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管理师的知识范文

健康管理师的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健康管理师的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康管理师的知识

篇1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它是社会化的结果。当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学校的影响是最主要的社会化因素。学生在学校里充当着学生、同学朋友等社会角色,思想行为上受到学校及班上纪律的约束;学习上参与各种竞争。不管他们的思想行为,还是学习都要受到各种形式的评价,在这些活动和评价中,学生的自我观念,自我意识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可能形成自尊、自信等积极心理,也可能形成自卑、自贱等消极心理。如果消极心理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等心理问题。相反,积极心理的发展就如幼苗得到了合适的土壤、水份、养料及阳光而茁壮成长。因此,作为教师,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注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注意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积极心理。

那么,如何在中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各科配合,人人参与,把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在中学某位学生如果对某学科彻底放弃的话(教师造成的),其他各科无论多么好,也是很难升学的,因此,这个学生就会对前途失望而置学习于不顾。人的素质中,知识素质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求各科教师紧紧抓住课堂这一重要场所。要知道:一个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都以其心理发展为前提,心理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而且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开发、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美感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并起着推动作用。所以,各科教师都有责任有必要学习心理、教育心理论知识,并在学科教学中根据各科特点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习惯,陶治美好的性格与情操,进行意志的训练,克服消极心理的产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其次,要有全面的学生观。学生是有情感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都有自尊心与自信心。中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潜在发展的可能性。因而不能因学生一时的失败就否定学生发展变化的可能性;要看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不能因学生某一方面的不足而歧视他,要在恨铁不成钢时,想一想铁有铁的用处,只要他是一块真正的有用的铁,又何愁没有用处呢?作为教师应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显露,发现其闪光点,就加以正面引导,精心培育。这种学生虽成不了钢,但他可以有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铁、木材和石油。达尔文、华罗庚、刘翔他们在小学、中学各科不一定都优秀,可他们对人类,对社会的贡献是无可置疑的。所以,只有全面的认识学生,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并跟着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要知道学校不仅仅是培养科学家的场所,还是企业家、技术工、歌唱家、体育明星的摇篮。

再次,要进行以心换心的心理置换。心理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施教者和受教者心理平等的基础上,而建立这种平等关系的责任在教育身上。古人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如果是学生,希望什么样的教师和什么样的态度。经过这番思索以后就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言行。不要动辄就训斥,甚至挖苦、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要注重情感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在心理置换中,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深入调查,了解学生,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最后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决定了教师必须因材施教。近年来还有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以各科成绩排名次,把成绩好的视为“苗子”,谓之为有出息的“好学生”,而成绩差的就是“朽木不可雕”的没有出路的了,更有甚者有的地方还以升学的多少衡量学校的优劣。可事实并非如此。我认为:不要强求一致,不要过多地单方面地排名次,更不要一味地要求学生科科考第一,文化考试不如人不要紧,只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所进取,并能某一方面超越别人那也了不得。只要有一定知识基础,着重发展个性特长,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古时有文状元还有武状元呢!我的学生孙可根升学考试名落孙山,后来从事建筑业有了很大成绩,解决了几百人的就业问题,难道说他不算人才吗?

篇2

新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工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石油行业的有力竞争者,但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一直存在,从一定从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发展脚步。因此石油企业乃至全社会都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企业健康管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只有这样企业员工的利益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石油企业的发展才有立足之本。

关键词:

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企业健康管理

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作为我国能源的主要供给者,石油企业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但石油企业落后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使得近年来石油企业问题频发,职业病患病率以及员工职业病纠纷数量逐年增加,职业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制约石油企业快速发展的短板,而职业病防治是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若石油企业不能够及时认识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石油企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阻碍,国家的能源安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本文针对石油企业职业病预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健全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职责等应对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措施,旨在完善我国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促进石油企业快速发展。

1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现状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不健全自《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以来,石油行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石油企业面对着走出国门的压力,入世后的中国市场对石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而目前我国虽然有《职业病防治法》来指导相应工作,但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很多预防工作的开展找不到明确的方向。

(2)员工对职业病的了解不够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一般职业病具有潜伏周期强、发展较为缓慢的特点。正是因为职业病不像其他疾病对人体产生迅速伤害,因此石油企业大多数员工缺少起码的认识,在患有职业病后,不能获得及时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此外,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员工不清楚那些疾病是职业病,那些是身体自然老化所引起的,导致在患有职业病后不能够获得及时的赔偿。

(3)石油企业重视不够,职业病预防工作不到位石油企业对职业病预防不够重视体现在:①经费投入较少,职业病预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石油企业部分部门连基本的急救用品、危害标志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等职业病预防设备都无法及时配备,这种情况直接影响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②石油企业工作人员分布广泛,部分施工人员工作条件相对较差,但企业却不能及时给这些高危作业人员配备专门的医疗小组,使员工患职业病的几率大大增加。③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在进行油气生产时,对“三废”的把控不严,致使“三废”不仅污染了环境,还给企业员工带来了巨大的职业病风险。

2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健康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是一切工作开展的指导和准绳,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石油企业才能加强对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同时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时也有了参考方向。在《职业病防治法》的基础之上出台法律细则,力求将职业病防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法律体系中,用法律来规范石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企业对职业病预防重视不够,出现职业病后公司推卸责任的问题。

(2)开展职业病科普教育,提高企业员工职业病防治意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体是员工,提升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才能真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因此石油企业应当定期开展职业病预防工作的宣传教育,同时借助业余时间开展职业病预防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企业员工对于职业病的认识。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程度越来越高,石油企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发展,对企业的职业病预防工作相对滞后,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进行职业病科普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3)监管部门加强监督,增强企业对于职业病防治的重视在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之前,石油企业职业病预防工作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法律的限制,监管部门应当作为监督者,加强对于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并定期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作为卫生考核指标,如果企业累计卫生指标不合格,监管部门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来引起石油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才能解决由于对卫生工作不重视而引起种种问题。企业应当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引进完整的防治设备,同时为高危工作人员配备专门的医疗小组,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职业病防治工作不到位的本质原因还是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消除职业病的培育温床,才能从根本上上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下面是关于加强职业健康管理的措施:

(4)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明确监管部门职责监管部门职责:①制定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1]。②对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健康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规范其健康管理工作的目的。③负责对即将上马的项目进行职业健康审核,对于竣工项目进行验收审查。监管部门应当根据自身职责加强对石油企业的卫生监管力度,在新项目的审批过程中,严格按照审批标准进行卫生审查,只有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项目才能正常施工[2]。而针对那些即将竣工的建设项目,监管部门的验收工作也丝毫不能有半点马虎。

3结语

石油工业是我国能源供给系统的支柱产业,石油企业的健康运行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维持人民生活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支气管炎;护理;中医护理;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34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96-02

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常迁延反复。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可进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环境的恶化,支气管炎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1]。我院分析了在支气管炎护理工作中采用中医健康护理措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均有咳嗽、咳痰、喘息、气促、胸闷等临床表现。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肺结核、尘肺、支气管扩张、未成年人、妊娠期女性、文盲、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护理干预者。

根据随机法分组,对照组39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8.84±7.46)岁;体重45-85kg,平均体重(64.57±5.96)kg;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15±1.56)年;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4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5例、大专7例、高中14例、初中10例、小学3例。

实验组40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9.19±7.32)岁;体重46-84kg,平均体重(64.35±5.82)kg;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54±1.63)年;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6例、大专6例、高中15例、初中11例、小学2例。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联合中医健康护理。

首先做好情志护理,告知患者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中医学理论认为“悲则气消”,悲观情绪可耗伤肺气,使肺失宣降,不利于疾病康复[2]。

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普及中医养生知识,使患者认识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选择空气清新的场地,吸收自然界之清气,避免烟雾、有害气体、粉尘等的吸入。选择骑脚踏车、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气功等运动形式,运动时注意控制心率和呼吸频率[3]。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忌食鱼、虾、蟹、辛辣、生冷食物,多饮水以利于痰液稀释而咳出。有吸烟史者应嘱其戒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食疗指导,伴有喉痛干咳者取柿霜6钱,温水化服;咳嗽痰喘较甚者取栗叶1两,加冰糖同煮,取汁服用;咯血者取丝瓜叶榨汁频服;痰热较甚者取川贝3g与雪梨1个同蒸服[4]。

