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孩子算术最好方法范文

教孩子算术最好方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教孩子算术最好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孩子算术最好方法

篇1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人文论坛”浙大开讲,昨日主讲人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导,被喻为浙江大学四大名嘴之一的余潇枫教授。 

    打老K打出数学竞赛冠军 

    “我的小孩刚上小学就得了数学竞赛的冠军。怎么学的数学?打老K打出来的!”在昨天的人文论坛上,余教授还谈到了基础教育。 

    余教授说,学习的关键在于兴趣,只要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快乐那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余教授是这样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的:刚开始教孩子算加减法时就每天陪他打老K,并且故意让他赢,结果孩子对算术越来越有兴趣。为了能打好老K,发展到每天都算大量的数学题。“数学竞赛冠军就是这么简单培养出来的!” 

篇2

关键词:早期教育;误区;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3-0091-01

一、早期教育现状

现在很多家长工作比较忙碌,便将孩子托给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而爷爷奶奶们自认为经验丰富,便将自己的曾经经验教给幼儿,却忽略了教育也同时代一般在不断发展与更新,他们的那些教育经验可能已经落后了,也影响了幼儿的正确发展。

案例:有位幼儿从小就与爷爷奶奶一起住,爸爸妈妈在外工作,直到去年才跟随爸爸妈妈。在与奶奶相处的这几年中,奶奶一直用方言和他交谈,以至于到现在他都没有学会普通话,有时候和我讲话我也要听几遍才听得懂。同时他在老家没有上过小班,并在班级里常出现一些问题。

分析:像这类孩子现在可能比较普遍,对于这些孩子,早教没有引导好,我们可能要花费比别的孩子多一些的精力来将他一些习惯改正过来。同时,对于这类孩子的一些和小朋友相处的方式也需要培养,让他明白幼儿园需要小朋友之间应互相帮忙、相亲相爱。几个月过去后,虽然他的口音还是没变过来,但是一些常规就好很多了。

二、早期教育误区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越早教孩子就越好,于是两三岁就开始教孩子认字、做算术,还有的帮孩子报了好几门课外的补习班如美术、音乐、舞蹈等,都觉得越早让孩子学些东西就越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就是他们对早教的错误的认识。他们忽略了幼儿本身的发展,认为现在学认字、算术肯定可以学会,但却是死记硬背的,幼儿并没有真正理解。所以,早教的方式一定要正确,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来进行早教。早期教育的含义是引导,不是教,也不是学。而且要不带有强迫和压力的成分,尽量让孩子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所以,如何用正确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发展很重要。

三、早教应该教什么

1. 家庭早期教育的方式、方法

很多家长会疑惑,早期教育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呢?其实早期教育不需要你刻意去引导孩子去接触他们现在很少接触的东西。可以说,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是最好的。年龄小的孩子都有些什么特点呢?体弱多病、语言表达不清晰、社会交往能力较弱等……所以,家长们就应该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进行早期教育。

很多家长很护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磕着碰着就要爱护半天,这样的孩子怎么能迈出第一步呢?因此,家长应鼓励幼儿去发现和探索生活中的小秘密,引导孩子要勇于尝试,多锻炼身体,以增强体魄。幼儿最擅长的一项技能就是模仿,他们会把自己的爸爸妈妈当成偶像一般崇拜,家长怎么做,他们也会学着怎么做,因此家长要做好他们学习的榜样,一些行为处事都要得当,因为后面可是有个小尾巴在学习模仿呢。幼儿的言语发展是最关键的,要是早期教育没有引导好他们,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改正过来。所以,家长在发现幼儿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或者言语发展不是很好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改正。首先要和孩子坐下谈话,告诉他这么做事不对的,并且制定出一定的规则,一次解决一种不良习惯。如果家长看到幼儿还犯,就要冷静地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哪里做得不好,怎么改正。把话题的中心教给孩子自己理解,要比家长的说教来得有效多了。

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微笑,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兴趣。同时,我们应对他们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给予赞扬和鼓励,即使这种努力和成功是微不足道的。当他们学习或练习的时候,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刚开始时也许做得并不好,但不要去指责他们,也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当他们说“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时,要鼓励他们试一试,再来一次,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时间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废。另外,家长与孩子一起玩的时候,要提倡在游戏中学习,以开发孩子的潜能,促进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

