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市场经济知识范文

市场经济知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市场经济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市场经济知识

篇1

也有学者认为,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一种“信息”,此种信息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之上。不断被复制的这些载体,在市场上价值的体现主要在于其所蕴含的信息。此种信息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智力创造性劳动,信息的属性是人类智力创造的一种知识财产和相关的精神权益。而知识产权则正是此种知识财产和精神财富在法律上的体现,知识财产和相关精神权益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

还有学者认为,把智力成果或“知识产品”作为知识产权客体,不仅在理论上逻辑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也行不通。继而分别提出“知识产权对象”和“知识产权客体”两个不同的概念。认为:知识产权的对象是指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所据以产生的事物。而知识产权的客体,即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客体,与对象是不同的。其立论推理为:法律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不调整人与物的关系。

对于各个国家而言,对知识产权的客体的认知也有所不同。前苏联民法学者曾试图将精神产品作为区别于物的另类客体。他们根据本国民事立法的精神,把这类权利的客体统称为“创作活动的成果”。这种创作活动的成果分为两类,一类是科学、文学和艺术作品;另一类是发现、发明和合理化建议,包括使工业产品得到技术和美的统一的艺术新处理的工业实用新型。苏联学者所拟制的“创作活动的成果”的概念有两大缺陷:一是未能抽象概括出知识领域中各种权利所指向的共同对象,其分类明显不包括专利、商标等工业产权客体;二是强调客体的智力创造属性,但讳言其财产价值。该种分类将不具有产权属性的发明权、发现权的客体也归入其中,即说明这一学说忽视了精神产品的本质特征。

当代西方学者根据“知识产权”(InterllectualProperty)的财产意蕴,将该项权利的客体称为“知识财产”,是法学理论上的一大进步,他们通常将财产分为“由可移动物所构成的财产”(动产)、“不可移动的财产”(不动产)与“知识财产”。“知识财产”理论认为,智力劳动的创造物之所以称为“知识”财产,在于该项财产与各种信息有关。人们将这些信息与有形载体相结合,并同时在不同地方进行大量复制。知识财产并不包含在上述复制品中,而是体现在复制品所反映出的信息之中。著名法学家北川善太郎是日本推行“知识产权”概念的首作俑者。在传统上,学者们曾用“无形财产权”与“无形财产”的说法来表述相关权利与权利客体。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知识分子;经商;下海;沦陷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184-03

1 从生存危机到信仰危机

知识分子下海经商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但也似乎正是由于这种“普遍”,人们已经把其当做自然之事看待,而不是把它当做一种问题,对其进行反思和追问了。

中国知识分子开公司,办企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教授卖馅饼,到1993年深圳的“中国文稿竞价”的锤声,一系列知识分子从商界谋求第二职业的事件开启了知识分子对市场经济回应的序幕。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张,知识分子涉足市场已经逐渐从备受争议的新奇行为变成理所应当的司空见惯之事了。

从理论上讲,市场经济的发展确实会为知识分子提供一些便利之处。正如国内学者郑也夫所言“文化与知识分子群体的发育依赖于社会的繁荣,而社会的繁荣又依赖于市场的建立,因此市场有助于文化与知识群体的发育。”[1]中国经济学家高佩义也在其《单一政府购买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地位下降的根本原因》一文中利用反证法,证明没有市场参与,只是靠单一政府购买高校、科研机构,知识分子是不会有好出路的。

那么,市场经济对于知识分子的意义确实如上述学者所言吗?北大教授陈平原曾详细查阅了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知识分子的收入情况。20年代的北京大学,教授月薪300元、500元者大有人在,而到90年代,北大副教授的工资仅在250元左右。他还列出了各杂志的稿酬明细表。这一薪态,是学院的人文精英知识分子明显感受到了经济压力的温和表达。[2]《国情报告第一号》指出:

1978年以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又突出表现为经济性问题,出现了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绝无仅有的反常现象:“脑体倒挂”。占中国总人口2%的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3]