对比观察护理干预1周后的效果。

1.3 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判断患者焦虑程度。SAS量表包括20项内容,每项采用四级评分法。将各项得分相加后得到总粗分,乘以系数1.25后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以SAS标准分50分为临界值,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为(10.58±1.82)d,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为(45.75±8.65)分,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 论

中医学理论将支气管炎归纳于“咳嗽”、“痰饮”、“喘证”、“肺胀”之范畴,与久病正气虚弱、痰浊、水饮、瘀血相互作用有关,加之外感风寒之邪而诱发。

中医健康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摒除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同时做到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对支气管的刺激,尽量避免可能引起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诱因。加强中医辨证,提供饮食治疗指导。食疗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兼有饮食和药物的特性,既能发挥治病之效,又可免去服药之苦,患者易接受。烹饪过程应易掌握,可操作性强。

本研究中联合中医健康护理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者,提示中医健康护理可辅助药物发挥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中医健康护理的患者VAS评分明显小于常规护理者,提示中医健康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对其预后有益。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支气管炎护理工作中采用中医健康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梁卫珍,钟卓丹,王维亮.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中医辨证护理体会[J].新中医,2012,44(12):194-195.

[2] 胡燕玲.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护理[J].工企医刊,2009,22(6):61-62.

篇4

关键词:健康管理;中医体质辨识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41

一、健康管理概况

(一)健康管理定义。健康管理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逐渐由原来的衍生品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身存在意义的独立行业。实践证明,健康管理的发展不仅有效改善人民生命质量,还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随着居民患慢性病人数的上升,疾病经济负担的加重,健康管理开始走进我国人民的视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健康管理在不同的领域被定义不同的内容与意义,所以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解释其含义。通过对各位学者文章的总结、归纳,健康管理的定义是指通过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根据得到的结果为其提供有关健康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并且对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1]。

(二)健康管理发展状况。2001年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在我国注册成功,开启我国健康管理之路。2005年“健康管理师”正式被写入职业目录,中华医学会先后组织召开七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与健康管理学术会议,2009年组建新一届“健康管理师委员会”,负责制定健康管理师的职业标准与规范,健康管理师教材的编写,健康管理师的培训与考评。2011年选择上海为健康管理的区域试点,2012年开展第一期的健康管理师培训工作,主要参与对象为社区的全科医生、护士以及其他的相关人员。由于健康管理刚开始在中国发展,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下:相关政策法规和健康管理体系不健全;?医疗保险带来的健康管理意识淡薄;健康管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

二、中医体质辨识简述

体质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人体特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来的一种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综合的稳定特质。根据王琦教授的划分,个体生命的体质可以划分为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淤血质、特禀质。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体质学说已经逐渐发展成一门学科,其存在发展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由疾病的重视转变成人的重视,从而为中医个体化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使中医治未病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中医体质辨识理论运用到健康管理,从而实现治未病。将中医体质辨识应用于健康健康管理中,按照评价标准,以个人体质为依据将人群分成正常体质和偏颇体质,其分别对应的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对于亚健康人群而言,目前中医临床上无法给出确定的疾病诊断以及中医证型,仅可以划分中医体质分型,并提出相应的健康体质改善计划。根据相关的研究结论,一部分亚健康人群没有必要到医院就诊治疗,仅需适当的健康管理便能获得良好成效,可以有效降低个人健康风险性以及疾病的发病率。

三、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健康管理,可以及早采取疾病干预措施,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健康寿命的延长。目前很多医疗机构在健康管理中开展了中医体检,即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体质辨识是基于中医体质学理论,运用中医辨证方法,结合现代医学体检,综合判断受检者的体质状态和易患疾病。根据受检者的体质分型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中药凋理等干预措施,从饮食、起居、药物、运动、心理等方面着手,为顾客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使其少得病或不得病,从而降低个人健康风险,减少医疗开支。在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有利于根据患者体质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因不同体质,其疾病的症状也是不相同。因体质不同,其导致的生理特征、病理变化也不尽相同,考虑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应因人而异,综合考虑。健康管理中应用中医体质辨识,可根据个人体质差异,为其建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通过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患者的各种监测数据、化验指标储存起来,实现数据的终身化。中医体质辨识还可对西医体检中指标正常,但已是偏颇不衡的体质状态进行健康管理,更好地满足不同健康体检人群的需求。

在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以个体体质为依据,通过对不同体质的管理,达到预防疾病或者减少生病的目标,以“治其未生,治其未成”为核心理念,针对不同的健康状况和不同的个体体质,在中医体质辨识的理论指导下,为个体提供系统的健康管理建议,通过采取中药调理、针灸按摩、冬病夏治、膏方调养以实现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根本目的[6]。在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不仅可以促进健康管理的发展,还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

篇5

关键词:职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健康员工素质

中图分类号: C9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企业的健康管理是提高员工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

1、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是践行“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本。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已把身心健康、舒适、提高幸福指数等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对健康的需求也在发生质的变化。让广大干部员工享有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身心受到应有的关爱与保护,是践行“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维护广大干部员工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对于构建和谐矿区,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是企业管理实现质的飞跃的具体体现。生命的状态不仅仅是活着,还有健康。随着煤矿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避免伤亡事故,还要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追求更高的生命质量。煤矿的工作也不仅是实现安全生产,而是向全面做好员工的生命健康工作转变。只有健康的人才能从事一切活动,企业的健康管理是提高员工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企业在“保障生命”到“保障健康”理念的指导下,奋斗目标由过去的单纯防范和控制人身伤亡,向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这一更高的目标和层次迈进,从而将保护员工健康的各种措施与企业的管理有机地融为一体,把损害员工身体健康的各种危害均列为危险源和风险加以控制,有效地改善员工的作业条件,减少并控制各种危害员工身体健康的现象,实现管理工作质的飞跃。

二、大力开展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提高健康水平

为广泛组织全矿职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职工体质,活跃职工生活,大力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提高健康水平和员工素质。

1、成立了孙村煤矿全员健身协会。完善了协会组织机构。制定了协会章程。章程共分总则、业务范围、组织机构、会员管理、经费和使用原则和附则。协会设立辖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嗒嗒球协会、健美操协会、健美协会、垂钓协会、棋类协会、武术协会、登山协会十个单项协会。

2、建设健身硬件网络。为各单位、部室配备了健身器材,2012年全矿共投资19.9万元购买并发放了哑铃100副、握力棒87件、篮球53个、排球51个、嗒嗒球87副、羽毛球拍87副、乒乓球拍87副等活动器材;有条件的厂网点配备乒乓球台6张;投资3.2万元购买了健身器材,在西广场建立了活动健身区域,利用健身器材,方便了职工健身活动。

3、开展现代职场标准广播操的推广。利用安全大型活动时间,组织职工练习了广播体操,通过练习职工情绪高涨,认为多做广播体操既能增强体质,又能预防腰酸、颈椎酸痛等不良反应。今后地面各单位和部室将组织集中学习广播操,根据实际在灯光球场或自选地点,也可以直接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行操练。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确保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保证了每个职工都有锻炼的机会。各专业、区队之间要开展各类友谊赛,比赛以参与为主,成绩只供参考,年终设各类比赛总冠军及全员参与奖,重点奖励参与职工数量多、广泛的专业、区队。增强有氧运动锻炼。有氧运动可提高机体的摄氧量,增进心肺功能,是达到健康效应的最佳方式。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散步、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爬山、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等。结合有氧运动的特点,职工充分利用饭后等业余时间多外出散步,周末有条件的同家人一同外出郊游,既锻炼身体,又促进家庭和睦。工区充分利用双休时间,积极为职工联系外出旅游地点,通过组团方式,组织工区职工家属一同外出游玩,既能加强职工之间的交流,又能放松心情。

