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

篇1

【关键词】标准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

引言

近年来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是需要不断地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推动非煤矿山规范市场化,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更好的适应非煤矿山的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是非煤矿山发展的必要条件。

1.分析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行业涉及范围广,标准缺乏系统性

我国非煤矿山矿产种类繁多、分布广、采矿工艺复杂多样,广泛涉及10多个行业,管理部门几经更迭,国家地矿部、国土资源部、石油部、建设部、化工部、冶金部、劳动部、国家经贸委、国防科工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多个部门均过与非煤矿山安全相关的管理规定和行业标准,使得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交叉重叠,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现行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中,石油安全标准占了63%,而其他行业相对不足,建材、黄金等和矿山行业,几乎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

1.2年代久远,更新速度滞后

国终标准检索表明不论国际标准还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非煤矿山标准的修订和制定都非常及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标准的平均标龄为3—5年,大部分都是2000年以后重新修订和制定的标准。就目前初步清理出的我国159项与非煤矿山安全相的国家标准来看,5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了79%,10年以上没有修诺的占了52%,15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26%;在532项行业标准中,5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了68%,10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了37%,15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了8%。5—10年没有修订的标准是当前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主体,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更新速度严重滞后。

1.3标准结构不合理

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设计、生产过程,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等方面,太部分标准还停留在原则性的条款上,技术层面的可操作性较差,缺乏量化的衡量尺度,造成了执法难度大,有法难依。目前,在金属非金属矿安全设计中,只有《采矿手册》等若干技术参考资料承担着安全设计标准化规范的任务,还没有真正的标准出台。与此同时在矿山探测、设计、监控、救援领域中电磁探测、数学模拟、无线传输、GPS、遥感、生命雷达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已屡见不鲜,但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出台来统一、规范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

2.构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意义

我国非煤矿由共有9万多家,近几年,每年事故死亡人数占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20%左右,事故死亡年平均增长率达9.93%,不仅如此,重特大事故还频繁发生。其重要原因就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不完善。自1998年以来国家没有专门投入资金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进行研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观念、方法和途径,以及合乎国情的安全生产标准构架、基本内容等基础理论不健全。同时由于非煤矿山矿产种类繁多、分布广及采矿工艺复杂,从而造成了我国非煤矿由安全生产标准之间既存在许多交叉重叠,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及其发展规划,是标准制修订的指南,一个成熟完备的标准体系应对以后几年甚至几十年内的技术发展具有前瞻性。这样才能使在标准体系框架内制定的标准不仅能促进技术进步,还能为技术的进步提供保障。通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研究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为各级政府监督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为企业规范安全生产和建立本质安全系统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对于推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和提高产品竞争力发挥重要的技术基础作用。

3.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构建的思路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作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指南和汇总,应以金属非金属矿山:石油天然气、冶金、有色、核工业、建材、黄金、地质等行业的相关安全生产标准为基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作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综合反映,在建立时应遵循目的性、协调性、层次性、配套性、时空性原则。

(1)目的性。指非煤矿山开采、设计、施工、勘探、评估、测试等生产环节中与安全相关的符号、方法、规程、规范、产品规格等标准集合起来,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进步,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保护人体健康、保护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环境而服务。

(2)协调性。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内的各技术标准之间的相关质的规定方面相互一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以达到统一和谐。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协调性不仅表现在同领域的技术标准之间,也表现在不同层次的技术标准之间。

(3)层次性。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层次关联关系,包括政府标准和非政府的自律性标准。就我国现实状况而言,政府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组成,非政府的自律标准仅有企业标准一类。

(4)配套性。指各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而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配套性,更多的表现在以非煤矿山生产环节为核心,将非煤矿山从开采、设计、施工勘探、评价和测试所需标准进行合理规划,确立安全生产标准与其它技术标准之间的关系。

(5)时空性。即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动态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层次、结构划分及标准构成都不会一成不变,而是随着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政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随着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发展,非煤矿山从源头到最终产品,在整个安全生产中都需要相应的安全生产标准。按照非煤矿山生产的主要环节可将标准体系划分为6个方面的标准:

①勘探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在勘探环节中需要规范的方式、方法、数据格式等,如地质勘探安全规程;②设计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设计环节中需要规范的方法,如矿山电力设计规范;③施工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施工技术方面需要规范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如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④开采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环境以及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法等标准,如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⑤评价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中所涉及的非煤矿山评价方面的标准,如非煤矿山安全评价规范;⑥测试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环境、设备、重大危险源等需要监测、检测方面的标准,如在用斜井人车安全性能检测检验规范;

4.结语

建立完善、科学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大大的提高了非煤矿山的效益和生产,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同时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督管理一司.2006年全国非煤矿山事故分析,2007

篇2

关键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概述

1.1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非煤采矿业发展十分迅速。非煤采矿业作为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和基础性产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了能源基础。目前,我国非煤矿山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规模偏小、数量巨大、分布广、矿种繁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等。由于非煤矿山存在开采技术、资金和规模等问题,特别是开采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使我国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而且国家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和制度相对滞后,使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过程中面临巨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我国非煤矿山事故的发生率和死亡人数较大,且不断上升,事故财产损失较大;②安全生产标准不规范、机制不健全;③整个行业的安全技术水准不高。

1.2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随着我国非煤矿山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出现,其原因主要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监管部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安全生产改革制度还没有完全确立,没有形成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我国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尚不健全,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2)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国非煤矿山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中,一半以上都是由于资金、设备投入不足导致的;(3)企业管理层水平不高,由于我国非煤矿山企业大部分是小企业,在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对国家安全规范理解认识不足。

2 安全标准化实施的促进作用

2.1 科学实施安全标准化试点,确保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

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决策中的一项重要决策,它是企业实现生产安全,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国务院和地方政府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并征得非煤矿山开采企业的许可,先后选择了不同类型的矿山先行试点,并通过采取积极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和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幅降低了非煤矿山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保障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由此可见,只有强化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的学习,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标准化管理制度,才能逐步形成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性条件,加快工艺和设备改造力度,科学采购安全性能可靠、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并突出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狠抓现场生产。现场管理作为安全标准化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方面,只有落到实处才能事半功倍。

安全标准化是一个系统的工作目标,需要从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科技、安全文化等各方面加以落实,这样安全标准化才不只是一个口号,一个概念,而是落实到了矿山企业生产的每一个角落。

2.2 科学统筹规划,全面落实安全标准化工作

根据国家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总体部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科学落实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切实加强企业基层和基础工作,突出安全生产的重点;同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讲求实效性,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通过抓好安全标准化工作,推动专项整治向纵深发展,促进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加大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制度建设的力度。建立并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关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内容,高要求、高标准、高起点考评安全生产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积极主动的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努力培养积极、健康、和谐的安全理念,不断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3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强化措施

强化安全生产宣传力度,逐步提高安全生产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国家在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时,必须坚持思想先行。通过安全生产的宣传,增强企业安全文化,并统一安全生产思想,为我国安全标准化工作的体系建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认清企业发展的状态,强化从业人员的使命感和职业道德,组织从业人员认真学习保安全、促发展的工作经验,明确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科学制订安全生产实施措施,发挥好示范作用。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统筹考虑,分步实施,由点到面地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并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安全责任和使命感。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对从业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矿山企业必须从提高基层从业人员的技能和培训安全生产法规入手,同时,要求关键岗位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持证上岗。通过相关技能和法规培训,建立一支执业人员高素质、安全生产高标准的从业队伍。要把提高矿山企业负责人特别是小企业的负责人素质作为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矿长资格管理制度,强化对矿长的安全教育培训。

将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与安全整治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结合起来。安全标准化工作作为非煤矿山安全实施的延续,随着我国专项整治的深入,建设安全标准化矿山成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整治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内容,各类矿山企业特别是小型矿山必须要把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同时还要将安全标准化与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结合起来,与安全生产评价相结合,并划分主次,重点监管和强化评价体系。

做好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做好非煤矿山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必须从源头上抓起,认真做好“三同时”工作,确保安全评价、安全设施设计都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来执行;同时,要求安全生产预防和整治并重,防止出现对标准化工作的误读,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积极发现自身问题,并努力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创性地做好安全标准化工作,积极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实施做出贡献。

结论

随着我国非煤矿山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逐步规范化的矿山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体制的建立,将有利于科学分析我国非煤矿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利于促进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周建新,张兴凯,刘晓宇,任智刚.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007.4.

[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

[3] 徐必根,谢长江,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发展历程与技术需求[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10):124~127.

篇3

[关键词]非煤矿山 安全生产标准化挑战 机遇

0 引言

2012年是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是重点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最为重要的一年。由于安全生产标准化新标准的实施,众多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面临众多严峻的挑战,这是由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的企业现状决定的。当前,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生产技术含量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在这种状况下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须克服众多困难。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严峻挑战的背后孕育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应当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努力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各项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企业安全、科学、健康的发展。

1 挑战

2011年7月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颁发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中明确要求在2013年底前,所有非煤矿山和尾矿库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通过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的现状可预测,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要出色地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任务,在生产管理、团队协作、技术工艺、人才培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及员工安全意识培养等方面将要面临严峻的挑战。

1.1生产管理的挑战

我国的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管理体系不完善。在矿产品价格高时,盲目地提高采掘进度,使得相应的安全配套措施跟不上,甚至出现“三超”现象,这种一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增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如何根据矿山企业自身的状况,在遵循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同时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是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最大挑战。

1.2团队协作的挑战

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足、安全责任不清晰、相关人员任命不合理,导致企业团队协作不力。具体表现为:矿山企业为了应付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临时组建相关部门,随意地任命相关负责人,甚至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由于负责人素质不达标、业务不熟练等原因导致团队协作出现问题,进而引发生产与管理不协调,不统一等现象。因此,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制定详实的安全责任制、合理地任命相关人员,组建合理的团队,使得部门、人员各司其职,为安全生产提供组织保障,是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挑战之一。

1.3技术工艺的挑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被人所共识,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矿山企业须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尽量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当前,我国的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高能耗型企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要在短期内转化为技术密集型、低碳环保型企业,须广泛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为此,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在经济、安全生产调度等方面将面临极大的压力与挑战。

1.4人才培养的挑战

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广,关系到矿山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来组织实施,才能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完成。因此,企业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直接关系企业的未来发展。

1.5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挑战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仅考察矿山的硬件建设,还有矿山的软件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标准化软件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员工端正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为安全生产服务。当前,我国的中小型非煤矿山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概念模糊,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是我国中小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1.6员工安全意识培养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因员工安全意识不够而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以预防安全事故为主旨,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员工安全生意识。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方面要面临以下挑战:

(1)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接受能力有限。

(2)长期形成的唯经验论、唯意识论的惯性思维模式。

(3)长期养成的不良作业习惯,短时间内无法扭转。

因此,要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形成规范的安全氛围,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员工的共同努力。

2 机遇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挑战和机遇是一朵并蒂双生莲。安全生产标准化给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孕育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首先,安全生产标准化强化了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的领导队伍,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指明了方向。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使得矿山领导层更加重视安全生产,领导层和生产基层的交流和沟通更为频繁,在实践中强化了矿山的领导队伍。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出了许多安全管理的标准,这为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指明了方向。

其次,安全生产标准化提高了员工的素质,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员工每年必须接受规定学时的培训;定期召开基层会议,纠正员工的操作失误,交流工作心得等。这提升了员工的职业安全技能,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了安全事故,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同时可改变民众潜意识里“矿山企业多灾多难”的企业印象,为矿山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再次,安全生产标准化提高了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科技含量,为企业储备了技术人才。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矿山企业须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安全、高效、合理地开采矿山资源。为此,矿山须革新生产工艺,更新相应的生产设备,这就要求必须有相应的技术人才作支撑。所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了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科技含量,为企业储备了技术人才。

最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了非煤矿山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保护了矿山环境。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矿山企业须合理地开采矿产资源,包括以下两点内容:

(1)选择合理的开采模式,杜绝矿产资源的浪费。

(2)选择合理的技术工艺,保护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

杜绝矿产资源的浪费,可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提高矿山企业的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合理的技术工艺选取,减少了环境污染,树立了环保型企业的社会形象。

3 结语

我国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自2009年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非煤矿山的安全事故总量明显减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为规范,矿山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给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部分技术力量薄弱、生产不规范的矿山企业在挑战中倒下了,但是众多的矿山企业顶住了压力,迎接了挑战,并以此为契机,使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此可见,安全生产标准化给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带来的机遇远大于挑战。“凡事追求卓越,细节决定成败”,期待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出色地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迎接安全、高效、绿色环保型矿山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孙军栋,论当前国情下安全生产标准化在非煤矿山领域中的应用[J],商情,2011,(42):148。

[2]周建新,张兴凯,刘晓宇,等,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J],金属矿山,2007,(370):1-5。

[3]刘铁民,加强安全生产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5):9-12。

[4]黄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初探[J],安全与健康,2011,(6):40-41。

[5]武奇,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发展的方向[J],公共安全,2007,(201):15-16。

[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管[2011]10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2011。

[7]徐必根,谢长江,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发展历程与技术需求[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10):124-127。

篇4

在省局党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统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全局,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2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部署,结合各地方实际情况,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深化“三项行动”、“三项建设”为重点内容,以坚决遏制非煤矿山较大以上事故为主要目标,加强资源整合、整顿关闭,强化专项检查整治、打非治违,夯实基层基础,完善法治秩序,推广先进技术(装备),巩固政风行风评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转变作风,强化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协调有关部门在打击非法盗挖矿产资源、事故隐患专项整治、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尾矿库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新成效,确保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任务目标

(一)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以上,坚决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根据国家总局下达的控制指标,指导督促有关地方政府,取缔关闭非法生产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金属非金属矿山。

(三)完成我省尾矿库安全度评价确定为危、险库和30%以上病库的隐患综合治理任务。

(四)70%以上大型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30%以上金属非金属矿山力争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石油天然气企业hse管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五)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非煤矿山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地下矿山机械通风率达到100%;露天采石场中深孔爆破率、机械铲装率分别达到80%以上;三等以上尾矿库50%实现在线监测。

三、重点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统领,落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监管效能

1、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和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安全生产形势判断和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局党组工作部署上来,充分认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严峻挑战,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落实各项措施。

2、推进地方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组织对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部门落实责任、实施目标管理和指标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3、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令第24号《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计划,按照计划开展监管工作,在安全检查督察、违法行为查处、重大事故隐患督办、督促矿山企业隐患整改、向有关政府反馈安全检查意见等要尽责到位。

4、加强对修订后的《矿山安全法》、《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性较大设备设施监测检验规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规定》、《尾砂回采安全技术规程》等法律、规章、安全标准的学习宣贯工作。

5、认真落实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地级市为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到省内外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学习调研,以优质服务凝聚力量提高效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开展争创服务型非煤矿山监管干部活动,用一流的服务推动工作落实。要创新服务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以资源整合、整顿关闭为重点,开展三个专项检查,加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力度

1、认真落实12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41号)要求,配合抓好非煤矿山矿业秩序整顿工作,把事故多发、小矿山密集地区列入资源整合范围,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严防以整合名义逃避关闭,严防整合期间非法组织生产,严防整合后安全生产条件降低。

2、深入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的意见》(安委办〔〕13号),继续严厉打击,依法取缔关闭私挖滥采、超层越界开

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深化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和打非治违行动。

3、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情况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无证擅自从事开采活动和许可证有效期满不办理延期手续仍继续从事生产行为的矿山企业。

4、开展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专项检查,对建设项目未履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程序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理。

5、开展事故调查处理情况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以来各地非煤矿山较大事故调查处理和结案落实情况。

(三)以开展地下矿山安全大检查为重点,抓好三个专项整治,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1、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在我省

开展的地下开采矿山机械通风专项排查的基础上,按照分级、属地原则,组织专家对采掘、机电、运输、通风、防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排查,督促企业加大投入,对查出的隐患进行限期整改,切实把防透水、防中毒窒息、防冒顶片帮、防坠罐、防火灾、防采空区塌陷、防爆破事故等“七防”措施落实到位。

3、开展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一面坡开采、掏采、不实行分台阶(分层)开采、边坡和排土场工艺参数不符合设计规定等安全隐患,以及未建立边坡和排土场监测系统等问题。

4、开展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专项整治,督促协调有关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整治长输石油天然气管线被占压存在事故隐患的问题。

(四)以安全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六项建设,夯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1、继续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督促各类矿山企业严格执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80号),在各地试点企业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深入推进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hse管理体系。

2、继续推进非煤矿山强基固本“五个一百”示范单位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44号),以点带面,促进中小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3、强化非煤矿山企业班组建设,认真学习借鉴“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工作理念、思路和措施,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班组建设目标和标准,推行班组安全风险预控,推动非煤矿山企业把安全班组建设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4、加强非煤矿山技术支撑机构、专家库、安全监管信息化、安全监管装备建设,深入贯彻《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安监总管一〔〕204号),完善安全生产许可证、尾矿库、非煤矿山安全管理人员等数据库,层层建立安全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好非煤矿山安全网站和论坛,不断推进安全监管装备规范化建设。

5、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建设。深入落实《关于在非煤矿山推广使用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177号),推广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液压锤二次破碎技术,提升本质安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推动非煤矿山工艺、技术、装备、设施的改善。

6、配合省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加强非煤矿山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强化矿山各救护队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演练工作,加强矿山救护队的特种应急装备、救援仪器的配备,不断提高救援队伍素质和应急救援整体能力水平。

(五)以制定完善规划制度为重点,切实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1、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规划〔〕228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粤府办〔〕119号)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本地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2、完成《广东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实施细则》、《广东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设计安全专篇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要求》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

(六)积极探索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及对石油天然气管道、地质勘探、采掘施工企业安全监管的办法

篇5

关键词:金属矿山;矿山安全;问题;对策

【分类号】:TE988.2

前言: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的金属矿矿山数量多、分布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矿山安全生产保障条件差、工程地质灾害隐患多、重特大恶性事故不断的严峻形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国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造成了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如何针对当前矿山生产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开展有关工作,以达到真正从本质上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是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只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和引进先进的技术、经验,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才能有效改善和解决我国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生产设备和技术研究投入不足

近年来金属矿山发生的伤亡事故中,50%左右是由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生产场所环境不良、个人防护用品缺少等原因造成的,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安全生产设备投入不足。针对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些大中型国有矿山企业虽然开展了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但投入的经费有限,而大多数矿山,特别是一些民营矿山,基本上在矿山安全科技方面没有投入。

1.2 小矿山企业众多,生产管理水平低下

1.2.1 绝大多数矿山企业的生产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没有能力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改进生产设备质量。

1.2.2 装备水平较差,采用手工和半手工作业,实质安全性程度低。

1.2.3 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管理机构和人才。

1.2.4 矿山业主素质普遍较低。小矿主对国家法律、法规、矿山安全普遍生产知识了解不多,特别是在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只追求最高利润,而不顾矿工生死,减少应有的投入,导致了矿山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条件。

1.3矿山专业技术人员缺少,企业管理水平不高

现在我国采矿事业蓬勃发展,但采矿技术专业人才奇缺,有经验的采矿技术人员就更少了。许多国有小矿山的技术人员微乎其微,从事技术管理层面的大多是外行,这直接导致在技术上有很大的缺陷,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很难处理。另外矿山业主的素质普遍较低,各项管理能力不尽人意,很多企业安全管理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伤亡事故出现在这些小企业中。

1.4法规体系不健全

矿山安全立法工作虽然已经颁布10年多,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一直未能形成完整的法规体系,主要是因为缺乏系统性。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矿山安全法》等一些法规、条例等已不能完全适应矿山安全形势的需要,特别是一些矿山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亟需修订、完善。尤其,对个体或集体中小型矿山数量众多的格局,使安全生产的监管对象多元化,监管的难度极大。另外加上个别地方政府的不良观念,对一些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金属矿山不停产整顿,也不按照《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进行关闭。

2.加强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对策

2.1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断夯实安全工作基础

实践表明,做好安全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地把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基础工程,锲而不舍,稳步推进。全体员工要牢固树立起“抓质量就等于抓安全、就等于增效益”的观念,牢固树立“没有质量标准化就没有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的思想观念。始终把质量标准化作为事关员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所在,作为企业强根固本的根本途径,真正摆上生命工程的高度,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自觉做到“干一辈子矿山,搞一辈子安全质量标准化”。

安全工作的好坏,是检验安全管理的基础性要素。多年来,从安全生产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各项规定、制度可以说非常完善,而使这些制度、规定在现场失败的原因,不是制度、规定不符合现场实际的要求,而是管理者和员工对现场疏于管理,造成管理失衡,有效的制度、规定没有在现场得到落实。矿山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健康稳定发展,开展了质量标准化建设,使安全生产的基础不断巩固,促进了安全生产。但由于矿山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标准执行和现场落实上,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就是在保证投人的条件下,从研究、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人手,从员工进人工作岗位开始,一举一动都有标准可依、都能按规程和规定进行作业的管理。

