学生看似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有些学生则是磕磕碰碰,成绩较差。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是否仅仅涉及到智力和学习方法这两方面的因素?其中还有没有别的因素在起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造成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情商。智商是成功的基础,而情商则是成功的关键。在外语教学中,尤其是高职学校的外语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二、关于情商

情商是近年来心理学理论界针对智商说提出的一个概念,来自于英文Emotional Intelligence,也就是所谓的EQ,亦可译为“情绪智力”,是测试个人情感水平的一种指标参数。在过去,人们常常认为智商(IQ)是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其极为重视。然而近年不断有研究表明,个人的成功并非全倚赖于智力,更多的是取决于一个非智力因素——情商。智商是指人的智力发展参数,用于表示人的智力系统,基本上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是先天性因素。而情商则是指人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情商就是一个人对情感和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

正式提出“情感智商”这一术语的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彼得·沙洛维教授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教授。他们认为“情感智商”包括:1)情绪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2)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3)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4)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海云明,1997)。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在研究情感智商对人生的影响时,将各种决定人生成败的非智力因素综合到一起为情感智商。他认为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主要包括对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移情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丹尼尔·戈尔曼,1997)。尽管心理学家对“情商”的具体定义还没有统一,但有一个观点是他们所公认的:情商对个人的成功起关键性作用。而这个观点同样也可以应用于英语学习。

三、情商对高职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如果说智商基本上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是先天性因素,那么“情商”则主要是由人在后天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积累而来。它主要开始于学龄前,逐渐形成于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完成于成年时期(凌云、麦吉,1997)。大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往往形成于这一阶段,是心理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此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情商的普及和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其重要。在另一方面,情商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外语学习的效率。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效果往往会受到学习主体的动机、兴趣、意志、态度、性格等情感因素的影响。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应提高学习者的情商,尽量避免因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困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就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由于在智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本科生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英语语言知识掌握方面处于完全不同的层次。一般说来,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因其在中学阶段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英语语言水平比高职院校同专业学生要高,对同一教材的理解和消化也更为彻底、快速。因此,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是稍为逊色于本科生。这样的观点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亦有所体现。随着我国高校近年来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若想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必须从“情商”这个非智力因素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情商的培养

众所周知,教学既包括“教”,也包括“学”,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统一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则主要处于主导地位,其作用体现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又会反过来促进教师的教学。对于同一智力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双方情商的高低。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情商的培养应涉及到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

(一)提高教师的情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主导地位,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和设计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其示范作用,要提高学生的情商,必须先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首先,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高素质的外语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外语语言能力,还要具备涉及学术道德、创新、教学管理和组织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在外语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中,这种非智力因素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尤其重要。由于语言习得的特殊性,外语课堂必须强调师生的交流,而良好的交流只能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与强化,往往倾向于接受具工作责任心、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客观公正及关心、理解、爱护学生的教师。而教师的这些品质亦有助于建立真诚、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便于教学管理和组织的同时也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

其次,教师应加强对情绪的自我调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积极高昂的情绪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但教师与其他普通人一样,在生活和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如意的事,如果把由此引发的消极情绪带到课堂教学中,必然会给正常的教学活动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并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确保自己在教学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不能把生活或工作中的消极情绪带到课堂上,也不能因自己的喜好而偏好某类型的学生,避免和尽力改善由自己性格、形象中的缺点而对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教学中去。

(二)提高学生的情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效果除了涉及教师的课堂教学外,还与学生的合作和努力程度有密切关系。情商高的学生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使“教”与“学”充分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情商低的学生则相反,往往在参与教学活动和自主学习方面显得非常被动,教学效果亦多为事倍功半。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情商。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一下几方面。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心理学来看,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认识倾向,人们常常对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积极投入学习,遇到困难时也能有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继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除兴趣这一内部动机以外,学生学习英语还会有一定的外部动机。就我国当前的高校外语教学来看,本科生学习英语主要是受拿学位证书和考取研究生等重要因素的动力驱使,其积极性往往较高。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动机并不十分明确。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老师,甚至连一些英语专业的学生选择英语专业也是出于父母之命或因为高考的分数所限。这种“要我学我才学”的思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把英语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大大地削减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亦较难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了解学习英语的内在价值,让他们明白学好英语是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对人才培养模式在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亦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增加有利的筹码,便于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学生有明确、积极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身的认识、评价和希望,可分为两种:积极的自我概念和消极的自我概念。前者表现为具有高度自信心,认为自己有能力,在同伴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并自信具备攻克难题、承担高水平任务的才能。而后者则是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感到自己能力低下,在同伴或团体中无足轻重,并产生对学习和工作难以胜任的心态(陈苏丹,1997)。一般情况下,积极的自我概念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促进的作用,但教师也要尽量避免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过度高估。这种盲目自信的心理状态往往会使学生忽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影响其外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持有消极自我概念的学生多为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英语,甚至自暴自弃,在这种消极态度的影响下,极易形成恶性循环:成绩越差越没有自信,越是失去信心,成绩也越是每况愈下。对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语言水平和能力做正确的分析、评估,使学生对自身语言能力有准确的定位和充足的自信心。