三、建立了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1、建立了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一是全员学习。组织各单位利用半个月的时间集中学习了《关于促进全员职业健康的实施意见》,学习了煤矿职工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让全体员工明确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教育员工进一步牢固树立“快乐工作”等心理健康管理新理念,克服侥幸、麻痹、情绪、冒险、逆反、盲目、迷信、凑乎、松懈等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心理,不断提高全员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扎实开展了大讨论活动。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各单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员工在周一时事政策学习和周五安全学习时间里,采取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让每个人都讲述对“心理健康管理”的认识,开展好“心理健康管理”的大讨论活动。在讨论中围绕以下教育命题来展开,比如“什么是煤矿职工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常见心理问题解决方法”等等。

2、建立了“一对一”心理疏导服务制度。开办“心理诊所”,采取“一对一”的心理疏导服务方式,专门为心理出现问题及严重、典型办班的井下违章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心理疏导等服务,对症下“药”,帮助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消除影响正常工作的心理状态。

四、建立了职业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制度

1、建立了员工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各基层单位在员工家庭档案中,增加了职业健康内容,主要包括:员工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职业病史、体检情况、工伤(职业病)记载等内容,使基层管理者了解每名员工的身体状况,为员工调整岗位和安排具体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篇6

[关键词]HSE管理系统;石油企业;职业健康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034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02

0 引 言

石油工业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无论在工艺技术,还是在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面,都已经更加成熟、更具有系统性。但是,由于石油行业具有高风险特征,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是一项永远不能放松、永无止境的工作,必须持续抓、持续严,才能为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胜利油田、大庆油田。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有关HSE管理系统在石油行业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有理论,采用规范研究法进行理论分析。

1.2.2 专家访谈法

笔者对石油企业内工作8年以上的7位专家以及13位专门负责HSE部门的管理者进行了访问,对HSE管理系统在石油企业中的实施情况、出现的问题等现状进行调研。

1.2.3 经验总结法

笔者对国内HSE管理系统应用研究进行分析概括,并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本质,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拟从中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吸取前人的研究结果展开本次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传统的“经验型”安全模式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企业到员工,也逐步将安全放在了首要位置,相关要求越来越严,经费投入越来越多,并且很多油田企业在传统的管理制度基础上更加完善、细化,一再强调“安全第一”的原则。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安全生产、绿色环保等理念一直得不到重视,所以导致有些石油企业的工作还是治标不治本,过于形式化,严重缺乏安全技术管理人才,安全工作有法不依,不按程序办事。有些职工,甚至领导干部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在管理意识程度上还是以经济效益为重;对于安全环保、事故治理和预防措施等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大量的部门对于事故的处理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中国石油企业都未能够意识到HSE管理的重要性,对HSE管理系统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而且石油企业对HSE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理念和要求,从而导致HSE管理停留在静态研究上,普遍缺乏HSE管理意向。

2.2 HSE管理系统体系建设形式化,与实际执行效果不符

与国外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相比,国内HSE管理系统研究工作开展比较晚,而且研究不够深入。虽然我国大部分石油企业基本上引入了HSE管理系统,并且意识到其对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HSE管理实践中并未对HSE管理文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利用,从而导致实际管理情况与HSE管理理论存在较大的出入,甚至还有一些石油企业高呼“HSE管理”,却仍然在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部分石油企业为了取得一些保障或者应付上级的监督才构建HSE体系,但是这些只是表面现象而已,没有真正地付诸于实际。同时,部分HSE管理系统的制定未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导致其缺乏一定的实际意义,基本上沦落为形式化、表面化。为了更好地发挥HSE管理系统的作用,就需要石油企业经常组织员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HSE管理相关文件进行集中、快速的编写。然而一些石油企业的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水平不一、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更好地联系实际,经常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致使编制的文件与实际情况存在比较多的偏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无法按照编制的HSE管理文件进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3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不完善

对于石油企业而言,员工的职业健康程度将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而我国大部分石油企业无法对员工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基本上把一线施工人员和上级管理者分开管理,未把“员工生命第一”“安全第一”放在HSE管理的首要位置。每年对一线职工开展的体检基本上都是走走形式而已,检查内容一般是身高、视力、血压等常规检查,未根据职工的工作特点为其开展有害气体、放射源、化学剂污染等针对性较强的检查,例如:胸部X光检查、胃肠检查等基本上没有做。而职工本人由于个人文化原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病因自然生成的病还是慢性职业病,员工本身忽略自身健康。另外,健康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管理混乱,有的石油企业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都由一个部门管理,并且在员工教育培训、一线实操等方面常出现无专人负责的情况。目前,大部分石油企业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导致石油企业的HSE管理负责部门与其他部门联系不够密切,各部门未重视职责的界定和划分,而且HSE管理也未能够更好地渗透到其他部门,导致HSE管理系统存在“先天不足”。因此,国内一部分石油企业很少重视员工的健康问题,劳动保护条件通常较差,自然无法将心思放在制定程序文件、相关制度条例上,不能将平时的管理与员工健康保护工作区别开来。

3 对石油企业HSE管理系统中职业健康管理的建议

3.1 建立完善HSE管理系统体系,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HSE管理系统是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工作,需要技术、设备与物资供应、消防保卫等互相配合、协调。针HSE管理系统体系建设形式化,与实际执行效果不符的情况,HSE管理部门要加大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宣传力度,界定并明确岗位的HSE职责是HSE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中HSE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相关人员的角色应该有清晰的定义。

3.2 增强领导意识,为HSE管理系统的实施提供领导保证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加强认识与管理创新是推行HSE管理系统的重要基础。要建立、实施HES管理体系,需要大量的入力、物力和财力,没有高层管理者的决心和承诺,就无法建立HSE管理系统体系和实施HSE管理系统的工作。

3.3 注重员工健康,努力提升企业队伍形象

有关调查显示,多数企业虽然为员工提供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但是并未对检查结果进行有效的后续跟踪。部分石油企业工作人员对于体检报告中的一些医学术语不太了解,根本不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好是坏。因此,石油企业需要进一步明确职业病防范规范和标准,对已有的职业病诊断制度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积极为员工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工作,以更好地提高员工的防护技能和意识;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完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如果发现员工有职业病,则需要按照相关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治疗,以保证职业病人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治疗。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第1部分:规范》释义(Q/SY 1002.1-2007)[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2]董国永,刘景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 HSE 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3).

[3]陈伟生.HSE管理体系在油田企业实施现状中的分析[J].安全,2010(10).

[4]李津,陈彦玲.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HSE管理体系[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2(2).

[5]刘斌.中海壳牌海南石化项目建设HSE管理实践[J].石油化工建设,2007(2).

篇7

在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中,有这么一个尴尬的群体,那就是中职生或叫做职高生。他们大都在16-18岁之间,正处于心理变化激烈动荡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但较肤浅,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心理矛盾冲突时常发生。他们在初中阶段 ,由于成绩差,长期受到部分老师放纵不管和家长的放任,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惯。到了职高后,由于环境的变化、自我管理能力要求的提高、心理需求的转变等等因素,诱发其一些以往没有或不明显的心理体验,使他们的心理适应面临许多困惑和焦虑,以至出现心理障碍。

二、学校心理辅导现状

学校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成长发展的自我教育活动,是教师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择业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的一项专业活动。

可是现状却是中职生有解决不了的烦恼,宁愿自己纠结着,也不愿求助心理老师,所以心理辅导室经常是“门庭冷落”。为此,我们辅导老师主动联系班主任,让老师“介绍”一部分有需求的学生。可这些学生来了,也是深深地警惕着观望着。不少学生对心理辅导抱有抵触心理,同时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很难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表述上逻辑混乱,甚至不知道怎么开口去倾诉。

在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突破口,即在不涉及学生具体的隐私的情况下,从躯体和情感的相互作用的角度入手,运用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技术,能快速有效地帮助到学生。

三、操作过程

万事开头难。为了降低来访者的阻抗,在正式进行意象对话治疗之前,我会先做一个铺垫。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先引发来访者对躯体感觉与心理情绪的相互关系的兴趣的话,那么后续的意象对话治疗会更顺利有效。

下面我将以一个考前焦虑的来访者为例,介绍一下操作方法。

环节一:来访者自诉

咨询师先和来访者聊聊天,主动关心来访者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来访者自诉再过一个月就要幼师上岗证的考试了,她特别想顺利通过,可是一想到考试就烦躁,心里明明知道要练琴了,可是坐在钢琴面前就逃走,一点也不想练习。越不练习就越紧张了,晚上睡不好,同时觉得很灰心丧气,觉得自己要让爸爸妈妈失望了。

环节二:唤起来访者曾经的体验

咨询师:看起来你现在处于焦虑的状态中。理智上知道,可是情绪控制不了。

来访者: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消除焦虑,想让自己能以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去考试。

咨询师:好的。你需要的是管理你的情绪。老师这里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你有没有注意到不同的心情会对身体有不同的影响?比如,愤怒的时候,你的身体是什么感受?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吗?