2. 让孩子在游戏中训练感官

早期教育不是为了培育天才,更多的是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感官体验快乐,培养他们的潜能。我们不要太约束孩子,在这个年纪的孩子对世界充满着新鲜感和好奇,我们应该运用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更好地感知世界、适应社会。由于孩子年纪小,通过游戏的方式,是让孩子接触外界的最好方式。

3. 要多点耐心并持之以恒

孩子还小,学东西还需要不断地强化,因此需要家长多点耐心。尤其在孩子表现一般时,不要横加指责、求全责备,而应该对孩子多些包容与鼓励,这样更利于他们的成长。不管是学习还是玩耍,每当教孩子新东西时,要耐心为孩子讲解,并为孩子作示范。同时更关键的是要持之以恒,有时效果还未显现的时候,需要家长坚持,日积月累,孩子慢慢的自然也就学会了。因此,家长在早教中要多注意方式,多和孩子一起玩耍,多点耐心,多多鼓励孩子。

四、结论

在你抚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既需要用科学的理念作指导,又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作支撑。贴近现实生活,因时、因地采取符合孩子的成长需求和发展特点的早期教育方式,是我们所提倡的。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教导的好,幼儿才能在学校学习到很多知识。因此,家长在早教中要多点耐心,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和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并注意自己早教的方法方式,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发展更好、更全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围棋;数学;教育功能

一、研究目的

围棋与数学有很大关系,本人就结合围棋教学中与数学相关的内容进行阐述,使之成为家长和学员选择围棋作为兴趣的充足理由之一。幼儿教育心理学要求孩子在娱乐中掌握一些能力,如果不能寓教于乐,那就是一种痛苦。围棋作为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四大艺术之一,不但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而且有其自身具有的启智开蒙的教育功能。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据问卷调查,87.65%以上的家长都认可了围棋的教育功能,即围棋在开发孩子智力、增强竞争意识、胜负意识、责任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功能。事实证明,通过学习围棋,可以促使孩子的成绩进步、品德素质的提高。

2.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和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围棋的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三、结果与分析

1.围棋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影响

作为一个孩子,尤其是一个学龄前孩子,从牙牙学语到清楚的语言表达,从蹒跚学步到利落的运动行为表现,其能力的开发好坏取决于周边环境的熏陶。孩子的生活圈中多音乐,就可能在音乐能力上开发较好;作为一个孩子,尤其是一个学龄前孩子,生活圈中多体育,就可能在运动能力上开发较好;孩子的生活圈中多美术,就可能在绘画能力上开发较好;孩子的生活圈中多交际,就可能在语言能力上开发较好……因此,如果早早就让孩子选择一些兴趣班并要求必须学好,那么孩子很可能就会出现“偏科”现象,严重的还会限制孩子开创性思维的发展。围棋作为古代文人修身之艺,几千年的演变,早已脱离了本身范畴,即不单纯是“围棋”,更包含了许多教育因子,其寓教于乐的特征就特别适合孩子的兴趣选取。

2.常下围棋可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下围棋每一步之前,大脑要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这需要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选手要在这些判断中迅速得到最优方案,这又是数学上的最优化问题。从历史上看,很多优秀选手在六、七岁时就能和高段选手抗衡,这足以说明下围棋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更可以说明学生的大脑潜能无限,他们完全可以学好初等数学甚至可以拓展到高等数学。

3.学习围棋可以教会孩子识数

如果家长认为已经在生活中教会了孩子数数,那么我告诉你“不”!数数中其实有许多学问,你知道吗?让孩子数一堆不同的物品,孩子很可能长时间都学不会,因为苹果、梨、桃子、香蕉等不同的东西就会让他犯迷糊。围棋子只有两种颜色,形状一样,你可以选一种颜色的棋子教孩子数数,建立“数”的概念;教孩子将棋子摆在棋盘上,让孩子自由发挥,再加以引导,孩子很快就会“排队”,按路线排队并数数。棋盘上有坐标数字,只要加以指点孩子就会按顺序数数,按行或列有方向性地数数。由于棋子放在棋盘的交叉点上,孩子们很快就会学会数交叉点,横数或竖数,顺数或倒数。