要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首先要加强人的标准化意识和行为的管理。是否重视标准化管理,关键在于各级管理人员,各级管理人员担负着执行命令和决策、传达贯彻上级一系列安全生产指示的责任,管理人员的标准偏差,势必影响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工作态度和认识,就会造成员工得过且过、侥幸蛮干,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坚持80/20的原则,也就是说,管理人员要负有更多的安全责任,对那些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差的坚决给予调整,把安全意识牢固、责任心强的选拔上来,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其次,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要突出重点,特别是对“一通三防”、矿山防治水、边坡管理、挖装运输及火工品管理等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办法,积极采用新的技术、装备和工艺,切实加强重点治理区域的管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2要深化现场安全管理

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夯实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创建水平。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关键是要抓住现场,抓现场的根本问题是实施全过程的工序安全质量控制。通过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管理评估体系,制定安全验收标准,全过程全工序安全质量标准化控制,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杜绝三违现象,确保工程安全无事故。

2.3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强化监管队伍

针对我国非煤矿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立非煤矿山安全法规体系。以《安全生产法》为母法,充分借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针对非煤矿山实际,确定非煤矿山的法规体系框架,制订非煤矿山安全立法规划。集中力量抓紧制定配套法规规章,认真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宣贯和实施工作,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当前的重点主要是:修订《矿山安全法》的起草与《安全生产法》的配套规章,如矿山建设项目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定、安全生产法实施条例、小采石场安全规程、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矿山安全生产经费和使用规定、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矿山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等。

2.4推广先进技术

从实现机械化入手,从根本上提升矿山安全生产水平,解决矿山企业安全事故多发的安全问题。实行规模化生产,走中深孔爆破、机械化开采的路子。一方面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矿山企业联合改造。另一方面,采取联合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关闭和淘汰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山。

参考文献:

[1] 郑晓琴.矿山安全监督管理行政法律责任问题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 2008

篇6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我省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及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典型经验,认真回顾总结2011年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全面部署2012年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着力在“抓落实、夯基础”上取得新成效,着力在“三项重点建设”、“完善两个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促进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持续稳定好转,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突出重点、狠抓落实,2011年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安监总局的正确指导下,全省各级安监部门、各有关部门及各非煤矿山企业,突出以贯彻落实“三个重要文件”(国发23号文、国务院安委办17号文和省政府32号文)为核心,以组织开展非煤矿山“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为主线,着力“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着力抓好“八项重点工作”,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2011年,全省非煤矿山共发生事故30起,死亡33人,为省安委会下达全省非煤矿山年度控制目标进度的68.75%,实现了连续十年杜绝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事故,全年杜绝了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是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历史上最好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和桃生局长,再次向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付出辛勤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2011年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着力在六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新成效:

(一)着力务实创新,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及班组安全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1、明确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思路。一是确定了独具特色的“证照齐全有效、系统安全可靠、现场安全管理规范、班组安全建设深入”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思路,并将其作为达标评审的前置条件。二是做到“三个不变”、“三个调整”、“三个强化”,顺利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新旧标准的调整过渡。三是抓住重点,攻克难点,通过在九江德安召开全省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会议,全面推进露天采石场的达标创建和整治整合工作。

2、分级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实效迅速显现。具体概括为“三个明显”:一是非煤矿山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动性明显提高,消除了等待观望的消极思想。如会昌县骏力矿业有限公司下塘萤石矿在企业转让时,新股东要求原负责人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后才正式签字转让;二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力度和安全投入明显加大,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三是现场安全管理明显改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现场文明生产环境良好。截止2011年12月31日止,我省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非煤矿山单位1164个,其中:地下矿山33个、尾矿库56座、小型露天采石场668个、露天矿山185个。省地矿局和江铜业集团分别组织开展了地勘单位及采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

3、树立了各种类型非煤矿山班组安全建设典型。一是我省非煤矿山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全面有序展开,班组安全建设“打基础、利长远”的管理效果逐渐显现。如铜业公司明确了“三个方面、十二项具体内容”的创建标准化班组的管理规范。二是以班组安全建设推动了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如省修水香炉山钨业有限公司开展“五型”班组建设活动,将企业安全文化分为理念梳理、价值认同、自我约束和固化提升4个建设阶段,达到了“以文化促管理、以管理促安全、以安全促发展”的效果。

4、全面实施了“万名班组长培训”工程。一是完善了总局认可的班组长安全培训系列教材,组织编写了地质勘查单位分册。二是印发了班组长安全培训及考核大纲,要求非煤矿山所有生产作业班组长须经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三是以班组长安全培训为重点,促进非煤矿山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着力科技兴安,在推广非煤矿山先进实用技术、提高非煤矿山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上取得新成效

1、积极推进“六加一系统”(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及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建设。一是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六加一系统”建设的两个《通知》,明确了我省“六加一系统”建设思路、目标任务、工作职责和分类建设要求等,为我省“六加一系统”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三等以上尾矿库和列入中央财政资金治理隐患的尾矿库安装使用全过程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全面启动;三是全省“六加一系统”建设有序展开。钨业集团有限公司、德兴铜矿等一批建设示范单位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金山金矿、花桥金矿等已经通过竣工验收。截止2011年12月31日止,全省非煤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情况为:监测监控系统57个、井下人员定位4个、紧急避险系统32个、压风自救系统156个、供水施救系统178个、井下通讯系统378个。

2、积极培育发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支撑机构。一是安全生产标准化7家咨询机构和12家评审机构通过备案,为全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了保障基础。二是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和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8家专业技术支撑机构通过备案,并为全省非煤矿山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3、积极推广应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小型露天矿山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为1198家,同比增加了7.95%;机械铲装1396家,同比增加了12.48%;液压锤二次破碎1129家,同比增加了10.26%;非电引爆系统748家,同比增加了3.26%;尾矿库使用在线监测有10座,其中三等以上4座;使用尾矿充填18座,尾矿干式堆排13座,尾矿综合利用29座。市142家小型露天采石场中,100%已实现了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和机械铲装,136家小型露天采石场实现了液压锤二次破碎。修水香炉山钨业、江钨漂塘钨矿等建立了地压微震监测系统,有效解决了困扰矿山安全发展的大难题。

(三)着力长治久安,在深化非煤矿山“打非治违”和“七项”安全专项整治上取得新成效

1、严厉打击无证非法生产运营行为。一是明确了各级地方政府是“打非治违集中行动”的责任主体,建立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效形成了高位推动、高压“打非”的工作态势,有力打击了非法开采盗采矿产资源活动。二是有力打击了非煤矿山、尾矿库无证或证照不全非法违法生产运营行为。截止2011年12月底,全省查处无证、证照不全或证照过期的矿山56座;查处盗采矿产资源28起。查处未履行“三同时”手续擅自开采的矿山26座。

2、重点查处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组织开展全省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煤矿山和尾矿库建设项目违反“三同时”规定、非法违法生产运行行为,责令一批非煤矿山企业限期补办了“三同时”手续。省安监局重点查处了瑞昌市龙垱沟铜矿、安福县赣闽铁矿长溪尾矿库、萍乡市天子山尾矿库等安全设施“三同时”违规问题。

3、强力推进了露天采石场整治整合工作。省安监局与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下发了《通知》,重点对安全距离不足及“一面墙”开采的露天采石场实施整合整治,明确了新建露天采石场项目“十种情形”一律不予批准,制定并执行了“四种情形”采石场必须整合的政策规定,建立了信息共享、违法案件通报和移送的有效机制,有效解决了采矿许可与安全许可不衔接的老大难问题。各地对独立山头存在二个(含)以开采主体的、开采规模小于最低生产规模的、采石场与周边安全距离达不到要求等采石场重点实施整合整治,消除了长期存在的事故隐患。分宜县还实施了优惠财税政策,对整改露天采石场整改期间火工产品免税费,对应用中深孔爆破技术的露天采石场火工产品税费降低30%。

4、继续深入开展非煤矿山七项专项整治。突出地下矿山提升运输、防治水、地压等隐患专项治理重点,强力推进全省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与闭库治理工作。我省上报的26座尾矿库(25个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4822万元,目前尾矿库闭库和隐患治理工程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截止去年底,地下矿山已有551个独立系统实现了机械通风(其余27个或正在整改或已停产);已对124个提升运输系统、200个排土(废石)场、9个大型采空区和尾矿库9座危库、4座险库、50座病库进行了治理,已对59个地下矿山水害进行了水文论证。

(四)着力基层基础,在创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制度上取得新成效

1、加强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建设。相继颁布实施省政府令第189号,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钻探、坑探实施指南三个地方安全生产标准,有关露天采石场整合整治、安全生产标准化、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强化地下矿山通风安全管理五个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法律保证和政策支持。

2、进一步规范了安全生产准入条件。一是按照矿山采选一体化的要求,在全国率先将尾矿库作为非煤矿山企业独立生产系统纳入安全生产许可总证范围,解决了尾矿库与矿山安全监管脱节的难题。截止2012年1月,已有126家企业申请办理了总证,64个独立系统进行了企业名称变更。二是明确安全环保要求,凡涉河涉湖建设的尾矿库,包括拦砂坝、沉淀池等重要设施,必须经有关水利主管等部门审批同意;否则,不予通过安全生产许可。三是严格控制尾矿库加高扩容,规定原无正规设计的或尾矿库下游有人员聚集场所或涉及集中居民区的,不得加高扩容;加高扩容非原设计单位的,要求具有由甲级资质设计机构承担。四是加强了建设工期监管,督促非煤矿山企业严格按照初步设计确定的建设期组织施工;需要延长建设期的,提出申请并经备案同意后方可继续施工。

3、创新了非煤矿山安全教育培训机制。继续组织开展了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在职学历化教育,第一批117名学员已从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顺利毕业。省局组织省属及中央驻赣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举行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规政策专题培训,各地认真做好非煤矿山企业四类人员(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截止去年底,全省非煤矿山已举办班组长培训班65期,共培训班组长8479名;举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83期,共培训人员8828名;举办特作人员培训班63期,共培训特作人员5704名。

4、推进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省实现了非煤矿山企业雇主责任险向安全生产责任险的顺利过渡,保险机构开展了安全风险评估、防损减灾服务试点,探索将风险评估结果与保险费率挂钩的工作机制,推动保险机构共同参与事故防范和安全保障工作。

(五)着力督查督办,在落实“五查”、“七防”举措上取得取得新成效

1、突出汛期安全开展专项督导。一是突出汛期防汛主体责任落实,组织开展汛前、汛中、汛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了督查;召开了首次全省汛期尾矿库安全生产会商会议,为全省尾矿库安全度汛提出了有效对策措施。二是督促指导各地加强了与气象、防汛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关注汛期动态,及时准确地将汛情、灾情通过短信平台告知矿山。三是开展汛情严重地区的重点督导。各级安全监管部门针对汛期防汛特点,及时组织力量深入非煤矿山一线,重点督查矿山及尾矿库等关键场所和重要设施,组织指导抗洪救灾、灾后恢复生产。去年汛期,全省未发生淹井伤人和尾矿库溃坝事故,确保了全省非煤矿山、尾矿库安全度汛。