来访者:胸口鼓鼓的,好像一团火在胸口,呼吸比较急促,心砰砰跳。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来访者慢慢回忆了不同的情绪下的不同的身体体验。比如:开心的,悲伤的,心酸的,沉重的,压抑的,紧张的等等。并练习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渐渐变得有话讲,由于不涉及相关的隐私,整个人就“活”起来了,阻抗慢慢减少。

环节三:介绍躯体和心理的相互影响

咨询师:“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说明心情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那么身体的感觉能否影响心情呢?你回想一下,有没有什么例子呢?比如,一般情况下,大家都知道的方式,就是紧张的时候怎么办?”

来访者:“深呼吸,当我每一次上台表演的时候,都觉得紧张,这时就深呼吸,会好很多。”

咨询师:“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当你不自信畏畏缩缩的时候,如果有人拍拍你的背说‘抬头挺胸’,你什么感觉?”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来访者回忆了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让学生回忆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感受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变化。明确了躯体受心情的影响,同时身体也对情绪有很大的影响。

环节四:体验躯体的放松

咨询师:“当陷入不良的情绪无法自拔的时候,我们需要放松心情,这时就可以通过学会放松身体来放松情绪。”

方法一就是要求来访者捏紧拳头咬紧牙关半分钟,体验并记住肌肉紧张的感觉。半分钟结束后,体验并记住肌肉放松的感觉。

方法二要求来访者把手交给咨询师,体验在重力的作用下完全失去对自己手的控制,深化对放松的感觉。

进行到这个环节来访者已经和咨询师建立了一定的咨询关系了。学生的阻抗心理基本没有了,对接下来的活动有一定的兴趣和期待。

环节五:引导进入全身的放松

咨询师:“前面你已经感受到了放松的滋味,了解了身体和情绪的相互关系,现在我们要进入一个更深更有效的全身放松,从而去调节你的情绪。”

要求来访者以一个最舒服的姿势背靠着沙发坐着,在音乐的作用下,闭上眼睛,跟随咨询师的语言指示进行想象。

以下省略具体的身体放松引导词。

环节六:正式的意象对话

观察学生是否已经进入的催眠状态。确定后就可以根据来访者的情绪问题选择合适的意象对话了。

四、总结和反思

篇8

关键词:职业健康体检;条码;流程;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203-02

1 职业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指标及优点

1.1 本信息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采用条码扫描技术。每个健康体检人员都有一个唯一的体检条码,在各个体检环节中使用条码扫描枪扫描该体检人员的体检条码,自动输入各种检查、检验默认结果。

1.2 检查结论可自动生成默认,主检医师或体检科主任医师确认所有自动生成的检查结论并可以进行修改;在生成检查结论同时可以根据维护好的健康指南自动生成健康指南,并可以修改。

1.3 根据单位健康体检和个人健康体检项目选定,可以自动生成缺省或建议的体检收费单。

1.4 根据体检结果可以自动生成职业病诊断书,并且相关文书可以自动生成。

1.5 外出体检或特殊单位体检的信息可以批量录入,直接打印输出单位的体检清单、体检结论、个人体检表、个人体检报告、职业病诊断书等。

1.6 外出体检可以通过网络或单机版本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进行现场数据录入和采集,可以通过Internet互联网直接传入到单位服务器数据中心,也可以临时保存在笔记本单机数据库中,到单位再上传到服务器数据中心。

1.7 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据接口系统功能:自动读取当天仪器全部检验数据、自动分析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标准、自动存入数据库、自动记录仪器使用记录、仪器检验历史数据查询、仪器工作量统计,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1.8 实验室血球仪数据接口系统功能:转出血球仪当天全部检验数据、自动分析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标准、自动存入数据库、自动记录仪器使用记录、仪器检验历史数据查询、仪器工作量统计,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信息系统流程简图

3 流程图详述:

在健康体检系统中各流程均采用条码扫描技术。所有的健康体检人员都有自己唯一的体检条码,全部流程实现无纸化操作。各体检环节操作人员使用条码扫描枪扫描待体检人员的体检条码,系统自动输入各种检查、检验结果。具体操作简介如下:

(1)体检者简单填写个人资料(分上下联的资料填写规范,上联在资料录入中已经收回,下联体检人员自行保管留做取报告用)。收费人员根据体检人员的职业体检类别(三苯作业、噪声作业、高温作业、汽油作业、粉尘作业、铅作业、药品行业等类别),针对每个体检人员自动生成2个体检不干胶条码(也可以直接打印有两个条码的上下联体检表),一联条码贴在资料上联,一联条码贴在资料下联,并自动打印发票,自动生成对应职业体检类别的检查项目(所有职业体检类别的检查项目都可以自行维护,可以增加或减少项目,增加或减少项目后相应的收费金额自动变化)。

(2)收费后体检人员到资料录入窗口进行照相或基本资料录入,照相操作人员收回体检人员个人资料的上联并录入该体检人员的基本资料(基本资料也可在空闲时间录入),对该体检人员进行照相。

(3)体检人员凭条码进行抽血操作。如果各类仪器能够自动识别条形码,则可以不进行试管号编码,直接使用条码;如果各类仪器不能够自动识别条形码,则必须进行试管号编码,并在抽血处录入该试管号。

(4)体检人员进行一般项目体检,如五官、内外科等检查项目。体检医生扫描条码自动录入检查结果。

(5)体检人员的血常规、B超、心电图、生化检验结果,系统可以根据试管号或者条码号自动读取仪器中数据并批量转换到职业体检系统中,不需进行人工录入。

(6)所有检查、检验结果出来后,相关科主任可以进行检查结论自动生成,并且可以生成职业健康报告书和职业病诊断书。职业健康体检报告书出来后,单位分管领导对相应的报告书进行审批。

(7)领导审核后的职业健康体检报告书可以根据单位或个人要求打印出不同的职业健康体检报告书和职业病诊断书。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预防保健的意识越来越强,健康体检已成为人们预防疾病的一种重要措施,这就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职业健康体检信息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疾控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职业健康管理系统节省了工作量,在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管理上比起原有的手工管理有极大的优势,在后期的系统维护、数据备份、档案存档方面,也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一个建立在数据库技术上的完整的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严尧琦.2011年健康体检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2]徐子奎.医院健康体检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

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 高职 能力探析

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必须针对高职院校心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措施,提升高职院校心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文主要对现今我国高职心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教学专业标准,以此来提升高职心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1]

一、高职心理教师存在的问题

1.心理教学专业标准缺乏实践性

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来说,我国的中小学以及中职教师的教学专业标准都已经出台,而且很多院校都开始了对于高职教师教学专业标准的开发。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因此还没有相对完整的专业标准。相关学者提出,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标准的制定,仅仅是依靠一些理论性的原则,缺乏实践性,同时也没有对各个学科进行全面的分科研究。所以在研究时十分困难,没有目标。另外,对于教师教学标准的制定,必须要能够依照实际情况,根据教师的教学能力来制定。然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心理教学而言,其专业标准的制定一定要能够以高职院校的教育性以及职业性为主要核心基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教师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二者结合,从而来提升高职心理教师的心理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标准的内容不具备阶段性,在国外的很多国家,对于教师教学标准的制定都是基于教师自身的能力而定,会根据不同的教师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标准,从最初的阶段一直到最后的成熟阶段。但是对于我国来说,教师教学标准的制定缺乏相应的阶段性,并且其内容主要是停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部,没有在整体上进行思考,最终导致制定的标准缺乏阶段性。教师教学标准缺乏职业性是我国现今主要存在的问题,在国外很多国家,对于教师教学标准的开发有很多方式,并且主要是利用一些方式对各个专业的教师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出适应其教学的标准。但是对于我国来说,却没有进行全面的审查了解,对各个专业教师的教学特点没有一个完整的头绪,最终导致了制定的教学标准不适合一些专业的教学,尤其是对于心理学这门十分复杂高深的学科,必须要有其专业的教学标准,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现今我国高职院校在这一点上,具有很大的缺乏性。[2]

