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多动症小孩的教育范文

多动症小孩的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多动症小孩的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多动症小孩的教育

篇1

您的孩子是不是异常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是,那可要重视了,当心孩子患了多动症。儿童多动症即儿童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不宁的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好冲动等。那是不是多动的孩子一定就患了多动症呢?当然不是。多动症是指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活动过度。多动症的孩子在各种场合都动个不停,尤其在不该动的场合。患儿的“多动”一般都带有唐突、冒失、破坏性、不计后果等,与正常儿童相比,不仅有量的改变,还有质的改变。为了进一步了解多动症,我们就来看看小伟的具体情况。

小伟,6岁,上小学一年级,由妈妈带着来到了心理咨询门诊。在诊室内,小伟根本就坐不住,随便翻动桌上的办公用品,搬动椅子,弄得叮当乱响,妈妈的管教毫无作用。看着多动的孩子,妈妈皱着眉头讲开了:小伟足月顺产,出生时无窒息史,生长发育与同龄儿无异,会走路后往往以跑代步,而且跑得很快。自幼顽皮好动,好破坏玩具和家中物品。在5岁上学前班时,老师对他意见颇多,家长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甚至老师要求家长到学校陪读。小伟上课的小动作不断,手里总不停地玩铅笔或尺子、橡皮等,有时把书撕成一条一条的,坐在椅子上来回扭动,仿佛有小虫子在咬他。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常被老师提醒才能认真听一会儿课。上课时嘴里常发出怪声,弄得同学哈哈大笑,还乱仍书本,扰乱课堂秩序,弄得老师常把他安排单独坐。小伟做事情丢三落四的,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家庭作业得在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完成。考试经常是六七十分,交卷子最快,从不检查,有时甚至被老师叫到讲台上才能完成试卷。平时爱与同学打闹,摸人一下或碰掉同学的铅笔盒。情绪经常不稳定,爱发脾气,不顺心就生气摔东西,特别高兴时喜欢尖声喊叫。

经过检查,确诊小伟患了儿童多动症。很明显,小伟的患病程度已经影响到学习,妨碍了班级正常的学习秩序。他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寻方面是药物治疗,每天早晨上学前和下午上学前给予相应药物,明显减轻了小伟的多动症状。这类治疗药物长期服用不会成瘾,假期不用服药。另一方面,同样也很重要,即心理治疗,辅以教育。首先,是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儿童多动症是一种病,像小伟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大人心中的“坏小孩”,不要歧视他,更不能粗暴打骂他。要有耐心,改变纯惩罚的教育方法,发现其优点及时表扬,提高孩子的自尊心,激发学习兴趣。其次,是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孩子的内在自制力。同时,指导小伟妈妈在乎时实行奖惩疗法,用协议的方式,当小伟坚持埋头做事的时间超过一定时间后,可以得到奖励。循序渐进,半年下来,小伟的学习成绩明显上升,老师反映这孩子懂事多了,家长也有信心继续努力,耐心教育。

从小伟的例子可以看到,儿童多动症虽然外治,但通过医生和家长持之以恒的努力,是会有收益的。经过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症状,纠正行为,部分孩子仍可获得较好成绩,使“多动、伤肺筋”的孩子转变过来。

常州第一0 二院心理咨询热线:(0519)8108568(8:00~22:00)

篇2

案例一:

老师最近向家长反映上大班的跃霖上课不停地做小动作,爱说话,并建议去医院看看。爸爸妈妈带跃霖去医院做注意力测验,各项显示他情况正常,但老师一直反映他上课讲话、小动作格外多,东张西望,坐无定心,经常惹得同桌或附近的同学,注意力也不能集中,极大地影响了听课的效率,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的效果,不过持续的时间却不长。上次去医院医生开了一些安神的中药,爸爸不知这些药对于有多动倾向的孩子是否有用,也不知道该不该给他吃这些药,主要是怕副作用多又没有任何效果。爸爸妈妈不知道孩子是否属于多动症儿童,对于跃霖自制力差的问题也不知如何进行行为训练。

案例二:

在小班时旭旭的自制力就比其他孩子差一点,家长还不觉得对孩子的发展有影响。现在上中班了,老师的批评指责多了起来,感觉各方面的发展明显不如以前好。特别是与小朋友的交往上,他变得格外敏感,老说别人取笑他,因此不太愿意和小朋友玩。旭旭的多动本来只是课堂上不够专注而影响学习,但现在爸爸妈妈觉得他的心理问题非常大――敏感、爱生气、不听话。旭旭的理解能力很强,对他的学习家长并不是很着急,觉得大一点情况好转会赶上去,但现在爸爸妈妈发现他的行为上变化太大,不知道怎么化解他的压力,正确引导他,再说现在转园也不容易。

案例三:

有位男孩的家长认为他比较调皮,对他看管较严,平时在家只有看动画片时他才能坐得住,大人稍不留意,他就窜到邻居家,不是舞拳,就是拉开邻居家的抽屉、橱门,家长不知打了多少次也没用。于是,家长逢人便说:“你看看这孩子,有多动症!都快进小学了,还手不停脚不停的。”开始这孩子还有点难为情,几次之后也就无所谓了。

对于以上三个案例,家长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进行必要的应对:

不要急于给孩子吃药,任何安神的药都是神经抑制剂,都有副作用。

注意力是多动的一个指标,如果老师怀疑孩子是多动症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这样可以说服老师,把医院诊断的结果多复印几份交给老师,然后找老师单独交谈。孩子好动有很多先天的原因,是由于生理条件决定的,而且很难纠正他们的行为。最现实的做法是,请求老师多宽容一点,给予特殊关照。只要老师不特别反感,其他家长不提异议,孩子肯定会顺利度过。

有的孩子经常受老师的批评,学生也站在老师一边一起取笑他。一般来说要想改变老师不是很容易的事,最好让孩子到别的幼儿园去读,只要环境变了,孩子心理也就会发生变化。敏感的孩子其实自尊心也很强,不会有太出格的行为。

对于精力特别旺盛的跃霖,要判定是否为“多动症”,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与多动症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课堂上如果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或暗示后,一般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为,稍微有所收敛,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是不能做到的,他们往往不听成人规劝。

对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或事情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说明他的注意力并无障碍,是由于多动的特点影响了注意的效果,而多动症的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具有明显的缺陷。特别是不能持续地将一项活动进行到底,注意的有意性和坚持力很差。

在专心听课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学习上没有其它的障碍,而多动症的儿童除了注意障碍外,往往还伴有其它的学习障碍。跃霖属于一般性的多动行为。

进行行为训练:

家长学校密切配合,教师和家长应特别地关心、体谅孩子,不能因其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也不能因孩子多动而造成其自卑心理或其他方面的精神压力。

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耐心地矫正孩子的多动行为。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强化,针对孩子尚能接受教师暗示的特点,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目光暗示、点头暗示等手段,及时提醒他遵守课堂纪律,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课的习惯。

家庭教育中,建议父母教育孩子时要求应一致。父亲要纠正急躁、粗暴的缺点,不能动不动就打小孩,要多看到小孩的优点和长处。母亲克服对小孩宠爱、娇惯的弱点,做到爱孩子与严要求相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也要保持一致。

不要动不动就给孩子贴上“多动症”标签。对待此类孩子,在安静活动一段时间后,要安排一段活动量大的活动。他喜欢模仿,成人不要粗涉,要在肯定的前提下,教会他如何模仿。由于这类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成人要反复多次地提醒、引导,耐心帮助,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要及时表扬,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千万不要当众揭孩子的“丑”。

总之,对儿童的一些问题行为,不要乱下结论,要观察分析,然后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手段帮助他,这样,孩子的“多动”行为就可得以纠正。

链接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是“儿童活动过多综合征”的简称,是“注意力缺陷(简称ADD)。”多动症的发病比率一般医学者认为不超过3%左右,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种儿童具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1)注意涣散(至少具有下列之三):

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上课常常不听讲;

注意力容易随境转移;

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或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很难坚持某一种游戏或玩耍。

(2)冲动任性(至少具有下列之三):

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在游戏和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3)活动过多(至少具有下列之二):

坐立不安;

经常奔跑;

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

整日忙碌,没完没了。

篇3

那么,遇到班里有多动症学生,老师应该怎么办呢?

多动症孩子有些典型症状,例如常离开座位,如果老师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他焦虑、愤怒、攻击。

因为生理限制,孩子就是会坐不住,可是老师多半因为不理解症状,也不知道该如何协助他,只是训话。次数一频繁,孩子就忍不住打人。其实,打人本身不是多动症症状,而是引发出来的。

班上有多动症学生,老师该如何协助?该如何和家长沟通?该怎样做好班级管理?

Q:当怀疑孩子具有多动症,我该如何跟家长说?