2、突出典型实施重点督查督办。各地对事故多发、问题突出的地区、行业、领域和企业,采取约谈、挂牌督办、重点督查、现场办公等进行督查督办,狠抓工作落实。省局张桃生局长亲自带队深入赣州金龙锡业、九二盐矿等进行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针对永平铜矿掘进施工中毒窒息事故(死亡2人),全省迅速组织了以防范中毒窒息、加强局部通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督查。赣州市对寻乌、安远、龙南、信丰等重点稀土资源县的稀土矿山开展了专项督查,提出了“六不准四要求”防范事故的具体措施。

3、注重来信来访案件组织核查督办。各地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及新闻媒体监督的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问题,采取资料分析、现场核查、协调会、专题会等多种形式,及时组织了核查督办。如省局会同当地政府及安监部门,及时妥善处置了上饶玉山县岩瑞镇鸡头山一个山头两个开采主体采石场、抚州东乡交通采石场危及铁路安全问题等群众来信来访案件,督促市查处了泰和一石膏矿事故瞒报案件

(六)着力效能建设,在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队伍素质装备水平上取得新成效

1、重点提升了非煤矿山尾矿库监管装备水平。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39万元支持,为省局本级、10设区市、66个县(市、区)安监局配发了78套非煤矿山尾矿库安全监管装备,并组织了监管装备维护使用培训,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执法的科学、公正、准确性。

3、着力提升了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业务能力。采取定期脱产培训、不定期短期培训、以会代训(安全会商会、现场会、视频会、事故案例分析会)、组织专项检查(许可、“三同时”、“五查”、“七防”、重要时段、重点区域及行业等)、交叉检查、事故调查等方式,不断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业务水平。省安监局在组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和安全生产达标评审时,邀请当地市、县两级安监人员参与,提高了实际工作的业务能力。

4、切实提高了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效能。一是严格了安全许可审查告知及限时办结制度,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抄告市、县两级安监局和有关部门、单位,进行现场核查处理。二是坚持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安全许可证形式变更、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并已批复、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达标评审定级等申请办证的企业,实施了简易程序办理安全许可证的规定。三是推进实施了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在规定期限内做好非煤矿山安全许可工作。

5、提升了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各级政府及安监部门高度重视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及时督促指导应急救援机构及企业认真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迅速有效地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不断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去年10月7日,玉山县樟村镇张家棚探矿点发生巷道遇断裂带坍塌事故,4名被困矿工成功获救;上饶市政府专门发函对省局黄润根、康斌等同志的抢险救援指导表示感谢。

总结“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成功经验,应该有“八个方面”的启发和启示:一是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先导;二是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永恒主题;三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四是科技兴安是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五是安全许可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有力抓手;六是责任落实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保障;七是强化基层基础工作重点在企业,立足在班组;八是安全监管队伍建设重点在素质,立足在效能。

虽然我们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很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地方采矿秩序仍然混乱,非法违法引发的事故仍然较多,打击非法违法工作任务仍然艰巨。二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难度大。大部分小矿山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开采工艺、技术装备落后,从业人员素质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应急能力较差,基础不牢、如履薄冰的现象尚未根本改变。三是非煤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基础差,安全生产标准化、“六加一系统”建设等工作进展缓慢。四是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建设缓慢,部门联动推进资源整合的力度还不够大;部分地方行政执法、事故查处偏轻偏软,安全许可把关不严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五是从深层次问题上看,非煤矿山领域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迟缓,行业管理缺位的问题依然存在,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等等,这这一切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真抓实干,下大力气解决根本问题。

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切实抓好2012年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

2012年我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国务院23号、40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及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继续深化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年”活动,以组织开展非煤矿山“安全责任落实年”活动为主线,着力在“抓落实、夯基础”上取得新突破,全力抓好“三项重点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及班组安全建设、“六加一系统”建设、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建设),着力建立完善“两个体系”(“打非治违”及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体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严格规范“两项安全许可”(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生产许可证),大力倡导和弘扬先进的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文化,认真落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各项措施,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的胜利召开。

围绕总体思路,要努力实现“六大工作目标”:

1、事故控制。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力争杜绝较大安全生产事故,事故总量不超过控制考核目标。

2、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班组安全建设。(1)100%的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小型露天采石场、尾矿库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最低以上等级;(2)70%非煤地质勘探(钻坑探)单位和非煤矿山采掘施工队伍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最低以上等级;(3)“万名班组长安全培训”工程全面实施,100%的非煤矿山企业生产作业班组长经专项安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4)树立各种类型、各种所有制矿山班组安全建设典型,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单位班组安全建设符合规范。

3、非煤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加一系统”建设。(1)2012年6月底前,各有关省属经济组织、中央驻赣单位和各设区市,至少树立一批“六加一系统”建设典型示范单位;(2)到2012年底前,各有关省属经济组织、中央驻赣单位所属非煤地下矿山和70%以上非煤地下矿山完成“六大系统”建设任务;(3)100%的三等以上尾矿库和列入中央财政资金治理隐患的尾矿库完成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建设任务。

4、全面完成危、险、病尾矿库的隐患治理任务和国家立项、中央财政支持的尾矿库隐患治理项目。大力推广应用尾矿充填、一次性筑坝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积极推进无尾矿山建设

5、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建设。(1)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网上申办及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录入系统;(2)二季度开始,省局发证的非煤矿山企业实现纸质申办、网上同步申办,同步录入其安全生产基础数据。(3)三季度开始,进行设区市局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纸质、网上同步申办试点。

6、小型露天采石场整合及安全专项整治。(1)一个独立山头多个开采主体的、安全距离不足的全面实现了整合或取缔;(2)坚决消灭“一面墙”无台阶开采现象;(3)能适合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技术和装备的必须推行到位。

为完成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要突出抓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一)坚持典型示范,狠抓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1、深刻理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实质内涵。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国务院【2011】40号文确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建设项目;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细化和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促进企业由被动接受安全监管向主动开展安全管理转变,由政府为主的行政执法排查隐患向企业为主的日常管理排查隐患转变,从治标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向治本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转变,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其实质内容是:以企业分级分类管理系统为基础,以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为抓手,以制定安全标准体系为支撑,以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为保障的一项系统工程,包涵了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明确细化的责任机制、科学严谨的查报标准及重过程、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机制等内容。

2、树立非煤矿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典型。要深入学习国务院安委办〔2012〕1号、省安委会赣安[2012]3号文件精神,消化吸收北京市顺义区和九江市庐山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有关经验,制定我省建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方案。按照“总体规划、属地管理、行业指导”及“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先期开展建设试点工作。省安委会确定将南昌市、九江市作为省级先行试点工作地区,将中央驻赣企业、省属企业及行业领先企业作为省级试点单位。非煤矿山作为“三大高危行业”重点领域,要求各设区市确定1-3个县(市、区)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召开现场会,以典型示范推动全省工作全面开展。

3、突出解决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难点问题。一是制定我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进一步明确隐患排查的区域、内容、标准、频次、分级标准和治理“五落实”及验收消号等,实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二是充分利用“金安”信息化建设成果和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开发相应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具有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整改销号、统计分析功能的信息系统,实现隐患排查治理上报及跟踪动态监管。三是进一步清晰明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制度,建立“按类分级、依级监管”监管监察方式和动态化的考核机制。

4、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要做到“六个结合”。即:与深入开展“打非”专项行动相结合,与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安全监管“基层基础”建设和安全生产信息化(金安工程)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相结合,与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

(二)坚持责任到位,进一步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及班组安全建设

1、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非煤矿山企业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责任、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力度,继续强化“六个结合”、着力“六个环节”。对尚未评定等级的,要抓规范、抓过程、抓实效,严格把住评审定级关;对尚未开展创建工作的,要抓指导、抓促进、抓达标,严格坚守目标限期底线。

2、规范达标咨询评审工作。要在原有“四个前置条件”的基础上,增加“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有效、安全生产基础资料建档规范”两个前置条款,并将其纳入现场达标评审主要内容,以此推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建设有序开展。同时,要不断充实咨询评审技术人员队伍,确保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合格证书的咨询评审人员数量、专业及职称结构与所承担的咨询评审工作相适应,切实提高咨询评审工作质量。

3、大力推进地质勘查单位采掘施工队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依据新评分标准,制定出台地质钻探、坑探单位两个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第一批地质勘查单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评审定级。同时要完成采掘施工队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为起草制定采掘施工队伍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指南、评分标准奠定基础。

4、全力推进非煤矿山班组安全建设和“万名班组长安全培训”工程。督促非煤矿山企业要制定完善安全班组建设的目标和标准,严格班组现场管理标准化,切实把“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实质内容落实到班组,落实到现场;要求每个独立生产系统(含尾矿库)至少树立两个以上班组安全建设典型,否则,不予通过达标评审;鼓励非煤矿山企业创造性地开展班组安全建设活动,树立各种类型的班组安全建设典型;全面实施“万名班组长安全培训”工程,要求100%的生产作业班组长经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并列为达标评审、监督检查的前置条件和重要内容。

(三)坚持求真务实,进一步推进非煤矿山“六加一”系统建设

1.切实落实非煤矿山“六加一系统”建设的主体责任。本次推进现场会“六加一系统”建设典型示范单位,既有中央直属企业(金山金矿)、省属企业(德兴铜矿)代表,也有民营企业(花桥金矿)代表,这三家企业在落实国家强制安全生产标准上,认识到位,行动迅速,舍得投入,建设规范,成效明显。希望各地各单位要学习借鉴上饶市、德兴市安监局和三家典型示范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督促非煤矿山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迅速行动起来,按期完成“六加一系统”建设任务。

2、严格非煤矿山“六加一系统”建设要求。各地及省属集团公司、中央驻赣单位必须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六加一系统”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并于3月底前报省安监局。对监测监控系统与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等三大系统要实行融合集成,建成统一平台。“六加一系统”建设,还要设立web服务器,提供远程登陆查询访问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的互联网访问地址、用户名和密码。各非煤矿山企业、相关技术支撑单位,要严格对照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和国家安监总局、省安监局有关要求,严格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并做好备案工作。

3、必须加快推进“六加一系统”建设进程。要重点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充分认识开展“六加一系统”建设的目的要求,明确将“六加一系统”建设列为安全生产许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的前置条件。要切实加强指导服务,强化对专业技术支撑单位的监督管理,严格“六加一系统”建设信息的报送工作,要求每个季度按时报送“六大系统”和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建设进展情况。

