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家长对教育孩子的看法范文

家长对教育孩子的看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家长对教育孩子的看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家长对教育孩子的看法

篇1

如何树立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建议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给孩子做榜样,以“无为”变“有为”

古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要让父母对孩子产生威信,首先父母自己要做得好。“身教胜于言教”,在孩子面前做出榜样,树立威信。为此,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带头做一个高尚、有责任心、有爱心、表里如一、遵纪守法的人,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去影响教育孩子。比如,要纠正孩子乱放东西的坏习惯,光靠一遍遍地说还不行,要具体教给孩子怎么做才行,孩子看到父母的行为自然会模仿,同时也就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了。父母自身的行为就是无声的命令,是真正的权威。

育子方法上多投入、适时改变

家长要多学习家庭教育理论,用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教育孩子。可以向优秀家长学习,探讨学习教育孩子的经验。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各种家庭教育学习、培训。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以工作忙为由逃避教育孩子的重任。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要统一。当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提相反的要求。待事情过后,父母之间再相互沟通,以取得一致看法,这对父母威信的树立非常重要。

尊重理解、接纳关爱

家长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独立的人,同样需要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关爱。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兴趣爱好,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要接纳孩子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沮丧,适时给予关爱、抚慰和引导,当好孩子的引领者和呵护者。要多用赏识、表扬、夸奖、激励、肯定等正面的教育手段,向孩子传递正面的、积极的信息,使孩子处于积极、乐观、愉悦、轻松的心理状态之中,这样孩子才能积极地面对生活。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父母应该像对待朋友那样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孩子才能把父母当成自己的贴心人,愿意对家长敞开心扉。作为家长要牢牢记住,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往往几倍于物质上、生活上的给予。

加强和孩子的沟通,做到严爱结合

篇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认识观点、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些家庭的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组织、设计的活动本身受到教育,例如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体质,鼓动孩子去登山;而在另外一些家庭的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的言行中获得教益。教育孩子不要说谎,首先自己要诚实守信,不要轻易许诺又轻易反悔;教育孩子孝顺父母,自己就要对双方父母尽到孝道,不要教化孩子亲此薄彼;教育孩子热爱学习,自己就不要整日泡在麻将桌上……因为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的身教更容易使行为规范、具体、形象化,体现出行为规范的可信性、可行性,家长在亲子关系中具有权威性,青少年以观察模仿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家长应该以身教为首要的教育方法。

二、激励孩子,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有教育者认为,“没有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态度,只有不重视自己的态度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家长。”

当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败、犯错误之时,家长应该容许孩子的不足、失败,从孩子令人不满的状态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向孩子表达自己对此的看法、宽容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期望,以使孩子从中获得鼓舞,不断奋进。有一个学生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家长看到儿子的考卷后,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这回你没有心理负担了!”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你不是有病了吧?”他说:“没病。你想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呀,你不用担心再有别人会超过你,你只要往前跑,肯定会有进步!”儿子受到启发,心里很是高兴。’第二次,儿子考到第29名。第三次,儿子考到全班第10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1名只差9名了。”无论孩子成绩如何,这位家长都给予孩子以正面的鼓励。当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败、犯错误之时,他们特别需要家长的理解、宽容、尊重、鼓励,此时家长对孩子令人不满的现状的认识、态度,严重地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发展。或进或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认识与态度,宽容、欣赏、鼓励使孩子获得信心、力量与进步,而苛刻、不满、打击,使孩子自卑、泄气、退步。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习惯于对孩子苛求、不满、批评,而较少宽容、鼓励、支持,即使是孩子取得了进步,内心满意孩子的成绩,表面上也是不欣赏,担心孩子因而自满、骄傲、会落后等,不去激励孩子。

篇3

自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身感责任之大,常常有如履薄冰之感。且不说工作的繁琐,仅一个班级四五十位学生的安全问题就够让人提心吊胆了,再则由于班主任经验较为缺乏,所以一年来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积累了点滴的工作做法,仅供参考。