A:与家长沟通前,先做具体的观察记录,记下孩子何时发生什么事,例如分心、冲动等。

以“他上课常看着窗外,我已经帮他调整座位,也提醒他上课要专心”,用具体、没有价值判断的陈述表达孩子的状况,说明你用了哪些方法仍不见成效。将困扰提出来和家长讨论,问问家长,孩子在家是否也是如此。要先排除跨情境的差异,因为有时只是课程安排不当造成的,学生不是真的有多动症。

如果担心“建议带孩子就医”会让家长产生“你认为我们家小孩有问题”的感觉,不妨请特教老师或辅导人员协助沟通。重要的是,沟通的过程要让家长感觉你以孩子为中心,努力想帮他。

需要注意的是,家有多动症小孩,家长从小到大都被告状,教养过程的挫折常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失职的父母。有机会的话,多给予父母支持、不断鼓励,适时提供好的方法。

Q:我要如何引导班上其他同学跟他互动?

A:通过全班性的宣导,如绘本、影片,或是像“费菲尔普斯获八块金牌”的新闻事件,让孩子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营造出比较包容的班级气氛。

有老师曾经用计时器的隐喻让孩子理解。她告诉孩子,上天在每个人身上装了计时器,时间一到就要动一下,有人十分钟才动,有人五分钟动,可是有些人十秒钟就要动一下。他不是故意要作怪,是生理不同造成的。

“老师的身教”是班级气氛的关键,老师如何对待这个孩子,全班学生都在看,如果老师温暖、包容,能够看见这孩子的特别与优点,其他孩子也容易学到这样的对待方式。

Q:我要如何帮助他收获较好的同学关系?

A:多动的孩子坐不住、喜欢插话,常易招来同学异样的眼光。这时不妨指派一些任务给他,例如发联络簿、帮老师倒水等,让他的“坐不住”可以合理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行为问题时要尊重孩子,不要让其他学生觉得他不好。

让孩子知道,你关心他、愿意协助他,针对他的一些行为问题提出具体改善建议,必要时私下和他建立一些小约定。例如让他知道当你跟全班说“安静”而且敲一下黑板时,好像是要全班安静,其实是在提醒他回位置坐好。这使他随时被提醒,又不至于成为同学眼中的异类。

Q:孩子明显很不喜欢来学校,我要如何帮助他?

A:多动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长久吸收负面信息,加上生理限制,所有团体规范对他而言都是辛苦的。因为承受太多情绪上的痛苦,他对学校常有强烈的负面感受,但是他还是要上学。

帮助这一类孩子生活结构化,减轻他们学习上的辛苦,可以在孩子桌上贴一张检验表,当他专心做事时,就可以自己打勾,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他约定一天打满多少勾可以领奖品,让他的努力被鼓舞。

孩子在空间管理上也需要老师协助。有老师曾遇过一个孩子,他的座位乱七八糟,加上过敏体质,他常流鼻涕,用过的卫生纸往抽屉塞,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后来老师帮他买了几个盒子,贴上标签,让他分类收纳,再加上一个小盒子挂桌旁丢卫生纸,只用了一天就改善他的情况了。

适当的座位安排也可以协助这样的学生。面对面上课容易与同学打闹,造成分心,所以传统教学排排坐的方式会优于小组讨论教学。

座位安排上尽量往前,这样他比较容易注意老师上课内容,老师也可以看到他的学习状况。不妨安排一个情绪稳定、正向的孩子当他邻居,适时协助他。

当孩子情绪得到支持,知道老师看见他的困难及努力,会使他对“来学校”这件事不那么排斥。

和孩子建立关系,让他知道老师在乎我、关心我。多与他互动,少一点消极的责骂。

当他违抗你,或是说一些挑衅的话时,难免会引起你的怒气,不要在怒气当下针对他的话做回应,但可以让他知道“你讲这句话让老师很生气”。

Q:班上其他家长对于这个孩子的行为很不放心,我该怎么做?

A:某班上多动的学生上课时随意走动,同学一直叫他“坐下”,几次之后他很生气,骂了脏话,结果引来同学的怒气,两人就打起来了。

篇4

多动症顾名思义是以活动多为主要表现。患儿在婴幼儿期,就有好动、不安宁、喂食困难、哭闹、入睡困难、易醒、双手不停地翻弄所看到的东西等表现。甚至在上学后,教室里坐不安稳,比较严重者擅自离开坐位在教室内走动,推撞别人,惹是生非,做多种怪动作。注意力不易集中,常无目的地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课堂上老师警告不要做小动作,患儿尽管点头答应,但转眼就弄起别的东西。即使有限的作业,也不能一次坐下来完成。行为冲动,不顾后果,或不能合群,不喜欢参加正常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学习困难,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口头表达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给人感觉是老“淘气”,难以自制。

或许有的家长会问,我的小孩非常“淘气”,是不是患了“小儿多动症”呢?显然,两者的“淘气”是有区别的,什么是正常“淘气”的儿童,这里有两种试验可予以鉴别。一是翻手试验,让孩子的双手放在桌上,做伸开、平放、靠拢动作,并在原位置上将手掌快速翻转,如显得笨拙不能协调,则患多动症的可能性大;二是对指试验,以拇指和其余四指按序快速反复合对,患儿则易显得不协调和易对错。当然,对小儿多动症的诊断不仅仅如此,需要上医院请专科医师确诊。

本病的真正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遗传、产伤、工业污染、食物以及后天养护等因素有关。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比较重视儿童的智力开发,而忽视体能训练,有些家长对儿童过度保护,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由家长包办,因而掩盖了一些孩子动作不协调的毛病,以至贻误了早期矫治的时机,故有人提出了系统的感觉综合训练方法。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由于神经递质的数量不足,造成信息不能及时下达,以致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病与饮食中含有大量调味品、水杨酸盐类、食用受铅污染的食品、大量食用含酪氨酸的食品,以及饮食中缺铁和锌有密切关系。如发现孩子患了多动症,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要食用含铅量高的食物,如贝类、向日葵等,不要把食物暴露在铅污染的环境中,如汽车尾气排放频繁的地方,教育孩子不要把铅笔头含在嘴里把弄,吃饭前必须洗手,尤其是刚刚拿过铅笔的手。②不要食用含酪氨酸的挂面、糕点及乳制品。③食物中不加胡椒油等调味品和酒石酸等食用色素。④少食富含甲基水杨酸盐类的番茄、杏仁等。⑤要多吃含铁、锌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牡蛎,家禽的心、肝、脑,以及大枣、苹果、百合、核桃、芝麻和花生等。

篇5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动症。它是以四肢、面部、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及污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表现为反复眨眼、皱眉、咬唇、张口、咧嘴、摇头、点头、扭颈、耸肩、嗅鼻、清嗓子等,多数患者伴有多动症状。抽动症发生时常有突然、快速、刻板、反复交替出现的特点,但患儿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异常。

国内有人曾作过研究,抽动症、多动症尚未被多数人真正了解和重视,在学校,患儿常被看作“坏”学生,挨批评受罚则是家常便饭;在家里,父母常“恨铁不成钢”,往往施以粗暴的、简单的教育方式;在同学、亲友邻里眼中,这些顽皮孩子也常受到讥讽、疏远和歧视。久而久之,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容易产生愤怒、敌视、反抗等严重对立行为。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抽动症的呢?北京金童阳光抽动症研究所――北京金童儿童门诊部儿科专家孙书明大夫介绍,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遗传因素:与家族遗传史有关;器质性因素:如产伤、剖腹产、窒息等;躯体因素:如眼结膜炎或倒睫刺激引起眨眼,或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鼻、面肌抽动;社会心理因素:如父母离异、学习负担过重等影响,抽动成为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

篇6

如果到网吧看看,我们会发现泡在网吧里的大多是男性,其中还有不少是中小学的男生。作为一个群体,男孩更容易网络成瘾。

男孩比女孩更容易网络成瘾,这有充分的证据:2008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同样指出: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沉溺于网络。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为13.29%,女性为6.11%,男性约比女性高出7.18个百分点;在网瘾青少年中,男性比例达68.64%,远远高于女性的31.36%。

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中国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指出,在小学阶段,男孩上网成瘾的比例(9.5%)明显高于女孩(4.6%)。

除了网络成瘾以外,在其它物质成瘾行为上,男孩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女孩。

在吸烟成瘾行为上,对北京、上海等18省、自治区、直辖市213253名青少年的调查表明,男生吸烟行为远远高于女生:男生尝试吸烟率是女生的2倍;男生现在吸烟率是女生的5倍;男生重度吸烟率是女生的6倍;男生首次吸烟年龄13岁的报告率是女生的3倍。

在饮酒成瘾行为上,不管是我们的经验还是调查数据都说明男生的饮酒成瘾行为远远高于女生,如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2003年对5169名中学生的抽查结果表明,69.9%男生尝试过饮酒,远远高于女生。

在吸毒等其它危害更大的药物成瘾上,男性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女性。

男孩,更多的情绪问题

男孩,情感更脆弱

一般人认为男性的情感应该是坚强的,但这其实是假像。男孩看似坚强的外表背后,隐藏着脆弱的一面。男孩在情绪、情感上比女孩更脆弱。研究表明,从婴儿时期起,男婴比女婴就更容易烦躁。日常生活中的一点点改变或者妈妈、爸爸稍微严厉一些的口吻,都可能使小男孩变得更烦躁不安。