市场经济确实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知识分子却没有因此分享到它带来的经济利益,反而出现了不合时宜的生存危机:知识分子的经济状况停滞不前,整个社会因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物价的上涨使知识分子开始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为养家糊口,知识分子不得不投身商业赚取额外的经费维持基本的生存。时间和心思都用来赚钱了,还如何安心做学问?生存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还有何余力致力于学术?商界与学界毕竟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领域,即使是被迫涉入商业领域,其中的商业思维又如何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学术思维方式和学术理念?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知识分子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知识分子中却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市场经济空前繁荣,中国社会进入了消费社会,各种物质诱惑接踵而来,能够专心学问的环境便一去不复返了。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物质财富的创造活动,金钱作为它的表征和表意形式,逐渐成为价值观念和尺度,人们对“知识”的迷信迅速被金钱的神话所取代。这一状况甚至迅速地影响到了知识分子群体本身,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被金钱带来的物质生活所吸引,由被迫经商变为主动经商。诚然,玛拉沁夫呼吁:“早动手早收益,晚动手晚收益。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不了大的干小的,干不了长的干短的。一句话,总得要干。”[4]吴冠中则认为:“有审美价值的作品迟早要成为商品,作品能在作者的有生之年成为商品是一种幸运”[4]张贤亮更是直白:“我不下海,终生遗憾”[5]

知识分子的概念来自于西方,各界学者对其身份以及职责的定位都抱有不同的观点。然而,无论是曼海姆的“自由漂浮者”、 葛兰西的“传统知识分子” ,还是萨义德对知识分子“业余性”的强调,都有以下一些关键词或者与其相近的形容与知识分子密切相关——秉承传统、 终极关怀、公共意识、正义 、独立、精神导师、文明文化的传承者等。反观知识分子的上述言论,已见出知识分子对经商行为的肯定甚至热衷,金钱成为知识分子一种新的追求,而其他与精神相关的关键词的意义对知识分子来说似乎却变得模糊起来。知识分子的危机从生存危机逐渐演变成了信仰危机。

2 从警惕批判到妥协退让

如此严重的问题,难道就没有知识分子察觉,去提醒、去批判吗?批判的声音确实存在,但其力量却愈发微弱。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刚起步之时,韩少功就预料到金钱的意识形态功能,并提醒学术界“金钱也能生出一种专制主义,绝不会比政治专制主义宽容和温柔。这种专制主义可以轻而易举地统治舆论和习俗,给不太贫困者强加贫困感,给不太财迷者,强加发财欲,使一切有头脑的人放弃自己的思想去大街上瞎起哄,使一切有尊严的人贱卖自己的人格去摧眉折腰。”[6]同时他还流露出对知识分子的担忧:“中国文人曾经在政治专制主义面前纷纷趴下,但愿今后能稳稳站住。”[6]现在看来,韩少功当年对知识分子的担忧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在当下了。

对此问题的态度,王小波走得更远。他在杂文《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中说“现在有些知识分子下了海,引起了王先生(指王力雄)很大的忧虑。其实下了海就不是知识分子了,还说人家干什么。”[7]

然而,类似的批判声音毕竟“寡不敌众”,逐渐被默许和妥协的洪流所吞没。何怀宏在《知识分子,以独立为第一要义》中就提出:

“不论政治观点偏左或偏右,知识分子中都有一些人主要或仅仅强调精神标准,而且是很高要求的精神标准的倾向,例如班达尔认为知识分子应当是‘圣者’,萨义德认为知识分子应当代表‘普遍正义’,而且永远‘批判’。而我倾向于不像他们那样对知识分子提出这么高或严格的标准。”“如果要对所有知识分子提出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标准或者说‘职业伦理’,那么,我想能够提出来的只能是‘独立’,即尽可能地在人格、精神和观念上独立,包括经济上的自食其力、有自己内在和外在的尊严。也就是说,这种特殊要求不必是‘圣者’,不必是要去充当时代和社会的‘良知’,也不必是一定都要从事‘批判’或走向‘公共’……”[8]