加强家校联系是帮助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传统的家校联系被定位为老师把表现差的学生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地向家长进行汇报,问题一解决,老师与家长的联系也就中断了。长期下来,有些家长一接到老师的电话就心慌,不知孩子在校又出什么事了,有些家长甚至怕接电话,畏惧老师,不敢也不愿意到学校来。这样对班主任的工作是极其不利的。我认为我们应该建立一种能符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的老师-学生-家长的关系,也就是朋友的关系。家校联系的次数不在于数量之多,而在于质量,每次与家长的联系要讲究针对性与目的性。以家访为例,我每次家访时特别注重与家长的交谈,一般不直入主题谈论孩子的问题,而是先了解其家庭的情况,甚至问寒问暖让家长倍感老师的亲切,这样交谈起来气氛轻松多了。家长在老师亲和力的感染下就会主动积极地配合教育孩子的工作,甚至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们会主动提供孩子在家的种种表现,这样班主任工作就会少走很多的弯路。那么老师与家长的这种朋友关系要如何才能维持下去呢?我觉得要稳定这种关系需要班主任使用一定战略战术来得到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1 多鼓励家长

大部分的学生怕开家长会,怕老师打电话到家里,甚至连家长也有此想法。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无非是老师通常都以兴师问罪或告状的姿态出现在家长面前。而我认为我们在报忧的同时别忘了报喜。当某些同学取得一定的成绩或小小的进步时,我们可以通知家长让他们来分享喜悦,同时对他们提出进一步配合的措施,可谓一举两得。在一次月考中班级里有5名学生挤入年段的前50名,更有不少学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便不失时机地打电话通知他们的家长,并邀请部分家长在学校家长会上进行发言,家长们都倍受鼓舞,很多家长提出在下次家长会上让更多的家长进行发言或者互相交流经验,效果甚佳。

2 严格要求家长

老师必须让家长知道,他们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他们有责任与义务管好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把所有的责任推卸给老师。我班上有一位学生的家长夫妻长期不在家,只顾做生意,把小孩兄妹俩扔在家里不闻不问,家访时人不在,打电话也难以打得通。孩子上网吧、学习状态欠佳等症状他们都不清楚。还有一对夫妻长期感情不和,常常吵架,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互相推卸责任。还有部分家长长期不来参加家长会。就此类问题我在一次家长会上毫不客气地对这些家长提出几点看法和要求:(1)赚钱重要,而教育孩子更重要;(2)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3)不参加家长会的家长必须补开家长会。如此一来很多家长就会感觉能对家长严格要求的老师一定也能对孩子负责任,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度也就增强了。

3 关心家长,为家长出谋划策

朋友关系就是能同甘苦、共患难的关系。老师与家长的这种朋友关系一样不能脱离同甘苦的关系。我们在关心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要忽略了关心他们的家庭、父母,甚至必要时为他们出谋划策,我曾经帮助过不少家长解决他们家庭的矛盾问题,帮助过家长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帮助过家长办理各种各样的手续问题,甚至帮助过家长写信等,有些问题对我们来说也许是举手之劳,而对家长来说他们会感激你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这样一来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达成共识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4 充分利用家长之间的资源共享

篇4

关键词:家庭教育 启蒙教育 教育原则

人们通常把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基本形式。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①由于家庭的血缘、经济等关系,家庭教育一般都具有很大的权威性。②家长与子女间感情深厚,彼此最为了解。③子女在家时间最长,与家长接触最多,彼此影响最大。这些特点决定了家庭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由于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大多数学生,通常是进行一般性的常规教育,加上学生多,个性差异大,教师往往难以进行深入、细致的个别辅导,而家庭教育则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社会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当我们看到一批批孩子在学业、思想、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形成的千差万别时,我们应该深切地感受到,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作为家长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神圣天职。下面谈谈本人在教育孩子方面坚持的两个原则。

一.正面教育原则

对孩子,我们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和激励他们自觉地要求进步。美国伟大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孩子更是如此,他们对老师、家长的表扬赞美犹如禾苗渴望雨露滋润一样敏感。因此,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发现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及时予以真诚表扬,从而激发孩子的荣耀感和自尊心。

自尊心是孩子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力量源泉。没有自尊心的孩子,将是难以教育的孩子。因此,家长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要随意说伤害孩子人格的话,做伤害孩子人格的事。严禁打骂、讽刺、挖苦孩子。尤其是体罚,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每打一次,孩子的心就麻木一次,自尊心就减少一分。如果一个孩子变得麻木不仁毫无自尊心,那么再进行教育就困难了。