压力,让男婴更不安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想知道,在压力情境下,男婴是否更容易不安。他们将六个月大的婴儿与他们的母亲请到实验室,在事先设定的情境中玩耍并进行录像。首先,母亲给婴儿看玩具并与婴儿说话;然后,母亲停止与婴儿玩耍并板起面孔以使婴儿烦躁不安。接下来,母亲要尽可能地安慰婴儿,抚摸婴儿,注视并跟婴儿说话。

实验结束之后,研究人员慢速播放录像带,分析婴儿和母亲的表情及行为变化。结果发现,男婴哭泣和烦躁的次数更多,表现得更为愤怒,他们要么比划着想让母亲抱自己,要么在椅子上动来动去好像要逃走。而且,在母亲试图安慰他们的时候,男婴也表现得更难平静下来,母亲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让男婴高兴起来。

离婚,对男孩伤害更大

人们通常认为,面对父母离异的事实,男孩比女孩更加漠然,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父母离婚,男孩受到的情感伤害比女孩更深。女孩往往会通过一些方式表达她们受伤害的情感,从而减缓父母离婚所带来的伤害,而男孩往往把伤害深深埋藏于心底,日积月累,危害加剧。父母离婚,男孩往往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指出,父母离异,男孩会因缺少父亲的“示范”而变得缺乏阳刚之气,成年后更易成为所谓的“娘娘腔”。

男孩,更不擅长情感表达

女孩比男孩更善于表达情感,女孩对情绪和情感更加敏感,2岁的女孩比2岁的男孩更多地使用与情绪有关的词语,女孩比男孩更多的使用“爱”和“伤心”这样的情绪词语。

儿童时期如此,到了青少年期,这种情感差异日趋加大,越来越多的男孩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别人的情感反应更不敏感,更有可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男孩往往更容易情绪失控,用攻击或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有时候,他们把这种攻击指向自己,这就是自杀,更多时候,他们把这种攻击指向他人,就是暴力。

男孩情感,受到更多文化束缚

男孩虽然天生情感脆弱,但是他们天生并不缺乏情感表达的能力。

研究者已经发现,婴儿初生几个月大时,男婴比女婴更能表达自己,但是当男孩到达就学年龄时,他们表达情绪的能力下降,甚至已经隐而不显。男孩子五六岁时,与女孩子相形之下,就显得更不会向父母师长表达他们的失败或郁闷。

那么是什么使一个开朗、热情洋溢的男孩变得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情绪?男孩研究专家波拉克给出两点解释:

第一个原因是,在培养坚强男孩的过程中,父母或其他成年人使用羞辱的手段,让小男孩为自己的情感表达感觉到丢脸,特别是对脆弱、害怕与绝望的感觉有罪恶感。

第二个原因是男孩与母亲之间的过早情感分离,使男孩的心理受到创伤,从而影响其情感发展。

这两点原因,其实背后都是一种文化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社会对男孩的性别偏见。许多人认为男子汉不应该随意表达自己的情绪,“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们的文化往往对女孩的情感发展给予鼓励而对男孩加以抑制。

英国精神病学家瑟巴斯汀·克莱默指出:“社会对于男人有着更大的压力,人们看不惯男子汉的软弱,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表现出脆弱的一面,所以还是小孩子时,男人就有着很大的压力,他们更加敏感,并在两岁以前就压制住了许多天性和本能。”

男孩,更高的心理疾病发生率

众多心理学研究指出,男孩容易患各种疾病,除了抑郁和焦虑以外,男孩在绝大多数常见心理疾病上的发病率都高于女孩,其中,在儿童青少年阶段最常见的心理病症、多动症、学习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等疾病上,男孩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孩。

多动症 大家都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勇夺八枚金牌的泳坛名将菲尔普斯小时候患有多动症,像菲尔普斯一样患多动症的男孩要远多于女孩。

篇7

关键词:多动行为;职校生;辅导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183-02

在教学工作中,职业学校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因为个别职校生违反课堂纪、不认真听讲,而导致整个班的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是个别学生的故意捣乱,而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违纪常常会暴露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如不及时给予帮助,会进一步加深心理问题的程度,甚至会诱发其他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本文通过成功转化有多动行为的李同学的亲身经历,更加深刻地体会在职业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一、案例介绍

李同学,男,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二年级学生。其父亲是出租车司机,小学学历,工作忙,对小孩要求高;母亲是家政服务员,性格软弱。据了解,李同学的智力水平中等,其父以打逼其学习,成绩一有下滑就棍棒相加,在小学中低年级时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上游波动,升入初一成绩开始快速下滑,初二第一学期后除体育成绩及格外其他科目考试均不及格,中考后以较低的成绩进入当地职业学校五年高职班学习。该学生在小学时就比其他儿童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多动行为并没有减少,进入初中、高中后经常因为多动行为受到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批评。该生高职二年级时,表现有多动行为,上课时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常晃动桌凳,故意干扰其他同学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东张西望,在老师暗示或批评后有一定效果,但不能长时间坚持;课余活动中与其他同学不合群,好搞“恶作剧”,如帮其他同学起绰号、故意用身体碰撞其他同学,把同学的课本藏起来等,其他同学急得团团转时,自己却满不在乎。向其家长了解情况,家长说:在家里表现为任性,易冲动,精力特别充沛,对侦探类、武侠的电视剧感兴趣,可以连续看上几个小时,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很专心,学得也比较快,但做作业时常边玩边做。据其母亲说,父亲对其教育简单粗暴,看到孩子不爱学习、好动、不听话时,烦了急了就是打骂,从不与其讲道理;母亲舍不得管孩子。

二、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该生具有明显的多动行为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与同龄人比有明显差别;但其行为又与多动症有明显区别:第一,当该生在课堂上因违反课堂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或暗示时能收敛一段时间,而多动症患者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一般是“无法无天”的,根本不受别人限制和规劝。第二,据其家长反映,该生对其感兴趣的事物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得很快,学习上没有明显障碍,而多动症患者除了注意力障碍外,往往还伴有其他学习上的障碍。根据以上分析,该生属于一般性多动行为,而不是多动症,一般多动行为与多动综合症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一般的多动行为是可以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教育的影响而改变的,但多动症则必须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方能转好。

三、转化措施

据此,向李同学的班主任老师和家长提出以下辅导建议。首先,班主任和家长应对该生给予更多关心、体谅,不能因其多动行为而感到厌倦、心烦。其次,要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耐心矫正多动行为,矫正时应坚持正面引导和鼓励,并积极强化。再次,家庭、学校要经常沟通,对其教育要求要保持一致。父亲需改变急躁、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不随意打骂孩子;母亲则要做到爱与要求相结合。只要父母教育方式正确,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在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该生的多动行为是可以改善的。本人也对这位学生投入积极的关注和行动,开始有计划地对李同学进行心理上和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具体措施:

1.把他的座位从教室的角落里调到了一个醒目的位置,把他置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视力重点中,让他知道老师和同学时刻都在关注和关心他,大家并没有无视他的存在。委任他为数学课代表,协助管理数学课的课堂秩序,在课堂上不时地用目光对他进行暗示和鼓励,及时肯定他的积极行为,忽视他小的违纪行为。

2.邀请任课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形成合力。让家长认识到,家庭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帮助家长树立信心,认识到该生的多动行为是可以改善的,并建议家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和帮助,少一些粗暴和责备,让孩子顺利健康成长。让家长知道不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没有希望,应该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家长和老师决不能因感情用事而伤害该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经过努力,家长对李同学的态度有了很明显的改变,能主动向班主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高兴地告诉老师孩子在家的点滴进步。

3.用宽松的氛围影响他,要转化李同学离不开一个宽松环境。良好的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能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对该生的顺利转化产生积极心理效应。平时与他进行交流时把他看成自己的一个朋友,进行平等的交流,讨论一些他感兴趣的积极的话题,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要求他周围的同学给予他积极的支持,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予他关心、谅解和宽容。他逐渐融入到了这个宽松的环境中来,和同学相处融洽,不再在同学中间搞“恶作剧”。

4.帮助他从新自我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个体能客观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要使李同学改变单纯靠外部环境的改变是不能够达成的,重要的是从思想上转变他,让他能够重新认识自我。经常与他谈心,通过正面的引导,使他了解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细节上的不同,而这些细节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经过这样多次真诚的交流,他对自我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同样是一个有着很多优点的学生。帮他重新建立了自尊和自信,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经过一学期的帮助,李同学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从一个老师、家长和同学都感到头疼的问题学生变成一个大家都欢迎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不仅能很好地自律而且可以协助老师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期末考试数学成绩第一次跨过及格线。

四、教育反思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说明,每个“问题”学生都有其问题背后的原因,只要能认真找出问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问题”学生应该都不是问题。针对这个案例做出了如下的思考:

1.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家长的简单、粗暴教育养成了他的多动行为,家长没有意识到及时调整这种行为的必要性。家长发现孩子的多动行为只是粗暴地制止和批评,没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去改变,没有给予更多的关心、爱心和耐心。