虽然何怀宏坚守了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但仔细玩味上述话语,可以明显发现,他已经放低了对知识分子精神领域以及公共责任的要求,只把“独立”(突出了自食其力的经济独立)算作知识分子至少应该具备的品格。

“保持独立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的努力,一个方面是在客观世界争取能够保障自己的独立性的东西,首先是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如果可以用笔耕养活自己,使谋生和观念的工作结合在一起当然最好不过,如果实在不能,也能用其他的工作养活自己……”[9]这一点已经默许了知识分子下海经商的行为,而这种观点无疑是对“知识分子下海经商”已成为大势所趋这一现实的妥协。

3 从对“隐性危机”的揭示到对“知识分子经商”的批判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知识分子穷死了也不能去赚钱吗,有了这么好的经济条件,一定要将其放弃,追求贫穷才能算作知识分子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非常赞同王小波的观点“我觉得知识分子就该是喜欢弄点学问的人,为此不得不受点穷,而非特意喜欢熬穷。假如说安于清贫,安于住筒子楼、安于营养不良是好品格,恐怕是有点变态。”[10]

笔者并不反对知识分子去经商,但是笔者要批判上述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经商”这一问题的漠视、习惯以及妥协态度。一旦有了这种态度,知识分子很容易放松对金钱的警惕,“能够养活自己”是个很模糊的界限。怎样才能算是可以独立生存,月薪4000?年薪100万,还是豪宅名车?只怕这个界限会令知识分子不自觉的变得贪婪,难安清贫,如此一来,追求物质没有尽头,还如何踏踏实实做学问?而如果一旦有人因此遭到了批判,“独立”就会被拿来用作为自己开脱的借口。

市场经济带来的消费社会,正在使文化向快餐形式的方向发展。对物质的欲望侵蚀着对精神食粮的渴求,人们愈发厌恶思考,思想变得轻浮,精神逐渐走向荒原地带。作为人类精神导师的知识分子,其使命本应是提醒大众警惕金钱带来的安逸享乐对人们思想的侵蚀,在物欲横流的年代给予大众深刻的思想,丰富大众的精神世界,结果自己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并且对这种“沦陷”毫无察觉。这就是市场经济给知识分子带来的隐性危机,即知识分子陷入了精神危机,却没有意识到自身已经陷入了精神危机,反而乐在其中,继续着这种自我堕落。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这种危机将比其他危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因为知识分子虽已深陷险境,却不曾发觉。

因此,笔者认为,虽然知识分子经商的确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对“知识分子经商”事件本身,以及对市场、对金钱的批判是不能停止的,而且这个批判一定要由知识分子自身完成。笔者之所以有这种主张,并非是想通过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让其自动放弃经商之举,而是希望这种方式能够使知识分子自身对经商一事始终持一种警醒的态度,从而在经商的同时不至于被商业带来的物质享受所迷惑,影响到自身的学术观和价值观,使其还能够继续保持知识分子精神上、思想上的独立性以及自我批判的能力,在这思想轻浮的年代为精神上日趋荒芜的人们重新建立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3]胡鞍钢,,等.生存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4]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5]杨晓声.中国魂告急[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6]韩少功.无价之人[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124-127.

[7]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第七卷杂文[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8]何怀宏.知识分子,以独立为第一义[J].读书,2012(5):3.