第三,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与毅力。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起点相对较低,除了受个人学习能力影响以外,也和地区差异有关。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英语水平也存在着地区性差异。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师资、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差,语音、语法、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心理素质等也参差不齐。这些学生在经历多次学习上的挫折后,就可能会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而这种心理对学习来说是大大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点指向中差生,让他们明白挫折是学习乃至人生中必然的经历,但只要努力,困难总会过去;多鼓励学生,给学生以成功的机会,使他们获得心理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这期间,学生的学习效果难免会出现波动,而这种波动在高职院校学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学生可能会因短时间努力取得的好成绩而洋洋得意,亦有可能因某段时期成绩下降而出现焦虑心理,。如此多变的情绪显然不利于学习。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毅力,以克服学生学习的惰性,杜绝“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应试行为。

五、结语

智商和情商是决定外语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高智商可以为学习提供良好的智力条件,而高情商则可以使个人更好地发挥其智力潜能。智力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情商高者学习成绩也相应较好,情商低者则成绩较差。对于英语起点相对较低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教师若想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就必须注意在智力开发的同时重视情商培育。只有把情商和智商结合起来,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竞争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海云明,情感智商,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2]丹尼尔·戈尔曼著,耿文秀、查波译,情感智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凌云、麦吉、情商唤醒心中的巨人,吉林科技出版社,1997.

[4]王友贵,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外语教师外语教师整体素质谈,外语外贸高教研究,1997.

[5]陈苏丹,谈情商与大学英语学习,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

[6]金国臣,寓情商培养于英语教学之中,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7]齐春婷,情商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5).

[8]陈格兰,情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职教论坛,2005(7).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情商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2-0186-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开始认真反思传统教育不重视道德智力、情绪智力等的培养,造成“智高能低”、“智强情弱”后果,使人才素质大打折扣的状况,要求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化改革;另一方面,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又为反思智力本质、促商及其教育理念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一、新时代情商教育解读

1990年彼得・赛拉维和约翰・梅耶首次提出“情感智商”的概念,即情商或情绪智商,简称EQ。是一个与智商(IQ)相并列的概念。情商理论认为:人的情商同智商一样,有高低之分,情商是影响人生事业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智商因素只占20%,出身、环境、机遇等占20%,情商占60%。情商能影响人的其他能力的发挥,IQ相同而EQ不同的人,工作、生活成效会有巨大差异。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1500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三十年后总结时发现,他们中有的成了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有的却变得穷困潦倒、流落街头。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人格特点及情商的差异。有些智力平常而有高情商的人,同样能取得成就。情商EQ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训练得到明显的提高,进而带动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

很明显。情商理论从全新的角度解释了人的差异及事业成败致因,为当代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所以,情商理论一经提出,情商教育很快便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各级各类学校及教师已开始认识到培养学生情商的必要性,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情商教育,但形势并不容乐观。

二、现今高职院校的情商教育反思

(一)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轻情商的培育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用人单位招聘行为的理性回归。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前景有了很大改观。但是,毕竟目前的就业大环境还不尽如人意,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的情商教育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一些院校还缩减或取消了人文学科的教学。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恐怕是一个误区。也有一些院校把情商的培育工作当作智商开发的附属物,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就开个讲座或者举行一次活动,这远达不到培育情商的目的。

(二)情商教育的内容零散,不具系统性

学生的情商教育跟智商的开发一样,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因为情商主要跟人的情绪的驾驭和环境的适应相关,培养的是学生的耐心、爱心、宽容、分享、自信、团结、协作、抗挫折能力、适应性、自控能力、责任心等。正是因为情商教育不像智商开发那样便于操作,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只是在情商教育的某些点上作了一些工作,不具系统性。

(三)情商教育时间分布不均,缺乏长期性

很多人认为,新生入学时是进行情商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开学后的一段时间各种各样的报告会、班会、讨论会、联谊会、晚会等层出不穷,让学生应接不暇。但后续的情商教育工作没有再跟进。这种教育方式,实际上就是“前期吃不了,后期吃不饱”,情商教育在时间上分布不均,缺乏长期教育的思想。