4.常下围棋可以教孩子算术

学会数数的孩子在棋子的分与合游戏中会学会数的组合,拓展分类思想,学会数的加法,进而学会减法。围棋盘有十九道,算术加减法也是以19以内数的加减作为基础,其他只需要确定数位按个位数19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就可以了,这种契合不会是偶然的。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我们说围棋是孩子数学启蒙的最好工具。

四、结论与建议

常下围棋可以培养学生的顽强毅力和认真精神。“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到最后一步,胜负很难预料。学生解数学题不也是一个道理吗?一个围棋高段选手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学习数学不也如此吗?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下围棋和学习数学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课外学习围棋,既能继承发扬民族文化,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篇4

个案调查 拒绝学习并非只怪孩子

案例1 娇惯放纵的龙龙(男,6岁)

访问对象:巫老师(幼儿园老师)

日常表现

龙龙爸爸中年得子,一家人跟祖父母同住,使龙龙尽享祖辈和父母的宠爱。龙龙对学习从来不主动,无论上什么课都不集中精神,尤其是读书、写字、算术,回答老师问题时总是答非所问。他对英语学习还是比较喜欢的,因为他2岁多的时候在北方就参加了英语兴趣班,接触过英语。

今年夏天,龙龙报名上重点小学时要进行考试,妈妈懂得些教育知识,让他练习应考,他死活不愿做,着急的妈妈惟有求助于我。我只好利用业余时间单独跟他讲解,但龙龙的注意力始终很差,常常讲不到3分钟就得停下来,等他开一下小差才能继续下去。

龙龙是个聪明孩子,他想学的东西都能学会,他不想学的时候,往往是因为被其他事情吸引。当其他孩子学习的时候,他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别的孩子可能不一定觉得有趣。

龙龙还有个毛病,上课时,他会做些跟大家不同的事情。例如上画画课,他不等听完老师的讲解自己就动手画,画的内容并非老师要求的主题,而且表达得也不好,颜色搭配不协调。比如有段时间他特别喜欢深颜色,就会把整幅画涂成黑色、灰色等。

由于上幼儿园前,家长比较注重早期知识灌输,所以龙龙的知识面比较广。他爱问很多关于自然科学的问题,特别爱到幼儿园的科研室去看动植物标本。有一次他在路边抓了一只虫子,带回幼儿园放着,问了老师很多关于虫子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他足足关注了一星期。

王晓春分析

可以分析一下孩子的家庭教育。也许,龙龙妈妈懂得些教育知识,所以“在语言上”对他有点“控制”(例如批评),可能“讲道理”不少,行动却迁就他,这很空洞,而且招孩子反感,这比不讲道理还糟;本来父亲在家中应该扮演管教者的角色,显露威严,可惜却并没有在家教中起到什么作用。祖父母更是对孩子百般溺爱……家中没有能“镇得住”孩子的人,孩子自然容易失去控制。

王晓春建议

1.孩子不适合由几个家长管,“政出多门”,意见不一致,孩子就会钻空子,所以,尤其不适合由“心软”的家长管。

2.要统一父母二人的教育观念,协调行动。虽然不能打骂,但是该惩罚的时候一定要惩罚,不该让步的时候一定不能让步。不能出现孩子控制家长,而家长却没有办法控制孩子的局面。

3.建议教师把龙龙不喜欢的读书、写字和算术与他喜欢的画画和拼图游戏挂起钩来,引起他的兴趣,逐渐培养他的注意力。

案例2 开始自闭的建锋(男,4岁半)

访问对象:黎老师(幼儿园老师)

日常表现

建锋家里经济条件好,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但又望子成龙心切。

建锋上课时很难集中精神,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拒绝学习任何科目。也拒绝跟别的孩子玩,不喜欢跟别人说话,即使老师去亲近他,他也走开。老师发现他比较喜欢车,上算术课时专门用车来作讲解对象,想吸引他的注意,他好像在听,但回答问题却答非所问。比如老师问他汽车有几个轱辘,他就说自己家里有车。别的小朋友拿着玩具车操作,跟着老师数数、观察颜色和形状,他只顾自己玩,完全不管老师在讲什么。

我发现建锋对英语课似乎有点兴趣,可能是外籍老师的搞笑表情能逗乐他。但有一次他认为这个老师像是在骂他,就很激动地对老师叫骂起来。后来建锋总吵着不愿上幼儿园,妈妈心软,也只能同意他不回园了。