(四)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深化非煤矿山“打非治违”及安全专项整治

1、继续保持高压“打非治违”工作态势。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精心组织,继续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依法打击或取缔关闭非法生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尾矿库)。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未按期延期换证、未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以及存在重大隐患的非煤矿山(尾矿库),要依法查处,并采取责令停产、限期整改等强力措施。对“打非治违”工作不力的地区,省局将予以通报、约谈,推动“打非治违”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2、着力建立“打非治违”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政府统一领导、安办协调、部门跟进、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形成工作合力和长效机制。把“打非治违”与安全许可、安全专项整治、矿产资源整合、日常执法、重点执法和跟踪执法、查找深层次问题与完善规范制度结合起来,加强对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打非治违”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依法处罚和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的“四个一律”措施。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和典型案例曝光制度。

3、继续深化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各地要持续深入地开展地下矿山局部通风、水害、提升运输、大型采空区、废石场;露天采石场一个独立山头多个开采主体、安全距离不足、“一面墙”无台阶开采、未使用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尾矿库危库、险库、病库、拦砂坝、沉淀池和无证排尾、未履行“三同时”审批手续;采掘施工和地质勘查单位施工资质、备案及项目登记。同时要全面完成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26个尾矿库治理项目,抓好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无主尾矿库治理项目的申报工作。

(五)坚持安全准入,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1、严把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关。今年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的高峰期,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做到“三个坚持”、“一个严格”严格把关。即:坚持提前三个月申请延期换证的法定制度;坚持安全生产许可证逾期失效停产制度,及时下达执法文书并抄告当地公安部门;坚持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前置制度,对延期换证时尚未达标或逾期未达标的,依法不予延期换证或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下达执法文书,抄告当地公安部门。严格规范许可范围,省局已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正副本上增设了矿山开拓方式、生产能力、生产中段数等内容,有利地方监管。

2、严格非煤矿山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制度。切实强化非煤矿山采选一体化管理,要求矿山和尾矿库必须同步纳入“三同时”程序,推进无尾矿山建设。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管等各方安全责任,严格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建设施工周期管理。对未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超建设周期的建设项目,一律责令停止建设、依法查处。

3、进一步坚持属地监管原则。为增强市、县两级安监部门工作力度,省局拟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度考核检查工作(简称“年检”)逐级下放;同时拟决定对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尾矿的拦挡坝、尾砂池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并委托市、县两级实施。征求意见稿已发给大家,请结合实际,提出修改意见。

4、全力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建设。省局决定利用“金安”信息化工程平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发证系统和政务信息网,逐步完善网上申报、审批功能,建立全省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目前,相关软件现已进入内部测试阶段,3月份在部分地区试运行后将在全省推广应用。要求企业许可申请都必须通过互联网或办证大厅窗口提交企业安全生产基本信息和各类许可申请材料电子版,否则将不再受理。

(六)坚持强化基础,进一步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1、切实落实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是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坚持领导干部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加强外包采掘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大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奖惩,坚决制止“三超”、“三违”。

2、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督促非煤矿山企业设立生产技术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明确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强化矿山企业技术总负责人的技术决策权和指挥权;鼓励中介机构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督促非煤矿山企业认真做好矿山实测图纸的测绘工作,确保图纸准确无误,为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及事故救援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加强安全生产技术资料管理,严格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和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3、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大力推行尾矿充填采矿法,培育试点,引导推进无尾矿山建设。鼓励新建四、五等尾矿库采用一次性筑坝方式建设尾矿库,从根本上提高尾矿坝的安全稳定性;大力推广应用地压和采空区监测监控系统、高陡边坡稳定性监测系统、非电起爆等技术(工艺)装备;继续强力推进露天矿山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技术和装备应用;全面落实矿山职业安全健康防护设施,配齐配足矿工防护用品,努力提高企业安全防护装备水平。

4、强化安全文化引领和责任保险支撑作用。突出抓好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文化示范工程,着力把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到每个企业、工区、班组和岗位。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宣教培训,继续抓好非煤矿山安全管理人员学历化继续再教育和尾矿库安全管理专业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支撑作用,利用保险的风险控制和社会管理功能,建立安全监管部门、保险机构、企业和职工多方互动的配套措施,发挥风险评估、事故防范、善后处置等责任保险作用。

(七)坚持服务发展,进一步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科学监管工作水平

1、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40号文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主线主题和基本精神,按照桃生局长提出齐心打造“五型”团队(学习型、实效型、服务型、和谐型、廉洁型)的要求,大力弘扬“敬畏生命、科学监管、风清气正、力学笃行”安监机关精神,努力做到“六个务必、六个着力”,即:务必要围绕大局、着力认清历史担当,务必要正视差距、着力科学把握形势,务必要剖析原因、着力完善策略举措,务必要规划引领、着力找准主攻方向,务必要创新管理、着力提升监管水平,务必要立足当前、着力明确总体要求,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

2、积极投入干部作风集中整治活动。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有关文件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在全省安监系统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突出治理五个重点。即:在工作作风方面重点是治理“庸、懒、散”,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在领导作风方面重点是治理“假、浮、蛮”,解决弄虚作假、工作漂浮以及“一言堂”与“和稀泥”的问题;在廉洁行政方面重点是治理“私、奢、贪”,解决为政不廉、铺张浪费和“吃、拿、卡、要”的问题;在行政审批方面重点是治理互相掣肘、环节繁琐,解决管理不协调、效率不高的问题;在中介服务方面重点是治理市场无序竞争,解决管理制度不完善、执业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3、不断提升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能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关键在基础,落脚点在基层,要继续采取培训、以会代训、组织专项检查、交叉检查、事故查处等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监管人员业务水平。继续坚持在“三同时”审查、竣工时邀请市、县两级安监人员参加,统筹安排市、县两级安全监管人员交叉参与省局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健全完善安全监督“五重”(重程序、重源头、重服务、重指导、重落实)制度。加强与公安、国土资源、环保、电力、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及时解决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焦点问题。

4、切实提高事故应急和查处能力。严格执行伤亡事故报告制度,严肃查处事故瞒报、迟报等违法行为。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辖区内发生的伤亡或涉险事故,要快速反应、妥善应对,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事故调查和处理,切实执行挂牌督办和跟踪督办制度,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三、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抓好“两会”及汛期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

篇7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督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贯彻落实《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和《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为抓手,突出作业现场管理和重要时段的检查整治,全面落实各项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巩固矿山安全标准化成果,坚决淘汰落后的开采方式,通过扎实开展露天矿山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活动,切实消除露天矿山较大以上安全隐患,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条件,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确保我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检查整治工作的重点

1.分层开采情况。自上而下、分层开采是露天矿山开采的基本原则。违反规程要求,不分层或高阶段方式开采是造成露天矿山重大恶性事故的主要原因。露天矿山开采顺序、开采方式、生产台阶要素不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的,非工作台阶最终边坡角和最小工作平台宽度不符合设计规定的,要责令限期改正。

2.开拓运输系统。建立开拓运输系统是维持矿山安全开采、可持续开采的关键,也是矿山安全生产最基本的保障。目前我市露天矿山的开拓运输系统多以道路开拓、汽车运输为主,有的与开采设计严重不符,未能建立合理的运输道路,无法实现分层开采。凡与设计严重不符,无法保证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开采的,要责令限期改正。

3.违法、非法开采情况。违法、非法开采行为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安全生产条件,损害了合法生产的严肃性和监管的权威性。要检查已关闭矿山非法开采情况,及时移交有关部门查处;要检查安全“三同时”履行情况,对边设计边生产或一证多点生产矿山,要责令停止生产并限期改正。

4.防汛防洪情况。汛期是矿山安全监管的重点时段,要切实引起重视,做好防汛防洪时段的专项检查整治,重点检查作业场所防洪排涝措施是否到位、职工宿舍的位置和坚固情况,一旦有大的雨情,停产撤人的安全区域是否明确等。

5.其他安全条件、措施落实情况。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管理制度和责任制是否认真落实;有无爆破警戒、避炮设施;边坡顶部表土是否剥离、坡面浮石是否及时清理干静;采掘面与加工场地、民房、道路、重要保护设施间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供电设施是否规范;各类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劳动安全防护用品是否按规定发放和佩戴等。凡不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的,应责令限期改正。

三、专项活动时间和步骤安排

专项行动分为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从现在起到4月底)。加强对本地露天矿山安全生产规律、特点的分析研判,摸清主要安全隐患的种类、形成的时段和存在问题的矿山企业,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工作简报等媒体,加大对露天矿山安全检查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突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题,引导矿山企业深刻认识开展露天矿山安全专项检查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做好自查自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

集中检查和整治阶段(5月至9月上旬)。采取果断有力措施,集中排查一批矿山安全隐患,处罚一批不落实整改措施的矿山,取缔一批非法开采的矿山,形成高压整治的态势,恢复矿山合法生产的良好氛围。

总结交流阶段(9月中旬)。各涉矿镇安监办要认真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做法和取得成效,查找存在的不足和提出工作建议。在市局统一组织下相互检查交流,提高全市露天矿山监管工作水平。市局根据各涉矿镇活动开展情况给予考核评定。

四、要求和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从近几年全国统计情况看,露天矿山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非煤矿山事故总量的半数以上,特别是采石场成为非煤矿山事故的高发区,不可存侥幸心理。开展露天矿山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活动是“安全责任落实年”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提升我市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加强现场管理,稳定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涉矿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与巩固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活动,与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管等工作有机结合,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篇8

关键词: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D1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推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的目的是,适应矿山安全监管和管理发展的要求,实现矿山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和依法治安,促进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从企业、政府和中介机构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对策。

一、推行安全标准化的意义

推行安全标准化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加强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培训体系、考评体系、奖励约束体系和信息交流体系,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全面完成准备与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的创建过程,实现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阶梯式促进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能有效消除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已下发《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80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安全标准化进行明确规定,《意见》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以促使各类矿山企业逐步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动态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矿山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辨识和预控,最大限度地消除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有效降低事故总量,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标准化建设也是实现依法治安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有效途径。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各类矿山企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加强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金属非金属矿山的本质安全水平。

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对强基固本,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实施,促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通过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加强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工作。

二. 矿山安全标准化问题

在我国的金属非金属的矿山安全标准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推进了我国的安全工作展开、标准化与科学化的进行,体现了标准化的优越性,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2.1监督力度不到位

科学性和公正性的考评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我国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好处与初级阶段,相关的考评人员针对具体的细节问题理解深度不够、不全面,从而使安全考评监督管理制度发展也不是很完善。