(四)情商教育的实施者不明确。随意性强

有的高职院校没有专门开设情商教育类的课程,把情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混为一谈,认为情商教育是思政部和辅导员的工作。有的院校认为,情商教育是各任课教师的工作,只要课堂教学中触及即可。还有的院校把情商教育归为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工作……正因为情商教育的实施者不明确,所以,整个情商教育的工作就是随意零散的,很难达到培育高情商学生的目的。

三、高职院校实施情商教育的策略方法及内容

(一)重视理念,落实行动

高职院校在谋学校发展时要确实把情商教育的理念纳入学校的办学体系中,真正认识到情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忌为追求短期办学效率而以牺牲人文学科为代价一味追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实践时间。要完善情商教育的组织与领导工作,把情商教育由学校的教务部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设计专门的课程或项目,由负责实施的教师、系部领导或者辅导员掌握学生的培训效果,及时向有关机构或人员反馈结果。总之,学校各部门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同时又相互协调配合,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教育的重要意义,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出其中的真正内涵,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最终达到情商培育的目的。

(二)因势利导,分段实施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可分为入学适应、稳定发展和就业准备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有所不同。情商教育要针对三个阶段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分段实施。

(三)把握特点。细化内容

1 第一阶段为普及性教育,以宣传情商的重要性,普及情商知识为主,提高大学生整体对情商教育的重视,营造和谐情商教育的氛围。具体内容如下:

(1)大力加强情商宣传。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利用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媒体,如网站、电视、广播、校报、宣传栏等,在全校新生中展开宣传,引导学生了解情商、提高情商。

(2)提高学生干部队伍情商。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选择与培养情商高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可以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情商。

(3)通过各类活动说服教育。通过班会、讲演、报告、与学生谈心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情商的重要性,了解情商对其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激发他们培养良好情商的积极性。

(4)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在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自我认识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引导其开展一系列积极向上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提高自信心,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2 第二阶段以专题教育板快进行。

(1)开设各类课程及讲座。学校可开设文学、艺术、哲学、人际交往与沟通、心理学等人文科学课程和讲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在优美、和谐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情商教育。

(2)进行乐观教育,培养学生宽容的心境,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美国心理学教授马丁认为:“乐观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何使自己乐观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和戴尔纳通过研究认为:乐观的人多数是自爱、自信的,自我控制能力强,且性格外向易与他人交往。因此,我们可通过目标激 励,增强学生自信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以轻松的心理对待压力。营造学生良好的心境,教会他们以宽容、接纳、愉悦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人和世界。注意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使他们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自然。

(3)开展“挫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强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给人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冲击,使矛盾、冲突更普遍更尖锐。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因此学校要认真地给学生补上挫折教育这一课,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挫折。经常教育学生要有意识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介绍一些伟人的故事,让他们明白许多饱经风霜,遭过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刚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有作为。经常讨论一些不能受挫折的反面例子,让学生知道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我们要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去,体验饥饿感、失败感、孤独感。如组织学生进行超长跑,爬山运动,长时间骑自行车等活动,这样能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4)实施自我教育,发展学生情商。情商的自我教育可以从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几方面进行。引导学生经常对自己的行为及情绪进行反省,在不断反省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及时总结自己,以便在将来的实践中对优点继续发扬,对缺点加以注意与克服,培养自身良好的情商。要求学生能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全面的评价,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断学习、认知与调整,使自己的情商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大学生要正确面对情绪的变化,学会管理情绪,清除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展示个人优势,使自己在各方面全面的发展。另外,可组织大学生表演心理情景剧来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大学生通过表演心理情景剧,既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又能增长心理健康知识,促进情商发展。

(5)组织实践训练教育。情商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实践训练可以以课程的形式进行。如美国主要是以“自我训练班”为主,其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体验个人及人际互动中发生的感觉。与自我训练相关的课程名目繁多,诸如“社会发展”、“人生技能”、“社会与情感课程”及“个人智能”等,其共同的主旨是将情感的提升视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

实践训练还可以以各式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尽量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可以是学习活动、课内外的游戏、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定或帮助他们设定不同的目标,通过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磨练一定的品质,从而达到提升情商的目的。在活动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做事先认清目标的习惯,增强其行动自觉性。其次,学生在实现活动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样的困难,反复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个体会产生一种非凡的抗冲击力,长期磨炼可以使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极端地活跃,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耐挫力。再次,在活动中一次次遇到困难,一次次克服困难的体验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坚韧性,并体验到努力之后成功的喜悦。最后,通过一次次的团体合作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与其他同学相处,学会关心、理解、同情、忍让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及人际交往能力。