可是单独教他,他也听不进,反而自顾自地跟老师讲自己家的事,讲家里的车、玩具,讲爸爸妈妈带他上公园等,讲的时候满脸优越感。对于学习问题他很少问,对外界和别人漠不关心。

王晓春分析

很多家长都诉苦说,孩子什么道理都懂,就是不照正确的去做。这种言行不一致正是家长言而不信,行而不果造成的。没有坚决的行动,一切“讲道理”都是空话,没有坚决行动的“教育”是假冒伪劣教育。

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这个孩子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问题了,而是延伸到心理或人格问题,他有些自闭,有语言及人际交往障碍。

王晓春建议

1.鉴于这位母亲在教育方面基础较差,恐怕需要有家庭教育指导者对她进行跟踪指导,仅靠一、两次谈话,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2.要帮助这位母亲转变观念,给她很具体的意见,让她试着去做,把结果反馈回来,再出下一个主意,而且结合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向她说明原因,进一步转变她的观念。总之,先把家长教会,再由她去教孩子。

3.要一句一句地教孩子说话,一招一招地教孩子举手投足。如果这些东西不会,孩子无法与小朋友正常交往,就只好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越来越封闭,憋急了,就可能转化成进攻性。

案例3 “学不饱”的文文(女,5岁)

访问对象:李老师(幼儿园老师)

日常表现

文文父母都是研究生,5年前一家移民加拿大,在文文4岁时回到广州。孩子在加拿大出生,上幼儿园前一直由妈妈带,并对她进行了早期知识的教育。文文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独立能力强,进园后很快就适应了。她的中文说得相当好,字认得比同班同学还多,英文就更不用说了,经常跟外籍老师直接对话,幼儿园的对外活动、英语表演、接待等都少不了她。渐渐地,她孤傲自大的性格日见端倪。她开始拒绝写字、读书、回答问题,也很少主动找小朋友玩,唯一能吸引她的是外籍老师上的英语课。

在英语课上,文文经常主动回答问题,有时老师没有点她的名,她也旁若无人地站起来就说,如果被老师打断,她会非常不高兴。对于其他方面的学习,她比较拒绝。

听文文妈妈说,在家里她喜欢看英文动画片和图画书,对于写字、算术等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父母不太强求她学,喜欢什么可以由她自己决定取舍。我曾问她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她说老师讲的她都懂,所以当别人学习的时候,她总是我行我素,读自己带来的书或玩玩具,或者说上厕所、喝水,总之就是想办法离开座位。

王晓春分析

文文的问题并不是学习问题,而是一种文化冲突。文文在加拿大长大,对国内的教育不适应,而国内幼儿园对她也无法适应。文文可能感到老师和同学的态度不像国外那样―我们从她喜欢一个人单独与外籍教师聊天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因为文文早期教育较好,又聪明,她在国内幼儿园“吃不饱”,老师教的她早已经会了,老师又不能总让她表现,这是她拒绝学习的原因。 不过,文文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有一种优越感,表现欲过强,连外籍教师都无法忍受,这恐怕不是文化冲突所能解释的。

王晓春建议

1.文化冲突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既然回到国内,就要想办法让孩子逐渐适应国内的教育。在这方面,时间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只要劝一劝孩子就可以了。

2.幼儿园方面,可以考虑对文文的原有习惯作一些让步,允许她有一点特殊,因为她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比如遇到她早就学会的内容,可以允许她不听讲,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要不妨碍别人就行。

3.这种孩子不适合多表扬,应该让她感到她和别人一样是普通的孩子,没有特殊权利,老师可能有些照顾,但那是临时的。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创造条件,让她帮助别人做事,这样有助于克服她的以自我为中心。

案例4 被过度保护的欣而(女,5岁)

访问对象:蔡老师(幼儿园老师)

日常表现

欣而上幼儿园前由外婆带,动手能力较差,动作比较慢,依赖性很强。父母由于工作忙,对孩子照顾得较少。她在幼儿园表现得很不愿意学习,经常开小差,于是家长带她看医生,被诊断为感统失调,注意力涣散。

欣而上课总不能集中精神,哪怕认真听一会儿,也是左耳进,右耳出,没办法记住。她从来不主动发言,当老师提问时,就低着头不说话,甚至流泪或发脾气。我觉得她很有自卑感,在小朋友中已形成了一个差生的形象。