2.2资源共享性问题

由于考评人员的交流不充分,考评工作的范围仅限于考评人员之间,缺乏考评单位信息和技术间的交流评价,并且考评过程中缺少全国性的安全标准化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限制了安全标准化的发展。

三.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目的

用于指导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以达到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进并加强安全生产绩效,防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的发生。

四.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步骤

4.1 策划

企业应拟定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企业各部门职责及工作任务,确定工作人员,以及收集建设活动的参考材料,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使企业各部门都参与到安全标准化建设中,把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以达到通过安全标准化建设,增强员工安全素质、提高生产设施本质安全度,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

4.2 宣传培训

企业应大力宣传安全标准化建设活动,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安全标准化活动,培养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的业务骨干,利用各种舆论载体广泛宣传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形成良好的建设氛围。

4.3 初始状态评价

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评价与识别,查找与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之间的差距,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确定建设安全标准化等级的目标。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各元素的要求,对各参评系统进行对照分析,逐条逐项地对照分析企业目前现状与安全标准化要求的差距,对需要完善的基础资料和现场整改项目逐一分类列项。

4.4 组织实施

依据实施方案,根据体系建设要求,实施执行文件对标。企业应建立并保持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五. 安全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

根据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记录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岗位安全技术规程;依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编制作业指导书;依据重大风险评估结果,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六. 安全标准化的对策

6.1改善考评人员分配

通过考评人员融入到考评中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评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从考评人员角度出发,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可以从增加安全考评的有效的子元素的进行。

6.2考评信息网络的系统的建立

根据现有安全标准要求,对我国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完善与监理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动态的、实时性的考评信息的网络系统和评价体系,进行正规的安全标准考评,将矿山安全情况汇报到当地的监督机构,并且根据动态的安全评价进行调整。其次,通过安全信息的公开化,可以促进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广泛监督和动态考评。

6.3创新型的考评

根据矿山实际安全标准化情况,对矿山安全创新的工作做进一步的评价,并且借助于安全科技中。

6.4 现场环境整改

根据初始状态评价结果,对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等标准、规程的要求,进行现场环境整改。

结束语:

为了改善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性的生产,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需要增强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保证我国的金属非金属的矿山的安全标准化的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篇9

一、加强领导,增强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及非煤矿山企业要充分认识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从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管理者和每一个工作环节,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决定在全省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综合整治活动,成立以付双建副省长为组长,省国土资源厅、省安监局、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电力公司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非煤矿山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综合整治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各市、县(市、区)也要成立主管领导任组长的非煤矿山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对本辖区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统一领导。

二、突出重点,深入扎实地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综合整治工作

(一)安全综合整治总体目标。非煤矿山安全综合整治分为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和安全生产两个方面。通过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整治,坚决取缔一证多家开采、一个井田多家开采、重叠开采、越界开采、非法转包以及无证开采等违法采矿的矿山,整合矿权,建立规范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实现矿产资源管理秩序的根本好转;通过安全生产整治,依法取缔、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非煤矿山,加强非煤矿山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提高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逐步形成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专项整治。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集中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方案的通知》(办字〔*〕247号)明确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范围和内容、方法和步骤,对矿产资源管理秩序进行专项整治。

(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1、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企业要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有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开采设计和附图,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开采。

4、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要经专门的培训、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其他从业人员要按规定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特别是新入矿的工人,要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从事非煤矿山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5、每个矿井至少有两个独立的能行人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其间距不得小于30米。每个生产水平和各采区至少有两个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直达地面的出口相通。提升竖井作为安全出口时,必须有保障行人安全的梯子间。井上、井下(含各中段)必须有可靠畅通的通信联络设施和措施。

6、矿井应当采取机械通风,其风质、风量、风速应当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7、矿井提升运输系统有防过卷、防跑车、防坠等安全保护和独立、完好的声光信号系统装置,严禁普通箕斗提人。

8、矿井井口的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一米以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必须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有水害防治措施,井下主要排水设备的型号和数量应当满足井下排水的要求。露天采场的总出入沟口、平硐口、排水井口和工业场地等处必须采取妥善的防洪措施,深凹露天采场有专用防洪设施。

9、露天矿山应当按设计由上而下分台阶开采,严禁掏采。台阶高度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对现有不能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且最大开采高度小于50米的小型采石场,应当按设计采用自上而下分层、按顺序开采。

10、相邻矿井之间、矿井与露天矿之间、矿井与老窑之间必须有足够的安全隔离矿(岩)柱,并不得擅自开采各类保安矿(岩)柱。

11、有自然发火倾向的矿山应有具体可靠的防灭火措施。炸药库、油库(储油点),主要进风巷、井架、井口建筑物和井下机电设备硐室等使用可燃性建筑材料的应有防灭火具体措施和设施。

12、井下电器设备必须有安全可靠的防漏电、防触电的设施和措施。井下电器禁止接零。井下必须设低压照明专线,工作面、天井、井筒应为安全电压照明。

(四)安全综合整治时间安排。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监察、公安、工商、发展改革、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力等部门参加,从现在开始到*年底全部结束。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由省安监局牵头,省国土资源、监察、公安、工商、发展改革、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力等部门参加,从现在开始到*年底结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至*年6月,为深化整治阶段。要全面完成评估分级工作,其中A级非煤矿山数达到30%以上;完成90%以上的非煤矿山整治验收;力争在2003年矿山总数的基础上再关闭8%以上;推进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培育和发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样板矿山;遏制非煤矿山事故上升势头。

第二阶段:从*年7月至*年底,为巩固提高阶段。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要求,健全和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机制和体制;按评估结果对非煤矿山企业进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动态监控;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煤矿山企业,加强查处力度,严禁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抓好典型,总结推广安全质量标准化样板矿山的先进经验,在全省非煤矿山行业基本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到*年底,全面完成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验收工作;经过整治,A级矿山企业达到50%以上,C级矿山企业应低于8%,淘汰D级矿山,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五)安全综合整治的验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非煤矿山综合整治目标、内容和时间的要求,加强督导,严格验收,确保整治取得实效。由国土资源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分别组成由有关专家和部门参加的验收工作组,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按照规定的时间,对非煤矿山企业逐矿审查、核定,逐矿验收。

非煤矿山安全综合整治和验收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各设区市要对市属及以上的非煤矿山企业进行验收;各县(市、区)要对县属及以下企业(含非公有制企业)进行验收。上一级要对下一级的验收情况进行抽查。

三、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一)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非煤矿山企业要依法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要积极采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风险评估、安全评价等方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要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按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安全费用按照矿山维简费的20%或固定资产折旧费的20%提取,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足额提取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根据危险程度,地下矿山按每人5—10万元提取,露天矿山按每人2—5万元提取;提高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伤亡赔偿标准,增强企业负责人自觉保障安全投入的积极性,凡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矿山企业对死亡职工的赔偿标准每瞬坏玫陀诘钡氐蹦昶骄?工资的20倍,最低不少于15万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要按照规定的费率,及时为从业人员足额缴纳保险费??

(二)建立健全规范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和劳动合同用工制度。在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规范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在采矿权的设置、延续和变更过程中严格依法审批;确保矿山规模、布局、开采方案科学合理并符合规定;确保越层越界等非法开采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要进一步加大矿权整合力度,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力争在三年内取消规模以下矿山,实现一个矿体只发一个采矿许可证。只有一个法人的目标。建立健全规范的矿山企业用工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矿山劳动力市场,加强和完善工伤保险体系建设,加大工伤保险收缴力度。

(三)加快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程。各级安监和有关部门要组织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按照省安监局制定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检查表》和《非煤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手册》,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市、县(市、区)要培育一批安全质量标准化样板矿山,并加大推广力度。争取*年全省非煤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达到30%,*年达到50%。

(四)严格落实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凡新建、改建、扩建的非煤矿山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报告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都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要求进行建设与管理。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得进行施工;安全设施建设竣工后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要加强非煤矿山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督管理,杜绝边建设、边生产现象。

(五)依法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各级安监部门要依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9号)和《*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冀安监管〔*〕7号)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严格审查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把好市场准入关,消除安全隐患。要通过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淘汰一批安全投入不足、工艺装备落后、管理水平差的非煤矿山企业。

(六)加大安全培训力度。要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网络,强化培训质量,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取得国家、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资质认可的培训机构,要严格按照安监部门批准的培训范围和国家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培训,认真审查被培训人员资格,严格程序,确保培训质量;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评估审核,促其依法培训。

(七)依法加大事故查处力度。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单位和事故责任者作出严肃处理。对发生一般事故的责令限期整改,发生重大事故的责令停产整顿,发生特大事故的予以关闭,并由有关部门吊销各种证照。

(八)实施“科技兴安”战略。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选择基础工作扎实、积极性高的企业,开展安全科技示范工程试点。特别是在露天边坡和尾矿库稳定性监测、顶板地压监控以及超层越界勘测等环节,率先采用科技含量高、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以提高我省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科技含量和监管能力,提升非煤矿山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九)建立健全非煤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充分发挥省非煤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用,使其切实担负起全省非煤矿山救援的指挥、协调、管理工作;相关设区市要在*年内建立完善矿山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本辖区矿山救援的指挥、协调、管理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各自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职责,合理安排应急救援组织正常经费及必备的应急救援设备物资购置和更新等资金,出现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所需应急救援工作经费必要时由同级财政预备费解决。加强非煤矿山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整合救援队伍,全省培育2—3个救援基地和省级重点救护队伍;非煤矿山企业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按规定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生产规模小的非煤矿山企业可以不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与邻近的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护协议。

(十)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各地、各部门和非煤矿山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充分发挥工会、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进一步落实生产安全事故举报奖励制度。

四、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篇10

2015年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核心,继续深入开展非煤矿山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非煤矿山遏制较大事故专项行动等活动,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防范一般事故发生,,持续保持全县非煤矿山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工作目标及主要任务是:

1.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防范一般事故发生,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控制在市局下达指标内。

2.坚决取缔关闭非法生产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依法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工作。

3.完成13座尾矿库的隐患治理任务,督促企业改善尾矿库安全生产条件,尤其是尾矿库安全度汛工作。

4.抓好全县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督促企业按照非煤矿山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安全标准化内容的要求开展达标工作。督促非煤矿山企业按照国家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有关法律的规定,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建档和防治工作。

5.加大对“全国两会”及重大节假日等敏感时期的安全监管力度,确保重要时段安全生产稳定。

6.加强法制宣传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多种形式新安法的宣贯和举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班等活动,进一步将安全生产理念、法律法规、安全技能等更好地灌输到生产第一线。

二、执法人员数量和执法工作日测算

目前,县安监局有三名执法人员专门从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总法定工作日平均每人250天、执法检查工作日150天,其他工作日100天。附件:2015年月度主要工作安排。