2.中小学教育的缺失。在重视升学率的小学、初中阶段,老师的眼光和爱心更多是投入到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像这样的“问题”学生是不问不顾的。那么这样的学生长期处于一个压抑的学习环境中,他就会用其他方法来吸引众人的眼球,确认自己的存在,刺激了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3.师爱的力量。师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不应该是空洞的,而应该是具体的,它表现在对学生的点滴的关心、帮助和呵护。师爱不应该是盲目的,而应该从学生的具体需要和具体情况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困生教师应该要给予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即使不能帮助他们转变,那也应该不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今后的教育不设置更多障碍。

参考文献:

篇8

原本以为,小孩子很容易对付,可当我在年9月第一次走近四(1)班的教室却发现:小孩子们已乱成一团。不是我不够严肃,不是没有叫“停下来”。而是:我原有的对待中学生的那一套教学方法在这里根本行不通。

“从零开始”我下定决心。首先是积极地听课,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组织及教学;接着便是主动拜师学艺,向师傅钟老师取经……

知识的课堂是冰冷的,情感的课堂是人文的,知识的教育是传统的,人格的教育才是健全的。在我学习的过程中,在完成美术学科知识的教学后,我思索着、也寻找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姗处。”在编辑校报的过程中,我看到,刘华玲老师这样写道:我曾多次批评教育过学生,也见过同事批评教育学生,但批评教育之后,学生还能笑着走出办公室的不多。反倒发现,一直被批评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而且越批评,他们就越“需要”批评。刘华玲老师总结说:也许是“狂风暴雨”、“苦口婆心”、“讽刺挖苦”等批评教育的方式,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难以产生自觉改正错误的念头。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的权利,每个孩子都会在犯错误中成长。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有时可以传递出或善意或严厉的批评,但都可以是甜的。

刘华玲老师的这段感受也是我近一年时间以来教育小孩子时的感受。我们班上的涂身杰同学算是一个典型。他生性好动,也爱说话,在课堂上总能成为亮点。教师私下就说:这孩子可能有“多动症”吧,当然,这样的谈话没有恶意。可我却有自己的看法:他是个小孩子,多动是他的天性,把他的多动看成是“症”无疑是把他看成有病的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里,作为教师要给予每个孩子一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健康的”心理暗示,这样他们的人格才能健全发展。我分明发现:涂身杰同学的好动是那么地天性使然,眼光闪烁着质朴和智慧;笔下的每一幅画都有他独到的理解,甚至自己画的每个细微处都能自我娱乐地哈哈大笑。每次看到他,我的心也随之快乐起来,是的,小孩子就应该

那么快乐。哪怕是犯点小错误,也是上帝给孩子的权利。

篇9

你知道吗?孩子的性格是有“颜色”的。如果你能掌握孩子性格的“色彩密码”,就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性格颜色”的说法源于“性格色彩学”。心理学家将人的性格分为红、黄、蓝、绿四种,其背景理论是气质类型说,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四种气质类型。而运用红、黄、蓝、绿四色性格分类法,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一个人具备哪些气质和特点。多数人认为,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特点不同,红、黄、蓝、绿各有千秋,无论你的孩子是天生具有领导气质的“红色性格”,还是天生追求完美的“蓝色性格”,同样都有其相应的优势与缺陷,家长需要做的是:辨识“性格颜色”,准确判断自家孩子的性格色彩;根据孩子的“性格颜色”特点,调整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建立自信,健康成长。

家有“红色”孩子

(熊女士,32岁,商务中心职员)

我对“性格颜色”这门学科比较感兴趣,常看一些有关书籍,还在网上听过相关的视频讲座,因此很早就判断出我女儿茗茗是“红色性格”的孩子,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教育,效果很不错。

“红色性格”的孩子思维活跃,善于表达,敢作敢为,喜欢表现自己,在意别人的赞美与认可。根据这一特点,首先我就注意多给孩子分配任务,多给她做决定的机会,只要是她力所能及的事,我都尽量让她显显身手。比如负责下楼买报纸,打电话跟水站要水,提醒她爸服高血压药,通知表哥、堂妹等周末参加聚会,等等。让孩子多承担一些职责,看得出来孩子特别有成就感。其次是重视她的想法,经询她的意见,让她来决定一些事情。比如,要布置她的房间,我会问她喜欢什么风格,要贴什么样的贴画也由她自己决定。双休日外出游玩,我也会事先征求她的意见,是去科技馆、动物园,还是游乐场,由她决定。除此之外,我还时不时地表现出对孩子的“依赖”。这一点好多家长可能都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大了还靠不住呢,哪能依赖小孩子?其实“红色性格”的孩子,天性好强,勇于担当,乐于助人,从小你要让孩子感觉到你依赖他,没有他事情就不会做得那么好,孩子不仅会表现得更加出色,还会获得一种内心的满足感。

生活中我常会有意识地表现出对女儿的依赖。比如,前段时间我利用双休日去练车,便征求茗茗的意见:“爸爸有事不能陪妈妈去练车,你愿意不愿意陪妈妈去练车呀?”茗茗很高兴地表示:“我陪妈妈去!”星期六早上天刚蒙蒙亮,我一下床,她马上跟着坐起来了,闭着眼睛问:“妈妈,是该去练车了吗?”然后,便带了一本《民间童话故事》跟我去了练车场。我练车,她在一旁看书,而且很快就和教练叔叔混熟了,一口一个“叔叔”地叫,还给教练叔叔讲故事,逗得教练叔叔好开心。我练了几圈下车休息,茗茗又是给我递水,又是帮我擦汗。教练说我比上两次有进步,茗茗便趁机鼓励我:“妈妈加油!”我感觉女儿特别贴心。星期天的早上,为了陪我练车,她不仅早早就起了床,还忙着装矿泉水、面包、纸巾等物品。别看孩子年纪小,你一依赖她,她还真知道操心。她爸爸表扬她:“咱闺女真能干,都会照顾妈妈了。”女儿听了一脸自豪。

当然,“红色性格”的孩子也有自身的缺点,比如想法比较多,会不断地提要求,喜欢按自己的主意办,因此需要给他们建立规则并严格执行。比如,小孩子夏天都喜欢吃冷饮,茗茗也不例外。我给茗茗规定,每天可以吃一支冰糕。一天,茗茗提出要多吃一支。我表示同意,但提出一个条件:“你今天多吃一支,明天、后天就不能再吃,你可以选择每天吃一支,也可以选择今天多吃一支而放弃明后两天的两支。”她不管那么多,贪嘴非要再多吃一支。可到了第二天,她又想吃冰糕了,还很会想办法,问我:“你猜我闻到啥味了?”我没理她,她便拽住我的胳膊说,“妈妈,你猜我闻到啥味了?”没等我回答,她便顺口说了下去,“我闻到冰糕味了。”可不管她如何耍花招,我始终坚持按规矩办,告诉她我们约好了的,昨天多吃一支这两天就不能再吃。从那以后,夏天每天一支冰糕的规矩再没有被打破过。

管教“红色性格”的孩子,有时需要严厉点,需要坚持原则,不能妥协,否则孩子会变得任性而不守规矩。

学会“识色”教孩子

(高先生,34岁,电子工程师)

我和妻子以前完全不了解什么“性格色彩”,更想不到根据孩子的“性格颜色”来教育孩子,是后来面对顽皮多动的儿子束手无策时,经专家指点才懂得了一点“识色”教孩子的理念和方法。

我儿子小武从小就精力旺盛,特别好动,只要眼睛睁着,就很少停下来,整天爬高上低,哪怕你把他抱在怀里,他也是扭来扭去不老实。学会走路以后,他就更闲不住了,在家里跑来跑去,翻箱倒柜,忙个不停。玩具丢得“天女散花”一般到处都是,厨房里的餐具经常被他弄到阳台上,洗手间的瓶瓶罐罐不是被他塞到床底下,就是盖子不知去向,冰箱的门经常大敞着……妻子开玩笑说,儿子就是孙悟空转世,天天在家“大闹天宫”。平时还没啥,要是家里来了客人,那就尴尬了,他是一点也“不识相”,当着客人的面上蹿下跳,甚至在客人身上爬来爬去,趁大人不备翻人家的包,大人说话时乱插嘴,要不就是趁大家聊天或打牌时在一边变着法子捣乱,比如把电视的声音调得忽大忽小,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我和妻子都有点头疼,觉得儿子太顽皮,太难调教了。妻子有时实在憋不住了,就“啪啪”照他屁股上拍几下,可根本不管用。

上幼儿园后,儿子很快成了老师“投诉”的重点。老师反映,他在幼儿园不遵守纪律,特别调皮捣蛋,尤其是上课,就像屁股上有钉子一样,根本坐不住,不停地摇桌子、晃椅子、乱翻书、咬铅笔、玩文具盒……老师的提醒、制止或批评,对他也不起作用。更令人头疼的是,他似乎破坏欲特别强,小朋友们玩游戏时他过去捣乱;小伙伴花了好长时间用橡皮泥捏了几个小动物,他三下两下就给人家揉成了一团……一天我去幼儿园接他,老师正在办公室里跟我告状说他如何难管教,我背靠着桌子一时没留意,他又玩起了老师桌子上的东西。老师不客气地说:“你看你看,这孩子多调皮!”我扭脸一看,他用铅笔把老师桌上的新报纸戳了好几个洞。老师强调说:“你家小武太好动了,我建议你带他好好检查检查。”