3 第三阶段是情商教育的传播阶段。有了前两阶段的情商教育,此阶段大学生的情智已比较成熟了,他们开始运用情商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弟学妹。这个阶段完全可以放手由高年级学生承担一些情商活动的组织工作。此阶段还应特别关注学生的情绪心理状态,有问题及时疏导解决。此外,大学生要顺利就业,首先,要加强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的心理准备、创业的知识技能准备、创业的情感准备等。其次,要教育学生有角色转换意识,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

总之,高校在教育观念上要重视情商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要大胆创新。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平台。未来的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而且要有较高的情商水平,才能成为一个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EQ)[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克里・摩斯,EQ-决定个人命运的最关键因[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

篇11

【关键词】智商;情商;趋势;相互促进

情商说作为一种理论的提出以及检验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晚期。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P.Salo-vey)和梅耶(J.Mayer)教授在吸收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以往的教育体系对于学生的情绪智力(在国内也称之为情商)培养不够,当代教育应该同时关注学习者的情绪智力的成长。

一、情商的定义及其内涵

智商就是智力商数,是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同样情商是衡量情绪情感的尺度,是人们对情绪情感的认知能力,对情感的调解、调动和运用能力。一般讲,情商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主要反映一个人认知、感知、控制、驾驭、管理、表现、宣泄、调节、调动、激发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以及把握和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五方面功能。

第一,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他是一种直觉自知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认知能力,或者叫做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注意力不因外界或自身情绪的干扰而迷失、夸大或产生过度反应,反而在情绪纷扰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自省的能力。

第二,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就是指控制情绪冲动、情绪波动、情绪偏激,控制消极情绪的能力!认识到自己有了不良情绪若不加以控制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当你急躁时,你会头脑发热,轻则口不择言,言语上伤害别人,重则大打出手,身体上伤害别人;当你有消极情绪时,你就会丧失希望,让生命停滞不前。

第三,自我激励的能力。其实自我激励就是一种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健康心态,这样的人对未来充满希望,他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充实、有意义的。

第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在群体中生活,最基本的便是群体成员间的交往、合作了。我们常说,在工作、买卖时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判断对方的情绪,能准确地判断对方的情绪,了解其内心,那么取得帮助、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五,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所谓人际关系就是指你和群体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有了认识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就能及时地传递和捕捉他人的情绪和感情信号,洞察别人的内感情,这样便于群体之间的沟通。

除了这五大功能之外,情商功能还体现在个人的应变、合作、适应、乐观自信、耐挫等能力。

二、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分析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曾经在一本书中提出了一个让人不得不承认而又令人十分担忧的全球化普遍趋势:现代儿童比较孤单、忧郁、易怒、冲动以及好斗。目前学校中,好多学生存在下列行为:①稍有不如意便号啕大哭,不分场合,如入无人之境。②在教室也罢,操场也罢,总是低头贴着墙根走路。③和同学相处的方法就是推一下打一下之后就跑,让同学追自己。④上课偶尔会回答问题,当总有一个前缀:老师,我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⑤平时不写作业,考试不答卷子。⑥和别人说话时伴随的体态语是:腿不同的抖,两手互相摆动手指,眼睛呈现游离状,从不正视说话者……

从上述行为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存在任性、胆怯、孤单、缺乏自信、不会与人相处等种种问题,这已经不是一个特例,多数学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不得不引起当代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身上会有这些问题呢?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出情商这个词。前面提到过,情商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信心、毅力、忍耐、直觉、抗挫力、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主要指心理素质。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父母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压力,所以用尽全力要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高智商、有学识、有能力的人:上奥数班――开发智力;各种英语补习班――为以后竞争作铺垫;各类兴趣班――人才竞争激烈,多才多艺才能立足于社会……但是父母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社会就像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我们每个人就如同掌舵的舵手一样,而海面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海底又随时潜伏着礁石,如果我们只懂得驾船的方法,却没有足够的勇气、信心、毅力去克服可能要面对的危险,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到达彼岸的信心,又怎样能顺利到达彼岸呢?即使达到彼岸了恐怕也没有勇气第二次出海吧!我们身边也不乏有这样的例子:马加爵,天之骄子,家乡人的骄傲,却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室友;就读于令人神往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刘海洋,仅仅因为自己的好奇就狠心地将硫酸泼到了熊的身上;而大学生为情自杀、杀人,因为压力大自杀似乎也不足为奇了。由此可见,智商对一个人成才(掌握更多的知识、技术)固然重要,而情商决定这个人能不能成功地立足于社会、贡献社会!