二.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首先,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取得一致。这两方面相互沟通,积极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家长应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督促孩子准时到校上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此外,在教育的思想内容上也应和学校保持一致。就拿学习目的性来说,老师总是教育学生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学习,那么家长也应该以这种较高的思想水准来教育孩子;再如,学校老师从思想教育和生理卫生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保持朴素的生活,不要吃零食,那么家庭教育也应该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如果有时家长在某些问题上和老师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可以通过谈心、通信的办法交换意见,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任意说出有损学校声誉和老师威信的话来,因为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于教育是很不利的。

其次,还应该十分注意家庭成员对子女教育要求的一致性。那种父亲严、母亲宠,或者父母严、爷爷奶奶宠的家庭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孩子的同一行为上决不能父亲批评、母亲偏袒;也不要今天称赞,明天又否定。当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同意见时,应事先商量,统一认识,在意见一致时,家长们应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奏效。

篇5

一、架设联系与沟通桥梁,夯实家校共育基础

1.建立健全家校共育组织机构

按照“制定章程、成立组织、保障运行”的工作思路,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各级部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家校共育委员会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成立家长委员会致家长一封信》,组织发动家长自愿申请报名。学校利用家长课时机,采取投票、相互推荐等方式,先后成立并健全了班级、级部和学校三级家委员会组织,明确了家委会的宗旨和工作目标,为家校共育形成合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2.搭建“家校连心桥”

我们始终相信家长是教育的同盟者,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实践者。家长的积极建议是学校教育的宝贵财富,学校以“家校联系卡”为纽带,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学校家委会及时把家长针对学校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统计和论证后,由校长定期向家委会常务代表汇报学校的发展规划及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家校连心桥”使学校及时地倾听到家长的呼声,让广大家长的合理化建议第一时间得到落实,真正实现了家校联系无障碍,沟通无缝隙。

3.组建“父母俱乐部”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较多,这些孩子跟父母的沟通交流较少。针对这一教育弊端,学校成立了“父母俱乐部”。通过组织开展“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孩子,我想对你说……”“亲子读书工程”等活动,为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家长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配合教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一名八年级学生的家长这样深深自责道:“作为爸爸,我不太称职,平时我总以工作忙为理由,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总以为孩子在学校是教师的事,在家是他妈妈的事。现在我充分认识到,‘忙’不应该成为忽视孩子教育的借口,为了孩子的成长,爸爸必须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培育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都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只有家校共育形成合力,才能优势互补,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才能达到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最终教育目的。

4.设立家长开放日

我们定期把家长请进学校,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进展,参与学校评议、决策等有关活动。开放日里,我们设立家长接待室,由学校领导接待家长,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分级部、班级开展各种咨询活动,向家长解答培养、教育孩子存在的问题;举行各任课教师公开课,邀请家长入班和学生一起听课,向授课教师提出意见或建议;向家长展示学生的常规作业、特色作业及教师教案和教室文化;召开家长座谈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研究等等。

二、以共育促共赢,实现家校和谐健康发展

1.更新了家长育人理念,提高了家长教育水平,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加家校共育管理活动后,家长的育人观念转变了,认识提高了。七年级有位家长在信中说:“听了你们的课才知道家庭教育有这么大的作用,今后一定多学点这方面的知识,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八年级一位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家长恨铁不成钢,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学生情绪不高,失去了学习兴趣。家长走进课堂听课之后,认识到自己教育方法的失败,便主动同教师联系,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通过从感情上接近孩子,捕捉孩子的闪光点,时刻加以表扬鼓励,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增长其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学习兴趣高涨起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随着家校共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感到“教子有方”的家长越来越多了,体罚子女的家长越来越少了;理解、支持教师工作并主动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家长越来越多了,与学校、教师关系不够融洽的家长越来越少了;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稳步提高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上课开小差违反纪律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2.促进了家庭和睦幸福,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是十分重要的,而家庭不和、关系紧张往往是导致子女性格孤僻或品质低劣的重要因素。八年级有一名学生,他的父亲对他管得特别严,母亲却溺爱孩子,孩子无所适从,性格反复,时好时坏。夫妻二人经常为教育孩子吵架,有时还大打出手,婚姻关系趋近破裂的边缘。自从二人参加家校共育管理活动后,取得了教育孩子的一致看法。他们在信中说:“为教育孩子产生矛盾就是因为缺乏知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研究不但使我们学会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也为我们化解了一场感情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