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艺入门范文

茶艺入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茶艺入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茶艺入门

篇1

查询时间

2019年广东江门专升本成绩查询入口已正式开通,广东江门专升本成绩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信息平台负责公布,网址:eeagd.edu.cn/bcks/ybmks/login.jsp

查询方式

2019年广东江门专升本考生可以通过广东专升本成绩查询系统(eeagd.edu.cn/bcks/ybmks/login.jsp)输入报名号、密码、验证码、点击登录即可获取成绩信息。

查询入口

篇2

查询时间

福建省2019年专升本考试成绩2019年4月19日已公布。请考生通过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eeafj.cn)“数字服务大厅----专升本招考”栏目中的“专升本报名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查询。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闽教考〔2018〕52号)规定,2019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录取工作安排在8月进行。

查询方式

2019年福建厦门专升本考生可以通过福建专升本报名及信息管理系统(zsbzk.eeafj.cn/)输入账号、账号、验证码、点击登录即可获取成绩信息。

温馨提示

1、请输入正确的证件号,然后点击【查询】按钮查看结果!

2、考生如有疑问,请到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咨询!

3、为了确保账号的安全,过于简单的考生密码(全是数字或字母),登录时系统会跳转到密码修改页面,考生必须重新设置密码(密码强度为中或强)后,再使用新密码进行登录。(建议密码用字母和数字组合。)

查询入口

篇3

查询时间

2018年湖北荆门成人高考成绩查询入口已于11月21日正式开通,湖北成人高考成绩由湖北教育考试网信息平台负责公布,网址:kscx.hbee.edu.cn:9012/gk/crgk2018

查询方式

2018年湖北荆门成人高考考生可以通过湖北教育考试网成人高考成绩查询系统(kscx.hbee.edu.cn:9012/gk/crgk2018)输入准考证号、身份证号、验证码、点击查询即可获取成绩信息。

温馨提示

1、请输入正确的证件号,然后点击【查询】按钮查看结果!

2、考生如有疑问,请到湖北教育考试网咨询!

3、由于成绩查询入口刚开通,大家查分过于集中,有可能会出现网站无法打开的情况,请大家耐心等待,或错过查分高分期。

篇4

【摘 要 题】实证研究

【英文摘要】This essay analyses the princip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fference in wage earning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Xiamen City through utilizing the data from a series sample survey and establishing a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wage earning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re related to their gender, educational level, former wage income and length of stay in Xiamen, but unrelated to their age, marital status and length of time working away from home. The essay makes a separate analysis of gender a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wage earning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explores how gender impacts one' s educational level and other factors and how those factors further affect the wage earnings of migrant women,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improvement of women' s educational level is the key to resolving gender difference in wage earnings.

【关 键 词】流动妇女/工资收入/性别差异

migrant women/wage earnings/gender difference

【正 文】

一、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被大规模地吸纳进蓝领职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其中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农村流动妇女。工业经济时代的农村女性由于参加社会生产活动,从事有偿报酬,在经济上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于男性。通过在家庭以外自己赚钱得到应有的地位为途径,她们获得了一定权力,有助于在家庭里摆脱受压迫的地位。据新近的女性主义分析,这是公共父权制削弱了私人父权制对妇女生活的控制,是工业化的经济动力与现存与家庭和国家中的父权制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现代中国,流动妇女从私人父权制的坚固堡垒——农村家庭中走向国家和经济生活领域的公共父权制,会面临怎样的境地?流动人口中,就业的性别隔离状况如何?莱斯金(Reskin, 1988)认为,不论是妇女在政策上取得了什么样的胜利成果,男性精英都会重塑资源分配的规则,使妇女相对来说总是处于失利的一方。[1] (P325)流动人口的性别收入差异如何?是否如莱斯金所说,整体上流动妇女的工薪工作的收入补偿要少于男性?

本文主要对厦门市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农村流动人口工资差异可以用性别、原工资收入、受教育年数以及目前工作上的年数等因素来解释,年龄、婚姻状况和从事非农工作年数对其工资没有显著影响。分析表明,决定农村流动人口收入的显著因素是性别和原工资收入状况。

二、样本特征简介

样本来自近几年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的流动人口系列抽样调查(2002年厦门市流动儿童健康和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和2003年厦门市流动人口婚姻家庭状况抽样调查)。前一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等距的抽样方法,对被抽取的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共940份。后一次流动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也采取入户问卷调查形式,调查范围包括厦门市私营企业、学校、工地、饭店等各行各业的外来人口,总共有491个样本,有效问卷为487份。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城市,经济较发达,大体可以反映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流动人口状况。

本文分析利用的是那些拥有工资收入的人,两次调查中,总共有1130个符合本文研究要求的样本。其中流动妇女有效样本个数为672个,占59.5%;流动男性人口样本个数为458个,占40.5%。表1给出了这些农村流动人口总体样本的基本特征,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表1 总体样本特征(1130个样本)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差  方差

现期工资(元)

<500

>3000

500-800

2.25

5.07

年龄(岁)

14

79

30

5.45

29.7

受教育程度

文盲

研究生

初中

0.93

0.86

打工年数(年)

26

7.4

4.69

22.02

原工资收入(元)

>3000

500-800

1.77

3.13

厦门滞留时间(年) 0

24

5.93

4.3

18.52

1. 流动人口的人口特征

在这次调查的样本中,他们年龄在14-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岁,男性平均年龄为31岁,女性为30岁。流动人口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主要年龄段均为20-35岁,分别为各自总人数的77.3%和84.3%。这与全国各地流动人口的年龄段相吻合,如据珠海市、广州市的抽样调查,流动人口也主要为年龄在16-35岁和18-35岁之间的青壮年。(见图1)

性别结构对流动人口的构成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行业对性别不同的劳动力要求也有所不同。据广东省公安厅1996年统计,在1101万流动人口中,男女比例分别为569万和532万,男性高于女性,而据1998年上半年的统计,男女分别上升为575.3万和578.5万,女性高于男性,总体上两性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有的地方因行业和工种的不同,使用性别不同的劳动力却有着诸多差别。这次调查中,59.5%为女性,40.5%为男性,性别比同广东省及全国大部分流入地区情况相差不大。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谭深认为,从外出类型上看,未婚者与已婚者的差别是很大的:未婚男女的外出基本上属于个人的自主性流动,而一旦结婚成家,男外女内、男主女辅的性别分工就立刻鲜明起来,结婚成家带来的责任感鼓励了男性的外出,但却是女性外出的制约因素。即使夫妻同出,往往是丈夫先出,然后回来接妻子,形成妻子的从属性流动。婚姻状况是否会加剧性别对工资收入的影响,与工资收入存在某种相关性呢?

2. 流动人口的文化特征

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是构成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层次的高低是衡量不同群体类型流动人口素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样本中有研究生学历,也有文盲,主要为小学和初中、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依次为25%、44.2%和20.4%,而大学以上学历和高中分别占4.2%、6.2%。这说明调查对象绝大部分属于中低层次文化程度。调查中文盲、半文盲人数较少,这也与我国农村的教育普及程度相一致。

3. 流动人口的工作经验

样本中流动人口在外打工时间最长为26年,平均在外打工时间7年以上。在厦门滞留时间即表中“厦门年数”有些长达24年,平均滞留时间近6年。流动人口中有个别原工作工资收入(即前期工资)高达4000元。打工时间、厦门滞留时间可以作为反映工作经验的变量,前期工资可以反映出流动人员的工作经验。

当然,实际生活中影响个人工资高低的因素很多,如行业、劳动熟练程度、职务以及国家随机增资政策等。但由于本次调查农村流动人口多从事建筑业、加工业、环卫一些“脏、重、累”等工资低的行业,因此这里未将工种作为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厦门市近几年的流动人口的月平均工资收入为500-800元,工资最高的为5000元,而最低的才300元,如此之大的收入差距是如何产生的呢?从表1中可看出工资高的人所受的教育年数要远远高于工资低的人,从事工作的年数也长于工资低的人。虽然我国长期实行的男女平等的社会政策,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形成了“社会发展自然带来妇女发展”的思维定势,会不会忽视发展可能带来的扩大差别、剥夺脆弱群体发展机会的负面作用?如果这样,在提高妇女地位的同时将不可避免会形成新的“性别盲点”。那么是否性别会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产生影响?影响有多大?在后面的两部分中,我们将通过多元计量分析来具体解释这个问题。

三、流动人口工资的决定因素

我们下面建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来看看流动人口现期工资收入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打工时间、在厦门滞留时间、原工资收入等变量间的关系。回归的因变量是流动人口现期工资;自变量分成人口特征、文化特征和工作经验等三组。人口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男性=1,女性=0)和婚姻状况(结婚=1,单身=0)。文化特征为受教育程度(文盲、半文盲=0,小学文化程度=1,初中文化程度=2,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3,大学文化程度=4)。工作经验包括在外打工年数、在厦门滞留年数和原工资收入。

我们共进行了两次回归。第一次是用Backward对全部因变量回归,结果见表2。第二次是对性别、受教育程度、在厦门滞留时间和原工资收入几个显著性因素进行回归,结果见表3。

表2 流动人口工资收入Backward法多元回归结果

未标准化的

标准化系数

t

显著性水平

系数估计值

估计值

模型

参数

标准误

Beta

常数

0.219

0.344

0.637

0.524

性别

1.320

0.120

0.288

11.000

0.000

年龄

0.01

0.012

0.021

0.719

0.472

1  婚姻状况

-0.284

0.215

-0.038

-1.318

0.188

受教育程度

0.710

0.061

0.293

11.569

0.000

打工年数

-0.013

0.017

-0.028

-0.787

0.432

原工资收入

0.319

0.033

0.250

9.786

0.000

在厦年数

0.089

0.019

0.170

4.813

0.000

常数

0.394

0.243

1.623

0.105

性别

1.336

0.118

0.291

11.328

0.000

婚姻状况

-0.214

0.192

-0.029

-1.114

0.266

2  受教育程度

0.708

0.061

0.292

11.550

0.000

打工年数

-0.013

0.017

-0.026

-0.747

0.455

原工资收入

.320

0.033

0.252

9.851

0.000

在厦年数

0.090

0.018

0.173

4.904

0.000

常数

0.385

0.242

1.588

0.113

性别

1.326

0.117

0.289

11.316

0.000

3  婚姻状况

-0.232

0.190

-0.031

-1.218

0.224

受教育程度

0.710

0.061

0.293

11.581

0.000

原工资收入

0.317

0.032

0.249

9.855

0.000

在厦年数

0.081

0.013

0.154

6.078

0.000

常数

0.170

0.167

1.023

0.306

性别

1.345

0.116

0.293

11.574

0.000

4  受教育程度

0.721

0.061

0.297

11.898

0.000

原工资收入

0.317

0.032

0.249

9.878

0.000

在厦年数

0.077

0.013

0.146

5.964

0.000

表3 对显著性因素的回归结果

未标准化的系数

标准化系数

估计值

估计值

t

显著性水平

参数  标准误

Beta

常数

0.170  0.167

1.023

0.306

性别

1.345  0.116

0.293

11.574

0.000

模型  受教育程度  0.721  0.061

0.297

11.898

0.000

原工资收入  0.317  0.032

0.249

9.878

0.000

在厦年数

0.07667 0.013

0.146

5.964

0.000

在对全部因素的回归中,有几个有意义的结果值得我们注意。首先,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中的“原工资收入、在厦年数”高度显著,说明所受教育程度与工作经验都可以增加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这就说明流动人口虽然大部分从事体力工作或简单脑力工作,但其工作收入仍要求有一定文化水平,与工资收入成正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流动人口知识水平要求必然还将继续提高。

其次,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人口特征中,只有“性别”对流动人口的工资会产生影响,而“年龄、婚姻状况”与流动人口的工资的相关关系不强。因此可以认为,虽然随着流动人口的年龄增长,体力会逐渐减退,但工作经验、生活阅历的增长可以弥补其影响。另外人们也许会认为婚姻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但模型显示它并不能给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带来显著变化。

第三,出乎意外的是,“打工时间”的长短对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影响不大,反而是在流入地滞留时间的长短与工资收入有明显的相关性。不过打工时间不能影响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同“年龄”不能影响工资水平倒似乎保持了一致。对于流动人口来说,与其辍学外出打工赚钱,不如多读些书,提高受教育水平。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靠延长打工时间获得的工作经验的想法是错误的。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性别与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相关性很强。同等程度下,男性比女性的平均工资要高一个档次,近400元。排除男女体力上的差异,如此大的差距似乎说明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完全达到性别平等。关于性别对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影响,我们将在下一部分详细阐述。

第二,教育水平与现期工资相关程度也很强。平均而言,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个层次,工资水平就上升200多元,也就是说,同等条件下,小学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员工资收入要比文盲、半文盲的流动人员工资收入要高200多元;而初中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员工资收入又比小学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员工资收入要高200多元,其它依次类推。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教育程度的要求应越来越高。因此,农村流动人口要获得更高的工资报酬,就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重视子女的教育。

第三,原工资收入与现期工资正相关。虽然原工资收入不能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可能的解释是,它可以传达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方面的信息。一般来说,流动人员若原工资收入高,工作能力必然较强,现期工资收入也不会低。

第四,在厦门滞留时间也与工资收入成正比。在厦门多滞留1年,可以增加流动人口工资23元左右。在劳动力输入地滞留时间越长,越有助于流动人口提高在当地的适应能力,获得语言优势,更加融入当地社会,人际关系也会处于相对优越的地位。

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存在显著差异,其差异可以由性别、受教育程度、原工资收入以及在厦滞留时间所解释。决定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尤其是性别对农村流动人口工资的影响巨大。相比之下,除了性别外,受教育程度最重要,其次是工作能力,最后是在流入地的滞留时间。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弥补由于工作能力方面缺陷带来的工资损失。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多接受2、3年教育的工资可以相当于在厦门多滞留10年的工资。而年龄、婚姻状况则对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影响不大。

这些结论说明,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状况明显有利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男子。工资收入与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相关这一结论表明,流入地看重流动人口的知识和能力积累。流动人口之所以被当地接纳,在于其经济价值,流入地也应按市场经济运作,给予他们相应的工资报酬。

四、工资收入中的性别差异

我们将结合多元回归的结果,从教育程度、工作能力和流入地滞留时间三方面来具体分析流动人口工资收入中的性别差异。

首先来看看流动人口的教育程度方面的性别差异。表4显示,文盲、半文盲的女性流动人口占女性流动人口总数的8.5%,而男性接近2.8%;女性中受教育水平为小学、初中占绝大多数为女性流动人口总数的73.5%,男性中绝大部分人受教育水平为初中、高中,占男性流动人口总数的73.6%;由于59.5%的样本为女性,所以大学文化程度的女性绝对数量比男性多1个,但从百分比的相对数来看,女性比男性少近两个百分点。因此,总体上来说女性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要比男性流动人口低于一个层次。