三、直接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

四、执法检查

1、检查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检查各单位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情况以及是否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的情况。

2、重点加大对我县铁矿的13座尾矿库安全度汛工作的检查力度,做到雨季汛期长期驻矿督查;加强对铁矿的6个采区和8家采石场、高岭土矿企业的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做到每月至少巡回检查一次;

3、加大对“两会”、“五一”“十一”等重要时期及法定节假日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确保安全形势稳定。

现场检查执法程序:

五、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1.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

2.以每年6月份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安法的宣贯活动,掀起学新安法。

3.省、市安监局网站上发表通讯报道20篇以上

4.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的通讯报道2篇以上

5.全年组织1期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6.全年组织3期从业人员和1期班组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7.全年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80人次。

六、其他事项

1.配合县政府组织的打击和取缔关闭非法生产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金属非金属矿山行动。

篇11

[关键词]矿山管理;安全管理;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331-01

随着矿山资源开发强度的增加,矿山开采难度的加大,矿山安全事故预警及其防治技术已经成为影响矿山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当前矿山生产环境持续恶化,导致的矿山安全事故频度和强度在持续增长。频发的矿山安全事故不但给职工家庭、企业带来了绝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还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分析当前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现状,探讨导致矿山安全事故的相关问题,提出矿山安全防治策略,对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1、矿山安全隐患的主要诱因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原岩性质、边坡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生产过程中会诱发大规模的地质灾害活动,从而在矿山生产过程中会引发滑坡等灾害,造成矿山采场大范围的破坏,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

同时,在矿山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爆破的作业方式,其特殊的作业条件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极高的安全文化素质,要具备安全事故处理与应对能力。但是,由于部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生产过程中使得爆破伤害成为了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危害因素。总的来讲,爆破伤害的危害主要包括因为爆破震动导致的地面建筑物震动,通过共振使得建筑产生裂缝。还会引发边坡震动,使得边坡的岩层结构产生破坏,从而形成滑坡、岩石松动等地质灾害。

另外,对于露天矿山采场,在生产过程中还有大量的生产机械设备,例如凿岩机、空压机、挖掘机、装载机等,生产过程中机械伤害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可能导致打击、卷入、挤压或者轧伤等机械伤害。

2、矿山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矿山生产环境较为恶劣

(1)井下巷道及作业空间狭窄

矿山生产工作中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中进行凿岩、爆破、装载、运输、提升、充填和排水等一系列的作业生产,期间设备来往频繁,而且生产过程中还有不同类型的管线与各个工作面之间相连,使得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迅速增加。

(2)生产空间持续变化

矿山井下因为生产工艺系统与不同生产工序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三维场所,在采掘工作持续推进的情况下,整个作业场所的空间在持续的变化。因此,生产人员、设备与管线等都需要随着采掘工作持续移动。但是,在采掘作业过程中,岩层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使得大量的不安全因素潜伏其中,严重威胁矿山安全生产。

(3)作业空间环境较差。因为矿井与地表连通的出口一般较少,而且其空间十分有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粉尘、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火灾。同时,地下水涌出也一直威胁着矿山的生产。

2.2 矿山外包现象普遍存在,易引发安全事故

当前,从事矿山开采活动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广泛的使用外包方式进行生产,工程外包已经成为了矿山采掘、生产的重要形式。但是,诸多外包施工企业都存在着安全管理较为薄弱,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情况,而且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薄弱、操作技能较差,这成为了诱发外包工程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

2.3 安全培训教育形式化,应急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培训工作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但是部分矿山在生产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作用。针对安全培训的管理只是形式上应付部门检查。这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不能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同时,大部分的矿山企业没有编制完善的应急预案,存在著不规范、不完善等问题。而且没有根据预案开展应急培训工作,使得生产人员缺乏必要的应急处理与救援常识,遭遇突况时不能够正确的处理,甚至因为错误施救而使得事故扩大。

3、提高矿山安全防治策略的相关对策

3.1 积极应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

通过应用先进的矿山安全生产技术,例如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一个可视化的管理系统。生产管理人员利用该系统能够对矿山进行预警、生产监控。例如,对井下的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及时的调整井下通风系统,从而降低瓦斯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期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出现超载等情况,则立即进行处理,从而减少由于电力系统产生的事故;可以及时的了解生产人员在井下的实时分布情况,通过合理组织开采工作,降低潜在危害因素对生产人员的上海;事故发生之后,可以利用该系统为救援人员提供详细的资料,为营救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

3.2 强化对矿山工程外包的管理

新的《安全生产法》针对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进行了进一步的明晰。矿山企业必须完全发挥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通过构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将安全培训教育与应急管理机制落到实处,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使得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矿山企业要基于安全管理办法,增强对外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并将之纳入到安全管理工中,实现一体化管理。承包企业则应该认真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成立安全监督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纠正。

3.3 构建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

通过建立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体系,能够形成一个具有自我约束、持续改进能力的安全生产机制。利用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体系,可以确保矿山企业的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整体质量安全工作与相关法规吻合,满足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还要确定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的目标,通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形成全员参与的责任制度体系。

另外,还要加强生产资金及技术力量的投入,根据矿山安全生产的特点,分析需要的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进行针对性的重大安全科技攻关,全面提升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最后,还应该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强化安全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在矿山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参考文献:

[1] 刘长青.非煤矿山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措施[J].安全,2016(7).

篇12

【关键词】:非煤矿山;层次分析;安全保障;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非煤矿山事故也是偶有发生,发生重大事故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安全生产形势面临严峻的考验。我国每年由于非煤矿山事故的发生会造成十分重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能够合理地规划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如何整体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保障管理水平这些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一、层次分析方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是将与决策相关的元素进行分解,转变为目标、准则和方案等层次结构,并且以此作为基础,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程度的影响及内在联系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应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促使决策思路数学化的过程。由此为多目标、多准则、无规律、无结构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分析决策方法,所以,层次分析法非常适用于难以用定量指标进行分析决策的复杂问题。

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保障管理体系的构建

1、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体系内容

(1)安全预警分析

安全预警分析由事故预测、事故监测、事故识别诊断这三个阶段共同组成,是对于非煤矿山生产中的人为不安全因素、机械不安全因素、环境不安全因素、管理不完善因素等安全隐患进行监测识别、智能诊断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安全预警分析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在于发现非煤矿山事故形成的早期征兆,分析非煤矿山生产所处的安全状态,并且对此进行判断、发出预警信号,由此为安全保障对此提供依据。

(2)安全保障分析

安全保障分析包括三个阶段,即组织准备、危机管理和日常监控,它是根据安全预警分析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防治工作,对于重大事故的征兆在早期时候做出分析,并进行提前控制的管理工作。安全保障分析的目的是对于事故发生的不同阶段,采取纠错、治错等一系列适合的措施和方法,由此来防止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损失,同时抑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2、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体系功能

(1)报警的职能是针对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保障管理中的一系列重要环节,包括引发事故的人、事、物等进行监测控制,再采取各种方法进行识别诊断,最终形成预报的一种职能。报警能够发现事故发生的早期征兆现象,并且做出告警反应,从而将事故抑制在萌芽的状态。

(2)矫正的只能是在非煤矿山事故即将发生、安全隐患已经显露,或者安全事故已经出现(但是处于初期阶段)的过程中,对引起事故的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和设备因素等进行有效控制、同意纠错的功能。达到对早期安全隐患做到提早预防、迅速控制,防止或避免安全事故进一步恶化的最终目的。

(3)保障的只能是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保障管理中,出现相同情况、相同性质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并且迅速做出识别,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工作。一旦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早期征兆,利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保障管理体系中的对策信息功能,可以迅速进行处理,由此达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保障目的,保证相同新情况、相同性质的安全事故不会再出现。

3、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体系的模式

(1)对于不安全因素的管理不到位都会使得安全生产保障管理呈现两种结果,一种通过使用非煤矿安全生产将准危机转变成为自动转入安全的模式状态,这种是正确的管理,但是,一旦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败,则会使得非法的非煤矿山生产转入到高度危机的模式状态。

(2)对于危机状态的预警分析和保障分析也会出现两种结果,就是安全保障系统的成功应用可以使得非煤矿山的生产进入正常状态,转入安全模式,但是失败的应用则会使得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遭受重大冲击,甚至导致非煤矿山企业出现危机。

(3)对于在安全生产保障管理系统中的任何活动和过程,其参数结果都会直接反馈到系统中的信息库中,经过一系列的定量定性决策分析,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保证整个过程的安全可靠。

三、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评价模型

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安全综合评价,将层次分析法引入评价中,采用比较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相应的关联度计算公式加入了权重因子后,加权灰关联度公式为:

0,)=0),i=1,2,……,n 式(1)

层次加权法的综合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判断矩阵

应用层次分析法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建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构建的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安全综合评价的结果。判断矩阵是对存在于同一层次上的不同元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比较。详细重要度如表1所示。

表1 元素重要度比较

注:表中2、4、6、8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值

经过上述的比较和分析,能够得出定量化的数值判断矩阵:

该矩阵具有的性质为:

(2)计算以上各元素的权重

首先,求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出相对的重要度排序。

1/ni=1,2,……,n 式(2)

j =j=1,2,……,n式(3)

(3)首先,计算出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向量,之后再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

则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向量为:max= 式(4)

一致性指标为:式(5)

计算出的一致性比例为:式(6)

表2 一致性指标

当时,认为判断矩阵的赋值科学合理,得出的矩阵权重能够被接受。

(4)关联度计算

已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的归一化处理之后的特征向量,将其代入关联度计算公式中,则能够求出其关联度值,从而得出比较准确可靠的结果。

四、安全生产保障管理体系评价实例

本文以广西区县某新建锰矿开采为研究实例,以下对其安全生产进行评价分析。

表3 检验等级参照

我们将参考序列取为:

则比较序列为:

, ,

, ,

计算出灰关联度系数为:

0,)= ,

由于

加权之后得到的灰关联度为:

0,)

=0.25х0.92+0.25х0.87+0.25х0.95+0.105х0.92+0.105х0.78+0.02х0.85+0.02х0.87

=0.90

由表3可知,该广西区县某锰矿安全生产系统评价级别为一级,完全能够适应安全生产。

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层次分析法的特点,给出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保障管理体系的结构内容,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方法对非煤矿山安全体系做出评价,应该方法能够得出比较准确的评价结果,利用安全评价模型对某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评价,得出的结果较为理想,为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丁正生,高晔. 带信任度的模糊综合评判[J].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2(03)

[3] 张兴芳,管恩瑞,孟广武. 区间值模糊综合评判及其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1(12)

[3] 陈大宇.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电网规划中的应用[D]. 天津大学 2003