老师的话还真提醒了我,回到家我就赶紧查关于儿童多动症的资料,这一查不要紧,我觉得小武的表现好多都与多动症的症状相似,而且相关资料上说,我国患多动症的儿童不计其数,男孩患上多动症的几率比女孩大三倍。我和妻子不由得忧心起来:儿子是不是真的患上了多动症?我们立马带孩子到儿童医院检查。专家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告诉我们,小武并没有患多动症。我十分疑惑:没患多动症为啥这么顽皮好动?又有什么好的教养方法能改变儿子?随后我专门向儿童心理学专家请教,第一次从专家那里知道了孩子的性格可以按颜色分类,不同性格颜色的孩子性格特点不一样。专家帮我分析了小武的“性格颜色”,说他属于典型的“黄色性格”,这种性格的孩子淘气好动,所以经常被误认为患了多动症。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家孩子是“黄色”的,他的淘气好动都是“黄色”惹的祸。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们试着根据专家的指导来教育孩子。专家说,四种性格颜色中,“黄色性格”的人“玩性”最大,干正事的时候很难长时间坚持,因此需要不断提醒和督促,特别要注意给孩子留下更多游戏和娱乐的时间。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就要求儿子在读书、写字、画画时要坚持坐15分钟,然后才可以起来玩,然后慢慢地延长到20分钟、25分钟……循序渐进,而且其间不断地提醒他该做什么事了,还需要坚持多长时间等,逐渐帮他养成动静相宜的好习惯。

专家还告诉我们,对于“黄色性格”的孩子,要想让他改掉缺点和毛病,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表扬,“黄色性格”的孩子最适合赏识教育。回想一下,因为儿子过于调皮捣蛋,我们还真的很少表扬他。后来我和妻子就注意多表扬他:“小武今天在幼儿园听课专心多了。”“小武知道跟小朋友分享玩具了,不错!”“小武画的这张画想象力真丰富啊!”表扬还真是很奏效,在我们的鼓励声中,多动的儿子比以前沉稳多了,我们也渐渐对教育儿子有了信心。

让“性格颜色”为我所用

(刘教授,女,45岁,儿童心理学专家)

我们常说对孩子要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而判断孩子的性格颜色,就是了解孩子的一种方法或渠道。关于如何通过性格颜色来了解孩子并对孩子因材施教,我想谈两点。

第一,性格颜色也是多元的。虽说性格色彩学理论将人的性格分为红、黄、蓝、绿四种,但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很少有人是百分之百的单纯色彩,不少人的性格色彩是多元的、组合式的,也就是说,有一个主色调,但还可能有次色搭配。比如红+黄、蓝+绿、红+绿、蓝+绿等。主色代表着一个人的核心性格,而次色说明了这个人还兼有其他色彩的一些性格特征。家长在辨识孩子性格颜色时要注意这一点,比如蓝色性格的孩子谦虚、腼腆、不多事、关注细节、追求完美,但他们可能还具有绿色性格的一些表现,如节奏较慢、动作迟缓,并且很怕被家长唠叨……遇到这种蓝+绿的孩子,教养时就要既注意到他(她)蓝色性格的主要特点,也不能忽视他(她)还兼有绿色性格的一些特征,这样你才能更全面地因“色”施教。

篇10

随着儿子长大,上了幼儿园,老师经常的投诉使我心里的担心成了现实。老师说儿子不守规矩,从来不好好排队,到处走动,上课时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叫我好好管教他。我听了以后心里很难受。回到家,我很严肃地对儿子说,你知道老师跟我说你什么了吗?儿子低着头,不作声,很害怕的样子,估计是在幼儿园已经受过老师的斥责。我到嘴边的责怪咽了下去,改变了态度鼓励他说,你在妈妈心中永远是最棒的孩子,当然你有缺点,但妈妈相信你会去改,妈妈永远信任你!

儿子的眼睛亮亮的,焕发着兴奋的光彩。为了锻炼儿子的耐性,我买了红豆和黑豆回来,混在一起,和他比赛看谁先拣清。我请教过同样是多动症儿童的母亲,她们说拣豆子可以练习孩子的耐力,而且具有趣味性。

我没有带孩子去医院确诊,因为我不想我的儿子认为他自己是有缺陷的。至始自终,我都在跟他说:“你只是太贪玩,太好动了。”但是上了小学后,儿子也意识到这一点,他回来跟我说:妈妈,我真的努力在坐下,可我真的坐不住啊。我安慰他:“没事的,只要你努力就好!妈妈相信你。”

儿子就在这种没有压力的状况下,成绩一直偏下,到了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儿子的班主任告诉我儿子的成绩很糟糕,要是不抓紧的话,可能会留级。我回来后把老师的意见告诉儿子,儿子很着急,他说,我不想留级,妈妈你帮我补课。我说,补课可以,但是你不能依赖我,要靠自己。儿子点点头,那个暑假,他自己给自己定了激励制度,天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学习,不懂的地方就跑来问我。看着他破天荒地懂事起来,我心里很欣慰。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特殊儿童;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1/02-0059-05

在参与有关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请相关园长和教师谈谈他们对特殊幼儿(聋、哑、肢残、智力低下等情况除外)的认识,并到相关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观察与访谈。研究者发现,幼儿园存在着一群境遇特殊的“夹层儿童”,他们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普通幼儿园中的“夹层儿童”

(一)被误解的特殊儿童

幼儿M,4岁,操作智商超常,言语智商较低,被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确诊为自闭症。M的家长担心幼儿园会因此歧视儿子或不再接收儿子。因此在向幼儿园老师介绍M时只说M“有一些多动,说话较迟缓,理解能力差一些”。与此同时,M的家长花了大量时间在家里教M各种学科知识及基本生活常规,以至于M在幼儿园学习活动中常有惊人表现,比如他可以背诵大量诗词,将数干字的童话一字不漏地复述出来,熟练计算100以内加减法。所以,尽管他经常在集体活动时乱走乱动,或者在日常交流时出现会话异常(不应答别人的提问或答非所问,有时还会鹦鹉学舌)等情况,但M的老师认为“他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M的家长觉得这位老师比较通情达理,就向其坦言了儿子患有自闭症的事实,希望幼儿园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给予儿子一些帮助。没想到的是,老师否认说:“你搞错了,M只是多动,自闭症我们知道,不是这样的。”通过沟通,M的家长了解到,这位老师所认为的自闭症是“凯纳型”自闭症,患有这种类型自闭症的儿童多数缺乏语言能力,伴有明显的自我刺激行为,刻板程度极重,自闭倾向明显,学习能力差。事实上,自闭症是一个包括若干亚类型的症候群,M的症状属于其中的“高功能型”。患有这种类型自闭症的儿童多数具有语言能力,自闭倾向不很明显,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互动能力较弱。他们学习能力较佳,部分儿童甚至可能有一些超前于同龄儿童的表现。事实上,能够入读普通幼儿园的自闭症幼儿大多属于高功能型自闭症患者。部分高功能型自闭症儿童可能有类似于多动症的症状,两种病症容易混淆。很明显,M的老师对于这种亚类型一无所知,所以她不认为M是自闭症。M的家长感言:对于自闭症,老师是不懂的。

(二)被普通的特殊儿童

幼儿S,5岁半。s在上小、中班时很受老师喜爱,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画画用色大胆、线条流畅、构图常有过人之处,s的老师常常向s的家长夸奖s。上大班后,s的老师和家长都发现s始终对图画书上的文字不感兴趣,而其他同龄儿童在看图画书时会对文字也比较感兴趣,且能认得文字量较少的图画书中的汉字。即便s的表现与同龄儿童水平不符。s的家长和老师也还是将他的表现归因于他对图画过于专注。到大班后期学习幼小衔接课程内容时,s的字母和数字认读都非常困难,学习时容易出现烦躁情绪,调皮行为及小动作也明显增多。s的家长认为是同座小朋友比较调皮,影响了s,建议老师让s和“乖孩子”坐在一起。经过种种调整后s的情况仍未得到改观。后经诊断,s有读写障碍。属于学习障碍儿童的一种。

(三)被特殊的普通儿童

在寻找自闭症幼儿被试的过程中,曾有几所幼儿园向研究者推荐了若干名他们认为可能患有自闭症的幼儿,但经逐个详细观察与筛查,研究者发现这些幼儿无一人患有自闭症。他们之所以被园方误解,多数是由于其存在一定的言语障碍与社会退缩行为,但这些行为与自闭症儿童的先天障碍有本质区别,若处理得当就可以有效克服这类行为。例如有一些幼儿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但到幼儿园就一言不发了,这种情况通常可以在幼儿的幼儿园或家庭日常生活中找到原因。对于这些“被特殊的普通儿童”,教师及家长应密切观察并给予悉心关怀,不要贸然地“贴标签”。

以上三种情况中,有些是因为特殊儿童自身的某些“特殊性”还未被社会普遍关注或完全了解,使这种疾患具有了某些隐蔽性特征,幼儿园教师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识别症状而导致的:有些则是因为种种原因,被教师划入特殊儿童行列的。前者如未能进入特殊教育类幼儿园就读,后者如得不到教师的正确帮助,都有可能成为普通幼儿园当中的“夹层儿童”。