表4 不同性别流动人口教育程度状况

女性

男性

总人数 百分比

受教育程度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文盲、半文盲

57

8.5

13

2.8

70

6.2

小学

198  29.5

85

18.6

283

25.0

初中

296  44.0

203

44.3

499

44.2

高中

97  14.4

134

29.3

231

20.4

大学

24

3.6

23

5.0

47

4.2

总数

672

100

458

100.0  1130

100.0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不同性别流动人口的原工资收入状况。从表5中可以看到,少于500元工资收入的女性流动人口不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远远多于男性流动人口,达到57.3%。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相对较分散,虽然低于500元的也占男性流动人口总数的42.4%,但工资收入为500-800元、800-1100元之间的有23.1%和18.3%,比女性流动人口要多。中、高工资段的流动人口,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普遍偏少,这可以从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素质培养等条件限制中得到解释。

表5 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原工资收入状况

女性

男性

总人数 百分比

原工资收入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少于500元

452

67.3  194

42.4

646

57.2

500-800元

121

18

106

23.1

227

20.1

800-1100元

53

7.9

84

18.3

137

12.1

1100-1400元

9

1.3

24

5.2

33

2.9

1400-1700元

5

0.7

21

4.6

26

2.3

1700-2000元

14

2.1

8

1.7

22

1.9

2000元以上

18

2.7

21

4.6

39

3.5

接下来看看在厦门市滞留时间长短会对男、女性流动人口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很显然,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在流入地滞留时间方面的性别差异不大。(见表6)不过在滞留10年以上的时间段里,男性流动人口的百分比要大于女性。我们可以理解为,流动人口多以夫妻共同流动以家庭的状态待在流入地,而且这种状况与滞留时间成正比。从这里看,滞留时间对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差异的解释力度不大。

表6 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在厦门滞留时间状况

女性

男性

厦门年数

总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1年内

50

7.4

29

6.4

79

7.0

1-3年

173

25.8

120

26.1

293

25.9

3-5年

150

22.30

93

20.4

243

21.5

5-10年

227

33.8

153

33.3

380

33.6

10年以上

72

10.7

63

13.8

135

12.0

平均(年)

5.55

6.49

5.93

将表5与表7进行对比,就能发现流动人口从流动中是获益的。工资收入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均有大幅度的改善,尤其是男性流动人口少于500元的百分比由42.4%飞速下降至9%。相比之下,女性流动人口少于500元的百分比下降幅度仅为11.6%。而且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上涨幅度远远大于女性流动人口,男性流动人口工资收入500-800元段的百分比变化不明显,800-1100元段的百分比上涨尤其突出,由18.3%变为30.6%,其它各工资段男性流动人口百分比均有小幅度上升。女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状况相形见绌,大部分工资收入上涨集中于500-800元段,虽然其它工资段百分比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增长幅度均小于男性流动人口。总体上说,女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集中于800元以下,占其总数的76.8%,而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则位于500-1400之间,比例为66.2%。这样看来,流动能使女性流动人口获利,但不是最大获益者。比较而言,她们的整体状况相对下降。因此女性流动人口处于贫困状况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男性流动人口。

表7 流动人口不同性别现工资收入状况

女性

男性

总人数 百分比

现工资收入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少于500元

374

55.7

41

9

416

36.8

500-800元

142

21.1  107

23.4

249

22.0

800-1100元

72

10.7  140

30.6

212

18.8

1100-1400元

22

3.3

56

12.2

78

6.9

1400-1700元

17

2.5

34

7.4

51

4.5

1700-2000元

13

1.9

24

5.2

37

3.2

2000元以上

32

4.8

56

12.2

88

7.8

最后让我们对将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纳入性别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与未纳入性别因素的回归结果进行比较,即表8。很明显,有性别解释变量的拟合优度更好。性别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相当于教育程度提高两个层次,也就是说,如果一名文盲、半文盲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一般情况下与一名初中文化程度女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相当,而一名初中文化程度的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会达到一名大学文化程度的女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水平。

表8 流动人口工资收入有无性别因素的多元回归结果比较解释变量

模型1

模型2

回归系数

标准化系数 回归系数 标准化系数

性别

1.345

0.293

0.85

0.35

受教育程度

0.721

0.297

0.394

0.309

原工资收入

0.317

0.249

在厦年数

0.07667

0.146

0.09918

0.189

AdjR[2]

0.347

151.188

0.27

F值

1.954

140.357

DW值

1.767

五、结语

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是两性不平等在工作报酬上的反映。目前,两性不平等状况在我国甚至全球普遍存在。如我们前面分析的流动人口男女两性受教育程度不同,就与两性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密不可分。前者是果,后者就是因。男性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工资水平。虽然我国在工资分配上实行“同工同酬”,不同的工作的确也存在不同的性别要求,而且流动人口大多从事体力活,男性流动人口具有先天的生理优势,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挑选性歧视”。受教育机会的两性不平等加剧了这种工作机会上的两性不平等,从而带来一定的工作报酬不平等。在已经制度化的职业分层上,流动妇女同其他女性一样处于不利的位置上。正如莱斯金(Reskin, 1988)所预言的,不论是妇女在政策上取得了什么样的胜利成果,男性精英都会重塑资源分配的规则,使妇女相对来说总是处于失利的一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流动也慢慢在农村扩散开。现代爱情婚姻模式已经被人们认可,家庭轴心在向夫妻平等的生活模式转变,家庭规模变小,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然而经济上刚刚获得独立的流动妇女,在职业进入、工作性质、工资收入和工作评价等方面遇到明显性别差别和性别等级化。这些将给她们带来社会资源利用的不平等,使她们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而且还有可能出现经济发展而女性社会地位下降的局面。如上一部分我们就说到改换工作,反而使流动妇女整体状况变坏的情形。这些不平等状况会对流动妇女的整体发展起着负面作用,鼓励她们从经济上更加依赖男性,从思想上更加接受女性的从属地位,最终促使她们接受采用其他手段来获取社会资源的倾向,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认知能力上的差异是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即使真的有性别差别存在,量也是很小的,很容易被个体差异或没有控制的其他因素所掩盖。在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已渗透、融化在社会生活、社会习俗的方方面面,积淀在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和心理。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走出家庭,成为职业女性,男女交往机会越来越多,都可能导致男女之间性格的“对流”,从而缩小两性个性人格上的差异,改变人们的性别观念和社会期待,流动妇女也能获得它带来的外溢效应。显然,改善流动妇女地位,需提高包含流动妇女在内的所有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女性在整个社会的地位。

总的来说,流动妇女走出农村,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劳动,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流动妇女的职业生活,明晰的个人收入,促使她们的社会地位、社会心理、家庭地位发生相应变化。它可以充分开发利用社会人力资源,为流动妇女的自立创造条件,更好地展示人类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女性群体的新形象。农村妇女的真正解放是对我们这个社会进步发展的最好证明。

篇5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进行审查后,分别情况做出以下处理:

    (一)经审查认为处理申请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应当做出受理的决定。第一,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疗事故争议,卫生部门应当在决定后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争议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第二,将决定受理该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鉴定决定和已经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等情况书面通过申请人和另一方当事人。

    (二)对经审查不符合上述有关受理条件的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应当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以书面的形式通告申请人,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篇6

大学茶文化心得体会文章1

关于茶艺培训学习的个人心得

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

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茶艺亦如此。初级班给了一把打开“茶道”这只潘朵拉神盒的钥匙,将原来饮茶的习惯及爱好的浅浮和模糊,引向明了,开启更多愉悦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学习,对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

大学茶文化心得体会文章2

学习茶文化的体会

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

我经常会在袅袅的茶香中,闻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尽铅华。

当年学习茶文化,是因为生命里一位挚爱的亲人喜欢,于是也试着去品尝。尽管苦涩绕于舌间,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

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想起最初学泡茶,茶是最普通的,老师的教导是真诚的,朋友的陪伴是最真实的,陪着自己慢慢的品,浅浅的尝,心事说尽,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尽显人生百态。

如今,学会了这份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让我摸清了这个难走的隧道它的真正方向。如今,我同事虽然各据一方,倒真地体会到一点点物是人非的人生况味,但那份情怀,却如这茶香,在心的最深处,挥之不去。茶的真味就是于任何情境下,都拥有一份不被打扰的心情;于任何因缘中,保持最真挚的情感,予人,予己,予茶。

大学茶文化心得体会文章3

学习茶艺的心得

中华茶文化的历史悠久,内容灿烂多彩,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充实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艺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山出好茶,清泉泡好茶,茶艺并非空洞的玄学,而是生活内涵改善的实质性体现。茶是和平的饮料,只要心存恭敬,心中宁静,就可以泡一壶自己喜欢的茶来。

茶艺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它包含有知、情、意的部分,是综合的学科,也是整合的科学。学习了茶的相关知识之后,各种体会也慢慢随着茶知识的提高而产生。

首先,还没有学习茶的种类时,我只懂得绿茶、红茶、茉莉花茶、龙井茶这么几种并且还不知道它们的特点如何呢。然而当听到老师的讲解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见识的多么的窄小,学过之后,才知道竟然还有那么多的种类,仅咱中国就已经有很多了。基本茶类就是绿、红、白、黄、青、黑。

除此之外,还有它们的加工方法让我大感茶的复杂以及深刻的内涵,这些都蕴藏着高尚的品质。 自从知道了茶的加工工艺是如此的麻烦之后,也知道了所谓的茶香醇厚是如此的可贵,猜想懂茶的人肯定是个气质高雅的人。因此也立志做个优雅之人。努力认真学习这门课:《茶艺学》。与此同时,也学习鉴别鉴别茶的好坏,让我不禁感叹茶的奥妙和精深的内涵。鉴别茶的好坏,选择好茶叶很重要,一般来说,判断茶叶的好坏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即察看茶叶,嗅闻茶香,品尝茶味,分辨茶渣。茶艺的形式可以分为五个要项。第一要项是选择茶叶,第二要项是茶具配合,第三要项是泡茶用水,第四要项是纯正技艺,第五要项是品名环境。

后来,学习了各种茶的冲泡方法和技巧,看着视频,主人公的泡茶动作是那么的优雅高贵,深深地震撼着我: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的泡茶方法,也竟有如此的讲究,这必定是懂茶的人才会的享受吧。泡好一壶茶的技艺有三大要素:第一是茶叶的用量,第二是泡茶用水的温度,第三是浸泡的时间。用量就是放适当分量的茶叶;水温就是用适当温度的开水;冲泡茶叶时间,就是将茶叶泡到适当的浓度后倒出。泡茶用水需要讲究,好茶需要好水。

在科技发达、工作繁忙的社会,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泡上一杯清茶,品味它苦中带甜,饮后回甘的滋味,闻一闻它清淡怡人的香气是何等让人心灵沉静。佛家有曰:茶禅一味。每每把生活比喻成茶,清清淡淡,苦中有甜,自然而美好。又有一说法:人生如茶,品茶犹如品味人生。  当品味到甘、甜、苦、涩、酸等味道各异的茶的时候,我深切地感悟到了人生的苦辣酸甜。茶从入口到咽下的过程就好像一个人生的历程。茶有不同的味道,人生也有各种各样的经历。品茶要用心才能品出味道,人生也要用心经营才能创造出灿烂的人生。

不品尝甘苦何以有回甜?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

把茶看作是造物主送给人类的一本教科书,它教育我们要热爱生活。今天高速的经济发展要求高度的社会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精神文明来源于人们较高的艺术修养。让我们结合时代的要求和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弘扬茶的文明,广泛提高艺术修养,推动社会的高度。我要用我所学,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周老师的精彩解说下,让我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操作课上周老师教我们展示茶具,学泡乌龙茶。在学会展示茶具的自己,似乎不再羡慕视频里的 主人公的那优雅高贵了,因为我也可以做到,至少自我感觉身心已经达到那种境界了。

以上是对《茶艺学》这门学科的心得体会,感谢周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我将会运用这些所学到的知识伴随着我的生活,让茶艺丰富我的人生。

 

大学茶文化心得体会文章相关文章:

1.中国茶文化心得体会3篇

2.茶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3篇

3.茶文化心得体会的范文

4.茶文化的心得体会文章鉴赏

篇7

关键词:茶文化;音乐教育;茶道

从茶席设计,到茶艺表演的具体实践,利用自然、优美的动作传承天人合一、物我相荣的理念,赋予茶具、音乐、整体环境以和谐的韵味,实现茶道艺术和音乐的有效融合,向参观者传递茶道的文化观念,当然也传达着中华茶文化的精神。这,即是茶道教学中开展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通过音乐学习,抽象的审美能够伴随着具体的茶艺表演活动展开,丰富视觉体验的同时,升华听觉感受,进而加深对于茶色、茶汤、茶味的感受以及茶道表演本身所传达意境的感受,超越表演本身看到茶艺表演的本质,泡茶技能自然也随之上升,进而促进个人修养的有效提高。

1茶文化的传承

中国人民饮茶的习惯,源于神农时期,周、汉时被世人所认可,唐宋时期更成为文人雅士的必备技能,加之元、明、清的发展以致形成当前时代的茶道,可谓经历了饮茶、煮茶、茶艺表演、茶道、茶文化沉淀等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过程,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在中华文化的演进中,茶道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相互融合,在综合三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同时,也顺应社会发展的自然潮流,形成了清净淡雅、自然随顺的茶艺风格,并将其赋予茶艺表演过程中,实现以动传静的目的。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区的茶文化,也有着新的发展,比如各地采茶歌、采茶戏的表演,以幽默的风格传达着采茶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各地不同大小、不同风格的茶馆中,茶艺表演中与各类传统乐器的结合,也丰富了个人饮茶的体验。当然,采茶戏和茶馆茶艺都是在茶道与音乐相融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创造意境,茶艺渲染意境,两者都在传递中华文化的传统内涵,当然,音乐教育功能在茶文化中也愈加凸显。

2茶文化中音乐教育功能分析

音乐教育能够加深个人的五官感受,改变人们对于基本物质的情感体验,对于帮助个人发现美、理解美、深化美并再次认识美具有重要作用,当然更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认知体验,增强个人想象力,提高个人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实现个人的精神升华。在茶文化传承中,音乐教育的展开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2.1提高个人协作能力