三、情商的重要性

英国《泰晤士报》书评:情商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激发潜能的要诀,它像一面魔镜,令你时刻反省自己,调整自己,激励自己,是你人生获得成功的力量源泉。 美国总统 布什说:你能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不仅要有一定的智商水平,更需要有较高的情商。情商是使智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是应付波折,抵御挫折的动力。较高水平的情商,有助于小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它是所有学习行为的根本。一项研究显示,要预测孩子在学校表现的标准,不是看小孩子积累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其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例如是否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好奇心,是否知识何种行为较恰当,并能克制不当行为的冲动……,这些都是情商的基本成份。一般来讲,高情商的学生都具有以下特点:自信心强、好奇心强、自制力强、人际关系良好、具有良好的情绪、同情心强。智商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而情商则不然,对大多数人来说,情商主要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来提高的,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情商,提高学生的情商刻不容缓!

四、情商的培养

情商的培养并不像学习那样靠书本、靠记忆、靠考试来提高,而是生活中的耳濡目染,生活中的一次次训练来提高的,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情商呢?我个人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比较好。

第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所以给孩子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至关重要。

很多父母盲目的认为他们吵架、离婚、分居是大人的事情,与小孩子无关,孰不知他们的行为已经给孩子的心灵烙下了伤口。学生陆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父母离异,他和母亲一起生活,由于工作忙,陆某只有晚上才能见到妈妈,心灵上极度孤独,他在班里不断的惹事生非,仅仅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

第二,父母做好榜样作用,培养孩子的爱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熏陶着孩子。记得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年轻的妈妈给自己的妈妈洗脚的情景被不懂事的儿子看看到,儿子也颤颤巍巍地断了一盆水要给自己的妈妈洗脚,我想这就是榜样的作用吧!如果我们在过马路时扶一下年迈的老人,上楼梯时帮邻居拎一下重物,坐车时给别人让一个座位,下雨时给别人撑把伞,发洪水、闹旱灾时给灾区献上一份爱心,我想我们的孩子一定会以我们为荣,也会像我们一样――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三,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帮孩子树立信心。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而且在文艺、体育等方面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们经常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中,因此也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个性。但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旦发现自己不如别人,心态好的从此更加努力奋发向上,但也有一部分人无法承受这种结果而变得焦躁不安,迁怒于人,或者消极地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在努力也是白费功夫,从此丧失了成功的勇气,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不妨给孩子讲讲炸药之父诺贝尔的故事,只有充满信心,充满希望,有屡败屡战的勇气才会离成功更近,也可以让学生参加夏令营、参加军训以及勇者无畏等节目磨练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使其对生活、未来充满信心,具有阳光的心态!对于基础较差的孩子也一样,多鼓励、多引导,讲讲牛顿、爱迪生等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帮孩子树立信心。

第四,教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给孩子一颗宽容心。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什么样的老师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足以说明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之大、之重了!记得有一本书中曾说过,夸奖声中孩子学会了欣赏,指责声中孩子学会了抱怨。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是能多发现孩子的优点,欣赏孩子的每一个在我们眼里再平凡不过的杰作时,孩子也就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欣赏别人,努力向别人的优点奋斗,我们所担心的不良情绪――妒嫉就会转化成寻求进步的动力,这便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宽容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遇事不急躁,使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他人的喜好,他人的对错,他人的处世方式,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及时了解情况,以孩子的立场换位思考,表示你的理解,指出它的不足,提出更好的方案解决问题,告诫孩子凡事要设身处地的从别人的角度想一想,就能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了,而你的宽容也赢得了别人对你的宽容和尊重,这应该也是与人相处的能力吧。

第五,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内容、采用恰当的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情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和自我激励。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有助于学生清醒地了解自己并把握自己的情感,使他们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既能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曾国平老师在一本书中说过:智商高的人善于发现机会,情商高的人善于利用机会,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很好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所以,情商教育在小学阶段同样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曾国平.《智商情商手拉手》.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

[3]李佳东.《情商主宰人生》.海潮出版社

篇12

张怡筠,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学家,情商研究专家,台湾大叶大学事业经营研究所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张博士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为EQ(情商)的全方位研究与推广,她是第一位以中文写作EQ专业书籍的学者。1996年,她的《EQ其实很简单》获得各界广泛好评,并进入年度十大畅销书女作家之列。之后,她陆续推出《工作其实很简单》《幸福其实很简单》等著作,更是带动了华文世界的EQ风潮,使得EQ成为人们朗朗上口的重要名词及概念。

一直以来,看到电视荧屏上的张怡筠都是那么睿智、优雅,近乎完美。那时候,觉得她高高在上,仿佛在云端,可望而不可即。这次,她到上海电视台做节目,而我恰好出差上海,机缘巧合,得以去拜访她,近距离地接触她,这才觉得她就在我们身边。

摄影棚里,她与大家的互动实在有趣,有她的地方就笑声不断,而我在轻松、温暖的氛围中和她谈到了幼儿情商教育。

情商教育,从几岁开始?