研究者发现,这种现象并非个案。在与多位园长及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研究者常听她们谈起自己园里有这样的幼儿:身体上似乎没有什么缺陷,看上去也很机灵,智力似乎正常,但与其他幼儿的差异又很大。他们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儿童?教师所具有的相关知识较少,对这些幼儿的识别鉴定较困难,恰当的教育及管理更无从谈起。家长们也倾向于用“过分孤僻、调皮或任性”等去描述他们。

二、“夹层儿童”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特殊儿童的病症存在极强的隐蔽性,不易识别

根据研究者了解的情况,幼儿园教师对特殊儿童的鉴别一般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先考虑身体因素,如检查耳朵和手指等。再考察智力情况,如果智力正常,则从幼儿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就这样的思路来鉴别,阅读障碍儿童及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很难被识别,因为他们的障碍情况与视力、听力、教育背景、种族背景和经济水平都没有关系。他们身体可能十分健康,智商有可能很正常甚至超常,许多阅读障碍儿童在创造性活动中的表现更可能会胜人一筹,被看作“小天才”。因此,阅读障碍儿童常被“普通化”了,他们在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被误以为是懒惰、不专心所致。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同样如此,他们智商正常,有的在记忆力方面还可能超乎常人,有的则可能显示出惊人的数学计算或音乐才能。但是,其社交障碍易与性格孤僻相混淆,刻板行为易与性格固执相混淆,所以常常有自闭症儿童被误辨为普通儿童,或普通儿童被误辨为自闭症儿童的情况发生。

(二)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工作缺乏系统专业的支持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特殊教育系统大半只针对“聋”“哑”及“智力低下”儿童,针对智商正常但存在发展障碍幼儿的鉴别与干预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已有一些机构如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大学或研究所的特殊教育中心等,或社会人士成立的特殊儿童服务机构,如社区感统训练中心、专门的自闭症治疗中心等会提供咨询或针对性治疗,但它们一般也只会注意到上门求诊的特殊儿童。如果家长没有意识到幼儿的异样表现,对于其疾患状态没有产生一定程度的疑惑并前去了解,幼儿园中的特殊儿童可能不会被送往相关机构去求治。

(三)部分幼儿园教师对于班上存在特殊儿童持鸵鸟心理

特殊儿童需要教师的更多关怀,但很多教师认为这会影响班级活动的正常开展。有些教师也曾努力帮助过这些幼儿,但当长期努力与教育不见效后,他们慢慢地会任由其游离于团体活动之外。更糟糕的是,部分教师可能会按自己的理解为这些幼儿贴上标签,称孤僻一些的孩子有自闭倾向,调皮好动的孩子有多动倾向,大器晚成一些的孩子有智力低下倾向,于是,在与同事聊天的时候会草率地声称“我们幼儿园就有几个自闭症儿童”“我们班上就有多动症儿童”等等。这些幼儿往往被置于边缘化地位,他们即便能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在教师及其他幼儿心里,他们也仍是特殊儿童。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常会鸵鸟般地作出这样的解释:“我为大多数幼儿的利益考虑,只好放弃这类幼儿了。”

(四)特殊儿童的家长存在畏惧情绪。担心孩子被污名化

M的家长在向教师坦言M患有自闭症但被其否认后,惊愕之余她又感到万分庆幸,“太好了,老师把他当成多动症最好不过了,如果到小学也是这样就好了”。对于她的这种心态,研究者在对多位自闭症幼儿家长。匈访谈中也感受到了,即他们认为如果幼儿园认为幼儿不是自闭症,而仅仅是调皮或有些多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对这类幼儿多加关注,家长原本担心幼儿园会冷落或边缘化自己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现在反而让他们庆幸了。

维果茨基曾从社会文化视角解释过这一现象。他认为,障碍分两个层次,包括“初级障碍”(生物医学上的)与“次级障碍”(社会文化上的)。初级障碍是儿童自身的障碍,社会文化对这种障碍的态度不仅能改变儿童和世界的关系,也可能改变儿童和他人的互动。如果文化背景认为这种障碍是不正常的,那么障碍儿童就会遭遇歧视、承受痛苦、遭到排挤;如果文化背景尊重这种障碍的存在,那么儿童就不会产生痛苦的体验。也就是说,被歧视、遭社会排挤的痛苦不是由儿童自身的障碍造成的,而是社会文化造成的次级障碍。

以自闭症为例。一般认为,刻板行为、语言障碍以及社交障碍是自闭症的核心表现,但很多自闭症患者未必在三个方面都有明显的缺损。而且即使有缺陷,也分许多层次。自闭症实质上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患者自闭的相关行为表现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谱系,程度由低到高,低端的是“凯纳型自闭症”,高端的则逐渐接近普通人群。㈨接近普通人群的自闭儿童,经过帮助后是可以融入普通儿童的学习与游戏的。幼儿是敏感的,老师们私下聊天时一句不经意的“这是一个怪小孩”如果被孩子们听到,就很可能使被提到的幼儿在幼儿园中处于被冷落的境地,成为“夹层儿童”。所以,特殊儿童不仅可能会受到自己初级障碍的伤害,还可能会受到社会文化带来的次级障碍的伤害。更有甚者,不存在初级障碍的幼儿,如果被加上了特殊的标签,就会确凿无疑地受到次级障碍的伤害。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一些家长在孩子被确诊患有发展障碍疾病的情况下,仍会对幼儿园坚称自己自闭的孩子只是孤僻一些,多动的孩子只是调皮一些,智力低下的孩子只是大器晚成一些。

由此可见,“夹层儿童”的存在与特殊病症的隐蔽性特征、教师专业水平、相关信息支持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原因有关。要减少或杜绝这种现象,需解决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正确鉴别特殊儿童的疾患,施加有效的教育影响;另一方面,要制订恰当的教育对策,以防止有初级障碍的特殊儿童遭受次级障碍。比如,许多读写障碍儿童创造性较强,那么教师在给予读写障碍儿童帮助的同时,可以向班级幼儿介绍其创造性作品,变其“弱势的、无能的”形象为“特别的、独一无儿的”形象,这样,特殊儿童的初级障碍与次级障碍就可得到较好的处理。做出鉴别和施加有效的教育影响,要以教师的相关经验为前提。目前来看。幼儿园教师对特殊儿童或夹层儿童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少,相应的专业成长较慢。

三、普通幼儿园教师所获得的关于“夹层儿童”发展与教育信息的支持情况

研究者认为,“夹层儿童”的存在,与教师对教育特殊儿童缺乏信心有一定关系。从普通幼儿园教师目前可以接受到的有关特殊幼儿发展与教育的信息支持情况看,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教师之所以缺乏信心的原因。

(一)师范院校设置的相关课程

在设有学前教育系的大专院校中。有的设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特殊教育概论”等选修课,有的设有相关的必修课,一般而言前者居多。有的院校可能会因选修学生过少而取消这类选修课。研究者在对师范生进行访谈时了解到。他们当中较少有人意识到或认为这类课程有助于日后自己在普通幼儿园的工作,他们大多认为这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范生应该学习的课程。事实上,已有研究发现,修习过特殊教育类课程的师范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处理特殊儿童的情况。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普遍设有特殊教育类课程,但因师范生对于这类课程对其未来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认识不足而使这类课程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就读或就业过程中阅读的专业杂志

业内较有影响力的期刊是幼儿园老师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来源之一。研究者选取《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研究》《教育导刊》四种期刊,对这四种期刊1992年至2012年20年间刊发的27098篇文章分别以“自闭”“孤独症”“学习障碍”“阅读障碍”“阅读困难”“读写障碍”及“多动症”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并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阅读,将只是在文中偶尔提及这些关键词的文章加以剔除,得出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统计表明,关于三类疾病的研究文章早在这四种期刊中出现均较少,20年里共刊发了77篇相关研究文献。其中,有关多动症研究的文章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主要从多动症症状、区分共病、教育对策、饮食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有关自闭症的文章共30篇。有关读写障碍的文章出现于2001年之后,仅有3篇且只是关于其他障碍对读写影响的研究。有关心理疾病的相关研究较多刊发于《中国特殊教育》以及各种学报的医学版块及精神病学杂志上,而这些杂志是普通幼儿园教师及学前教育系师范生较少接触的。

从以上情况来看,要正确处理“夹层儿童”问题,仅就信息支持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师资培养阶段的课程设计,还是在职阶段的专业杂志阅读,都是不甚理想的。

四、提高普通幼儿园教师处理“夹层儿童”问题能力的策略

已有研究表明,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越不了解,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越少,教师对于做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就越没有信心。因此,研究者只就增加信息支持的思考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以帮助普通幼儿园教师提高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了解水平。

(一)加强师范院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建设

1.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

一般而言,公共课班额较大,所费师资不多且课时总量较少,教师有足够精力精心备课。对学生来说,学习必修课可以保证其对相关领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以系列专题的形式开设“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