根据医院的检测,孩子智力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感统失调,使欣而的学习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学习差令她越发失去学习的兴趣。当别人学习的时候,欣而最喜欢玩弄自己衣服的纽扣、花边等,显得很开心。有时见她眼睛看着老师,但眼神空洞,像在神游。她做手工的速度很慢,如果做得不像,很容易发脾气。

王晓春分析

初步印象,这孩子是由于受到过度保护,造成了能力低下,不但行动能力差,脑子也“锈”住了。能力差就会遭到小伙伴嘲笑、老师的批评,于是就自卑、退缩,什么事能躲就躲,能不干就不干,这样下去,各方面能力就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这绝不是单纯的拒绝学习问题,而是生存能力差,社会化水平低。

王晓春建议

1.解决这个孩子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懒”一点,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即使她做不好,也要让她自己做,家长可以指导,万不可包办代替。要能做到忍着不插手,孩子求你帮忙也不要管。

2.孩子做任何一件事情,总要集中一点注意力,做成了一件事情,总能增加一分自信心,就这样慢慢积累,时间长了,自信、注意力、能力问题,都可以得到改观,这是真正切实的教育。家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怪孩子了,因为这是家长的问题。

3.隔辈人护孩子心切,非不得已的时候,最好请外婆不要过问孩子的教育问题。

温情提示: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5招

1.共同进退 取缔枯燥的“你教我学”的方法。对于3-5岁的孩子来说,最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就是玩,可以把孩子需要掌握或要学习的知识融入到游戏当中。例如,可把军棋改成加减法棋,将军棋的字改成加减法习题,所翻的棋加减后的结果大过谁,就吃掉谁的棋。

2.呵护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家长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努力用他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他一起去惊异、提问、讨论,共同做出结论。

3.肯定评价 孩子学习乐器或上兴趣班时,一定不要打击他的积极性,在他画完一幅画或演奏乐曲的时候,您首先是肯定他,让他对自己有信心,再引导他找出其中的不足,不断地鼓励才会使孩子对所需掌握的内容保持强烈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才会越学越好。

4.创造环境 愉悦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孩子心情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你会发现孩子很想认识书上的字,这种主动要求学习的精神非常可贵。父母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因势利导,适当教孩子认认字,孩子听得多了,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些字,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与习惯。

5.走出户外 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开阔他的眼界,丰富其知识,提高他的学习兴趣。最好还能指导他参加一些实践,如让他自己收集种子、搞发芽的试验、栽种盆花;也可饲养小动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启发他把看到的、听到的画出来,并鼓励他阅读有关图书,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到书中找答案。这样,孩子的兴趣广泛,知识面扩大了,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孩子观点 孩子厌学=家庭教育的失误

孩子拒绝学习,问题并不在学习本身,一般也不在于智力。毛病主要出在非智力因素上,而且主要是由家庭教育失误所造成的。

虽然兴趣对学习很重要,但学习不能光靠兴趣。学习是一种受控制的脑力活动,没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也就失去了心理基础。这是很多孩子拒绝学习的主要原因。他们开始是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的能力(无法入门),于是就躲避,进而变成反感和拒绝。所以,一般说来,孩子厌学的本质是缺乏意志、懒惰和无能。

意志不是天生的,懒惰也不是天生的。家长的溺爱和过度保护正是阻碍孩子意志力发展和造成孩子懒惰的主要原因,所以,家长如果不调整自己的错误教育行为,孩子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或行为。上幼儿园就开始厌学,上学以后怎么办?看来,在孩子上学前解决厌学问题,让孩子爱上学习,是家长们需要十分重视的问题。

为此,我们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发现孩子拒绝学习存在以下方面的因素:

1. 学习成绩不好缺乏自信

2. 父母因忙碌而较少管教

3. 孩子无法自我控制,专注力不足

4. 家长过度保护,孩子缺乏意志力

5. 受家庭背景影响,对课业没有兴趣,缺乏学习动机

6. 家长不配合老师的教育

篇5

今年初,教育部发文,严禁幼儿园(含学前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然而,笔者走访发现,不少幼儿园,孩子还是照样每天要完成作业,学校的兴趣班还是照办不误。

现象:2岁多孩子每天要写家庭作业

“春天来了,树木变绿了,幼儿园的草地一片绿色……”这是一个3岁多男孩泉泉课本上的词句,他全部都认识。不仅如此,他每天除了要朗读认得的文字外,还要做数学题,10位数以内的简单加减都可以立考立答。