2.高职心理教师培训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其心理健康教学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心理教师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加大。现今各大高职院校都加强了对心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但是这种培训仅仅是重知识、轻态度。首先,在进行培训时,仅仅是注重教师开展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对一些理论知识进行培训,从而忽视了对于心理教师教学个性化以及价值观的培训,最终导致了高职心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并且,有些培训虽然起到了效果,但是仅仅是表面性的、暂时性的培训。其次,高职院校在进行培训时,仅仅是注重共性培训,缺乏个性化的培训,各大高职院校制定统一的培训计划,根据相应的课程内容,来实行统一培训,没有注重教师的个性发展,没有针对各个教师具体的指导方案,导致了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没有得到挖掘,教学方式十分单一,教学质量无法提高。最后,各大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缺乏了相应的系统性以及连续性。高职院校没有对培训进行完整的组织,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最终导致了培训持续性很短,心理教师的工作能力没有很好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很低。

3.心理教师教学中缺乏相应的生动性

现今,对于一些心理教师而言,在日常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心理是一门十分复杂并且博大精深的科目,主要是对人们的心理进行研究分析,但是对于现今的高职心理教师而言,在教科时,十分的单调枯燥,无法提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最终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效率。教师无法经常性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不了解学生心中对学习的看法,这样会导致教师无法设计出适应学生们的教学方案以及计划。同时日常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少,导致了学生对教师态度的冷淡,在心理上反对心理学科。高职心理教师在进行教课时,没有利用相关的多媒体设施,无法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无法提高,教学效率低。

二、增强高职心理教师教育能力的措施

1.制定合理的心理教师的教学标准

高职院校必须要制定合理的心理教学标准,一定要以学生的个人心理发展以及教师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基础,在追求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心理学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要能够根据心理学的教学特色,对高职心理学教师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心理学教学标准。对于教学标准的制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计阶段,追求个性发展,以心理健康为基础,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教学与考核形式,利用团队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并且要进行阶段性过程考核;师资力量,加强心理教师能力的培养,引进校外专业的心理学家,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学,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另外,对于高职心理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制定,必须要能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情怀三个方面着手,根据心理教学的职业性、发展性以及差异性等特点,进行全面周全的考虑,从而促进高职心理教学制度的改革,使教学标准更加科学合理。从专业知识方面来讲,主要是与心理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并且这些知识能够与课外相互联系,掌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必须要能够掌握心理沟通的基本方法以及相应的技巧,同时也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对于专业技能来说,主要是对于一些教学活动的管理,以及相应教学设计的策划,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中,必须要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注重整体,尊重个体,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中,也需要设置一些比较温馨的环境,健康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师的专业情怀主要是指高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自身的人格素养,以及自身的职业道德等,心理学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教导。

2.高职院校加强对心理学教师的培训

各大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心理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首先,必须要做好培训需求的分析,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其状况是否真正满足标准,同时也要以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为主要基础,根据不同的现象进行不同培训计划的制定。其次,高职院校必须要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不同,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师设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挖掘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从而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然后,各大高职院校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培训方式影响培训结果,因此必须要根据不同素质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实践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来增强培训的效果。最后,高职院校要加强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组织一些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培训的质量,使心理教师的能力不断提高,对心理知识的印象逐渐加深,并且可以引导教师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同时教师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职业兴趣,增强自身的信心,增强自身教学的质量。

3.心理教师要能够丰富自己的课堂

高职心理教师在进行教课时,必须要能够利用相关的多媒体设施,来增强自身教课的丰富多彩性,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心理学科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事例来为学生讲解心理问题,并且,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情景,从而来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课下,教师要经常性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心中所想,从而针对学生的想法,制定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并且经常性的与学生沟通,可以有效的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可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以及尊敬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喜欢上心理学科,教师才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结语:

高职院校要加强心理学教师教育能力的培训,并且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标准,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核心。科学合理的教学标准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高职心理学教师的胜任力,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建银.职业技术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熊建辉.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基于国际案例的视角[D].博士论文,2010.

篇10

关键词:体质健康;适应能力;生存环境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8-0043-03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Physic al Adaptability and Physical Health

REN Ho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daptabilityto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ir own physiological environme nt and their physical health, and the differences in adaptability between differ ent types of people.

385 rural residents in Beijing are the targets. Methods:1)a survey is made through human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scale on the targets;

2)the targets' physical health conditions are tested;

3) Ttest, variance analys i s and rank correlation are used to statistics on the data. Conclusions:1) amongadults, low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ir current physical test res ults and their physical adaptability;

2) adults' adaptability to natural environ ment and their own physiological changes and resistance to diseases depends moreon their physical condition than adaptability to social environment.

3)m en's adaptabilit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hysiology is better than women, bu t no sexu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environment;

4) welleducated group's adaptab i lit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is better than those of loweducated group;

5) thea daptabilit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of workers and employees in service industry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rofessional technique group and management group, a nd management group's scor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scale is signific antly lower than other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physical health; adaptability; survival environment

人体适应能力是指人维持身体与内外环境间平衡的能力,人体生存的内外环境包括外界的自 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部的生理环境。人体与上述各种环境间保持平衡,才可能维持自 身的健康,保持良好体质。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人体适应能力与体质之间的关系,并了解 不同人群间人体适应能力的差别。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北京市城区居民,有效样本量为385人,年龄范围为男性35~49岁,女性30~4

4岁。其中男性166人,女性219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采用本人在以前研究中编制的“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 三个分量表,共45个题目。

1.2.2 测试法按照中国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方案要求,对已填写“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的研究对象进 行体质测试。测试的指标有:40岁以下组:测量10项指标,即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指 数、握力、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纵跳和仰卧起坐(女)或俯卧撑(男 );40岁以上组,不测试纵跳和仰卧起坐(女)或俯卧撑(男),其余项目与40岁以下组相 同。

1.2.3 数理统计方法 使用SPSS10.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 选用 的统计方法有等级相关, 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体质评价结果与适应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 在体质理论中,适应能力是体质的构成因素之一,从理论上讲,适应能力应该与体质之间存在相关,但现行体质测试系统只有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的指标,由此得到的体质总分 与适应能力之间是否存在相关还需要实践检验。

作者对385人的适应能力量表得分进行统计,分别计算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对社会环境的 适应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三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再与这385人的体质测试平均得分做相关计 算(表1)。

结果表明,体质均分与人体适应能力总分之间存在低相关,且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也说明 适应能力与现行体质测试系统(形态、机能、素质)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但不能断定 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无法判断是体能状况好导致适应能力强,还是适应能力强导致体能 水平高。

社会适应能力分量表与体质均分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高低不会影 响人体体质水平。但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与人体体质之间有低度相 关,并且相关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体质水平可能影响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人体对自 身生理周期的适应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2 体质评价指标与适应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体质测试指标中仰卧起坐(俯卧撑)和纵跳的测试人数是185人,其余指标的测试人数为385 人,因为涉及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评价标准不同,故在分析相关时没有直接采用测试结 果,而是使用测试结果的得分,计算这些体质指标的得分与适应能力的三个分量表之间相关 系数(表2)。

在体质指标体系中,没有指标与适应能力之间存在中度以上相关,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适 应能力与现行体质测试系统中的各指标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体重、闭眼单脚站立时间 和选择反应时三项都是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指标,它们与适应能力之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 。仰卧起坐、纵跳、肺活量和体前屈与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关;肺活量、握力和体前屈 与对生理性变化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相关。提示我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生 理性变化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比社会适应能力更依赖于自身的体能状况。

2.3 成年人适应能力现状的分析

2.3.1 男女不同性别适应能力比较男女性别不同,身体结构、生理机能亦不同,在家庭生活中担当的角色不同,在社会分工中 也有所不同,不同性别在社会关系中承担的压力也不同。按照男女性别分组,将对自然环境 的适应、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三个分量表进行对比(表3)。