记者(以下简称记):“情商”听起来很抽象,尤其是对小宝宝来说。情商就是情绪管理吗?

张怡筠(以下简称张):情商是一个人成功、快乐以及幸福的最重要的预测能力。我们从研究中发现,一个人的职场成就,是20%的智商加上80%的情商。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将来是快乐而幸福的,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会不会快乐,会不会幸福,几乎100%与情商有关。

对于小宝宝来说,情商就是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具备适合他年龄的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简单地说,情商就是一个人运用情绪的能力,也是在生活中让自己更快乐、更积极、更幸福的能力。比如:情绪理解力、愤怒管理、自信、自制力(延迟满足)、乐观、冲突管理、共情(即同理心),这些都是学龄前儿童应该被培养的重要的情商能力。

记:情商的培养应从多大开始?有人说,“五六岁是人生中更多地了解感情的最佳阶段”,是不是说这个时候开始培养情商最合适?

张:不,情商的培养从胎教就该开始了。孩子出生以后,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情商教育重点。比如,对2岁前的孩子,父母最重要的是培养他的安全感,“安全的依恋”。因为孩子在1岁半之前是没有语言能力的,情绪是他最重要的与人沟通的方式,如哭、笑、闹等。爸爸妈妈如果能够关注孩子的情绪,并且给予适当的回应、关照和安抚,让他觉得很安全,建立亲子间安全的依恋关系的话,对孩子将来建立安全感有莫大的益处:他未来的人际关系就会有很好的基础,他不会过度焦虑,也比较容易相信他人。所以,我常常开玩笑说,父母对2岁以前的孩子一定要有“哭”必应,你千万不要觉得,宝宝一哭大人就跑去照顾会宠坏他。其实,孩子这么小,是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的。因为这是宝宝跟你沟通的唯一方式,如果你不理会的话,他会觉得自己不被关注而缺乏安全感。

而对2~3岁的孩子,我们要关注他能不能处理好分离焦虑。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孩子身边,孩子能不能自己独立,有没有一些基础的自制能力。比如:能否专心吃饭,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能否自己去做,等等。

孩子到了3~4岁,父母需要注意他的自信心及同理心。爸爸妈妈要不断培养他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情绪的能力。这是基础情商能力,对其以后的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4岁是个重要的分水岭。因为从4岁开始,孩子的认知能力大幅提高,也更有情绪控制能力,可以开始培养许多重要的情商能力,比如抗挫力、冲突解决能力、愤怒管理能力等;同时,这个年龄的宝宝因为共情能力发展很快,已经有能力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这些情商能力都与宝宝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非常值得爸爸妈妈关注。

而宝宝到了5岁以后,因为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爸爸妈妈就要开始培养他的乐观、诚实、责任心等情商能力,让他乐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对未来抱有积极期待。

情商教育,从哪里入手?

记:现在很多父母都了解情商的重要性,对孩子的情商教育也很关注,但是大多数父母不知道从何入手。

张:是的,这也是我特别着急的原因。对一个孩子来说,将来是否成功、快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看他的情商如何。可是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最容易忽略的恰恰就是情商能力的培养。父母往往是无心之过,因为没人提醒,他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学龄前应该发展这些能力,相反,他们比较关注孩子到底学到了多少知识,会不会加减法、认了多少生字、背了多少首唐诗等。

这些中国父母关注的,在国外先进国家都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在德国,立法明确禁止家长在孩子学龄前做智能方面的教育,因为只要心理素质良好,进小学以后随着认知能力发展到位,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有好的认知表现。

我个人认为,学龄前教育的最重要目标是培养新的“三好”学生,即礼貌好、情商好、习惯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情商,让孩子有相对成熟的心理基础,才是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关键。这个道理就像盖房子要把地基打牢,将来建造的高楼大厦才稳固一样。

在现在的中国内地,我常常看到或听到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却活得很不开心,有的因为压力太大而患上了抑郁症,甚至自杀。最令人遗憾的是,事情到了如此糟糕的地步,父母才知道后悔,但是此时后悔已经晚了。

记:曾看到过这样的说法:“引导孩子管理情绪,从说出情绪开始!”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当孩子学会描述自己的感受时,对他有什么好处?