在以茶艺表演为主的茶文化传承中,煮茶、洗茶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不同表演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尤其加入音乐演奏的茶艺表演,需要茶艺师和乐师之间相互理解,把握每一个音乐节奏或者是茶艺表演的具体过程,以促进两者的和谐。在具体的茶艺表演教学中,加入音乐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个人理解音乐对于茶艺表演的促进作用,提高他们对于艺术美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提高他们在茶艺表演中与其他表演者相互配合的能力,实现其具体表演与音乐的完美融合,提升其协作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其对天人合一理念的理解。

2.2传递茶文化和历史

在茶文化中,采茶戏、采茶歌等可以说是接受度比较广泛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当然,采茶戏并非简单的滑稽表演,其借助于采茶时候的步调、采茶的技艺与音乐之间的相互融合,展现我国采茶文化的同时,也向大众传递着采茶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达着采茶者面对艰苦的生活依然乐观的态度。而在茶艺表演中,托壶、旋转、倒茶等的一系列富有音乐韵味的肢体动作,一方面展示着茶文化本身的包容性,表明茶文化可以与音乐文化相互融合,进而利用人民丰富的智慧创造出新型文化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更突显茶文化发展背景下的茶道、音乐等中华文化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创造,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的状态,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茶艺表演中的音乐,已经超越了音乐本身的内涵,融于茶道表演当中,让人们能够在音乐欣赏和茶艺表演中了解音乐,更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史,升华中华文化的传承效果。

2.3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饮茶,讲究慢条斯理,以心境理解茶境,以茶境感染心性,在淡然的氛围中,体味茶色、茶香和茶汤。同时,在舒缓的音乐中,放缓为生活忙碌奔波的心情,在品茶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感受文化本身带给人的滋养。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的心情也跌宕起伏,很难平静下来。包括茶艺表演在内的很多艺术都变得相对浮躁,人们都希望找一个不忙的时候放松心情。茶文化,则给了人们这个机会。茶艺中音乐的加入本身是为了给人营造平和的环境,而茶艺表演,则利用茶香与音乐情境的融合,茶艺表演与音乐节奏的融合,让人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感受它的的平静,加深对于生活的体验,更在品茶的过程中寻得片刻休息的机会。可以说,音乐教育让人们对于茶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给茶文化这一中华文化以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并以此传统文化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生活的理解方式,并在传递茶道文化精神的同时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帮助个人提高应对世俗凡务的能力,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更促进个人品格的塑造。

2.4培养个人审美能力

经常在品茶的同时听一些节奏舒缓的音乐,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于周遭事物的感知和观察能力,增强其审美体验也有帮助。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节奏、音调、音色的介绍,让学生明确基本的音乐结构,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但是从学生角度来说,由于缺乏具体的情感经历,其很难把握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因此在弹奏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因无法专注音乐本身而影响最终音乐效果。但是茶文化则给音乐提供了具体的表演情境,茶艺表演中融合的茶道精神,与音乐本身相互作用,让学生在音乐表现技法熟练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茶道文化的体味、茶艺表演的观察等,丰富其个人的情感体验,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就好比,一个经常去茶馆听曲的人,因为原有的茶文化滋养,对茶艺表演已经相当熟悉,而音乐人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的与茶艺表演节奏不和谐、音乐表演人情绪过于紧张的状态,其一下子就能辨认出来。

2.5促进个人身心健康

当一个人出现状态问题时,喝一杯茶,感受一下《春江花月夜》所描绘的大好河山,能够再次拓宽其视野,让人不再沉浸于原有的情感天地中,而是放眼于更大的局面去感知生活本身的美好;当一个人经过长久的漂泊,于一处安闲的地方喝一杯温暖的茶,听一曲家乡的采茶戏,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带给个人的亲近感,还能够在茶香中获得愈加沉静的感受,进而从这种感受中汲取再次奋斗的力量。而当个人十分失意,充满沮丧感时,以茶代酒,在慢慢品味茶汤的过程中,感知《高山流水》中知音之音,感受渔舟唱晚的闲散舒适,感受《沧海一声笑》的壮阔豪情,发泄心中的沉闷,同时也提升思想境界,重新变得斗志昂扬。在茶文化中,优秀音乐曲目的展现,不仅能够平复个人的心情,让人能够深入到茶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中,帮助个人和缓心情,同时也能够通过思想境界的升华,保证个人身心健康。

3茶文化中音乐教育的实践

结合茶文化的音乐教育,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节奏、音乐表现形式的同时,加深对于茶文化的解读;另一方面则是利用采茶戏、采茶歌等具体的茶与音乐的结合形式,了解茶与音乐之间的动静结合之美,明确茶文化不仅是静止的历史和文化,其在不同的地域、历史中,发展出了不同的形态,当然也接受历史、人类智慧的滋养,在不断丰富着自身的表现形式,以多样的状态向人们传递着生活的美好,加深人们生活的体验,更促进个人生活态度的转化。当然,茶文化的音乐教育,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在赏析音乐的同时,提升其对于音乐本身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审美体验,实现与茶文化的相互融合,与音乐精神的相互融合,让抽象的理解变得更加真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进入音乐所营造的想象境界。同时,在整体的音乐感受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对于音乐的认识,尤其加深对于不同音乐小节中所表达情感的认识,进而将一个个音乐片段联系起来,以新的音乐展现形式传递音乐带给自身的感动,更向周围的人再次传达音乐理念,深化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音乐实践本身是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学习过程,进行音乐的具体演奏实践,有助于个人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得原有的以静态方式的曲谱灵活展现于手指尖,让音乐的表演更加鲜活可感。而在音乐表现过程中,学生自身情感的加入,也可以让身心全都沉浸在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进而在感知音乐情感的同时实现个人精神的升华,帮助塑造音乐品质。茶文化中的音乐教育,让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同时也进行与茶相关的音乐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音乐思维的形成,为茶文化的深层次构建、茶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式理解创造条件,更为茶文化的深度发展和时代传承做出贡献。

结语

从茶文化的传承当中,了解茶文化的具体韵味;从茶文化与音乐结合当中,明晰音乐的功能,明确音乐教育的加入对于茶文化教育的具体作用,音乐与茶文化结合的具体形式以及茶文化中音乐教育的具体展开形式;在以茶文化为背景的音乐教育实践的展开,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音乐审美体验,丰富个人形象感知能力,提高个人对于音乐和茶文化的认识,更有助于茶文化本身的时代解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贞文.论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4):174-176.

[2]蔡荣章.茶席•茶会[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2).

[3]刘勤晋.茶文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9).

篇8

茗香渗公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许多人能造就的令人瞩目之成绩,往往离不开其最初的兴趣。十多年前,林雅诗女士进入茶艺行业,其实只把这个爱好当成丰富业N生活的活动之一,K没有想她今日的服务工作能因茶艺而增添光彩。

“以前我曾在女童军等团体中服务过,但没有想到将品茶引入其中。”多年前,由於在茶艺方面经验尚浅,林雅诗女士拜师叶惠民教授学艺,与同门师兄师姐随老师学习茶艺,也慢慢深入探究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直到某天,师傅提议要组织一个茶文化团队,“将茶文化引入服务”的概念也慢慢浮出了水面,且渐渐地付诸实际。同时,林雅诗女士凭借其曾服务社会的经验,自然而然地被大家推举成为该会的负责人之一。

林雅诗女士感受到大家的热情,有感於团体新颖的服务理念,因此下决心要做好相关的工作。为此,她与与会同仁到广州考取相关的执照,K随後回到香港,群策群力,结合大家的努力,顺利创立了以茶艺服务社会为主的团体。

他们常常到老人中心、盲人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团体进行义务讲座,教会听众如何体会品茶的乐趣。通过现场亲身示例,他们引导大家如何在品茶的时候达到身心放,不仅推广了茶的文化,也让大众了解到,日常饮茶也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红茶消脂养胃、绿茶清热防癌、乌龙提神消食、白茶抗氧排毒……若根据人体的情况和季节的差加以适用,不同的茶在养生方面能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品茶多年,林雅诗女士了解各种茶的功效,因而在不同的服务工作中发挥茶的功效。

如面向长者,她会推荐一些温和、利於心脑的茶,然後一边认真冲泡,一边详细地把茶的功效推荐给长者,把现场营造成轻自在的茶话会,让大家畅所欲言、谈笑风生:“长者群体受身体情况所限,往往不能进行运动量较大的爱好活动。我们把品茶的爱好带给他们,就能丰富他们的生活。因为泡茶品茶,其实也是一个交流沟通的过程。”

每每看到活动现场的长者品茶f聊,待情致高涨时人人眉飞色舞、脸色红润,现场成了一片和睦欢乐的海洋。林雅诗女士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借品茶之趣共享他人之乐。

若是受邀给孩子们讲解茶文化,林雅诗女士会想到孩子们好奇猎奇的心智,也考虑浓茶不宜睡眠等因素,进而选择一些口感丰富、又有益健康的茶。而且,她更注重把茶文化带给孩子们,让正在成长的一代人从小受到茶文化的熏陶。

诚然,要年纪较小的孩子理解品茶时宁静致远的境界,未免过於勉强。因此林雅诗女士在教导孩子们品茶时,着重点也有所不同:“如果是小朋友学习茶艺,我希望他们能了解其中的文化、尊重等。”当孩子们有模有样地模仿自己品茶的过程,了解其中的礼仪和规范,林雅诗女士内心也感到了由衷的快乐和欣慰。

相信许多人都记得,几十年前,要是家中来了客人,长辈总会吩咐晚辈泡一杯七分满的好茶,双手奉给来宾,向对方表示欢迎和敬意。而客人大多会微笑着接过洋溢着深情的茶杯,轻轻地在桌上叩谢茶礼。一来一往,透露着中华文化含蓄内敛又风雅的传统。然而时过境迁,敬茶谢茶传统正浸微浸消,不少家庭来客人时,仅以倒上一杯满满的清水,单手递给对方,难免带给客人敷衍之感,更有许多年幼的孩子对相关的礼仪闻所未闻。长期以往,不免使人担忧品茶中优秀的文化会遭遇湮灭之灾。

借助服务的平台,林雅诗女士希望教会越来越多的孩子懂得敬茶谢茶的礼数,继续继承和发扬这种中华民族流传千古的礼仪文化。同时,她希望孩子们能通过品茶的方式,让自己沉淀性情、修养心智。

伴随着茗茶的芳馥,林雅诗女士开展了更多的社会工作,她在付出贡献的同时,也享受着以茶为媒、与人交好、共享生活美妙的乐趣。这种不能言语的愉快,正渗入一杯杯茶中,一点一滴地润泽了心田。

多彩生活

林雅诗女士的工作,除了大力推行品茶之乐、以此将茶文化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在青年工作、婚庆、宠物美容等领域颇有建树。为此,她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尽己所能胜任工作。有时候,多才多艺的她可能因此而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往往其收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例如在青年工作方面,她担任女童军总监长达三十多年,与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共同迎春送秋,伴随了他们的茁壮成长。甚至由於她服务女童军过於热情,竟不知不觉渡过太长的时间而没有发觉。直到有人提醒她,不要因为长期忙碌而影响身体健康。她才反应过来:自己不能太积极了,应该给年轻人多一点机会锻炼和发展。

不过,想到那些自己早年教导过的童军队员,现在大多成为家庭栋牛不少身为人母,准备继续延续爱与荣耀。林雅诗女士不禁喜由心生,似乎一位慈祥的长者,悄然关怀着新一代的成长。这种爱,仿佛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此外,林雅诗女士也是一位对动物拥有爱心的人,她考取了宠物美容师资格――不为职业,仅是爱好。在f暇的时间给多只猫狗洗澡、剪指甲,若是创作灵感迸发之际,给小狗小猫们修一个漂亮的造型,趣味横生,看着赏心悦目,自然也是生活中一种快乐的源泉。

林雅诗女士还有一种乐趣,来源於帮助新人共缔百年好合之时:“中国人的婚礼,要经过许多步骤,不过现在有些人K不了解,所以经常会有人询问我类似的事情。”每当有人请林雅诗女士指导婚庆,热心的她会马上W临现场,一一向双方提供详细意见,内容从婚前送礼到仪式进行都有所涵盖:“新郎家应送什麽礼物给新娘家,对方又应该回什麽礼物,这是意义重大的礼尚往来,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新娘入门後如何给长辈敬茶、弄清对长辈的称呼,以及统筹结婚活动、安排场地进行典礼;甚至是在仪式中加入[戏环节等等,都要安排妥当。不然因遗漏而发生令人尴尬的场面。”

另外,林雅诗女士退休前曾在调解中心工作过,以前常常竭思尽虑化解各种矛盾纠葛,也曾目睹了不少悲欢离合、看过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因此,她更加体会到为人处世以善为本的道理:“如果上天给人一双手,人们就应该用这双手进行付出。因为我们在付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享受着过程。因此人需要把握自己,知道自己能把什麽工作做好,K且有机会的时候,多去想想如何帮助别人,宽心待人又乐於助人,自己也会变得漂亮一点。”

将来,为了进行更多的服务工作,林雅诗女士还会继续付出,K且好学的她还会保持着积极的求知欲,把更多自己的所学,转化成实际的工作。让爱与希望,在她不断扩宽的服务之路上,闪闪发亮、熠熠生辉。

篇9

雷朝兵

今天,我们领航工程的第三次培训又开始了,回想上周我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学院组织召开毕业生招聘会,我从打电话联系招聘单位每天打上百个电话,到借器材布置场地每天早上都是6点起来了,说实话周末本是想好好的睡一个饱觉的!但是我要参加领航工程的培训,我不能睡我不能半途而废,领航不是谁逼我去参加的是我自愿加入的,选择了他我就会坚持到底!