结果表明,男性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两个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分 析其中原因,一方面,男性的体格比女性强壮,前面分析已经看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 生理病理性适应更依赖于人体自身的体能状况,强壮的体格使得男性在适应自然、抵抗疾病 方面比女性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和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变化上 以及自身生理状况的改变上比男性更敏感,稍有不适就感觉到了,因而会觉得自己在这些方 面的适应程度不是很强,而男性的大大咧咧使得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状况的改变略 显迟钝,有些小的不适感觉不到,因此得分会高一些。高岚、罗颖、汪向东等人(2000)研 究认为,面对相同强度的应激源时,女性的反应强度明显高于男性。反应强度高,自我评价 的适应程度就低,这与本文的结果是一致的。

在社会适应分量表中,男女得分没有差异。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中,工作一族在社会关系和 工作中不同性别感受到的压力相同,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这种压力是受试者主观感觉到的, 并不等于实际上他们承受的压力相同,作者认为,受试者感觉到的压力才真正对他们的健康 构成威胁。

2.3.2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适应能力比较人的受教育程度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也与人的工作性质有关,不同的社会地位和 工作性质要求人有不同的适应能力与之相适应。本研究中低学历指大专以下,高学历指本科 以上,不同学历人群在适应能力三个分量表上的差异比较(表4)。

不同学历人群间只有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一个分量表得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表明高学历人群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低学历人群。分析其中原因:第一,高学历人群的工作环境普遍 好于低学历人群,收入高,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比如:办公室、家中有空调,上下班自己 开车或有单位班车。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得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变化的感受弱一些,他们中较少 有人在突然降温的寒风中或38度的酷暑中骑自行回家,因此自我评价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 时,对自然环境变化感受弱一些的人们得分相对高一些。第二,高学历人群中有很多人虽然在北京工作,有北京户口,但不是土生土长北京本地人,他们中很多人可能是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并在此安家落户的。一方面,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因出来读书、工作而有较大变 化,这就锻炼了他们在这方面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上大学、读研究生留在北京工作 的人一般都很喜欢北京,也能适应这里的气候,那些不适应的人选择留在北京的很少。第三 ,高学历人群因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文化程度较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更高,尤其在低 年龄人群中,体育活动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社交手段。因此高学历人群的体质状况好于低学历 人群,前面分析时已指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更加依赖于自身的体质状况,这就使得高学历 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好于低学历人群。第四,可能因为高学历人群因工作需要出差机 会较多,到不同气候的地方次数多,这也锻炼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2.3.3 不同职业类型人群适应能力比较 在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中设计的受试对象职业选项有8项,分别是工人、医护人员、教育 工作者、科研人员、公务员、公司职员、服务行业及其它(不属于上述7类,并请受试对象 具体填写),后期分析时,方便起见,将所有受试对象职业合成为三大类:体力劳动者(工 人、服务行业人员)、技术人员(医护、教育、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公务员、公司职员 ),将三类职业人群的适应能力分量表得分进行方差分析(表5)。

结果表明,工人与服务行业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低于专业技术人群和管理人群, 可能与该人群的整体体质水平较低有关,也可能存在与2中一样的原因,即工人及服务行业 人群学历较低,工作、生活环境条件不如另外两种职业人群,经历不同自然环境锻炼的机会 相对较少,同时专业技术人群和管理人群中可能有较多的非北京籍贯人,使得这两种职业人 群的自然环境分量表得分较高。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分量表得分在专业技术人群与管理人群 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管理人群社会适应得分较低,从平均得分上看,在三组职业人群中是最 低的。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中,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主要通过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程度来体 现,说明了现代社会中社会关系对人提出了更高的适应性要求,而管理性职业人群在工作中 更多地涉及各种人际关系,以及行业、部门之间关系,社会关系对他们的压力更大一些。这 种分析只是作者根据以上数据的一种推测,毕竟社会关系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影响因素也特 别多,三种职业社会适应能力差别的具体原因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三种职业人群在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得分上没有差别。说明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与职业没有 关系,加之前面分析中不同学历人群间该分量表得分也没有差别,推测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 可能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与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相关。

3 结 论

1) 对于成年人,现行体质测试结果与人体适应能力之间存在低度正相关关系;

2) 成年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自身生理性变化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比对社 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更依赖于自身的体能状况。

3) 成年男性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高于女性,在对社会环境的 适应能力上没有性别差异。

4) 高学历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低学历人群。

5) 工人与服务行业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低于专业技术人群和管理人群,而管 理人群对社会环境适应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其它职业。

参考文献:

[1]任弘.人体适应能力结构维度的理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0

5-1507.

[2] 刘华轩,等.清华大学“高知识人群”体质健康与对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3.

[3]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1.

[4]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2001.

[5] 课题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6] Daniel S. Bailis, Alexander Segall, Michael J. Mahon,Perceived control i nrelation to socioeconomic and behavioral resources for health.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2001,52:1661-1676.

[7] DNewbury-Birch, F.Kamali, Psychological stress, anxiety, depression, jobsatisfaction,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preregistration house officers .Postgrad Med,2001,77:109-111.

[8] Yvonne L. Michael, Lisa F. Berkman, Graham A. Colditz, Living arrangements ,social integration, and change in functionan health.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 ology,

2001,153(2):123-131.

[9] M. Kristen Peek, Ph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Rehabilitation Rese arch. Am. J. Phys. Med. Rehabil,2000,79(3):301-309.

[10] Samual F. Posner, Laura Baker, Evaluation and extensions of a StructuralE quation Modeling to the analysis of survival data. Behavior Genetics,2000,30(1):

41-50.

篇1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随着工业化高度发展,环境污染严重,哮喘患病率、发作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均有上升趋势。支气管哮喘是由免疫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以呼吸道发生广泛狭窄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复发率高,易发生猝死。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健康宣教的意义就是让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祛除病因,避免诱发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我科对哮喘患者实施了健康宣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工作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科2009年3月~2010年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300例,年龄在24岁~68岁,平均48岁,其中男患者 188例,女患者111例,与感染有关的155例,与过敏有关的58例,与遗传有关的61例,其他39例,经过治疗均获得了满意效果出院,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1.2 方法:(1)文字宣传 为了广泛宣传哮喘预防知识和健康知识,专门印制以哮喘病为主的各类宣传材料,利用义诊咨询发放到患者,社区群众中,同时利用走廊,展板图文并茂的宣传。(2)集体讲解 在院内,公共场所举行哮喘义诊咨询活动,安排专家接受咨询。,(3)举办健康教育大课堂,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讲解哮喘的相关知识(4)举办专题培训班及健康知识讲座,使患者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5)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受教育程度有针对性的指导。

1.3 目的:(1)让患者了解与哮喘有关的知识,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了解诱发哮喘的有关因素指导患者识别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及早用药控制症状,避免哮喘的严重发作。(2)教会病人自我监测病情及发作时的自我处理坚持记哮喘日记。(3)正确掌握气雾剂的吸入技术,了解药物的使用剂量,用法和副作用。(4)使其树立信心,建立长期持续治疗的信念,控制和减少哮喘的发作,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治疗和预防中来,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 宣教的内容

心理指导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是一种身心疾病,不良的心理活动是其发病和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病人情绪激动、紧张不安、焦虑多疑等不良心境均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应向患者解释保持心境平静的重要意义,多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把自己的感受发泄出来,保持乐观的心态。

预防病因避免诱因 根据季节变化,随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防受凉感冒,避免接触吸入性激发物质: 如花粉,粉尘,尘螨,动物毛屑等,远离宠物。药物:如 阿司匹林, 普萘洛尔,碘剂等,其它 如 剧烈运动,月经和妊娠等。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选择能够提供足够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进食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蟹,牛奶,鸡蛋等。饮食不宜过饱,过敏源非常清楚的食物应严禁食用,对于哮喘急性发作时,可进食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于哮喘持续状态,根据患者失水和心脏情况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痰液。