从研究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学生不愿意修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可能与课程理论性太强而应用性不足有关。为此研究者建议,教师可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以专题形式呈现出来,即在每个专题中以现状、理论、应用三个层次加以呈现,以增强课程内容的实践指导意义。

3.增补“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的实训内容

实训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请师范生与幼儿园教师座谈关于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到特殊学校听课,就心理咨询实例进行讨论,在特殊教育机构做短期义工等等。

(二)加强对在职教师的信息支持力度

1.学前教育相关部门整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简报

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宜对分布在各种期刊,如心理学、特殊教育学、医学、精神病学等杂志上的相关专业信息进行梳理并编成简报,以供在职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信息。

2.请有相关教学经验的教师“多发出声音”

篇12

心理热线联系方式:

1.省略;

3.移动用户短信发送“XL+您的心理问题”到5757511(资费:1元/条)。

小孙女为何要躲我

我的小孙女快满2岁了,由于我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所以一直是我和老伴儿带养。不久前,她姑姑接她去住了6天。谁知6天后,当我们去看望孙女时,一见面她竟就又哭又躲。据她姑姑说,小孙女现在一见成年人就哭,也不向以前那样爱说话了。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湖南 吴贤村

吴贤村读者:

从您提供的资料看,您的孙女已经有心理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智力、情感和意志等是构成心理健康的基础,而教育、环境和遗传等诸多因素,会影响这些品质的形成。各年龄的孩子均可出现心理缺陷,进一步就会发展成心理障碍性疾病。像您小孙女这个年龄段,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是孤独症、海勒综合征、瑞特综合征等。

根据信中所说,您小孙女最大的病因,可能是生活环境和带养人突然都改变而引起。庆幸您对这个现象关注较早,现在,您应该逐渐增加和她接触的时间,尽可能和她一起玩她喜欢的游戏,并给她创造接触其他小朋友的机会等。如果孩子经过引导后,上述表现减少或消失了,是最好的结果;但如果继续发展,甚至有智力减退者,一定要到医院检查。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教授 方凤

小儿脱毛,怪癖还是疾病

我有一个小亲戚现读小学4年级,自去年起,家人发现他的眉毛没了,大家都以为是自然脱毛,没有在意。今年,逐渐发现他头顶的头发脱成一条2厘米宽的“通道”。很显然,这是他自己用手拔的,但他一直不承认。请问,这是一种怪癖,还是得了什么疾病?

广东 黄松炎

黄松炎读者:

首先,必须弄清是自行脱落还是人为拔落,这可以通过耐心询问小孩、以及其周围的伙伴,或通过观察其行为、毛发及皮肤情况得以确定。

如果是自行脱落,则要注意是否有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疾病,或是微量元素缺乏等营养性疾病,以及是否患有免疫性疾病。

如果是小孩自己拔落,则小孩可能存在心理行为问题。在这个年龄阶段,小孩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并不少见,有些单表现为对身体某部位的破坏,如拔毛发、剪头发、咬指甲、甚至损伤皮肤;有的同时表现出焦虑、抑郁或孤僻;还有的可与一些神经疾病,如多动症、多发性抽动等并存。

篇13

关键词:早期教育;影响;九件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23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1.153

“教育无小事”,尤其是在孩子三岁之前,这九件小事可能影响决定孩子一生。中国俗语说:“三岁看八十”“三岁看老”等说法,也是这个道理。而那种,“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再教育”“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的想法和做法可能会贻误孩子一生。

一、生产方式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生产方式上,随着医学的发展,当作为产妇或者婴儿的病理性需求的补救手术――剖腹产,给母子带来平安的同时也给母子带来了隐患和害处。孩子的生产方式,是人生第一课,让孩子克服困难,配合妈妈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不要人为地让孩子逃过这一课,这一课是没有办法补课和重来的。

根据医学研究数据表明,剖腹产增大了孩子产生问题的几率。1.剖腹产的男婴免疫力更低。2.剖腹产婴儿容易患感觉统合失调症。3.剖腹产的婴儿易患小儿多动症。在一组多动症孩子的求治人群中,剖腹产的孩子占八成。4.剖腹产的孩子适应能力差。5.剖腹产使“湿肺症”婴儿增多。6.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

二、学走路

孩子一周左右,开始蹒跚学步。当孩子在走路的过程中,可能会跌倒,也可能会碰触到桌椅家具什么的。传统上,特别是老年人帮助带孩子的情况,大人会非常心疼孩子,第一会上前赶紧把孩子扶起来或者是抱起来,第二赶紧拍拍孩子身上的尘土,紧张地检查孩子有没有伤着,第三,会拍床,跺地,接着说:“我打你,看你怎么把我们宝宝摔倒了!”这样过度保护,诿过于“地”的做法,容易给孩子建立错误的认知模式,遇到困难认为都是别人的问题,进而逃避推卸责任。

适当的做法是,第一,在足够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马上给予帮助,这个时候问题是孩子的,耐心等待孩子自己寻找方法解决。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路要自己走,自己的困难自己解决。”第二,可以提供参考解决方案。一位妈妈在公园跟孩子散步,孩子在前边不小心摔到了,挣扎着不知道怎么爬起来,回头看妈妈,竟然发现妈妈“不小心”也摔倒了,孩子看着妈妈慢慢一步步爬起来,模仿妈妈的样子自己爬了起来。第三,更进一步的做法。一位爸爸在看到孩子不小心碰到了桌子角,提醒孩子,是我们不小心碰到了对方,而不是对方碰到了我们,我们需要给桌子道歉:“对不起!”

三、学吃饭

孩子在大约一岁半,就差不多可以模仿大人的样子,自己鼓捣着吃饭了。有的大人不喜欢孩子自己吃,怕孩子弄的桌子、地上撒的哪儿也是,就很热心地继续喂孩子饭吃。殊不知,这是让孩子错过了人生第三课,“饭要自己吃,事要自己做”。孩子开始自己吃饭,大人还要多些耐心指导正确地握筷子的姿势。孩子食量小,需要加餐,可以一天让孩子吃四到六顿饭。

以下三种帮助孩子吃饭的方法需要警惕,一个是大人围着孩子转着喂饭,一个是孩子边玩大人边喂,一个是随时吃饭喂饭吃零食。

四、会分享

中国有个好传统“尊老爱幼”,家中有好吃的,好玩的,一般会优先照顾到老人和孩子。这个时候,人生第四课就开始了,“给孩子与家人一起分享的机会”。比如,有了好吃的,先给孩子吃,大人会有些逗孩子的意思说,“宝宝,让叔叔吃一口。”,孩子天真地把好吃的递到大人的嘴边,这个大人假装“噢”,咬了一口,嘴里还说着“嗯,真好吃!宝宝真乖!宝宝吃吧。”这是不是错失了“会分享”的良机了呢?我们抱怨孩子们自私自利,虚情假意,不善于为他人着想的时候想想这个吧。

五、转移注意力的哄

小孩子哭闹耍脾气,证明孩子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告诉给大人看,大人不耐烦,或是急于让孩子安静下来,会引开孩子的注意力:“宝宝,看那边有什么好玩的?”“咱们去玩旋转木马去吧。”“走,妈妈给你买好东东去。”这个时候大人无形中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一个心智模式,逃避问题,逃避麻烦,不去面对和了解问题的实质。问题是问题还在那里,下一个类似的情境出现了,孩子仍然陷在里面无法自拔和解决。

给孩子多一些关注,并不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欲望和需求。很多情况下,只需大人用心体会到孩子的感受和情绪,用理解的语气告诉孩子他“有些伤心”“有些失望”,再给出有选择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法就可以了。这是给孩子的人生第五课,“面对问题,而不是回避、逃避和打岔”。

六、哭闹时的诉求

小孩子为了自己喜欢的一样东西或者事情,在大人不能及时满足时,会大声哭闹。这个时候,一方面是看孩子的感受和情绪是孩子什么样的一个需求导致的。一方面是考验大人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一个机会,人生第六课:满足需要有原则。而被满足时如果使用哭闹手段,即使是正当的需求也不可以允许孩子通过“哭闹”这种手段来达到。

七、父母的耐心

人生第七课,父母的耐心带给孩子自立自强的成长空间。在孩子初次学习掌握很多本事的时候,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支持,少一些代替。例如,孩子刚开始学会穿衣服,耐心等待孩子自己系扣子,哪怕开始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孩子需要的是方法,不是抱怨。孩子因为好奇、好玩帮忙做家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耐心等待孩子完成他承担那部分家务,父母在孩子很多很多的第一次,要耐心等待孩子拔节成长,孩子从中获得信任支持的心理营养会比他获得的本事强许多倍。

八、我从哪里来

小孩子三岁以后,可能会问这个经典问题:“我从哪里来?”大人如果说,“你是从路边捡来的。”“你是垃圾堆里捡来的。”“你大了就知道了。”这对孩子的自尊自信无疑是不利的。

“宝贝,你是爸爸和妈妈生的呀。”“我们一起看看绘本《小威往前冲》吧。看了以后你就知道一些了。”“我们一起看看宝宝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动画或者视频吧。”回答孩子这个问题的原则是越早越好,越科学越好,越早了解夫妻这个最亲密的非血缘关系越好。这还可以让孩子们在“过家家”游戏中明确:宝宝是爸爸妈妈生育的。

篇14

虽说男女平等,但在养育男孩和女孩的过程中,父母需要关注的问题却不尽相同,因为有些问题会专门出在男孩身上,或者在男孩身上出现的比例更高,抑或在男孩身上更容易引起关注。从2009年第8期起,本刊特别开设专栏――《家有男孩》。集中关注养育男孩的诸多问题。专栏作者具有丰富的育儿知识,并自身养育着两个男孩,她以理性、自然、人性的育儿精神,参照国际教育界的研究和看法,对养育男孩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毫无保留地与年轻父母们分享一些好的做法。

上期回顾: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不管是公共场合还是家有客人,小孩身体是件平常的事,摸一下、亲一下也不需要征求孩子同意。然而。身体是孩子的私有领地,从小尊重孩子的身体,培养孩子的隐私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么,尊重孩子的身体隐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爸妈该做哪些事呢?这些内容都在上期的《家有男孩》专栏中与您进行了开分享。

什么是学障?