今天的活动可以说是美丽优雅,在前几天的活动通知里我看到了今天我们要进行插花和茶艺的培训,说实话插花这个词对我很陌生,我都不知道插花是什么所以带着一种好奇的感觉去参加这个插花培训,来到教室,看到桌子上好多花我只认识玫瑰,其他的我都不知道,我打小就不喜欢花,所以对花也没有什么了解,插花培训学校请到了园林园艺的老师给我们进行专业的培训,从理论开始,再到实践操作,由于我好久没有休息好,我在听老师讲理论的时候我听到一半就什么都请不进了,虽然强忍着不睡着但是我不知道老师再说什么,想想现在很后悔,为什么当时自己不站起来清醒清醒,这是一项很有用的技能。

老师的理论结束后我们开始了实际操作,我们自由分组去领到了所需要的花和工具,我们之前没有做好分工,但是在领到材料后,我们就自觉分工,一个人准备一种材料,为了能够做出最好看的插花,在插的过程中我们反反复复的做了好多次,看着这里不合适我们又重新弄,那不行了我们就重新拿了再补上去,弄到最后我们的花泥都了全都是小洞,导致最后我们插的效果没有其他组的好,但是我们也并不有什么心里阻碍,做的好与不好,那都是我们小组亲手做出来的,我们付出过,做不好只是因为我们还不熟练,后来我们各个组都拿着自己的成果拍照合影,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结束了早上的培训。

我们1点又开始了下午的茶艺培训,进到我们学校的大益爱心茶室,看到老师着装整齐,很专业的在那里等着我们的到来,内容形式也和上午一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在进行实践操作,我们在那做着,老师就让工作人员给我们送来刚泡好的茶,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喝茶的人我每天都喝茶,我也会品尝茶的味道,比起早上的插花我更喜欢茶,我很认真的听老师给我们讲的理论知识,首先是老师自己的自我介绍,从三个我是什么角色介绍了自己,后来老师进入主题给我们介绍茶艺,和与茶相关的知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每天喝茶的人能够长寿,茶象征数字的一百零八,代表了喝茶的人能够长寿,能够至少能活到一百零八岁,茶是我们云南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喝茶也是我们南方人最大的一个爱好,虽然喝茶不一定就能够活到一百零八岁,但是也有很多益处的!

老师的理论课结束后,她给我们实际操作了一次,边做边解释,后来我们就开始做,开始做的时候他们把茶具弄的叮当响,动作挺僵硬,我还在边上看笑他们,但是到我来操作的时候我比他们做的还差,我僵硬的手都不会动,我想这种看似简单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操作简单的,每种技能都有自己的深奥之处。

我感到奇怪为什么领航工程会给我们安排这种类型的培训,是让我们拓展自己的认识还是什么,一般情况下都是给我们安排管理时间,合理作息的课程,插花和茶艺与他们完全不相同,我觉得领航工程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导力培训的活动,我的选择没有错,我会坚持到底!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李三多

转眼又是两周过去了,我们迎来了第三次领航活动,清风徐来水波不清,以茶会友,以花得情,就在星期六,我度过了一个充实并且愉快的时光。

天还是那么的蓝,云还是那么的白,我的心情也是那么的快乐,早上我们三组参加了插花的活动,很开心可以认识到园林园艺的老师给我们认真讲解中国花道的讲究和古时候与现代花艺的差异,让我觉得花艺花道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样简简单单。那其中蕴含的可是五千年以来的中华文化和智慧结晶在里面。老师的PPT演讲的很精彩,我们也饶有兴致的听,接着就是插花环节。可怜我大三组组长居然被组员嫌弃,十一个人五人一组我就这样那个被无情的抛弃了,我只好想一个孤魂野鬼一样游离在个各大组织群体里面刺探敌情,不过那只是说说玩的。

插花讲究的是技巧和手法,当然天马行空的创意我觉得也是必不可少的,琳琅满目的花朵如何将他们巧妙的摆列起来让他更具有观赏价值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也是园林园艺小伙伴们所需要去追求的。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枯荣。离离原上草,岁月静可好。插花不仅仅可以陶冶情操,更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得舒缓,使人开朗,富有创造力。

到了下午,我们三组到了大益爱心茶社进行茶艺茶道的培训,那是一位美女姐姐为我们讲解中华文化五千年上下茶道的文化。茶香浓私语,茶淡屋满香,一个懂茶的人他一定懂得去享受生活,一个懂茶的人他一定为人谦和,一个懂茶的人他一定具有魅力。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茶艺就是这样,茶所给予你的,你也会从茶中学到。

图茶余半生,未清易可行。茶从丝绸之路以来就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生活品之一,它是人们那饭后的悠闲时光中的一抹清香,它是劳苦生活中的一抹芬芳,它是茶农伯伯手中的一抹余香。茶,所寄托的是中国文化的积淀,我们组分为两个分队每个人都在为各自的小细节抓着不放而开怀大笑,那是茶道带给我们的囧,是给我们带来的欢乐。说实话我一大老粗实在是品不出什么味道,老是感觉在喝白开水一样,不过我知道是因为我的心不够宁静,心是浮的品茶自然只能感受到其中的苦涩。茶艺茶道,讲究颇深,那是待人之道,是礼数之道。

一束好花,一抹芬芳;

一品好茶,一份淡然。

花中美,茶之韵

吴凯娴

这次的培训项目,都比较的修身养性,有一种高雅的氛围在其中。我自己本身的专业跟这一次的培训的插花和茶艺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才看到培训项目的时候,我就特别的高兴。

那天满怀期许的到达了目的地,还没走进教室,就看到了许多的红玫瑰、满天星、百合、巴西叶和蓬莱松摆在地上,自己就在脑中幻想着:老师今天用这些植物会教我们插出什么样的花束。

开了教室的门以后,大家合伙把相关的植物和工具搬进教室,虽然玫瑰和蓬莱松上面都有很多的刺,会刺伤大家的手,但是大家都毫不畏惧,争着的去拿红玫瑰和蓬莱松,展现出了大家有一种吃苦耐劳和不惧危险的精神,男生也都特别具有绅士风度,主动的去拿重的物品,非常高兴能认识这样一群小伙伴。

老师开始讲课,向我们介绍了插花艺术的历史、分类和展示了一些相关的作品图。在这个过程中我记住了插花在宋代普遍盛行起来,宋代有点茶、插花、焚香和画画四艺,从中可以看出插花艺术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受到了国人的喜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了解一些插花艺术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插花分为东方插花和西式插花,东方插花又分为日本插花和中国插花,但是日本插花艺术是来源于中国的,东方插花偏向于木本,西式插花偏向于草本。插花中还可以搭配一些水果、谷物等,特别记得老师说的涉及到农大我,我们可以搭配着麦子、柑橘、玉米、茄子、芭蕉叶等,这激起我极大大的兴趣。插花要"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就像做人一样要该有严肃时要有严肃,该放松要放松,要懂得调节自我,使自己保持一种最佳的状态。老师特别提到了一种花—,不能插成双数,双数只能用在葬礼上,如果不了解这些,可能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最后开始实践,五人一组,各组领取相关材料,在老师的讲解下一步一步的完成,我们组五个人在插花过程中,都是大家你插一朵我插一朵,共同完成,插出了一盆非常漂亮的花束,许多组的人多跑来看我们组的花,都认为我们插的很漂亮,使我们特别的有自豪感。在这过程中,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力量会创造出无限可能,创造出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和惊喜。

下午刚走进爱心茶艺室,就被里面的布置深深吸引住了,想着会是什么样的老师来教我们呢?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坐下不久,老师就来来,老师一身紫色旗袍,穿出女性的柔美,有一种高雅的气质,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首先开始是理论课,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茶对我们身体的好处,喝茶的必要性,茶相关的一些文化。茶是我们云南最有特色东西之一,也是经济支柱之一,我们作为一个云南人,是不是应该了解茶、喝茶,来支持我省的经济发展。我觉得非常的有道理,我们应该做个爱省的人。

老师其中提到聘礼必须要有茶,因为茶四季常绿,成年移栽后不容易存活,代表着一心一意、至死不移的爱情和承载者人们希望一对新人能白首偕老的美好祝愿,这是多么感人的意义呀!使我对茶又更多一层的理解。茶在生活中是很常见,它可以跟柴米油盐放在一起,也可上到厅堂上招待客人,我们做人也要像茶一样,下的厨房,上得厅堂。还有其中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不光是追求,还有吸引,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它告诉我们人生不能一直追逐者别人的步伐走,盲目跟风,要懂得自我提升,要懂得创造自我品牌,你若足够好,自然会吸引来别人对你的投资和心思,就像学茶一样,不是只有漂亮的人能学,只要你想,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变得越来越好,自然会变得漂亮和有气质的。

最后开始实践,老师先展示了一遍给我们看,然后就是我们自己操作,我们看着老师操作是如此的轻松,但是到我们的时候却是错误百出,我们知道了泡茶要做好是如此不易,明白古人曾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句话的内涵所在。但是因为我们小组有一个茶学院的学姐,所以我们每个都学姐的指导下操作了一遍泡茶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错误,但是学姐从未失去耐心,我们的每一步,她都认真的看着,并细心的指导我们,纠正我们的错误,感谢认真负责的学姐。我们小组的人也特别好,到后面,其它小组开始蠢蠢欲动,我们小组不为所动,继续泡茶。甚至到最后,其它小组的人都走了,但是我们小组的还剩俩个没操作,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提要走,都是一直等到了所以人操作完,才起身收东西要走,这既表现出了对别人的尊重,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做人不能太自私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这样可能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感谢小组中每个的不放弃,不抛弃,尊重每个人。

这是既美好,又有趣的一天,也让我在花中,茶中学到了很多人生道理。

心得体会

夏梦佳

5月6日,新校区7栋B区106,领航第三次活动——插花和茶艺 ,在我们的期望中开展了。

文化之美,需要有心人静下心去感受、去捕捉。

插花艺术,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其中,以"花"为主要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完美,富诗情画意 ,能再现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的花卉艺术品。插花艺术起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活的美好与真实。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 插花作品被认为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学习插花,需要一颗温润而有灵动的心,一双巧手。插花老师教我们最简单的一种插花方法,半球形插花,材料有:玫瑰花若干朵,满天星若干,蓬莱松若干,花泥,类似芭蕉叶的一种叶子。工具:剪刀,盒子,去刺钳。初次插花,按着步骤一步一步,小组协作。(范文先生网 fanwen.chazidian.com)最后成型时,由于长度把握上有一小点失误,球形不是很明显,不过,整体还是满意的。

在插花过程中你的每一个小点子,都会让你的作品更加不一样,贴上了自己的标签。

在室内放一束花,是一种生活态度。

茶艺,茶艺老师提到白族"三道茶",依次苦茶、甜茶、淡茶。蕴含人生哲理,先甜后苦,平淡回忆过往。茶艺,是我们心中忘不了的儒雅,它表达出来的情意是生活余后的一阵微风,直达我们的心怀;是梦醒余后的一记朦胧,淡然我们的憧憬;是远方的的一声诗歌;暖曲我们的爱意。茶艺,不仅仅是茶的艺术,更是生活的艺术,是对人生的见解与缩影,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用艺术贯通茶叶传递给每一人。

茶道,与中国待客之道紧密相关。"凤凰三点头"表达对客人的尊敬。"逆时针方向转动",迎客。泡茶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举动都有着特定的文化。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凝聚在了茶道之中。

茶香怡四座,茶暖温人心。不待以浊酒,不待以琐物。

待人以物需以茶,那是一种自然,给予他人淡然;那是一种心意,直通我俩心怀。以茶会友,多一份悠闲,少一份浮躁。

很幸运能够在这次活动去品味茶艺与道,让我心中少去了些许浮躁,多了些宁静。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张瑞

这一次的领航活动是一种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活动。

上午,我们组参加的是插花培。下午我们组参加的是茶艺。我们的培训很简单就是理论加实践,但是同时也是最有效率的培训。毕竟离开理论,实践就没有依托。离开实践,理论就会变得很枯燥,空洞,我们也很难接受。经过插花和茶艺的理论的培训,我很震惊,插花和茶艺原来他们不仅仅是单纯的插花和泡茶,他们有他们的内涵和神韵,他们有浓厚的文化背景。我被他们的内韵给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时也发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在实践中,我很陶醉于一个团队全力以赴的为一个目标而努力。比如插花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团队也很迷茫,也有争执,毕竟之前没接触过,但是慢慢的在大家的分工与合作中我们完成的很出色,我们组插的花得到好多人的认可以及导师的认可。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动和幸福,我很感谢我们的小团队,很感谢他们的陪伴和支持。

除了这些,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其实这句话我们平时也都听过,但是我所感受最深的是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讲到‘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受益匪浅。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没有差异就没有优势。比如,我们大学生必须要面临的找工作,你有什么优势来让用人单位选择你而不选择你的竞争对手?你有什么优势能让你拥有高新职位?等等。其实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反思。但是,如果一个人他有他个人的品牌。好多机会都会青睐与你。什么是个人品牌呢?我也思考了,我个人的理解是,个人品牌就是当别人提到你名字的时候只会想到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而不是可以联想到一大批人。你,别人无法替代。想要培养个人品牌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最终从量变达到质变。

我很感谢领航,每一次的领航活动都给我以不同的视觉来重新看待我所遇到的问题。我期待更好的自己,我希望自己成为盛开的鲜花,吸引翩翩的蝴蝶。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周建成

在2017年5月的第一个周六我们接受了"领航工程"的第三次培训,这次的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插花艺术和茶艺。作为一个粗枝大叶的男生,我很抗拒这次的培训,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次的培训,自己在这次培训中的表现一定会表现得一塌糊涂。但因为上次的培训让我觉得自己可能并不是这么的不堪,所以自己带着一丝丝的抗拒但更多的却是期待的参加了这次培训。

早上我首先接受了插花艺术的培训,老师一开始给我们讲了插花的分类和一些特点,还有就是一些基本的审美眼光。比如红色是暖色调,绿色是冷色调,在这两种色调之间就需要加上一些如同白色这样的无色调来调和,让红绿两色在一块不显得如此的突兀等等。他也和我们说了一些原来插花的由来,原来古人们的生活便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如此的闲适安逸,自己也曾幻想过那样的生活,但自己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并不适合。之后老师就开始教我们插花,这次插花的造型为一个半球形,主要用到了玫瑰、满天星还有蓬莱松。在经过我们组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簇美丽的插花便在我们手中显现了出来,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又进行了改进,最终的作品我们组的成员都十分的满意,并一直认为我们的作品是今早的作品中最漂亮的。

早上的活动结束之后,经过一个小时的短暂的休息我们便开始了下午的培训——茶艺培训。在茶艺培训的同时,老师也给我们普及了一些基本的礼仪,这些礼仪也不仅仅能在茶艺表演时适用,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依然有用。老师在给我们介绍了一些茶的历史和种类之后便教授了我们茶艺。在老师的教授下,我也改正了自己原来自己学的一些错误的地方。也学习到了一些基本的形体礼仪,有利于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与他人的交流中给他人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

虽说这次的培训很轻松,但是我所学到的东西对于自己依然有用,这是一次对于自身的审美观的提升,这是一次对于自己性情的培养。对于美,它具有随意性,也具有大众性。造型的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色彩的美,其色彩搭配柔和、恰当,大多数人对色彩的审美是大致相同的。