用药指导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必须坚持长期合理用药。(1)β2受体激动剂 指导病人按需间歇使用,应避免长期,单一使用,以免产生耐药现象。(2)茶碱类 用药前应了解病人茶碱的使用情况,用药期间做好能检测其血药浓度,及时调整茶碱用量。(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指导病人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或控释茶碱,以减少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4)其他 色甘酸钠,抗胆碱药,白三烯受体阻断剂等,使用时注意其副作用。 所用的每一种药,牢记药名、用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和气雾剂: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向病人介绍装置的结构特点,示范其使用方法。指导病人使用雾化吸入后及时漱口,学会清洁吸入器及保存方法。正确掌握气雾剂的吸入技术,了解使用药物的用量,用法,副作用。气雾剂随身携带,一旦出现哮喘发作先兆,应立即吸β2受体兴奋剂,以迅速缓解症状。

自我病情监测 指导病人观察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如鼻咽痒,喷嚏,流涕,眼痒,流泪,咳嗽等粘膜过敏症状。及早用药,控制症状,避免哮喘的严重发作。教会病人发作时的自我处理,坚持记哮喘日记,记录发作的诱因,有无先兆,发作时间,症状有无改变及用药效果等。

坚持体育锻炼:根据病情适当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篇12

关键词:城市妇女;乳腺疾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据研究报道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为达到对乳腺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通过对过去500例来我院体检并已给予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知识、行为健康宣教的健康女性进行量表调查随访回顾性研究,来评价关于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相关知识、行为、需求宣教的效果。建立一个有效系统的健康宣教模式,掌握常见乳腺疾病自我监测方法,建立健康女性乳腺癌及自检知识、行为宣教模式,完善乳腺疾病健康管理措施探讨开展预防乳腺疾病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城市妇女对开展乳腺疾病筛要性的认识及对乳腺疾病普查的主动参与性,提高卫生知识水平,使乳腺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过去500例来我院体检并已给予关于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知识、行为健康宣教的健康女性

1.2方法

1.2.1宣传资料的编写和调查表格的设计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城乡分布、经济状况;乳腺癌危险因素评估:月经史、生育史、哺乳史、既往乳腺病史、乳腺癌家族史、激素治疗史和长期暴露于放射线下;乳腺自检相关知识、乳腺癌知识知晓度、个人饮食生活习惯、信念行为方式、健康教育需求,通过健康讲座、建立健康宣教博客、建立QQ交流群、发放健康处方及健康宣传册、定期短信等方式,设计适于填写的关于乳腺疾病知识、日常保健的常识、常见的错误认识等内容的调查问卷。

1.2.2调查员、授课人员为我院乳腺科专科医生。

1.2.3宣传形式及教育效果的评估课前将统一调查问卷发放给被调查者并仔细解释,被调查者填写好后回收调查表,由专科医生根据调查结果及授课计划,开展乳腺疾病相关知识专题讲座、乳腺自查手法示范、一对一解释、答疑和咨询。1~2年后干预人群用同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μ2检验。

2结果

2013.03.01~2014.03.01期间,对来我院体检已给予健康教育干预的500名女性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89份,有效问答率为99.1%。本调查组中的489例妇女在干预后参加乳腺疾病普查率100%,发现患有乳腺疾病者356例,其中乳腺囊性增生305例,乳腺囊肿5例,纤维瘤5例,溢液38例,可疑癌3例。

2.1干预前后两组乳腺疾病知识水平比较将干预前后两组的总知识得分按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进行分层统计。干预后知识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上升,两组总知识得分值比较差异显著。见表1。

2.2干预前后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明显上升,总知识得分值比较差异显著

2.3干预前后乳腺疾病相关态度变化比较干预后在每个月自我检查乳腺、无不适不用检查、高危妇女定期体检、应遵医嘱复查等比例干预后效果显著。见表3。

3讨论

城市妇女乳腺疾病相关知识不足,乳腺癌知识的整体普及率低,不同地区之间的水平相差悬殊。乳腺增生的患者占到体检女性的70%~90%[1]健康教育前通过对乳腺癌38个基本知识和5个乳腺自我检查知识调查发现,有54.6%的女性平常不做乳腺自我检查,有59.6%的女性了解一些乳腺的自检知识,46.7%的女性听说过乳腺自检,还有5.40%的女性对乳腺自检知识一无所知。但她们普遍认为值得有必要系统学习和培训指导。城市妇女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9.4%,知识接受能力较强,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只有62.2%女性对乳腺自检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在干预后效果显著(P

乳腺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意义重大。而乳腺疾病普查,乳腺肿瘤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妇女定期进行正确的乳腺自我检查方法是要做到"三早"的先决条件,加强健康宣教、建立广泛的宣教途径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或早期发现乳腺癌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开展适合于中国城市的乳腺健康教育方式,建立广泛的健康宣教途径,完善乳腺疾病健康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1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2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高层次的需求。同时,对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护理模式下,产科护士服务的对象既包括产妇和新生儿,又包括产妇的家属。服务的内容除了常规性的治疗护理外,很大一部分是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服务。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对产妇起到减少痛苦、促进健康、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帮助家属掌握护理技能的作用[1]。护士长作为管理者,只有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得以顺利实施,促进母婴健康。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高层次的需求。同时,对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护理模式下,产科护士服务的对象既包括产妇和新生儿,又包括产妇的家属。服务的内容除了常规性的治疗护理外,很大一部分是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服务。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对产妇起到减少痛苦、促进健康、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帮助家属掌握护理技能的作用[1]。护士长作为管理者,只有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得以顺利实施,促进母婴健康。

具体做法

具体做法

制定健康教育路径:护士长组织科室骨干进行讨论,结合产科护理常规,制定自然分娩、剖宫产两种健康教育路径,并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每天分别进行不同重点内容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技能指导,遇有特殊情况或病情变化时及时调整路径,避免了护士不切实际、填鸭式地灌输、临床收效甚微的现象。

制定健康教育路径:护士长组织科室骨干进行讨论,结合产科护理常规,制定自然分娩、剖宫产两种健康教育路径,并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每天分别进行不同重点内容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技能指导,遇有特殊情况或病情变化时及时调整路径,避免了护士不切实际、填鸭式地灌输、临床收效甚微的现象。

组织学习:每个月进行健康教育路径学习,每周晨会提问两次,促使护士全面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加强对护士的沟通技巧、母乳喂养技术培训。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体,必须具备熟练的沟通技巧、行为训练技巧、评估能力和丰富的产科知识。

组织学习:每个月进行健康教育路径学习,每周晨会提问两次,促使护士全面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加强对护士的沟通技巧、母乳喂养技术培训。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体,必须具备熟练的沟通技巧、行为训练技巧、评估能力和丰富的产科知识。

制定责任护士岗位职责:护士长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的原则要求实行APN排班模式,病区分成两个责任小组,并选出2名临床经验丰富、知识技能水平高、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任组长。每个小组3名护士,每位护士分管产妇≤8位,全面负责产妇的治疗、护理及具体健康教育指导。责任小组长负责:①健康教育路径的制定及特殊情况下的变通,指导责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②每天检查健康教育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措施不到位及时补充;③参与健康教育讲课,每人每个月讲课1次。责任护士轮值白夜班,两个小组分别留1名护士值午、夜班,负责产妇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由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连续提供护理服务,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延续,真正做到无缝隙护理。

制定责任护士岗位职责:护士长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的原则要求实行APN排班模式,病区分成两个责任小组,并选出2名临床经验丰富、知识技能水平高、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任组长。每个小组3名护士,每位护士分管产妇≤8位,全面负责产妇的治疗、护理及具体健康教育指导。责任小组长负责:①健康教育路径的制定及特殊情况下的变通,指导责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②每天检查健康教育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措施不到位及时补充;③参与健康教育讲课,每人每个月讲课1次。责任护士轮值白夜班,两个小组分别留1名护士值午、夜班,负责产妇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由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连续提供护理服务,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延续,真正做到无缝隙护理。

有效实施健康教育路径:①通过护士与产妇及家属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来实现。抓住最有利的教育时机,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个体的差异性,以及产妇所处的不同阶段(如分娩当日、产后第1天、第2天等),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如口头讲解、书面护理技巧告知、小组式教育(同病房)、手把手教(母乳喂养的姿势、技巧、挤奶的手法、凹陷的处理等),口头指导与书面结合、宣教与提问相结合等方法,指导产妇进饮食、下床活动、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自护等具体内容,教会家属护理宝宝的技巧,有效促进了母婴健康,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②通过责任小组长每天按照产妇的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检查,拾漏补缺,持续改进,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③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卡,内容包括产后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复查的时间及内容、咨询电话号码等。