篇13

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六个方面:

1、法规建设滞后。我国的《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颁布,同年11月1日实施;《矿山安全法》于1992年11月颁布,1993年5月1日实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于1996年颁布、实施。虽然矿山安全立法工作启动较早,已经颁布10多年,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直未能形成完整的法规体系,缺乏系统性。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矿山安全法》等一些法规、标准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特别是一些矿山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亟需修订和补充。

2、监管体制不健全。为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普遍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实施了非常严格的管理,安全监督管理力量普遍很强。而我国安全生产监察机构变动频繁,工作连续性差,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监管体制。另一方面,专职从事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的人员非常少。一些县级安全监管部门,甚至基本的交通工具都没有,电话费都无法保障,现场检查执法非常困难,监管力量薄弱。

3、企业管理水平不高。(1)绝大多数小矿山企业的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2)设计不正规,采矿工艺落后;(3)装备水平低,采用手工和半手工作业,本质安全化程度低;(4)内部管理工作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管理机构和人员;(5)业主素质普遍较低。小矿主对国家法律、法规、矿山安全生产知识普遍了解不多,自身素质较差,在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为追求最高利润,不顾矿工生死,尽可能减少投入,导致矿山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条件。

4、中介机构不成熟。中介机构在职业安全与健康事务中,充分利用其中立、客观的特点,扮演中间人的角色,负责绝大部分技术性强的认证、评估、检测、鉴定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咨询和培训。在我国,安全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育还不成熟,有关法规还不健全,缺乏约束力,中介机构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远未达到要求,短时间内还不能适应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

5、安全培训亟待加强。职业安全技术培训在保护从业人员免遭意外事故和职业病的伤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矿山从业人员,特别是小矿山的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他们文化素质明显偏低,安全意识低、安全生产工作技能差、自我保护能力弱,就是矿长、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率也较低,先上岗后取证的现象比较普遍,目前安全生产培训无论工作机构数量,还是培训质量都很难保障工作需要。

6、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脱节。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与工伤风险相对应的费率机制。各地制定的费率档次少而粗,致使低风险的企业缺乏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积极性,而高风险的企业并没有因为参加工伤保险而激发事故预防的积极性。

由于非煤矿山存在这些问题,本质安全程度低,多年来伤亡事故一直处于多发状况。据2001~2005年统计分析,全国非煤矿山安全事故在各类事故中位于道路交通、铁路交通、煤矿、火灾之后,居第五位,在工矿事故中仅次于煤矿居第二位。

二、通过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大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为进一步搞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当前应以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申办工作为载体,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强化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高矿山开采技术含量,淘汰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事故隐患严重、没有整改能力、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条件差的小矿山,使矿山企业朝规模化、规范化、管理有序的方向发展。具体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协同监管。把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申办工作作为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矿山平安的主要载体,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从多方面着力加强对矿山整治和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工作的领导。一是建立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领导机构。在省、市两级成立矿山安全专项整治暨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对申办工作的领导。二是制定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工作方案。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全省矿山安全整治工作方案》,同时,积极协同国土资源厅、公安局联合向矿山企业发出做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整治的通知。三是召开有关部门矿山安全整治和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联席会,分析解决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落实有关部门的责任。四是全力以赴。省、市安监局作为矿山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应经常召开矿山申请办证工作分析会,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推进办证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宣传,堵疏结合抓发动。一是营造宣传氛围,让业主明白申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召开消除事故隐患、规范开采现场会、矿山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告知会、矿山安全整治暨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动员会、矿山企业限期整改和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督办会等会议,培育典型,示范带动,逐步调动矿山企业主办证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巡查力度,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在省、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安监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加大对矿山的巡查,开展联合执法,查处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防已关闭和无证开采矿山“死灰复燃”,并采取集中联合整治和各有关部门依据自己职责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的办法,督促矿山企业全面排查整改事故隐患。三是抓住关键环节,促使矿山企业按要求进行整改。紧紧抓住矿山爆破作业火工材料供给这个“关键”不放,暂停对矿山企业火工材料供应,消除矿山业主侥幸心理和等待观望思想,再根据全省安全生产许可证申办进度,对不积极进行整改、不自觉申办矿山安全许可证的矿山企业停止火工材料供应,限期整改,促使企业加快办证步伐。

3、推广先进技术,联合抓技改。从实现机械化入手,从根本上提升矿山安全生产水平,解决矿山企业安全事故多发的安全问题。实行规模化生产,走中深孔爆破、机械化开采的路子。一方面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矿山企业联合改造。另一方面,采取联合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关闭和淘汰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山。此外,针对矿山企业自己爆破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的问题,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组建爆破服务公司从事专业爆破作业,建设规范化民爆储存仓库,购置民爆器材安全运输专用车辆,组织专业爆破队伍,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所有矿山企业可不再直接进行爆破作业,统一由爆破公司负责。

4、严把申办关,着力抓好申办工作。根据国家安监局《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中的规定,要求申办企业要实现“五个百分百”(即员工保险、安全设计、设备检测、企业法人、矿长、安全管理员持证上岗、安全评价达百分百)。要求各矿山企业除配备持证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外,还必须配备或者聘用专职的矿山工程技术员,对矿山开采作业进行技术指导,从而有效地保障矿山按规范开采。安监局人员经常深入矿山指导企业做好申办的软件和硬件,帮助企业联系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设计、安全评价、安全培训等,对危险性较大的矿用起重、运输、提升、排水等机械设备进行检测,督促企业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使矿山企业具备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保证申办的质量和进度。同时,严格把好资料和现场审核关,逐条对照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按新的管理要求,修订申请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为申办“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创造条件。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实施,对把好高危行业安全条件准入关,预防非煤矿山重大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一颁布就实施,留给矿山企业进行准备的时间有限,加上目前具体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给发证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且,矿山安全评价是在特定时间内开展的工作,只能代表评价时矿山的状态,而矿山生产是动态的,每次爆破以后都有可能形成危石和险石,产生新的危险隐患。还有,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对矿山安全许可没有涉及到矿山的规模、布局等要求,如何与矿产资源开发协调,这又是一个问题。

篇14

关键词: 非煤矿山;标准化;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155-02

0 引言

我国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远远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重大、特大事故仍频繁发生,人们通过对大量事故的分析总结出只有把管理体系搞好,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具体预防措施的有效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我国金属矿山现状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现实要求下颁布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实际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和特点各不一样,要建设与实际生产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需要充分理解标准化的内涵,准确把握其核心与关键。

1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

2009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事故1230起、死亡1542人,同比减少186起、528人,分别下降13.1%和25.4%。[1]

2010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09起、死亡1271人,同比分别减少221起、269人,下降18%和17.5%。[2]

据统计,2001~2010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各类事故16794起(占全国0.245%),死亡21259人(占全国1.867%)。其中较大事故733起,死亡2845人,重大事故25起,死亡405人,特别重大事故7起,死亡794人。(见图1)[3]

“十一五”末和“十五”末相比,全国非煤矿山事故起数由1928起减少到1009起、下降47.7%,年均减少184起、下降12.0%;死亡人数由2342人减少到1271人、下降45.7%,年均少死亡214人、下降11.0%。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3]

非煤矿山死亡事故按照事故类型分类,多发于冒顶片帮、物体打击等6类事故。2010年非煤矿山死亡事故类型依次为:冒顶片帮(250人)、物体打击(217人)、坍塌(178人)、高处坠落(154人)、中毒和窒息(107人)、机械伤害(93人),上述6类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8.6%。[2]

总体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对矿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矿山开采又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面临极大的压力和繁重任务;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落后。另外一些地区没有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一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管理工作不落实,设备和工艺陈旧落后,没有严格按规定培训矿工;一些监管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

2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的重要性

近几年非煤矿山事故总量明显下降,死亡人数也大幅度减少,但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2001年广西南丹“7.17”透水事故死亡81人;2003年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死亡243人;2004年河北沙河“11.20”火灾事故死亡70人;2008年山西襄汾“9.8”尾矿库溃坝事故死亡281人。[3]这些特大恶性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成立以来的涉及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标准共30个。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导则》等等。这些法令、标准的颁布无疑是在加强我国矿山的标准化建设。

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决策中的一项重要决策,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在征得非煤矿山开采企业的许可后,先后选择了不同类型的矿山进行试点,通过采取积极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和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幅降低了非煤矿山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保障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要使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标准化落到实处,不仅要强化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的学习,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标准化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改进作业工艺,采用安全性更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3 风险管理在矿山安全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安全标准化的工作内容不是特别丰富和完善,导致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全面的开展。为了将安全标准化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促使金属非金属矿山提高安全管理和本质安全水平,2006年11月2日,《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以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向全社会,标准号为AQ2007-2006,并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建立诚信体系、落实社会责任、实现自我约束的重要体现,也是行业自律组织履行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服务,为社会安全发展服务的重要职责。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规范的要求,建立与保持安全标准化系统。《规范》包含导则、实施指南和评分标准;分别涵盖了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小型露天采石场和尾矿库这4种不同类型的矿山。《规范》从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源的辨识入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采用综合手段管理风险,实现风险的可控和事故的预防,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规范》明确指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创建并保持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核心和关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覆盖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以及人的行为、管理等各方面;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主动预测预控的现代安全管理的标志。为此,首先要辩识出所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评价其风险程度,依据有关的法律要求和其他要求、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确定不可允许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即风险管理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危害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在进行危害辨识之前首先应对危险、危害进行分类。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常见的有按导致事故、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的方法和参照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的方法。

风险评价是在危害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

风险控制原理包括事故预防原理和伤亡事故致因理论,其中事故预防原理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和出发点,即事故是可以预防的。要实现对风险的控制,首先应考虑消除(或降低)危险,再考虑控制危险,然后再考虑个体防护,并应保证所制定措施的有效性、实施的可能性,还应满足先进性和冗余度的要求。

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风险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还要让全员参与并且形成习惯,积极配合风险管理人员开展相应工作。只有全员都有了风险管理意识,才能有好的风险管理。

4 结论

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是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途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促使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风险管理是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中核心部分,面临着很大挑战。对风险管理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从矿山安全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从理论到实践,再以实践丰富理论,构建纯熟的安全标准化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中国去年非煤矿山共发生事故1230起,死亡1542人[EB/OL],,2010/1/28.

[2]安全监管总局监督管理一司,2010年非煤矿山事故分析

[EB/OL],,2011/03/09.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概述.

.

[4]王启明.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形势、问题及对策[J].金属矿山,2005(10):1.

[5]周建新,张兴凯,刘晓宇,任智刚.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J].金属矿山,2007,4.

[6]黄颖.浅析安全标准化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

[7]李春民,王云海,胡家国,李全明,王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