张: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如果孩子能够描述自己的感受,对他会有莫大的好处。学龄前儿童情商教育的基础是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这个重担其实在爸爸妈妈的肩上。比如,宝贝摔跤了,爸爸妈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看看宝贝有没有受伤,然后说:“宝贝摔跤了,摔疼了,是吗?”“很伤心,对吧?”如果孩子因为跟小朋友抢玩具而哇哇大哭,爸爸妈妈可以这样说:“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现在你很生气,是吗?”这些都是让孩子学习描述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的内涵,这个责任一定是在爸爸妈妈的身上。多教导孩子几次,下次再碰到类似的事情,孩子就会说:“我生气了,因为小红抢了我的玩具。”“我很伤心,因为我摔了一跤。”理解自我情绪之后,孩子才能做下一步的自我情绪管理。

记:宝宝哭闹、伤心,甚至无理取闹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处理?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从伤心或不安中尽快恢复过来呢?

张:当学龄前孩子有负面情绪时,父母要做的,第一是用动作表达关怀;第二是用语言指认情绪,帮助他理解;第三是接纳他的情绪,陪伴他感受情绪。如果2岁左右的孩子摔跤了,他的反应是大哭,你一定要先抱着他,用身体接触的方式传达你的温暖与关怀,对他说:“宝宝摔跤了,宝宝很疼,对不对?”告诉他:“妈妈好心疼。”让他完全地宣泄情绪,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哭,一方面是真的感到疼,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引起关注和关怀。妈妈陪伴着他,等他的哭泣过去,情绪稳定一点后,可以说:“宝宝好勇敢,哭一会儿就好了,妈妈觉得宝宝好棒,宝宝长大了。”那么下一次再遇到类似问题,宝宝就知道“我可以哭,但哭一会儿就应该恢复正常了”。如果是4岁以上的孩子摔跤,爸爸妈妈除了要接纳他的情绪之外,还可以让宝宝想一想,下一次应该怎么做才会避免摔跤。

记:很多父母喜欢用懂事和不懂事来评价孩子,那么是不是父母眼中懂事的孩子情商更高一些?

张:我们通常认为的“懂事”是指情商的外在行为表现。比如,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会说:“妈妈,我想要这个玩具,我不管,我现在就要!”但懂事的孩子会说:“妈妈,这个玩具很好看,我很想要。”妈妈不想给孩子买,说:“可是我们说好了这次出来不买玩具的。”“可是我真的很想要。”妈妈说:“那这样好了,今天我们先看看,下次来我们再买,好不好?”不懂事的孩子就会不愿意,撒泼打滚,而懂事的孩子会说:“好,我愿意等,我们下次来再买。”

懂事的孩子呈现出来的能力就是情商的能力,能延迟满足,愿意理解别人的想法,有同理心,同时还可以找到解决冲突的办法。情商基础打好了,他就能表现得自信、乐观、积极,因为他不怕压力,不怕挫折。

父母素质好,孩子情商高

记:对幼儿来说,最好的情商“教练”莫过于父母了。那么父母作为最好的情商“教练”,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张:第一,要超级有耐心,要愿意花时间去感受孩子的情绪,花时间去教导孩子理解、管理自己的情绪,愿意花时间让孩子尝试、犯错,并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

第二,要有情商知识,知道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有能力学习什么情商知识,能够指认出合适的情商教育机会。比如,孩子和小伙伴因为玩具发生冲突了,爸爸妈妈要知道:哦,我教孩子怎么解决和小伙伴矛盾的时候到了!“宝宝,怎么了?是小朋友要玩你的玩具,你不开心了,对吗?妈妈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是不是也有想玩别人玩具的时候呢?如果你想玩,别人不给你,你会不会很难受呢?”这样,你就教给了孩子同理心。“两个人一起玩会更开心,下次他也会把好玩的玩具跟你分享的。当然如果你实在不想和小朋友分享玩具,也可以和小朋友说:我现在想自己玩,等一会儿我玩完了,再给你玩,好不好?”这是教给孩子处理冲突的方法。

篇13

【关键词】走出误区 正确认识 家校同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82-02

素质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不少人在思考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了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重视并行之有效地实施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轨,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走出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家庭教育误区

1.走出认识观念误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个爱子女的父母的正常的美好愿望,但不了解社会形势,不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把升学、考高分当作权衡子女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却不知成功的新概念就是做“新个人”,也就是不仅对社会有贡献,而且活出生命的光彩,并不只是考高分,长高一级学校。不顾学生实际和个性差异,不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不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主体,认为“不打不成材”不尊重学生人格,不让子女享受生命的喜悦,剥夺儿童玩的权利;有的认为“谁的孩子谁心痛”“树大自然直”孩子现在有毛病算不了什么,长大后自然就变好了,失去了影响教育孩子的时机,这当是一种遗憾。