粗枝大叶的人也有细腻的地方,只是原来一直没有被发现而已,而这次的培训,让自己知道了自己也是一个细腻的人。这也正是我参加"领航工程"的意义所在: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直到某一天,在属于自己的地方绽放开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花与茶艺

毕梅丽

对于插花和茶艺这个培训,总的来说,如果有机会还想再参加一次。学到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也感受到一门艺术。

早上插花培训,老师事先准备好花材,供大家挑选,进行创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很好很快乐。

老师给我们介绍说插花艺术具有生命性、随意性、创造性、装饰性的特点。它可以陶冶人地性情,是一种很好的修身养性之道;它可以美化环境,增加情趣;它可以传递情感,增进感情交流……介绍完花材、花语和相关历史,最让人期待的实操部分就来了。

很荣幸有机会上老师的插花课,并与老师一起学习插花,这是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以前只知道听老师说插花喝茶可以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自身素养,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惬意,也能让自己变得优雅。那时候还不以为真,总觉的哪有那么厉害,插个花就能修身养性了。

而这次上了插花课以后,发现自己真的是受益匪浅,而且也从中感受到插花是一门优雅插的艺术,也能很好的熏陶人的情操,老师在讲台上面用图片给我们首先认识花的种类,看了以后我才知道自己眼拙,没想到花的种类各式各样,名字也挺好听的,老师还向我们介绍花与花的颜色和花样之间怎么搭配。本来以为老师亲自在讲台上实践的教一遍给我们看,我们记住步骤就肯定能做出来,还甚至自负的以为,肯定插出来比大多数同学的要漂亮。可事实相反,插花看似容易,实则难。最后就是插花的位置,点缀啊之类的,真是怠慢不得。然而从这个过程当中也让我明白了插花是需要我们用耐心和细心,才能插出一盆好花。也能让自己心情更加愉悦并有成就感。

下午的茶艺培训了解到了茶文化,茶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是人与人,心与心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是的,茶,平凡却不简单;泡茶,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修养。细细品茶,品得出自己的甘甜苦涩,品得出他人的喜怒哀乐,茶中窥人,学会享受一泡茶的冷暖甘苦,也是一份达观大度的心境。

那些我们时常见到的泡茶器具,今天得以重新认识和熟悉。老师完整地演示完毕基础泡茶法后,带领大家重新认识茶具,熟识每个器具的使用方法。

在半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半天的学习已经结束,虽然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领航过程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领航培训心得体会

黄自兰

参加领航工程的培训每次都会有惊喜和收获,这是第三次写心得体会了,这次学习的插花和茶艺也像前两次一样的给了我惊喜和收获。一整天培训下来,我感觉自己好像重拾了自己丢失太久的少女心,自从选择了体育,我好像就在"汉子"的这条路上愈走愈远,衣柜里几乎全是运动服,鞋子全是运动鞋,生活中好像也很少去关注女孩子该关注的很多东西。但是今天培训下来我好开心,原来我也向其他女孩子一样喜欢花花草草,也可以安安静静的感受一下高雅的生活。

说说一天的培训吧!上午我参加的是学习插花,这也是我感觉自己重拾少女心的关键一课。老师所讲的理论部分首先是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插花,插花的类型和不同种类的插花。后面就是实践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作品的创作,我们小组的同学分工明确,每个同学都有积极地参与进来,有负责修剪的、有负责摆插的、有负责弄造型的,大家齐心协力,制作出了一个很是漂亮的作品,可能是自己也有参与其中一起制作的缘故吧,我觉得我们组今天的这个插花好漂亮,我超级喜欢,最后我们组的作品也由我带回了宿舍,非常感谢我的队友们,他们让我感到温暖,让我在领航工程这个大家庭里面感觉到幸福,大家互相包容,共同进步。

下午是学习茶文化,通过这半天的学习,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老师告诉我们喝茶能静心、静神,有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身养性之功效,我们只有不断地塑造自己,把自己变得更优秀,我们的生活才能过得更精彩。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要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

当你只顾埋头请进的时候,当你累的时候,当你想要休息一下的时候,不如就放慢脚步停下来休息一下,感受一下生活的乐趣,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有情调一些,偶尔的休息或许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雅趣

雷正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其中精髓部分的茶艺和插花艺术更是如此。以前总认为"吟诗,作画,品茶,插花"是文人的高雅爱好,离我们很远。这次的培训给了我们一把打开"茶艺"和"插花"潘朵拉魔盒的钥匙,让我们可以接触到这些高雅的文化活动。

早上老师给我们进行插花培训,对于插花课程起初我是一点都不了解的,但我对于插花艺术有着很高的兴趣,所以当接到培训通知时我非常高兴。周六早上我满怀期待的来到教室等待老师上课,一开始老师用热情饱满的声音给我们讲授插花的相关知识,我就花艺术深深吸引了。接着老师又给我们进行实践教学,我们跟着老师的步骤,一步步的创作我们小组的作品。最后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动手,完成了我们小组的作品,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插花看似简单容易,然而要真正插出一个好的作品却非易事。因为它并不单纯的是各种花材的组合,而是要以形传神,形神兼备,还要融入美学的概念。有句佛语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支花都是有生命的,我们需要用心去思考,才能创作出好的插花作品。我觉得插花艺术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制作过程中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无形中培养了我们的艺术情趣。

下午进行的是茶艺培训,以前我也喝茶,也泡过茶,但对于茶艺却一窍不通。经过一个下午的茶艺培训,我对中国茶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想到小小的一杯清茶竟然蕴含了那么多文化。一片树叶,一壶好水,一杯清茶,一缕清香,用一生品味。茶道欲可引申到为人处世之道,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要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的学习茶艺,但我对茶艺的兴趣丝毫未减,学习茶艺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以后还会找机会学习茶艺。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

很感激领航工程的这次培训,我们以后要学会去接触这些高雅的文化,让我们的心慢慢沉淀下来,做一个优雅的人!

雅事

王开贤

这周活动我们进行了插花和茶艺培训,这是我们大家都盼望已久的。

插花,顾名思义,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我们学习插花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上午,但是通过老师的耐心解说、指导,也使我们了解了很多插花的基本常识、技法、以及花卉的识别,总的来说还是很有用的,可以提高我们的见识,为以后我们更好的学习和享受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老师的解说,我发现插花看似容易其实不简单,老师教导我们:插花除了要心灵手巧外,还要有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样才能达到烘托气氛、传递感情,使人获得美感和愉悦的目的,从而得到启迪、鼓舞或遐想。

通过为期不长的插花学习和了解,我懂得了插花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用来点缀自己的居室环境,时常与花作伴,以花为友,还可以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而且女孩子学插花不仅仅可以学到手艺,也是对审美能力、气质的一种提高。而且插花是一门很好的手艺,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更深入的学习,因为我觉得插花是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插花既可以让自己开心,又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而且象征美好的愿望,可以使每个人更加的热爱生活。

在茶艺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有关于茶艺的相关知识。在以前不懂为什么人们老是喜欢茶艺,在我看来不过就是喝口茶而已,但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我才真正的了解茶艺。

在没有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时,我知道的茶类很少,但在学过之后,才知道竟然还有那么多的种类。基本茶类就是绿、红、白、黄、青、黑。

后来,学习了各种茶的冲泡方法和技巧,听着老师的讲解,看到老师的泡茶动作是那么的优雅高贵,深深地震撼着我: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的泡茶方法,也竟有如此的讲究,这必定是懂茶的人才会的享受吧。

实际操作中有几分羞涩,但我想若是再有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努力学到老师那般的优雅气质。

花艺与茶道都是极雅之事,我希望能有朝一日,日日得闲,终日与其相伴。

美好的一天

庄绍伟

这个周又是双周了,我期待的领航工程的活动又开始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我很爱领航,我爱小伙伴们,还有暖心的老师陪着你。

今天的活动是插花和茶艺,由于人数太多,我们是3组一起开展,其他三组在同一时间段参加另一个活动,下午我们又交换,早上9点在7栋B区106的教室集合,进行插花培训,听着老师讲理论课,看着老师PPT上美丽的插花图片,很羡慕那些人能插出这么美的花。

插花理论课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说到,在他在一次插花技能大赛中担任评委中,有一个人来参加他们的比赛,而且插出了最美的花,而这个人是盲人,最后他获得的冠军,代表云南省去参加全国比赛。当我听到他是盲人的时候,我很是吃惊,一个盲人能插出这么美的花而且还获得了冠军,真的很厉害,在想想我自己,决定自己更要加油,向这个盲人学习,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实践课,我们开始了插花,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伙伴的配合下,我们一步一步的完成老师的任务,教室里有很多玫瑰花,满天星等,若不是这次插花,我可能好多花都没见过,插花真的是一门艺术,就像你手中的画笔能画出你心中所想的东西,同时插花还能陶冶你的情操,培养你的兴趣。

篇10

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茶艺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艺心得体会1我常常喝茶,但只是把它当做饮料而已。虽然有时会仔细品味一番,略能感觉不同茶汤之间的些许差异,但终因对茶了解甚少而不得要领。因此,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品茶,茶道就更不必说了。在听了罗蒙老师的讲座之后,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激发了我对茶文化的兴趣。

对于品茶,分为三种境界。最初级的为识茶,即认识茶,是与“制茶”、“泡茶”相对应的名称。识茶除了用眼识,还要用口尝、用鼻嗅、用触感。而这些对茶的认识除了用于市场上的买卖之外,重要的还在于享用,所以“识茶”尚包括了“评茶”、“赏茶”的内容在里面。第二个境界为茶艺。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最高的境界乃茶道。茶道是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茶道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在烹茶品茗的过程中,老师特别提醒要心静(禅静)。老师还引用老子的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语中的地道出了茶道修身养性之作用。

通过饮茶使人能够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愉悦,从而完成个性品德修养,在刹那间体会到廉、美、和、敬之真谛和永久,正所谓“道由心悟”当然意境很重要,有一个很好的意境,再加上人们用心灵去体悟茶道的玄妙感受,正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跃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月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晴,白云明月露全真”。月只一轮,映像各异。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各个茶人由于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在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感悟,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返璞归真,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珍爱人生。

第一次听茶道的讲座,不仅了解了很多关于茶道的知识,而且还喝到了老师亲自泡的珍贵的茶,也很有幸得到老板的赠茶。茶,不仅需要懂,更需要品,需要体悟。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想我肯定会不断地了解茶,学会做一个懂茶、会喝茶的人,并以茶道悟人道。

茶艺心得体会2常言:今朝有酒今朝醉;我言:今夜有书今夜阅。阅读茶艺先生大美推荐的《品茶图鉴》,忽然记起要写课后感想,脑海里浮现善壮和大美在美好生活馆门口送别的身影,现在才觉知原来茶艺课已经结束了。因为不清楚还有哪支古琴曲与茶有关,我听着《酒狂》,写“茶道”课后心得体会。

为什么来学茶艺?

因为朋友丁丁引领我体会陶瓷和香薰的文人闲情逸致,我才略知道这个世界里有一些人以茶会友,召集茶席雅集;有的通过茶参禅悟道,有的坚持做一个传统的茶人。现代工业化的浪潮里,还有许多人炒作茶叶犹如股票。在这样的背景中,我想初步认识茶与人的世界。

从技能方面,我想考个证,或者有一天在有关国际文化交流的工作里用得上。前几年,我在日本大阪附近短期学习交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践,当地民间组织就安排我们欣赏了茶道。那时候,与日本翻译分享有关宋茶和建盏的皮毛认知,我感受到那位翻译对中国文化的敬意。我有回归传统的愿望,在行茶仪式里,与各色人等分享传统的茶道,大有无声胜有声的妙趣。

学到了什么?

听课的时候,我觉得很惬意,听得兴致盎然,感受到一个茶人的心态和气质。对照之下,大美老师每次都讲了3、4小时的内容,包括茶的产地、茶的历史、茶的化学成分、茶的分类、日本茶道、品鉴茶质、4种行茶法。这些知识在四次课里,固然属蜻蜓点水,略泛一圈涟漪。

作为一个学生课后功夫,我主要把握几点:1)阅读《品茶图鉴》,2)观想行茶仪式的点点滴滴,3)锻炼腕力,4)三五人凑一起喝喝不同的茶,模拟品鉴,从眼耳鼻舌意身去品鉴:

(1)茶叶、茶汤、器皿色、

(2)水沸声、沐霖瓯杯的声音

(3)水之味、茶之味、

(4)茶器特性

(5)茶叶、茶汤、茶底、杯底气味

(6)口腔与喉咙的各种味道、

(7)身体其他部位的反应。

谢谢真诚分享茶人知识和茶之感官世界的大美老师,我也很喜欢精致的美好生活文化馆。

茶艺心得体会3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

我经常会在袅袅的茶香中,闻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尽铅华。

当年学习茶文化,是因为生命里一位挚爱的亲人喜欢,于是也试着去品尝。尽管苦涩绕于舌间,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

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想起最初学泡茶,茶是最普通的,老师的教导是真诚的,朋友的陪伴是最真实的,陪着自己慢慢的品,浅浅的尝,心事说尽,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尽显人生百态。

如今,学会了这份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让我摸清了这个难走的隧道它的真正方向。如今,我同事虽然各据一方,倒真地体会到一点点物是人非的人生况味,但那份情怀,却如这茶香,在心的最深处,挥之不去。茶的真味就是于任何情境下,都拥有一份不被打扰的心情;于任何因缘中,保持最真挚的情感,予人,予己,予茶。

茶艺心得体会4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

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茶艺亦如此。初级班给了一把打开“茶道”这只潘朵拉神盒的钥匙,将原来饮茶的习惯及爱好的浅浮和模糊,引向明了,开启更多愉悦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学习,对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使我对茶、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总结如下:

一、绿茶

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茶的纯与淳,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二、乌龙茶

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类茶。

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温暖的美好。

综上所述,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茶,最贵乎“心”。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

茶艺心得体会6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虽然我对茶文化的知识知之甚少,但有一句话却是深印在我脑海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有客人来访时必泡一壶好茶,以表对客人的诚心欢迎与尊敬。

"茶艺师"在我的字典里是个新鲜的名词,在参加天晟茶业有限公司举办的茶艺师培训班之前,我想大部分同学也和我一样对这个高雅的称谓感觉陌生吧。

"茶艺"是个什么概念呢?通俗地说,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巧。泡茶的技巧包括识别茶叶、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饮茶的技巧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它的色、香、味、形、韵的体味。只有掌握了这两样技巧,才能真正地、深入地体会到茶艺的精髓。