篇3

关键词:高一政治;市场经济;总结;学习方法

高一政治“市场经济”知识点作为高考命题中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教师要结合一定的社会现象与经济现象等热点问题来进行知识点的分析和渗透,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内容以及学习方法。本文笔者粗略地对市场经济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

一、知识点的总结

市场经济知识点涉及面较广,有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等,这些内容都曾出现在高考命题中。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与归纳:(1)市场配置资源。主要内容是市场调节的优点: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引导学生明白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即是:以道德为支撑点,以法律为保障。(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他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其基本特点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3)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推动小康经济发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小康水平的特征是低水平、不全面的、不平衡的;而全面小康的特征即是:经济迅猛发展,健全的民主,更加进步的科教,更加繁荣的文化,更和谐的社会等等。趁势渗透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提出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并提出推动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发展经济。(4)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是其表现特征: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跨国公司是其载体,其主导是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分析经济全球化积极和消极的影响。(5)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我国是从国家经济的实际发展利益考虑加入世贸组织的,对于对外开放有着很强的作用,缩短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距离,有助于我国经济环境的国际化。结合实际情况介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借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让学生明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原则、战略。

二、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最佳手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总结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市场经济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的知识,其中不涉及计算,更多需要的不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如,在2008年中,对于市场经济知识点,笔者以当年发生的热点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强化对知识点的运用,即,通过这个事件主要说明了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以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的方法,即,将知识融入实际的经济热点问题中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结构。

三、考试答题的方法

市场经济知识点在选择题和大题中都有涉及。高中教学面临着高考,作为教师也应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考试答题方法、技巧。就市场经济的选择题而言,笔者主张学生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除非是选错,进而避免选择项内容中各点很相似,对学生视觉上造成的混淆。对于大题,简答类的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直接运用即可,而分析类的大题则开放性比较强,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笔者在教学中,就此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知识点的范畴;其次结合材料,找寻材料的中心点,深入了解内涵的知识点;最后知识点与材料相结合,明确地分条进行归纳、总结。对于辩解类的大题,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一般是材料题,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评价,这样的题目,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综合力强,将资料进行整合,用自己的话阐述出来即可。

总之,市场经济知识点是高一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命题中常出现的考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只是单一地讲授知识,而应结合我国实际的经济热点问题、事件来加强引导学生总结、运用市场经济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学习奠定有效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中国加入WTO之后,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外国的商品价格低廉以及某些商品质量较好,服务业的服务质量较好,服务项目较多,我们如何同他们争夺客户?外国企业以高工资吸引人才,我们如何把人才留住?在外国商品涌入后,国内的就业压力在一段时间内会加剧,我们如何应对[3]?目前我们存在的通货紧缩、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等一些列问题,使经济快速增长面临巨大压力。唯有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经营管理改善了,成本降低了,技术创新了,生产出价廉物美、适销对路的商品到国内外市场中去竞争,才能解决目前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才能使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客观地说中国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具体表现是产权不清晰,投资主体不明确,企业盈亏责任无人承担,部分行业和企业垄断地位没有打破。虽然某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改制成为上市公司,但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董事会是清一色的,都是由政府派出,监事会同样是政府部门派出的,基本上是一种摆设,连公司的经理都由政府提名任命。使企业无法真正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形象地将这比成“带着枷的林冲”[4]。国有垄断企业的存在,严重地损害市场经济的环境,各种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在同一条件下竞争,别的企业的成本远远大于垄断企业,有的连这一领域都不让进入,因而无法与其竞争,挫伤这些企业的积极性。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我们要从明晰投资主体入手,探索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具体途径和形式,实行政府社会职能与管理国有资产职能的分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与运营职能的分开,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系;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战略调整,特别是要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对国有企业加快实施破产、兼并、重组的步伐,以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要大力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解脱企业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债务负担,增加企业资本金;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妥善分流企业富余人员,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在未来的几年内,要加速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赢利性领域中退出,还企业自由人的地位,还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