2.走出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

与错误的认识观念相应的是家庭教育方法的简单陈旧。有的溺爱过分,恨不得把孩子含在口中,上学、放学来回接送,不让学生外出,不让他们干一点儿家务活,为孩子穿衣、喂饭、洗脸,甚至作业,不让孩子动手动脑,越俎代庖,束缚了孩子的手脚;有的放纵,对孩子挑吃挑穿任其自便,打闹玩耍不管不问,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迟到,逃学也不当回事;有的则剥夺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玩耍娱乐的权利,家庭教育缺乏民主性、科学性;有的动辄打骂嘲笑,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形成仇恨心理和暴力意识;有的盲目夸奖,使孩子变得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如此等等错误的家庭教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综合能力,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3.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有误

认为加班加点,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给学生上课,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多,就是重视教学;组织旅游、参观、访问、小制作等活动,就是不务正业;只要学生分数高名次好,就一切什么都好。

以上这些家庭教育问题都影响着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而学生来自家庭,和家庭有密切联系,大多数孩子的命运决定于家庭教育水平。要实施素质教育,须调动家长参与,以形成教育合力。

二、正确认识社会特点和家庭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使学生家长正确认识这一重要性是争取家庭教育配合,促进素质教育所不可缺的,教育必须重视素质教育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时代特点要求家庭教育必须改变教育观、质观,人才观,成功观。配合学校,引导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自主发展,自由选择,让素质教育进入家庭,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人们往往对各种考试中的高分得主另眼相看,却不知高分出自高情商,高情商是性格的一部分,而性格不仅是要学校或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家长的工作性质、社会地位、文化程度、政治态度,家庭成员的个性特点,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等都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重大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居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都 是说人受环境影响而变化,久而被环境同化。学生长期生活在家庭训,他们的性格形成能不爱到家庭的影响吗?性格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性格决定命运”,试想一个人太懒,怕吃苦,任性、办知道乱花钱的人,怎么会去努力进取呢?这些不良性格会影响孩子一生,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孩子的命运主要决定于家庭教育水平。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生活上的精心照料,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贴近于孩子的心,尊重孩子的爱好和人格。

只学文化知识,没有健全的 人格,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是不行的。现在私营企业的出现与发展,各种不同类型人才的涌现,说明各行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时代特点要求有志者各显其能。而像牛顿、达尔文、郭沫若的事例不是也能给我们启发吗?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郭沫若家乡的小学挂出了郭沫若当年的考试成绩,这不是更能给人们以启迪吗?通过教师家访,学校召开家长会,组织学生家长参加发展素质教育座谈会,广泛宣传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篇14

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在普及学前教育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上大量投入。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和投入也不断加大。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同样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

本人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工作,归结出几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开发孩子智力,促进左右脑同时发展

人脑中有140多亿个细胞,研究表明,出生后3个月内,脑细胞第一次迅速增殖,70~80%的脑细胞是在3岁前形成的。研究大脑的重量,我们发现,脑的发育速度在7岁前是最快的,可见,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大脑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促进其发展智力,潜力的黄金阶段。研究表明,脑的形态和结构,如脑重的增长、大脑皮质的发展直接决定着脑机能的发展,而机能的发展也会影响结构的发展。而学前期正是人一生中脑的形态、机构和技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科学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儿童,大脑还处于成长的初期,左右脑的区分还不是十分明显,抓住这一时期,加紧训练,会大大提高大脑的开发程度。大部分人使用的都是左脑,而右脑率的使用仅仅在10%左右,若可以抓好这一时期,促进左右脑的同时开发,必然能促进大脑智力的提升。

二、培养人格品质的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人在4到6岁时,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完全没有是非判断能力,只有单纯的模仿能力,他们模仿大人说话,模仿大人做事,周围的环境对他们影响甚深,也正因孩子的这个特点,才有了古代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而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之所以张嘴就是脏话,就是因为他的父母就是这样。假如没人来纠正他的错误,那在他们的脑海中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定式,默认这种行为是正确的,合乎情理的。而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决定着儿童日后的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以及价值观,也就是说在他长大以后,这种意识也会根深蒂固,轻易不会被改变。

所以说,这个时期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键。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拥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养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三、情商的培养

学前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特别是情感方面的成长。这一时期的孩子,其性格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假如没有正确的引导,任由孩子的性格受外界的影响,而不加以控制,则有可能导致孩子性格的扭曲。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蜜罐子里长大,在家里娇生惯养,变得养尊处优,目中无人。如果任由其发展,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必定会受到社会的排挤。另外还有的孩子,天生缺乏自信,说话的时候唯唯诺诺,懦弱的性格在这一时期便开始形成,若不加以控制和引导,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形成社交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可见,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四、提升家庭幸福感,促进家庭和谐

在计划生育的今天,大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老人都把孩子当成宝,自然而然的,孩子就成了一家人关注的焦点。孩子的成长,甚至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成员。因此,教育好一个孩子,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家庭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