有效实施健康教育路径:①通过护士与产妇及家属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来实现。抓住最有利的教育时机,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个体的差异性,以及产妇所处的不同阶段(如分娩当日、产后第1天、第2天等),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如口头讲解、书面护理技巧告知、小组式教育(同病房)、手把手教(母乳喂养的姿势、技巧、挤奶的手法、凹陷的处理等),口头指导与书面结合、宣教与提问相结合等方法,指导产妇进饮食、下床活动、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自护等具体内容,教会家属护理宝宝的技巧,有效促进了母婴健康,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②通过责任小组长每天按照产妇的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检查,拾漏补缺,持续改进,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③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卡,内容包括产后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复查的时间及内容、咨询电话号码等。

制定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护士长每天巡查。通过每天5次巡视病房的时间,检查产妇的健康状况及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家属护理宝宝技能的掌握情况等。主要内容:①产妇及家属能否准确回答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如母乳喂养好处、何谓按需哺乳、如何知道宝宝吃足了等;②产妇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自己该进何种饮食、每天如何活动、活动量多大为宜;如何自己挤奶(奶胀时)、如何喂奶等;③家属是否掌握护理宝宝的技巧;④产妇和家属是否接受和认同护士指导的内容和方式;⑤产妇是否因知识缺乏引起并发症或反复出现的现象;⑥新生儿是否因喂奶不足出现脱水热、过早出现黄疸及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现象;⑦病区内母乳喂养成功率:通过以上指标,评估健康教育效果,对未掌握的产妇分析原因,调整或改变路径,进入下一个循环,直至目标实现,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制定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护士长每天巡查。通过每天5次巡视病房的时间,检查产妇的健康状况及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家属护理宝宝技能的掌握情况等。主要内容:①产妇及家属能否准确回答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如母乳喂养好处、何谓按需哺乳、如何知道宝宝吃足了等;②产妇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自己该进何种饮食、每天如何活动、活动量多大为宜;如何自己挤奶(奶胀时)、如何喂奶等;③家属是否掌握护理宝宝的技巧;④产妇和家属是否接受和认同护士指导的内容和方式;⑤产妇是否因知识缺乏引起并发症或反复出现的现象;⑥新生儿是否因喂奶不足出现脱水热、过早出现黄疸及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现象;⑦病区内母乳喂养成功率:通过以上指标,评估健康教育效果,对未掌握的产妇分析原因,调整或改变路径,进入下一个循环,直至目标实现,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制定奖惩办法:护士长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制定奖惩办法。出现的问题记录到责任人,每个月汇总1次,根据检查出的阳性问题次数,处罚前2名,奖励出现问题最少或无问题的2名。以此激励护士参与健康教育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制定奖惩办法:护士长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制定奖惩办法。出现的问题记录到责任人,每个月汇总1次,根据检查出的阳性问题次数,处罚前2名,奖励出现问题最少或无问题的2名。以此激励护士参与健康教育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讨 论

讨 论

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通过护士的讲解,产妇及家属首先了解到母乳喂养对产妇子宫复旧、身体康复的好处及对新生儿的益处,促使她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护士的帮助和指导;护士手把手示范喂奶的技巧,直至教会产妇及家属喂哺新生儿的方法,使母乳喂养得以持续。个性化指导产妇进饮食,有效保证母乳分泌充足,在新生儿有效吸吮的情况下,胀奶明显减少。

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通过护士的讲解,产妇及家属首先了解到母乳喂养对产妇子宫复旧、身体康复的好处及对新生儿的益处,促使她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护士的帮助和指导;护士手把手示范喂奶的技巧,直至教会产妇及家属喂哺新生儿的方法,使母乳喂养得以持续。个性化指导产妇进饮食,有效保证母乳分泌充足,在新生儿有效吸吮的情况下,胀奶明显减少。

提高了产妇满意度、护士知名度。护士固定分管≤8位产妇,负责产妇自入院到出院全程护理,在提供照护、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与产妇及家属亲密接触,护患之间互相了解,关系和谐。出院时送上的点名表扬信、锦旗,出院后电话咨询时指定护士接听,证明了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和满意。

提高了产妇满意度、护士知名度。护士固定分管≤8位产妇,负责产妇自入院到出院全程护理,在提供照护、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与产妇及家属亲密接触,护患之间互相了解,关系和谐。出院时送上的点名表扬信、锦旗,出院后电话咨询时指定护士接听,证明了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和满意。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奖罚调动积极性,护士长的有效管理是健康教育持之以恒开展的关键。产科护士大部分工作时间是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有效控制措施,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奖罚调动积极性,护士长的有效管理是健康教育持之以恒开展的关键。产科护士大部分工作时间是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有效控制措施,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得以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控制措施,在教会产妇的同时,对产妇的丈夫或其他家属也进行相关教育,让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到整个护理过程中,对产妇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和生活帮助,利于产后恢复,提高产妇的幸福感。同时,促进了护理新模式的发展,通过不断创新、完善与提高,使护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得以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控制措施,在教会产妇的同时,对产妇的丈夫或其他家属也进行相关教育,让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到整个护理过程中,对产妇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和生活帮助,利于产后恢复,提高产妇的幸福感。同时,促进了护理新模式的发展,通过不断创新、完善与提高,使护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周敏兰.护士长管理职能在骨科健康教育中的体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71.

篇14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健康管理;效果对比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84-02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老年人因机体本身抵抗力降低和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综合影响而多见,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彻底,患者出院后因恢复到往常的生活方式而常常导致复发,这就为我们临床医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多年,选取2013.3-2014.3来我院呼吸科就诊的2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些许成果,现概述如下: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3-2014.3来我院呼吸科就诊的2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5例,女性75例,年龄61-82岁,平均67±3.4岁,结合患者多年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 X线片等检查结果按照中华医学会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2]确诊无误,按统计学方法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排除导致相似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建立老慢支患者个人健康档案[3],对所有患者进行抗炎、止咳、祛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研究组则进行健康管理模式,在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指导、活动与休息等方面给予详细讲解。

进行老慢支的健康知识讲座,从该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措施系统通俗地讲解,耐心细致回答患者提供的各种相关问题,让患者有个更加细致地了解,必要时一对一指导,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宣教小册子,播放多媒体健康教育视频。戒烟、酒,告知患者其严重危害性,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经常通风,嘱咐家属进行监督,增加户外活动,转移家属注意力,如下棋、聊天等,为患者提供无烟环境,适当运动,以慢跑、太极拳为主,每周至少5次,每次约30 min,注意劳逸结合,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的方法,定时变换,多进行背部叩击,必要时雾化吸入排痰,饮食方面,嘱咐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为宜,多饮水以促进排痰,每天饮水应在1500~2000mL,增加维生素 C、E的摄入,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诱发因素以减少病情复发次数,延缓病情加重的进度。复发用药时,强化用药依从性教育,注意药物的安全剂量。

派专人统计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行为转变情况,前者以疾病知识和吸烟危害为指标,后者以健康饮食习惯、戒烟数为指标,随访半年观察患者复发例数。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到的数据应用 SPSS 19. 0 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行为转变情况对比见表1,结果表明,在同样药物治疗的前提下,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自我生活习惯及行为也明显改善,复发率从对照组的80%变为研究组的5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可反复发作,影响了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4]而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这使得我们医务工作者不能掉以轻心,应积极进行防治并做好针对性护理,大多数老年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知识了解甚少,健康教育是护理的重要环节。

本试验中,在同样药物治疗的前提下,采用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者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自我生活习惯及行为也明显改善,复发率从对照组的80%变为研究组的6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合理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能够极大地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慢性支气管炎知识知晓率,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冬梅.76例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的应用及体会[J].吉林医学, 2012,33(33):7335-7335

[2] 杨剑,潘静.健康教育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7): 111-112

[3] 徐海燕.浅谈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内蒙古中医药, 2010,29(14):167-168.

[4] 施惠琴.慢性支气管炎 65 例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18(3):39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