在这短短的十多天培训中我们学习到很多茶艺的相关知识,比如茶艺师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茶文化的理论,各种茶的特质,各种泡茶器具以及泡茶方法等等。

品茶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品茶增进友谊,修徳习礼。

茶艺心得体会7一节茶艺课的感想

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态,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收获很多。

茶艺并不只是简单的泡茶、品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对所有茶具的尊敬,也反映出了生活中的为人之道: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个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赋予了世间万物生命与灵性,若给予它们尊重和理解,那么它们也会给予你一样的回应。你爱戴生命,生命也会回馈你。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倒茶要倒七分满是茶道的基本,也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谦虚,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批评和建议的空间,对人或事。这能让我们时刻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也能让人感觉到我们平和、与人为善的态度。

茶道有四个境界:清、和、敬、寂。

“清”指的是泡茶的环境清净、幽雅,各种茶具的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舒服;

“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气和,气氛也和谐融洽;

“敬”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的尊敬,对茶具的尊敬,例如我们常常在泡茶之后洗壶,就是对茶壶的尊敬;

“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泡茶的心境淡定、从容,是否可以忍受寂寞。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要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

茶艺心得体会8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参加了由岑溪市天晟茶业有限公司创办的岑溪市首届"茶艺师"培训班,经过了两个星期的学习和积累,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了解了茶最早起源于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丰厚的传统文化和沉淀。中国不仅是茶叶的故乡,还是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

过去只知道绿茶、红茶、花茶、龙井茶、乌龙茶这几种茶,殊不知,茶的基本种类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而龙井茶属于绿茶这一分类。除此之外,它们的加工方法和冲泡方法都各有差异。

何为茶艺?茶艺是指泡茶和饮茶的技艺。泡茶的技巧,实际上是包括茶叶的识别,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比如,冲泡绿茶要用玻璃杯,因为玻璃杯是透明的,且不容易吸香,用其泡茶可使茶之清香,嫩香充分显露出来,也便于我们欣赏茶芽形态和茶汤的颜色。明代茶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就有写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水质能直接影响到茶质,泡茶的水质好坏,对茶叶的色、香、味,特别是对茶汤的滋味影响很大。而饮茶的技巧则是茶汤的品尝,鉴赏,对它色、香、形、味、韵的体味。要泡好一杯茶,主要是要根据不同的茶类,加工方法,茶的特性,掌握好茶的用量,开水的温度,冲泡的时间。因此,可将茶水比例,开水温度,冲泡时间归纳为泡茶的三要素。

现如今,茶艺已经慢慢的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有客人来时都是以茶代礼,聚会时一起聊天喝茶,这些都与茶息息相关。其实,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但愿中国的茶文化越来越发扬光大。

最后非常感谢茶业有限公司给大家带来的这一次学习茶艺的机会,让爱茶的人相聚一堂谈天论地,也让我的心慢慢沉淀下来,变成一个优雅的女子,而这只是刚刚开始,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爱茶,懂茶,惜茶的人。

一期茶艺培训优秀学员梁诗诗培训心得

茶艺心得体会9没去茶业公司学茶艺之前,我并未接触过太多关于茶相关的知识,仅仅认为泡茶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经过这十几天的专业学习,我从中感悟到:当一个人的心由原来的浮躁变为平静时,便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这是一个人品质的升华。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心境,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匪浅 .

茶艺并不只是单纯的`泡茶、品茶如此简单。"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倒茶七分满是茶道的基本常识,同时也是寓意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谦虚,做人做事,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批评和建议的空间,这会让我们时刻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也能让人感受到我们平和、与人为善的态度。 例如日本茶道有四个境界:清、和、敬、寂。"清"指的是泡茶的环境清净、幽雅,各种茶具的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舒服;"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气和,气氛也和谐融洽;"敬"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的尊敬,对茶具的尊敬;"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泡茶的心境淡定、从容,是否可以抵住清寂。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需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茶的一生如同人的一生,经过荆棘与曲折的考验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

成长是一种蜕变,茶艺的学习过程对我而言就是个蜕变的过程。除了享受茶水带来的甘甜之外,还有待人接物淡定而平静的心境。茶道虽然在日本盛行,但却是源自于中国,这让我从中领悟到中国艺术的伟大和精致。茶艺的学习过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对中国历史和艺术的崇拜、尊敬和热爱。

天晟茶业有限公司的茶艺培训课程让我发现美丽,创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无论将来是否从事茶艺师的工作,我都会永远热爱茶,热爱茶文化。我要用我之所学,倡导更多的人来喝茶,让更多的人来爱茶。

茶艺心得体会106月15日下午的茶艺课主要是学习泡茶实践,学员们拿着各自家中的好茶请孟老师点评介绍,孟老师首先一一讲了这几种茶的产地和起源,并对茶的挑选也做了介绍。

比如武夷山乌龙茶,有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半天腰(岩茶 闽北);绿茶中名为白茶的有安吉白茶、溧阳白茶、天目湖白茶;九龙窠是大红袍的母树所在地,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乌龙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深受茶友喜爱。

今天聊一下这节课老师讲的岩茶的冲泡方法及茶艺师和评茶员闻茶的方法,闻茶时要放到鼻子前嗅,很有技巧;冲泡时可以用紫砂壶,用100摄氏度的沸水冲泡,高冲水,十秒左右出汤,壶内不留余水。

老师把带来的高品质的传统工艺正山小种示范冲泡给学员们品尝,讲了传统工艺正山小种的起源,是(1609)明末清初年间,武夷山星村镇一家茶厂正在加工一种绿茶,茶厂被军队占领,等军队走后,茶厂人发现茶叶红变了,扔了可惜于是用松枝点燃熏干茶叶后运到厦门请茶商带到国外去卖卖看,茶商运到荷兰后,荷兰人没见过这种颜色的茶,因为他们以前一直买中国的绿茶,很好奇冲泡出红的汤色的茶,品尝后直说好喝,很快销售一空。荷兰人给这茶起名black tea,欧洲从此流行开来,这就是咱中国的红茶。

现代工艺的正山小种就是茶叶不揉切不用松枝熏,十秒左右出汤。

学员们按照老师的授课要领冲泡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学习领会的精髓,自然是一堂愉快的茶艺课。喝茶多了后,要补充点甜点类的食物哦,我第一次有醉茶的感觉。

篇11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导致离异家庭的增多,离异家庭的孩子是无辜的但受的伤是最重的,很多孩子都会走进中职院校,那考虑到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的特殊性,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用什么行动来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正是我们急需考虑的。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看过很多相关题目的文章,但还是决定写,就因为自己身在职业学校,就因为自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学生,就因为遇到过很多让人痛心的事,不得不让人好好去思考。同时由于中职学校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而社会上对中职学校中这一现象的研究却很少,在这里仅想以一名中职学校老师的身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期望能为具体帮助离异家庭的子女走出心障出一份力。

    社会是家庭的组合,家庭是爱情的组合,孩子是家庭的延续,反过来思考,孩子是否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是否平稳发展,而孩子的教育起点在于父母,学校是其教育的延续和走向社会的起点,所以家庭和学校对孩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身为社会一份子,肯定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和睦融洽,父母享受子女带给的充实,子女享受父母给予的关怀。但现实是变化的,爱情很多时候也在变,不管是感情的淡漠;不管是责任心的减弱;不管是受外届的诱惑,离婚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裂,就意味着把孩子带到了悲惨的境地。也许离异双方可以重新组合家庭,也许孩子依然会有人照顾,但这就可以了吗,走进孩子的内心,养育他们的人可曾想过他们的决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又可曾想过这种伤害引起的副作用足以把一个健康的孩子给毁了,他们可曾注意到当孩子在情绪上易怒暴躁、性格上孤僻自卑、行为上任性妄为时,是什么致使他们这样呢,是对父母的失望,是对家的渴望和对自己未来的迷茫。

    中职学校,长久以来给民众的观念就是不好好读书,调皮搞蛋分子的集中营,他们使家长失望,被社会看轻。是的,作为老师也必须承认:中职学校的学生是调皮些,是学习差些,但这就是全部的理解吗,他们中就没有优秀的人才吗,我想只是我们未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去好好发掘吧。而他们中的特殊群体—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境地更特殊,可我们又有谁去真正关注过他们了呢?

    走进中职学校的离异家庭的孩子,从我这几年的观察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因为父母离异家庭困难的:因为父母都不想照顾而送到学校想学校开着的;因为父母离异饱受打击,在初中成绩实在太差的。而在学校中,很多孩子会性格孤僻,厌恶学习,不尊重老师同学,喜欢和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甚至有些会走上犯罪道路。

    现状是另人担忧的,尤其是在中职学校。一方面,作为学生,因为受社会普遍舆论的影响和当前我国教育布局的现状,孩子自身很多时候也会把走进中职院校当作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或者是对自己前途的一种否定,而那些离异家庭的孩子,更会自卑、抑郁,并对周围的一切漠然和对自己的放纵。

    另一方面,作为中职学校,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对离异家庭子女教育、辅导的重任,同时,由于大部分孩子都是寄宿在学校的,所以他们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的,真正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的还是教他们的老师,他们第一可信任的肯定是班主任,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在这三年的教育方法、方式对他们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这里,我只想从中职教师的身份出发,从中职学校教育出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必须真正了解这一群体的性格、情绪、意志品质、情感理想等方面。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初中时,他们的父母就离异了,而到中职学校就读,成绩肯定是不怎么理想的,那我想他们在初中时就会遇到这几种情况:父母要离婚时,家庭如战场的氛围:父母离异后失去家的痛心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及同学之间可能出现的嘲笑、讥讽。而这些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打击是何其大,那最直接的影响,我想就是孩子性格的改变和成绩的下滑吧。而这直接导致他们因为成绩差而进不了重点高中只能到中职学校求学。这对他们的信心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很多人不是报着来求学的心态而是来玩玩的心态进学校的,这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进学校后,相对于重点高中,中职学校的学习气氛是没那么浓厚,学习氛围是没那么好,加上班级里的调皮搞蛋分子增多,所以很容易走到一起而更不想学习,加上中职学校的管理相对松散,所以很容易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学生还会暴露出孤僻、冷漠、敏感、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在掌握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后,我想我们必须就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始行动了:

    1.建立离异家庭学生档案,从起点就抓好

    学校要争对本校离异家庭数量的现状,指派学生处专门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离异家庭学生的档案,并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细记录。并要选派在中职学校从教多年,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师负责心理疏导,同时对班主任也要进行针对性培训,考虑到中职院校管理相对松散,对学生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在这里必须克服缺点,老师自身就要改变,要以他们亲人的身份去走进他们,找他们谈心。

   2.正确引导,走出心理误区

    前面我己经谈到了,孩子在初中就因为父母离异而导致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来到中职院校,他们可以说长大了很多,但这个年龄阶段却更是让人担心的阶段,他们处于僧懂阶段,处于产生自我强烈意识阶段,但如果引导不当,很容易走上弯路,同时,由于他们是带着某种颓废的心态进学校的,所以老师从一开始就要了解情况,寻找时机,及时与这些同学深度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意识上的偏差,学会宽容他人,走出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发挥集体效力,化友情为亲情

    在这点上,我觉得对整个转化,影响特别大.中职学校的学生相对于重点高中的学生,那种集体意思、爱心意识、学习意识是有些弱,而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学校里和同学相处的时间却是最长的,受同学氛围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被不要好的同学带坏,或者由于他们本身有些自暴自弃和心里充满不满,反过来会影响整个班级.面对这个复杂情况,我想班主任和班干部的作用就要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班主任要加强管理教育力度,选派作风好,纪律性强的学生当班干部,积极去引导形成友好互助的班氛围,相互照顾支持,不要讽刺、取笑离异家庭学生,对调皮搞蛋的学生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另一方面,动员热情、有同情心的同学主动与离异家庭学生交往,相互促进.同时对思想已经产生偏差的离异家庭的学生不能以斥骂为主,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耐心、细致的进行沟通。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离异家庭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感受到充满阳光的生活,投身于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中,并也在班级良好的氛围下,潜移默化中转变自己的不好习性,淡化亲情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走上积极的求学之路。

    4.创造活动环境,发挥个性特长,用鼓励和认可消除自卑。

    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初中就因为父母离异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心里对自己的能力和作为持否定态度,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心态。要精心组织并积极鼓励离异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并组织一系列展现个性的比赛,借助这些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并在活动中发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有意识的把一些组织活动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要严肃纪律,防止别的学生打击、讽刺他们,为他们构筑一个重塑信心的舞台。

    5.耐心和严格并举,原则和宽容并存

篇12

有的时候,别人喝他泡的茶,就会说比别的地方好得多,“我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茶汤”,这就是对泡茶师最大的赞赏。

有多少种茶,就有多少种泡茶高手。可以说,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坊间“自学成才”的泡茶师,他们有着各式各样甚至千奇百怪的泡茶技法。这在闽南潮汕一带特别多,也因为自小与茶为伍的缘故,对于茶的熟悉以及天生的地理优势与环境使然,使得他们可以将盖碗玩转得刷刷作响,甚至成了一种杂耍 比如随手一扔,就能把碗盖飞到某个地方,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而碗盖没有丝毫损伤,令人叹为观止。

又如川地的盖碗茶,熟练的掺茶师一摞起就是上百个。满怀整整齐齐的都是茶碗,掺茶的技术也如武林高手,有招无招之间,滴水不漏。

卖油翁的故事路人皆知,靠的就是对这项技术活的熟练程度。日积月累,自然成就。

另有一类,是国家劳动部门的茶艺师考试,这是属于官方认证的茶艺师资格,其中包揽了中国大多数的泡茶精英与先辈。

而现代,随着茶事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茶艺学习流派正在出现并流行,如曼茶道、范增平先生的三段十八式、蔡荣章先生的陆羽茶道二十四则等等。

泡茶师的个性发展也纷繁呈现,这是茶文化发展的必然,也是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每个爱茶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综合而言,一个泡茶师,自学成才可以有很多套路,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感知,但在泡茶的手法上面,有许多争议之处,比如不停地甩净汤水,有观点可能认为这是颇为独特而深刻的作风,但严谨的观点却认为可能会把茶汤弄得浑浊,也可能会损伤茶叶,使之出现苦涩。

胡小玲已经是国家级的茶艺师,同时又是陆羽茶道最高级的泡茶师,当然也有许多她“自学成才”的经验。她讲述了多年来她的学习经历与心得体会,或许这些非常有助于各类刚刚成长起来的泡茶师们拿来借鉴、