学障,即学习能力障碍,在国内还不是一个得到广泛关注的概念。国内对学障尚未进行全面、持续、有深度的研究。毕家妈妈曾询问过上海教委相关研究部门,得到的回答是,现在还没有将之提到政府部门议事日程上去的打算。而根据华东师大特殊教育系曾凡林教授的估计,学校里成绩欠优的所谓差生,往往都是因为在某些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他们一般占班级总人数的5%到15%,这些孩子里男孩子占大多数。女孩子也会有成绩不好的,但因为她们往往乖巧懂事至少不惹事,一般不会招惹跟男孩一样多的关注和打击。

引起学障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对于学障的机理,国外已经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即个体在接收和处理信息方面出现问题。

一般人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输入:通过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信息;整合:进入大脑的信息,需要被理解、分类、排序,以及与之前已经掌握和吸收的信息发生关联;记忆:对新信息的储存;输出:通过语言或身体活动输出消化过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学障儿童可能在这四个大领域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导致信息流动不畅,造成学习能力障碍。

输入阶段出现问题的孩子,视觉、听觉和运动方面可以出现缺陷。视觉不足,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对形状、位置和尺寸没有感觉,比如写字总是少笔画,数字总是写反,5变成3,6变成9;听觉障碍的孩子可能在同时出现多个声音的时候,不能区分主宾,比如上课的时候听到的不是老师的声音而是外面大树上知了的召唤。

整合上有问题的话,孩子可能表现为死活记不住字母表、星期和月份,或者说话没有条理,只能理解表面意思,事物的深层道理对他不起作用。比如给他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之后,再问他谁跑得快,他就会一直说是乌龟。做事杂乱无章,东西乱放,健忘,都跟缺乏整合能力有关。

记忆这一块儿出错的话,意味着孩子可能需要你重复很多次才能记住一样东西,当他的即时记忆出现障碍时,读了后句忘前句,读完一段每个字都念了,却不知道在说什么。

输出阶段,孩子通过言语和行为,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机能来跟外界沟通。一些孩子往往在主动说话时,因为已经准备好要说什么,用什么词语,所以听不出来问题,但一旦让他回答问题,被动发声,他可能就不知所云了。运动不灵的孩子,可能在走路跑步等大动作上跌跌撞撞,也可能在使用剪刀、折纸、涂色之类的精细动作上笨手笨脚。

学障可以治愈吗?

学障一般分两类,一种只是功能发展延迟,一种则是有病理性原因的,比如脑瘫、弱智等。从台湾来开发学障矫治教育、在美国受过相关专业教育和训练的刘弘白先生认为,学障是可以治愈的,主要就是指前一类孩子。这类孩子在某些方面功能发展迟于其他孩子,在同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年龄错位”是刘弘白对这些孩子的总的判定。比如5岁孩子高度多动,刘弘白的诊断就可能是:这个孩子虽然年龄5岁,但实际行为控制能力和注意力只有3岁孩子的水平。然后他会给予相应的矫治,比如让孩子进行高强度有规律的运动等等,来提高他的控制能力。

这个方式在迈克尔・菲尔普斯身上也实践过并成功了。这个一次拿走8块奥运金牌的“飞鱼”,9岁即被诊断为多动症,10岁开始游泳。在严格和高强度的训练中,他最终学会了自我控制和安排生活。

功能发展延迟型的学障跟智力无关。许多学障儿童外表如常,甚至给人以聪明伶俐、才华横溢的感觉。他们能力缺陷的程度和方面各不相同,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偏科”,能力发展不均衡。一些孩子视觉功能超强,图形过目不忘,但可能说话完全没有逻辑;一些孩子可能上课听讲有问题,但在数学和科学上特别有天赋。

偏科不是错,但问题是如果有语言困难而又没有得到及时的特别指导和关照的话,孩子的数学和科学能力可能就得不到发展。孩子如果不能熟练理解和使用书面语言,在得不到额外帮助的情况下,应用题当然就没有办法做了。结果,一环套一环,导致孩子功课不如人,自信心受打击,行为出现问题,被老师、同学和社会排斥,酿就一个不如意的人生。

学障问题在美国等国家多年来一直受到多方面的关注,在研究和诊治上已经提出一套完整的方案。对于学障的定义和诊断,我国在研究和教学上一般采取美国学障联合会的标准。美国学障联合会不光简单明确、一目了然地列举了各种症状,也给出了简易可行的应对方式,家长和教师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并直接对症下药。运用到相关儿童身上。

美国学障联合会提出对应措施的目的,是要家长和教师为孩子提供便利,让有学障的孩子觉得学习不是那么艰难,仍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比如,面对有书写障碍的孩子,学障会的建议是,老师不要过分追究孩子潦草凌乱的书写,明白他的意思就可以了,拼写错误、笔画错误都可以忽略不计。归根结底,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不必太拘泥于形式。

病理性的学障是不能治愈的,但是跟功能发展迟缓的孩子一样,通过早期干预仍然可以得到改善。很多学障儿童成年后仍然创造了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人生。这里的关键是,尽早发现,尽早矫治,此时,你不能等。

学障为何让我们焦虑?

根据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的数据,15%的美国人有学障,其中80%是在拉丁字母语言文化下更常见的阅读障碍,因此,虽说学障是普遍的,但总体来说仍然是少数。尽管如此。学障还是让我们焦虑,因为学障的种种症状都可能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出现,而区别只在于,这些症状在学障儿童身上表现更集中,并且长期延续。

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孩子的问题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如果我们只需要每5年或10年来回顾一次孩子的成长,我们一定不会因为他两岁半的时候仍然戴着尿不湿而担心,或者因为他3岁的时候仍然画不出直线、涂色总

是涂到外面而烦恼。但我们生活在当下,每时每刻发生的事左右着我们大多数人的心情和判断。

孩子左右不分可能暗示他的空间感有问题;孩子握笔的姿势不对,下笔总是太重,可能暗示他的精细动作能力发育不良;孩子两岁都还没开口说话,5岁时明显没有别的孩子能言善辩,可能暗示他有语言障碍。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因为我们变化太多,总是出人意料,你永远无法预料孩子明天会是什么样。他可能真的有某方面的障碍,而这障碍或许会影响到他一生的学习和生活。眼前活泼快乐自信的他可能上中班后或上小学后,当学习压力和要求超越他的发育迟缓的能力时,他会变得抑郁忧伤、畏缩懦弱,让你分分钟心痛。但他也可能只是一时的发育滞后,到了下个月或下下个月他就开始每天迷恋复杂的迷宫游戏,握着铅笔熟练轻松地勾来画去。

也许你会说,那么我们索性不去了解学障好了,何必凭空给自己添烦恼?但“无知是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了解什么是学障,可以让我们懂得,当孩子不愿意去碰琴键的时候,不一定是因为没有兴趣或者懒惰,而可能是他的手指的控制能力和听觉的记忆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让他觉得可以轻松自信地去操纵钢琴的程度;如果别的孩子照着黑板上老师的示范已经可以仔细地勾画出向日葵的一千片花瓣,而你的孩子却仍然只会信手涂鸦的时候,可能是他的视觉观察力和精细动作能力尚待提高和发展,而不是他上课不专心或者做事不认真。

了解学障,让我们知道即使是完全正常的孩子,在某些发展阶段也会出现学习能力不足的情况。当他们觉得艰难的时候,理解他们,给他们鼓励和帮助,而非一味指责他们不用功、不专心,并担心他们有行为和心理的问题。

大部分孩子功能上的延迟都会在较短时间内自动消失。孩子一岁半的时候不会拿剪刀,到了两岁也就会了。隔壁贝贝4岁就会骑双轮自行车了,你家孩子大概5岁也就会了。在大多数情况下,等待,耐心地等待,仍然是处理的好办法。

我们不会知道孩子的未来,更不能保证孩子一生一定会幸福,我们能做的是仔细观察,耐心等候,并以爱去包容和接纳。

真的有了问题,我们治;治不了,我们相应地调整生活的策略和期望;拿不准的时候,我们等候,不畏惧,不施加压力,无论是对孩子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