二、政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脑

政府对经济运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障作用,指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二是参与调节作用,指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干预;三是间接的资源配置作用,指通过规划、政策、总量调控以及适度的直接参与,来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但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对市场引导来实施的。政府高于市场,政府通过对市场的调节而调节经济。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大脑,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实施监督和调控。但这种监督与调控必须是间接的,即只有在下列情况出现时政府才能发出调节指令:(1)市场调节、社会调节失灵;(2)经济总量严重失衡;(3)市场主体显失平等;(4)市场竞争显失公平;(5)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外部性为负。从这一意义上说,政府是消极的大脑,而不是积极的大脑。就连一直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也说:“政府的当务之急,不是去做那些人们已经在做的事,无论结果是好一点还是坏一点;而是要去做那些迄今为止还根本不曾为人们付诸行动的事情。”政府要在市场经济大海中畅游,更要跳出大海看大海。

三、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手

市场经济是一部精良而复杂的机器,它通过价格和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它也是传递信息的机器,能将成千上万的各种不相同的个人的知识和活动汇集在一起。在没有集中的智慧或计算的情况下,它解决了一个连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无能为力的涉及亿万个未知变量或相关关系的生产和分配等问题。并没有人去刻意地加以管理,但市场却相当成功地运行着。这就是市场的神奇之处,市场将买者和卖者汇集在一起,共同决定商品的价格和成交的数量。

人们经常认为,没有人为干预的经济其秩序必然是混乱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在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干预的经济照样有序进行。市场经济的有序性最早为亚当·斯密所揭示。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该原理表明:当个体自私追求个人利益时,他或她好像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而去实现公众的最佳福利。斯密认为所以可能出现的结果中,这是最好的;政府对自由竞争的任何干预都是有害的。理论和实践都进一步表明,这只看不见的手确实有神奇的作用,它能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自动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客观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强制实行优胜劣汰。因此,市场机制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是调节的第一手段,是调节的基础手段,是调节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如果说把它比喻成人的一只手的话,那它也是右手(左撇子除外)。

实践证明,市场机制是迄今人类发现和运用的最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但另一方面,市场又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失灵的时候,也有失灵的地方。市场必然导致经济上的垄断,不能消除有害的外部性,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不能保证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不能自动保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这些统称为“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对此,西方经济学界一些流派主张用政府的干预作为“看得见的手”进行调节,笔者在上面已经论述了政府高于市场,它不能也不应该与市场平行。政府要做的事是通过采取一些列措施,对市场体系进行医治和修补,使之重新恢复生机与活力。但是当市场体系中的一些问题非政府能予医治与修补时怎么办?这就要求市场体系中另一只手左手——社会机制予以帮助。社会机制就是社会组织通过一定的行为,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对经济活动施加影响,此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运行。

四、供给与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足

商品经济是供给与需求的统一体,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神为了让人看见需求与供给,给了两只眼睛。”[5]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供给与需求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形影不离。在货币诞生之后,供给与需求相对分离,因而产生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但供给与需求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始终存在并贯穿于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两者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一段时期,供给处于支配地位,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一段时期,需求处于支配地位,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好像人的左右脚一样,时而左脚迈在前面,时而右脚迈在前面。当一只脚迈在前面时,另一只脚就应该主动跟上,并跨到另一只脚的前面,否则就无法前进。但这只是前和后的关系,不是长与短的关系,一长一短,便成为跛足。因此,供给与需求的暂时不平衡并不可怕,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表现。但作为大脑的政府,要善于发现问题,当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时,也就是经济出现跛足现象时,要及时采取方法,予以医治,使经济健康运行。

判断经济生活中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的核心变量,是宏观经济活动的轴心。在宏观经济的现实运行过程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宏观经济的变化状态及趋势,以及国家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及走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主要是以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关系为中心的,并且以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关系的协调为目的。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当需求明显大于供给时,就叫短缺经济,当供给明显大于需求时,就叫过剩经济。由于中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才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1997年之前,中国始终受到短缺经济的困扰,在解决供需矛盾的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生产增加供给上,这时的经济就是短缺经济,这一判断无论在理论界,还是政府都没有异议。1997年之后,供求关系的变化使我们始料不及,商品零售价格持续走低,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中央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每年发行1500亿左右的国债,刺激经济,拉动需求。但结果并不理想,相反还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对民间资本的挤压。中央采取的政策显然是基于过剩经济这一判断作出的。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7.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理论[M].重庆:改革出版社,2000.