综合各类门派,我们发现,对于一个泡茶师的成长,一定要有一些相似的前进之路,这些发展道路,我们可以称之为共同发展线路。

一个真正的泡茶师,他成长的第一步,就是对茶的熟悉,比如起码知道茶内有茶多酚与咖啡碱,这些茶内的物质又是如何呈现苦涩变化的以及茶香与水温的各种关系。

这里也包括了对茶文化的熟悉程度。也就是初八阶的学习内容。

对于手法的讲究,或者对于形式的重视,是传统茶艺学习的重点方向。但另一套系统中,却更着重于追求把茶的本质最好加以体现,当然也不能离开基本的手法发挥。无论如何,要成为一个顶级的泡茶师,从最初的注册入校到最后的毕业成长,要点中的要点就是对于茶的用心。

因此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从标准化做起。然后不断在实践中总结与艺术性地加以调整,再在各种理论中成长。总而言之,根本的一件事,就是你对于茶持续不断的热爱与投入,总有一天,你就会成为最有气质的泡茶师。

第一步的初入阶学习,也叫做茶艺入门。不同流派对于茶艺用词也略有不同。在陆羽茶道,他们以部分发酵茶来代替“半发酵茶”这个词,也许更为准确一些。

各流派的泡茶法则,基本上对泡茶的程序与方法有着完整而全面的归纳,包括了从温杯烫盏、投茶置器以及最后收尾工作的规则一

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规则的掌握最为重要,也慢慢培养了对于茶的认知,茶这个时候已经成为泡茶师最为亲切的对象了。

到了第二阶段,就是属于进阶的考试,包括茶席设计、点茶法、大桶法、小壶大壶法等等。

到了这个阶段,就会对茶的认识有着更深刻的感知,对于艺能以及国际上的茶道流派,已经有着更广阔的视野。

一个泡茶师已经不仅仅能泡茶了,还会有更多属于美的了解,更多对茶形而上层面的追求。他们能够泡的不仅是绿茶或者乌龙茶,要求见什么茶就能出最好的茶汤,哪怕是大桶,哪怕是迷你壶,也一样有着精彩的茶艺,一样有着迷人的姿态。在掌握了一些基本手法后,可以自己多加锻炼,对于日韩的流派也可以做更多的了解,知己知彼,从而战胜对手

陆羽遍尝各地名茶名水,成就茶圣之路,而对于现代正在成长中的泡茶师来说,要求就更为严格了,从唐到宋再到明清,各个手法的煮煎点淹茶法都能够一通百通。这已经与茶有着更大程度上的沟通与对话了。

到了第三个阶段,又再次回到对于每一类茶的冲泡研习,比如第一泡一般用多少时间、第二泡一般用多少时间。没有学习过的懒人,泡茶的时候,就是每泡都往上增加一分钟,不仅把茶泡苦了,也把茶给虐待了,可谓罪过。懂得茶性的人,或者说用心的人,就会每一泡都用心比较,用什么样的水温,用什么样的泡茶时间,甚至于用什么样的手法,用什么样的器具,都会有不同的茶汤出现。在不洗茶的情况下,第二泡的出汤时间一定要比第一泡少得多,毕竟在第二泡的时候,茶叶已经舒展。而茶叶自身的温度也已经升高(第一泡有的才从冰箱出来或者仅在室温之下),可溶物溶出的速度快得多,再加长时间浸泡的话,不苦才怪。当然。从第三泡开始,就要慢慢往上加时间了,加多少秒的时间,就要视茶叶的外形、发酵度、焙火程度等等加以区分了。甚至在每一泡的浓淡有所区别的时候加以微调。好的泡茶师不仅能出最美的茶汤,并且从始至终给你都是这样的感受,而不是时浓时淡,使饮茶者的心境如波浪起伏一般,如非有特定的艺术要求,这一定是不相宜的。

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更加细心与用功了,甚至于一用茶荷,目测就会知道茶叶的重量,也能够一眼判别茶品质的大致好坏、茶内可溶物质的溶出速度等。

这个时候,与茶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这样的泡茶师,已经是很标准的泡茶师了,不仅有着端庄的外表、令人耳目一新的泡茶风格,还有着令人叹服的对茶的崇敬态度,最重要的是能泡出令人越喝越爱喝的茶汤。正如茶道大师冈仓天心所说,“从茶里面想到了那些渺小中的伟大处”。那些寻常生活中的和谐事物,那些属于内心极致的追求。

我们看到有一些重量级的泡茶师,自然而然,却每一招式合似规范,既有茶的艺,也有茶的道,不仅让人喝到茶。更能让人如沐春风、无比欣喜。

于是,我们知道,泡茶师的成长是永无止境的,泡茶师的学习也不仅仅限于两三年的短暂时间,他们对于茶的热爱与投入是长久的事情,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气质与之俱存,无论何时,无论茶的有无,都能够从生活中散发茶的奉献与平和的精神。

需要升级的泡茶师会不断研发与实践,还会不断地学习与走访。泱泱中华有着美丽的河山。而这些地方大多都有好茶的踪影,这是令泡茶师欢喜雀跃的事情。悠久的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茶文化沉淀,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仅仅是一个流派的学习与传承,都已经弥足珍贵,对于真正喜爱茶的泡茶师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这种与茶的相处,并不是一辈子可以学会的,有人喝了一辈子的茶,却还是仅限于浓热满三字真诀,这是属于比较令人“仰止”的境界,大约不需要学习也能得到的。有的人。仅仅是两三年的时间,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这可能还止于武匠的称号。

篇13

首先被介绍到其相关联茶叶公司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市场调研。该公司参与茶叶的选购、零售、茶馆的日常经营活动。

其中有不少专卖店,茶叶批发基本上在高桥大市场的茶叶城。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虽然茶叶只分为不多的等级,但由于制作工艺的差异,每一等级内又有几个不同的价。以龙井为例它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莲心、雀舌,色泽翠绿略黄;叶底均匀,一旗一枪,交错相映,栩栩如生,煞是赏心悦目。龙井茶炒制工艺精湛,全系手工完成;采摘的茶叶极为细嫩,全部采用嫩芽制成的龙井茶,称为“莲心”采一芽一叶炒制儿成者,称为“旗枪”喻其叶为旗,芽为枪。采一芽二叶初展炒制儿成者,刑如雀舌,固称为“雀舌”一般每公斤特级龙井茶约28万个茶芽。鉴定茶叶主要看茶型、茶香、色泽。尤其区分不同级别时,其色其香更为重要,炒制精妙的茶叶应是保持茶叶之清脆,本是清嫩的茶叶一经炒制变得乌黑,便算是下级品。赏茶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只是初学,只略知一二。

要不不会在那立足那么久,茶叶城的货源多为可靠。其中店铺林立,应有尽有,除各地茗茶外,还有茶具,茶罐。茶具店以卖宜兴紫砂壶类销路最佳,紫砂壶档次多,价格差异大,有贵至成千,也有几十元一个的不过紫砂壶不论好坏,都有泡茶不走味的特点,差别在于其制作工艺粗糙程度不同,进而影响对茶香的吸收程度,好的茶壶,较少吸收茶香,前后两次冲泡的香味不容易混得过多。

零售价多有差异,批发茶叶后。这得看零售地域。市区,郊区由于消费水平,房租不同,成本自然不同。处于不同地域得零售店可以根据不同成本适当调整售价。不过其中有一点,对规模不大的茶店而言,散茶比袋装茶的利润空间更大,对顾客而言,顾客可以直接看到茶叶的色泽,形状,还可以闻其香,相比袋装茶而言,袋装茶多数看不到其质量,更不用说闻其香了这可谓是双赢”零售商的利在于可以取得袋装工人创造的部分价值,另一部分则让利于消费者。当然不可避免有些消费者更偏好于袋装茶,于是一定的袋装茶是必要的特别是一些袋装泡茶(如红茶)便于冲泡,也是比较受欢迎的

正所谓“种茶是一门科学,说到茶馆不可不提及茶道和茶品。制茶是一门技术,喝茶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学问。中国茶文化由来已久,茶馆便是其最佳展现之地,茶艺十六道的首道是精器妙用,泡制功夫茶(如乌龙茶)数用紫砂壶为妙。当然紫砂壶仅适用于泡耐泡茶,多数绿茶(如西湖龙井)则不适用,可改用盖碗,活用玻璃杯。现在玻璃杯用得很普遍,源于玻璃得透明,可以看到茶叶冲泡后婀娜多姿的形态,观其形色品其香。泡茶的基本程序是洁器—温杯(壶)投茶—冲泡—分茶—品茗。

篇14

比照这个标准,我们发现身边的许多茶人,他们总是出类拔萃,他们能将茶玩弄在股掌之间。有人可以喝完一款茶当下判断:市场价每公斤500元;也有人能够看着干茶说这茶杀青不透;还有人可以喝着茶并细数其中拼进了哪些茶……这些所谓的喝茶高手让您羡慕钦佩了吗?每当仰望高手级的人物时总是觉得遥不可及,却盼望着有一天也能成为高手。本期就为茶人呈现喝茶高手是怎样炼成的,也许有太多的偏颇和不足,希望更多的茶人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来。

喝茶高手的成长日志

人物名片:颜峰。四十出头,从事外贸工作

最早认识颜峰的时候,是因为他经常从包里面变魔术般地拿出各种一群饮茶人未曾见识过的紫芽茶、芽孢、十多年的黄金桂老茶。

跟着他到茶庄喝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茶庄老板拿一泡自认为口感很好的普洱出来的时候,他一喝,就很诚恳地挑出茶底告诉老板,这道普洱是掺了绿茶的了。这样的茶,喝起来挺舒服、挺顺口,但是如果长期存放的话,就一定会使收藏者蒙受巨大的损失。对于鉴品湿仓茶与干仓茶他更是有独到之处,每每这时,他也显得颇为感慨,痛惜一些收藏家花了几十万却收了一堆烂茶。

最特别的时候,是他喝茶喜欢把灯关掉,在静夜里,两三人一同体验他刚刚得到一道好茶的真实味道。这个时候,其它的东西都是多余的,只有茶所带来的真实冲击,才是最实在的。

他有一些我们所不能领悟的茶的见解,他说: “高山茶的茶气会往头顶上冲,而台地茶,茶气就会下沉。”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不是他的独家体验,一次在禅茶会上,确实有喝茶的禅师认为,高山好茶确有通七经八脉的功效。

问及他成为茶艺高手的历程,他说并没有看很多的茶书,到了一定阶段,拘泥于书本可能会使你进入某种盲区,而你自己并不知道。

对于鉴品的感受他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真实体验,这种体验来源于他八年多的普洱与其它一些独特茶品的鉴赏经验。

当然,颜峰最开始的时候也会走一些弯路,但正因为寻求茶的真实与热忱。就像他对古玩的心灵感知一样,很快地就把茶的真实一面表达出来。

那时候,他常在广州喝茶,那儿集中了中国最前线的茶叶市场精英,也是普洱茶铁观音的集散地,所以很方便地可以收到各种好茶。

就在那儿,他每年都会收很多的茶叶,他的优点是人缘极好,平和、坦诚又不失理性,使得他的茶界朋友不得不以诚相待。在收购这些茶叶的过程中,他真正明白了好茶是什么,老茶又是什么,依靠那么长久的饮茶经验以及安静的体验。他的品茶技艺每一天都在提高。

他把收来的茶每一道都回家认真喝过,并且把茶的味道记录下来;这种记录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每个月,甚至每个星期。他认为有些茶,其实每刻都在变化,这种规律需要去掌握。他说: “雨水前和雨水后的普洱就是不一样的。不信你也好好品品。”他自己在高处用陶罐藏7六年的一道高山普洱芽尖,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拿来试喝一下。他说,他不信别人说的普洱毛尖不宜收藏的结论,他要用自己的体验来感知。而当你喝到这道特殊滋味芽茶的时候,你也会怀疑普洱毛尖不宜收藏的结论可能是错的。

他说茶的真实喝法,就是让你安静下来,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的感触与智慧。所以,他并不一定追求很特别的饮茶方式,可能会是普通的水,可能会是普通的烧水器具,但对于茶的态度,一定是恭敬和认真的。一泡茶,他舍不得随意浪费,但如果有朋友喜欢,他也会慷慨地送出。也因为这样的互动与交流,使他的茶品得到更好的交流,也在交流中,使自己慢慢成为了品茶高手。

后来他每到茶庄,就常常拿出自己的好茶,所以这些茶庄主喝到好茶之后,就不敢再拿普通的茶品出来喝。这样一来,他就经常可以喝到茶庄压箱底的好茶,不用说。这也是一个很聪明的高手速成秘诀。

他与他的夫人,经常两人对饮。或者到各个茶庄里面斗茶,输赢已经成为其次,也因为不同的品饮喜好,并不一定每次都有一个正确的结果,但他乐在其中,也不争论,从而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平和,他说:“看淡是让自己快乐的最好方法。”

到了后面,他自己在僻静的水边弄了一问茶舍,邀请的朋友都是真正爱茶的人。好茶在这里得到最好的鉴赏。虽然他居住在一个不大的城市里,但对于茶的喜欢大家都是真正发自于内心的。各种喝茶的方式,各式各样的茶品,并没有特别多的话题,但一定有最安静的品茶空间。

今天。他依然行走在各大城市里,包里揣上自己珍藏的茶,遇到爱茶的知己,会喝到半夜;遇到爱茶的新茶人,就开始教授鉴品的心得。他就这样乐在其中,享受并自在地过着与茶相伴的美好时日。

红茶四状元

中国最著名的十二种红茶被誉为“红茶十二金钗”,喝过这十二种红茶的估计为数不多,而能够把这十二种分辨出来的人大概少之又少了。元泰茶业为寻找这样的“红茶茶通”,特别举办了一场“元泰中国红茶茶通擂台赛”。几番角逐,四位红茶状元由此诞生。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喝茶高手。

雷金菊,喝茶能力需要不断检验

雷金菊和茶交往了五年,从铁观音到普洱,再到红茶状元。这并不是偶然。

初涉茶行业,便发觉要学的东西有很多,无论是对茶的了解程度还是茶艺表演,各方面都面临定期考核,冒金菊的能力也就是在这样的不断检测中提升的。

随着喝茶程度的加深,日常的工作考核不能满足雷金菊的能力提升了,她特别沉醉于和同事们的相互测试。现在她主要接触的是普洱,平时,她和同事们喜欢把四五种茶拼配在一起,然后凭借口感、叶底的判断,来分辨其中有哪些茶。这样的测试最让雷金菊乐此不疲了。