泉泉2岁8个月就上了幼儿园,上幼儿园第一个学期,老师就开始布置作业了。开始是让家长慢慢引导,一天十几分钟,后来作业量越来越大,泉泉要跟妈妈一起做,每次都需要30分钟才完成朗读。一个学期过去了,泉泉竟然认识了很多字。

对于才3岁多的孩子,认得那么多的字,而且还懂得基本的加减法,泉泉的家长很开心。“药盒上的字、公交车站的字、广告牌上的字,他几乎都认得;玩电脑的时候,甚至可以根据电脑上出现的文字提示进行操作,很聪明!”孩子的爸爸说。

据了解,现在很多孩子也像泉泉一样,认得很多字,除了家里的教育外,学校的认字教育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调查:家长默认幼儿园办兴趣班

学校早早教孩子认字,按理说应该是好事。可是今年初,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幼儿园不得举办兴趣班,小学不得进行各种形式的招生选拔。通知指出,幼儿园(含学前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虽然通知出台了,但是大部分幼儿园原有的兴趣班停不下来,照样布置作业。一些家长不理解地说,孩子到幼儿园,老师不教他们认字,来幼儿园干什么;大部分家长甚至要求学校让孩子早早学会认字、做算术题,“如果每天不教孩子认识几个字、算几道题,那么幼儿园对于孩子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单纯地为了‘玩’吗?幼儿园从小教孩子学习,对孩子将来上小学有益处。”

据了解,目前一些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的时间大都安排在17:00-17:50之间,家长接孩子必须在16:00左右出发,不少家长因为下班时间与接孩子有冲突,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参加兴趣班,以此来延缓接孩子的时间。“我们学校除了跳舞、绘画、奥数、认字、英语的兴趣班早就满员了,晚了还报不上。”一公立幼儿园老师这样对笔者说。

说法一:认字也是幼教竞争力之一

“我们也不想那么累,教孩子认字、改作业都是需要精力的,但这是学校布置的任务之一。在这里,教育考核过关是按照孩子认字的多少来核定的。”一家私立幼儿园的一名园长介绍说,私立幼儿园为了能吸引家长,只能开设各种公立幼儿园很少涉及的课程。

私立幼儿园更注重孩子的学习,包括10位数以内的加减法、诗歌背诵、写字认字等课程教育,家庭作业也是私立幼儿园推出的吸引家长的条件之一。而公立幼儿园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如针对孩子低龄的特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注重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的发展,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的活动环境,保障幼儿快乐成长。

另一私立幼儿园负责人表示,4年前,学校也是在教育上跟公立幼儿园对接,基本上不教孩子认字、不布置作业,后来流失了不少生源,有的家长甚至给孩子转学,转学的原因就是,在别的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更多。为了迎合家长的爱好,为了增强竞争力,很多学校不仅开设了认字班,还教英语。

说法二:幼儿园“早教”不利于与小学教育对接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则是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过早地让孩子接受‘小学化’教育,容易增加其厌学情绪,更会错过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某小学一名校长说,在幼儿园接受过和没有接受过“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后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前者在学习一年级基本课程的时候,认识所有拼音字母,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会背诵乘法口诀和简单的英语单词;而后者却要从头学起。

某小学的季老师也认为,过早接触“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并不一定是最好对接小学教育的,因为他们学过,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课后作业也完成得马虎。现在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样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孩子在什么年龄就该做适合这个年龄的事,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都学完了,而小学老师却要从头教起,那么孩子们哪来的新鲜感?刚一上学就没了新鲜感,以后还谈什么学习兴趣?”

说法三:适当引导,孩子易在玩耍中养成好习惯

某保育院的赵老师则表示,俗话说3岁看到大,从孩子刚一入幼儿园开始,老师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不断地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到每天的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在快乐地玩耍中养成好习惯。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他将终身受益,这比孩子学会了多少字,会背多少唐诗重要得多。

“其实,对于刚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更重要,如果想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就要从其行为习惯开始。”有着36年幼儿教龄的谭老师如此说道。

相关链接:幼儿过早学习有4大害处

1.危害幼儿身体发育: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另外,由于小学化教学过早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的发育。

2.危害幼儿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做出的牺牲也就太大,不仅智力水平跟不上,而且由于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