[3]储东涛.按照WTO规则转变政府职能[N].新华日报,2002-05-06.

篇5

关键词:信息时代市场经济环境;编辑职能的转变;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16-02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信息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信息时代,制作与传播各种信息产品的媒介产业和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组成部分。编辑活动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了编辑职能转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扩展编辑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和数字化出版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迫在眉睫的趋势。

一、编辑必须加强市场意识,延展传统职能

编辑工作是对人类的社会精神产品包括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声像制品等的原稿进行选择加工,使之广为传播的活动。编辑活动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通过一系列编辑手段的实施,包括对特定的信息内容进行策划、选择和整合,使其产品转化成不同负载物的文化产品,从而将各种形态的文化传播并保存下来的生产劳动。传统意义上的编辑职能,主要有信息采集、组稿、选稿、审稿、加工等环节,当时的编辑活动处于出版活动的前端,编辑的作品一旦进入印刷环节,编辑活动基本大功告成[1]。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编辑活动和编辑部门较少承受来自经济的压力,编辑劳动者作为文化生产到文化接受的中间媒介,在文化传播的层层递进、传向读者的过程中,保持较强的独立性。而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社会里,文化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里,任何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都得经受洗礼和考验。

传统的编辑活动出现了变化,从单纯的不管发行不必承担经济责任只需注重出版物内容和质量,到面向市场、满足读者需要转变,编辑模式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市场策划在编辑活动中成为出版活动能否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第一要点。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的增长方式已发生发根本性变化,知识超越物质基础和低端劳动力等因素,成了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目前,出版业不仅要承担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功能,还要融入到现代国民经济中去,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产业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此外,信息科技快速发展,新媒介不断涌现,传媒环境复杂化,新旧媒介之间既有竞争也有融合,形成了和以前大为不同的文化传播环境。

由于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普遍使用,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与数字化。目前的出版活动不仅仅在媒体的载体与传播方式上发生了改变,同时对编辑工作活动提出了新的职能要求,编辑工作者要既懂出版又懂市场,还要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出版手段,拥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行业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数字化出版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今天,文化产品受市场影响极大,编辑职能不得不作出相应的扩展和转变,由出版的前端延伸到出版的整个过程,即从选题开发、组稿、审稿、编校等原本相对传统封闭的编辑工作,延展到发行、宣传等经营活动中去。编辑活动虽然仍以编辑作品为中心,但活动的范围涵盖了信息传播和市场营销。编辑工作既要兼顾文化又要兼顾市场,既要讲究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经济效益,不仅要关注市场,而且还要贴近市场、了解市场、引导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定了要求编辑不但要对书稿的内容和形式负责,而且还要对图书进入市场后的销售结果负责任。但是,市场是千变万化、市场信息常常是不对称的,发现市场发现商机需要编辑具有敏锐的眼光,更需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2]。

因此,编辑在做选题策划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分析外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因素对媒介产品的影响,然后根据自身的规模、特色、渠道等,找出自己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定位,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等,从而发现市场需求,以及如何能够满足这种需求,从中找到获得发展的机遇。其次,要做好宣传、包装和营销工作。要善于选择合适的营销策略、发行方式、广告宣传、信息反馈渠道等。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出版市场中获得成功,必须要制订详细的营销策划方案,给自己准确定位,尽可能地挖掘市场空间,采取多样化、多渠道的宣传方式,充分兼顾长期、中期、短期的营销效应,密切关注市场和读者心理的发展变化,随时跟进和调整营销策略,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采取定期和随机的方式对分销渠道进行走访和考察,协助其做好信息以及对读者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并做好售后跟踪服务,努力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编辑的市场意识应始终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只有在编辑确实认识到市场意识存在的重要性时,才可能更有目的性,才可能在编辑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尽快掌握网络时代所必需的技能,以适应数字出版产业的需求