对于参加红茶擂台赛,她坦言自己是来检验能力的。而对这十二款红茶的辨别,她也介绍了一些小窍门:宁红香气高昂,正山小种有熏香味,宜红地瓜味浓重,这三种红茶容易分辨,苏红和祁红是凭着一两条叶底辨别出来的,苏红条索比其它红茶细,稍微卷曲,颜色暗绿,祁红叶底较细碎。陈力,难得这十二种红茶齐聚一堂

陈力是一个女孩,但是性格和名字一样爽直、干脆。因为从事茶叶出口工作的缘故,能叫得出名的茶叶,她大概都接触过。问及为何参加这个比赛。她说难得能把这么多红茶凑在一块,就因为这样,所以来了。

陈力喝茶不挑茶类,只挑好坏,被问到平时喜欢喝什么茶时。她的回答倒干脆,只要是好茶都喜欢。她还建议刚开始喝茶的时候,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因为喜欢的,就是身体需要的。

说到斗茶,陈力直言不喜欢这种说法。斗茶让人感觉血 腥和暴力,而茶很柔美,好茶更是供人欣赏的。陈力平时也爱与同事朋友一起拿出好茶相互欣赏,这样也可培养喝茶能刀。

肖海燕,宁红有一种熟悉的香水味

肖海燕是农林大学茶学专业大四的学生,因为生长在茶叶世家,从懂事开始就接触茶叶了。长期的耳濡目染,肖海燕把茶叶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高考填报志愿也是毫不犹豫选择了茶学专业。

谈到如何喝茶,肖海燕说合适的口味最重要,喝茶过程中,要把自己亲历的体会和书上的描述对比。反复揣摩。形成自己的一套见解。

肖海燕说学校的评审室只有十种红茶,而且只喝过一次就去参加预赛了,没想到答对八种,进入决赛。赛前,肖海燕坦言做了一番冲刺准备。针对十二教红茶,肖海燕每喝一款就总结一次,最后十二款红茶的特点便了然于心了。

对于这十二款红茶,肖海燕说宁红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是一种熟悉的香水味道,海南红茶带有岩茶的火功香,而白琳工夫则有甘草味道。

陈发来,喝茶高手要由浅入深

比赛开始前,有人预测陈发来会是最后的状元,看来此人是有些来头的。原来,陈发来和红茶打交道四五年了,接触的红茶远多于这十二款,而且他所结识的每款红茶,都当作亲人一般,它们的性格特征早已了然于心。他说,红茶的品种主要通过滋味、汤色、香气来辨别。条形还是其次。有几款红茶的香型独特,不用品就能辨认出品种了。

和陈发来聊起红茶,话匣子便打开了。他说,一种红茶可以有很多种风格,单单坦洋工夫就有十多种风格,而辨别主要还是看功底,无论品种还是风格,都有它自己特有的气味,例如正山小种有明显的桂圆味、川红带有玫瑰花香,部分红茶的香气让人印象深刻,对于刚接触红茶的人,可以从浅显易辨的八手,在不断的体会和总结中奠定功底,逐步提升。一名红茶高手就这样炼成了。

喝茶高手进阶手册

入门篇

入门攻略

先了解茶的特征、品质鉴定的流程、理论常识的方向,就好比出门旅行,要分辨方向,然后才知如何乘车。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刚开始喝茶要专一,选择喜欢的一种茶,这样才不至于在众多口感不一的茶类中迷失感觉。成才标准

大概了解茶类,分辨安溪四大名茶、武夷岩茶等基本品种;能正确区分本山、黄金桂、铁观音的明显特征。入门心得

如何入门。苏氏茗茶的苏总建议应从“察颜观色”开始。好比与人交往,第一印象较深刻的是外表。喝茶的入门也是先从“察颜观色”开始。据说经验丰富的老茶人。只要看一眼干茶。就知道茶的好坏。这本来应是喝茶懂茶到极致的人所能达到的功力,只是因为分辨干茶确是一件普通的事,高手却能从最简单的事中悟出最不简单的事,而入门的人则需要由简入深。

绿工坊的张清说,乌龙茶的外形一般条索清楚,卷曲成团,紧结而不松散。因为乌龙茶采制一般一芽两叶或三叶,芽要刚散开,制茶时经过揉、炒、烘等工序。所以制成的茶叶卷曲、紧结,不松散,一般形容乌龙茶干茶颜色为“砂绿”。就是像蚕砂一般的绿色。

对于喝茶入门,善新茗茶的黄晋江也有速成小窍门,刚开始喝茶参照物很关键,对于新手来说单独一款茶的好坏标准无从评判,而有两款茶进行对比,自然就有好坏优劣之分了。

进阶篇

进阶攻略

训练的方法无他,仔细喝、仔细闻,而且详加比较,在自己的感受方面应当客观一些!最好交一群喝茶懂茶的人,有人跟自己一起品茶。不仅能够弥补自身味觉上的缺憾,而且在相互交流中扩大喝茶的品种、层次等范围,熟能生巧,形成自己的一番体会和见解。

成才标准

了解大概的茶叶市场,辨别茶叶品质,分辨出不同季节、不同产地的茶,能够较准确具体地说出茶的优缺点。

进阶心得

天马山茶业的林彩华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却有十多年的茶龄了。她说,对于喝茶渐入佳境的茶人,应该能轻松鉴定一款茶的色香味,但是到了这一阶段,想要得到进一步提升,就需要有一定的制茶经历了。在制茶的过程中,从采摘、制作、加工等环节来判断茶的好坏,这样一来,对于表现不佳的茶也能评判出环节上的纰漏。

部分茶友认为入门看茶,进阶需要闻香。茶香,相较于干茶,更偏向于人的观感。茶庄的茶艺小姐们普遍觉得刚喝茶时,对于香气并不敏感,喝了一年之后,对于香气已经有明显的区分,三年之后,大概对于所有的香气都了然于胸。

据茶人们介绍,茶香出现的地方大致上有三种,杯堇、茶汤和口中的回甘。从杯盖香中闻到香味是要从最高温闻,温度渐降,香气可能有变化。都要把握住。而且量好在温度低到室温时都要仔细闻,不仅可以欣赏茶叶的香气,并且可以分辨出茶的好坏,甚至制茶手法如何!茶汤在人口时,会有香气表现出来。当然,温度渐减,香气会有变化。不过,茶叶置放一两个月后,会发觉入口的香气渐减,这是茶叶内部进行反应的缘故,属于正常,或许在水感等别的地方却有表现更佳的感觉。喝完之后,回甘中会发觉呼吸之间,有香气在口中徘徊。

高手篇

商手攻略

每天训练嗅觉、味觉,还有记忆。对于所有喝过的好茶都要记忆于心。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好茶标准;每次喝茶,评价每歉茶的缺点。

成才标准

每一款茶都有它背后的故事,例如它所生长的环境如何,包括土壤、海拔、空气、温度等;它的制作过程如何。包括制作的时间段、风向等。喝茶高手擅长的便是把从茶身上读到的故事与人分享。

高手心得

谈及喝茶高手,那一群和铁观音打了几十年交道的闽南人各有自己的看法。

苏氏茗茶的苏总评价喝茶高手倒是很干脆,一个比赛就知道谁是高手。假设有十款茶,先和一群喝茶能手评出这十款茶的名次,然后打乱顺序,谁能够按照先前的名次重新排列这十款茶,谁就能称得上高手了。这样的喝茶高手讲求的是记忆与自信。

正清心的陈清标说,高手喝茶应该用心来品,品出茶韵。铁观音的“韵”主要表现为它的香气和回甘,除此之外,“韵”还表现于茶人自身的文化内涵修养,而随着个人对茶文化认识层次的加深,对“韵”的品味和感觉也随之产生变化。

祥友名茶的黄金良眼中的高手应该是一个世外高人,不为市场和潮流左右,还原真正好茶的本色。

而黄晋江则认为没有一个人称得上真正的高手。铁观音的高手不见得也能称霸普洱茶界,所谓高手,应该是一个全才,目前看来还没有绝对的高手。如果想要成为高手,需要喝茶无数,就像士兵也要身经百战才能成为将军。

网友支招如何喝茶

喝茶就是品感觉

喝茶的最高境界是品茶。

所谓品茶,往往品的是感觉,品的是那种味,并随着季节、环境与个性的不同而不同。就季节而论,若在春风拂面之际,品一品新茶,吮一口嫩绿悠悠的碧螺春,即有春日晴明的愉悦;夏日炎炎,饮上一杯碧绿生青、满口生香的茉莉茶,身心便有浸泡在绿阴中的感觉;秋高气爽,收获在望, 那时最好冲一杯龙井、毛峰。慢慢地咂咂。细细地品品,反反复复地想想,这是一种心境;而在隆冬,泡上一杯普洱,望着杯中热气氤氲的橘红色茶水,则会从心头弥漫出一股暖融融的情调。

好茶要用好水泡

品茶,品水是很关键的。泡茶的水也分三个等级。自来水是最差的。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漂白粉的缘故,再好的茶叶也泡不出好味。其次是井水。古人用井水泡的茶还是比较好喝的。但现在的井水受环境污染的影响,泡出的茶没有甘甜味。最好的水要数山泉水了。山泉水由于它的纯与净,泡出来的茶人喝过后有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觉,有如坡诗中所写的“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的飘飘欲仙之感。

用舌头感知茶汤的质感

通常不会喝茶的人不知道学习喝茶要从什么地方入手,看到别人谈论茶,总跟自己的感觉不一样,就放弃了对茶的体会和总结。随随便便地喝着,不好意思跟别人说,牛饮喝着玩。其实学习喝茶并不难,学到高深的程度才算难。

茶里面有几个特殊的味道。一般都可以察觉出来,那就是甘、苦、滑、涩。尤其是把两种茶叶比照着喝的时候,当中的细微差别就容易分辨了。甘甜和滑顺是所有好茶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而苦和涩就是茶的缺陷了。

好茶是甘甜的、细腻的、持久的。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感觉,让人喝起来感觉很舒服。随着喝茶年限的增长。我们会对好茶的要求提高,而忽略一些当初看来是很不好接受的苦涩。 茶汤咽下之前,茶的甘甜是从舌尖到舌根的过渡、蔓延;茶汤咽下之后,茶的甘甜是从咽喉往舌根部涌现,伴随着清凉感觉。口舌生津,一阵阵地涌现着甜的回味,把这个感觉称之为甘是再恰当不过了。

好茶始终滑顺,茶汤像自动流转于口腔,细细的、滑滑的,丰富的质感每一分子都给你留下深刻的、无形的印象。同样会像甘甜一样在口腔内镀上一层膜。有“釉面”的感觉。

如果能够鉴别茶汤中苦涩甘滑的比例。我觉得就算喝茶入门了。

健康喝茶才是最高境界

为使茶叶中的有效物能在水中浸出溶解,要注意泡茶的水温。一般茶叶应以刚沸滚起泡的开水沏泡为好,高级绿茶的叶子很嫩,各种有效成分容易溶出,只需80℃~85℃的开水冲泡。普洱茶、乌龙茶和红茶需100℃的沸水冲泡。茶水中的抗氧化物容量与泡茶时间长短有关,一包绿茶或红茶在150毫升的开水中,5分钟后其中85%的抗氧化剂可以释放出来,再过5分钟另外的15%才浸泡出来。所以,喝茶时要注意开水泡茶的时间。一次茶叶泡喝3杯后应重新换茶叶,那种上午一次泡茶后连喝一天的习惯不利于摄取更多茶叶中的有效成分。

茶末、瓶装茶饮料保健效果差,因为这些茶里面抗氧化剂含量很少。如要达到防癌目的,每天最好喝几杯茶。不要喝太浓的茶,以免伤胃、伤肝。不仅喝茶,还可吃茶,这是因为,B-胡萝卜素、维生素E、叶绿素、食物纤维等成分不易溶解在水中。

喝茶也要细嚼慢咽

口中对于香气最敏感的地方是口中上颚跟鼻腔的交接处,所以,评鉴比赛茶时,评审都会将少量茶汤饮人口中,稍微低头。从嘴唇的左边和右边吸入空气。当吸入空气时茶汤混着空气在口鼻交界处翻搅,容易让嗅觉感受到茶汤的香气。当然我们喝茶时也可以这样做。虽然这是很高等的品鉴方法,但是建议两点:刚开始时“刺激性”太大,恐怕要经过个一年半载后,嗅觉才能适应;容易呛到,入口茶汤尽量少,吸入空气时先轻轻吸。习惯后再加重。

茶汤饮下,口中有翻搅的动作,例如吸气、吞口水的动作,可以闻到茶的香气。尤其是饮入浓茶时。茶香会渐渐由口腔翻搅而显现出来。

古代业余喝茶高手

赵信

赵佶,即宋徽宗,北宋皇帝、书画家。赵佶作为一位皇帝却对茶情有独钟,他对斗茶、分茶尤其精通,撰写出了茶叶专著《茶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业余茶高手。

《茶论》后来称为《大观茶论》,又称《圣宋茶论》。全书2800余字。首为序言,次分地产、天时、采摘、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目。对于当时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等均有详细论述。其中论及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煮之妙尤为精辟。反映北宋以来茶业发达和制茶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有些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蔡襄

蔡襄,北宋政治家、书法家。蔡襄爱斗茶,终成业余茶高手。

蔡襄曾撰《茶录》专著,是继陆羽的《茶经》后的一本最有影响的茶书。尤其是陆羽在《茶经》中没有记述的“建安之品”,蔡襄在《茶录》中对其作了详尽的论述。以补其缺。蔡襄《茶录》全面地论述了对当时流行的团茶所作的重要创新,尽管具有时代局限性,但其功不可没。宋代欧阳修为《茶录》写的《龙茶录后序》(公元1064年)也对他创造的小龙团茶作了很高的评价。

如以文化艺术思想来衡量,《茶录》还是一本中国茶文化艺术专著。蔡襄在《茶录・序》中写道: “至于烹试,曾未有闻,……伏惟清闲之宴,或赐观采。”说明“烹试”活动是清宴雅集的游艺之事,烹试的目的是为了竞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除了要讲究技巧外,更需要讲究这种艺术形式中所包含的艺术美感。

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欧阳修平生爱茶,最推荐洪州(今江西修水)的双井茶。所著《归田录》载:“自景佑(公元1034~公元1037年)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辟署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又写过多首茶诗,其中《双井茶》最令人喜爱,简直成为我国著名的双井茶业余茶专家了。其《双井茶》咏道:“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白毛囊似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茶。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嗫尤须三日夸。”欧阳修不愧为业余茶高手,双井茶也因欧阳修的诗文而蜚声京师。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诗词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